CN102048940A -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48940A
CN102048940A CN2009100711888A CN200910071188A CN102048940A CN 102048940 A CN102048940 A CN 102048940A CN 2009100711888 A CN2009100711888 A CN 2009100711888A CN 200910071188 A CN200910071188 A CN 200910071188A CN 102048940 A CN102048940 A CN 1020489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herba
radix
rhizoma
repl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7118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德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Pacific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Pacific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Pacific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Pacific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7118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48940A/zh
Publication of CN1020489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89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制剂,它是由其包括作为活性成份的原料药材或其活性提取物和可药用的载体组成。其中垂盆草6~50份,阴行草6~75份,生地6~75份,知母6~50份,丹参6~75份,虎杖6~75份,埃地茶6~75份,龙胆草6~50份,北五味子6~50份。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具有活血软坚散结、养阴凉血、清热利湿解毒的功能。药效学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多种原因如慢性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和长期饮酒以及化学毒物中毒等所致的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具有治愈率高、效果显著的特点,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涉及用于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肝炎是肝发生炎症及肝细胞坏死持续6个月以上,是有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包括慢性迁延性肝炎(简称“迁肝”)和慢性活动性肝炎(简称“慢活肝”)两类。其病因主要为乙型肝炎病毒,两者均可由急性肝炎演变而来。如急性肝炎的病程超过6月1年,症状持续或肝功能试验仍有异常,即可认为已进入慢性阶段。慢性肝炎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可毫无症状有轻微不适宜至严重肝功能衰竭。实验室检查可表现为轻度肝功能损害直至各项生化指标的明显异常。慢性肝炎根据病因学分类有:慢性病毒感染:慢性肝炎可由乙型、丙型及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在我国约有12亿人口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其中约10%发展为慢性肝炎,如重叠感染丁型肝炎病毒则病情往往十分严重。我国慢性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者亦不少见。2,自身免疫:病因不明,伴有各种自身抗体,如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和毒物:许多药物可引起慢性肝炎,如异烟肼、甲基多巴、双醋酚汀、苯妥英钠、对乙酰氨基酚、胺碘酮、磺胺类、阿司匹林等。乙醇:长期大量饮酒可致酒精性肝炎。,代谢障碍: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等。其他:尚有部分慢性肝炎的病因不详。1994年世界消化病大会提出对肝炎的命名应按病因命名,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根据慢性肝炎的分期、分级可将慢性肝炎分为轻、中、重三度。1.慢性迁延型肝炎肝脏大多较正常为大,质较软。镜下改变有以下3类。(1)慢性小叶性肝炎:以肝细胞变性、坏死及小叶内炎性细胞侵润为主。汇管区改变不明显。(2)慢性间隔性肝炎:有轻度的肝细胞变性及坏死,伴以小叶内炎性细胞浸润。汇管区纤维组织伸展入小叶内,形成间隔,间隔内炎性细胞很少,无假小叶形成。(3)慢性门脉性肝炎:肝细胞变性较轻,有少数点状坏死,偶见嗜酸性小体。汇管区有多数炎性细胞浸润,致便汇管区增大。但无界板破坏或碎屑状坏死。2.慢性活动型肝炎肝脏体积增大或不大,质中等硬度。镜下改变可分为中、重二型。(1)中型慢性活动型肝炎:小叶周边有广泛的碎屑状坏死和主动纤维间隔形成。小叶内肝细胞变性及坏死均较严重,可见融合性坏死或桥形坏死以及被动性间隔形成。小叶结构大部保存。(2)重型慢性活动肝炎:桥形坏死范围更广泛,可累及多数小叶并破坏小叶完整性。临床表现1.慢性迁延型肝炎:急性肝炎病程达半年以上,仍有轻度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肝区痛等症状,多无黄疸。肝肿大伴有轻度触痛及叩击痛。肝功检查主要是ALT单项增高。病情延迁不愈或反复波动可达1年至数年,但病情一般较轻。2.慢性活动性肝炎:既往有肝炎史,目前有较明显的肝炎症状,如倦怠无力、食欲差、腹胀、溏便、肝区痛等面色常晦暗,一般健康情况较差,劳动力减退。肝肿大质较硬,伴有触痛及叩击痛,脾多肿大。可出现黄疸、蜘蛛痣、肝掌及明显痤疮。肝功能长期明显异常,ALT持续升高或反复波动,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丙种球蛋白及IgG增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自身抗体及类风湿因子可出现阳性反应,循环免疫复合物可增多而补体C3、C4可降低。部分病例出现肝外器官损害,如慢性多发性关节炎,慢性肾小球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节性多动脉炎,桥本氏甲状腺炎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详细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制剂,其包括作为活性成份的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材或其活性提取物和可药用的载体,所述原料药材包括:
垂盆草6~50份  阴行草6~75份 生地6~75份
知母6~50份    丹参6~75份   虎杖6~75份
埃地茶6g~75份 龙胆草6~50份 北五味子6~50份。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优选的原料药材重量份数比为:
垂盆草6~40份  阴行草10~55份  生地10~55份
知母6~40份    丹参6~55份     虎杖6~55份
埃地茶10~55份 龙胆草6~40份   北五味子6~40份。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更加优选的原料药材重量份数比为:
垂盆草9~25份  阴行草10~40份 生地10~40份
知母9~25份    丹参10~40份   虎杖10~40份
埃地茶15~40份 龙胆草9~25份  北五味子9~25份。
本发明所述组合物中的原料药材,在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替换。例如,丹参可用丹皮、赤芍、桃仁或红花代替;北五味子可用楮实子、八月札或益母草代替;垂盆草可用垂盆草素、垂盆草琥酯、蒿甲醚或白薇、银柴胡、胡黄连代替;阴行草可用龟板代替;生地可用玄参、犀角、水牛角或枸杞代替;埃地茶可用半枝莲、半边莲、拳参、垂盆草、土茯苓、鱼腥草、蒲公英、地锦草或夏枯草代替;知母可用天花粉代替;龙胆草可用姜黄、虎杖、三棱或莪术代替;虎杖可用平地木、龙胆草、刘寄奴或延胡索代替。
本发明所述中药制剂中的活性提取物是用水、乙醇或它们的混合物作为溶剂提取的。例如可以选用30%-70%低剂量乙醇,也可以选用75%-95%高剂量乙醇提取活性成分,然后与任何一种或几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混合制成口服制剂。
本发明所述治疗及预防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a.先将阴行草煎煮2小时,加入其他八味药材,以6-10倍量水提取1-3次,合并滤液,将药渣晾干,再用40%-80%乙醇,提取1-3次,每次0.5-2小时,合并滤液,过滤后浓缩得到活性提取物;将活性提取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充分混合后制成各种口服制剂;或者b.将阴行草、生地用水8-10倍量水提取1-3次,每次1-3小时;将虎杖、丹参等其它七味药材用50%-95%的乙醇,6-8倍量提取1-3次,每次1-3小时,合并滤液,过滤后浓缩得到活性提取物;将活性提取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充分混合后制成各种口服制剂。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可以是肠道给药和非肠道给药的任何剂型,优选将原料药材或其活性提取物与任何一种或几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充分混合制成口服制剂。优选的口服制剂。例如汤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或滴丸等等。例如将上述诸味药材混合共研细末,分别装入胶囊,每次10克,日2-4次。特殊的情况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适当地加以调节。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或几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用载体包括:常规的稀释剂、填充剂(如乳糖、阿司帕坦、木糖醇、聚乙二醇),粘合剂(淀粉、微晶纤维素),崩解剂(如羧甲基纤维素、低取代的羟丙基纤维素),润滑剂(如滑石粉、硬脂酸镁),湿润剂(如丙二醇、乙醇),稳定剂(EDTA-2Na、硫代硫酸钠、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钠、乙醇胺、碳酸氢钠)。还可以包括:磷酸镁、硬脂酸镁、滑粉糖、乳糖、果胶、丙二醇、干淀粉、聚山梨酯-80、糊精、淀粉、明胶、纤维素类物质等等。例如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低熔点石蜡、聚乙二醇、甘露醇、可可脂或适量硬脂酸镁等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例中,将所述的原料药材用常规溶剂提取,制成活性提取物。优选的常规溶剂选自水、乙醇或它们的混合物。当用乙醇和水的混合物作为提取溶剂时,乙醇的浓度为30~95%(V/V)。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例中,先将阴行草煎煮2-3小时,加入其他把八味药材(垂盆草、知母、生地、丹参、虎杖、埃地茶、龙胆草、北五味子),6-8倍量水提取1-3次,将药渣晾干,用60-95%乙醇,6-10倍量提取2-3次,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样品液,定容至所需浓度,备用。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例中,按上述方法将合并的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8~1.40的清膏,加入适量蔗糖和糊精,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分包,制成颗粒剂。
在本发明的还一个优选实例中,按上述方法将合并的滤液,回收乙醇,减压干燥成干浸膏,粉碎,加入少量淀粉等辅料,混匀后,装胶囊。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优选实例中,按上述方法将合并的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8~1.40的清膏,加入淀粉等辅料,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加入适量硬脂酸镁,压片,包薄膜衣。瓶装或泡罩包装。
本发明还有的优选实例中丸剂按上述方法将合并的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8~1.40的清膏,加入少量淀粉等辅料,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用水泛制成水丸或用蜜水泛制成水蜜丸,选丸,干燥即得。
本发明另外还有的优选实例中,按上述方法将合并的滤液进一步经醋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别萃取制得精制提取物,然后按照精制提取物与聚乙二醇重量份数比为1∶1.0~2.0的比例充分混合制成滴丸。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药物中的用途。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或长期饮酒以及化学毒物中毒(CCl4复合因素)所致的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来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且不用于也不应被解释为以任何方式对所列出的权利要求中发明的限制。其中原料可以参考实施例的方法制备或在市面上购买。
实施例1
垂盆草25份、阴行草15份、生地25份、知母25份、丹参35份、虎杖25份、埃地茶30份、龙胆草25份、北五味子25份。先将阴行草煎煮3小时,加入其他把八味药材(垂盆草、知母、生地、丹参、虎杖、埃地茶、龙胆草、北五味子),8倍量水提取1次,每次1小时(正交1),将药渣晾干,用60%乙醇6倍量提取2次,每次0.5小时。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样品液,定容至所需浓度,备用。
实施例2
垂盆草40份、阴行草55份、生地40份、知母40份、丹参55份、虎杖40份、埃地茶55份、龙胆草40份、北五味子40份。将阴行草、生地用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小时(最佳方案),合并滤液。将虎杖、丹参等其他七味药材用80%乙醇提取,8倍量提取3次,每次2小时(最佳方案),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样品液,定容至所需浓度,备用。
实施例3
垂盆草6份、阴行草15份、生地6份、知母6份、丹参15份、虎杖6份、埃地茶15份、龙胆草6份、北五味子6份。取阴行草加适量水煎煮2小时,加入其他八味药材,以6倍量水提取1小时,过滤,将药渣晾干,以6倍量60%乙醇提取2次,每次0.5小时,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适量,离心,取上清液过滤,滤液灌装。
实施例4
垂盆草6份、阴行草15份、生地10份、知母20份、丹参15份、虎杖20份、埃地茶15份、龙胆草20份、北五味子20份。将阴行草煎煮2小时后,加入其他八味药材,8倍量提取提取3次,每次1小时(最佳方案),合并滤液,将药渣晾干,用40%乙醇6倍量提取1次,每次0.5小时(正交1),回收乙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8的清膏,加入10%的蔗糖和糊精,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分包,即得。
实施例5
垂盆草10份、阴行草20份、生地10份、知母10份、丹参6份、虎杖6份、埃地茶15份、龙胆草10份、北五味子20份。将阴行草、生地用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滤液,备用。将虎杖、丹参等其他七味药材用65%乙醇8倍量提取3次,每次1小时。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适量。淀粉、糖粉等辅料粉碎、混合,取适量以水泛制丸心,过筛,选取一定粒度的丸心,反复喷撒浓缩液,泛制成丸,选丸,干燥即得。
实施例6
垂盆草25份、阴行草15份、生地25份、知母25份、丹参8份、虎杖20份、埃地茶30份、龙胆草20份、北五味子20份。将阴行草,生地用水8倍量提取一次,提取时间1小时。将虎杖,丹参等其它七味药材用50%的乙醇,6倍量提取1次,提取时间1小时。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0的清膏,加入适量蔗糖和糊精,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分包,即得。
实施例7
垂盆草25份、阴行草15份、生地25份、知母25份、丹参8份、虎杖20份、埃地茶30份、龙胆草20份、北五味子20份。取阴行草加6倍水煎煮2小时,加入其他八味药材,以6倍量水提取1小时,过滤,将药渣中的药液挤干,再以6倍量60%乙醇提取2次,每次0.5小时,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减压干燥成干浸膏,粉碎,加入10%淀粉,混匀后,装胶囊。
实施例8
垂盆草15份、阴行草15份、生地8份、知母8份、丹参8份、虎杖10份、埃地茶30份、龙胆草20份、北五味子20份。取阴行草加6倍水煎煮2小时,加入其他八味药材,以6倍量水提取1小时,过滤,将药渣中的药液挤干,以6倍量60%乙醇提取2次,每次0.5小时,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0的清膏,加入10%淀粉,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加入0.5%硬脂酸镁,压片,包薄膜衣。瓶装或泡罩包装。
实施例9
垂盆草10份、阴行草15份、生地10份、知母8份、丹参9份、虎杖10份、埃地茶20份、龙胆草20份、北五味子20份。取阴行草加6倍水煎煮2小时,加入其他八味药材,以6倍量水提取1小时,过滤,将药渣中的药液挤干,以6倍量60%乙醇提取2次,每次0.5小时,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8~1.40的清膏,加入20%淀粉,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用水泛制成水丸或用蜜水泛制成水蜜丸,选丸,干燥即得。
实施例10
垂盆草素0.01份、阴行草25份、玄参20份、天花粉10份、赤芍15份、虎杖20份、埃地茶30份、龙胆草15份、北五味子12份。先将阴行草煎煮2小时,加入除垂盆草素以外的其他七味药材,6倍量水提取1次,每次1小时(正交1)。将药渣晾干,用40%乙醇6倍量提取1次,每次0.5小时(正交1),回收乙醇,合并滤液,浓缩,加入垂盆草素,定容制成2000ml的汤剂,分2-3次/天服用。
实施例11
垂盆草琥酯0.01份、龟板25份、生地25份、姜黄15份、红花10份、延胡索15份、半枝莲30份、龙胆草20份、八月札20份。取阴行草加适量水煎煮2小时,加入除垂盆草琥酯以外的其他七味药材,以6倍量水提取1小时,过滤,将药渣晾干,以6倍量60%乙醇提取2次,每次0.5小时,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接近适量,加入垂盆草琥酯,加入淀粉等辅料,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加入适量硬脂酸镁,压片。
实施例12
垂盆草50份、阴行草75份、地黄70份、知母40份、丹参75份、虎杖75份、埃地茶75份、龙胆草50份、北五味子50份。将阴行草、生地用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2小时(正交3),合并滤液,备用。将虎杖、丹参等其他七味药材用65%乙醇8倍量提取3次,每次1小时(正交5)。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样品液,加入淀粉等辅料,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加入适量硬脂酸镁,压片。
实施例13
银柴胡10份、阴行草30份、水牛角10份、知母10份、丹参15份、虎杖20份、蒲公英20份、莪术20份、八月札20份。
【制法】药材提取:按照上述处方量用70%重量的乙醇和水混合物回流提取2次,每次用2100ml乙醇和水的混合物提取1小时,滤液浓缩成浸膏,加250ml水,使浸膏成混悬液,再用醋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别萃取2次,每次250ml,萃取液过滤合并后浓缩至干成为精制提取物。取基质24.9g聚乙二醇6000、54.2g聚乙二醇4000、6.9g甘油置容器中,于水浴上加热到80℃,待全部熔融后,加入精制提取物21.5g,搅拌至溶解,均匀。将配制好的药液转移至贮液瓶中,密闭并保温在80℃,调节液滴定量阀门,滴入25℃的甲基硅油中,将形成的滴丸沥尽并擦除甲基硅油,经干燥,即得。

Claims (4)

1.用于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制剂,其包括作为活性成份的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材或其活性提取物和可药用的载体,所述原料药材包括:
垂盆草6~50份  阴行草6~75份 生地6~75份
知母6~50份    丹参6~75份   虎杖6~75份
埃地茶6g~75份 龙胆草6~50份 北五味子6~50份。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中原料药材重量份数比为:
垂盆草6~40份  阴行草10~55份  生地10~55份
知母6~40份    丹参6~55份     虎杖6~55份
埃地茶10~55份 龙胆草6~40份   北五味子6~40份。
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中的原料药材重量份数比为:
垂盆草9~25份  阴行草10~40份  生地10~40份
知母9~25份    丹参10~40份    虎杖10~40份
埃地茶15~40份 龙胆草9~25份   北五味子9~25份。
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中的原料药材,丹参可用丹皮、赤芍、桃仁或红花代替;北五味子可用楮实子、八月札或益母草代替;垂盆草可用垂盆草素、垂盆草琥酯、蒿甲醚或白薇、银柴胡、胡黄连代替;阴行草可用龟板代替;生地可用玄参、犀角、水牛角或枸杞代替;埃地茶可用半枝莲、半边莲、拳参、垂盆草、土茯苓、鱼腥草、蒲公英、地锦草或夏枯草代替;知母可用天花粉代替;龙胆草可用姜黄、虎杖、三棱或莪术代替;虎杖可用平地木、龙胆草、刘寄奴或延胡索代替。
CN2009100711888A 2009-11-05 2009-11-05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20489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711888A CN102048940A (zh) 2009-11-05 2009-11-05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711888A CN102048940A (zh) 2009-11-05 2009-11-05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48940A true CN102048940A (zh) 2011-05-11

Family

ID=43953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711888A Pending CN102048940A (zh) 2009-11-05 2009-11-05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4894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9725A (zh) * 2011-09-15 2012-01-11 张先祥 治疗乙肝肝硬化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3071112A (zh) * 2013-01-05 2013-05-01 姜俊芝 一种治疗鼻咽癌的中药
CN103191386A (zh) * 2013-03-22 2013-07-10 岳伟真 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剂
CN104398984A (zh) * 2014-11-26 2015-03-11 张治伦 一种肝病复原丹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2433A (zh) * 2015-05-25 2015-09-23 肖方华 一种解除农药毒性及戒除毒瘾的中药组合物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9725A (zh) * 2011-09-15 2012-01-11 张先祥 治疗乙肝肝硬化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3071112A (zh) * 2013-01-05 2013-05-01 姜俊芝 一种治疗鼻咽癌的中药
CN103191386A (zh) * 2013-03-22 2013-07-10 岳伟真 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剂
CN103191386B (zh) * 2013-03-22 2014-04-30 刘晓燕 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剂
CN104398984A (zh) * 2014-11-26 2015-03-11 张治伦 一种肝病复原丹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2433A (zh) * 2015-05-25 2015-09-23 肖方华 一种解除农药毒性及戒除毒瘾的中药组合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55078B1 (en) Medicinal herbal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liver diseases and HIV
CN107744510A (zh) 一种微丸型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1612363B (zh) 升高白蛋白的天然药物制剂
CN101073606B (zh) 一种白芍药材的提取分离方法
WO2011113190A1 (zh) 治疗艾滋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48940A (zh)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12541A (zh) 艾替卡韦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7206042A (zh) 预防或治疗肝肾损伤相关疾病的药物或保健品及其应用
CN1935194B (zh) 一种治疗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3372051B (zh) 一种调节血脂的红曲葛根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72073A (zh) 一种调节血脂的红曲山楂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22230C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76772A (zh) 一种具有保肝护肝功能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316074B (zh) 一种花锚提取物、黄芪提取物与甘草提取物的组合药物及其制剂、应用
CN102058765A (zh) 治疗肝硬化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85846A (zh) 一种加味逍遥散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872232B (zh) 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903259A (zh) 一种丹皮药材的提取分离方法
CN1814250B (zh) 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72040B (zh) 一种调节血脂的红曲川芎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88851B (zh) 治疗反复发作生殖器疱疹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34094C (zh) 治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37363B (zh) 一种治疗肾炎血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008587A (zh) 治疗肝癌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72114B (zh) 一种调节血脂的红曲泽泻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