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45070B - 译码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译码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45070B
CN102045070B CN200910178186.9A CN200910178186A CN102045070B CN 102045070 B CN102045070 B CN 102045070B CN 200910178186 A CN200910178186 A CN 200910178186A CN 102045070 B CN102045070 B CN 1020450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judgment value
surviving path
time point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81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45070A (zh
Inventor
林东升
何天行
洪绍评
庄景翔
顾育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Star Software R&D Shenzhen Ltd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Taiwan
Original Assignee
MStar Software R&D Shenzhen Ltd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Taiw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Star Software R&D Shenzhen Ltd,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Taiwan filed Critical MStar Software R&D Shenzhen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7818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450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450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50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450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50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译码方法及其装置,可于译码程序中决定较佳存活路径,以达到准确译码的目的。该译码方法包括:计算第一存活路径于第一时间点的第一判断值,该第一判断值系由第一子判断值与于第二时间点的第二判断值所决定,其中第二时间点系早于第一时间点;计算第二存活路径于第一时间点的第三判断值,该第三判断值系由第二子判断值与于第二时间点的第四判断值所决定;以及当第一判断值与第三判断值的差值小于或等于一预定数值时,根据第二与第四判断值,或第一与第二子判断值以决定第一时间点的较佳存活路径。

Description

译码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译码装置及其方法,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于译码程序中决定较佳存活路径的译码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讯系统中,发射端发射通信讯号至远程的接收端,通信讯号经过无线信道通常会造成讯号衰减(fading)并导致讯号错误等现象。因此,通信讯号需进行回旋编码(convolutionalencoding)后才发射至远程,再由远程的接收器对回旋编码后的通信讯号进行回旋译码(convolutionaldecoding)以取得通信讯号,如此即可减少讯号错误的现象。回旋编码系一种信道编码(channelencoding),可由信道编码器执行。在信道编码中码字(codeword)的输出不但与目前输入的消息位(informationbit)有关,更受到之前输入的消息位的影响,所以码字具有记忆性。一般而言,回旋码包括三个参数(n,k,m),亦即每k个位消息产生n个码字输出,而且这n个位码字输出是由前面m个消息位与目前输入的k个消息位所决定;其中,k与n的比值R=k/n,称为回旋码的码率(coderate),代表每个码字所含有的消息量,而m定义为记忆级数(memoryorder),表示输入消息位在编码器中需储存的单位时间,也就是编码器所需的缓存器数目,记忆级数越高回旋码的错误更正能力也越高。另一常用的系数是束缚长度(constraintlength),对于k=1的编码器而言,束缚长度可以表示为K=m+1,其代表编码器输出的位可被影响的最大位数目。
回旋码编码器可视为一个有限状态机(finitestatemachine),可以用一个状态图(statediagram)来描述其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所有状态都是由编码器的位移缓存器中的内容所定义而成。
图1(a)为现有技术的(2,1,2)回旋码状态图,图1(b)为现有技术的(2,1,2)回旋码栅状图。(2,1,2)回旋码编码器其记忆级数m=2,因此共有22=4个状态。建立其状态图如第一图A,可以将每一单位时间对应状态转移的表达方式进一步地将状态图扩展形成栅状图(trellisdiagram),如第一图B。
由栅状图可得知每一输入消息序列(informationsequence)编码时所经过的路径及所对应的码字。如状态S0由输入消息位0或1,改变至状态S0或状态S1。输出的码字不仅与目前的状态有关,而且与输入的消息位有关。在接收端也可透过接收序列并利用栅状图找出可能传送的码字,这就是回旋码的译码动作。
至目前为止,现有技术针对回旋码所提出的译码算法有相当多种,而维特比算法(Viterbialgorithm)是其中较有效率的近似译码算法。以下举(2,1,2)回旋码说明如何利用维特比算法译码回旋码。首先介绍一些名词定义。两个码字的距离代表两个码字不相等的位的数目,例如:(10)与(01)的距离为2,而(11)与(01)的距离为1。分支路径计量值(branchmetric)表示接收到的序列与分支路径码字间的距离,由状态Si在时间T=t时进入状态Sj的分支路径计量值,记为BMi,j,t。累积路径计量值(accumulatedpathmetric)表示至时间T=t时,所有会到状态Sj的路径其分支路径计量值总和的最小值,记为PMj,t。存活路径(survivorpath)表示至译码结束后,进入具有最小累积路径计量值的状态的路径。
举例而言,初始状态为S0,时间由T=0开始,传送的消息序列为u=(0,1,0,1,0),经过(2,1,2)回旋编码器之后得到的码字为v=(00,11,10,00,10,11,00)。受到二位对称信道的影响,接收到的码字序列(codewordsequence)为r=(00,11,10,00,10,11,10),其中有一个位发生错误(以粗体表示)。
图2为现有技术的维特比算法栅状图。在图2中,状态S0、S1、S2、S3分别由下往上排列,虚线为输入0时的路径,实线为输入1时的路径,路径上的码字为分支路径码字(branchcodeword)。译码的动作开始,由状态S0转到状态S0以及状态S1,并计算出分支路径计量值BM0,0,0=0、BM0,1,0=2。较粗路径为时间T=5时各状态的存活路径,而状态旁边的数值为该状态在该时间的累积路径计量值,最粗的路径为译码完成时(T=5)的较佳存活路径(PM2,5=0)。由存活路径利用回溯(traceback)的方式就可以得到原本的消息序列为u=(0,1,0,1,0,0,0)。最后面的兩个0是为了要使编码完后,缓存器的内容回复为初始状态S0,以方便下次译码时从状态S0开始译码。
然而,现有技术并没有提出译码时当累积路径计量值相近或相等时的解决方法,若未特别处理此种状况,直接选择其中一条当作存活路径,等于否定其它路径的机会,可能导致译码错误或不准确,因此十分殷切需要发展出一种可以解决累积路径计量值相近或相等时的译码方法及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译码方法及其装置,可于译码程序中决定较佳存活路径,以达到准确译码的目的。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于译码程序中决定较佳存活路径的方法,包括:计算第一存活路径于第一时间点的第一判断值,该第一判断值系由第一子判断值与于第二时间点的第二判断值所决定,其中第二时间点系早于第一时间点;计算第二存活路径于第一时间点的第三判断值,该第三判断值系由第二子判断值与于第二时间点的第四判断值所决定;以及当第一判断值与第三判断值的差值小于或等于一预定数值时,根据第二与第四判断值,或第一与第二子判断值以决定第一时间点的较佳存活路径。
本发明更提供了一种译码装置,用以根据复数个累积路径计量值以及复数个分支路径计量值来决定一较佳存活路径,包括:加法器,包括复数个加法单元,用以根据该些累积路径计量值以及该些分支路径计量值以产生复数个计算结果;比较器,包括复数个比较单元,耦接于加法器并接收该些分支路径计量值,用以根据该些计算结果及该些分支路径计量值来产生至少一选择讯号;以及选择器,耦接于比较器,用以根据选择讯号来选取第一存活路径与第二存活路径其中之一以作为较佳存活路径;其中当该些计算结果的差值小于或等于一预定数值时,该选择讯号指示选择器输出第一存活路径或第二存活路径具有较大的分支路径计量值者作为较佳存活路径。
最后,本发明更提供了一种译码装置,用以根据复数个累积路径计量值以及复数个分支路径计量值来决定较佳存活路径,包括:加法器,包括复数个加法单元,用以根据该些累积路径计量值以及该些分支路径计量值以产生复数个计算结果;比较器,包括复数个比较单元,耦接于加法器并接收该些累积路径计量值,用以根据该些计算结果及该些累积路径计量值来产生至少一选择讯号;以及选择器,耦接于比较器,用以根据选择讯号来选取第一存活路径与第二存活路径其中之一以作为较佳存活路径;其中当该些计算结果的差值小于或等于一预定数值时,该选择讯号指示选择器输出第一存活路径或第二存活路径具有较小的累积路径计量值者作为较佳存活路径。
本发明提出译码时累积路径计量值的差值小于或等于一预定数值时选取存活路径的更佳方法,若未特别处理此种状况,直接选择其中一条当作存活路径,等于否定其它路径的机会,可能导致译码错误或不准确。
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的译码方法及其装置,当依据目前的累积路径计量值无法决定较佳存活路径时,便依据较早时间点的累积路径计量值或是分支路径计量值来决定较佳存活路径,以达到准确译码的目的。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本案得藉由下列图式及说明,俾得更深入的了解:
图1(a)为现有技术的(2,1,2)回旋码状态图。
图1(b)为现有技术的(2,1,2)回旋码栅状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维特比算法栅状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栅状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流程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栅状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译码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译码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本案图式中所包含的各组件列示如下:
60译码装置
62加法器
64比较器
66选择器
622、624加法单元
642、644、646比较单元
662、664、666选择单元
70译码装置
72加法器
74比较器
742比较单元
76选择器
具体实施方式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栅状图。图3中,状态S0、S1、S2、S3分别由下往上排列,虚线为输入0时的路径,实线为输入1时的路径,路径上的码字为分支路径码字。举例而言,初始状态为S0,时间由T=0开始,传送的消息序列为u=(1,0,1,0,1),经过(2,1,2)回旋编码器之后得到的码字为v=(11,10,00,10,00,10,11)。受到二位对称信道的影响,接收到的码字序列为r=(11,11,00,11,00,10,11),其中有两个位发生错误(以粗体表示)。
译码的动作开始,由状态S0转到状态S0以及状态S1,并计算出分支路径计量值BM0,0,0=2、BM0,1,0=0。较粗路径为时间T=5时各状态的存活路径,而状态旁边的数值为该状态在该时间的累积路径计量值,最粗的路径为根据本发明译码完成时(T=5)的较佳存活路径。由存活路径利用回溯的方式可以得到原本的消息序列为u=(1,0,1,0,1,0,0)。最后面的兩个0是为了要使编码完后,缓存器的内容回复为初始状态S0,以方便下次译码时从状态S0开始译码。以下为详细说明。
当时间T=1时,计算出所有状态S0、S1的分支路径计量值BM0,0,0=2、BM0,1,0=0,由于是初始状态,PM0,1=BM0,0,0=2、PM1,1=BM0,1,0=0,并记录存活路径,因为时间T=1时各状态只有唯一的路径到达,故该些路径即为对应各状态的存活路径。当时间T=2时,计算所有状态S0、S1、S2、S3的分支路径计量值BM0,0,1=2、BM0,1,1=0、BM1,2,1=1、BM1,3,1=1,接着计算所有状态S0、S1、S2、S3的累积路径计量值如下:
PM0,2=PM0,1+BM0,0,1=2+2=4、
PM1,2=PM0,1+BM0,1,1=2+0=2、
PM2,2=PM1,1+BM1,2,1=0+1=1、
PM3,2=PM1,1+BM1,3,1=0+1=1,
并记录存活路径,时间T=2时四个状态也都各仅有唯一的一条路径,即为存活路径。当时间T=3时,每个状态有两条路径到达,计算所有状态S0、S1、S2、S3的分支路径计量值BM0,0,2=0、BM0,1,2=2、BM1,2,2=1、BM1,3,2=1、BM2,0,2=2、BM2,1,2=0、BM3,2,2=1、BM3,3,2=1,接着计算各状态的最小累积路径计量值如下:
PM0,3=PM2,2+BM2,0,2=1+2=3、
PM1,3=PM2,2+BM2,1,2=1+0=1、
PM2,3=PM3,2+BM3,2,2=1+1=2、
PM3,3=PM3,2+BM3,3,2=1+1=2,
并记录存活路径。当时间T=4时,重复上述运算,计算所有状态的分支路径计量值BM0,0,3=2、BM0,1,3=0、BM1,2,3=1、BM1,3,3=1、BM2,0,3=0、BM2,1,3=2、BM3,2,3=1、BM3,3,3=1,接着计算各状态的最小累积路径计量值,PM0,4=2、PM1,4=3、PM2,4=2、PM3,4=2,并记录存活路径。当时间T=5时,继续重复上述运算,计算所有状态的分支路径计量值BM0,0,4=0、BM0,1,4=2、BM1,2,4=1、BM1,3,4=1、BM2,0,4=2、BM2,1,4=0、BM3,2,4=1、BM3,3,4=1,接着计算各状态的最小累积路径计量值,PM0,5=2、PM1,5=2、PM2,5=3、PM3,5=3,并记录存活路径。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流程图,适用于译码程序的最后阶段从各个状态的最后存活路径中决定一较佳存活路径的情况。请一并参考图3。步骤410,计算第一存活路径于第一时间点的第一判断值,第一判断值可由第一子判断值与于第二时间点的第二判断值所决定,其中第二时间点系早于第一时间点;举例而言,第一、第二判断值可以是累积路径计量值,第一子判断值可以是分支路径计量值,第二时间可以是第一时间的前一时间,例如第一时间为T=t,第二时间即为T=t-1。步骤420,计算第二存活路径于第一时间点的第三判断值,第三判断值可由第二子判断值与于第二时间点的第四判断值所决定;举例而言,第三、第四判断值可以是累积路径计量值,第二子判断值可以是分支路径计量值。
步骤440,判断第一与第三判断值的差值是否小于或等于一预定数值,预定数值例如等于0、1、2、…,在本案的一较佳实施例中,预定数值可为0。当时间T=5时,状态S0的最小累积路径计量值(第一判断值)与状态S1的最小累积路径计量值(第三判断值)均为2,故进入步骤450,判断第二与第四判断值的差值或第一与第二子判断值的差值是否小于或等于该预定数值。也就是说,当第一判断值与第三判断值的差值小于或等于该预定数值时,根据第二与第四判断值,或第一与第二子判断值以决定第一时间点的一较佳存活路径;举例而言,选第二判断值与第四判断值其中的较小者为较佳存活路径,亦可选第一子判断值及第二子判断值其中的较大者为较佳存活路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判断值(PM0,4)与第四判断值(PM2,4)均为2。因为相等,接着进入步骤470,依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由目前的时间点往前追溯至更早的时间点,来比较前一时间点(T=3)的判断值的差值或对应的子判断值的差值是否小于或等于该预定数值,当第二判断值与第四判断值的差值小于或等于该预定数值时,再比较第一存活路径对应第二判断值的子判断值(BM2,0,3=0)与第二存活路径对应第四判断值的子判断值(BM1,2,3=1)或第一存活路径于第二时间点的前一时间点的判断值(PM2,3=2)与第二存活路径第二时间点的前一时间点的判断值(PM1,3=1),直到两存活路径于同一时间点的个别判断值的差值大于该预定数值。在此例中,因BM2,0,3=0与BM1,2,3=1的差值为1,同理,PM2,3=2与PM1,3=1的差值亦为1,大于本实施例中的预定数值,所以之后便进入步骤490,决定较佳存活路径;否则便持续执行步骤470,直到两条存活路径于同一时间点的判断值的差值或对应的子判断值的差值大于该预定数值。
步骤490中,可依据判断值较小者(PM1,3=1)或子判断值较大者(BM1,2,3=1)为较佳存活路径,即图3中最粗的路径。由于T=t的判断值等于T=t-1的判断值与对应的子判断值的合,因此选择判断值较小者等同于选择对应的子判断值较大者,故选择前一时间的判断值较小者所对应的存活路径或对应的子判断值较大者所对应的存活路径均可。
运用本实施例的方法方可译码出正确的传送消息序列,否则可能会译码出错误的消息序列,如依据现有技术而译码出本实施例的另一存活路径u’=(1,1,0,0,0,0,0),则会发生三码译码错误的情况(以粗体表示)。本实施例可用于回旋码的译码、回旋码与其它编码方式的组合,例如里德-所罗门码(Reed-Solomoncode,简称RS码)与回旋码的组合或维特比算法的译码。
图4所绘示的流程图亦适用于译码的过程中,当某个特定的状态于某个时间点有多个存活路径符合译码规则时,从中决定一较佳存活路径的情况。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栅状图,请一并参考图4。举例而言,传送的消息序列为u=(0,1,1,0,0),经过(2,1,2)回旋编码器之后得到的码字为v=(00,11,01,01,11,00,00)。受到二位对称信道的影响,接收到的码字序列为r=(01,11,00,00,11,00,00),其中有三个位发生错误(以粗体表示)。时间T=0至时间T=3类似前述,在此不再赘述。
时间T=4时,状态S2的判断值为3,其可能由两条存活路径而来,亦即由前一时间点(T=3)的状态S3或是状态S1而来(因为T=3时状态S3的判断值与其对应的子判断值的合为3,同理,状态S1也是相同情况)。因此,步骤410,计算第一存活路径于第一时间点(T=4)的第一判断值(PM1,3+BM1,2,3=2+1=3);步骤420,计算第二存活路径于第一时间点的第三判断值(PM3,3+BM3,2,3=2+1=3);步骤440,判断第一与第三判断值的差值是否小于或等于一预定数值。在本案的一较佳实施例中,预定数值可为0。由于到达状态S2的两条路径的累积路径计量值(PM2,4,即第一、第三判断值)均为3,接着到步骤450,判断该两条存活路径于第二时间点(T=3)的个别的判断值,即,第二(PM1,3=2)与第四判断值(PM3,3=2)的差值或对应的子判断值,即,第一(BM1,2,3=1)与第二子判断值(BM3,2,3=1)的差值是否小于或等于该预定数值。因为再次相等,故进入步骤470,依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由目前的时间点往前追溯至更早的时间点,来比较前一时间点(T=2)的判断值的差值或对应的子判断值的差值是否小于或等于预定数值,亦即,当第二判断值与第四判断值的差值小于或等于该预定数值时,再比较第一存活路径于第二时间点(T=3)的前一时间点(T=2)的判断值(PM2,2=2)与第二存活路径于第二时间点(T=3)的前一时间点(T=2)的判断值(PM1,2=1),或比较第一存活路径对应时间点T=2的判断值(PM2,2=2)的子判断值(BM2,1,2=0)与第二存活路径对应时间点T=2的判断值(PM1,2=1)的子判断值(BM1,3,2=1)的差值,直到两存活路径于同一时间点的个别判断值的差值大于该预定数值。于此例中,因BM2,1,2=0与BM1,3,2=1的差值为1,同理,PM2,2=2与PM1,2=1的差值亦为1,大于本实施例中的预定数值,所以之后便进入步骤490;否则便持续执行步骤470,直到两条存活路径于同一时间点的判断值的差值或对应的子判断值的差值大于该预定数值。于步骤490中,决定时间T=4时的较佳存活路径,可选判断值较小者(PM1,2=1)或对应的子判断值较大者(BM1,3,2=1)为较佳存活路径,即图5中较粗的路径。
时间T=5时,继续同样方法,可找出各状态的较佳存活路径,如图5中较粗的路径。由于时间T=5时,各状态的最小累积路径计量值均为3,考虑硬件、时间成本与计算量,可选取累积路径计量值最小的最小状态S0作为较佳存活路径,即图5中最粗的路径。
运用本实施例的方法方可译码出正确的传送消息序列,否则在时间T=4时可能会选取错误的存活路径,如依据现有技术而译码出本实施例的另一存活路径u’=(1,0,1,0,0,0,0),则会发生两码译码错误的情况(以粗体表示)。本实施例可用于回旋码的译码、回旋码与其它编码方式的组合,例如里德-所罗门码(Reed-Solomoncode,简称RS码)与回旋码的组合或维特比算法的译码。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译码装置60的功能方块图,用以根据复数个累积路径计量值(PM1、PM2)以及复数个分支路径计量值(BM1、BM2)来决定一较佳存活路径,译码装置60包括:加法器62、比较器64与选择器66。在图6中,”0”及”1”为存活路径计量值(survivormetric,SM=0或1),代表两条不同的存活路径。加法器62包括:加法单元622、624,用以根据该些累积路径计量值以及该些分支路径计量值以产生复数个计算结果。比较器64包括:比较单元642、644、646,耦接于加法器62并接收该些分支路径计量值,用以根据该些计算结果及该些分支路径计量值来产生至少一选择讯号。选择器66包括:选择单元662、664、666,耦接于比较器64,用以根据该选择讯号来选取一第一存活路径(SM=0)与一第二存活路径(SM=1)其中之一以作为较佳存活路径。当该些计算结果的差值小于或等于一预定数值时,选择讯号指示选择器66输出第一存活路径或第二存活路径具有较大的分支路径计量值者作为较佳存活路径。在一较佳实施例中,预定数值可为0,而选择单元662、664、666可以多任务器实现。
加法单元622接收第一路径的分支路径计量值(BM1)与累积路径计量值(PM1),加法单元624接收第二路径的分支路径计量值(BM2)与累积路径计量值(PM2),并分别计算两者之和。比较单元646接收BM1+PM1、BM2+PM2,并将比较结果输入选择单元666,用以输出存活路径计量值(SM)。当比较单元646判断两者之和的差值((BM1+PM1)-(BM2+PM2))小于或等于一预定数值时,选择单元666根据选择讯号S1而选取选择单元662的输出结果,否则选取选择单元664的输出结果。比较单元644比较(BM1+PM1)与(BM2+PM2),并依据比较的结果产生选择讯号S2。当两者的差值((BM1+PM1)-(BM2+PM2))大于该预定数值时选择SM=1(即,选取第二存活路径),否则选择SM=0(即,选取第一存活路径),亦即,选取累积路径计量值较小者为较佳存活路径。比较单元642比较BM1与BM2,并依据比较的结果产生选择讯号S3。当两分支路径计量值的差值(BM1-BM2)大于该预定数值时选择SM=0(即,选取第一存活路径),否则选择SM=1(即,选取第二存活路径),亦即,选取分支路径计量值较大者为较佳存活路径。
本实施例的译码装置可用于回旋码的译码、回旋码与RS码组合的译码、回旋码与其它编码方式组合的译码或维特比算法的译码。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译码装置70的功能方块图,包括加法器72、比较器74及选择器76,组成组件与图6类似,差别在于比较单元742比较PM1与PM2,并依据比较的结果产生选择讯号S3。当两累积路径计量值的差值(PM1-PM2)大于该预定数值时选择SM=1(即,选取第二存活路径),否则选择SM=0(即,选取第一存活路径),亦即,选取累积路径计量值较小者为较佳存活路径。其余组件的功能与图6相对应的组件类似,故在此不加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译码时累积路径计量值的差值小于或等于一预定数值时选取存活路径的更佳方法,若未特别处理此种状况,直接选择其中一条当作存活路径,等于否定其它路径的机会,可能导致译码错误或不准确。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2)

1.一种于译码程序中决定较佳存活路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算一第一存活路径于一第一时间点的一第一判断值,该第一判断值系由一第一子判断值与于一第二时间点的一第二判断值所决定,其中该第二时间点系早于该第一时间点;
计算一第二存活路径于该第一时间点的一第三判断值,该第三判断值系由一第二子判断值与于该第二时间点的一第四判断值所决定;以及
当该第一判断值与该第三判断值的差值小于或等于一预定数值时,根据该第二与该第四判断值,或该第一与该第二子判断值以决定该第一时间点的该较佳存活路径;
该第一、该第二、该第三及该第四判断值系累积路径计量值,该第一及该第二子判断值系分支路径计量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较佳存活路径系对应于该第二判断值及该第四判断值其中的一较小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较佳存活路径系对应于该第一子判断值及该第二子判断值其中的一较大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预定数值系为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当该第二判断值与该第四判断值的差值小于或等于该预定数值时,再由目前的时间点往前追溯至更早的时间点,来比较该第一存活路径对应该第二判断值的子判断值与该第二存活路径对应该第四判断值的子判断值或比较该第一存活路径于该第二时间点的前一时间点的判断值与该第二存活路径于该第二时间点的前一时间点的判断值,直到该两存活路径于同一时间点的个别判断值的差值大于该预定数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译码程序系用于回旋码、回旋码与RS码的组合、回旋码与其它编码方式的组合或维特比算法的译码。
7.一种决定较佳存活路径的译码装置,用以根据复数个累积路径计量值以及复数个分支路径计量值来决定一较佳存活路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加法器,包括复数个加法单元,用以根据该些累积路径计量值以及该些分支路径计量值以产生复数个计算结果;
一比较器,包括复数个比较单元,耦接于该加法器并接收该些分支路径计量值,用以根据该些计算结果及该些分支路径计量值来产生至少一选择讯号;以及
一选择器,耦接于该比较器,用以根据该选择讯号来选取一第一存活路径与一第二存活路径其中之一以作为该较佳存活路径;
其中,当该些计算结果的差值小于或等于一预定数值时,该选择讯号指示该选择器输出该第一存活路径或该第二存活路径具有较大的分支路径计量值者作为该较佳存活路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译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预定数值系为0。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译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译码装置系用于回旋码、回旋码与RS码的组合、回旋码与其它编码方式的组合或维特比算法的译码。
10.一种决定较佳存活路径的译码装置,用以根据复数个累积路径计量值以及复数个分支路径计量值来决定一较佳存活路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加法器,包括复数个加法单元,用以根据该些累积路径计量值以及该些分支路径计量值以产生复数个计算结果;
一比较器,包括复数个比较单元,耦接于该加法器并接收该些累积路径计量值,用以根据该些计算结果及该些累积路径计量值来产生至少一选择讯号;以及
一选择器,耦接于该比较器,用以根据该选择讯号来选取一第一存活路径与一第二存活路径其中之一以作为该较佳存活路径;
其中,当该些计算结果的差值小于或等于一预定数值时,该选择讯号指示该选择器输出该第一存活路径或该第二存活路径具有较小的累积路径计量值者作为该较佳存活路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译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预定数值系为0。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译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译码装置系用于回旋码、回旋码与RS码的组合、回旋码与其它编码方式的组合或维特比算法的译码。
CN200910178186.9A 2009-10-19 2009-10-19 译码方法及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450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78186.9A CN102045070B (zh) 2009-10-19 2009-10-19 译码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78186.9A CN102045070B (zh) 2009-10-19 2009-10-19 译码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45070A CN102045070A (zh) 2011-05-04
CN102045070B true CN102045070B (zh) 2015-11-25

Family

ID=43910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818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45070B (zh) 2009-10-19 2009-10-19 译码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45070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4221A (zh) * 2002-10-30 2004-05-05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存活路径存储器电路及使用该电路的维特比解码器
CN101145790A (zh) * 2006-12-08 2008-03-19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译码器、相加-比较-选择单元和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20455A1 (en) * 2000-12-29 2002-07-03 Motorola, Inc. Viterbi decoder, method and unit therefor
US20080152044A1 (en) * 2006-12-20 2008-06-26 Media Tek Inc. Veterbi decoding method for convolutionally encoded signal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4221A (zh) * 2002-10-30 2004-05-05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存活路径存储器电路及使用该电路的维特比解码器
CN101145790A (zh) * 2006-12-08 2008-03-19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译码器、相加-比较-选择单元和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低速率语音通信中高效维特比译码的FPGA实现》;敖亮等;《电子质量》;20090731;第6-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45070A (zh) 2011-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40262B (zh) 一种计算polar码SCL+CRC译码的List预测值的方法
CN101867379B (zh) 一种循环冗余校验辅助的卷积码译码方法
CN101777924B (zh) 一种Turbo码译码方法和装置
CN104025459B (zh) 译码处理方法及译码器
US6757865B1 (en) Turbo-code error correcting decoder, turbo-code error correction decoding method, turbo-code decoding apparatus, and turbo-code decoding system
CN107846261A (zh) 用于并行连续取消解码和连续取消列表解码的设备和方法
CN101635611A (zh) 一种信道译码方法和装置
CN100517984C (zh) 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维特比/涡轮联合译码器
CN101777926B (zh) 一种Turbo乘积码的通用译码器及其方法
CN1327653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分量解码器及其方法
CN109347487A (zh) 基于比特冻结辅助的极化码scl译码方法
RU2377722C2 (ru) Способ декодирования помехоустойчивого кода
CN100512020C (zh) 一种译码方法及译码装置
CN108833052A (zh) 信道极化译码路径度量值排序方法
CN101373978A (zh) 一种Turbo码译码方法以及装置
CN1996808A (zh) 传输格式检测设备和方法
CN101425869B (zh) 一种译码方法及装置
CN112217525B (zh) 一种Turbo译码迭代次数自动更新方法
CN100499379C (zh) 一种卷积码译码方法
EP1559232B1 (en) Format detection
CN101834614B (zh) 节省存储资源的多元ldpc码译码方法及装置
CN102045070B (zh) 译码方法及其装置
US7035356B1 (en) Efficient method for traceback decoding of trellis (Viterbi) codes
CN101346884B (zh) 卷积编码器、通信装置以及卷积编码方法
CN112073157B (zh) 一种蓝牙接收机的低功耗viterbi译码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Termination date: 201910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