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44361A - 按键结构以及具有此结构的键盘 - Google Patents

按键结构以及具有此结构的键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44361A
CN102044361A CN2009101806870A CN200910180687A CN102044361A CN 102044361 A CN102044361 A CN 102044361A CN 2009101806870 A CN2009101806870 A CN 2009101806870A CN 200910180687 A CN200910180687 A CN 200910180687A CN 102044361 A CN102044361 A CN 1020443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e
keycap
scissors
protuberanc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8068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宇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max Electronics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imax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max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Primax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8068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44361A/zh
Publication of CN1020443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43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键结构以及具有此结构的键盘。该键盘包含有多个该按键结构,按键结构包括一键帽、一底座、以及设置于键帽与底座之间的剪刀型支撑件。该剪刀型支撑件包括一具有凸出部的内框架以及一具有凹槽的外框架,其中,通过控制该凸出部与凹槽的卡合可限制该键帽在垂直方向的移动。本发明可保持健帽平稳动作,维持按压触感,且其剪刀型支撑件易于组装。

Description

按键结构以及具有此结构的键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键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键盘上的按键结构以及具有此结构的键盘。
背景技术
键盘是一种常见的输入装置,包括有多个如图1所示的按键结构1,用以在被按压后触发开关而产生一电子信号并将其输入计算机中。
图2显示了该现有按键结构1的立体分解图。按键结构1包括一键帽11、一剪刀型支撑件、一弹性件14、一薄膜开关15以及一底板16。其中,剪刀型支撑件包括一内框架12以及一外框架13,用以将键帽11连接于底板16上。薄膜开关15是设置于该底板16上,而弹性件14则设置于键帽11与薄膜开关15之间,用以当键帽11被按压时触发薄膜开关15而使其产生电子信号。值得注意的是,键帽11之所以能够在被按压后恢复到到原先的高度,一方面除了通过弹性件14的帮助外,另一方面还需要内框架12与外框架13的配合才能精准地控制键帽11在垂直方向上移动的行程。因此,内框架12与外框架13的设计优良与否将攸关整个按键结构1的质量与使用寿命。
继续参照图2,在现有的按键结构1中,内框架12的臂部与外框架13的臂部是分别预先形成有对应的轴杆121以及轴孔131,通过将轴杆121枢设在轴孔131内而让内框架12在外框架13上产生转动。不过,在将内框架12组装至外框架13之前,必须先撑开外框架13的臂部并扩大其轴孔131之间的距离后,才能让轴杆121顺利插入轴孔131内而完成内框架12与外框架13的组装。而此撑开外框架13动作不但增加了组装按键结构1的时间而影响到生产键盘的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外力撑开外框架13的动作也经常造成外框架13的损坏而增加了额外的生产成本。
继续参照图2,现有按键结构1的内框架12与外框架13,是利用轴杆121与轴孔131的结构而枢接在一起。而由于轴杆121与轴孔131之间必须紧密地卡合才能让键帽11在被按压以及复位的过程中保持平稳而不易摇晃,但此紧密卡合的轴杆121与轴孔131设计往往却造成内框架12与外框架13在相互转动的过程中产生过大的摩擦力而影响使用者按压键帽11时的触感。而随着键帽11被按压次数的增加,内框架12的轴杆121与外框架13的轴孔131之间即会因为摩耗的产生而无法紧密卡合,最终造成键帽11不平稳而容易摇晃的问题产生。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保持健帽平稳动作并且维持按压触感的剪刀型支撑件设计,并且在此剪刀型支撑件在组装过程中,无需撑开外框架就可将内框架组装至外框架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保持健帽平稳动作、维持按压触感的按键结构以及具有此结构的键盘。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剪刀型支撑件易于组装的按键结构以及具有此结构的键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其包括键帽、底板以及用以将该键帽连接于该底板上的剪刀型支撑件,该剪刀型支撑件包括内框架和外框架,其中,该内框架在臂部设置有第一凸出部以及内缩的V型槽,该第一凸出部包括第一斜面以及第一底面;该外框架在臂部设置内缩的凹槽以及第二凸出部,该凹槽包括第二底面以及第二斜面;当该键帽位于第一高度时,该第一斜面贴合该第二斜面,而当该键帽位于第二高度时,该第一底面贴合该第二底面。
该第二凸出部为三角柱,具有延伸自该第二斜面的第五斜面;该V型槽可容纳该三角柱,具有延伸自该第一斜面的第三斜面,当该键帽位于该第一高度时,该第五斜面贴合该第三斜面。
该第二凸出部还包括第六斜面,该V型槽具有第四斜面,当该键帽位于该第二高度时,该第六斜面贴合该第四斜面。
所述按键结构还包括薄膜开关和弹性件,其中,该薄膜开关设置于该底板上;该弹性件设置于该键帽与该薄膜开关之间,用以在该键帽被按压而自该第一高度移动到该第二高度时触发该薄膜开关。
该键帽底部具有第一枢接部以及导槽,该底板具有第二枢接部以及卡勾,该内框架的臂部两端分别为第一枢接轴以及第一滑动轴,该外框架臂部两端分别为第二枢接轴以及第二滑动轴,该剪刀型支撑件是通过该卡勾与该第二滑动轴的卡合以及该第二枢接轴与该第一枢接部的结合而组合于该底板上,该键帽是通过该导槽与该第一滑动轴的卡合以及该第一枢接部与该第二枢接轴的结合而组合于该剪刀型支撑件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键盘,其包括多个键帽、底板、多个剪刀型支撑件、多个薄膜开关以及多个弹性件,其中,该多个剪刀型支撑件用以将该多个键帽连接于该底板上,各剪刀型支撑件包括内框架和外框架,该内框架在臂部设置有第一凸出部以及内缩的V型槽,该第一凸出部包括第一斜面以及第一底面;该外框架在臂部设置内缩的凹槽以及第二凸出部,该凹槽包括第二底面以及第二斜面;当该键帽位于该第一高度时,该第一斜面贴合该第二斜面,而当该键帽位于该第二高度时,该第一底面贴合于该第二底面;该多个薄膜开关设置于该底板上;该多个弹性件设置于每一该键帽与每一该薄膜开关之间,用以当该键帽被按压而自该第一高度移动到该第二高度时触发该薄膜开关。
该第二凸出部为三角柱,具有延伸自该第二斜面的第五斜面;该V型槽可容纳该三角柱,具有一延伸自该第一斜面的第三斜面,当该键帽位于该第一高度时,该第五斜面贴合于该第三斜面。
该第二凸出部还包括第六斜面,该V型槽具有第四斜面,当该键帽位于该第二高度时,该第六斜面贴合于该第四斜面。
该键帽底部具有第一枢接部以及导槽,该底板具有第二枢接部以及卡勾,该内框架的臂部两端为第一枢接轴以及第一滑动轴,该外框架的臂部两端为第二枢接轴以及第二滑动轴,该剪刀型支撑件是通过该卡勾与该第二滑动轴的卡合以及该第二枢接轴与该第一枢接部的结合而组合于该底板上,该键帽是通过该导槽与该第一滑动轴的卡合以及该第一枢接部与该第二枢接轴的结合而组合于该剪刀型支撑件上。
本发明的剪刀型支撑件是通过在内框架上形成第一凸出部与V型槽以及在外框架上形成凹槽与第二凸出部的方式,形成可快速组装的剪刀型支撑件,并且在组装的过程中并不需要撑开外框架,因而不会造成外框架的损坏;内框架与外框架在控制键帽垂直作动的行程范围时,是通过面接触的方式贴合在一起,因而可增加接触面积并且让整个剪刀型支撑件达到平稳而不易摇晃的效果;此外,由于本发明所提供的内框架并非是以枢设的方式固定在外框架上,因此,在键帽自第一高度移往第二高度的过程中,或是键帽自第二高度回到第一高度的过程中,内框架的第一凸出部也几乎不会与外框架的凹槽有任何接触,因此可以大幅减少摩耗的发生而增加按键结购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加强按键结构的按压触感。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应用于键盘上的现有按键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按键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按键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按键结构较佳实施例中键帽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按键结构较佳实施例中内框架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按键结构较佳实施例中外框架的立体图;
图7至图9为本发明按键结构较佳实施例中内框架与外框架的组装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按键结构较佳实施例未被按压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按键结构较佳实施例被按压时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3为本发明按键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按键结构2包括一键帽21、一剪刀型支撑件、一弹性件24、一薄膜开关25以及一底板26。其中,剪刀型支撑件包括一内框架22以及一外框架23,用以将键帽21连接于底板26上。薄膜开关25设置于该底板26上,而弹性件24则设置于键帽21与薄膜开关25之间,用以当键帽21被按压时触发薄膜开关25而使其产生电子信号,并用以让键帽21回复到未被按压前的高度。此外,底板26具有卡勾261以及第二枢接部262,其中,第二枢接部262是由卡勾262A以及挡块262B所组成。
请参照至图4、图5以及图6,其分别为本较佳实施例的按键结构2的键帽21、外框架23以及内框架22的立体图,借此说明按键结构2的细部结构。首先参照图4,键帽21在其底部设置有第一枢接部211以及导槽212。参照图5,内框架22在其两臂部221各设置有一第一凸出部222以及一内缩的V型槽223,其中,第一凸出部222包括第一斜面222A以及第一底面222B,而V型槽223则包括一第三斜面223A以及一第四斜面223B,其中,第三斜面223A延伸自第一斜面222A。此外,内框架22在臂部221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枢接轴224以及第一滑动轴225。参照图6,外框架23的两臂部231各设置有一内缩的凹槽232以及一第二凸出部233,其中,凹槽232包括第二底面232A以及一第二斜面232B,而第二凸出部233为三角柱,包括一第五斜面233A以及一第六斜面233B,其中,第五斜面233A延伸自第二斜面232B。此外,外框架23在臂部231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枢接轴234以及第二滑动轴235。
图7至图9所示的立体图显示了本较佳实施例中的按键结构2的剪刀型支撑件组装过程。本发明所提供的剪刀型支撑件,是先如图7所示,将内框架22以一交叉的方式对准外框架23。接着,如图8所示,将内框架22的第一凸出部222对应插入外框架23的凹槽232内,此时,第一凸出部222的V型槽223的开口是面对着外框架23的第二凸出部233。最后如图9所示,沿箭头R方向翻转内框架22而使得内框架22的第一凸出部222分别置入外框架23的对应凹槽232内,并且使得外框架23的第二凸出部233也分别置入内框架22的对应V型槽223内,因而完成整个剪刀型支撑件的组装,此时,内框架22第一凸出部222的第一斜面222A是贴合于外框架23凹槽232的第二斜面232B上。
本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剪刀型支撑件,是通过在内框架22上形成第一凸出部222与V型槽223以及在外框架23上形成凹槽232与第二凸出部233的方式,形成可快速组装的剪刀型支撑件,并且在组装的过程中并不需要撑开外框架23,因而不会造成外框架23的损坏。特别的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剪刀型支撑件,只要将内框架22交叉地插入外框架23中,并且旋转一角度即可完成剪刀脚支撑件的组装,因此可适用于自动化组装的应用。
当剪刀型支撑件组合完成后,即可通过卡勾261与该第二滑动轴235的卡合以及第一枢接轴224与第二枢接部262的结合而组合于底板26上,接着,键帽21可通过导槽212与第一滑动轴225的卡合以及第一枢接部211与第二枢接轴234的结合而组合于剪刀型支撑件上。
同时参照图10与图11,其对应显示出本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按键结构2在被按压前以及被按压后的剖面示意图,借此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剪刀型支撑件可让键帽21保持平稳并且维持按压触感的设计。当键帽21未被按压而位于一第一高度H1时,内框架22第一凸出部222的第一斜面222A是贴合于外框架23凹槽232的第二斜面232B上,此时,外框架23第二凸出部233的第五斜面233A也贴合于内框架22的V型槽223的第三斜面223A上。而当键帽21被按压而从第一高度H1移动到第二高度H2后,内框架22第一凸出部222的第一底面222B则贴合于外框架23的凹槽232的第二底面232A上,同时外框架23第二凸出部233的第六斜面233B也贴合于内框架22的V型槽的第四斜面223B上。根据上述的说明可以了解,本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剪刀型支撑件,其内框架22与外框架23在控制键帽21垂直作动的行程范围时,是通过面接触的方式贴合在一起,因而可增加接触面积并且让整个剪刀型支撑件达到平稳而不易摇晃的效果。此外,由于本发明所提供的内框架22并非是以枢设的方式固定在外框架23上,因此,在键帽21自第一高度H1移往第二高度H2的过程中,或是键帽21自第二高度H2回到第一高度H1的过程中,内框架22的第一凸出部222也几乎不会与外框架23的凹槽232有任何接触,因此可以大幅减少摩耗的发生而增加按键结购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加强按键结构2的按压触感。
此外,为有利于内框架22与外框架23的组装并且降低内框架22与外框架23之间的摩耗,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所提供的按键结构2中,可在内框架22的第一凸出部222与V型槽223以及外框架23的第二凸出部233与凹槽232中,在面与面的交会处形成导圆角的结构,例如在内框架22第一凸出部222的第一斜面222A与第一底面222B的交会处、在内框架22的V型槽223的第三斜面223A与第四斜面223B的交会处、在外框架23的凹槽232的第二底面232A与第二斜面232B的交会处、或是在外框架23第二凸出部233的第五斜面233A与第六斜面233B的交会处等。
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键盘,其是为多个上述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按键结构2的组合,此键盘可以桌上型键盘(Desktop keyboard),数字键盘(Number pad),或者是笔记型计算机键盘(Notebook keyboard)。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因此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于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键帽、底板以及用以将该键帽连接于该底板上的剪刀型支撑件,该剪刀型支撑件包括内框架和外框架,其中,该内框架在臂部设置有第一凸出部以及内缩的V型槽,该第一凸出部包括第一斜面以及第一底面;该外框架在臂部设置内缩的凹槽以及第二凸出部,该凹槽包括第二底面以及第二斜面;当该键帽位于第一高度时,该第一斜面贴合该第二斜面,而当该键帽位于第二高度时,该第一底面贴合该第二底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凸出部为三角柱,具有延伸自该第二斜面的第五斜面;该V型槽可容纳该三角柱,具有延伸自该第一斜面的第三斜面,当该键帽位于该第一高度时,该第五斜面贴合该第三斜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凸出部还包括第六斜面,该V型槽具有第四斜面,当该键帽位于该第二高度时,该第六斜面贴合该第四斜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薄膜开关和弹性件,其中,该薄膜开关设置于该底板上;该弹性件设置于该键帽与该薄膜开关之间,用以在该键帽被按压而自该第一高度移动到该第二高度时触发该薄膜开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键帽底部具有第一枢接部以及导槽,该底板具有第二枢接部以及卡勾,该内框架的臂部两端分别为第一枢接轴以及第一滑动轴,该外框架臂部两端分别为第二枢接轴以及第二滑动轴,该剪刀型支撑件是通过该卡勾与该第二滑动轴的卡合以及该第二枢接轴与该第一枢接部的结合而组合于该底板上,该键帽是通过该导槽与该第一滑动轴的卡合以及该第一枢接部与该第二枢接轴的结合而组合于该剪刀型支撑件上。
6.一种键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键帽、底板、多个剪刀型支撑件、多个薄膜开关以及多个弹性件,其中,该多个剪刀型支撑件用以将该多个键帽连接于该底板上,各剪刀型支撑件包括内框架和外框架,该内框架在臂部设置有第一凸出部以及内缩的V型槽,该第一凸出部包括第一斜面以及第一底面;该外框架在臂部设置内缩的凹槽以及第二凸出部,该凹槽包括第二底面以及第二斜面;当该键帽位于该第一高度时,该第一斜面贴合该第二斜面,而当该键帽位于该第二高度时,该第一底面贴合于该第二底面;该多个薄膜开关设置于该底板上;该多个弹性件设置于每一该键帽与每一该薄膜开关之间,用以当该键帽被按压而自该第一高度移动到该第二高度时触发该薄膜开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凸出部为三角柱,具有延伸自该第二斜面的第五斜面;该V型槽可容纳该三角柱,具有一延伸自该第一斜面的第三斜面,当该键帽位于该第一高度时,该第五斜面贴合于该第三斜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凸出部还包括第六斜面,该V型槽具有第四斜面,当该键帽位于该第二高度时,该第六斜面贴合于该第四斜面。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该键帽底部具有第一枢接部以及导槽,该底板具有第二枢接部以及卡勾,该内框架的臂部两端为第一枢接轴以及第一滑动轴,该外框架的臂部两端为第二枢接轴以及第二滑动轴,该剪刀型支撑件是通过该卡勾与该第二滑动轴的卡合以及该第二枢接轴与该第一枢接部的结合而组合于该底板上,该键帽是通过该导槽与该第一滑动轴的卡合以及该第一枢接部与该第二枢接轴的结合而组合于该剪刀型支撑件上。
CN2009101806870A 2009-10-26 2009-10-26 按键结构以及具有此结构的键盘 Pending CN1020443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806870A CN102044361A (zh) 2009-10-26 2009-10-26 按键结构以及具有此结构的键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806870A CN102044361A (zh) 2009-10-26 2009-10-26 按键结构以及具有此结构的键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44361A true CN102044361A (zh) 2011-05-04

Family

ID=43910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806870A Pending CN102044361A (zh) 2009-10-26 2009-10-26 按键结构以及具有此结构的键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4436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3712A (zh) * 2013-07-11 2013-11-27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及应用其的键盘
CN103513840A (zh) * 2012-06-21 2014-01-15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辅助输入装置以及包括此辅助输入装置的电子装置和系统
CN105788924A (zh) * 2016-03-24 2016-07-20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
CN107134386A (zh) * 2013-12-13 2017-09-05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反作用力产生构件
CN107170614A (zh) * 2017-07-06 2017-09-15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37232A (ja) * 1993-01-06 2002-08-23 Brother Ind Ltd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
CN2522928Y (zh) * 2002-02-09 2002-11-27 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改进型键盘架桥构造
US7173200B2 (en) * 2004-07-05 2007-02-06 Minebea Co., Ltd. Key switch
CN201298479Y (zh) * 2008-10-27 2009-08-26 东莞翊凯电器制品有限公司 笔记本型电脑键盘按键结构
CN101770883A (zh) * 2008-12-30 2010-07-07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以及具有此结构的键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37232A (ja) * 1993-01-06 2002-08-23 Brother Ind Ltd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
CN2522928Y (zh) * 2002-02-09 2002-11-27 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改进型键盘架桥构造
US7173200B2 (en) * 2004-07-05 2007-02-06 Minebea Co., Ltd. Key switch
CN201298479Y (zh) * 2008-10-27 2009-08-26 东莞翊凯电器制品有限公司 笔记本型电脑键盘按键结构
CN101770883A (zh) * 2008-12-30 2010-07-07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以及具有此结构的键盘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3840A (zh) * 2012-06-21 2014-01-15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辅助输入装置以及包括此辅助输入装置的电子装置和系统
CN103413712A (zh) * 2013-07-11 2013-11-27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及应用其的键盘
CN103413712B (zh) * 2013-07-11 2016-07-20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及应用其的键盘
CN107134386A (zh) * 2013-12-13 2017-09-05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反作用力产生构件
US10410806B2 (en) 2013-12-13 2019-09-10 Fujitsu Component Limited Reaction force generating member for a key switch device
US11011329B2 (en) 2013-12-13 2021-05-18 Fujitsu Component Limited Reaction force generating member for a key switch device
CN105788924A (zh) * 2016-03-24 2016-07-20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
CN105788924B (zh) * 2016-03-24 2017-12-01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
CN107170614A (zh) * 2017-07-06 2017-09-15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
CN107170614B (zh) * 2017-07-06 2018-10-09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0883B (zh) 按键结构以及具有此结构的键盘
US10079601B2 (en) Keyswitch with adjustable tactile feedback and switch thereof
JP4990950B2 (ja) キー構造及びその構造を具えるキーボード
CN102044361A (zh) 按键结构以及具有此结构的键盘
TWI381408B (zh) 按鍵結構以及具有此結構之鍵盤
TW201508792A (zh) 按鍵結構
TWI691983B (zh) 鍵盤
TW201705171A (zh) 按鍵及其鍵盤
TWI601172B (zh) 鍵盤
JP2015015228A (ja) 一体射出成形のキートッププレートモジュール
TWI699801B (zh) 按鍵結構
TWI669730B (zh) 鍵盤
JP4518706B2 (ja)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及びキーボード
TWI628682B (zh) 按鍵
CN201274247Y (zh) 按钮结构
CN107240525B (zh) 键盘
KR200419265Y1 (ko) 자석을 이용한 키 스위치
TWI682413B (zh) 按鍵結構
CN109712828B (zh) 按键结构
CN219800713U (zh) 一种剪刀脚长按键结构
CN201294176Y (zh) 键盘及按键
CN101872693B (zh) 按键结构、键盘以及输入装置
TW201743360A (zh) 按鍵結構
TWI779516B (zh) 按鍵及其剪刀式連接元件
KR101713861B1 (ko) 박형 키보드 커맨드 트리거 구조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10504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