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43174B - 微透镜阵列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微透镜阵列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43174B
CN102043174B CN2010105366764A CN201010536676A CN102043174B CN 102043174 B CN102043174 B CN 102043174B CN 2010105366764 A CN2010105366764 A CN 2010105366764A CN 201010536676 A CN201010536676 A CN 201010536676A CN 102043174 B CN102043174 B CN 1020431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blast
coating composition
particle
ad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366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43174A (zh
Inventor
张彦
金亚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Excit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Excito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Excito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Excito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53667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431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43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31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431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31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透镜阵列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及使用该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该微透镜阵列薄膜包括基材,该基材的上表面涂布增亮涂层,该增亮涂层中包含胶黏剂与有机粒子,其中,有机粒子形成单层紧密排列的微透镜结构,该增亮涂层中胶黏剂的厚度为有机粒子粒径的1/2。本发明将包含胶黏剂与有机粒子的组合物涂布于基材上制备微透镜阵列薄膜,制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且具有较高的亮度。

Description

微透镜阵列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薄膜,具体涉及一种微透镜(Microlens)阵列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及使用该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液晶本身并不发光,背光模组的重要功能即在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光线分布均匀的面光源以供液晶显示面板使用。图1为常用的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常用的液晶显示装置主要包括光源11、光学反射薄膜12、导光板13、下扩散膜14、增亮膜(或棱镜膜)15、上扩散膜16及液晶面板17。其中,下扩散膜14、增亮膜15及上扩散膜16组合以用于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但与扩散膜相比,增亮膜增亮的幅度较大,因此常用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大多仍为扩散膜及增亮膜的搭配使用,有的甚至需要使用两张增亮膜。采用此种构造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较高的亮度,但由于与其他光学薄膜相比,增亮膜的价格较高,且具有较高的厚度,因此容易造成液晶显示装置成本高、厚度较厚的问题,不利于液晶显示器向轻、薄方向发展。
近年来,业内人士开始使用其他光学薄膜来代替增亮膜,如将两张扩散膜结合以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例如采用两张市售的BS912扩散膜(日本惠和株式会社),与上述采用增亮膜、下扩散膜及上扩散膜搭配使用的液晶显示装置相比,采用两张扩散膜的液晶显示装置有利于降低成本、减小液晶显示装置的厚度,且有利于简化制作工序,但目前采用此种构造的液晶显示装置亮度较低。
另外,将微透镜阵列薄膜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取得了较好的增亮效果,使微透镜阵列薄膜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如采用两张市售的UTEⅡ-7光学膜(韩国MNTECH有限公司)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较高的亮度,目前微透镜阵列薄膜的制作方法包括掩模成形法、蚀刻法、光刻胶熔融冷却固化法、微透镜模转印法、冰模板法、液滴法及微机电制作法等,但这些方法制作工艺复杂,操作困难,不利于工业应用。
因此如何开发一种制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且具有较高亮度的光学薄膜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透镜阵列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及使用该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其制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且具有较高的亮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微透镜阵列薄膜,该微透镜阵列薄膜包括基材,该基材的上表面涂布增亮涂层,该增亮涂层中包含胶黏剂与有机粒子,其中,有机粒子形成单层紧密排列的微透镜结构,该增亮涂层中胶黏剂的厚度为有机粒子粒径的1/2;
通过将增亮涂层组合物涂布于基材的上表面形成增亮涂层制备所述微透镜阵列薄膜,并采用如下方法将所述增亮涂层组合物涂布于基材的上表面:
将增亮涂层组合物涂布于188微米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材上,控制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具体涂布过程如下:基材经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增亮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烘烤,烘板箱温度分别设为120℃、100℃、90℃,烘道长度为10~30m,线速度为5-40m/min,最后经收卷机收卷,烘烤后得到所述微透镜阵列薄膜;
其中,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6.53kg的乙酸乙酯,然后加入1.65kg粒径为30μm的聚苯乙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15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其中所述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1.04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主剂和0.11kg的1,6-己二异氰酸酯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并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0.0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7.62kg的乙酸乙酯,然后加入1.92kg粒径为35μm的聚苯乙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34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其中所述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1.22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丙二醇酯二醇主剂和0.12kg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并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8.3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4.56kg的乙酸乙酯,然后加入2.20kg粒径为40μm的聚苯乙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53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其中所述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1.39kg的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主剂和0.14kg的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并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44.4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9.80kg的乙酸丁酯,然后加入2.47kg粒径为45μm的聚苯乙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73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其中所述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1.57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主剂和0.16kg的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并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75.0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6.19kg的乙酸丁酯,然后加入2.75kg粒径为50μm的聚苯乙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92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其中所述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1.75kg的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主剂和0.17kg的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并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8.1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9.53kg的乙酸丁酯,然后加入3.02kg粒径为55μm的聚苯乙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2.11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其中所述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1.92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1,4-丁二醇酯二醇主剂,及0.10kg的1,6-己二异氰酸酯和0.09kg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并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78.6um;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8.40kg的甲乙酮,然后加入3.30kg粒径为60μm的聚苯乙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2.30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其中所述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2.09kg的聚己二酸新戊二醇-1,6-己二醇酯二醇主剂,及0.11kg的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0.10kg的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并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75.0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7.05kg的甲乙酮,然后加入1.87kg粒径为30μ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15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其中所述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0.5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和0.55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丙二醇酯二醇主剂,及0.4kg的1,6-己二异氰酸酯、0.3kg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0.3kg的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并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0.0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8.22kg的甲乙酮,然后加入2.18kg粒径为35μ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34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其中所述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0.5kg的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和0.72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主剂,及0.03kg的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0.04kg的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和0.05kg的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8.3um,并进一步在所述基材的下表面涂布防粘接涂层组合物形成防粘接涂层,所述防粘接涂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在容器中加入1.503kg的乙酸乙酯,然后加入0.644kg的单组分聚氨酯胶黏剂,所述单组分聚氨酯胶黏剂为宁波江东哲鲁昌塑胶有限公司生产的PU-94-116聚氨酯胶黏剂,搅拌均匀后,得到防粘接涂层组合物,将所述防粘接涂层组合物采用与涂布所述增亮涂层组合物相同的方法涂布于基材的下表面;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7.48kg的环己酮,然后加入2.49kg粒径为40μ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53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其中所述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1.39kg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生产的PC5000聚酯多元醇主剂及0.14kg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生产的PC2000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并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7.1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6.79kg的环己酮,然后加入2.80kg粒径为45μ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73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其中所述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0.7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1,4-丁二醇酯二醇和0.87kg的聚己二酸新戊二醇-1,6-己二醇酯二醇主剂,及0.16kg的1,6-己二异氰酸酯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并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6.3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11.74kg的环己酮,然后加入3.11kg粒径为50μ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92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其中所述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0.5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0.5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丙二醇酯二醇和0.75kg的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主剂,及0.17kg的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并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83.3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12.92kg包含6kg的乙酸乙酯和6.92kg的乙酸丁酯的溶剂,然后加入3.43kg粒径为55μ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2.11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其中所述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1.92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丙二醇酯二醇主剂,及0.1kg的1,6-己二异氰酸酯和0.09kg的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并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91.7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6.81kg包含2kg的乙酸乙酯和4.81kg的乙酸丁酯的溶剂,然后加入3.74kg粒径为60μ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2.30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其中所述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2.09kg的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主剂,及0.11kg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0.1kg的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并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63.8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5.98kg包含2.0kg的乙酸乙酯和3.98kg的甲乙酮的溶剂,然后加入1.65kg粒径为30μm的聚苯乙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0.92kg的深圳初创应用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双组分丙烯酸酯胶黏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0um,并进一步在所述基材的下表面涂布防粘接涂层组合物形成防粘接涂层,所述防粘接涂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在容器中加入1.047kg的乙酸丁酯,然后加入0.564kg的聚氨酯胶黏剂,所述聚氨酯胶黏剂包括0.506kg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生产的PC5000聚酯多元醇主剂和0.058kg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生产的PC2000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再加入0.02kg的抗静电剂,搅拌均匀后,得到防粘接涂层组合物,将所述防粘接涂层组合物采用与涂布所述增亮涂层组合物相同的方法涂布于基材的下表面;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6.91kg包含3kg的乙酸乙酯和3.91kg的甲乙酮的溶剂,然后加入2.20kg平均粒径为40μm且粒径变异系数为15%的聚苯乙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53kg深圳永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环氧树脂胶黏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7.1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6.25kg包含3kg的乙酸丁酯和3.25kg的环己酮的溶剂,然后加入2.75kg平均粒径为50μm且粒径变异系数为12%的聚苯乙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42kg的聚醋酸乙烯酯胶黏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62.5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11.70kg包含5kg的乙酸丁酯和6.7kg的环己酮的溶剂,然后加入3.30kg粒径为60μm的聚苯乙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72kg的MUF-J20脲醛树脂胶黏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100.0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7.58kg包含2kg的乙酸乙酯、2kg的乙酸丁酯及3.58kg甲乙酮的溶剂,然后加入2.18kg平均粒径为35μm且粒径变异系数为10%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07kg深圳初创应用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双组分丙烯酸酯胶黏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8.3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4.52kg包含1kg的乙酸乙酯、2kg的乙酸丁酯及1.52kg的甲乙酮的溶剂,然后加入2.80kg平均粒径为45μm且粒径变异系数为5%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72kg深圳永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环氧树脂胶黏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45.0um,并进一步在所述基材的下表面涂布防粘接涂层组合物形成防粘接涂层,所述防粘接涂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在容器中加入1.315kg的甲乙酮,然后加入0.15kg粒径为1-15μm且平均粒径为5μm的聚苯乙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0.564kg的聚氨酯胶黏剂,所述聚氨酯胶黏剂包括0.513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主剂和0.051kg的1,6-己二异氰酸酯固化剂,搅拌均匀,再加入0.015kg的抗静电剂,搅拌均匀后,得到防粘接涂层组合物,将所述防粘接涂层组合物采用与涂布所述增亮涂层组合物相同的方法涂布于基材的下表面;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11.63kg包含3kg的乙酸丁酯、4kg的甲乙酮及4.63kg的环己酮的溶剂,然后加入3.43kg粒径为55μ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56kg的聚醋酸乙烯酯胶黏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91.7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11.07kg包含3kg的乙酸丁酯、2kg的甲乙酮及6.07kg的环己酮的溶剂,然后加入3.74kg粒径为60μ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72kg的MUF-J20脲醛树脂胶黏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90.9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6.79kg包含1kg的乙酸乙酯、2kg的乙酸丁酯、2kg的甲乙酮及1.79kg的环己酮的溶剂,然后加入1.76kg粒径为30μm的粒子,所述粒子包括0.88kg的聚苯乙烯粒子及0.88kg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15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所述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1.05kg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生产的PC5000聚酯多元醇主剂及0.10kg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生产的PC2000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0.0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5.91kg甲乙酮,然后加入2.12kg粒径为35μm的粒子,所述粒子包括0.53kg的聚苯乙烯粒子及1.59kg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07kg深圳初创应用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双组分丙烯酸酯胶黏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0.0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5.94kg乙酸丁酯,然后加入2.43kg粒径为40μm的粒子,所述粒子包括0.486kg的聚苯乙烯粒子及1.944kg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53kg深圳永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环氧树脂胶黏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0um,并进一步在所述基材的下表面涂布防粘接涂层组合物形成防粘接涂层,所述防粘接涂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在容器中加入1.503kg的环己酮,然后加入0.08kg粒径为1-15μm且平均粒径为5μm的聚苯乙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0.644kg的聚氨酯胶黏剂,所述聚氨酯胶黏剂包括0.586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丙二醇酯二醇主剂及0.058kg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防粘接涂层组合物,将所述防粘接涂层组合物采用与涂布所述增亮涂层组合物相同的方法涂布于基材的下表面;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7.65kg的乙酸乙酯,然后加入3.08kg粒径为50μm的粒子,所述粒子包括0.308kg的聚苯乙烯粒子及2.772kg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42kg的聚醋酸乙烯酯胶黏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67.6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9.99kg的环己酮,然后加入2.56kg粒径为45μm的粒子,所述粒子包括1.92kg的聚苯乙烯粒子及0.64kg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73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所述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0.7kg的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和0.87kg的聚己二酸新戊二醇-1,6-己二醇酯二醇主剂,及0.16kg的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75.0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7.17kg乙酸丁酯,然后加入3.10kg粒径为55μm的粒子,所述粒子包括2.48kg的聚苯乙烯粒子及0.62kg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68kg的深圳初创应用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双组分丙烯酸酯胶黏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68.8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9.39kg乙酸乙酯,然后加入3.34kg粒径为60μm的粒子,所述粒子包括3.006kg的聚苯乙烯粒子及0.334kg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72kg的MUF-J20脲醛树脂胶黏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85.7um,并进一步在所述基材的下表面涂布防粘接涂层组合物形成防粘接涂层,所述防粘接涂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在容器中加入1.047kg包括0.5kg的乙酸乙酯和0.547kg的乙酸丁酯的溶剂,然后加入0.10kg粒径为1-15μm且平均粒径为5μ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0.564kg的聚氨酯胶黏剂,所述聚氨酯胶黏剂包括0.513kg的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主剂和0.051kg的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固化剂,搅拌均匀,再加入0.02kg的抗静电剂,搅拌均匀后,得到防粘接涂层组合物,将所述防粘接涂层组合物采用与涂布所述增亮涂层组合物相同的方法涂布于基材的下表面。
其中,所述有机粒子为球形粒子,粒径为30-60微米。
其中,所述有机粒子的粒径相同或粒径变异系数小于等于15%。
其中,所述有机粒子为聚苯乙烯、硅氧烷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其中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胶黏剂为聚氨酯胶黏剂、丙烯酸酯胶黏剂、环氧树脂胶黏剂、聚醋酸乙烯酯胶黏剂及脲醛树脂胶黏剂中的一种。
其中,所述增亮涂层还包含助剂。
其中,所述基材的下表面涂布防粘接涂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微透镜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制备包含胶黏剂、有机粒子与溶剂的增亮涂层组合物,其中胶黏剂与有机粒子的重量比根据胶黏剂的密度、有机粒子的密度与粒径及使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基材表面固化后,使有机粒子单层紧密排列在基材表面且使胶黏剂的厚度为有机粒子粒径的1/2计算得到,该胶黏剂与有机粒子的总重量为该增亮涂层组合物总重量的30-50%,该溶剂的重量为该增亮涂层组合物总重量的70-50%;
将该增亮涂层组合物涂布于基材的上表面,控制该增亮涂层组合物的涂布厚度大于有机粒子的粒径,且小于有机粒子粒径的2倍,将该增亮涂层组合物固化后得到微透镜阵列薄膜。
其中,所述有机粒子为球形粒子,粒径为30-60微米,所述有机粒子的粒径相同或粒径变异系数小于等于15%。
其中,所述增亮涂层组合物固化后,进一步在所述基材的下表面涂布防粘接涂层,固化后得到微透镜阵列薄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光源、导光板、光学反射薄膜及至少一个微透镜阵列薄膜,其中,所述微透镜阵列薄膜为如上所述的微透镜阵列薄膜。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将包含胶黏剂与有机粒子的组合物涂布于基材上制备微透镜阵列薄膜,制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并进一步根据有机粒子的密度、粒径及胶黏剂的密度确定胶黏剂与有机粒子的重量比,使有机粒子在基材上形成单层紧密排列的微透镜结构,从而有利于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同时,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还具有良好的抗刮伤性及附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微透镜阵列薄膜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微透镜阵列薄膜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微透镜阵列薄膜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侧入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侧入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200、500、600、700微透镜阵列薄膜
11、510、610、710光源
12、520、620、720光学反射薄膜
13、530、630、730导光板
17、570、670、770液晶面板
110、210基材
120、220增亮涂层
121、221有机粒子
122、222胶黏剂层
230防粘接涂层
14下扩散膜
15增亮膜
16上扩散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包括基材与增亮涂层,该增亮涂层涂布于该基材的上表面,该增亮涂层中包含胶黏剂与有机粒子,其中,有机粒子形成单层紧密排列的微透镜结构,且该增亮涂层中胶黏剂的厚度为有机粒子粒径的1/2。
本发明的有机粒子为球形粒子,粒径约为30-60微米。
本发明增亮涂层中的有机粒子可采用单一粒径,即所有有机粒子的粒径均相同;另外本发明的有机粒子也可为粒径变异系数小于等于15%的单分散粒子。
本发明有机粒子可为聚苯乙烯(PS)、硅氧烷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中的一种或其中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胶黏剂可为聚氨酯胶黏剂、丙烯酸酯胶黏剂、环氧树脂胶黏剂、聚醋酸乙烯酯胶黏剂及脲醛树脂胶黏剂等中的一种,该胶黏剂可为液体或固体粉末,具体可为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单组份聚氨酯胶黏剂、UV固化、热固化或双重固化丙烯酸酯胶黏剂、高温固化环氧树脂胶黏剂等。其中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可包括聚酯多元醇主剂和固化剂,该聚酯多元醇主剂可为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PEA)、聚己二酸乙二醇-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PDA)、聚己二酸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PBA)、聚己二酸乙二醇-1,4-丁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新戊二醇-1,6-己二醇酯二醇等中的一种或其中至少两种的混合物;该固化剂可为1,6-己二异氰酸酯(H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XDI)、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HTDI)、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等中的一种或其中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本发明增亮涂层组合物中的胶黏剂可使微透镜阵列薄膜的基材与增亮涂层之间保持较好的附着性。
本发明的增亮涂层可包含其他助剂,如加入分散剂,以利于涂布生产,另外还可加入防沉剂、消泡剂等。
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还可进一步包括防粘接涂层,该防粘接涂层涂布于基材的下表面,该防粘接涂层可包括胶黏剂,还可进一步加入有机粒子或助剂或两者的混合物,该防粘接涂层中的胶黏剂、有机粒子可为常用的胶黏剂、有机粒子,也可采用与增亮涂层相同的胶黏剂、有机粒子,该助剂可为抗静电剂,以消除静电。
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的基材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玻璃、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聚苯乙烯(PS)。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微透镜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具体的制备过程如下:
(1)首先制备包含胶黏剂、有机粒子与溶剂的增亮涂层组合物,其中胶黏剂与有机粒子的重量比可根据胶黏剂的密度、有机粒子的密度与粒径及使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基材表面固化后,使有机粒子单层紧密排列在基材表面且使胶黏剂的厚度为有机粒子粒径的1/2计算得到,该胶黏剂与有机粒子的总重量约为该增亮涂层组合物总重量的30-50%(即该增亮涂层组合物的固含量为30-50%),该溶剂的重量为该增亮涂层组合物总重量的70-50%。以下详述胶黏剂、有机粒子重量的计算方法:
假设需要涂布的基材的表面积为S,有机粒子的半径为R,密度为ρ1,胶黏剂的密度为ρ2,将增亮涂层组合物涂布于基材表面固化后有n个有机粒子单层紧密排列在基材的表面,胶黏剂的厚度为有机粒子粒径的1/2,
根据n×(2R)2=S,可计算出需要的有机粒子的数量
n = S 4 R 2 - - - ( 1 )
进一步可计算出需要的有机粒子的重量
M 1 = n × 4 3 Π R 3 × ρ 1 - - - ( 2 )
将式(1)代入式(2),得到
Figure GDA00002457398600133
根据胶黏剂的厚度为有机粒子粒径的1/2,得到胶黏剂的体积
V 2 = SR - n × 4 3 Π R 3 × 1 2 - - - ( 4 )
将(1)式代入(4)式,得到
Figure GDA00002457398600135
进一步计算出胶黏剂的重量
M 2 = V 2 ρ 2 = ( SR - 1 6 ΠSR ) ρ 2 - - - ( 6 )
假设增亮涂层组合物的固含量为W,则计算出溶剂的重量
M 3 = M 1 + M 2 W - M 1 - M 2 - - - ( 7 )
据此根据(3)式、(6)式及(7)式即可分别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中有机粒子的重量M1、胶黏剂的重量M2及溶剂的重量M3
上述计算方法中,所述有机粒子为球形粒子,粒径为30-60微米,所述有机粒子的粒径相同或粒径变异系数小于等于15%。当有机粒子为粒径变异系数小于等于15%的混合粒子时,由于粒径变异系数小于等于15%的粒子的粒径差别较小,可视为单分散粒子,因此可根据粒子的平均粒径计算。当有机粒子为不同材料的混合粒子时,即有机粒子的密度不同时,可根据有机粒子的平均密度计算,此时有机粒子的重量M1可根据下式计算:
M 1 = 1 3 ρ 1 ‾ ΠSR - - - ( 3 ′ )
本发明增亮涂层组合物中的溶剂可为常用的有机溶剂,具体可为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乙酮、环己酮等中的一种或其中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上述制备过程中,还可在制备的增亮涂层组合物中进一步加入分散剂,以利于涂布生产,另外还可加入防沉剂、消泡剂等。
(2)将上述增亮涂层组合物涂布于基材的上表面,控制该增亮涂层组合物的涂布厚度大于有机粒子的粒径,且小于有机粒子粒径的2倍,将该增亮涂层组合物固化后得到微透镜阵列薄膜。其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可采用以下方法估算:
假设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H湿,当增亮涂层组合物中胶黏剂与有机粒子的总重量为该增亮涂层组合物总重量的50%,即该增亮涂层组合物的固含量为50%时,可得到H湿=2R,本发明增亮涂层组合物的固含量为30-50%,此时H湿>2R,假设该增亮涂层组合物的固含量为W,可采用下述方法粗略估算出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
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可采用普通的涂布方法将增亮涂层组合物涂布于基材上,并控制涂布厚度
Figure GDA00002457398600144
在上述增亮涂层固化后,还可进一步在基材的下表面涂布防粘接涂层组合物,该防粘接涂层组合物可为胶黏剂与溶剂的混合物,还可进一步加入有机粒子或助剂或两者的混合物,溶剂可为常用的有机溶剂,具体可为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乙酮、环己酮等中的一种或其中至少两种的混合物,该防粘接涂层组合物固化后即可得到上述包含防粘接涂层的微透镜阵列薄膜。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使用上述微透镜阵列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光源、导光板、光学反射薄膜及至少一个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其中光源可设置在导光板的下方或侧面,光源可为冷阴极荧光灯、外部电极荧光灯、发光极管和热阴极荧光灯中的至少一种。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及液晶显示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图2为本发明微透镜阵列薄膜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100中的有机粒子121彼此间紧密排列。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微透镜阵列薄膜的剖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100中包含基材110和增亮涂层120,该增亮涂层120包括有机粒子121和胶黏剂层122,其中有机粒子121单层紧密排列在基材110上,胶黏剂层122的厚度为有机粒子121粒径的1/2。
图4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微透镜阵列薄膜的剖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200中包含基材210、增亮涂层220及防粘接涂层230,该增亮涂层220包括有机粒子221和胶黏剂层222,其中有机粒子221单层紧密排列在基材210上,胶黏剂层222的厚度为有机粒子221粒径的1/2。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光学反射薄膜520、光源510、导光板530、两个微透镜阵列薄膜500及液晶面板570,其中光源510位于导光板530的正下方。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侧入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光学反射薄膜620、光源610、导光板630、两个微透镜阵列薄膜600及液晶面板670,其中光源610位于导光板630的一侧。
图7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侧入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光学反射薄膜720、光源710、导光板730、两个微透镜阵列薄膜700及液晶面板770,其中光源710位于导光板730的两侧。
以下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例。
一、微透镜阵列薄膜的制备
实施例1:微透镜阵列薄膜1的制备
增亮涂层组合物1的制备:在容器中加入6.53kg的乙酸乙酯,然后加入1.65kg的PS粒子(粒径为30μm,宁波综研化学有限公司),搅拌均匀,再加入1.15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1.04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主剂和0.11kg的HDI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本发明的增亮涂层组合物1。
增亮涂层的涂布:将上述增亮涂层组合物1涂布于188微米的PET基材上,控制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0.0um,具体涂布过程如下:基材经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烘烤,烘板箱温度分别设为120℃、100℃、90℃,烘道长度为10~30m,线速度为5-40m/min,最后经收卷机收卷,烘烤后得到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1。
实施例2:微透镜阵列薄膜2的制备
增亮涂层组合物2的制备:在容器中加入7.62kg的乙酸乙酯,然后加入1.92kg的PS粒子(粒径为35μm,宁波综研化学有限公司),搅拌均匀,再加入1.34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1.22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丙二醇酯二醇主剂和0.12kg的IPDI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本发明的增亮涂层组合物2。
增亮涂层的涂布:将上述增亮涂层组合物2涂布于188微米的PET基材上,控制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8.3um,具体涂布过程如下:基材经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烘烤,烘板箱温度分别设为120℃、100℃、90℃,烘道长度为10~30m,线速度为5-40m/min,最后经收卷机收卷,烘烤后得到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2。
实施例3:微透镜阵列薄膜3的制备
增亮涂层组合物3的制备:在容器中加入4.56kg的乙酸乙酯,然后加入2.20kg的PS粒子(粒径为40μm,宁波综研化学有限公司),搅拌均匀,再加入1.53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1.39kg的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主剂和0.14kg的XDI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本发明的增亮涂层组合物3。
增亮涂层的涂布:将上述增亮涂层组合物3涂布于188微米的PET基材上,控制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44.4um,具体涂布过程如下:基材经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烘烤,烘板箱温度分别设为120℃、100℃、90℃,烘道长度为10~30m,线速度为5-40m/min,最后经收卷机收卷,烘烤后得到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3。
实施例4:微透镜阵列薄膜4的制备
增亮涂层组合物4的制备:在容器中加入9.80kg的乙酸丁酯,然后加入2.47kg的PS粒子(粒径为45μm,宁波综研化学有限公司),搅拌均匀,再加入1.73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1.57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主剂和0.16kg的HTDI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本发明的增亮涂层组合物4。
增亮涂层的涂布:将上述增亮涂层组合物4涂布于188微米的PET基材上,控制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75.0um,具体涂布过程如下:基材经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烘烤,烘板箱温度分别设为120℃、100℃、90℃,烘道长度为10~30m,线速度为5-40m/min,最后经收卷机收卷,烘烤后得到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4。
实施例5:微透镜阵列薄膜5的制备
增亮涂层组合物5的制备:在容器中加入6.19kg的乙酸丁酯,然后加入2.75kg的PS粒子(粒径为50μm,宁波综研化学有限公司),搅拌均匀,再加入1.92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1.75kg的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主剂和0.17kg的HMDI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本发明的增亮涂层组合物5。
增亮涂层的涂布:将上述增亮涂层组合物5涂布于188微米的PET基材上,控制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8.1um,具体涂布过程如下:基材经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烘烤,烘板箱温度分别设为120℃、100℃、90℃,烘道长度为10~30m,线速度为5-40m/min,最后经收卷机收卷,烘烤后得到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5。
实施例6:微透镜阵列薄膜6的制备
增亮涂层组合物6的制备:在容器中加入9.53kg的乙酸丁酯,然后加入3.02kg的PS粒子(粒径为55μm,宁波综研化学有限公司),搅拌均匀,再加入2.11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1.92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1,4-丁二醇酯二醇主剂,及0.10kg的HDI和0.09kg的IPDI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本发明的增亮涂层组合物6。
增亮涂层的涂布:将上述增亮涂层组合物6涂布于188微米的PET基材上,控制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78.6um,具体涂布过程如下:基材经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烘烤,烘板箱温度分别设为120℃、100℃、90℃,烘道长度为10~30m,线速度为5-40m/min,最后经收卷机收卷,烘烤后得到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6。
实施例7:微透镜阵列薄膜7的制备
增亮涂层组合物7的制备:在容器中加入8.40kg的甲乙酮,然后加入3.30kg的PS粒子(粒径为60μm,宁波综研化学有限公司),搅拌均匀,再加入2.30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2.09kg的聚己二酸新戊二醇-1,6-己二醇酯二醇主剂,及0.11kg的XDI和0.10kg的HTDI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本发明的增亮涂层组合物7。
增亮涂层的涂布:将上述增亮涂层组合物7涂布于188微米的PET基材上,控制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75.0um,具体涂布过程如下:基材经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烘烤,烘板箱温度分别设为120℃、100℃、90℃,烘道长度为10~30m,线速度为5-40m/min,最后经收卷机收卷,烘烤后得到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7。
实施例8:微透镜阵列薄膜8的制备
增亮涂层组合物8的制备:在容器中加入7.05kg的甲乙酮,然后加入1.87kg的PMMA粒子(粒径为30μm,宁波综研化学有限公司),搅拌均匀,再加入1.15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0.5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和0.55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丙二醇酯二醇主剂,及0.4kg的HDI、0.3kg的IPDI和0.3kg的HMDI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本发明的增亮涂层组合物8。
增亮涂层的涂布:将上述增亮涂层组合物8涂布于188微米的PET基材上,控制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0.0um,具体涂布过程如下:基材经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烘烤,烘板箱温度分别设为120℃、100℃、90℃,烘道长度为10~30m,线速度为5-40m/min,最后经收卷机收卷,烘烤后得到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8。
实施例9:微透镜阵列薄膜9的制备
增亮涂层组合物9的制备:在容器中加入8.22kg的甲乙酮,然后加入2.18kg的PMMA粒子(粒径为35μm,宁波综研化学有限公司),搅拌均匀,再加入1.34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0.5kg的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和0.72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主剂,及0.03kg的XDI、0.04kg的HTDI和0.05kg的HMDI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本发明的增亮涂层组合物9。
防粘接涂层组合物9的制备:在容器中加入1.503kg的乙酸乙酯,然后加入0.644kg的单组分聚氨酯胶黏剂(PU-94-116,宁波江东哲鲁昌塑胶有限公司),搅拌均匀后,得到本发明的防粘接涂层组合物9。
增亮涂层的涂布:将上述增亮涂层组合物9涂布于188微米的PET基材上,控制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8.3um,具体涂布过程如下:基材经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烘烤,烘板箱温度分别设为120℃、100℃、90℃,烘道长度为10~30m,线速度为5-40m/min,最后经收卷机收卷,烘烤后得到本发明的半成品微透镜阵列薄膜9。
防粘接涂层的涂布:在上述半成品微透镜阵列薄膜9未涂布的一面涂布防粘接涂层组合物9,具体涂布过程如下:基材经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烘烤,烘板箱温度分别设为100~120℃,90~110℃,70~90℃,烘道长度为10~30m,线速度为5-40m/min,最后经收卷机收卷,烘烤后得到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9。
实施例10:微透镜阵列薄膜10的制备
增亮涂层组合物10的制备:在容器中加入7.48kg的环己酮,然后加入2.49kg的PMMA粒子(粒径为40μm,宁波综研化学有限公司),搅拌均匀,再加入1.53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1.39kg的聚酯多元醇主剂(PC5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及0.14kg的固化剂(PC2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搅拌均匀后,得到本发明的增亮涂层组合物10。
增亮涂层的涂布:将上述增亮涂层组合物10涂布于188微米的PET基材上,控制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7.1um,具体涂布过程如下:基材经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烘烤,烘板箱温度分别设为120℃、100℃、90℃,烘道长度为10~30m,线速度为5-40m/min,最后经收卷机收卷,烘烤后得到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10。
实施例11:微透镜阵列薄膜11的制备
增亮涂层组合物11的制备:在容器中加入6.79kg的环己酮,然后加入2.80kg的PMMA粒子(粒径为45μm,宁波综研化学有限公司),搅拌均匀,再加入1.73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0.7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1,4-丁二醇酯二醇和0.87kg的聚己二酸新戊二醇-1,6-己二醇酯二醇主剂,及0.16kg的HDI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本发明的增亮涂层组合物11。
增亮涂层的涂布:将上述增亮涂层组合物11涂布于188微米的PET基材上,控制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6.3um,具体涂布过程如下:基材经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烘烤,烘板箱温度分别设为120℃、100℃、90℃,烘道长度为10~30m,线速度为5-40m/min,最后经收卷机收卷,烘烤后得到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11。
实施例12:微透镜阵列薄膜12的制备
增亮涂层组合物12的制备:在容器中加入11.74kg的环己酮,然后加入3.11kg的PMMA粒子(粒径为50μm,宁波综研化学有限公司),搅拌均匀,再加入1.92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0.5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0.5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丙二醇酯二醇和0.75kg的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主剂,及0.17kg的HTDI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本发明的增亮涂层组合物12。
增亮涂层的涂布:将上述增亮涂层组合物12涂布于188微米的PET基材上,控制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83.3um,具体涂布过程如下:基材经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烘烤,烘板箱温度分别设为120℃、100℃、90℃,烘道长度为10~30m,线速度为5-40m/min,最后经收卷机收卷,烘烤后得到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12。
实施例13:微透镜阵列薄膜13的制备
增亮涂层组合物13的制备:在容器中加入12.92kg的溶剂(包含6kg的乙酸乙酯和6.92kg的乙酸丁酯),然后加入3.43kg的PMMA粒子(粒径为55μm,宁波综研化学有限公司),搅拌均匀,再加入2.11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1.92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丙二醇酯二醇主剂,及0.1kg的HDI和0.09kg的XDI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本发明的增亮涂层组合物13。
增亮涂层的涂布:将上述增亮涂层组合物13涂布于188微米的PET基材上,控制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91.7um,具体涂布过程如下:基材经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烘烤,烘板箱温度分别设为120℃、100℃、90℃,烘道长度为10~30m,线速度为5-40m/min,最后经收卷机收卷,烘烤后得到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13。
实施例14:微透镜阵列薄膜14的制备
增亮涂层组合物14的制备:在容器中加入6.81kg的溶剂(包含2kg的乙酸乙酯和4.81kg的乙酸丁酯),然后加入3.74kg的PMMA粒子(粒径为60μm,宁波综研化学有限公司),搅拌均匀,再加入2.30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2.09kg的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主剂,及0.11kg的IPDI和0.1kg的HTDI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本发明的增亮涂层组合物14。
增亮涂层的涂布:将上述增亮涂层组合物14涂布于188微米的PET基材上,控制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63.8um,具体涂布过程如下:基材经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烘烤,烘板箱温度分别设为120℃、100℃、90℃,烘道长度为10~30m,线速度为5-40m/min,最后经收卷机收卷,烘烤后得到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14。
实施例15:微透镜阵列薄膜15的制备
增亮涂层组合物15的制备:在容器中加入5.98kg的溶剂(包含2.0kg的乙酸乙酯和3.98kg的甲乙酮),然后加入1.65kg的PS粒子(粒径为30μm,宁波综研化学有限公司),搅拌均匀,再加入0.92kg的双组分丙烯酸酯胶黏剂(深圳初创应用材料有限公司),搅拌均匀后,得到本发明的增亮涂层组合物15。
防粘接涂层组合物15的制备:在容器中加入1.047kg的乙酸丁酯,然后加入0.564kg的聚氨酯胶黏剂(包括0.506kg的聚酯多元醇主剂(PC5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和0.058kg的固化剂(PC2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搅拌均匀后,再加入0.02kg的抗静电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本发明的防粘接涂层组合物15。
增亮涂层的涂布:将上述增亮涂层组合物15涂布于188微米的PET基材上,控制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0.0um,具体涂布过程如下:基材经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烘烤,烘板箱温度分别设为120℃、100℃、90℃,烘道长度为10~30m,线速度为5-40m/min,最后经收卷机收卷,烘烤后得到本发明的半成品微透镜阵列薄膜15。
防粘接涂层的涂布:在上述半成品微透镜阵列薄膜15未涂布的一面涂布防粘接涂层组合物15,具体涂布过程如下:基材经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烘烤,烘板箱温度分别设为100~120℃,90~110℃,70~90℃,烘道长度为10~30m,线速度为5-40m/min,最后经收卷机收卷,烘烤后得到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15。
实施例16:微透镜阵列薄膜16的制备
增亮涂层组合物16的制备:在容器中加入6.91kg的溶剂(包含3kg的乙酸乙酯和3.91kg的甲乙酮),然后加入2.20kg的PS粒子(平均粒径为40μm,粒径变异系数为15%,可从市场购得),搅拌均匀,再加入1.53kg的环氧树脂胶黏剂(深圳永利科技有限公司),搅拌均匀后,得到本发明的增亮涂层组合物16。
增亮涂层的涂布:将上述增亮涂层组合物16涂布于188微米的PET基材上,控制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7.1um,具体涂布过程如下:基材经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烘烤,烘板箱温度分别设为120℃、100℃、90℃,烘道长度为10~30m,线速度为5-40m/min,最后经收卷机收卷,烘烤后得到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16。
实施例17:微透镜阵列薄膜17的制备
增亮涂层组合物17的制备:在容器中加入6.25kg的溶剂(包含3kg的乙酸丁酯和3.25kg的环己酮),然后加入2.75kg的PS粒子(平均粒径为50μm,粒径变异系数为12%,可从市场购得),搅拌均匀,再加入1.42kg的聚醋酸乙烯酯胶黏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本发明的增亮涂层组合物17。
增亮涂层的涂布:将上述增亮涂层组合物17涂布于188微米的PET基材上,控制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62.5um,具体涂布过程如下:基材经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烘烤,烘板箱温度分别设为120℃、100℃、90℃,烘道长度为10~30m,线速度为5-40m/min,最后经收卷机收卷,烘烤后得到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17。
实施例18:微透镜阵列薄膜18的制备
增亮涂层组合物18的制备:在容器中加入11.70kg溶剂(包含5kg的乙酸丁酯和6.7kg的环己酮),然后加入3.30kg的PS粒子(粒径为60μm,宁波综研化学有限公司),搅拌均匀,再加入1.72kg的脲醛树脂胶黏剂(MUF-J20),搅拌均匀后,得到本发明的增亮涂层组合物18。
增亮涂层的涂布:将上述增亮涂层组合物18涂布于188微米的PET基材上,控制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100.0um,具体涂布过程如下:基材经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烘烤,烘板箱温度分别设为120℃、100℃、90℃,烘道长度为10~30m,线速度为5-40m/min,最后经收卷机收卷,烘烤后得到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18。
实施例19:微透镜阵列薄膜19的制备
增亮涂层组合物19的制备:在容器中加入7.58kg溶剂(包含2kg的乙酸乙酯、2kg的乙酸丁酯及3.58kg甲乙酮),然后加入2.18kg的PMMA粒子(平均粒径为35μm,粒径变异系数为10%,可从市场购得),搅拌均匀,再加入1.07kg的双组分丙烯酸酯胶黏剂(深圳初创应用材料有限公司),搅拌均匀后,得到本发明的增亮涂层组合物19。
增亮涂层的涂布:将上述增亮涂层组合物19涂布于188微米的PET基材上,控制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8.3um,具体涂布过程如下:基材经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烘烤,烘板箱温度分别设为120℃、100℃、90℃,烘道长度为10~30m,线速度为5-40m/min,最后经收卷机收卷,烘烤后得到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19。
实施例20:微透镜阵列薄膜20的制备
增亮涂层组合物20的制备:在容器中加入4.52kg溶剂(包含1kg的乙酸乙酯、2kg的乙酸丁酯及1.52kg的甲乙酮),然后加入2.80kg的PMMA粒子(平均粒径为45μm,粒径变异系数为5%,可从市场购得),搅拌均匀,再加入1.72kg的环氧树脂胶黏剂(深圳永利科技有限公司),搅拌均匀后,得到本发明的增亮涂层组合物20。
防粘接涂层组合物20的制备:在容器中加入1.315kg的甲乙酮,然后加入0.15kg的PS粒子(粒径为1-15μm,平均粒径为5μm,宁波综研化学有限公司),搅拌均匀,再加入0.564kg的聚氨酯胶黏剂(包括0.513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主剂和0.051kg的HDI固化剂),搅拌均匀,再加入0.015kg的抗静电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本发明的防粘接涂层组合物20。
增亮涂层的涂布:将上述增亮涂层组合物20涂布于188微米的PET基材上,控制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45.0um,具体涂布过程如下:基材经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烘烤,烘板箱温度分别设为120℃、100℃、90℃,烘道长度为10~30m,线速度为5-40m/min,最后经收卷机收卷,烘烤后得到本发明的半成品微透镜阵列薄膜20。
防粘接涂层的涂布:在上述半成品微透镜阵列薄膜20未涂布的一面涂布防粘接涂层组合物20,具体涂布过程如下:基材经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烘烤,烘板箱温度分别设为100~120℃,90~110℃,70~90℃,烘道长度为10~30m,线速度为5-40m/min,最后经收卷机收卷,烘烤后得到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20。
实施例21:微透镜阵列薄膜21的制备
增亮涂层组合物21的制备:在容器中加入11.63kg溶剂(包含3kg的乙酸丁酯、4kg的甲乙酮及4.63kg的环己酮),然后加入3.43kg的PMMA粒子(粒径为55μm,宁波综研化学有限公司),搅拌均匀,再加入1.56kg的聚醋酸乙烯酯胶黏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本发明的增亮涂层组合物21。
增亮涂层的涂布:将上述增亮涂层组合物21涂布于188微米的PET基材上,控制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91.7um,具体涂布过程如下:基材经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烘烤,烘板箱温度分别设为120℃、100℃、90℃,烘道长度为10~30m,线速度为5-40m/min,最后经收卷机收卷,烘烤后得到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21。
实施例22:微透镜阵列薄膜22的制备
增亮涂层组合物22的制备:在容器中加入11.07kg溶剂(包含3kg的乙酸丁酯、2kg的甲乙酮及6.07kg的环己酮),然后加入3.74kg的PMMA粒子(粒径为60μm,宁波综研化学有限公司),搅拌均匀,再加入1.72kg的脲醛树脂胶黏剂(MUF-J20),搅拌均匀后,得到本发明的增亮涂层组合物22。
增亮涂层的涂布:将上述增亮涂层组合物22涂布于188微米的PET基材上,控制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90.9um,具体涂布过程如下:基材经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烘烤,烘板箱温度分别设为120℃、100℃、90℃,烘道长度为10~30m,线速度为5-40m/min,最后经收卷机收卷,烘烤后得到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22。
实施例23:微透镜阵列薄膜23的制备
增亮涂层组合物23的制备:在容器中加入6.79kg溶剂(包含1kg的乙酸乙酯、2kg的乙酸丁酯、2kg的甲乙酮及1.79kg的环己酮),然后加入1.76kg粒子(粒径为30μm,包括0.88kg的PS粒子及0.88kg的PMMA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15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1.05kg的聚酯多元醇主剂(PC5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及0.10kg的固化剂(PC2000,广州立邦涂料有限公司)),搅拌均匀后,得到本发明的增亮涂层组合物23。
增亮涂层的涂布:将上述增亮涂层组合物23涂布于188微米的PET基材上,控制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0.0um,具体涂布过程如下:基材经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烘烤,烘板箱温度分别设为120℃、100℃、90℃,烘道长度为10~30m,线速度为5-40m/min,最后经收卷机收卷,烘烤后得到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23。
实施例24:微透镜阵列薄膜24的制备
增亮涂层组合物24的制备:在容器中加入5.91kg甲乙酮,然后加入2.12kg的粒子(粒径为35μm,包括0.53kg的PS粒子及1.59kg的PMMA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07kg的双组分丙烯酸酯胶黏剂(深圳初创应用材料有限公司),搅拌均匀后,得到本发明的增亮涂层组合物24。
增亮涂层的涂布:将上述增亮涂层组合物24涂布于188微米的PET基材上,控制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0.0um,具体涂布过程如下:基材经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烘烤,烘板箱温度分别设为120℃、100℃、90℃,烘道长度为10~30m,线速度为5-40m/min,最后经收卷机收卷,烘烤后得到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24。
实施例25:微透镜阵列薄膜25的制备
增亮涂层组合物25的制备:在容器中加入5.94kg乙酸丁酯,然后加入2.43kg粒子(粒径为40μm,包括0.486kg的PS粒子及1.944kg的PMMA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53kg的环氧树脂胶黏剂(深圳永利科技有限公司),搅拌均匀后,得到本发明的增亮涂层组合物25。
防粘接涂层组合物25的制备:在容器中加入1.503kg的环己酮,然后加入0.08kg的PS粒子(粒径为1-15μm,平均粒径为5μm,宁波综研化学有限公司),搅拌均匀,再加入0.644kg的聚氨酯胶黏剂(包括0.586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丙二醇酯二醇主剂及0.058kg的IPDI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本发明的防粘接涂层组合物25。
增亮涂层的涂布:将上述增亮涂层组合物25涂布于188微米的PET基材上,控制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0.0um,具体涂布过程如下:基材经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烘烤,烘板箱温度分别设为120℃、100℃、90℃,烘道长度为10~30m,线速度为5-40m/min,最后经收卷机收卷,烘烤后得到本发明的半成品微透镜阵列薄膜25。
防粘接涂层的涂布:在上述半成品微透镜阵列薄膜25未涂布的一面涂布防粘接涂层组合物25,具体涂布过程如下:基材经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烘烤,烘板箱温度分别设为100~120℃,90~110℃,70~90℃,烘道长度为10~30m,线速度为5-40m/min,最后经收卷机收卷,烘烤后得到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25。
实施例26:微透镜阵列薄膜26的制备
增亮涂层组合物26的制备:在容器中加入7.65kg的乙酸乙酯,然后加入3.08kg粒子(粒径为50μm,包括0.308kg的PS粒子及2.772kg的PMMA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42kg的聚醋酸乙烯酯胶黏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本发明的增亮涂层组合物26。
增亮涂层的涂布:将上述增亮涂层组合物26涂布于188微米的PET基材上,控制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67.6um,具体涂布过程如下:基材经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烘烤,烘板箱温度分别设为120℃、100℃、90℃,烘道长度为10~30m,线速度为5-40m/min,最后经收卷机收卷,烘烤后得到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26。
实施例27:微透镜阵列薄膜27的制备
增亮涂层组合物27的制备:在容器中加入9.99kg的环己酮,然后加入2.56kg粒子(粒径为45μm,包括1.92kg的PS粒子及0.64kg的PMMA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73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0.7kg的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和0.87kg的聚己二酸新戊二醇-1,6-己二醇酯二醇主剂,及0.16kg的HMDI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本发明的增亮涂层组合物27。
增亮涂层的涂布:将上述增亮涂层组合物27涂布于188微米的PET基材上,控制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75.0um,具体涂布过程如下:基材经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烘烤,烘板箱温度分别设为120℃、100℃、90℃,烘道长度为10~30m,线速度为5-40m/min,最后经收卷机收卷,烘烤后得到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27。
实施例28:微透镜阵列薄膜28的制备
增亮涂层组合物28的制备:在容器中加入7.17kg乙酸丁酯,然后加入3.10kg粒子(粒径为55μm,包括2.48kg的PS粒子及0.62kg的PMMA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68kg的双组分丙烯酸酯胶黏剂(深圳初创应用材料有限公司),搅拌均匀后,得到本发明的增亮涂层组合物28。
增亮涂层的涂布:将上述增亮涂层组合物28涂布于188微米的PET基材上,控制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68.8um,具体涂布过程如下:基材经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烘烤,烘板箱温度分别设为120℃、100℃、90℃,烘道长度为10~30m,线速度为5-40m/min,最后经收卷机收卷,烘烤后得到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28。
实施例29:微透镜阵列薄膜29的制备
增亮涂层组合物29的制备:在容器中加入9.39kg乙酸乙酯,然后加入3.34kg粒子(粒径为60μm,包括3.006kg的PS粒子及0.334kg的PMMA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72kg的脲醛树脂胶黏剂(MUF-J20),搅拌均匀后,得到本发明的增亮涂层组合物29。
防粘接涂层组合物29的制备:在容器中加入1.047kg溶剂(包括0.5kg的乙酸乙酯和0.547kg的乙酸丁酯),然后加入0.10kg的PMMA粒子(粒径为1-15μm,平均粒径为5μm,宁波综研化学有限公司),搅拌均匀,再加入0.564kg的聚氨酯胶黏剂(包括0.513kg的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主剂和0.051kg的HMDI固化剂),搅拌均匀,再加入0.02kg的抗静电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本发明的防粘接涂层组合物29。
增亮涂层的涂布:将上述增亮涂层组合物29涂布于188微米的PET基材上,控制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85.7um,具体涂布过程如下:基材经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烘烤,烘板箱温度分别设为120℃、100℃、90℃,烘道长度为10~30m,线速度为5-40m/min,最后经收卷机收卷,烘烤后得到本发明的半成品微透镜阵列薄膜29。
防粘接涂层的涂布:在上述半成品微透镜阵列薄膜29未涂布的一面涂布防粘接涂层组合物29,具体涂布过程如下:基材经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烘烤,烘板箱温度分别设为100~120℃,90~110℃,70~90℃,烘道长度为10~30m,线速度为5-40m/min,最后经收卷机收卷,烘烤后得到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29。
二、比较例
分别将2个市售BS912扩散膜(日本惠和株式会社)、2个UTEⅡ-7光学膜(韩国MNTECH有限公司)及2个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1-29,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中,进行亮度比较。
三、微透镜阵列薄膜的测试
测试一
亮度测试:在无尘暗室内,温度25±5℃,湿度55%±5%,利用亮度色度计(上海研德仪器BM-7型亮度色度计)测试比较例中分别设置有2个市售BS912扩散膜、2个UTEⅡ-7光学膜及2个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1-29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为便于比较,采用亮度比较值来计算光学薄膜的亮度,具体为以市售UTEⅡ-7光学膜的亮度为基准(将市售UTEⅡ-7光学膜的亮度比较值设为100),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微透镜阵列薄膜及市售BS912扩散膜的亮度比较值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亮度(比较值)=光学薄膜的实测亮度值/市售UTEⅡ-7光学膜的实测亮度值×100
测试二
附着力测试:在无尘车间内,温度25±5℃,湿度55%±5%,利用漆膜划格仪(昆山三诺仪器QFH漆膜划格仪,划格等级最高级为0级)测试上述微透镜阵列薄膜1-29的附着力。
测试三
硬度测试:在无尘车间内,温度25±5℃,湿度55%±5%,利用铅笔法硬度计(苏州柯乐瑞QHQ-A便携式铅笔法硬度计)测试上述微透镜阵列薄膜1-29的硬度,薄膜硬度越大,说明薄膜越不易被刮伤,薄膜的抗刮伤性越强。
表1:增亮涂层组合物1-29各组分含量
Figure GDA00002457398600301
Figure GDA00002457398600311
表2:微透镜阵列薄膜1-29光学及物理性质测试数据
Figure GDA00002457398600312
Figure GDA00002457398600321
表1及表2分别显示了本发明增亮涂层组合物1-29各组分含量及相应微透镜阵列薄膜的光学及物理性质测试数据,从表2看出,采用本发明微透镜阵列薄膜1-29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均高于采用市售BS912扩散膜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与市售UTEⅡ-7光学膜相比,采用本发明微透镜阵列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略低,但本发明微透镜阵列薄膜的制作工艺较简单,更有利于工业生产;同时本发明的微透镜阵列薄膜1-29的硬度均大于2H,附着力均为0级,显示了本发明微透镜阵列薄膜良好的抗刮伤性及附着性。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采用涂布的方法将包含胶黏剂与有机粒子的组合物涂布于基材上制备微透镜阵列薄膜,制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并使有机粒子在基材上形成单层紧密排列的微透镜结构,从而有利于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同时本发明微透镜阵列薄膜还具有良好的抗刮伤性及附着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发明内容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涵盖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微透镜阵列薄膜,包括基材,其特征在于,该基材的上表面涂布增亮涂层,该增亮涂层中包含胶黏剂与有机粒子,其中,有机粒子形成单层紧密排列的微透镜结构,该增亮涂层中胶黏剂的厚度为有机粒子粒径的1/2;
通过将增亮涂层组合物涂布于基材的上表面形成增亮涂层制备所述微透镜阵列薄膜,并采用如下方法将所述增亮涂层组合物涂布于基材的上表面:
将增亮涂层组合物涂布于188微米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材上,控制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具体涂布过程如下:基材经放卷机放卷,然后自动上料,增亮组合物在基材上涂布之后经过三段烘板箱烘烤,烘板箱温度分别设为120℃、100℃、90℃,烘道长度为10~30m,线速度为5-40m/min,最后经收卷机收卷,烘烤后得到所述微透镜阵列薄膜;
其中,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6.53kg的乙酸乙酯,然后加入1.65kg粒径为30μm的聚苯乙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15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其中所述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1.04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主剂和0.11kg的1,6-己二异氰酸酯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并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0.0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7.62kg的乙酸乙酯,然后加入1.92kg粒径为35μm的聚苯乙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34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其中所述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1.22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丙二醇酯二醇主剂和0.12kg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并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8.3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4.56kg的乙酸乙酯,然后加入2.20kg粒径为40μm的聚苯乙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53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其中所述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1.39kg的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主剂和0.14kg的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并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44.4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9.80kg的乙酸丁酯,然后加入2.47kg粒径为45μm的聚苯乙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73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其中所述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1.57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主剂和0.16kg的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并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75.0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6.19kg的乙酸丁酯,然后加入2.75kg粒径为50μm的聚苯乙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92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其中所述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1.75kg的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主剂和0.17kg的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并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8.1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9.53kg的乙酸丁酯,然后加入3.02kg粒径为55μm的聚苯乙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2.11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其中所述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1.92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1,4-丁二醇酯二醇主剂,及0.10kg的1,6-己二异氰酸酯和0.09kg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并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78.6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8.40kg的甲乙酮,然后加入3.30kg粒径为60μm的聚苯乙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2.30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其中所述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2.09kg的聚己二酸新戊二醇-1,6-己二醇酯二醇主剂,及0.11kg的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0.10kg的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并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75.0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7.05kg的甲乙酮,然后加入1.87kg粒径为30μ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15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其中所述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0.5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和0.55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丙二醇酯二醇主剂,及0.4kg的1,6-己二异氰酸酯、0.3kg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0.3kg的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并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0.0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8.22kg的甲乙酮,然后加入2.18kg粒径为35μ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34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其中所述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0.5kg的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和0.72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主剂,及0.03kg的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0.04kg的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和0.05kg的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8.3um,并进一步在所述基材的下表面涂布防粘接涂层组合物形成防粘接涂层,所述防粘接涂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在容器中加入1.503kg的乙酸乙酯,然后加入0.644kg的单组分聚氨酯胶黏剂,搅拌均匀后,得到防粘接涂层组合物,将所述防粘接涂层组合物采用与涂布所述增亮涂层组合物相同的方法涂布于基材的下表面;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7.48kg的环己酮,然后加入2.49kg粒径为40μ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53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其中所述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1.39kg聚酯多元醇主剂及0.14kg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并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7.1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6.79kg的环己酮,然后加入2.80kg粒径为45μ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73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其中所述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0.7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1,4-丁二醇酯二醇和0.87kg的聚己二酸新戊二醇-1,6-己二醇酯二醇主剂,及0.16kg的1,6-己二异氰酸酯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并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6.3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11.74kg的环己酮,然后加入3.11kg粒径为50μ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92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其中所述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0.5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0.5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丙二醇酯二醇和0.75kg的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主剂,及0.17kg的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并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83.3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12.92kg包含6kg的乙酸乙酯和6.92kg的乙酸丁酯的溶剂,然后加入3.43kg粒径为55μ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2.11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其中所述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1.92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丙二醇酯二醇主剂,及0.1kg的1,6-己二异氰酸酯和0.09kg的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并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91.7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6.81kg包含2kg的乙酸乙酯和4.81kg的乙酸丁酯的溶剂,然后加入3.74kg粒径为60μ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2.30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其中所述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2.09kg的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主剂,及0.11kg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0.1kg的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并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63.8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5.98kg包含2.0kg的乙酸乙酯和3.98kg的甲乙酮的溶剂,然后加入1.65kg粒径为30μm的聚苯乙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0.92kg双组分丙烯酸酯胶黏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0um,并进一步在所述基材的下表面涂布防粘接涂层组合物形成防粘接涂层,所述防粘接涂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在容器中加入1.047kg的乙酸丁酯,然后加入0.564kg的聚氨酯胶黏剂,所述聚氨酯胶黏剂包括0.506kg聚酯多元醇主剂和0.058kg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再加入0.02kg的抗静电剂,搅拌均匀后,得到防粘接涂层组合物,将所述防粘接涂层组合物采用与涂布所述增亮涂层组合物相同的方法涂布于基材的下表面;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6.91kg包含3kg的乙酸乙酯和3.91kg的甲乙酮的溶剂,然后加入2.20kg平均粒径为40μm且粒径变异系数为15%的聚苯乙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53kg环氧树脂胶黏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7.1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6.25kg包含3kg的乙酸丁酯和3.25kg的环己酮的溶剂,然后加入2.75kg平均粒径为50μm且粒径变异系数为12%的聚苯乙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42kg的聚醋酸乙烯酯胶黏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62.5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11.70kg包含5kg的乙酸丁酯和6.7kg的环己酮的溶剂,然后加入3.30kg粒径为60μm的聚苯乙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72kg的脲醛树脂胶黏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100.0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7.58kg包含2kg的乙酸乙酯、2kg的乙酸丁酯及3.58kg甲乙酮的溶剂,然后加入2.18kg平均粒径为35μm且粒径变异系数为10%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07kg双组分丙烯酸酯胶黏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8.3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4.52kg包含1kg的乙酸乙酯、2kg的乙酸丁酯及1.52kg的甲乙酮的溶剂,然后加入2.80kg平均粒径为45μm且粒径变异系数为5%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72kg环氧树脂胶黏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45.0um,并进一步在所述基材的下表面涂布防粘接涂层组合物形成防粘接涂层,所述防粘接涂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在容器中加入1.315kg的甲乙酮,然后加入0.15kg粒径为1-15μm且平均粒径为5μm的聚苯乙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0.564kg的聚氨酯胶黏剂,所述聚氨酯胶黏剂包括0.513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主剂和0.051kg的1,6-己二异氰酸酯固化剂,搅拌均匀,再加入0.015kg的抗静电剂,搅拌均匀后,得到防粘接涂层组合物,将所述防粘接涂层组合物采用与涂布所述增亮涂层组合物相同的方法涂布于基材的下表面;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11.63kg包含3kg的乙酸丁酯、4kg的甲乙酮及4.63kg的环己酮的溶剂,然后加入3.43kg粒径为55μ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56kg的聚醋酸乙烯酯胶黏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91.7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11.07kg包含3kg的乙酸丁酯、2kg的甲乙酮及6.07kg的环己酮的溶剂,然后加入3.74kg粒径为60μ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72kg的脲醛树脂胶黏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90.9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6.79kg包含1kg的乙酸乙酯、2kg的乙酸丁酯、2kg的甲乙酮及1.79kg的环己酮的溶剂,然后加入1.76kg粒径为30μm的粒子,所述粒子包括0.88kg的聚苯乙烯粒子及0.88kg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15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所述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1.05kg聚酯多元醇主剂及0.10kg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0.0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5.91kg甲乙酮,然后加入2.12kg粒径为35μm的粒子,所述粒子包括0.53kg的聚苯乙烯粒子及1.59kg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07kg双组分丙烯酸酯胶黏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0.0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5.94kg乙酸丁酯,然后加入2.43kg粒径为40μm的粒子,所述粒子包括0.486kg的聚苯乙烯粒子及1.944kg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53kg环氧树脂胶黏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50um,并进一步在所述基材的下表面涂布防粘接涂层组合物形成防粘接涂层,所述防粘接涂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在容器中加入1.503kg的环己酮,然后加入0.08kg粒径为1-15μm且平均粒径为5μm的聚苯乙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0.644kg的聚氨酯胶黏剂,所述聚氨酯胶黏剂包括0.586kg的聚己二酸乙二醇-丙二醇酯二醇主剂及0.058kg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防粘接涂层组合物,将所述防粘接涂层组合物采用与涂布所述增亮涂层组合物相同的方法涂布于基材的下表面;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7.65kg的乙酸乙酯,然后加入3.08kg粒径为50μm的粒子,所述粒子包括0.308kg的聚苯乙烯粒子及2.772kg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42kg的聚醋酸乙烯酯胶黏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67.6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9.99kg的环己酮,然后加入2.56kg粒径为45μm的粒子,所述粒子包括1.92kg的聚苯乙烯粒子及0.64kg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73kg的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所述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包括0.7kg的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和0.87kg的聚己二酸新戊二醇-1,6-己二醇酯二醇主剂,及0.16kg的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75.0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7.17kg乙酸丁酯,然后加入3.10kg粒径为55μm的粒子,所述粒子包括2.48kg的聚苯乙烯粒子及0.62kg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68kg双组分丙烯酸酯胶黏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68.8um;或
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增亮涂层组合物:在容器中加入9.39kg乙酸乙酯,然后加入3.34kg粒径为60μm的粒子,所述粒子包括3.006kg的聚苯乙烯粒子及0.334kg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1.72kg的脲醛树脂胶黏剂,搅拌均匀后,得到增亮涂层组合物,控制涂布过程中增亮涂层的涂布厚度为85.7um,并进一步在所述基材的下表面涂布防粘接涂层组合物形成防粘接涂层,所述防粘接涂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在容器中加入1.047kg包括0.5kg的乙酸乙酯和0.547kg的乙酸丁酯的溶剂,然后加入0.10kg粒径为1-15μm且平均粒径为5μ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搅拌均匀,再加入0.564kg的聚氨酯胶黏剂,所述聚氨酯胶黏剂包括0.513kg的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主剂和0.051kg的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固化剂,搅拌均匀,再加入0.02kg的抗静电剂,搅拌均匀后,得到防粘接涂层组合物,将所述防粘接涂层组合物采用与涂布所述增亮涂层组合物相同的方法涂布于基材的下表面。
2.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光源、导光板、光学反射薄膜及至少一个微透镜阵列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阵列薄膜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透镜阵列薄膜。
CN2010105366764A 2010-11-05 2010-11-05 微透镜阵列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 Active CN1020431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366764A CN102043174B (zh) 2010-11-05 2010-11-05 微透镜阵列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366764A CN102043174B (zh) 2010-11-05 2010-11-05 微透镜阵列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43174A CN102043174A (zh) 2011-05-04
CN102043174B true CN102043174B (zh) 2013-05-29

Family

ID=43909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366764A Active CN102043174B (zh) 2010-11-05 2010-11-05 微透镜阵列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431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3858A (zh) * 2012-12-13 2013-04-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增亮膜片、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105711069A (zh) * 2014-08-11 2016-06-29 丁憉拜 一种增亮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6833441B (zh) * 2015-12-04 2019-02-01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胶水、涂布液及光学复合膜
CN108594535B (zh) * 2018-06-29 2023-12-26 深圳创维新世界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lcd显示屏及vr头显
CN108646466A (zh) * 2018-06-29 2018-10-12 深圳创维新世界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lcd显示屏及虚拟现实显示头盔
CN108646467A (zh) * 2018-06-29 2018-10-12 深圳创维新世界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屏及虚拟现实显示头盔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18450B2 (en) * 2001-06-30 2007-05-15 Skc Co. Ltd. Light diffusing film
CN101067665A (zh) * 2007-06-26 2007-11-07 长兴光学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含高均匀化粒径的有机颗粒的抗刮光学膜
CN101118292A (zh) * 2007-07-27 2008-02-06 宁波高新区激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扩散薄膜及使用该光学扩散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1329416A (zh) * 2008-07-11 2008-12-24 宁波高新区激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扩散薄膜及使用该光学扩散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53187C (zh) * 2004-03-29 2007-12-05 株式会社巴川制纸所 防眩薄膜
WO2006016555A1 (ja) * 2004-08-10 2006-02-16 Kimoto Co., Ltd. 光学機器用遮光部材
US7782537B2 (en) * 2007-10-15 2010-08-2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Optical articl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optical articl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18450B2 (en) * 2001-06-30 2007-05-15 Skc Co. Ltd. Light diffusing film
CN101067665A (zh) * 2007-06-26 2007-11-07 长兴光学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含高均匀化粒径的有机颗粒的抗刮光学膜
CN101118292A (zh) * 2007-07-27 2008-02-06 宁波高新区激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扩散薄膜及使用该光学扩散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1329416A (zh) * 2008-07-11 2008-12-24 宁波高新区激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扩散薄膜及使用该光学扩散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43174A (zh) 2011-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3174B (zh) 微透镜阵列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
KR102232006B1 (ko) 분산체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잉크젯용 잉크 조성물, 광변환층, 및 액정 표시 소자
CN101975973B (zh) 光学反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及使用该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2565894B (zh) 光扩散膜及光扩散膜的制造方法
JP5379162B2 (ja) 光学シート
CN104375224A (zh) 透射率更高的光控膜
CN105259601B (zh) 一种多层量子点膜及背光模组
CN101881846A (zh) 光学扩散薄膜及使用该光学扩散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2928901B (zh) 一种光学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102597820B (zh) 光扩散性片及使用其的背光
KR19980080735A (ko) 방현 재료 및 이를 사용한 편광 필름
CN101903809A (zh) 光控膜
CN101979914A (zh) 一种光学扩散薄膜及使用该光学扩散薄膜的背光源模块
KR100662534B1 (ko) 분체 단층 피막 형성방법
CN101955723A (zh) 应用于雾化膜的组合物、雾化膜及led照明设备
CN102508325A (zh) 一种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04868A (zh) 侧光型背光装置及光扩散性构件
CN104854643A (zh) 显示装置
US20100014314A1 (en) Light diffusion plate, composition liquid for forming a light diffusion lay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light diffusion plate
CN105164556A (zh) 光学层叠体
JP5226289B2 (ja) 半透過フィルム積層体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した光学部材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KR20120098986A (ko) 광학 시트
US20100055409A1 (en) Optical composi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6249330A (zh) 增亮膜、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4204656A (zh) 侧光型背光装置及光扩散性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INGBO JIZHI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INGBO EXCITO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91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910

Address after: 315040, Lingyun Industrial Park, No. 1177 Lingyun Road, Ningbo high tech Zone, Zhejiang, 5

Patentee after: Ningbo Excit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5040, Lingyun Industrial Park, No. 1177 Lingyun Road, Ningbo high tech Zone, Zhejiang, 5

Patentee before: Ningbo Excito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5040, No. 9, Jingyuan Road, hi tech Zone, Zhejiang, Ningbo

Patentee after: Ningbo Excit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5040, Lingyun Industrial Park, No. 1177 Lingyun Road, Ningbo high tech Zone, Zhejiang, 5

Patentee before: Ningbo Exciton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