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0077B - 压载舱分隔的抗泥沙型大型船舶 - Google Patents
压载舱分隔的抗泥沙型大型船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30077B CN102030077B CN 201010565478 CN201010565478A CN102030077B CN 102030077 B CN102030077 B CN 102030077B CN 201010565478 CN201010565478 CN 201010565478 CN 201010565478 A CN201010565478 A CN 201010565478A CN 102030077 B CN102030077 B CN 10203007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llast tank
- ballast
- dual end
- tank
- separa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载舱新型分隔的抗泥沙型大型船舶,将压载舱在水平桁材处重新分隔,将外板与纵舱壁之间的空间上下分隔,形成两个部分的压载舱,分别为位于舷侧的边压载舱和位于底部的双重底压载舱,边压载舱顶部上甲板下方设有连通双重底压载舱的开口。本发明极大的改善了大型船舶双重底压载舱中淤泥的沉积量,改善了淤泥清除的方法和效率,从而有利于减小淤泥存积量,提高了船舶的运力,极大的降低了营运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型,具体涉及一种大型船舶。通过改善压载舱的结构布置,使压载水在预定的舱室内进行沉淀,并使上部洁净的压载水溢流至双重底压载舱,从而避免淤泥在双重底压载舱的沉积。
背景技术
压载舱淤泥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由于部分大型船舶港口海域的泥沙含量大,因此,船舶在港口压载后,造成压载舱内淤泥沉积异常严重。正由于长年淤泥的沉积,造成船舶装货能力的下降,营运成本增加,维护成本增加,船舶寿命变短。
特别是双重底压载舱,面积大,结构复杂,淤泥分布在底板、龙筋等各种位置上,淤泥一旦沉积则难以清除。在外板舭部圆弧处,淤泥大量沉积,且难以流动,全部要靠人工来清除,作业量巨大。
对于大型船舶如VLCC,压载舱部分长度260m,宽度60m,不考虑补强材的面积,底部就有15600平方米。底部结构件等高度较高,底部被纵骨及肋板分隔成4000多个板格,人工作业时需要跨过各个板格。全部要靠人工来清除,作业量巨大。
底部结构件分隔形成的区划之间通过流水孔连通,但由于泥沙的沉积,大多数流水孔被堵塞,排载能力减弱或丧失。
减少压载舱内淤泥的沉积已成为大型船舶设计的关键点,针对船东希望减少压载水量以及压载舱布置易于清洗的要求,在不改变船舶型线的前提下对压载舱重新分隔布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目前大型船舶压载舱淤泥沉积异常严重,且不易清除的问题,对新设计的大型船舶的压载舱进行分舱布置,实现将泥沙沉积在指定的且狭小的地方,并易于清除,从而减少双重底压载舱内的泥沙沉积。改善这种压载方法的结构布置,减少管系统、结构、舾装品的使用量,达到易于清除淤泥而又易于实现的目的,并且对通风、交通等进行了优化。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压载舱分隔的抗泥沙型大型船舶,其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压载舱分隔的抗泥沙型大型船舶,包括货舱,货舱侧壁为纵舱壁,货舱外舷侧设压载舱,压载舱外侧壁为外板,货舱和压载舱上面为上甲板,压载舱在舷侧外板与纵舱壁间设水平桁材,将目前大型船舶的压载舱分隔,主要通过对船舶舷侧外板与纵舱壁之间的压载舱在水平桁材处水平分隔,形成上下两个压载舱,分别为位于舷侧的边压载舱和位于底部的双重底压载舱,边压载舱顶部上甲板下方设有连通双重底压载舱的开口,边压载舱底部平整且狭窄,可作为泥沙沉淀舱。在浑浊水域压载时,只需对边压载舱进行压载,边压载舱内含泥沙水在压载的同时被沉淀,舱顶部洁净的压载水通过边压载舱顶部的开口溢流至双重底压载舱,最终实现底部双重底压载舱内无淤泥堆积,而淤泥全部堆积在面积较小且易于清洗的边压载舱内。
双重底压载舱占用边压载舱一个或几个肋位空间直通到上甲板,并且与边压载舱在垂直方向上相邻,边压载舱和双重底压载舱通过边压载舱上部的开口连通为一个水密舱室。
压载舱的水平桁材处设置水密结构,形成边压载舱的平底结构。
根据边压载舱规则且底部平整的特点,在边压载舱的上甲板部分设置洗舱孔,或在边压载舱配备洗舱机取代人工作业清除淤泥的方法,减少人工作业量。
边压载舱和双重底压载舱共用通往上甲板的人孔。
双重底压载舱的中间分隔为左右两个压载舱,在两个边压载舱和两个双重底压载舱内分别设有单独的压载水总管和压载水支管(如图4),也可以将边压载舱和双重底压载舱作为一组,通过两根公共的压载水总管分别连接两根压载水支管到边压载舱和双重底压载舱内(如图5)。
双重底压载舱中间设有管隧间,将双重底压载舱的两部分分开,管隧间便于人员的管理,在管隧间设压载水总管,连接压载水支管至双重底压载舱内,在边压载舱单独设压载水总管和压载水支管(如图6),也可以在管隧间设两根公共的压载水总管,分别连接两根压载水支管,一根至边压载舱,一根至双重底压载舱(如图7)。
在压载水总管与压载水支管之间设有阀门。
本发明适用于新设计的大型船舶。
有益效果:本发明极大的减少了大型船舶双重底压载舱中淤泥的沉积量,改善了淤泥清除的方法和效率,从而有利于减小淤泥存积量,提高了船舶的运力,极大的降低了营运成本。同时,洗舱机的设置使淤泥清除工作实现了机械化,提高了作业效率,减少人工作业量。这种方法的结构布置,实现了大幅度减少管路、交通、通风管路等的使用。通过将边压载舱一个或几个肋位的空间划分给双重底压载舱,避免了通过增设溢流管线,实现了边压载舱和双重底压载舱直接到上甲板的交通,在改善交通的同时减少了交通梯道等舾装品的使用,减少了上甲板交通舱口和人孔的布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压载舱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压载舱分隔的抗泥沙型大型船舶的压载舱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压载舱分隔的抗泥沙型大型船舶的压载舱侧视图;
图4、图5是本发明所述压载舱分隔的抗泥沙型大型船舶的双重底压载舱分隔且相连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7是本发明所述压载舱分隔的抗泥沙型大型船舶的双重底压载舱中间设有管隧间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一种压载舱分隔的抗泥沙型大型船舶,包括货舱1,货舱1侧壁为纵舱壁2,货舱1外舷侧设压载舱3,压载舱3外侧壁为外板4,货舱1和压载舱3上面为上甲板5,压载舱3在舷侧外板4与纵舱壁2间设水平桁材6,将舷侧外板4与纵舱壁2之间的压载舱3在水平桁材6处水平分隔,形成上下两个部分的压载舱,分别为位于两侧的边压载舱7和位于底部的双重底压载舱8,边压载舱7顶部上甲板5的下方设有连通双重底压载舱8的开口9,双重底压载舱8占用边压载舱7一个或几个肋位空间直通到上甲板5,并且与边压载舱7在垂直方向上相邻,边压载舱7和双重底压载舱8通过边压载舱7上部的开口9连通为一个水密舱室。
压载舱3的水平桁材6处设置水密结构,形成边压载舱7的平底结构,在压载舱的上甲板5部分设洗舱孔10,在边压载舱7配备洗舱机11,边压载舱7和双重底压载舱8设共用通往上甲板5的人孔12。
双重底压载舱8的中间水密分隔为左右两个压载舱,在两个边压载舱7和两个双重底压载舱8内分别设单独的压载水总管和压载水支管(如图4);也可以将边压载舱7和双重底压载舱8作为一组,通过两根公共的压载水总管13分别连接两根压载水支管14到边压载舱7和双重底压载舱8内(如图5)。
双重底压载舱8中间设管隧间15,将双重底压载舱8的两部分分开,在管隧间15设压载水总管13,连接压载水支管14至双重底压载舱8内,在边压载舱7单独设压载水总管13和压载水支管14(如图6);也可以在管隧间15设两根公共的压载水总管13,分别连接两根压载水支管14,一根连接至边压载舱7,一根连接至双重底压载舱8(如图7)。
在压载水总管13与压载水支管14之间设阀门16。
Claims (9)
1.一种压载舱分隔的抗泥沙型大型船舶,包括货舱(1),货舱(1)侧壁为纵舱壁(2),货舱(1)外舷侧设压载舱(3),压载舱(3)外侧壁为外板(4),货舱(1)和压载舱(3)上面为上甲板(5),压载舱(3)内舷侧结构与纵舱壁(2)之间设有水平桁材(6),其特征在于:压载舱(3)的水平桁材(6)处设置水密结构,形成边压载舱(7)的平底结构,将外板(4)与纵舱壁(2)之间的空间上下分隔,形成两个部分压载舱,分别为位于舷侧的边压载舱(7)和位于底部的双重底压载舱(8),边压载舱(7)顶部上甲板(5)的下方设有连通双重底压载舱(8)的开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载舱分隔的抗泥沙型大型船舶,其特征在于:双重底压载舱(8)占用边压载舱(7)一个或几个肋位空间直通到上甲板(5),并且与边压载舱(7)在垂直方向上相邻,边压载舱(7)和双重底压载舱(8)通过边压载舱(7)上部的开口(9)连通为一个水密舱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载舱分隔的抗泥沙型大型船舶,其特征在于:在边压载舱(7)的上甲板(5)部分设置有洗舱孔(10),在边压载舱(7)内配备洗舱机(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载舱分隔的抗泥沙型大型船舶,其特征在于:边压载舱(7)和双重底压载舱(8)设有共用通往上甲板(5)的人孔(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载舱分隔的抗泥沙型大型船舶,其特征在于:双重底压载舱(8)的中间分隔为左右两舱,在两个边压载舱(7)和两个双重底压载舱(8)内分别设有单独的压载水总管(13)和压载水支管(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载舱分隔的抗泥沙型大型船舶,其特征在于:双重底压载舱(8)的中间分隔为左右两舱,将边压载舱(7)和双重底压载舱(8)作为一组,通过两根公共的压载水总管(13)连接两根压载水支管(14)分别到边压载舱(7)和双重底压载舱(8)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载舱分隔的抗泥沙型大型船舶,其特征在于:双重底压载舱(8)中间设有管隧间(15),将双重底压载舱(8)的两部分分开,在管隧间(15)设压载水总管(13),连接压载水支管(14)至双重底压载舱(8)内,在边压载舱(7)内单独设压载水总管(13)和压载水支管(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载舱分隔的抗泥沙型大型船舶,其特征在于:双重底压载舱(8)中间设有管隧间(15),将双重底压载舱(8)的两部分分开,在管隧间(15)内设两根公共的压载水总管(13),分别连接两根压载水支管(14),一根连接至边压载舱(7),一根连接至双重底压载舱(8)。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压载舱分隔的抗泥沙型大型船舶,其特征在于:在压载水总管(13)与压载水支管(14)之间设有阀门(1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565478 CN102030077B (zh) | 2010-11-30 | 2010-11-30 | 压载舱分隔的抗泥沙型大型船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10565478 CN102030077B (zh) | 2010-11-30 | 2010-11-30 | 压载舱分隔的抗泥沙型大型船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30077A CN102030077A (zh) | 2011-04-27 |
CN102030077B true CN102030077B (zh) | 2013-04-03 |
Family
ID=43883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010565478 Active CN102030077B (zh) | 2010-11-30 | 2010-11-30 | 压载舱分隔的抗泥沙型大型船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03007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04226B (zh) * | 2012-01-17 | 2015-07-15 |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基于防泥沙功能的沉淀溢流压载舱 |
CN104554627B (zh) * | 2014-12-25 | 2017-02-22 |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基于压载舱内肋板大开口的宽体双舷侧双层底船舶 |
CN104554618B (zh) * | 2014-12-25 | 2017-02-22 |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基于压载舱内大开口pma的宽体双舷侧双层底船舶 |
CN104527929B (zh) * | 2014-12-30 | 2017-04-05 |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压载水舱防淤积结构 |
CN110091957B (zh) * | 2019-04-30 | 2021-10-08 |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 一种贯穿多层长甲板的多功能围井 |
CN112550582B (zh) * | 2020-12-03 | 2021-11-02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减少压载水吸入泥沙的压载系统及船舶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66008U (zh) * | 1989-11-16 | 1990-11-21 | 北海船厂 | 海上食用油类散装运输船 |
CN2626854Y (zh) * | 2003-06-27 | 2004-07-21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散货船燃油储放装置 |
CN1565925A (zh) * | 2003-07-02 | 2005-01-19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好望角型散货船压载水溢流置换方法 |
CN101774425A (zh) * | 2010-02-06 | 2010-07-14 | 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防船舶压载舱泥沙沉积及泥沙处理的装置及方法 |
CN201872905U (zh) * | 2010-11-30 | 2011-06-22 | 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 压载舱新型分隔的抗泥沙型大型船舶 |
-
2010
- 2010-11-30 CN CN 201010565478 patent/CN10203007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66008U (zh) * | 1989-11-16 | 1990-11-21 | 北海船厂 | 海上食用油类散装运输船 |
CN2626854Y (zh) * | 2003-06-27 | 2004-07-21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散货船燃油储放装置 |
CN1565925A (zh) * | 2003-07-02 | 2005-01-19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好望角型散货船压载水溢流置换方法 |
CN101774425A (zh) * | 2010-02-06 | 2010-07-14 | 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防船舶压载舱泥沙沉积及泥沙处理的装置及方法 |
CN201872905U (zh) * | 2010-11-30 | 2011-06-22 | 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 压载舱新型分隔的抗泥沙型大型船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30077A (zh) | 2011-04-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30077B (zh) | 压载舱分隔的抗泥沙型大型船舶 | |
CN101085658B (zh) | 自动化集装箱船、码头及其组成库化运输系统的使用方法 | |
CN1946607B (zh) | 内设利用管道的自动压载系统的船舶 | |
CN105059955A (zh) | 配送中心式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 | |
JP4536677B2 (ja) | 船舶におけるウオーターバラストタンクの構造および張水方法。 | |
CN101774425A (zh) | 一种防船舶压载舱泥沙沉积及泥沙处理的装置及方法 | |
KR101036625B1 (ko) | 선박용 밸러스트 시스템 | |
CN104386209A (zh) | 一种砂舱型自卸式运砂船 | |
CN201872905U (zh) | 压载舱新型分隔的抗泥沙型大型船舶 | |
CN203666941U (zh) | 压载舱防泥沙系统 | |
CN105799863A (zh) | 船用海水供给系统 | |
CN103204226B (zh) | 基于防泥沙功能的沉淀溢流压载舱 | |
KR101772807B1 (ko) | 보이드 스페이스를 구비한 선박 화물창 | |
CN207712241U (zh) | 加装压载水滤器散货船的船舱 | |
CN205220989U (zh) | 一种船舶排水装置 | |
KR20090068950A (ko) | 선박 발라스트 탱크의 침전물 제거장치 | |
CN201670342U (zh) | 一种大型船舶压载水舱内的除淤泥结构 | |
CN203714152U (zh) | 一种新型混凝土运泵一体船 | |
CN107419770A (zh) | 方便清洗暨可回收清洗废水的安全环保型二次供水设施 | |
CN210653545U (zh) | 一种防止积液的底墩结构 | |
CN104520180A (zh) | 船舶 | |
CN207419579U (zh) | 方便清洗暨可回收清洗废水的安全环保型二次供水设施 | |
CN102372068A (zh) | 大型船舶抗泥沙型压载水舱 | |
CN221316555U (zh) | 滚装船甲板的排水系统及滚装船 | |
WO2010104404A3 (en) | Very large sand carrier and method for long-range transport of sand for land reclama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No. 901 Changjiang Road, Nantong, Jiangs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Nantong Kawasaki COSCO Marine Engineering Company Limited Address before: 226005 Jiangsu Province, Nantong City Chongchuan District Linjiang Road No. 117 Patentee before: Nantong COSCO KHI Ship Engineering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