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23113B - 一种用于冲击压缩实验的液氦温度低温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冲击压缩实验的液氦温度低温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23113B
CN102023113B CN200910093843XA CN200910093843A CN102023113B CN 102023113 B CN102023113 B CN 102023113B CN 200910093843X A CN200910093843X A CN 200910093843XA CN 200910093843 A CN200910093843 A CN 200910093843A CN 102023113 B CN102023113 B CN 1020231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helium
air cooling
cooling screen
holes
sam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9384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23113A (zh
Inventor
洪国同
罗宝军
李建国
梁惊涛
蔡京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filed Critical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091009384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231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231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31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231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31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用于冲击压缩实验的液氦温度低温靶,包括:由气冷屏内筒、外筒及内筒筒壁上的螺旋形凹槽形成的气冷屏腔体;气冷屏内筒从前至后依次设置的前挡板、颈管、组件、波纹管和后挡板;组件设有液氦侧池、液氦池、样品室、探针及温度计、回气绕管、样品气进口管、液氦进口管、氦蒸气出口和接头等;本发明基于持续输送液氦和减压降温,利用氦蒸气显热和高真空绝热相结合,减少环境对样品室和液氦池的漏热,并通过合理密封结构,克服低真空、较低液氦潜热、较小液氦池体积、较小低温靶尺寸和低温密封对液氦池中液氦贮存和样品氦液化的难点,通过控制加热丝的功率,获得3.6K~80K间任一温度的稳定液态样品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冲击压缩实验的液氦温度低温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冷及低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冲击压缩实验,获得3.6K~80K均匀稳定液态样品的液氦温度低温靶。
背景技术
液氦温度低温靶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1、在4.2K~80K较大温区精确可控,能够直接液化高纯氦、氢、氘等样品气体,直接用于液氦、液氢、液氘等低温靶。2、样品液化后温度稳定、密度均匀。3、液氦消耗量尽可能少,降温时间尽可能短。4、靶板与弹片之间不能有任何障碍物,低温靶靶体结构尺寸尽可能小,靶体内不能贮存太多的低温液体。
氢、氦元素是宇宙丰度最高的元素,其高温、高密度下的物态方程在地球物理、天体物理和武器研究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背景,因此国内外均高度重视对氢、氦等元素的高温高密度物态方程的研究。冲击压缩技术是研究物质高温、高密度物态方程的主要实验途径,利用低温制样技术,将气态物质液化在低温靶样品室内,通过轻气炮产生的冲击波对低温靶样品室内的液态物质高压加载,可使样品室内物质形成高温高密度状态。因此低温靶是获得物质高温高密度状态的关键部件。
国外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相继开展了有关低温液体的冲击压缩实验。美国LIVERMORE实验室分别研制了用于液氦、液氘、液氢、液氮、液氧、液氩等多种物质的冲击压缩实验的低温靶。国外虽然已经成功研制出液氦温度低温靶(图1),由温度计、探针、样品室、液氦池、环形液氦池、样品气进口、液氦入口和氦蒸气出口组成。结构为:圆柱两个底面上各设有一个较深的圆形槽和一个较浅的环形槽,且都与圆柱同轴。两个圆形槽中间有一个直径较大的孔,该孔与圆柱同轴,通过与靶板和挡板密封成狭小空间,组成样品室,样品室的侧壁上有一个通孔,该孔为样品气入口;两个环形槽底部开有一个小孔,该孔轴线与圆柱轴线平行,与样品气入口孔正交。两个环形端面通过与圆柱体的两个环形槽密封成一个密闭空间,组成环形液氦池。两个环形槽的外侧面各开有一个孔,其中一个为氦蒸气出口,另一个通过管道与液氦池相连,这两个孔都与圆柱轴线正交,与样品气入口平行。温度计和探针通过样品室的挡板进入样品室中。该低温靶的工作环境为10-3Pa,而由于二级轻气炮实验技术接口的特殊原因,本发明的低温靶需要在约100Pa的低真空、室温环境下工作,因此环境通过靶板对样品室漏热更大,液化样品的难度更高,而且过大的漏热会使靶板侧液化后的样品产生气泡。国外的低温靶装置仅利用液氦池减少环境对样品室的漏热,如果将这样的结构应用于100Pa真空环境会存在以下问题:第一,300K的环境温度通过辐射和导热对环形液氦池和液氦池的漏热非常大,很难实现液氦的贮存。第二,300K的环境温度通过辐射和导热对样品室的漏热较大,从而导致样品无法液化;第三,该结构没有充分利用氦蒸气的显热,从而增加液氦的消耗;第四,该结构液氦池体积较大,储存液氦较多,增加了实验的危险。
由于氦的高渗透性要求低温靶必须具有较高的密封性能;较低的液氦潜热和较小的液氦池体积要求低温靶必须具有良好的绝热设计,因此液氦温度低温靶的研制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国内虽然开展了有关液体冲击压缩实验研究,研制出了液氮温度低温靶(图2),但国内尚未见到有关二级轻气炮配套的液氦温度低温靶的公开文献资料。液氮温度低温靶由温度计、探针、样品室、液氮池、环形液氮池、样品进口和氮蒸气出口组成。结构为:两个套筒通过一端与圆形底面连接、另一端与环形底面连接形成环形液氮池。内筒然后再与一个圆形靶板密封成样品室,靶板与内筒同轴。样品室侧壁上开有一个孔,与样品进口管相连。外筒壁上开有两个孔,一个与氮蒸气出口相连,一个与液氮进口管相连,样品进口管置于液氮进口管中。温度计和探针通过圆形底面进入样品室中。如果将该低温靶用于100Pa真空环境会存在上述同样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100Pa真空度环境下冲击压缩实验的液氦温度低温靶,该低温靶不仅利用液氦池减少环境对样品室漏热的结构,还增加了氦蒸气冷却屏和高真空相结合的绝热设计,并且在样品室后侧设计了一个液氦侧池,从而在较小液氦池体积的情况下通过减少环境漏热,实现获得了3.6K的最低温度,实现获得了均匀稳定的液体样品氦。此外,通过复合式温度调节与控制,实现获得3.6K~80K任一温度、均匀稳定液态样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冲击压缩实验的液氦温度低温靶,其包括:
一气冷屏内筒,所述气冷屏内筒筒壁上刻有螺旋形凹槽;
一紧密地套装于所述气冷屏内筒外壁上的气冷屏外筒;所述气冷屏外筒内壁与所述气冷屏内筒筒壁上的螺旋形凹槽之间形成螺旋形气冷屏腔体10;所述气冷屏内筒和气冷屏外筒等长形成气冷屏后端面和气冷屏前端面;
分别盖于所述气冷屏后端面和气冷屏前端面的后挡板18和前挡板13;所述后挡板18和前挡板13的中心处分别设有中心孔;
装于所述前挡板13中心孔上并向气冷屏内筒延伸的一颈管11;
连接于所述颈管11端面上位于所述气冷屏内筒之内的一组件;
连接于所述组件和所述后挡板18之间的一波纹管1,所述波纹管1的内孔与所述后挡板18中心孔相对并相通;
所述组件包括一凸形柱体和一凸形圆筒体;
所述凸形柱体由直径大的圆柱形后部和直径小的圆筒形前部组成,所述圆柱形后部前端与所述圆筒形前部后端固定连接成一体;所述圆柱形后部后端面中心处设有一圆形凹槽,一后盖19盖于所述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与后盖19之间形成一密闭液氦侧池5;圆筒形前部的内筒深至所述圆柱形后部之内,所述圆筒形前部的内筒内装有一圆形靶板8,所述圆筒形前部的内筒筒底与所述圆形靶板8之间形成密封样品室6;
所述凸形圆筒体套装于所述凸形柱体的圆筒形前部筒壁之外,所述凸形圆筒直径小的端面与所述圆柱形后部的前端面相连接,两者外径相等;所述凸形柱体的圆筒形前部的前端面连接于所述的凸形圆筒体的筒底;所述凸形圆筒体的筒底设有与所述圆筒形前部的筒径尺寸相等中心孔;所述凸形圆筒体与所述凸形柱体的圆筒形前部之间形成液氦池9;
所述气冷屏内筒与位于其内的各部件之间的空间形成真空夹层2;
所述圆柱形后部的柱面上环绕有加热丝4;
所述的样品室6底面上设有中心连线呈两个同心圆上的12个通孔,其中六个通孔均匀分布在两个同心圆的内圆上,其余六个通孔均匀分布在两个同心圆的外圆上,所述外圆上六个通孔中有两个孔的中心连线与所述内圆上六个通孔中的两个孔的中心连线相互垂直;
所述后盖19分布与所述上述12个通孔对应的12个通孔;
12根探针3分别从所述后盖19上的12个通孔和样品室6底面上的12个通孔穿过,处于外圆上通孔中的探针顶部与靶板接触,处于内圆上通孔中的探针顶部与靶板之间存有间隙;所述探针3的尾部位于所述波纹管1的内孔之内;
所述颈管11管壁上环绕有回气绕管12,所述回气绕管12的一端与所述液氦池9相连通,所述回气绕管12另一端与所述螺旋形气冷屏腔体10相连通;
所述气冷屏外筒筒壁上设有与所述螺旋形气冷屏腔体10相连通的氦蒸气出口管16;
一低温靶接头17穿过所述气冷屏外筒装于所述气冷屏内筒筒壁上,该低温靶接头17内腔与所述真空夹层2相通;
所述凸形柱体的变截面上设有三个通孔;
所述密封液氦侧池5的环壁上均匀分布有四个孔,其中一个孔为通孔,其余为盲孔;所述通孔与穿过所述接头17的氦气进口管15相连通;所述3个盲孔分别与所述凸形柱体的变截面上的三个盲孔相连通;
所述样品室6的环壁上设有一个孔,该孔与穿过所述接头17的样品气进口管14相连通;
所述液氦进口管15和所述样品气进口管14位于所述低温靶接头17的内腔;
所述液氦进口管15和样品气进口管14均处于与真空夹层2相通的真空环境中;
本发明的用于冲击压缩实验的液氦温度低温靶,还进一步包括放置样品室内的温度计7,其引线与外置的控温仪相连。
所述的凸形柱体的材质为紫铜。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冲击压缩实验的液氦温度低温是基于持续输送液氦和减压降温的原理;从杜瓦中输出的液氦流进液氦侧池,对样品进行冷却;液氦及蒸发的氦气从液氦侧池的三个方向流入液氦池,对样品进一步冷却;蒸发的氦蒸气经回气绕管流进气冷屏腔体,然后排出低温靶;当样品室温度稳定后通过对液氦池减压降温的方式可以实现4.2K以下的样品室温度并对样品进行液化;
为了实现从杜瓦中输出的液氦能够到达液氦池,设计了一个高真空环境,液氦进口管处在该高真空环境中;为了实现液氦的贮存,低温靶必须具有良好的绝热性能。因此为了减少环境对液氦池的漏热,本发明设置了一个气冷屏腔体,进一步利用冷氦气的冷量;为了减少气冷屏腔体对液氦池的导热漏热和辐射漏热,气冷屏腔体与液氦池之间设计了一个高真空夹层并利用多层绝热材料包扎液氦池;为了减少挡板对液氦池的导热,在液氦池与挡板之间设计了一个薄壁颈管和波纹管,并利用回气绕管冷却颈管;
为了实现液氦池中液氦与样品之间良好热传导,本发明采用紫铜作为液氦池和样品室的主要材料;
为了减少环境对样品的漏热、实现样品的液化,本装置设计了一个后置液氦侧池和前置液氦池,屏蔽除弹片方向外的所有的漏热,并且为了减少弹片方向的漏热,本装置设计了一段较长的薄壁颈管,降低环境对靶板的辐射因子从而减少漏热;
为了实现靶板、探针与液氦池等不同材料之间的密封,本装置通过合理设计密封处结构并采用低温胶粘接,解决了其4.2K低温密封可靠性问题;
为了液化样品氦,实验通过对氦气出口减压降温方式,降低液氦池中饱和气压从而降低液氦温度的方式实现;
总之,本发明的用于冲击压缩实验的液氦温度低温靶结合了气冷屏腔体和高真空夹层绝热的优点,大幅度降低了外界对液氦池的漏热,从而在较小液氦池体积和较小低温靶尺寸的情况下,实现液氦池中液氦的贮存,然后利用贮存的液氦对样品进行冷却,同时利用液氦池降低外界对样品的漏热,最后通过对液氦池中液氦减压降温的方式,实现获得均匀稳定液态样品氦的目的。并通过控温方式实现获得其它3.6K~80K均匀稳定液态样品的目的。
本发明的用于冲击压缩实验的液氦温度低温靶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采用持续流输送设计原理,可以随时停止液氦输送终止实验,避免因意外终止而损失贮存液氦;
2、利用减压降温方法,可以迅速获得较低温度,缩短样品液化时间;
3、采用氦蒸气的显热而不是液氮对液氦池进行热屏蔽,减少了靶室低温液体的体积,降低了实验的危险,同时也减小了低温靶的尺寸,使低温靶尺寸能更好的满足实验要求;
4、气冷屏腔体和高真空夹层的绝热设计,充分利用了氦蒸气显热,大幅度降低液氦消耗量,从而使实验能较经济地进行;
5、利用加热丝的控温设计,使低温靶可以直接应用于其它较高冷凝温度样品气体的液化。
本发明可以成功获得均匀稳定液态样品应用于样品氦的冲击压缩实验,液氦消耗量和冷却时间均成功满足冲击压缩实验的要求。本发明的用于冲击压缩实验的液氦温度低温靶还可以直接应用于其它较高冷凝温度样品的冲击压缩实验,为一种应用于少量样品液化的小型用于冲击压缩实验的液氦温度低温靶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国外研制的高真空环境下液氦温度低温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国内研制的液氮温度低温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液氦温度低温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所述探针的分布示意图。
所述的12根探针3从所述的12个通孔穿过,处于外圆上通孔中的探针顶部与靶板接触,处于内圆上通孔中的探针顶部与靶板之间存有间隙;所述探针3的尾部位于所述波纹管1内孔之内;图4为所述探针3在液氦侧池5的分布图;图4还进一步示出了所述的液氦侧池5的环壁上均匀分布的四个孔,其中一个孔为图4标号为b的通孔,其余为标号为a的盲孔;所述通孔与穿过所述接头17的氦气进口管15相连通;所述3个盲孔分别与所述凸形柱体的变截面上的三个通孔相连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3为本发明的液氦温度低温靶结构示意图;图4为所述探针的分布示意图;由图可知,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冲击压缩实验的液氦温度低温靶,其包括:
一气冷屏内筒,所述气冷屏内筒筒壁上刻有螺旋形凹槽;
一紧密地套装于所述气冷屏内筒外壁上的气冷屏外筒;所述气冷屏外筒内壁与所述气冷屏内筒筒壁上的螺旋形凹槽之间形成螺旋形气冷屏腔体10;所述气冷屏内筒和气冷屏外筒等长形成气冷屏后端面和气冷屏前端面;
分别盖于所述气冷屏后端面和气冷屏前端面的后挡板18和前挡板13;所述后挡板18和前挡板13的中心处分别设有中心孔;
装于所述前挡板13中心孔上并向气冷屏内筒延伸的一颈管11;
连接于所述颈管11端面上位于所述气冷屏内筒之内的一组件;
连接于所述组件和所述后挡板18之间的一波纹管1,所述波纹管1的内孔与所述后挡板18中心孔相对并相通;
所述组件包括一凸形柱体和一凸形圆筒体;
所述凸形柱体由直径大的圆柱形后部和直径小的圆筒形前部组成,所述圆柱形后部前端与所述圆筒形前部后端固定连接成一体;所述圆柱形后部后端面中心处设有一圆形凹槽,一后盖19盖于所述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与后盖19之间形成一密闭液氦侧池5;圆筒形前部的内筒深至所述圆柱形后部之内,所述圆筒形前部的内筒内装有一圆形靶板8,所述圆筒形前部的内筒筒底与所述圆形靶板8之间形成密封样品室6;
所述凸形圆筒体套装于所述凸形柱体的圆筒形前部筒壁之外,所述凸形圆筒直径小的端面与所述圆柱形后部的前端面相连接,两者外径相等;所述凸形柱体的圆筒形前部的前端面连接于所述的凸形圆筒体的筒底;所述凸形圆筒体的筒底设有与所述圆筒形前部的筒径尺寸相等中心孔;所述凸形圆筒体与所述凸形柱体的圆筒形前部之间形成液氦池9;
所述气冷屏内筒与位于其内的各部件之间的空间形成真空夹层2;
所述圆柱形后部的柱面上环绕有加热丝4;
所述的样品室6底面上设有中心连线呈两个同心圆上的12个通孔,其中六个通孔均匀分布在两个同心圆的内圆上,其余六个通孔均匀分布在两个同心圆的外圆上,所述外圆上六个通孔中有两个孔的中心连线与所述内圆上六个通孔中的两个孔的中心连线相互垂直;
所述后盖19分布与所述上述12个通孔对应的12个通孔;
12根探针3分别从所述后盖19上的12个通孔和样品室6底面上的12个通孔穿过,处于外圆上通孔中的探针顶部与靶板接触,处于内圆上通孔中的探针顶部与靶板之间存有间隙;所述探针3的尾部位于所述波纹管1的内孔之内;
所述颈管11管壁上环绕有回气绕管12,所述回气绕管12的一端与所述液氦池9相连通,所述回气绕管12另一端与所述螺旋形气冷屏腔体10相连通;
所述气冷屏外筒筒壁上设有与所述螺旋形气冷屏腔体10相连通的氦蒸气出口管16;
一低温靶接头17穿过所述气冷屏外筒装于所述气冷屏内筒筒壁上,该低温靶接头17内腔与所述真空夹层2相通;
所述凸形柱体的变截面上设有三个通孔;
所述密封液氦侧池5的环壁上均匀分布有四个孔,其中一个孔为通孔,其余为盲孔;所述通孔与穿过所述接头17的氦气进口管15相连通;所述3个盲孔分别与所述凸形柱体的变截面上的三个盲孔相连通;
所述样品室6的环壁上设有一个孔,该孔与穿过所述接头17的样品气进口管14相连通;
所述液氦进口管15和所述样品气进口管14位于所述低温靶接头17的内腔;
所述液氦进口管15和样品气进口管14均处于与真空夹层2相通的真空环境中;
本发明的用于冲击压缩实验的液氦温度低温靶,还进一步包括放置样品室内的温度计7,其引线与外置的控温仪相连。
所述的凸形柱体的材质为紫铜。
实验开始前,将低温靶接头17与实验系统的夹层真空系统相连;将样品气进口管14与实验系统的样品气供气组件相连;将液氦进口管15与实验系统的输液组件相连;将氦蒸气出口16与实验系统的排气及减压组件相连;将温度计引线与实验系统的温度检测控制系统相连。
实验开始后,首先对图3中标号为2的真空夹层抽取真空,待实验系统显示真空夹层2的真空度降到10-1Pa以内后,开始通过实验系统的输液组件经液氦进口管15缓慢对液氦侧池5输送液氦,输液组件中杜瓦的压力控制在0.02MPa以内;持续一分钟后适当加大输送压力至0.03~0.04MPa,液氦在液氦侧池5中对样品室6冷却,然后液氦及氦蒸发气从液氦侧池5环壁上的所述的与所述凸形紫铜柱体的变截面上的三个盲孔相连通的三个盲孔流入液氦池9,液氦在液氦池9中对样品室6进一步冷却并蒸发为氦蒸发气;氦蒸发气通过回气绕管12对颈管11降温冷却,然后流入气冷屏腔体10;当温度计7测得样品室6温度接近4.2K后,实验系统的排气及减压组件经氦蒸气出口管16对液氦池9进行减压降温,当样品室6温度低于4.2K后,样品气组件经样品气进口管14对样品室6输送样品氦气,样品气组件中样品气体控制罐的压力控制在0.01MPa;当常温的样品氦气输送到样品室6后,样品室6温度会有一个上升;液氦池9和液氦侧池5对样品进行降温冷却,样品温度逐渐降低并最终液化在样品室6中;当样品液化后样品室温度重新低于4.2K,多次重复输入样品氦气的过程,最后当输入样品而温度计7测得的温度保持稳定,温度跃升没有出现,即认为样品室中充满液态样品;
本发明结合了气冷屏腔体和高真空夹层绝热的优点,降低了外界对液氦池和样品室的漏热,从而不仅保证液氦能够顺利贮存在液氦池中,使得样品能够被液化,而且由于减少了外界对靶板的漏热,使得样品室中液态样品密度保持稳定,没有出现气化现象。因此本发明已经成功用于氦的冲击压缩实验。

Claims (4)

1.一种用于冲击压缩实验的液氦温度低温靶,其包括:
一气冷屏内筒,所述气冷屏内筒筒壁上刻有螺旋形凹槽;
一紧密地套装于所述气冷屏内筒外壁上的气冷屏外筒;所述气冷屏外筒内壁与所述气冷屏内筒筒壁上的螺旋形凹槽之间形成螺旋形气冷屏腔体(10);所述气冷屏内筒和气冷屏外筒等长形成气冷屏后端面和气冷屏前端面;
分别盖于所述气冷屏后端面和气冷屏前端面的后挡板(18)和前挡板(13);所述后挡板(18)和前挡板(13)的中心处分别设有中心孔;
装于所述前挡板(13)中心孔上并向气冷屏内筒延伸的一颈管(11);
连接于所述颈管(11)端面上位于所述气冷屏内筒之内的一组件;
连接于所述组件和所述后挡板(18)之间的一波纹管(1),所述波纹管(1)的内孔与所述后挡板(18)中心孔相对并相通;
所述组件包括一凸形柱体和一凸形圆筒体;
所述凸形柱体由直径大的圆柱形后部和直径小的圆筒形前部组成,所述圆柱形后部前端与所述圆筒形前部后端固定连接成一体;所述圆柱形后部后端面中心处设有一圆形凹槽,一后盖(19)盖于所述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与后盖(19)之间形成一密闭液氦侧池(5);圆筒形前部的内筒深至所述圆柱形后部之内,所述圆筒形前部的内筒内装有一圆形靶板(8),所述圆筒形前部的内筒筒底与所述圆形靶板(8)之间形成密封样品室(6);
所述凸形圆筒体套装于所述凸形柱体的圆筒形前部筒壁之外,所述凸形圆筒直径小的端面与所述圆柱形后部的前端面相连接,两者外径相等;所述凸形柱体的圆筒形前部的前端面连接于所述的凸形圆筒体的筒底;所述凸形圆筒体的筒底设有与所述圆筒形前部的筒径尺寸相等中心孔;所述凸形圆筒体与所述凸形柱体的圆筒形前部之间形成液氦池(9);
所述气冷屏内筒与位于其内的各部件之间的空间形成真空夹层(2);
所述圆柱形后部的柱面上环绕有加热丝(4);
所述的样品室(6)底面上设有中心连线呈两个同心圆上的12个通孔,其中六个通孔均匀分布在两个同心圆的内圆上,其余六个通孔均匀分布在两个同心圆的外圆上,所述外圆上六个通孔中有两个孔的中心连线与所述 内圆上六个通孔中的两个孔的中心连线相互垂直;
所述后盖(19)分布与所述上述12个通孔对应的12个通孔;
12根探针(3)分别从所述后盖(19)上的12个通孔和样品室(6)底面上的12个通孔穿过,处于外圆上通孔中的探针顶部与靶板接触,处于内圆上通孔中的探针顶部与靶板之间存有间隙;所述探针(3)的尾部位于所述波纹管(1)的内孔之内;
所述颈管(11)管壁上环绕有回气绕管(12),所述回气绕管(12)的一端与所述液氦池(9)相连通,所述回气绕管(12)另一端与所述螺旋形气冷屏腔体(10)相连通;
所述气冷屏外筒筒壁上设有与所述螺旋形气冷屏腔体(10)相连通的氦蒸气出口管(16);
一低温靶接头(17)穿过所述气冷屏外筒装于所述气冷屏内筒筒壁上,该低温靶接头(17)内腔与所述真空夹层(2)相通;
所述凸形柱体的变截面上设有三个通孔;
所述密封液氦侧池(5)的环壁上均匀分布有四个孔,其中一个孔为通孔,其余为盲孔;所述通孔与穿过所述接头(17)的液氦进口管(15)相连通;所述三个盲孔分别与所述凸形柱体的变截面上的三个通孔相连通;
所述样品室(6)的环壁上设有一个孔,该孔与穿过所述接头(17)的样品气进口管(14)相连通。
2.按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用于冲击压缩实验的液氦温度低温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氦进口管(15)和样品气进口管(14)均处于与真空夹层(2)相通的真空环境中。
3.按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用于冲击压缩实验的液氦温度低温靶,其特征在于,还进一步包括放置样品室内的温度计(7),其引线与外置的控温仪相连。
4.按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用于冲击压缩实验的液氦温度低温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形柱体为紫铜材质的柱体。 
CN200910093843XA 2009-09-22 2009-09-22 一种用于冲击压缩实验的液氦温度低温靶 Active CN1020231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93843XA CN102023113B (zh) 2009-09-22 2009-09-22 一种用于冲击压缩实验的液氦温度低温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93843XA CN102023113B (zh) 2009-09-22 2009-09-22 一种用于冲击压缩实验的液氦温度低温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3113A CN102023113A (zh) 2011-04-20
CN102023113B true CN102023113B (zh) 2012-10-31

Family

ID=43864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93843XA Active CN102023113B (zh) 2009-09-22 2009-09-22 一种用于冲击压缩实验的液氦温度低温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231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89455B (zh) * 2017-09-05 2023-06-06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用于磁驱动斜波压缩中样品初始温度的降温装置及方法
CN110567608B (zh) * 2019-08-16 2021-08-10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液氮传导冷却的光纤光栅传感器标定装置
CN110987672B (zh) * 2019-12-17 2023-07-28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轻气炮加载的低温靶实验装置
CN110927188B (zh) * 2019-12-17 2020-09-1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轻气炮加载实验的加温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1307485B (zh) * 2020-03-11 2021-11-12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蒸发量热器的蒸气冷却屏性能测试系统
CN111983417A (zh) * 2020-08-20 2020-11-24 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测量二极管多温区导通电压的装置
CN113362970B (zh) * 2021-06-16 2023-10-27 合肥聚能电物理高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nbi低温传输线的弹性绝缘绝热支撑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90016A (en) * 1979-03-13 1980-02-2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Cryogenic target formation using cold gas jets
US4258075A (en) * 1979-03-13 1981-03-24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Cryogenic target formation using cold gas jets
US4920762A (en) * 1988-04-11 1990-05-01 Beckstead Gary K Cryogenic target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US6888921B2 (en) * 2002-07-04 2005-05-03 Teikoku Electric Mfg. Co., Ltd. Laser plasma X-ray generating apparatus
CN1642850A (zh) * 2002-04-19 2005-07-20 杰富意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氢制造方法、氢制造装置、氢供给设施及发电方法
CN2856975Y (zh) * 2006-01-09 2007-01-10 四川大学 低温制备流体样品的监控装置
JP4068283B2 (ja) * 1999-04-30 2008-03-26 有限会社サイファー社 レーザプラズマx線発生装置
CN102023114A (zh) * 2009-09-22 2011-04-20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与液氦温度低温靶配套的实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90016A (en) * 1979-03-13 1980-02-2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Cryogenic target formation using cold gas jets
US4258075A (en) * 1979-03-13 1981-03-24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Cryogenic target formation using cold gas jets
US4920762A (en) * 1988-04-11 1990-05-01 Beckstead Gary K Cryogenic target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JP4068283B2 (ja) * 1999-04-30 2008-03-26 有限会社サイファー社 レーザプラズマx線発生装置
CN1642850A (zh) * 2002-04-19 2005-07-20 杰富意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氢制造方法、氢制造装置、氢供给设施及发电方法
US6888921B2 (en) * 2002-07-04 2005-05-03 Teikoku Electric Mfg. Co., Ltd. Laser plasma X-ray generating apparatus
CN2856975Y (zh) * 2006-01-09 2007-01-10 四川大学 低温制备流体样品的监控装置
CN102023114A (zh) * 2009-09-22 2011-04-20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与液氦温度低温靶配套的实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 Z. Dang et al..Performance of Stirling-type non-magnetic and non-metallic co-axial pulse tube cryocoolers for high-Tc SQUIDs operation.《Cryogenics》.2004,第45卷(第3期),213–223. *
JP特许第4068283B2 2008.03.26
LUO BaoJun et al..A liquid helium temperature target with a 10 K vapor shield for shock compression experiment in the environment condition of 100 P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1,第56卷(第3期),349-353. *
化国等.一种用于冲击压缩实验的液氦温度低温靶.《真空与低温》.2007,第13卷(第2期),116-119. *
罗宝军等.一种用于冲击压缩实验并设有10K气冷屏的液氦温度低温靶.《科学通报》.2010,第55卷(第10期),945-94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3113A (zh) 201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3113B (zh) 一种用于冲击压缩实验的液氦温度低温靶
CN102890006B (zh) 一种高变温速率的高低温空间环境模拟容器
CN108870821B (zh) 一种以制冷机为冷源的低温冷却设备
CN103968878B (zh) 低温脉动热管实验装置
CN102080906B (zh) 一种高效三介质有相变耦合蓄冷换热装置
CN103697647B (zh) 一种真空低温恒温器
CN110308752A (zh) 一种超高精度恒温装置
CN106641697B (zh) 一种带有狭缝内翅式换热器冷屏的低温液体储存容器
CN102023114B (zh) 一种与液氦温度低温靶配套的实验系统
US3714796A (en) Cryogenic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dual circuit heat exchanger
CN107967012B (zh) 低温推进剂“零蒸发”贮存的主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8332052A (zh) 一种新型支撑结构及具有其的低温容器
CN114396825B (zh) 一种用于极低温设备的两腔体式热传导开关及极低温设备
CN113030151A (zh) 一种低温气体液化装置液化率测试装置及方法
JP6164409B2 (ja) Nmrシステム
CN202041038U (zh) 一种贮存低温液化气体冷量的蓄冷换热装置
CN105299439A (zh) 可拆卸低温流体可视化视窗、装置和容器
CN107489858B (zh) 低漏热液氦输液管
CN105355319A (zh) 一种用于超导电缆的低温恒温器
CN114624286A (zh) 一种节省液氢用量的高安全性液氢储罐测试系统及方法
Jin et al. Therm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of a supercondcuting cavity vertical test cryostat
Burton et al. A continuous 3He cryostat with pulse-tube pre-cooling and optical access
CN208846077U (zh) 一种新型支撑结构及具有其的低温容器
Qiu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characteristics of supercritical helium for liquid hydrogen pressurisation
Wu et al. Development of a sorption-based Joule-Thomson cooler for the METIS instrument on E-EL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