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21738B - 向移动支架敷设单向纤维层的方法和装置和生产多轴向布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向移动支架敷设单向纤维层的方法和装置和生产多轴向布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21738B CN102021738B CN201010289343.6A CN201010289343A CN102021738B CN 102021738 B CN102021738 B CN 102021738B CN 201010289343 A CN201010289343 A CN 201010289343A CN 102021738 B CN102021738 B CN 10202173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rogenesis
- stock
- keeping unit
- support
- supply st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3/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 D04H3/0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yarns or filaments
- D04H3/0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yarns or filaments in rectilinear paths, e.g. crossing at right ang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0/00—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C70/04—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only, e.g. self-reinforcing plastics
- B29C70/06—Fibrous reinforcements only
- B29C70/10—Fibrous reinforcement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fibrous reinforcements, e.g. hollow fibres
- B29C70/16—Fibrous reinforcement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fibrous reinforcements, e.g. hollow fibres using fibres of substantial or continuous length
- B29C70/20—Fibrous reinforcement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fibrous reinforcements, e.g. hollow fibres using fibres of substantial or continuous length oriented in a single direction, e.g. roofing or other parallel fibr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0/00—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C70/04—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only, e.g. self-reinforcing plastics
- B29C70/28—Shaping operations therefor
- B29C70/40—Shaping or impregnating by compression not applied
- B29C70/50—Shaping or impregnating by compression not applied for producing articles of indefinite length, e.g. prepregs, sheet moulding compounds [SMC] or cross moulding compounds [XMC]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793/00—Shaping techniques involving a cutting or machining operation
- B29C2793/0072—Shaping techniques involving a cutting or machining operation combined with rearranging and joining the cut par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793/00—Shaping techniques involving a cutting or machining operation
- B29C2793/0081—Shaping techniques involving a cutting or machining operation before sha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ooms (AREA)
- Moulding By Coating Moul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向移动支架1敷设由多个分节18形成的单向纤维层的装置,该装置在支架1的移动方向上依次设置两个分节供给站5a、5b,每个分节供给站包括一个库存单元6a、6b和一个敷设装置12a、12b。利用夹纱器10a、10b从库存单元6a、6b中抽取平行指向的纤维、按一定长度截取纤维并且由敷设装置12a、12b敷设到支架1上。支架1可以以通常的方式由两个环状输送链3构成。站4用于下一加工,比如将制成的单向纤维层卷绕在纱筒上。两个分节供给站5a、5b依次设置在支架1的移动方向和纵向上,并且实现“在空隙上”的敷设。第一分节供给站敷设具有空隙19的分节18;第二分节供给站6b利用由其敷设的分节配合准确地填充空隙19。由此大体上实现生产速度的大幅提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敷设单向纤维层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生产多轴向布的方法和多轴向编织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13和16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向移动支架敷设由单个分节组成的带状的、条状的或幅状的单向纤维层的方法。
背景技术
此类方法和装置属于现有技术,比如从EP2003232A1中公开。本发明所述的单向纤维层通常用于制作多轴向布,其中一定数量的单向纤维层以不同的纤维方向依次逐段相叠放置。本发明意义上的支架是用于最初放置的纤维层的一种循环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在所形成的纤维层的纵向上且因此在之后构成的多轴向布的纵向上移动。所述输送装置一般主要是指两个以一定间隔相互平行延伸的环状输送链,所述输送链具有针对放置的纤维束的保持装置。那些铺设在输送链之间的单向纤维束段通过所述保持装置不仅被保持,还可能被拉紧,使其不会松弛。已经存在的单向纤维层为随后放置的纤维层构成所谓的底垫;而所述底垫同样被固定在所述传输链的保持装置上。
构成纤维束和纤维层的这些单条纤维也可表示为粗绳、纱线或是粗纱。它们由很多单条细丝组成,并且可呈圆形端面或是能够被加宽,以便使其具有平整的粗绳形状。多轴向布被用于强化纤维复合元件。因根据此技术生产越来越复杂的构件,故所述多轴向布必须具备很好的变形性,也就是说能够使其打褶且因此较薄。出于成本考虑生产较厚的纤维,尤其是碳纤维,其中人们生产相对较厚的纤维作为原材料并由其在“展开”、即加宽的过程中生产纤维束,该纤维束是由相互平行伸展的加宽的纤维组成的,且其仅有很小的单位面积重量。目前碳纤维是由12000根以及更多的细纤维(纤维的热导率K值大于12)通过轧辊被加宽并被加工成薄的且完全平坦的纤维带。
根据现有技术,从此类较薄的、完全平坦的纤维带中如此生产单向纤维层,即人们从由库存提供的纤维带中生产单个的按一定长度截取的纤维束段,该纤维束段最后以按一定长度截取的分节(Segment)横跨地放置在移动支架上。在此词语“横跨”表示构成分节的相互平行伸展的纤维斜向于或垂直于支架的移动方向定向。
EP2003232A1中详细描述了如何进行分节的敷设。除了在其纵向上移动的支架以外,在此还设置了库存单元,其提供具有一定长度的纤维束,该纤维束对应于大量的分节。在每个单独的敷设过程中,被驱动的夹纱器在横跨支架的方向上越过支架牵引纤维束的前段,该纤维束段的长度与分节相符。然后纤维束的前段被敷设装置转接且从库存中通过分离装置截断,由此构成分节。敷设装置包括移动的移动车,其在支架上方在纵向上受控地往复移动。如果移动车和支架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协调一致,则由敷设装置将分节传递到支架上。为此需要精确的控制,使得每个新的分节配合准确地以推挤的方式侧面地靠近之前最后一个分节敷设。如有需要,也可以将分节以“空隙”的方式、即以侧面的间隔或以部分重叠的方式敷设。如果夹纱器和敷设装置返回到其起始位置中,则可以开始下一轮敷设过程,其中构成且敷设新的分节。
根据EP2003232A1,库存单元由移动车构成,在移动车上设置有纱架和展开设备。在纱架的纱筒上具有还未加宽或还未足够加宽的原材料的纤维。这些纤维被连续地输送给展开设备且同样连续地以加宽的纤维束的形式离开展开设备,所述加宽的纤维束构成分节的原材料。移动车在敷设过程的周期中且在轨道上往复移动,该轨道位于夹纱器的延长的移动轨道中。通过移动车的移动形成纤维存储装置,其平衡夹纱器和敷设装置的不均匀移动。由此可以在移动车上以保持相同的速度从纱架的纱筒中抽取纤维且引导纤维经过展开设备。设置库存单元用于形成特别均匀的单向纤维层。
然而在本发明中库存单元的概念不限于根据EP2003232A1的设计。根据本发明,库存单元也可以包括具有多个纱筒的纱架,这些纱筒的纤维被共同引导,或者库存单元包括唯一的纱筒,在其上具有由加宽的纤维形成的已经平行地共同引导的纤维束。库存单元同样可以由纱架连同在其后串联的展开设备构成,两者固定地设置在移动支架旁边。因此本发明意义上的库存单元是这样一种装置,其在移动的支架上连续不断地提供用于形成按一定长度截取的分节的纤维束,所述分节通过支架引导且由敷设装置转接。在根据EP2003232A1的设计的情况下,附属于库存单元的还有分离装置和夹紧装置,分离装置将容纳在敷设装置中的分节从剩余的纤维束库存中截断,夹紧装置夹持库存的新的起始位置,直至实施下一轮抽取运动。
存储装置和敷设装置共同形成分节供给站。在现有技术中的多轴向编织机中,将多个单向纤维层相叠地放置在被驱动的循环输送装置上,其中,针对每个单向纤维层设置单独的分节供给站。纤维束或分节在夹纱器上、在敷设装置的移动车上以及在移动的支架上的固定通常通过夹紧装置实现,该夹紧装置在纤维束或分节的窄侧将其夹紧地保持。
已经提到了敷设以分节的形式的单向纤维层的已知的方法和装置。针对始终存在的力求提高生产速度的情况,这种提高是有限的。第一限制在于,无法任意地增大分节的宽度。纤维束或分节在从库存单元直至移动支架的敷设的不同阶段中的夹紧通过巨大的夹紧压力实现,该夹紧压力针对纤维束或分节的内部的所有纤维尽可能要大小相同。这在较大的夹紧宽度的情况下无法再实现。其原因在于,夹紧力过大。因此夹紧装置和其支座必须设计得非常坚固,这导致了机器部件太重,从而使机器部件由于其较大的重量只能缓慢地运动。因此在敷设以分节形式的纤维时在实际中不超过某一最大的夹紧宽度。
另一限制在于敷设装置的最大可能的工作速度。如果比如敷设装置的移动车根据EP2003232A1夹紧地转接新的分节,则移动车首先实施与支架的移动方向相反的加速运动,然后掉转移动方向且最后以大约同一速度在同一方向上越过支架,从而移动车可以将分节转交给支架。纤维的材料在较高的速度下不再胜任这种具有不同速度的交替的移动进程。这样一来就会扭曲地或撕裂地错误敷设分节。就连移动支架的毫无问题的快速移动也无济于事。
在这一点上以分节形式的单向纤维层的敷设作为非连续方法原则上与连续方法相比是有缺点的,如通过移动的导纱器敷设循环的纤维束,导纱器在底垫上方的封闭的轨道中移动。然而力求使非连续方法的生产速度接近连续方法的生产速度。
最后库存单元的不可避免的装调时间是在力求更高的生产速度时的决定性的阻碍。通常该阻碍为具有纤维材料的库存的纱筒,其必须空转且以均匀的间隔进行更换。虽然区别在于,是否在纱架的大量的纱筒上提供纤维材料或者是否存在卷绕在圆盘式纱筒上的、已经加宽的成分节宽度的带状的纤维材料。但作为从实践中得出的经验值可以考虑,针对库存单元而言,必须扣除整个运行时间的大约25%作为装调时间;这不受分节供给站的运行速度影响,分节供给站确定移动支架的移动速度。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按照权利要求1、13和16的前序部分所述的文章开头提及类型的公知的方法和公知的装置,以提高生产速度。
鉴于该方法而言,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在于,按照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在支架的移动方向上前后设置至少两个将多个分节朝同一单向纤维层进行敷设的分节供给站。
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的优点在于,支架的移动速度可以翻倍。也就是说,如果至少两个分节供给站在其敷设装置的工作速度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同时地将多个分节敷设在用于形成同一单向纤维层的同一支架上,则生产速度翻倍。这里人们可以追溯到已被证实的技术,其中,保持不变地采用已经存在的分节供给站。
从根据权利要求2的改进方案中清楚可知,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特别针对这种如从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文件EP2003232A1中已经公开的方法和装置是有利的。
特别有利的是,按照权利要求3,纤维束由库存单元越过支架引导的移动方向针对相邻的分节供给站是方向相反地定向的。此外,两个分节供给站可以将由其敷设的分节始终附于支架的同一基准线或敷设点上。当然同时产生了用于安置两个敷设装置的空间上的强制性。此外,必须重新调节两个分节供给站协作的速度比和加速度比。
为了避免这种强制性,按照权利要求4来设计该方法,由此至少两个分节供给站按照“在空隙上敷设”的原理协作。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分节供给站中的第一分节供给站敷设带有中间空隙的分节。然后第二分节供给站的任务在于,以第二分节配合准确地填充该空隙。在此情况下,毫无疑问可以利用两个分节供给站之间的间隔。
两个分节供给站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同时运行;但这两个分节供给站也可以有利地以交替的方式运行,其中,一个分节供给站的运行时间与另一个分节供给站的装调时间落到了一起(权利要求5和6)。
在按照“在空隙上敷设”的原理的工作中值得向往的是,交替敷设的分节尽可能无空隙地且不重叠地相互连接。对此以有利的方式建议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量-控制方法,该方法持续地测量分节和其空隙的宽度且在敷设时予以考虑。这里所需的前提条件在本申请的申请日之前还未公开的由申请人在2008年8月7日提出的旧欧洲专利申请08162037.9中公开。
按照本申请的权利要求8的有利的改进方案在于,在两个分节供给站按照“在空隙上敷设”的原理进行敷设时,每个分节供给站至少短暂地利用两个库存单元运行,之后这两个库存单元位于移动支架的两个相对立的侧面上。这时,位于两个库存单元之间的敷设装置可以可选择地分别由一个库存单元供料。在这种情况下将纤维束从两个库存单元中抽取的唯一的夹纱器是有利的(权利要求9);在工作中可以利用两个库存单元避免夹纱器空载。该方法的其它细节在权利要求10至12中描述。
文章开头所述的目的的另一种解决方案在权利要求13的特征部分给出。按照该权利要求所述虽然仅设置唯一的一个分节供给站,用以将单向纤维层敷设到支架上。但是唯一的一个分节供给站利用位于移动支架的相对立的侧面上的且交替工作的第一和第二库存单元运行,其中,位于两个库存单元之间的敷设装置一直仅由一个库存单元供料,而另一个库存单元静止地位于装调时间内。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没有较大的投资费用的情况下提高生产速度,这是因为取消了用于实施调试时间的完全的静止状态。
如在权利要求14中指出,根据本发明实施的第二种方法特别好地适用于从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文献EP2003232A1中公开的这种方法和装置。
由于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利用从现有技术中被证实的装置来工作,因此可以毫无疑问地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也用于生产多轴向布。这种可能性在权利要求15中给出。
权利要求16至24涉及一种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以按照第一种解决方案实施本发明的方法。
最后在权利要求25和26中指出,如果根据本发明的建议敷设单个的单向纤维层,如何必须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多轴向布的多轴向编织机。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中展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1a至1c展示了在根据图1的装置的工作流程中的不同阶段;
图2展示了图1所示的装置的一种改变的运行方式;
图3在对应于图1的示图中再现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原理;
图4展示了在图3中所示的装置的一种补充的实施方式;
图5为按照图4的实施方式的一种变型;
图6展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解决方案的用于敷设单向纤维层的方法如何实施。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展示了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1以及下面的附图仅限于原理性的示图,其应展示重要部分。根据图1将单向纤维层放置到支架1上。支架1在方向2上、即在示图中从上至下的方向上移动。通常支架1可以通过两根输送链3构成,在这两根输送链之间单个的分节18在未示出的夹紧装置中夹紧且因此也得以支撑。以附图标记4表示下一加工站。比如附图标记4可以表示纱筒,就此而言构造完成的单向纤维层卷绕在该纱筒上。但以附图标记4也可以表示下一分节供给站,在该分节供给站中比如将下一单向纤维层敷设到已经存在的纤维层上。如果在图1中所示的单向纤维层是应与位于其下方的纤维层连接的、最上面的并且是最后的纤维层,附图标记4同样可以表示连接站。
在支架1的移动方向2上前后设置第一分节供给站5a和第二分节供给站5b。每个分节供给站5a、5b分别具有一个库存单元6a、6b,一个夹纱器10a、10b以及一个敷设装置12a、12b。为了简化起见,下面也以附图标记12a、12b表示敷设装置的移动车。夹纱器10a、10b被驱动着在导向装置13上引导。可以看到导向装置13的方向与待敷设的分节18的纤维纵向一致。
图1中仅示出了库存单元6a、6b的纱架7、展开设备8以及夹紧装置9,其中,夹紧装置9准备所提供的纤维束15的前端用于转交给夹纱器10a、10b。为了简化示图起见,在图1以及下面的附图中静止地示出了库存单元6a、6b。但也可以考虑在敷设运动的周期中往复移动的库存单元6a、6b,由此实现了纤维连续穿越展开设备8。具体细节在EP2003232A1中展示和描述。
利用在图1中展示的装置,两个分节供给站5a、5b应抽取纤维束的前段16、按一定长度截取成分节18并且将其在具有基准线14的敷设点(Anlagestelle)上放置在支架上。这里第一敷设装置的移动车12a在支架1的移动方向2上在线段L1中工作,而第二敷设装置12b的移动车的工作行程以L2表示。在相同的移动速度的情况下线段L1和L2的长度必须是不同的,因为两个移动车无法同时地将由其引导的分节18放置到基准线14处。在相同长度的线段L1和L2的情况下移动速度必须是不同的。图1的示图展示了在其起始位置中的第一分节供给站5a的夹纱器10a;此外,其转接在第一库存单元6a上准备好的纤维束15的前段16。所附属的移动车12a位于其敷设位置中,在该敷设位置中将按一定长度截取的分节18向下放置在支架1上。
同一时间夹纱器10b牵引由其夹持的前段16横跨支架1,并且所附属的移动车12b已经准备好转接由此形成的分节。
在图1a的工作阶段中,第一分节供给站5a的夹纱器10a沿导向装置13移动并且牵引所对应的前段16朝支架1的相对立的侧面移动(移动方向11a)。第一分节供给站5a所附属的移动车12a在方向17a上朝夹纱器10a移动,用以由该夹纱器转接由纤维束15的按一定长度截取的段16形成的分节18。
在第二分节供给站5b中夹纱器10b开始其返程移动(移动方向11b)且因此实施朝所附属的第二库存单元6b的方向上的空载行程。移动车12b在17b的方向上连同固定夹紧的分节18朝基准线14的方向移动。
图1b展示了下一过程。在第一分节供给站5a中夹纱器10a到达支架1的相对立的边缘且在此遇到从夹纱器10a上转接第一分节供给站5a的前段16的移动车12a。即这里是转接位置和静止位置。在第二分节供给站5b中夹纱器10b到达第二库存单元6b且由第二库存单元转接准备好的纤维束15的前段16。因此这里也是静止位置和转接位置。
在从根据图1至图1b的位置上进行转接期间,支架1在这整段时间里在移动方向2上继续移动。因此移动车12b将分节18引导到基准线14上且将其在此以推挤(auf Stoβ)的方式放置到由第一分节供给站5a最后放置的分节上,该最后放置的分节在此期间已经是敷设的单向纤维层的组成部分。在图1c的示图中该过程已经结束。在此第一夹纱器10a在第一分节供给站5a中返回到其起始位置中(移动方向11a),即再次朝所附属的库存单元6a的方向移动。移动车12a在去往基准线14的路途上且随附引导在这期间按一定长度截取的分节18(移动方向17a)。简短地说即再次到达根据图1的位置。鉴于第二分节供给站5b,图1c展示了夹纱器10b如何将纤维束15的前段16向左牵引越过支架1。相应地移动车12b也在移动方向17b上移动,用以在会合点从夹纱器10b上转接前段16。
由于从EP2003232A1中原则上公开了敷设过程的所有细节,因此在本说明书中对工作流程不作特别阐述,比如库存单元6a、6b上的夹紧装置什么时候打开以及闭合;并且在附图中也没有示出分离装置,利用该分离装置将纤维束15的前段16在形成分节18时进行截断。但要强调的是,在附图中展示的实施例中夹纱器10a、10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分节供给站5a、5b的组成部分。鉴于其功能可以将夹纱器10a、10b连同其控制装置视为分节供给站内部的另一组件;但同样也可以将夹纱器分派给敷设装置12a、12b。在根据图1至1c的工作流程中敷设分节的速度翻倍:一个分节供给站实施敷设运动,而另一个分节供给站在其夹持器在空载行程中返回移动以及移动车回到夹持器的转接位置中的返回移动中无法进行敷设。因此支架1的移动速度也必须翻倍。
图2展示了一种如何利用本发明的根据图1的装置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减少不可避免的装调时间带来的缺点的可能性,该可能性首先以通过更换用于提供纤维纱的纱架或圆盘式纱筒为根据。根据图2的装置的构造与图1中的相同。但根据图2的装置如此运行,即第一分节供给站5a继续移动,而在第二分节供给站5b上更换纱筒,因此第二分节供给站静止。因此在图2中第二分节供给站5b仅以虚线表示。这时,在一个分节供给站5a、5b的装调时间内仍然可以实现按照现有技术以支架1的移动速度的继续运行。根据图1、1a、1b的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使用两个分节供给站5a、5b,其原则上具有相同的构造,如其利用仅一个分节供给站5a、5b的工作方式所熟悉的那样。当然两个分节供给站5a、5b必须将由其输送的分节18输送到已经形成的单向纤维层的同一基准线或敷设点14是有困难的。这只能一个接一个地实现,因此得到了针对两个分节供给站5a、5b的不同的敷设行程L1、L2。此外,一方面敷设装置12a、12b之间的移动方向以及另一方面支架1的移动方向的分配原则上是方向相反的(图1b)。因此必须重新考虑和调节移动比和加速度比。此外还得到了在基准线(敷设点)14的区域中的结构上的强制性,这是因为敷设装置不仅如所示的那样由移动车12a、12b构成,而是还必须具有带有附属的夹紧装置的导向装置、支撑装置以及沉降装置。
利用根据图3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排除了所有此类困难。这里再次将第一分节供给站5a和第二分节供给站5b在支架1的纵向上前后或依次设置。夹纱器10a、10b牵引纤维束15的前段16越过支架1的移动方向在两种情况下都是同一方向。因此两个分节供给站5a、5b在如同之前在仅以唯一的一个分节供给站运行的情况的同一种方式工作。区别在于,在两个分节供给站5a、5b中分节18被敷设在空隙上,其中,在第一分节供给站5a、5b中形成的空隙19在第二供给站5b中进行填充。第二分节供给站5b的敷设装置12b(移动车)将由其引导的分节18放置到由第一敷设装置12a产生的空隙19中。如果涉及到将单向纤维层以单个分节的形式敷设到支架上,则公知地可以在空隙上进行敷设。这里可以追溯提及的技术。从图3立即可见,这里不再需要用于放置每个最后的分节18的共同的基准线(敷设点)14。两个分节供给站5a、5b之间的间隔可以在一定的界限内变化;不存在通过两个分节供给站5a、5b之间靠得太近而导致的结构上的强制性。
当然由第一分节供给站5a产生的空隙19必须由分节18配合准确地填充,该分节由第二分节供给站5b随后敷设。这不仅适用于空隙19和分节18的宽度,而且适用于敷设时间点。虽然在两个相邻的分节18之间的略微重合没有太大的危害,但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避免产生的空隙19。理想的情况是,将最后敷设的分节18配合准确地引入已经存在的空隙19中。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存在一种可能性,即在运行中连续测量由第一分节供给站5a产生的空隙的宽度并且与同样测量的来自第二分节供给站5b的分节宽度进行比较。这样就可以实现配合准确的敷设,其中,改变空隙19的宽度且为此使第一敷设装置12a的敷设速度与支架1的移动速度相匹配。如果在库存单元6a、6b中存在展开设备8,该展开设备以所谓的“在线方法”实现展开,则还存在一种可能性,即在第二分节供给站5b中产生的分节的宽度与已有的空隙19的宽度进行匹配。为此必须相应地调整第二库存单元6b的展开设备8中的展开过程。这种可能性源于还未公开的申请人在2008年8月7日提出的欧洲专利申请08162037.9。
根据图4进一步改进图3中所示的装置。根据图4,为每个分节供给站5a、5b配设额外的库存单元20a、20b。额外的库存单元20a、20b设置在与标准的库存单元6a、6b相对立的一侧上,但通常具有与标准的库存单元相同的结构。因此额外的库存单元20a、20b同样是相关的分节供给站5a、5b的组成部分。通过导向装置13给出的夹纱器10a、10b的移动轨道形成了在一方面库存单元6a、6b和另一方面库存单元20a、20b之间的直线连接。在图4中展示的装置可以以如下方式运行,即位于中间的夹纱器10a、10b从分节供给站5a、5b的两个库存单元6a、6b中以交替的运行方式抽取纤维纱15。通过这种方式夹纱器10a、10b不再实施空载行程。由此显而易见,在敷设装置12a、12b工作速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敷设速度。此外还存在一种可能性,即在单个分节供给站5a、5b内部可以在额外的库存单元20a、20b装调时间期间使所附属的标准的库存单元6a、6b继续工作,反之亦然。因此尽管考虑到装调时间,在根据图4的实施方式中仍实现了工作速度的翻倍。
从图5中得到了另一种可能性。为了节省投资费用,针对两个分节供给站设置共同的额外的并且可更换的库存单元21。如移动箭头22所示,该额外的可更换的库存单元21可选地连接到两个分节供给站5a、5b之一上。通过可更换的库存单元21的针对性的转换,可以最佳地利用根据图5的装置的总共三个库存单元6a、6b和21。此外特别有利的是,两个分节供给站5a、5b时间上错开地启动,从而使针对不同的库存单元6a、6b和21的装调时间的必要性以保持不变的节奏依次实现。在对于生产速度较高的要求下也可以串联多个按照图3至5的组件用于敷设一个且同样单向的纤维层。
最后图6展示了如何实施按照第二种解决方案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敷设单向纤维层的方法。这里仅设置了唯一的一个分节供给站31。该分节供给站具有第一库存站32和第二库存站33,这两个库存站位于移动支架1的两侧。此外,该分节供给站还具有夹纱器34和敷设装置35,它们的工作方式与前述的实施例一样。在图6中展示的装置的工作方式限定了始终仅有两个库存站32、33中的一个使得夹纱器34和敷设装置35投入工作。这时两个库存站32、33中的另一个位于装调时间内。因此如果在两个库存单元32、33之间操作的夹纱器34在将纤维束15的前段16转交给敷设装置35之后重新回到各活动的库存单元32或33,则夹纱器仍然实施空载行程。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在较少的额外投资耗费的情况下不出现由于库存站32、33的装调时间引起的运行中断。
附图标记列表
图1至5:
1 支架
2 支架的移动方向
3 输送链
4 下一加工站
5a 第一分节供给站
5b 第二分节供给站
6a 第一库存单元
6b 第二库存单元
7 纱架
8 展开设备
9 夹紧装置
10a 夹纱器
10b 夹纱器
11a 夹纱器10a的移动方向
11b 夹纱器10b的移动方向
12a 第一敷设装置(移动车)
12b 第二敷设装置(移动车)
13 导向装置
14 基准线(敷设点)
15 纤维束
16 纤维束的前段
17a 移动车12a的移动方向
17b 移动车12b的移动方向
18 分节
19 空隙
20a 额外的库存单元
20b 额外的库存单元
21 可更换的库存单元
22 移动箭头图6:
31 分节供给站
32 第一库存单元
33 第二库存单元
34 夹纱器
35 敷设装置
Claims (26)
1.一种向移动的支架敷设由多个分节组成的带状的、条状的或幅状的单向纤维层的方法,所述支架的移动方向与形成的纤维层的纵向一致,其中,由库存单元提取纤维束,横跨于支架的移动方向越过支架引导纤维束并且由敷设装置将纤维束送到移动的支架,其中,库存单元和敷设装置共同构成分节供给站,其特征在于,在支架(1)的运动方向上前后设置的至少两个分节供给站(5a、5b)将多个分节(18)敷设到相同的单向纤维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夹纱器(10a、10b)从库存单元(6a、6b)上抽取并且越过支架(1)引导以纱筒形式准备好的纤维束(15)的前段(16),其中,通过将前段(16)从剩余的纤维束(15)上截断形成分节(18)并且夹纱器(10a、10b)也是每个分节供给站(5a、5b)的组成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分节供给站(5a、5b)中的从库存单元(6a、6b)向支架(1)引导纤维束(15)的前段(16)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两个分节供给站(5a、5b)中将分节(18)敷设在空隙(19)上,其中,在一个供给站中形成的空隙(19)在另一个供给站中被填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分节供给站(5a、5b)同时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节供给站(5a、5b)交替地运行,其中,当所述分节供给站的数量为两个时,一个分节供给站的运行时间与另一个分节供给站的装调时间落到了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运行过程中测定敷设的分节(18)和形成的空隙(19)的宽度并且按照测定的值通过改变敷设装置(12a、12b)的工作速度和/或需敷设的分节(18)的宽度实现分节(18)和空隙(19)的匹配,使得由两个分节供给站(5a、5b)交替地敷设的分节(18)无空隙地并且不重叠地相互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具有两个分节供给站,其特征在于,每个分节供给站(5a、5b)至少短暂地以两个库存单元运行,所述两个库存单元位于移动的支架(1)的相对立的侧面上,并且位于两个库存单元之间的敷设装置(12a、12b)交替地分别由一个库存单元供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夹纱器(10a、10b),所述夹纱器从库存单元上抽取并且越过支架(1)引导纤维束(15)的前段(16),其特征在于,在交替运行中只有一个夹纱器(10a、10b)从每个分节供给站(15a、15b)的两个库存单元上抽取纤维束(15)。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库存单元的装调时间期间,位于同一分节供给站(5a、5b)上的另一个库存单元继续向敷设装置(12a、12b)供料。
11.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后启动两个分节供给站(5a、5b)并且错开总共四个库存单元的装调时间,从而实现最佳的生产速度。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交替运行中两个分节供给站(5a、5b)以唯一的一个可更换的库存单元(21)运行,所述可更换的库存单元能够移动并且短暂地连接到两个分节供给站(5a、5b)中的一个上,其中,所述可更换的库存单元位于在支架(1)的相对立的侧面上始终存在的库存单元(6a、6b)对面。
13.一种向移动的支架敷设由多个分节组成的带状的、条状的或幅状的单向纤维层的方法,所述支架的移动方向与形成的纤维层的纵向一致,其中,由库存单元提取纤维束,横跨于支架的移动方向越过支架引导纤维束并且由敷设装置将纤维束送到移动的支架,其中,库存单元和敷设装置共同构成分节供给站,其特征在于,由唯一的一个分节供给站(31)敷设单向纤维层,所述分节供给站以第一库存单元(32)和第二库存单元(33)运行,第一库存单元(32)和第二库存单元(33)位于移动的支架(1)的相对立的侧面上并且交替运行,其中,位于两个库存单元(32、33)之间的敷设装置(35)始终仅由一个库存单元(32、33)供料,而另一个库存单元在装调时间内静止不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夹纱器(10a、10b)从库存单元(32、33)上抽取并且越过支架(1)引导以纱筒形式准备好的纤维束(15)的前段(16),其中,通过将前段(16)从剩余的纤维束(15)上截断来形成分节(18)并且夹纱器(10a、10b)也是分节供给站(31)的组成部分。
15.一种用于生产带状的、条状的或幅状的多轴向布的方法,其中,在形成的多轴向布的纵向上延伸的环状输送装置上依次敷设两个或更多以多个分节的形式的单向纤维层,然后所述单向纤维层相互连接,其中,所述环状输送装置或是已经铺设在其上的单向纤维层用作支架,并且多个分节的平行设置的纤维以可选的角度横跨于形成的多轴向布的纵向延伸,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或13-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敷设至少一个单向纤维层。
16.一种将由多个分节形成的带状的、条状的或幅状的单向纤维层敷设到在形成的纤维层的纵向上移动的支架上的装置,其中,提供纤维束的库存单元与将从库存单元上抽取的纤维束横跨于支架的移动方向敷设到支架上的敷设装置一起组合成分节供给站,所述装置用于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支架(1)的移动方向(2)上依次设置至少两个分节供给站(5a、5b),所述两个分节供给站将多个分节(18)敷设在支架(1)上的相同的单向纤维层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分节供给站(5a、5b)具有一个驱动的夹纱器(10a、10b),所述夹纱器从库存单元(6a、6b)上抽取并且越过支架(1)引导以纱筒形式准备好的纤维束(15)的前段(16),并且库存单元(6a、6b)具有分离装置和夹紧装置(9),由此截断纤维束(15)的前段(16)以形成分节(18)并且剩余的纤维束的起始部分准备好用于下一敷设过程。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两个分节供给站(5a、5b)中,从库存单元(6a、6b)上将纤维束(15)的前段(16)越过支架(1)引导的移动方向(11a、11b)是相同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两个相邻的分节供给站(5a、5b)中,从库存单元(6a、6b)上将纤维束(15)的前段(16)越过支架(1)引导的移动方向(11a、11b)是相反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特征:
a)在支架(1)的移动方向(2)上依次设置两个分节供给站(5a、5b);
b)两个分节供给站(5a、5b)的控制装置调节具有空隙(19)的敷设,其中,在多个敷设在支架(1)上的分节(18)之间保留与分节(18)的宽度保持一致的间隔;
c)在一个分节供给站(5a、5b)中形成的空隙(19)在另一个分节供给站(5a、5b)中利用分节(18)填充。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测量-评价装置,通过所述测量-评价装置在运行过程中测量或算出敷设的分节(18)和形成的空隙(19)的宽度,并且设置有评价-控制装置,所述评价-控制装置按照测量值和/或计算值通过敷设装置(12a、12b)的工作速度的变化和/或待敷设的分节(18)的宽度的变化,将分节(18)无空隙地以及不重叠地敷设到由第一分节供给站(5a)形成的空隙中。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特征:
a)两个分节供给站(5a、5b)中至少一个设置有额外的库存单元(20a、20b),所述额外的库存单元同样在功能方面设置有共同的敷设装置(12a、12b);
b)所述分节供给站(5a、5b)的两个库存单元相对立地设置在移动的支架(1)的左侧和右侧;
c)所述分节供给站(5a、5b)的控制装置设计成使得位于两个库存单元之间的敷设装置(12a、12b)要么持续交替地由两个库存单元供料,要么仅与一个库存单元相互配合,前提是另一个库存单元由于多种运行原因静止不动。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两个分节供给站(5a、5b)的共同的控制装置,通过所述控制装置借助对于两个分节供给站(5a、5b)的不同的启动时间点以及在不同的库存单元(6a、6b)上的运行时间和静止时间的系统分配,实现最佳的生产速度。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两个分节供给站(5a、5b)配设唯一的一个额外的库存单元(21),所述额外的库存单元设计成是可移动的且按照最大的生产速度交替地连接到两个分节供给站(5a、5b)中的一个上并且运行,其中所述额外的库存单元与始终存在的库存单元(6a、6b)相对立地设置。
25.一种用于生产带状的、条状的或幅状的多轴向布的多轴向编织机,所述多轴向编织机具有在形成的多轴向布的纵向上移动的环状输送装置,所述多轴向编织机还具有被设计成供给站的装置,通过所述装置将至少两个单向纤维层依次敷设到输送装置上,所述单向纤维层的纤维以可选的角度横跨于环状输送装置的纵向延伸,其中,环状输送装置以及已经敷设在其上的纤维层用作单个的纤维层的支架,所述多轴向编织机还具有设置在环状输送装置末端的连接站,在连接站中单向纤维层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为了敷设以分节形式的单向纤维层在环状输送装置的纵向上依次设置至少两个分节供给站。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多轴向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节供给站被设计成根据权利要求16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09042384A DE102009042384B4 (de) | 2009-09-21 | 2009-09-21 |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Aufbringen einer unidirektionalen Faserlage auf eine sich bewegende Unterstützung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Multiaxialgeleges |
DE102009042384.2 | 2009-09-2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21738A CN102021738A (zh) | 2011-04-20 |
CN102021738B true CN102021738B (zh) | 2015-02-25 |
Family
ID=43705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89343.6A Active CN102021738B (zh) | 2009-09-21 | 2010-09-20 | 向移动支架敷设单向纤维层的方法和装置和生产多轴向布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021738B (zh) |
DE (1) | DE102009042384B4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1007021A1 (de) * | 2011-04-08 | 2012-10-11 | Voith Patent Gmbh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Faservorformlingen, die insbesondere eine Vorstufe bei der Herstellung von faserverstärkten Kunststoff-Bauteilen darstellen |
DE102011007018A1 (de) * | 2011-04-08 | 2012-10-11 | Voith Patent Gmbh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Faservorformlingen, die insbesondere eine Vorstufe bei der Herstellung von faserverstärkten Kunststoff-Bauteilen darstellen |
DE102011007020A1 (de) * | 2011-04-08 | 2012-10-11 | Voith Patent Gmbh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Faserformlingen, die insbesondere eine Vorstufe bei der Herstellung von faserverstärkten Kunststoff-Bauteilen darstellen |
DE102013205360B4 (de) * | 2012-03-27 | 2020-02-27 | Cetex Institut gGmbH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r endkonturnahen Preform |
CN102767049B (zh) * | 2012-07-28 | 2013-11-20 | 常州市第八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零度送纱装置 |
DE102012218182A1 (de) | 2012-10-05 | 2014-04-10 | Voith Patent Gmbh |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Faservorformlingen, die insbesondere eine Vorstufe bei der Herstellung von faserverstärkten Kunststoffbauteilen darstellen |
DE102013103048A1 (de) * | 2013-03-26 | 2014-10-02 | Deutsche Institute Für Textil- Und Faserforschung Denkendorf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Bändchens zur Herstellung von Formteilen, Bändchen, textiles Flächengebilde und Formteil |
EP2843096B8 (de) * | 2013-09-02 | 2016-04-13 | KARL MEYER Technische Textilien GmbH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rzeugen eines Geleges |
CN103590183B (zh) * | 2013-10-24 | 2015-04-01 | 常州市第八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多轴向经编机x向导轨滑台装置 |
DE102013112259A1 (de) * | 2013-11-07 | 2015-05-07 | Deutsches Zentrum für Luft- und Raumfahrt e.V.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Faservorformlings |
DE102015224689A1 (de) | 2015-12-09 | 2017-06-14 | Audi Ag | Ablagevorrichtung für Faserrovings |
EP3587646B1 (de) * | 2018-06-28 | 2021-03-10 | KARL MEYER Technische Textilien GmbH | 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aufbringen einer band-, streifen- oder bahnförmigen unidirektionalen faserlage mit zumindest einem eine vielzahl von spulen tragenden spulengatter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14828A (en) * | 1990-04-04 | 1993-06-01 | Hoechst |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guiding a tow |
CN101200839A (zh) * | 2006-12-12 | 2008-06-18 | 卡尔·迈耶·马里莫纺织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多轴向经编机 |
EP2003232A1 (de) * | 2007-06-14 | 2008-12-17 | Liba Maschinenfabrik GmbH |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Aufbringen einer unidirektionalen Faserlag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Multiaxialgeleges und Multiaxialmaschine sowi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Fasergewebes und Webmaschine |
CN101400840A (zh) * | 2006-03-04 | 2009-04-01 | 卡尔.迈耶.马里莫纺织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制造多向织物幅面的方法 |
DE102007024124B3 (de) * | 2007-05-24 | 2009-04-23 | Liba Maschinenfabrik Gmbh | Multiaxialmaschin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70117A (en) * | 1987-03-04 | 1988-09-13 | Binks Manufacturing Company | Fiberglass reinforce product spray gun with roving cutter steering mechanism |
FR2761380B1 (fr) * | 1997-03-28 | 1999-07-02 | Europ Propulsion | Procede et machine pour la realisation de nappes fibreuses multiaxiales |
FR2821628B1 (fr) * | 2001-03-02 | 2003-05-16 | Messier Bugatti | Systeme de gestion automatisee de l'etalement d'une nappe textile |
DE10301646B4 (de) * | 2003-01-17 | 2010-11-04 |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 Faden-oder Fasergeleg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 seiner Herstellung und faserverstärkter Körper |
-
2009
- 2009-09-21 DE DE102009042384A patent/DE102009042384B4/de active Active
-
2010
- 2010-09-20 CN CN201010289343.6A patent/CN10202173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14828A (en) * | 1990-04-04 | 1993-06-01 | Hoechst |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guiding a tow |
CN101400840A (zh) * | 2006-03-04 | 2009-04-01 | 卡尔.迈耶.马里莫纺织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制造多向织物幅面的方法 |
CN101200839A (zh) * | 2006-12-12 | 2008-06-18 | 卡尔·迈耶·马里莫纺织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多轴向经编机 |
DE102007024124B3 (de) * | 2007-05-24 | 2009-04-23 | Liba Maschinenfabrik Gmbh | Multiaxialmaschine |
EP2003232A1 (de) * | 2007-06-14 | 2008-12-17 | Liba Maschinenfabrik GmbH |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Aufbringen einer unidirektionalen Faserlag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Multiaxialgeleges und Multiaxialmaschine sowi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Fasergewebes und Webmaschin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21738A (zh) | 2011-04-20 |
DE102009042384B4 (de) | 2013-08-08 |
DE102009042384A1 (de) | 2011-04-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21738B (zh) | 向移动支架敷设单向纤维层的方法和装置和生产多轴向布的方法 | |
CN101333705B (zh) | 用于纤维整理或纤维选择含纺织纤维的纤维束的设备 | |
CN101538771B (zh) | 敷设单向纤维层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生产相关织物的方法和织机 | |
CN103189560B (zh) | 铺网装置和铺网方法 | |
CN101400840B (zh) | 用于制造多向织物幅面的方法 | |
CN101516612B (zh) | 用于连续制造多轴向织物幅的方法 | |
EP2138615A1 (de) |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multiaxialen Fadengeleges, unidirektionale Faserlagen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multiaxiales Fadengelege und Kompositteil mit einer Matrix | |
JP5343059B2 (ja) | Ud層を製造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 |
CN106378881A (zh) | 一种高性能纤维轴向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 |
Schnabel et al. | Production of non-crimp fabrics for composites | |
US10487425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nd drawing-off a web-shaped product, particularly a woven fabric web | |
CN101525809A (zh) | 敷设单向纱层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向经编机喂入纬纱的方法 | |
US9365024B2 (en) |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 multi-axial laminate of webs produced from cables broken into strips | |
CN106062266B (zh) | 梳理装置和梳理方法 | |
CN110656438B (zh) | 用于利用至少一个筒子架覆设带形、条形或片形的单向的纤维层的机构和方法 | |
CN103159075A (zh) | 碳纤维丝束分层传输装置 | |
CN102965834B (zh) | 多轴向衬纱、用于制造多轴向衬纱的方法、用于制造单向纱层和多轴向衬纱的多轴向机和装置 | |
CN101565872A (zh) | 整经设备及整经轴 | |
CN105235234B (zh) | 一种由整幅宽玻璃布包覆木条形成的模板及生产线 | |
CN104583477A (zh) | 交叉式铺网机 | |
RU115770U1 (ru) | Намот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
CN203158918U (zh) | 碳纤维丝束分层传输装置 | |
CN108214864A (zh) | 一种轻质防火隔热装饰板的自动生产线 | |
CN103993427A (zh) | 一种家纺机的中间压辊装置 | |
IT202000027170A1 (it) | Faldatore per veli di carda e relativo metodo per faldar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6 |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German Naira Patentee after: Karl Mayer Leigh Ba Textil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German Naira Patentee before: LIBA Maschinenfabrik GmbH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German Chemnitz Patentee after: KARL MAYER Technical Textiles Co.,Ltd. Address before: German Naira Patentee before: Karl Mayer Leigh Ba Textil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