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18666A - 一种喷昔洛韦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及临床新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喷昔洛韦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及临床新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18666A
CN102018666A CN 201010284029 CN201010284029A CN102018666A CN 102018666 A CN102018666 A CN 102018666A CN 201010284029 CN201010284029 CN 201010284029 CN 201010284029 A CN201010284029 A CN 201010284029A CN 102018666 A CN102018666 A CN 1020186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nciclovir
injection
preparation
aminoacid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8402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18666B (zh
Inventor
张登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Danh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张登科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张登科 filed Critical 张登科
Priority to CN20101028402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186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186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186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186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186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昔洛韦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及临床新用途,其方法步骤是:(1)将喷昔洛韦和选自丙氨酸、甘氨酸、盐酸半胱氨酸、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之一种或多种的氨基酸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注射用辅剂混合溶解于水中,其中喷昔洛韦的浓度大于1.5mg/ml;(2)调节pH值至pH4.0~8.0,优选至pH4.5~6.5;(3)加水调节喷昔洛韦的浓度至0.1~1.2mg/ml,优选至0.4~1.1mg/ml,或者任选进行冷冻干燥;本发明可以安全、有效、快速地预防和治疗性病,如生殖器疱疹和尖锐湿疣等。

Description

一种喷昔洛韦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及临床新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制备喷昔洛韦注射用制剂的方法以及其制备中间的制剂和所制备的制剂,可以安全、有效、快速地预防和治疗性病,如生殖器疱疹和尖锐湿疣等。
背景技术
尖锐湿疣(Condylomata Acuminata CA),又称生殖器疣、性病疣,为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它好发于外阴、肛周、阴茎、阴道粘膜。据调查,英国尖锐湿疣发病率从1970年的30/10万增到1988年的260/10万,几乎增加了8倍,美国此病发病率从1966年到1984年增加了6倍。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美国尖锐湿疣的发病率仅次于淋球菌和衣原体感染,已成为生殖器最常见的病毒性性传播疾病。目前,尖锐湿疣发病率有快速增长趋势。目前一致认为此病在增多,成为性病中最常见的疾病。由于该病治疗后容易复发,而且疗时患者痛苦大,不易接受。各种外用药物治疗效果差,局部损害大,患者顺应性低。这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目前国内外尚未提出一个能有效地治疗尖锐湿疣及减少其复发较好的治疗方法。
喷昔洛韦(penciclov ir,PCV)是英国SKB公司开发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是前提药物泛昔洛韦(fam ciclov ir,FCV)的代谢产物,化学名为:9-[4-羟基-3-(羟甲基)丁基]-鸟嘌呤。喷昔洛韦乳膏剂于1996年6月在英国收获上市,粉针剂也于1998年推向临床。喷昔洛韦有抗单纯疱疹HSV-I、HSV-II、VZV(带状疱疹)和EB(人类疱疹)病毒的作用。它的作用机制与阿昔洛韦相似,主要用于治疗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它可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目前喷昔洛韦在国内外已上市的剂型仅有乳膏和静脉注射用粉针剂,尚未见到注射液水针剂生产和临床应用的报道。而且喷昔洛韦乳膏属于外用制剂,作用相对而言较慢,生物利用度低;临床上,皮肤科医生面对重症带状疱疹患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并发症时,需要用注射给药方式快速控制病情。而上市的喷昔洛韦冻干粉针pH值在11以上(参见专利CN101108169A),在注射时容易给患者带来痛苦。中国专利申请号:02113790.0公开了加入吐温、泊洛沙姆进行增溶,但由于吐温或泊洛沙姆没有注射级的,这给用药带来不安全的因素。
而关于喷昔洛韦注射液治疗尖锐湿疣方面也尚未见报道。鉴于此,本发明人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喷昔洛韦注射液迫在眉睫。
本发明人经过喷昔洛韦注射液药效学试验,证明该药物在治疗尖锐湿疣方面具有高效、方便的特点。旨在为生殖器疱疹病毒、尖锐湿疣等的治疗及减少复发提供高效、经济、方便的治疗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以上技术的现有缺陷,提供制备喷昔洛韦注射用制剂的方法,其采用两步加水的步骤,使得喷昔洛韦在水中扩散均匀的时间短,尤其辅之以第一次加水步骤中的加热,可以大大节约均匀溶解喷昔洛韦的时间和所需的能源;而且,由其制备的喷昔洛韦注射用制剂无需添加选自吐温和泊洛沙姆的增溶剂,因此其制备的制剂对人注射使用安全、有效、而且起效快速,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尖锐湿疣等HPV引起的疾病。
具体而言,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制备喷昔洛韦注射用制剂的方法,其依次包括:
(1)将喷昔洛韦和选自丙氨酸、甘氨酸、盐酸半胱氨酸、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之一种或多种的氨基酸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注射用辅剂混合溶解于水中,其中喷昔洛韦的浓度大于1.5mg/ml,优选大于2mg/ml,更优选大于3mg/ml,如浓度优选为3~10mg/ml,又如浓度优选为3~8mg/ml;
(2)调节pH值至pH4.0~8.0,优选至pH4.5~6.5;
(3)加水调节喷昔洛韦的浓度至0.1~1.2mg/ml,优选至0.4~1.1mg/ml,或者任选进行冷冻干燥。
其中,当步骤(3)中,加水调节喷昔洛韦的浓度至0.1~1.2mg/ml,优选至0.4~1.1mg/ml,则制备成的注射用制剂是注射液;当步骤(3)中,进行冷冻干燥,则制备成的注射用制剂是冻干粉注射剂。
其中,在步骤(2)中,pH值的调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根据所需要调节的pH值,可以采用药学上可接受的酸或碱性的pH调节剂来调节,如氢氧化钠、盐酸、柠檬酸缓冲液等。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使用盐酸调节pH值。在pH值达到所需的pH值的时候,调节终止。
优选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中,氨基酸选自精氨酸、鸟氨酸和甘氨酸之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人发现,喷昔洛韦为一两性化合物,结构中含有氨基能与酸呈盐,还含有醇羟基能与碱成盐溶于水。但是醇羟基的酸性相对而言较弱,需要pH值很高才能达到溶解效果,但是很多文献报道大多采用喷昔洛韦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喷昔洛韦钠,但其溶液pH值达到11(参见专利CN101108169A),会造成患者注射使用的痛苦;与盐酸成盐,其溶液的pH值小于1。本发明人发现,采用氨基酸和喷昔洛韦配制在一起,喷昔洛韦能在合适注射使用而且制剂相对稳定的pH值范围内有高的溶解度,氨基酸配方的效果有所不同,可以效果以及成本的考虑选择合适的氨基酸
优选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中,氨基酸和喷昔洛韦的摩尔比为0.5∶1~6∶1,优选为1∶1~4.5∶1。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果采用精氨酸和喷昔洛韦配制在一起,不使用其他氨基酸,则优选精氨酸和喷昔洛韦的摩尔比为约2∶1;如果采用甘氨酸和喷昔洛韦配制在一起,不使用其他氨基酸,则优选甘氨酸和喷昔洛韦的摩尔比为约4.6∶1;如果采用甘氨酸、鸟氨酸和喷昔洛韦配制在一起,不使用其他氨基酸,则优选甘氨酸、鸟氨酸和喷昔洛韦的摩尔比为约2∶1∶1。本文中的术语“约”,如无其他说明,指的是在其所指向的数值±10%的范围内波动,如约2∶1,指的是1.8~2.2∶0.9~1.1,即1.8∶1.1~2.2∶0.9。
优选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中,步骤(1)的混合溶解过程中包括加热的步骤;而且步骤(2)和(3)的过程中不包括加热的步骤。这样,在步骤(1)中用较少的水溶解喷昔洛韦,加热可以加快溶解的速度,从而提高制备的效率;而在步骤(2)和(3)中,由于已经是液体,这第二步加水稀释的过程只需要搅拌就能使得扩散均匀,无需加热,可以节约能源。其中,加热可以加热至45~85℃,如50、80℃等。优选在步骤(1)中,还包括活性碳纯化的步骤,例如,其中氨基酸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注射用辅剂混合溶解于水中,经过活性炭过滤后,再加入喷昔洛韦;或者,喷昔洛韦和氨基酸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注射用辅剂混合溶解于水,然后经过活性炭过滤。另外,优选在步骤(3)中,还包括滤膜过滤的步骤。例如,用孔径为0.45μm的过滤膜过滤,然后将滤液通过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如果要进行冷冻干燥,还可以包括冷冻干燥的步骤。优选步骤(3)还包括分装、轧盖、和/或包装的过程,制备成相应药品制剂。
优选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中,药学上可接受的注射用辅剂是渗透压调节剂,可以选自氯化钠、葡萄糖、和甘露醇。优选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中,除了喷昔洛韦和选自丙氨酸、甘氨酸、盐酸半胱氨酸、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之一种或多种的氨基酸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注射用辅剂和调节pH值引入的pH调节剂之外,不再具有其他非水的成分。这样,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更为方便,安全性也更加可靠。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制备的喷昔洛韦注射用制剂,其pH值为pH4.0~8.0,优选为pH4.5~6.5。该喷昔洛韦注射用制剂包含喷昔洛韦、选自丙氨酸、甘氨酸、盐酸半胱氨酸、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之一种或多种的氨基酸、pH调节剂、和水、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注射用载体。该喷昔洛韦注射用制剂能安全、有效、快速地预防和治疗HPV引起的疾病,如尖锐湿疣。
如果水分很多,达成溶液形式,则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制剂为注射液,其中喷昔洛韦的浓度为0.1~1.2mg/ml,优选为0.4~1.1mg/ml;如果水分很少,小于5%,则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制剂为干粉注射剂,如冻干粉注射剂。
优选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制剂为单位制剂(即包含一次施用于成人的药物量的制剂),其中喷昔洛韦的含量为125~300mg,最优选为250mg。
在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制剂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生殖器疱疹病毒和/或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疾病的注射用药物中的应用,包括预防和治疗生殖器疱疹和/或尖锐湿疣,以及减少生殖器疱疹和/或尖锐湿疣的复发等。其中,生殖器疱疹包括原发型生殖器疱疹、初次非原发型生殖器疱疹、复发型生殖器疱疹、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型生殖器疱疹、亚临床型及未识别型生殖器疱疹、孕妇型生殖器疱疹、新生儿感染的生殖器疱疹等。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专利申请号200510068289.1中的药效学试验,以盐酸伐昔洛韦片为对照药物,通过荧光定量分析技术(FQ-PCR),来检测本发明药物对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灭活情况,试验表明喷昔洛韦注射液与盐酸伐昔洛韦片均有广谱的杀灭HPV的能力。
优选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应用中,药物是对人注射使用安全、有效、和/或起效快速的。给药的剂量一般由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体重、性别、患病时间、身体状况等)来确定,但是本发明的制剂的成人一次给药量为125~300mg,最优选为250mg。尤其在本发明的临床试验中,采用喷昔洛韦乳膏作为对照药物,对尖锐湿疣患者进行治疗,其中治疗组即喷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组对尖锐湿疣的痊愈率为88.4%,有效率为97.7%,而对照组即喷昔洛韦乳膏组对尖锐湿疣的痊愈率仅为58.1%,有效率为88.4%。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喷昔洛韦注射液能显著提高疗效,并且起效更快,疗程更短。
本发明的药物制剂还具有的优点如下:
1)由于本品为注射液剂型,作用比较迅速,能很快的起到药效。
2)由于采用氨基酸进行增溶,大大提高了喷昔洛韦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pH值在4~8,增加了药品的稳定性,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加大了用药安全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3)喷昔洛韦注射液在治疗尖锐湿疣方面有显著的疗效,作用迅速,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对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生殖器疱疹等病毒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4)能有效的控制尖锐湿疣症状的复发和亚临床感染。喷昔洛韦注射液在病毒感染的细胞内,能抑制DNA聚合酶,终止病毒的复发。
5)起效快,疗程短。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描述仅仅是示例性的描述,并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依据本说明书的论述,本发明的许多变化、改变对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另外,本发明引用了公开文献,这些文献是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发明,它们的全文内容均纳入本文进行参考,就好像它们的全文已经在本文中重复叙述过一样。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喷昔洛韦与氨基酸配方的摸索实验
本实验研究喷昔洛韦单独或与氨基酸组合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我们采用不同种类和摩尔比的氨基酸进行试验发现,不同种类的氨基酸组合后产生差异较大的增溶作用,具体结果见表1。
表1单独或与不同种类氨基酸组合后的喷昔洛韦的溶解度
Figure BDA0000026497980000061
根据以上实验,综合考虑用药成本等因素,以精氨酸、鸟氨酸和甘氨酸的综合效果最好。
实施例2喷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
处方:
喷昔洛韦          25g
氯化钠            22.5g
精氨酸            34.4g
6mol/L盐酸        适量
                                   
注射用水(加至)    25L分装100瓶
制法:
将处方量的氯化钠加注射用水配成10%(重量)溶液,加入处方量的精氨酸,搅拌溶解后,加入25g活性炭搅拌煮沸30分钟,冷却,过滤去炭。往滤液中加注射用水10L,加入处方量的喷昔洛韦,于80℃温热搅拌溶解后,冷至室温,以6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5.03,然后补足注射用水至25L,依次过0.45μm及0.22μm滤膜,得澄明的滤液,分装于250ml输液瓶中,压盖,115℃灭菌30分钟,即得。
实施例3不同pH值对喷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的质量影响
将实施例2中的处方,以pH调节剂(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至四个不同的pH值(3.0、4.0、5.0、8.0、9.0),配成注射液,经过温度80℃加速试验,通过色泽、澄明度、pH值、含量、有关物质等项目来考察注射液的稳定性,具体结果见表2。
表2不同pH值对喷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的质量影响(80℃)
Figure BDA0000026497980000071
Figure BDA0000026497980000081
从表2中可以看出,pH值在4.0~8.0范围中喷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质量比较稳定,然而在该pH范围内,喷昔洛韦本身的溶解度却比较低,不适合配制为注射剂,尤其不适合配制成需要立时溶解的冻干粉制剂,必须氨基酸的辅助。
实施例4喷昔洛韦葡萄糖注射液的制备
处方:
喷昔洛韦          12.5g
葡萄糖            2500g
甘氨酸            17.6g
                                   
注射用水(加至)    25L分装100瓶
制法
将处方量葡萄糖加注射用水配成40%(重量)溶液,加入处方量的甘氨酸,搅拌溶解后,再加入25g活性炭搅拌煮沸30分钟,冷却,过滤除去活性炭。加入处方量的喷昔洛韦,于80℃加热搅拌溶解后,冷至室温,测得pH值为4.52。然后补足注射用水至25L,依次过0.45μm及0.22μm滤膜,得澄明的滤液,灌装于250ml输液瓶中,压盖,115℃灭菌30分钟,即得。
实施例5注射用喷昔洛韦冻干粉的制备
处方:
喷昔洛韦      250g
甘露醇        120g
鸟氨酸        260.9g
精氨酸        171.9g
稀盐酸        适量
                                       
注射用水(加至)    4000ml    分装1000瓶
制法:
将处方量的鸟氨酸、精氨酸溶于3000ml注射用水中,加入处方量的喷昔洛韦,于60℃加热搅拌溶解后,再加入处方量的甘露醇,溶解后,加入活性炭20g,50℃下搅拌15min,过滤除去活性碳。冷至室温后,以稀盐酸调节pH至6.15,补加注射用水加至4000ml,用0.22μm滤膜过滤,分装,每支4ml,放入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冷冻干燥进箱后,预冷冻4h,板层温度为-40℃,制品-25℃,开启真空泵开始升华,升华阶段制品温度控制在-15℃,待制品干燥后,缓慢升至30℃,保温4h,压塞,轧盖。
实施例6药效学试验
试验药物:
实施例2方法制备的喷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其中含喷昔洛韦1mg/ml。
对照药:盐酸伐昔洛韦片(明竹欣),规格300mg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制药厂使用时,以0.9%的生理盐水稀释至1.2mg/ml的浓度。
将含有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的试液中加入喷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与明竹欣,用FQ-PCR技术定时检测,以考察其对HPV的杀灭能力,并与对照药物明竹欣加以对照。
材料
仪器:FQD-48A型PCR仪器杭州博日科技有限公司。
PCR引物及荧光探针:HPV-6,11型FQ-PCR诊断试剂盒,敏感度为25个拷贝,均购自中山医科大学达安基因诊断中心。
试验方法
取HPV感染的病人体的尖锐湿疣组织匀浆0.6ml,分别加入喷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2.4ml、明欣竹溶液2.4ml、和0.9%氯化钠溶液2.4ml,依次分别制成样品组,阳性对照组、和对照组。根据厂商说明,于4℃下,提取DNA(样品组与阳性对照组各制备3份),用FQ-PCR诊断试剂盒进行PCR检测,测定结果见表3。
表3对HPV拷贝数的杀灭效果结果表
Figure BDA0000026497980000101
以上体外试验结果表明,喷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与明欣竹对HPV具有相同的杀灭效果,12小时已经将HPV杀灭,具有广谱的杀灭HPV的能力。对照组至第10天时,仍然保持着原始高浓度拷贝数。
实施例7临床试验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安全性和药效,在经过动物安全性评价之后,以下提供喷昔洛韦注射液治疗尖锐湿疣症状的临床试验,说明该药的安全性和药效在临床上能够应用。
1、实验材料
1.1试验对象
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确认为尖锐湿疣患者,病程在1~430天,平均为56天,年龄在18~52岁,一周内未内服或外用过抗病毒药。妊娠、哺乳期妇女,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免疫功能低下或全身衰竭者,均不作治疗对象。
入选病例的86人,随机分为2组,作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1.2试验药物喷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
药物用法:每日一次,静脉点滴注射,规格:250ml:含喷昔洛韦250mg,疗程3天。
对照药物喷昔洛韦乳膏(可由)规格:1.0g∶0.1g(即1%(重量)喷昔洛韦的乳膏)上海复星朝晖药业有限公司;药物用法:涂抹于患处,每天4~5次,疗程为10天。
3、临床疗效观察标准
用药一疗程后,观察视疣体潮红、部分脱落为有效,全部脱落为治愈,追踪半年无复发为痊愈。
不良反应:用药期间发生的相关不适症及体征。局部反应:局部反复给药,皮下形成硬结,影响性功能。
4、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
5、结果
治疗组即喷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组对尖锐湿疣的痊愈率为88.4%,有效率为97.7%;而对照组即喷昔洛韦乳膏组对尖锐湿疣的痊愈率为58.1%,有效率为88.4%。而且,使用过程中,喷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无明显不良反应。具体结果见表4。
表4治疗组与对照组对尖锐湿疣疗效的比较
Figure BDA0000026497980000112
与对照组比较*P<0.05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喷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对尖锐湿疣同样能够安全作为药物进行临床应用,而且其疗效显著高于喷昔洛韦乳膏,并且疗程短、起效时间快。

Claims (10)

1.制备喷昔洛韦注射用制剂的方法,其依次包括:
(1)将喷昔洛韦和选自丙氨酸、甘氨酸、盐酸半胱氨酸、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之一种或多种的氨基酸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注射用辅剂混合溶解于水中,其中喷昔洛韦的浓度大于1.5mg/ml,优选大于2mg/ml,更优选大于3mg/ml,如浓度优选为3~10mg/ml;
(2)调节pH值至pH4.0~8.0,优选至pH4.5~6.5;
(3)加水调节喷昔洛韦的浓度至0.1~1.2mg/ml,优选至0.4~1.1mg/ml,或者任选进行冷冻干燥。
2.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氨基酸选自精氨酸、鸟氨酸和甘氨酸之一种或多种。
3.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氨基酸和喷昔洛韦的摩尔比为0.5∶1~6∶1,优选为1∶1~4.5∶1。
4.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的混合溶解过程中包括加热的步骤;而且步骤(2)和(3)的过程中不包括加热的步骤。
5.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药学上可接受的注射用辅剂选自氯化钠、葡萄糖、和甘露醇。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任一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喷昔洛韦注射用制剂,其pH值为pH4.0~8.0,优选为pH4.5~6.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剂,其为注射液或冻干粉注射剂。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剂,其为单位制剂,其中喷昔洛韦的含量为125~300mg,最优选为250mg。
9.权利要求6~8之任一所述的制剂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生殖器疱疹病毒和/或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疾病的注射用药物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中药物是对人注射使用安全、有效、和/或起效快速的。
CN2010102840299A 2010-09-17 2010-09-17 一种喷昔洛韦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及临床新用途 Active CN1020186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840299A CN102018666B (zh) 2010-09-17 2010-09-17 一种喷昔洛韦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及临床新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840299A CN102018666B (zh) 2010-09-17 2010-09-17 一种喷昔洛韦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及临床新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18666A true CN102018666A (zh) 2011-04-20
CN102018666B CN102018666B (zh) 2011-12-21

Family

ID=43860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840299A Active CN102018666B (zh) 2010-09-17 2010-09-17 一种喷昔洛韦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及临床新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1866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42574A (zh) * 2014-07-01 2014-09-17 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更昔洛韦的冻干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4530A (zh) * 2003-09-16 2004-09-01 湖北丽益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更昔洛韦静脉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4530A (zh) * 2003-09-16 2004-09-01 湖北丽益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更昔洛韦静脉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42574A (zh) * 2014-07-01 2014-09-17 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更昔洛韦的冻干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4042574B (zh) * 2014-07-01 2016-07-06 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更昔洛韦的冻干药物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18666B (zh) 201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4059880A1 (zh) 一种制备治疗妇科炎症的石榴皮多酚凝胶剂的方法
CN111346081B (zh) 包含正戊酸、吲哚丙酸和正丁酸钠的药物组合物的新用途
CN106511512A (zh) 一种中药外用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WO2013071696A1 (zh) 人体五种正常碱基在制备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CN102018666B (zh) 一种喷昔洛韦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及临床新用途
WO2019214723A1 (zh) 绿原酸及其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鳞状细胞癌的药物中的用途
CN101791392A (zh) 药物组合物的用途
GB2039736A (en)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iazolidine-4-carboxylic acid and method of preparation
CN1299275A (zh) 减弱阴道酸度及治疗阴道炎的药物及其用途
WO2022037362A1 (zh)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注射剂
US7262170B2 (en)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for reducing vaginal acidity and treatment of vaginitis, and the use thereof
EP2509586B1 (en) Mucoadhesive buccal tablets for the treatment of orofacial herpes
US20150352063A1 (en) Drug for Killing Acid-Fast (Red) Bacillus
CN114404565B (zh) β-苦瓜素在制备抗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CN105147709B (zh) 一种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或其药用盐的用途
WO2011103794A1 (zh) 用于治疗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的喷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46202A (zh) 一种具有抑制hpv病毒功能的复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2241B (zh) 一种紫丁香苷药物组合物及其在治疗宫颈炎中的应用
CN111870689A (zh) 一种纳豆激酶在治疗骨质疏松药物中的应用
WO2006053487A1 (fr) Utilisation de derives vegetaux de l’anthraquinone et de polysaccharides vegetaux destines au traitement du virus de l’immunodeficience humaine (vih)
CN109381466A (zh) 促进糖尿病病人伤口愈合的治疗剂
US20110136837A1 (en) Mucoadhesive buccal tablets for the treatment of orofacial herpes
WO2019104587A1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A2115045C (en) Composition for curing proliferative skin diseases
CN108114021A (zh) 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性疱疹的药物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Xi'an Xintong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o., Ltd.

Assignor: Zhang Dengke

Contract record no.: 2011610000058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Preparation method and new clinic application of penciclovir injection solution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Open date: 20110420

Record date: 20110629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XI'AN XINTONG MEDICINE RESEARCH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ZHANG DENGKE

Effective date: 2011100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710075 XI'AN, SHAANXI PROVINCE TO: 710077 XI'AN, SHAANXI PROVINC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1008

Address after: 710077 C, block 2, room 69, pione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ark, 205 Kam Yip Road, hi tech Zone, Shaanxi, Xi'an

Applicant after: Xi'an Xintong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o., Ltd.

Address before: 710075, Shaanxi Xi'an hi tech Zone, Kam Yip Road, 69,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ark, block C, 2

Applicant before: Zhang Dengke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04

Address after: 274000 No. 99 Kunming Road, Heze Mudan Industrial Park,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DANH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710077 Room 205, 2nd Floor, Block C, Venture Development Park, 69 Jinye Road, Xi'an High-tech Zone,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an Xintong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