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14683B - 连接件 - Google Patents

连接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14683B
CN102014683B CN2008801288979A CN200880128897A CN102014683B CN 102014683 B CN102014683 B CN 102014683B CN 2008801288979 A CN2008801288979 A CN 2008801288979A CN 200880128897 A CN200880128897 A CN 200880128897A CN 102014683 B CN102014683 B CN 1020146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mentioned
grip block
accessory
fast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2889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14683A (zh
Inventor
加藤久典
福岛宏树
田口知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14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146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146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146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006Attachment of buckle to strap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2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件。该连接件将规格不同的连接体(70、75、77)能够装卸地连接起来。其包括:连接件主体(100);多个配件(80、85、87),它们与规格不同的连接体(70、75、77)相对应地准备,将对应规格的连接体能够装卸地保持;卡定部件(90),其选择性地将这些配件(80、85、87)能够装卸地卡定在连接件主体(100)的规定位置。配件(80、85、87)在卡定于连接件主体(100)的规定位置的状态下保持连接体(70、75、77)且将该连接体(70、75、77)保持为规定的姿态。本发明能够不变更现有的连接体地将不同规格的连接体能够更换地连接起来。

Description

连接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件。例如涉及一种在包类中可用于装卸带、绳的连接件。
背景技术
例如在包类中,作为用于简单地装卸带、绳的零件,利用带扣等连接件。
以往,在这种连接件中,针对每种带的规格(宽度尺寸)准备规格不同的连接件,但种类增加,经济负担较大。因此,提出了一种也能够应用于规格(宽度尺寸)不同的带的带扣(参照专利文献1)。
该带扣具有雄构件和雌构件。雄构件由具有一对卡合脚片的阳构件主体、能够相对于该雄构件主体装卸地安装在该雄构件主体上且带安装部的宽度尺寸不同的多个带安装构件构成。雌构件由供雄构件的一对卡合脚片能够装卸地卡合的雌构件主体和能够相对于该雌构件主体装卸地安装在该雌构件主体上且带安装部的宽度尺寸不同的多个带安装构件构成。
通过向雄构件主体、雌构件主体更换不同宽度尺寸的带安装构件,也能够应用于宽度尺寸不同的带。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6,226,844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1所述的带扣为了也能够应用于规格(宽度尺寸)不同的带,将雄构件分割成雄构件主体和带安装构件,将雌构件分割成雌构件主体和带安装构件,在带安装构件上形成卡合爪,在雄构件主体、雌构件主体上形成可供卡合爪卡合的被卡合部,因此,无法保持原样地应用现有的构件,即无法应用安装有宽度尺寸不同的带的雄构件、雌构件。
而且,在自雄构件主体、雌构件主体卸下带安装构件时,卡合爪自带安装构件的顶端突出,因此,该卡合爪易于勾挂在其他构件等上,被认为是操作上的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该课题,提供一种不变更现有的连接体就能够将不同规格的连接体能够更换地连接起来的连接件。
本发明的连接件将规格不同的连接体能够装卸地连接起来,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主体、与上述规格不同的连接体相对应地准备的将对应规格的连接体能够装卸地保持的多个配件(attachment)、以及选择性地将这些配件能够装卸地卡定在上述连接件主体的规定位置的卡定部件,上述配件在卡定于上述连接件主体的规定位置的状态下保持上述连接体且将该连接体保持为规定的姿态。
在此,作为规格不同的连接体,例如能够例示安装在宽度尺寸不同的带的顶端的环状的连接环、粗细不同的绳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采用该构造,从多个配件中选择与欲连接的规格的连接体对应的配件,利用卡定部件将该选择的配件卡定在连接件主体的规定位置之后,将连接体保持在该配件上。或者,将连接体能够装卸地保持在选择的配件上之后,利用卡定部件将该配件卡定在连接件主体的规定位置。于是,利用配件保持连接体,而且将连接体保持为规定的姿态。
因而,与规格不同的连接体相对应地准备有将该连接体能够装卸地保持的多个配件,因此,仅通过更换配件,就能够将规格不同的连接体能够装卸地连接起来。即,与规格不同的连接体相对应地准备有将该连接体能够装卸地保持的多个配件即可,因此,不变更现有的连接体就能够将规格不同的连接体连接起来。
例如,在连接体为环状的情况下,只要将配件的外周形状形成为与环状连接体的内周面嵌合的形状,就能够利用配件的外周将连接体能够装卸地保持。另外,在连接体是粗细不同的绳的情况下,只要将配件形成为圆盘状,在其外周面形成供粗细不同的绳嵌入的槽,就能够利用配件的外周将连接体能够装卸地保持。
另外,由于能够不变更现有的连接体地进行利用,因此,不会像以往技术中列举的带扣那样卡合爪自带安装构件的顶端突出,在操作上也不会成为障碍。
本发明的连接件优选为,上述卡定部件包括卡定突起和卡定孔,该卡定突起设置在上述连接件主体和上述配件中的任一方上,该卡定孔设置在上述连接件主体和上述配件中的任意另一方上且与上述卡定突起卡合。
采用该结构,为了将选择的配件卡定在连接件主体的规定位置,仅将卡定孔卡合于卡定突起即可,因此,能够简单地将配件卡定在连接件主体的规定位置。
本发明的连接件优选为,上述配件在内部具有上述卡定孔,在外周部具有将上述连接体保持为规定姿态的姿态保持部。
采用该结构,由于配件在其内部具有卡定孔,在外周部具有将连接体保持为规定姿态的姿态保持部,因此,只要将卡定突起插入到卡定孔中,就能够将配件卡定在连接件主体的规定位置,而且,能够利用外周部的姿态保持部将连接体保持为规定的姿态。因而,能够利用比较简单的结构实现将配件卡定于连接件主体的功能以及将连接体保持于配件的功能。
本发明的连接件优选为,上述连接件主体包括第1夹持板和能够相对于该第1夹持板起伏地设置在该第1夹持板上的第2夹持板,在上述第1夹持板和上述第2夹持板互相面对的面中的任一面上设有兼作上述卡定突起的突起状的卡合部,在上述第1夹持板和上述第2夹持板互相面对的面中的任意另一面上设有与上述卡合部卡合的被卡合部。
采用该结构,使配件的卡定孔嵌合于兼作卡定突起的突起状的卡合部,并且将连接体保持在配件上之后,使第2夹持板处于相对于第1夹持板倒伏的状态时,卡合部卡合于被卡合部,第1夹持板与第2夹持板相卡合。
在该状态下,连接体被配件保持,并且被夹持在第1夹持板与第2夹持板之间,因此,其在第1夹持板与第2夹持板以及配件之间的运动受到限制。因而,能够防止连接体晃动、或者旋转。并且,在该状态下,即使对连接体施加扭转力、第1夹持板和第2夹持板的间隙方向上的外力,连接体自身也会抵接于第1夹持板和第2夹持板,因此,能够由第1夹持板和第2夹持板承受这些外力。
本发明的连接件优选为,上述连接体形成为环状,上述配件形成为与上述连接体的环内周面嵌合的形状。
在此,环状除了圆形状、矩形形状之外,也可以是三角形、五边形以上的多边形形状等。另外,并不一定限定为整周封闭的形状,也可以是一部分开口的形状。
采用该结构,由于连接体形成为环状,配件形成为与连接体的环内周面嵌合的形状,因此,仅通过使连接体嵌合于配件,就能够将连接体保持在配件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2是对于第1实施方式切下一部分后的侧视图。
图3是对于第1实施方式表示规格不同的多个连接体的立体图。
图4是对于第1实施方式表示连接件主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对于第1实施方式沿水平方向切断第2夹持板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自图5的状态推入滑动构件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图5的Ⅶ-Ⅶ剖视图。
图8是对于图7的剖视图将第2夹持板和突起分离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对于第1实施方式表示规格不同的配件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连接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对于第2实施方式使第2夹持板倒伏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2是对于第2实施方式表示规格不同的连接体、配件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第1变形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上述第1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变形例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2、连接件;10、第1夹持板;20、第2夹持板;30、卡合部(卡定突起);40、被卡合部;A、B、保持件;70、70A~70C、75、75A~75C、连接体;80、80A~80C、85、85A~85C、配件;81、卡定孔;83、姿态保持部;86、引导槽(姿态保持部);90、卡定部件;100、连接件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9
整体结构:参照图1及图2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件1将规格不同的连接体70能够装卸地连接起来,连接件1包括连接件主体100、与规格不同的连接体70相对应地准备且能够装卸地保持对应规格的连接体70的多个配件80、以及有选择地将这些配件80能够装卸地卡定在连接件主体100的规定位置的卡定部件90。
连接体:参照图3
连接体70是安装在带6的顶端的被称作方型环(日文:平カン)的构件,与带6的宽度尺寸相对应地准备有宽度尺寸不同的三种连接体,在此是大、中、小这三种连接体70A、70B、70C。这些连接体70A、70B、70C由互相平行的一对横杆71和将这一对横杆71的两端连接起来的连接杆72形成为内部具有矩形的勾挂孔73的矩形环状。另外,这些连接体70A、70B、70C例如由合成树脂、金属等形成。
连接件主体:参照图4~图8
连接件主体100包括一对保持件A、B、以及连接这一对保持件A、B且使各保持件A、B能够以该连接方向轴线L为中心转动地将它们支承的连接轴构件C。
保持件A、B包括第1夹持板10、能够相对于该第1夹持板10起伏地支承在其上的第2夹持板20、设置在第1夹持板10和第2夹持板20的互相面对的面中的任一面、本实施方式中是第1夹持板10上的突起状的卡合部30以及设置在第1夹持板10和第2夹持板20的互相面对的面中的任意另一面、本实施方式中是第2夹持板20上的供卡合部30卡合的被卡合部40。
另外,第1夹持板10及卡合部30通过金属、例如锌合金等的压铸成形而一体成形。第2夹持板20也通过金属、例如锌合金等的压铸成形而一体成形。被卡合部40通过合成树脂、例如聚缩醛等的注射成形而成形。
第1夹持板10俯视为大致正方形板状,其与连接侧相反的顶端缘的两角部形成为圆弧状,从位于连接侧的基端缘到夹着该基端缘的两侧缘具有コ字形的立壁11。在立壁11的中间立起地设有轴承壁12,在该轴承壁12中正交地形成有连接轴贯穿孔13和支承轴贯穿孔15,上述连接轴贯穿孔13用于供连接轴构件C贯穿;上述支承轴贯穿孔15用于供支承轴14贯穿,该支承轴14将第2夹持板20能够相对于第1夹持板10起伏地支承在该第1夹持板10上。即,在轴承壁12的下部形成有沿轴承壁12的厚度方向贯穿的连接轴贯穿孔13,在轴承壁12的上部形成有沿轴承壁12的宽度方向贯穿的支承轴贯穿孔15。支承轴14由将金属板卷成圆筒状而成的开口销构成,但并不限定于此。
在第1夹持板10的顶端部侧,在宽度方向中央立起地设有截面为矩形的突起16,并且,在夹着该突起16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矩形槽状的卡合凹部17。
卡合部30具有形成在突起16的顶端且宽度方向尺寸小于突起16的基部的宽度方向尺寸的颈部31以及形成在该颈部31的顶端且宽度方向尺寸大于颈部31的宽度方向尺寸的头部32。头部32形成为随着从中央朝向宽度方向两端去向下方弯曲成弧形的箭头状。即,卡合部30在突起16的顶端具有在与突起16的轴线正交的方向上尺寸变大的头部32。
第2夹持板20为具有与第1夹持板10的轮廓形状大致相同的平面形状的正方形板状,形成为在位于连接侧的基端缘具有供轴承壁12嵌入的凹部21的形状。在夹着凹部21的两侧部分形成有供支承轴14贯穿的支承轴贯穿孔22。因而,通过使第2夹持板20的凹部21位于第1夹持板10的轴承壁12,向形成于该第2夹持板20的支承轴贯穿孔22及形成于轴承壁12的支承轴贯穿孔15中插入支承轴14,从而,第2夹持板20能够以与连接方向轴线L大致正交的支承轴14为支点起伏地支承在第1夹持板10上。即,第2夹持板20能够在与第1夹持板10平行且与第1夹持板10相对的第1位置和与第1夹持板10的平面呈大致直角地立起的第2位置起伏地被支承。
在第2夹持板20的顶端部侧形成有开口于第2夹持板20的两侧面且在内部具有被卡合部40的收容部23,并且,在第2夹持板20的与第1夹持板10相对的内表面形成有连通于收容部23的插入孔26,在夹着该插入孔26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卡合凹部24。收容部23的开口(开口于第2夹持板20的两侧面的开口)形成在与支承轴贯穿孔22相同方向上。
在收容部23的内部中间位置形成有卡合槽25。
插入孔26中可插入第1夹持板10的突起16,并且,在插入孔26的内底面设有与卡合部30的头部32抵接的抵接面27。即,在第2夹持板20中设有在第2夹持板20倒伏在第1夹持板10上的状态下与卡合部30的头部32抵接的抵接面27。由此,卡合部30的头部32在抵接面27与后述的夹持部45之间被限制了上下的运动。即,在头部32欲向上运动时,其抵接于抵接面27而被限制,而且,在其欲向下运动时,其抵接于夹持部45而被限制。
卡合凹部24与第1夹持板10的卡合凹部17相对地设置。
被卡合部40具有可从第2夹持板20的两侧面开口(收容部23的开口)插入且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收容部23内的一对滑动构件41A、41B。
这一对滑动构件41A、41B形成为相同形状,在其中一个相对于另一个颠倒且重合的状态下使用。各滑动构件41A、41B具有长方形板状的滑片42、自沿着该滑片42的长度方向的侧面相对于滑片42的插入方向朝向反向弯曲地形成且可卡合于收容部23的卡合槽25的止挡片47、以及自滑片42的长度方向一端延长地形成的弹性脚片48。
在滑片42中,在其内部形成有矩形的开口43,并且,在滑片42的与其插入方向顶端(弹性脚片48所延长的方向端)相反的插入方向后端部背面侧形成有壁厚比其他部分厚的台阶部44。在开口43的长度方向开口缘中的、插入方向顶端缘形成有用于夹持第1夹持板10的卡合部30的夹持部45。在台阶部44的插入方向后端部形成有在滑片42被向互相分开的方向施力的状态下自第2夹持板20的收容部23突出到外部的操作部46。
止挡片47自沿着滑片42的长度方向的侧面的大致中央位置相对于滑片42的插入方向朝向反向弯曲地形成。在滑片42插入到收容部23内时,止挡片47以向内侧弹性变形的状态插入,在插入到规定位置的阶段向外侧弹性恢复,卡合于卡合槽25,即,由于止挡片47卡合于卡合槽25,因此,能防止滑片42自收容部23脱落。
弹性脚片48自滑片42的插入方向顶端一侧朝向宽度方向外侧地延长,进一步朝向滑片42的宽度方向另一侧延长之后,在顶端具有圆柱状的触头49。在滑片42插入到收容部23内的状态下,顶端的触头49抵接于对方的滑片42的台阶部44。由此,利用弹性脚片48的弹性力对一对滑动构件41A、41B向互相分开的方向施力,使这些滑动构件41A、41B的操作部46自收容部23突出到外部。
连接轴构件C是具有能够转动地贯穿于轴承壁12的连接轴贯穿孔13中的粗细的轴构件,在连接轴构件C的中央具有凸缘51,在连接轴构件C的两端部分具有止挡环卡定槽52。因而,若在使连接轴构件C的两端部分贯穿形成于各保持件A、B的轴承壁12中的连接轴贯穿孔13之后,将止挡环53卡合于自各连接轴贯穿孔13突出的连接轴构件C的止挡环卡定槽52,则一对保持件A、B利用连接轴构件C能够转动地相连接。
配件:参照图9
配件80是在卡定于连接件主体100的规定位置的状态下保持连接体70(70A、70B、70C)且将连接体70(70A、70B、70C)保持为规定的姿态的构件,配件80与规格不同的连接体70(70A、70B、70C)相对应地准备有三种,即大、中、小这三种配件80A、80B、80C。
这些配件80(80A、80B、80C)形成为与连接体70(70A、70B、70C)的环内周面嵌合的形状。具体地讲,形成为宽度尺寸稍稍小于对应的连接体70A、70B、70C的环内宽度尺寸、且在与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长度方向尺寸)具有连接体70A、70B、70C的环内长度方向尺寸的约1/2左右尺寸的长方体形状。另外,在长方体形状的长度方向大致中央位置形成有与突起16卡合的卡定孔81,并且,在夹着该卡定孔81的两侧表背面形成有与第1夹持板10的卡合凹部17和第2夹持板20的卡合凹部24卡合的卡合突起82。
由此,配件80A、80B、80C在内部的卡定孔81和卡合突起82与连接件主体100的凸起16和卡合凹部17、24卡合的状态下,在配件80A、80B、80C外周嵌合有连接体70(70A、70B、70C)时,配件80A、80B、80C的宽度方向两端面和长度方向两端面与连接体70(70A、70B、70C)的连接杆72的内表面及横杆71的内表面相抵接,将连接体70保持为规定的姿态。即,配件80A、80B、80C在由宽度方向两端面和长度方向两端面构成的外周部具有用于将连接体70保持为规定姿态的姿态保持部83。
卡定部件:参照图1
卡定部件90由兼作设置于连接件主体100的卡定突起的卡合部30和卡合凹部17、24、以及设置于配件80的卡定孔81和卡合突起82构成。
作用、效果
为了利用连接件1将安装在宽度尺寸不同的带中的任一种带、例如宽度最宽的带6的顶端的连接体70A连接起来,从配件80中选择与连接体70A的宽度尺寸相对应的配件80A,使该配件80A卡定于连接件主体100。
首先,如图2所示,使第2夹持板20为相对于第1夹持板10立起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使选择的配件80(80A)的卡定孔81卡合于第1夹持板10的突起16,并且,使卡合突起82嵌合于第1夹持板10的卡合凹部17。
其次,在向配件80(80A)中插入并勾挂连接体70A的勾挂孔73之后,使第2夹持板20以支承轴14为支点转动而成为相对于第1夹持板10倒伏的状态。
于是,配件80A的卡合突起82卡合于第2夹持板20的卡合凹部24。同时,如图7及图8所示,第2夹持板20位于第1夹持板10的突起16的正上方,并且,第2夹持板20的被卡合部40抵接于第1夹持板10的突起16的头部32。即,构成第2夹持板20的被卡合部40的一对滑动构件41A、41B的夹持部45抵接于突起16的头部32,利用该头部32,滑动构件41A、41B一边使弹性脚片48弹性变形一边向插入到收容部23内的方向滑动(图6的状态)。
由此,滑动构件41A、41B的夹持部45的间隔扩大,因此,突起16的头部32越过这些夹持部45插入到第2夹持板20的收容部23内。在突起16的头部32的越过夹持部45时,滑动构件41A、41B利用弹性变形的弹性脚片48的恢复力滑动至原本的位置(图5的状态)。
在该状态、即卡合部30卡合于被卡合部40且第1夹持板10和第2夹持板20卡合的状态下,带6的顶端的连接体70A被形成在配件80(80A)的外周的姿态保持部83保持,而且,连接体70A被夹在第1夹持板10与第2夹持板20之间,因此,连接体70A在第1夹持板10与第2夹持板20以及配件80之间的运动被限制。例如,在连接体70A欲沿配件80(80A)的宽度方向移动时,连接体70A的连接杆72的内表面抵接于配件80(80A)的宽度方向两端面,而且,在连接体70A欲沿配件80(80A)的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时,连接体70A的横杆71的内表面抵接于配件80(80A)的长度方向两端面,因此,能防止连接体70A晃动。另外,即使连接体70A欲以与连接轴构件C的轴线相同的方向为中心转动,由于连接体70A接触于第1夹持板10和第2夹持板20,因此,连接体70A在第1夹持板10与第2夹持板20之间的运动被限制。
因而,在连接体70A连接于连接件1的状态下,能够防止连接体70A晃动、或者旋转。
另外,由于通过连接轴构件C连接的一对保持件A、B能够以连接轴构件C的轴线为中心转动,因此,能够在使连接体70、带6的朝向与使用状态相应地成为最佳朝向(姿态)的状态下进行连接。
另一方面,为了自各保持件A、B卸下安装在带6顶端的连接体70,按压操作滑动构件41A、41B的操作部46而使滑动构件41A、41B向插入到收容部23内的方向滑动时,滑动构件41A、41B的夹持部45分开。
在夹持部45的间隔分开为大于卡合部30的头部32的尺寸时,卡合部30自夹持部45解除卡合,因此,只要在该状态下使第2夹持板20相对于第1夹持板10立起之后,将连接体70自突起16卸下,就能够自保持件A、B卸下连接体70。
因而,为了将规格不同的连接体70、例如宽度尺寸小于连接体70A的宽度方向尺寸的连接体70B连接起来,使配件80B卡合于第1夹持板10,并且,在向该配件80B中嵌入连接体70B之后,使第2夹持板20转动到相对于第1夹持板10倒伏的状态即可。
即,只要选择与欲连接的规格的连接体70相对应的配件80,将该配件80卡定在连接件主体100的规定位置之后,将连接体70勾挂保持在该配件80上,就能够将规格不同的连接体70连接起来。此时,由于配件80形成为能够保持矩形环状的连接体70的长方体形状,因此,不变更现有的连接体就能够将不同规格的连接体70能够更换地连接起来。
另外,由于不变更现有的连接体70就能够利用,因此,不会像以往技术中列举的带扣那样卡合爪自带安装构件的顶端突出,在操作上也不会成为障碍。
第2实施方式(参照图10~图12)
在第1实施方式中,是将宽度尺寸不同的三种矩形环状的连接体70(70A、70B、70C)能够装卸地连接起来的连接件1的例子,但在第2实施方式中,是将由粗细不同的三种圆绳构成的连接体75(75A、75B、75C)能够装卸地连接起来的连接件2的例子。
因此,在第2实施方式中,与粗细不同的三种连接体75(75A、75B、75C)相对应地准备有将这些连接体75(75A、75B、75C)能够装卸地保持的三种圆盘状的配件85(85A、85B、85C)。
配件85(85A、85B、85C)形成为圆盘的外径尺寸大致相同,在其内部大致中心形成有与连接件主体100的卡合部30嵌合的卡定孔81,并且,在配件85(85A、85B、85C)的外周部形成有作为将连接体75(75A、75B、75C)保持为规定姿态的姿态保持部的引导槽86。引导槽86与对应的连接体75(75A、75B、75C)的粗细相应地形成为槽宽度及槽深度不同的尺寸。
因而,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选择与欲连接的连接体75(75A、75B、75C)相对应的配件85(85A、85B、85C),利用卡定部件90将选择的配件85(85A、85B、85C)卡定在连接件主体100的规定位置,向该配件85(85A、85B、85C)的引导槽86中绕挂连接体75(75A、75B、75C)。
由此,连接体75(75A、75B、75C)利用配件85(85A、85B、85C)保持为规定的姿态,因此,能够将规格不同的连接体75(75A、75B、75C)能够装卸地连接起来。
变形例的说明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造的连接件,也包含如下的变形例。
第1变形例:参照图13~图1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保持件A、B(连接件主体100)包括第1夹持板10、能够相对于该第1夹持板10起伏地支承在该第1夹持板10上的第2夹持板20、设置于第1夹持板10的突起状的卡合部30、以及设置于第2夹持板20且供卡合部30卡合的被卡合部40,并且,将配件做成长方体形状、圆盘形状,但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如图13及图14所示,也可以是保持件A、B(连接件主体100)包括基部111、自该基部111的两端成直角且沿同一方向平行地延伸的第1夹持板112和第2夹持板113,并且,采用容纳并卡定在第1夹持板112与第2夹持板113之间的圆柱状的配件87。
第1夹持板112和第2夹持板113隔开比配件87的厚度(直径)稍大的尺寸的容纳空间114地相对配置,在它们的顶端形成有与容纳空间114连通的开口槽115。开口槽115的槽宽度小于配件87的厚度(直径)且大于连接体70的厚度尺寸。
配件87形成为长度稍稍小于连接体70的环内表面长度方向尺寸的圆柱状。
将配件87能够装卸地卡定在保持件A、B(连接件主体100)的规定位置的卡定部件90由设置在第1夹持板112和第2夹持板113(这种情况下可以是其中任一个)的宽度方向大致中央位置的卡合孔116、及设置在配件87的长度方向大致中央且与卡合孔116卡合的卡合突起117构成。
为了将连接体70保持于保持件A、B(连接件主体100),在将配件87配置在连接体70内之后,使该状态的配件87自保持件A、B的左右任一侧开口滑动到容纳空间114内。于是,连接体70也与配件87一同滑动到容纳空间114内。此时,由于连接体70的连接杆72能够在开口槽115内滑动,因此,不会妨碍滑动插入。
然后,在配件87滑动至保持件A、B(连接件主体100)的规定位置时,配件87的卡合突起117卡合于第2夹持板113的卡合孔116。由此,配件87保持在容纳空间114内,不会脱落。
预先准备长度(宽度尺寸)不同的多种(大、中、小)配件87,将这些配件87更换地安装于连接件主体100,从而,能够将宽度尺寸的规格不同的连接体70以连接体70的姿态不会晃动地保持。
另外,在该第1变形例的情况下,如图14所示,连接体70能够沿着配件87的外周面在容纳空间114内摆动,因此,能够提高带6的姿态的自由度。
第2变形例:参照图15
在第1实施方式中,是将安装在带6的顶端的宽度尺寸不同的环状的连接体70(70A、70B、70C)能够装卸地连接起来的连接件1的例子,在第2实施方式中,是将由粗细不同的三种圆绳构成的连接体75(75A、75B、75C)能够装卸地连接起来的连接件2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如图15所示,也可以是将在顶端具有钩76的环状的连接体77能够装卸地连接起来的连接件。
对于该例子,通过将宽度尺寸的规格不同的多种配件80更换地安装于连接件主体,从而也能够保持规格不同的带钩连接体77。
第3变形例:参照图16
在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通过配件80、85将环状的一对连接体70、绳等一对连接体75能够装卸地连接在一对保持件A、B上,但也可以是将一个连接体70能够装卸地连接起来的连接件。
例如,如图16所示,连接件主体100也可以由将环状的连接体70能够装卸地保持的保持件A、以及将两根支杆122、123平行地架设于框架121且将带6等能够调节长度地卡定的带卡定器具124构成。
其他变形例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也能够不使用配件80、85,而例如将被称作D型环的连接体直接勾挂于突起16(卡合部30)来使用。被称作D型环的连接体为大致三角形板,是在底边侧具有带贯穿孔、在中央部具有勾挂孔的形状。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在连接件主体100侧设有兼作卡定突起的突起状的卡合部30,在配件80、85、87中设有卡合于卡合部30的卡定孔81,但它们也可以反过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2夹持板20中设有具有一对滑动构件41A、41B的被卡合部40,但被卡合部40的构造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其他结构。
例如也可以是这样的构造,即,在第2夹持板20中能够滑动地配置至少一个滑动构件41B,在收容部23内形成与该滑动构件41B的弹性脚片48的顶端抵接的抵接壁,滑动构件41B被向滑动方向的一方向(滑动构件41B自收容部23突出到外部的方向)施力。在这种情况下,在滑动构件41B突出的状态下,滑动构件41B的开口43与卡合部30卡合。
在该结构中,使第2夹持板20转动到相对于第1夹持板10倒伏的状态时,滑动构件41B的开口43以错位的状态抵接于卡合部30。并且,在使第2夹持板20朝向第1夹持板10转动时,滑动构件41B向使开口43与卡合部30一致的方向滑动。其中,在卡合部30穿过开口43之后,滑动构件41B恢复到原本的位置,从而,开口43与卡合部30相卡合。采用该结构,能够以简单的构造期待与上述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包括一对保持件A、B和连接这一对保持件A、B且能够使各保持件A、B以该连接方向轴线L为中心转动地保持各保持件A、B的连接轴构件C地构成,但也可以不将连接轴构件C独立地设置。例如,如图14所示,即使在一对保持件A、B中的任一个上一体形成连接轴,并且,在其中另一个上形成供连接轴嵌合的连接轴嵌合孔,也能够期待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在第1夹持板10上一体成形突起16,在该突起16中形成卡合部30,并且,在第2夹持板20中构成供卡合部30卡合的被卡合部40,但它们也可以反过来。即,在第2夹持板20上一体成形突起16,在该突起16中形成卡合部30,并且,在第1夹持板10中构成供卡合部30卡合的被卡合部40,也能够期待同样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金属的压铸成形来制造第1夹持板10和卡合部30或者第2夹持板20,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利用合成树脂来成形。另外,通过合成树脂的注射成形将构成被卡合部40的两枚滑动构件41A、41B成形,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由金属等形成。
以上,针对本发明列举了较佳的实施方式和各种变形例,但不言而喻,也可以将它们适当地组合来构成本发明。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例如适合作为用于装卸包类的带、绳的连接件,但也能够用于其他的任何用途。

Claims (3)

1.一种连接件,该连接件将规格不同的连接体(70、75、77)能够装卸地连接起来,其特征在于,
该连接件包括:
连接件主体(100);
多个配件(80、85、87),与上述规格不同的连接体(70、75、77)相对应地准备该多个配件,该多个配件能够装卸地保持对应规格的连接体(70、75、77);
卡定部件(90),其选择性地将这些配件(80、85、87)能够装卸地卡定在上述连接件主体(100)的规定位置;
上述配件(80、85、87)在卡定于上述连接件主体(100)的规定位置的状态下保持上述连接体(70、75、77)且将该连接体(70、75、77)保持为规定的姿态;
上述卡定部件(90)包括卡定突起和卡定孔(81),该卡定突起设置在上述连接件主体(100)和上述配件(80、85、87)中的任一方上,该卡定孔(81)设置在上述连接件主体(100)和上述配件(80、85、87)中的任意另一方上且与上述卡定突起卡合;
上述连接件主体(100)包括第1夹持板(10)和能够相对于该第1夹持板(10)起伏地设置在该第1夹持板(10)上的第2夹持板(20);
在上述第1夹持板(10)和上述第2夹持板(20)互相面对的面中的任一方上设有兼作上述卡定突起的突起状的卡合部(30);
在上述第1夹持板(10)和上述第2夹持板(20)互相面对的面中的任意另一方上设有与上述卡合部(30)卡合的被卡合部(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配件(80、85、87)在内部具有上述卡定孔(81),在外周部具有将上述连接体(70、75、77)保持为规定姿态的姿态保持部(83、8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体(70、75、77)形成为环状;
上述配件(80、85、87)形成为与上述连接体(70、75、77)的环内周面嵌合的形状。
CN2008801288979A 2008-04-28 2008-04-28 连接件 Active CN1020146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8/058183 WO2009133597A1 (ja) 2008-04-28 2008-04-28 連結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14683A CN102014683A (zh) 2011-04-13
CN102014683B true CN102014683B (zh) 2012-11-28

Family

ID=41254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88979A Active CN102014683B (zh) 2008-04-28 2008-04-28 连接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215384B2 (zh)
CN (1) CN102014683B (zh)
TW (1) TW200944148A (zh)
WO (1) WO20091335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2941B (zh) * 2015-01-05 2016-09-14 张卫 通用皮带扣
CN110612184A (zh) * 2017-05-08 2019-12-24 Ykk株式会社 塑料成型品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48582A (en) * 1991-08-08 1992-09-22 Dennis Jr David B Quick release cord strap system
US5170539A (en) * 1991-11-22 1992-12-15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Spring loaded sliding bar web connector assembly for a buckle
WO2000070987A1 (en) * 1999-05-26 2000-11-30 Velcro Industries B.V. Quick release buckles
CN2580807Y (zh) * 2002-10-22 2003-10-22 区宇平 组合式装饰连接扣
CN1519146A (zh) * 2003-02-07 2004-08-11 双肩带式汽车安全带约束系统
CN2845526Y (zh) * 2005-12-21 2006-12-13 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扣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24921U (ja) * 2006-06-21 2006-08-31 株式会社守屋 ベルト金具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48582A (en) * 1991-08-08 1992-09-22 Dennis Jr David B Quick release cord strap system
US5170539A (en) * 1991-11-22 1992-12-15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Spring loaded sliding bar web connector assembly for a buckle
WO2000070987A1 (en) * 1999-05-26 2000-11-30 Velcro Industries B.V. Quick release buckles
CN2580807Y (zh) * 2002-10-22 2003-10-22 区宇平 组合式装饰连接扣
CN1519146A (zh) * 2003-02-07 2004-08-11 双肩带式汽车安全带约束系统
CN2845526Y (zh) * 2005-12-21 2006-12-13 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扣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133597A1 (ja) 2009-11-05
CN102014683A (zh) 2011-04-13
TW200944148A (en) 2009-11-01
JP5215384B2 (ja) 2013-06-19
JPWO2009133597A1 (ja) 2011-08-25
TWI354542B (zh) 201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66546B2 (en) Product management display system
TWI379953B (en) Self-tightening fastening system
US999424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olding containers open
US7523527B2 (en) Clasp for chains and the like
US7624863B2 (en) Toolbox structure
US7950537B1 (en) Ventilated shelf divider
US5687887A (en) Side sizer system
GB2123683A (en) Display bracket assembly and display package for an elongated tool
FR2880524A1 (fr) Dispositif pour la repartition d'au moins un accessoire de presentation au niveau d'une surface d'exposition de marchandises
US9173457B2 (en) Zipper assembly
CN102014683B (zh) 连接件
US20070012832A1 (en) Secure peg hook
US1150073A (en) Binding-clip.
US5568674A (en)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US1772395A (en) Coupling device
CN101422286B (zh) 连接器具
JP2016220718A (ja) 吊下げ整列器具
KR102125871B1 (ko) 지퍼용 슬라이더
US20070227987A1 (en) Tool rack
TWI345517B (zh)
JP4486485B2 (ja) 仕切体
JP2007289351A (ja) 縦長バッグ
EP3704996A1 (en) Security device
JPS6018127Y2 (ja) パネル引掛式物品保持具
US9296329B1 (en) Adjustable strap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