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11840A - 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11840A
CN102011840A CN2009101736276A CN200910173627A CN102011840A CN 102011840 A CN102011840 A CN 102011840A CN 2009101736276 A CN2009101736276 A CN 2009101736276A CN 200910173627 A CN200910173627 A CN 200910173627A CN 102011840 A CN102011840 A CN 1020118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nning shaft
planetary gear
gear set
transmission connection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362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11840B (zh
Inventor
黄冠雄
蔡得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091017362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118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118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118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118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1184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包含一第一行星齿轮组、一第二行星齿轮组、一第一传动连接组及一第二传动连接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具有一能量输出端,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具有一控制端,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具有一能量输入端,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具有一自由传输端。所述控制端控制所述自由传输端,以自由切换所述自由传输端做为能量输入端或能量输出端。

Description

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利用二行星齿轮组及二传动连接组进行可变式控制能量输入及能量输出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传动机构,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I242521号的车辆用的变速箱构造,其揭示一主轴上设置有一滑块,所述滑块的两侧设有一前进用齿轮及一加力用齿轮,于一连动轴上设置有一反向滑块,位于所述反向滑块的一侧的所述连动轴上设置有一倒退用伞形齿轮及一前进用伞形齿轮,且于所述倒退用伞形齿轮及前进用伞形齿轮之间设置有一最终轴,所述最终轴是由轴传动,通过所述最终轴位于所述倒退用伞形齿轮及前进用伞形齿轮之间,以及所述加力用齿轮及前进用齿轮亦位于所述倒退用伞形齿轮及前进用伞形齿轮之间,而可使所述变速箱的宽度方向变小,并且利用所述连动轴的倒退用伞形齿轮及前进用伞形齿轮啮合所述最终轴的一传动伞形齿轮,而可使所述变速箱达到小型化的目的。惟,所述变速箱构造设置有所述滑块,且所述滑块必然会产生相互摩擦滑动,因而相对降低其功率的传输效率。
另一传动机构,如美国专利第6387004号的″连续可变传动组(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其揭示一连续可变传动组,即无级变速器。所述连续可变传动组包含一第一行星齿轮组及一第二行星齿轮组,其用以将一第一马达及一第二马达的动力传输至一传动轴。然而,所述连续可变传动组仅将所述第一马达及第二马达的动力固定通过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及第二行星齿轮组传输至所述传动轴。换言之,所述连续可变传动组仅将所述第一马达及第二马达设定为固定的两个动力输入端,且将所述传动轴设定为固定的单一动力输出端。简言之,在传输动力上其仍有必要进一步选择提供可变式控制能量输入及能量输出的传动机构,以符合不同的动力整合传输需求。
有鉴于此,本发明为了改良上述缺点或符合上述需求,其提供一种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利用二行星齿轮组及二传动连接组进行可变式控制能量输入及能量输出,所述传动机构具有一控制端及一自由传输端,所述控制端用以控制所述自由传输端,如此所述自由传输端可自由切换做为能量输入端或能量输出端,以达成可独立控制传动及提高能量传输效率的目的。另外,所述传动机构未利用任何摩擦滑动元件〔frictionally slidingmember〕,以达成提高能量传输效率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其利用二行星齿轮组及二传动连接组进行可变式控制能量输入及能量输出,所述传动机构利用一控制端控制一自由传输端自由切换做为能量输入端或能量输出端,本发明达成可独立控制传动及提高能量传输效率的目的。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其利用二行星齿轮组及二传动连接组进行可变式控制能量输入及能量输出,所述传动机构未利用任何摩擦滑动元件,其达成提高能量传输效率的目的。
为达成本发明的前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包含:一第一行星齿轮组、一第二行星齿轮组、一第一传动连接组及一第二传动连接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具有一能量输出端,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具有一控制端,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具有一能量输入端,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具有一自由传输端。所述控制端控制所述自由传输端,以自由切换所述自由传输端做为能量输入端或能量输出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具有一第一旋转轴、一第二旋转轴及一第三旋转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旋转轴为所述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的能量输出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旋转轴连接至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旋转轴连接至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为正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具有一第一旋转轴、一第二旋转轴及一第三旋转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旋转轴为所述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的控制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旋转轴连接至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旋转轴连接至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为负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的内部架构图。
图3A至3C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采用行星齿轮组的内部结构图。
图4A至4F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采用传动连接组的内部结构图。
图5至27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至第二十三较佳实施例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由二行星齿轮组及二传动连接组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可应用于各种机械变速传动相关技术领域,例如:海洋发电机、风力发电机或复合动力车辆的传动变速箱等,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的应用范围。
图1揭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的示意图;图2揭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的内部架构图。请参照图1及2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包含一第一行星齿轮组1、一第二行星齿轮组2、一第一传动连接组3及一第二传动连接组4。
请参照图2所示,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具有一第一旋转轴OP、一第二旋转轴AD及一第三旋转轴AE。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第一旋转轴OP为所述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的能量输出端;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第二旋转轴AD连接至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第三旋转轴AE连接至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相对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2具有一第一旋转轴CR、一第二旋转轴BD及一第三旋转轴BE。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第一旋转轴CR为所述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的控制端;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第二旋转轴BD连接至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第三旋转轴BE连接至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此外,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具有一能量输入端SD,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具有一自由传输端SE。
请再参照图1及2所示,本发明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利用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控制端〔第一旋转轴CR〕控制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的自由传输端SE,以自由切换所述自由传输端SE做为能量输入端或能量输出端。当将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的自由传输端SE切换做为能量输入端时,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的自由传输端SE与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的能量输入端SD共同输入能量。反之,当将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的自由传输端SE切换做为能量输出端时,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的自由传输端SE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第一旋转轴OP〔能量输出端〕共同输出能量。
图3A至3C揭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采用行星齿轮组的内部结构图,其包含三种行星齿轮组的内部结构,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请参照图3A所示,所述行星齿轮组包含一太阳齿轮ps1、一太阳齿轮旋转轴pss1、一中央齿轮ps2、一中央齿轮旋转轴pss2、至少一复式行星齿轮包含一第一行星齿轮pp1、一第二行星齿轮pp2及一行星臂旋转轴pa。所述一第一行星齿轮pp1及第二行星齿轮pp2啮合所述太阳齿轮ps1及中央齿轮ps2。所述太阳齿轮旋转轴pss1及行星臂旋转轴pa为共轴。当所述行星臂旋转轴pa固定不动时,所述太阳齿轮旋转轴pss1及中央齿轮旋转轴pss2的旋转方向为相同方向,且其转速比值为正。所述行星齿轮组是属正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
请再参照图2及3A所示,所述太阳齿轮旋转轴pss1、中央齿轮旋转轴pss2及行星臂旋转轴pa可做为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第一旋转轴OP、第二旋转轴AD及第三旋转轴AE。或者,所述太阳齿轮旋转轴pss1、中央齿轮旋转轴pss2及行星臂旋转轴pa可做为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第一旋转轴CR、第二旋转轴BD及第三旋转轴BE。
请参照图3B及3C所示,所述行星齿轮组包含一太阳齿轮ns、一太阳齿轮旋转轴nss、一环齿轮nr、一环齿轮旋转轴nrs、至少一行星齿轮np及一行星臂旋转轴na。所述二行星齿轮组是属两种不同型式的负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
请再参照图3B所示,所述太阳齿轮旋转轴nss及行星臂旋转轴na为共轴。当所述行星臂旋转轴na固定不动时,所述太阳齿轮旋转轴nss及环齿轮旋转轴nrs的旋转方向为相反方向,且其转速比值为负。
请再参照图3C所示,所述环齿轮旋转轴nrs及行星臂旋转轴na为共轴。当所述行星臂旋转轴na固定不动时,所述太阳齿轮旋转轴nss及环齿轮旋转轴nrs的旋转方向为相反方向,且其转速比值为负。
请再参照图2、3B及3C所示,所述太阳齿轮旋转轴nss、环齿轮旋转轴nrs及行星臂旋转轴na可做为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第一旋转轴OP、第二旋转轴AD及第三旋转轴AE;或者,所述太阳齿轮旋转轴nss、环齿轮旋转轴nrs及行星臂旋转轴na可做为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第一旋转轴CR、第二旋转轴BD及第三旋转轴BE。
图4A至4F揭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采用传动连接组的内部结构图,其包含六种传动连接组的内部结构,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请参照图4A至4F所示,所述传动连接组包含一第一齿轮cmg1、一旋转轴cms、一第二齿轮cmg2及一第三齿轮cmg3。所述第一齿轮cmg1啮合所述第二齿轮cmg2及第三齿轮cmg3,且所述第二齿轮cmg2及第三齿轮cmg3可选自单一转轴、共轴的外轴及共轴的内轴。
请再参照图4A所示,所述第二齿轮cmg2及第三齿轮cmg3皆为单一转轴。请再参照图4B所示,所述第二齿轮cmg2为共轴的外轴,而所述第三齿轮cmg3为单一转轴。请再参照图4C所示,所述第二齿轮cmg2为单一转轴,而所述第三齿轮cmg3为共轴的内轴。请再参照图4D所示,所述第二齿轮cmg2及第三齿轮cmg3皆为共轴的外轴。请再参照图4E所示,所述第二齿轮cmg2为共轴的外轴,而所述第三齿轮cmg3为共轴的内轴。请再参照图4F所示,所述第二齿轮cmg2及第三齿轮cmg3皆为共轴的内轴。
请再参照图2及4A至4F所示,所述传动连接组的旋转轴cms选择做为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的能量输入端SD或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的自由传输端SE。所述第二齿轮cmg2及第三齿轮cmg3用以同时连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第二旋转轴AD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第二旋转轴BD。所述第二齿轮cmg2及第三齿轮cmg3用以同时连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第三旋转轴AE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第三旋转轴BE。
请再参照图2所示,本发明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第二旋转轴AD的转速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第二旋转轴BD的转速设定为关系式为:nBD=αnAD
其中nBD及nAD分别为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第二旋转轴BD的转速及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第二旋转轴AD的转速。
同时,本发明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第一旋转轴OP〔能量输出端〕的转速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第一旋转轴CR〔控制端〕的转速设定为关系式为:nCR=βnOP
其中nCR及nOP分别为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第一旋转轴CR〔控制端〕的转速及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第一旋转轴OP〔能量输出端〕的转速。
同时,本发明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第三旋转轴AE的转速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第三旋转轴BE的转速设定为关系式为:nAE=nBE
其中nAE及nBE分别为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第三旋转轴AE的转速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第三旋转轴BE的转速。
图5至27揭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至第二十三较佳实施例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由二行星齿轮组及二传动连接组的组合示意图,其包含二十三种传动组合的较佳实施例,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请参照图5至27所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包含二行星齿轮组〔圆形虚线框,对照图3A至3C所示〕及二传动连接组〔长方型虚线框,对照图4A至4F所示〕,其详细内部结构已揭示于图3A至3C及图4A至4F,于此不予赘述。
请再参照图2及5所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二行星齿轮组对应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且为两个正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所述二传动连接组对应于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及第二传动连接组4。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二行星臂旋转轴paA及paB及二中央齿轮旋转轴pss2A及pss2B连接至所述二传动连接组。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二太阳齿轮旋转轴pss1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能量输出端〔第一旋转轴OP〕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控制端〔第一旋转轴CR〕;所述二传动连接组的二旋转轴cms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的能量输入端SD及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的自由传输端SE。
请再参照图2及6所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二行星齿轮组对应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且为一个正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及一个负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所述二传动连接组对应于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及第二传动连接组4。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二行星臂旋转轴pa及na、中央齿轮旋转轴pss2及环齿轮旋转轴nrs连接至所述二传动连接组。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二太阳齿轮旋转轴pss1及nss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能量输出端〔第一旋转轴OP〕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控制端〔第一旋转轴CR〕;所述二传动连接组的二旋转轴cms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的能量输入端SD及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的自由传输端SE。
请再参照图2及7所示,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二行星齿轮组对应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且为一个正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及一个负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所述二传动连接组对应于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及第二传动连接组4。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二行星臂旋转轴pa及na、太阳齿轮旋转轴pss1及nss连接至所述二传动连接组。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中央齿轮旋转轴pss2及环齿轮旋转轴nrs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能量输出端〔第一旋转轴OP〕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控制端〔第一旋转轴CR〕;所述二传动连接组的二旋转轴cms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的能量输入端SD及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的自由传输端SE。
请再参照图2及8所示,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二行星齿轮组对应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且为相同型式的两个负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所述二传动连接组对应于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及第二传动连接组4。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二行星臂旋转轴naA及naB、环齿轮旋转轴nrsA及nrsB连接至所述二传动连接组。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二太阳齿轮旋转轴nss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能量输出端〔第一旋转轴OP〕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控制端〔第一旋转轴CR〕;所述二传动连接组的二旋转轴cms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的能量输入端SD及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的自由传输端SE。
请再参照图2及9所示,本发明第五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二行星齿轮组对应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且为相同型式的两个负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所述二传动连接组对应于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及第二传动连接组4。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二行星臂旋转轴naA及naB、太阳齿轮旋转轴nssA及nssB连接至所述二传动连接组。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二环齿轮旋转轴nrs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能量输出端〔第一旋转轴OP〕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控制端〔第一旋转轴CR〕;所述二传动连接组的二旋转轴cms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的能量输入端SD及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的自由传输端SE。
请再参照图2及10所示,本发明第六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二行星齿轮组对应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且为两种不同型式的两个负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所述二传动连接组对应于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及第二传动连接组4。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二行星臂旋转轴naA及naB、环齿轮旋转轴nrsA及太阳齿轮旋转轴nssB连接至所述二传动连接组。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旋转轴nss及环齿轮旋转轴nrs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能量输出端〔第一旋转轴OP〕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控制端〔第一旋转轴CR〕;所述二传动连接组的二旋转轴cms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的能量输入端SD及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的自由传输端SE。
请再参照图2及11所示,本发明第七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二行星齿轮组对应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且为两个正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所述二传动连接组对应于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及第二传动连接组4。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臂旋转轴paA及太阳齿轮旋转轴pss1B及二中央齿轮旋转轴pss2A及pss2B连接至所述二传动连接组。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旋转轴pss1及行星臂旋转轴paB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能量输出端〔第一旋转轴OP〕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控制端〔第一旋转轴CR〕;所述二传动连接组的二旋转轴cms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的能量输入端SD及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的自由传输端SE。
请再参照图2及12所示,本发明第八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二行星齿轮组对应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且为两个正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所述二传动连接组对应于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及第二传动连接组4。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臂旋转轴paA及太阳齿轮旋转轴pss1B、中央齿轮旋转轴pss2A及行星臂旋转轴paB连接至所述二传动连接组。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旋转轴pss1A及中央齿轮旋转轴pss2B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能量输出端〔第一旋转轴OP〕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控制端〔第一旋转轴CR〕;所述二传动连接组的二旋转轴cms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的能量输入端SD及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的自由传输端SE。
请再参照图2及13所示,本发明第九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二行星齿轮组对应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且为一个正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及一个负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所述二传动连接组对应于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及第二传动连接组4。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臂旋转轴pa、太阳齿轮旋转轴nss、中央齿轮旋转轴pss2及环齿轮旋转轴nrs连接至所述二传动连接组。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旋转轴pss1及行星臂旋转轴na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能量输出端〔第一旋转轴OP〕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控制端〔第一旋转轴CR〕;所述二传动连接组的二旋转轴cms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的能量输入端SD及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的自由传输端SE。
请再参照图2及14所示,本发明第十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二行星齿轮组对应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且为一个正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及一个负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所述二传动连接组对应于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及第二传动连接组4。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臂旋转轴pa、环齿轮旋转轴nrs、中央齿轮旋转轴pss2及太阳齿轮旋转轴nss连接至所述二传动连接组。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旋转轴pss1及行星臂旋转轴na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能量输出端〔第一旋转轴OP〕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控制端〔第一旋转轴CR〕;所述二传动连接组的二旋转轴cms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的能量输入端SD及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的自由传输端SE。
请再参照图2及15所示,本发明第十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二行星齿轮组对应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且为一个正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及一个负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所述二传动连接组对应于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及第二传动连接组4。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旋转轴pss1、行星臂旋转轴na、中央齿轮旋转轴pss2及环齿轮旋转轴nrs连接至所述二传动连接组。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臂旋转轴pa及太阳齿轮旋转轴nss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能量输出端〔第一旋转轴OP〕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控制端〔第一旋转轴CR〕;所述二传动连接组的二旋转轴cms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的能量输入端SD及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的自由传输端SE。
请再参照图2及16所示,本发明第十二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二行星齿轮组对应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且为一个正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及一个负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所述二传动连接组对应于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及第二传动连接组4。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旋转轴pss1、行星臂旋转轴na、中央齿轮旋转轴pss2及太阳齿轮旋转轴nss连接至所述二传动连接组。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臂旋转轴pa及环齿轮旋转轴nrs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能量输出端〔第一旋转轴OP〕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控制端〔第一旋转轴CR〕;所述二传动连接组的二旋转轴cms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的能量输入端SD及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的自由传输端SE。
请再参照图2及17所示,本发明第十三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二行星齿轮组对应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且为一个正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及一个负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所述二传动连接组对应于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及第二传动连接组4。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臂旋转轴pa、环齿轮旋转轴nrs、中央齿轮旋转轴pss2及行星臂旋转轴na连接至所述二传动连接组。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二太阳齿轮旋转轴pss1及nss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能量输出端〔第一旋转轴OP〕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控制端〔第一旋转轴CR〕;所述二传动连接组的二旋转轴cms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的能量输入端SD及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的自由传输端SE。
请再参照图2及18所示,本发明第十四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二行星齿轮组对应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且为一个正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及一个负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所述二传动连接组对应于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及第二传动连接组4。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臂旋转轴pa、太阳齿轮旋转轴nss、中央齿轮旋转轴pss2及行星臂旋转轴na连接至所述二传动连接组。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旋转轴pss1及环齿轮旋转轴nrs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能量输出端〔第一旋转轴OP〕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控制端〔第一旋转轴CR〕;所述二传动连接组的二旋转轴cms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的能量输入端SD及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的自由传输端SE。
请再参照图2及19所示,本发明第十五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二行星齿轮组对应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且为相同型式的两个负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所述二传动连接组对应于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及第二传动连接组4。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臂旋转轴naA、太阳齿轮旋转轴nssB、二环齿轮旋转轴nrsA及nrsB连接至所述二传动连接组。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旋转轴nssA及行星臂旋转轴naB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能量输出端〔第一旋转轴OP〕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控制端〔第一旋转轴CR〕;所述二传动连接组的二旋转轴cms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的能量输入端SD及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的自由传输端SE。
请再参照图2及20所示,本发明第十六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二行星齿轮组对应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且为相同型式的两个负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所述二传动连接组对应于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及第二传动连接组4。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臂旋转轴naA、二环齿轮旋转轴nrsA及nrsB及太阳齿轮旋转轴nssB连接至所述二传动连接组。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旋转轴nssA及行星臂旋转轴naB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能量输出端〔第一旋转轴OP〕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控制端〔第一旋转轴CR〕;所述二传动连接组的二旋转轴cms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的能量输入端SD及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的自由传输端SE。
请再参照图2及21所示,本发明第十七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二行星齿轮组对应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且为相同型式的两个负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所述二传动连接组对应于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及第二传动连接组4。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二行星臂旋转轴naA及naB、二环齿轮旋转轴nrsA及nrsB连接至所述二传动连接组。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二太阳齿轮旋转轴nssA及nssB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能量输出端〔第一旋转轴OP〕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控制端〔第一旋转轴CR〕;所述二传动连接组的二旋转轴cms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的能量输入端SD及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的自由传输端SE。
请再参照图2及22所示,本发明第十八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二行星齿轮组对应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且为相同型式的两个负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所述二传动连接组对应于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及第二传动连接组4。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二行星臂旋转轴naA及naB、二太阳齿轮旋转轴nssA及nssB连接至所述二传动连接组。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二环齿轮旋转轴nrsA及nrsB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能量输出端〔第一旋转轴OP〕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控制端〔第一旋转轴CR〕;所述二传动连接组的二旋转轴cms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的能量输入端SD及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的自由传输端SE。
请再参照图2及23所示,本发明第十九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二行星齿轮组对应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且为两种不同型式的两个负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所述二传动连接组对应于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及第二传动连接组4。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二行星臂旋转轴naA及naB、环齿轮旋转轴nrsA及太阳齿轮旋转轴nssB连接至所述二传动连接组。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旋转轴nssA及环齿轮旋转轴nrsB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能量输出端〔第一旋转轴OP〕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控制端〔第一旋转轴CR〕;所述二传动连接组的二旋转轴cms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的能量输入端SD及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的自由传输端SE。
请再参照图2及24所示,本发明第二十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二行星齿轮组对应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且为两个正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所述二传动连接组对应于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及第二传动连接组4。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二太阳齿轮旋转轴pss1A及pss1B、二中央齿轮旋转轴pss2A及pss2B连接至所述二传动连接组。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二行星臂旋转轴paA及paB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能量输出端〔第一旋转轴OP〕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控制端〔第一旋转轴CR〕;所述二传动连接组的二旋转轴cms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的能量输入端SD及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的自由传输端SE。
请再参照图2及25所示,本发明第二十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二行星齿轮组对应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且为一个正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及一个负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所述二传动连接组对应于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及第二传动连接组4。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二太阳齿轮旋转轴pss1及nss、中央齿轮旋转轴pss2及环齿轮旋转轴nrs连接至所述二传动连接组。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二行星臂旋转轴pa及na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能量输出端〔第一旋转轴OP〕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控制端〔第一旋转轴CR〕;所述二传动连接组的二旋转轴cms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的能量输入端SD及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的自由传输端SE。
请再参照图2及26所示,本发明第二十二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二行星齿轮组对应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且为相同型式的两个负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所述二传动连接组对应于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及第二传动连接组4。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二太阳齿轮旋转轴nssA及nssB、二环齿轮旋转轴nrsA及nrsB连接至所述二传动连接组。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二行星臂旋转轴naA及naB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能量输出端〔第一旋转轴OP〕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控制端〔第一旋转轴CR〕;所述二传动连接组的二旋转轴cms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的能量输入端SD及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的自由传输端SE。
请再参照图2及27所示,本发明第二十三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二行星齿轮组对应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且为相同型式的两个负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所述二传动连接组对应于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及第二传动连接组4。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二太阳齿轮旋转轴nssA及nssB、二环齿轮旋转轴nrsA及nrsB连接至所述二传动连接组。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二行星臂旋转轴naA及naB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1的能量输出端〔第一旋转轴OP〕及第二行星齿轮组2的控制端〔第一旋转轴CR〕;所述二传动连接组的二旋转轴cms可任意形成所述第一传动连接组3的能量输入端SD及所述第二传动连接组4的自由传输端SE。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公开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包含于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及范围的修改及均等设置均包括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包含:
二行星齿轮组,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其中一组具有一能量输出端,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另一组具有一控制端;及
二传动连接组,每个所述二传动连接组连接于所述二行星齿轮组之间,所述二传动连接组的其中一组具有一能量输入端,所述二传动连接组的另一组具有一自由传输端;
其中所述控制端控制所述自由传输端,以自由切换所述自由传输端做为能量输入端及能量输出端之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行星齿轮组为两个正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其中一组为一正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另一组为一负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行星齿轮组为相同型式的两个负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或为两种不同型式的两个负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一组具有一第一旋转轴、一第二旋转轴及一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为所述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的能量输出端;所述第二旋转轴及第三旋转轴分别连接至所述二传动连接组。
6.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行星齿轮组的一组具有一第一旋转轴、一第二旋转轴及一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为所述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的控制端;所述第二旋转轴及第三旋转轴分别连接至所述二传动连接组。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包含一太阳齿轮、一太阳齿轮旋转轴、一中央齿轮、一中央齿轮旋转轴、至少一复式行星齿轮包含一第一行星齿轮、一第二行星齿轮及一行星臂旋转轴;所述一第一行星齿轮及第二行星齿轮啮合所述太阳齿轮及中央齿轮。
8.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比值驱动式行星齿轮组包含一太阳齿轮、一太阳齿轮旋转轴、一环齿轮、一环齿轮旋转轴、至少一行星齿轮及一行星臂旋转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齿轮旋转轴及行星臂旋转轴为共轴;当所述行星臂旋转轴固定不动时,所述太阳齿轮旋转轴及环齿轮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为相反方向,且其转速比值为负。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齿轮旋转轴及行星臂旋转轴为共轴;当所述行星臂旋转轴固定不动时,所述太阳齿轮旋转轴及环齿轮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为相反方向,且其转速比值为负。
CN 200910173627 2009-09-04 2009-09-04 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118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73627 CN102011840B (zh) 2009-09-04 2009-09-04 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73627 CN102011840B (zh) 2009-09-04 2009-09-04 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11840A true CN102011840A (zh) 2011-04-13
CN102011840B CN102011840B (zh) 2013-05-29

Family

ID=43842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17362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11840B (zh) 2009-09-04 2009-09-04 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1184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5471A (zh) * 2011-02-21 2011-11-09 李培基 行星差动无级变速齿轮箱
CN102954159A (zh) * 2011-08-19 2013-03-06 中山大学 精简并联型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
CN102954157A (zh) * 2011-08-19 2013-03-06 中山大学 序列型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
CN104100684A (zh) * 2014-07-23 2014-10-15 杨晋杰 平衡式行星齿轮无极变速器
CN104455243A (zh) * 2014-11-28 2015-03-25 杨晋杰 平衡式行星齿轮机构无级变速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37600A2 (en) * 1998-02-19 1999-08-25 Hitachi, Ltd. Hybrid transmission, vehicle and bicycle using the same
US6387004B1 (en) * 1999-04-30 2002-05-14 Trw Inc.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N1952437A (zh) * 2005-10-21 2007-04-25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具有两个行星齿轮组的机电混合传动装置
CN101317026A (zh) * 2005-04-22 2008-12-03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具有两个行星齿轮组的电动变速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37600A2 (en) * 1998-02-19 1999-08-25 Hitachi, Ltd. Hybrid transmission, vehicle and bicycle using the same
US6387004B1 (en) * 1999-04-30 2002-05-14 Trw Inc.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N101317026A (zh) * 2005-04-22 2008-12-03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具有两个行星齿轮组的电动变速器
CN1952437A (zh) * 2005-10-21 2007-04-25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具有两个行星齿轮组的机电混合传动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5471A (zh) * 2011-02-21 2011-11-09 李培基 行星差动无级变速齿轮箱
CN102235471B (zh) * 2011-02-21 2017-02-08 李培基 行星差动无级变速齿轮箱
CN102954159A (zh) * 2011-08-19 2013-03-06 中山大学 精简并联型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
CN102954157A (zh) * 2011-08-19 2013-03-06 中山大学 序列型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
CN102954159B (zh) * 2011-08-19 2015-10-28 中山大学 精简并联型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
CN102954157B (zh) * 2011-08-19 2015-10-28 中山大学 序列型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
CN104100684A (zh) * 2014-07-23 2014-10-15 杨晋杰 平衡式行星齿轮无极变速器
CN104455243A (zh) * 2014-11-28 2015-03-25 杨晋杰 平衡式行星齿轮机构无级变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11840B (zh) 2013-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69850B2 (en) Superposition transmission
US5971883A (en) Multi-speed power transmission
US9032823B2 (en)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designed as reduction gearing
US8287415B2 (en) Transmission unit, particularly multi-range transmission
CN109764107B (zh) 一种变速传动装置
CN102011840B (zh) 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
KR20060135758A (ko) 무단 변속기
US20060183588A1 (en) Powertrain with an electrically-variable transmission
WO2019129208A1 (zh) 变速器、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108656935A (zh) 一种动力系统用混合动力、纯电动传动装置
CN103925345A (zh) 一种电驱动的行星齿轮变速器
CN100472092C (zh) 自动变速器
KR101283598B1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KR20200138946A (ko) 차량용 변속장치
CN100354551C (zh) 一种齿轮无级变速器
CN102808918B (zh) 一种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动力总成及车辆
KR20040007166A (ko) 기어 식 무단 변속장치
CN201714927U (zh) 一种拖拉机变速箱传动装置
CN203892480U (zh) 一种混合动力纵置双离合变速箱传动装置
CN202746512U (zh) 一种连续动力无级变速传动机构
KR101283599B1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CN102954159B (zh) 精简并联型可独立控制传动机构
KR101274242B1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성기어트레인
KR20110097196A (ko) 차량용 무단변속기
CN202182160U (zh) 多级速比的汽车双离合器变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29

Termination date: 2018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