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05594B - 燃料电池组 - Google Patents

燃料电池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05594B
CN102005594B CN2010102712159A CN201010271215A CN102005594B CN 102005594 B CN102005594 B CN 102005594B CN 2010102712159 A CN2010102712159 A CN 2010102712159A CN 201010271215 A CN201010271215 A CN 201010271215A CN 102005594 B CN102005594 B CN 1020055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ant
pair
manifold
discharge
en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7121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05594A (zh
Inventor
小林纪久
铃木征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20247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05408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20592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05408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055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55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055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55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07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related to heat exchange
    • H01M8/04029Heat exchange using liqui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58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channels, e.g. by the flow field of the reactant or coola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67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having heating or cooling means, e.g. heaters or coolant flow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H01M8/241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with solid or matrix-supported electroly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H01M8/241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with solid or matrix-supported electrolytes
    • H01M8/242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with solid or matrix-supported electrolytes comprising framed electrodes or intermediary frame-like gask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H01M8/2465Details of groupings of fuel cells
    • H01M8/2483Details of groupings of fuel cells characterised by internal manifol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H01M8/2465Details of groupings of fuel cells
    • H01M8/2484Details of groupings of fuel cells characterised by external manifolds
    • H01M8/2485Arrangements for sealing external manifolds; 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external manifolds around a stac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Abstract

在构成燃料电池组(10)的第一端板(18a)上,设有冷却介质供给歧管(50)和冷却介质排出歧管(52)。冷却介质供给歧管(50)具有:与第一端板(18a)的一对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30a、30a)连通的一对供给歧管部(54a、54a);连结一对所述供给歧管(54a、54a)的上部侧,并且沿长边方向的宽度尺寸设定得比一对所述供给歧管(54a、54a)的沿长边方向的宽度尺寸小的供给连接部(56a)。在一个供给歧管部(54a)上,一体地设有向第一端板(18a)的外部延伸的供给配管(58a)。

Description

燃料电池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组,其层叠有在电解质的两侧设有一对电极的电解质·电极结构体和隔板层叠,并在层叠方向两端配设有长方形的端板。
背景技术
例如,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具有单体电池,该单体电池在由高分子离子交换膜构成的电解质膜的两侧,通过一对隔板分别夹持配设有阳极侧电极和阴极侧电极的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MEA)。这种燃料电池通常通过层叠既定数量的单体电池而作为例如车载用燃料电池组使用。
在这种燃料电池组中,多为构成所谓的内部歧管型(internal manifoldtype)燃料电池的情况,即在内部具有:贯通单体电池的层叠方向而用于流通燃料气体的燃料气体供给连通孔和燃料气体排出连通孔;用于流通氧化剂气体的氧化剂气体供给连通孔和氧化剂气体排出连通孔;用于流通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和冷却介质排出连通孔。
作为与内部歧管型燃料电池相关的技术,已知有例如特开2000-260439号公报。在该特开2000-260439号公报中,如图12所示,具有用于确保冷却介质通路的隔离物(spacer)1,在该隔离物1的周边部2,下上设有构成一个反应气体流路的孔3和构成另一个反应气体流路的孔4。在周边部2的两侧部,分别上下设有构成冷却介质通路的一对孔5a、5b,各一对所述孔5a、5b经由连通路6与中央部的冷却介质用空间7连通。
于是,在上述的燃料电池中存在如下情况:构成冷却介质供给通路的一对孔5a和构成冷却介质排出通路的一对孔5b由设于端板的各自单一的供给歧管和排出歧管连通。
这时,例如若供给歧管构成为四边形,则所述供给歧管的内部容积变大。因此,若冷却介质从被连结于供给歧管的供给配管流入到所述供给歧管内,则所述冷却介质的流速容易显著降低。因此,在供给歧管内冷却介质的压损相当程度地增加,并且在所述供给歧管内的流动中引起涡流,从而不能良好地向一对孔5a供给所述冷却介质。另一方面,在排出歧管内也有同样的问题。
另外,通常在供给歧管的中央部,设有用于导入冷却介质的入口配管,并且在排出歧管的中央部,设有用于导出所述冷却介质的出口配管。即,所采用的结构是,将从供给歧管的中央部导入的冷却介质一分为二地供给到左右一对的孔5a中,另一方面,使从左右一对的孔5b排出的所述冷却介质汇流到排出歧管的中央部。
但是,在上述结构中,难以对左右一对的孔5a分别以相同的流量分配冷却介质并使之流通。因此,燃料电池的面内温度分布变得不均匀,所述燃料电池的发电性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这种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组,其以简单的结构,能够良好地降低歧管内的压损,从而可以将冷却介质顺滑且均匀地供给燃料电池并使之流通。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组,其以简单的结构,能够使一对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的压损同等而且一对冷却介质排出连通孔的压损也同等,从而可以同等地维持流量分配而使面内温度分布均匀化。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组,其是层叠有在电解质的两侧设有一对电极的电解质·电极结构体和隔板层叠,并在层叠方向两端配设有长方形的端板的燃料电池组。
在本发明中,在燃料电池组的相互对向的长边侧的两个边上,设有各自在层叠方向上连通而使冷却介质流通的一对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和一对冷却介质排出连通孔。而且,在一个端板上设有:至少与所述一对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或所述一对冷却介质排出连通孔中的任意一个连通的一对歧管部;和连结所述一对歧管部,且沿所述长边侧的宽度尺寸设定得比所述一对歧管部的沿长边侧的宽度尺寸小的连结部。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燃料电池组的相互对向的长边侧的两个边上,设有各自在层叠方向上连通而使冷却介质流通的一对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和一对冷却介质排出连通孔。在一个端板上,与一对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一体连通的冷却介质供给歧管和与一对冷却介质排出连通孔一体连通的冷却介质排出歧管沿着长边侧排列。
而且,在冷却介质供给歧管上,将冷却介质导入所述冷却介质供给歧管内的冷却介质入口配管与长边侧的一侧的边邻接设置,在冷却介质排出歧管上,从所述冷却介质排出歧管导出所述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出口配管与所述长边侧的另一侧邻接设置。
根据本发明,一对歧管部由沿长边侧的宽度尺寸小的连结部连结。因此,作为歧管整体不会具有矩形形状,歧管的内部容积和重量(成本)良好地得到了削减。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流入歧管内的冷却介质的压损的增加,可以使所述冷却介质顺滑且均匀地供给到燃料电池。
另外,根据本发明,冷却介质入口配管与端板的长边侧的一侧的边邻接而设,并且冷却介质出口配管与所述端板的所述长边侧的另一侧的边邻接而设。因此,能够使一对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的压损同等而且一对冷却介质排出连通孔的压损也同等。
由此,在一对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和一对冷却介质排出连通孔中,其流量分别分配被维持得等同。因此,可以使燃料电池的面内温度分布均匀化,容易实现所述燃料电池的发电性能的提高。
根据与附图相结合的以下适当的实施方式的例子的说明,上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组的概略立体说明图。
图2是构成所述燃料电池组的燃料电池的分解立体说明图。
图3是构成所述燃料电池组的第一端板的正面说明图。
图4是连结部的宽度尺寸和压损的关系说明图。
图5是第一比较例的第一端板的正面说明图。
图6是第二比较例的第一端板的正面说明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第一比较例和第二比较例的各右侧连通孔流量和各左侧连通孔流量的说明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组的概略立体说明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组的概略立体说明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组的概略立体说明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组的概略立体说明图。
图12是特开2000-260439号公报的隔离物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组10,具有燃料电池12,多个所述燃料电池12沿着水平方向(箭头A方向)或垂直方向(箭头C方向)被相互层叠。
在燃料电池12的层叠方向一端,层叠有第一端子板(terminal plate)14a、第一绝缘板16a和第一端板18a,另一方面,在层叠方向另一端,层叠有第二端子板14b、第二绝缘板16b和第二端板18b。
长方形的第一端板18a和第二端板18b,通过沿箭头A方向延伸的多个系杆19被一体地紧固保持。还有,燃料电池组10也可以由含有第一端板18a和第二端板18b作为端板的箱状外壳(未图示)一体地保持。
如图2所示,燃料电池12其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电解质·电极结构体)20被第一和第二隔板22、24夹持。第一和第二隔板22、24例如除了由碳隔板构成以外,还可由钢板、不锈钢钢板、铝板或镀敷处理钢板等的金属隔板构成。
在燃料电池12的箭头C方向(图2中重力方向)的上端边缘部,在层叠方向即箭头A方向上相互连通,用于供给氧化剂气体,例如含氧气体的氧化剂气体供给连通孔26a,和用于供给燃料气体,例如含氢气体的燃料气体供给连通孔28a沿箭头B方向(水平方向)排列设置。
在燃料电池12的箭头C方向的下端边缘部,在箭头A方向上相互连通,用于排出氧化剂气体的氧化剂气体排出连通孔26b,和用于排出燃料气体的燃料气体排出连通孔28b沿箭头B方向排列设置。
在燃料电池12的箭头B方向的两端边缘部(长边侧的两个边),用于供给冷却介质的一对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30a,和用于排出所述冷却介质的一对冷却介质排出连通孔30b例如被分别上下设置。
在朝向第一隔板22的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20的面22a上,设有与氧化剂气体供给连通孔26a和氧化剂气体排出连通孔26b连通的氧化剂气体流路32。
在朝向第二隔板24的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20的面24a上,设有与燃料气体供给连通孔28a和燃料气体排出连通孔28b连通的燃料气体流路34。
在构成彼此邻接的燃料电池12的第一隔板22的面22b和第二隔板24的面24b之间,设有连通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30a和冷却介质排出连通孔30b的冷却介质流路36。各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30a和冷却介质流路36经由连通路38a连通,并且各冷却介质排出连通孔30b和所述冷却介质流路36经由连通路38b连通。
在第一隔板22的面22a、22b上,有第一密封构件40a被一体或个别地设置,并且在第二隔板24的面24a、24b上,第二密封构件40b被一体或个别地设置。
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20具有例如全氟磺酸(perfluorosulfonate)的薄膜中含浸有水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电解质)42,和夹持所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42的阴极侧电极44以及阳极侧电极46。
阴极侧电极44和阳极侧电极46具有由碳纸等构成的气体扩散层,和表面负载有白金合金的多孔质碳粒子在所述气体扩散层的表面被均匀地涂布而形成的电极触媒层。电极触媒层在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42的两面上形成。
如图1所示,在第一端板18a的外面侧,在上部侧设有冷却介质供给歧管50,并且在下部侧设有冷却介质排出歧管52。冷却介质供给歧管50和冷却介质排出歧管52具有朝下方开口的近似コ字的形状。
还有,可以在第一端板18a侧,例如设有冷却介质供给歧管50,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第二端板18b侧,例如设有冷却介质排出歧管52。可外,也可以为与上述相反的结构。
如图1和图3所示,冷却介质供给歧管50具有:与第一端板18a的一对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30a、30a连通的一对供给歧管部54a、54a;连结一对所述供给歧管54a、54a的上部侧,并且沿长边方向(箭头C方向)的宽度尺寸设定得比一对所述供给歧管54a、54a的沿长边方向的宽度尺寸小的供给连接部56a。供给连结部56a的底面相距供给歧管部54a、54a的底面达距离X(后述的(图3)),且在上方。
供给歧管54a、54a沿第一端板18a的长边方向(箭头C方向)具有纵长的长方体形状。在一个供给歧管部54a的箭头C方向中央,一体地设有向第一端板18a的外部延伸的供给配管(冷却介质入口配管)58a。供给配管58a与第一端板18a的长边侧的一侧的边60R邻接而设置,并且与未图示的冷却介质供给部连通。
冷却介质排出歧管52具有如下:与第一端板18a的一对冷却介质排出连通孔30b、30b连通的一对排出歧管部54b、54b;连结一对所述排出歧管54b、54b的上部侧,并且沿长边方向(箭头C方向)的宽度尺寸设定得比一对所述排出歧管54b、54b的沿长边方向的宽度尺寸小的排出连接部56b。排出连结部56b的底面在相距排出歧管部54b、54b的底面达距离X(后述),且在上方。还有,供给歧管部54a、54a的距离X和排出歧管部54b、54b的距离X也可以为不同的值。
排出歧管部54b、54b沿第一端板18a的长边方向(箭头C方向)具有纵长的长方体形状。在一个排出歧管部54b的箭头C方向中央,在与供给配管58a对称的位置(对角位置)上,一体地设有向第一端面18a的外部延伸的排出配管(冷却介质出口配管)58b。排出配管58b与第一端板18a的长边侧的另一侧的边60L邻接而设置,并且与未图示的冷却介质供给部连通。也可以将供给配管58a设于另一侧的边60L侧,将排出配管58b设于这一侧的边60R侧。还有,以下说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也同样。
在第二端板18b上,虽然未图示,但对应氧化剂气体供给连通孔26a、氧化剂气体排出连通孔26b、燃料气体供给连通孔28a和燃料气体排出连通孔28b分别设有歧管。
以下,对于该燃料电池组10的工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第二端板18b,含氧气体等的氧化剂气体被供给到氧化剂气体供给连通孔26a,并且含氢气体等燃料气体被供给到燃料气体供给连通孔28a。
此外,如图1所示,在第一端板18a,纯水、乙二醇或油等冷却介质等从供给配管58a被供给到冷却介质供给歧管50内。该冷却介质的一部分从设有供给配管58a的一个供给歧管部54a被供给到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30a,并且,所述冷却介质的其余部分通过供给连结部56a,从另一个供给歧管部54a被供给到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30a。
因此,氧化剂气体如图2所示,从氧化剂气体供给连通孔26a被导入第一隔板22的氧化剂气体流路32。该氧化剂气体沿着氧化剂气体流路32在箭头C方向(重力方向)上移动,被供给到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20的阴极侧电极44。
另一方面,燃料气体从燃料气体供给连通孔28a被导入第二隔板24的燃料气体流路34。该燃料气体沿着燃料气体流路34在箭头C方向(重力方向)上移动,被供给到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20的阳极侧电极46。
因此,在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20中,被供给到阴极侧电极44的氧化剂气体,和被供给到阳极侧电极46的燃料气体,在电极触媒层内被电化学反应消耗而进行发电。
其次,供给到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20的阴极侧电极44并被消耗的氧化剂气体,沿氧化剂气体排出连通孔26b顺着箭头A方向被排出。供给到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20的阳极侧电极46并被消耗的燃料气体,沿燃料气体排出连通孔28b顺着箭头A方向被排出。
另一方面,供给到两个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30a、30a的冷却介质,被导入在第一隔板22和第二隔板24之间形成的冷却介质流路36中。该冷却介质沿箭头C方向移动而对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20进行冷却后,从两个冷却介质排出连通孔30b、30b被排出到冷却介质排出歧管52的一对排出歧管部54b、54b。
如图1所示,排出到一个排出歧管部54b的冷却介质,直接经由排出配管58b被排出到外部。排出到另一个排出歧管54b的冷却介质,通过排出连结部56b流入这一侧的排出歧管部54b后,再经由排出配管58b被排出到外部。
这种情况下,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冷却介质供给歧管50一体地含有一对供给歧管部54a、54a和宽度狭窄的供给连结部56a,并且在一个所述供给歧管部54a上设有供给配管58a。此外,冷却介质排出歧管52一体地具有一对排出歧管部54b、54b和宽度狭窄的供给连结部56b,并且在与供给配管58a成对角位置的所述排出歧管部54b上,设有排出配管58b。
在此,供给连结部56a的底面相距供给歧管部54a、54a的底面达距离X,且在上方,另一方面,排出连结部56b的底面相距排出歧管部54b、54b的底面达距离X,且在上方。
在图4中,显示从供给配管58a到排出配管58b的冷却介质的压损与距离X的关系。由此可知,距离X为0时,即,冷却介质供给歧管50(及冷却介质排出歧管52)为四边形(矩形)时,所述冷却介质供给歧管50的内部容积相当地大。因此,若冷却介质从供给配管58a流入冷却介质供给歧管50内,则所述冷却介质的流速显著降低,该冷却介质的压损会相当地增加。
另一方面,若距离X增加,则冷却介质供给歧管50和冷却介质排出歧管52的内部容积减少,因此所述冷却介质供给歧管50和所述冷却介质排出歧管52的压损降低。而且,若超过距离X1,则供给连结部56a和排出连结部56b的流路截面积缩小,压损增加。
因此,通过设定为距离X1,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冷却介质供给歧管50和冷却介质排出歧管52的压损。由此可以凭简单的结构,顺滑且确实地使冷却介质流通。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与一对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30a、30a一体连通的冷却介质供给歧管50,和与一对冷却介质排出连通孔30b、30b一体连通的冷却介质排出歧管52,沿着第一端板18a的长边侧排列。而且,在冷却介质供给歧管50上,与第一端板18a的长边侧的一侧的边60R邻接设有供给配管58a,并且在冷却介质排出歧管52上,与第一端板18a的长边侧的另一侧的边60L邻接设有排出配管58b。
因此,能够使一对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30a、30a的压损等同而且一对冷却介质排出连通孔30b、30b的压损也等同。具体采用第一实施方式所使用的第一端板18a(参照图3)、图5所示的作为第一比较例的第一端板18a1和图6所示的作为第二比较例的第一端板18a2,对各自的流量进行比较。
图5所示的第一端板18a1,在构成冷却介质排出歧管52的排出连结部56b的中央部,设有排出配管58b1。在图6所示的第一端板18a2,构成冷却介质排出歧管52,在与长边侧的一侧的边60R邻接的排出歧管部54b上,设有排出配管58b2。
图7是第一端板18a、18a1和18a2的右侧连通孔流量(一侧的边60R侧的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30a和冷却介质排出连通孔30b的流量)与左侧连通孔流量(另一侧的边60L侧的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30a和冷却介质排出连通孔30b的流量)的检测结果。
因此,在第一端板18a1上,因为排出配管58b1设于冷却介质排出歧管52的中央部,所以右侧连通孔流量比左侧连通孔流量多。此外,在第一端板18a2上,因为供给配管58a和排出配管58b2与同一侧的边60R邻接设置,所以右侧连通孔流量比左侧连通孔流量有相当程度地增加。
相对于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因为供给配管58a和排出配管58b设于第一端板18a的对称位置,所以右侧连通孔流量和左侧连通孔流量被维持得等同。即,一对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30a、30a的压损等同而且一对冷却介质排出连通孔30b、30b的压损也相同,可以等同地维持各自的流量分配。由此,能够使燃料电池12的面内温度分布均匀化,容易实现所述燃料电池12发电性能的提高。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组70的部分省略立体说明图。
还有,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组10相同的构成要素附加相同的参照符号,省略其详细的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以后也同样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燃料电池组70具有设于第一端板18a的外面侧的冷却介质供给歧管72和冷却介质排出歧管74。冷却介质供给歧管72和冷却介质排出歧管74具有大致H的形状。
冷却介质供给歧管72具有:与第一端板18a的一对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30a、30a连通的一对纵长形状的供给歧管部76a、76a;连结一对所述供给歧管部76a、76a的大致中间位置,且沿长边方向(箭头C方向)的宽度尺寸设定得比一对所述供给歧管部76a、76a的沿长边方向的宽度尺寸小的供给连结部78a。在一个供给歧管部76a的箭头方向的中央,一体地设有向第一端板18a的外部延伸的供给配管80a。
冷却介质排出歧管74具有:与第一端板18a的一对冷却介质排出连通孔30b、30b连通的一对的排出歧管部76b、76b;连结一对所述排出歧管部76b、76b的大致中间位置,且沿长边方向(箭头C方向)的宽度尺寸设定得比一对所述排出歧管部76b、76b的沿长边方向的宽度尺寸小的排出连结部78b。在一个排出歧管部76b的箭头方向的中央,在与供给配管80a对称的位置(对角位置),一体地设有向第一端板18a的外部延伸的排出配管80b。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冷却介质供给歧管72和冷却介质排出歧管74具有大致H的形状。因此,第二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与具有大致コ字形状的冷却介质供给歧管50和冷却介质排出歧管52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冷却介质供给歧管72的供给配管80a,和冷却介质排出歧管74的排出配管80b配置在对称位置。因此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与供给配管58a和排出配管58b被配置在对称位置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图9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组90的部分省略立体说明图。
燃料电池组90具有设于第一端板18a的外面侧的冷却介质供给歧管92和冷却介质排出歧管94。冷却介质供给歧管92和冷却介质排出歧管94具有朝上方开口的大致コ字形状。
冷却介质供给歧管92具有:与第一端板18a的一对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30a、30a连通的一对纵长形状的供给歧管部96a、96a;连结一对所述供给歧管部96a、96a的下部侧,且沿长边方向的宽度尺寸设定得比一对所述供给歧管部96a、96a的沿长边方向的宽度尺寸小的供给连结部98a。在一边的供给歧管部96a的箭头C方向的中央,一体地设有向第一端板18a的外部延伸的供给配管100a。
冷却介质排出歧管94具有:与第一端板18a的一对冷却介质排出连通孔30b、30b连通的一对的排出歧管部96b、96b;连结一对所述排出歧管部96b、96b的下部侧,且沿长边方向(箭头C方向)的宽度尺寸设定得比一对所述排出歧管部96b、96b的沿长边方向的宽度尺寸小的排出连结部98b。在一个排出歧管部96b的箭头C方向的中央,与供给配管100a对称的位置(对角位置),一体地设有向第一端板18a的外部延伸的排出配管100b。
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冷却介质供给歧管92和冷却介质排出歧管94具有朝上方开口的大致コ字形状。因此,第三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与具有朝下方开口的大致コ字形状的冷却介质供给歧管50和冷却介质排出歧管52的第一实施方式,和具有大致H形状的冷却介质供给歧管72和冷却介质排出歧管74的第二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冷却介质供给歧管92的供给配管100a,和冷却介质排出歧管94的排出配管100b配置在对称位置。因此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与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图10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组110的部分省略立体说明图。
燃料电池组110具有设于第一端板18a的外侧面的冷却介质供给歧管112和冷却介质排出歧管114。冷却介质供给歧管112具有与第一端板18a的一对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30a、30a连通的矩形形状,接近长边侧的一侧的边60R而设有供给配管116a。冷却介质排出歧管114具有与第一端板18a的一对冷却介质排出连通孔30b、30b连通的矩形形状。在冷却介质排出歧管114上,接近长边侧的另一侧的边60L,即与供给配管116a对称的位置(对角位置)设有排出配管116b。
在该第四实施方式中,冷却介质供给歧管112的供给配管116a和冷却介质排出歧管114的排出配管116b配置在对称位置,能够得到与上述的第一~第三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组120的部分省略立体说明图。
燃料电池组120具有设于第一端板18a的外侧面的冷却介质供给歧管50和冷却介质排出歧管94。冷却介质供给歧管50具有朝下方开口的大致コ字形状,另一方面,冷却介质排出歧管94具有朝上方开口的大致コ字形状。
冷却介质供给歧管50接近长边侧的一侧的边60R,在供给歧管部54a上设有供给配管58a。冷却介质排出歧管94与长边侧的另一侧的边60L邻接在排出歧管部96b上设有排出配管100b。
因此,在该第五实施方式中,供给配管58a和排出配管100b配置在对称位置,能够得到与上述的第一~第四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而且在第五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冷却介质供给歧管50反转180度,能够作为冷却介质排出歧管94使用。因此,利用单一的歧管兼用作冷却介质供给歧管50和冷却介质排出歧管94,能够实现部件的共有化,具有经济性。

Claims (5)

1.一种燃料电池组(10),其特征在于,层叠有在电解质(42)的两侧设有一对电极(44、46)的电解质·电极结构体(20)和隔板(22、24),并在层叠方向两端配设有长方形的一对端板(18a、18b),
在所述燃料电池组(10)的相互对向的长边侧的两个边上,设有各自在层叠方向上连通而使冷却介质流通的一对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30a)和一对冷却介质排出连通孔(30b),并且,
在一个所述端板(18a)上设有:至少与所述一对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30a)或所述一对冷却介质排出连通孔(30b)中的任意一个连通的一对歧管部(54a);和连结所述一对歧管部(54a),且沿所述长边侧的宽度尺寸设定得比所述一对歧管部(54a)的沿长边侧的宽度尺寸小的连结部(56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板(18a)上设有:
与所述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30a)连通的所述一对歧管部即一对供给歧管部(54a);
连结所述一对供给歧管部(54a)的所述连结部即供给连结部(56a);
与所述冷却介质排出连通孔(30b)连通的所述一对歧管部即一对排出歧管部(54b);
连结所述一对排出歧管部(54b)的所述连结部即排出连结部(56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对供给歧管部(54a)的一个上,设有向所述端板(18a)的外部延伸的冷却介质入口配管(58a),并且,
在所述一对排出歧管部(54b)的与所述冷却介质入口配管(58a)的对角位置上,设有向所述端板(18a)的外部延伸的冷却介质出口配管(58b)。
4.一种燃料电池组(10),其特征在于,层叠有在电解质(42)的两侧设有一对电极(44、46)的电解质·电极结构体(20)和隔板(22、24),并在层叠方向两端配设有长方形的一对端板(18a、18b),
在所述燃料电池组(10)的相互对向的长边的一端侧设有一对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30a),在所述相互对向的长边的另一端侧设有一对冷却介质排出连通孔(30b),并且,所述一对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30a)和一对冷却介质排出连通孔(30b)在层叠方向上连通而使冷却介质流通,
在一个所述端板(18a)上,与一对所述冷却介质供给连通孔(30a)一体连通的冷却介质供给歧管(50),和与一对所述冷却介质排出连通孔(30b)一体连通的冷却介质排出歧管(52)沿所述长边侧排列,
在所述冷却介质供给歧管(50)上,将所述冷却介质导入该冷却介质供给歧管(50)内的冷却介质入口配管(58a),与所述长边侧的一侧的边邻接设置,
在所述冷却介质排出歧管(52)上,将所述冷却介质从该冷却介质排出歧管(52)导出的冷却介质出口配管(58b),与所述长边侧的另一侧的边邻接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入口配管(58a)和所述冷却介质出口配管(58b)配置在所述端板(18a)的面内的对称位置上。
CN2010102712159A 2009-09-02 2010-09-01 燃料电池组 Active CN1020055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02470 2009-09-02
JP2009202470A JP5054080B2 (ja) 2009-09-02 2009-09-02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JP2009-205929 2009-09-07
JP2009205929A JP5054082B2 (ja) 2009-09-07 2009-09-07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5594A CN102005594A (zh) 2011-04-06
CN102005594B true CN102005594B (zh) 2013-06-19

Family

ID=43812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712159A Active CN102005594B (zh) 2009-09-02 2010-09-01 燃料电池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617756B2 (zh)
CN (1) CN1020055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6574B (zh) * 2011-06-28 2015-07-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组
JP5629303B2 (ja) * 2012-02-07 2014-11-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GB2505958B (en) * 2012-09-18 2020-12-30 Intelligent Energy Ltd Excess coolant fluid feed to fuel cell stacks
CN103996868B (zh) * 2013-02-18 2016-06-1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堆
CN105960730B (zh) * 2014-01-31 2018-10-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堆及其装配构造
US10923755B2 (en) 2014-01-31 2021-02-16 Honda Motor Co., Ltd. Mount structure for fuel cell stack
JP6164198B2 (ja) * 2014-11-14 2017-07-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
JP6243391B2 (ja) 2015-11-05 2017-12-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99716A (en) * 1998-05-26 2000-08-08 Proton Energy Systems, Inc. Electrochemical cell frame
JP2000260439A (ja) 1999-03-09 2000-09-22 Nippon Steel Corp 固体高分子型燃料電池用ステンレス鋼製セパレータ、スペーサ、高分子膜並びに固体高分子型燃料電池
JP3971969B2 (ja) * 2002-02-26 2007-09-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固体高分子型燃料電池
ITMI20041314A1 (it) * 2004-06-30 2004-09-30 Nuvera Fuel Cells Europ Srl Dispositivo di raffreddamento per celle a combustibili a membrana
JP4523371B2 (ja) 2004-09-22 2010-08-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JP4516403B2 (ja) * 2004-10-25 2010-08-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
JP4971781B2 (ja) * 2006-03-07 2012-07-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冷媒マニホールド及び冷媒供給方法並びに冷媒排出方法
JP2008181783A (ja) 2007-01-25 2008-08-07 Honda Motor Co Ltd 燃料電池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6-92843A 2006.04.06
JP特开2008-181783A 2008.08.07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5594A (zh) 2011-04-06
US8617756B2 (en) 2013-12-31
US20110053033A1 (en) 2011-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05594B (zh) 燃料电池组
CN101312250B (zh) 燃料电池
EP2299527B1 (en) Fuel cell
JP5562593B2 (ja)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KR20190002548A (ko) 가변적인 횡단면적을 가진 반응물 가스 채널을 구비한 바이폴러 플레이트, 연료 전지 스택, 및 이러한 연료 전지 스택을 구비한 차량
CN102074716B (zh) 燃料电池
CN101453029B (zh) 燃料电池
CN102035003B (zh) 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
CN102856574B (zh) 燃料电池组
JP5054080B2 (ja)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US20090042088A1 (en) Fuel Cell
CN102082281B (zh) 燃料电池
JP5642172B2 (ja) 燃料電池の運転方法
JP5301406B2 (ja) 燃料電池
JP2010282866A (ja)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JP5054082B2 (ja)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CN102130353B (zh) 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
CN104885274B (zh) 燃料电池用隔板及包括其的燃料电池
JP5385033B2 (ja) 燃料電池
JP2013012333A (ja)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EP1294038B1 (en) Fuel cell stack with improved discharge of condensed water
JP4925078B2 (ja) 固体高分子形燃料電池
KR20160067652A (ko) 분리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연료전지
JP5802066B2 (ja)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JP2009134996A (ja) 燃料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