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03664A - 一种led侧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led侧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03664A
CN102003664A CN2010105951946A CN201010595194A CN102003664A CN 102003664 A CN102003664 A CN 102003664A CN 2010105951946 A CN2010105951946 A CN 2010105951946A CN 201010595194 A CN201010595194 A CN 201010595194A CN 102003664 A CN102003664 A CN 1020036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incidence
plane
light source
lg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951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03664B (zh
Inventor
陈光郎
付东
邵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C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Corp filed Critical TCL Corp
Priority to CN 20101059519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036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03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36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036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36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侧背光模组,包括侧背光源和导光板,能够在兼顾侧背光模组的超薄特性前提下,实现了更多的分区,同时还提供一种包括所述LED侧背光模组的显示设备,从而提高了显示设备的对比度,使其显示效果以及各种性能指标得到很大提高,具有非常巨大的进步。

Description

一种LED侧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背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侧背光模组增加分区数目的技术。
背景技术
自2004年第一款以LED为背光的液晶电视面世以来,随着LED背光技术、性能的不断提高,国内外针对电视应用的LED背光技术研发也全面开展起来,并不断走向深入。LED为低电压工作器件,具有低电压启动、工作电流易控制、可操作性好、防震性好、寿命长、色域宽、不含有汞等有害物质等优点。因此,LED是作为背光源的理想发光器件。
液晶电视的LED背光模组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下式背光,一种是侧背光。因为侧背光式背光源可以更易于设计为超薄结构,故背光模组的形式逐渐向侧背光的方式发展。
作为LED背光的一个重要指标,LED背光的分区个数对以LED为背光的液晶电视所能达到的显示效果以及各种性能指标影响很大。然而,侧背光式背光源由于光源设置在侧面,使得分区数目受到极大限制,影响了液晶电视的显示效果。
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LED侧背光模组,能够有效提高分区数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侧背光模组,包括侧背光源和导光板,能够在兼顾侧背光模组的超薄特性前提下,实现了更多的分区,同时提高了对比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LED侧背光模组,包括侧背光源和导光板,其中,所述导光板由至少两部分搭接而成。
所述的LED侧背光模组,其中,所述至少两部分包括具有阶梯状结构的第二部分、叠放在第二部分的台阶上的第一部分。
所述的LED侧背光模组,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具有第一入射面和第一出射面,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二入射面和第二出射面,所述第一入射面和第二入射面上下设置且大致齐平,所述第一入射面和第二入射面靠近所述侧背光源,用于接收所述侧背光源发出的入射光,所述第一出射面和第二出射面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顶部,用于出射从所述第一出射面和第二出射面接收的入射光。
所述的LED侧背光模组,其中,在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彼此接触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反光物质。
所述的LED侧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反光物质包括粘贴的反光膜、涂镀的反光层、填充所述接触面之间空隙的发光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LED侧背光模组,其中,所述侧背光源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
所述的LED侧背光模组,其中,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与所述导光板的搭接位置齐平的高度。
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和LED侧背光模组,所述LED侧背光模组,包括侧背光源和导光板,其中,所述导光板包括具有阶梯结构的第二部分、叠放在第二部分的台阶上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具有第一入射面和第一出射面,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二入射面和第二出射面,所述第一入射面和第二入射面上下设置,所述第一入射面和第二入射面靠近所述侧背光源,所述第一出射面和第二出射面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顶部,所述侧背光源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
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在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彼此接触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反光物质,所述反光物质包括粘贴的反光膜、涂镀的反光层、填充所述接触面之间空隙的发光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与所述导光板的搭接位置齐平的高度。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LED侧背光模组,包括侧背光源和导光板,能够在兼顾侧背光模组的超薄特性前提下,实现了更多的分区,同时还提供一种包括所述LED侧背光模组的显示设备,提高了显示设备的对比度,使其显示效果以及各种性能指标得到很大提高,具有非常巨大的进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LED侧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LED侧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线走向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实现分区数目增加的效果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LED侧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两组背光源的LED侧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LED侧背光模组,可以兼顾侧背光模组的超薄特性,又可以像直下式背光模组那样在两维空间上增加更多的分区,达到更节电、对比度更高的效果。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LED侧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LED侧背光模组包括侧背光源100和导光板200,侧背光源100的宽度与导光板200的厚度相适应。所述导光板200包括第一部分210和第二部分220;所述第二部分220呈台阶状,具有凹陷的台阶部,第一部分210搭接在第二部分220较薄的位置,即第一部分210叠放在第二部分220的台阶上。所述第一部分210和第二部分220上下层叠,组合成长方体形状。
请一并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LED侧背光源100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LED背光源100包括两排发光光源:第一光源110和第二光源120,分别由若干LED灯横向排成一排构成,所述第一光源110位于第二光源120的上部。进一步地,在两排光源之间可以设置一挡板130,该挡板130具有阻挡、反射光线的功能,用于将第一光源110和第二光源120发射的入射光反射回各自的区域,从而起到隔离第一光源110和第二光源120的作用,所述挡板130的位置与导光板的第一部分210和第二部分220的搭接位置(第一部分210的底面)处位于同一高度。
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4,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导光板200的分解图。所述第一部分210中靠近侧背光源100的一面为第一入射面211,其顶面为第一出射面212,其余的面为反射面。同样地,第二部分220中靠近侧背光源100的一面为第二入射面221,较厚处的顶面为第二出射面222,其余的各面也为反射面。优选地,第一入射面211与第二入射面221齐平,两者处于同一平面上。第一出射面212与第二出射面222都是方形平面,两个出射面齐平,并且面积大致相等。
导光板为避免光线泄露,提高光线的利用率,通常会在其反射面粘贴一层反光膜或涂镀反光层,或者利用外框架的内壁面作为反射面(该外框架用于容置导光板,其内壁面紧靠导光板),甚至可以对反射面进行加工形成可以反射入射光的光学结构等。本发明的反射面采用上述方法或者类似的方法实现反光效果。不过,对于第一部分210与第二部分220搭接在一起而彼此接触的两组反射面(即第一部分210的底面及与第一入射面211相对的侧面、第二部分220中形成台阶结构的两个平面)既可采用粘贴反光膜或涂镀反光层的方法实现,该反光膜、反光层可以同时粘贴、涂镀在第一部分210和第二部分220上,也可以粘贴、涂镀其中之一上,另外还可以采用在该两组彼此接触的反射面之间的空隙填充反光材料等方式实现反光效果。上述反射面可以保证入射的全部光线或者至少大部分光线被反射回各自的空间,以便从第一入射面211入射的光线从第一出射面212射出,而从第二入射面211入射的光线从第二出射面212射出。
所述第一光源110发出的光只能通过第一入射面211,进入第一部分210中,而由于挡板130的存在,第一光源发出的光无法进入第二入射面221。当第一光源110发出的光进入了第一部分210后,由于反射面的存在,只能通过第一出射面212射出,如图4所示。为了保证出射光线均匀性,可以通过传统的网点印刷的方法控制各个位置光的透出量,也可以采用加工棱镜的方法来实现光线的均匀射出。
由于传统的LED侧背光模组只有一排光源,所能对其进行分区的数量很有限。而本发明实施例的LED侧背光模组,其包括两排光源,每排光源从导光板的不同区域射出,互不干扰,如图5所示,其第一出射面212和第二出射面222都可以分别进行分区控制,这样地话,可以对其进行分区控制的数量比传统的LED侧背光模组多了一倍。在兼顾侧背光模组的超薄特性前提下,又实现了更多的分区,对比度更高,使得以其为背光的液晶电视所能达到的显示效果以及各种性能指标得到很大提高,具有非常巨大的进步。虽然上述实施例中,由两部分搭接而成的导光板的每一部分各设置有一组对应的光源可以取得更好的分区效果,不过上述采用搭接结构的导光板也可以只采用一组光源,即导光板的每一部分接收同一组光源的入射光,并分别将其由各自的出射面出射,同样可以实现将光线分区出射的效果。
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LED侧背光模组包括侧背光源1000和导光板2000,如图6所示。所述侧背光源1000包括三排发光光源,自上而下分别是:A光源、B光源和C光源;以及三排光源之间的两个挡板;所对应的导光板2000也分为三部分:A部分2100、B部分2200和C部分2300,所述A部分2100、B部分2200和C部分2300搭接在一起,即A部分2100叠放在B部分2200的台阶上,B部分2200叠放在C部分2300的台阶上。与第一实施例的光线走向原理相同,A光源只能进入A部分2100,并从其顶面射出;B光源只能进入B部分2200,并从其顶面射出;C光源只能进入C部分2300,并从其顶面射出;这样三排光源从导光板的不同区域射出,互不干扰,这样的话,可以对其进行分区控制的数量就比传统的LED侧背光模组多了两倍。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提供的增加分区数目的LED侧背光模组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两种实施例,也可以包括更多部分的导光板以及更多排的侧背光源,以实现更多的分区。
另外,所述侧背光源也可以为两组:第一侧背光源400和设置在另一侧的第二侧背光源500,导光板也相应的分成四部分,第一、二侧背光源的经过导光板的光路情况都如第一实施例中所述,这里就不再多赘述。这样,就增加了更多的分区,如图7所示。
本发明提供的LED侧背光模组,能够在兼顾侧背光模组的超薄特性前提下,又实现了更多的分区,对比度更高了,使得以其为背光的液晶电视所能达到的显示效果以及各种性能指标得到很大提高,具有非常巨大的进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和LED侧背光模组,所述LED侧背光模组,进一步包括有侧背光源和导光板。
具体说来,所述导光板包括具有阶梯结构的第二部分、叠放在第二部分的台阶上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具有第一入射面和第一出射面,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二入射面和第二出射面,所述第一入射面和第二入射面上下设置,所述第一入射面和第二入射面靠近所述侧背光源,所述第一出射面和第二出射面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顶部,所述侧背光源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
其中,所述LED侧背光模组的光路图和结构示意图如本发明中第一实施例中所述那样,这里就不多做描述。
这样地话,在兼顾侧背光模组的超薄特性前提下,又实现了对显示面板的更多的分区,使得显示面板的对比度更高,显示效果以及各种性能指标得到很大提高,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进一步地,在所述显示设备的导光板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彼此接触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反光物质,用于将两部分的光线分别反射回各自的区域中。所述反光物质包括粘贴的反光膜、涂镀的反光层、填充所述接触面之间空隙的发光材料中的至少一种。以实现对侧背光源的光路的更好的控制。
另外,所述显示设备的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与所述导光板的搭接位置齐平的高度,即挡板的高度大致齐平于第二部分的台阶面。使得第一光源的光只能进入导光板的第一部分,第二光源的光只能进入导光板的第二部分,第一、而光源互不干扰,从而更好地实现显示面板的分区。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LED侧背光模组,包括侧背光源和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由至少两部分搭接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侧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部分包括具有阶梯状结构的第二部分、叠放在第二部分的台阶上的第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侧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具有第一入射面和第一出射面,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二入射面和第二出射面,所述第一入射面和第二入射面上下设置且大致齐平,所述第一入射面和第二入射面靠近所述侧背光源,用于接收所述侧背光源发出的入射光,所述第一出射面和第二出射面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顶部,用于出射从所述第一出射面和第二出射面接收的入射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侧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彼此接触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反光物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侧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物质包括粘贴的反光膜、涂镀的反光层、填充所述接触面之间空隙的发光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LED侧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背光源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ED侧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与所述导光板的搭接位置齐平的高度。
8.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和LED侧背光模组,所述LED侧背光模组,包括侧背光源和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具有阶梯结构的第二部分、叠放在第二部分的台阶上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具有第一入射面和第一出射面,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二入射面和第二出射面,所述第一入射面和第二入射面上下设置,所述第一入射面和第二入射面靠近所述侧背光源,所述第一出射面和第二出射面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顶部,所述侧背光源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彼此接触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反光物质,所述反光物质包括粘贴的反光膜、涂镀的反光层、填充所述接触面之间空隙的发光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与所述导光板的搭接位置齐平的高度。
CN 201010595194 2010-12-20 2010-12-20 一种led侧背光模组 Active CN1020036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95194 CN102003664B (zh) 2010-12-20 2010-12-20 一种led侧背光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95194 CN102003664B (zh) 2010-12-20 2010-12-20 一种led侧背光模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3664A true CN102003664A (zh) 2011-04-06
CN102003664B CN102003664B (zh) 2013-11-06

Family

ID=43811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595194 Active CN102003664B (zh) 2010-12-20 2010-12-20 一种led侧背光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0366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9097A (zh) * 2012-07-09 2012-12-0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相应的液晶显示装置
WO2016197436A1 (zh) * 2015-06-08 2016-12-1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7966760A (zh) * 2018-01-19 2018-04-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组件、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8562967A (zh) * 2018-03-26 2018-09-21 重庆慧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背光模组、显示屏及终端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53218A1 (en) * 2004-09-10 2007-11-0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Backlight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1509636A (zh) * 2009-03-26 2009-08-1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组合和背光模块
WO2010004801A1 (ja) * 2008-07-07 2010-01-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1886769A (zh) * 2009-05-15 2010-11-17 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 具有微调色度功能的背光模块及其微调色度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53218A1 (en) * 2004-09-10 2007-11-0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Backlight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O2010004801A1 (ja) * 2008-07-07 2010-01-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1509636A (zh) * 2009-03-26 2009-08-1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组合和背光模块
CN101886769A (zh) * 2009-05-15 2010-11-17 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 具有微调色度功能的背光模块及其微调色度的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9097A (zh) * 2012-07-09 2012-12-0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相应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2809097B (zh) * 2012-07-09 2015-11-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相应的液晶显示装置
WO2016197436A1 (zh) * 2015-06-08 2016-12-1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7966760A (zh) * 2018-01-19 2018-04-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组件、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8562967A (zh) * 2018-03-26 2018-09-21 重庆慧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背光模组、显示屏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3664B (zh) 2013-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2878B (zh) 量子点发光器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1140335A (zh) 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CN202267758U (zh) 一种导光板、背光源及显示设备
CN201757337U (zh) Led背光装置、液晶显示器及显示终端
CN104633521A (zh) 背光模组
CN101852375B (zh) 背光模块及其液晶显示装置
US10914982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1144869A (zh) 导光板及采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CN105190153A (zh) 导光板、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及电视接收装置
CN102003664B (zh) 一种led侧背光模组
CN107861293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组
US20120154691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CN105301840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727493A (zh) 一种扩散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1749601A (zh) 背光模块及具有其的显示器
CN102691945A (zh) 侧入式背光模组
US10095063B2 (en) Direct typ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201652057U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CN101818883A (zh) 用于led模组的导光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878525A (zh) 棱镜膜、侧光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4883126U (zh) 一种侧发光的液晶显示模组
CN101299109B (zh) 具有契型对接式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CN102691944A (zh) Led侧背光模组
CN201513795U (zh) 一种侧光式led背光模组
CN100376966C (zh) 导光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