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86769A - 具有微调色度功能的背光模块及其微调色度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微调色度功能的背光模块及其微调色度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86769A CN101886769A CN2009100512935A CN200910051293A CN101886769A CN 101886769 A CN101886769 A CN 101886769A CN 2009100512935 A CN2009100512935 A CN 2009100512935A CN 200910051293 A CN200910051293 A CN 200910051293A CN 101886769 A CN101886769 A CN 10188676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gp
- white light
- light leds
- colourity
- chromatic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微调色度功能的背光模块及其微调色度的方法,该背光模块包括:一第一导光板,具有相对的第一面与第二面;一第二导光板,具有相对的第一面与第二面,该第二导光板的第一面和第一导光板的第二面相互接触,该第二导光板的第二面设有反射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数第一色度白光LED,设于该第一导光板的侧边,所述第一色度白光LED共同连接一独立的第一电路回路;复数第二色度白光LED,设于该第二导光板的侧边,所述第二色度白光LED共同连接一另一独立的第二电路回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微调整色度或色温,且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应用于诸如液晶电视、计算机、手机等显示器做为发光装置的背光模块,尤其涉及该背光模块的光源结构及其微调色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电子产品而言,其操作接口是否能够发光除了涉及照明效果外,还关系到视觉美观、质感等方面的附加价值。所述具有发光效果的操作接口,通常包含有一背光模块,该背光模块的结构主要包括有一导光板与至少一光源,导光板包含一出光面以及至少一入光面,与出光面相对的底面通常做为入光面,或可将导光板的侧边做为入光面,并于该入光面设置光源;导光板的正面可以按实际需要依序贴设增光片、扩散片等光学膜片。如图1所示,普遍被使用的现有的侧光式导光板,即在导光板A的至少一侧边设置光源D,而导光板A的底面通常设置有反射片B,以将溢出导光板的光线反射回收至导光板内重新整理利用,并防止背光模块漏光,经过增光片与扩散片等光学膜片C的光线由预定之视角或方向导出,以呈现良好的光辉度与均匀度。基于光传导效率与均匀性的考虑,对于长度较大的导光板,有些会将导光板底面设计为斜面,反射片B则贴于该斜面,而光源D则设于导光板厚度最大的一侧,且该斜面是使导光板厚度呈现距离光源愈远而愈小的趋势,使得光线从反射片反射出导光板时能尽量接近均匀,同时减少光源的数量。
所述光源可为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或冷阴极管(CCFL);由于体积小、耗电少、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使用于背光模块的光源已有逐渐由LED取代CCFL的趋势。使用于背光模块的光源多使用白光,而利用LED产生白光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是在蓝光二极管中加入荧光剂来吸收蓝光,进而释放出白色光,其色度由蓝色芯片的波长及荧光剂成份决定。其优点是驱动线路简单;缺点则是一经选定色度或色温,即无法在实际应用中调整。
另一种白光则经由适当的混合红、绿、蓝三种颜色的色光来达到。其优点是由红、绿、蓝驱动电流的搭配,可以调整出全色域的光(包含白光)。缺点是驱动线路的设计复杂,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具有微调色度功能的背光模块,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该背光模块的微调色度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背光模块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包括:一第一导光板,具有相对的第一面与第二面;一第二导光板,具有相对的第一面与第二面,该第二导光板的第一面和第一导光板的第二面相互接触,该第二导光板的第二面设有反射片;还包括:复数第一色度白光LED,设于该第一导光板的侧边,所述第一色度白光LED共同连接一独立的第一电路回路;复数第二色度白光LED,设于该第二导光板的侧边,所述第二色度白光LED共同连接一另一独立的第二电路回路;
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微调色度的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的:
将两个导光板相互堆栈,并在每一导光板的至少一侧分别设置不同色度的白光LED,相同色度的白光LED为一组并分别连接一独立的电路回路;
在通入电流时,不同色度的白光LED分别产生不同的光色各自进入导光板,从一导光板射出的光进入另一导光板内时可形成混光;
通过分别控制电流量的大小,改变亮度;
再由两导光板的亮度比例的改变而调整色度,且该色度是在所述不同色度的白光LED之间微调改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微调整色度或色温,且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块基本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显示本发明背光模块第一实施例的基本组件组合关系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显示本发明背光模块第一实施例的组件组合后,光线的传导路径示意图;
图4为显示本发明背光模块第一实施例的组件组合后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显示本发明背光模块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在第二色度白光LED与第二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设置具备颜色膜片的示意图;
图6为显示本发明背光模块第二实施例的基本组件组合关系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是将两个导光板相互堆栈,并在每一导光板的至少一侧分别设置不同色度的白光LED,相同色度的白光LED为一组并分别连接一独立的电路回路,在通入电流时,不同色度的白光LED分别产生不同的光色各自进入导光板,从一导光板射出的光进入另一导光板内时可形成混光,又,由控制电流量的大小,可改变亮度,再由两导光板之亮度比例的改变而调整色度,且该色度是在一特定的色度范围内(例如在所述不同色度的白光LED之间)微调改变。
本发明的其中一技术手段,是提供相对两侧面均为平面的一第一导光板与一第二导光板,第一导光板的第二面与第二导光板的第一面接触而堆栈,第二导光板的第二面则设置反射片,并在该第一及第二导光板的至少一侧分别设置至少一第一色度白光LED与至少一第二色度白光LED,其分别射入第一、二导光板的光线最终由第一导光板的第一面射出。所述第一色度白光LED与第二色度白光LED可以分别设于该第一导光板与第二导光板的相同一侧,也可以设置在相反的一侧。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手段,是提供第一面为平面且第二面为斜面的第一导光板,以及第一面为斜面且第二面为平面的第二导光板,该两斜面的斜度相同,藉以将第一导光板的第二面与第二导光板的第一面接触而堆栈时,使第一导光板的第一面平行于第二导光板的第二面;第二导光板的第二面则设置反射片,并在该第一及第二导光板的厚度最大一侧分别设置至少一第一色度白光LED与至少一第二色度白光LED,其分别射入第一、二导光板的光线最终由第一导光板的第一面射出。
本发明的再一技术手段,可以在所述第一色度白光LED与第一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及/或第二色度白光LED与第二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设有一具备颜色的膜片,以改变射入导光板内的光线颜色。
参阅图2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包括有一第一导光板1A与一第二导光板1B,该第一导光板1A具有相对的第一面1A1与第二面1A2,该第一面1A1为水平的平面,第二面1A2为斜面,在其最大厚度的一侧设置至少一第一色度白光LED4A;第一面1A1上则设置诸如增光片、扩散片等组成的光学膜片3。第二导光板1B亦具有位于相对两侧的第一面1B1与第二面1B2,该第一面1B1为对应第一导光板1A之第二面1A2的斜面,而第二面1B2则为水平的平面;所述第二面1A2与第一面1B1的斜度相同,因此,当第二面1A2与第一面1B1接触时,第一面1A1与第二面1B2彼此平行;第二导光板1B同样在其最大厚度的一侧设置至少一第二色度白光LED4B,以及在第二面1B2设置一反射片2。
所述复数第一色度白光LED4A共同连接一独立的第一电路回路,在通入电流时,得以产生光线投射进入第一导光板1A,并由控制电流量,可改变其亮度。所述复数第二色度白光LED4B则共同连接另一独立的第二电路回路,在通入电流时,得以产生光线投射进入该第二导光板1B,由控制电流量,亦能改变其亮度。第二色度白光LED4B射入第二导光板4B内的部分光线可以直接进入第一导光板1A内,部分光线则由反射片2反射再进入第一导光板1A,进而和由第一色度白光LED射入第一导光板1A的光线形成混光,经由控制电流量的改变而控制第一导光板与第二导光板亮度比例的不同,从而达到调整色度的目的。
图5是显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可以在第二色度白光LED4B与第二导光板1B的入光面之间设置一具有颜色的膜片5,或在第一色度白光LED4A与第一导光板1A的入光面之间设置一具有颜色的膜片;或第一色度白光LED与第一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以及第二色度白光LED与第二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均设置具有颜色的膜片,亦可改变进入第一导光板1A或/及第二导光板1B内的光线颜色。
图6所示是显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是将第一导光板1A的第一面1A1与第二面1A2,以及第二导光板1B的第一面1B1与第二面1B2均形成为平行的平面,同样的,在第一导光板1A的第一面1A1设置复数光学膜片3,第二导光板1B的第二面1B2则设置反射片2,第一导光板1A的第二面1A2与第二导光板1B的第一面1B1相互接触;而第一导光板1A的至少一侧则设置复数第一色度白光LED4A并连接独立的电路回路;第二导光板1B的至少一侧则设置复数第二色度白光LED4B并连接另一独立的电路回路,由电路通入电流而发光,以及由改变电流量来改变光的亮度,进而做光色度的微调。
以上所述仅为用以解释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具以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发明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意图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微调色度功能的背光模块,包括:一第一导光板,具有相对的第一面与第二面;一第二导光板,具有相对的第一面与第二面,该第二导光板的第一面和第一导光板的第二面相互接触,该第二导光板的第二面设有反射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数第一色度白光LED,设于该第一导光板的侧边,所述第一色度白光LED共同连接一独立的第一电路回路;复数第二色度白光LED,设于该第二导光板的侧边,所述第二色度白光LED共同连接一另一独立的第二电路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微调色度功能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板的第二面以及第二导光板的第一面均为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微调色度功能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板的第二面以及第二导光板的第一面均为斜度相同的斜面,该两斜面接触时,所述第一导光板的第一面平行于第二导光板的第二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微调色度功能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度白光LED与第二色度白光LED分别设于该第一导光板与第二导光板的相同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微调色度功能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度白光LED与第二色度白光LED分别设于该第一导光板与第二导光板相反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微调色度功能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度白光LED与第二色度白光LED分别设于该第一导光板与第二导光板厚度最大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具有微调色度功能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度白光LED与第一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设有一具备颜色的膜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具有微调色度功能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色度白光LED与第二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设有一具备颜色的膜片。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微调色度功能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板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复数所述第一色度白光LED,所述第二导光板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复数所述第二色度白光LED。
10.一种背光模块的微调色度的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的:
将两个导光板相互堆栈,并在每一导光板的至少一侧分别设置不同色度的白光LED,相同色度的白光LED为一组并分别连接一独立的电路回路;
在通入电流时,不同色度的白光LED分别产生不同的光色各自进入导光板,从一导光板射出的光进入另一导光板内时可形成混光;
通过分别控制电流量的大小,改变亮度;
再由两导光板的亮度比例的改变而调整色度,且该色度是在所述不同色度的白光LED之间微调改变。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512935A CN101886769A (zh) | 2009-05-15 | 2009-05-15 | 具有微调色度功能的背光模块及其微调色度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512935A CN101886769A (zh) | 2009-05-15 | 2009-05-15 | 具有微调色度功能的背光模块及其微调色度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86769A true CN101886769A (zh) | 2010-11-17 |
Family
ID=43072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0512935A Pending CN101886769A (zh) | 2009-05-15 | 2009-05-15 | 具有微调色度功能的背光模块及其微调色度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886769A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03664A (zh) * | 2010-12-20 | 2011-04-06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led侧背光模组 |
CN102155698A (zh) * | 2011-05-12 | 2011-08-17 | 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 | 背光模块 |
CN106125189A (zh) * | 2016-08-30 | 2016-11-1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
CN106609919A (zh) * | 2015-10-16 | 2017-05-03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 |
CN106646718A (zh) * | 2016-10-20 | 2017-05-10 | 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 | 具区段出光控制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
CN108132564A (zh) * | 2018-01-23 | 2018-06-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导光结构、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
CN108363241A (zh) * | 2018-02-12 | 2018-08-03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及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器 |
CN108881564A (zh) * | 2018-09-17 | 2018-11-23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电子设备的机壳及电子设备 |
CN111217151A (zh) * | 2020-01-08 | 2020-06-02 | 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楔型导光板的堆栈加工方法及其堆栈加工设备 |
-
2009
- 2009-05-15 CN CN2009100512935A patent/CN101886769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03664A (zh) * | 2010-12-20 | 2011-04-06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led侧背光模组 |
CN102003664B (zh) * | 2010-12-20 | 2013-11-06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led侧背光模组 |
CN102155698A (zh) * | 2011-05-12 | 2011-08-17 | 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 | 背光模块 |
CN102155698B (zh) * | 2011-05-12 | 2012-12-12 | 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 | 背光模块 |
CN106609919A (zh) * | 2015-10-16 | 2017-05-03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 |
CN106125189A (zh) * | 2016-08-30 | 2016-11-1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
CN106646718A (zh) * | 2016-10-20 | 2017-05-10 | 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 | 具区段出光控制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
US10884180B2 (en) | 2018-01-23 | 2021-01-05 |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Light guide assembly, backlight and display apparatus |
CN108132564B (zh) * | 2018-01-23 | 2020-12-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导光结构、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
CN108132564A (zh) * | 2018-01-23 | 2018-06-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导光结构、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
CN108363241A (zh) * | 2018-02-12 | 2018-08-03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及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器 |
CN108363241B (zh) * | 2018-02-12 | 2021-06-29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及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器 |
CN108881564A (zh) * | 2018-09-17 | 2018-11-23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电子设备的机壳及电子设备 |
CN108881564B (zh) * | 2018-09-17 | 2021-01-15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电子设备的机壳及电子设备 |
CN111217151A (zh) * | 2020-01-08 | 2020-06-02 | 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楔型导光板的堆栈加工方法及其堆栈加工设备 |
CN111217151B (zh) * | 2020-01-08 | 2021-09-17 | 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楔型导光板的堆栈加工方法及其堆栈加工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86769A (zh) | 具有微调色度功能的背光模块及其微调色度的方法 | |
CN201382341Y (zh) | 视频控制的动态发光二极管背光组件 | |
US8564739B2 (en) | LED backlight system for LCD displays | |
CN101876409A (zh) | 可微调色度的背光模块及其混光方法 | |
CN201757335U (zh) | 一种led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器及显示终端 | |
CN201811096U (zh) | 背光模组、发光二极管装置及其透镜 | |
CN204083998U (zh) | 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987593A (zh) | 面状照明装置及以面状照明装置为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1149520A (zh) | 侧光式曲面导光板背光模组 | |
CN101639185A (zh) | Led背光模组 | |
CN105700230B (zh) | 背光源、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KR101797669B1 (ko) | 백라이트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CN104360537A (zh) | 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01556402A (zh) | Led背光模组及其使用的导光板 | |
CN106896576A (zh) | 一种超薄直下式背光结构 | |
CN203363863U (zh) |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201407557Y (zh) | 具有微调色度功能的背光模块 | |
CN203615191U (zh) |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便携式终端设备 | |
CN201439906U (zh) | 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 |
CN203384791U (zh) | 一种背光源模块 | |
CN202469772U (zh) | 直下式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 |
CN202327857U (zh) | 一种高亮度超薄型背光源 | |
CN103712127A (zh) | 一种光源组件、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US20140071655A1 (en) | Direct Backlight Module | |
CN203771224U (zh) |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