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55698A - 背光模块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55698A
CN102155698A CN 201110122488 CN201110122488A CN102155698A CN 102155698 A CN102155698 A CN 102155698A CN 201110122488 CN201110122488 CN 201110122488 CN 201110122488 A CN201110122488 A CN 201110122488A CN 102155698 A CN102155698 A CN 1021556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dy
lgp
extension
light
backligh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12248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55698B (zh
Inventor
叶钧皓
苏东权
林育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Global Lighting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XIANGLONG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XIANGLONG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XIANGLONG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1012248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556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556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556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556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556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包括:相互迭设的一第一导光板及一第二导光板;该第一导光板包括:一第一板体;第一板体具有相对之一第一内表面及一第一外表面,该第一内表面面对该第二导光板;以及一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位于该第一内表面的边缘,并自该第一板体朝该第二导光板之方向伸至该第二导光板的一侧面,该第一延伸部与该第一板体共构成一之第一入光面,该第一延伸部还具一第一反射面,该第一反射面至少连接该第一入光面与该第一内表面其中之一;以及一第一光源;第一光源位于该第一入光面的一侧,并朝该第一入光面投射光线;该第一反射面引导该第一光源的光线至该第一外表面;可有效地接收大发光面积之发光面。

Description

背光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尤其涉及该背光模块的结构。
背景技术
背光模块依光源位置大致可分为「侧光式」及「直下式」设计,其中「侧光式」设计之背光模块是将光源例如发光二极管(LED)设置在导光板侧边,再利用导光板控制光束行进方向,以提供均匀之面光源。
随着现代趋势之需求及限制,许多发光产品朝向短小轻薄之外型发展,使得发光产品内之背光模块之导光板也逐渐薄型化,缩小导光板之厚度;甚至,导光板侧面之入光面之面积也小于光源(如发光二极管)之有效出光面积,反而导致导光板之入光面无法有效接收光源之全部出光,进而衰减导光板的出光效率。
如此,如何研发出一种背光模块,可有效改善上述所带来的缺失及不便,进而保持导光板原有的出光效率,又可避免导光板之厚度不致过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考虑的刻不容缓之一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块,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相互迭设的一第一导光板及一第二导光板;该第一导光板包括:一第一板体;所述的第一板体具有相对之一第一内表面及一第一外表面,该第一内表面面对该第二导光板;以及一第一延伸部;所述的第一延伸部位于该第一内表面的边缘,并自该第一板体朝该第二导光板之方向伸至该第二导光板的一侧面,该第一延伸部与该第一板体共构成一之第一入光面,该第一延伸部还具一第一反射面,该第一反射面至少连接该第一入光面与该第一内表面其中之一;以及一第一光源;所述的第一光源位于该第一入光面的一侧,并朝该第一入光面投射光线;该第一反射面引导该第一光源的光线至该第一外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导光板的入光面可有效地接收大发光面积之发光面;提供双面显示器的双向的光源;还可搭配多个不同方向或/及不同颜色之光源,以便均匀混出预期颜色的光线。
附图说明
第1图绘示本发明背光模块之一第一实施例之侧视图。
第2图绘示本发明背光模块之一第二实施例之侧视图。
第3A图绘示本发明背光模块之第二实施例依据一单向出光设计之侧视图。
第3B图绘示第3A图之一变化之侧视图。
第3C图绘示第3B图之又一变化之侧视图。
第4A图绘示本发明背光模块之第二实施例依据一双向出光设计之侧视图。
第4B图绘示第4A图之一变化之侧视图。
第5A图绘示本发明背光模块之一第三实施例之侧视图。
第5B图绘示本发明背光模块之第三实施例之俯视图。
第6A图绘示本发明背光模块之第三实施例依据一单向出光设计之侧视图。
第6B图绘示第6A图之一变化之侧视图。
第6C图绘示第6B图之又一变化之侧视图。
第7A图绘示本发明背光模块之第三实施例依据一双向出光设计之侧视图。
第7B图绘示第7A图之一变化之侧视图。
第8图绘示本发明背光模块之一第四实施例之侧视图。
第9(a)图至第9(f)图绘示本发明背光模块对各反射面之形状变化之侧视图。
第10图绘示本发明背光模块各实施例之一变化之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为揭露一种背光模块,用以在两薄形化导光板迭合后,加大此些导光板各自之入光面面积,却又不需增加此些导光板本身之厚度,以便此些导光板之入光面可有效地接收大发光面积之发光面。
本发明为揭露一种背光模块,用以提供不同方向之光源,以提供双面显示器双向之光源。
本发明为揭露一种背光模块,用以搭配多个不同方向或/及不同颜色之光源,以便均匀混出预期颜色之光线。
本发明之一实施方式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背光模块包含相迭设之一第一导光板及一第二导光板及一第一光源。第一导光板包含一第一板体及一第一延伸部。第一板体具有相对之一第一内表面及一第一外表面,第一内表面面对第二导光板。第一延伸部位于第一内表面之边缘,并自第一板体朝第二导光板之方向伸至第二导光板之一侧面,并面对此侧面。第一延伸部与第一板体共构成一第一入光面。第一延伸部更具一第一反射面,第一反射面连接第一入光面与第一内表面。第一光源位于第一入光面之一侧,并朝第一入光面投射光线,使得第一反射面引导第一光源之光线至第一外表面。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背光模块包含相迭合之二导光板及二光源。此二导光板相互迭合,此些光源分别对导光板之入光面投射光线,导光板之各入光面之面积大于其导光板任一段之截面积,且导光板之各入光面之面积大于等于各对应光源之发光面。如此,此些导光板之入光面便可有效地接收大发光面积之发光面。
请参阅第1图所示。第1图绘示本发明背光模块10之一第一实施例之侧视图。
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之背光模块10。背光模块10包含一第一导光板100及一第二导光板400、一第一光源LS1及一第二光源LS2。第一导光板100大致呈「L」字形,包含一第一板体110及一第一延伸部120。第一板体110具有相对之第一内表面111及第一外表面112,以及环绕其第一内表面111及第一外表面112之侧面(如图所示),其中任一侧面的面积均小于第一内表面111及第一外表面112的面积,且任一侧面均与第一外表面112相垂直。第一延伸部120自第一内表面111之边缘朝外延伸。第一延伸部120与第一板体110共构成一连续之第一入光面122。第一延伸部120更具一第一反射面121,第一反射面121连接第一入光面122与第一内表面111。
第二导光板400大致呈「L」字形,包含一第二板体410及一第二延伸部420。第二板体410具有相对之第二内表面411及第二外表面412,以及环绕其第二内表面411及第二外表面412之侧面(如图所示),其中任一侧面的面积均小于第二内表面411及第二外表面412的面积,且任一侧面均与第二外表面412相垂直。第二延伸部420自第二内表面411之边缘朝外延伸。第二延伸部420与第二板体410共构成一连续之第二入光面422。第二延伸部420更具一第二反射面421,第二反射面421连接第二入光面422与第二内表面411。
第一导光板100与第二导光板400相互迭合,使得第一板体110之第一内表面111接合第二板体410之第二内表面411,且第一延伸部120与第二延伸部420相互远离,且分别朝二相反之方向延伸,使得第一延伸部120处于第二板体410之一旁、第二延伸部420处于第一板体110之一旁。举例来说,通过黏着层(图中未示),第一板体110之第一内表面111固定地结合于第二板体410之第二内表面411上。
具体来说,当第一导光板100通过第一内表面111与第二导光板400之第二内表面411相互迭合后,第一导光板100之第一延伸部120自第一板体110朝第二板体410(即朝方向D1)之方向延伸,使得第一延伸部120伸至第二导光板400远离第二入光面422之侧面旁,且第一延伸部120之第一反射面121邻近第二导光板400远离第二入光面422之侧面,意即第一延伸部120与第二板体410处于相同水平;同时,第二导光板400之第二延伸部420自第二板体410朝第一板体110(即朝方向D2)之方向延伸,使得第二延伸部420伸至第一导光板100远离第一入光面122之侧面旁,且第二延伸部420之第二反射面421邻近第一导光板100远离第一入光面122之侧面。此外,第一反射面121与第二反射面421之具体外型种类将描述于后(如第9图)。
第一光源LS1位于第一入光面122之一侧,用以朝第一入光面122投射光线L11,使得第一光源LS1之光线L11可自第一入光面122进入第一板体110内。此外,第一光源LS1之部份光线L11在第一板体110内可经第一反射面121之反射,而使光线朝第一外表面112输出,以增加第一板体110之发光亮度。第一光源LS1例如是LED灯条(LED light bar),包含多个LED组件,每一LED组件皆具有一定之出光面积。
第二光源LS2位于第二入光面422之一侧,用以朝第二入光面422投射光线L21,使得第二光源LS2之光线L21可自第二入光面422进入第二板体410内。此外,第二光源LS2之部份光线L21在第二板体410内可经第二反射面421之反射,而使光线朝第二外表面412输出,以增加第二板体410之发光亮度。第二光源LS2例如是LED灯条(LED light bar),包含多个LED组件,每一LED组件皆具有一定之出光面积。
由于第一导光板100与第二导光板400相互迭合,且第一入光面122与第二入光面422之方向相互背对,使得第一光源LS1与第二光源LS2具有相互面对之发光方向。
如此,由于第一入光面122之面积大于等于第一光源LS1之总出光面积,第一入光面122便可有效地接受大部分之第一光源LS1之总出光量。由于第二入光面422之面积大于等于第二光源LS2之总出光面积,第二入光面422便可有效地接受大部分之第二光源LS2之总出光量。
加上,虽然第一入光面122之面积大于第一板体110任一段之截面积,且第二入光面422之面积大于第二板体410任一段之截面积,当第一导光板100与第二导光板400相迭合后,且第一延伸部120与第二延伸部420相互反向地配置于第二导光板400与第一导光板100之一旁,第一导光板100与第二导光板400相迭合之总厚度不会增加,仍可实现背光模块10之薄型化发展。
请参阅第2图所示。第2图绘示本发明背光模块11之一第二实施例之侧视图。
根据第一实施例第1图之基础下,第二实施例之背光模块11之第一导光板200除了具有第一板体210及一第一延伸部220外,更包含一第三反射面213。第三反射面213位于第一板体210远离第一入光面222之一侧面,并邻近第二反射面521,甚至贴合第二反射面521。同样地,第二导光板500除了具有第二板体510及一第二延伸部520外,更包含一第四反射面513。第四反射面513位于第二板体510远离第二入光面522之一侧面,并邻近第一反射面221,甚至贴合第一反射面221。
如此,第一光源LS1之光线L12经由第一板体210之引导而到达第三反射面213后,可被第三反射面213所反射而朝第一外表面212输出,不致由第一板体210远离第一入光面222之一侧面溢出,造成无效光线之浪费;同样的,第二光源LS2之光线L22经由第二板体510之引导而到达第四反射面513后,可被第四反射面513所反射而朝第二外表面512输出,不致由第二板体510远离第二入光面522之一侧面溢出,造成无效光线之浪费。
此外,第三反射面213之外型不限必须匹配第二反射面521之外型,第四反射面513之外型不限必须匹配第一反射面221之外型。但是,各反射面之具体外型种类将描述于后。
然而,当第三反射面213之外型匹配第二反射面521之外型,且第四反射面513之外型匹配第一反射面221之外型(第2图)时,第三反射面213与第二反射面521相贴合,且第四反射面513与第一反射面221相贴合,则可帮助第二导光板500与第一导光板200之稳固结合。
本发明背光模块10、11之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皆可朝单向出光设计或双向出光设计进行,即将反射片设于第一导光板100、200或第二导光板400、500之一外表面(单向出光设计),或将反射片设于第一导光板100、200与第二导光板400、500之间(双向出光设计)。
以下以第二实施例之背光模块11为例提出单向出光设计与双向出光设计之实施方式,并非仅限于第二实施例之实行,单向出光设计与双向出光设计之实施方式也可实行于上述第一实施例之背光模块10上。
请参阅第3A图所示。第3A图绘示本发明背光模块11之第二实施例依据一单向出光设计之侧视图。根据第二实施例之一变化,背光模块11可为单向(方向D1)出光,背光模块11更包含一第一反射片430,第一反射片430设置于第一板体210之第一外表面212(如第3A图)或第二板体510之第二外表面512(图未示)。如此,第一光源LS1之光线L13可被第一反射片430所反射而引导至第二板体510,其中光线L13可被第一反射面221所反射而引导至第一反射片430,再被第一反射片430所反射而引导至第二板体510。同样地,第二光源LS2之光线L23可被第一反射片430所反射而回到第二板体510内。
请参阅第3B图所示。第3B图绘示第3A图之一变化之侧视图。根据第二实施例第3A图之基础下,第二导光板500更包含一第二荧光层431,第二荧光层431设置于第二板体510之第二外表面512。第一光源LS1与第二光源LS2具有相同之第一色光C1。如此,第一光源LS1与第二光源LS2之第一色光C1可经第二导光板500传输至第二荧光层431。第二荧光层431受到第一色光C1的激发而发出第二色光C2,而第一色光C1与第二色光C2混光为第三色光C3。
举例而言,当第一光源LS1与第二光源LS2(采用蓝光LED)所发出之第一色光C1为蓝光,第二荧光层431采用黄光荧光层,使得第二色光C2为黄光,以使混光而得的第三色光C3成为白光。举另一例而言,当第一光源LS1与第二光源LS2(采用蓝光LED)所发出之第一色光C1为蓝光,第二荧光层431为红色荧光粉、绿色荧光粉混合而得的荧光层,使得第二色光C2为红绿混光,使得混光而得的第三色光成为白光C3。
请参阅第3C图所示。第3C图绘示第3B图之又一变化之侧视图。根据第一实施例第3B图之基础下,第一导光板200更包含一第一荧光层441,第一荧光层441设置于第一板体210之第一内表面211。第一光源LS1与第二光源LS2具有不相同之第一色光C1与第四色光C4。如此,第一光源LS1之第一色光C1可经第一荧光层441之激发而发出第二色光C2,而第一色光C1与第二色光C2混光为第三色光C3。第二光源LS2之第四色光C4可经第二荧光层431之激发而发出第五色光C5。进入第二板体510之第三色光C3与第二光源LS2之第四色光C4混光为第六色光C6。第六色光C6与第五色光C5于第二荧光层431中混光为第七色光C7,故,配合第一光源LS1与第二光源LS2之光线最终可自第二荧光层431输出第七色光C7。
如此,相较于多种色光在现有技术单一导光板中之荧光粉进行混光可能无法有效混合成预期颜色的光线,此实施例之变化中可于第一导光板提供预期颜色之第三色光至第二导光板,以便第五色光与第六色光有效混合成预期颜色的第七色光。
纵观上述第3B图、第3C图之变化,第一光源LS1与第二光源LS2之LED组件可为不含有荧光物质的发光二极管,也就是,仅利用发光二极管芯片之特性来发出原色光。由于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程可以被稳定地控制,所以第一光源LS1与第二光源LS2的发光二极管芯片彼此之间所发出的原色光实质上是均匀的。
请参阅第4A图所示。第4A图绘示本发明背光模块11之第二实施例依据一双向出光设计之侧视图。根据第二实施例之再一变化,背光模块11可为双向(方向D1及D2)出光,背光模块11更包含一第二反射片440。第二反射片440设置于第一板体210与第二板体510之间。如此,第一光源LS1之光线L14可被第二反射片440所反射而引导至第一外表面212;第二光源LS2之光线L24可被第二反射片440所反射而引导至第二外表面512,以提供双向发光。
请参阅第4B图所示。第4B图绘示第4A图之一变化之侧视图。第一导光板200之第一板体210之第一外表面212更包含一第一荧光层442。第二导光板500之第二板体510之第二外表面512更包含一第二荧光层432。如此,第一光源LS1之第一色光C1可经第一导光板200传输至第一荧光层442。第一荧光层442受到第一色光C1的激发而发出第二色光C2,而第一色光C1与第二色光C2混光为第三色光C3。同样地,第二光源LS2之第四色光C4可经第二导光板500传输至第二荧光层431。第二荧光层432受到第四色光C4的激发而发出第五色光C5,而第四色光C4与第五色光C5混光为第六色光C6。此外,第一光源LS1之第一色光C1与第二光源LS2之第二色光C2不限是否具有相同之颜色。
纵观上述第4B图之变化,第一光源LS1与第二光源LS2之LED组件可为不含有荧光物质的发光二极管,亦即,仅利用发光二极管芯片之特性来发出原色光。由于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程可以被稳定地控制,所以第一光源LS1与第二光源LS2的发光二极管芯片彼此之间所发出的原色光实质上是均匀的。
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之其它变化,第一内表面111、211、第二内表面411、511、第一外表面112、212及第二外表面412、512至少其中之一皆可选择地配置有一微结构图案(未绘示)。微结构图案包含多个光学微结构,可依据合适之排列方式(如密度、位置)分布于第一内表面111、211、第二内表面411、511、第一外表面112、212及第二外表面412、512至少其中之一。举例来说,光学微结构的分布密度随着远离光源而增加。然而,光学微结构的分布密度、分布方式可随设计需要而定,也可采用规则分布或随机分布,在此不予以限定。
举另一例来说,以单向(方向D1)出光之计划而言,第一内表面111、211或第一外表面112、212可配置合适之微结构图案,使得第一导光板100、200可朝第二导光板400、500输出更高出光效率之出光,同时,第二内表面411、511或第二外表面412、512可配置合适之微结构图案,使得第二导光板400、500之第二外表面412、512提供更均匀(如雾化效果)之出光。
关于微结构图案之配置方式,此些光学微结构可内埋于第一内表面111、211、第二内表面411、511、第一外表面112、212及第二外表面412、512至少其中之一内,或者可立体凸设第一内表面111、211、第二内表面411、511、第一外表面112、212及第二外表面412、512至少其中之一上。
关于光学微结构之剖面形状,此些光学微结构可例如是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精圆形、三角形、波浪形等等。
此外,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中,上述之背光模块10、11之第一导光板100、200与第二导光板400、500是可以同时具有荧光层与微结构图案的组合。
请参阅第5A图、第5B图所示。第5A图绘示本发明背光模块12之一第三实施例之侧视图。第5B图绘示本发明背光模块12之第三实施例之俯视图。
本发明之第三实施例所提供之背光模块12包含一第一导光板300及一第二导光板600、一第一光源LS1、一第二光源LS2及一第三光源LS3。第一导光板300大致呈「U」字形,包含一第一板体310、一第一延伸部320及一第三延伸部330。第一板体310具有相对之第一内表面311及第一外表面312,以及环绕其第一内表面311及第一外表面312之侧面,其中任一侧面的面积均小于第一内表面311及第一外表面312的面积,且任一侧面均与第一外表面312相垂直。
第一延伸部320自第一内表面311之边缘朝外延伸。第一延伸部320与第一板体310共构成一连续之第一入光面322。第一延伸部320更具一第一反射面321,第一反射面321连接第一入光面322与第一内表面311。第三延伸部330位于第一内表面311远离第一延伸部320之边缘,自此边缘朝外延伸。第三延伸部330与第一板体310共构成一连续之第三入光面332。第三延伸部330更具一第五反射面331,第五反射面331连接第三入光面332与第一内表面311。
第二导光板600包含一梯形板体610。梯形板体610包含一第三内表面611、一第三外表面612、二第六反射面613及二第二入光面622。第三内表面611与第三外表面612为相对设置。此二第六反射面613为相对设置,皆连接此二第二入光面622、第三内表面611与第三外表面612,且具相等之面积。此二第二入光面622为相对设置,皆连接此二第六反射面613、第三内表面611与第三外表面612,且具相等之面积。
第一导光板300与第二导光板600相互迭合,且第二导光板600位于第一内表面311且介于第一延伸部320及一第三延伸部330之间。举例来说,第一板体310之第一内表面311可通过黏着层(图中未示)固定地结合于梯形板体610之第三内表面611上。
具体来说,当第一导光板300与第二导光板600相互迭合后,梯形板体610由第三内表面611结合第一板体310之第一内表面311上,且介于第一延伸部320及一第三延伸部330之间。第一导光板300之第一延伸部320自第一板体310朝梯形板体610(即朝方向D1)之方向延伸,使得第一延伸部320位于第二导光板600其中一第六反射面613旁,且第一延伸部320之第一反射面321邻近第二导光板600之此第六反射面613,且面对此第六反射面613,意即第一延伸部320与梯形板体610处于相同水平;同时,第一导光板300之第三延伸部330自第一板体310朝梯形板体610(即朝方向D1)之方向延伸,使得第三延伸部330位于第二导光板600另一第六反射面613旁,且第三延伸部330之第五反射面331邻近第二导光板600之此另一第六反射面613且面对此另一第六反射面613,意即第三延伸部330与梯形板体610处于相同水平。
此外,第一反射面321之外型不限必须匹配第六反射面613之外型,第五反射面331之外型不限必须匹配第六反射面613之外型。第一反射面321、第五反射面331与此二第六反射面613之具体外型种类将描述于后。
然而,当第一反射面321与第五反射面331之外型匹配第六反射面613之外型时,第一反射面321与其一第六反射面613相贴合,且第五反射面331与另一第六反射面613相贴合,则可帮助第二导光板600与第一导光板300之稳固结合。
第一光源LS1位于第一入光面322之一侧,用以朝第一入光面322投射光线L15,使得第一光源LS1之光线L15可自第一入光面322进入第一板体310内。此外,第一光源LS1之部份光线L15于第一板体310内可经第一反射面321之反射,而自第一外表面312输出,以增加第一板体310之发光亮度。第一光源LS1例如是LED灯条(LED light bar),包含多个LED组件,每一LED组件皆具有一定之出光面积。
第三光源LS3位于第三入光面332之一侧,用以朝第三入光面332投射光线L31,使得第三光源LS3之光线L31可自第三入光面332进入第一板体310内。此外,第三光源LS3之部份光线L31在第一板体310内可经第五反射面331之反射,而被引导至第一板体310,而自第一外表面312输出,以增加第一外表面312之发光亮度。第三光源LS3例如是LED灯条(LED light bar),包含多个LED组件,每一LED组件皆具有一定之出光面积。
由于第一入光面322与第三入光面332之方向相互背对,使得第一光源LS1与第三光源LS3位处相同之平面,且第一光源LS1与第三光源LS3具有相互面对之发光方向。
第二光源LS2至少位于梯形板体610之其中一第二入光面622之一侧,用以朝此第二入光面622投射光线L25,使得第二光源LS2之光线L25可进入第二入光面622,且第二光源LS2之光线L25被引导于梯形板体610内,且自第三外表面612输出。此外,第二光源LS2之部份光线L25在梯形板体610内可经第六反射面613之反射,而被引导至梯形板体610,而自第三外表面612输出,以增加第三外表面612之发光亮度。第二光源LS2例如是LED灯条(LED light bar),包含多个LED组件,每一LED组件皆具有一定之出光面积。
当第一导光板300与第二导光板600相互迭合时,第一入光面322(或第三入光面332)与第二入光面622之方向不相互背对,使得第一光源LS1(或第三光源LS3)与第二光源LS2不位处相同之平面,且第一光源LS1(或第三光源LS3)与第二光源LS2具有相互交错之发光方向。
如此,由于第一入光面322之面积大于等于第一光源LS1之总出光面积,第一入光面322便可有效地接受大部分之第一光源LS1之总出光量。由于第三入光面332之面积大于等于第三光源LS3之总出光面积,第三入光面332便可有效地接受大部分之第三光源LS3之总出光量。
虽然第一入光面322与第三入光面332之面积大于第一板体310任一段之截面积,当第一导光板300与第二导光板600相迭合后,第二导光板600位于第一内表面311且介于第一延伸部320及一第三延伸部330之间,且第一导光板300之第一反射面321与第三反射面331分别与第二导光板600之第六反射面613相贴合,第一导光板300与第二导光板600相迭合之总厚度不会增加,仍可实现背光模块12之薄型化发展。
请参阅第6A图所示。第6A图绘示本发明背光模块12之第三实施例依据一单向出光设计之侧视图。
根据第三实施例之一变化,背光模块12可为单向(方向D1)出光,背光模块12更包含一第三反射片450,第三反射片450设置于第一板体310之第一外表面312(如第6A图)。如此,第一光源LS1之光线L16、第三光源LS3之光线L32可被第三反射片450所反射而引导至梯形板体610,其中第一光源LS1之光线L16可被第一反射面321所反射而引导至第三反射片450,再被第三反射片450反射而引导至梯形板体610内。第三光源LS3之光线L32可被第五反射面331所反射而引导至第三反射片450,再被第三反射片450反射而引导至梯形板体610。第二光源LS2之部份光线L26被第三反射片450反射后可被引导回梯形板体610,并朝第三外表面612输出。
请参阅第6B图所示。第6B图绘示第6A图之一变化之侧视图。根据第三实施例第3B图之基础下,第二导光板600更包含一第四荧光层443,第四荧光层443设置于梯形板体610之第三外表面612。第一光源LS1、第二光源LS2与第三光源LS3具有相同之第一色光C1。如此,第一光源LS1、第二光源LS2与第三光源LS3之第一色光C1可被梯形板体610传输至第四荧光层443。第四荧光层443受到第一色光C1的激发而发出第二色光C2,而第一色光C1与第二色光C2混光为第三色光C3。
举例而言,当第一光源LS1、第二光源LS2与第三光源LS3(采用蓝光LED)所发出之第一色光C1系为蓝光,第四荧光层443采用黄光荧光层,使得第二色光C2为黄光,以使混光而得的第三色光C3成为白光。举另一例而言,当第一光源LS1、第二光源LS2与第三光源LS3(采用蓝光LED)所发出之第一色光C1为蓝光,第四荧光层443为红色荧光粉、绿色荧光粉混合而得的荧光层,使得第二色光C2为红绿混光,使得混光而得的第三色光C3成为白光。
请参阅第6C图所示。第6C图绘示第6B图之又一变化之侧视图。根据第三实施例第6B图之基础下,第一导光板300更包含一第三荧光层433,第三荧光层433连续地设置于第一板体310之第一反射面321、第一内表面311及第五反射面331上。第一光源LS1与第二光源LS2分别具有不相同之第一色光C1与第四色光C4。如此,第一光源LS1之第一色光C1可经第三荧光层433之激发而发出第二色光C2,而第一色光C1与第二色光C2再混光为第三色光C3。第二光源LS2之第四色光C4可经第四荧光层443之激发而发出第五色光C5。进入梯形板体610之第三色光C3与第二光源LS2之第四色光C4混光为第六色光C6。第六色光C6与第五色光C5于第四荧光层443中混光为第七色光C7,故,配合第一光源LS1与第二光源LS2之光线最终可自第四荧光层443输出第七色光C7。如此,相较于多种色光在现有技术单一导光板中之荧光粉进行混光可能无法有效混合成预期颜色的光线,此第三实施例之变化中可在第一导光板提供预期颜色之第三色光至第二导光板,以便第五色光与第六色光有效混合成预期颜色的第七色光。
纵观上述第6B、第6C图之变化,第一光源LS1与第二光源LS2之LED组件可为不含有荧光物质的发光二极管,亦即,仅利用发光二极管芯片之特性来发出原色光。由于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程可以被稳定地控制,所以第一光源LS1与第二光源LS2的发光二极管芯片彼此之间所发出的原色光实质上是均匀的。
请参阅第7A图所示。第7A图绘示本发明背光模块12之第三实施例依据一双向出光设计之侧视图。
根据第三实施例之再一变化,背光模块12可为双向(方向D1及D2)出光,背光模块12更包含一第四反射片460。第四反射片460设置在第一板体310与梯形板体610之间。例如第四反射片460可仅设置于第一板体310之第一内表面311与梯形板体610之第三内表面之间,较佳地,第四反射片460经多次弯折后,或使用可挠性第四反射片460,可设置在第一板体310之第一反射面321、第一内表面311及第五反射面331上,以便介于第一板体310与梯形板体610之间。
如此,第一光源LS1之光线L17、第三光源LS3之光线L33可被第四反射片460所反射而引导至第一外表面312;第二光源LS2之光线L27可被第四反射片460所反射而引导至第三外表面612,以提供双向(方向D1、D2)发光。
请参阅第7B图所示。第7B图绘示第7A图之一变化之侧视图。第一导光板300之第一板体310之第一外表面312更包含一第三荧光层434。第二导光板600之梯形板体610之第三外表面612更包含一第四荧光层444。如此,第一光源LS1与第三光源LS3之第一色光C1可经第一导光板300传输至第三荧光层434。第三荧光层434受到第一色光C1的激发而发出第二色光C2,而第一色光C1与第二色光C2混光为第三色光C3。同样地,第二光源LS2之第四色光C4可经第二导光板600传输至第四荧光层444。第四荧光层444受到第四色光C4的激发而发出第五色光C5,而第四色光C4与第五色光C5混光为第六色光C6。此外,第一光源LS1之第一色光C1与第二光源LS2之第二色光C2不限是否具有相同之颜色。
纵观上述第7B图之变化,第一光源LS1与第二光源LS2之LED组件可为不含有荧光物质的发光二极管,亦即,仅利用发光二极管芯片之特性来发出原色光。由于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程可以被稳定地控制,所以第一光源LS1与第二光源LS2的不同发光二极管芯片彼此之间所发出的原色光实质上是均匀的。
根据上述第三实施例之其它变化,第一内表面311、第三内表面611、第一外表面312及第三外表面612至少其中之一皆可选择地配置有一微结构图案(未绘示)。微结构图案包含多个光学微结构,可依据合适之排列方式(如密度、位置)分布于第一内表面311、第三内表面611、第一外表面312及第三外表面612至少其中之一。举例来说,光学微结构的分布密度随着远离光源而增加。然而,光学微结构的分布密度、分布方式可随设计需要而定,也可采用规则分布或随机分布,在此不予以限定。
举另一例来说,以单向(方向D1)出光之计划而言,第一外表面312或第一内表面311可配置合适之微结构图案,使得第一导光板300可朝第二导光板600输出更高出光效率之出光,同时,第三外表面612或第三内表面611可配置合适之微结构图案,使得第二导光板600之第三外表面612提供更均匀(如雾化效果)之出光。
关于微结构图案之配置方式,此些光学微结构可内埋于第一内表面311、第三内表面611、第一外表面312及第三外表面612至少其中之一内,或者可立体凸设第一内表面311、第三内表面611、第一外表面312及第三外表面612至少其中之一上。
关于光学微结构之剖面形状,此些光学微结构可例如是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精圆形、三角形、波浪形等等。
此外,第三实施例中,上述之背光模块12之第一导光板300与第二导光板600是可以同时具有荧光层与微结构图案的组合。
参阅第8图所示。第8图绘示本发明背光模块之一第四实施例之侧视图。
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之基础下,第一延伸部120与第二延伸部420分别呈矩形,使得第一导光板100与第二导光板400相互迭设时,可相互互补地迭合。第一延伸部120之第一反射面721位于第一延伸部120远离第一板体110之一面,是连接第一入光面122。第一反射面721上更配置有多个反射微结构722。第二反射面821位于第二延伸部420远离第二板体110之一面,是连接第二入光面422。第二反射面821上更配置有多个反射微结构822。
如此,当第一光源LS1之光线L18经第一反射面121之反射微结构722反射后,可被引导至第一板体110远离第一光源LS1之区域,以增加第一导光板100之发光亮度。当第二光源LS2之光线L28经第二反射面421之反射微结构822反射后,可被引导至第二板体410远离第二光源LS2之区域,以增加第二导光板400之发光亮度。
同样地,当以第三实施例之背光模块为例时,第一导光板之第一延伸部与第三延伸部分别呈矩形。第一延伸部之第一反射面位于第一延伸部远离第一板体之一面,是连接第一入光面。第一反射面上更配置有多个反射微结构。第三延伸部之第五反射面位于第三延伸部远离第一板体之一面,是连接第三入光面。第五反射面上更配置有多个反射微结构。第二导光板包含一矩形板体,迭合于第一内表面且介于第一延伸部及第三延伸部之间。
参阅第9(a)图至第9(f)图所示。第9(a)图至第9(f)图绘示本发明背光模块对各反射面之形状变化之侧视图。
上述各实施例中,各反射面700a(即第一反射面至第六反射面)可以仅为单一斜面状(第9(a)图),亦即各反射面是连续之斜面;或者,各反射面700b可以是呈现出多斜面状,例如各反射面700b为二个连续之斜面(第9(b)图);或者,各反射面700c可以是呈现斜面及平面之组合,例如平面连接入光面与一斜面(第9(c)图);或者,各反射面700d、700e可以是呈现凸弧面或凹弧面(第9(d)图、第9(e)图);或者,各反射面700f可以为一平行外表面之平面(第9(f)图)。
上述各实施例中,各导光板之板体(如第一板体、第二板体、梯形板体)与延伸部(如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或第三延伸部)是一体成形地设置,以便形成一加大之连续入光面。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各导光板之板体与延伸部也可分别为独立设置,并分别由一黏着层900相互固定,如此亦形成一加大之非连续入光面。
以下以第一实施例之背光模块10为例描述导光板之板体与延伸部为独立设置之实施方式,并非仅限于第一实施例之实行,此实施方式也可实行于上述第二实施例、第三实施例、第四实施例之背光模块上。
参阅第10图所示。第10图绘示本发明背光模块各实施例之一变化之侧视图。第一导光板100更包含一黏着层900。黏着层900设置于第一板体110与第一延伸部120之间,用以使第一延伸部120固定于第一板体110上。
同样地,当以第三实施例之背光模块12为例时,第一板体可分别与第一延伸部及第三延伸部系独立地设置,使得第一延伸部及第三延伸部可分别藉由一黏着层,使第一板体固定于第一延伸部及第三延伸部上。
本发明所揭露如上之各实施例中,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的,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之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之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23)

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迭设的一第一导光板及一第二导光板;该第一导光板包括:一第一板体;所述的第一板体具有相对之一第一内表面及一第一外表面,该第一内表面面对该第二导光板;以及一第一延伸部;所述的第一延伸部位于该第一内表面的边缘,并自该第一板体朝该第二导光板之方向伸至该第二导光板的一侧面,该第一延伸部与该第一板体共构成一之第一入光面,该第一延伸部还具一第一反射面,该第一反射面至少连接该第一入光面与该第一内表面其中之一;以及一第一光源;所述的第一光源位于该第一入光面的一侧,并朝该第一入光面投射光线;该第一反射面引导该第一光源的光线至该第一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光板还包括:一第二板体;所述的第二板体具有相对之一第二内表面及一第二外表面,该第二内表面面对该第一内表面;以及一第二延伸部;所述的第二延伸部位于该第二内表面远离该第一延伸部之边缘,并自该第二板体朝该第一导光板之方向伸至该第一导光板远离该第一入光面之一侧面,该第二延伸部与该第二板体共构成一第二入光面,该第二延伸部还具一第二反射面,该第二反射面至少连接该第二入光面与该第二内表面其中之一;以及所述的背光模块还包括一第二光源,该第二光源位于该第二入光面之一侧,并朝该第二入光面投射光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延伸部与该第一板体共构成一连续的第一入光面,该第一反射面连接该第一入光面与该第一内表面,该第二延伸部与该第二板体共构成一连续的第二入光面,该第二反射面连接该第二入光面与该第二内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光板还包括:一第三反射面;所述的第三反射面位于该第一板体远离该第一入光面之一侧面,并面对该第二反射面,该第三反射面的外型匹配该第二反射面的外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光板还包括:一第四反射面;所述的第四反射面位于该第二板体远离该第二入光面之一侧面,并面对该第一反射面,该第四反射面的外型匹配该第一反射面的外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反射片;所述的第一反射片设置在该第一板体之该第一外表面;以及该第二导光板还包括一荧光层,该荧光层设置在该第二板体的该第二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光板还包括另一荧光层,该另一荧光层设置在该第一板体之该第一内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反射片;所述的第二反射片设置在该第一板体与该第二板体之间;该第一导光板还包括一荧光层,该荧光层设置在该第一板体之该第一外表面;该第二导光板还包括另一荧光层,该另一荧光层设置在该第二板体之该第二外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反射面与该第二反射面至少其中之一具有单一斜面、多斜面、平面、斜面及平面之组合、凸弧面或凹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内表面、该第二内表面、该第一外表面及该第二外表面至少其中之一配置有一微结构图案。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一板体与该第一延伸部是一体成形地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光板还包括:一黏着层;所述的黏着层设置在该第一板体与该第一延伸部之间,用以使该第一延伸部固定于该第一板体上。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延伸部呈矩形,该第一反射面位于该第一延伸部远离该第一板体之一面,且该第一反射面具多个反射微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光板还包括:一第三延伸部;所述的第三延伸部位于该第一内表面远离该第一延伸部之边缘,并自该第一板体朝该第二导光板之方向伸至该第二导光板之另一侧面,该第三延伸部与该第一板体共构成一第三入光面,该第三延伸部更具一第五反射面,该第五反射面至少连接该第三入光面与该第一内表面其中之一;以及一第三光源;所述的第三光源位于该第三入光面之一侧,并朝该第三入光面投射光线,其中该第五反射面引导该第三光源之光线至该第一外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光板还包括一梯形板体,该梯形板体包括:一第三内表面;所述的第三内表面面对该第一内表面,且介于该第一延伸部与该第三延伸部之间;一第三外表面;所述的第三外表面平行且相对该第三内表面;该第三外表面的面积大于该第三内表面之面积;二相对的第六反射面;所述的相对的第六反射面都连接该第三内表面与该第三外表面,该二第六反射面分别面对该第一反射面与该第五反射面,且该二第六反射面的外型分别与该第一反射面与该第五反射面的外型相匹配;二该至少一第二入光面都连接该第三内表面、该第三外表面与该二第六反射面;该二第六反射面分别引导该第二光源之光线至该第三外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延伸部、该第三延伸部与该第一板体共构成一连续之第一入光面及第三入光面,该第一反射面连接该第一入光面与该第一内表面,该第三反射面连接该第三入光面与该第一内表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三反射片;所述的第三反射片设置在该第一板体之该第一外表面;该第二导光板还包括一荧光层,该荧光层设置于该梯形板体之该第三外表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光板还包括另一荧光层,该另一荧光层设置在该第一板体之该第一内表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四反射片;所述的第四反射片设置在该第一板体与该梯形板体之间;该第一导光板还包括一荧光层,该荧光层设置在该第一板体之该第一外表面;以及该第二导光板还包括另一荧光层,该另一荧光层设置在该梯形板体之该第三外表面。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反射面与该第五反射面至少其中之一具有单一斜面、多斜面、平面、斜面及平面之组合、一凸弧面或一凹弧面。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内表面、该第一外表面、该第三内表面及该第三外表面至少其中之一配置有一微结构图案。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一板体分别与该第一延伸部及该第三延伸部是一体成形地设置。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光板还包括:两黏着层;所述的两黏着层分别设置在该第一板体与该第一延伸部及该第三延伸部之间,用以使该第一板体固定于该第一延伸部及该第三延伸部。
CN 201110122488 2011-05-12 2011-05-12 背光模块 Active CN1021556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22488 CN102155698B (zh) 2011-05-12 2011-05-12 背光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22488 CN102155698B (zh) 2011-05-12 2011-05-12 背光模块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316103A Division CN102748677A (zh) 2011-05-12 2011-05-12 背光模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55698A true CN102155698A (zh) 2011-08-17
CN102155698B CN102155698B (zh) 2012-12-12

Family

ID=44437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122488 Active CN102155698B (zh) 2011-05-12 2011-05-12 背光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55698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5783A (zh) * 2011-10-28 2012-02-15 苏州茂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
WO2014063435A1 (zh) * 2012-10-27 2014-05-01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灯具
WO2017004864A1 (zh) * 2015-07-03 2017-01-1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
WO2017004870A1 (zh) * 2015-07-03 2017-01-1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
CN106483697A (zh) * 2015-08-27 2017-03-08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WO2017177504A1 (zh) * 2016-04-12 2017-10-1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装置及其导光板与背光源
CN110319375A (zh) * 2018-03-30 2019-10-1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94921A (ja) * 1994-04-28 1995-11-10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0258768A (ja) * 1999-03-11 2000-09-22 Sanyo Electric Co Ltd 導光板、その導光板を用いた面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CN1646974A (zh) * 2002-04-16 2005-07-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组件
CN101226304A (zh) * 2007-01-17 2008-07-23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液晶显示模块
CN101886769A (zh) * 2009-05-15 2010-11-17 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 具有微调色度功能的背光模块及其微调色度的方法
CN202082744U (zh) * 2011-05-12 2011-12-21 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94921A (ja) * 1994-04-28 1995-11-10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0258768A (ja) * 1999-03-11 2000-09-22 Sanyo Electric Co Ltd 導光板、その導光板を用いた面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CN1646974A (zh) * 2002-04-16 2005-07-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组件
CN101226304A (zh) * 2007-01-17 2008-07-23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液晶显示模块
CN101886769A (zh) * 2009-05-15 2010-11-17 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 具有微调色度功能的背光模块及其微调色度的方法
CN202082744U (zh) * 2011-05-12 2011-12-21 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5783A (zh) * 2011-10-28 2012-02-15 苏州茂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
CN102355783B (zh) * 2011-10-28 2014-01-22 苏州茂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
WO2014063435A1 (zh) * 2012-10-27 2014-05-01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灯具
WO2017004864A1 (zh) * 2015-07-03 2017-01-1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
WO2017004870A1 (zh) * 2015-07-03 2017-01-1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
CN106483697A (zh) * 2015-08-27 2017-03-08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WO2017177504A1 (zh) * 2016-04-12 2017-10-1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装置及其导光板与背光源
CN110319375A (zh) * 2018-03-30 2019-10-1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55698B (zh) 2012-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5698B (zh) 背光模块
EP2480918B1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comprising a light guiding plate with reflective shielding with glare reduction
CN204227238U (zh) 照明器具
CN101313174A (zh) 照明设备
CN205227035U (zh) 背光模组
CN103293591A (zh) 多功能一体化复合导光板及具有该导光板的led平面光源
CN102141647B (zh) 导光板及含有该导光板的led灯具
CN102748677A (zh) 背光模块
CN202082744U (zh) 背光模块
CN102540319A (zh) 导光板及led灯具
CN202275221U (zh) 一种oled分划板和反射式瞄准镜
CN101897041B (zh) 具有混合型顶部反射体的侧面发射器件
WO2014203725A1 (ja) 照明装置
CN202523757U (zh) 发光二极管元件
CN103968331A (zh) 导光装置及光源装置
CN201103818Y (zh) 一种led路灯
CN203177057U (zh) 反射透光座
CN102788279A (zh) Led光室
KR102554658B1 (ko) 렌즈, 렌즈를 포함하는 발광 소자 패키지 및 발광 소자 패키지를 포함하는 조명 장치
TWI436134B (zh) 背光模組
CN200989549Y (zh) 一种台灯
CN203258489U (zh) 一种led照明单体及led灯具
CN220172155U (zh) 一种闪光灯光源结构及灯板
CN213599307U (zh) 一种具有四个排气槽的led透镜
CN202901890U (zh) Led光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906

Address after: 215151 No. 468 Songshan Road, Suzhou New District,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Suzhou Global Lighting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215151 No. 470 Songshan Road, Suzhou New District,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Suzhou Xianglong Plastic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