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03311A - 采用空气露点调节和风机变频控制的发动机标准进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采用空气露点调节和风机变频控制的发动机标准进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03311A
CN102003311A CN 201010592508 CN201010592508A CN102003311A CN 102003311 A CN102003311 A CN 102003311A CN 201010592508 CN201010592508 CN 201010592508 CN 201010592508 A CN201010592508 A CN 201010592508A CN 102003311 A CN102003311 A CN 1020033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ew point
air inlet
frequency conversion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59250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飞龙
姚兵
高建忠
朱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LIDA ENVIRONMENT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LIDA ENVIRONMENT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LIDA ENVIRONMENT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LIDA ENVIRONMENT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59250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03311A/zh
Publication of CN102003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033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空气露点调节和风机变频控制的发动机标准进气装置,包括容器体,容器体进风区域与进风管道相通,进风区域上方设置布水填料层,布水填料层上方设置喷淋式空气露点调节器,进风区域下方设置循环水室,喷淋式空气露点调节器上方设置去水填料层,去水填料层上方设置空气加热室,空气加热室向与向发动机提供进气的气管连接,向发动机提供进气的气管上接排气管。本发明结构合理,使发动机运行试验和结果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并可按试验需求设置进气的温度、湿度、压力参数,从而缩短试验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采用空气露点调节和风机变频控制的发动机标准进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标准进气装置。
背景技术
燃烧式发动机的节能减排始终是现代发动机研发的首要目标,但由于试验现场的天气变化,空气的温度、湿度、气压始终是个变量,因此,在发动机运转试验的过程中,由于进气条件的不规则变化使试验结果缺乏重复性和一致性,进而影响了试验结果的可比性。
现在仍在广泛使用的方法是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现场空气的温度、湿度、气压进行气象条件修正,这种方法误差比较大,更重要的是目前还没有对排放污染结果的修正方法。
因此,随着发动机研发水平的提高和精细化,急需开发一种可以按需求调节发动机进气温度、湿度、压力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发动机运行试验和结果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并可按试验需求设置进气的温度、湿度、压力参数的采用空气露点调节和风机变频控制的发动机标准进气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采用空气露点调节和风机变频控制的发动机标准进气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容器体,容器体进风区域与进风管道相通,进风区域上方设置布水填料层,布水填料层上方设置喷淋式空气露点调节器,进风区域下方设置循环水室,喷淋式空气露点调节器上方设置去水填料层,去水填料层上方设置空气加热室,空气加热室向与向发动机提供进气的气管连接,向发动机提供进气的气管上接排气管。
在进风管道上设置变频进风风机,在排气管上设置变频减压风机。
在进风管道上装空气深冷换热器。
循环水室与喷淋式空气露点调节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水换热器。
在向发动机提供进气的气管上设置相对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
本发明结构合理,使发动机运行试验和结果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并可按试验需求设置进气的温度、湿度、压力参数,从而缩短试验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空气深冷换热器——零摄氏度及以下的供气试验时的换热装置。
2、进风风机——变频风机,用于调节供气压力
3、空气露点调节器——用于将空气温度调节至设定值的露点温度
4、加热器——加热空气至系统设定值
5、相对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空气相对湿度
6、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空气温度
7、减压风机——变频风机,用于调节供气压力
8、循环泵——用于冷媒水的循环
9、水换热器——用于水的热交换
10、三通比例调节阀——用于调节水温
11、布水填料层——用于增加水气交换面积
12、去水填料层——用于去除空气中漂浮的水滴
13、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空气的绝对压力
14、发动机——试验的主体
15、容器体
16、循环水室
17、空气加热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采用空气露点调节和风机变频控制的发动机标准进气装置,包括容器体15,容器体进风区域与进风管道相通,进风区域上方设置布水填料层11,布水填料层上方设置喷淋式空气露点调节器3,进风区域下方设置循环水室16,喷淋式空气露点调节器上方设置去水填料层12,去水填料层上方设置空气加热室17,空气加热室向与向发动机提供进气的气管连接,向发动机提供进气的气管上接排气管。
在进风管道上设置变频进风风机2,在排气管上设置变频减压风机7。在进风管道上装空气深冷换热器1。
循环水室与喷淋式空气露点调节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水换热器9。在向发动机提供进气的气管上设置相对湿度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6及压力传感器13。
工作时,按照试验方案需求的进气温度Te、湿度He计算出空气露点温度Td。首先将进气空气调整到露点温度,且使其湿度为100%,然后再将其加热到Te,由于露点温度是由TeHe计算得出的,所以当该空气被加热到Te时,其相对温度就是He。因此原本是温度、湿度分别控制的常规思路被只控制露点温度和加热温度代替。     发动机进气压力控制采用供气风机变频控制达到要求的设定值。
工作过程:
首先按试验要求的进气温度Te和相对湿度He计算出露点温度Td。
进气风机2将空气输送到空气露点调节器3,水泵8将调节器3中的水经过热交换器9调节到露点温度(>0 C)后从露点调节器上不部经填料11淋下,来自风机2的空气经过填料11与露点温度的淋水在填料11中充分接触形成露点温度且相对湿度为100%的空气,然后经过去水填料12除去空气中可能漂浮的小水滴后,进入空气加热室4,加热器将空气加热到Te。此时进入到发动机的空气就是温度为Te,湿度为He的空气了。
压力控制由进气风机2和减压风机7的调频控制配合实现。
按发动机最大进气量选进气风机2和减压风机7.
对进气温度为零摄氏度及以下的情况,因为露点调节器中3的湿度太大,填料11结冰影响空气输送,要实现零摄氏度及以下的供气要求,必须先将空气露点调节器3中的水放干净,然后启动深冷换热器1的加热功能,用热风将空气露点调节器中的水汽吹干,再启动深冷换热器1的制冷功能将进气温度调节至设定值。

Claims (5)

1.一种采用空气露点调节和风机变频控制的发动机标准进气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容器体,容器体进风区域与进风管道相通,进风区域上方设置布水填料层,布水填料层上方设置喷淋式空气露点调节器,进风区域下方设置循环水室,喷淋式空气露点调节器上方设置去水填料层,去水填料层上方设置空气加热室,空气加热室向与向发动机提供进气的气管连接,向发动机提供进气的气管上接排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空气露点调节和风机变频控制的发动机标准进气装置,其特征是:在进风管道上设置变频进风风机,在排气管上设置变频减压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用空气露点调节和风机变频控制的发动机标准进气装置,其特征是:在进风管道上装空气深冷换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用空气露点调节和风机变频控制的发动机标准进气装置,其特征是:循环水室与喷淋式空气露点调节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水换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用空气露点调节和风机变频控制的发动机标准进气装置,其特征是:在向发动机提供进气的气管上设置相对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
CN 201010592508 2010-12-17 2010-12-17 采用空气露点调节和风机变频控制的发动机标准进气装置 Pending CN1020033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92508 CN102003311A (zh) 2010-12-17 2010-12-17 采用空气露点调节和风机变频控制的发动机标准进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92508 CN102003311A (zh) 2010-12-17 2010-12-17 采用空气露点调节和风机变频控制的发动机标准进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03311A true CN102003311A (zh) 2011-04-06

Family

ID=43810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592508 Pending CN102003311A (zh) 2010-12-17 2010-12-17 采用空气露点调节和风机变频控制的发动机标准进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0331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6832A (zh) * 2012-03-06 2013-09-1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带有湿度传感器的发动机控制系统和方法
US10066564B2 (en) 2012-06-07 2018-09-0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Humidity determination and compens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an intake oxygen senso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488670A1 (ru) * 1987-07-22 1989-06-23 Uk Otdel Vgnii Energetiki Prom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воздуха в отопительно-вентиляционном агрегате
CN1476512A (zh) * 2000-11-22 2004-02-18 Avl里斯脱有限公司 向内燃机供应经过调节的燃烧气体的方法 ,实施此方法的设备 ,确定内燃机废气中有害物数量的方法以及实施此方法的设备
CN2769741Y (zh) * 2004-12-15 2006-04-05 浙江大学 计算露点控制装置
CN101907020A (zh) * 2009-06-03 2010-12-08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调节进入涡轮机的气流的系统
CN201896684U (zh) * 2010-12-17 2011-07-13 南通力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采用空气露点调节和风机变频控制的发动机标准进气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488670A1 (ru) * 1987-07-22 1989-06-23 Uk Otdel Vgnii Energetiki Prom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воздуха в отопительно-вентиляционном агрегате
CN1476512A (zh) * 2000-11-22 2004-02-18 Avl里斯脱有限公司 向内燃机供应经过调节的燃烧气体的方法 ,实施此方法的设备 ,确定内燃机废气中有害物数量的方法以及实施此方法的设备
CN2769741Y (zh) * 2004-12-15 2006-04-05 浙江大学 计算露点控制装置
CN101907020A (zh) * 2009-06-03 2010-12-08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调节进入涡轮机的气流的系统
CN201896684U (zh) * 2010-12-17 2011-07-13 南通力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采用空气露点调节和风机变频控制的发动机标准进气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6832A (zh) * 2012-03-06 2013-09-1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带有湿度传感器的发动机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3306832B (zh) * 2012-03-06 2015-12-02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带有湿度传感器的发动机控制系统和方法
US10066564B2 (en) 2012-06-07 2018-09-0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Humidity determination and compens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an intake oxygen senso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16760B (zh) 自适应变频热泵热水采暖系统节能控制方法
CN104613651B (zh) 变频空气源热泵热水器频率调节方法
CN204963517U (zh) 一种空气源恒温恒湿挂面烘干热回收机组
CN103392106B (zh) 涉及环境湿度条件的用于烘干茶叶的环境空气加热系统
CN104501421A (zh) 一种变频双级压缩热泵热水器的控制方法
RU2010154520A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угольной пыли
CN203687533U (zh) 茶叶烘干机
CN105484815B (zh) 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CN105257577A (zh) 风机转速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2003311A (zh) 采用空气露点调节和风机变频控制的发动机标准进气装置
CN201896684U (zh) 采用空气露点调节和风机变频控制的发动机标准进气装置
CN103307623B (zh) 一种协同控制的分控相变换热系统及换热方法
CN104913624A (zh) 一种湿法制革干燥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8692461B (zh) 一种热泵热水器二次加热控制方法
CN105464810B (zh) 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CN204756890U (zh) 蒸汽冷凝水循环利用系统
CN104315755A (zh) 一种湿法制革多段加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3336626U (zh) 一种协同控制的分控相变换热系统
CN202065993U (zh) 一种锅炉省煤器系统
CN205455624U (zh) 太阳能自动热补偿烘焙系统
CN110319429A (zh) 工业冷凝水分离回收方法及其装置
CN105926341A (zh) 一种卫生纸机干燥部能耗协同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CN102764570B (zh) 一种低压压缩空气吸附式干燥机控制系统
CN201867031U (zh) 隧道干燥器自动恒温调节系统
KR101233337B1 (ko) 보일러 소화 온도 설정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