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9367A - 一种含有粉唑醇的杀菌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有粉唑醇的杀菌组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99367A CN101999367A CN201010576568XA CN201010576568A CN101999367A CN 101999367 A CN101999367 A CN 101999367A CN 201010576568X A CN201010576568X A CN 201010576568XA CN 201010576568 A CN201010576568 A CN 201010576568A CN 101999367 A CN101999367 A CN 10199936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utriafol
- difenoconazole
- triazolone
- tetraconazole
-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粉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含有A和B的杀菌组合物,A选自粉唑醇,B选自以下任意一种杀菌剂:三唑酮、苯醚甲环唑、四氟醚唑或氟环唑,且A、B两种活性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2~78∶2~78。它可预防作物白粉病、锈病、叶斑病、叶枯病、斑点落叶病、黑星病、炭疽病等多种病害,并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且对作物的安全性好;并且还具有耐雨水冲刷,药效持久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杀菌剂领域,涉及一种含有两个活性组分的杀菌组合物的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粉唑醇(flutriafol),化学名称:α-(2-氟苯基)-α-(4-氟苯基)-1H-1,2,4-三唑-1-乙醇,分子式:C16H13F2N30,结构式:粉唑醇具有内吸性,在植物体内传导,对病害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可防治禾谷类作物白粉病,长蠕孢属,柄锈菌属,壳针菌属病原菌,也可做种子处理剂,防治土传病害和种传病害。对谷物白粉病有特效。
三唑酮(triadimefon),化学名称:1-(4-氯苯氧基)-3,3-二甲基-1-(1H-1,2,4-三唑-1-基)-α-丁酮,分子式:C14H16ClN3O2,三唑酮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的三唑类杀菌剂。被植物的各部分吸收后,能在植物体内传导。对锈病和白粉病具有预防、铲除、治疗、熏蒸等作用。对多种作物的病害如玉米圆斑病、麦类云纹病、小麦叶枯病、凤梨黑腐病、玉米丝黑穗病等均有效。对鱼类及鸟类较安全。对蜜蜂和天敌无害。三唑酮的杀菌机制原理极为复杂,主要是抑制菌体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因而抑制或干扰菌体附着孢及吸器的发育,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形成。三唑酮对某些病菌在活体中活性很强,但离体效果很差。对菌丝的活性比对孢子强。三唑酮可以与许多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现混现用。
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化学名称:1-(2-[4-(4-氯苯氧)-2-氯苯基]-4-甲基-1,3-二恶戊烷-2-基甲基)-H-1,2,4-三唑,分子式:C19H17Cl2N3O3,苯醚甲环唑是一种内吸广谱杀菌剂,对多种蔬菜和果树的叶斑病、白粉病、锈病及黑星病等病害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四氟醚唑(tetraconazole),化学名称:2-(2,4-二氯苯基)-3-(1H-1,2,4-三唑-1-基)丙基1,1,2,2-四氟乙基醚。四氟醚唑作用机理与特点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由于具有很好的内吸性,因此可迅速地被植物吸收,并在内部传导;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活性。持效期6周。适宜作物禾谷类作物如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果树如香蕉、葡萄、梨、苹果等,蔬菜如瓜类、甜菜,观赏植物等。可以防治白粉菌属、柄锈菌属、喙孢属、核腔菌属和壳针孢属菌引起的病害如小麦白粉病、小麦散黑穗病、小麦锈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颖祜病、大麦云纹病、大麦散黑穗病、大麦纹枯病、玉米丝黑穗病、高粱丝黑穗病、瓜果白粉病、香蕉叶斑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梨黑星病和葡萄白粉病等。既可茎叶处理,也可作种子处理使用。
氟环唑(epoxiconazole),化学名称:(2RS,3SR)-3-(2-氯苯基)-2-(4-氟苯基)-2-[(1H1,2,4-三唑-1-基)甲基]环氧乙烷,分子式:C17H13ClFN3O,作用机理甾醇生物合成中C-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适宜作物小麦、大麦、水稻、甜菜、油菜、豆科作物、蔬菜、葡萄和苹果等。对作物安全性推荐剂量下对作物安全、无药害。
发明内容
粉唑醇单剂长期使用可能带来抗性发生、药效下降等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杀菌组合物含有A、B两种活性组分,以及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和载体。有效活性成分A与有效活性成分B重量百分比为2~78∶2~78。
所述的一种含粉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A、B两种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5~60∶5~75。
活性组分A选自粉唑醇,活性成分B为三唑酮、苯醚甲环唑、四氟醚唑或氟环唑。
所述含粉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粉唑醇与三唑酮的重量百分比为10~40∶10~50。
所述含粉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粉唑醇与苯醚甲环唑的重量百分比为10~40∶10~50。
所述含粉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粉唑醇与四氟醚唑的重量百分比为10~35∶10~35。
所述含粉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粉唑醇与氟环唑的重量百分比为10~30∶10~50。
本发明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含量取决于单独使用时的施用量,也取决于一种化合物与另一种化合物的混配比例以及增效作用程度,同时也与目标真菌有关。通常组合物中活性的重量百分含量为总重量的0.5~90%,较佳的为5%~85%。根据不同的制剂类型,活性组分含量范围有所不同。通常,液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1~70%活性物质,较佳地为5~50%;固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5~85%的活性物质,较佳地为10~80%。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至少含有一种表面活性剂,以利于施用时活性组分在水中的分散。表面活性剂含量为制剂总重量的5~30%,余量为固体或液体稀释剂。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所选用的表面活性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可以选自分散剂、湿润剂、增稠剂或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不同剂型,制剂中还可以含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稳定剂、抗冻剂等。
所述的分散剂选自烷基萘磺酸盐、双(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萘磺酸甲醛缩合物、芳基酚聚氧乙烯丁二酸酯磺酸盐、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盐、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嘧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嘧、脂肪胺聚氧乙烯嘧、脂肪酸聚氧乙烯酯、酯聚氧乙烯嘧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湿润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BX、润湿渗透剂F、皂角粉、蚕沙、无患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增稠剂选自:阿拉伯胶、黄原胶、三聚磷酸钠、酚醛树脂、海藻酸钠、白糊精、甲基纤维素、丙烯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抗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消泡剂选自:硅酮类、C8~10脂肪醇类、C10~20饱和脂肪酸类(如癸酸)及酰胺、硅油、硅酮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乳化剂选自:农乳500#(烷基苯磺酸钙)、OP系列磷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600#磷酸酯(苯基酚聚氧乙基醚磷酸酯)、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烷基联苯醚二磺酸镁盐、三乙醇胺盐、农乳400#(苄基二甲基酚聚氧乙基醚)、农乳600#(苯基酚聚氧乙基醚)、农乳700#(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农乳36#(苯乙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农乳1600#(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丙烯基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OP系列(壬基酚聚氧乙烯醚)、By系列(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农乳33#(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农乳34#(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司盘系列(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吐温系列(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AEO系列(肪醇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稳定剂选自:BHT、亚磷酸三苯酯、环氧氯丙烷、磷酸三丁酯、三乙醇胺、二乙醇胺、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填料选自: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淀粉、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由使用者在使用前经稀释或直接使用。其配制可由通常的加工方法制备,即将活性物质与液体溶剂或固体载体混合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剂如分散剂、稳定剂、湿润剂、粘合剂、消泡剂、稳定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以按需要加工成任何农药上可接受的剂型。其中较为优选的是粉唑醇与三唑酮加工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或悬乳剂;粉唑醇与苯醚甲环唑加工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或悬乳剂;粉唑醇与四氟醚唑加工成悬乳剂;粉唑醇与氟环唑加工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
所述的含粉唑醇与活性成分B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子中菌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类的病菌所致病害,可用与许多种作物例如:果树、小麦、黄瓜、葡萄、蔬菜以及花卉和水稻,防治担子菌纲、子囊菌纲和半知菌纲病源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尤其是对担子菌、半知菌和子囊菌引起的病害如白粉病、锈病、叶斑病、叶枯病、斑点落叶病、黑星病、炭疽病等有很好的防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由于该组合物中单剂的作用机理不同,不存在交互抗性的问题,所以,该组合物的应用可以达到延缓病原物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有助于延长该药剂的使用效果,降低抗药性产生几率的目的。(2)本发明组合物在一定范围内有很好的增效作用,防效高于单剂,用药量小;(3)本发明使用有机溶剂剂量少,不易产生药害,便于运输及储藏,提高了安全性,混配对环境的影响将更低,更安全。(4)本发明组合物扩大了杀菌谱,对白粉病、锈病、叶斑病、叶枯病、斑点落叶病、黑星病、炭疽病等有特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是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是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先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明确两种药剂按一定比例复配后的增效比值(SR),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田间试验。
粉唑醇与活性成分B(B选自三唑酮、苯醚甲环唑、四氟醚唑、氟环唑之一种)复配对作物病害室内毒力测定。
经预试确定各药剂有效抑制浓度范围后,每个药剂按有效成分含量分别设5个剂量处理,设清水对照。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进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药剂对作物病菌的毒力。72h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净生长量、菌丝生长抑制率。
净生长量(mm)=测量菌落直径-5
将菌丝生长抑制率换算成机率值(y),药液浓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求得毒力回归方程(y=a+bx),并由此计算出每种药剂的EC50值。同时根据Wadley法计算两药剂不同配比联合增效比值(SR),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a、b分别为活性成分粉唑醇和B(三唑酮、苯醚甲环唑、氟环唑、四氟醚唑)在组合中所占的比例;
A为粉唑醇;
B为三唑酮、苯醚甲环唑、四氟醚唑、氟环唑中的一种。
实施应用例一:
粉唑醇与三唑酮复配对小麦白粉病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药剂均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粉唑醇、三唑酮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
毒力测定结果
试验结果如表所示:
表1 粉唑醇、三唑酮及其复配对小麦白粉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由表1可知,粉唑醇、三唑酮对小麦白粉病的EC50分别为1.51mg/L和1.73mg/L。粉唑醇的毒力低于三唑酮的毒力。粉唑醇与三唑酮配比在39∶1至1∶39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粉唑醇与三唑酮两者在39∶1至1∶39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当粉唑醇与三唑酮重量比为1∶1时增效比值SR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实施应用例二
粉唑醇与苯醚甲环唑复配对黄瓜炭疽病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药剂均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粉唑醇、苯醚甲环唑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
毒力测定结果
表2 粉唑醇、苯醚甲环唑及其复配对黄瓜炭疽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由表2可知,粉唑醇、苯醚甲环唑对黄瓜炭疽病的EC50分别为1.60mg/L和1.75mg/L。粉唑醇的毒力低于苯醚甲环唑的毒力。粉唑醇与苯醚甲环唑配比在39∶1至1∶39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粉唑醇与苯醚甲环唑两者在39∶1至1∶39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当粉唑醇与苯醚甲环唑重量比为1∶1时增效比值SR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实施应用例三
粉唑醇与四氟醚唑复配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药剂均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粉唑醇、四氟醚唑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
毒力测定结果
表3 粉唑醇、四氟醚唑及其复配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由表3可知,粉唑醇、四氟醚唑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EC50分别为1.36mg/L和0.73mg/L。四氟醚唑的毒力低于粉唑醇的毒力。粉唑醇与四氟醚唑配比在24∶1至1∶24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粉唑醇与四氟醚唑两者在24∶1至1∶24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当粉唑醇与四氟醚唑重量比为2∶1时增效比值SR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实施应用例四
粉唑醇与氟环唑复配对香蕉叶斑病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药剂均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粉唑醇、氟环唑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
毒力测定结果
表4 粉唑醇、氟环唑及其复配对香蕉叶斑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由表4可知,粉唑醇、氟环唑对香蕉叶斑病的EC50分别为1.39mg/L和1.52mg/L。粉唑醇的毒力低于氟环唑的毒力。粉唑醇与氟环唑配比在39∶1至1∶39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粉唑醇与氟环唑两者在39∶1至1∶39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当粉唑醇与氟环唑重量比为1∶1时增效比值SR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实施应用例五
实施例1 20%粉唑醇·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粉唑醇10%、三唑酮10%、木质素磺酸钠5%、蚕沙3%、皂角粉2%、高岭土加至10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20%粉唑醇·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2 60%粉唑醇·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粉唑醇20%、三唑酮40%、木质素磺酸盐4%、十二烷基硫酸钠4%、白炭黑5%、高岭土加至10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60%粉唑醇·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3 80%粉唑醇·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粉唑醇2%、三唑酮78%、烷基苯磺酸钙盐5%、月桂醇硫酸钠3%、白炭黑4%、膨润土加至10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80%粉唑醇·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4 42%粉唑醇·三唑酮水分散粒剂
粉唑醇40%、三唑酮2%、无患子粉3%、木质素磺酸盐3%、十二烷基硫酸钠4%、硫酸铵2%、淀粉13%、膨润土加至100%,混合制得42%粉唑醇·三唑酮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5 48%粉唑醇·三唑酮水分散粒剂
粉唑醇8%、三唑酮40%、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3%、脂肪酸聚氧乙烯酯3%、无患子粉4%、碳酸氢钠3%、淀粉13%、硅藻土加至100%,混合制得48%粉唑醇·三唑酮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6 60%粉唑醇·三唑酮水分散粒剂
粉唑醇30%、三唑酮30%、烷基苯磺酸钙盐6%、拉开粉BX 5%、淀粉6%、轻质碳酸钙5%、高岭土加至100%,混合制得60%粉唑醇·三唑酮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7 36%粉唑醇·三唑酮悬浮剂
粉唑醇30%、三唑酮6%、烷基苯磺酸钙盐5%、聚丙烯酸钠2%、十二烷基苯磺酸4%、硅油0.1%、黄原酸胶0.6%、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36%粉唑醇·三唑酮悬浮剂。
实施例8 30%粉唑醇·三唑酮悬浮剂
粉唑醇15%、三唑酮15%、聚羧酸盐4%、无患子粉5%、硅酮类化合物0.1%、羟乙基纤维素0.1%、乙二醇2%、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30%粉唑醇·三唑酮悬浮剂。
实施例9 44%粉唑醇·三唑酮悬浮剂
粉唑醇40%、三唑酮4%、脂肪酸聚氧乙烯酯4%、皂角粉5%、硅酮类化合物0.1%、聚乙烯醇0.4%、丙二醇2%、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44%粉唑醇·三唑酮悬浮剂。
实施例10 11%粉唑醇·三唑酮悬乳剂
粉唑醇10%、三唑酮1%、十二烷基苯磺酸钠8%、乙基萘磺酸钠5%、月桂酸1%、黄原胶2%、农乳400#5%、丙二醇8%、水加至100%,将前述配方料混合,即制得11%粉唑醇·三唑酮悬乳剂。
实施例11 32%粉唑醇·三唑酮悬乳剂
粉唑醇24%、三唑酮8%、烷基苯磺酸盐4%、木质素磺酸钠5%、十二烷基硫酸钠5%、黄原胶0.8%、聚乙二醇3%、月桂酸1%、OP系列8%、水加至100%,经混合制得32%粉唑醇·三唑酮悬乳剂。
实施例12 44%粉唑醇·三唑酮悬乳剂
粉唑醇4%、三唑酮40%、烷基苯磺酸盐3%,木质素磺酸钠5%、拉开粉2%、聚乙烯醇2%、农乳600#6%、水加至100%,混合制得44%粉唑醇·三唑酮悬乳剂。
实施例13 24%粉唑醇·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
粉唑醇12%、苯醚甲环唑12%、木质素磺酸盐4%、十二烷基硫酸钠4%、白炭黑7%、高岭土加至10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24%粉唑醇·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14 80%粉唑醇·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
粉唑醇78%、苯醚甲环唑2%、烷基苯磺酸钙盐4%、润湿渗透剂F 3%、白炭黑4%、膨润土加至10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80%粉唑醇·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15 52%粉唑醇·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
粉唑醇20%、苯醚甲环唑32%、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3%、月桂醇硫酸钠2%、白炭黑5%、硅藻土加至10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52%粉唑醇·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16 32%粉唑醇·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粉唑醇14%、苯醚甲环唑18%、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3%、脂肪酸聚氧乙烯酯3%、无患子粉4%、碳酸氢钠4%、淀粉13%、膨润土加至100%,混合制得32%粉唑醇·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17 56%粉唑醇·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粉唑醇6%、苯醚甲环唑50%、烷基苯磺酸钙盐5%、拉开粉BX4%、柠檬酸1%、淀粉10%、膨润土加至100%,混合制得56%粉唑醇·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18 50%粉唑醇·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粉唑醇40%、苯醚甲环唑10%、烷基酚聚氧乙烯嘧5%、十二烷基苯磺酸2%、氯化钙1%、淀粉15%、硅藻土加至100%,混合制得50%粉唑醇·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19 42%粉唑醇·苯醚甲环唑悬浮剂
粉唑醇35%、苯醚甲环唑7%、脂肪酸聚氧乙烯酯4%、无患子粉5%、硅酮类化合物0.1%、羟乙基纤维素0.1%、乙二醇2%、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42%粉唑醇·苯醚甲环唑悬浮剂。
实施例20 40%粉唑醇·苯醚甲环唑悬浮剂
粉唑醇20%、苯醚甲环唑20%、聚羧酸盐4%、皂角粉5%、硅酮类化合物0.1%、聚乙烯醇0.4%、丙二醇2%、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40%粉唑醇·苯醚甲环唑悬浮剂。
实施例21 48%粉唑醇·苯醚甲环唑悬浮剂
粉唑醇8%、苯醚甲环唑40%、聚羧酸盐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硅酮类化合物0.1%、聚乙二醇0.5%、丙三醇4%、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48%粉唑醇·苯醚甲环唑悬浮剂。
实施例22 10%粉唑醇·苯醚甲环唑悬乳剂
粉唑醇5%、苯醚甲环唑5%、乙基萘磺酸钠3%、聚羧酸盐4%、淀粉1%、聚乙二醇5%、多元醇2%、农乳700#6%、水加至100%,混合制得10%粉唑醇·苯醚甲环唑悬乳剂。
实施例23 22%粉唑醇·苯醚甲环唑悬乳剂
粉唑醇2%、苯醚甲环唑2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3%、木质素磺酸盐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OP系列磷酸酯4%、丙三醇2%、瓜胶2%、水加至100%,混合制得22%粉唑醇·苯醚甲环唑悬乳剂。
实施例24 30%粉唑醇·苯醚甲环唑悬乳剂
粉唑醇5%、苯醚甲环唑25%、烷基酚聚氧乙烯醚6%、木质素磺酸盐8%、黄原胶2%、乙二醇1%、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4%、月桂酸2%、水加至100%,混合制得30%粉唑醇·苯醚甲环唑悬乳剂。
实施例25 15%粉唑醇·四氟醚唑悬乳剂
粉唑醇10%、四氟醚唑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8%、乙基萘磺酸钠5%、月桂酸1%、黄原胶2%、丙二醇8%、农乳33#6%、水加至100%,将前述配方料混合,即制得15%粉唑醇·四氟醚唑悬乳剂。
实施例26 40%粉唑醇·四氟醚唑悬乳剂
粉唑醇32%、四氟醚唑8%、烷基苯磺酸盐4%、木质素磺酸钠5%、十二烷基硫酸钠5%、黄原胶0.8%、聚乙二醇3%、硅油0.2%、三乙醇胺盐4%、水加至100%,经混合制得40%粉唑醇·四氟醚唑悬乳剂。
实施例27 42%粉唑醇·四氟醚唑悬乳剂
粉唑醇28%、四氟醚唑14%、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3%、木质素磺酸盐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丙三醇2%、瓜胶2%、农乳400#5%、水加至100%,混合制得42%粉唑醇·四氟醚唑悬乳剂。
实施例28 45%粉唑醇·氟环唑可湿性粉剂
粉唑醇40%、氟环唑5%、木质素磺酸盐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皂角粉2%、白炭黑5%、高岭土加至10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45%粉唑醇·氟环唑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29 55%粉唑醇·氟环唑可湿性粉剂
粉唑醇5%、氟环唑50%、聚羧酸盐5%、无患子粉3%、白炭黑6%、硅藻土加至10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55%粉唑醇·氟环唑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30 80%粉唑醇·氟环唑可湿性粉剂
粉唑醇78%、氟环唑2%、烷基酚聚氧乙烯嘧5%、润湿渗透剂F3%、白炭黑2%、膨润土加至10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80%粉唑醇·氟环唑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31 20%粉唑醇·氟环唑水分散粒剂
粉唑醇10%、氟环唑10%、烷基酚聚氧乙烯嘧6%、木质素磺酸盐3%、十二烷基硫酸钠4%、淀粉15%、高岭土加至100%,混合制得20%粉唑醇·氟环唑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32 52%粉唑醇·氟环唑水分散粒剂
粉唑醇22%、氟环唑30%、聚羧酸盐3%、脂肪酸聚氧乙烯酯3%、十二烷基硫酸钠4%、碳酸氢钠3%、淀粉5%、高岭土加至100%,混合制得52%粉唑醇·氟环唑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33 60%粉唑醇·氟环唑水分散粒剂
粉唑醇10%、氟环唑50%、烷基酚聚氧乙烯嘧4%、十二烷基苯磺酸4%、淀粉10%、硅藻土加至100%,混合制得60%粉唑醇·氟环唑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34 12%粉唑醇·氟环唑悬浮剂
粉唑醇6%、氟环唑6%、聚羧酸盐5%、聚丙烯酸钠2%、十二烷基苯磺酸4%、月桂酸0.4%、黄原胶1%、苯基酚聚氧乙基醚2%,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12%粉唑醇·氟环唑悬浮剂。
实施例35 42%粉唑醇·氟环唑悬浮剂
粉唑醇20%、氟环唑22%、烷基苯磺酸钙盐4%、无患子粉5%、硅酮类化合物0.1%、羟乙基纤维素0.1%、乙二醇2%、烷基苯磺酸钙2%,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42%粉唑醇·氟环唑悬浮剂。
实施例36 50%粉唑醇·氟环唑悬浮剂
粉唑醇30%、氟环唑20%、聚羧酸盐2%、拉开粉BX 2%、C10-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0.1%、聚乙二醇0.5%、乙二醇4%、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丙烯基醚1%,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50%粉唑醇·氟环唑悬浮剂。
应用实施例六 粉唑醇与三唑酮及其复配防治小麦白粉病药效试验
本实验安排在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试验药剂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剂12.5%粉唑醇悬浮剂(市购)、20%三唑酮乳油(市购)。
药前调查小麦白粉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药,每7天施药一次,共施药2次。第二次施药后7天、14天、30天分别调查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5 粉唑醇、三唑酮及其复配防治小麦白粉病药效试验
由表5可以看出,粉唑醇与三唑酮复配后能有效防治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并对小麦条锈病也有较好的防效。
应用实施例七 粉唑醇与苯醚甲环唑及其复配防治苹果炭疽病药效试验
本实验安排在陕西省咸阳市乾县,试验药剂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研发、提供,对照药剂12.5%粉唑醇悬浮剂(市购)、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市购)。
药前调查苹果炭疽病病情指数,于发病初期施药,10日后第二次施药,共施药2次,第二次施药后7天、15天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6 粉唑醇、苯醚甲环唑及其复配防治苹果炭疽病药效试验
由表6可以看出,粉唑醇与苯醚甲环唑复配后能有效防治苹果炭疽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应用实施例八粉唑醇与四氟醚唑及其复配防治香蕉叶斑病药效试验
本实验安排在广西省南宁市郊区,试验药剂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研发、提供,对照药剂12.5%粉唑醇悬浮剂(市购)、4%四氟醚唑水乳剂(市购)。
药前调查香蕉叶斑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药,每7天施药一次,共施药3次。第三次施药后7天、14天、30天分别调查小麦锈病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7 粉唑醇、四氟醚唑及其复配防治香蕉叶斑病药效试验
由表7可以看出,粉唑醇与四氟醚唑复配后能有效防治香蕉叶斑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应用实施例九 粉唑醇与氟环唑及其复配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药效试验
本实验安排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试验药剂由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研发、提供,对照药剂12.5%粉唑醇悬浮剂(市购)、125克/升氟环唑悬浮剂(市购)。
药前调查苹果斑点落叶病病情指数,于发病初期施药,10日后第二次施药,共施药2次,第二次施药后7天、15天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8 粉唑醇、氟环唑及其复配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药效试验
由表8可以看出,粉唑醇与氟环唑复配后能有效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
Claims (8)
1.一种含有粉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A、B两种活性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2~78∶2~78,所述的A组分为粉唑醇,B选自三唑酮、苯醚甲环唑、四氟醚唑或氟环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粉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A、B两种活性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5~60∶5~7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含粉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粉唑醇与三唑酮的重量百分比为10~40∶10~5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含粉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粉唑醇与苯醚甲环唑的重量百分比为10~40∶10~5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含粉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粉唑醇与四氟醚唑的重量百分比为10~35∶10~3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含粉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粉唑醇与氟环唑的重量百分比为10~30∶10~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粉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或悬乳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粉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防治担子菌纲、子囊菌纲和半知菌纲病源菌引起的植物病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76568.XA CN101999367B (zh) | 2010-12-07 | 2010-12-07 | 一种含有粉唑醇的杀菌组合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76568.XA CN101999367B (zh) | 2010-12-07 | 2010-12-07 | 一种含有粉唑醇的杀菌组合物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680438.4A Division CN103704219A (zh) | 2010-12-07 | 2010-12-07 | 一种含有粉唑醇的杀菌组合物 |
CN201310680709.6A Division CN103719103A (zh) | 2010-12-07 | 2010-12-07 | 一种含有粉唑醇的杀菌组合物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99367A true CN101999367A (zh) | 2011-04-06 |
CN101999367B CN101999367B (zh) | 2014-03-05 |
Family
ID=43807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7656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9367B (zh) | 2010-12-07 | 2010-12-07 | 一种含有粉唑醇的杀菌组合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99367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58032A (zh) * | 2011-08-17 | 2011-11-30 | 陕西先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粉唑醇与苯醚甲环唑杀菌组合物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01388A (zh) * | 2009-07-20 | 2009-12-16 | 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含粉唑醇与氟菌唑的杀菌组合物 |
CN101601386A (zh) * | 2009-07-20 | 2009-12-16 | 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氟菌唑与百菌清的杀菌组合物 |
-
2010
- 2010-12-07 CN CN201010576568.XA patent/CN10199936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01388A (zh) * | 2009-07-20 | 2009-12-16 | 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含粉唑醇与氟菌唑的杀菌组合物 |
CN101601386A (zh) * | 2009-07-20 | 2009-12-16 | 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氟菌唑与百菌清的杀菌组合物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58032A (zh) * | 2011-08-17 | 2011-11-30 | 陕西先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粉唑醇与苯醚甲环唑杀菌组合物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99367B (zh) | 2014-03-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72241B (zh) |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与三唑类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2204541B (zh) | 一种含有肟菌酯的增效杀菌组合物 | |
CN102177912A (zh) |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2258043A (zh) | 一种含丙硫菌唑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258033A (zh) | 一种含丙硫菌唑与三唑类的新型农药组合物 | |
CN102239855A (zh) | 一种含有肟菌酯与三唑类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027937A (zh) | 一种含叶菌唑与三唑类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047890B (zh) | 一种含嘧菌酯与氟环唑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3828825B (zh) |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与三唑类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2204542A (zh) | 一种含烯肟菌酯与三唑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1983563A (zh) |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2273462A (zh) | 一种含丙硫菌唑与三唑类的新型农药组合物 | |
CN101999367B (zh) | 一种含有粉唑醇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3719103A (zh) | 一种含有粉唑醇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1536689B (zh) | 一种四氟醚唑和苯醚甲环唑复配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1999368B (zh) | 一种含有丙环唑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037983A (zh) | 一种含灭菌唑的增效杀菌组合物 | |
CN102017956A (zh) | 一种含联苯三唑醇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3704219A (zh) | 一种含有粉唑醇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1485312B (zh) | 一种含四氟醚唑和氟环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2696664A (zh) | 一种含嘧菌胺与三唑类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172238B (zh) | 一种含有种菌唑与三唑类化合物的增效杀菌组合物 | |
CN102027987B (zh) | 一种含有叶菌唑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2037975A (zh) | 一种含灭菌唑与三唑类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007919A (zh) | 一种含戊菌唑的复配组合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53 |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715500 Pucheng County of Shaanxi Province agricultural base industrial park Applicant after: Shaanxi Welch Crop Protec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710075, C, 15 floor, Jinqiao International Plaz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oad, hi tech Zone, Shaanxi, Xi'an Applicant before: Shaanxi Welch Crop Protection Co., 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05 Termination date: 2016120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