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8538A - 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98538A CN101998538A CN2009101675592A CN200910167559A CN101998538A CN 101998538 A CN101998538 A CN 101998538A CN 2009101675592 A CN2009101675592 A CN 2009101675592A CN 200910167559 A CN200910167559 A CN 200910167559A CN 101998538 A CN101998538 A CN 10199853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e
- data
- modulation coding
- uproar
- uni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终端的数据区载干噪比;根据数据区载干噪比查询联调表得到一种目标组合方式的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其中,联调表用于记录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的各种组合方式对应于数据区载干噪比的映射关系;采用目标组合方式的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传输数据。本发明实现了数据传输过程中DIUC与MIMO模式的自适应调整,提高了频谱利用率与频谱利用率,从而提高了系统吞吐量与链路可靠性,克服了相关技术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对DIUC与MIMO模式的确定与切换是相互独立的,导致系统吞吐量与链路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MIMO(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是指在发射机/接收机利用多天线发送/接收的技术,是无线移动天线领域中多天线技术的研究热点,也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必须采用的关键技术之一。MIMO技术通过利用多径来抗击信道的各种随机衰落,有效地避免了共道干扰,改善了信道质量,从而改进了网络的可靠性以及通信服务质量;通过利用空间资源,可实现在不消耗额外空口资源(时间、频率)的基础上成倍地提高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
MIMO技术主要有两种应用:分集STC(Space Time Coding,空时编码),包括发射分集和接收分集,对应于矩阵A;以及空间复用SM(Spatial Multiplexing,空间复用),对应于矩阵B。
分集STC技术同时利用了时间和空间,不提高系统容量,但是提高了分集和编码增益,图1示出了STC的原理图。参加图1,输入字符即信息源首先被分为两组,每组两个字符。在第一个字符时间内,每组的两个字符[C1,C2]同时从两根天线发送,在下一个字符时间内,这两个字符被变换成为[-C2*,C1*]的形式再次从两根天线发出。这样接收天线在两个字符时间内就可以收到两个字符的两种不同形式,通过解码技术后可还原出的原始输入字符。与两个字符时间内只收到两个字符的一种形式相比,分集STC技术降低了误码率,提高了字符正确率以及链路的可靠性,进而扩展了信号的覆盖范围。在覆盖范围一定且用户的误码率要求一定时,分集增益也可转化为数据传输速率的提高,如采用更高的调制编码方式等。
空间复用SM技术利用了空间,图2示出了SM的原理图。参加图2,高速数据流被分成并行的数据流同时进行发射,此时每根天线的发射数据是不一样的,在接收端再进行空间解调复用,重新组合成高速串行数据流。利用这种方法,提高了系统传输速率和吞吐量。
由于无线信道处于实时变化中,在某些时刻使用分集STC可得到更好的信道增益,提高链路传输可靠性;在某些时刻采用空间复用SM技术可以提高信道传输速率,从而提高信道的吞吐量。单独使用STC技术或者SM技术都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频带资源。
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在无线通信中是一个选择性的链路适应方法。AMC提供机动性来配合调制编码方案使每个用户到达平均信道情形。由于AMC,被传输信号的功率被保持恒定地越过一个帧间隔,调制编码方式DIUC(Downlink Interval Usage Code,下行间隔使用码)被改变使之符合当前接收到的信号质量或信道情形。下行AMC通常是在非MIMO或者MIMO的矩阵A(STC)下实现。
CINR(Carrier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载干噪比)一般用来表示信道质量的好坏,在信号检测之前测量,因此对于某个载波来说,也可以称为接收载干噪比。而Data CINR是指专门测量数据区的CINR,即数据区载干噪比。因为在MIMO模式下,2个天线的信号是共用同一频段资源,所以此时的Data CINR能反映出在当前信道条件下,所使用的下行DIUC和MIMO模式的运行情况。
相关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在无法满足当前的数据传输需求时,利用CINR确定目标DIUC,利用终端反馈确定目标MIMO模式,再完成到目标DIUC与目标MIMO模式的切换,以重新调整DIUC与MIMO模式使之符合当前的数据传输需求。
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对DIUC与MIMO模式的确定与切换是相互独立的,其叠加后的效果往往由于被抵消而受到影响,从而在切换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数据传输速率与频谱利用率的损失,导致系统吞吐量与链路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对DIUC与MIMO模式的确定与切换是相互独立的,其叠加后的效果往往由于被抵消而受到影响,从而在切换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数据传输速率损失,导致系统吞吐量与链路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终端的数据区载干噪比;根据数据区载干噪比查询联调表得到一种目标组合方式的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其中,联调表用于记录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的各种组合方式对应于数据区载干噪比的映射关系;判断当前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与目标组合方式的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是否一致;在不一致的情况下,采用目标组合方式的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传输数据。
优选地,在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中,检测终端的数据区载干噪比之前还包括:预先建立联调表。
优选地,在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中,预先建立联调表具体包括:根据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的各种组合方式,计算或测量得到与各种组合方式对应的数据区载干噪比与频谱利用率;记录多组数据,每组数据包括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的一种组合方式,以及与该种组合方式对应的数据区载干噪比与频谱利用率;按照频谱利用率从小到大的顺序对多组数据进行排序得到联调表。
优选地,在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中,预先建立联调表还包括:若存在多组频谱利用率相同的测试数据,按照数据区载干噪比从小到大的顺序对多组频谱利用率相同的测试数据进行排序。
优选地,在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中,预先建立联调表还包括:若第一组测试数据的数据区载干噪比大于第二组测试数据的数据区载干噪比,且第一组测试数据的频谱利用率小于第二组测试数据的频谱利用率,则从联调表中删除第一组测试数据。
优选地,在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中,根据数据区载干噪比查询联调表得到一种目标组合方式的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具体包括:对当前时刻向前回溯的预定时间内检测得到的多个数据区载干噪比进行统计得到统计值;根据统计值查询联调表得到一种目标组合方式的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
优选地,在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中,对当前时刻向前回溯的预定时间内检测得到的多个数据区载干噪比进行统计得到统计值具体包括:求预定时间内检测得到的多个数据区载干噪比的平均值;将平均值设置为统计值。
优选地,在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中,对当前时刻向前回溯的预定时间内检测得到的多个数据区载干噪比进行统计得到统计值具体包括:比较检测得到的多个数据区载干噪比与预定阈值的大小;将大于或小于预定阈值的次数大于预定次数的数据区载干噪比设置为统计值。
优选地,在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中,在不一致的情况下,采用目标组合方式的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传输数据具体包括:在不一致的情况下,将当前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更新为目标组合方式的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采用更新后的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传输数据。
优选地,在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中,在判断当前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与目标组合方式的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是否一致之后,还包括:在一致的情况下,继续采用当前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传输数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终端的数据区载干噪比;查询模块,用于根据数据区载干噪比查询联调表得到一种目标组合方式的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其中,联调表用于记录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的各种组合方式对应于数据区载干噪比的映射关系;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与目标组合方式的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是否一致;传输模块,用于在不一致的情况下,采用目标组合方式的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传输数据。
优选地,上述的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联调表模块,用于预先建立联调表。
上述实施例首先检测得到终端的Data CINR,然后查询联调表得到与该Data CINR对应的DIUC与MIMO模式的组合,并采用该DIUC与MIMO模式传输数据,由于联调表记录的是DIUC与MIMO模式的各种组合方式对应于Data CINR的映射关系,综合考虑了DIUC以及MIMO模式对数据传输过程的影响,故根据检测的DataCINR查表得到的DIUC与MIMO模式的组合是适用于当前信道条件的最佳选择,实现了数据传输过程中DIUC与MIMO模式的自适应调整,优化了DIUC与MIMO模式的叠加效果,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与频谱利用率,从而提高了系统吞吐量与链路可靠性,所以克服了相关技术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对DIUC与MIMO模式的确定与切换是相互独立的,其叠加后的效果往往由于被抵消而受到影响,从而在切换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数据传输速率与频谱利用率的损失,导致系统吞吐量与链路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STC的原理图;
图2示出了SM的原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检测终端的Data CINR;
步骤S302,根据Data CINR查询联调表得到一种目标组合方式的DIUC与MIMO模式,其中,联调表用于记录DIUC与MIMO模式的各种组合方式对应于Data CINR的映射关系;
步骤S303,判断当前使用的DIUC与MIMO模式与目标组合方式的DIUC与MIMO模式是否一致;
步骤S304,在不一致的情况下,采用目标组合方式的DIUC与MIMO模式传输数据。
本实施例首先检测得到终端的Data CINR,然后查询联调表得到与该Data CINR对应的DIUC与MIMO模式的目标组合,在当前使用的DIUC与MIMO模式与目标组合方式的DIUC与MIMO模式不一致的情况下,采用该目标组合的DIUC与MIMO模式传输数据,由于联调表记录的是DIUC与MIMO模式的各种组合方式对应于Data CINR的映射关系,综合考虑了DIUC以及MIMO模式对数据传输过程的影响,故根据检测的Data CINR查表得到的DIUC与MIMO 模式的组合是适用于当前信道条件的最佳选择,实现了数据传输过程中DIUC与MIMO模式的自适应调整,优化了DIUC与MIMO模式的叠加效果,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与频谱利用率,从而提高了系统吞吐量与链路可靠性,所以克服了相关技术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对DIUC与MIMO模式的确定与切换是相互独立的,其叠加后的效果往往由于被抵消而受到影响,从而在切换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数据传输速率与频谱利用率的损失,导致系统吞吐量与链路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优选地,在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中,检测终端的Data CINR之前还包括:预先建立联调表。若联调表已存在,则可直接查询;若联调表尚不存在,则需要预先建立,本实施例即联调表尚不存在的情况,这样做,使得DIUC与MIMO模式的调整不必依赖于联调表是否已建立,提高了该数据传输方法的通用性和灵活性。
优选地,在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中,预先建立联调表具体包括:根据DIUC与MIMO模式的各种组合方式,计算或测量得到与各种组合方式对应的Data CINR与频谱利用率;记录多组数据,每组数据包括DIUC与MIMO模式的一种组合方式,以及与该种组合方式对应的Data CINR与频谱利用率;按照频谱利用率从小到大的顺序对多组数据进行排序得到联调表。
本实施例针对不同终端(CINR计算方法),通过理论计算或实际测量得到每一种DIUC与MIMO模式的组合方式能较好传输时需要的Data CINR值与频谱利用率,并将其记录于联调表中,即以此Data CINR值为查询联调表时的门限,也可以理论计算出一个DataCINR值,然后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对该理论计算值进行微调,再以此微调后的Data CINR值为门限。其中频谱利用率比如为每个Slot上的byte数,即数据传输速率V,因为测试手段有多种,联调表中的顺序可微调。这样做,使得根据Data CINR可方便、快捷地查找到其对应的DIUC与MIMO模式的组合,并得知此时的V,而且根据V的大小来排序,使得联调表更加直观与有序。
表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联调表,其中,V1<V2<V3...,即数据传输速率逐级上升,DIUC和MIMO模式则是不同的组合。
表1
下行调制编码方式DIUC | MIMO模式 | 数据传输速率V |
DIUC1 | MIMO1 | V1 |
DIUC2 | MIMO2 | V2 |
DIUC3 | MIMO3 | V3 |
… | … | … |
优选地,在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中,预先建立联调表还包括:若存在多组频谱利用率相同的测试数据,按照Data CINR从小到大的顺序对多组频谱利用率相同的测试数据进行排序。这样做,使得多组频谱利用率相同的测试数据排列得更加有序,从而在根据DataCINR查询联调表确定切换的DIUC和MIMO模式目标组合时,得到尽可能小的移动步伐,有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优选地,在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中,预先建立联调表还包括:若存在多组频谱利用率相同的测试数据,在可使用的DIUC范围内,优先选择MIMO模式为STC模式的组合方式,这样尽可能地保证了链路可靠性。
优选地,在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中,预先建立联调表还包括:若第一组测试数据的Data CINR大于第二组测试数据的Data CINR,且第一组测试数据的频谱利用率小于第二组测试数据的频谱利用率,则从联调表中删除第一组测试数据。这样做,便于在确定切换的目标组合过程中作出更加一致的判决。
表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联调表,表2可视为表1的一个实例。
下面结合表2进一步地说明本实施例:
情况1,当前使用的DIUC为16QAM(CTC)1/2,MIMO模式为矩阵B(SM),此时数据传输情况良好,相关技术中的数据传输方式与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式均适用;
情况2,当前使用的DIUC为16QAM(CTC)1/2,MIMO模式为矩阵B(SM),但此时数据传输情况不好,需要进行DIUC与MIMO模式的切换,相关技术中的数据传输方式会切换至16QAM(CTC)1/2矩阵A(STC);而本实施例则可能选择16QAM(CTC)1/2矩阵A(STC),QPSK(CTC)3/4矩阵B(SM),16QAM(CTC)3/4矩阵A(STC),64QAM(CTC)1/2矩阵A(STC)等四种组合方式。
对比情况1和情况2,可得本实施例相比相关技术中的数据传输方式而言,可最大化数据传输速率,最大限度地提高频谱利用率,从而提高链路的可靠性和系统的吞吐量。
表2
优选地,在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中,步骤S302具体包括:对当前时刻向前回溯的预定时间内检测得到的多个Data CINR进行统计得到统计值;根据统计值查询联调表得到一种目标组合方式的DIUC与MIMO模式。本实施例中基站侧对于终端的Data CINR进行统计处理,并根据统计值查表得到目标组合方式,这样做,避免了频繁切换导致系统开销过大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优选地,在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中,对当前时刻向前回溯的预定时间内检测得到的多个Data CINR进行统计得到统计值具体包括:求预定时间内检测得到的多个Data CINR的平均值;将平均值设置为统计值。本实施例中的统计处理为求平均值,这样做,减小了检测过程中的随机误差,提高了检测的精度,从而保证了切换目标组合方式的有效性。
优选地,在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中,对当前时刻向前回溯的预定时间内检测得到的多个Data CINR进行统计得到统计值具体包括:比较检测得到的多个Data CINR与预定阈值的大小;将大于或小于预定阈值的次数大于预定次数的Data CINR设置为统计值。本实施例将多次大于预定阈值的Data CINR视为有效Data CINR,并据此查询联调表,这样做,提高了检测的敏感度。
优选地,在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中,步骤S304具体包括:在不一致的情况下,将当前使用的DIUC与MIMO模式更新为目标组合方式的DIUC与MIMO模式;采用更新后的DIUC与MIMO模式传输数据。
本实施例为当前使用的DIUC与MIMO模式与目标组合方式的DIUC与MIMO模式不一致的情况,此时需要切换到目标组合方式的DIUC与MIMO模式,由于目标组合方式的DIUC与MIMO模式是适用于当前信道条件的最佳选择,故对当前使用的DIUC与MIMO模式进行切换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与频谱利用率,从而提高了系统吞吐量与链路可靠性。
优选地,在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中,在步骤S303之后还包括:在一致的情况下,保持当前使用的DIUC与MIMO模式不变;继续采用当前使用的DIUC与MIMO模式传输数据。
本实施例为当前使用的DIUC与MIMO模式与目标组合方式的DIUC与MIMO模式一致的情况,此时不需要切换,而是保持当前使用的DIUC与MIMO模式,由于当前使用的DIUC与MIMO模式已是适用于当前信道条件的最佳选择,故本实施例保证了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与频谱利用率,从而保证了较高的系统吞吐量与链路可靠性。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单用户为例,其中的基站至少有两根发送天线,用户数至少为一个,每个用户的接收天线数至少为两根,参考图4,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基站接收、保存终端上报的Data CINR,当上报的Data CINR达到一定次数时,基站进行统计处理;
步骤S402,基站根据联调表查找当前Data CINR对应的MIMO模式和DIUC;
步骤S403,判断当前使用的MIMO模式和DIUC与查表结果是否一致,若不一致,转到步骤S405;
步骤S404,若当前使用的MIMO模式和DIUC与查表结果一致,则保持当前使用的MIMO模式和DIUC不变,转到步骤S406;
步骤S405,若当前使用的MIMO模式和DIUC与查表结果不一致,则将当前使用的MIMO模式和DIUC调整到与表中一致,并将调整后的MIMO模式和DIUC通知终端;
步骤S406,将Data CINR统计数据清零。
多用户的操作流程与本实施例中的单用户操作流程类似。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图,该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501,用于检测终端的Data CINR;
查询模块502,用于根据Data CINR查询联调表得到一种目标组合方式的DIUC与MIMO模式,其中,联调表用于记录DIUC与MIMO模式的各种组合方式对应于Data CINR的映射关系;
判断模块503,用于判断当前使用的DIUC与MIMO模式与目标组合方式的DIUC与MIMO模式是否一致;
传输模块504,用于在不一致的情况下,采用目标组合方式的DIUC与MIMO模式传输数据。
本实施例首先采用检测模块501检测得到终端的Data CINR,然后采用查询模块502查询联调表得到与该Data CINR对应的DIUC与MIMO模式的目标组合,再采用判断模块503判断当前使用的DIUC与MIMO模式与目标组合方式的DIUC与MIMO模式是否一致,最后通过传输模块504在不一致的情况下采用该目标组合的DIUC与MIMO模式传输数据,由于联调表记录的是DIUC与MIMO模式的各种组合方式对应于Data CINR的映射关系,综合考虑了DIUC以及MIMO模式对数据传输过程的影响,故根据检测的Data CINR查表得到的DIUC与MIMO模式的组合是适用于当前信道条件的最佳选择,实现了数据传输过程中DIUC与MIMO模式的自适应调整,优化了DIUC与MIMO模式的叠加效果,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与频谱利用率,从而提高了系统吞吐量与链路可靠性,所以克服了相关技术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对DIUC与MIMO模式的确定与切换是相互独立的,其叠加后的效果往往由于被抵消而受到影响,从而在切换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数据传输速率与频谱利用率的损失,导致系统吞吐量与链路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优选地,上述的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联调表模块,用于预先建立联调表。若联调表已存在,则可直接查询;若联调表尚不存在,则采用联调表模块预先建立联调表,本实施例即联调表尚不存在的情况,这样做,使得DIUC与MIMO模式的调整不必依赖于联调表是否已建立,提高了该数据传输方法的通用性和灵活性。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综合考虑了DIUC以及MIMO模式对数据传输过程的影响,实现了数据传输过程中DIUC与MIMO模式的自适应调整,优化了DIUC与MIMO模式的叠加效果,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与频谱利用率,从而提高了系统吞吐量与链路可靠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终端的数据区载干噪比;
根据所述数据区载干噪比查询联调表得到一种目标组合方式的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其中,所述联调表用于记录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的各种组合方式对应于数据区载干噪比的映射关系;
判断当前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与所述目标组合方式的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是否一致;
在不一致的情况下,采用所述目标组合方式的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传输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终端的数据区载干噪比之前还包括:
预先建立所述联调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建立所述联调表具体包括:
根据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的各种组合方式,计算或测量得到与所述各种组合方式对应的数据区载干噪比与频谱利用率;
记录多组数据,每组数据包括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的一种组合方式,以及与所述一种组合方式对应的数据区载干噪比与频谱利用率;
按照所述频谱利用率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所述多组数据进行排序得到所述联调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建立所述联调表还包括:
若存在多组频谱利用率相同的测试数据,按照所述数据区载干噪比从小到大的顺序对所述多组频谱利用率相同的测试数据进行排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建立所述联调表还包括:
若第一组测试数据的数据区载干噪比大于第二组测试数据的数据区载干噪比,且所述第一组测试数据的频谱利用率小于所述第二组测试数据的频谱利用率,则从所述联调表中删除所述第一组测试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数据区载干噪比查询联调表得到一种目标组合方式的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具体包括:
对当前时刻向前回溯的预定时间内检测得到的多个所述数据区载干噪比进行统计得到统计值;
根据所述统计值查询联调表得到一种目标组合方式的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当前时刻向前回溯的预定时间内检测得到的多个所述数据区载干噪比进行统计得到统计值具体包括:
求所述预定时间内检测得到的多个所述数据区载干噪比的平均值;
将所述平均值设置为所述统计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当前时刻向前回溯的预定时间内检测得到的多个所述数据区载干噪比进行统计得到统计值具体包括:
比较检测得到的多个所述数据区载干噪比与预定阈值的大小;
将大于或小于所述预定阈值的次数大于预定次数的数据区载干噪比设置为所述统计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不一致的情况下,采用所述目标组合方式的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传输数据具体包括:
在不一致的情况下,将当前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更新为所述目标组合方式的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
采用更新后的所述调制编码方式与所述多输入多输出模式传输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当前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与所述目标组合方式的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是否一致之后,还包括:
在一致的情况下,继续采用所述当前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传输数据。
11.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终端的数据区载干噪比;
查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区载干噪比查询联调表得到一种目标组合方式的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其中,所述联调表用于记录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的各种组合方式对应于数据区载干噪比的映射关系;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与所述目标组合方式的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是否一致;
传输模块,用于在不一致的情况下,采用所述目标组合方式的调制编码方式与多输入多输出模式传输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联调表模块,用于预先建立所述联调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67559.2A CN101998538B (zh) | 2009-08-25 | 2009-08-25 | 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67559.2A CN101998538B (zh) | 2009-08-25 | 2009-08-25 | 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98538A true CN101998538A (zh) | 2011-03-30 |
CN101998538B CN101998538B (zh) | 2014-04-30 |
Family
ID=43787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67559.2A Active CN101998538B (zh) | 2009-08-25 | 2009-08-25 | 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98538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22854A (zh) * | 2013-03-01 | 2014-09-0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
CN112532347A (zh) * | 2020-11-03 | 2021-03-19 | 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传输效果的链路自适应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83646B (zh) * | 2007-09-05 | 2012-10-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天线系统的天线模式切换装置及切换方法 |
-
2009
- 2009-08-25 CN CN200910167559.2A patent/CN101998538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22854A (zh) * | 2013-03-01 | 2014-09-0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
CN104022854B (zh) * | 2013-03-01 | 2018-06-0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
CN112532347A (zh) * | 2020-11-03 | 2021-03-19 | 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传输效果的链路自适应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98538B (zh) | 2014-04-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298373B2 (en)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pilot pattern based control signaling in MIMO systems | |
US10856305B2 (en) | Multi-user MIMO systems and methods | |
US8233939B2 (en) | Multiuser sector micro diversity system | |
US7986972B2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1695012B (zh) | 用于基于差分方案发送信道质量信息的方法 | |
US8914015B2 (en) | Grouping of users for MIMO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EP2327172B1 (en) |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 |
US9030949B2 (en) | Downlink PMI coordination based on base station antenna configuration | |
US8908747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daptive rank multi antenna communication | |
CN101507342A (zh) | 用于多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中调度资源与避免干扰的方法及设备 | |
CN102047579A (zh) | 在多小区环境中使用探测信道的协作mimo | |
CN102611536A (zh) |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用户设备 | |
CN101944940A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选择方法及装置 | |
CN102932043B (zh) | 下行多用户mimo信号发射方法以及装置 | |
US20040203451A1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signal between a terminal and a network component | |
CN101582710B (zh) | 一种天线模式选择方法、系统及装置 | |
US20100075617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signa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3095350A (zh) | 一种lte系统中自适应切换传输模式的方法 | |
CN1960199B (zh) | 多天线传输方法 | |
US8583161B2 (en) | Method of performing feedback load reduct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 |
CN101998538B (zh) | 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1990303B (zh) | 对下行amc与mimo模式进行联合调整的方法及基站 | |
CN102299761A (zh) | 用于多天线技术的amc调整方法和基站 | |
CN107306148B (zh) | 数字模拟域混合架构下的信号处理方法、基站及终端 | |
CN103067064A (zh) | 预编码矢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