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0303B - 对下行amc与mimo模式进行联合调整的方法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对下行amc与mimo模式进行联合调整的方法及基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90303B CN101990303B CN200910165601.7A CN200910165601A CN101990303B CN 101990303 B CN101990303 B CN 101990303B CN 200910165601 A CN200910165601 A CN 200910165601A CN 101990303 B CN101990303 B CN 10199030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ttern
- current
- mimo
- diuc
- valu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17—Feedback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04L1/001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involving special memory structures, e.g. look-up tabl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04L1/0618—Space-time cod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下行自适应调制编码(AMC)与多输入多输出(MIMO)模式进行联合调整的方法及基站,所述基站包括:AMC模块、快速反馈模块及联合调整模块;所述方法包括:利用终端反馈的下行载波与干扰和噪声比决定当前最大可用下行调制编码方式(DIUC)的值,利用该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判断当前信道条件,并根据当前信道条件在最大可用DIUC值的范围内,对该终端的当前MIMO模式与DIUC进行联合调整。采用本发明后,克服了单独对MIMO模式或DIUC进行调整的不足,提供了更多的MIMO模式与DIUC组合的方式,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频谱利用率和数据传输速率,最终达到提高链路的可靠性及系统吞吐量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对下行AMC(AdaptiveModulation and Coding,自适应调制编码)与MIMO(Multiple Input andMultiple 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模式进行联合调整的方法及基站。
背景技术
MIMO技术是指在发射机/接收机利用多天线发送/接收信息的技术,其是无线移动天线领域中多天线技术的研究热点,也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必须采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此技术利用多径来抗击信道的各种随机衰落,有效的避免了共道干扰,改善了信道质量,从而改进了网络的可靠性以及通信服务质量。通过利用空间资源,理论上可以在不消耗额外空口资源(时间、频率)的基础上成倍的提高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
MIMO技术主要有两种应用:分集STC(Space Time Coding,空时编码)以及SM(Spatial Multiplexing,空间复用),其中,分集STC包括发射分集和接收分集。
分集STC技术同时利用了时间和空间,不提高系统容量,但是提高分集增益和编码增益,其原理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到,输入字符即信息源被分为两组,每组为两个字符。在第一个字符时间内,每组的两个字符[C1,C2]同时从两根天线发送,在下一个字符时间内,这两个字符被变换成[-C2*,C1*]后再次从两根天线发出。这样接收天线在两个字符时间内就可以收到两个字符的两种不同形式,通过解码技术还原出的字符正确率与在两个字符时间内只收到一种形式的两个字符相比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表现为误码率降低,链路的可靠性被提高,进而提高了信号的覆盖范围。在覆盖范围一定且用户的误码率要求一定时,分集增益也可以转化为数据传输速率的提高,如采用更高的调制编码方式等。
空间复用SM技术利用了空间,如图2所示。高速的数据流被分成并行的数据流同时进行发射,此时每根天线的发射数据是不一样的,在接收端再进行空间解调复用,重新组合成高速串行数据流。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系统的传输速率和吞吐量。
由于无线信道实时变化,在某些时刻使用分集STC可以得到更好的信道增益,提高链路传输的可靠性;在某些时刻采用空间复用SM技术可以提高信道传输速率,从而提高信道的吞吐量。单独使用STC技术或者SM技术都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的频带资源。
自适应调制编码(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AMC)在无线通信技术中是一个选择性的链路适应方法。AMC提供机动性来配合调制编码方式使每个用户到达平均信道情形。下行AMC通常是在非MIMO模式或者MIMO模式为STC模式时实现。单独使用AMC也可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当其和MIMO同时使用时,如果对其进行单独调整,有可能出现数据传输不稳定或者吞吐量无法达到最佳的情况。
终端反馈MIMO模式是指终端基于下行链路信息估计下行链路信道质量,选择认为适合使用的MIMO模式,并通过上行链路将此MIMO模式信息反馈给基站,基站可以根据终端建议的MIMO模式选择将要使用的MIMO模式。也就是说,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也可以作为判断信道条件的依据。
现有系统的下行AMC与MIMO的切换是分开进行的,两者的调整没有考虑到对方是否也在进行调整以及调整后对系统稳定性是否有影响等问题。面对相同的信道条件(如CINR(Carrier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载波与干扰和噪声比)值不变),AMC与MIMO分开调整时只能有两种选择:取当前DIUC(Downlink Interval Usage Code,下行间隔使用码值)值下的STC模式以及SM模式。使用当前DIUC值下的STC模式时,链路可靠性得到了保证,但是流量无法得到提高;使用当前DIUC值下的SM模式时,理论流量提高了,但链路可靠性得不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下行AMC与MIMO模式进行联合调整的方法及基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DIUC和MIMO模式进行联合调整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下行自适应调制编码(AMC)与多输入多输出(MIMO)模式进行联合调整的方法,包括:
利用终端反馈的下行载波与干扰和噪声比决定当前最大可用下行调制编码方式(DIUC)的值,利用所述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判断当前信道条件,并根据当前信道条件在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的范围内,对所述终端的当前MIMO模式与DIUC进行联合调整。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征:
在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的范围内,对所述终端的当前MIMO模式与下行调制编码方式进行联合调整包括:
当所述终端当前使用DIUC值大于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时,将所述终端的当前DIUC值调整到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且将所述终端的当前MIMO模式调整为空时编码(STC)模式。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征:
在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的范围内,对所述终端的当前MIMO模式与下行调制编码方式进行联合调整包括:
当所述终端当前DIUC值小于等于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所述终端当前处于STC模式、且所述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为空间复用(SM)模式时,将所述终端的当前MIMO模式切换为SM模式,当前DIUC值保持不变。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征:
在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的范围内,对所述终端的当前MIMO模式与下行调制编码方式进行联合调整包括:
当所述终端当前DIUC值小于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所述终端当前处于STC模式、且所述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也为STC模式时,所述基站将所述终端的当前DIUC值调整到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当前MIMO模式保持不变。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征:
基站中设有联调表,所述联调表中保存有DIUC、MIMO模式及上述二者组合使用时每时隙上传输的字节数的对应关系,且按照所述字节数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进行排列;
对所述终端的当前MIMO模式与DIUC进行联合调整是指:
根据当前信道条件在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的范围内,利用所述联调表对所述终端的当前MIMO模式与DIUC方式相应地向速率升高或下降的方向调整。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征:
在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的范围内,对所述终端的当前MIMO模式与下行调制编码方式进行联合调整包括:
当所述终端当前DIUC值等于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所述终端当前处于STC模式、且所述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也为STC模式时,所述基站以当前MIMO模式和当前DIUC值对应的联调表项为基础,在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范围内,向速率升高的方向调整所述终端的当前DIUC值和MIMO模式。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征:
在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的范围内,对所述终端的当前MIMO模式与下行调制编码方式进行联合调整包括:
当所述终端当前DIUC值小于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所述终端当前处于SM模式、且所述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也为SM模式时,所述基站以当前MIMO模式和当前DIUC值对应的联调表项为基础,在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范围内,向速率升高的方向调整所述终端的当前DIUC值和MIMO模式。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征:
在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的范围内,对所述终端的当前MIMO模式与下行调制编码方式进行联合调整包括:
当所述终端当前DIUC值小于等于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所述终端当前处于SM模式、且所述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为STC模式时,所述基站以当前MIMO模式和当前DIUC值对应的联调表项为基础,在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范围内,向速率降低的方向调整所述终端的当前DIUC值和MIMO模式。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征:
所述基站中设有一统计周期、第一门限及第二门限值;
在所述统计周期到来时,所述基站统计该时间段内接收到的终端反馈的STC模式及SM模式的次数;
则所述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为STC模式是指:所述基站在所述统计周期中接收到的终端反馈STC模式的次数与所述终端反馈MIMO模式总次数的比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所述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为SM模式是指:所述基站在所述统计周期中接收到的终端反馈SM模式的次数与所述终端反馈MIMO模式总次数的比值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征:
对所述终端的MIMO模式和DIUC进行联合调整后,清空该统计周期内统计的终端反馈的STC模式及SM模式的次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对下行自适应调制编码(AMC)与多输入多输出(MIMO)模式进行联合调整的基站,包括AMC模块、快速反馈模块及联合调整模块;
所述AMC模块用于利用终端反馈的下行载波与干扰和噪声比决定当前最大可用下行调制编码方式(DIUC)的值,并将该值发送给所述联合调整模块;
所述快速反馈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发送给所述联合调整模块;
所述联合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MIMO模式判断当前信道条件,并根据当前信道条件在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的范围内,对所述终端的当前MIMO模式与DIUC进行联合调整。
进一步地,上述基站还可具有以下特征:
所述联合调整模块用于在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的范围内,对所述终端的当前MIMO模式与DIUC进行联合调整是指:
所述联合调整模块用于在判断出所述终端当前DIUC值大于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时,将所述终端的当前DIUC值调整到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时,且将所述终端的当前MIMO模式调整为空时编码(STC)模式;
还用于在判断出所述终端当前DIUC值小于等于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所述终端当前处于STC模式、且所述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为空间复用(SM)模式时,将所述终端的当前MIMO模式切换为SM模式,当前DIUC值保持不变;
还用于在判断出所述终端当前DIUC值小于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所述终端当前处于STC模式、且所述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也为STC模式时,将所述终端的当前DIUC值调整到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当前MIMO模式保持不变。
进一步地,上述基站还可包括存储模块;
所述存储模块中保存有联调表,所述联调表中保存有DIUC、MIMO模式及上述二者组合使用时每时隙上传输的字节数的对应关系,且按照所述字节数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进行排列;
所述联合调整模块用于在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的范围内,对所述终端的当前MIMO模式与DIUC进行联合调整是指::
所述联合调整模块用于在判断出所述终端当前DIUC值等于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所述终端当前处于STC模式、且所述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也为STC模式时,以当前MIMO模式和当前DIUC值对应的联调表项为基础,在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范围内,向速率升高的方向调整所述终端的当前DIUC值和MIMO模式;
所述联合调整模块还用于在判断出所述终端当前DIUC值小于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所述终端当前处于SM模式、且所述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也为SM模式时,以当前MIMO模式和当前DIUC值对应的联调表项为基础,在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范围内,向速率升高的方向调整所述终端的当前DIUC值和MIMO模式;
所述联合调整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终端当前DIUC值小于等于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所述终端当前处于SM模式、且所述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为STC模式时,以当前MIMO模式和当前DIUC值对应的联调表项为基础,在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范围内,向速率降低的方向调整所述终端的当前DIUC值和MIMO模式。
采用本发明后,克服了单独对MIMO模式或DIUC进行调整的不足,提供了更多的MIMO模式与DIUC组合的方式,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频谱利用率和数据传输速率,最终达到提高链路的可靠性及系统吞吐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STC原理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SM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DIUC更新处理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终端反馈MIMO模式的AMC和MIMO模式联合调整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的基本构思是:基站利用终端反馈的下行CINR决定当前最大可用DIUC的值,利用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判断当前信道条件,并根据当前信道条件在该最大可用DIUC值的范围内,对该终端的当前MIMO模式与DIUC进行联合调整,提高该终端的信道吞吐量和/或链路可靠性。
本发明描述了利用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信息实现下行MIMO模式与下行调制编码方式DIUC的自适应联合调整的方法,旨在解决基站针对不同用户根据实时信道信息自适应采用最佳的MIMO模式以及调制编码方式的问题。
本发明中,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信息作为判断信道质量的依据,据此对下行MIMO模式以及下行编码方式进行调整。调整思路为:由于在调整编码方式以及MIMO模式均固定的情况下,每个时隙上的字节数也是固定的,此字节数可默认为速率,所以可将不同的调整编码方式和MIMO模式进行组合,按照速率的大小关系进行排列,联合调整时,在可使用的DIUC范围内,可按照表格的顺序依次进行调整,表格如下:
表1联调表
下行调制编码方式DIUC | MIMO模式 | 速率 |
DIUC1 | MIMO1 | V1 |
DIUC2 | MIMO2 | V2 |
DIUC3 | MIMO3 | V3 |
… | … | … |
表中,V1<V2<V3...,即速率逐级上升,且各表项中的DIUC和MIMO模式的组合与该表中其他表项不同。采用速率逐级上升的排表方式是基于吞吐量提高的角度考虑的,速率的提高可表现为吞吐量的提升,这样从最低阶STC模式开始,在确定数据传输稳定后再考虑逐级的提高吞吐量,即对DIUC或者MIMO模式进行调整,与在优先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上提高吞吐量的思想保持一致。当遇到不同的组合但速率相等时,在可使用的DIUC范围内,优先选择MIMO模式为STC模式的组合,尽可能保证链路传输可靠性。
本发明所涉及的下行AMC和MIMO模式联合调整系统,要求基站至少有两根发送天线,用户数至少为一个,每个用户的接收天线数至少为两根。
系统中至少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判决当前最大可用DIUC的AMC模块,此模块根据终端反馈的当前CINR信息确定当前最大可用的DIUC值,并将该当前最大可用DIUC值通知给联合调整模块。由于AMC模块中保存有CINR范围与调制编码方式的对应关系(如当CINR为15~18之间时,调制编码方式选择QPSK(CTC)3/4,CINR在25~28之间时调制编码方式选择64QAM(CTC)3/4等),则当接收到终端反馈的CINR值时,能根据该值所在的范围确定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并以该调制编码方式的值作为当前可用最大DIUC值;将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信息通知给联合调整模块的快速反馈模块,此模块起到中间桥梁的作用,主要职能就是将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信息传达给联合调整模块;对MIMO模式以及下行调整编码方式DIUC进行自适应调整的联合调整模块,此模块依据快速反馈模块传达的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信息判断实时信道条件,同时结合AMC模块反馈的最大可用DIUC参考值对当前使用的MIMO模式以及DIUC值进行联合调整。
本发明所描述的下行AMC和MIMO模式联合调整系统的实现步骤包括:
1、判决当前最大可用DIUC。利用AMC的判决机制来决定当前最大可用DIUC。原AMC判决机制是基于非MIMO下的CINR来决定当前最大可用DIUC,但理论上使用STC模式时要比使用非MIMO模式时有3dB增益,所以此时可保证当前最大可用DIUC的STC模式是可用的,但并不能保证高于当前最大可用DIUC的STC模式也是可用的。因此还要判断当前使用的DIUC是否大于当前最大可用DIUC,如果大于当前最大可用DIUC,则切换为当前最大可用DIUC的STC模式,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2、为了更准确的判断实时信道条件,设计统计周期T,在此周期内,统计终端反馈STC模式的次数以及反馈SM模式的次数,根据反馈STC模式或者SM模式的次数与总反馈次数的比值来对实时信道状况进行判断;
3、DIUC更新处理。当AMC给出的最大可用DIUC值发生了变化时,联合调整模块使用的DIUC值也要进行相应的更新,如图3所示:若AMC给出的最大可用DIUC值大于等于当前使用的DIUC值,则更新其上保存的最大可用DIUC值,不做其他处理;若AMC给出的最大可用DIUC值小于当前使用的DIUC值,则直接将当前MIMO模式调整为STC模式,将当前使用的DIUC值调整为AMC给出的当前最大可用DIUC值,且将相关统计数据清零。对DIUC值和MIMO模式进行调整,是因为当AMC根据CINR判决出的调制编码方式低于当前正在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时,说明当前信道条件如果继续使用当前正在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就不能保证传输的稳定性,所以调整到通过AMC最新判决出的调制编码方式,同时采用STC模式,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相关统计数据包括终端上报的MIMO模式次数等信息,其中终端上报的MIMO模式次数进一步地包括终端上报STC模式的次数以及上报SM模式的次数等。因为DIUC的更新处理流程与下述联合调整模块的判决流程是并行处理的,两者都有可能对终端的MIMO模式和DIUC做出调整,当DIUC的更新处理流程对MIMO模式和DIUC做出调整后,联合调整模块之前得到的统计数据就没有意义了,需要进行清零处理,在新的MIMO模式和DIUC基础上,重新进行统计;
4、联合调整模块对下行MIMO模式以及DIUC进行调整:由于不同调制编码方式下对SM模式时的信道要求不同,所以为了使MIMO模式以及DIUC的调整更加合理,将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信息结合AMC给出的DIUC最大可用值与当前使用的DIUC值比较结果对MIMO模式以及DIUC作出联合判决。可分以下三种情况:
1)AMC给出的当前最大可用DIUC值大于当前使用的DIUC值:在当前使用的MIMO模式为STC模式的情况下,若统计周期T内终端反馈STC模式的次数与总反馈次数的比值大于第一门限值m%,则保持当前MIMO模式不变,将当前DIUC值调整到当前最大可用DIUC值。如果终端反馈SM模式的次数与总反馈次数的比值大于n%,则保持当前DIUC值不变,将MIMO模式直接调整到SM模式。在当前使用的MIMO模式为SM模式的情况下,若统计周期T内终端反馈STC模式的次数与总反馈次数的比值大于m%,则以当前MIMO模式和DIUC值为基准,在当前最大可用DIUC值范围内,按照联调表向速率降低的方向调整MIMO模式和DIUC值;如果终端反馈SM模式的次数与总反馈次数的比值大于第二门限值n%,则以当前MIMO模式和DIUC值为基准,在当前最大可用DIUC值范围内,按照联调表向速率升高的方向调整MIMO模式和DIUC值。其余情况可保持当前MIMO模式以及DIUC值不变。
2)AMC给出的当前最大可用DIUC值等于当前使用的DIUC值:在当前使用的MIMO模式为STC模式的情况下,如果在统计周期T内终端反馈STC模式的次数与总反馈次数的比值大于m%,则以当前MIMO模式和DIUC值为基准,在当前最大可用DIUC值范围内,按照联调表向速率升高的方向调整MIMO模式和DIUC值。如果在统计周期T内终端反馈SM模式的次数与总反馈次数的比值大于n%,则保持当前DIUC值不变,将MIMO模式直接调整到SM模式。在当前使用的MIMO模式为SM模式的情况下,如果统计周期T内,终端反馈STC模式的次数与总反馈次数的比值大于m%,则以当前MIMO模式和DIUC值为基准,在当前最大可用DIUC值范围内,按照联调表向速率降低的方向调整MIMO模式和DIUC值。其余情况可保持当前MIMO模式以及DIUC值不变。
3)AMC给出的当前最大可用DIUC值小于当前使用的DIUC值:此时,直接将MIMO模式调整为STC模式,当前使用的DIUC值调整为当前最大可用DIUC值。
对以上三种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可以发现,3)中的处理与DIUC更新时的处理是相同的,1)和2)中的部分处理也是相同的,可不必对AMC给出的当前最大可用DIUC值和当前使用的DIUC值进行比较。这样最终得到以下处理方法:联合调整模块得到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信息后,在统计周期到达时,首先对当前MIMO模式进行判断,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若当前MIMO模式为STC模式,且终端反馈SM模式的次数与总反馈次数的比值大于n%,则直接将当前MIMO切换到SM模式,DIUC值保持不变;如果终端反馈STC模式的次数与总反馈次数的比值大于m%,则要比较一下AMC给出的当前最大可用DIUC值与当前使用的DIUC值,当AMC给出的当前最大可用DIUC值大于当前使用的DIUC值时,直接将当前DIUC值调整到当前最大可用DIUC值,MIMO模式保持不变;当AMC给出的当前最大可用DIUC值等于当前使用的DIUC值时,则以当前MIMO模式和DIUC值为基准,在当前最大可用DIUC值范围内,按照联调表向速率升高的方向调整MIMO模式和DIUC值;
若当前MIMO模式为SM模式,如果终端反馈STC模式的次数与总反馈次数的比值大于m%,则以当前MIMO模式和DIUC值为基准,在当前最大可用DIUC值范围内按照联调表向速率下降的方向调整MIMO模式和DIUC值。如果终端反馈SM模式的次数与总反馈次数的比值大于n%,比较AMC给出的当前最大可用DIUC值与当前使用的DIUC值,当AMC给出的当前最大可用DIUC值大于当前使用的DIUC值时,则以当前MIMO模式和DIUC值为基准,在当前最大可用DIUC值范围内按照联调表向速率上升的方向调整MIMO模式和DIUC值,其余情况则保持不变。
结合附图3和附图4,以单用户为例,对本发明的基本实现步骤进行说明:
步骤一,基站根据终端上报的下行CINR得出当前最大可用DIUC值,并判断当前使用的DIUC是否大于当前最大可用DIUC值,如果大于,针对此用户,基站使用的MIMO模式切换为当前最大可用DIUC的STC模式,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否则保持不变;
步骤二,基站收到此用户反馈的MIMO模式信息;
步骤三,在统计周期内,基站统计该用户反馈的STC模式的次数和SM模式的次数。在统计周期到达时,对其进行判决:首先对当前MIMO模式进行判断。若当前MIMO模式为STC模式,如果终端反馈SM模式的次数与总反馈次数的比值大于n%,则直接将当前MIMO模式切换到SM模式,DIUC值保持不变。如果终端反馈STC模式的次数与总反馈次数的比值大于m%,则要比较一下AMC给出的当前最大可用DIUC值与当前使用的DIUC值的大小。当AMC给出的当前最大可用DIUC值大于当前使用的DIUC值时,直接将当前DIUC值调整到当前最大可用DIUC值,MIMO模式保持不变;当AMC给出的当前最大可用DIUC值等于当前使用的DIUC值时,则以当前MIMO模式和DIUC值为基准,在当前最大可用DIUC值范围内按照联调表向速率上升的方向调整当前MIMO模式和DIUC值;若当前MIMO模式为SM模式,如果终端反馈STC模式的次数与总反馈次数的比值大于m%,则以当前MIMO模式和DIUC值为基准,在当前最大可用DIUC值范围内按照联调表向速率下降的方向调整当前MIMO模式和DIUC值。如果终端反馈SM模式的次数与总反馈次数的比值大于n%,比较AMC给出的当前最大可用DIUC值与当前使用的DIUC值,当AMC给出的当前最大可用DIUC值大于当前使用的DIUC值时,则以当前MIMO模式和DIUC值为基准,在当前最大可用DIUC值范围内按照联调表向速率上升的方向调整当前MIMO模式和DIUC值,其余情况则保持不变。调整结束后,对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清零操作。
步骤四,如果在切换判决周期结束时,该用户反馈的MIMO模式信息没有达到切换条件,则针对该用户,基站保持当前MIMO模式以及DIUC值不变,相关统计数据清零,进入下一个统计周期。
多用户的操作流程与单用户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为更好的进行说明,将表1实例化,并与AMC和MIMO分开调整时的情形进行对比。
表2联调表实例
下行调制编码方式DIUC | MIMO模式 | 每个Slot上的byte数(默认为速率) |
QPSK(CTC)1/2 | STC | 6 |
QPSK(CTC)3/4 | STC | 9 |
QPSK(CTC)1/2 | SM | 12 |
16QAM(CTC)1/2 | STC | 12 |
QPSK(CTC)3/4 | SM | 18 |
16QAM(CTC)3/4 | STC | 18 |
64QAM(CTC)1/2 | STC | 18 |
16QAM(CTC)1/2 | SM | 24 |
64QAM(CTC)2/3 | STC | 24 |
64QAM(CTC)3/4 | STC | 27 |
64QAM(CTC)5/6 | STC | 30 |
16QAM(CTC)3/4 | SM | 36 |
64QAM(CTC)1/2 | SM | 36 |
64QAM(CTC)2/3 | SM | 48 |
64QAM(CTC)3/4 | SM | 54 |
64QAM(CTC)5/6 | SM | 60 |
观察此表可以发现,此表根据速率的大小对DIUC以及MIMO模式进行了组合,这样调整的时候既考虑到了链路传输的稳定性,也考虑到了系统吞吐量的提高,将此方法与AMC和MIMO模式单独调整的方法做对比,即可看出使用联调方法的有益效果,如:
1、假设当前信道条件良好,16QAM(CTC)1/2SM模式时可以下载平稳,此时使用两种方法均能够将MIMO模式以及DIUC调整到此模式;
2、假设当前信道条件虽然不是很好,但终端反馈的CINR值保持不变,最大可用DIUC仍可以使用16QAM(CTC)1/2,但在DIUC为16QAM(CTC)1/2时只能选用STC模式,那么如果采用AMC和MIMO分开调整的方法,要么使用16QAM(CTC)1/2STC模式,速率只能达到12,要么强制使用16QAM(CTC)1/2SM模式,此时虽然最大速率理论上是24,但由于信道条件很差,不但影响了链路传输可靠性,而且很可能最终实际速率还不到使用STC模式时的情况。但如果采用联合调整方法,通过查表在可选DIUC值小于当前最大可用DIUC值16QAM(CTC)1/2的情况下,可以选择QPSK(CTC)3/4SM模式,此时速率可以达到18,既保证了链路传输的可靠性,同时也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对下行自适应调制编码(AMC)与多输入多输出(MIMO)模式进行联合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终端反馈的下行载波与干扰和噪声比决定当前最大可用下行调制编码方式(DIUC)的值,利用所述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判断当前信道条件,并根据当前信道条件在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的范围内,对所述终端的当前MIMO模式与DIUC进行联合调整,包括:
当所述终端当前使用DIUC值大于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时,将所述终端的当前DIUC值调整到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且将所述终端的当前MIMO模式调整为空时编码(STC)模式;
或者,
当所述终端当前DIUC值小于等于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所述终端当前处于STC模式、且所述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为空间复用(SM)模式时,将所述终端的当前MIMO模式切换为SM模式,当前DIUC值保持不变;
或者,
当所述终端当前DIUC值小于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所述终端当前处于STC模式、且所述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也为STC模式时,基站将所述终端的当前DIUC值调整到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当前MIMO模式保持不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站中设有一统计周期、第一门限及第二门限值;
在所述统计周期到来时,所述基站统计该统计周期内接收到的终端反馈的STC模式及SM模式的次数;
则所述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为STC模式是指:所述基站在所述统计周期中接收到的终端反馈STC模式的次数与所述终端反馈MIMO模式总次数的比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所述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为SM模式是指:所述基站在所述统计周期中接收到的终端反馈SM模式的次数与所述终端反馈MIMO模式总次数的比值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终端的MIMO模式和DIUC进行联合调整后,清空该统计周期内统计的终端反馈的STC模式及SM模式的次数。
4.一种对下行自适应调制编码(AMC)与多输入多输出(MIMO)模式进行联合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终端反馈的下行载波与干扰和噪声比决定当前最大可用下行调制编码方式(DIUC)的值,利用所述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判断当前信道条件,并根据当前信道条件在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的范围内,对所述终端的当前MIMO模式与DIUC进行联合调整,基站中设有联调表,所述联调表中保存有DIUC、MIMO模式及上述二者组合使用时每时隙上传输的字节数的对应关系,且按照所述字节数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进行排列;
对所述终端的当前MIMO模式与DIUC进行联合调整是指:
根据当前信道条件在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的范围内,利用所述联调表对所述终端的当前MIMO模式与DIUC方式相应地向速率升高或下降的方向调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的范围内,对所述终端的当前MIMO模式与下行调制编码方式进行联合调整包括:
当所述终端当前DIUC值等于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所述终端当前处于STC模式、且所述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也为STC模式时,所述基站以当前MIMO模式和当前DIUC值对应的联调表项为基础,在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范围内,向速率升高的方向调整所述终端的当前DIUC值和MIMO模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的范围内,对所述终端的当前MIMO模式与下行调制编码方式进行联合调整包括:
当所述终端当前DIUC值小于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所述终端当前处于SM模式、且所述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也为SM模式时,所述基站以当前MIMO模式和当前DIUC值对应的联调表项为基础,在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范围内,向速率升高的方向调整所述终端的当前DIUC值和MIMO模式。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的范围内,对所述终端的当前MIMO模式与下行调制编码方式进行联合调整包括:
当所述终端当前DIUC值小于等于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所述终端当前处于SM模式、且所述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为STC模式时,所述基站以当前MIMO模式和当前DIUC值对应的联调表项为基础,在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范围内,向速率降低的方向调整所述终端的当前DIUC值和MIMO模式。
8.如权利要求5~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站中设有一统计周期、第一门限及第二门限值;
在所述统计周期到来时,所述基站统计该统计周期内接收到的终端反馈的STC模式及SM模式的次数;
则所述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为STC模式是指:所述基站在所述统计周期中接收到的终端反馈STC模式的次数与所述终端反馈MIMO模式总次数的比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所述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为SM模式是指:所述基站在所述统计周期中接收到的终端反馈SM模式的次数与所述终端反馈MIMO模式总次数的比值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终端的MIMO模式和DIUC进行联合调整后,清空该统计周期内统计的终端反馈的STC模式及SM模式的次数。
10.一种对下行自适应调制编码(AMC)与多输入多输出(MIMO)模式进行联合调整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AMC模块、快速反馈模块及联合调整模块;
所述AMC模块用于利用终端反馈的下行载波与干扰和噪声比决定当前最大可用下行调制编码方式(DIUC)的值,并将该值发送给所述联合调整模块;
所述快速反馈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发送给所述联合调整模块;
所述联合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MIMO模式判断当前信道条件,并根据当前信道条件在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的范围内,对所述终端的当前MIMO模式与DIUC进行联合调整;其中,
所述联合调整模块用于在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的范围内,对所述终端的当前MIMO模式与DIUC进行联合调整是指:
所述联合调整模块用于在判断出所述终端当前DIUC值大于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时,将所述终端的当前DIUC值调整到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时,且将所述终端的当前MIMO模式调整为空时编码(STC)模式;
还用于在判断出所述终端当前DIUC值小于等于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所述终端当前处于STC模式、且所述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为空间复用(SM)模式时,将所述终端的当前MIMO模式切换为SM模式,当前DIUC值保持不变;
还用于在判断出所述终端当前DIUC值小于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所述终端当前处于STC模式、且所述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也为STC模式时,将所述终端的当前DIUC值调整到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当前MIMO模式保持不变。
11.一种对下行自适应调制编码(AMC)与多输入多输出(MIMO)模式进行联合调整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AMC模块、快速反馈模块及联合调整模块;
所述AMC模块用于利用终端反馈的下行载波与干扰和噪声比决定当前最大可用下行调制编码方式(DIUC)的值,并将该值发送给所述联合调整模块;
所述快速反馈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发送给所述联合调整模块;所述联合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MIMO模式判断当前信道条件,并根据当前信道条件在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的范围内,对所述终端的当前MIMO模式与DIUC进行联合调整;
还包括存储模块;
所述存储模块中保存有联调表,所述联调表中保存有DIUC、MIMO模式及上述二者组合使用时每时隙上传输的字节数的对应关系,且按照所述字节数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进行排列;
所述联合调整模块用于在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的范围内,对所述终端的当前MIMO模式与DIUC进行联合调整是指:
所述联合调整模块用于在判断出所述终端当前DIUC值等于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所述终端当前处于STC模式、且所述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也为STC模式时,以当前MIMO模式和当前DIUC值对应的联调表项为基础,在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范围内,向速率升高的方向调整所述终端的当前DIUC值和MIMO模式;
所述联合调整模块还用于在判断出所述终端当前DIUC值小于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所述终端当前处于SM模式、且所述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也为SM模式时,以当前MIMO模式和当前DIUC值对应的联调表项为基础,在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范围内,向速率升高的方向调整所述终端的当前DIUC值和MIMO模式;
所述联合调整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终端当前DIUC值小于等于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所述终端当前处于SM模式、且所述终端反馈的MIMO模式为STC模式时,以当前MIMO模式和当前DIUC值对应的联调表项为基础,在所述最大可用DIUC值范围内,向速率降低的方向调整所述终端的当前DIUC值和MIMO模式。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65601.7A CN101990303B (zh) | 2009-08-06 | 2009-08-06 | 对下行amc与mimo模式进行联合调整的方法及基站 |
US13/258,616 US8897153B2 (en) | 2009-08-06 | 2010-06-08 |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combined adjusting downlink AMC and MIMO mode |
JP2012515339A JP5368633B2 (ja) | 2009-08-06 | 2010-06-08 | ダウンリンクamcとmimoモードに対して調整する方法及び基地局 |
PCT/CN2010/073684 WO2011015081A1 (zh) | 2009-08-06 | 2010-06-08 | 对下行amc与mimo模式进行调整的方法及基站 |
HK11110076.3A HK1155889A1 (en) | 2009-08-06 | 2011-09-23 |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combined adjusting downlink amc and mimo mod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65601.7A CN101990303B (zh) | 2009-08-06 | 2009-08-06 | 对下行amc与mimo模式进行联合调整的方法及基站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90303A CN101990303A (zh) | 2011-03-23 |
CN101990303B true CN101990303B (zh) | 2014-04-09 |
Family
ID=43543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65601.7A Active CN101990303B (zh) | 2009-08-06 | 2009-08-06 | 对下行amc与mimo模式进行联合调整的方法及基站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897153B2 (zh) |
JP (1) | JP5368633B2 (zh) |
CN (1) | CN101990303B (zh) |
HK (1) | HK1155889A1 (zh) |
WO (1) | WO201101508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585784A4 (en) | 2010-06-24 | 2016-02-24 | Venmar Ces Inc | ENERGY EXCHANGER FOR A LIQUID AIR MEMBRANE |
CN110471286B (zh) * | 2019-08-26 | 2022-07-29 |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链路自适应调整系统、方法、装置和基站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56726A (zh) * | 2002-04-05 | 2005-08-17 | 北方电讯网络有限公司 | 采用自适应空时编码、调制和差错编码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
CN1946000A (zh) * | 2005-10-05 | 2007-04-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在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实现下行链路自适应的方法及系统 |
CN101494515A (zh) * | 2008-01-22 | 2009-07-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的下行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及基站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651525B1 (ko) * | 2004-06-16 | 2006-11-2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접속 방식을 사용하는 이동 통신시스템의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
KR100648472B1 (ko) * | 2004-10-19 | 2006-11-2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다중 송신 다중 수신 안테나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적응 변조및 부호 성능을 최적화하기 위한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
US7239659B2 (en) * | 2004-11-04 | 2007-07-03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feedback |
CA2594387A1 (en) * | 2005-01-12 | 2006-07-2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805305A (zh) * | 2005-01-13 | 2006-07-19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采用天线选择执行自适应空时发送分集的方法和设备 |
KR101084133B1 (ko) * | 2005-04-09 | 2011-11-1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광대역 무선접속 시스템에서, 코딩 타입 적용 방법 |
KR100834668B1 (ko) * | 2005-11-04 | 2008-06-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스케쥴링 장치 및 방법 |
WO2007091317A1 (ja) * | 2006-02-08 | 2007-08-16 | Fujitsu Limited | マルチアンテナ送信技術を用いた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これに適用するマルチユーザスケジューラ |
CN101379748A (zh) | 2006-02-10 | 2009-03-04 |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 在多输入多输出单载波频分多址系统中用于执行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CN101150344B (zh) * | 2006-09-22 | 2011-07-20 |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一种下行多流调制编码方式选择和功率加载方法 |
US7702029B2 (en) * | 2006-10-02 | 2010-04-20 |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 MIMO precoding enabling spatial multiplexing, power allocation and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
CN100568764C (zh) * | 2007-02-01 | 2009-12-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td-scdma系统中的上行闭环功率控制的方法 |
US8160601B2 (en) * | 2007-06-21 | 2012-04-17 | Elektrobi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td. | Method for optimizing spatial modulation in a wireless link and network element thereto |
US8077809B2 (en) * | 2007-09-28 | 2011-12-13 | Cisco Technology, Inc. | Link adaptation based on generic CINR measurement according to log-likelihood ratio distribution |
KR101106692B1 (ko) * | 2007-10-10 | 2012-01-1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다중입출력 통신시스템의 동작 모드 선택 장치 및 방법 |
US20110038272A1 (en) * | 2007-12-31 | 2011-02-17 | Zion Hadad | Generalized eesm system and method |
US8687566B2 (en) * | 2008-09-29 | 2014-04-01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downlink transmissions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107888B2 (en) * | 2009-03-04 | 2012-01-31 | Clearwire IP Holdings, LLC | Communication operating mode selection based on multi-path signal power measurement |
-
2009
- 2009-08-06 CN CN200910165601.7A patent/CN101990303B/zh active Active
-
2010
- 2010-06-08 US US13/258,616 patent/US8897153B2/en active Active
- 2010-06-08 WO PCT/CN2010/073684 patent/WO201101508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6-08 JP JP2012515339A patent/JP536863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
- 2011-09-23 HK HK11110076.3A patent/HK1155889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56726A (zh) * | 2002-04-05 | 2005-08-17 | 北方电讯网络有限公司 | 采用自适应空时编码、调制和差错编码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
CN1946000A (zh) * | 2005-10-05 | 2007-04-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在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实现下行链路自适应的方法及系统 |
CN101494515A (zh) * | 2008-01-22 | 2009-07-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的下行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及基站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2531071A (ja) | 2012-12-06 |
WO2011015081A1 (zh) | 2011-02-10 |
US8897153B2 (en) | 2014-11-25 |
CN101990303A (zh) | 2011-03-23 |
JP5368633B2 (ja) | 2013-12-18 |
HK1155889A1 (en) | 2012-05-25 |
US20120120825A1 (en) | 2012-05-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903891B2 (en)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0187166B2 (en) |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communications link | |
CN102204320B (zh) | 用于估计和报告信道质量度量的方法和接收器 | |
JP5484473B2 (ja) | ダウンリンクマルチ入力マルチ出力モードアダプティブ切替の方法とシステム | |
CN101534145B (zh) | 无线基站、无线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
CN101848023B (zh) | 基于无速率码的多用户mimo下行链路传输模式选择方法 | |
JP2006238314A (ja) | マルチアンテナ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リソース割当方法 | |
CN101651980B (zh) | 用于降低下行链路方向上干扰的方法和对应基站 | |
CN101783776B (zh) | 预编码反馈方法及系统、用户设备和基站 | |
US20210195611A1 (en) | Scheduling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 |
KR20090111857A (ko) | 통신 네트워크를 통해 프레임들을 송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1990315B (zh) | 下行调制编码方式和多输入多输出模式的调整方法及设备 | |
US8942648B2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2067699A (zh) | 基站装置、中继站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 |
CN101990303B (zh) | 对下行amc与mimo模式进行联合调整的方法及基站 | |
CN101227213A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对多个用户实现空分多址传输的方法 | |
CN101998538B (zh) | 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US20110019564A1 (en) | Allocating Traffic in Wide Area Mobile Networks | |
Bouida et al. | Adaptive transmission schemes for MISO spectrum sharing systems | |
Haddad et al. | Power allocation Policies over multi-band/multi-user Cognitive Radio Syste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5588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5588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