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7764A - 信息传输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信息传输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97764A CN101997764A CN2009101672240A CN200910167224A CN101997764A CN 101997764 A CN101997764 A CN 101997764A CN 2009101672240 A CN2009101672240 A CN 2009101672240A CN 200910167224 A CN200910167224 A CN 200910167224A CN 101997764 A CN101997764 A CN 10199776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cket
- control channel
- layer type
- inundation
- communic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信息传输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该方法包括:在多层网络中,从本地获取包括流量工程链路的属性信息的数据包;根据所述数据包中流量工程链路的属性信息所对应的流量工程链路的层类型,从预设的过滤规则中查找出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所述过滤规则包括控制通道的层类型与流量工程链路的层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数据包从所述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向连接的邻居节点发送。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相应的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按案能够在信息传输过程中提高网络路由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息传输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具有多种交换粒度或技术的节点组成的网络称为多层网络(Multi-layer Network),在该网络上叠加一个控制平面形成多层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GMPLS,Generalized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网络。多层ASON/GMPLS网络中存在多种不同交换类型和容量的流量工程(TE,Traffic Engineering)链路,另外还存在控制通道,包括底层链路的固有的带内/纤内控制通道和虚拟TE链路的通信通道开销所形成的新的带内/纤内控制通道。
现有技术中,ASON/GMPLS是通过控制平面的路由协议(如开放最短路径优先-流量工程(OSPF-TE,Open Shortest Path First-Traffic Engineering)协议)在控制通道上洪泛TE链路的属性信息来使网络中各节点同步TE拓扑信息。按照现有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SPF-TE的洪泛机制,一条TE链路的属性信息通过流量工程链路状态发布(TE LSA,Traffic Engineering Link State Advertisement)包发布。一个节点产生的所有本地TE LSA包都要从该节点所有的控制通道上洪泛出去;一个节点从某个控制通道上收到一个新的TE LSA包后,假设发送此TE LSA包的邻居节点是节点N,该收到新的TE LSA包的节点需要将该TE LSA包从除了邻居节点是节点N的所有控制通道上洪泛出去。
在对此方法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的洪泛机制对于单层网络比较合适,但对于多层网络,如果还采用这种洪泛机制,由于TE链路的数量和控制通道的数量比单层网络要多,会导致网络中洪泛的TELSA包的数量成倍增长,严重影响网络的路由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能够在信息传输过程中提高网络路由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在多层网络中,从本地获取包括流量工程链路的属性信息的数据包;
根据所述数据包中流量工程链路的属性信息所对应的流量工程链路的层类型,从预设的过滤规则中查找出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所述过滤规则包括控制通道的层类型与流量工程链路的层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数据包从所述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向连接的邻居节点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在多层网络中,从非本地获取数据包;
确定接收所述数据包的控制通道的层类型;
将与所述接收数据包的控制通道的层类型相同的控制通道,作为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
将所述数据包从所述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向连接的邻居节点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数据包获取单元,用于在多层网络中,从本地获取包括流量工程链路的属性信息的数据包;
通道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包中流量工程链路的属性信息所对应的流量工程链路的层类型,从预设的过滤规则中查找出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所述过滤规则包括控制通道的层类型与流量工程链路的层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
数据包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数据包从所述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向连接的邻居通信装置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数据包获取单元,用于在多层网络中,从非本地获取数据包;
通道选择单元,用于确定接收所述数据包的控制通道的层类型;将与所述接收数据包的控制通道的层类型相同的控制通道,作为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
数据包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数据包从所述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向连接的邻居通信装置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第一通信装置,用于在多层网络中,从本地获取包括流量工程链路的属性信息的数据包;根据所述数据包中流量工程链路的属性信息所对应的流量工程链路的层类型,从预设的过滤规则中查找出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所述过滤规则包括控制通道的层类型与流量工程链路的层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数据包从所述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向连接的邻居通信装置发送;
第二通信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的数据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第一通信装置,用于在多层网络中,从非本地获取数据包;确定接收所述数据包的控制通道的层类型;将与所述接收数据包的控制通道的层类型相同的控制通道,作为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将所述数据包从所述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向连接的邻居通信装置发送;
第二通信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的数据包。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多层网络中,根据本地获取的数据包中流量工程链路的属性信息所对应的流量工程链路的层类型,从预设的过滤规则中查找出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再将获取的数据包从允许洪泛的控制通道向连接的邻居节点发送,这样就避免像现有技术那样需要在所有控制信道上都发送获取的数据包,因此可以大大减小发送的数据包的数量,从而减少了信息传输过程所导致的对带宽的大量占用,有效提高了网络路由性能;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多层网络中,从非本地获取数据包时,确定接收所述数据包的控制通道的层类型;将与所述接收数据包的控制通道的层类型相同的控制通道,作为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再将获取的数据包从允许洪泛的控制通道向连接的邻居节点发送,这样就避免像现有技术那样需要在所有控制信道上都发送获取的数据包,因此可以大大减小发送的数据包的数量,从而减少了信息传输过程所导致的对带宽的大量占用,有效提高了网络路由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信息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信息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OTN网络的状况一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OTN网络的状况二示意图;
图3-c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OTN网络的状况三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信息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在信息传输过程中提高网络路由性能的信息传输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相应的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信息传输方法流程图,主要包括步骤:
步骤101、在多层网络中,从本地获取包括流量工程链路的属性信息的数据包;
步骤102、根据所述数据包中流量工程链路的属性信息所对应的流量工程链路的层类型,从预设的过滤规则中查找出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所述过滤规则包括控制通道的层类型与流量工程链路的层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层类型由一个层类型字段单独进行标识,或者由编码类型(Encoding Type)字段和信号类型(Signal Type)字段的组合进行标识。
步骤103、将所述数据包从所述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向连接的邻居节点发送。
从本发明实施例一内容可以看出,在多层网络中,根据本地获取的数据包中流量工程链路的属性信息所对应的流量工程链路的层类型,从预设的过滤规则中查找出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再将获取的数据包从允许洪泛的控制通道向连接的邻居节点发送,这样就避免像现有技术那样需要在所有控制信道上都发送获取的数据包,因此可以大大减小发送的数据包的数量,从而减少了信息传输过程所导致的对带宽的大量占用,有效提高了网络路由性能。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信息传输方法流程图,主要包括步骤:
步骤201、在多层网络中,从非本地获取数据包;
步骤202、确定接收所述数据包的控制通道的层类型;将与所述接收数据包的控制通道的层类型相同的控制通道,作为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
其中,所述层类型由一个层类型字段单独进行标识,或者由编码类型字段和信号类型字段的组合进行标识。
步骤203、将所述数据包从所述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向连接的邻居节点发送。
从本发明实施例二内容可以看出,在多层网络中,从非本地获取数据包时,确定接收所述数据包的控制通道的层类型;将与所述接收数据包的控制通道的层类型相同的控制通道,作为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再将获取的数据包从允许洪泛的控制通道向连接的邻居节点发送,这样就避免像现有技术那样需要在所有控制信道上都发送获取的数据包,因此可以大大减小发送的数据包的数量,从而减少了信息传输过程所导致的对带宽的大量占用,有效提高了网络路由性能。
以下结合实施例三对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进行更详细介绍。
实施例三中预先配置各节点的层过滤规则,各节点的层过滤规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层过滤规则包括控制通道的层类型与流量工程链路的层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包括允许洪泛数据包和禁止洪泛数据包。层过滤规则可以如下表1所示。其中,横向表示控制通道的层类型,纵向表示TE链路的层类型,横向和纵向交汇处表示层类型为x(x=1、2、3....n)的本地TE链路对应的TE LSA包是否允许在层类型为y(x=1、2、3....n)的本地控制通道上洪泛,取值为允许或取值为禁止。
表1
节点在生成本地TE链路时,将本地TE链路的层类型标识为设定值,例如表1中的层类型1、层类型2....层类型n,在生成本地控制通道时,将本地控制通道的层类型标识为设定值,例如表1中的层类型1、层类型2....层类型n,并在标识该设定值对应不同TE链路的层类型时,设定为允许还是禁止洪泛数据包。
上述层类型可以由一个设定字段单独进行标识,或者由编码类型字段和信号类型字段的组合进行标识。
对于一个设定字段,例如层类型字段,其可以单独被用来标识TE链路的层类型或控制通道的层类型。
也可以现有设定的一个字节的编码类型字段和一个字节的信号类型字段的组合来标识某一个层类型。
(1)编码类型字段取值的含义如下:
1 表示分组包(Packet);
2 表示以太网(Ethernet);
……
12 表示光通道数据单元k(ODUk,Optical Channel Data Unit-k)。
(2)编码类型字段为12的信号类型字段取值的含义如下:
1 表示ODUl;
2 表示ODU2;
……
9 表示光复用段(OMS,Optical Multiplex Section);
10 表示光传送段(OTS,Optical Transmission Section)。
因此,将编码类型字段和信号类型字段组合起来也可以用于标识某一个层类型。
下面以包含光电两层的4个节点的光传送网(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s)为例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
在4个节点A、B、C和D上预先配置了同样的层过滤规则,使所有的TE LSA包只能在OMS类型的控制通道上洪泛,禁止在光通道传送单元k(OTUk,Optical Channel Transport Unit-k)类型的控制通道上洪泛。具体的层过滤规则如表2所示:
表2
图3-a、图3-b、图3-c分别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OTN网络的不同状况示意图。
在没有创建服务层路径前,TE网络拓扑如图3-a所示,包含4条OMS类型的TE链路,数据通信网(DCN,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的网络拓扑如图3-b所示,包含4条OMS链路上的控制通道。在网络中创建两条光通道(OCh,Optical Channel)服务层路径,路径分别为A-D-C和B-A-D,如图3-c所示。此时TE网络拓扑中将增加两条OTUk类型的TE链路,即链路A-C和B-D,这样加上已有的4条OMS类型的TE链路,总共有6条TE链路,而DCN网络拓扑中也增加两条OTUk链路上的控制通道,共6条控制通道。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信息传输方法流程图,主要包括步骤:
步骤301、获取包括TE链路的属性信息的TE LSA包。
获取的TE LSA包可以是本地产生的TE LSA包,也可以是从其它节点接收的TE LSA包。
步骤302、确定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
在未创建两条OCh服务层路径前,考虑到OSPF是将TE链路的正反两个方向分别作为一条单向的TE LSA处理的,此时,在每条控制通道上正反两个方向洪泛的TE LSA包,最大数目是16个。该计算过程为:因为有4条TE链路,每条链路考虑正反方向,则TE LSA包为4x2=8,每条控制信道考虑正反方向,则TE LSA包为8x2=16。因为共有4条控制信道,则网络中总的洪泛的TE LSA包的数目为4x 16=64。
在创建两条OCh服务层路径后,总共有6条TE链路和6条控制通道。获取数据包的TE链路的属性信息所对应的TE链路的层类型,根据该TE链路的层类型,查找表2,从预设的过滤规则中获知OMS链路上的控制通道允许洪泛,OTUk链路上的控制通道禁止洪泛,从而确定允许的控制信道为4条层类型为OMS类型的控制信道。
那么,网络中每条OMS类型的控制通道上正反两个方向洪泛的TE LSA包的最大数量是24个。计算过程为:因为有6条TE链路,每条链路考虑正反方向,则TE LSA包为6x2=12,每条控制信道考虑正反方向,则TE LSA包为12x2=24。因为只有4条OMS类型的控制通道允许洪泛,所有OTUk类型的控制通道不允许洪泛,则网络中总的洪泛的TE LSA包的数目为4x24=96。如果是现有技术,需要所有控制信道都进行洪泛,那么是6x24=144。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减少发送的TE LSA包数目为48个,从而减少了信息传输过程所导致的对带宽的大量占用,有效提高了网络路由性能。
步骤303、将所述TE LSA包从所述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向连接的邻居节点发送。
该步骤中,只需要通过允许洪泛的4条OMS类型的控制通道发送96个TELSA包。
以下具体以其中一个节点A为例说明。
在网络中创建两条OCh服务层路径后,如图3-c所示。节点A的本地生成的TE LSA包有3个,分别为OMS类型的TE链路A-B和链路A-D及OTUk类型的TE链路A-C所对应的TE LSA包。节点A上的控制通道也有3条,分别为OMS类型的控制通道A-B和A-D,OTUk类型的控制通道A-C。节点A在各个控制通道上洪泛本地生成的TE LSA包时,按表2的层过滤规则,3个本地生成的TE LSA包将都只在OMS类型的控制通道A-B和A-D上洪泛。
如果节点A接收其它节点发送的TE LSA包,节点A也将只在OMS类型的控制通道A-B和A-D上接收从邻居节点B、C和D洪泛来的由邻居节点B、C和D在其本地生成的TE LSA包,因为每个邻居节点也是生成3个TE LSA包,则节点A从3个邻居节点接收的TE LSA包总共3x3=9个。当节点A收到这些非本地生成的TE LSA包时,将这些非本地生成的TE LSA包打上接收控制通道的层类型标记,即OMS类型。这些非本地生成的TE LSA包,将只在同样层类型的控制通道即OMS类型的控制通道上洪泛出去。本发明实施例中是以不同节点配置了同样的层过滤规则举例说明,也可以是不同节点配置不同的层过滤规则,因此节点接收到其它节点发送的TE LSA包,不能根据本地配置的层过滤规则确定允许洪泛的控制通道,而是根据接收控制通道的层类型确定相同的层类型的控制通道,该相同的层类型的控制通道就是允许洪泛的控制通道。
综上,节点A在OMS类型的控制通道A-B和A-D上最多洪泛的TE LSA包就是9+3=12,因为OTUk类型的控制通道禁止洪泛,允许洪泛的只有OMS类型的2条控制通道A-B和A-D,节点A总共向外洪泛的TE LSA包为2x12=24个。
其它节点的处理机制和过程与节点A类似,如果节点A、B、C、D共4个节点一起统计,则网络中总的洪泛的TE LSA包的数目为4x 24=96,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减少发送的TE LSA包数目为48个,从而减少了信息传输过程所导致的对带宽的大量占用,有效提高了网络路由性能。
上述内容详细介绍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传输方法。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通信装置包括:数据包获取单元51、通道选择单元52、数据包发送单元53。
实施方式一:
数据包获取单元51,用于在多层网络中,从本地获取包括流量工程链路的属性信息的数据包;
通道选择单元52,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包中流量工程链路的属性信息所对应的流量工程链路的层类型,从预设的过滤规则中查找出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所述过滤规则包括控制通道的层类型与流量工程链路的层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
数据包发送单元53,用于将所述数据包从所述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向连接的邻居通信装置发送。
实施方式二:
数据包获取单元51,用于在多层网络中,从非本地获取数据包;
通道选择单元52,用于确定接收所述数据包的控制通道的层类型;将与所述接收数据包的控制通道的层类型相同的控制通道,作为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
数据包发送单元53,用于将所述数据包从所述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向连接的邻居通信装置发送。
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标识单元54。
标识单元54,用于通过一个层类型字段单独标识所述层类型,或者通过编码类型字段和信号类型字段的组合标识所述层类型。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信装置61、第二通信装置62,第二通信装置62可以为多个。
实施方式一:
第一通信装置61,用于在多层网络中,从本地获取包括流量工程链路的属性信息的数据包;根据所述数据包中流量工程链路的属性信息所对应的流量工程链路的层类型,从预设的过滤规则中查找出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所述过滤规则包括控制通道的层类型与流量工程链路的层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数据包从所述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向连接的邻居通信装置发送;
第二通信装置62,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的数据包。
实施方式二:
第一通信装置61,用于在多层网络中,从非本地获取数据包;确定接收所述数据包的控制通道的层类型;将与所述接收数据包的控制通道的层类型相同的控制通道,作为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将所述数据包从所述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向连接的邻居通信装置发送;
第二通信装置62,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的数据包。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装置61具有上述图5所示的结构,具体参见前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和系统内的各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在多层网络中,根据本地获取的数据包中流量工程链路的属性信息所对应的流量工程链路的层类型,从预设的过滤规则中查找出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再将获取的数据包从允许洪泛的控制通道向连接的邻居节点发送,这样就避免像现有技术那样需要在所有控制信道上都发送获取的数据包,因此可以大大减小发送的数据包的数量,从而减少了信息传输过程所导致的对带宽的大量占用,有效提高了网络路由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多层网络中,从非本地获取数据包时,确定接收所述数据包的控制通道的层类型;将与所述接收数据包的控制通道的层类型相同的控制通道,作为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再将获取的数据包从允许洪泛的控制通道向连接的邻居节点发送,这样就避免像现有技术那样需要在所有控制信道上都发送获取的数据包,因此可以大大减小发送的数据包的数量,从而减少了信息传输过程所导致的对带宽的大量占用,有效提高了网络路由性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多层网络中,从本地获取包括流量工程链路的属性信息的数据包;
根据所述数据包中流量工程链路的属性信息所对应的流量工程链路的层类型,从预设的过滤规则中查找出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所述过滤规则包括控制通道的层类型与流量工程链路的层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数据包从所述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向连接的邻居节点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层类型由一个层类型字段单独进行标识,或者由编码类型字段和信号类型字段的组合进行标识。
3.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多层网络中,从非本地获取数据包;
确定接收所述数据包的控制通道的层类型;
将与所述接收数据包的控制通道的层类型相同的控制通道,作为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
将所述数据包从所述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向连接的邻居节点发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层类型由一个层类型字段单独进行标识,或者由编码类型字段和信号类型字段的组合进行标识。
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包获取单元,用于在多层网络中,从本地获取包括流量工程链路的属性信息的数据包;
通道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包中流量工程链路的属性信息所对应的流量工程链路的层类型,从预设的过滤规则中查找出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所述过滤规则包括控制通道的层类型与流量工程链路的层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
数据包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数据包从所述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向连接的邻居通信装置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标识单元,用于通过一个层类型字段单独标识所述层类型,或者通过编码类型字段和信号类型字段的组合标识所述层类型。
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包获取单元,用于在多层网络中,从非本地获取数据包;
通道选择单元,用于确定接收所述数据包的控制通道的层类型;将与所述接收数据包的控制通道的层类型相同的控制通道,作为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
数据包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数据包从所述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向连接的邻居通信装置发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标识单元,用于通过一个层类型字段单独标识所述层类型,或者通过编码类型字段和信号类型字段的组合标识所述层类型。
9.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装置,用于在多层网络中,从本地获取包括流量工程链路的属性信息的数据包;根据所述数据包中流量工程链路的属性信息所对应的流量工程链路的层类型,从预设的过滤规则中查找出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所述过滤规则包括控制通道的层类型与流量工程链路的层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数据包从所述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向连接的邻居通信装置发送;
第二通信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的数据包。
10.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装置,用于在多层网络中,从非本地获取数据包;确定接收所述数据包的控制通道的层类型;将与所述接收数据包的控制通道的层类型相同的控制通道,作为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将所述数据包从所述允许洪泛数据包的控制通道向连接的邻居通信装置发送;
第二通信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的数据包。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67224A CN101997764B (zh) | 2009-08-21 | 2009-08-21 | 信息传输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
ES10809525.8T ES2633839T3 (es) | 2009-08-21 | 2010-07-09 | Método de transmisión de información, dispositivo de comunicación y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
PCT/CN2010/075072 WO2011020392A1 (zh) | 2009-08-21 | 2010-07-09 | 信息传输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
EP10809525.8A EP2469775B1 (en) | 2009-08-21 | 2010-07-09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67224A CN101997764B (zh) | 2009-08-21 | 2009-08-21 | 信息传输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97764A true CN101997764A (zh) | 2011-03-30 |
CN101997764B CN101997764B (zh) | 2012-10-03 |
Family
ID=43606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67224A Active CN101997764B (zh) | 2009-08-21 | 2009-08-21 | 信息传输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469775B1 (zh) |
CN (1) | CN101997764B (zh) |
ES (1) | ES2633839T3 (zh) |
WO (1) | WO2011020392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84928A (zh) * | 2020-07-27 | 2020-11-03 | 复旦大学 | 一种多层网路自主路由方法、系统、装置和网络设备 |
CN114430387A (zh) * | 2020-10-15 | 2022-05-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节点的配置方法、控制器和节点 |
CN116094981A (zh) * | 2022-12-09 | 2023-05-09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跨层业务的创建方法及相应的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054883A1 (zh) * | 2013-10-18 | 2015-04-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同步方法及节点设备 |
WO2015062045A1 (zh) * | 2013-10-31 | 2015-05-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通道的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795445B1 (en) * | 2000-10-27 | 2004-09-21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Hierarchical bandwidth management in multiservice networks |
US6985959B1 (en) * | 2000-11-01 | 2006-01-10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Constraint route dissemination using distributed route exchanges |
US7889675B2 (en) * | 2003-01-31 | 2011-02-15 | Tellabs Operation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layer network routing |
US7457277B1 (en) * | 2002-09-20 | 2008-11-25 | Mahi Network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layer protocol routing in a peer model integrated optical network |
CN100388730C (zh) * | 2002-11-27 | 2008-05-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流量工程链路状态扩散方法 |
CN100479449C (zh) * | 2004-02-21 | 2009-04-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流量控制的方法 |
US7742431B2 (en) * | 2004-12-22 | 2010-06-22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electively sending link state messages in a network link state protocol based on interest of network nodes |
-
2009
- 2009-08-21 CN CN200910167224A patent/CN101997764B/zh active Active
-
2010
- 2010-07-09 ES ES10809525.8T patent/ES2633839T3/es active Active
- 2010-07-09 WO PCT/CN2010/075072 patent/WO2011020392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7-09 EP EP10809525.8A patent/EP2469775B1/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84928A (zh) * | 2020-07-27 | 2020-11-03 | 复旦大学 | 一种多层网路自主路由方法、系统、装置和网络设备 |
CN111884928B (zh) * | 2020-07-27 | 2022-08-12 | 复旦大学 | 一种多层网路自主路由方法、系统、装置和网络设备 |
CN114430387A (zh) * | 2020-10-15 | 2022-05-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节点的配置方法、控制器和节点 |
CN116094981A (zh) * | 2022-12-09 | 2023-05-09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跨层业务的创建方法及相应的装置 |
CN116094981B (zh) * | 2022-12-09 | 2024-05-28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跨层业务的创建方法及相应的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1020392A1 (zh) | 2011-02-24 |
EP2469775A4 (en) | 2012-06-27 |
EP2469775A1 (en) | 2012-06-27 |
CN101997764B (zh) | 2012-10-03 |
EP2469775B1 (en) | 2017-05-31 |
ES2633839T3 (es) | 2017-09-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Sengupta et al. | Switched optical backbone for cost-effective scalable core IP networks | |
CN101605091B (zh) | 一种多端口负载分担方法、装置和网络系统 | |
US8531969B2 (en) | Path comput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eterogeneous multi-domain networks | |
CN101312464B (zh) | 一种在自动交换光网络中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 | |
US882446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control plane across multiple optical network domains | |
Yang et al. | Inter-domain dynamic routing in multi-layer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s | |
KR102070963B1 (ko) | 논리적 토폴로지에서 물리적 토폴로지 발견을 위한 전송 sdn | |
CN101997764B (zh) | 信息传输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 |
US8446841B2 (en) |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between core and edge network elements | |
CN104009903B (zh) | 弹性分组环环网中的流量转发方法及装置 | |
US10924384B2 (en) | Traffic engineering for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 |
US20230254245A1 (en) | Data Frame Sending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 |
US20150117224A1 (en) | Network Topology of Hierarchical Ring with Gray Code and Binary Code | |
WO2012071909A1 (zh) | 业务恢复方法及装置 | |
CN102143410B (zh) | 一种光网络中的路径计算方法及路径计算单元 | |
WO2012159442A1 (zh) | 一种实现内部链路洪泛的方法及装置 | |
ES2661521T3 (es) | Procedimiento, aparato y sistema de establecimiento de canal de control | |
Miyazawa et al. |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s of interworking between an optical packet and circuit integrated network and openflow-based networks | |
Liu et al. | Distributed route computation and provisioning in shared mesh optical networks | |
US7710878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locating traffic demands in a ring network | |
CN102687473B (zh) | 端到端标签交换路径的建立方法和系统 | |
Furukawa | Optical packet and circuit integrated ring network | |
Lee et al. | Impacts of hierarchy in ethernet ring networks on service resiliency | |
Xia et al. | A dual-weight recovery scheme in multi-domain optical network | |
Kim et al. | Property of each area technique for network survivability in optical network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