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3710A - 骨伤科外敷药及其生产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骨伤科外敷药及其生产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83710A
CN101983710A CN 201010148013 CN201010148013A CN101983710A CN 101983710 A CN101983710 A CN 101983710A CN 201010148013 CN201010148013 CN 201010148013 CN 201010148013 A CN201010148013 A CN 201010148013A CN 101983710 A CN101983710 A CN 1019837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powder
orthopedics department
external application
crude dr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4801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83710B (zh
Inventor
张紫庚
施访梅
唐鹏飞
林运华
蔡安烈
袁尚锋
周根云
张为
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ZHOU CITY HOSPITAL TRAUMATOLOGICAL DEPARTMENT OF TCM
Original Assignee
ZHUZHOU CITY HOSPITAL TRAUMATOLOGICAL DEPARTMENT OF TC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ZHOU CITY HOSPITAL TRAUMATOLOGICAL DEPARTMENT OF TCM filed Critical ZHUZHOU CITY HOSPITAL TRAUMATOLOGICAL DEPARTMENT OF TCM
Priority to CN20101014801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837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83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37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837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371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骨伤科外敷药及其生产方法及其使用方法,骨伤科外敷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大黄4-10份,黄柏3-7份,黄芩4-8份,白芷2-8份,地榆4-8份,赤芍5-7份,牡丹皮4-8份,栀子4-8份,红花3-9份,泽兰3-7份,当归4-8份,乌药2-6份,香附2-6份,元胡3-9份,姜黄3-9份,续断2-6份,羌活2-6份。上述原料药制成伤科外敷散、骨伤科外敷软膏或骨伤科外敷热敷散,根据骨折患者病情所处的前期、中期、后期等不同时序采用不同剂型进行治疗,三种药物可组合使用,本发明能快速治疗骨折,有效率100%,施药灵活、靶向作用强,能有效地达到骨折部位,更好地发挥药品应有的效力,大大降低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防止药物资源的浪费,缩短了骨折愈合的时间。

Description

骨伤科外敷药及其生产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伤的外用药物及其使用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骨伤科外敷药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骨伤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临床上治疗骨伤的外用药物很多,其剂型也有很多,常见的有散剂、膏剂、气雾剂等。如中国专利200510031619.X公开了一种治疗跌打损伤骨折外用药,它是由下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金鸡尾10-20,凤凰草10-20;钓鱼莲15-25,倒水莲15-25,鬼骨草15-25,合骨笋15-25;破血胆15-25,马兰丹10-20,芭蕉七10-20,竹根七10-20;水龙木15-25,见风消10-20,树麻5-15;车前草5-15,松树根5-15,打不死10-20。其剂型是膏剂、粉剂或水剂。治疗疗程为3-18天。中国专利200710035412.9公开了一种治疗跌打骨折外敷药,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乌韭10-20、凤尾草10-20、接骨木15-25、凌霄花15-20、大乌泡15-20、九节茶15-25、菊三七15-25、马兰10-20、续断10-20、吉祥草10-20、兔儿伞15-25、平地木10-20、骨碎补10-20、车前草5-15、松针5-15。其最佳重量配比乌韭15、凤尾草15、接骨木20、凌霄花20、大乌泡20、九节茶20、菊三七20、马兰15、续断15、吉祥草15、兔儿伞20、平地木15、骨啐补20、车前草10、松针10。其剂型是膏剂、粉剂或水剂。治疗疗程为3-18天。中国专利200910111294.4公开了一种骨伤外用药膏,应用于人体骨折及软组织挫伤、扭伤的治疗。它由下列重量组分均匀混合的药散粉以1∶1.7~2.0的重量比例兑入蜂蜜拌匀制成的药膏:白芷粉末8~11份、大黄粉末3~7份、栀子粉末8~11份、乳香粉末3~7份、没药粉末3~7份、桃仁粉末3~7份、骨碎补粉末3~7份、木贼草粉末3~7份、赤芍粉术3~7份、红花粉末3~7份。其剂型为药膏。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骨伤病人多因遭受突然发生的强力扭转、牵拉、猛力撞击等暴力使局部脉络发生气血凝滞,血肿形成,引起受损部位肿胀痛疼及功能障碍。患者病情处于不同时期,其病理特征有很大区别,对于药物而言,即使同一种原料药制成不同的剂型,其作用效果有很大差异。而上述现有技术均是将一种原料药制成散剂或膏剂,外用治疗,其剂型单一,在治疗过程中医生无法根据骨折发生后所处不同时期来定时、定量施药,也不能根据病情变化采用不同的药物剂型施药,最多只能根据患者的病情来调整用药时间长短,因此上述药物在具体用药过程中能否达到最佳有效浓度,最佳治疗效果不得而知。
在原料药组成方面,文献1药物原料药中的金鸡尾、凤凰草、钓鱼莲、合骨笋、破血胆、马兰丹、芭蕉七、竹根七、水龙木、见风消、树麻及文献2中乌韭、凤尾草、接骨木、凌霄花、大乌泡、九节茶、菊三七、吉祥草、兔儿伞、平地木等药物为民间中草药,既难得到,又未列入《中国药典》,其质量标准无法控制,资源有限,价格高,工业化生产中质量难以控制,不利于广泛推广应用,无法为广大普通患者所使用。而文献3中所公开的骨伤外用药膏,应用于人体骨折及软组织挫伤、扭伤的治疗,但是,该发明从原料药组成分析,其药物疗效重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侧重于软组织挫伤、扭伤的治疗,对骨折治疗针对性不强。该原料药主药白芷、大黄重在消肿排脓、活血化瘀,配以桃仁、乳香、没药、木贼草意在活血散瘀、消肿止痛、辅以赤芍、红花为佐,意在凉血化瘀、导血行散、逐瘀消肿,诸药配伍共达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适合于软组织挫伤的治疗。而且该发明无法根据骨折患者发生后所处不同时期定时、定量施药,因此,在治疗骨折,特别是促骨折愈合方面,不但治疗效果不佳,而具有起效慢,骨折愈合时间长等缺点。另一方面,一般骨伤科外敷热敷散载药量只能达到5∶1,渗透力不够、药效持续时间有限,只达到48小时左右。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治疗骨折药物存在针对性不强,起效慢,骨折愈合时间长,原料来源受到限制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伤科外敷药,它能根据骨折患者病情所处不同阶段提供针对性强的剂型药物,具有起效快,骨折愈合时间短,原料来源广泛等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伤科外敷药的生产方法,它能使所生产的药物达到上述效果。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提供一种骨伤科外敷药的使用方法,它能使上述药物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骨伤科外敷药,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大黄4-10   黄柏3-7    黄芩4-8     白芷2-8
地榆4-8    赤芍5-7    牡丹皮4-8   栀子4-8
红花3-9    泽兰3-7    当归4-8     乌药2-6
香附2-6    元胡3-9    姜黄3-9     续断2-6
羌活2-6。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原料药的重量份为:大黄8 黄柏5 黄芩6 白芷5 地榆6 赤芍6 牡丹皮6 栀子6 红花6 洋兰5 当归6 乌药4 香附4 元胡6 姜黄6 续断4 羌活4。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原料药制成骨伤科外敷散剂、骨伤科外敷软膏或骨伤科外敷热敷散。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原料药制成骨伤科外敷散剂、骨伤科外敷软膏、骨伤科外敷热敷散三种不同剂型,所述的骨伤科外敷药是由骨伤科外敷散剂、骨伤科外敷软膏、骨伤科外敷热敷散组合而成的组合药物。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骨伤科外敷软膏的辅料包括按常规比例添加的凡士林、羊毛脂和石蜡油,所述的凡士林与原料药的重量比为:原料药∶凡士林=1∶0.1∽1∶0.3,所述的羊毛脂与原料药的重量比为:原料药∶羊毛脂=1∶0.1∽1∶0.3,所述的石蜡油与原料药的重量比为:原料药∶石蜡油=1∶0.01∽1∶0.03。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骨伤科外敷热敷散的辅料包括铁粉、含9∽12%稀盐酸的8∽10%氯化铁溶液、锯木屑粉和木炭粉,所述的氯化铁溶液与原料药的重量比为:原料药∶氯化铁溶液=1∶1.15∽1∶1.20,所述的铁粉与原料药的重量比为:原料药∶铁粉=1∶2.9∽1∶3.1,所述的锯木屑粉与原料药的重量比为:原料药∶锯木屑粉=1∶1∽1∶1.2,所述的木碳粉与原料药的重量比为:原料药∶木碳粉=1∶0.2∽1∶0.4。
骨伤科外敷药的生产方法:骨伤科外敷散剂的生产方法是按常规方法将药物组成的各原料分别粉碎、再混合均匀,制成散剂;
骨伤科外敷软膏的生产方法是按常规方法将大黄、白芷加工成细粉,将原料药中的香附、红花、当归分别提取挥发油,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其余原料混合加水煎煮浓缩成膏剂,向膏剂中加入已粉碎备用的大黄、白芷细粉和由凡士林、羊毛脂、液体石蜡混合而成的基质制成软膏,混合均匀,加入上述提取的挥发油,混匀制成软膏;
骨伤科外敷热敷散的生产方法是先将各原料粉碎成粗粉,加入一定比例的铁粉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含8∽10%稀盐酸的9∽12%氯化铁溶液适量及适量的锯木屑粉和木炭粉,混合均匀,制成热敷散。
骨伤科外敷散剂的施药方法是按常规方法涂于纱布上再包扎于患者患处,骨伤科外敷软膏的施药方法是按常规方法涂于纱布上再包扎于患者患处,骨伤科外敷热敷散直接贴于患者患处。
骨伤科外敷散剂应用于骨折初期,骨折初期是指以起始骨折至初步形成骨痂时期,所述骨伤科外敷散剂的换药时间为隔日一次,治疗时间为7-10天。骨伤科外敷软膏应用于骨折中期,骨折中期是指初步形成骨痂至全部形成骨痂时期,骨伤科外敷软膏换药时间为三天一次,治疗时间为15-20天。骨伤科外敷热敷散应用于骨折后期,骨折后期是指全部形成骨痂至功能恢复时期,所述的骨伤科外敷软膏换药时间为三天一次,治疗时间为5-10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药物的原料来源广,价格较低,容易实现标准化生产,其备广泛推广应用的条件。其原料中的十七味中药均来自于《中国药典》收载的品种,药源广,质量标准可控。
2、本发明根据“形伤肿,气伤痛”和“不通则痛”的治疗原则,组方配伍以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为主。本发明选用大黄为君药,配以黄柏、黄芩旨在清热,血分热清而达凉血之功;佐以红花、洋兰、丹皮、白芷、续断等诸药重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续筋接骨。地榆、赤芍等微寒入血分,重在凉血化瘀;香附、白芷理气止痛,意在理气导血行散、逐瘀消肿、诸药配伍相得益彰,达到清热凉血、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之功。以延胡索、乌药、香附、姜黄、续断等诸药代替乳香、没药、木贼草,从组方分析及临床观察看,治疗骨折的效果明显增强,药物不良反应明显降低。各药配伍达到了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的目的,临床应用中,未见瘙痒、起泡等不良反应,安全可靠,使用效果明显优于现有技术。
3、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工艺简单,对生产设备无特殊要求。特别是骨伤科外敷热敷散的研制,既改变了药典上传统的制剂工艺,又采用原电池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双重发热原理,操作简单,载药量大,可达3∶1,而现有技术中一般载药量只能达到5∶1,所得到的骨伤科外敷热敷散渗透力强,发热温和、药效持续时间长,可达72小时以上,较现有技术中的48小时大大延长。与同类热敷散比较,具有载药量大、渗透力强、发热温和、持续时间长的优点。
4、本发明的三种药物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分期治疗骨折疾患,根据病人的骨折病理特征灵活施药,临床经验表明:将骨伤科外敷散剂应用于骨折前期治疗时疗效最佳,将骨伤科外敷软骨应用于骨折中期治疗时疗效最佳,将骨伤科外敷热敷散应用于骨折后期治疗时疗效最佳。
5、三种剂型药物分别具有以下特点:散剂容易分散、奏效迅速,骨折初期的病理特征是骨折部位淤血严重,血流阻碍较大,损伤面较宽,痛疼严重等等,在此阶段采用散剂治疗,药物能迅速达到病灶部位,改善气血瘀滞、淤血肿胀现象,加速淤血部位血流,迅速缓解病人痛苦。
软膏具有适宜的稠度、粘着性和涂展性,无刺激性,其基质能作为药物的良好载体,有利于药物的释放和吸收,在病灶处发挥局部作用,不要求透过皮肤而产生全身吸收作用,从而减少了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将原料药中的挥发性药提取药物挥发油,制成软膏,施药于骨折中期能达到最佳效果,因为骨折中期的病理特征是淤血肿胀现象已基本得到改善,治疗目的是促进骨折愈合,软膏既可以根据受损面积灵活施药,药物有效成分又能快速渗透入皮肤到达病灶部位发挥局部作用,从而加速骨折愈合,进而减少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热敷散除了具有一般外用散剂的特征外,还具有发热效应,其发热原理是利用铁和氯化铁的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热量,同时铁和活性炭组成原电池发生自身氧化反应,也释放出热量,从而加速药物的渗出。释放出的热量能保持病灶部位一定的温度,加速病灶部位的血流,促进药物的吸收,因此在骨折末期施以热敷散能达到最佳效果。因为骨折末期淤血肿胀现象已基本清除,骨痂初步长成,但机体免疫力低下,特别是受损部位更易受外邪入侵,从而延缓骨折愈合时间,使用热敷散治疗,既能保持病灶部位一定的温度,加速病灶部位的血流,阻断外界寒邪的入侵,药物温度的升高,又能促进药物有效成分快速渗透入皮肤到达病灶部位,更好地发挥药品应有的效力。
本发明的药物奏效快,靶向作用强,能有效地达到骨折部位,更好地发挥药品应有的效力,大大降低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防止药物资源的浪费,缩短了骨折愈合的时间,大大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本发明中诸药性味及功能如下:
大黄:处方用名:生大黄、生川军、生军。味苦、性寒。功能:攻积导滞、泻火凉血、行淤通经,并敷一切疮疖痈毒。
黄柏:处方用名:川黄柏。味苦、性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黄芩:处方用名:黄芩。味苦、性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白芷:处方用名:白花、香白芷。性温、味辛。功能:祛风解表,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地榆:处方用名:生地榆、地榆炭。性微寒、味苦、酸、涩。功能: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赤芍:处方用名:赤芍、京赤芍、炒赤芍、性微寒、味苦。功能: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牡丹皮:处方用名:牡丹皮。性微寒、味苦、辛。功效: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栀子:处方用名:生山栀,炒山栀,焦山栀,黑山栀。性寒、味苦。功能: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红花:处方用名:红花、杜红花。性温、味辛。功能: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洋兰:处方用名:泽兰。性微温、味苦、辛。功能:活血化瘀,行水消肿。
当归:处方用名:当归、归头、归尾。味甘、辛、温。功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乌药:处方用名:乌药、台乌。味辛、温。功能:顺气上痛、温肾散寒。
香附:处方用名:炙香附。辛、微苦、微甘,平。功能:行气解郁,调经止痛。
元胡:处方用名:延胡素、元胡。辛、苦,温。功能:活血、利气、止痛。
姜黄:处方用名:姜黄。辛、苦、温。功能:破血行气,通经止痛。
续断:处方用名:酒续断、盐续断、续断片。苦、辛、微温。功能: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
羌活:处方用名:羌活。辛、苦、温。功能:散寒、祛风、除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骨伤科外敷药,其原料药为下列组份及重量份:
大黄6,  黄柏3,黄芩4,白芷6,地榆4,赤芍5,
牡丹皮5,栀子4,红花4,泽兰4,当归5,乌药4,
香附4,  元胡3,姜黄3,续断5,羌活4.
骨伤科外敷药是以上述原料药为基础的骨伤科外敷散剂,骨伤科外敷散剂的生产方法是将原料药中的各原料按常规方法分别粉碎、过80目筛、再相互混合、于燥、分装制成散剂。
使用方法是将药粉加温开水或酒或米醋调成糊状,均匀摊涂于纱布块上,直接敷于骨折部位,用绷带包扎,再用小夹板固定,隔日换药一次。
实施例2
一种骨伤科外敷药,其原料药为下列组份及重量(份)比:
大黄7,    黄柏4.5,黄芩4,  白芷5,  地榆5,赤芍5.5
牡丹皮4.5,栀子4.5,红花4,  泽兰4,  当归5,乌药5.0
香附4,    元胡4,  姜黄3.5,续断4.5,羌活5.
其生产方法及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骨伤科外敷药,其原料药为下列组份及重量(份)比:
大黄10   黄柏7,黄芩8,白芷8,地榆8,赤芍7
牡丹皮8,栀子8,红花5,泽兰7,当归8,乌药6
香附6,  元胡9,姜黄9,续断6,羌活6.
其生产方法及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一种骨伤科外敷药,其原料药为下列组份及重量(份)比:
大黄8,  黄柏5,  黄芩4.5,白芷5,  地榆4.5,赤芍5
牡丹皮5,栀子4.5,红花4,  泽兰4,  当归5,  乌药4.5
香附4,  元胡4,  姜黄3.5,续断4.5,羌活4.5.
其生产方法及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临床典型病例:
1、实施例1制成的骨伤科外敷散剂用于治疗1.唐某,男,56岁,因不慎摔伤造成手腕脱臼,使用该制剂治疗后,5天康复出院;2.王某,男,41岁,因骑摩托车不慎摔伤,造成手臂粉碎性骨折,经使用该制剂治疗17天,经x线片检查:骨折部位愈合完好。20天后康复出院。
2、实施例2制成的骨伤科外敷散剂用于治疗谭某,女,19岁,在校不慎摔伤,造成脚大腿部粉碎性骨折,使用该制剂治疗,30天后康复出院。
3、实施例3制成的骨伤科外敷散剂用于治疗邓某,男,60岁,因不慎发生车祸致左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左腕部痛疼难忍,畸形,经使用该制剂治疗后,35天康复出院。
4、实施例4制成的骨伤科外敷散剂用于治疗周某,女,11岁,因不慎摔倒受损致右踝痛疼,畸形。活动受限。摄右踝x线片后,诊断为“右胫骨远端2、4骨骺骨折并腓骨下段骨折”。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并外敷该散剂治疗,7天肿消、痛止,20天后康复出院。
实施例5
一种骨伤科外敷药,其原料药为下列组份及重量(份)比:
大黄6,  黄柏3,黄芩4,白芷6,地榆4,赤芍5,
特丹皮4,栀子4,红花3,泽兰3,当归4,乌药4,
香附3,  元胡3,姜黄3,续断4,羌活4. 羊毛脂15
凡士林15 石蜡油1.4
骨伤科外敷药是以上述原料药为基础的骨伤科外敷软膏,骨伤科外敷软膏的生产方法,它是按常规方法将大黄、白芷加工成细粉,按常规方法将药物组成中的香附、红花、当归挥发性药材提取挥发油,再将上述药渣与其余原料混合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1.5h,第2次1h,合并煎液,过滤,浓缩成膏剂,加入大黄、白芷细粉,搅拌均匀,再加入由凡士林、羊毛脂、液体石蜡混合而成的基质,混合均匀,加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制成软膏。
骨伤科外敷软膏的使用方法,将药膏直接均匀摊涂于纱布块上,敷于骨折部位,用绷带包扎,再用小夹板固定,三天换药一次。
实施例6
一种骨伤科外敷药,其原料药为下列组份及重量(份)比:
大黄6.5, 黄柏5,黄芩4.5,白芷5,  地榆4.5  赤芍5,
特丹皮5, 栀子4,红花4,  洋兰3.5,当归5.5  乌药4.5,
香附4.5, 元胡4,姜黄3,  续断5,  羌活5,  羊毛脂17
凡士林17  石蜡油1.6
其生产方法及使用方法同实施例5
实施例7
一种骨伤科外敷药,其原料药为下列组份及重量(份)比:
大黄10    黄柏7,黄芩8,白芷8,地榆8,赤芍7
牡丹皮8, 栀子8,红花5,泽兰7,当归8,乌药6
香附6,   元胡9,姜黄9,续断6,羌活6. 羊毛脂26
凡士林26  石蜡油2.5
其生产方法及使用方法同实施例5
实施例8
一种骨伤科外敷药,其原料药为下列组份及重量(份)比:
大黄5,黄柏4.5,黄芩5,白芷5,地榆5  赤芍4.5,
牡丹皮5,栀子4.5,红花4,泽兰3.5,当归5.5  乌药4.5,
香附4.5,元胡4.5,姜黄4,续断4.5,羌活4.   羊毛脂18
凡士林18 石蜡油1.8
其生产方法及使用方法同实施例5
实施例9
一种骨伤科外敷药,其原料药为下列组份及重量(份)比:
大黄8,  黄柏5,黄芩4.5,白芷5,  地榆4.5, 赤芍5
牡丹皮5,栀子6,红花4.5,泽兰4,  当归5,   乌药4.5
香附5,  元胡4,姜黄6,  续断4.5,羌活4.5.  羊毛脂20
凡士林20 石蜡油2.0
其生产方法及使用方法同实施例5
临床典型病例:
1、实施例5制成的骨伤科外敷软膏用于治疗王某,男,35岁,因车祸造成手臂等多处骨折,使用伤科外敷软膏治疗,5天后肿消、痛止,35天后康复出院。
2、实施例6制成的骨伤科外敷软膏用于治疗林某,女,5岁半,因外物不慎坠落头部,造成头骨骨折,经使用伤科外敷软膏后,10天后康复出院。
3、实施例7制成的骨伤科外敷软膏用于治疗吴某,男,因车祸造成双下肢粉碎性骨折,经使用伤科外敷软膏,一个月后康复出院。
4、实施例8制成的骨伤科外敷软膏用于治疗何某,女,83岁,因高血压头晕摔伤致头面部、左腕部、左髋部疼痛,活动受限,经x线检查,诊断为“左桡骨远端骨折、多出软组织挫伤”。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并外敷伤科软膏后,5天后肿消、痛止,一个月后康复出院。
5、实施例9制成的骨伤科外敷软膏用于治疗罗某,男,40岁,因右腕部伤后痛疼、活动受限,经x线片显示;右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并尺骨茎突骨折。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并外敷伤科软膏后,7天后肿消、痛止,20天后康复出院。
实施例10
一种骨伤科外敷药,其原料药为下列组份及重量(份)比:
大黄6,  黄柏3,黄芩4,白芷6,地榆4,赤芍5,
牡丹皮4,栀子4,红花3,泽兰3,当归4,乌药4,
香附4,  元胡3,姜黄3,续断4,羌活4. 铁粉205
9%氯化铁溶液69  木炭粉20  锯木屑75
骨伤科外敷药是以上述原料药为基础的骨伤科热敷散,骨伤科热敷散的生产方法骨伤科外敷热敷散的生产方法,它是按常规方法先将药物组成的各原料粉碎成粗粉,加入上述重量份的铁粉混合,再加入上述重量份的含有10%稀盐酸的9%氯化铁溶液,(即氯化铁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9%,氯化铁溶液中盐酸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0%,)最后加入锯木屑粉和木炭粉搅匀,制成热敷散。
伤科外敷热敷散的使用方法,将布袋抖动至发热后,直接贴于骨折部位,三天换药一次。
实施例11
一种骨伤科外敷药,其原料药为下列组份及重量(份)比:
大黄6.5,  黄柏5,  黄芩4.5,自芷6,  地榆4.5  赤芍5,
牡丹皮5,  栀子4,  红花4,  洋兰3.5,当归5.5  乌药4.5,
香附4.5,  元胡4,  姜黄5,  续断5,  羌活5,  铁粉242
含10%稀盐酸的12%氯化铁溶液79  木炭粉24  锯木屑82
其生产方法及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0
实施例12
一种骨伤科外敷药,其原料药为下列组份及重量(份)比:
大黄10   黄柏7,黄芩8,白花8,地榆8,赤芍7
牡丹皮8,栀子8,红花5,泽兰7,当归8,乌药6
香附6,  元胡9,姜黄9,续断6,羌活6. 铁粉345
含10%稀盐酸的8%氯化铁溶液132  木炭粉35  锯木屑133
其生产方法及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0
实施例13
一种骨伤科外敷药,其原料药为下列组份及重量(份)比:
大黄7,    黄柏4.5,黄芩4,  白芷7,  地榆5,赤芍5.5
牡丹皮4.5,栀子4.5,红花4,  泽兰4,  当归5,乌药5.0
香附4,    元胡4,  姜黄3.5,续断4.5,羌活5. 铁粉238
含10%稀盐酸的9%氯化铁溶液86  木炭粉22  锯木屑90
其生产方法及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0
实施例14
一种骨伤科外敷药,其原料药为下列组份及重量(份)比:
大黄6,  黄柏5,  黄芩4.5,白芷5,地榆5   赤芍4,
牡丹皮5,栀子4.5,红花4,  泽兰4,当归5   乌药4.5,
香附5,  元胡4.5,姜黄4,  续断5,羌活4.  铁粉240
10%稀盐酸的10%氯化铁溶液88  木炭粉24  锯木屑粉95
其生产方法及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0
临床典型病例:
1、实施例10制成的骨伤科热敷散用于治疗邓某,男,因不慎被小车撞伤致右膝肿痛,活动受限,x片检查后诊断为右下肢软组织挫伤,纤使用骨伤科热敷散治疗,一天后肿消、痛止,三天后活动正常。
2、实施例11制成的骨伤科热敷散用于治疗黄某,男,45岁,三个月前因车祸致右前臂骨折,在采用其他药物治疗后痛疼未减,x线片检查,右桡尺中上段骨折,双折端向前成角,对位较好。经使用骨伤科热敷散巩固治疗,3天后痛疼消失,10天后患者康复出院。
3、实施例12制成的骨伤科热敷散用于治疗奚某,男,13岁,因左小腿疼痛,活动受限,经x线片显示:左胫腓骨中下段骨折向前成角20度。经手法复位,骨伤科热敷散外贴。5天后肿消、痛止,10天后康复出院。
4、、实施例13制成的骨伤科热敷散用于治疗徐某,男,89岁。在家中不慎摔伤致左肘部疼痛、活动受限,经x线片检查,诊断为“左尺骨近端骨骨折并滑车骨折,左尺骨鹰嘴陈旧性骨折”。经手法复位,骨伤科热敷散外贴,7天后肿消、痛止。一个月后康复出院。
5、、实施例14制成的骨伤科热敷散用于治疗何某,女,21岁。不慎摔伤,造成左胫骨骨折,经使用伤科热敷散外贴一周后,肿消、痛止,25天后康复出院。
药物组合治疗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骨伤科外敷药,它由下述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大黄8,  黄柏5, 黄芩6,白芷5,地榆6,赤芍6
牡丹皮6,栀子6, 红花4,泽兰5,当归6,乌药4,香附4,元胡6,姜黄6,续断4,羌活4.
骨伤科外敷药是以上述原料药为基础制成的骨伤科外敷散剂、骨伤科外敷软膏或骨伤科外敷热敷散。
骨伤科外敷软膏除上述原料药外还包括:按重量份:凡士林18、羊毛脂18、石蜡油1.8。
骨伤科外敷热敷散除上述原料药外还包括:按重量份:铁粉272锯木屑粉100、木炭粉27、含10%稀盐酸的9%氯化铁104。
骨伤科外敷药的生产方法,它包括骨伤科外敷散剂、骨伤科外敷软膏、骨伤科外敷热敷散的生产方法,骨伤科外敷散剂的生产方法:将药物组成的各原料按常规方法分别粉碎、过80目筛、再相互混合、干燥、分装制成散剂。
骨伤科外敷软膏的生产方法:按常规方法将大黄、白芷加工成细粉,按常规方法将药物组成的香附、红花提取挥发油,再将上述药渣与其余原料混合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1.5h,第2次1h,合并煎液,过滤,浓缩成膏剂,加入大黄、白芷细粉,搅拌均匀,再按比例加入由凡士林、羊毛脂、液体石蜡混合而成的基质,混合均匀,加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制成软膏。
骨伤科外敷热敷散的生产方法:按常规方法先将药物组成的各原料粉碎成粗粉,加入上述重量份的铁粉混合,再加入上述重量份的含有10%稀盐酸的9%氯化铁溶液,最后按比例加入的锯木屑粉和木炭粉搅匀,制成热敷散。
骨伤科外敷散剂应用于骨折初期,所述的骨折初期是指以起始骨折至初步形成骨痂时期,所述骨伤科外敷散剂的换药时间为隔日一次,治疗时间为7-10天,所述的骨伤科外敷软膏应用于骨折中期,所述的骨折中期是指初步形成骨痂至全部形成骨痂时期,所述的骨伤科外敷软膏换药时间为三天一次,治疗时间为15-20天,所述的骨伤科外敷热敷散应用于骨折后期,所述的骨折后期是指全部形成骨痂至功能恢复时期,所述的骨伤科外敷软膏换药时间为三天一次,治疗时间为6-10天。
骨伤科外敷散剂的使用方法是将药粉加温开水或酒或米醋调成糊状,均匀摊涂于纱布块上,直接敷于骨折部位,用绷带包扎,再用小夹板固定,隔日换药一次。
骨伤科外敷软膏的使用方法,将药膏直接均匀摊涂于纱布块上,敷于骨折部位,用绷带包扎,再用小夹板固定,三天换药一次。
骨伤科外敷热敷散的使用方法,将布袋抖动至发热后,直接贴于骨折部位,三天换药一次。
实施例2
一种骨伤科外敷药,其原料药为下列组份及重量(份)比:
大黄6,  黄柏3,黄芩4,白芷6,地榆4,赤芍5,
牡丹皮4,栀子4,红花3,泽兰3,当归4,乌药4,
香附4,  元胡3,姜黄3,续断4,羌活4.
骨伤科外敷药是以上述原料药为基础的骨伤科外敷散剂、骨伤科外敷软膏、骨伤科外敷热敷散三种不同剂型组合成的一组组合药物。
骨伤科外敷软膏除上述原料药外还包括:按重量份:凡士林14、羊毛脂14、石蜡油1.4。
骨伤科外敷热敷散还包括:按重量份:铁粉204、锯木屑粉69、木炭粉21、含8%稀盐酸的11%氯化铁溶液54。
其生产方法、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骨伤科外敷药,其原料药为下列组份及重量(份)比:
大黄10,  黄柏5, 黄芩6,白芷8,地榆6,赤芍7,
牡丹皮6, 栀子6, 红花5,洋兰5,当归6,乌药6,
香附6,   元胡5, 姜黄5,续断6,羌活6。
骨伤科外敷药是以上述原料药为基础的骨伤科外敷散剂、骨伤科外敷软膏、骨伤科外敷热敷散三种不同剂型组合成的一组组合药物。
骨伤科外敷软膏除上述原料药外还包括:按重量份:凡士林21、羊毛脂21、石蜡油2.1。
骨伤科外敷热敷散还包括:按重量份:铁粉312、锯木屑粉114、木炭粉25按重量份:含10%稀盐酸的9%氯化铁溶液87.
其生产方法、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一种骨伤科外敷药,其原料药为下列组份及重量(份)比:
大黄8.5,黄柏4,  黄芩5,白芷6.5,地榆4,
赤芍6,  牡丹皮6,栀子5,红花4.5,泽兰4.5,当归6,乌药5,        香附6,  元胡5,姜黄4.5,续断5.5,羌活6.
骨伤科外敷药是以上述原料药为基础的骨伤科外敷散剂、骨伤科外敷软膏、骨伤科外敷热敷散三种不同剂型组合成的一组组合药物。
骨伤科外敷软膏除上述原料药外还包括:按重量份:凡士林18.5、羊毛脂18.5、按重量份:石蜡油1.8。
骨伤科外敷热敷散还包括:按重量份:铁粉276、锯木屑粉100、木炭粉22按重量份:质量百分浓度为9%且含有10%稀盐酸的氯化铁溶液76。
其生产方法、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一种骨伤科外敷药,其原料药为下列组份及重量(份)比:
大黄7,  黄柏4.5,黄芩6,  白芷8,地榆4.5,
赤芍5.5  牡丹皮6,栀子5.5,红花5,泽兰5,
当归5.5,乌药4,  香附5.5,元胡6,姜黄5,
续断6,  羌活5.5.
骨伤科外敷药是以上述原料药为基础的骨伤科外敷散剂、骨伤科外敷软膏、骨伤科外敷热敷散三种不同剂型组合成的一组组合药物。
骨伤科外敷软膏除上述原料药外还包括:按重量份:凡士林19、羊毛脂19、石蜡油1.9。
骨伤科外敷热敷散还包括:按重量份:铁粉283.5、锯木屑粉102、木炭粉22.4、含8%稀盐酸的9%氯化铁溶液77.5.
其生产方法、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一种骨伤科外敷药,其原料药为下列组份及重量(份)比:
大黄8,  黄柏4.5,黄芩5.5,白芷6,地榆5,
赤芍5,  牡丹皮5,栀子4.5,红花5,泽兰5,
当归5.5,乌药5,  香附6,  元胡5,姜黄4.5,
续断5.5,羌活5.
骨伤科外敷药是以上述原料药为基础的骨伤科外敷散剂、骨伤科外敷软膏、骨伤科外敷热敷散三种不同剂型组合成的一组组合药物。
骨伤科外敷软膏除上述原料药外还包括:按重量份:凡士林19.3、羊毛脂19.3、石蜡油1.9。
骨伤科外敷热敷散还包括:按重量份:铁粉288、锯木屑粉103、木炭粉22.8按重量份:含10%稀盐酸的8%氯化铁溶液81
其生产方法、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7
一种骨伤科外敷药,其原料药为下列组份及重量(份)比:
大黄10, 黄柏5,黄芩6,白芷8,地榆5,赤芍7,
牡丹皮5,栀子6,红花5,泽兰5,当归4,乌药6,
香附6,  元胡5,姜黄5,续断6,羌活5.
骨伤科外敷药是以上述原料药为基础的骨伤科外敷散剂、骨伤科外敷软膏、骨伤科外敷热敷散三种不同剂型组合成的一组组合药物。
骨伤科外敷软膏除上述原料药外还包括:按重量份:凡士林19.8、羊毛脂19.8、石蜡油2.0。
骨伤科外敷热敷散还包括:按重量份:铁粉297、锯木屑粉106、木炭粉23按重量份:含12%稀盐酸的9%氯化铁溶液81
其生产方法、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临床典型病例:
1、实施例1制成的骨伤科外敷药用于治疗蒋某,男,36岁,因摔伤,右足部肿胀、疼痛、走路艰难,经x片检查:右跟骨前上部粉碎性骨折。开始使用骨伤科外敷散剂,平摊在包扎纱布上,厚度5mm米左右,外夹板白扎固定,使用三天后,肿消、痛止。第四天改用骨伤科外敷药膏,按同样使用方法包扎在创伤面上,治疗7天后,经x光照片发现骨痂形成,三天后改用骨伤科外敷热敷散治疗,直接外贴伤处,5天后康复出院。
2、实施例2制成的骨伤科外敷药用于治疗谢某,男,52岁,骑摩托车不慎摔伤,造成右桡、尺骨中段双骨折等多处受伤,开始使用骨伤科外敷散剂治疗7天,三天换药一次,第8天x照片发现骨折位置良好、已有少量骨痂形成,第9天改用骨伤科外敷药膏治疗,三天换药一次,14天后x片检查,发现骨折愈合良好,改用骨伤科外敷热敷散巩固治疗,3天后治愈出院。
3、实施例3制成的骨伤科外敷药用于治疗谭某,女,3岁半,她不慎从二楼摔下,造成左股骨干及右外踝骨折。使用本发明的骨伤科外敷散剂治疗3天后,肿消、痛止。第5天x照片发现骨折位置良好、已有少量骨痂形成,第7天改用骨伤科外敷药膏治疗,三天换药一次,16天后x片检查,发现骨折愈合良好,改用骨伤科外敷热敷散巩固治疗,5天后治愈出院。
4、实施例4制成的骨伤科外敷药用于治疗龚某,男,52岁,因不慎被汽车撞伤致左胸部疼痛,活动受限,经x片检查诊断为胸部第3、4、5肋骨骨折,使用骨伤科外敷散剂治疗3天,肿消、痛止。第5天x照片发现骨折位置良好、已有少量骨痂形成,第6天改用骨伤科外敷药膏治疗,三天换药一次,10天后x片检查,发现骨折愈合良好,改用骨伤科外敷热敷散巩固治疗,3天后治愈出院。
5、实施例5制成的骨伤科外敷药用于治疗颜某,女,55岁,下楼梯时不慎踩空,致左背部剧烈疼痛,经x线片检查,诊断为“左距骨撕脱骨折”,使用骨伤科外敷散剂治疗3天后肿消、痛止,第7天x照片发现骨折位置良好、已有少量骨痂形成,第8天改用骨伤科外敷药膏治疗,三天换药一次,12天后x片检查,发现骨折愈合良好,改用骨伤科外敷热敷散巩固治疗,3天后治愈出院。
6、实施例6制成的骨伤科外敷药用于治疗曹某,男,27岁,因骑自行车不慎摔伤致右肩胛、右腕骨骨折,经手法复位,夹板固定,使用骨伤科外敷散剂治疗3天,肿消、痛止,第5天x照片发现骨折位置良好、已有少量骨痂形成,第6天改用骨伤科外敷药膏治疗,三天换药一次,12天后x片检查,发现骨折愈合良好,改用骨伤科外敷热敷散巩固治疗,3天后治愈出院。
7、实施例7制成的骨伤科外敷药用于治疗杨某,男,74岁,因走路不慎从楼梯摔下,造成左胸第6、7、8肋骨骨折,经使用骨伤科外敷散剂治疗7天,肿消、痛止,第9天x照片发现骨折位置对线较好,第10天改用骨伤科外敷药膏治疗,三天换药一次,15天后x片检查,发现骨折愈合良好,改用骨伤科外敷热敷散巩固治疗,5天后治愈出院。

Claims (8)

1.一种骨伤科外敷药,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大黄4-10   黄柏3-7    黄芩4-8      白芷2-8
地榆4-8    赤芍5-7    牡丹皮4-8    栀子4-8
红花3-9    泽兰3-7    当归4-8      乌药2-6
香附2-6    元胡3-9    姜黄3-9      续断2-6
羌活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伤科外敷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药的重量份为:大黄8  黄柏5  黄芩6  白芷7  地榆6  赤芍6  牡丹皮6  栀子6  红花4  泽兰5  当归6  乌药4  香附4  元胡6  姜黄6  续断4  羌活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骨伤科外敷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药制成骨伤科外敷散剂、骨伤科外敷软膏或骨伤科外敷热敷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骨伤科外敷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药制成骨伤科外敷散剂、骨伤科外敷软膏、骨伤科外敷热敷散三种不同剂型,所述的骨伤科外敷药是由骨伤科外敷散剂、骨伤科外敷软膏、骨伤科外敷热敷散组合而成的组合药物。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骨伤科外敷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伤科外敷软膏的辅料包括按常规比例添加的凡士林、羊毛脂和石蜡油,所述的凡士林与原料药的重量比为:原料药∶凡士林=1∶0.1∽1∶0.3,所述的羊毛脂与原料药的重量比为:原料药∶羊毛脂=1∶0.1∽1∶0.3,所述的石蜡油与原料药的重量比为:原料药∶石蜡油=1∶0.01∽1∶0.03。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骨伤科外敷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伤科外敷热敷散的辅料包括铁粉、含8∽10%稀盐酸的9∽12%氯化铁溶液、锯木屑粉和木炭粉,所述的氯化铁溶液与原料药的重量比为:原料药∶氯化铁溶液=1∶1.15∽1∶1.20,所述的铁粉与原料药的重量比为:原料药∶铁粉=1∶2.9∽1∶3.1,所述的锯木屑粉与原料药的重量比为:原料药∶锯木屑粉=1∶1∽1∶1.2,所述的木碳粉与原料药的重量比为:原料药∶木碳粉=1∶0.2∽1∶0.4。
7.如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骨伤科外敷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骨伤科外敷散剂的生产方法是按常规方法将药物组成的各原料分别粉碎、再混合均匀,制成散剂;
骨伤科外敷软膏的生产方法是按常规方法将大黄、白芷加工成细粉,将原料药中的香附、红花、当归分别提取挥发油,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其余原料混合加水煎煮浓缩成膏剂,向膏剂中加入已粉碎备用的大黄、白芷细粉和山凡士林、羊毛脂、液体石蜡混合而成的基质制成软膏,混合均匀,加入上述提取的挥发油,混匀制成软膏;
骨伤科外敷热敷散的生产方法是先将各原料粉碎成粗粉,加入一定比例的铁粉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含8∽10%稀盐酸的9∽12%氯化铁溶液适量及适量的锯木屑粉和木炭粉,混合均匀,制成热敷散。
8.如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骨伤科外敷药的使用方法,所述的骨伤科外敷散剂的施药方法是按常规方法加米醋或米酒调均后涂于纱布上再包扎于患者患处,所述的骨伤科外敷软膏的施药方法是按常规方法直接涂于纱布上再包扎于患者患处,所述的骨伤科外敷热敷散直接贴于患者患处。
CN2010101480135A 2010-04-16 2010-04-16 骨伤科外敷药及其生产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837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480135A CN101983710B (zh) 2010-04-16 2010-04-16 骨伤科外敷药及其生产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480135A CN101983710B (zh) 2010-04-16 2010-04-16 骨伤科外敷药及其生产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3710A true CN101983710A (zh) 2011-03-09
CN101983710B CN101983710B (zh) 2012-05-23

Family

ID=43640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4801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83710B (zh) 2010-04-16 2010-04-16 骨伤科外敷药及其生产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8371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2530A (zh) * 2011-12-20 2012-06-27 黄美州 一种治疗急性闭合性运动创伤的外敷中药
CN102871790A (zh) * 2012-10-09 2013-01-16 河南核信恒达实业有限公司 草本暖贴及其生产方法
CN102949648A (zh) * 2011-08-26 2013-03-06 吴岩 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中药
CN105664056A (zh) * 2016-03-17 2016-06-15 孙绍裘 一种治疗骨伤科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
CN108236646A (zh) * 2018-02-06 2018-07-03 贺建华 减肥水凝胶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5642A (zh) * 2005-07-12 2007-01-17 侯保君 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28124A (zh) * 2007-11-05 2009-05-13 张忠美 强力提高免疫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5642A (zh) * 2005-07-12 2007-01-17 侯保君 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28124A (zh) * 2007-11-05 2009-05-13 张忠美 强力提高免疫力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1999 杨昌英 自拟"活血止痛散" 外敷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症 , 第01期 2 *
《吉林中医药》 19980520 麦培根 外敷跌打油治疗软组织挫伤及骨折100例 , 第03期 2 *
《新中医》 20051215 吴志明 消瘀散外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 , 第12期 2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49648A (zh) * 2011-08-26 2013-03-06 吴岩 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中药
CN102512530A (zh) * 2011-12-20 2012-06-27 黄美州 一种治疗急性闭合性运动创伤的外敷中药
CN102512530B (zh) * 2011-12-20 2013-06-05 黄美州 一种治疗急性闭合性运动创伤的外敷中药
CN102871790A (zh) * 2012-10-09 2013-01-16 河南核信恒达实业有限公司 草本暖贴及其生产方法
CN102871790B (zh) * 2012-10-09 2014-06-04 河南核信恒达实业有限公司 草本暖贴及其生产方法
CN105664056A (zh) * 2016-03-17 2016-06-15 孙绍裘 一种治疗骨伤科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
CN108236646A (zh) * 2018-02-06 2018-07-03 贺建华 减肥水凝胶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3710B (zh) 2012-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56972B (zh) 一种治疗骨折、骨裂和跌打损伤的中药组合物
CN1634225A (zh) 消肿止痛接骨续筋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2335326B (zh) 用于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中药组合物
CN1824009B (zh) 一种可内外服用的多用途药物组合物
CN101983710B (zh) 骨伤科外敷药及其生产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CN101524450B (zh) 一种正骨舒筋的口服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37093A (zh) 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骨折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88812B (zh) 一种骨折内服药及其生产和使用方法
CN103566278B (zh) 接骨丹
CN1196948A (zh) 风湿康复全方药
CN102552608B (zh) 一种治疗骨折、骨损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703619A (zh) 治疗骨质增生、骨关节炎的中药
CN100496524C (zh) 一种接骨散剂
CN108498617A (zh) 风湿痛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足浴包及其制备方法和药物制剂
CN103394042A (zh) 一种辅助治疗骨伤的中药酊剂
CN101496838A (zh)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和风湿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23350A (zh) 一种促进骨折愈合的中药膏药
CN1052415C (zh) 消痛正骨药
CN103585257A (zh) 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散剂
CN104524080A (zh) 主治跌打损伤中药剂及制备方法
CN1233333C (zh) 藏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8888736B (zh) 一种外用接骨续筋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21255A (zh) 一种外用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587394A (zh) 一种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中药组合物
CN105267411B (zh) 一种治疗骨折的药物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

Termination date: 2018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