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3486A -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通信系统、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通信系统、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83486A
CN101983486A CN2009801119689A CN200980111968A CN101983486A CN 101983486 A CN101983486 A CN 101983486A CN 2009801119689 A CN2009801119689 A CN 2009801119689A CN 200980111968 A CN200980111968 A CN 200980111968A CN 101983486 A CN101983486 A CN 1019834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dispensing device
interval
subcarrier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119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本贵司
山田良太
示泽寿之
冈本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83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34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7Rate matching
    • H04L1/0068Rate matching by puncturing
    • H04L1/0069Puncturing patter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3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04L5/0046Determination of how many bits are transmitted on different sub-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应用了HARQ的多载波传送方式的通信系统中,即使在衰减的时间变动大的情况下,也能充分地校正数据错误,获取期望的传送质量。发送装置(100)应用于在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之间进行自动重发控制的通信系统,其具备:副载波间隔设定部(111),其将发送重发信号时采用的副载波的间隔设定得比发送始发信号时采用的副载波的间隔大;IFFT部(112),其根据在副载波间隔设定部(111)中设定的副载波的间隔,对所输入的信号进行IFFT;发送部(112),其发送始发信号和至少一个重发信号。

Description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通信系统、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通信系统中在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之间进行自动重发控制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在进行分组传送的通信系统中,为了保证满足QoS(Quality ofService)等的传送质量,使用错误控制技术。作为该错误控制技术,非专利文件1和非专利文件2中记载了对自动重发(ARQ:Automatic RepeatreQuest)和Turbo编码等纠错编码进行了组合的Hybrid-ARQ(HARQ)。HARQ是在接收装置中,当在接收信号中检测出错误时,向发送装置请求重发,并对再次接收到的信号和已经接收到的信号的合成信号进行解码处理的技术。
特别是作为HARQ,已知有Chase合成(CC:Chase Combining)和IR(Incremental Redundancy)等。例如,在使用CC的HARQ中,当在接收分组中检测到错误时,请求完全相同的分组的重发。通过合成这两个接收分组,能够提高接收质量。并且,在使用IR的HARQ中,由于分割冗余比特并一点点地逐次重发,所以通过增加重发次数,能够降低编码率,能够使纠错能力增强。
【非专利文件1】:D.Chase,“Code combining-A maximum likelihooddecoding approach for combing and arbitrary number of noisy packets,”IEEETrans.Commun.,vol.COM-33,pp.385-393,May 1985.
【非专利文件2】:J.Hagenauer,“Rate-compatible puncturedconvolutional codes(RCPC codes)and their application,”IEEE Trans.Commun.,vol.36,pp.389-400,April 1988.
在进行分组传送的通信系统中,作为在多路径衰减环境下能够高速传送的传送方式,有多载波传送方式。例如,在作为多载波传送方式之一的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中,在高速移动时等衰减的时间变动大的环境下,在由多个OFDM码元所生成的帧中的开头帧和末尾帧、或者OFDM码元内的开头和末尾,传播路径会发生很大的时间变化。其结果,因传播路径估计误差、载波间干扰等而产生分组错误。
在采用了OFDM传送的分组通信系统中,有时在通过增加时间分集增益或编码增益来补偿所述传播路径估计误差、载波间干扰所导致的质量低下时,重发次数会急剧增加,上述时间分集增益是通过应用所述HARQ来获得的。HARQ存在如下的问题:当重发分组数增加时,重发分组所引起的针对链路容量的开销也增加。
并且,在单载波传送方式中,在应用FDE(Frequency Domain Equalizer)的情况下,在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区间,当传播路径在开头和末尾发生很大的时间变化时,因传播路径估计误差、载波间干扰等,会产生分组误差,从而产生同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应用了HARQ的多载波传送方式的通信系统中,即使在衰减的时间变动大的情况下,也能充分地进行数据纠错,并获得期望的传送质量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通信系统和接收方法。
(1)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具备以下的手段。即,本发明的发送装置应用于在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之间进行自动重发控制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装置具备:副载波间隔设定部,其将发送重发信号时采用的副载波的间隔设定得比发送始发信号时采用的副载波的间隔大;IFFT部,其根据在所述副载波间隔设定部中设定的副载波的间隔,对所输入的信号进行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立叶反变换);以及发送部,其发送所述始发信号和至少一个重发信号。
这样,由于将发送重发信号时采用的副载波的间隔设定得比发送始发信号时采用的副载波的间隔大,所以能够缩小衰减的时间变动所引起的帧内或码元内的传播路径的时间变动。其结果,能够抑制重发时的传播路径估计误差、载波间干扰,能够使重发分组的质量提高,并且能够降低重发次数。
(2)并且,在本发明的发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载波间隔设定部具备数据配置设定部,该数据配置设定部以至少一点间隔的分配间隔对所述IFFT部的输入点分配构成发送信号的数据,并且按照与所述分配间隔对应地间除来自所述IFFT部的输出数据的方式来配置数据。
这样,由于按照至少一点间隔的分配间隔对IFFT部的输入点分配用于构成发送信号的数据,并且按照与所述分配间隔对应地间除来自所述IFFT部的输出数据的方式来配置数据,所以能够使重发信号中的副载波的间隔相对于始发信号变大,因此能够提高针对衰减的时间变动的耐受性,能够实现重发分组的质量的提高。
(3)并且,在本发明的发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载波间隔设定部具备IFFT点数设定部,该IFFT点数设定部设定所述IFFT部的点数。
这样,由于设定IFFT部的点数,所以能够使重发信号中的副载波的间隔相对于始发信号变大,因此能够提高针对衰减的时间变动的耐受性,能够实现重发分组的质量的提高。
(4)并且,本发明的发送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装置还具备数据码元生成部,该数据码元生成部用比始发信号少的数据码元数来生成重发信号。
这样,通过用比始发信号少的数据码元数来生成重发信号,根据所生成的重发信号,能够使副载波的间隔比始发信号的情况下大。其结果,能够提高针对衰减的时间变动的耐受性,能够实现重发分组的质量的提高。
(5)并且,在本发明的发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码元生成部具备:纠错编码部,其在信息比特上附加冗余比特;以及删余部,其针对所述纠错编码部所输出的编码比特,使重发信号比始发信号间除得多。
这样,由于针对所述纠错编码部所输出的编码比特,使重发信号比始发信号间除得多,所以在重发时,能够使编码比特数或调制码元数(数据码元数)比始发时减少。由此,能够使重发时的副载波的间隔比始发时大。其结果,能够提高针对衰减的时间变动的耐受性,能够实现重发分组的质量的提高。
(6)并且,在本发明的发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载波间隔设定部根据所述数据码元生成部输出的数据码元数来设定副载波的间隔。
这样,由于副载波间隔设定部根据数据码元生成部输出的数据码元数来设定副载波的间隔,所以通过用比始发信号少的数据码元数来生成重发信号,根据所生成的重发信号,能够使副载波的间隔比始发信号的情况下大。其结果,能够提高针对衰减的时间变动的耐受性,能够实现重发分组的质量的提高。
(7)并且,在本发明的发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装置还具备GI附加部,该GI附加部根据所述副载波间隔设定部所输出的数据排列模式(pattern)来设定GI(Guard Interval:保护间隔)长度,使得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码元长度恒定,并根据所述设定的GI长度来附加GI以生成发送信号。
这样,由于根据使OFDM码元长度根据副载波间隔设定部所输出的数据排列模式而恒定的GI长度,向发送信号附加GI,所以即使通过增大副载波的间隔来缩短有效码元长度,也能使各重复次数中的总码元长度保持恒定。
(8)并且,本发明的接收装置应用于在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之间进行自动重发控制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具备:接收部,其从作为通信对方的发送装置接收始发信号和至少一个重发信号;以及FFT部,其根据所述接收部所接收的接收信号中的副载波的间隔,对接收信号进行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立叶变换)。
这样,由于根据所述接收部所接收的接收信号中的副载波的间隔,对接收信号进行FFT,所以在将发送重发信号时采用的副载波的间隔比发送始发信号时采用的副载波的间隔设定得大的情况下,能够缩小衰减的时间变动所导致的帧内或码元内的传播路径的时间变动。其结果,能够抑制重发时的传播路径估计误差、载波间干扰,能够使重发分组的质量提高,并且能够降低重发次数。
(9)并且,本发明的接收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具备:信号检测部,其对所述接收部所接收到的多个所述始发信号或所述重发信号进行解调处理;合成部,其对作为由所述信号检测部所检测的信号的所述始发信号或所述重发信号进行合成;以及解码部,其对所合成的所述信号进行解码处理以获取所述解码处理的结果。
这样,由于对多个始发信号或重发信号进行解调处理,对始发信号或重发信号进行合成,对所合成的信号进行解码处理,所以能够进行Hybrid-ARQ(HARQ)。
(10)并且,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在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之间进行自动重发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由上述(1)至(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和上述(8)或(9)所述的接收装置构成。
这样,由于将发送重发信号时采用的副载波的间隔设定得比发送始发信号时采用的副载波的间隔大,所以能够缩小衰减的时间变动所引起的帧内或码元内的传播路径的时间变动。其结果,能够抑制重发时的传播路径估计误差、载波间干扰,能够使重发分组的质量提高,并且能够降低重发次数。
(11)并且,本发明的发送方法是发送装置的发送方法,该发送装置应用于在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之间进行自动重发控制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方法至少包含如下步骤:在副载波间隔设定部中,将发送重发信号时采用的副载波的间隔设定得比发送始发信号时采用的副载波的间隔大;在IFFT部中,根据在所述副载波间隔设定部中设定的副载波的间隔,对所输入的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反变换;以及在发送部中,发送所述始发信号和至少一个重发信号。
这样,由于将发送重发信号时采用的副载波的间隔设定得比发送始发信号时采用的副载波的间隔大,所以能够缩小衰减的时间变动所引起的帧内或码元内的传播路径的时间变动。其结果,能够抑制重发时的传播路径估计误差、载波间干扰,能够使重发分组的质量提高,并且能够降低重发次数。
(12)并且,本发明的接收方法是接收装置的接收方法,该接收装置应用于在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之间进行自动重发控制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方法至少包含如下步骤:在接收部中,从作为通信对方的发送装置接收始发信号和至少一个重发信号;以及在FFT部中,根据所述接收部所接收的接收信号中的副载波的间隔,对接收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
这样,由于根据接收信号中的副载波的间隔,对接收信号进行FFT,所以在将发送重发信号时采用的副载波的间隔比发送始发信号时采用的副载波的间隔设定得大的情况下,能够缩小衰减的时间变动所导致的帧内或码元内的传播路径的时间变动。其结果,能够抑制重发时的传播路径估计误差、载波间干扰,能够使重发分组的质量提高,并且能够降低重发次数。
根据本发明,在使用组合了自动重发(ARQ)和Turbo编码等纠错编码的Hybrid-ARQ(HARQ)进行分组通信的多路径传送方式的通信系统中,即使在根据分组的重发次数而增大副载波间隔从而衰减的时间变动大的情况下,也能获取期望的传送质量。即,通过使重发分组发送时的副载波间隔比始发分组时大、或者随着重发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副载波间隔,能够减小衰减的时间变动所导致的帧内或者码元内的传播路径的时间变动。其结果,能够抑制重发时的传播路径估计误差、载波间干扰,能够使重发分组的质量提高,并且能够降低重发次数。另外,虽然通过增大副载波间隔来缩短有效码元,但也能够按照使各重发次数中的总码元长度恒定的方式来附加GI长度,由此在将各重发中的帧格式保持恒定的同时能够强化对超延迟波的耐受性,能够进一步提高重发分组的质量,减少重发次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送装置100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编码部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作为纠错编码部107b的、进行编码率为R=1/3的Turbo编码的Turbo编码器的结构图的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在纠错编码部中进行编码率为R=1/3的Turbo编码、在删余部中按照R=3/4来进行删余处理的情况下的删余模式的一例的图。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串并变换部、IFFT部和并串变换部的输入输出信号的图。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串并变换部、IFFT部和并串变换部的输入输出信号的图。
图7是表示GI长度设定部中的GI长度的设定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送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收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10是表示在始发时接收装置的串并变换部、FFT部、传播路径补偿部和并串变换部的重新排列的情况的图。
图11是表示在重发时接收装置的串并变换部、FFT部、传播路径补偿部和并串变换部的重新排列的情况的图。
图12是表示解码部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1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送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15是表示重发时的串并变换部、IFFT部和并串变换部的重新排列的情况的图。
图1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收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17是表示在重发时,接收装置的串并变换部、IFFT部、传播路径补偿部和并串变换部的重新排列的情况的图。
符号说明
100:发送装置;101:天线;102:发送部;103:发送信号生成部;104:复原部;106:信息数据生成部;107:编码部;107a:检错编码部;107b:纠错编码部;107c:删余部;107d:发送数据存储部;108:交织部;109:调制部;110:串并变换部;111:副载波间隔设定部;111a:数据配置设定部;112:IFFT部;113:并串变换部;114:复用部;115:数据码元生成部;116:重发控制信号生成部;117:导频信号生成部;118:GI插入部;119:GI长度设定部;130:发送装置;131:副载波间隔设定部;131a:IFFT点数设定部;132:串并变换部;133:IFFT部;134:并串变换部;200:接收装置;201:天线;202:接收部;203:控制信号复原部;204:传播路径估计部;206:GI除去部;207:串并变换部;208:FFT部;209:传播路径补偿部;210:并串变换部;211:解调部;212:解交织部;213:解删余部;214:合成部;216:接收信号存储部;217:解码部;217a:纠错解码部;217b:检错部;218:响应信号生成部;219:信号检测部;250:接收装置;251:控制信号复原部;252:串并变换部;253:FFT部;254:并串变换部;155:信号检测部。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进行应用了HARQ的分组通信的OFDM通信系统中,按照始发分组(始发信号)和重发分组(重发信号)使副载波间隔变大的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进行说明。这里,示出了在始发分组和重发分组中,不能改变OFDM的FFT点数的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送装置100的概略结构的框图。发送装置100例如在无线通信系统的下行链路中,设置在基站或中继站上,在上行链路中设置在移动站上。在图1中,发送天线101接收包含来自接收装置的响应信号的信号。并且,天线101发送发送装置100所生成的信号。
发送部102将来自发送信号生成部103的输出信号变换(D/A变换)为模拟信号,进行用于频带限制的滤波处理,并进一步变换为能够发送的频带。复原部104将从天线101接收的来自接收装置的信号变换为能进行复原处理的频带,进行用于频带限制的滤波处理,将模拟信号变换(A/D变换)为数字信号,并进一步对所述数字信号进行数据解调、纠错解码等接收信号复原处理,取出包含在来自接收装置的信号中的响应信号。另外,复原部104具有根据接收信号的传送方式来处理接收信号从而使其复原的功能。
上述响应信号是用于确认传送的信号、包含是否要进行重发请求的信息的信号。例如,有ACK(ACKnowledge)/NACK(NegativeACKnowledge)等。在接收侧不能准确地接收到从发送侧所发送的分组的情况下,接收侧向发送侧返回NACK信号,在能准确地接收到的情况下,返回ACK信号。并且,作为接收侧针对准确接收到的信号而向发送侧返回的信号,也有Selective ACK等。
信息数据生成部106所生成的信息数据被输入给编码部107。在编码部107中对信息数据附加冗余比特,使得在接收所输入的信息数据的接收装置中能够进行检错、纠错。
图2是表示编码部107的概略结构的框图。编码部107由检错编码部107a、纠错编码部107b、删余部107c和发送数据存储部107d构成。检错编码部107a进行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等检错编码,使得在接收到所输入的信息数据的接收装置中能够检测是否存在错误。纠错编码部107b对检错编码部107a所输出的数据进行Turbo编码、卷积编码等纠错编码。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进行检错编码的数据单位为分组,并以所述分组为单位进行纠错编码。
删余部107c根据所保持的某个预定的模式对纠错编码部107b所输出的编码数据进行间除(也称为删余处理),以减少要发送的数据量。并且,删余部107c在被输入了NACK信号的情况下,根据上述某个预定的模式再次进行删余处理。
发送数据存储部107d存储纠错编码部107b所生成的编码数据,在从删余部107c具有请求的情况下,输出所述存储的编码数据。删余部107c在需要再次进行删余处理的情况下,对发送数据存储部107d进行输出请求。删余部107c在接收到NACK信号作为响应信号的情况下,对发送数据存储部107d进行输出请求。另外,也可以向发送数据存储部输入所述NACK信号。
图3是表示作为纠错编码部107b的、进行编码率为R=1/3的Turbo编码的Turbo编码器的结构图的例子。纠错编码部107b具有内部编码器301、302、内部交织器303。当从检错编码部107a输入了检错编码后的信息比特序列时,纠错编码部107b输出系统的比特x、奇偶比特z、奇偶比特z’这3种信息比特序列。这里,系统比特x是检错编码部107a所输入的比特序列本身。奇偶比特z是由内部编码器301对来自检错编码部107a的比特序列进行了编码处理的输出结果。奇偶比特z’是首先由内部交织器303对来自检错编码部107a的比特序列进行交织处理,并由被输入了将该交织处理的结果的内部编码器302进行了编码处理的输出结果。这里,内部编码器301和内部编码器302可以是进行相同编码方式的编码的同样的编码器,也可以是不同的编码器。优选的是内部编码器301和内部编码器302都使用递归卷积编码器。以下,纠错编码部107b在按照图3所示的结构、采用了Turbo编码的情况下进行说明。
作为删余处理中的所述预定的模式,有CC(Chase Combining)、IR(Incremental Redundancy)等。图4是表示在纠错编码部107b中进行编码率为R=1/3的Turbo编码、在删余部107c中按照R=3/4来进行删余处理的情况下的删余模式的一例的图。在图4中,x是由检错编码部107a输入给纠错编码部107b的数据,所述数据被直接输出(也被称为系统比特),所述检错编码部107a对来自信息数据生成部106的信息数据输入进行检错编码。z、z’表示在纠错编码部107b中从所述系统比特生成的冗余比特(奇偶比特),纠错编码部107b将所述编码数据x、z、z’输入给发送数据存储部107d和删余部107c。
在应用了CC作为HARQ的情况下,删余部107c例如根据图4的模式1对初次发送的分组信号的数据(始发分组信号的数据)进行删余处理,只输出图4的“1”所示的比特。并且,在输入NACK信号作为针对所述始发分组信号的响应信号的情况下(进行了重发请求的情况下),删余部107c调出存储在发送数据存储部107d中的编码数据,并输出按照与始发分组信号同样的模式1进行了删余处理的信号。
删余部107c持续输出按照与始发分组信号同样的模式进行了删余的信号,直到输入ACK为止。当输入ACK时,根据模式1、模式2或模式3对与在所述始发分组中发送的信号不同的纠错编码部107b的输出数据进行删余处理。在应用了IR作为HARQ的情况下,删余部107c根据图4的模式1对初次发送的分组信号的数据(始发分组信号数据)进行删余处理,只输出图4的“1”所示的比特。
接着,在输入NACK信号作为针对所述始发分组信号的响应信号的情况下(进行了第1次重发请求的情况下),删余部107c调出来自发送数据存储部107d的R=1/3的所述编码数据,并输出按照模式2进行了删余处理的信号。另外,在进行了第2次重发请求的情况下,删余部107c调出来自所述发送数据存储部的R=1/3的所述编码数据,并输出按照模式3进行了删余处理的信号。另外,在进行了第3次重发请求的情况下,删余部107c再次输出按照模式1进行了删余处理的信号。删余部107c持续地重复输出按照模式1、模式2、模式3进行了删余的信号,直到输入ACK为止。当输入ACK时,根据模式1对与所述始发信号不同的来自纠错编码部107b的输出数据进行删余处理。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按照模式1~模式3的顺序对重复的例子进行了叙述,但模式的顺序并不限于此。并且,可以不使用所有的模式。并且,在满足了预定的重发次数的情况下,即使在输入了NACK信号的情况下,也能中止重发。
在图1中,交织部108重新排列编码部107的输出数据序列的配置。调制部109对来自交织部108的输出数据进行QPSK、16QAM等数据调制,生成调制码元。串并变换部110根据来自副载波间隔设定部111的数据排列模式,并行地重新排列来自调制部109的调制码元序列。IFFT部112通过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等对来自串并变换部110的输出信号进行频率/时间变换。并串变换部113根据来自副载波间隔设定部111的数据排列模式,串行地重新排列来自IFFT部112的输出信号。复用部114对并串变换部113所输出的信号、重发控制信号生成部116所生成的重发控制信号和导频信号生成部117所生成的导频信号进行复用。复用方法可以是时间复用、频率复用等只要是接收装置能够对重发控制信号进行复原的方法即可。
重发控制信号生成部116生成表示发送源对数据信号进行的信号处理的参数的控制信号,其包含发送部102发送的数据信号的重发次数、表示数据排列等副载波间隔的信息、GI长度、数据调制方式等。所述控制信号只要在接收装置中包含数据信号复原所需的信号处理参数即可。导频信号生成部117生成用于传播路径估计的导频信号。GI插入部118对并串变换部113所输出的信号插入在GI长度设定部119中设定的长度的GI(GuardInterval),并输出给发送部102。GI长度设定部119根据来自副载波间隔设定部111的数据排列模式来设定GI长度。
副载波间隔设定部111具备数据配置设定部111a。当从复原部104输入NACK信号时,数据配置设定部111a从编码部107获取接下来要重发的数据的删余处理中的比特数信息,并根据所述比特数信息来设定数据配置。例如,在图4的删余模式中,模式1的比特数信息是8、模式2和模式3的比特数信息是4。即,如果始发时根据模式1进行删余处理、重发时根据模式2或模式3进行删余处理,则能够使重发时的数据数比始发时的数据数减少。
图5和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串并变换部110、IFFT部112和并串变换部113的输入输出信号的图,图5示出基于始发时数据配置设定部111a所设定的数据配置信息的串并变换部110和并串变换部113的重新排列的情况。并且,图6示出重发时串并变换部110和并串变换部113的重新排列的情况。在图5和图6中,示出了如下的OFDM发送装置中的例子:IFFT部112的点数是64、副载波数是48,纠错编码部107b进行R=1/3的编码,删余部107c在始发时根据模式1进行删余处理,在重发时根据模式2进行删余处理,调制部109中的调制方式是QPSK。另外,副载波数是依赖于为了降低对相邻信道的干扰而设定的保护频带而设定的。
如图5所示,将始发时的调制部109所输出的调制码元序列设为d=(d1、d2、d3、…、d48、d49、d50、…)、将来自IFFT部112的输出设为s=(s1、s2、s3、…、s64、s65、s66、…)。始发时,数据配置设定部111a将按照IFFT的输入点数对调制码元序列依次进行并行分配的配置信息作为数据配置信息输入给串并变换部110,串并变换部110根据配置信息以副载波数为单位并行地进行重新排列。并串变换部113与串并变换部110同样,从数据配置设定部111a中获取数据配置信息,并依次对从IFFT部112中按照每个IFFT点数并行输出的信号串行地进行重新排列。
将重发时的调制部109所输出的调制码元序列表示为d’=(d’1、d’2、…、d’24、d’25、d’26、…),将来自IFFT部112的输出表示为s’=(s’1、s’2、s’3、…、s’64、s’65、s’66、…)。重发时,数据配置设定部111a将对IFFT的输入点每隔一个分配调制码元序列的配置信息作为数据配置信息输入给串并变换部110,串并变换部110根据配置信息以副载波数为单位并行地进行重新排列。并串变换部113与串并变换部110同样,从数据配置设定部111a中获取数据配置信息,并对从IFFT部112中按照每个IFFT点数并行输出的信号每隔一个地进行间除,然后串行地进行重新排列。
始发时的所述调制码元序列d和重发时的所述调制码元序列d’是通过对来自检错编码部107a的数据x=(x1、x2、x3、…、x72、x73、x74、…)进行了纠错编码和删余处理所得的信号xc或x’c进一步进行基于QPSK的数据映射所生成的调制码元序列。另外,xc=(x1、z1、x2、x3、x4、z’4、x5、x6、x7、z7、x8、x9、x10、z’10、x11、x12、…、x72、x73、z74、…)是按照模式1进行了删余的始发时的数据,x’c=(z’1、z’2、z4、z5、z’7、z’8、z10、z11、…、z’67、z’68、z70、z71、z’73、z’74、…)是按照模式2进行了删余的重发时的数据。
另外,调制码元序列d、d’是按照(d1、d2、d3、…)=((x1、z1)、(x2、x3)、(x4、z’4)、…)、(d’1、d’2、d’3、…)=((z’1、z’2)、(z4、z5)、(z’7、z’8)、…)这样,将构成xc或x’c的成分进行配对儿,并根据各对儿来分配振幅、相位,由此进行QPSK调制所得的。另外,所述d、d’是交织部108按照与输入相同的数据排列所输出的情况的例子,调制部109对交织部108的输出数据分配振幅、相位。
例如,在144个数据x被输入给纠错编码部107b的情况下,删余部107c输出xc=192(个)、x’c=96(个)数据,调制部109输出d=96(个)、d’=48(个)调制码元。因此,通过利用删余部107c将编码比特数变为始发时的一半,重发时可以对IFFT的输入点每隔一个地分配调制码元,而不会使信息数据数减少。
如上所述,在重发时,使编码比特数或调制码元数(数据码元数)比始发时减少,通过考虑所述编码数据数或调制码元数的减少来进行向IFFT部112的数据分配,使副载波间隔变大。另外,将信息数据生成部106、编码部107、交织部108、调制部109称为数据码元生成部115。另外,在上述中,使用使删余部107c输出的比特在重发时比始发时减少的删余模式来减少输入给IFFT部112的数据,但在调制部109中,通过增大调制多值数,也能减少输入给IFFT部112的数据。例如,在始发时用QPSK来进行调制、在重发时采用16QAM调制,能够使输入给IFFT部112的数据变为一半。
另外,数据配置设定部111a也可以不根据所述比特数信息来预先决定始发分组发送时和重发分组发送时的数据配置。例如,数据配置设定部111a具有存储了两种配置信息的表,该两种配置信息是作为始发分组发送时对IFFT的输入点依次并行分配调制码元序列的配置信息、和作为重发时对IFFT的输入点每隔一个地分配调制码元序列的配置信息,并且,数据配置设定部111a在所输入的响应信号是ACK的情况下,将所述始发分组发送时的调制码元序列的分配配置信息输入给串并变换部110和并串变换部113,在响应信号是NACK的情况下,将所述重发分组发送时的分配配置信息输入给串并变换部110和并串变换部113。
如上所述,通过增大副载波间隔,能够提高对衰减的时间变动的耐受性,并且能够提高重发分组的质量。
图7是表示GI长度设定部119中的GI长度的设定的例子的图。从图5和图6所示的始发时或重发时的并串变换部113的输出s、s’来看,重发时与始发时相比,有效码元长度改变。通过对从IFFT部112按照每个IFFT点数并行输出的信号每隔一个地进行间除,使有效码元长度变短。因此,GI长度设定部119根据来自副载波间隔设定部111的数据配置信息来计算有效码元长度,并设定GI长度,使其成为预先设定的预定OFDM码元长度。在GI插入部118中,将所设定的长度的GI附加到有效码元上。GI插入部118和GI长度设定部119构成GI附加部。
GI具有有效码元的后半部的拷贝(循环前缀)、补零等。如上所述,通过附加GI长度,除了衰减的时间变动以外,对超延迟的耐受性也能提高,并且能够提高重发分组的数据质量。另外,能够在始发和重发时使OFDM码元长度恒定,其结果,也能使发送分组长度和帧长度恒定。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GI长度可变,但也可以使GI长度恒定,对衰减时间变动的耐受性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送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首先,判断响应信号的状况(S101)。在接收到ACK信号的情况等发送新数据的情况下,在信息数据生成部106中生成信息数据(S102)。所述信息数据在编码部107中被进行检错编码和纠错编码,并输出给删余部107c,同时存储所述纠错编码后的数据(S103)。另一方面,在步骤S101中,在接收到NACK信号的情况下,调出存储在发送数据存储部107d中的数据,并输出给删余部107c(S104)。删余部107c按照发送次数(按照是始发还是第几次重发信号),根据各个删余模式来进行删余处理(S105)。
删余后的信号被进行了交织处理(S106)、数据调制处理(S107)后,按照删余模式来设定副载波间隔(S108)。串并变换部110将调制码元分配给IFFT输入,使其成为所设定的副载波间隔,IFFT部112根据所述分配来进行频率/时间变换,另外,在并串变换部113中进行IFFT输出信号的选定(间除)(S109)。最后,根据发送数据在每次重发时设定GI长度,在将所设定的长度的GI附加在有效码元上之后(S110),变换为发送部能够发送的频带,并通过天线发送出去(S111)。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收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接收装置200在无线通信系统的下行链路中,设置在移动站上,在上行链路中设置在基站、中继站上。天线201接收发送装置所发送的信号,或者发送包含接收装置200所生成的响应信号的信号。接收部202将天线201所接收的来自发送装置的信号变换为能够进行信号检测处理等信号处理的频带,并进行用于限制频带的滤波处理,将模拟信号变换(A/D变换)为数字信号。控制信号复原部203对包含在接收部202的输出信号中的控制信号进行复原。传播路径估计部204使用包含在接收部202的输出信号中的导频信号来进行传播路径估计。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用导频信号来进行传播路径估计,但也可以使用前导、控制信号等已知信号。GI除去部206根据表示来自控制信号复原部203的GI长度的控制信号来除去数据信号的GI。
串并变换部207根据从控制信号复原部203所获取的表示数据排列模式的控制信号,与发送源装置进行的数据分配同样地对来自GI除去部206的输出信号并行地进行重新排列。FFI部208通过FFT(Fast FourierTransform)等对来自串并变换部207的输出信号进行频率/时间变换。传播路径补偿部209使用来自传播路径估计部204的传播路径估计结果,通过ZF(Zero Forcing)MMSE(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等计算用于校正传播路径畸变的加权系数,并将所述加权系数乘以来自FFT部208的输出信号。并串变换部210根据从控制信号复原部203获取的表示数据排列模式的控制信号,与发送装置(发送源)进行的数据分配同样地对来自传播路径补偿部209的输出信号串行地进行重新排列。
图10是表示在始发时接收装置的串并变换部207、FFT部208、传播路径补偿部209和并串变换部210的重新排列的情况的图。并且,图11是表示在重发时接收装置的串并变换部207、FFT部208、传播路径补偿部209和并串变换部210的重新排列的情况的图。图10和图11是与图5和图6同样设定的OFDM方式的接收装置。
将始发时的GI除去部206所输出的接收信号序列设为r=(r1、r2、r3、…、r64、r65、r66、…)、将来自传播路径补偿部209的输出设为R=(R1、R2、R3、…、R64、R65、R66、…)。始发时,当根据来自控制信号复原部203的重发次数或表示副载波间隔等数据配置模式的配置信息来识别始发时的数据配置模式时,根据数据配置模式,以FFT点数为单位依次对接收信号序列r并行地进行重新排列。
并串变换部210与串并变换部207同样地获取控制信号,将来自传播路径补偿部209的按照IFFT点数并行输出的信号中的、与在发送源装置中的IFFT部112中分配了数据的点相符的数据(与分配了副载波的点相符的数据)依次串行地重新排列。
另一方面,将重发时的GI除去部206所输出的接收信号序列表示为r’=(r’1、r’2、…、r’32、r’33、r’34、…)、将来自传播路径补偿部209的输出表示为R’=(R’1、R’2、R’3、…、R’64、R’65、R’66、…)。重发时,当根据来自控制信号复原部203的重发次数或表示副载波间隔等数据配置模式的配置信息来识别数据配置模式时,根据数据配置模式,对FFT部208的输入点每隔一个地进行分配,按照这种方式以FFT点数为单位并行地进行重新排列。并串变换部210与串并变换部207同样地获取控制信号,将来自传播路径补偿部209的按照IFFT点数并行输出的信号中的、与在发送源装置中的IFFT部112中分配了数据的点相符的数据(与分配了副载波的点相符的数据)取出,并且串行地重新排列。
解调部211对来自并串变换部210的输出信号进行QPSK、16QAM等的解调处理,并计算编码比特LLR(Log Likelihood Ratio)等的软判定结果。另外,也可以计算硬判定结果。解交织部212根据发送源的装置实施的交织的模式,对来自解调部211的输出数据序列的配置进行重新排列。例如,在接收到发送装置所发送的信号的情况下,进行将在所述发送装置的交织部中进行的数据配置的重新排列还原为原来的数据排列的处理。
解删余部213根据发送源装置进行的删余的模式,对来自解交织部212的输出数据序列进行解删余处理,并输出给合成部214和接收信号存储部216。例如,在接收到发送源装置将来自图2所示的纠错编码部(107b)的输出信号(x1、z1、z’1、x2、z2、z’2、x3、z2、z’2、x4、z4、z’4、x5、z5、z’5、x6、z6、z’6)在图2所示的删余部(107c)中按照图4的删余模式1进行了删余处理的信号xc的情况下,解删余部213在与图2所示的删余部(107c)所间除的比特对应的位置上插入虚拟值。如果将针对按照模式1进行了删余的信号xc的接收信号设为xr=(xr1、zr1、xr2、xr3、xr4、zr’4、xr5、xr6)、将虚拟值设为“0”,则解删余部213的输出信号为(xr1、zr1、0、xr2、0、0、xr3、0、0、xr4、0、zr’4、xr5、0、0、xr6、0、0)。在接收到针对按照模式2进行了删余的信号x’c的接收信号x’r=(zr’1、zr’2、zr4、zr5)的情况下,为(0、0、zr’1、0、0、zr’2、0、0、0、0、zr4、0、0、zr5、0、0、0、0)。
另外,在所述接收装置200中,将所述GI除去部206、串并变换部207、FFT部208、传播路径补偿部209、并串变换部210、解调部211、解交织部212、解删余部213称为信号检测部219,针对天线部201接收的、由接收部202变换为数字信号的始发分组的信号或重发分组的信号,通过包含解调处理的信号处理,计算编码比特LLR等的软判定结果,由此进行信号检测。但是,所述信号检测部只要具有能够计算编码比特LLR等的部分,就不限于此。
接收信号存储部216每次重发时存储来自解删余部213的输出信号,或者将所存储的信号输入给合成部214。例如,在第p次重发分组是从解删余部213输出的情况下(第p次重发分组接收时),将存储在接收信号存储部中的第1~p-1次接收到的解删余部213的输出信号输入给合成部214。合成部214对来自解删余部213的信号和接收信号存储部216所存储的信号进行合成。例如,在接收到第p次重发分组的情况下,对来自解删余部213的第p次重发分组的数据和来自接收信号存储部216的第1~p-1次重发分组(包含始发分组)的数据进行合成。当将接收到第p次重发分组的情况下的来自解删余部213的输出设为gp(m)(其中,m是构成分组的编码数据的索引,最大值是分组的比特数)时,接收到第p次分组信号的情况下的合成部214的输出信号λp为式(1)。
【算式1】
λ p = Σ u = 1 p α u g u ( m ) - - - ( 1 )
另外,上述示出了合成所有重发分组的信号的情况,但也可以只合成重发分组的信号中的任意一个。加权系数αu可以按照每个重发分组(也包含始发分组)来相乘。例如,在始发分组(u=1)用16QAM进行数据调制、第p次接收分组(u=p)用QPSK进行数据调制的情况下,可以按照α1<αp的方式来进行加权。
解码部217根据发送源装置进行的编码,对来自合成部214的输出信号进行解码处理。图12是表示解码部217的概略结构的框图。解码部217具备纠错解码部217a和检错部217b。在HARQ中,在接收部202接收到第p次分组信号的情况下,对来自合成部214的输出信号λp进行解码处理。纠错解码部217a对发送源装置进行的Turbo编码、卷积编码等纠错编码进行纠错解码处理,计算编码比特的LLR(Log Likelihood Ratio:对数似然比)等的软判定输出结果,并输入给检错部217b。在检错部217b中,对所述LLR进行硬判定处理,根据发送了所接收的信号的装置实施的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等检错,对分组进行检错处理,并生成检错信息。
在图9中,响应信号生成部218根据解码部217中的检错结果,生成包含表示有无分组错误的控制数据的数据序列,并通过进行纠错编码、数据调制等信号处理,生成响应信号。另外,将所述响应信号变换(D/A变换)为模拟信号,并进一步变换为能够发送的频带(基带信号)。另外,响应信号的通信方式只要是OFDM、单载波调制方式等接收信号的发送源的发送装置能够复原即可。当从解码部217输入表示“没有分组错误”的信号时,针对接收信号的发送源装置生成ACK信号,作为表示接收准确完成的响应信号。另一方面,当从解码部217输入表示“有分组错误”的信号时,针对发送源装置生成NACK信号,作为请求分组重发的响应信号。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当接收第p次重发分组(也包含始发分组)时(S200),从第p次重发分组的信号所包含的控制信号中获取表示FFT的数据配置的信息(S201)。在GI除去部206中,在第p次重发分组所接收的数据信号中,根据从所述控制信号获得的表示接收信号GI长度的信息,除去GI(S202)。接着,根据表示所述数据配置的信息,对来自GI除去部206的输出信号进行FFT的输入点分配,并进行FFT处理(S203)。针对FFT处理后的数据,在乘以根据传播路径估计结果所算出的用于补偿传播路径畸变的加权之后(S204),进行QPSK、16QAM等数据解调处理(S205)、解交织处理(S206)、解删余(S207)。
接着,合成对第p次重发分组的信号进行了解删余的信号和存储在接收信号存储部216中的第1~p-1次所接收的重发分组(包含始发分组)的信号(S208)。使用所述合成后的信号进行解码处理(S209),检测解码结果是否具有错误(S210)。在没有错误的情况下,生成ACK信号,并发送给发送源装置(S211)。在有错误的情况下,生成NACK信号,并发送给发送源装置,由此向发送源装置请求重发(S212),等待下一次的重发分组的接收。
另外,上述对在重发分组内(第2次及以后的发送分组)副载波间隔是相同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按照重发次数来改变副载波间隔。
并且,所述发送装置、接收装置的IFFT和FFT只要是能够在IDFT、DFT等频率轴和时间轴上变换数据的方法即可。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应用了OFDM方式作为多载波传送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同样也可以应用于MC-CDM(Multi Carrier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等多载波方式。另外,在使用SC-FDMA(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等的FFT、DFT等的传送方式中,也能应用使副载波间隔可变的概念。
如上所述,根据第1实施方式,由于按照重发次数(按照始发和重发)考虑删余模式,来进行对IFFT部112的数据分配,由此使副载波间隔可变,所以能够实现应用了对衰减的时间变动和超延迟波具有耐受性的Hybrid-ARQ(HARQ)的通信系统。
(第2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进行应用了HARQ的分组通信的OFDM通信系统中按照始发分组和重发分组使副载波间隔变大的其他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这里示出了按照始发分组和重发分组使OFDM中的FFT点数可变的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送装置130的概略结构的框图。该发送装置130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送装置100相比,副载波间隔设定部131、串并变换部132、IFFT部133和并串变换部134不同。其他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副载波间隔设定部131具备用于设定IFFT点数的IFFT点数设定部131a。当从复原部104输入NACK信号时,IFFT点数设定部131a从编码部107获取接下来要重发的数据的删余处理中的比特数信息,并根据所述比特数信息来设定IFFT部133的IFFT点数。比特数信息也可以获取删余模式。
IFFT部133在IFFT点数设定部131a所设定的IFFT点数中,进行频率/时间变换。串并变换部132根据IFFT点数对来自调制部109的调制码元序列并行地进行重新排列。并串变换部134根据IFFT点数对来自IFFT部133的输出信号串行地进行重新排列。编码部107中的纠错编码部107b进行R=1/3的编码,删余部107c在始发时根据模式1进行删余处理,在重发时根据模式2进行删余处理。
这里,示出了在调制部109的调制方式是QPSK、副载波数使用IFFT点数的3/4的OFDM发送装置中,串并变换部132和并串变换部134的重新排列的例子。另外,副载波数相对于IFFT点数的比例依赖于为了降低对相邻信道的干扰而设定的保护频带。将始发时调制部109针对利用删余模式1对编码比特进行了删余的数据输入而输出的调制码元序列设为d=(d1、d2、d3、…、d47、d48、d49、d50、…)、将来自IFFT部133的输出设为s=(s1、s2、s3、…、s63、s64、s65、…)。
始发时,串并变换部132在IFFT点数设定部131a根据删余模式而将IFFT的点数设定为64时,如图5所示,按照每个与IFFT点数对应的副载波数、即48个数据对调制码元序列并行地进行重新排列。并串变换部134在IFFT点数设定部131a根据删余模式而将IFFT的点数设定为64时,对按照64个并行地从IFFT输入的数据串行地重新排列。
图15是表示重发时的串并变换部132、IFFT部133和并串变换部134的重新排列的情况的图。将重发时调制部109针对利用删余模式2对编码比特进行了删余的数据而输出的调制码元序列设为d’=(d’1、d’2、d’3、…、d’23、d’24、d’25、d’26、…)、将来自IFFT部133的输出设为s’=(s’1、s’2、s’3、…、s’31、s’32、s’33、s’34、…)。由于重发时的删余模式2的比特数是始发时的删余模式1的一半,所以调制码元序列也为一半。因此,IFFT点数设定部131a根据删余模式来进行设定,使得IFFT部133中的IFFT点数也为始发时的一半(32点)。
串并变换部132根据IFFT点数设定部131a所设定的IFFT的点数,按照与IFFT点数对应的副载波数、即24个数据对调制码元序列并行地进行重新排列。并串变换部134在IFFT点数设定部131a根据删余模式而将IFFT的点数设定为32时,对按照32个并行地从IFFT输入的数据串行地重新排列。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考虑删余模式的比特数使IFFT点数可变的IFFT部133、基于IFFT点数的串并变换部132、并串变换部134,使副载波间隔可变。如上所述,通过增大副载波间隔,能够提高针对衰减的时间变动的耐受性,并且能够使重发分组的质量提高。
另外,IFFT点数设定部131a也可以不根据所述删余处理中的比特数信息来预先决定始发分组发送时和重发分组发送时的IFFT点数。例如,IFFT点数设定部131a存储有表,使得重发分组发送时的IFFT点数是始发分组发送时的一半(例如,预先存储为始发分组发送时IFFT点数是64、重发分组发送时IFFT点数是32),在所输入的响应信号是ACK的情况下,将所述始发分组发送时的IFFT点数输入给串并变换部132和并串变换部134,在响应信号是NACK的情况下,将所述重发分组发送时的IFFT点数输入给串并变换部132和并串变换部134。
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收装置250的概略结构的框图。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收装置相比,控制信号复原部251、串并变换部252、进行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的FFT部253和并串变换部254不同。其他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控制信号复原部251对接收部202的输出信号中的表示发送源对数据信号进行的信号处理的参数的控制信号(控制信道)进行复原,所述控制信号包含重发次数、表示副载波数等副载波间隔的信息、GI长度、数据调制方式等。所述控制信号只要在接收装置中包含数据信号复原所需的信号处理参数即可。
串并变换部252根据从控制信号复原部251所获取的表示FFT点数的控制信号,与发送源装置进行的数据分配同样地对来自GI除去部206的输出信号并行地进行重新排列。FFI部253根据从控制信号复原部251所获取的表示FFT点数的控制信号,通过FFT对来自串并变换部207的输出信号进行频率/时间变换。并串变换部254根据从控制信号复原部251获取的表示FFT点数的控制信号,与发送源装置进行的数据分配同样地对来自传播路径补偿部209的输出信号串行地进行重新排列。
将始发时从GI除去部206输出的接收信号序列设为r=(r1、r2、r3、…、r64、r65、r66、…)、将来自传播路径补偿部209的输出设为R=(R1、R2、R3、…、R64、R65、R66、…)。始发时,在如图5所示那样接收到被设定为IFFT点数64、副载波数48的发送信号的情况下,串并变换部252、并串变换部254的动作如图10所示那样进行。即,始发时,根据来自控制信号复原部251的表示IFFT点数的信息,以FFT点数为单位依次对接收信号序列r并行地进行重新排列。
并串变换部254与串并变换部252同样地获取表示FFT点数的信息,将来自传播路径补偿部209的按照IFFT点数(64个)并行输出的信号中的、与在发送源装置中的IFFT部133中分配了调制码元序列d的点相符的来自FFT索引的输出数据依次串行地重新排列。即,从传播路径补偿部209中依次取出按照64个并行输入的数据R中的48个,然后串行地重新排列。
图17是表示重发时接收装置的串并变换部252、FFT部253、传播路径补偿部209和并串变换部254的重新排列的情况的图。在图17中,示出了接收到被设定为IFFT点数32、副载波数24的发送信号的情况。将重发时从DI除去部206输出的接收信号序列表示为r’=(r’1、r’2、…、r’32、r’33、r’34、…)、将来自传播路径补偿部209的输出表示为R’=(R’1、R’2、R’3、…、R’32、R’33、R’34、…)。在重发时,根据来自控制信号复原部251的表示IFFT点数的信息,按照每个FFT点数、即32个数据依次对接收信号序列r并行地进行重新排列。
并串变换部254与串并变换部252同样地获取表示FFT点数的信息,按照每个来自传播路径补偿部209的按照IFFT点数(32个)并行输出的信号中的、与在发送源装置中的IFFT部133中分配了调制码元序列d’的点相符的来自FFT索引的输出数据依次串行地重新排列。即,从传播路径补偿部209中依次取出按照32个并行输入的数据R’中的24个,然后串行地重新排列。另外,上述在每次发送时通过控制信号来发送FFT点信息,但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也可以是预先已知的。
另外,在所述接收装置250中,将所述GI除去部206、串并变换部252、FFT部253、传播路径补偿部209、并串变换部254、解调部211、解交织部212、解删余部213称为信号检测部255,针对天线部201接收的、由接收部202变换为数字信号的始发分组的信号或重发分组的信号,通过包含解调处理的信号处理,计算编码比特LLR等的软判定结果,由此进行信号检测。但是,所述信号检测部255只要具有能够计算编码比特LLR等的部分,就不限于此。
如上所述,按照始发和重发考虑删余模式,使IFFT点数和FFT点数可变,由此使副载波间隔可变。由此,能够实现应用了对衰减的时间变动和超延迟波具有耐受性的Hybrid-ARQ(HARQ)的通信系统。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对副载波间隔设定部具备数据配置设定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中对副载波间隔设定部具备IFFT点数设定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是限定于这戏方式,副载波间隔设定部也可以具有数据配置设定部和IFFT点数设定部双方的功能。

Claims (12)

1.一种发送装置,应用于在发送装置与接收装置之间进行自动重发控制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装置具备:
副载波间隔设定部,其将发送重发信号时采用的副载波的间隔设定得比发送始发信号时采用的副载波的间隔大;
IFFT部,其根据在所述副载波间隔设定部中设定的副载波的间隔,对所输入的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反变换即IFFT;以及
发送部,其发送所述始发信号和至少一个重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载波间隔设定部具备数据配置设定部,该数据配置设定部以至少一点间隔的分配间隔对所述IFFT部的输入点分配构成发送信号的数据,并且按照与所述分配间隔对应地间除来自所述IFFT部的输出数据的方式配置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载波间隔设定部具备点数设定部,该点数设定部设定所述IFFT部的点数。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装置还具备数据码元生成部,该数据码元生成部用比始发信号少的数据码元数来生成重发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码元生成部具备:
纠错编码部,其在信息比特上附加冗余比特;以及
删余部,其针对所述纠错编码部所输出的编码比特,使重发信号比始发信号间除得多。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载波间隔设定部根据所述数据码元生成部输出的数据码元数来设定副载波的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装置还具备GI附加部,该GI附加部根据所述副载波间隔设定部所输出的数据排列模式来设定保护间隔长度即GI长度,使得正交频分复用即OFDM码元长度恒定,并根据所述设定的GI长度来附加GI以生成发送信号。
8.一种接收装置,应用于在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之间进行自动重发控制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具备:
接收部,其从作为通信对方的发送装置接收始发信号和至少一个重发信号;以及
FFT部,其根据所述接收部所接收的接收信号中的副载波的间隔,对接收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即FFT。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装置具备:
信号检测部,其对所述接收部所接收到的多个所述始发信号或所述重发信号进行解调处理;
合成部,其对作为由所述信号检测部所检测的信号的所述始发信号或所述重发信号进行合成;以及
解码部,其对所合成的所述信号进行解码处理以获取所述解码处理的结果。
10.一种通信系统,在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之间进行自动重发控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系统由权利要求1至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和权利要求8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收装置构成。
11.一种发送装置的发送方法,该发送装置应用于在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之间进行自动重发控制的通信系统,该发送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方法至少包含如下步骤:
在副载波间隔设定部中,将发送重发信号时采用的副载波的间隔设定得比发送始发信号时采用的副载波的间隔大;
在IFFT部中,根据在所述副载波间隔设定部中设定的副载波的间隔,对所输入的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反变换;以及
在发送部中,发送所述始发信号和至少一个重发信号。
12.一种接收装置的接收方法,该接收装置应用于在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之间进行自动重发控制的通信系统,该接收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方法至少包含如下步骤:
在接收部中,从作为通信对方的发送装置接收始发信号和至少一个重发信号;以及
在FFT部中,根据所述接收部所接收的接收信号中的副载波的间隔,对接收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
CN2009801119689A 2008-04-03 2009-03-30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通信系统、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 Pending CN10198348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97464A JP2009253548A (ja) 2008-04-03 2008-04-03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送信方法および受信方法
JP2008-097464 2008-04-03
PCT/JP2009/056477 WO2009123101A1 (ja) 2008-04-03 2009-03-30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送信方法および受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3486A true CN101983486A (zh) 2011-03-02

Family

ID=41135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119689A Pending CN101983486A (zh) 2008-04-03 2009-03-30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通信系统、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284851B2 (zh)
EP (1) EP2273707A1 (zh)
JP (1) JP2009253548A (zh)
CN (1) CN101983486A (zh)
WO (1) WO200912310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9186A (zh) * 2012-06-26 2014-07-30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管理方法、以及数据管理程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PI0819196A2 (pt) * 2007-11-06 2015-05-0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étodos em um nó de rede, e em um nó de controle de rede via rádio, e, nós de rede, e de controle de rede via rádio
US9363059B2 (en) 2010-04-02 2016-06-07 Acer Incorporated Method of handling component carrier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thereof
JP2011259242A (ja) * 2010-06-09 2011-12-22 Ntt Docomo Inc 移動端末装置、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KR20140060443A (ko) * 2012-11-09 2014-05-2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부반송파 간섭을 완화하는 신호 설계 방법 및 장치
US9178737B2 (en) * 2012-11-20 2015-11-03 Intel Deutschland Gmbh Method for generating an OFDM data signal
US9071390B2 (en) * 2013-01-10 2015-06-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justing physical layer transmission properties
US9331881B2 (en) * 2014-09-03 2016-05-03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mbedding supplementary data channel in OFDM-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4160974A1 (en) * 2015-07-06 2023-04-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systems
JP6632364B2 (ja) * 2015-12-16 2020-01-22 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 伝搬路推定方法
WO2017156773A1 (en) * 2016-03-18 2017-09-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polar coded transmissions
WO2017214976A1 (zh) * 2016-06-17 2017-12-2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US10476650B2 (en) 2016-08-19 2019-1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channel with flexible numerology
WO2018043960A1 (ko) * 2016-09-01 2018-03-08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차세대 무선 액세스 망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715392B2 (en) * 2016-09-29 2020-07-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scalable numerology for high speed train scenarios
KR102324530B1 (ko) * 2017-05-02 2021-11-10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엔티티 도코모 기지국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72282B2 (ja) * 1996-07-01 1998-07-02 株式会社次世代デジタルテレビジョン放送システム研究所 Ofdm伝送システムとその送受信装置
KR100557167B1 (ko) * 2001-11-02 2006-03-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재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JP4115784B2 (ja) * 2002-09-11 2008-07-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再送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装置
JP4606995B2 (ja) * 2005-10-28 2011-01-05 Kddi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信号伝送方法ならびに送信装置
JP2007159066A (ja) * 2005-12-08 2007-06-21 Sanyo Electric Co Ltd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US20070155387A1 (en) * 2005-12-30 2007-07-05 Qinghua Li Techniques for scheduling and adaptation to combat fast fading
CN101026440A (zh) * 2006-02-24 2007-08-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中的数据重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9186A (zh) * 2012-06-26 2014-07-30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管理方法、以及数据管理程序
US9460133B2 (en) 2012-06-26 2016-10-04 Toshiba Mitsubishi-Electric Industrial Systems Corporation Data management apparatus, data management method and data management progra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73707A1 (en) 2011-01-12
US20110038430A1 (en) 2011-02-17
US8284851B2 (en) 2012-10-09
JP2009253548A (ja) 2009-10-29
WO2009123101A1 (ja) 2009-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83486A (zh)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通信系统、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
CN101933277A (zh) 通信装置、通信系统、接收方法和程序
KR101551829B1 (ko) 피드백 정보 송신 방법 및 사용자 장비
CN101809885B (zh) 用于涡轮编码的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无线系统的改进的循环缓冲器速率匹配的方法和装置
JP5674061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シンボルをリソースにマッピング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EP1665602B1 (en) Incremental redundancy transmission in a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613893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인터리빙 방법 및 장치
US764680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subcarriers in a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ing multiple carriers
CN101636996B (zh) 无线发送装置和无线接收装置
CN101409600B (zh)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编码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KR101505193B1 (ko) 직교주파수분할다중접속방식의 이동 통신시스템에서 심볼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EP1938538B1 (en) Method for variable sub-carrier mapping and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110126072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recep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EP3110026B1 (en) Frequency hopp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090125080A (ko) 다중 코드 블록을 가지는 송신의 성능 향상과 빠른 복호를 가능하게 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2027703A (zh) 通信装置、通信系统、接收方法和通信方法
CN102007718A (zh) 通信装置、通信系统、接收方法及程序
WO2009104574A1 (ja)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KR20090074989A (ko) Harq를 이용한 데이터 전송방법
JP4628081B2 (ja) 送信装置および送信方法
Allen Tsai et a
JP2010219747A (ja) 送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方法、送信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受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KR101603328B1 (ko) Harq를 이용한 데이터 전송방법
CN117254883A (zh) 一种电力线载波通讯方法及系统
CN101305535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30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