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1633B - 高压绝缘体和使用所述绝缘体的高压电力线 - Google Patents

高压绝缘体和使用所述绝缘体的高压电力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81633B
CN101981633B CN2009801108097A CN200980110809A CN101981633B CN 101981633 B CN101981633 B CN 101981633B CN 2009801108097 A CN2009801108097 A CN 2009801108097A CN 200980110809 A CN200980110809 A CN 200980110809A CN 101981633 B CN101981633 B CN 1019816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or
electrode
tightening member
insulating core
ins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1080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81633A (zh
Inventor
G·V·波德波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TKRYTOE AKTSIONERNOE OBSCHESTVO NPO STREAMER
Original Assignee
OTKRYTOE AKTSIONERNOE OBSCHESTVO NPO STREAM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1114170&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1981633(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Priority claimed from RU2008111577/0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RU2377678C1/ru
Priority claimed from RU2008115790/0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RU2378725C1/ru
Application filed by OTKRYTOE AKTSIONERNOE OBSCHESTVO NPO STREAMER filed Critical OTKRYTOE AKTSIONERNOE OBSCHESTVO NPO STREAMER
Publication of CN101981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16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816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16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7/0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17/42Means for obtaining improved distribution of voltage; Protection against arc discharges
    • H01B17/48Means for obtaining improved distribution of voltage; Protection against arc discharges over chains or other serially-arranged insul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sul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保护电厂或电力线中的高压电线的高压绝缘体,包括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的第一端部用于机械连接到高压电线和/或固定设备,第二端部设置有金属固定物,其紧固到第二端部并用于将绝缘体连接到塔。为了使绝缘体具有避雷特性,所述绝缘体额外设置有包含m个电极的多电极系统,所述电极机械连接到绝缘芯上且设置在绝缘芯的端部之间。所述电极被配置为在相邻的电极之间、在与绝缘芯的第一端部相邻的电极与高压导体或所述耦合装置之间、以及在与绝缘芯的第二端部相邻的电极和连接到塔的金属紧固元件之间形成放电。所述绝缘体还设置有用于补偿由所述多电极系统引起的绝缘体爬电距离减小的装置。使用这种绝缘体的电力线不需要任何避雷器。

Description

高压绝缘体和使用所述绝缘体的高压电力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绝缘体,其可用于保护电厂或高空电力线和电力网络中的高压导体。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用这种绝缘体的高压电力线(HEPL)。 
背景技术
已知的高压支撑绝缘体包括绝缘肋式芯(特别是由陶瓷制成的),该绝缘肋式芯具有脊部以及在其端部具有用于将绝缘体固定到高压导体和支撑结构上的金属凸缘(参考High voltage techniques.Ed.D.V.Razevig,Moscow,″Energiya″Publishing House,1976,p.78)。 
现有技术的绝缘体的缺点包括在雷电过电压的情况下,金属凸缘之间的空气间隙会出现闪络,然后在施加到高压导体上的操作频率电压的影响下,闪络会转换为操作频率的电弧,从而可能破坏绝缘体。 
还已知一种用于保护上述绝缘体不出现这样的电弧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利用所谓的保护间隙(见“High voltage techniques”.Ed.D.V.Razevig,Moscow,″Energiya″Publishing House,1976,p.287),所述保护间隙利用金属棒形成,金属棒与绝缘体以并联方式电连接,且在棒之间形成火花放电空气间隙。每个火花放电间隙的长度小于沿绝缘体表面的泄露路径,且小于空气间的闪络的长度。因此,在过电压的情况下,不是跨越绝缘体形成闪络,而是跨越棒之间的空气间隙形成闪络,从而操作频率的电弧在棒之间燃烧,而不跨越绝缘体表面。利用这种保护间隙的绝缘体的缺点包括跨越间隙的闪络导致连接电网的短路的事实,因此必须紧急关闭包含特定绝缘体的高压电厂。 
还已知一种包括两个绝缘体的绝缘体串,其中两个绝缘体在其金属连接端上固定有作为防止电弧形成的保护装置的棒。与上述绝缘体相反,这种绝缘体串在绝缘体之间额外地包括固定到链条形式的金属链上的第三中间棒电极(例如见美国专利No.4,665,460,H01T004/02, 1987)。因此,在这种绝缘串中,代替单一的火花放电空气间隙,形成两个这样的间隙。这一特征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增强配备有电弧保护棒的绝缘体串的灭弧能力,并在单相对地短路的情况下,保证适度的持续电流(几十安培的数量级)的灭弧。但是该设备不能对超过100A的电流灭弧,在雷电过电压情况下,对于两相对地短路或三相对地短路通常会出现这种电流。 
从技术观点看,与本发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是具有圆柱绝缘芯和螺旋脊部的绝缘体。在绝缘芯的端部,固定第一金属电极和第二金属电极,而在绝缘芯的内部设置引导电极。电极具有位于圆柱体的中心部分中的金属凸起,该凸起露出到绝缘芯的表面并作为中间电极(参考俄国专利No.2107963,H01B17/14,1998)。在这样的绝缘体中出现雷电过电压的情况下,跨越圆柱绝缘芯、沿着从所述第一金属电极通过中间电极至所述第二金属电极的螺旋路径形成放电。由于闪络路径的长度增大,因此操作频率电压不形成电弧,因此包含该绝缘体的电厂继续工作而不会关闭。从而除了其主要功能之外,这样的绝缘体还提供避雷功能,即作为避雷器。 
但是,由于在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或潮气聚集的情况下,以及在高过电压(超过200kV)的情况下,放电不是沿着长螺旋路径而是沿着最短轨迹形成,从而在脊部之间形成空气间隙击穿,因此现有技术的绝缘体作为避雷器的效果有限。在这种情况下,绝缘体失去其作为避雷器的功能,因为与传统的绝缘体相同,该绝缘体中的闪络转换为电弧。此外,位于绝缘芯的中心部分中的金属凸起缩短了泄露路径,因此减小了该绝缘体的允许电压。因此,其作为绝缘体的效果也有限。 
还已知利用高压绝缘体(用于将导体固定到例如塔或杆的支撑物上)和用于保护这样的绝缘体的避雷器(例如参考已转让给本发明的申请人的俄国专利No.2248079,H02H9/06,2005)的组合的各种HEPL。特别地,已知包括避雷器的HEPL,其被配置为不同的冲击避雷器并且并联到绝缘体(例如见US 5,283,709,H02H001/00,1994,和RU2002126810,H02H9/06,2004)。 
对于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可以说明的HEPL公开在俄国专利No.2096882,H02G7/00,1997中(已转让给本发明的 申请人)。现有技术的HEPL包括支撑物、通过金属固定设备固定到支撑物的绝缘体、操作在高压下的至少一个导体,其中导体通过耦合装置连接到绝缘体,用于保护绝缘体免受雷电过电压的装置,所述装置被配置为冲击避雷器。 
如果适当地选择和连接冲击避雷器,则现有技术的HEPL能够保证高可靠性的避雷功能。但是,需要使用大量冲击避雷器实质上增加了HEPL的复杂性,同时相应地增大了制造和装配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现的第一个目的是开发一种制造和操作成本适中的高压绝缘体,其能够可靠且有效地执行绝缘体和避雷器的功能。通过这样的配置,本发明的绝缘体将用于保护操作在高压下的电力线元件,例如高压HEPL导体,以及变电站或其他电气设备中的电线或电缆。 
相应地,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开发一种具有改进的技术和经济特征的高压电力线(HEPL),即与现有技术的HEPL相比,当操作在雷电过电压时其具有高工作可靠性和简化设计(以及相应的较低成本)。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成果是增强了电力传输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上述第一个目的可以通过开发一种用于保护电气设备或电力线中的高压导体的高压绝缘体来实现,所述绝缘体是单一绝缘体或者是绝缘体堆叠或串的部件。所述绝缘体包括绝缘芯和包括第一和第二紧固元件的固定设备,所述紧固元件位于绝缘芯的相对端部。第一紧固元件被配置为直接或通过耦合装置连接到高压导体或所述绝缘体堆叠或串的前一高压绝缘体的第二紧固元件上。第二紧固元件被配置为连接到电力线的支撑物或所述绝缘体堆叠或串的后一高压绝缘体的第一紧固元件上。本发明的绝缘体的特征在于,其额外包括包含m(m≥5)个电极的多电极系统(MES),所述电极机械连接到绝缘芯。MES电极位于绝缘芯的端部之间,MES电极被配置为在雷电过电压的作用下,在第一紧固元件和与其相邻的一个或多个电极之间、在相邻的电极之间、以及在第二紧固元件和与其相邻的一个或多个电极之间形成放电。 
相邻的MES电极之间的距离,即火花放电间隙的长度g,是基于 这些间隙所需的击穿电压来选择的。更具体而言,根据绝缘体的电压级别及其预期应用,以及当使用绝缘体时将处理的过电压的类型(即感应过电压或者来自于直接雷击的过电压),选择的长度可以在0.5mm至20mm的范围内。对于本发明的大范围的实际应用,g的优选值对应几毫米。 
考虑几个因素来确定MES电极的数量m,这些因素包括绝缘体的电压级别和这种绝缘体的预期应用,将处理的绝缘体的过电压的类型、流过过电压的电弧中的电流范围,以及用于灭弧的条件(例如在RU2299508,H02H3/22,2007中描述了这些条件)。如下所述,使电极的最小数量等于5是有利的,但是,在电弧中存在高电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绝缘体中的电极总数可以增加到200或以上。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是显然的),在绝缘体中引入大量电极将导致显著减小绝缘体的爬电距离,从而导致显著削弱其绝缘特性,包括减小绝缘体可以采用的允许最大电压。 
为了避免引入包含大量电极的MES的不理想的后果,提出对绝缘体配备额外的能够补偿由MES引起的绝缘体爬电距离缩短的装置。该补偿装置优选地配置有至少在一部分电极(形成κ对相邻电极,其中3≤κ≤m-1)之间沿绝缘表面的泄露路径,所述泄露路径的长度超过所述相邻电极之间的空气放电空隙的长度以及一个所述电极的长度。本发明的范围包括多个补偿装置的实施例。应当根据采用的高压绝缘体及其特定的工作条件选择κ的特定值和所述装置的特定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MES电极具有T形轮廓。换言之,每个电极配备有窄腿,电极通过窄腿固定到绝缘芯上,每个电极还配备有朝相邻电极定向的宽梁。该实施例中的补偿装置由包围在电极的腿之间的绝缘芯部件和电极之间的空气间隙构成。 
在可选实施例中,电极嵌入绝缘体中,同时补偿装置由分离电极与绝缘体表面的绝缘体材料层和形成在相邻电极之间并到达绝缘体表面的切口(即槽形或圆孔形)形成。为了增大相邻电极之间沿绝缘表面的爬电距离,每个切口的深度优选地超过电极嵌入的深度。为了同样的目的,深于电极的切口段的相对侧之间的距离应优选地超过靠近绝缘体表面的切口的宽度,即使切口的宽度在径向方向中变化。 
可选地,补偿装置可以配置有至少一个位于绝缘体表面上(例如绝缘芯的表面上)的绝缘元件。该单一绝缘元件或每个绝缘元件的位置在空间上分离电极与绝缘体表面。根据一个实施例,每个绝缘元件带有单一电极,从而在该实施例中,有m个从绝缘体表面凸起的绝缘元件。 
在其他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在一般情况下是n个绝缘元件(n≥1)可以被造型为从绝缘芯的表面凸出的一个或多个螺旋绝缘脊部。电极可以设置在一个或多个绝缘脊部上和/或剩余(分离的)绝缘元件上(即每个剩余绝缘元件带有单一电极)。在后一种情况下,绝缘元件的最大总数是m+n。 
如果使用至少一个螺旋绝缘脊部来承载一个或多个电极,则电极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单独的或多个螺旋绝缘脊部的端(或前)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在每个电极对之间优选地形成位于绝缘脊部中的切口。 
还可以利用各种绝缘体来实现本发明,包括具有基本上为圆柱形、截锥形或平盘形的绝缘芯的绝缘体。如果本发明的绝缘体具有带有至少一个绝缘脊部的盘形绝缘芯,那么所述脊部优选地从下(底)盘表面凸出。 
还可以通过所提出的用于保护电气设备或电力线中的高压导体的高压绝缘体的第二基本实施例来实现第一目的,其中所述绝缘体是单一绝缘体或者是绝缘体堆叠或绝缘体串的部件。所述绝缘体包括绝缘芯和包括第一紧固元件和第二紧固元件的固定设备,所述紧固元件位于绝缘芯的相对端部。第一紧固元件被配置为直接或通过耦合装置连接到高压导体或所述绝缘体堆叠或串的前一高压绝缘体的第二紧固元件上。第二紧固元件被配置为连接到电力线的支撑物或所述绝缘体堆叠或串的后一高压绝缘体的第一紧固元件上。本发明的绝缘体的特征在于,其额外包括包含m(m≥5)个电极的多电极系统(MES),所述电极机械连接到绝缘芯,MES电极被配置为在相邻的MES电极之间形成放电。MES与绝缘体泄露路径成直角,并沿着环绕绝缘体的操作频率电场的一条或多条等势线。所述绝缘体还包括第一和第二耦合电极。第一和第二耦合电极中的每一个与绝缘芯在空间上被空气间隙分离,并且第一和第二耦合电极中的每一个通过其第一端部以流电方式或通 过空气间隙而分别与第一紧固元件和第二紧固元件电连接,以及通过其第二端部通过空气间隙分别与MES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电连接。 
在过电压的情况下,通过第一耦合电极在MES的一端(即其端电极之一)施加高压电势,同时通过第二耦合电极对MES的另一端施加低电势。 
MES的位置垂直于操作频率电场,即垂直于绝缘体的泄露路径轨迹,基本上不减小爬电距离。因此,在该基本实施例中,MES的安装不需要任何用于补偿爬电距离的缩短的装置,从而可以提供低成本的绝缘体,同时保证其作为绝缘体和避雷器的高可靠性。 
如果绝缘体具有圆锥绝缘芯,则MES应设置在所述本体(绝缘芯)的下(平)表面上。如果盘式绝缘体(也称作盖销式绝缘体)由位于盘形绝缘芯的下侧上的同心脊部形成,则可以沿着绝缘芯的周边设置MES。但是,MES优选地位于所述芯的脊部的下(平)表面上。 
在可选的绝缘体实施例中,MES包括沿着至少两条等势线设置的至少两个部分,等势线彼此间隔并且处在与绝缘体泄露路径成直角的方向中。这些MES部分通过位于所述部分的端部并且不与固定设备的紧固元件连接的接口电极相接口。接口电极对通过流电方式或者通过空气间隙互连。为了实现这一实施例,也可以采用具有圆锥绝缘芯的绝缘体。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有利的使用在盘形绝缘芯的下侧上具有同心脊部的盘式绝缘体。然后MES的每个部分可以设置在同心脊部之一的端面上。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提出一种高压电力线(HEPL),包括支撑物,单一绝缘体和/或组装在绝缘体堆叠或串中的多个绝缘体,以及至少一个高压导体,所述高压导体直接或通过耦合装置连接到所述单一绝缘体和/或绝缘体堆叠或串的第一绝缘体所包含的固定设备的紧固元件上。每个单一绝缘体或每个绝缘体堆叠或串通过与所述支撑物相邻的其固定设备的紧固元件固定到支撑物之一上。HEPL中采用的绝缘体的至少其中之一是对应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根据本发明的绝缘体。因此,由于至少一个绝缘体(优选地,HEPL的每个支撑物有至少一个绝缘体)除了执行其基本功能之外,还具有避雷功能,因此获得了上述的当工作在雷电过电压下时增强工作可靠性的目的,同时简化 了HEPL的设计,从而不再需要采用独立的避雷器。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考附图,其中: 
图1在轴向剖面中显示绝缘体的第一实施例,该绝缘体具有螺旋脊部和T形金属板形式的电极; 
图2是图1所示的绝缘体的剖面图; 
图3在轴向剖面中显示绝缘体的第二实施例,该绝缘体具有螺旋脊部和嵌入脊部中的短金属圆柱体形状的电极; 
图4是图3所示的绝缘体的剖面图; 
图5是图3和4所示的绝缘体的螺旋脊部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6是图3和4所示的绝缘体的螺旋脊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7是在其绝缘芯的表面上设置有绝缘元件的棒式绝缘体的主视图; 
图8是沿着图7所示的绝缘体的电极的线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9是盘式绝缘体的局部剖面主视图,其中盘式绝缘体的盘形绝缘芯的下侧上具有螺旋脊部; 
图10是图9所示的绝缘体的仰视图; 
图11是图9和图10所示的绝缘体的局部放大剖面主视图; 
图12在前剖面图中显示与图11中相同的绝缘体部件; 
图13是圆锥形绝缘体的主视图(为清楚起见显示为具有透明部件),该圆锥形绝缘体具有沿着绝缘芯的下边缘设置的中间电极; 
图14是图13所示的绝缘体的仰视图; 
图15是构成HEPL的绝缘体串的一部分的本发明的绝缘体的透视图(为清楚起见显示为具有透明部件); 
图16是盘式绝缘体的局部剖面主视图,其中盘式绝缘体的盘形绝缘芯的下侧上具有同心脊部; 
图17是图16所示的绝缘体的仰视图; 
图18是本发明的HEPL的实施例的简化局部视图;以及 
图19是本发明的HEPL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简化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2显示了由硬介电材料(例如陶瓷)制成的单圆柱支撑绝缘体100,其具有包含螺旋绝缘脊部3的圆柱绝缘芯2。该绝缘体用于在例如图18所示类型的HEPL中保护高压导体(受到高压的导体)1。借助于包括第一(上)紧固元件(未显示)和第二(下)紧固元件15的金属固定设备,绝缘体被分别连接到高压导体1和接地的导电支撑物16(见图18)。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主要实施例,绝缘体还包括具有m个电极5的多电极系统(MES)。可以根据为额定10kV的环型长闪络避雷器(LFAL-10)制定的原理适当地确定m的最小值。根据俄国专利No.2299508,H02H3/22,2007的教导,这种被广泛应用于高压电力线的避雷器设置有MES。使用LFAL-10避雷器所获得的操作经验证实,该避雷器在其MES包括不少于15个中间电极的条件下能够保证可靠的避雷功能,其中灭弧出现在持续电流通过零值的第一转换的时刻。考虑到本发明的绝缘体将用于设计电压为3kV或更高的电力线,因此绝缘体的m值不应小于5。 
根据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具备创造性的绝缘体,电极5固定到螺旋脊部3的外(周边)表面。如上所述,可以在0.5mm至20mm的范围内选择相邻电极5之间的距离(即火花放电间隙的长度g),其中优选的间隙值对应于几毫米。在雷电过电压的情况下,绝缘体上可能出现高冲击放电电压(100kV及以上的数量级),在这种高冲击放电电压的情况下,或者当需要在雷电冲击经过之后立即对放电通道进行灭弧时(实际上不存在操作频率的持续电流),所需要的电极5的m数可能对应于一百或更大。优选地以如下方式选择MES端电极5(第一电极和末端电极)的位置,即每个端电极与相邻的第一或第二紧固元件之间的火花放电间隙的长度等于或基本等于g。 
当在导体1上施加足够大的雷电过电压时,在连接到导体1(或其耦合装置,未显示)的第一紧固元件(未显示)和最接近导体1的第一电极5之间出现空气间隙的击穿;然后以级联放电的方式形成放电, 在相邻的电极5之间顺序出现火花放电间隙的击穿,直到放电到达连接到地面支撑物16的第二紧固元件15。通过这种方式,导体1通过通道变为与地面支撑物16连接,其中所述通道由形成在与高压导体1连接的第一紧固元件和第一电极5之间的通道部分、加上形成在电极5之间的多个短通道段、以及形成在末端电极5和连接到支撑物16的第二紧固元件15之间的通道部分所构成。 
在阴极充电电极表面附近形成50-100V的所谓阴极电压降。在包括两个电极(阴极和阳极)的传统放电系统中,由于总放电电压是千伏的数量级,因此阴极电压降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但是由于本发明的绝缘体包含大量电极(例如,对于10kV的电压级别,当进行放电灭弧以消除操作频率的持续电流时,电极的数量大约为100),阴极电压降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跨越电极之间的小间隙的放电中的总电压降的主要部分出现在阴极区域中,从而在电极之间的放电过程中从放电通道释放的公共能量的大部分仅在该区域中被释放。因此,电极被加热,并且电极通过这种方式冷却放电通道。在通过电极的雷电过电压的电流下降到零水平之后,通道快速冷却,从而其电阻增大。同时,操作频率的电压仍然施加在绝缘体上。但是,由于通道6的总电阻较大,放电不能自支持且因此而结束。因此,利用本发明的绝缘体的HEPL继续操作,而不会紧急切断。从而本发明的高压绝缘体有效地执行避雷功能,而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现有技术的HEPL需要连接到每个绝缘体的特殊避雷器。 
在操作频率电压持续施加到绝缘体上时甚至在绝缘体表面上具有污染和/或潮气时,为了保证根据本发明的绝缘体能够可靠地执行其主要的绝缘功能,俄国的电气设备规则(EIR)建立了特别有效的爬电距离(对应于绝缘体或绝缘体串的足以保证其可靠工作的有效爬电距离,由最大允许持续电压降Uperm分开)。根据EIR,对于6-750kV的HEPL中采用的支撑绝缘体串和在金属支撑物上采用的针式绝缘体,特别有效的爬电距离(lsp)是必须的,其取决于电力线的类型和电压级别(以及污染程度),并且在1.4cm/kV到4.2cm/kV的范围内(见KuchinskyG.S.et al.Insulation of high-voltage installations,Moscow,″Energoatomizdat″Publishing House,1987,p.145)。而且导体1与绝缘 体的接地(即连接到接地支撑物)紧固元件15之间的泄露路径的总长L不应小于根据以下表达式确定的值: 
L=Uperm×lsp.    (1) 
总的爬电距离是以下各项之和:与导体1(或其耦合装置17)连接的绝缘体的第一紧固元件与最接近导体1的电极5之间的泄露路径的长度(lleak1);m个电极5之间的泄露路径的长度(该长度等于(m-1)×lleak0,其中lleak0是相邻电极5之间的泄露路径的长度,见图1和2);最后第m个电极5与第二(接地)紧固元件15之间的泄露路径的长度(lleakm)。 
如果lleak1=lleak0=lleakm,则(1)可写作: 
(m+1)lleak0=Uperm×lsp.    (2) 
如上所述,选择m个电极的数量以便保证熄灭持续电流。当m已知时,两个相邻的中间电极之间的泄露路径的最小允许长度lleak0可以根据公式(2)通过以下表达式确定: 
l leak 0 = U perm × l sp ( m + 1 ) . - - - ( 3 )
从公式(3)可以看出,lleak0由电力线中的最大允许电压Uperm、特别有效的爬电距离lsp以及电极数m确定。 
在传统的绝缘体中,沿着绝缘脊部3的下(平坦)表面位于螺旋轨迹上的绝缘体泄露路径的长度超过沿着形成在圆柱绝缘芯2上的螺旋从导体1到第二紧固元件15的最短泄露路径的长度。但是,将MES电极5设置在绝缘体100的绝缘脊部3的外周表面上导致沿着形成在该表面上的螺旋的泄露路径变短。如果电极5的总数很大,该泄露路径的长度可能变得小于上述最短泄露路径的长度。从表达式(3)可以看出,这种情况将导致允许电压Uperm减小,这对绝缘体100的绝缘能力有一定损害。为了避免这种不理想的结果,从脊部3凸出的电极5的部件优选地具有如图2所示的T形轮廓,即每个电极具有窄腿4和宽梁8,电极通过窄腿4固定到脊部3上。从而在本发明的绝缘体的实施例中,通过螺旋脊部3的段和电极5的腿4之间形成的空气间隙构成用于补偿由MES引起的绝缘体泄露路径的缩短的装置。此外,由于电极的腿4是窄的,因此它们的出现导致螺旋脊部3的总绝缘长度仅 略微减小。 
通过具有上述形状的MES电极5,相邻电极5之间的爬电距离lleak0超过火花放电间隙长度g(见图2)。因此,沿着圆柱绝缘芯(而不是沿着螺旋脊部3)的螺旋路径保持为从导体1到第二紧固元件15的最短泄露路径。换言之,绝缘体100获得避雷器的特性,同时完全保持其绝缘特性。此外,在对绝缘体100的绝缘特性的要求适中的情况下,所述T形(使电极5的设计复杂化)可以不应用到所有的相邻电极对,而仅应用到一定数量(κ)的相邻电极对,其中κ值取决于沿绝缘芯和沿螺旋脊部的爬电距离之间的关系。在实际条件下,κ的最优值在3<κ<m-1的范围内。剩余的电极5可以具有更简单和易于制造的板形、棒形或圆柱形。 
上述绝缘体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其可用在具有明显大气污染的区域中,因为灰尘不能在电极之间的间隙中聚集。 
图3和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绝缘体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绝缘体100仍是圆柱形,具有包含两个紧固元件(在图3中仅显示第二紧固元件15)的固定设备,螺旋脊部3和与脊部相连的MES电极5。但是,在该实施例中,电极5形成为通常为圆柱形的短金属部件。与之前的实施例相反,MES位于绝缘体100内部(更具体而言,位于其螺旋脊部3内部)而不是外部。此外,在螺旋脊部3中形成切口7,例如深度为b(超过电极5的位置的深度)以及宽度a>g(g是电极之间的间隙的宽度)的槽形,从而电极5被小的火花放电间隙g彼此隔开(其中g优选地对应于几毫米)。 
如图5中清楚地显示(放大图),在该实施例中,补偿装置(其增大了电极之间的爬电距离lleak0)由绝缘脊部3的材料层、将电极5与绝缘脊部3的表面隔离的层以及切口7的组合构成。该实施例的优点是易于制造。此外,能够简单地通过改变切口7的深度c和/或通过改变将电极与脊部的表面分开的材料的厚度获得所需的爬电距离lleak0,其中深度c是总切口深度b的位于更接近绝缘体轴线的径向方向中的部分的深度。此外,如图5所示,增大lleak0的另一种可行方式是使切口7的宽度a大于g。 
如图6所示(放大图),还可以通过对切口7适当造型来增大爬电 距离lleak0。例如,切口7的深于电极5的部分可以具有圆柱形或者一些其他的适当形状,对于所述形状,电极5以下的切口7的相对侧之间的距离超过脊部3的表面附近的切口宽度g。显然,这种形状也产生增大的lleak0,从而增强用于补偿由使用电极5导致的绝缘体100的爬电距离减小的装置的有效性。 
还应注意,根据绝缘体100的特殊要求及其其他参数(例如绝缘芯直径、螺旋脊部总长等)之间的关系,只有切口7的一部分可以具有上述特殊形状(更难以制造的形状)。类似地,只有切口7的一部分可以具有增大的深度b。 
图7和8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绝缘体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绝缘体是通过形成在棒上的其第二紧固元件15固定在支撑物16上的棒式绝缘体101。在钟形绝缘芯2的表面上,沿着螺旋线设置m个绝缘元件9。在该实施例中,绝缘元件9作为增大电极5之间的泄露路径的补偿装置,其中电极5固定在绝缘元件9内并从绝缘元件9凸出。绝缘元件9例如是板形、杆形或圆柱形,可以由例如硅橡胶制成并粘结到绝缘芯2上。 
根据该实施例,电极5形成为圆柱体(即电线长度),并通过小火花放电间隙g(选自一至几毫米的范围内)被彼此绝缘。由于使用由绝缘元件9表示的补偿装置,相邻电极5之间的路径的爬电距离lleak0由沿着相邻绝缘元件9的泄露路径与相邻元件9之间沿着绝缘芯表面的泄露路径之和确定(如图8所示),即lleak0=2c+a。在这样的设计中,lleak0基本上大于空气间隙的长度g并大于任意电极5的长度。考虑到被施加操作频率电压的空气间隙的击穿强度基本上超过沿着污染和/或潮湿绝缘表面的放电电压,在绝缘元件上安装电极能够有效地补偿沿着电极5的位置线的总爬电距离的减小,并且通过这种方式防止绝缘体的绝缘特性的减弱同时增强其作为避雷器的特征。上述绝缘体实施例特别具有实际意义,因为标准的大批量棒式陶瓷绝缘体可用于其制造。 
但是,必须在绝缘芯2的表面上固定大量绝缘元件在某种程度上使根据本发明的高压绝缘体的制造复杂化。因此,有利的是将这些元件组合为从绝缘芯2的表面凸出的单一延长绝缘元件或多个延长绝缘元件。例如,该单一延长元件(或多个元件)的形状可以是螺旋绝缘 脊部(或n个这样的脊部)。 
图9至12中显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绝缘体的第四实施例对应于悬挂盘式绝缘体的修改,且将用作包含类似绝缘体的悬挂绝缘体串的部件。在盘式绝缘体12的盘式绝缘芯2的下(底)表面上,形成两个绝缘螺旋脊部。脊部之一(脊部10)仅执行绝缘功能,即在存在MES的条件下其用于保证最小爬电距离的所需值。在第二绝缘脊部(脊部3)的体内嵌入多个电极5。电极被切口7分开,这些切口的形状可以如图5和6所示,或者可选地为圆孔(见图10和12)。为了增强该实施例作为避雷器的效果,在电极之间形成气体放电腔。 
当出现冲击过电压时,从绝缘体盖11(即从其第一紧固元件)沿着绝缘芯2的上表面到MES的第一电极5将形成放电(见图9),其中绝缘体盖11与线导体(未显示)或其耦合装置接触,或者与绝缘体串的先前绝缘体的销(第二紧固元件)接触。然后(如图10所示),放电将在电极5之间的间隙产生顺序击穿,直到其到达销12。在图9和10中以箭头表示了形成放电的方向。在产生火花放电通道之后,该通道以超声波速度变宽。电极5之间形成的火花放电腔的体积很小,在腔内产生高压。在该压力下,电极5之间形成的火花放电通道被推向绝缘芯表面,然后被推出到周围空气中。与图1-8中显示的实施例相比,推力显著增大了抑弧效果。另一方面,气体放电腔形式的切口易于被污染。为此,当用于图9和10的绝缘体实施例中时,这种切口将更优选地用在以低大气污染为特征的区域中。 
已通过对比测试证实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基本实施例的绝缘体的有效性,所述绝缘体组合了绝缘功能和避雷器功能。测试了用于3kV直流电压级别的两个绝缘体,即(1)由Czech company ElektroporcelanLouпy制造的带有螺旋脊部的陶瓷悬挂绝缘体L 3036-12,以及(2)根据本发明的绝缘体。绝缘体(2)是根据绝缘体L 3036-12,通过对其额外设置沿螺旋脊部的绝缘元件和MES来制造的。绝缘元件和形成MES的电极分别类似于参考图8描述的元件9和电极5。更具体而言,用切割为10mm长的2mm不锈钢线的段作为电极。它们被插入切割为7mm长的绝缘元件内,所述绝缘元件切割自宽度为10mm、高度为8mm的硅橡胶棒。绝缘元件具有半圆形上部并通过特殊的硅树脂粘合剂被 粘结到螺旋脊部的边缘表面。 
两种绝缘体的主要参数显示在表1中。 
表1测试绝缘体的主要参数 
Figure BPA00001231214000141
备注: 
(1)粘结到绝缘螺旋脊部的绝缘元件的高度是8mm。 
(2)在雷电冲击引起绝缘体的闪络之后施加到绝缘体上的最小电压。 
螺旋脊部的边缘表面的长度大约是2500mm。电极总数是240。电极之间的空气间隙的长度g是0.5mm。因此,空气间隙的总长对应于G=(m+1)×g=(240+1)×0.5=120mm。根据上面提到的EIR,可以根据大气污染程度在1.4至4.2cm/kV的范围内选择特定爬电距离lsp,从而对于直流电压级别U=3kV,爬电距离可以计算如下: 
L leak = U · 3 · l sp = 3 · 3 · ( 1,4 ÷ 4,2 ) = 7,3 ÷ 22 cm .
通过上面的计算可以总结出引入MES可以将爬电距离缩短到不可接受的值。但是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通过采用绝缘元件作为用于补偿泄露路径减小的装置,相邻电极之间的爬电距离将可以根据以下表达式来确定:lleak0=2c+a。在测试实施例中,a=c=2.5mm,从而lleak0=7.5mm,沿着对应于螺旋脊部的路径的电极之间的总爬电距离是L=(m+1)×1ym0=(240+1)×7.5=1807.5mm~181cm。因此,无论其污染程度如何,基本上对于所有区域,本发明的绝缘体均满足L>Lleak。 
对两种绝缘体的测试都是通过对其施加操作频率电压和雷电冲击来实施的。测试的主要结果还显示在表1中。当仅施加操作频率电压时,两种绝缘体的放电特征基本相同。这意味着电极的安装没有损害用于操作频率电压的绝缘体的绝缘特性。 
在雷电冲击的作用下,在现有技术的绝缘体中跨越空气沿着最短路径形成闪络,其中示波器记录证明电压基本上降到零水平,这表示放电通道的电阻很低。在安装在电力线中的这种绝缘体中形成雷电闪络之后,持续电流将流过闪络通道,这表示已出现线路的短路,必须紧急关闭相应的网络。 
而对于本发明的绝缘体,其闪络沿着通过多个电极的螺旋线形成,从而电压不下降到零水平。相反,剩余大约4kV的高电压(substantialvoltage),该电压超过3kV的操作电压。这表示可以不存在持续电流;换言之,绝缘体有效地执行避雷器的功能:其以不产生持续电流的方式避免雷电过电压,并因此防止网络关闭。 
仅为了阐明本发明的设计和操作原理而描述了上述实施例和HEPL的修改以及本发明的绝缘体。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对上述示例进行多种改变。 
例如,图1和2中显示的中间电极可以不是T形,而是更容易制造的L形。为了增大爬电距离,电极的侧面可以被绝缘层覆盖。在图9和10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以在绝缘脊部3和10上(而不是如图9和10所示的仅在脊部3上)安装MES。在这种情况下,在雷电过电压的作用下,两个MES分支都将起作用,从而持续电流将在二者之间分流,这将更容易抑制电流。代替单一的绝缘体,即图1至6以及18中显示的绝缘体之一,可以使用由两个或更多个这样的绝缘体组装而成的绝 缘体堆叠。此外,作为单一绝缘体或者绝缘体堆叠(或串)的部件的本发明的绝缘体不仅可以用在HEPL中,还可以用在各种高压设备中,其不仅可以用于保护各种导体,还可以用于保护母线。 
在图13和14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绝缘体的第二基本实施例,绝缘体150具有锥形绝缘芯21和包括形成为金属棒12的第一紧固元件和盖11形式的第二紧固元件的固定设备。这种绝缘体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并且因此其污染率低。因此,他们可以用于具有高大气污染水平的区域。沿着绝缘芯的下边缘,设置有被长度为g的间隙26隔开的中间电极22,多个电极形成MES 25。MES 25覆盖绝缘体周边的大部分。该周边的剩余的较小部分没有中间电极,从而在MES的端部之间存在长度为G的间隙29。第一(下)耦合电极24与MES的一端相连(在图14中,该端位于垂直的绝缘体轴的左侧)。与绝缘体棒12电连接的第一耦合电极24与第一中间电极22形成长度为S2的空气火花放电间隙28。第二(上)耦合电极23与MES 25的另一端相连(在图14中,该端位于垂直的绝缘体轴的右侧)。与绝缘体盖11电连接的第二耦合电极24与末端中间电极22形成长度为S1的空气火花放电间隙27。 
图15显示了串300的一部分,该部分包括通过连接第一(下)绝缘体的第二紧固元件(盖)11与第二(上)绝缘体的第一紧固元件(棒)12组装而成的两个绝缘体150。上绝缘体的盖可以与HEPL支撑物(见图19)或下一(邻接)绝缘体的棒相连(在串包括至少一个类似绝缘体的情况下),同时下绝缘体的棒与高压HEPL导体相连。为清楚起见,两个绝缘体的绝缘本体均显示为透明的。 
施加到绝缘体150上的过电压使空气间隙27和28被击穿(见图13),从而过电压变为施加到MES 25上,在MES 25,过电压开始顺序击穿中间电极22之间的火花放电间隙26。结果,绝缘体150的盖11和棒12通过包括多个小段的放电通道电连接,一旦过电压电流降到零,这种放电结构就有效地辅助其灭弧。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中增加的MES,由于其位置在绝缘体的下边缘上,而且MES沿着环绕绝缘体的电场的同心等势线设置,该线垂直于最短泄露路径,因此其基本上不改变原始绝缘体的绝缘特性。爬电距离(沿着绝缘体的上下表面从盖 11到棒12的距离)仅被中间电极的宽度缩短。例如,PSK-70绝缘体的爬电距离是310mm,而中间电极的宽度仅为5mm,因此泄露路径仅被缩短5/310=1.6%。即使在高污染和高湿度的情况下在中间电极22被导电灰尘互联时也是如此。耦合电极23和24与绝缘体的上下表面的距离分别为几厘米,从而它们不缩短穿过绝缘体的泄露路径。在图13至15中通过箭头显示了穿过绝缘体150的放电轨迹。当采用绝缘体串300时,过电压的作用先导致连接到HEPL的高压导体的第一(本实施例中的下绝缘体)绝缘体150的火花放电间隙的击穿;在该过电压被施加到第二绝缘体之后,其火花放电间隙也被击穿。在串包括多于两个绝缘体的情况下,在每个后续的绝缘体上重复上述击穿过程。 
如上所述,构成MES的中间电极22的总数不应小于5。应当特别地选择中间电极数m、中间电极之间的火花放电间隙26的长度值g、MES 25的端部之间的间隙29的长度值G、耦合电极23、24与最外侧的中间电极22之间的间隙27和28的长度值S1和S2,以便使得在过电压的作用下,绝缘体150的闪络根据上述的构思而形成,而在间隙29没有闪络。因此,间隙29的放电电压超过m个火花放电间隙g的放电电压,这表示间隙29的长度G实际上超过m个间隙g的总长(G>m×g)。间隙27和28的长度值S1和S2分别通过试验选定。 
例如,已进行的研究和测试显示,当被施加最大电压为300kV的雷电冲击1.2/50μs时,当本发明的绝缘体(基于PSK 70系列制造的绝缘体,绝缘芯的直径为D=330mm)具有以下参数时,能够保证所需的保护功能:G=90mm;S1=S2=20mm;g=0.5mm和m=140。 
图16和17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绝缘体的实施例,其基于最广泛采用的盘式绝缘体,在盘形绝缘芯21的下(底)侧上具有同心脊部10。与图13和14中显示的上述绝缘体实施例类似,图16和17所示的绝缘体200包括构成MES 25的多个中间电极。在该实施例中,MES被分为三个部分25-1,25-2,25-3,每个部分位于三个同心脊部10之一的端(下)表面上。但是,根据绝缘体所适用的特殊条件,其中这些条件包括预定的过电压值和相应的中间电极22的总数,MES实施例例如仅设置在单一的(即外)同心绝缘脊部上,或者也可以使用被分为两部分的MES实施例,其中所述两部分设置在任意一对同心绝缘脊部10 上。在任何情况下,绝缘体200中的MES 25的所有中间电极22也都沿着环绕绝缘体200的交流电场的电势线设置,即沿着垂直于绝缘体泄露路径来定向的线。安装在绝缘体200的外同心脊部10上的MES 25的第一部分25-1的左端(在此处以及下文中,相对于图17所示的绝缘体的部件使用术语“左”和“右”)与连接到绝缘体盖11的上(第二)耦合电极23相关联。在MES的该部分25-1的右端(不直接连接到任何紧固元件)固定接口电极30。在MES 25的右端,第二部分25-2(与第一MES部分25-1的所述右端相邻)设置在中间的同心绝缘脊部10上,类似地固定接口电极31,其中在两个接口电极30和31之间形成长度为Sp的第一火花放电间隙32。在MES部分25-2的左端再固定一个接口电极33。 
以类似的方式,在第三MES部分25-3(与第二MES部分25-2的所述左端相邻)的左端固定另一个接口电极34,其中第三MES部分25-3设置在内同心脊部10上,第一耦合电极24与第三MES部分25-3的右端相关联。在接口电极33和34之间形成长度为Sp的第二火花放电间隙35,类似地,在耦合电极24和绝缘体200的棒12之间形成长度为Sp的第三火花放电间隙35。 
过电压的作用首先导致上耦合电极23与第一MES部分25-1的最外侧的左侧中间电极22之间的间隙27的击穿(见图17)。在该击穿之后,第一MES部分的所有放电间隙顺序击穿。然后,第一MES部分25-1和第二MES部分25-2的接口电极30和31之间的间隙32击穿,之后是如下击穿:第二MES部分25-2的所有放电间隙;第二MES部分25-2和第三MES部分25-3的接口电极33和34之间的火花放电间隙35;第三MES部分25-3的所有放电间隙;最后,第一耦合电极24与棒12之间的火花放电间隙35。在图16和17中用箭头表示了闪络路径。绝缘体200的盖11和棒12变为通过被分为多个小段的放电通道电连接,如上所述,在过电压电流降到零水平之后,这样的结构有利于有效地抑制放电。 
根据本发明的绝缘体的上述实施例具有位于两个或更多个同心绝缘脊部上的中间电极,其优选地提供最大可能数量的中间电极,以便增大过电压放电通道的灭弧效果。由于绝缘体200中的MES 25的所有 中间电极22均沿着环绕绝缘体200的操作频率电场的等势线设置,即与绝缘体中的最短泄露路径成直角,因此MES的引入导致绝缘体爬电距离仅缩短中间电极的宽度乘以MES部分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该数量等于3)。 
显然,在仅使用两个MES部分(例如部分25-1和25-2)的情况下,两个接口电极33和34变得不必要,同时第一耦合电极24将连接到MES 25的不与第二耦合电极23相连接的一端。类似地,如果MES25仅设置在单一的同心绝缘脊部10(例如外侧的脊部)上,则不需要使用任何接口电极。在这种实施例中,绝缘体爬电距离的缩短将分别对应于中间电极的两个宽度和一个宽度。 
通过对比测试也已证实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基本实施例的组合了绝缘功能和避雷功能的绝缘体的有效性。为测试准备了两个用于直流电压级别为10kV的绝缘体:具有平滑的锥形绝缘芯的悬挂玻璃绝缘体PSK-70,以及根据本发明的绝缘体。后一绝缘体是基于PSK-70绝缘体制造的,但是额外地设置中间电极22,其中中间电极22通过类似于参考图13至15所描述的方式设置在锥形绝缘芯的下边缘上。采用M2.5螺母作为中间电极。螺母通过特殊的环氧粘合剂粘结到绝缘体芯的表面上。电极之间的空气间隙26的长度g(即螺母的平行侧面之间的距离)等于0.5mm。MES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即间隙29的长度G)是90mm;间隙27和28的长度S1和S2等于20mm。 
其他必要的绝缘体参数显示在表2中。 
表2测试绝缘体的主要参数及测试结果 
Figure BPA00001231214000191
Figure BPA00001231214000201
备注: 
(1)粘结到绝缘体表面的螺母的厚度是2mm。 
(2)在雷电冲击引起绝缘体的闪络之后施加到绝缘体上的最小电压。 
对两种绝缘体的测试都是通过对其施加操作频率电压和雷电冲击来实施的。测试的主要结果还显示在表2中。 
当仅施加操作频率电压时,两种绝缘体的放电特征基本相同。这意味着电极的安装没有损害用于操作频率电压的绝缘体的绝缘特性。 
本发明的绝缘体具有70kV的冲击放电电压,这低于基本绝缘体的冲击放电电压(90kV),因为本发明的绝缘体中的闪络是沿着MES形成的,而不是像现有技术的绝缘体一样是沿着芯表面形成的。因此,当与传统的绝缘体并联时,本发明的绝缘体可用作避雷器。 
在雷电冲击的作用下,在现有技术的绝缘体中通过空气沿着最短路径形成闪络,其中示波器记录证明电压基本上降到零水平,这表示放电通道的电阻很低。在安装在电力线中的这种绝缘体中形成雷电闪络之后,持续电流将流过闪络通道,这表示已出现线路的短路,必须紧急关闭相应的网络。 
而对于本发明的绝缘体,其闪络沿着通过多个电极的MES形成,从而电压不下降到零水平。相反,剩余大约6kV的高电压。对于设计的额定电压为10kV的HEPL,使用两个悬挂绝缘体的串。在这些绝缘体是基于PSK-70绝缘体的根据本发明的绝缘体的情况下,总的剩余电压将是6kV+6kV=12kV。该值显著超过最大相位电压Upl=Unom×1.2/1.73=10×1.2/1.73=7kV。这表示可以不存在持续电流;换言之,绝缘体有效地执行避雷器的功能:其以不产生持续电流的方式避免雷电过电压,并因此防止网络关闭。 
仅为了阐明本发明的设计和操作原理而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绝缘体的上述基本实施例及其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对上述示例进行多种改变。例如,为了避免电弧沿耦合电极的位移, 可以用绝缘层覆盖耦合电极。在图13和14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以沿多个同心圆设置MES,这将增加中间电极的数量,并因此将增加持续电流灭弧的有效性(但是这样的修改将在某种程度上提高绝缘体的成本)。中间电极的位置略微偏离等势线(如果需要简化本发明的绝缘体的制造)也是允许的。 
图18显示了采用如图1和2所示的绝缘体实施例的10kV的HEPL(由110表示)的实施例。10kV级别的HEPL的切断的主要部分是由于感应过电压。如上所述,在俄国使用LFAL-10避雷器来保护HEPL免于关闭。通常在每根杆上安装一个这样的避雷器,并使邻接的避雷器以不同的相位相连。例如,安装在第一、第二和第三根杆上的每个避雷器分别以相位A、B和C之一相连。如图18所示,本发明的绝缘体,例如图1至6所示的带有螺旋脊部的绝缘体100或者图7和8所示的棒式绝缘体101可以通过与以下方式类似的方式来安装,即每根杆上一个绝缘体,且将邻接的绝缘体连接到不同相位。剩余的绝缘体18可以是传统设计。可选地,一相位可以被本发明的盘式绝缘体102的串支撑(如图9至12所示)。 
图19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35kV的HEPL的一部分。HEPL包括发射对应于三个不同相位的高压的导体1。每个导体1机械连接到圆锥绝缘体的串。绝缘体串固定到HEPL的支架(在图19中仅示出了一个支架16的一部分)。在图19的HEPL实施例中,保护上HEPL导体的绝缘体串300由本发明的绝缘体(对应于图13至15所示的实施例)形成。通常使用避雷线组件来保证35kV的HEPL的避雷。当使用本发明的绝缘体来形成用于高相位导体的绝缘体串时,不需要这样的组件。在本发明的绝缘体串300出现雷击闪络时,雷电电流流过绝缘体MES,并且由于大量的中间电极,闪络不转变为操作频率的持续电流的电弧,从而HEPL继续操作而不关闭。值得注意的是高相位的导体1作为低相位的避雷线,即导体1防止雷电直接击中这些低相位。 
如果HEPL穿过的区域具有电阻特别高的土壤,使用避雷线无效,因为由于支撑接地电路的高电阻,当雷电击中避雷线或支撑物10时,会出现从支撑物到导体的反向闪络。在这种情况下,对所有三个绝缘体串使用本发明的绝缘体是有利的。通过这种方式,将能够可靠地保 护HEPL免受雷电过电压。 
本发明的所有上述以及其他实施例和修改均在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21)

1.一种用于保护电气设备或电力线中的高压导体的高压绝缘体,所述高压绝缘体是单一绝缘体或者是绝缘体串的部件,所述绝缘体包括绝缘芯和包括第一紧固元件和第二紧固元件的固定设备,所述紧固元件位于绝缘芯的相对端部,其中第一紧固元件被配置为直接或通过耦合装置连接到高压导体或所述绝缘体串的前一高压绝缘体的第二紧固元件上,并且第二紧固元件被配置为连接到电力线的支撑物或所述绝缘体串的后一高压绝缘体的第一紧固元件上,所述绝缘体的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额外包括:
包含m个电极的多电极系统,其中m≥5,所述电极机械连接到绝缘芯上且位于绝缘芯的端部之间,所述电极被配置为在雷电过电压的作用下,在第一紧固元件和与其相邻的一个或多个电极之间、在相邻的电极之间、以及在第二紧固元件和与其相邻的一个或多个电极之间形成放电;以及
用于补偿由所述多电极系统引起的绝缘体爬电距离减小的补偿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体,其特征在于补偿装置被配置为在κ对相邻电极的电极之间沿着绝缘表面提供泄露路径,其中3<κ<m-1,其中所述泄露路径的长度超过所述相邻电极之间的空气放电间隙的累积长度和一个所述电极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具有T形轮廓,其中所述电极配备有窄腿,每个电极通过所述窄腿固定到绝缘芯上,所述电极还配备有朝相邻电极定向的宽梁,其中所述补偿装置由包围在电极的腿之间的绝缘芯部件和电极之间的空气间隙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体,其特征在于电极嵌入绝缘体中,其中补偿装置由分离的电极与绝缘体表面的绝缘体材料层和形成在相邻电极之间并到达绝缘体表面的切口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绝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被配置为槽或圆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绝缘体,其特征在于每个切口的深度超过电极嵌入的深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绝缘体,其特征在于切口的比电极深的部分的相对侧之间的距离被选择为超过靠近绝缘体表面的切口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体,其特征在于补偿装置配置有位于绝缘体表面上的至少一个绝缘元件,其中单一绝缘元件或多个绝缘元件的组合在空间上将所述电极与所述绝缘体表面分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绝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包括m个绝缘元件,其中每个绝缘元件带有单一电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绝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包括n个绝缘元件,其中n≥1,每个绝缘元件被配置为从绝缘芯的表面凸出的螺旋绝缘脊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绝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包括m+n个绝缘元件,其中n个绝缘元件被配置为从绝缘芯的表面凸出的螺旋绝缘脊部,同时剩余的m个绝缘元件的每一个均带有单一电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绝缘体,其特征在于电极位于至少一个绝缘脊部的端面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绝缘体,其特征在于在每对相邻的电极之间在绝缘脊部中形成切口。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绝缘体,其特征在于绝缘芯的形状是圆柱、截锥体或盘。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绝缘体,其特征在于绝缘芯的形状为平盘,且第一紧固元件被配置为绝缘体盖,第二紧固元件被配置为销,螺旋绝缘脊部的至少其中之一从所述盘的下表面凸出。
16.一种用于保护电气设备或电力线中的高压导体的高压绝缘体,所述高压绝缘体是单一绝缘体或者是绝缘体串的部件,所述绝缘体包括绝缘芯和包括第一紧固元件和第二紧固元件的固定设备,所述紧固元件位于绝缘芯的相对端部,其中第一紧固元件被配置为直接或通过耦合装置连接到高压导体或所述绝缘体串的前一高压绝缘体的第二紧固元件上,第二紧固元件被配置为连接到电力线的支撑物或所述绝缘体串的后一高压绝缘体的第一紧固元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额外包括:
包含m个电极的多电极系统,其中m≥5,所述电极机械连接到绝缘芯并被设置为在相邻的多电极系统电极之间形成放电,其中多电极系统与绝缘体泄露路径成直角,并沿着环绕绝缘体的操作频率电场的一条或多条等势线;以及
第一和第二耦合电极,其中第一和第二耦合电极中的每一个与绝缘芯在空间上被空气间隙分离,并且第一和第二耦合电极中的每一个通过其第一端部以流电方式或通过空气间隙而分别与第一紧固元件和第二紧固元件电连接,以及通过其第二端部通过空气间隙而分别与多电极系统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电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绝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具有圆锥绝缘芯,其中多电极系统位于绝缘芯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绝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被配置为具有同心脊部的盘式绝缘体,其中所述同心脊部位于盘形绝缘芯的下侧上,其中多电极系统位于脊部之一的端面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绝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电极系统包括沿着至少两条等势线设置的至少两个部分,所述等势线彼此间隔并且处在与绝缘体泄露路径成直角的方向中,其中多电极系统部分通过位于所述部分的端部并且不与固定设备的紧固元件连接的接口电极相接口,接口电极对通过流电方式或者通过空气间隙互连。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绝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被配置为具有同心脊部的盘式绝缘体,其中所述同心脊部位于盘形绝缘芯的下侧上,其中多电极系统的每个部分均位于脊部之一的端面上。
21.一种高压电力线,包括支撑物,单一绝缘体和/或组装在绝缘体串中的多个绝缘体,以及至少一个高压导体,所述高压导体直接或通过耦合装置连接到所述单一绝缘体和/或绝缘体串的第一绝缘体所包含的固定设备的紧固元件上,其中每个单一绝缘体或每个绝缘体串通过与所述支撑物相邻的其固定设备的紧固元件固定到支撑物之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的至少其中之一是根据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绝缘体。
CN2009801108097A 2008-03-27 2009-03-26 高压绝缘体和使用所述绝缘体的高压电力线 Active CN1019816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RU2008111577/09A RU2377678C1 (ru) 2008-03-27 2008-03-27 Высоковольтный изолятор и высоковольтная линия электропередачи, использующая данный изолятор
RU2008111577 2008-03-27
RU2008115790/09A RU2378725C1 (ru) 2008-04-24 2008-04-24 Высоковольтная линия электропередачи и высоковольтный изолятор для этой линии
RU2008115790 2008-04-24
PCT/RU2009/000142 WO2009120114A1 (ru) 2008-03-27 2009-03-26 Высоковольтный изолятор и высоковольтная линия электропередачи, использующая данный изолято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1633A CN101981633A (zh) 2011-02-23
CN101981633B true CN101981633B (zh) 2012-07-04

Family

ID=41114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108097A Active CN101981633B (zh) 2008-03-27 2009-03-26 高压绝缘体和使用所述绝缘体的高压电力线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8300379B2 (zh)
EP (1) EP2276039B1 (zh)
JP (1) JP5514801B2 (zh)
KR (1) KR101291908B1 (zh)
CN (1) CN101981633B (zh)
AU (1) AU2009229562B2 (zh)
BR (1) BRPI0911792B1 (zh)
CA (1) CA2719348C (zh)
EA (1) EA024693B1 (zh)
MX (1) MX2010010627A (zh)
MY (1) MY152277A (zh)
WO (1) WO200912011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G173139A1 (en) * 2009-01-19 2011-08-29 Otkrytoe Aktsionernoe Obschestvo Npo Streamer Lighting arrester and a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provided with such an arrester
CN103426570B (zh) * 2009-12-29 2015-10-28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供电公司 一种高压电力电容器绝缘子装置
RU2470430C1 (ru) * 2011-08-10 2012-12-2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етевая Компания Единой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ой Системы" (Оао "Фск Еэс") Мультикамерный разрядник, высоковольтный изолятор с мультикамерным разрядником и высоковольтная линия электропередачи, использующая данный изолятор
FI2987212T3 (fi) * 2013-02-20 2023-01-31 Ylijännitesuoja sähköjärjestelmiä varten
US20150136470A1 (en) * 2013-10-30 2015-05-21 Graduate School At Shenzhen, Tsinghua University Selection method for strong wind region composite insulator based on structure parameters, and composite insulator
CN103617887B (zh) * 2013-11-27 2016-09-21 江苏思源赫兹互感器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电力电容器
CN103871696B (zh) * 2014-03-26 2016-05-25 王嬿蕾 一种自灭弧防污秽防冰闪绝缘子
RU2771244C2 (ru) * 2014-04-04 2022-04-28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ПО "Стример" Ди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элемент длинно-искрового разрядника, грозозащитный разрядник и линия электропередачи с таким разрядником
EA025205B1 (ru) * 2014-04-30 2016-11-3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по "Стример" Мультиэлектродный экран-разрядник
EA027535B1 (ru) * 2015-02-05 2017-08-31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по "Стример" Гирлянда изоляторов-разрядников
CN104715868B (zh) * 2015-02-10 2017-01-18 王巨丰 一种防石墨炸弹破坏的绝缘子串
CN105977789A (zh) * 2016-06-01 2016-09-28 武汉新电电气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螺旋形多间隙避雷器
RU2666358C2 (ru) * 2016-10-14 2018-09-07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по "Стример" Линия электропередачи с грозотросом, защищенным разрядником
RU2666361C2 (ru) * 2016-10-14 2018-09-07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ПО "Стример" Открытый разрядник с наклонным срезом выхода
RU171093U1 (ru) * 2016-10-14 2017-05-19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ПО "Стример" Шлейфовый мультикамерный разрядник
RU171056U1 (ru) * 2016-10-14 2017-05-18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ПО "Стример" Петлевой мультиэлектродный разрядник
RU2667510C2 (ru) * 2016-11-16 2018-09-21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по "Стример" Разрядник с общими напорными камерами, разрядник-изолятор, экран-разрядник и линия электропередачи
RU2666905C2 (ru) * 2016-11-16 2018-09-13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по "Стример" Разрядник с открытыми выходами из разрядных камер
MY196171A (en) * 2017-05-05 2023-03-17 Streamer Electric Company Inc Arrester With Pressurizing Chambers
RU176171U1 (ru) * 2017-06-27 2018-01-11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Уральский Центр Диагностики 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Полимерный изолятор с встроенным сигнальны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CN107359028B (zh) * 2017-09-01 2019-03-15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抑制vfto的纳米氧化硅绝缘子
CN108133510A (zh) * 2017-12-18 2018-06-08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高压输电线路等电位带电作业吊篮法进入模拟系统及方法
CN108365519B (zh) * 2018-02-07 2023-12-19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输电线路过电压保护装置
WO2019178328A1 (en) * 2018-03-14 2019-09-19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Spark acoustic emission simulation
CN109061392B (zh) * 2018-09-13 2024-03-2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输电线相间短路试验装置
MX2021002555A (es) 2018-09-28 2021-06-08 Techhold Llc Proteccion de red electrica a traves de sistemas de bloqueo de neutral de transformador y desconexion de fase activada.
IL298453A (en) 2020-05-22 2023-01-01 Techhold Llc Overvoltage protection assembly
RU200683U1 (ru) * 2020-08-07 2020-11-05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НИЛЕД" Траверса воздушной линии электропередачи
CN113049923B (zh) * 2021-01-28 2022-04-19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直流输电线路组合间隙放电特性试验装置及调整方法
CN113096898A (zh) * 2021-04-14 2021-07-09 山东迅实电气有限公司 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接触网f线悬式绝缘子式限压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949722A1 (ru) * 1980-10-24 1982-08-07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по промышленной и санитарной очистке газов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изол тор
SU1749920A1 (ru) * 1990-06-25 1992-07-23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высоких напряжений при Томском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ом институте им.С.М.Кирова Проходной вакуумный изол тор
US5191503A (en) * 1990-04-02 1993-03-02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Lightning surge protector
US5283709A (en) * 1989-12-07 1994-02-01 Hitachi, Ltd. Lightning arrester on tower for power transmission
RU2096882C1 (ru) * 1995-11-17 1997-11-20 Георгий Викторович Подпоркин Линия электропередачи с импульсным грозовым разрядником
RU2107963C1 (ru) * 1996-12-30 1998-03-27 Георгий Викторович Подпоркин Высоковольтный изолятор
RU2178612C2 (ru) * 1999-07-30 2002-01-2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Стример" Линия электропередачи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35725A (en) * 1954-02-01 1958-05-20 G & W Electric Speciality Co High voltage electric terminator
US3184646A (en) * 1960-06-06 1965-05-18 Int Rectifier Corp High voltage rectifier stack
NO117033B (zh) * 1967-10-18 1969-06-23 Elektrisitetsforsyning
WO1984003594A1 (fr) 1983-03-03 1984-09-13 Schaff Jean Paul Disposition de projection des lignes electro-conductrices aeriennes vis-a-vis de la foudre
US5493072A (en) * 1994-06-15 1996-02-20 Amerace Corporation High voltage cable termination
WO1997019456A1 (en) * 1995-11-17 1997-05-29 Centro De Resequisas De Energia Electrica - Cepel An electric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with protection devices against lightning overvoltages
RU2248079C2 (ru) 2002-10-09 2005-03-1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по "Стример" Устройство грозозащиты и линия электропередачи с устройством грозозащиты
RU2537037C2 (ru) * 2005-03-04 2014-12-27 Георгий Викторович Подпоркин Токоотводя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грозозащиты электро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и линия электропередачи, снабженная таки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949722A1 (ru) * 1980-10-24 1982-08-07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по промышленной и санитарной очистке газов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изол тор
US5283709A (en) * 1989-12-07 1994-02-01 Hitachi, Ltd. Lightning arrester on tower for power transmission
US5191503A (en) * 1990-04-02 1993-03-02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Lightning surge protector
SU1749920A1 (ru) * 1990-06-25 1992-07-23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высоких напряжений при Томском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ом институте им.С.М.Кирова Проходной вакуумный изол тор
RU2096882C1 (ru) * 1995-11-17 1997-11-20 Георгий Викторович Подпоркин Линия электропередачи с импульсным грозовым разрядником
RU2107963C1 (ru) * 1996-12-30 1998-03-27 Георгий Викторович Подпоркин Высоковольтный изолятор
RU2178612C2 (ru) * 1999-07-30 2002-01-2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Стример" Линия электропередач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515818A (ja) 2011-05-19
EP2276039A1 (en) 2011-01-19
BRPI0911792A2 (pt) 2015-10-13
AU2009229562B2 (en) 2013-07-11
BRPI0911792B1 (pt) 2020-02-27
EA201001290A1 (ru) 2011-04-29
US8300379B2 (en) 2012-10-30
MX2010010627A (es) 2011-03-29
KR101291908B1 (ko) 2013-07-31
BRPI0911792A8 (pt) 2018-01-02
WO2009120114A1 (ru) 2009-10-01
CA2719348C (en) 2014-02-25
CN101981633A (zh) 2011-02-23
CA2719348A1 (en) 2009-10-01
US20110102960A1 (en) 2011-05-05
MY152277A (en) 2014-09-15
KR20100131506A (ko) 2010-12-15
EA024693B1 (ru) 2016-10-31
AU2009229562A1 (en) 2009-10-01
EP2276039A4 (en) 2014-12-10
EP2276039B1 (en) 2019-07-17
JP5514801B2 (ja) 2014-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81633B (zh) 高压绝缘体和使用所述绝缘体的高压电力线
CN102349206B (zh) 避雷器和具有这种避雷器的输电线
Podporkin et al. Overhead lines lightning protection by multi-chamber arresters and insulator-arresters
CN109921401A (zh) 一种多间隙型电涌保护装置
CN101697299A (zh) 架空线路绝缘导线用避雷绝缘子
CN202190072U (zh) 一种高可靠性可控多重火花放电间隙
US20070183112A1 (en) Spark gap arrestor
RU2377678C1 (ru) Высоковольтный изолятор и высоковольтная линия электропередачи, использующая данный изолятор
US6912111B2 (en) Impulse lightning arresters and pulse arrester columns for power lines
RU2378725C1 (ru) Высоковольтная линия электропередачи и высоковольтный изолятор для этой линии
RU2284622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защиты от перенапряжений
CN112909741A (zh) 一种适用于高阻值山区的多腔室避雷器及其生产工艺
CN206225098U (zh) 一种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CN216958854U (zh) 避雷装置
CN214957861U (zh) 一种变电站接线系统
CN114188825A (zh) 全无忧避雷装置
CN220253754U (zh) 一种多功能等离子驱雷装置
CN1258193C (zh) 防止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的复合支柱绝缘子
US11757279B2 (en) Surge arrester for fire mitigation
CN210129650U (zh) 一种带外串联间隙避雷器及避雷系统
CN113161871A (zh) 一种多断点反冲避雷针
JPH0591611A (ja)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RU50055U1 (ru) Токоотводя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грозозащиты электро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и линия электропередачи, снабженная таки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CN114336562A (zh) 一种变压器雷电过电压保护装置
Gholami et al. Theoretical and analytical investigation of lightning over-voltages and arrester oper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XIMEILEI ELECTRIC IN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NPO STREAMER OPEN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ussia St Petersburg

Patentee after: OTKRYTOE AKTSIONERNOE OBSCHESTVO NPO STREAMER

Address before: Russia St Petersburg

Patentee before: Otkrytoe Aktsionernoe Obschestvo NPO Strea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