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78421A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程序、记录有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程序的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程序、记录有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程序的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78421A
CN101978421A CN200980109969XA CN200980109969A CN101978421A CN 101978421 A CN101978421 A CN 101978421A CN 200980109969X A CN200980109969X A CN 200980109969XA CN 200980109969 A CN200980109969 A CN 200980109969A CN 101978421 A CN101978421 A CN 1019784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ubdata
record
factor
record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996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猶原弘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78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84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36Auxiliary data, e.g. lead-in, lead-out, Power Calibration Area [PCA], Burst Cutting Area [BCA], control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33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by adding special lists or symbols to the coded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9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 G11B2007/001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for carriers having multiple discrete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11B2020/1218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 G11B2020/123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area of the disc sector, i.e. the minimal addressable physical data unit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65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 G11B2020/1267Address dat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3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has a specific layer structure
    • G11B2220/235Multilayer discs, i.e. multiple recording layers accessed from the same sid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2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separate auxiliary tracks of the same or an auxiliary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3Layer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35Recording layers
    • G11B7/24038Multiple laminated recording layers

Abstract

本发明的光盘装置具备:子数据生成部,根据要记录到光盘(3)的数据来生成构成该数据的要素数据(42a,42b)和在不能读取要素数据(42a,42b)时用于还原数据的奇偶数据(42c);记录位置决定部,决定要素数据(42a,42b)、奇偶数据(42c)的记录位置,记录位置决定部决定记录位置,以使得要素数据(42a,42b)、奇偶数据(42c)在从光的照射方向观察光盘时的投影面上互不重合。因此,在能在多层上记录数据的光盘(3)中,能够提高所记录的数据发生缺损时的数据还原可靠性。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程序、记录有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程序的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向具有用于记录数据的多个记录层的光盘照射光来记录数据的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程序、记录有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程序的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从前,进行网络通信或从存储介质进行读取时,如果发生嘈音混入等异常现象,则会通过预先附加在数据中的冗余码检验是否发生了错误,如果有错误,则进行重建原数据的错误校正。但是,若规定的数据量中所含的错误增多,则有可能不能正确地还原数据。例如,硬盘或者光盘装置等记录装置中,如果因冲击等导致记录介质受损伤,则有可能因该损伤而不能进行错误校正。尤其是,当记录介质为光盘时,由于能够直接用手触摸到记录面,所以有可能因触摸记录面而导致损伤至无法进行错误校正的程度。而且,所述光盘有可能因太阳光直接或者间接照射,而导致记录介质自身劣化至不能进行错误校正的程度。
关于防止所述的数据的劣化或丢失的技术,有RAID(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独立磁盘冗余阵列)。RAID是将记录的数据分解为多个子数据,并分散地记录到多个硬盘的技术。通过将加有奇偶信息的数据分散地记录到多个硬盘,即使从多个硬盘中的某个硬盘读取数据失败,也能够根据从其它的硬盘读取到的数据,还原正常的数据。
而且,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不是将数据分散地记录到多台硬盘,而是在1台硬盘中通过下述结构来实现镜像(mirroring)功能的技术。即,在专利文献1中,在记录数据时,将该数据写入到数据存储介质中的2个地方,当读取数据时,只读取写在2个地方的数据的其中一者。因此,即使所读取的一者数据发生了异常,也能够读取另一者数据。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在该信息处理装置中,对于一张光盘,将数据和用于还原该数据的备用数据记录到多层结构的各记录层,或者将数据和用于还原该数据的备用数据记录到同一层的各个地方,由此能够提高记录数据和备用数据的记录效率。
但是,上述的现有技术具有以下问题,即,关于在多个层上记录有数据的光盘,其不能提高对损失的数据进行还原时的可靠性。
即,如图23以及图24所示,关于多个层上记录有数据的光盘中,当读取记录在各个不同记录层(例如记录层100和记录层200)中的数据时,或者当向各个不同记录层记录数据时,将从光学头向光盘照射的光的焦点对准于各层。图23以及图24表示现有技术,是表示对记录层100、200进行记录或者再生时的、来自光学头的光的照射状态图。
在此,如图25所示,如果保护层300的一部分受到损伤,而导致该部分阻碍向记录在记录层100中的数据照射的光的光路,则有可能会因该损伤而导致不能读取记录在记录层100中的数据。而且,在光学头的照射方向上,若在与记录在记录层100中数据的位置相重合的,记录层200的记录位置上,记录有别的数据,如图26所示,也有可能同样发生不能读取记录在记录层200中的数据的情况。图25以及图26表示了现有技术。图25以及图26是表示当光盘的保护层300受到损伤时,记录在记录层100,200中的数据和从光学头照射出的光的、状态图。
即,关于能在多个层中记录数据的光盘,如图27所示,由于保护层300上发生的损伤,不仅是记录在记录层100的规定记录区域中的数据会发生读取错误,记录在记录层200的规定记录区域中的数据也会发生读取错误。因此,如果将数据和用于还原该数据的还原数据分散地记录到记录层100和记录层200,则有可能因保护层300受到的损伤而发生该数据和还原数据两方都不能读取到的情况。图27是表示来自光学头的光的照射状态和保护层300所受到的损伤和记录层100、200中的损伤带给数据写入以及数据读取的影响范围,这三者的关系图。
关于能在多个层上记录数据的光盘,所述专利文献1并不能提高对损坏数据进行还原的可靠性。而且,专利文献2不能防止因保护层300受到损伤而导致不能读取数据和还原数据双方的这一情况。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特开平4-349273号公报”;1992年12月3日公开
专利文献2: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特开2007-26600号公报”;2007年2月1日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问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关于能在多个层中记录数据的光盘,实现一种能够对记录数据发生缺损时的数据还原可靠性进行提高的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程序、记录有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程序的记录介质。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中的信息处理装置,对具有用于记录数据的多个记录层的光盘,照射光而记录数据,该信息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生成单元,从所要记录的所述数据生成出构成该数据的要素数据和在变得不能读取该要素数据时用于还原所述数据的还原数据;以及记录位置决定单元,决定记录位置,使得由所述生成单元从同一数据生成的要素数据和还原数据被记录在分别不同的记录层上,所述记录位置决定单元决定所述要素数据以及所述还原数据的记录位置,使得该要素数据和该还原数据在从光照射方向观察光盘时的投影面上,位于互不重合的不同位置,其中,以照射所述光的方向为所述光照射方向。
根据所述结构,能够通过生成单元分别生成:用以构成所要记录的数据的,要素数据;以及用于还原该数据的还原数据。因此,即使在不能读取要素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还原数据来还原光盘中记录的数据。
而且,由于具备记录位置决定单元,所以能够以所述光盘的投影面上,从同一数据生成的要素数据以及还原数据分别位于互不重合的不同的位置上的方式,将这些要素数据以及还原数据分别记录到不同的记录层上。因此,能够避免以下情况:所述要素数据和还原数据被记录到不同的记录层的所述投影面上重合的位置上,受到光盘损伤的影响,不能读取这些要素数据以及还原数据双方。
从而,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起到以下效果:可在多个层上记录数据的光盘中,能够提高所记录的数据发生缺损时的数据还原可靠性。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中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对具有用于记录数据的多个记录层的光盘,照射光而记录数据,该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第1步骤,从所要记录的所述数据生成出构成该数据的要素数据和在变得不能读取该要素数据时用于还原所述数据的还原数据;以及第2步骤,决定记录位置,使得在所述第1步骤中从同一数据生成的要素数据和还原数据被记录在分别不同的记录层上,在所述第2步骤中,决定所述要素数据以及所述还原数据的记录位置,使得该要素数据和该还原数据在从光照射方向观察光盘时的投影面上,位于互不重合的不同位置,其中,以照射所述光的方向为所述光照射方向。
根据所述结构,通过第1步骤,能够分别生成:用以构成所要记录的数据的要素数据;以及用于还原该数据的还原数据。因此,即使在不能读取要素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还原数据来还原光盘中记录的数据。
而且,通过第2步骤,能够以所述光盘的投影面上,从同一数据生成的要素数据以及还原数据分别位于不重合的不同的位置上的方式,将这些要素数据以及还原数据分别记录到不同的记录层上。因此,能够避免以下情况:所述要素数据和还原数据被记录到不同的记录层的所述投影面上重合的位置上,受到光盘损伤的影响,不能读取这些要素数据以及还原数据双方。
从而,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起到以下效果:可在多个层上记录数据的光盘中,能够提高所记录的数据发生缺损时的数据还原可靠性。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特征通过以下的记载而变得明确。另外,参照以下的附图来叙述本发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从照射方向观察光盘时的投影面上的、各个子数据的记录位置的例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光盘装置主要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数据和数据块和子数据之间关系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RAM中子数据的记录位置的例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光学头结构的斜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光盘的剖面结构的例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将图1中所示子数据的记录位置按照每个记录层来表示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从照射方向观察光盘时的投影面上的、子数据的记录位置和保护层中损伤的位置之间位置关系的例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从照射方向观察光盘时的投影面上的子数据的记录位置的例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将图9所示子数据的记录位置按照每个记录层来表示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从照射方向观察光盘时的投影面上的、子数据的记录位置和保护层中损伤的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例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光盘投影面上子数据的记录位置和该记录位置的指定方法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光盘装置中的数据写入处理以及数据读取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用以说明光盘装置中的写入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用以表示光盘装置中的读取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错误信息的例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光盘系统主要结构的方框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存储装置中子数据的记录位置的例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将子数据的记录位置按照每个记录层来表示的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实施方式2)的图,是表示光盘装置主要结构的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实施方式2)的图,是表示各个记录层上轨道编号0以及扇区编号0的设定例的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实施方式2)的图,是表示写入开始位置信息的例图。
图23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图,是表示在向记录层进行记录或再生时的、来自光学头的光的照射状态的图。
图24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图,是表示在向记录层进行记录或再生时的、来自光学头的光的照射状态的图。
图25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图,是表示记录介质的保护层受到损伤时的、记录层中记录的数据和从光学头照射出的光的照射状态的图。
图26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图,是表示记录介质的保护层受到损伤时的、记录层中记录的数据和从光学头照射出的光的照射状态的图。
图27是表示来自光学头的光的照射状态和、保护层受到的损伤和、记录层中的该损伤给数据写入以及数据读取带来的影响范围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根据图1~图19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即,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信息处理装置)1与个人计算机2以能够进行通信的方式连接,并且根据来自该个人计算机2的指示,向光盘3记录数据40或读取记录在光盘3中的数据40。所述个人计算机2是对记录在光盘3中的数据40进行重放,或者对所要记录的数据40进行保持的装置。
如图2所示,光盘装置1具备有光学头11、盘驱动装置12、主I/F13、光盘控制器(记录位置决定单元、生成单元)14、RAM15、以及ROM16。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光盘装置1的主要结构的方框图。
光学头11按照来自光盘控制器14的控制指示,向光盘3的记录面30照射光,从而读取已被记录的数据40,或者对数据40进行记录。光学头11将从光盘3读取到的数据40发送到光盘控制器14。该光学头11的详细结构将在以后叙述。
盘驱动装置12按照来自光盘控制器14的指示,使作为记录介质的光盘3旋转。盘驱动装置12使光盘3旋转,从而能够在光盘3中的期望的记录区域位置上记录数据40,或者从记录区域中读取数据40。该光盘3的旋转是由盘驱动装置12所具备的轴电动机21来执行的。
主I/F13提供与个人计算机2的接口。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1与个人计算机2以能够进行通信的方式连接,主I/F13通过I/F总线4接收来自个人计算机2的控制指示,并将该控制指示输入到光盘控制器14。
光盘控制器14用于对光盘装置1的各部进行各种控制。具体为,按照介由主I/F13从个人计算机2所接收的控制指示来控制光学头11以及盘驱动装置12,从而从光盘3读取数据40或者对数据40进行记录。而且,光盘控制器14进行以下控制,即,将从光盘3读取到的数据40记录到RAM15,并通过主I/F13向个人计算机2输出该数据40。
如图2所示,所述光盘控制器14具备作为功能块的记录位置决定部(记录位置决定单元)70、子数据生成部(生成单元)71、数据还原部72、以及错误信息管理部73。并且,在光盘控制器14由控制光盘装置1的CPU来实现时,这些功能块通过该CPU将记录在ROM16中的程序读取到RAM15中并执行而实现。
所述子数据生成部71,如图3所示,通过主I/F13接收由个人计算机2所分割的数据块(数据)41,并生成包含构成该数据块41的要素数据和用于还原该数据块的奇偶数据(还原数据)的规定数目的子数据42...。其中,本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1中,所述奇偶数据,在难以读取所述要素数据中的1个时,能够根据可读取到的要素数据来还原数据块41。本实施方式中,分别将所述子数据42...中的第1子数据42a、第2子数据42b作为要素数据,第3子数据42c作为奇偶数据(还原数据)。
而且,如图4所示,子数据生成部71将所生成的各子数据42(第1子数据42a、第2子数据42b、第3子数据42c),存入RAM15中按照每个数据块41来管理的数据块收纳用区域。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RAM15中子数据42的记录位置的例图。在此,没有必要将第1子数据42a、第2子数据42b、第3子数据42c区分开来说明时,统称为子数据42。
记录位置决定部70,执行算出要记录到光盘3的各子数据42的写入位置,或者算出已记录到光盘3的各子数据42的读取位置的处理。光盘控制器14将第1子数据42a、第2子数据42b、以及第3子数据42c分别记录到由记录位置决定部70所决定的记录层的物理扇区中。并且,记录位置决定部70根据从个人计算机2发行的读取请求,或者是附加于读取请求中的数据块编号来决定记录位置。
数据还原部72,如果从个人计算机2接收到请求进行数据块41的读取处理的指示信息,则按照该指示信息,决定所要求读取的数据块41的读取位置,即,写入有子数据42...中各者的位置,并读取子数据42...。数据还原部72根据读取到的子数据42...来还原数据块41,并将该还原了数据块41传给主I/F13,从而通过I/F总线4,发送到个人计算机2。
错误信息管理部73在进行数据的读取处理时,记录并管理读取结果中发生错误的子数据42。
所述光盘控制器14向光盘3写入数据块41的子数据42时,从RAM15分别读取第1子数据42a、第2子数据42b、第3子数据42c,然后控制光学头11,将它们分散地记录到光盘3中。
如上所述,所述ROM16中收纳有用于实现所述各功能块的程序。而且ROM16中,记录有关于向光盘3记录数据块41或者从光盘3读取数据块41的设定信息。光盘控制器14读取该设定信息,进行光学头11的配置以及从该光学头照射的光的焦点位置、光量等的初期设定。而且,ROM16中还包含有决定光盘3的回转速度等的信息,通过决定光盘3的回转速度等,能够根据光学头11的性能恰当地对光盘3进行数据块41的记录(写入)或读取(读出)。根据该信息,光盘控制器14执行对盘驱动装置12的控制。
(光学头的结构)
关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光学头11的结构,如图5所示,在台架22上具备有透镜23、反射镜24、分光器(Beam Splitter)25、激光振荡器26、光传感器27、以及聚焦/寻轨用线圈(Coil)28。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光学头11的结构的斜视图。
例如,向光盘3记录子数据42时,按照来自光盘控制器14的控制指示,光学头11从激光振荡器26发射光,光通过分光器25以及反射镜24引至透镜23。其后,从透镜23向光盘3照射光。所照射的光通过透镜23,在所述光盘3的记录层聚焦,以热改变形成于记录层上的层材料的光学特性。以此,子数据42被记录到光盘3的记录层。
另一方面,读取记录在光盘3的子数据42时,比记录所述的子数据42时的照射光弱的光会聚焦到已经记录完数据的记录层上。其后,该较弱的光的反射光通过透镜23,并介由反射镜24以及分光器25引至光传感器27。光传感器27接受反射光后,将该反射光变换为电信号,并将该变换后的电信号输出到光盘控制器14。
而且,光盘装置1具备聚焦/寻轨用线圈28,保持向光盘3照射的光的焦点对准于记录层的状态,即进行聚焦,或者控制光的照射位置,使照射的光能够正确地追随光盘3的轨道,即进行寻轨。
(光盘的结构)
其次,参照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3的结构。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光盘3的剖面结构的例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3成圆盘状,在相对于记录子数据42的面即、记录面30垂直地剖开的剖面中,形成有第1记录层31、第2记录层32、第3记录层33、以及第4记录层34,这4个记录层。
而且,如果将所述圆盘状的中心侧作为“内”,将圆周侧作为“外”,则在光盘3的数据记录区域的“内”侧端部和“外”侧端部,分别形成有导入(lead-in)区域和导出(lead-out)区域,该导入区域和导出区域夹着记录子数据42的区域即、数据区域。在此,可将导入区域、数据区域、以及导出区域作为一个段(session),按照每个段来追加记录子数据42。
所述导入区域是位于段的先头的,管理轨道的相关信息等这些访问数据区域时所需的信息的区域。而且,导出区域是表示段的终端的区域。
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3中,将各个记录层作为一个段,但是也可以采用一个记录层形成有多个段的结构。而且,为了方便说明,图6所示的光盘3包含4层记录层的结构,但是由2层或者是3层的记录层构成也可,或者由4层以上的记录层构成也可。
而且,图6中,关于形成于第1记录层的导入区域以及导出区域和形成于第2记录层的导入区域以及导出区域,它们按照第1记录层、第2记录层、第3记录层、第4记录层的这一顺序变大。即,位于越远离记录面30的位置上的记录层,该记录层导入区域以及导出区域便越大。但是,并不一定需要这些区域按照每个记录层改变大小,也可以在全部的记录层上形成为同样的大小。
(子数据的记录位置)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1中,子数据生成部71将各个数据块41分割为包含用于还原该数据块41的奇偶信息的、多个子数据42...。而且,光盘装置1中,记录位置决定部70决定各个子数据42的记录位置,使得这些子数据42...分别被分散地记录到多个记录层。而且,记录位置决定部70以使各个子数据42位于分别相隔充分远的位置上的方式,决定该记录位置,使得不会因光盘3受到损伤而不能读取从同一个数据块41生成的子数据42...中的多个子数据42...。
在此,参照图1以及图7~图11说明由记录位置决定部70所决定的各个子数据42的记录位置的位置关系。在此,为了方便说明,假设各个记录层存在单个段,且形成有相同个数的的轨道(例如,100个磁道)。而且,如果将光学头11对记录面30照射的方向作为照射方向,则各记录层上的同一个磁道编号彼此,位于在该照射方向上观察的投影面上相一致(重合)的位置上。而且,各记录层上被分配的各扇区位于在所述投影面上相一致(重合)的位置上。即,记录层上数据的记录位置以轨道以及扇区来管理,在各个记录层间,各记录层的轨道以及扇区的地址以层间对应的方式分配。
而且,用以记录所述各子数据42的、充分相离的位置是指:在从照射方向观察光盘3时的投影面上,不会导致多个子数据42...受到损伤的影响的、各个子数据42的记录位置之间充分相离的位置。即,在光盘装置1中,如图1以及图7所示,各个子数据42,在各个记录层的同一磁道编号的磁道上,分散地记录为在投影面上相隔规定距离以上。其中,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从照射方向观察光盘3的投影面上的,子数据42的记录位置的例图。而且,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按照每个记录层来表示图1所示子数据42的记录位置的图。
即,如图1所示,在从照射方向上观察光盘3的投影面上,第1子数据(要素数据)42a、第2子数据(要素数据)42b、以及第3子数据(奇偶数据)42c在各个记录层上分散地记录在相互不重合的,相隔规定距离以上的不同位置上。例如,图7中第1子数据42a记录在第1记录层31的磁道n上,第2子数据42b记录在第2记录层32的磁道n上,第3子数据42c记录在第3记录层33的磁道n上,它们分别被分散地记录。
而且,若所要求的是记录面30的损伤大小为2cm以下时对数据块41进行还原,则各子数据42间的规定距离,应如图8所示为2cm以上。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从照射方向上观察光盘3时的投影面上的,子数据42的记录位置和保护层所受到的损伤的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例图。
即,各个子数据42彼此之间的位置关系为,在所述投影面上相离2cm以上,因此即使光盘3的记录面30上的保护层受到2cm的损伤,也不会因该损伤发生2个以上的子数据42的读取错误。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1中,分别指定不同的记录层的同一轨道中的不同扇区,将子数据42分别记录到该扇区中,以此能够在光盘3的投影面上使子数据42的位置关系成为,不重合且相互隔离规定的距离以上。
而且,关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1,如上所述,可以通过指定不同的记录层上的不同的扇区来记录子数据42,而且也可以例如图9所示,在不同的记录层的不同轨道中配置各个子数据42,以此将各个子数据42记录为,在所述投影面上相隔规定距离以上。
即,如图10所示,光盘装置1能够分散地将第1子数据42a记录在第1记录层31的轨道a上的扇区p内,将第2子数据42b记录在第2记录层32的轨道b上的扇区q内,将第3子数据42c记录在第3记录层33的轨道c上的扇区r内。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子数据42在光盘3的投影面上的记录位置例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将图9所示的子数据42的记录位置按每个记录层表示的图。
另外,若所要求的是记录面30的损伤大小为2cm以下时对数据块41的还原,则如图11所示那样,将各个子数据42记录成:各个子数据间的轨道间隔为2cm以上。即,各个子数据42彼此之间的位置关系为在投影面上相互隔离2cm以上,因此即使光盘3的记录面30的保护层受到2cm的损伤,也不会由于该损伤而发生2个以上的子数据42的读取错误。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在从照射方向观察光盘3时的投影面上的,子数据42的记录位置和保护层所受到的损伤的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例图。
并且,子数据42之间的规定距离并不限定于该2cm,该规定距离是根据光盘3中的,数据块41的还原上所能够允许的损伤的大小范围来决定的。
而且,如上所述,能够使子数据42的记录位置位于不同记录层的对应不同轨道编号的扇区,或者位于不同记录层的对应同一轨道编号的不同扇区,但是不限于此。即,也可以位于同一记录层的对应不同轨道编号的不同扇区。即,各个子数据42的记录位置的间隔只要为所述规定距离即可。
关于各个子数据的记录位置,具体可以如下述那样,根据扇区编号和轨道编号来指定。
(子数据的记录位置的指定)
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信息处理装置)1如上所述那样,将各个子数据42记录成彼此在所述投影面上相隔规定距离。以下参照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1中的,各个子数据42的记录位置的指定方法,即记录位置决定部70计算子数据42的记录位置的计算方法。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光盘3的投影面上的,子数据的记录位置和该记录位置的指定方法的图。
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3中,记录在导入区域中的管理信息包含:关于各个记录层的轨道数(例如,100轨道)的信息,和关于各个记录层的最内周轨道与最外周轨道之间的距离(例如,10cm)的信息。由此,能得知各个轨道间的间隔大小,因此能够指定记录在不同轨道上的扇区内的子数据42之间的,在所述投影面上的最短距离α。
而且,子数据42分别记录在同一轨道上的不同扇区时,可将光盘3投影面上的规定位置的半径作为基准(0度),根据从该基准位置起的各个子数据42的记录开始角度以及记录结束角度和记录各个该子数据42的轨道的编号,来指定这些子数据42之间的配置关系即、距离(β)。
或者,可根据各个子数据42之间的扇区数和记录各个该子数据42的轨道的编号,来指定这些子数据42之间的配置关系即、距离(β)。
若如上所那样根据从基准位置起的角度,或者根据子数据42之间的扇区数来指定子数据42之间的配置关系即,指定所要记录的所述子数据42之间的间隔,那么即使角度相同或者子数据42之间的扇区数相同,在记录子数据42的轨道靠近光盘3的中心时和靠近圆周时,子数据42之间的间隔也会不同。
对此,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1根据投影面上的自光盘3的中心到记录子数据42的轨道为止的距离,改变从所述基准位置起的角度,或者扇区数,该角度或扇区数相当于记录所述子数据42时的所要的间隔。即,光盘3的中心到磁道的距离越短,从所述基准位置起的角度便越大,或者子数据42之间的扇区数便越多。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1能够根据从光盘3的中心到记录所述子数据42的磁道为止的距离,改变用以规定所述子数据42间的间隔的,扇区数或者从基准位置起的角度。
在此,上述说明中,记录到导入区域中的管理信息包含有关于各个记录层的轨道数的信息,和关于各个记录层的最内周轨道与最外周轨道之间的距离的信息,但并不限于此。
例如,记录到导入区域中的管理信息也可以包含有,特定各个记录层的扇区位置的扇区位置信息。
或者,所述光盘装置1也可以检测出光盘3的各个记录层中导入区域与导出区域之间的边界,算出最内周轨道和最外周轨道之间的距离。
关于所述的子数据42的记录位置,具体可以由记录位置决定部70执行以下的运算来决定。在此,为了方便说明,假设光盘3的半径为12cm,光盘3的半径方向上的数据区域的长度为10cm,数据块41还原上所能够允许的损伤大小最大为2cm。而且,假设光盘3中,各个记录层的数据区域中分别存在100个轨道,各个轨道道包含12个扇区。而且,假设光盘3具有的记录层为4层,这些记录层配置成在所述照射方向上层叠。
并且,表示数据区域长度为10cm的信息,和表示轨道数为100,扇区数为12的信息被预先记录在导入区域的管理信息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3中,因所述的数据区域长度和轨道数,轨道宽为1mm。另外,关于物理扇区数,由于各个记录层分别为1200个(100轨道×12扇区,各个记录层上的扇区编号从0号到1199号),因此4个记录层总计为4800个。
在此,假设从数据块41生成3个子数据42...(3个当中1个是奇偶数据),且分别分散地记录。此时,假设各记录层上1扇区的物理存储容量为512字节,对于向单个数据块41的访问要求,记录3个子数据42...,但是由于3个当中1个是奇偶数据,因此每个数据块41的理论存储容量为1024字节/扇区。
而且,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3中,由于轨道宽为1mm,所以若要将各个子数据42记录为在所述投影面上相隔2cm以上,就需要将这些子数据42记录到至少相隔20轨道的位置上。
对此,关于写入各个子数据42时的记录层编号,可以根据以下式(1)来求出。
记录层编号=((数据块编号×3+(子数据编号-1)%4)+1
...(1)
因此,例如在访问编号为10的数据块,并执行写入子数据42的处理时,根据式(1)可知第1子数据42a被记录于第3记录层33(=((10×3+(1-1)%4)+1),第2子数据42b被记录于第4记录层34(=((10×3+(2-1)%4)+1),第3子数据42c被记录于第1记录层31(=((10×3+(3-1)%4)+1),即,它们分别被记录于各个记录层。
而且,在各个记录层中,对各个子数据42进行写入或读取时的扇区地址(物理扇区编号)可以由以下式(2)来求出。
物理扇区编号=(数据块编号-(数据块编号+(记录层编号-1))÷4+(12×20×(记录层编号-1)))%(100×12)...(2)
此时,记录数据块0号时,根据所述式(1)而使用第1、第2、第3记录层。另外,关于作为构成数据块0号中要素的各个子数据42的扇区地址,根据所述式(2)可知:在第1记录层31中,子数据42的扇区地址为物理扇区0号;在第2记录层32中,子数据42的扇区地址为物理扇区240号;在第3记录层33中,子数据42的扇区地址为物理扇区480号。另外,若在第1记录层31中,子数据42是从最内周的物理扇区0号开始写入,由于第2记录层32、第3记录层33、第4记录层34中是分别离开20轨道来写入的,因此对于第2~第4记录层32、33、34,便不是从最内周开始写入子数据。对此,关于第2记录层32、第3记录层33、以及第4记录层34的各物理扇区编号,是在处理完1199扇区之后,再从最内周的0扇区开始记录。由此,使用了所述式(1)后,求物理扇区时,便利用模计算数“%(100×12)”来进行运算。
从而,例如在访问编号为10的数据块,并执行写入子数据42的处理时,根据式(2),访问物理扇区487号(=10-(10+(3-1))÷4+(12×20×(3-1)))%(100×12))来开始写入第1子数据42a。访问物理扇区727号(=10-(10+(4-1))÷4+(12×20×(4-1)))%(100×12))来开始写入第2子数据42b,访问物理扇区8号(=10-(10+(1-1))÷4+(12×20×(1-1)))%(100×12))来开始写入第3子数据42c。
在此,当在投影面上空出2cm以上的轨道间隔来记录各子数据42时,所述式(2)是用以求取各个记录层的物理扇区的式子,但也能够根据以下式(3),求出在投影面上的同一磁道中的,以相隔2cm以上的形式记录各个子数据42时的物理扇区编号。在此,下述的式(3)表示的是:按每个记录层,将子数据42每错开3个扇区,即将记录面30的中心角每错开90度来进行记录。
物理扇区编号=((数据块编号/12)×12)+((数据块编号+((记录层编号-1)×3))%12)...(3)
从而,例如访问编号为10的数据块,并执行写入子数据42的处理时,根据式(3),访问物理扇区4号(=((10/12)×12)+((10+((3-1)×3)%12))来开始写入第1子数据42a,访问物理扇区7号(=((10/12)×12)+((10+((4-1)×3)%12))来开始写入第2子数据42b,访问物理扇区10号(=((10/12)×12)+((10+((1-1)×3)%12))来开始第3子数据42c。
如上所述,所述记录位置决定部70,能够利用轨道的地址或扇区的地址,通过使子数据位于互不重合的位置的方式,决定记录位置。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1,能够容易地决定出各个子数据的记录位置。
(数据的写入处理以及读取处理)
其次,参照图13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1中的,数据块41的写入处理以及读取处理的流程。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光盘装置1中的,数据块41的写入处理以及读取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光盘控制器14控制光学头11以及盘驱动装置12进行初始运作(步骤S11,以下称为S11)。在此,初始运作是指,光盘控制器14使光学头11以及盘驱动装置12各自执行自身检测,以判断启动是否正常,或使光学头11移动到初始位置。
其次,光盘控制器14指示盘驱动装置12使光盘3旋转(S12)。
像这样,在光盘装置1中,当做好了对数据块41进行写入处理或读取处理的准备时,光盘控制器14确认主I/F13是否从个人计算机2接收了指示信息(S13)。
该步骤S13中,若光盘控制器14判定为主I/F13已接收到指示信息(在S13中为“是”),便进入步骤S14,从主I/F13接收指示信息。另一方面,若没有接收到指示信息,则再次执行步骤S13。即,光盘控制器14进行等待,直到从个人计算机2出现了指示信息为止。
光盘控制器14在步骤S14中接收了指示信息后,判定该指示信息是否是用以指示数据块41写入的信息(S15),还判断该指示信息是否是用以指示数据块41读取的信息(S16)。即,若在步骤S15中为“是”,光盘控制器14便执行写入处理(S17)。
另一方面,若在步骤S15中为“否”时,便进入步骤S16,判定指示信息是否是用以指示数据块41读取的信息。若在步骤S16中为“是”,便执行读取处理(S18)。若在步骤S16中为“否”,便返回到S13,等待下一个指示信息。
另外,在步骤S17中执行了写入处理后,或者在步骤S18中执行了读取处理后,便各自返回到S13等待下一个指示信息。像这样,光盘控制器14进行等待,直到出现了来自个人计算机2的指示信息为止,并根据指示信息反复进行读取处理或者写入处理。
虽然在图13所示的流程图中,先在步骤S15中判定从个人计算机2接收的指示信息是否是要求进行写入的信息,其次在步骤S16中判定该指示信息是否是要求进行读取的信息,但是不限于此顺序。也可以先判定从个人计算机2接收的指示信息是否是要求进行读取的信息,其后再判定是否是要求进行写入的信息。
(写入处理)
其次,参照图14说明步骤S17所示的写入处理的详细内容。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说明光盘装置1中写入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光盘控制器14在判定出从个人计算机2接收的指示信息是要求向光盘3写入数据块41的指示信息时,便通过主I/F13,从各个人计算机2接收作为写入对象的数据块41(S21)。
在光盘控制器14中,将接收到的数据块41发送到子数据生成部71。子数据生成部71从数据块41进一步生成出多个子数据42...(S22)。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1中,生成3个子数据42...,即作为构成数据块41的要素的2个要素数据和还原数据,其中还原数据中包含损失该2个要素数据中任何一个时,用于还原的信息即奇偶数据。子数据生成部71从数据块41生成子数据42...后,便将子数据42...存入RAM15中所对应的子数据存储用区域。
将以上生成的子数据42...存储到RAM15后,记录位置决定部70根据前述的“数据的记录位置的指定”中说明的运算,决定写入位置(记录层、物理扇区编号)(S23)。
按照以上的步骤决定出各个子数据42的写入位置(记录层、物理扇区)后,光盘控制器14使光学头11移动到与所决定的写入位置对应的位置上。其后,光盘控制器14向光学头11发送要写入的子数据42的信息,并指示光学头11写入该子数据42。
光学头11按照来自光盘控制器14的指示,对光盘3照射光,从而将子数据42的信息记录到所决定的编号的物理扇区中。由此,子数据42被写入到光盘3中(S24)。
其次,光盘控制器14判定是否已全部写入完从数据块41生成的子数据42(S25)。若没有完成全部的子数据42的写入(在S25中为“否”),则再次反复进行步骤S23以及步骤S24。另一方面,若已写入完从数据块41生成的所有子数据42(在S25中为“是”),则结束写入处理。
(读取处理)
其次,参照图15说明步骤S18所示的读取处理的详细内容。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说明光盘装置1中的读取处理的流程图。
在光盘控制器14中,当判定出从各人计算机2接收的指示信息为来自光盘3的要求进行数据块41读取处理的指示信息时,数据还原部72便决定出个人计算机2所要求读取的数据块41的,读取位置(S31)。
即,根据所被要求读取的数据块的编号,数据还原部72通过进行与前述“数据的记录位置的指定”中说明的方法相同的运算,能够掌握各个子数据的记录位置。
在光盘控制器14中,记录位置决定部70决定出所述子数据42的读取位置,且指示光学头11移动到与该读取位置对应的位置上。接受该指示后,光学头11移动到与子数据42的读取位置对应的位置上,并照射光而读取子数据42(S32),并将该读取的结果发送到光盘控制器14。
在光盘控制器14中,错误信息管理部73根据从光学头11接收的读取结果,判定子数据42的读取结果中是否发生有错误(S33)。若判定为发生有错误(在S33中为“是”),错误信息管理部73便记录读取时发生了错误的子数据42(S34)。即,如图16所示,根据哪一个记录面的标记(flag)变为“1”,将表示第1子数据42a、第2子数据42b、第3子数据42c中哪一个的读取结果发生有错误的错误信息18记录到RAM15中。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错误信息18的例图。
若子数据42...的读取结果中没有错误(在步骤S33中为“否”),光盘控制器14便判定是否已完成全部的子数据42...的读取(S35)。或者,若子数据42...的读取结果中有错误(在步骤S33中为“是”),错误信息管理部73便将错误信息18记录到RAM15(S34)。然后,光盘控制器14判定是否已完成全部的子数据42...的读取(S35)。若没有完成全部的子数据42...的读取(在步骤S35中为“否”),则反复进行步骤S31~步骤S34的处理,直到读取完全部的子数据42...为止。
另一方面,若已完成读取从数据块41生成的全部子数据42...(在S35中为“是”),在光盘控制器14中,便由数据还原部72参照记录在RAM15中的错误信息18,判定是否发生了错误(S36)。
若子数据42...的读取结果中没有发生错误(在S36中为“是”),数据还原部72便根据除奇偶数据以外的规定的子数据42(第1子数据42a以及第2子数据42b)来还原数据块41(S37)。另一方面,若子数据42...的读取结果中发生有错误(在S36中为“否”),便根据没有发生错误的有效的子数据42来还原数据块41(S38)。例如,第1子数据42a的读取结果中发生了错误时,便根据第2子数据42b和作为奇偶数据的第3子数据42c来还原第1子数据42a。然后,根据该还原了的第1子数据42a和第2子数据42b来还原数据块41(S38)。
像这样还原了数据块41后,光盘控制器14通过主I/F13向个人计算机2输出已还原的数据块41。
本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1按照以上的方法来执行数据块41的读取处理。
在上述说明中,从个人计算机2接收了数据块41的写入处理的指示信息后,由记录位置决定部70对从数据块41生成的子数据42的、写入位置进行决定。然后,光盘控制器14控制光学头11以及盘驱动装置12,将子数据42写入到光盘3。或者,从个人计算机2接收了读取处理的指示信息后,由记录位置决定部70决定子数据42的读取位置。然后,光盘控制器14控制光学头11以及盘驱动装置12,从光盘3读取子数据42。数据还原部72将数据块41还原,并输出到个人计算机2。
但是,也可以由图17所示的光盘系统(信息处理装置)50来执行所述的数据块41的子数据42的写入处理以及读取处理。该光盘系统50可以实现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光盘系统50的主要结构的方框图。
即,所述光盘系统50具备个人计算机61和光盘装置51,其中个人计算机61进行对光盘3的写入处理以及读取处理的各种控制指示,光盘装置51根据来自该个人计算机61的控制指示,向光盘3写入数据块41,或从该光盘3读取数据块41。而且,个人计算机61和光盘装置51通过I/F总线4相连接,而能够进行通信。
所述个人计算机61具备用以进行该个人计算机61的各种控制的CPU(记录位置决定装置、生成单元)62;作为与光盘装置51之间的接口的个人计算机I/F(PC·I/F)63;对用以实现该个人计算机61的各种控制的应用程序等进行存储的存储装置64。
所述光盘装置51具备光盘控制器54、光学头11、盘驱动装置12、以及主机I/F13,其中光盘控制器54控制对光盘3进行的数据块41的写入处理或者读取处理,光学头11按照来自所述光盘控制器54的控制指示,从光盘3读取数据块41的子数据42或者写入数据块41的子数据42,盘驱动装置12按照来自所述光盘控制器54的控制指示,使光盘3回转,主I/F13作为与个人计算机2之间的接口。
图17所示的光盘系统50与图2所示的光盘装置1相比,不同点在于:个人计算机61的CPU62具备图2所示光盘装置1的光盘控制器14中的记录位置决定部70、子数据生成部71、数据还原部72、错误信息管理部73,另外还具备分割部201,且还执行以下的(a)~(f)的处理。在此,CPU62所具备的记录位置决定部70、子数据生成部71、数据还原部72、以及错误信息管理部73与图2所示的光盘控制器14中的记录位置决定部70、子数据生成部71、数据还原部72、以及错误信息管理部73相同,因此省略各部的说明,并付与同一符号。
(a)分割部201将要写入光盘3中的数据40分割为数据块41,子数据生成部71从各个数据块41生成出子数据42。
(b)将子数据生成部71生成的子数据42同别的应用程序等一起存储到存储装置64,并进行管理。
(c)记录位置决定部70执行对要记录到光盘3的各子数据42的写入位置和,记录在光盘3的各子数据42的读取位置进行计算的处理。
(d)数据还原部72执行根据从光盘3读取的子数据42来还原数据40的处理。
(e)错误信息管理部73判定从光盘3读取子数据42时是否发生了读取错误。
(f)错误信息管理部73将发生有读取错误的子数据42的信息存储到存储装置64,并进行管理。
即,光盘装置1具备的光盘控制器14所具有的功能中的关于子数据42的管理的处理,是由个人计算机61的CPU62来执行的。换言之,不同点在于:在光盘装置1中,是由光盘控制器14进行子数据42的生成,子数据42的记录位置的决定,子数据42的写入和读取,以及数据块41的还原的,但在光盘系统50中,是由个人计算机61中的CPU62来进行同样的处理的。此外,在CPU62中,可以通过将存储在存储装置64中的程序读取到未图示的RAM等并执行,来实现所述(a)~(f)的处理。
另外,CPU62对每个数据块41,以所生成的子数据42按照它们的组合的顺序(第1子数据42a、第2子数据42b、第3子数据42c)排列的方式,记录到图18所示的存储装置64的数据块收纳用区域中。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存储装置64中子数据42的记录位置的例图。
即,如图18所示,存储装置64中设置有:执行其它处理时所要利用的区域(用于其它用途的区域),其中,该其它处理是指个人计算机61对光盘3所执行的写入处理或读取处理以外的处理;用以存储所要执行的应用程序的区域;数据块收纳用区域。
若如所述的光盘系统50那样,由个人计算机61的CPU62来执行控制本实施方式中的数据40的写入处理以及读取处理,那么光盘装置51只要具备能够与个人计算机61进行通信的主I/F13,便可以通过现有的光学驱动器来实现。此时,所述主I/F13也可以不是光盘专用的I/F,而是例如以太网的网络I/F。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1或光盘系统50中,在从照射方向上观察光盘3的记录面30时的投影面上,所生成的各个子数据42互不重合且分散地记录在不同的记录层。
因此,各个子数据42是在投影面上以相隔规定距离以上的方式记录的,所以即使光盘3的保护层受到损伤,也能够防止因该损伤给2个以上的子数据42...造成影响。而且,作为子数据42,包含有:通过分解数据块41而生成的要素数据...;即使该要素数据...中的1个被损坏也能够使数据块41得以还原的奇偶数据即还原数据。
从而,能够防止由于保护层受到损伤,致使多个子数据42的读取结果中发生错误,而不能还原数据块41。即,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1以及光盘系统50,分别能够在将数据40记录到光盘3的多个记录层上的情况下,提高对于还原损失的数据40的可靠性。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1以及光盘系统50在进行从光盘3读取数据40的处理时,能够掌握子数据42的读取结果中是否发生有错误。因此,能够掌握光盘3是否受到损伤。因此,例如光盘装置1或个人计算机2也可以具备无图示的显示部,当受到损伤时,可以由显示部来表示损伤情况。如上所述,在受到损伤时发出通知,从而用户能够在还能够还原数据40的期间内,将记录在光盘3中的数据40重新记录到别的光盘3中。
另外,上述说明了,将构成数据块41的各个子数据42记录到各记录层的同一轨道中的,从所述投影面来开相隔规定距离(例如2cm)以上的位置上,或者是记录到各记录层的不同轨道中的,从所述投影面上看相隔规定距离(例如2cm)以上的位置上。
但是,只要各个子数据42的配置关系是,从所述投影面上看相隔规定距离以上即可,没有必要一定按照上述结构来记录各个子数据42。而且,也没有必要将各个子数据42分散地记录到不同的层上,也可以如图19所示,使记录的子数据42在同一个记录层(图19中为第1记录层)上相隔规定距离以上,即,使记录的子数据42呈相隔的配置关系。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按照每个记录层来表示子数据的记录位置的图。
另外,以上是以光盘3具有4层的记录层为前提进行了说明,但是根据光盘3的结构,也可以设想记录层数为2层,3层,或者是4层以上。对此,优选能够在对光盘3执行数据块41的写入处理或读取处理前,确认光盘3所具有的记录层数。
在采用了这样的结构时,本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1以及光盘系统50能够通过聚焦来检测出光盘3的记录层数,或者预先将记录层数记录在导入区域,从而从该导入区域中读取。该记录层数的确认在步骤S12之前执行。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1或者光盘系统50中,作为所述子数据42,生成分解数据块41而得的要素数据和,包含奇偶信息的还原数据,其中,奇偶信息根据该要素数据来求出。但所生成的子数据42不限于此,子数据42可以是所述数据块41的数据以及作为该数据的复制品的还原数据。
(实施方式2)
所述的光盘装置1或光盘系统50中,将第1记录层31、第2记录层32、第3记录层33、以及第4记录层34的轨道以及扇区的地址即、轨道编号以及扇区编号以分别相对应的方式进行了分配。因此,在光盘3的投影面上,各个记录层的呈同一编号的扇区以及轨道就会重合。
而且,在按照以上的方法来分配轨道以及扇区的地址的这一前提下,记录位置决定部70在以各个子数据42在投影面上互不重合的方式算出的记录层编号、扇区编号、以及轨道编号的对应位置上,记录各个子数据42。
但如图20所示,也可以具备格式设定部74来取代记录位置设定部70,从而按照如下所述的方法将各个子数据42记录到各个记录层。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实施方式2)的图,是表示光盘装置101的主要结构的图。
首先,说明实施方式2中的光盘装置101的结构。如图20所示,光盘装置101具备光学头11、盘驱动装置12、主I/F13、光盘控制器114、RAM115、以及ROM16。
所述光盘装置101相比图2所示的光盘装置1的不同点在于,光盘控制器114作为功能块,不但具备子数据生成部71、数据还原部72、错误信息管理部73,还具备格式设定部74。而且,所述RAM115不但记录错误信息18以及子数据42,还记录写入开始位置信息19。
所述格式设定部74用于重新设定光盘3记录层的轨道编号以及扇区编号的分配。而且,写入开始位置信息19是由格式设定部74所设定的、各个记录层上的写入开始位置的信息。
在图20所示的光盘装置101中,对于与图2所示的光盘装置1相同的部件,付与其同样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在实施方式2中的光盘装置101中,从各记录层上所设定的地址值为最小的位置起,即从轨道编号为0号且扇区编号为0号的位置起,记录子数据42。即,能够将轨道编号为0号且扇区标号为0号的位置作为数据的写入开始位置。
就此,如图21所示,在实施方式2的光盘装置101中,将第1记录层31的轨道编号0以及扇区编号0设定在光盘3的内周,在从此处起向光盘3的外周移位了规定距离的位置上,设定第2记录层32的轨道编号0以及扇区编号0。同样的,把从第2记录层32的轨道编号0以及扇区编号0的位置起向所述外周移位了规定距离的位置,设定为第3记录层33的轨道编号0以及扇区编号0。另外,把从第3记录层33的轨道编号0以及扇区编号0的位置起向所述外周移位了规定距离的位置,设定为第4记录层34的轨道编号0以及扇区编号0。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各记录层上轨道编号0以及扇区编号0的设定例图。
所述规定距离是根据数据40还原上所要求的条件来决定的。例如,若所要求的是对大小为2cm以下的损伤来还原数据40,则需要第1子数据42a的记录位置(写入开始位置)和第2子数据42b的记录位置(写入开始位置)之间的距离为2cm以上,且第2子数据42b的记录位置(写入开始位置)和第3子数据42c的记录位置(写入开始位置)之间的距离为2cm以上。
如上所述,各记录层上,由格式设定部74适当地设定光盘3的数据区域中的写入开始位置,其后决定要记录各个子数据42的记录层。其后,将该设定的子数据42的写入开始位置的信息(写入开始位置信息19)记录到RAM115。即,对应于图2的写入开始位置信息19是指,在从数据块41生成的子数据42...中,所被写入的第1子数据42a在光盘3上的物理扇区编号以及记录层编号。与此相比,对应于图20的写入开始位置信息19是指,如图22所示,是所被写入的生成自数据块41的子数据42...的各自所在记录层的编号以及,表示各个记录层上开始位置的轨道编号以及扇区编号(轨道0、扇区0)。
按照以上的方法决定出各个子数据42的写入开始位置后,光盘控制器114控制光学头11以及盘驱动装置12,在各个记录层的写入开始位置上,分别写入第1子数据42a、第2子数据42b、第3子数据42c。
此外,当要接着记录与所述的数据块41不同的其它数据块41的子数据42时,在记录了第1子数据42a、第2子数据42b、第3子数据42c之后,接着记录该所要新记录的数据块41的各个第1子数据42a、第2子数据42b、第3子数据42c。
像这样,通过依次记录从数据块41生成的子数据42...,从同一个数据块41生成的第1子数据42a、第2子数据42b、第3子数据42c,以在光盘3的投影面上的位置相隔规定距离的方式,被记录到不同的记录层上。
并且,实施方式2中的光盘装置101(信息处理装置)可以具有以下的结构。即,实施方式2中的光盘装置101对具有多个用于记录数据块41的记录层(第1记录层31、第2记录层32、以及第3记录层33)的光盘3照射光,从而记录数据块41。光盘装置101具备子数据生成部71和格式设定部74,其中,子数据生成部71从所要记录的同一个数据块41,生成构成该数据块41的要素数据和,不能读取该要素数据时用于还原数据的奇偶数据(还原数据),格式设定部74对用以表示要素数据或奇偶数据(还原数据)的写入开始位置的,磁道以及扇区的地址进行设定。而且,所述子数据生成部71,将照射所述光的方向作为照射方向,以所述要素数据以及所述奇偶数据在从该照射方向观察光盘3时的投影面上分别位于不同的位置的方式,按每个记录层,设定用以表示该要素数据或奇偶数据的写入开始位置的,磁道以及扇区的地址。
根据所述结构,能够由子数据生成部71根据同一个数据块41分别生成作为子数据42的,要素数据和用于还原该数据块41的奇偶数据。因此,即使在不能读取要素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利用奇偶数据来还原记录在光盘3上的数据。
而且,由于具有格式设定部74,因此能够以要素数据以及奇偶数据在所述光盘3的投影面上位于互不重合位置的方式,设定表示这些要素数据以及奇偶数据的记录开始位置的,地址。因此,能够避免以下情况:所述要素数据和奇偶数据被记录到不同的记录层的所述投影面上重合的位置上,受光盘3损伤的影响而导致不能读取这些要素数据以及奇偶数据。因此,在光盘3中,能够提高所记录的数据块41发生缺损时的该数据块41的还原可靠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中的信息处理装置可以说具备有以下的结构。而且,可以说本发明的信息处理控制方法包含以下的步骤。
本发明中的信息处理装置,对具有用于记录数据的多个记录层的光盘,照射光而记录数据,其特征在于,具备:生成单元,从所要记录的所述数据生成出构成该数据的要素数据和在变得不能读取该要素数据时用于还原所述数据的还原数据;以及记录位置决定单元,决定记录位置,使得由所述生成单元从同一数据生成的要素数据和还原数据被记录在分别不同的记录层上,所述记录位置决定单元决定所述要素数据以及所述还原数据的记录位置,使得该要素数据和该还原数据在从光照射方向观察光盘时的投影面上,位于互不重合的不同位置,其中,以照射所述光的方向为所述光照射方向。
从而,本发明中的信息处理装置起到以下效果:可在多个层上记录数据的光盘中,能够提高所记录的数据发生缺损时的数据还原可靠性。
而且,本发明中的信息处理装置,在所述结构的基础上,所述记录层上的数据的记录位置以轨道以及扇区来管理,各记录层上的轨道以及扇区的地址以在记录层间相对应的方式来分配;所述记录位置决定单元进行决定时,使所述要素数据以及所述还原数据分别被记录在不同记录层中的,地址不同的轨道或扇区上,使得所述要素数据以及还原数据的记录位置分别位于所述投影面上互不重合的不同的位置上也可。
而且,本发明中的信息处理装置,在所述结构的基础上,所述记录位置决定单元进行决定时,指定所述投影面上的要素数据和还原数据之间的扇区数或轨道数,从而使得要素数据以及还原数据分别被记录在不同记录层中的,地址不同的轨道或扇区上也可。
根据所述结构,轨道以及扇区以在多个记录层间相对应的方式分配,因此在指定各个记录层中的记录位置时,可以共用轨道编号以及扇区编号。
而且,所述记录位置决定单元在指定轨道或扇区来决定记录位置时,使要素数据以及还原数据在投影面上位于互不重合的不同位置,因此可容易地决定出各个要素数据以及还原数据的记录位置。
而且,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在所述结构的基础上,所述生成单元从同一数据生成多个要素数据和还原数据,所述还原数据能够在所述要素数据中的一个变得难以读取时,根据能够读取的要素数据来还原数据;所述光盘的记录面上的损伤大小被设定成能够使所述数据得以还原的损伤大小,其中,所述记录面是所述光盘中的为记录数据而被照射光的一侧的面;所述记录位置决定单元,将所述多个要素数据间的在所述投影面上的,所述扇区的间隔或轨道的间隔,以及这些要素数据和还原数据之间的,所述扇区的间隔或轨道的间隔,指定成所述设定的损伤大小以上也可。
根据所述结构,所述记录位置决定单元能够将要素数据之间的以及这些要素数据和还原数据之间的,扇区或磁道的间隔指定为设定的所述损伤大小以上。因此,在记录面所受到的损伤大小处于能够还原数据的范围内时,可根据没有受到损伤的影响的要素数据和还原数据,或根据要素数据来还原数据。
而且,本发明中的信息处理装置,在所述结构的基础上,所述记录位置决定单元,按照所述投影面上的,从光盘的中心到记录所述多个要素数据以及还原数据的轨道为止的距离,改变作为所述多个要素数据之间以及这些要素数据和还原数据之间的间隔来指定的扇区数也可。
在此,光盘中心附近的轨道周长和光盘圆周附近的轨道周长不同。因此,即使在记录时,使要素数据彼此之间或要素数据和还原数据之间距离同数目的扇区数,光盘中心附近的该距离也会小于光盘圆周附近的该距离。
根据所述结构,可根据从所述光盘的中心到记录所述要素数据以及还原数据的轨道为止的距离,对用于决定所述要素数据彼此之间或要素数据和还原数据之间的间隔的,扇区数进行改变。从而,能够在光盘的各个记录层上,通过指定扇区数来决定要素数据以及还原数据的恰当的记录位置。
而且,本发明中的信息处理装置,在所述结构的基础上,所述生成单元从同一数据生成:通过分解该数据而得到的多个要素数据;以及包含有根据该要素数据求出的奇偶信息的还原数据也可。
而且,本发明中的信息处理装置,在所述结构的基础上,所述生成单元从同一数据分别生成:作为要素数据的,该数据本身;以及作为还原数据的,该数据的复制数据也可。
本发明中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对具有用于记录数据的多个记录层的光盘,照射光而记录数据,该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第1步骤,从所要记录的所述数据生成出构成该数据的要素数据和在变得不能读取该要素数据时用于还原所述数据的还原数据;以及第2步骤,决定记录位置,使得在所述第1步骤中从同一数据生成的要素数据和还原数据被记录在分别不同的记录层上,在所述第2步骤中,决定所述要素数据以及所述还原数据的记录位置,使得该要素数据和该还原数据在从光照射方向观察光盘时的投影面上,位于互不重合的不同位置,其中,以照射所述光的方向为所述光照射方向。
从而,本发明中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起到以下效果:可在多个层上记录数据的光盘中,能够提高所记录的数据发生缺损时的数据还原可靠性。
本发明中的信息处理装置对具有用于记录数据的多个记录层的光盘,照射光而记录数据,其特征在于,具备:生成单元,从所要记录的所述数据生成出构成该数据的要素数据和在变得不能读取该要素数据时用于还原所述数据的还原数据;以及记录位置决定单元,决定记录位置,使得由所述生成单元从同一数据生成的要素数据和还原数据被记录在分别不同的记录层上,所述记录位置决定单元决定所述要素数据以及所述还原数据的记录位置,使得该要素数据和该还原数据在从光照射方向观察光盘时的投影面上,位于互不重合的不同位置,其中,以照射所述光的方向为所述光照射方向。
从而,本发明中的信息处理装置起到以下效果:可在多个层上记录数据的光盘中,能够提高所记录的数据发生缺损时的数据还原可靠性。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实现,此时,使计算机作为所述各个单元运行,从而使计算机实现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程序以及记录有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畴内。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进行各种的变更,适当地组合不同实施方式中记述的技术手段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之内。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在具有多个记录层的光盘上记录数据时,能将从该数据生成的子数据记录到在该光盘投影面上不同的位置上。由此,即使记录到光盘的多个记录层上的所述子数据中的一个发生缺损,其它的子数据没有发生缺损,从而能够通过剩下的子数据来还原。因此能广泛地适用于:在光盘受到损伤时,要求还原数据的,光盘的记录装置。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对具有用于记录数据的多个记录层的光盘,照射光而记录数据,该信息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生成单元,从所要记录的所述数据生成出构成该数据的要素数据和在变得不能读取该要素数据时用于还原所述数据的还原数据;以及
记录位置决定单元,决定记录位置,使得由所述生成单元从同一数据生成的要素数据和还原数据被记录在分别不同的记录层上,
所述记录位置决定单元决定所述要素数据以及所述还原数据的记录位置,使得该要素数据和该还原数据在从光照射方向观察光盘时的投影面上,位于互不重合的不同位置,其中,以照射所述光的方向为所述光照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层上的数据的记录位置以轨道以及扇区来管理,各记录层上的轨道以及扇区的地址以在记录层间相对应的方式来分配;
所述记录位置决定单元进行决定时,使所述要素数据以及所述还原数据分别被记录在不同记录层中的,地址不同的轨道或扇区上,使得所述要素数据以及还原数据的记录位置分别位于在所述投影面上互不重合的不同的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位置决定单元进行决定时,指定所述投影面上的要素数据和还原数据之间的扇区数或轨道数,从而使得要素数据以及还原数据分别被记录在不同记录层中的,地址不同的轨道或扇区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单元从同一数据生成多个要素数据和还原数据,所述还原数据能够在所述要素数据中的一个变得难以读取时,根据能够读取的要素数据来还原数据;
所述光盘的记录面上的损伤大小被设定成能够使所述数据得以还原的损伤大小,其中,所述记录面是所述光盘中的为记录数据而被照射光的一侧的面;
所述记录位置决定单元,将所述多个要素数据间的在所述投影面上的,所述扇区的间隔或轨道的间隔,以及这些要素数据和还原数据之间的,所述扇区的间隔或轨道的间隔,指定成所述设定的损伤大小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位置决定单元,按照所述投影面上的,从光盘的中心到记录所述多个要素数据以及还原数据的轨道为止的距离,改变作为所述多个要素数据之间以及这些要素数据和还原数据之间的间隔来指定的扇区数。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单元从同一数据生成:
通过分解该数据而得到的多个要素数据;以及
包含有根据该要素数据求出的奇偶信息的还原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单元从同一数据分别生成:
作为要素数据的,该数据本身;以及
作为还原数据的,该数据的复制数据。
8.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对具有用于记录数据的多个记录层的光盘,照射光而记录数据,
该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
第1步骤,从所要记录的所述数据生成出构成该数据的要素数据和在变得不能读取该要素数据时用于还原所述数据的还原数据;以及
第2步骤,决定记录位置,使得在所述第1步骤中从同一数据生成的要素数据和还原数据被记录在分别不同的记录层上,
在所述第2步骤中,决定所述要素数据以及所述还原数据的记录位置,使得该要素数据和该还原数据在从光照射方向观察光盘时的投影面上,位于互不重合的不同位置,其中,以照射所述光的方向为所述光照射方向。
9.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程序,其特征在于:
使计算机作为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中的各单元而运行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记录有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程序。
CN200980109969XA 2008-03-21 2009-03-12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程序、记录有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程序的记录介质 Pending CN1019784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74062A JP2009230794A (ja) 2008-03-21 2008-03-21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8-074062 2008-03-21
PCT/JP2009/054717 WO2009116443A1 (ja) 2008-03-21 2009-03-12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78421A true CN101978421A (zh) 2011-02-16

Family

ID=41090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9969XA Pending CN101978421A (zh) 2008-03-21 2009-03-12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程序、记录有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程序的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363520B2 (zh)
EP (1) EP2259257A4 (zh)
JP (1) JP2009230794A (zh)
CN (1) CN101978421A (zh)
WO (1) WO20091164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92574B2 (ja) * 2011-09-30 2015-10-14 日立コンシューマ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データ記録方法、データ再生方法、データ記録装置及びデータ再生装置
US9240210B2 (en) * 2013-11-26 2016-01-19 Seagate Technology Llc Physical subsector error mark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49273A (ja) 1991-05-28 1992-12-03 Fuji Electric Co Ltd ミラーリング機能付ハードディスク装置
JPH10188342A (ja) * 1996-12-19 1998-07-21 Nippon Columbia Co Ltd 光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再生装置
US6205099B1 (en) * 1997-11-14 2001-03-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sk defect management method and disk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MXPA02004748A (es) * 1999-11-10 2004-01-19 Thomson Licensing Sa Un metodo para la recuperacion de desastre para un medio de disco de re-escritrua.
CN100392729C (zh) * 2002-01-22 2008-06-0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多层信息记录媒介的记录方法
AU2003249537A1 (en) * 2002-09-25 2004-04-1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efect area management
JP2004342204A (ja) * 2003-05-14 2004-12-02 Sony Corp 記録装置及び方法、再生装置及び方法、多層光ディスク
US7577073B2 (en) * 2003-08-08 2009-08-1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efect area management
JP2005071468A (ja) * 2003-08-25 2005-03-17 Ricoh Co Ltd 情報記録装置、情報再生装置、情報記録方法および情報再生方法
JP2005108280A (ja) * 2003-09-29 2005-04-21 Sanyo Electric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7026600A (ja) 2005-07-21 2007-02-01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1263461A (zh) * 2005-09-08 2008-09-10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备份系统
US8254761B2 (en) * 2007-03-07 2012-08-28 Rovi Solutions Corporation Copying digital content by emulating playing of a recording medium by a play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59257A4 (en) 2014-06-18
JP2009230794A (ja) 2009-10-08
US20110019526A1 (en) 2011-01-27
US8363520B2 (en) 2013-01-29
EP2259257A1 (en) 2010-12-08
WO2009116443A1 (ja) 2009-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20319B (zh) 信息记录装置
TWI258661B (en) Efficient media scan operations for storage systems
CN100428354C (zh) 用于管理盘的缺陷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02927B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
CN101978421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程序、记录有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程序的记录介质
CN100527254C (zh)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WO2007029150A2 (en) Automatic backup system
US9542971B2 (en) Optical disc library apparatus having magazine-disc association information, optical disc, and optical disc library system
CN103514912A (zh)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以及备用目的地选择方法
CN100412957C (zh) 多层信息记录介质及信息装置
JPH0757397A (ja) 光学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CN103155040A (zh) 记录再生装置以及记录再生方法
CN100580780C (zh) 记录介质、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JPH11242569A (ja)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及びその記録再生方法
CN103294410A (zh) 归档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US8027120B2 (en) Magnetic tape device and data recording method
CN101582282B (zh) 光盘记录装置、数据记录方法、以及数据记录程序
CN101086883A (zh) 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和交替记录处理方法
CN104520928A (zh) 光记录装置及光记录方法
JP3683436B2 (ja) ディスク装置
CN103514900A (zh) 记录管理装置、记录管理方法及程序
JP2014078287A (ja) ライブラリ装置
CN100452186C (zh) 光学记录介质、将数据记录在光学记录介质上/从光学记录介质再现数据的设备及方法
CN103000208A (zh) 具有替换区域的介质及其记录装置与记录方法
JPH076368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記録再生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