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71462B - 用于旋转电机的转子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旋转电机的转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71462B
CN101971462B CN2010800006760A CN201080000676A CN101971462B CN 101971462 B CN101971462 B CN 101971462B CN 2010800006760 A CN2010800006760 A CN 2010800006760A CN 201080000676 A CN201080000676 A CN 201080000676A CN 101971462 B CN101971462 B CN 1019714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spacer
winding
straight section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06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71462A (zh
Inventor
亚历克西斯·迪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teurs Leroy Somer SA
Original Assignee
Moteurs Leroy Somer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teurs Leroy Somer SA filed Critical Moteurs Leroy Somer SA
Publication of CN1019714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14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714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14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cooling medium between the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3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旋转电机的转子(1),所述转子沿着纵轴(X)延伸,并且包括:至少两个磁极,在所述至少两个磁极之间界定极间空间(E);以及绕组(5),由绕在所述磁极上的电导体(4)构成,所述绕组(5)包括沿着所述转子的纵轴(X)延伸的直部(6);所述转子的至少一个磁极包括沿着至少部分所述直部(6)布置在所述绕组(5)的至少两个导体组(41,42)之间的间隔器(10),从而在所述两个导体组(41,42)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冷却通道(12),使得冷却流体能够在所述绕组(5)内纵向和/或横向流动,所述间隔器(10)包括呈现中空截面、至少部分界定所述冷却通道(12)的至少一个间隔元件(11,11i)。

Description

用于旋转电机的转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旋转电机的绕线转子。
更具体但非排他性地说,本发明应用于冷却转子绕组,特别是单相或多相、转速范围为0到6000转每分(rpm)、运行功率小于或等于25兆瓦(MW)的开放式旋转电机中的转子绕组。
背景技术
术语“开放式旋转电机”指的是用取自电机外部的气流进行冷却的电机。
为了冷却转子绕组,已知的方式是在绕组上设置有通风的外伸部分和通过夹具固定到位的平行于电机旋转轴延伸的绕组部分,也叫“直部”。
美国专利No.4513218公开了一种利用绕组的直部中留出的缝隙使冷却流体循环的方法。
美国专利No.6661133披露了在绕组和构成转子磁极主体的磁片之间设置一个通道,该通道沿绕组的直部延伸,其中流过冷却流体。
专利申请GB2425662披露了一种用于旋转电机的转子,该转子的磁极外面绕有电导体的绕组。在两组绕组导体之间设置有实心条。
需要进一步改善对旋转电机绕组的冷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某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旋转电机的转子,该转子沿着纵轴延伸并且包括:
至少两个磁极,在该至少两个磁极之间形成极间空间;以及
电导体绕组,绕制在所述磁极周围,所述绕组包括沿所述转子的纵轴延伸的直部;
所述转子的至少一个磁极,特别是所述转子的每个磁极,包括一个间隔器,该间隔器设置在所述绕组的至少两组导体之间的所述直部的至少一部分,从而在该两组导体之间构成至少一个冷却通道,使得冷却流体能够在所述绕组内部纵向和/或横向流动。
本发明意图改善绕组内部的热交换,并意图通过将绕组辟分为导体组,在该导体组之间冷却流体可以流动,来显著改善转子冷却的热效力,同时实现起来相对简单。
术语“导体组”要广义地理解,其中在本发明意义上的导体组从垂直于转子纵轴的横截面看,其截面由一个或多个电导体构成,优选为10-300个电导体组成,这些导体在本组中可以彼此接触。两个相邻组之间由于间隔器所形成的间隔范围可以是2-40mm,冷却流体可以沿40-4000mm2截面的冷却通道流动。冷却通道的最大横向尺寸例如可以在10-200mm范围内。
当冷却流体为空气时,冷却通道称为“通风通道”。
尽管本发明不限于用空气作为冷却介质,在下文中也采用术语“通风通道”。
举例来说,转子的至少一个磁极,例如每个磁极,包括间隔器,该间隔器沿着绕组直部的至少部分长度,例如一半甚至全部连续延伸,使得通风通道只允许冷却流体在绕组内纵向流动。
举例来说,间隔器包括沿着直部的至少部分长度,例如沿着直部的至少一半长度连续延伸的支撑件,并且通风通道被所述支撑件侧向封闭,从而防止冷却流体横向流动。
这样的间隔器可以具有全部沿着纵轴在两个导体组之间连续延伸的单个间隔元件。
在另一方案中,间隔器包括沿纵轴布置的多个间隔元件,这些间隔元件例如沿着通风通道按照例如10到200mm范围的恒定间距(在两个相邻间隔元件的中心之间测量时)分开布置。
由于相邻间隔元件之间不连续,因此包括多个间隔元件的间隔器可以增加绕组的电导体与冷却流体之间的热交换面积,进而可以进一步改善绕组的冷却。
在另一方案中,结合以上所述,转子的至少一个磁极或者甚至每个磁极可以包括沿着直部长度的至少一部分,特别是一半甚至全部断续延伸的间隔器,从而提供能够使冷却流体在绕组内横向和纵向流动的至少一个通风通道。
举例来说,间隔器包括例如沿着纵轴置于极间空间中的多个支撑元件,每个支撑元件包括一个间隔元件,并且可以沿着纵轴有规则放置。
利用这样的间隔器,通风通道可以在每个支撑元件的高度例如仅侧向封闭。在两个支撑元件之间,可以使冷却流体在通风通道中例如横向流动,由此能够进一步改善对绕组导体的冷却。
间隔元件可以有中空的截面,至少部分界定通风通道。这有利于冷却流体流动并且限制转子的压头损失。
间隔元件在其部分长度上,特别是全部长度上可以存在扰流器,这些扰流器凸起进入通风通道。这样的扰流器可以在通风通道内形成调节板,并起扰流器的作用,从而通过增加间隔器与冷却流体之间的热交换率和热交换面积来进一步改善热交换。
举例来说,扰流器可以在通风通道的至少部分高度上延伸,特别是在通风通道的全部高度上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间隔器包括利用插入绕组的两个导体组之间的直部的一个或多个止动件形成的间隔元件。所述止动件可以是中空的,也可以是实心的。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间隔器结合在用于将导体夹持到直部中的一个系统中。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间隔器包括由与转子的磁片(例如每层转子磁片)形成整体的凸起构成的间隔元件,由此可以避免引入用于形成通风通道的附加部件,并进一步改善转子的磁片与冷却流体之间的热交换。这些凸起可以是中空的,也可以是实心的。
间隔器可以包括位于与转子的一个磁极关联的绕组的至少两个不同电导体组之间的两个间隔元件,这些间隔元件界定至少两个叠置的通风通道。
当平行于磁极延伸方向的轴线测量时,在磁极绕组的直部内形成的通风通道的累积总高度与转子的对应槽中的绕组电导体的总高度的比值可以为例如1%到50%,特别是10%到30%。
当垂直于磁极延伸方向的轴线测量时,在绕组的直部内形成的通风通道的宽度与槽的宽度的比值可以例如大于20%,特别是大于70%,从而有利于冷却流体在通风通道内流动。
举例来说,转子磁极为凸极,每个磁极包括极身和极靴,并且转子的至少一个磁极(特别是每个磁极)的绕组的直部中的间隔器可以包括沿着至少部分直部(特别是沿着直部长度的至少一半或者全部)布置在绕组的导体组与极靴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二间隔元件。
转子的至少一个磁极(特别是转子的每个磁极)的绕组的直部中的间隔器可以包括沿着至少一部分直部(特别是沿着直部长度的至少一半或者全部)布置在绕组的导体组与极间空间的底部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三间隔元件。
转子的至少一个磁极(特别是转子的每个磁极)的绕组的直部中的间隔器可以包括沿着至少一部分直部(特别是沿着直部长度的至少一半或者全部)布置在绕组的导体组与极身之间的至少一个第四间隔元件。
这样,每个磁极可以获得在绕组的直部内纵向和/或横向的冷却流体流,在绕组与磁极极靴之间的冷却流体流、在绕组与极间空间的底部之间的冷却流体流以及在绕组直部与极身之间的冷却流体流。磁极绕组的直部可以包括至少四个通风通道:两个导体组之间的至少一个通风通道、绕组与极靴之间的通风通道、绕组与极间空间的底部之间的通风通道以及绕组与极身之间的通风通道。
直部中的间隔器可以包括如上所述的仅一个第二间隔元件和/或仅一个第三间隔元件和/或仅一个第四间隔元件。
在另一方案中,直部中的间隔器可以包括沿着至少部分直部(例如沿着直部长度的至少一半甚至全部)可选地有规律地分开布置的多个第二和/或第三和/或第四间隔元件。
所述第二和/或第三和/或第四间隔元件可以具有实心的或中空的截面。
转子的至少一个磁极可以包括在绕组伸出部中的至少一个间隔器,该间隔器位于绕组外伸部的至少两个导体组之间。
绕组外伸部中这样的间隔器可以利用如固定到绕组外伸部的主托架上的端件形成。
按照其他方面,本发明还提供包括如上所述的转子的旋转电机。
举例来说,所述冷却流体是空气。为了在各通风通道中建立压力气流,该电机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可选地由转子驱动的风扇。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并且阅读以下对本发明的非限制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示例转子的示意性分片透视图;
图2为沿图1中的II-II截取的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示例转子的示意性分片透视图;
图4为沿着图3中的箭头IV看的端视图;
图5到10示出了间隔器形成方案的实施例;
图11为本发明的另一示例转子的透视图;
图12为沿着图11中的XII看的端视图;
图13到20示出了间隔器形成方案的其他实施例;
图21为示出了适合于在制造本发明的转子时使用的转子叠片的实例的透视图;
图22示出了图21的叠片组中的一个分离的叠片;
图23到27为本发明的转子实例的绕组外伸部的视图;
图28为本发明的另一转子实例的示意性分片透视图;以及
图29为沿图28的XXIX-XXIX截取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沿纵轴X延伸的第一转子实例1,包括:组装在一起的磁片2的叠片组,该叠片组形成凸极;以及在磁片的所述叠片组中形成的容纳部8,用于容纳未示出的转轴。
如图1所示,在本例中,每个磁极有极身20,极身20具有极靴3,并且两个相邻的磁极之间限定出形成槽33的极间空间E。
在所示的实例中,转子1有四个磁极,但是,本发明不限于具体的磁极数。
转子1还包括绕在每个磁极上并且形成绕组5的电导体4。每个绕组具有大致沿纵轴X往返的直部6,并且直部6在转子1的每个纵向端部区域中界定绕组外伸部7。
如图2所示,在两个相邻磁极的绕组5之下的槽33的底部形成通风通道40。
在两个相邻磁极的绕组5外部的极间空间E中还形成另一个通风通道41。
在图1和2的实例中,转子1的每个磁极包括位于直部6中的间隔器10,该间隔器位于例如每个磁极的绕组的直部6的大致整个长度上。
如图1和2所示,所述实例中的间隔器10沿着转子1的纵轴X断续延伸。例如,间隔器10包括沿着纵轴X,按照可选的规则方式分开布置的多个支撑元件13i。例如,两个相邻的支撑元件13i按照10-200mm的间距P分开布置。
例如,每个支撑元件13i沿着纵轴X延伸10-100mm的长度。
图5和6示出了这种支撑元件13i的例子。每个支撑元件13i包括一个位于两个电导体组41和42之间的间隔元件11i
在本例中,支撑元件13i合成在绕组夹持系统5中,在例如本申请人的专利申请EP 1876686中,对这种夹持系统进行了描述。
支撑元件13i包括斜块15i,斜块15i有一个容纳部16i,用于容纳棒17i的第一端,棒17i的第二端容纳在位于相邻磁极的绕组的直部6中的相似的支撑元件13i中,如图1和2所示。
如图5和6所示,间隔元件11i可以具有中空的截面,所述截面界定了适合于传输冷却流体的冷却通道12的一部分。
在所述例子中,冷却流体为空气,并且,以下将通道称为通风通道,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特例的冷却流体。
例如,支撑元件13i由铝或塑料材料制成,间隔元件11i由铝制成。
在所述例子中,一个组内形成绕组5的电导体4彼此接触,在叠放连续的两层电导体4时出现的缝隙用注入树脂填充。
如图2所示,通风通道12的高度h与转子的槽30中的绕组5的导体4的总高度H-h之间的比值例如为1%到50%。
通风通道12的宽度l(在适当情况下可能减去了部分阻塞通道的一个或多个扰流元件的宽度或直径之后)与开口宽度L的比值例如大于20%。就本发明而言,如图2所示,开口的宽度应该被理解为极靴的宽度。
在图1和2的实例中,每个支撑元件13i有一个延伸过支撑元件13i的整个长度的面18i,所述面18i被压向通风通道12的横向端面14。
这样,在每个支撑元件13i中,由于面向通风通道12的横向端14存在面18i,因而冷却流体流仅可能在通风通道12内沿纵向流动,而在两个支撑元件13i之间,由于通风通道12没有被面18i侧向封闭,使得冷却流体可以在通风通道12中纵向以及横向流动。
本发明不限于只允许在绕组5的直部6中形成一个通风通道12的间隔器。
在图3和4所示的实例中,每个支撑元件13i有两个间隔元件,每个间隔元件置于两组导体之间,首先是41与42,然后是42与43。因此,图3所示的直部6呈现出两个叠置的通风通道12。
在本例中,在绕组5的直部6内形成的通风通道12的累积高度h1+h2与转子槽中的绕组的电导体4的总高度H-h1-h2的比值在1%-50%范围内。
图7到10示出了与参照图5和6描述的间隔元件不同的间隔元件11i,不同之处在于伸入通风通道12的扰流器30。举例来说,每个间隔元件11i有多个这样的扰流器30。这些扰流器可以只延伸过通风通道12的高度h的一部分,也可以延伸过通风通道12的全部高度h。
举例来说,这些扰流器30与间隔元件11i形成整体。在另一方案中,将扰流器适配到间隔元件11i
在图7和8的实例中,扰流器30由圆台构成,图8为图7所示元件10i沿VIII-VIII的截面图。
在图9和10的实例中,扰流器由例如沿着纵轴交错布置的方台构成,图10为图9所示元件10i沿X-X的截面图。
图11和12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转子元件。
在本例中,间隔器10连续延伸过绕组5的直部6的整个长度。
图13到15以分离方式示出了用于图11和12所示的转子的直部中的间隔器10的例子。
如图13所示,间隔器10可以包括呈中空截面的一个或多个与支撑件13一起的间隔元件11i,在本例中,支撑件13沿着纵轴X连续延伸过直部6的整个长度。
支撑件13有面18并且有多个在与面18相对的面上形成的多个鳍19。
在图14所示的实例中,间隔器10只有一个间隔元件11,该元件沿着纵轴X连续延伸。
在本例中,间隔元件11具有中空截面,该截面界定了通风通道12。
在图15的实例中,间隔器10具有沿着纵轴X规则分开的多个间隔元件11i,这些间隔元件11i只部分界定了通风通道12。例如,每个间隔元件11i与相邻的元件11间隔开10-200mm范围的间距P’,并且,每个间隔元件11i延伸的长度为10-100mm。
在图13到15的实例中,在直部6的整个长度上,通风通道12的横向端14被面18封闭,因而只允许冷却流体(此处是环境空气)沿纵向流动。
在一种替换方案中,图13到15的间隔器10可以包括至少两个间隔元件11,它们被布置成提供至少两个在绕组的直部6内重叠的通风通道,这与参照图3和4描述的相似。
图16到19示出了直部6中的间隔元件,对比参照图13到15描述的间隔元件,这些间隔元件包括伸入通风通道12的扰流器30。在图16的实例中,间隔元件11或每个间隔元件11i具有例如多个扰流器30。这些扰流器可以只延伸过通风通道12的高度h的一部分,在另一方案中,它们可以延伸过通风通道12的整个高度h。
这些扰流器30例如可以与间隔元件11或每个间隔元件11i形成整体。在一种变换方案中,扰流器适配到间隔元件11或每个间隔元件11i
在图16和17的实例中,扰流器30包括圆台,其中图17为图16所示的间隔器沿XVII-XVII的截面图。
在图18和19的实例中,扰流器包括例如沿着纵轴交错布置的方台,其中图19为图18所示的间隔器10沿XIX-XIX的截面图。
以下参照图20和21,对本发明的其他间隔元件进行描述。
在图20所示的实例中,利用止动件形成间隔元件11i,所述止动件具有界定通风通道12的一部分的中空截面。在本例中,间隔器10与用于绕组的直部的夹持系统不同。
尽管图20所示的止动件沿着直部6断续布置,但是,将这些止动件象桥墩一样装配在一起,从而界定只允许冷却流体纵向流动的通风通道12,也不在本发明的范围以外。
在一种变换方案中,如图21和22所示,间隔器10具有由形成转子体的磁片形成的间隔元件,而不使用另外的部件。
如这些附图所示,在本例中,转子1的磁片2具有伸入到极间空间E中的凸起11i
在所述实例中,凸起11i垂直于一轴线延伸,而转子1的每个磁极沿着该轴线延伸。
举例来说,凸起11i沿纵轴X连续或断续地延伸。
举例来说,形成磁极的每个磁片2自带凸起11i,并且这些磁片沿着纵轴X组装在一起,使得凸起11i沿着所述轴线连续延伸。
在一种变换方案中,将上述磁片组装在一起,形成此片组,每组有20到200个磁片。磁片组相对于X轴倾斜,围绕与纵轴X垂直的轴线旋转,从而相对于相邻磁片叠颠倒,使得凸起11i沿着纵轴X断续延伸。
本例中转子的磁片2也有开口19,用于容纳固定绕组外伸部的托架。
本发明不限于间隔器在直部中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也不限于仅在绕组的直部6中使用间隔器。
图23和24示出了磁极绕组的外伸部7,例如,在馈电端。
转子可以在绕组外伸部7具有间隔器25,以在绕组外伸部7内界定一个或多个通风通道26。间隔器可借助于固定到绕组外伸部的主托架的端件制成,端件既被用作用于绕线工具,又被用作对绕组外伸部7进行冷却的装置。
在本例中,转子不仅具有主绕组外伸部托架(未示出),而且有与主绕组外伸部托架对齐布置的两个中间托架25。这些中间托架25在绕组外伸部7中的两个电导体组4之间界定通风通道26。
界定两个电导体组之间的通风通道26的两个导体组通过带27来附装。
如图23和24所示,在绕组外伸部内形成的通风通道26可以被电导体4之间的交叉28部分阻塞。
在图23的实例中,在绕组外伸部7内只界定了一个通风通道26.
为了进一步改善对绕组外伸部导体的冷却,也可以将间隔器25布置为在每个绕组外伸部7内界定至少两个叠置的通风通道26。
在图25和26的实例中,转子在其纵向的相对端也具有这样的间隔器25,所述相对端可以包括用于沿着转子产生压力气流的风扇。
与参照图23描述的相似的托架25用于例如在转子的所述纵向端,在绕组外伸部7中界定通风通道26。
在绕组外伸部内形成的通风通道26可以不间断地连续延伸过整个绕组端部。如图26所示,通风通道26不必由导体阻塞。
如图27所示,在直部6内形成的通风通道12可以与在绕组外伸部7内形成的通风通道26连通,从而使冷却流体能够围绕整个磁极流动。
以下描述本发明的转子1的磁极绕组5内的冷却流体流的例子,在该例子中,所述流体为空气。
举例来说,转子1结合在包括离心式风扇的旋转电机中。在另一方案中,风扇为多通道风扇。在另一方案中,通过将离心式风扇与轴流式风扇串联形成风扇。
被风扇吸入的空气通过位于绕组5下的极间空间中的通道40。此外,空气在气隙中流动,并且沿着位于两个相邻磁极之间的通道41流动,并且沿轴向流过在绕组的直部6内形成的通道12。
例如,如参照图1到10描述的,当间隔器10沿着绕组的直部6断续延伸时,这种断续性使空气能够从极间空间横向流向通风通道12。
在运行中,转子1旋转增加了极间通道41中的空气速度的切向分量,由此将空气再次送到通风通道12。
图28和29示出了本发明转子的另一个实例。
这些附图的例子与图1中示出的例子的不同之处在于,间隔器10的每个支撑元件13i具有第二、第三和第四间隔元件,分别称为43i、44i和45i
如图所示,第二间隔元件43i位于直部6的电导体组41与磁极的极靴3之间。第二间隔元件43i用于例如避免磁片2与绕组5的电导体4间的任何接触。
如图28和29所示,第三间隔元件44i置于绕组的电导体组42与槽33的底部之间。
如图所示,第四间隔元件45i置于绕组的每个导体组4i与极身20之间。
在本例中,第二间隔元件43i、第三间隔元件44i和第四间隔元件45i呈现出实心截面。
实心截面的第二间隔元件使得更容易将机械力从磁片组传递到绕组5。
在另一方案中,上述间隔元件呈现出中空截面,以允许空气纵向流动。
在图28和29的未示出的另一方案中,每个间隔器支撑元件13i没有第二和/或第三和/或第四间隔元件。
为未示出的另一方案中,图11和12中示出的、沿着纵轴X连续延伸的间隔器也可以包括如上所述的第二、第三和第四间隔元件。
此外,如参照图3和4描述的,第二、第三和第四间隔元件可以结合在间隔器中。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例。
例如,可以将参照不同实施例描述的各种特性相互组合,从而提供没有示出的变换方案。
除非指定了相反的意思,否则术语“包括”应该理解为“包括至少一个”。

Claims (24)

1.一种用于旋转电机的转子(1),所述转子沿着纵轴(X)延伸,并且包括:
·至少两个磁极,在所述至少两个磁极之间界定极间空间(E);以及
·绕组(5),由绕在所述磁极上的电导体(4)构成,所述绕组(5)包括沿着所述转子的纵轴(X)延伸的直部(6);
所述转子的至少一个磁极包括沿着至少部分所述直部(6)布置在所述绕组(5)的至少两个导体组(41,42)之间的间隔器(10),从而在所述两个导体组(41,42)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冷却通道(12),使得冷却流体能够在所述绕组(5)内纵向和/或横向流动,所述间隔器(10)包括呈现中空截面、至少部分界定所述冷却通道(12)的至少一个间隔元件(11,11i)。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所述转子的至少一个磁极包括沿着所述直部(6)的至少部分长度连续延伸的间隔器(10),使得所述冷却通道(12)只允许冷却流体在所述绕组(5)内纵向流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所述间隔元件(11)为单个元件,并且沿着所述纵轴(X)在所述两个导体组(41,42)之间连续延伸。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所述间隔器(10)具有沿着所述纵轴(X)布置的多个间隔元件(11i)。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至少一个转子磁极包括沿着所述直部(6)的至少部分长度断续延伸的间隔器(10),从而形成至少一个冷却通道(12),使得冷却液体能够在所述绕组(5)内横向和纵向流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所述直部(6)中的所述间隔器(10)包括沿着所述纵轴(X)布置的多个支撑元件(13i)。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子,每个支撑元件(13i)包括一个间隔元件(11i)。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间隔元件具有扰流器(30),所述扰流器的至少部分长度伸入所述通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子,所述扰流器(30)延伸过所述通道高度(h)的至少一部分。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所述直部(6)中的所述间隔器(10)包括借助于在绕组(5)的两个电导体组之间插入所述直部的止动件形成的间隔元件(11i)。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所述直部(6)中的所述间隔器结合在用于夹持所述直部的电导体的系统中。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所述直部(6)中的所述间隔器(10)包括与所述转子的磁片(2)形成整体的间隔元件(11i)。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所述直部(6)中的所述间隔器(10)包括位于至少两个不同的电导体组(41,42,43)之间的至少两个间隔元件,所述间隔元件界定至少两个叠置的冷却通道(12)。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在磁极的所述绕组的直部(6)内形成的所述冷却通道的累积总高度(h)与所述转子的对应槽(33)中的所述绕组的电导体的总高度(H-h)的比值范围为1%到50%。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在磁极的所述绕组的直部内形成的所述冷却通道(12)的宽度(l)与对应槽(33)的宽度(L)的比值大于20%。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所述转子的磁极为包括极靴(3)的凸极,且至少一个磁极的绕组的直部(6)中的间隔器(10)包括沿着所述直部(6)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所述绕组的导体组与所述极靴(3)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二间隔元件(43i)。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至少一个磁极的绕组的直部(6)中的间隔器(10)包括沿着所述直部(6)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所述绕组的导体组(4)与所述极间空间(E)的底部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三间隔元件(44i)。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至少一个磁极的绕组的直部(6)中的间隔器(10)包括沿着所述直部(6)的全部长度布置在所述绕组的导体组(4)与所述极间空间(E)的底部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三间隔元件(44i)。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至少一个磁极的绕组的直部(6)中的所述间隔器(10)包括沿着至少一部分所述直部(6)布置在所述绕组的导体组(4)与极身(20)之间的至少一个第四间隔元件(45i)。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转子,所述第二间隔元件(43i、44i、和45i)具有实心或中空截面。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至少一个磁极包括在所述绕组(5)的外伸部(7)中的间隔器(25),所述间隔器(25)位于该绕组外伸部(7)的至少两个导体组(4)之间。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转子,在所述绕组(5)的外伸部(7)中的所述间隔器(25)用固定在所述绕组外伸部的主托架上的端件制成。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每个导体组包括10到300个电导体。
24.一种旋转电机,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
CN2010800006760A 2009-01-07 2010-01-07 用于旋转电机的转子 Active CN1019714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900030 2009-01-07
FR0900030A FR2940867B1 (fr) 2009-01-07 2009-01-07 Rotor des machines tournantes electriques
PCT/IB2010/050053 WO2010079455A2 (fr) 2009-01-07 2010-01-07 Rotors des machines tournantes electriqu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71462A CN101971462A (zh) 2011-02-09
CN101971462B true CN101971462B (zh) 2013-11-06

Family

ID=41011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06760A Active CN101971462B (zh) 2009-01-07 2010-01-07 用于旋转电机的转子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274185B2 (zh)
EP (1) EP2289148B1 (zh)
CN (1) CN101971462B (zh)
BR (1) BRPI1005681A2 (zh)
FR (1) FR2940867B1 (zh)
WO (1) WO2010079455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315323A1 (en) * 2011-04-24 2013-11-28 Broadcom Corporation Traveling pilots within single user,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FR2981220B1 (fr) 2011-10-06 2014-06-27 Leroy Somer Moteurs Rotor comportant des epanouissements polaires a canaux de refroidissement.
FR2981221B1 (fr) * 2011-10-06 2013-11-22 Leroy Somer Moteurs Rotor comportant des regions interpolaires a canaux de refroidissement.
DE102013207241A1 (de) * 2013-04-22 2014-10-2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ische Maschine mit einer verbesserten Kühlung des Wickelkopfs
JP6353738B2 (ja) * 2014-08-20 2018-07-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回転電機
FR3038468B1 (fr) 2015-07-02 2018-07-13 Moteurs Leroy-Somer Machine electrique tournante a turbine a depression augmentee
DE102015213887A1 (de) * 2015-07-23 2017-01-2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Rotor einer stromerregten elektrischen Maschine mit einer verbesserten Nutfüllung
FR3039338B1 (fr) * 2015-07-24 2018-12-07 Moteurs Leroy-Somer Machine electrique tournante a refroidissement ameliore
US11081920B2 (en) * 2017-09-29 2021-08-03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Rotor wedges and layers and heat sinks
FR3078585B1 (fr) * 2018-03-01 2024-01-05 Leroy Somer Moteurs Rotor ou stator bobine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FR3087589B1 (fr) * 2018-10-19 2023-11-03 Leroy Somer Moteurs Machine tournante electrique
GB201907642D0 (en) 2019-05-30 2019-07-17 Cummins Generator Technologies Rotor cooling
JP2022107335A (ja) * 2021-01-08 2022-07-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モータの磁石油冷構造及びモータ
GB202106809D0 (en) * 2021-05-13 2021-06-30 Cummins Generator Technologies Spacer for rotor winding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46651A (en) * 1973-06-12 1974-11-05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Dynamoelectric machine ventilating system
US4513218A (en) * 1983-10-17 1985-04-23 Sundstrand Corporation Rotor cooling i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s
US6661133B2 (en) * 2001-07-12 2003-12-09 Eli Liebermann Rotor cooling arrangement
GB2425662A (en) * 2005-04-25 2006-11-01 Newage Int Ltd Rotor cool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9964C (de) * 1908-07-11 1909-05-10 Siemens Schuckertwerke Gmbh Einrichtung zum kühlen rotierender feldmagnete
US4433262A (en) * 1978-11-30 1984-02-2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of locking conductors in a dynamoelectric machine rotor and rotor having locked conductors
FR2465349A1 (fr) * 1979-09-14 1981-03-20 Alsthom Atlantique Rotor a poles saillants pour machine dynamo-electrique
SU1101970A1 (ru) * 1982-03-01 1984-07-07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Уралэлектротяжмаш" Им.В.И.Ленина Полюс ротора синхронной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машины
US6054790A (en) * 1999-03-23 2000-04-25 Emerson Electric Co. V-block arrangement for a dynamo-electric machine
US7015616B2 (en) * 2002-04-01 2006-03-21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il retention in the rotor windings of a high speed generator
US7015617B2 (en) * 2003-07-29 2006-03-21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High speed generator with rotor coil support assemblies secured to interlamination disks
US7061154B2 (en) * 2004-03-24 2006-06-13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Lightweight wedge design for high speed generators
US7342331B2 (en) * 2005-10-25 2008-03-11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Multi-plane flexible rotor balancing
FR2903536B1 (fr) 2006-07-04 2008-09-26 Leroy Somer Moteurs Rotor de machine electrique
US7786630B2 (en) * 2007-04-16 2010-08-31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Spray cooled V-wedge for aerospace generato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46651A (en) * 1973-06-12 1974-11-05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Dynamoelectric machine ventilating system
US4513218A (en) * 1983-10-17 1985-04-23 Sundstrand Corporation Rotor cooling i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s
US6661133B2 (en) * 2001-07-12 2003-12-09 Eli Liebermann Rotor cooling arrangement
GB2425662A (en) * 2005-04-25 2006-11-01 Newage Int Ltd Rotor coo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2940867B1 (fr) 2013-02-08
US20110001372A1 (en) 2011-01-06
US8274185B2 (en) 2012-09-25
CN101971462A (zh) 2011-02-09
FR2940867A1 (fr) 2010-07-09
EP2289148A2 (fr) 2011-03-02
WO2010079455A3 (fr) 2010-12-29
BRPI1005681A2 (pt) 2016-02-23
EP2289148B1 (fr) 2015-03-18
WO2010079455A2 (fr) 2010-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1462B (zh) 用于旋转电机的转子
US8400029B2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having a plurality of cooling medium paths
CN103155376B (zh) 用于电机定子的冷却剂通道
JP5021443B2 (ja) 回転電機
EP2461463B1 (en)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US9419479B2 (en)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for stator of electrical machine with supply header
US9419499B2 (en)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having a cooling device and cooling liquid collection tanks
US9559556B2 (en) Stator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US7737586B2 (en)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EP2622716B1 (en) Magnetic rotor having inset bridges to promote cooling
CN101232211A (zh) 用于冷却电机定子叠片组的装置
JP2001086679A (ja) 回転電機
EP2658094A3 (en) Electric motors
KR101755669B1 (ko) 다이나모일렉트릭 머신용 로터, 냉각 가스 통기 침니 및 다이나모일렉트릭 머신
US11309760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EP1946427B1 (en) Paddled rotor spaceblocks
CN112636499A (zh) 油冷定子、电机、电驱动桥和汽车
JP6452164B2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CN109149826B (zh) 串并联变截面式的发电机副槽通风冷却结构
CN110417141B (zh) 定子及包括其的电机
JP2010028882A (ja) 回転電機
JP5997598B2 (ja) 回転電機
JP2010029060A (ja) ダイナモ発電機械ロータ用の通気煙突の伝熱促進
CN113497495A (zh) 用于高速永磁电机的定子铁芯、电机和车辆
CN220273396U (zh) 一种电机冷却结构、电机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Angouleme, France

Applicant after: Leroy Somer Moteurs

Address before: Angouleme, France

Applicant before: Leroy Somer Moteurs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LIRASOMA GENERATOR CO., LTD. TO: LEROY SOMER ELECTRIC MOTOR CORPOR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