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63008B - 无反保现象的锁体保险机构 - Google Patents

无反保现象的锁体保险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63008B
CN101963008B CN2010102935532A CN201010293553A CN101963008B CN 101963008 B CN101963008 B CN 101963008B CN 2010102935532 A CN2010102935532 A CN 2010102935532A CN 201010293553 A CN201010293553 A CN 201010293553A CN 101963008 B CN101963008 B CN 1019630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fety block
insurance
lock shell
locating piece
safe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9355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63008A (zh
Inventor
黄李俊
夏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ixinA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inzhim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inzhima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inzhim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9355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630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63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30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630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30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反保现象的锁体保险机构,锁壳内设活动式呆舌板,锁壳转动配合拨片;锁壳内设滑动式保险块,保险块可阻挡呆舌板的第二端或解除对呆舌板第二端的阻挡;保险块的第一侧面形成凹口,凹口内伸入拨片的拨动部;保险块中部形成容纳区,该容纳区装配保险定位块,保险定位块的第一端通过圆柱销与保险块转动配合,扭簧的一端顶于保险块;保险定位块的第一端与第二端通过倾斜部过渡,该倾斜部的侧面与保险块容纳区的侧壁相对应;保险定位块的第二端处于保险块的容纳区之外;锁壳形成凸起式扣位,保险定位块的第二端内壁顶于该扣位。本发明保险机构上锁后,外侧不能打开锁体,只有此保险机构解锁后,锁体才能被打开,安全可靠、无反保现象。

Description

无反保现象的锁体保险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锁具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锁体的保险机构,具体的说是本发明保险机构上锁后,外侧不能打开锁体,只有此保险机构解锁后,锁体才能被打开。
背景技术
目前,机械锁体和电子锁体的保险机构都采用一个独立的单锁舌机构,其旋转拨套与一个复位弹簧连接,弹簧迫使旋转拨套有三个停止位置:起始位置、中间位置、终点位置,旋转拨套拨动单舌进行伸缩动作。但,现有的单锁舌机构存在的问题是其会出现反保的现象:当旋转拨套停留在中间位置,在外界震动的情况下,旋转拨套会回到起始位置或终点位置,这样就会出现终点位置保险的现象;此外,现有的单锁舌机构造成锁体的制造成本高且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且无反保现象的锁体保险机构,以替代目前采用的一个独立的单锁舌保险机构。
本发明所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无反保现象的锁体保险机构,锁壳内设活动式呆舌板,呆舌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锁舌,锁舌在呆舌板的带动下作伸缩运动,并可伸出锁壳之外,锁壳转动配合一旋钮式拨片,该拨片的旋钮部伸出锁壳的内面板之外,拨片形成外凸式拨动部;所述的锁壳内设滑动式保险块,保险块滑动到位后,可以阻挡呆舌板的第二端或解除对呆舌板第二端的阻挡;保险块的第一侧面形成一凹口,凹口内伸入拨片的拨动部,拨片的拨动部摆动后可与凹口的上或下侧壁相顶触;所述的保险块中部形成一容纳区,该容纳区装配一保险定位块,保险定位块的第一端通过圆柱销与保险块转动配合,圆柱销未套保险定位块的部分外套一保险定位块复位扭簧,该扭簧的一端顶于保险块,而另一端顶于保险定位块之上,使保险定位块的第二端始终保持一个朝向保险块的弹力;保险定位块的第一端与第二端通过倾斜部过渡,该倾斜部的侧面与保险块容纳区的侧壁相对应;保险定位块的第二端处于保险块的容纳区之外;所述锁壳形成一凸起式扣位,在保险定位块脱扣状态下,保险定位块的第二端内壁顶于该扣位;保险块滑动到位后,保险定位块的第二端脱离所述扣位的阻挡;所述保险块定位一保险块复位扭簧的一头,保险块复位扭簧的另一头定位于锁壳内。
所述的无反保现象的锁体保险机构,锁壳上开有多个长条形孔,各个长条形孔沿锁壳的高度方向排布并处于同一直线上或相平行;所述保险块形成与锁壳的长条形孔相对应的凸台,凸台相对应地置入锁壳的长条形孔内且可滑动。
所述的无反保现象的锁体保险机构,保险定位块的第二端与所述扣位的相触处,两者各以弧面过渡。
所述的无反保现象的锁体保险机构,保险块形成一圆柱段,该圆柱段外套保险块复位扭簧的一头,扭簧的另一头通过铆钉铆接于锁壳内。
所述的无反保现象的锁体保险机构,保险块上开有多个长条形孔,长条形孔沿锁壳的高度方向排布并处于同一直线或者相平行;所述锁壳相对应地固定数根导柱,导柱分别横穿保险块的长条形孔,保险块可沿导柱滑动。
本发明还公开了另一种技术方案:无反保现象的锁体保险机构,锁壳内设活动式呆舌板,呆舌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锁舌,锁舌在呆舌板的带动下作伸缩运动,并可伸出锁壳之外,锁壳转动配合一旋钮式拨片,该拨片的旋钮部伸出锁壳的内面板之外,拨片形成外凸式拨动部;所述锁壳内设滑动式保险块,保险块滑动到位后,可以阻挡呆舌板的第二端或解除对呆舌板第二端的阻挡;保险块的第一侧面形成一凹口,凹口内伸入拨片的拨动部,拨动部摆动后可与凹口的上或下侧壁相顶触;保险块的第二侧面形成一斜面状的台阶;所述锁壳通过圆柱销与一保险定位块转动配合,圆柱销未套保险定位块的部分外套保险定位块复位扭簧,扭簧的一端定位于保险定位块的第一端,而另一端顶于锁壳之内,使保险定位块的第二端贴于保险块的第二侧面且始终保持一个朝向保险块的弹力;保险块定位一保险块复位扭簧的一头,该扭簧的另一头定位锁壳内。
所述的无反保现象的锁体保险机构,拨片的旋钮部呈一字型。
所述的无反保现象的锁体保险机构,保险块上开有多个长条形孔,长条形孔沿锁壳的高度方向排布并处于同一直线或者相平行;所述锁壳相对应地固定数根导柱,导柱分别横穿保险块的长条形孔,保险块可沿导柱滑动。
所述的无反保现象的锁体保险机构,保险块形成一圆柱段,该圆柱段外套保险块复位扭簧的一头,该扭簧的另一头通过铆钉铆接于锁壳内。
所述的无反保现象的锁体保险机构,锁壳上开有多个长条形孔,各个长条形孔沿锁壳的高度方向排布并处于同一直线上或相平行;所述保险块形成与锁壳的长条形孔相对应的凸台,凸台相对应地置入锁壳的长条形孔内且可滑动。
本发明保险机构上锁后,外侧不能打开锁体,只有此保险机构解锁后,锁体才能被打开,其安全可靠且无反保现象;此外,采用本保险机构的锁体具有制造成本低且效率高的优点。
本发明保险机构只有两个位置停留,即解除保险位置点和保险位置的点,中间任何位置都会回到解除保险位置点,所以无论任何无操作都不会出现反保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保险机构解除保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保险机构处于保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保险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锁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保险机构解除保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保险机构处于保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二保险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参见图1-4,锁壳7内设活动式呆舌板9,呆舌板9的一端(靠近锁壳7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数片锁舌10,锁舌10在呆舌板9的带动下作伸缩运动,并可伸出锁壳7之外。
靠近呆舌板9另一端(即内端)下方的锁壳7上开有一孔71,该孔71转动配合旋钮式拨片1,拨片1的旋钮部11呈一字型,其伸出锁壳7的内面板之外,供手动旋转之用;拨片1形成外凸式拨动部12。
靠近孔71的锁壳7上还开有两个长条形孔72,两个长条形孔72沿锁壳7的高度方向排布并处于同一直线上。当然,长条形孔72可以设置一个或者任意多数,当设置一个时,其沿锁壳7的高度方向布设即可;当设置多个时,长条形孔72沿锁壳7的高度方向排布且处于同一直线或相平行即可。
锁壳7内设可上下滑动的保险块2,保险块2形成与锁壳7的两个长条形孔72相对应的两个凸台21,此两凸台21分别置入锁壳7的两个长条形孔72内且可滑动。保险块2以锁壳7的两个长条形孔72为滑轨滑动,其向上滑动到位后,可以阻挡处于锁定状态下呆舌板9的内端;其向下滑动到位时,解除对呆舌板9内端的阻挡。
朝向拨片的拨动部12的保险块2侧面形成一凹口22,凹口22内伸入拨片1的拨动部12,拨动部12摆动后可与凹口22的上或下侧壁相顶触,从而推动保险块2的上下滑动。
保险块2的中部形成一容纳区,该容纳区装配保险定位块5,保险定位块5的一端(即内端)51通过圆柱销4与保险块2转动配合,圆柱销4未套保险定位块5的部分外套保险定位块复位扭簧3,扭簧3的一端顶于保险块2,而另一端顶于保险定位块5之上,使保险定位块5的另一端(即外端)52始终保持一个朝向保险块2的弹力。保险定位块5的内端51与外端52通过倾斜部53过渡,该倾斜部53的侧面与保险块2中部容纳区的侧壁相对应。保险定位块5的外端处于保险块2的中部容纳区之外。
锁壳7与保险定位块5的外端52相对应形成一凸起式扣位73,在保险定位块5脱扣状态下,保险定位块5的外端52内壁顶于该扣位73。
在保险块2向上滑动时,保险定位块5的外端52逐渐脱离扣位73的阻挡直到两者完全脱离,保险定位块5的外端52与扣位73的相触处边角两者都呈弧形,以便于保险定位块5的外端52与扣位73的脱扣或入扣。
保险块2靠近呆舌板9的端部还形成一圆柱段,该圆柱段外套保险块复位扭簧6的一头,扭簧6的另一头通过铆钉8铆接于锁壳7内。
动作原理:
如图1所示,锁体保险机构处于初始状态,保险块复位扭簧6的弹力一直压迫着保险块2,使保险块2处于稳定不动的状态。而保险定位块5则处于脱扣状态,通过保险定位块复位扭簧3的弹力使其外端52的内壁紧贴锁壳7的扣位73外壁上,从而使保险定位块5的倾斜部53的侧面与保险块2中部容纳区的侧壁相距一定距离。
在此状态下,锁舌10伸出锁壳7之外而处于锁定状态,但,锁舌10在外侧如钥匙的驱动下可以连同呆舌板9运动而缩入锁壳7之内,处于开锁状态。
如图2所示,由上述初始状态(图1)开始,用手动方式旋转拨片的旋钮部11,使拨片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在此过程中,其拨动部12顶压保险块2的凹口22上侧壁,从而带动保险块2沿锁壳7的长条形孔72向上运动直至阻挡呆舌板9的内端面,当然,保险定位块5、圆柱销4及保险定位块复位扭簧3也随之向上运动。当保险定位块5的外端52运动到锁壳7的扣位73顶部时,由于保险定位块复位扭簧3的弹簧力及圆柱销4的作用,促使保险定位块5的外端52越过锁壳7的扣位73顶部(如图2)且外端52的内侧壁处于扣位73的上方,此时,保险定位块5的倾斜部53刚好顶住保险块2中部容纳区的侧壁,保险块2便被牢固地定位而无法向下活动。
保险块2经过运动而被定位后,保险块复位扭簧6处于压缩状态。
在此状态下,锁舌10伸出锁壳7之外而处于锁定状态,而由于呆舌板9的内端面被保险块2阻挡,从而呆舌板9便无法运动,因此,锁舌10也无法缩入锁壳7内,则,在外侧便无法打开此状态下的锁。
解开保险动作:由图2状态开始,手动旋转拨片的旋钮部11,使拨片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带动其拨动部12向下摆动而顶压保险块凹口22的下侧壁,从而使保险块2沿锁壳的长条形孔72向下运动,保险定位块5、圆柱销4及保险定位块复位扭簧3也随之下向运动,在此过程中,保险定位块5的外端52内壁逐渐沿锁壳7的扣位73滑动,并在扣位73的作用下,沿圆柱销4转动逐步脱离其倾斜部53对保险块2容纳部顶触,保险定位块5回复至初始状态,从而解开了保险定位块5对保险块2的锁定;而在拨片1及被压缩的保险块复位扭簧6弹力的作用下,保险块2连同保险定位块5、圆柱销4、保险宣传愉复位扭簧3运动至初始状态(如图1),保险块2脱离了对呆舌板9内端面的阻挡,呆舌板9可运动而不受限定。
实施例二:如图5-7所示,锁壳7内设活动式呆舌板9,呆舌板9的一端(靠近锁壳7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数片锁舌10,锁舌10在呆舌板9的带动下作伸缩运动,并可伸出锁壳7之外。
靠近呆舌板9另一端(即内端)下方的锁壳7上开有一孔71,该孔71转动配合旋钮式拨片1,拨片1的旋钮部11呈一字型,其伸出锁壳7的内面板之外,供手动旋转之用;拨片1形成外凸式拨动部12。
锁壳7内设可上下滑动的保险块2,保险块2上开有两个长条形孔21,两个长条形孔21沿锁壳7的高度方向排布并相平行。当然,长条形孔21可以设置一个或者任意多数,当设置一个时,其沿锁壳7的高度方向布设即可;当设置多个时,长条形孔21沿锁壳7的高度方向排布且处于同一直线或相平行即可。
锁壳7固定两根导柱72,两根导柱72分别横穿保险块2的两个长条形孔21,保险块2可沿导柱72滑动,其向下滑动到位后,可以阻挡处于锁定状态下呆舌板9的内端;其向上滑动到位时,解除对呆舌板9内端的阻挡。
朝向拨片的拨动部12的保险块2侧面形成一凹口22,凹口22内伸入拨片1的拨动部12,拨动部12摆动后可与凹口22的上或下侧壁相顶触,从而推动保险块2的上下滑动。保险块2的另一侧面形成一斜面状的台阶23,台阶面朝向锁壳7的上方。
锁壳7内还通过圆柱销4与保险定位块5转动配合,圆柱销4未套保险定位块5的部分外套保险定位块复位扭簧3,扭簧3的一端折弯后插入保险定位块5的上端51,而另一端顶于立柱74,立柱74固定于锁壳7之内,且立柱74的顶部支撑保险定位块5,使保险定位块5运动平稳。扭簧3使保险定位块5的另一端(即外端)52贴于保险块2的另一侧面且始终保持一个朝向保险块2的弹力。在保险块2向下滑动时,保险定位块5的外端52与保险块2的另一侧面形成相对移动,达到保险定位块5的外端52与保险块2的台阶23相卡或脱离状态。
保险块2靠近呆舌板9的端部还形成一圆柱段,该圆柱段外套保险块复位扭簧6的一头,扭簧6的另一头通过铆钉8铆接于锁壳7内。
动作原理:
如图5所示,锁体保险机构处于初始状态,保险块复位扭簧6的弹力一直压迫着保险块2,使保险块2处于稳定状态。而保险定位块5则处于脱扣状态,通过保险定位块复位扭簧3的弹力使其下端52的紧贴保险块2的另一侧面台阶23的下段。
在此状态下,锁舌10伸出锁壳7之外而处于锁定状态,但,锁舌10在外侧如钥匙的驱动下可以连同呆舌板9运动而缩入锁壳7之内,处于开锁状态。
如图6所示,由上述初始状态(图5)开始,用手动方式旋转拨片的旋钮部11,使拨片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在此过程中,其拨动部12顶压保险块2的凹口22上侧壁,从而带动保险块2沿锁壳7的导柱72向下运动直至阻挡呆舌板9的内端面。在保险块2的逐步向下运动过程中,其另一侧面的台阶23逐步靠近保险定位块5的下端52。由于保险定位块复位扭簧3的弹力及圆柱销4的作用,促使保险定位块5的下端52与保险块2的台阶23牢固相卡(如图2),此时,保险块2便被牢固地定位而无法向下活动。保险块2经过运动而被定位后,保险块复位扭簧6处于压缩状态。
此状态下,锁舌10伸出锁壳7之外而处于锁定状态,而由于呆舌板9的内端面被保险块2阻挡,从而呆舌板9便无法运动,因此,锁舌10也无法缩入锁壳7内,则,在外侧便无法打开此状态下的锁。
解开保险动作:由图6状态开始,手动旋转拨片的旋钮部11,使拨片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带动其拨动部12向上摆动而顶压保险块凹口22的上侧壁,从而使保险块2沿导柱72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保险定位块5沿圆柱销4转动,其下端52逐渐脱离保险块2的台阶23,直至保险定位块5回复至初始状态,从而解开了保险定位块5对保险块2的锁定;而在拨片1及被压缩的保险块复位扭簧6弹力的作用下,保险块2运动至初始状态(如图5),保险块2脱离了对呆舌板9内端面的阻挡,呆舌板9可运动而不受限定。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对应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提供的思想,在本发明具体的实施方式和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这些改变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10)

1.无反保现象的锁体保险机构,锁壳内设活动式呆舌板,呆舌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锁舌,锁舌在呆舌板的带动下作伸缩运动,并可伸出锁壳之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壳转动配合一旋钮式拨片,该拨片的旋钮部伸出锁壳的内面板之外,拨片形成外凸式拨动部;所述的锁壳内设滑动式保险块,保险块滑动到位后,能够阻挡呆舌板的第二端或解除对呆舌板第二端的阻挡;保险块的第一侧面形成一凹口,凹口内伸入拨片的拨动部,拨片的拨动部摆动后能够与凹口的上或下侧壁相顶触;
所述的保险块中部形成一容纳区,该容纳区装配一保险定位块,保险定位块的第一端通过圆柱销与保险块转动配合,圆柱销未套保险定位块的部分外套一保险定位块复位扭簧,该保险定位块复位扭簧的一端顶于保险块,而另一端顶于保险定位块之上,使保险定位块的第二端始终保持一个朝向保险块的弹力;保险定位块的第一端与第二端通过倾斜部过渡,该倾斜部的侧面与保险块容纳区的侧壁相对应;保险定位块的第二端处于保险块的容纳区之外;
所述锁壳形成一凸起式扣位,在保险定位块脱扣状态下,保险定位块的第二端内壁顶于该扣位外壁;保险块滑动到位后,保险定位块的第二端脱离所述扣位的阻挡进入入扣状态;
所述保险块定位保险块复位扭簧的一头,保险块复位扭簧的另一头定位于锁壳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反保现象的锁体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上开有多个长条形孔,各个长条形孔沿锁壳的高度方向排布并处于同一直线上或相平行;所述保险块形成与锁壳的长条形孔相对应的凸台,凸台相对应地置入锁壳的长条形孔内且可滑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反保现象的锁体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定位块的第二端与所述扣位的相触处,两者各以弧面过渡。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无反保现象的锁体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块形成一圆柱段,该圆柱段外套保险块复位扭簧的一头,保险块复位扭簧的另一头通过铆钉铆接于锁壳内。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无反保现象的锁体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块上开有多个长条形孔,长条形孔沿锁壳的高度方向排布并处于同一直线或者相平行;所述锁壳相对应地固定数根导柱,导柱分别横穿保险块的长条形孔,保险块可沿导柱滑动。
6.无反保现象的锁体保险机构,锁壳内设活动式呆舌板,呆舌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锁舌,锁舌在呆舌板的带动下作伸缩运动,并可伸出锁壳之外,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转动配合一旋钮式拨片,该拨片的旋钮部伸出锁壳的内面板之外,拨片形成外凸式拨动部;
所述锁壳内设滑动式保险块,保险块滑动到位后,能够阻挡呆舌板的第二端或解除对呆舌板第二端的阻挡;保险块的第一侧面形成一凹口,凹口内伸入拨片的拨动部,拨动部摆动后能够与凹口的上或下侧壁相顶触;保险块的第二侧面形成一斜面状的台阶;
所述锁壳通过圆柱销与一保险定位块转动配合,圆柱销未套保险定位块的部分外套保险定位块复位扭簧,保险定位块复位扭簧的一端定位于保险定位块的第一端,而另一端顶于锁壳之内,使保险定位块的第二端贴于保险块的第二侧面且始终保持一个朝向保险块的弹力;
保险块定位保险块复位扭簧的一头,该保险块复位扭簧的另一头定位锁壳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反保现象的锁体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的旋钮部呈一字型。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反保现象的锁体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块上开有多个长条形孔,长条形孔沿锁壳的高度方向排布并处于同一直线或者相平行;所述锁壳相对应地固定数根导柱,导柱分别横穿保险块的长条形孔,保险块可沿导柱滑动。
9.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无反保现象的锁体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块形成一圆柱段,该圆柱段外套保险块复位扭簧的一头,该保险块复位扭簧的另一头通过铆钉铆接于锁壳内。
10.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无反保现象的锁体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上开有多个长条形孔,各个长条形孔沿锁壳的高度方向排布并处于同一直线上或相平行;所述保险块形成与锁壳的长条形孔相对应的凸台,凸台相对应地置入锁壳的长条形孔内且可滑动。
CN2010102935532A 2010-09-27 2010-09-27 无反保现象的锁体保险机构 Active CN1019630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935532A CN101963008B (zh) 2010-09-27 2010-09-27 无反保现象的锁体保险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935532A CN101963008B (zh) 2010-09-27 2010-09-27 无反保现象的锁体保险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3008A CN101963008A (zh) 2011-02-02
CN101963008B true CN101963008B (zh) 2012-11-28

Family

ID=43516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935532A Active CN101963008B (zh) 2010-09-27 2010-09-27 无反保现象的锁体保险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630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9636A (zh) * 2019-08-12 2019-10-29 泛亚电子工业(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网络管理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657802A1 (de) * 1976-12-21 1978-06-22 Karl Seutter Sicherheitsschloss mit einer zusaetzlichen blockiereinrichtung fuer den schliess-riegel
EP1199427A1 (fr) * 2000-10-20 2002-04-24 Stremler Serrure à pêne coulissant à sécurité améliorée
CN2861405Y (zh) * 2006-01-24 2007-01-24 烟台三环集团乳山双连有限公司 快开快锁高保险防盗门锁
CN201133149Y (zh) * 2007-12-02 2008-10-15 程飞 快速开闭防盗锁
CN201137361Y (zh) * 2007-12-06 2008-10-22 贾君鑫 设有斜舌保险装置的锁具
FR2926579A1 (fr) * 2008-01-18 2009-07-24 Metalux Soc Par Actions Simpli Serrure de securite renforcee
CN201280851Y (zh) * 2008-10-30 2009-07-29 贾君鑫 一种内执手具有保险功能的锁具
CN201526189U (zh) * 2009-09-21 2010-07-14 杭州金指码实业有限公司 主锁舌自动上锁和快速开锁的锁体
CN201826603U (zh) * 2010-09-27 2011-05-11 杭州金指码实业有限公司 无反保现象的锁体保险机构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657802A1 (de) * 1976-12-21 1978-06-22 Karl Seutter Sicherheitsschloss mit einer zusaetzlichen blockiereinrichtung fuer den schliess-riegel
EP1199427A1 (fr) * 2000-10-20 2002-04-24 Stremler Serrure à pêne coulissant à sécurité améliorée
CN2861405Y (zh) * 2006-01-24 2007-01-24 烟台三环集团乳山双连有限公司 快开快锁高保险防盗门锁
CN201133149Y (zh) * 2007-12-02 2008-10-15 程飞 快速开闭防盗锁
CN201137361Y (zh) * 2007-12-06 2008-10-22 贾君鑫 设有斜舌保险装置的锁具
FR2926579A1 (fr) * 2008-01-18 2009-07-24 Metalux Soc Par Actions Simpli Serrure de securite renforcee
CN201280851Y (zh) * 2008-10-30 2009-07-29 贾君鑫 一种内执手具有保险功能的锁具
CN201526189U (zh) * 2009-09-21 2010-07-14 杭州金指码实业有限公司 主锁舌自动上锁和快速开锁的锁体
CN201826603U (zh) * 2010-09-27 2011-05-11 杭州金指码实业有限公司 无反保现象的锁体保险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3008A (zh) 201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88131B (zh) 用于引导门锁中的碰簧销锁死的装置
JP3210073U (ja) ロック
CN201526189U (zh) 主锁舌自动上锁和快速开锁的锁体
CN203391491U (zh) 盖章锁定装置
CN104234513A (zh) 榫眼的双向运转结构件
CN105113856B (zh) 插芯锁的斜舌机构
CN101963008B (zh) 无反保现象的锁体保险机构
CN106013966B (zh) 自触发静音逃生锁
CN201826603U (zh) 无反保现象的锁体保险机构
CN101627172B (zh) 具有高的使用灵活度的安全锁
CN102249135A (zh) 一种电梯轿顶安全窗
CN207063732U (zh) 斜锁舌智能锁
TWI631267B (zh) 兩軸控制側滑塊鎖
CN201236536Y (zh) 控制锁舌板伸缩的锁结构
CN101245677A (zh) 多元结构模块化、一体化锁机
JP4772655B2 (ja) シリンダー錠
CN102159782A (zh) 带具有椭圆头部的闩锁件的改良锁
CN110344673A (zh) 一种双开门锁具
CN210033008U (zh) 一种窗锁及基于窗锁的窗
CN206971950U (zh) 一种新型安全锁芯
CN204273797U (zh) 一种导轨锁住定位及解锁装置
CN105442956A (zh) 一种安全门锁
CN202157602U (zh) 迷宫锁以及与其配套使用的钥匙
CN108798254A (zh) 一种新型智能锁
CN103835589B (zh) 箱/包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ANGZHOU YIXINAN INDUSTRI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ANGZHOU JINZHIMA INDUST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103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310018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TO: 310051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030

Address after: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Binjiang District 310051 shore road 12 2 buildings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YixinAn Indust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18, Zhejiang, Jianggan Distric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No. 10 Avenue (East) No. 105, a third story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Jinzhima Industrial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