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59807A - 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装置 - Google Patents

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59807A
CN101959807A CN200980106977.9A CN200980106977A CN101959807A CN 101959807 A CN101959807 A CN 101959807A CN 200980106977 A CN200980106977 A CN 200980106977A CN 101959807 A CN101959807 A CN 1019598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supply
supply pipe
melten glass
flow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697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59807B (zh
Inventor
广濑元之
山下达也
佐野胜彦
野尻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C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598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98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598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98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5/00Melting in furnaces; Furnaces so far 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 manufacture
    • C03B5/16Special features of the melting process; Auxiliary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lass-melting furnaces
    • C03B5/225Refining
    • C03B5/2252Refining under reduced pressure, e.g. with vacuum refin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egasification And Air Bubble Elimination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 Glass Melting And Manufac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由过度减压导致的泡层增厚引起的减压脱泡效果的下降得到防止的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装置。一种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装置,包括内部的气压被设为低于大气压的使所供给的熔融玻璃中的泡上浮并破泡的减压脱泡槽、与所述减压脱泡槽连接的使脱泡处理前的熔融玻璃吸引上升而导入该减压脱泡槽的上升管、与所述减压脱泡槽连接的使脱泡处理后的熔融玻璃从该减压脱泡槽下降而导出的下降管,其特征在于,具有通过至少2条连接管与所述减压脱泡槽连接的中空结构的气氛控制部,在所述气氛控制部设有用于对该气氛控制部内进行排气而减压的排气口,在所述气氛控制部设有与至少1条所述连接管的关系满足下述(1)和(2)的第一气体供给管:(1)从所述第一气体供给管供给的气流横穿将由所述气氛控制部和所述连接管形成的开口部沿所述连接管的管轴方向延伸至所述气氛控制部内部而成的假想区域;(2)自所述第一气体供给管的前端沿该气体供给管的管轴延伸而成的假想线不通过由所述气氛控制部和所述连接管形成的开口部。

Description

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从连续供给的熔融玻璃中除去气泡的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为了提高成形玻璃制品的品质,在通过成形装置对用熔化炉将原料熔化而成的熔融玻璃进行成形前,采用将熔融玻璃内产生的气泡除去的澄清工序。
关于该澄清工序,已知下述减压脱泡方法:将熔融玻璃导入减压气氛内,在该减压气氛下使连续流动的熔融玻璃流内的气泡长大,从而使熔融玻璃内所含的气泡上浮,在熔融玻璃表面使气泡破泡而将其除去,然后从减压气氛中排出。
在这样的澄清工序中,为了促进熔融玻璃流内的气泡的成长或使气泡破泡,提出了各种方法。
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为了改善澄清操作的性能特性而使各种澄清促进剂含于能够玻璃化的物质、即玻璃原料中的技术方案。此外,专利文献1中,作为在减压条件下实施澄清的过程中对气泡的成长造成影响的要素,举出了熔融体物质上方的气体的性质、即熔融玻璃上方的气体的性质。
此外,专利文献2中揭示了通过使熔融玻璃受到澄清室中的减压来破坏已产生的泡沫的泡沫破坏方法。作为泡沫破坏方法,揭示了使用用于使气泡膨胀而破裂的机械旋转体的方法以及使喷射流冲击泡沫的方法。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2001-51545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3-89529号公报
发明的揭示
专利文献1中,作为改变熔融玻璃上方的气体的性质的方法,举出了选择空气的分压的方法、选择氮气型惰性气体富集的气氛的方法以及选择氮气型惰性气体的分压的方法,但关于熔融玻璃上方的气体是怎样的性质才能促进气泡的成长这一点却完全未揭示。此外,在减压条件下进行澄清时,来自熔融玻璃的挥发性气体成分和熔融玻璃所含的气泡的气体成分大量释放,因此存在经选择的空气的分压和经选择的氮气型惰性气体的分压容易下降的问题。此外,存在所选择的氮气型惰性气体富集的气氛的气体组成容易发生变化的问题。
此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方法在破坏澄清室内产生的泡沫方面有所不足。即,机械旋转体或喷射流的使用虽然能破坏已存在于熔融玻璃上的泡沫,但会使熔融玻璃流产生乱流,从而导致新的气泡产生。此外,在澄清室内,虽然能局部地破坏泡沫,但无法破坏在机械旋转体或喷射流的下游侧新产生的泡沫。此外,机械旋转体的使用可能会成为熔融玻璃的污染源,而喷射流的使用可能会使熔融玻璃的温度下降,使玻璃的品质下降。
此外,理论上讲,熔融玻璃上方的气氛的真空度越高(气氛的绝对压力越低),减压脱泡的效果应该越好,熔融玻璃流内的气泡就越少。但实际上,气氛的真空度(气氛的绝对压力)到达某一阶段后,气泡的生成速度超过基于破泡的气泡消失速度,熔融玻璃表面的泡层增厚,从而导致减压脱泡能力下降。该现象称为“由过度减压导致的泡层增厚”。结果,熔融玻璃流内的气泡反而增加。因此,能够充分发挥减压脱泡的效果的气氛的真空度(气氛的绝对压力)的范围相当狭窄,出现即使是大气压的变化等外因也可影响减压脱泡的效果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效果优良的减压脱泡装置,更具体而言,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由过度减压导致的泡层增厚引起的减压脱泡效果的下降得到防止的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装置。
本发明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进行认真研究后发现,因熔融玻璃表面的气泡的破泡而产生的气体成分滞留在减压脱泡槽内流通的熔融玻璃的上方,因而减压脱泡的效果下降。以下,本说明书中,将因熔融玻璃表面的气泡的破泡而产生的气体成分称为“来自熔融玻璃的气体成分”,将来自熔融玻璃的气体成分滞留在减压脱泡槽内流通的熔融玻璃的上方的现象称为“来自熔融玻璃的气体成分的滞留”。
可以认为,如果来自熔融玻璃的气体成分发生滞留,则熔融玻璃上方的气氛(减压脱泡槽内部的熔融玻璃的上部空间)中来自熔融玻璃的气体成分的分压升高,所以上浮至熔融玻璃表面的气泡不易破泡,减压脱泡的效果下降。
此外,本发明人发现,通过消除来自熔融玻璃的气体成分的滞留,熔融玻璃表面的破泡速度提高,可抑制由过度减压导致的泡层增厚。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的本发明人的发现而完成的发明,提供一种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装置(以下称为“本发明的减压脱泡装置”),包括内部的气压被设为低于大气压的使所供给的熔融玻璃中的泡上浮并破泡的减压脱泡槽、与所述减压脱泡槽连接的使脱泡处理前的熔融玻璃吸引上升而导入该减压脱泡槽的上升管、与所述减压脱泡槽连接的使脱泡处理后的熔融玻璃从该减压脱泡槽下降而导出的下降管,其特征在于,具有通过至少2条连接管与所述减压脱泡槽连接的中空结构的气氛控制部,在所述气氛控制部设有用于对该气氛控制部内进行排气而减压的排气口,在所述气氛控制部设有与至少1条所述连接管的关系满足下述(1)和(2)的第一气体供给管:
(1)从所述第一气体供给管供给的气流横穿将由所述气氛控制部和所述连接管形成的开口部沿所述连接管的管轴方向延伸至所述气氛控制部内部而成的假想区域;
(2)自所述第一气体供给管的前端沿该气体供给管的管轴延伸而成的假想线不通过由所述气氛控制部和所述连接管形成的开口部。
本发明的减压脱泡装置中,将所述连接管的数量设为X时,较好是所述第一气体供给管的数量在X-1以下,但所述第一气体供给管的数量在1以上。
本发明的减压脱泡装置中,较好是从所述第一气体供给管供给的气流为水蒸气浓度在60摩尔%以下的低水分气流。
本发明的减压脱泡装置中,较好是还设有向所述减压脱泡槽内的熔融玻璃的上部空间供给水蒸气浓度在60摩尔%以下的低水分气体的第二气体供给管。
本发明的减压脱泡装置中,藉由通过从第一气体供给管以横穿假想区域的方式供给气流而产生的文丘里效应,在气氛控制部与减压脱泡槽之间产生压力差,由该压力差产生在气氛控制部和减压脱泡槽循环的气流。通过该气流,可以消除来自熔融玻璃的气体成分的滞留。通过消除来自熔融玻璃的气体成分的滞留,可防止减压脱泡效果的下降。
此外,通过消除来自熔融玻璃的气体成分的滞留,由过度减压导致的泡层增厚变得不易发生。其结果是,可以进一步提高减压脱泡槽内的真空度,能够提高减压脱泡的效果。
从第一气体供给管供给的气体采用水蒸气浓度在60摩尔%以下的低水分气体时,除了消除来自熔融玻璃的气体成分的滞留的效果之外,还可期待减压脱泡槽内的熔融玻璃上方的气氛中的水蒸气浓度下降的效果。通过使该气氛的水蒸气浓度降低,可以防止减压脱泡槽内的熔融玻璃表面的泡层增厚而发生暴沸,能够进一步提高减压脱泡的效果。
此外,通过使该气氛的水蒸气浓度降低,可以抑制例如B、Cl、F、S等熔融玻璃中的容易挥散的特定成分的挥散,能够抑制这些成分的挥散引起的玻璃组成的变化。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减压脱泡装置的一结构例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减压脱泡装置10的假想区域19的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与图2同样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与图2同样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与图2同样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与图2同样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与图2同样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减压脱泡装置的另一结构例的剖视图。
符号的说明
10,10’:减压脱泡装置
11:减压脱泡槽
12:上升管
13:下降管
14:气氛控制部
15,16:连接管
17:排气口
18:开口部
19:假想区域
20:第一气体供给管
21:假想线
24:第二气体供给管
100,120:气流
140:低水分气体
200:熔化槽
220:上游槽
240:下游槽
G:熔融玻璃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减压脱泡装置的一结构例的剖视图。图1所示的减压脱泡装置10具有呈圆筒形状的减压脱泡槽11。减压脱泡槽11的内部气压被设为低于大气压,使所供给的熔融玻璃G中的泡上浮并破泡。减压脱泡槽11上连接有上升管12和下降管13。上升管12是使脱泡处理前的熔融玻璃G吸引上升而导入该减压脱泡槽11的熔融玻璃G的导入单元。因此,上升管12的下端部浸渍于上游槽220内的熔融玻璃G中。熔融玻璃G从熔化槽200被供给至上游槽220。另一方面,下降管13是使脱泡处理后的熔融玻璃G从该减压脱泡槽11下降而导出的熔融玻璃G的导出单元。因此,下降管13的下端部浸渍于下游槽240内的熔融玻璃G中。下游槽240内的熔融玻璃被导出至后续工序的处理槽(未图示)。
以下,本说明书中提及“上游”和“下游”时,是指在减压脱泡装置10中流通的熔融玻璃G的流动方向的上游和下游。
还有,减压脱泡槽11通常收纳于减压壳体内,通过对减压壳体进行减压吸引,从而将减压脱泡槽11内部的气压保持在低于大气压的减压状态,但未图示。另一方面,减压脱泡槽11未收纳于减压壳体内的情况下,通过使用真空泵等对减压脱泡槽11的熔融玻璃G的上部空间进行减压吸引,从而将减压脱泡槽11内部的气压保持在低于大气压的减压状态。
本发明的减压脱泡装置10具有通过至少2条连接管15,16与减压脱泡槽11连接的气氛控制部14。气氛控制部14的内部呈中空结构,设有用于对该气氛控制部14内进行排气而减压的排气口17。气氛控制部14形成在该气氛控制部14和减压脱泡槽11内的熔融玻璃G的上部空间循环的气流120的通路。因此,本发明的减压脱泡装置10中,通过从排气口17对气氛控制部14内进行排气而减压,从而将减压脱泡槽11内部的气压保持在低于大气压的减压状态。减压脱泡装置10具有减压壳体的情况下,通过对减压壳体进行减压吸引,气氛控制部14内部从排气口17被排气减压,从而使减压脱泡槽11内部的气压被保持在低于大气压的减压状态。另一方面,减压脱泡槽11不具有减压壳体的情况下,通过使用真空泵等从排气口17对气氛控制部14内进行排气而减压,从而将减压脱泡槽11内部的气压保持在低于大气压的减压状态。
在这里,气氛控制部14形成在该气氛控制部14和减压脱泡槽11内的熔融玻璃G的上部空间循环的气流120的通路,因此连接管15,16必须在减压脱泡槽11内的熔融玻璃G的液面的上方与减压脱泡槽11连接。因此,如图1所示,将气氛控制部14配置于减压脱泡槽11的上方是优选的形态。但是,只要连接管15,16在减压脱泡槽11内的熔融玻璃G的液面的上方与减压脱泡槽11连接即可,也可以将气氛控制部14配置于减压脱泡槽11的侧方。
此外,为了形成在该气氛控制部14和减压脱泡槽11内的熔融玻璃G的上部空间循环的气流120的通路,连接管15,16需要至少2条。还有,图1所示的减压脱泡装置10中,通过2条连接管15,16将减压脱泡槽11与气氛控制部14连接,但也可以通过3条以上的连接管将减压脱泡槽11与气氛控制部14连接。
此外,如果流入减压脱泡槽11的气流120的温度低,则可能会对减压脱泡槽11内的熔融玻璃G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气氛控制部14和连接管15,16较好是具有加热机构。但是,并不是必须在气氛控制部14和所有的连接管15,16设置加热机构,只要至少在气流120流入减压脱泡槽11的一侧的连接管(图1的情况为连接管15)设置加热机构,就可以消除温度低的气流120流入减压脱泡槽11而对减压脱泡槽11内的熔融玻璃G造成不良影响的隐患。
本发明的减压脱泡装置10中设有向气氛控制部14内供给气体的第一气体供给管20。在这里,第一气体供给管20与至少1条连接管(图1的情况为连接管16)的关系满足下述(1)和(2):
(1)从第一气体供给管20供给的气流100横穿将由气氛控制部14和连接管16形成的开口部18沿连接管16的管轴方向延伸至气氛控制部14内部而成的假想区域19(图1的情况为气氛控制部14内的开口部18的上方的区域);
(2)自第一气体供给管20的前端沿该气体供给管20的管轴延伸而成的假想线21(参照图5)不通过由气氛控制部14和连接管16形成的开口部18。
以下,对必须满足(1)、(2)的理由进行说明。
如果从第一气体供给管20以横穿开口部18上方的假想区域19的方式供给气流100,则根据伯努利法则(式(1)),第一气体供给管20的出口附近的压力下降,产生文丘里效应。
p/ρ+v2/2g+z=常量(1)
p:第一气体供给管20的出口周边的压力(Pa),ρ:气流100的密度(kg/m3),g:重力加速度(m/s),v:气流100的流速(m/s),z:气氛控制部14内的第一气体供给管20的出口部的高度(自气氛控制部底面的高度)(m)。
其结果是,在与减压脱泡槽11之间形成压力梯度,产生开口部18附近的压力比减压脱泡槽11的压力低的压力差。藉由该压力差,开口部18附近的压力(即连接管16侧的压力)降低,在自由气氛控制部14和连接管15形成的开口部通过减压脱泡槽11至开口部18的区域产生压力梯度。其结果是,产生在气氛控制部14和减压脱泡槽11内的熔融玻璃G的上方空间循环的气流(以下称为“在气氛控制部和减压脱泡槽循环的气流”)120。
在这里,形成足以产生在气氛控制部和减压脱泡槽循环的气流120的压力差所需的气流100的流速v根据气流100的密度ρ、气氛控制部14内的第一气体供给管20的出口部的高度z和开口部18的面积A而不同,如果气流100的流速v满足下述式(2),则形成足以产生在气氛控制部和减压脱泡槽循环的气流120的压力差。
v>A/0.031×[5.487×10-6×(1/56.353-1/ρ)+19.6×(0.163-z)+7.52]1/2   (2)
气流100的流速v较好是满足下述式(3),更好是满足下述式(4)。
v>A/0.031×[5.487×10-6×(1/56.353-1/ρ)+19.6×(0.163-z)+8.42]1/2  (3)
v>A/0.031×[5.487×10-6×(1/56.353-1/ρ)+19.6×(0.163-z)+9.82]1/2  (4)
产生在气氛控制部14和减压脱泡槽11循环的气流120的结果是,消除来自熔融玻璃G的气体成分的滞留。即,来自熔融玻璃G的气体成分不发生滞留,通过气流120被送至气氛控制部14。送至气氛控制部14的来自熔融玻璃G的气体成分从排气口17被释放至外部。送至气氛控制部14的来自熔融玻璃G的气体成分的一部分有时通过气流120被送回减压脱泡槽11内的熔融玻璃G的上方空间,但因为存在在减压脱泡槽11内的熔融玻璃G的气氛控制部14和减压脱泡槽11循环的气流120且来自熔融玻璃G的气体成分被气流120稀释,所以来自熔融玻璃G的气体成分的滞留的可能性被控制到最低限度。还有,由于来自熔融玻璃G的气体成分被气流120稀释,因而来自熔融玻璃G的气体成分在冷却的过程中附着于减压脱泡装置10内或在从排气口17释放后附着于体系内的情况得到防止。
可以认为,如果来自熔融玻璃G的气体成分发生滞留,则减压脱泡槽11内的熔融玻璃G上方的气氛中,来自熔融玻璃G的气体成分的分压升高,因此上浮至熔融玻璃G表面的气泡不易破泡,减压脱泡的效果下降。
本发明的减压脱泡装置10中,来自熔融玻璃G的气体成分的滞留得到消除,因而不会发生减压脱泡效果的下降,减压脱泡的效果优良。
此外,如果来自熔融玻璃G的气体成分发生滞留,则发生由过度减压导致的泡层增厚,减压脱泡的效果大幅下降,但在本发明的减压脱泡装置10中,来自熔融玻璃G的气体成分的滞留得到消除,因此即使将减压脱泡槽11的真空度提高至比以往更高的程度,也可抑制由过度减压导致的泡层增厚。因此,可将减压脱泡槽11的真空度提高至比以往更高的程度(可将减压脱泡槽11的绝对压力降低至比以往更低的程度),可进一步提高减压脱泡的效果。
如图1所示,产生在气氛控制部14和减压脱泡槽11循环的气流120时,连接管16成为将气流120从减压脱泡槽11导出的气流导出管,连接管15成为将气流120导入减压脱泡槽11的气流导入管。因此,像图1所示的减压脱泡槽10那样具有2条连接管15,16的情况下,必须设置与任意一方的连接管的关系满足上述(1)、(2)的第一气体供给管,不能设置与另一方的连接管的关系满足上述(1)、(2)的第一气体供给管。另一方面,减压脱泡槽3具有3条以上的连接管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与2条以上的连接管的关系满足上述(1)、(2)的第一气体供给管,但不能设置与至少1条连接管的关系满足上述(1)、(2)的第一气体供给管。
即,本发明的减压脱泡装置中,将连接管的数量设为X时,第一气体供给管的数量必须在X-1以下,但第一气体供给管的数量在1以上。
为了形成开口部18附近的压力比减压脱泡槽11的压力低的压力差,从第一气体供给管20供给的气流100必须横穿假想区域19。图1中,第一气体供给管20的前端位于假想区域19内,以横穿该假想区域19的方式向上游方向供给气流100。图2是表示减压脱泡装置10的假想区域19的附近的局部放大图,第一气体供给管20的前端的位置与图1不同。图2中,第一气体供给管20的前端位于比假想区域19更靠近下游侧的位置,向上游方向供给气流100。以横穿该假想区域19的方式向上游方向供给气流100。只要气流100的流速足够大而能够以横穿该假想区域19的方式供给气流100,也可以是这样的配置。
此外,图1的减压脱泡装置10中,通过使从气氛控制部14的上方插入的第一气体供给管的前端向上游方向弯曲,从而以横穿该假想区域19的方式向上游方向供给气流100,但也可以从气氛控制部14的下游侧端面沿水平方向插入第一气体供给管,以横穿该假想区域19的方式向上游方向供给气流100。
另一方面,图3是与图2同样的局部放大图,从前端位于比假想区域19更靠近下游侧的位置的第一气体供给管20向下游方向供给气流100。该情况下,气流100未横穿假想区域19,所以不满足上述(1),无法形成开口部18附近的压力比减压脱泡槽11的压力低的压力差。即使是与图3同样的配置,在第一气体供给管20的前端位于比假想区域19更靠近上游侧的位置且向下游方向供给气流100的情况下,气流100横穿假想区域19,所以满足上述(1),可以形成开口部18附近的压力比减压脱泡槽11的压力低的压力差。
此外,图4是与图2同样的局部放大图,第一气体供给管20的前端的朝向与图2不同,朝向斜下方。该情况下,从第一气体供给管20供给的气流100被供给向比假想区域19更靠近该气体供给管的一侧(下游侧)的气氛控制部14的底部,所以气流100未横穿假想区域19,不满足上述(1),无法形成开口部18附近的压力比减压脱泡槽11的压力低的压力差。
为了形成开口部18附近的压力比减压脱泡槽11的压力低的压力差,从第一气体供给管20供给的气流100必须横穿假想区域19,气流100不能喷入连接管16。因此,必须以自气体供给管20的前端沿该气体供给管20的管轴延伸而成的假想线21不通过开口部18的方式配置第一气体供给管20。图5与图2同样,是图1所示的减压脱泡装置10的假想区域附近的局部放大图。图5中,假想线21沿水平方向向上游方向延伸,不通过开口部18,满足上述(2)。
图6是与图5同样的局部放大图,第一气体供给管20的前端的朝向与图5不同,假想线21朝向斜下方,通过开口部18,因此不满足上述(2)。
图7是与图6同样的局部放大图,假想线21朝向斜下方,但气氛控制部14内的第一气体供给管20的高度与图6的气体供给管20不同,因此假想线21不通过开口部18,满足上述(2)。即使是与之同样假想线21朝向斜下方的情况,假想线21朝向斜下方的角度比图6的气体供给管20小而不通过开口部18时也满足上述(2)。
本发明的减压脱泡装置中以满足上述(1)、(2)的方式配置第一气体供给管即可,并不局限于图示的形态和上述中说明的形态。图示的形态和上述中说明的形态中,气流100的供给方向为上游方向或下游方向,但气流100的供给方向是除此以外的方向,例如可以是图纸的纸外方向或纸内方向。该情况下,相对于开口部18在图纸的纸内侧或纸外侧配置第一气体供给管20,以横穿假想区域19的方式向图纸的纸外方向或纸内方向供给气流100。
此外,图示的形态中,向水平方向或斜下方供给气流100,但也可以向斜上方供给气流。但是,为了有效地形成开口部18附近的压力比减压脱泡槽11的压力低的压力差,气流100的供给方向较好是与连接管16的管轴正交的方向,即水平方向。但是,该情况下,并不需要向严格意义上与连接管16的管轴正交的方向供给气流100,向与连接管16的管轴大致正交的方向供给气流100即可。在这里,与连接管16的管轴大致正交的方向在将该与管轴正交的方向设为0度时优选在±45度的范围内,较好是在±25度的范围内,更好是在±15度的范围内。
此外,图示的形态中,将下游侧的连接管16作为气流导出管,上游侧的连接管15作为气流导入管,但也可以将上游侧的连接管15作为气流导出管,下游侧的连接管16作为气流导入管。该情况下,设置与连接管15的关系满足上述(1)、(2)的第一气体供给管。
此外,连接管的数量在3条以上时,成为气流导出管的连接管和成为气流导入管的连接管的配置可以适当选择。例如,图1所示的减压脱泡装置中,在上游侧的连接管15与下游侧的连接管16之间设置第3条连接管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与连接管15,16的关系满足上述(1)、(2)的第一气体供给管,将连接管15,16作为气流导出管,第3条连接管作为气流导入管。或者,也可以设置与第3条连接管的关系满足上述(1)、(2)的第一气体供给管,将第3条连接管作为气流导出管,连接管15,16作为气流导入管。
此外,在气氛控制部14和减压脱泡槽11循环的气流120的方向并不局限于图示的形态,可以是与图示的形态相反的方向。例如,将上游侧的连接管15作为气流导出管、下游侧的连接管16作为气流导入管的情况下,在气氛控制部14和减压脱泡槽11循环的气流120的方向呈与图示的形态相反的方向。
此外,图示的形态中,2条连接管的位置关系为上游侧和下游侧,但连接管的位置关系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2条连接管的位置关系设为图纸的纸外侧和纸内侧。该情况下,在气氛控制部14和减压脱泡槽11循环的气流120的方向呈与图示的形态中的气流120的方向正交的方向(气氛控制部14内的气流的方向和减压脱泡槽11内的熔融玻璃G的上方的气流的方向分别为图纸的纸外侧和纸内侧或者图纸的纸内侧和纸外侧)。该情况下,减压脱泡槽11内的气流120的方向呈与熔融玻璃G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像图示的形态那样,减压脱泡槽11呈熔融玻璃G的流动方向上较长的形状的情况下,从消除来自熔融玻璃G的气体成分的滞留方面来看,减压脱泡槽11内的熔融玻璃G的上方的气流120的方向较好是与熔融玻璃G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或相反的方向,但减压脱泡槽呈纵横方向上的长度没有显著差异的形状(例如减压脱泡槽的平面形状为正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形状)的情况下,减压脱泡槽11内的气流120的方向即使是与熔融玻璃G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也可以消除来自熔融玻璃G的气体成分的滞留。
在形成开口部18附近的压力比减压脱泡槽11的压力低的压力差方面,对从第一气体供给管20供给的气流100没有特别限定。但是,气流100的成分较好是不会对熔融玻璃G或所制造的玻璃制品以及玻璃制造设备、特别是减压脱泡装置造成不良影响的成分。因此,较好是气流100的成分中不含具有腐蚀性、爆炸性的气体。
从第一气体供给管20供给的气流100采用水蒸气浓度在60摩尔%以下的低水分气体时,除了消除来自熔融玻璃G的气体成分的滞留的效果之外,还可期待减压脱泡槽11内的熔融玻璃G上方的气氛中的水蒸气浓度下降的效果,所以优选。
用作气流100的低水分气体只要水蒸气浓度在60摩尔%以下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作为这样的低水分气体的具体例子,可以例举大气、干燥空气、N2和Ar这样的惰性气体等。作为气流100,可以使用这些低水分气体中的1种,也可以使用多种低水分气体的混合气体。
气流100采用低水分气体时,优选水蒸气浓度在50摩尔%以下,较好是在40摩尔%以下,更好是在30摩尔%以下,更好是在25摩尔%以下,更好是在20摩尔%以下,更好是在15摩尔%以下,更好是在10摩尔%以下,特别好是在5摩尔%以下。
减压脱泡槽11内的熔融玻璃G上方的气氛的水蒸气浓度较好是被降低至60摩尔%以下。通过使该气氛的水蒸气浓度在60摩尔%以下,可以防止减压脱泡槽内的熔融玻璃表面的泡层增厚而发生暴沸,能够进一步提高减压脱泡的效果。
此外,因为存在该气氛的水蒸气浓度越低、则熔融玻璃表面的泡层越薄的倾向,所以减压脱泡槽11内的熔融玻璃G上方的气氛的水蒸气浓度较好是在50摩尔%以下,更好是在40摩尔%以下。另外,如果水蒸气浓度在30摩尔%以下,则存在泡层进一步变薄的倾向,所以优选。
此外,如果该气氛的水蒸气浓度低,则根据玻璃组成,存在气泡一个一个地收缩或破泡的情况,由此泡层进一步变薄,所以优选。具体来说,熔融玻璃为硼硅酸盐玻璃的情况下,如果水蒸气浓度在30摩尔%以下,则存在气泡显著收缩的倾向。还有,这里所说的硼硅酸盐玻璃例如具有以下的组成。
组成的范围:SiO2:55~74、Al2O3:10~20、B2O3:5~12、Al2O3/B2O3:1.5~3、MgO:0~5、CaO:0~5、SrO:0~12、BaO:0~12、SrO+BaO:6~12(单位为质量%)。
另外,如果减压脱泡槽11内的熔融玻璃G上方的气氛的水蒸气浓度低,则经减压脱泡而制造的玻璃制品中不易残存被视作缺陷的尺寸的气泡,所以优选。如果该气氛的水蒸气浓度进一步降低,则经减压脱泡而制造的玻璃制品中产生缺陷的概率进一步降低,所以更好是在25摩尔%以下,更好是在20摩尔%以下,更好是在15摩尔%以下,更好是在10摩尔%以下,更好是在5摩尔%以下。
此外,通过使减压脱泡槽11内的熔融玻璃G上方的气氛的水蒸气浓度在60摩尔%以下,可以抑制熔融玻璃G中的特定成分(硼等)的挥散。通过抑制硼等成分的挥发,不仅可以防止硼等的组成变化,还可以抑制组成变化引起的平坦度的劣化。
此外,由于还可以抑制易挥发的例如Cl、F、S等其他成分的挥散,因此不仅可以防止这些成分的组成变化,还可以抑制组成变化引起的平坦度的劣化。
这些Cl、F、S等成分的挥散被认为受到气氛中的水分的较大影响。例如,F被认为形成HF挥散,S被认为形成H2SO4挥散。因此,可以认为通过使减压脱泡槽11内的熔融玻璃G上方的气氛的水蒸气浓度在某一定值以下,能够抑制上述成分的挥发和伴随该挥发的上述成分的组成变化。
此外,玻璃的特性根据其用途有非常细致的标准,玻璃的组成非常详细地确定以符合其标准。例如,当然对于硼的含量也有标准,以往的方法中,由于硼发生挥散,因此必须使用大量的硼作为原料。此外,以往硼挥散的量根据条件而各不相同,有时可能会超出硼的含量的标准。本发明的减压脱泡装置中,通过抑制硼的挥散,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是有用的。
从这一点来看,也可以认为本发明的减压脱泡装置特别适合用于对硼硅酸盐玻璃进行减压脱泡的情况,更不用说一般的玻璃。
用作气流100的低水分气体较好是氧浓度比空气中的氧浓度低的气体。该氧浓度较好是在15体积%以下,更好是在10体积%以下,更好是在5体积%以下。此外,用作气流100的低水分气体较好是不含氧的气体,例如氮气、氩气、CO2等。
减压脱泡槽11由于是熔融玻璃G的导管,因此必须采用耐热性和对熔融玻璃的耐蚀性良好的材料,可广泛地使用铂或铂合金。通过使用氧浓度比空气中的氧浓度低的气体作为用作气流100的低水分气体,在减压脱泡槽的材质采用铂和铂合金的情况下,可以抑制该铂的氧化,延长减压脱泡槽的寿命,并且抑制玻璃制品中由该铂产生缺陷,所以优选。
作为铂合金的具体例子,可以例举铂-金合金、铂-铑合金。此外,作为用于减压脱泡槽的耐热性和对熔融玻璃的耐蚀性良好的材料的其他例子,可以例举陶瓷类的非金属无机材料、致密质耐火材料。作为致密质耐火物的具体例子,可以例举例如氧化铝类电铸耐火材料、氧化锆类电铸耐火材料、氧化铝-氧化锆-二氧化硅类电铸耐火材料等电铸耐火材料,以及致密质氧化铝类耐火材料、致密质氧化锆-二氧化硅类耐火材料和致密质氧化铝-氧化锆-二氧化硅类耐火材料等致密质烧成耐火材料。
还有,图1所示的减压脱泡装置10中,与减压脱泡槽11同样,作为成为熔融玻璃G的导管的上升管12和下降管13的材料也可以采用铂或铂合金或者致密质耐火材料。
气氛控制部14、连接管15,16和第一气体供给管20不是熔融玻璃G的导管,所以它们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例如不锈钢、铂、铂合金等金属材料或陶瓷、氧化铝等耐火性·耐腐蚀性材料。
还有,本发明的减压脱泡装置10中,关于形成在气氛控制部14和减压脱泡槽11循环的气流120的目的,只要可以消除来自熔融玻璃G的气体成分的滞留即可,所以实施减压脱泡的过程中并不需要始终形成气流120。因此,只要可以消除来自熔融玻璃G的气体成分的滞留,可以在实施减压脱泡的过程中定期地形成气流120,例如可以按照每1小时1~30秒左右的比例形成气流120。还有,由于定期地形成气流120,因此定期地从第一气体供给管20供给气流100即可。
本发明的减压脱泡装置10中,为了降低减压脱泡槽11内的熔融玻璃G上方的气氛的水蒸气浓度,可以设置向减压脱泡槽11内的熔融玻璃G的上部空间供给水蒸气浓度在60摩尔%以下的低水分气体140的第二气体供给管。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减压脱泡装置的另一结构例的剖视图。图8所示的减压脱泡装置10’中,从作为气流导入管的连接管15插入第二气体供给管24,该第二气体供给管24的前端位于减压脱泡槽11内的熔融玻璃G的上部空间。还有,关于从第二气体供给管24供给的水蒸气浓度在60摩尔%以下的低水分气体的具体例子,与关于作为气流100供给的低水分气体所记载的例子相同。
还有,第二气体供给管只要可以向减压脱泡槽11内的熔融玻璃G的上部空间供给水蒸气浓度在60摩尔%以下的低水分气体即可,并不局限于图8所示的形态。例如,可以将第二气体供给管从作为气流导出管的连接管16插入减压脱泡槽11内的熔融玻璃G的上部空间。此外,可以将第二气体供给管从除连接管15,16以外的部分、例如减压脱泡槽11的上游侧或下游侧的端面插入减压脱泡槽11内的熔融玻璃G的上部空间。但是,像图8所示的形态那样使低水分气体140的供给方向为不阻碍气流120(参照图1)的方向时,不会使气流在减压脱泡槽11内产生乱流,所以优选。
此外,第二气体供给管24的出口侧的位置只要可以向减压脱泡槽11内的熔融玻璃G的上部空间供给水蒸气浓度在60摩尔%以下的低水分气体即可,并不局限于图8所示的形态。例如,图8所示的形态中,第二气体供给管24的前端位于减压脱泡槽11内的熔融玻璃G的上部空间,但第二气体供给管24的前端可以在连接管15内,也可以在连接管15上方的气氛控制部14内。
本发明的减压脱泡装置可以具有除上述以外的结构。例如,为了在熔融玻璃G的表面(液面)附近形成气流120,可以在减压脱泡槽11顶部的内侧设置用于向下方引导气流120的挡板。
本发明的减压脱泡装置10的各构成要件的尺寸可以根据需要适当选择。不论减压脱泡槽11是铂制或铂合金制,或者是致密质耐火材料制,减压脱泡槽11的尺寸都可以根据所使用的减压脱泡装置和减压脱泡槽11的形状适当选择。如图1所示的圆筒形状的减压脱泡槽11的情况下,其尺寸的一例如下。
水平方向上的长度:1~20m
内径:0.2~3m(截面圆形)
减压脱泡槽11为铂制或铂合金制的情况下,壁厚较好是在4mm以下,更好是0.5~1.2mm。
减压脱泡槽并不局限于截面圆形的圆筒形状的槽,还可以是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或半圆形状的近似圆筒形状的槽或者截面为矩形的筒形状的槽。
不论是铂制或铂合金制,或者是致密质耐火材料制,上升管12和下降管13都可以根据所使用的减压脱泡装置适当选择。例如,图1所示的减压脱泡装置10的情况下,上升管12和下降管13的尺寸的一例如下。
内径:0.05~0.8m,较好是0.1~0.6m
长度:0.2~6m,较好是0.4~4m
上升管12和下降管13为铂制或铂合金制的情况下,壁厚较好是0.4~5mm,更好是0.8~4mm。
气氛控制部14、连接管15,16的尺寸可以根据所使用的减压脱泡装置、特别是减压脱泡槽适当选择,其一例如下。
气氛控制部
内径:0.1~3m,较好是0.1~2m
长度:0.8~22m,较好是1~20m
连接管
内径:0.05~0.5m,较好是0.05~0.3m
长度:0.1~1m,较好是0.1~0.8m
第一气体供给管内径
内径:3~50mm,较好是5~20mm
气氛控制部14、连接管15,16的壁厚根据构成材料而不同,为不锈钢制的情况下,分别较好是以下的壁厚。
气氛控制部
0.5~2mm,较好是0.5~1.5mm
连接管
0.5~2mm,较好是0.5~1.5mm
第二气体供给管内径
内径:3~50mm,较好是5~20mm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中,使用Fluent进行减压脱泡槽内的熔融玻璃G的上部空间的气流分析,对从第一气体供给管向假想区域供给气流而产生的文丘里效应以及基于由文丘里效应产生的在气氛控制部和减压脱泡槽内的熔融玻璃的上部空间循环的气流的来自熔融玻璃的气体成分的滞留的消除进行评价。还有,作为减压脱泡装置,使用下述装置作为模型:像图8所示的减压脱泡槽10那样,从第一气体供给管20向与下游侧的连接管16的开口部18上方的假想区域19供给气流100,从自上游侧的连接管15插入减压脱泡槽11内的熔融玻璃G的上部空间的第二气体供给管24供给低水分气体24。或者,使用下述装置作为模型:与图8不同,将第一气体供给管20设于上游侧的连接管15的上方来供给气流100,从自下游侧的连接管16插入减压脱泡槽11内的熔融玻璃G的上部空间的第二气体供给管24供给低水分气体24。还有,气流100和低水分气体140都供给N2而模型化。
作为模型使用的减压脱泡装置10的各部的尺寸如下。
减压脱泡槽11:全长10m,内径1m(截面半圆形状)
气氛控制部14:全长10m,内径2m(圆筒形状)
连接管15,16:全长0.8m,内径0.3m(圆筒形状)
连接管15,16分别设于减压脱泡槽11的顶部,具体为与减压脱泡槽11的上游侧端部相距0.1m的位置和与下游侧端部相距0.1m的位置。
排气口17:内径0.05m(圆筒形状),设于气氛控制部14的长边方向的中央位置的顶部。
第一气体供给管20:与图8不同,将内径Φ5mm的圆形的不锈钢制喷嘴沿水平方向从气氛控制部14的下游端中央插入。不论将第一气体供给管20设于下游侧或上游侧中的任一方,第一气体供给管的前端的位置都为自开口部18向下游侧5mm、自气氛控制部14的底面高10mm的位置。
第二气体供给管24:将内径Φ15mm的圆形的不锈钢制喷嘴经由连接管15从气氛控制部14的顶部插入减压脱泡槽11的熔融玻璃G的上部空间。第二气体供给管24的前端的位置为自减压脱泡槽11的上部壁面向下方10mm的位置。
对于减压脱泡槽11内的熔融玻璃G的上部空间内的压力恒定且气氛控制部14内恒定为压力350mmHg、温度1400℃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气流分析采用非反应化学物种的输送模型、标准k-ε模型、标准壁函数。不考虑入口扩散、扩散能量,其他设定参数采用默认值。气流分析的流体物性采用Fluent数据库内的由N2和挥散H2O形成的混合物的值(下述)。
粘度:1.72×10-5[kg/m·s]
热导率:0.0454[W/m·K]
质量扩散系数:2.88×10-5[m2/s]
密度:ρ=pMw/RT(非压缩性理想气体方程)
比热:cp=∑iYicp,i(基于化学物种的比热的质量分数平均式)[J/kg·K]
虽然认为从减压脱泡槽11内的熔融玻璃G挥散SO3、O2、B2O3、H2O等多种气体,但本分析中为了方便而假设仅H2O以2.00NL/分钟挥散。
以下,本说明书中,将从减压脱泡槽11内的熔融玻璃G挥散的气体简称为“挥散气体”。
不考虑减压脱泡槽11内的熔融玻璃G的流动,挥散气体和从第二气体供给管供给的N2通过速度边界条件定义。
气流分析中,作为来自减压脱泡槽11内的熔融玻璃G的挥散气体的浓度,对熔融玻璃G上方的气氛的挥散气体的平均浓度(以下也称“熔融玻璃G上方的挥散气体的平均浓度”)进行了评价。还有,将熔融玻璃G的液面附近(熔融玻璃的液面上方5mm处)的挥散气体浓度作为评价指标。
此外,对气氛控制部14与连接管15的开口部附近的压力以及气氛控制部14与连接管16的开口部18附近的压力(以下,前者也称“上游侧开口部压力”,后者也称“下游侧开口部压力”)进行了评价。
此外,对从减压脱泡槽11介以连接管15向气氛控制部14排出的气体量以及从减压脱泡槽11介以连接管16向气氛控制部14排出的气体的流量(以下,前者也称“上游侧排出流量”,后者也称“下游侧排出流量”)进行了评价。
(实施例1、2、3、4、5及比较例1)
实施例1中,将第一气体供给管20设置于下游侧的连接管16的上部,以体积流量2NL/分钟供给作为气流100的N2,对熔融玻璃G上方的挥散气体的平均浓度、上游侧开口部压力、下游侧开口部压力、上游侧排出流量和下游侧排出流量进行了评价。
实施例2中,将第一气体供给管20设置于下游侧的连接管16的上部,以体积流量10NL/分钟供给作为气流100的N2,对熔融玻璃G上方的挥散气体的平均浓度、上游侧开口部压力、下游侧开口部压力、上游侧排出流量和下游侧排出流量进行了评价。
实施例3中,将第一气体供给管20设置于下游侧的连接管16的上部,以体积流量15NL/分钟供给作为气流100的N2,对熔融玻璃G上方的挥散气体的平均浓度、上游侧开口部压力、下游侧开口部压力、上游侧排出流量和下游侧排出流量进行了评价。
实施例4中,将第一气体供给管20设置于下游侧的连接管16的上部,以体积流量50NL/分钟供给作为气流100的N2,对熔融玻璃G上方的挥散气体的平均浓度、上游侧开口部压力、下游侧开口部压力、上游侧排出流量和下游侧排出流量进行了评价。
实施例5中,将第一气体供给管20设置于上游侧的连接管15的上部,以体积流量15NL/分钟供给作为气流100的N2,对熔融玻璃G上方的挥散气体的平均浓度、上游侧开口部压力、下游侧开口部压力、上游侧排出流量和下游侧排出流量进行了评价。
实施例6中,将内径Φ20mm的第一气体供给管20设置于下游侧的连接管15的上部,以体积流量50NL/分钟供给作为气流100的N2,对熔融玻璃G上方的挥散气体的平均浓度、上游侧开口部压力、下游侧开口部压力、上游侧排出流量和下游侧排出流量进行了评价。
实施例7中,将内径Φ5mm的第一气体供给管20设置于内径Φ0.2m的上游侧的连接管15的上部,以体积流量2NL/分钟供给作为气流100的N2,对熔融玻璃G上方的挥散气体的平均浓度、上游侧开口部压力、下游侧开口部压力、上游侧排出流量和下游侧排出流量进行了评价。
比较例1中,不从第一气体供给管20供给气流100,对熔融玻璃G上方的挥散气体的平均浓度、上游侧开口部压力、下游侧开口部压力、上游侧排出流量和下游侧排出流量进行了评价。
还有,实施例1~7中的熔融玻璃G上方的挥散气体的平均浓度以将比较例1中的挥散气体的平均浓度设为100时的相对值表示。此外,上游侧开口部压力(Pa)和下游侧开口部压力(Pa)的值以与减压脱泡槽11内的基准压力(46662Pa=350mmHg)的差表示。此外,还表示上游侧开口部与下游侧开口部的压力差(不具有第一气体供给管20的一侧的开口部压力(Pa)-具有第一气体供给管20的一侧的开口部压力(Pa))。
结果示于下述表1。还有,实施例1~7的结果为开始供给气流100后达到稳定状态时的值。
[表1]
Figure BPA00001212572600201
(实施例8~13、比较例2)
实施例8中,将第一气体供给管20设置于下游侧的连接管16的上部,以体积流量5NL/分钟供给作为气流100的N2,将第二气体供给管24设置于上游侧的连接管15的上部,以体积流量10NL/分钟供给作为低水分气体140的N2,对熔融玻璃G上方的挥散气体的平均浓度、上游侧开口部压力、下游侧开口部压力、上游侧排出流量和下游侧排出流量进行了评价。
实施例9中,将第一气体供给管20设置于下游侧的连接管16的上部,以体积流量10NL/分钟供给作为气流100的N2,将第二气体供给管24设置于上游侧的连接管15的上部,以体积流量10NL/分钟供给作为低水分气体140的N2,对熔融玻璃G上方的挥散气体的平均浓度、上游侧开口部压力、下游侧开口部压力、上游侧排出流量和下游侧排出流量进行了评价。
实施例10中,将第一气体供给管20设置于下游侧的连接管16的上部,以体积流量50NL/分钟供给作为气流100的N2,将第二气体供给管24设置于上游侧的连接管15的上部,以体积流量10NL/分钟供给作为低水分气体140的N2,对熔融玻璃G上方的挥散气体的平均浓度、上游侧开口部压力、下游侧开口部压力、上游侧排出流量和下游侧排出流量进行了评价。
实施例11中,将第一气体供给管20设置于上游侧的连接管15的上部,以体积流量10NL/分钟供给作为气流100的N2,将第二气体供给管24设置于下游侧的连接管16的上部,以体积流量10NL/分钟供给作为低水分气体140的N2,对熔融玻璃G上方的挥散气体的平均浓度、上游侧开口部压力、下游侧开口部压力、上游侧排出流量和下游侧排出流量进行了评价。
实施例12中,将内径Φ20mm的第一气体供给管20设置于上游侧的连接管15的上部,以体积流量50NL/分钟供给作为气流100的N2,将第二气体供给管24设置于下游侧的连接管16的上部,以体积流量15NL/分钟供给作为低水分气体140的N2,对熔融玻璃G上方的挥散气体的平均浓度、上游侧开口部压力、下游侧开口部压力、上游侧排出流量和下游侧排出流量进行了评价。
实施例13中,将内径Φ5mm的第一气体供给管20设置于内径Φ0.2m的上游侧的连接管15的上部,以体积流量15NL/分钟供给作为气流100的N2,将第二气体供给管24设置于下游侧的连接管16的上部,以体积流量10NL/分钟供给作为低水分气体140的N2,对熔融玻璃G上方的挥散气体的平均浓度、上游侧开口部压力、下游侧开口部压力、上游侧排出流量和下游侧排出流量进行了评价。
比较例2中,不设置第一气体供给管20,将第二气体供给管24设置于上游侧的连接管15的上部,以体积流量15NL/分钟供给作为低水分气体140的N2,对熔融玻璃G上方的挥散气体的平均浓度、上游侧开口部压力、下游侧开口部压力、上游侧排出流量和下游侧排出流量进行了评价。
还有,实施例8~13中的熔融玻璃G上方的挥散气体的平均浓度以将比较例1中的挥散气体的平均浓度设为100时的相对值表示。此外,上游侧开口部压力(Pa)和下游侧开口部压力(Pa)的值以与减压脱泡槽11内的基准压力(46662Pa=350mmHg)的差表示。此外,还表示上游侧开口部与下游侧开口部的压力差(上游侧开口部压力(Pa)-下游侧开口部压力(Pa))。
结果示于下述表2。还有,实施例8~13的结果为开始供给气流100后达到稳定状态时的值。
[表2]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可以用于不含气泡的高品质的各种玻璃制品的制造,特别适合于硼硅酸盐玻璃的减压脱泡。
另外,在这里引用2008年2月29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8-50110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和摘要的所有内容作为本发明的说明书的揭示。

Claims (5)

1.一种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装置,包括内部的气压被设为低于大气压的使所供给的熔融玻璃中的泡上浮并破泡的减压脱泡槽、与所述减压脱泡槽连接的使脱泡处理前的熔融玻璃吸引上升而导入该减压脱泡槽的上升管、与所述减压脱泡槽连接的使脱泡处理后的熔融玻璃从该减压脱泡槽下降而导出的下降管,其特征在于,
具有通过至少2条连接管与所述减压脱泡槽连接的中空结构的气氛控制部,在所述气氛控制部设有用于对该气氛控制部内进行排气而减压的排气口,在所述气氛控制部设有与至少1条所述连接管的关系满足下述(1)和(2)的第一气体供给管:
(1)从所述第一气体供给管供给的气流横穿将由所述气氛控制部和所述连接管形成的开口部沿所述连接管的管轴方向延伸至所述气氛控制部内部而成的假想区域;
(2)自所述第一气体供给管的前端沿该气体供给管的管轴延伸而成的假想线不通过由所述气氛控制部和所述连接管形成的开口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连接管的数量设为X时,所述第一气体供给管的数量在X-1以下,但所述第一气体供给管的数量在1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一气体供给管供给的气流为水蒸气浓度在60摩尔%以下的低水分气流。
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向所述减压脱泡槽内的熔融玻璃的上部空间供给水蒸气浓度在60摩尔%以下的低水分气体的第二气体供给管。
5.一种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方法,它是采用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减压脱泡装置的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满足下式的条件从所述第一气体供给管供给气流:
v>A/0.031×[5.487×10-6×(1/56.353-1/ρ)+19.6×(0.163-z)+7.52]1/2
v:第一气体供给管的气流的流速(m/s),ρ:第一气体供给管的气流的密度(kg/m3),z:气氛控制部内的第一气体供给管的出口部的高度(m),A:开口部的面积(m2)。
CN200980106977.9A 2008-02-29 2009-02-27 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装置 Active CN1019598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50110 2008-02-29
JP2008050110 2008-02-29
PCT/JP2009/053736 WO2009107801A1 (ja) 2008-02-29 2009-02-27 溶融ガラスの減圧脱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9807A true CN101959807A (zh) 2011-01-26
CN101959807B CN101959807B (zh) 2013-06-19

Family

ID=41016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6977.9A Active CN101959807B (zh) 2008-02-29 2009-02-27 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423666B2 (zh)
KR (1) KR101221249B1 (zh)
CN (1) CN101959807B (zh)
TW (1) TWI392657B (zh)
WO (1) WO200910780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1621A (zh) * 2011-11-11 2012-06-13 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铂金通道使用的负压装置
CN104445868B (zh) * 2013-09-17 2017-05-17 安瀚视特控股株式会社 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14906A1 (ja) * 2010-07-30 2012-02-02 旭硝子株式会社 溶融ガラスの減圧脱泡装置、溶融ガラスの減圧脱泡方法、ガラス製品の製造装置およびガラス製品の製造方法
JP5976863B2 (ja) * 2014-03-31 2016-08-24 AvanStrate株式会社 ガラス基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ガラス基板の製造装置
JP6847620B2 (ja) * 2016-09-30 2021-03-24 AvanStrate株式会社 ガラス基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ガラス基板製造装置
JP7140579B2 (ja) * 2018-07-13 2022-09-21 AvanStrate株式会社 ガラス基板の製造方法、及びガラス基板製造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64039B2 (ja) * 1992-01-20 1997-10-15 旭硝子株式会社 減圧脱泡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184153C (zh) * 1998-02-26 2005-01-12 旭硝子株式会社 用于熔融玻璃的抽真空除气装置
JP3861460B2 (ja) * 1998-06-26 2006-12-20 旭硝子株式会社 溶融ガラスの減圧脱泡方法
JP4110663B2 (ja) * 1999-04-13 2008-07-02 旭硝子株式会社 溶融ガラス流の減圧脱泡方法
DE10116960C1 (de) * 2001-04-05 2002-08-08 Schott Glas Unterdruck-Läuteranlage
JP2004091307A (ja) * 2002-07-10 2004-03-25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ガラス製造方法
WO2006059576A1 (ja) * 2004-12-01 2006-06-08 Nippon Sheet Glass Company, Limited ガラスの製造方法とガラス製造装置
JP2007169082A (ja) 2005-12-19 2007-07-05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ガラス溶解装置
CN104445869B (zh) * 2006-08-30 2018-07-27 旭硝子株式会社 玻璃制造方法
WO2008093580A1 (ja) * 2007-01-31 2008-08-07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ガラス製造方法および減圧脱泡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1621A (zh) * 2011-11-11 2012-06-13 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铂金通道使用的负压装置
CN102491621B (zh) * 2011-11-11 2013-12-04 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铂金通道使用的负压装置
CN104445868B (zh) * 2013-09-17 2017-05-17 安瀚视特控股株式会社 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392657B (zh) 2013-04-11
TW200948732A (en) 2009-12-01
JP5423666B2 (ja) 2014-02-19
JPWO2009107801A1 (ja) 2011-07-07
CN101959807B (zh) 2013-06-19
KR101221249B1 (ko) 2013-01-11
WO2009107801A1 (ja) 2009-09-03
KR20100085955A (ko) 2010-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9807B (zh) 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装置
US7650764B2 (en) Vacuum degassing apparatus for molten glass
CN103025669B (zh) 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装置、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方法、玻璃制品的制造装置及玻璃制品的制造方法
TWI246991B (en) Vacuum degassing method for molten glass flow
CN101595068B (zh) 玻璃制造方法及减压脱泡装置
JP5434077B2 (ja) ガラス製造方法
US20100251772A1 (en) Molten glass 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olten glass producing method employing the apparatus
TW201840488A (zh) 用於減少玻璃熔體表面上氣泡壽命之方法
CN102471116B (zh) 熔融玻璃制造方法、减压脱泡装置以及玻璃制品的制造方法
JPH11240727A (ja) 溶融ガラスの減圧脱泡装置
CN111344260B (zh) 熔融玻璃运送装置、玻璃制造装置以及玻璃制造方法
JP5975022B2 (ja) 溶融ガラスの減圧脱泡方法、溶融ガラスの減圧脱泡装置、溶融ガラスの製造方法、溶融ガラスの製造装置、ガラス製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ガラス製品の製造装置
TWI483913B (zh)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molten glass,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molten glass,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7127587B2 (ja) 無アルカリガラス基板
KR102634707B1 (ko) 무알칼리 유리 기판
KR102260096B1 (ko) 용해 방법, 및 무알칼리 유리판의 제조 방법
CN101984098B (zh) 铝熔体在线除气方法
CN108751674A (zh) 一种玻璃熔窑以及熔制玻璃的方法
CN205528391U (zh) 一种可减少坩埚沉积物的石英坩埚熔制机
CN210885779U (zh) 一种工业电视砖
CN205606612U (zh) 水平烟道的防腐结构
TWI826432B (zh) 玻璃熔融系統的排放導管
JP2020189769A (ja) 溶融ガラス搬送装置、ガラス製造装置及びガラス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AGC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Asahi Glas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