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59307A - 用于映射物理控制信道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映射物理控制信道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59307A
CN101959307A CN201010229764XA CN201010229764A CN101959307A CN 101959307 A CN101959307 A CN 101959307A CN 201010229764X A CN201010229764X A CN 201010229764XA CN 201010229764 A CN201010229764 A CN 201010229764A CN 101959307 A CN101959307 A CN 1019593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unit
bandwidth
unit group
radio resource
wireless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2976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59307B (zh
Inventor
M·比纳斯
崔熒男
M·齐默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e Inc
Int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filed Critical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Publication of CN101959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93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593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93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映射物理控制信道的装置和方法。描述了将物理控制信道映射到无线电资源单元上的装置和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将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映射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一集合上,将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映射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上,生成指定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一集合上的映射的映射信息,并生成指定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上的映射的映射信息。

Description

用于映射物理控制信道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各种实施例涉及用于映射物理控制信道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实施下一代移动通信标准将需要改善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以便使数据传输速率增加至超过当前水平。例如,长期演进高级技术(LTE-A)是集中于在频谱效率、小区边缘吞吐量、覆盖度以及等待时间方面进一步演进长期演进(LTE)空中接口的技术的当前话题。除改进LTE空中接口之外,另一重要考虑是设计与LTE和LTE-A两种设备兼容的通信系统。
例如,LTE网络采用分组调度,其通过共享物理控制信道上的时域和频域调度动态地向移动通信设备分配资源。然而,当前的LTE网络不能支持比LTE移动通信设备具有更高的带宽能力的移动通信设备。因此,期望一种能够支持具有不同带宽能力的移动通信设备和/或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网络。
附图说明
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而是通常着重于举例说明各种实施例的原理。在以下描述中,将参照以下附图来描述各种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示例网络架构的架构概观;
图2A示出供实施例使用的示例帧结构;
图2B示出供实施例使用的示例资源块;
图3示出传统资源映射方案;
图4示出供实施例使用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频率分布;
图5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资源映射方案;
图6A和6B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用于确定REG集合的流程图;
图7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资源映射方案;
图8A和8B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用于确定REG集合的流程图;以及
图9是举例说明根据实施例的用于无线通信设备的示例架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参照附图,附图以图解的方式示出可以实施各种实施例的特定细节和实施例。足够详细地描述了这些实施例以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发明。可以利用其它实施例,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结构、逻辑、以及电气方面的改变。各种实施例不一定是相互排斥的,因为可以将某些实施例与一个或多个其它实施例组合以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下文详述的,各种实施例提供用于将两种或更多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映射到无线电资源单元上的方法和装置。
供本发明的实施例使用的示例移动无线电技术LTE和LTE-A支持用于上行链路传输(从移动通信设备到基站)和下行链路传输(从基站到移动通信设备)的多路接入方法。对于下行链路传输而言,已选择与时分多址(TDMA)相结合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用于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长期演进(LTE)空中接口。与TDMA相结合的OFDMA(OFDMA/TDMA)是多载波、多路接入方法,其中,出于数据传输的目的,为诸如移动电话的用户设备(UE)提供频谱内限定数目的子载波达限定的传输时间。也就是说,在频域和时域两者中为UE分配网络资源。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是基于与TDMA相结合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
LTE和LTE-A还支持以下双工方法:TDD、全双工FDD和半双工FDD。全双工FDD将两个单独的频带用于诸如媒体数据或控制信息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输。全双工FDD允许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输同时发生。半双工FDD也将两个单独的频带用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输,但传输在时间上不重叠。TDD将相同的频带用于上行链路传输和下行链路传输两者。虽然下文在全双工FDD环境下描述实施例,但在替换实施例中提供了半双工FDD和TDD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示例移动无线电网络架构的架构概观。移动无线电网络100(例如蜂窝广域无线电通信网络100)可以包括为移动无线电小区102提供覆盖的基站104。在某些实施例中,基站104是LTE-eNodeB或LTE-高级eNodeB。基站104支持与LTE UE 106和LTE-AUE 108的直接连接。可以在移动无线电小区中部署有时被称为NodeR的中继节点110和112以便在小区边缘或覆盖盲区(coverage hole)处提供附加覆盖。中继节点110和112可以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单元。LTE UE 107和LTE-A UE 109通过中间中继节点110和112经由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输与基站104通信。
可以应用本发明范围内的时分和频分复用方案由基站104来执行将物理控制信道映射到无线电资源单元上以进行到LTE UE 106和107的下行链路传输。传统LTE映射技术不支持大于20MHz的带宽、灵活的频谱使用或频谱共享,这全部能够由LTE-A UE和移动无线电网络实现。
可以由中继节点110和112来执行将物理控制信道映射到无线电资源单元上以进行到UE 107和109的下行链路传输。例如,中继或多跳通信是以低的部署成本改进现有和未来的蜂窝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的覆盖度、吞吐量以及容量的一种方式。在多跳实施例中,可以在大的移动无线电小区102的覆盖区域中部署中继节点110和112以在移动无线电小区边缘或覆盖盲区处提供附加覆盖。在某些实施例中,中继节点110和112被适配为像用于UE 107和109的移动无线电基站一样起作用和/或被适配为像用于移动无线电基站104的UE一样起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移动无线电基站104是LTE-A eNodeB,其支持与LTE UE 106和LTE-A UE 108的直接连接。此外,分别通过中继节点110和112来支持与LTE UE 107和LTE-A UE 109的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LTE UE 106和LTE UE 107可以支持20MHz的最大RF发送/接收带宽并仅在20MHz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带宽中运行。
在某些实施例中,LTE-A UE 108和LTE-A UE 109可以支持60MHz的最大RF发送/接收带宽并在组合的25MHz的上行链路波段中运行。在某些实施例中,LTE-A UE 108和LTE-A UE 109可以在总的65MHz的下行链路波段中运行。在某些实施例中,在被所有UE(LTE UE 106、LTEUE 107、LTE-A UE 108以及LTE-A UE 109)共享的频带中传输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
各种实施例包括多种类型的中继节点,根据中继节点的功能、移动性以及处理能力对其进行分类。
可以通过中继信号时中继器所影响到的协议层来对中继节点进行分类。L1中继器发送其接收到的信号的放大副本并因此仅影响LTE或LTE-A网络的物理层。L2中继器接收并解码信号直到L2协议层并发送经重新编码的信号。因此,L2中继器影响物理层和L2协议层(例如MAC和RLC)。L3中继器影响物理、L2和L3协议层并接收且转发IP分组。
还可以根据中继节点的移动性对中继节点进行分类。固定中继节点被永久性地安装在固定位置处。游动中继节点意图从仅在一段时间内固定的位置运行。移动中继节点被设计为在运动的同时运行。
还可以将中继节点分类为基础设施中继节点或UE中继节点。
如以上分类所说明的,将中继功能结合到LTE-A系统中会影响UE和基站两者。
图2A示出供各种实施例使用的示例帧结构。帧结构200可适用于全双工FDD、半双工FDD、OFDMA和SC-FDMA。每个无线电帧202是10ms长且可以包括被编号为例如0至19的20个半毫秒时隙204,或者是由被编号为例如0至19的20个半毫秒时隙204组成。可以将子帧206限定为两个连续的时隙。对于FDD而言,在每10ms间隔内有10个子帧可用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传输。根据时隙格式,时隙204可以包括下行链路传输中的6或7个OFDMA码和上行链路传输中的6或7个SC-FDMA码(或由其组成)。OFDMA和SC-FDMA码可以包含数据以及将网络资源分配给用户的控制信息。
图2B示出供各种实施例使用的示例资源块。物理资源块220是LTE和LTE-A中所限定的物理信道的基线分配单元,并且由传统基站或中继节点分配以用于传输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数据。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220可以包括12个子载波210乘以6或7个OFDMA码208的矩阵。资源单元212是用于传输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数据的最小分配单元并包括一个OFDMA码和一个子载波。在各种实施例中,LTE网络中的传输包括同时传输的12的倍数个子载波,并且因此也可以同时传输多个资源块。
在某些实施例中,eNodeB通过映射在物理资源块上的控制信道来用信号通知用于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和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上的数据传输的物理无线电资源的分配。如本文所使用的,控制信道可以是载送至少控制信息的通信信道。控制信息的示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频域中分配的资源块的数目、调制和编码方案、发送功率控制命令、混合自动重发请求处理号以及肯定确认/否定确认(HARQACK/NAK)。LTE或LTE-A网络中的移动无线电基站或中继节点与UE之间的调度和数据传送可以在物理信道上进行。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可以在UL-SCH传输信道上载送用户数据和控制数据。可以以子帧为基础来分配用于PUSCH的资源。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仅仅是物理信道。也就是说,没有逻辑或传输信道被映射到此信道。其响应于PDSCH上的下行链路传输载送诸如混合自动重发请求肯定确认/否定确认(HARQ ACK/NAK)的控制信息。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通过在DL-SCH上载送用户和控制数据而主要用于数据和多媒体传送。其占用未被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占用的子帧中的OFDMA码。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载送诸如DL-SCH的资源分配的与下行链路传输有关的控制信息。其还载送诸如UL-SCH的资源分配和用于PUCCH和PUSCH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的与上行链路传输有关的控制信息。
由于不同类型的控制信息要在PDCCH上传输,可以将控制信息分组成所谓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格式。例如,对于用于PUSCH的调度资源可以使用具有DCI格式0的PDCCH。PDCCH占用子帧中第一个时隙中的1、2、3或4个OFDMA码。可以通过网络调整码的数目并在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上用信号通知码的数目。
PCFICH可以向UE提供用于PDCCH的OFDMA码的数目。其可以占用子帧中第一个时隙中的第一个OFDMA码且可以在用于PDCCH的OFDMA码的数目大于零时被发送。
物理混合自动重发请求指示符信道(PHICH)可以响应于上行链路传输而载送混合ARQ ACK/NAK且可以占用子帧中第一个时隙中的1、2、或3个OFDMA码。可以通过网络来调整该码的数目并在物理广播信道(P-BCH)上用信号通知该码的数目。
P-BCH可以载送将在移动无线电小区中广播的系统信息,诸如下行链路带宽信息和分配给PHICH的OFDMA码的数目。
在物理上可以将下行链路(DL)控制信道PCFICH、PHICH和PDCCH映射到REG(资源单元组,Resource Element Group)。REG可以包括一定数目的资源单元(RE)。REG的大小可以取决于移动无线电小区专用参考信号(RS)的存在。例如,在具有RS的OFDMA码中,REG大小可以是6个RE(其中2个RE可以用于RS),否则,REG大小可以是4个RE。可用REG的数目可以取决于如表1所列的DL带宽大小。
带宽[MHz]  具有RS的OFDMA码中的REG数目  没有RS的OFDMA码中的REG数目
  1.4  12  18
  3  30   45
  5  50  75
  10  100  150
  15  150  225
  20  200  300
表1:取决于带宽大小的REG数目
在图3中,示出传统的资源映射方案。在资源网格300中,将LTE移动无线电小区的带宽假设为1.4MHz。将子帧302限定为两个连续的时隙304和305。DL控制信道区包括为PHICH 310分配的1个OFDMA码和为PDCCH 312分配的2个OFDMA码。块306表示4个RE的REG大小。传统上按照以下顺序执行PCFICH 308、PHICH 310和PDCCH 312到REG的映射:首先,将PCFICH 308映射到平均地散布在第一个OFDMA码(l=0)中的带宽上的4个REG。根据预定的公式来确定这4个REG。第二,在第一个OFDMA码(l=0)中将PHICH 310映射到平均地散布在该带宽上且未被PCFICH 308占用的3个REG。第三,在前两个OFDMA码(l=0,1)中将PDCCH 312映射到未被PCFICH 308和PHICH 310占用的其余REG。
然而,图3所示的资源映射方案仅与一种类型的移动无线电技术兼容。在将来的移动无线电通信网络中,将需要支持能够适应具有不同带宽和能力的移动无线电技术。因此,可能期望更灵活的资源分配。
图4示出供各种实施例使用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频率分布。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频率分布400可以包括给定带宽内的两种或更多移动无线电技术,例如LTE和LTE-A。在某些实施例中,LTE-A移动无线电小区可以在全双工FDD模式下运行。对于来自LTE-A UE的上行链路传输而言,可以利用相应的载波频率为f1和f2的两个相邻频带402和404来分配总的25MHz。对于到LTE-A UE的下行链路传输而言,可以分配包括以下四个频带或由以下四个频带组成的总的65MHz,所述四个频带是:具有相应的载波频率f3和f4的两个相邻频带406和408;以及具有相应的载波频率f5和f6的两个非相邻频带410和412。根据LTE-A术语,将每个频带402、404、406、408、410、412表示为分量载波。
对于来自LTE UE的上行链路传输而言,可以经由具有载波频率f2的频带404来分配20MHz。对于到LTE UE的下行链路传输而言,可以经由具有载波频率f3的频带406来分配20MHz。
虽然LTE UE和LTE-A UE可以在不同的带宽上运行,但在两种类型的UE所使用的频带(即频带406)上传输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例如PDCCH)是在各种实施例的范围内的。这使得LTE-A网络能够后向兼容LTE UE。
应理解的是虽然在描述图4时列举了特定的频带、带宽和频带数目,但图4只是各种实施例范围内的一种可能配置,并且可以存在对此配置的许多变化或添加。各种实施例范围内的变化包括但不限于大于或小于5MHz和20MHz的频带、在多个载波频率上传输控制信道信息以及载波频率的总数多于或少于六个。
为了支持LTE-A网络中的混合部署方案,提出了用于将符合LTE和LTE-A的控制信道映射到无线电资源单元上的时分复用/频分复用(TDM/FDM)方案。
在图5中,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资源映射方案。
资源网格500在水平方向上表示时域并在垂直方向上表示频域。例如,由以载波频率f3 502为中心的垂直箭头示出符合LTE的带宽501。同样地,由两个垂直箭头示出符合LTE-A的带宽503a和503b,这两个垂直箭头中的每个绘出与10MHz的符合LTE的带宽501相邻的5MHz边带。在各个DL分量载波中,以载波频率f3 502为特征的分量载波被配置为支持具有LTE UE和LTE-A UE的混合部署方案。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所有其它DL分量载波配置为是非LTE后向兼容的(例如,以其它载波频率为特征的分量载波)。
关于以载波频率f3 502为特征的分量载波的资源映射方案,DL控制信道区可以包括为PHICH 510和512分配的1个OFDMA码和为PDCCH514和516分配的2个OFDMA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LTE运行分配以载波频率f3 502为中心的10MHz频率部分。为LTE-A运行分配该10MHz频率部分的每侧上的5MHz频率部分。可以通过DL带宽参数将其用信号通知给UE。可以在P-BCH(未示出)上用信号通知DL带宽信息。应理解的是,在图5中所表示的REG的数目少于对应于20MHz带宽的实际数目。为了清楚地描述各种实施例起见,减少了REG的数目。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LTE和LTE-A运行分配的带宽大小是可变的。网络可以确定支持LTE用户运行所需的带宽并将其余带宽分配给LTE-A运行。此确定可以是基于例如LTE UE流量、接入基站的LTE UE用户的数目或者是预先确定的。随着更多的用户获得LTE-A UE,LTE运行所需的带宽可能减少。因此,某些实施例可以响应于用户的技术分布而适应以逐个小区为基础的带宽分配。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针对整个网络统一确定带宽分配。在任何情况下,可变的LTE和LTE-A带宽分配都在某些实施例的范围内。可以在P-BCH上明确地用信号通知所确定的LTE和LTE-A带宽分配。确定带宽的大小可以包括诸如设置带宽大小的主动确定,或者可以包括诸如进行关于带宽大小目前被网络或某些其它实体设置为什么的检查的被动确定。
分量载波的可用REG被分成两个集合。在某些实施例中,将所有符合LTE的控制信道映射到REG集合1。也就是说,REG集合1可以包括被映射到载波频率f3 502周围的10MHz内的REG的符合LTE的控制信道。在图5中将REG集合1表示为非阴影线的REG,例如REG 507a。同样地,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所有符合LTE-A的控制信道映射到以载波频率f3 502为中心的该10MHz频率部分的每侧上的5MHz频率部分内的REG以形成REG集合2。在图5中将REG集合2表示为阴影线的REG,例如REG507b。
将该方案应用于DL内可用的分量载波中的至少一个(例如,具有图4的载波频率f3~f6的分量载波)。遵照LTE来配置分量载波的全部或部分带宽是在各种实施例的范围内的。可以通过DL带宽参数将其用信号通知给UE。此外,可以在P-BCH(未示出)上用信号通知分量载波的带宽。
在某些实施例中,生成指定REG集合1和REG集合2的物理控制信道的无线电技术的映射信息。映射信息可以包括例如集合的内容、集合的兼容移动无线电技术(例如LTE、LTE-A)和/或指定无线电技术的其它数据。
应理解的是,图5所示的映射架构仅仅是用于基站104的一种可能架构,并且可以存在对该架构的许多变化或添加。例如,形成各个无线电资源单元的集合以及REG的集合在各种实施例的范围内。
图6A和6B示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用于确定REG集合的流程图。LTE和LTE-A UE确定REG集合1和集合2,并对符合LTE/LTE-A的控制信道进行解码。在602处,LTE UE从P-BCH将参数“DL带宽”读取为10MHz。在604处,将符合LTE的带宽的大小设置成10MHz。在606处,基于符合LTE的带宽的大小,确定可用REG的数目。根据表1,可以确定用于具有RS的OFDMA码的100个REG和用于没有RS的OFDMA码的150个REG。在608处,将REG集合1设置为所确定的REG的数目。在610处,在属于REG集合1的REG上对符合LTE的控制信道进行解码,例如如图5所示被映射在符合LTE的10MHz频率部分中的PCFICH 508、LTE PHICH 510和LTEPDCCH 514。在某些实施例中,被解码REG的数目可以小于所确定的可用REG的数目。
在612处,LEG-A UE在P-BCH上读取参数“DL带宽”(10MHz)和“分量载波的带宽”(20MHz)。在614处,通过从“DL带宽”减去“分量载波的带宽”将符合LTE-A的带宽的大小确定为10MHz。在616处,确定可用REG的数目。根据表1,可以确定用于具有RS的OFDMA码的100个REG和用于没有RS的OFDMA码的150个REG。在618处,将REG集合2设置为所确定的REG的数目。在620处,在属于REG集合2的REG上对符合LTE-A的控制信道进行解码,例如如图5所示被映射在符合LTE-A的频率部分中的LTE-A PHICH 512和LTE-A PDCCH 516。在某些实施例中,被解码的REG的数目可以小于所确定的可用REG的数目。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资源映射方案。
资源网格700在水平方向上表示时域并在垂直方向上表示频域。例如,由以载波频率f3 703为中心的垂直箭头示出符合LTE的带宽701。同样地,由以载波频率f3 703为中心的垂直箭头示出符合LTE-A的带宽702。在各个DL分量载波中,以载波频率f3 703为特征的分量载波可以被配置为支持具有LTE UE和LTE-A UE的混合部署方案。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所有其它DL分量载波配置为是非LTE后向兼容的(例如,以其它载波频率为特征的分量载波)。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LTE和LTE-A运行分配的带宽大小是可变的。网络可以确定支持LTE用户运行所需的带宽并将其余带宽分配给LTE-A运行。此确定可以是基于例如LTE UE流量、接入基站的LTE UE用户的数目或者是预先确定的。随着更多的用户获得LTE-A UE,LTE运行所需的带宽可能减少。因此,某些实施例可以响应于用户的技术分布而适应以逐个小区为基础的带宽分配。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针对整个网络统一确定带宽分配。在任何情况下,可变的LTE和LTE-A带宽分配在某些实施例的范围内。可以在P-BCH上明确地用信号通知所确定的LTE和LTE-A带宽分配。确定带宽的大小可以包括诸如设置带宽大小的主动确定,或者可以包括诸如进行关于带宽大小目前被网络或某些其它实体设置为什么的检查的被动确定。
关于以载波频率f3 703为特征的分量载波的资源映射方案,DL控制信道区可以包括为PHICH 710和712分配的1个OFDMA码和为PDCCH714和716分配的2个OFDMA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LTE运行分配以载波频率f3 703为中心的10MHz频率部分。可以通过DL带宽参数将其用信号通知给UE。可以在P-BCH(未示出)上用信号通知DL带宽信息。为LTE-A运行分配20MHz的分量载波。应理解的是,在图7中所表示的REG的数目少于对应于20MHz带宽的实际数目。为了清楚地描述各种实施例起见,减少了REG的数目。
分量载波的可用REG被分成两个集合。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在P-BCH上或在映射在PDSCH上的系统信息块(SIB)上将REG集合1和集合2的内容用信号通知移动无线电小区中的UE。在某些实施例中,将所有符合LTE的控制信道映射到REG集合1。也就是说,REG集合1可以包括被映射到载波频率f3 703周围的10MHz内的REG的符合LTE的控制信道。在图7中REG集合1被表示为非阴影线的REG,例如REG 704。在某些实施例中,将符合LTE-A的控制信道映射到在载波频率f3 703周围的10MHz内和在以载波频率f3 703为中心的10MHz频率部分的每侧上的5MHz频率部分内的REG以形成REG集合2。也就是说,REG集合2包括LTE和LTE-A兼容带宽中的REG。在图7中将REG集合2表示为阴影线的REG,例如REG 706。
由于REG集合2包括LTE和LTE-A兼容带宽中的REG,所以要求LTE-A UE从符合LTE和LTE-A二者的带宽接收REG以完全地解码与LTE-A相关的控制信息。
在DL中可用的分量载波的至少一个(例如,具有图4的载波频率f3~f6的分量载波)中应用该方案。遵照LTE来配置分量载波的全部或部分带宽在各种实施例的范围内。可以通过DL带宽参数将其用信号通知给UE。此外,可以在P-BCH(未示出)上用信号通知分量载波的带宽。
图8A和8B示出本发明的范围内的用于确定REG集合的流程图。LTEUE和LTE-A UE确定REG集合1和集合2,并对符合LTE/LTE-A的控制信道进行解码。在802处,LTE UE在P-BCH上接收为10MHz的参数“DL带宽”。在804处,将符合LTE的带宽的大小设置成10MHz。在806处,读取用于REG集合1的映射信息。映射信息可以包括分配给REG集合1的哪些REG在符合LTE的带宽内。在某些实施例中,生成指定REG集合1和REG集合2的物理控制信道的无线电技术的映射信息。映射信息可以包括例如集合的内容、集合的兼容移动无线电技术(例如LTE、LTE-A)和/或指定无线电技术的其它数据。
用于REG集合1的映射信息可以驻留在P-BCH上或在被映射在PDSCH上的SIB上。在808处,在属于REG集合1的REG上解码符合LTE的控制信道,例如如图7所示被映射在符合LTE的10MHz频率部分中的PCFICH 708、LTE PHICH 710和LTE PDCCH 714。
在810处,LTE-A UE在P-BCH上读取参数“DL带宽”(10MHz)和“分量载波的带宽”(20MHz)。在812处,将符合LTE的带宽的大小设置成“DL带宽”(10MHz)并将符合LTE-A的带宽的大小设置成“分量载波的带宽”(20MHz)。在814处,读取用于REG集合2的映射信息。映射信息可以包括分配给REG集合2的哪些REG在符合LTE或LTE-A的带宽内。
用于REG集合2的映射信息可以驻留在P-BCH上或在被映射在PDSCH上的SIB上。在816处,在属于REG集合2的REG上解码符合LTE-A的控制信道,例如如图7所示被映射在符合LTE和LTE-A的频率部分中的LTE-A PHICH 712和LTE-A PDCCH 716。
图9示出用于无线通信设备900(WCD)的示例架构的框图。如本文所使用的,无线通信设备是能够通过无线通信网络接收和/或发送信号的设备。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基站、eNodeB、中继站、NodeR和UE。WCD 900包括通过总线910连接的处理器902、存储器904、收发器906和网络接口908。在某些实施例中,存储器904可以包括诸如传统DRAM的随机存取存储器912和诸如传统闪速存储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914,以用于存储运行WCD 900的固件以及应由WCD 900保持的其它参数和设置。
收发器906包括天线916,其用于与一个或多个UE和/或WCD的无线通信。在某些实施例中,例如eNodeB和NodeR,网络接口908将WCD 900连接到核心网络,并且它可以是传统的有线网络接口,诸如连接到外部计算机或网络接口设备以便连接到核心网络的USB接口、DSL接口或以太网接口。或者,网络接口908可以是经由无线局域网、无线城域网或无线广域网与核心网络通信的无线网络接口。
应理解的是,图9所示的架构仅仅是用于WCD 900的一种可能架构,并且可以存在对该架构的许多变化或添加。例如,WCD 900可以包括I/O设备,诸如显示器(未示出)、智能卡接口和智能卡(未示出),以验证WCD 900被授权进行工作,或者包括各种指示灯或LED(未示出),以指示WCD 900的当前状态。
某些实施例提供用于将物理控制信道映射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上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映射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一集合上,其中,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在第一带宽内运行。该方法包括将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映射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上,其中,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的至少一个无线电资源单元组在第一带宽内且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的至少一个无线电资源单元组在第一带宽之外。
该方法包括生成指定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一集合上的映射的映射信息并生成指定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上的映射的映射信息。
某些实施例包括确定第一带宽的大小并基于所确定的第一带宽大小来生成第一带宽参数。某些实施例包括确定第二带宽的大小并基于所确定的第二带宽大小生成第二带宽参数,其中,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的一部分驻留在第二带宽内。
某些实施例包括发送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一集合、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的映射信息、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的映射信息、第一带宽参数和第二带宽参数。
某些实施例包括接收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一集合、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的映射信息和第一带宽参数,读取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的映射信息,基于至少第一带宽参数来确定多个预期的资源单元组,并对等于或少于预期的资源单元组的个数的多个资源单元组进行解码。
某些实施例包括接收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的映射信息、第一带宽参数和第二带宽参数,读取第一带宽参数,读取第二带宽参数,基于至少第一带宽参数和第二带宽参数来确定多个预期的资源单元组,并对等于或少于预期的资源单元组的个数的多个资源单元组进行解码。
某些实施例提供用于将物理控制信道映射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上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映射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一集合上,其中,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一集合在第一带宽内。该方法包括将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映射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上,其中,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在第二带宽内,并且第二带宽不与第一带宽重叠。
该方法包括生成指定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一集合上的映射的映射信息。该方法包括生成指定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上的映射的映射信息。
某些实施例包括确定第一带宽的大小并基于所确定的第一带宽大小来生成第一带宽参数。某些实施例包括确定第二带宽的大小并基于所确定的第二带宽大小来生成第二带宽参数。
某些实施例包括发送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一集合、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的映射信息、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的映射信息、第一带宽参数和第二带宽参数。
某些实施例包括接收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一集合、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的映射信息和第一带宽参数,读取第一带宽参数,基于至少第一带宽参数来确定多个预期的资源单元组,并对等于或少于预期的资源单元组的个数的多个资源单元组进行解码。
某些实施例包括接收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的映射信息、第一带宽参数和第二带宽参数,读取第一带宽参数,读取第二带宽参数,基于至少第一带宽参数和第二带宽参数来确定多个预期的资源单元组,并对等于或少于预期的资源单元组的个数的多个资源单元组进行解码。
某些实施例提供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的无线通信设备。该处理器被配置为使得无线通信设备:将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映射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一集合上,其中,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在第一带宽内运行,将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映射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上,其中,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的至少一个无线电资源单元组在第一带宽内且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的至少一个无线电资源单元组在第一带宽之外,生成指定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一集合上的映射的映射信息,并生成指定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上的映射的映射信息。
某些实施例包括处理器,其还被配置为使得无线通信设备确定第一带宽的大小并基于所确定的第一带宽大小来生成第一带宽参数。某些实施例包括处理器,其还被配置为使得无线通信设备确定第二带宽的大小并基于所确定的第二带宽大小来生成第二带宽参数。
某些实施例包括处理器,其还被配置为使得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一集合、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的映射信息、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的映射信息、第一带宽参数和第二带宽参数。
某些实施例包括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和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所述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包括长期演进移动无线电技术,并且所述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包括长期演进高级移动无线电技术。
某些实施例提供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的无线通信设备。该处理器被配置为使得无线通信设备:将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映射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一集合上,其中,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一集合在第一带宽内,并将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映射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上,其中,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在第二带宽内且第二带宽不与第一带宽重叠。
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使得无线通信设备:生成指定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一集合上的映射的映射信息,并生成指定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上的映射的映射信息。
某些实施例包括处理器,其还被配置为使得无线通信设备确定第一带宽的大小并基于所确定的第二带宽大小来生成第一带宽参数。
某些实施例包括处理器,其还被配置为使得无线通信设备确定第二带宽的大小并基于所确定的第二带宽大小来生成第二带宽参数。
某些实施例包括处理器,其还被配置为使得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一集合、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的映射信息、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的映射信息、第一带宽参数和第二带宽参数。
某些实施例包括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和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所述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包括长期演进移动无线电技术,并且所述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包括长期演进高级移动无线电技术。
某些实施例提供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的用户设备。该处理器被配置为使得无线通信设备:读取第一带宽参数,基于至少第一带宽参数来确定多个预期的资源单元组,并对等于或少于预期个资源单元组的数目的多个资源单元组进行解码。
某些实施例包括处理器,其还被配置为使得用户设备读取指定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一集合上的映射的映射信息。
某些实施例包括处理器,其还被配置为使得用户设备:读取指定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上的映射的映射信息,读取第二带宽参数,并基于至少第一带宽参数和第二带宽参数来确定预期的资源单元组的数目。
虽然已参照特定实施例特别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形式和细节方面的各种改变。因此由所附权利要求来指示本发明的范围,并且意图包含在权利要求的等价物的意义和范围内的所有改变。

Claims (25)

1.一种用于将物理控制信道映射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上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映射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一集合上,其中,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在第一带宽内运行;
将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映射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上,其中,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的至少一个无线电资源单元组在第一带宽内且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的至少一个无线电资源单元组在第一带宽之外;
生成指定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一集合上的映射的映射信息;以及
生成指定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上的映射的映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第一带宽的大小;以及
基于所确定的第一带宽大小生成第一带宽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第二带宽的大小,其中,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的一部分在第二带宽内;以及
基于所确定的第二带宽大小生成第二带宽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发送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一集合、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的映射信息、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的映射信息、第一带宽参数和第二带宽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一集合、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的映射信息和第一带宽参数;
读取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的映射信息;
基于至少第一带宽参数来确定多个预期的资源单元组;以及
对等于或少于预期的资源单元组的数目的多个资源单元组进行解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的映射信息、第一带宽参数和第二带宽参数;
读取第一带宽参数;
读取第二带宽参数;
基于至少第一带宽参数和第二带宽参数确定多个预期的资源单元组;以及
对等于或少于预期的资源单元组的数目的多个资源单元组进行解码。
7.一种用于将物理控制信道映射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上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映射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一集合上,其中,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一集合在第一带宽内;
将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映射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上,其中:
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在第二带宽内;以及
第二带宽不与第一带宽重叠;
生成指定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一集合上的映射的映射信息;以及
生成指定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上的映射的映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第一带宽的大小;以及
基于所确定的第一带宽大小生成第一带宽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第二带宽的大小;以及
基于所确定的第二带宽大小生成第二带宽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发送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一集合、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的映射信息、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的映射信息、第一带宽参数和第二带宽参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一集合、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的映射信息和第一带宽参数;
读取第一带宽参数;
基于至少第一带宽参数确定多个预期的资源单元组;以及
对等于或少于预期的资源单元组的数目的多个资源单元组进行解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的映射信息、第一带宽参数和第二带宽参数;
读取第一带宽参数;
读取第二带宽参数;
基于至少第一带宽参数和第二带宽参数确定多个预期的资源单元组;以及
对等于或少于预期的资源单元组的数目的多个资源单元组进行解码。
13.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收发器;以及
处理器,其被配置为使得无线通信设备:
将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映射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一集合上,其中,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在第一带宽内运行;
将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映射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上,其中,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的至少一个无线电资源单元组在第一带宽内且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的至少一个无线电资源单元组在第一带宽之外;
生成指定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一集合上的映射的映射信息;以及
生成指定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上的映射的映射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使得无线通信设备:
确定第一带宽的大小;以及
基于所确定的第一带宽大小生成第一带宽参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使得无线通信设备:
确定第二带宽的大小;以及
基于所确定的第二带宽大小生成第二带宽参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使得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一集合、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的映射信息、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的映射信息、第一带宽参数和第二带宽参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包括长期演进移动无线电技术且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包括长期演进高级移动无线电技术。
18.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收发器;以及
处理器,其被配置为使得无线通信设备:
将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映射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一集合上,其中,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一集合在第一带宽内;
将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映射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上,其中:
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在第二带宽内;以及
第二带宽不与第一带宽重叠;
生成指定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一集合上的映射的映射信息;以及
生成指定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上的映射的映射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使得无线通信设备:
确定第一带宽的大小;以及
基于所确定的第二带宽大小生成第一带宽参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使得无线通信设备:
确定第二带宽的大小;以及
基于所确定的第二带宽大小生成第二带宽参数。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使得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一集合、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的映射信息、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的映射信息、第一带宽参数和第二带宽参数。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包括长期演进移动无线电技术且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包括长期演进高级移动无线电技术。
23.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收发器;以及
处理器,其被配置为使得无线通信设备:
读取第一带宽参数;
基于至少第一带宽参数确定多个预期的资源单元组;以及
对等于或少于预期的资源单元组的数目的多个资源单元组进行解码。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使得用户设备读取指定第一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一集合上的映射的映射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使得用户设备:
读取指定第二移动无线电技术的物理控制信道到无线电资源单元组的第二集合上的映射的映射信息;
读取第二带宽参数;以及
基于至少第一带宽参数和第二带宽参数确定预期的资源单元组的数目。
CN201010229764.XA 2009-07-13 2010-07-13 用于映射物理控制信道的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019593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501588 2009-07-13
US12/501,588 US8583128B2 (en) 2009-07-13 2009-07-13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pping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s
US12/501,588 2009-07-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9307A true CN101959307A (zh) 2011-01-26
CN101959307B CN101959307B (zh) 2014-08-27

Family

ID=43384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29764.XA Active CN101959307B (zh) 2009-07-13 2010-07-13 用于映射物理控制信道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583128B2 (zh)
CN (1) CN101959307B (zh)
DE (1) DE102010036362B4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8737A (zh) * 2011-07-21 2011-11-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Ack/nack/sr资源映射方法和设备
WO2014019276A1 (zh) * 2012-08-02 2014-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025494A (zh) * 2011-11-04 2014-09-0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网络节点、用户设备及其方法
CN104144468A (zh) * 2013-05-10 2014-11-12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nct网络中增强pbch的方法和装置
US9756625B2 (en) 2012-08-02 2017-09-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511284A (zh) * 2016-11-30 2021-03-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2098B (zh) * 2009-01-06 2013-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网络设备和无线系统
US8767528B2 (en) * 2009-07-26 2014-07-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reception acknowledg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969604B (zh) * 2009-07-28 2015-08-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广播和组播业务通知消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US20110069637A1 (en) * 2009-09-18 2011-03-2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 Channel Search Space Location Indication for a Relay Backhaul Link
WO2011038272A1 (en) 2009-09-25 2011-03-31 Mo-Han Fo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carrier network operation
EP3474621B1 (en) 2009-09-25 2022-05-04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carrier network operation
CN102823186B (zh) * 2009-09-25 2016-04-20 黑莓有限公司 用于多载波网络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NZ598903A (en) * 2009-10-05 2014-02-2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ucch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in lte-advanced
KR20110038994A (ko) * 2009-10-09 2011-04-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를 이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사용자 제어 채널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2014444B (zh) 2009-12-31 2013-04-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分配下行资源及实现下行数据接收的方法、装置
CN102123503B (zh) * 2010-01-07 2016-0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链路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US9258807B2 (en) * 2010-05-03 2016-02-09 Intel Deutschland Gmbh Communication network devic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US8548514B2 (en) * 2010-08-11 2013-10-01 Lg-Ericsson Co., Ltd. Method for resource element group downsizing of R-PDCCH and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the same
CN102469589B (zh) * 2010-11-08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中继链路资源单元组的方法及装置
JP5511708B2 (ja) * 2011-02-18 2014-06-0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20120327864A1 (en) * 2011-06-23 2012-12-27 Ido Gazit Reducing complexity of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element group mapping on long term evolution downlink
CN107104776B (zh) * 2011-09-30 2021-02-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接收器和发送器
US9209955B2 (en) * 2011-10-11 2015-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Extension carrier as a bandwidth extension
WO2013075340A1 (en) * 2011-11-25 2013-05-30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Radio resource sharing and contention scheme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hite space spectrum bands
US9426815B2 (en) 2011-12-27 2016-08-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dynamic allocation of a shared bandwidth
US8798010B2 (en) 2012-01-31 2014-08-05 Lsi Corporation Table-based resource mapping for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in a wireless system base station
KR20130107855A (ko) * 2012-03-23 2013-10-02 주식회사 팬택 협대역 단말을 위한 제어채널 구성장치 및 방법
US9113462B2 (en) 2012-05-03 2015-08-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mapping for ePDCCH in LTE
CN104105111B (zh) * 2013-04-02 2017-11-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激活时刻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US9419750B2 (en) 2013-06-05 2016-08-1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NLOS wireless backhaul uplink communication
WO2015088498A1 (en) * 2013-12-10 2015-06-18 Intel IP Corporation Mobile device paging and small cell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9660751B2 (en) 2015-02-17 2017-05-23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efficient PDCCH processing
WO2016190710A1 (ko) * 2015-05-28 2016-12-0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복호 동작을 수행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KR102375186B1 (ko) * 2015-05-28 2022-03-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복호 동작을 수행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US10374663B2 (en) * 2016-12-30 2019-08-06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Digital dithering for reduction of quantization errors and side-lobe levels in phased array antenna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9816A (zh) * 2005-03-30 2008-05-28 摩托罗拉公司 用于减少通信系统中的往返延时和开销的方法和装置
CN101371477A (zh) * 2006-01-18 2009-02-1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宽带通信系统中物理资源管理的方法
CN101395831A (zh) * 2006-04-20 2009-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共享无线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US20090097447A1 (en) * 2007-10-02 2009-04-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of a control channe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2843A (zh) 2007-01-12 2010-01-06 诺基亚公司 用于提供自动控制信道映射的方法和装置
EP1986364A1 (en) 2007-04-25 2008-10-29 Mitsubishi Electr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entre Europe B.V. Method and device for allocating, by a telecommunication device, at least a first and a second consecutive channel elements of a group of channel elements of a channel resource to a destination
US8139537B2 (en) 2007-11-07 2012-03-20 Wi-Lan, Inc. Advanced technology frame structure with backward compatibility
SG191694A1 (en) * 2008-06-24 2013-07-3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frequency selective repetition
US8934417B2 (en) * 2009-03-16 2015-01-13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Resource allo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9816A (zh) * 2005-03-30 2008-05-28 摩托罗拉公司 用于减少通信系统中的往返延时和开销的方法和装置
CN101371477A (zh) * 2006-01-18 2009-02-1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宽带通信系统中物理资源管理的方法
CN101395831A (zh) * 2006-04-20 2009-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共享无线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US20090097447A1 (en) * 2007-10-02 2009-04-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of a control channe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32533B2 (en) 2011-07-21 2016-05-03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CK/NACK/SR resource mapp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3010440A1 (zh) * 2011-07-21 2013-01-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Ack/nack/sr资源映射方法和设备
CN102238737A (zh) * 2011-07-21 2011-11-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Ack/nack/sr资源映射方法和设备
CN102238737B (zh) * 2011-07-21 2015-07-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Ack/nack/sr资源映射方法和设备
CN104025494A (zh) * 2011-11-04 2014-09-0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网络节点、用户设备及其方法
CN104025494B (zh) * 2011-11-04 2017-09-2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网络节点、用户设备及其方法
US10264570B2 (en) 2012-08-02 2019-04-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US9654263B2 (en) 2012-08-02 2017-05-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US9756625B2 (en) 2012-08-02 2017-09-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129863B2 (en) 2012-08-02 2018-11-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4019276A1 (zh) * 2012-08-02 2014-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764883B2 (en) 2012-08-02 2020-09-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US10785762B2 (en) 2012-08-02 2020-09-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US11553476B2 (en) 2012-08-02 2023-01-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4144468A (zh) * 2013-05-10 2014-11-12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nct网络中增强pbch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44468B (zh) * 2013-05-10 2017-12-19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nct网络中增强pbch的方法和装置
CN112511284A (zh) * 2016-11-30 2021-03-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9307B (zh) 2014-08-27
US20110007695A1 (en) 2011-01-13
DE102010036362A1 (de) 2011-01-27
US8583128B2 (en) 2013-11-12
DE102010036362B4 (de) 2015-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9307B (zh) 用于映射物理控制信道的装置和方法
US10863516B2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
US1084106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resource block structure for N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629140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network element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on a virtual carrier for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 with a narrow band EPDCCH
KR101176712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 및 무선 통신 장치
CN104782067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KR101431945B1 (ko) 멀티캐리어 시스템에서 다운링크-전용 rf 캐리어들에 대한 업링크 피드백을 제공하기 위한 기법들
US2019009862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frame structure for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RU2699233C2 (ru) Узел радиосвязи, беспровод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осуществляемые ими способы
US20150256403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4854924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传输效率的方法和设备
JP2016510554A (ja) 通信デバイス及び方法
US1103943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tting control and data channel transmission tim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416011A (zh) 用于通信系统的灵活时分双工方法及装置
CN102356612A (zh) 支持多载波的设备和方法
CN105580469A (zh) 用户终端、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9603142B2 (en) Method for radio resources usage reporting in a LTE network and uses thereof for interference reduction and for energy optimization
RU2735237C1 (ru) Сигнализация распределения ресурсов
JP2016509803A (ja) Ueケイパビリティに基づいて仮想キャリアの外のリソースを割り当てるためのモバイル通信基地局及び方法
US1040444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642001B (zh) 信道或信号的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05992361A (zh) 一种增强的 ca 中的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8352972A (zh) 用于载波聚集中的下行链路指派索引(dai)管理的技术
CN103001746A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ack/nack的资源映射方法
KR20130054105A (ko) 제어 채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Effective date: 2012051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518

Address after: Neubiberg, Germany

Applicant after: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Address before: German Laura Kan ang 1-12 pyrene Eby Berg City No.

Applicant before: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61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613

Address after: Neubiberg, Germany

Applicant after: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Address before: Neubiberg, Germany

Applicant before: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eubiberg, Germany

Patentee after: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Address before: Neubiberg,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08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Apple Inc.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before: INTEL Corp.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08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INTEL Corp.

Address before: Neubiberg,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