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55072A - 火电厂输煤系统的辅助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 - Google Patents

火电厂输煤系统的辅助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55072A
CN101955072A CN 201010257982 CN201010257982A CN101955072A CN 101955072 A CN101955072 A CN 101955072A CN 201010257982 CN201010257982 CN 201010257982 CN 201010257982 A CN201010257982 A CN 201010257982A CN 101955072 A CN101955072 A CN 1019550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l
power plant
bypass pipe
handling system
spo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5798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綦建国
张天林
王阳
贲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Nuclear Electric Power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Nuclear Electric Power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Nuclear Electric Power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Nuclear Electric Power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25798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55072A/zh
Publication of CN101955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50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xiliary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电厂输煤系统的辅助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属于火电厂除尘领域。本发明通过旁通管将所述电厂输煤系统的落煤管道中的上部负压区及下部正压区连通,使得所述落煤管道下部的正压区排气,排出的气体通过所述旁通管,对所述落煤管道上部的负压区进行补气。本发明利用火电厂输煤系统落煤工程中自身产生的压差进行自循环,无需借助外部设备,即可做到有效消除扬尘点的局部正压,不仅初投资少、年费用低,而且具有减少土建费用,管理简单等优点,经验证采用本发明能够良好的抑制煤尘,提高除尘效率。相对湿式除尘而言,本发明减少除尘用水和煤污水的排放,达到了高效节能环保的目的。

Description

火电厂输煤系统的辅助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电厂输煤系统,特别涉及火电厂输煤系统的辅助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
背景技术
煤粉尘是输煤系统中一个最大的污染源。它不仅破坏工作环境,影响职工身体健康,还埋藏隐患,威胁正常生产,不利于文明生产。
电厂输煤系统在燃煤的卸载、分配、破碎等一系列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在以下地点产生扬尘:1)转运站。皮带输送的燃煤从高处下落到下级皮带时,燃煤会携带大量空气进入下级皮带的导料槽内,形成一定正压,使部分煤尘从导料槽的缝隙处冒出,并扩散到室内。2)碎煤机室。燃煤由碎煤机下落到下级皮带的过程中,除了燃煤携带大量空气进入下级皮带的导料槽内,形成一定正压外,碎煤机转子在转动工作的同时,更使导料槽的正压进一步加大,使部分煤尘从导料槽的缝隙处冒出,并扩散到室内。
目前,在进行输煤系统文明生产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往往采用保障输送管路密封以及加装锁气器的除尘工艺,以及采用与所述工艺相配的除尘设备进行除尘。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使用现有技术中的除尘工艺及除尘设备,均会造成除尘器除尘风量大、设备体积庞大,除尘设备造价高、初期投入资金多,年费用高,且不经济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除尘器除尘风量大、设备体积庞大,除尘设备造价高、初期投入资金多,年费用高,且不经济的缺陷,本发明实施提供了一种火电厂输煤系统的辅助除尘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火电厂输煤系统的辅助除尘装置,所述辅助除尘装置为旁通管,所述旁通管将所述电厂输煤系统的落煤管道中的上部负压区及下部正压区连通,使得所述落煤管道下部的正压区排气,排出的气体通过所述旁通管,对所述落煤管道上部的负压区进行补气。
具体地,所述电厂输煤系统的落煤管道上部负压区为碎煤机上部的落煤管,所述电厂输煤系统的落煤管道下部正压区为碎煤机下部落煤管。
具体地,所述电厂输煤系统的落煤管道上部负压区为转运站最上面皮带的落煤管,所述电厂输煤系统的落煤管道中的下部正压区为转运站最下面皮带的落煤管。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检修,所述旁通管上设有检查口。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煤进入旁通管,所述旁通管的中心线与所述落煤管道的中心线在连接处形成夹角。
具体地,所述夹角为20°-40°。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火电厂输煤系统的除尘方法,所述方法是将所述电厂输煤系统中有压力差的落煤管道进行下部正压排气、上部负压补气。
具体地,所述有压力差的落煤管道为所述电厂输煤系统中碎煤机上部的落煤管及碎煤机下部的落煤管,
所述方法具体是通过旁通管,将所述碎煤机上部的落煤管道及碎煤机下部的落煤管相连通。
具体地,所述有压力差的落煤管道为所述电厂输煤系统中转运站的最上面皮带的落煤管及最下面皮带的落煤管,
所述方法具体是通过旁通管将所述转运站的最上面皮带的落煤管及最下面皮带的落煤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煤进入旁通管,所述旁通管的中心线与所述有压力差的落煤管道的中心线在连接处形成夹角。
具体地,所述夹角为20°-4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从扬尘的机理入手,通过火电厂输煤系统中有压力的管道中开孔,增加旁通管的方法,使气流从下部向上部运动,通过旁通管对有压力的落煤管道进行下部正压排气、上部负压补气,利用火电厂输煤系统落煤工程中自身产生的压差进行自循环,无需借助外部设备,即可做到有效消除扬尘点的局部正压,不仅初投资少、年费用低,而且具有减少土建费用,管理简单等优点,经验证采用本发明能够良好的抑制煤尘,提高除尘效率。因此本发明具有减少初投资,降低运行及土建费用优点,达到了高效节能环保的目的;对于湿式除尘而言,本发明还具有减少除尘用水和煤污水的排放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所述火电厂输煤系统的辅助除尘装置应用在碎煤机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所述火电厂输煤系统的辅助除尘装置的应用在转运站的示意图;
图3a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辅助除尘装置后,除尘风量节省50%时的费用节省图;
图3b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辅助除尘装置后,除尘风量节省70%时的费用节省图。
图中:1旁通管,2检查口,3碎煤机,4除尘管,5上面皮带,6落煤管,7下面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发明人从火电厂输煤系统能够产生扬尘部位的扬尘机理出发,首先对碎煤机和落煤管的压力变化进行分析,把原煤下落过程想象成无数小型活塞自上而下的运动。正是这种运动导致落煤管的下部压力高于环境压力,而上部压力低于环境压力,其最终结果是上部吸入环境空气,而下部会有大量含尘气体选出。这也说明了,《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第2部分煤尘防治》DL/T5187.2-2004规定,抽风量要大于诱导风量,以保证下部负压,防止尘气逸出。
本发明根据上述原理,对现有除尘设备及除尘方法做进一步改进。
实施例1
一种火电厂输煤系统的辅助除尘装置,所述辅助除尘装置为旁通管,所述旁通管将所述电厂输煤系统的落煤管道中的上部负压区及下部正压区连通,使得所述落煤管道下部的正压区排气,排出的气体通过所述旁通管,对所述落煤管道上部的负压区进行补气。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落煤管道的上部负压区为所述电厂输煤系统中碎煤机3上部的落煤管,所述落煤管道的下部正压区为所述碎煤机3下部的落煤管。具体实施时,在碎煤机3上部的落煤管上和碎煤机3下部的落煤管上开孔,设旁通管1将二者联通,同时满足上部负压进风和下部正压排风。
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例中,所述落煤管道的上部负压区为所述电厂输煤系统的转运站中最上面皮带5的落煤管,所述落煤管道的下部正压区为所述电厂输煤系统的转运站中最下面皮带7的落煤管。本例中,所述皮带仅包括最上面皮带5与最下面皮带7,因此最上面皮带5的落煤管与最下面皮带7的落煤管为同一根落煤管6。具体实施时,在落煤管6上开孔,设旁通管1将下部正压区与上部负压区联通,同时满足上部负压需要进风和下部正压排风。
其中,旁通管的设置原则是:
1)为了防止煤进入旁通管,所述旁通管的中心线与所述有压力差的落煤管道中心线在上部及下部的连接处分别形成夹角。所述夹角优选为20°-40°。由于碎煤机落煤管是垂直的直管,如图1所示,可将所述碎煤机落煤管看做除尘管4,那么碎煤机落煤管中心线与旁通管中心线在下部的连接处形成的角度,亦可看做是图1中除尘管4中心线与旁通管中心线在下部的连接处形成的角度,图中为60度,因此该布置可有效防止煤进入旁通管;
2)旁通管的管道口径具体根据旁通管的进风总量,以及旁通管的15-17m/s的控制风速来确定;
3)旁通管的管道材质与除尘管4(可参见图1)相同,采用钢板制作(厚度δ=3mm)即可;
4)为了方便检修,所述旁通管上设有检查口。如图1及图2所示,在旁通管1上部设置检查口2。
下面以具体实例,对本发明的效果做具体说明:
在某实际工程中采用碎煤机,设备要求:①碎煤机上部落煤管上需要有一定的送风量;②碎煤机下部落煤管上需要有一定的排风量。同时该工程因采用圆形煤场,其旁边的转运站既要担负电厂的输煤任务,又要负责往圆形煤场送煤和从圆形煤场取煤任务,造成转运站最上面的皮带到最下面的皮带之间的落差达30.9米。如果采用输煤系统除尘的传统做法,将造成除尘器除尘风量大、设备体积庞大、除尘设备造价高,且不经济。
采用本发明,利用落煤管道中的压力差,在碎煤机和转运站的落煤管处各设置一根旁通管(可参见图1和图2),使气流从下部向上部运动,即达到底部排气同时满足上部补气的要求。即增加旁通管的做法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不仅除尘器除尘初投资少、年费用低,而且具有减少土建费用,管理简单等优点。
如图3a、3b为设备改进后除尘器费用节省图,其横坐标表示除尘器过滤面积(m2),纵坐标表示费用节省比率(%),实施效果表明,在碎煤机和转运站的落煤管处设置旁通管,可以减小50%-70%除尘器通风量,相应可以减少30-70%左右的初期投资和运行费用,并达到环保要求。
具体,如图3a所示,在除尘风量减少50%的工况下,电费可以节省30-47%,滤料费用可以节省33-50%。
具体,图3b所示,除尘风量进一步减少至70%时,电费可以节省62-72%,滤料费用可以节省66-75%。
由此可见,在除尘风量减少的同时,除尘器体积减少,相应的减少了土建费用。经过实际工程检验,该设置可以保证高效的除尘效率,结构简单,安装容易,维护量小,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火电厂输煤系统的除尘方法,所述方法是将所述电厂输煤系统中有压力差的落煤管道进行下部正压排气、上部负压补气。
具体地,参见图1,所述有压力差的落煤管道为所述电厂输煤系统中碎煤机上部的落煤管及碎煤机下部的落煤管,所述方法具体是通过旁通管,将所述碎煤机上部的落煤管道及碎煤机下部的落煤管相连通。
具体地,参见图2,所述有压力差的落煤管道为所述电厂输煤系统中转运站的最上面皮带的落煤管及最下面皮带的落煤管,所述方法具体是通过旁通管将所述转运站的最上面皮带的落煤管及最下面皮带的落煤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煤进入旁通管,所述旁通管的中心线与所述有压力差的落煤管道的中心线在连接处形成夹角。
具体地,所述夹角优选为20°-40°。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从扬尘的机理入手,通过火电厂输煤系统中有压力的落煤管道中开孔,增加旁通管的方法,使气流从下部向上部运动,通过旁通管对有压力的落煤管道进行下部正压排气、上部负压补气,利用火电厂输煤系统自身产生的压差进行循环,无需借助外部设备,即可做到有效消除扬尘点的局部正压,不仅初投资少、年费用低,而且具有减少土建费用,管理简单等优点,经验证采用本发明能够良好的抑制煤尘,增加了除尘效率。因此本发明具有减少投资,防止燃煤能源的浪费的优点,本发明相对湿式除尘而言,减少除尘用水和煤污水的排放,达到了高效节能环保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火电厂输煤系统的辅助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除尘装置为旁通管,所述旁通管将所述电厂输煤系统的落煤管道中的上部负压区及下部正压区连通,使得所述落煤管道下部的正压区排气,排出的气体通过所述旁通管,对所述落煤管道上部的负压区进行补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厂输煤系统的落煤管道上部负压区为碎煤机上部的落煤管,所述电厂输煤系统的落煤管道下部正压区为碎煤机下部落煤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厂输煤系统的落煤管道上部负压区为转运站最上面皮带的落煤管,所述电厂输煤系统的落煤管道中的下部正压区为转运站最下面皮带的落煤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管上设有检查口。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辅助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管的中心线与所述落煤管道的中心线在连接处形成夹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20°-40°。
7.一种火电厂输煤系统的除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将所述电厂输煤系统中有压力差的落煤管道进行下部正压排气、上部负压补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辅助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压力差的落煤管道为所述电厂输煤系统中碎煤机上部的落煤管及碎煤机下部的落煤管,
所述方法具体是通过旁通管,将所述碎煤机上部的落煤管道及碎煤机下部的落煤管相连通。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压力差的落煤管道为所述电厂输煤系统中转运站的最上面皮带的落煤管及最下面皮带的落煤管,
所述方法具体是通过旁通管将所述转运站的最上面皮带的落煤管及最下面皮带的落煤管相连通。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辅助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管的中心线与所述有压力差的落煤管道的中心线在连接处形成夹角。
CN 201010257982 2010-08-19 2010-08-19 火电厂输煤系统的辅助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 Pending CN1019550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57982 CN101955072A (zh) 2010-08-19 2010-08-19 火电厂输煤系统的辅助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57982 CN101955072A (zh) 2010-08-19 2010-08-19 火电厂输煤系统的辅助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5072A true CN101955072A (zh) 2011-01-26

Family

ID=43482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257982 Pending CN101955072A (zh) 2010-08-19 2010-08-19 火电厂输煤系统的辅助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5507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7970A (zh) * 2016-04-11 2016-08-17 马鞍山市天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减压式煤仓清堵装置
CN106125707A (zh) * 2016-08-30 2016-11-16 祖传琦 火力发电厂输煤皮带运行智能化辅助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81409Y (zh) * 1999-06-21 2000-06-07 吉林市东北苑电力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输煤传送带转运点除尘装置
CN2481677Y (zh) * 2001-02-25 2002-03-13 赵兴成 输煤皮带转运点自循环式除尘装置
CN2597430Y (zh) * 2003-03-05 2004-01-07 孟雪松 压力平衡循环管
JP2007238321A (ja) * 2006-03-13 2007-09-20 Joban Kyodo Karyoku Kk 粉塵等の飛散防止装置
JP2009149698A (ja) * 2007-12-18 2009-07-09 Nippon Steel Corp コークス炉受炭時集塵装置及び集塵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81409Y (zh) * 1999-06-21 2000-06-07 吉林市东北苑电力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输煤传送带转运点除尘装置
CN2481677Y (zh) * 2001-02-25 2002-03-13 赵兴成 输煤皮带转运点自循环式除尘装置
CN2597430Y (zh) * 2003-03-05 2004-01-07 孟雪松 压力平衡循环管
JP2007238321A (ja) * 2006-03-13 2007-09-20 Joban Kyodo Karyoku Kk 粉塵等の飛散防止装置
JP2009149698A (ja) * 2007-12-18 2009-07-09 Nippon Steel Corp コークス炉受炭時集塵装置及び集塵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7970A (zh) * 2016-04-11 2016-08-17 马鞍山市天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减压式煤仓清堵装置
CN105857970B (zh) * 2016-04-11 2017-12-15 马鞍山市天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减压式煤仓清堵装置
CN106125707A (zh) * 2016-08-30 2016-11-16 祖传琦 火力发电厂输煤皮带运行智能化辅助系统
CN106125707B (zh) * 2016-08-30 2018-08-17 祖传琦 火力发电厂输煤皮带运行智能化辅助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25512U (zh) 一种用于动力煤分选的全粒级高效干法选煤系统
CN102623772B (zh) 废旧铅蓄电池综合再处理装置
CN202516516U (zh) 一种沥青搅拌设备的除尘系统
CN102424887B (zh) 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系统
CN202179983U (zh) 一种粉煤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系统
CN101955072A (zh) 火电厂输煤系统的辅助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
CN203638750U (zh) 一种粉煤灰气力输送系统
CN202532843U (zh) 一种燃煤电厂高水分褐煤预干燥系统
CN205109896U (zh) 多管旋风除尘器烟气分流装置
CN204447600U (zh) 一种滤筒式除尘器
CN103896501B (zh) 一种石灰生产线窑尾通风系统及窑尾通风工艺
CN201016549Y (zh) 冷压球团烘干炉
CN202935946U (zh) 高效石子煤正压气力输送系统
CN202454693U (zh) 废旧铅蓄电池综合再处理装置
CN102228781B (zh) 一种半干法烟气脱硫装置
CN201008774Y (zh) 大型高炉煤气干式布袋除尘器
CN201052927Y (zh) 一种用于气体输送物料系统的气固分离装置
CN201244411Y (zh) 造气炉除尘器输灰装置
CN204535432U (zh) 水泥厂窑头孰料冷却机低温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203901544U (zh) 一种石材加工生产车间工作台除尘系统
CN203513301U (zh) 闭合改性节能减排活性钙生产装置
CN201711091U (zh) 一种卧式密相循环流化干塔脱硫装置
CN205087609U (zh) 一种烧结厂生石灰输送系统
CN201560194U (zh) 紧凑式布置高炉喷煤系统
CN201210008Y (zh) 烧结机循环烧结抽风系统配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