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49461B - 一种通电关闭的电磁阀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电关闭的电磁阀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49461B
CN101949461B CN 200910159358 CN200910159358A CN101949461B CN 101949461 B CN101949461 B CN 101949461B CN 200910159358 CN200910159358 CN 200910159358 CN 200910159358 A CN200910159358 A CN 200910159358A CN 101949461 B CN101949461 B CN 1019494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ron core
static iron
sleeve pipe
welding
guid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15935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49461A (zh
Inventor
傅嵩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Commercial Refrig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hua Refrigera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hua Refrigera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hua Refrigera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91015935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49461B/zh
Priority to KR1020100064271A priority patent/KR101161777B1/ko
Priority to EP20100168492 priority patent/EP2273167B1/en
Publication of CN101949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94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494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94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1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 F16K31/3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in which fluid from the circuit is constantly supplied to the fluid motor
    • F16K31/4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in which fluid from the circuit is constantly supplied to the fluid motor with electrically-actuated member in the discharge of the motor
    • F16K31/4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in which fluid from the circuit is constantly supplied to the fluid motor with electrically-actuated member in the discharge of the motor acting on a diaphragm
    • F16K31/404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in which fluid from the circuit is constantly supplied to the fluid motor with electrically-actuated member in the discharge of the motor acting on a diaphragm the discharge being effected through the diaphragm and being blockable by an electrically-actuated member making contact with the diaphrag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电时关闭的电磁阀及一种电磁阀的制造方法,电磁阀包括阀体部件与线圈部件,所述阀体部件内部有动铁芯部件、静铁芯部件、传动部件、密封件,在所述静铁芯部件的另一侧还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密封件由所述传动部件或所述导向件带动动作,所述密封件轴向可动,且所述密封件置于所述导向件中或部份置于所述导向件中。本发明属于制冷控制技术领域,由于使用了导向件,使密封件在轴向动作时导向性更好,另外装配时阀体部件内腔中的零部件不需要压接或铆接,装配非常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通电关闭的电磁阀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冷控制技术领域,尤其适合于制冷设备、商用空调等制冷系统的管路的控制。具体涉及一种通电时关闭的电磁阀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管路开闭用的电磁阀广泛使用于制冷系统的回路中,一般的电磁阀为通电时开启,而有的管路采用通电时关闭而更加节能与合适。通电关闭的电磁阀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如专利申请号为03231177.X、专利名称为“具有节流降压的常开直流电磁阀”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电磁阀,这种电磁阀是采用直接开、闭的工作模式,一般电磁阀的通流量相对较小;而针对通流量相对较大的一种是采用先导式即间接开闭的工作方式,如专利申请号为200420108493.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名称为“一种消声减振先导常开型电磁阀”。
上述两种电磁阀中,均包括有电磁线圈部件、阀体部件。阀体部件内设置有阀口,相对于该阀口设置有密封部件,在靠近密封部件的一侧固定有静铁芯部件,而在阀体内在静铁芯部件的远离密封部件的一端还设置有一动铁芯部件,密封部件固定连接在动铁芯部件上;在电磁线圈部件通电时,动铁芯部件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向静铁芯部件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密封部件向阀口方向移动从而关闭电磁阀;而在电磁线圈部件断电时,动铁芯部件在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向远离静铁芯部件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密封部件远离阀口方向从而打开电磁阀。
在上述方案的电磁阀中,密封部件是固定连接于动铁芯部件上的,这样在装配时要求比较高,装配工艺也比较复杂,并且由于动铁芯部件直接带动密封部件动作,相应地密封部件的导向性不是很好,这样在阀体部件的内腔中会有晃动的现象,且在装配时密封部件是通过压接或铆接传动部件来固定的,这样压接或铆接后的由于变形可能会影响一致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设计一种新的在通电时关闭的电磁阀,装配工艺相对简单,在阀体部件内腔中的零部件装配时,只要依次装入各相关零部件,而不需要将阀体部件内腔中的这些零部件通过压接或铆接固定,而是利用各相关零部件的结构来实现传动、固定的一种电磁阀,且电磁阀轴向动作时导向性好。
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电时关闭的电磁阀,包括阀体部件与线圈部件,所述阀体部件内部有动铁芯部件、静铁芯部件、传动部件、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静铁芯部件的靠近所述动铁芯部件侧的相反一侧还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密封件由所述传动部件或所述导向件带动动作,所述密封件轴向可动,且所述密封件置于所述导向件中或部份置于所述导向件中;
所述导向件的用于带动所述密封件的为所述导向件的一个台阶部即第三台阶部,且该台阶部不是通过压接或铆接变形而构成的结构,而是加工时或成形时一体形成的结构;
所述电磁阀还包括上阀座,所述上阀座设有台阶部及一个导向孔,所述导向件包括一个与所述阀体部件的内腔相配合的第一导向部及与所述上阀座导向孔相配合的第二导向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第二导向部之间还连接有中间部,所述第一导向部大于所述中间部而形成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二台阶部与所述上阀座台阶部之间设置有回复弹簧。
优选的,在电磁阀不通电时,所述导向件的第二导向部位于或部份位于所述上阀座导向孔中。
优选的,在所述传动部件与所述密封件之间设置有密封及缓冲用的弹性元件。
优选的,所述弹性元件为螺旋弹簧。
可选的,所述传动部件包括传动杆和传动座,所述传动杆一端与所述动铁芯部件接触,另一端通过所述静铁芯部件的中间的通孔与所述传动座的上平面接触。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磁阀的制造方法:
一种电磁阀的制造方法,电磁阀包括阀体部件与线圈部件,所述阀体部件包括动铁芯部件、静铁芯部件、传动部件、密封件、导向件、回复弹簧、上阀座,所述上阀座设有台阶部及一个导向孔,所述导向件包括一个与所述阀体部件的内腔相配合的第一导向部及与所述上阀座导向孔相配合的第二导向部;其特征在于:在装配所述阀体部件时,只要将加工好的相关零件、部件清洗干净、依次装入,而在动铁芯部件、静铁芯部件、传动部件、密封件、导向件、回复弹簧这些零部件装配时没有压接或铆接工序的一种装配方法。
可选的,在装配时:
1、先将形成所述阀体部件外壳部份的套管与上阀座焊接完成;
2、在上一工步完成前、完成后或同时,将静铁芯部件的要朝向动铁芯部件的一端朝下、依次装入传动部件或传动部件的传动座、密封件、导向件、回复弹簧等零部件形成静铁芯组件;
3、然后将套管与上阀座焊接完成的组件装入所述静铁芯组件;将静铁芯组件与套管与上阀座焊接完成的组件定位后使静铁芯部件与套管通过滚压后进行焊接或直接进行滚焊的方式固定;
4、然后再装动铁芯部件等其他零部件。
上述工步1与工步2是可以交叉进行或同时进行的。
可选的,在装配时,可采用下一步骤:
1、先将所述阀体部件的套管与上阀座焊接完成组件;
2、然后往套管与上阀座焊接完成的组件的内腔中依次装入回复弹簧、导向件、密封件、传动部件或传动部件的传动座、静铁芯部件等零部件;
3、然后将静铁芯组件与套管与上阀座焊接完成的组件定位后使静铁芯部件与套管通过滚压后进行焊接或直接进行滚焊的方式固定;
4、然后再装动铁芯部件等其他零部件。
采用本发明的电磁阀后,由于使用了导向件,使密封件在轴向动作时导向性更好,另外装配时阀体部件内腔中的零部件不需要压接或铆接,装配非常方便,且没有压接或铆接使电磁阀的一致性得以提高,并不会有压接或铆接后的因受力而变形或屑末产生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给出的电磁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a:图1所示电磁阀的密封件与导向件部位的局部示意图;
图1b:图1所示电磁阀的导向件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给出的电磁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本发明给出的电磁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本发明给出的电磁阀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电磁阀装配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适用于通电时关闭的电磁阀,如适用于通电时直接关闭及通过先导式实现间接关闭的电磁阀,在电磁阀的通流量要求相对较小时一般采用直接开、闭的结构,而在电磁阀要求通流量相对较大时采用一种先导式的间接开、闭的结构;从两种结构来说,采用先导式的间接开、闭的结构相对较复杂,两者的工作原理相同,为此下面以一种采用先导式实现间接关闭的电磁阀来进行具体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给出的电磁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1a为图1所示电磁阀的密封件与导向件部位的局部示意图,图1b为图1所示电磁阀的导向件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该电磁阀包括阀体部件2、下阀体3与电磁线圈部件
1,阀体部件2包括套管24、堵头21、动铁芯部件22、静铁芯部件25、传动部件、密封件29、导向件26、回复弹簧28、缓冲弹簧27、上阀座20。套管24与上阀座20通过焊接而密封固定而形成一个内腔;在套管24的一端封堵有堵头21,在套管24与上阀座20通过焊接而密封固定而形成的内腔中在靠近堵头21的一端有能在电磁力的作用下轴向活动的动铁芯部件22,在动铁芯部件22的靠近堵头21一端的相反的另一端为与套管24固定的静铁芯部件25,静铁芯部件25与套管24先通过压接或打点固定,也可以直接通过焊接密封固定,也可以是通过滚压固定然后进行焊接密封。下阀体3在与阀体部件2的与堵头21相反的一端,下阀体3与阀体部件2密封连接,本实施方式中是通过密封垫4实现密封的。在下阀体3上设置有用于开、闭密封用的阀口。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利用膜片部件5的膜片53与阀口接触密封的;膜片部件5上还有导阀芯51、挡片52。导阀芯51上设有与密封件29相接触密封的导阀口511。由于本发明主要涉及的是阀体部件部份,而下阀体该部份结构与本发明的联系并不是特别密切,因此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静铁芯部件25包括静铁芯251,电磁阀为交流电源时还设有分磁环;静铁芯251设有一通孔,用于传动部件通过该通孔传动。本实施方式中,传动部件包括部份位于静铁芯251的通孔中的传动杆231与位于静铁芯251的与动铁芯部件22的相反一侧即靠近上阀座20的一侧的传动座232,传动杆231的一端与动铁芯部件22抵接,另一端通过静铁芯251的通孔与传动座232的上平面抵接。动铁芯部件22的用于与传动杆231的一端抵接的平面可以是整个的平整面,另外为了保证定位的准确性,可以在动铁芯部件的表面设置一个凹部,如图所示,传动杆231的一端抵接于该凹部的底面,该凹部的深度可以与动铁芯部件22动作时的行程相当,也可以略大于动铁芯部件22动作时的行程。
上阀座20在朝向套管24的部位设有一个用于与回复弹簧28接触的台阶部202,同时还具有起导向作用的导向孔201;在静铁芯251与上阀座20之间,设置有导向件26,导向件26在其靠近静铁芯部件的一侧及靠近上阀座20的一侧各有一导向部:第一导向部267、第二导向部263;在第一导向部267与第二导向部263之间为中间部,在导向件上还可以设置用于气流/液压平衡用的导向件平衡孔,在本实施方式中是设置在中间部的平衡孔261,另外也可以通过自然形成的间隙起平衡作用;第一导向部267的外径大于中间部而形成第二台阶部264;在第二台阶部264与上阀座20的台阶部202之间设置有回复弹簧28,即回复弹簧28一端抵接在上阀座20台阶部202,另一端抵接在导向件26的第二台阶部264。另外,导向件26的第二导向部263位于靠近上阀座20的一侧,且为一带有一定斜度的导向部,且在电磁阀不通电时,导向件26的第二导向部263位于上阀座20的导向孔201内,或者导向件26的第二导向部263的前端部份位于上阀座20的导向孔201内即导向件26的第二导向部263是部份位于上阀座20的导向孔201内的。导向件的内孔部份也分成三部份,其上端的内径大于中间部位的内径而形成用于与传动座232抵接的第一台阶部262,靠近第二导向部263的一侧的内孔还有用于放置密封件的第三台阶部265及使密封件29的密封面291可以露出的开口孔266,这样,密封件29通过其台阶部293与导向件的第三台阶部265相接触,密封件29的密封面291与导阀芯51的导阀口511可以接触而密封。同时在导向件的内孔部份,在密封件29与传动座232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元件,本实施方式中的弹性部件为缓冲弹簧27,在电磁阀通电关闭时缓冲弹簧27的弹簧力小于此时回复弹簧的弹簧力;更加合适的,缓冲弹簧27的弹簧力为此时回复弹簧的弹簧力的1/3至1/10。另外,密封件29也可以是部份凸出于导向件的。
另外,为了保证压力平衡,上阀座20的导向孔201的内径比导向件略大,这样可能达到压力平衡的目的;另外也可以在上阀座20的导向孔201的内壁部设置轴向的凹部(图中未示出),这样凹部就起到了上阀座20的导向孔的两侧的压力平衡通道的作用。同样,传动杆与静铁芯的通孔之间也有相应的压力平衡通道,可以是静铁芯的通孔的内径大于传动杆的外径,也可以是静铁芯的通孔有内壁有轴向的凹槽作为通道,还可以是传动杆上设置有轴向的凹槽作为通道。这样,从上阀座到动铁芯部件22之间均有相应的压力平衡通道来保持内部压力的平衡。
电磁阀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情况基本如下:
在电磁线圈部件1不通电的情况下,这时动铁芯部件与静铁芯部件之间没有电磁力的作用,在回复弹簧28的弹簧力的作用下,通过导向件26,这时导向件26在回复弹簧28的弹力作用下向静铁芯方向运动即向图中的上方运动,导向件26带动传动座232与密封件、传动座232又带动传动杆231,传动杆231进一步带动铁芯部件22在回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上运动而离开静铁芯251而贴近堵头,使动铁芯部件22与静铁芯251分开而处于脱离状态。在电磁阀的两端没有压力差的情况下,这时膜片部件5在自重作用下,与阀口接触,这时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
这时如果电磁阀的进气口有气体/液体流入,这时进气口部位的压力高于出气口部位的压力,即高于与出气口相通的膜片部件5的上方的腔的压力,这样膜片部件5的上下两边即形成压力差,在压力差产生的压力的作用下,膜片部件5上移,并由挡片52及上阀座26限位,这时密封件29与导阀芯51的导阀口511处于脱离状态,阀口处于开启状态。为了减小膜片开启、关闭时的冲击力,保证膜片的使用寿命,在膜片上设有膜片平衡孔53a,膜片平衡孔53a的通径小于导阀芯51的导阀口511的通径。
在电磁线圈部件1通电时,电磁力大于回复弹簧28的弹簧力的作用,动铁芯部件22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向静铁芯251方向移动并带动作为传动部件的传动杆231、传动杆231带动传动座232、传动座232带动导向件26及作为密封部件的密封件29一起向导阀芯51的导阀口511方向移动,直至密封件29接触导阀芯51的导阀口511,这时,动铁芯部件继续向静铁芯251方向移动,而密封件29不再移动,进而压缩缓冲弹簧27;这时通过膜片部件53上设置的膜片平衡孔53a,使膜片部件53的上下两端的压力趋于平衡。膜片部件53在动铁芯部件22与静铁芯251的电磁力的作用下下移关闭阀口;开始时,密封件的位移与动铁芯部件22的位移相等,直到密封件的密封面接触到导阀芯51的导阀口511,这时动铁芯部件22继续移动一定的距离,如0.1-1mm,而密封件29这时因抵接导阀芯51的导阀口511而不再移动,这样缓冲弹簧27受压缩,其弹簧力使密封件与导阀芯51的导阀口511维持接触而密封,而此时密封件29的底面与导向件26的第三台阶部265保持一定间隙。即密封件29是可以轴向相对进行活动地固定在导向件26上。
在电磁阀通电转向断电时,动铁芯部件22与静铁芯部件25之间的电磁力消失,动铁芯部件22在回复弹簧28的弹簧力的作用下离开静铁芯部件,一开始,密封件29不移动,直到移动一定距离后,密封件29的底面与导向件26的第三台阶部265相接触,导向件26带动密封件29上移,这时回复弹簧28的弹簧力克服导阀芯51的导阀口511的压差的作用力,开启导阀芯51的导阀口511,这样,膜片部件5的上端的压力降低,从而在膜片部件5的上下端形成压力差,在压力差作用下,膜片部件5上移开启下阀体3的阀口。如果电磁阀的两端没有压力差或压力差小于0.005Ma时,膜片部件在自重作用下,与阀口接触,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如果电磁阀的进气口有气体/液体流入,进气口的压力高于出气口的压力,即高于与出气口相通的膜片部件上方的腔的压力,膜片部件5的上下两边形成压力差,在压力差的压力达到大于膜片部件自重力时,膜片部件5上移,并由挡片52及上阀座26限位,这时密封件29与导阀芯51的导阀口511处于脱离状态,主阀口处于开启状态。从而实现通常开启而在能通电时关闭的功能。
在装配所述阀体部件时,只要将零部件加工完成、将加工好的相关零件、部件清洗干净,且阀体部件内腔中所用的零部件只要依次装入,采用各自的结构完成传动动作,即动铁芯部件、静铁芯部件、传动部件、密封件、导向件、回复弹簧、缓冲弹簧这些零部件装配时没有压接或铆接工序。
其中一种装配方法如下:
1、先将所述各零件、部件加工完成,并清洗干净;
2、将阀体部件的套管与上阀座焊接完成;
3、在焊接阀体部件的套管与上阀座的同时或焊接完成前或完成后,将静铁芯部件的要朝向动铁芯部件的一端朝下、依次装入传动部件的传动座、缓冲弹簧、密封件、导向件、回复弹簧等零部件形成静铁芯组件;即此步骤与上述步骤2是可以交叉进行的;
4、然后将套管与上阀座焊接完成的组件装入所述静铁芯组件或将装配完成的静铁芯组件装入将套管与上阀座焊接完成的组件;
5、将静铁芯组件和套管、上阀座焊接完成的组件定位后使静铁芯部件与套管通过滚压后进行焊接或直接进行滚焊的方式固定;
6、然后再装入传动杆、动铁芯部件;再装入堵头21进行定位并完成焊接固定。
另外一种装配方法如下:
1、先将所述各零件、部件加工完成,并清洗干净;
2、将阀体部件的套管与上阀座焊接完成;
3、在阀体部件的套管与上阀座焊接完成后,往套管与上阀座焊接完成的组件的内腔中依次装入回复弹簧、导向件、密封件、缓冲弹簧、传动座、静铁芯部件等零部件形成静铁芯组件;
4、然后将静铁芯组件与套管与上阀座焊接完成的组件定位后使静铁芯部件与套管通过滚压后进行焊接或直接进行滚焊的方式固定;
5、然后再装入传动杆、动铁芯部件;再装入堵头21进行定位并完成焊接固定。
下面介绍另一种实施方式,图2为本发明的电磁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基础上的一种改进:为了更好地保证缓冲弹簧的定位,在密封件的朝向传动座的一侧设有一个凸起部292。另外,为了提高导向件的加工一致性,及减少加工工序,将导向件采用冲压加工完成,这样,导向件26′的上部为一个平面,传动座232与导向件26′的上部平面接触,而没有了原先的第一台阶部。这样与原先的导向件相比较,可以减少导向件的材料使用量,及加工工序;另外采用冲压加工一致性会更好。具体的装配方法、工作原理及工作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下面介绍另外二种实施方式,图3为本发明给出的电磁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给出的电磁阀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这两种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使用的导向件不同,图3为采用冲压加工的导向件26′,图4中的导向件26可以采用机加工,当然也可以采用冲压加工。
如图所示,该两种实施方式也是在第一实施方式基础上的改进:该实施方式中,除了导向件的区别外,该实施方式中,另外将原实施方式中的传动杆与传动座加工成了一体,具体为传动部件23。这样减少了零件数量。而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5所示,可以采用下述装配方法:
1、先将所述各零件、部件加工完成,并清洗干净;
2、将阀体部件的套管24与上阀座20焊接完成;
3、在焊接阀体部件的套管24与上阀座20的同时或在焊接完成前或完成后,将静铁芯部件25的要朝向动铁芯部件22的一端朝下、依次装入传动部件23、缓冲弹簧27、密封件29、导向件26′、回复弹簧28等零部件形成静铁芯组件;即步骤3与步骤2是可以交叉进行的;
4、然后将套管与上阀座焊接完成的组件装入所述静铁芯组件或将装配完成的静铁芯组件装入将套管与上阀座焊接完成的组件;
5、将静铁芯组件与套管与上阀座焊接完成的组件定位后使静铁芯部件与套管通过滚压后进行焊接或直接进行滚焊的方式固定或采用其它方式进行定位、固定;
6、然后再装入动铁芯部件22;再装入堵头21进行定位以保证动铁芯部件的动作行程并完成焊接固定。
另外一种装配方法如下:
1、先将所述各零件、部件加工完成,并清洗干净;
2、将阀体部件的套管24与上阀座20焊接完成;
3、在阀体部件的套管24与上阀座20焊接完成后,往套管24与上阀座20焊接完成的组件的内腔中依次装入回复弹簧28、导向件26′、密封件29、缓冲弹簧27、传动部件、静铁芯部件等零部件形成静铁芯组件;
4、然后将静铁芯组件25与套管24与上阀座20焊接完成的组件正确定位后使静铁芯部件与套管通过滚压后进行焊接或直接进行滚焊的方式固定,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进行固定;
5、然后再装入动铁芯部件22;再装入堵头21进行定位并完成焊接固定,以确保动铁芯部件22的动作行程。
其余结构、工作原理及工作方式均同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上面的实施方式中,电磁阀都为先导式,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要求电磁阀的通流量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就无须采用先导式,而只要采用直接开闭式就可以了,即只要使电磁阀的密封件直接对电磁阀的主阀口开闭动作即可;相应的工作原理、工作方式更加简单,这里不再复述。另外,上面说明中的上、下均指是按附图或装配顺序进行的说明,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上仅是为能更好的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例举的几种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所有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通电时关闭的电磁阀,包括阀体部件与线圈部件,所述阀体部件内部有动铁芯部件、静铁芯部件、传动部件、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静铁芯部件的靠近所述动铁芯部件侧的相反一侧还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密封件由所述传动部件或所述导向件带动动作,所述密封件轴向可动,且所述密封件置于所述导向件中或部份置于所述导向件中;
所述导向件的用于带动所述密封件的为所述导向件的台阶部,且该台阶部不是通过压接或铆接变形而构成的结构;
所述电磁阀还包括上阀座,所述上阀座设有台阶部及一个导向孔,所述导向件包括一个与所述阀体部件的内腔相配合的第一导向部及与所述上阀座导向孔相配合的第二导向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第二导向部之间还连接有中间部,所述第一导向部大于所述中间部而形成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二台阶部与所述上阀座台阶部之间设置有回复弹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在电磁阀不通电时,所述导向件的第二导向部位于或部份位于所述上阀座导向孔中。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动部件与所述密封件之间设置有密封及缓冲用的弹性元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螺旋弹簧。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包括传动杆和传动座,所述传动杆一端与所述动铁芯部件接触,另一端通过所述静铁芯部件的中间的通孔与所述传动座的上平面接触。
7.一种电磁阀的制造方法,电磁阀包括阀体部件与线圈部件,所述阀体部件包括套管、缓冲弹簧、动铁芯部件、静铁芯部件、传动部件、密封件、导向件、回复弹簧、上阀座,所述上阀座设有台阶部及一个导向孔,所述导向件包括一个与所述阀体部件的内腔相配合的第一导向部及与所述上阀座导向孔相配合的第二导向部,所述传动部件包括部分位于所述静铁芯部件的静铁芯的通孔中的传动杆和位于所述静铁芯远离所述动铁芯部件的一侧的传动座;其特征在于:在装配所述阀体部件时,将加工好的传动部件、缓冲弹簧、密封件、导向件、回复弹簧、上阀座、套管清洗干净、依次装入,而在动铁芯部件、静铁芯部件、传动部件、密封件、导向件、回复弹簧这些零部件装配时没有压接或铆接工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阀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装配时,先将所述阀体部件的套管与上阀座焊接完成;
将静铁芯部件的要朝向动铁芯部件的一端朝下、依次装入传动部件、缓冲弹簧、密封件、导向件、回复弹簧形成静铁芯组件;这一工步与上一工步可同时进行,也可提前进行或在上一工步完成后进行;
然后将所述静铁芯组件装入套管与上阀座焊接完成的组件;
将静铁芯组件与套管与上阀座焊接完成的组件定位后使静铁芯部件与套管通过滚压后进行焊接或直接进行滚焊的方式固定;
然后再装动铁芯部件。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阀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装配时,先将所述阀体部件的套管与上阀座焊接完成组件;
然后往套管与上阀座焊接完成的组件的内腔中依次装入回复弹簧、导向件、密封件、缓冲弹簧、传动部件、静铁芯部件形成静铁芯组件;
然后将静铁芯组件与套管与上阀座焊接完成的组件定位后使静铁芯部件与套管通过滚压后进行焊接或直接进行滚焊的方式固定;
然后再装动铁芯部件。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阀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装配时,先将所述阀体部件的套管与上阀座焊接完成;
将静铁芯部件的要朝向动铁芯部件的一端朝下、依次装入传动部件的传动座、缓冲弹簧、密封件、导向件、回复弹簧形成静铁芯组件;这一工步与上一工步可同时进行,也可提前进行或在上一工步完成后进行;
然后将所述静铁芯组件装入套管与上阀座焊接完成的组件;
将静铁芯组件与套管与上阀座焊接完成的组件定位后使静铁芯部件与套管通过滚压后进行焊接或直接进行滚焊的方式固定;
然后再装入传动部件的传动杆、动铁芯部件。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阀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装配时,先将所述阀体部件的套管与上阀座焊接完成组件;
然后往套管与上阀座焊接完成的组件的内腔中依次装入回复弹簧、导向件、密封件、缓冲弹簧、传动部件的传动座、静铁芯部件形成静铁芯组件;
然后将静铁芯组件与套管与上阀座焊接完成的组件定位后使静铁芯部件与套管通过滚压后进行焊接或直接进行滚焊的方式固定;
然后再装入传动部件的传动杆、动铁芯部件。
CN 200910159358 2009-07-10 2009-07-10 一种通电关闭的电磁阀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19494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59358 CN101949461B (zh) 2009-07-10 2009-07-10 一种通电关闭的电磁阀及其制造方法
KR1020100064271A KR101161777B1 (ko) 2009-07-10 2010-07-05 정상적으로 개방되는 솔레노이드 밸브 및 그 제조 방법
EP20100168492 EP2273167B1 (en) 2009-07-10 2010-07-06 A normally open solenoid valve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59358 CN101949461B (zh) 2009-07-10 2009-07-10 一种通电关闭的电磁阀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49461A CN101949461A (zh) 2011-01-19
CN101949461B true CN101949461B (zh) 2013-04-17

Family

ID=42753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159358 Active CN101949461B (zh) 2009-07-10 2009-07-10 一种通电关闭的电磁阀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273167B1 (zh)
KR (1) KR101161777B1 (zh)
CN (1) CN1019494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6788B (zh) * 2011-01-20 2015-07-01 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阀
CN103185150B (zh) * 2011-12-31 2015-03-25 丹佛斯(天津)有限公司 电磁阀
CN103629415B (zh) * 2012-08-23 2016-03-02 丹佛斯(天津)有限公司 动铁芯组件及使用其的电磁阀
CN103672109B (zh) * 2012-09-26 2016-04-13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常开电磁阀
CN102979943B (zh) * 2012-12-04 2014-03-26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 电磁阀及其制造方法
CN103925359A (zh) * 2014-04-28 2014-07-16 任金瑞 电动汽车、电动三轮车自动变速箱的套管
DE102016104126A1 (de) * 2016-03-07 2017-09-07 Svm Schultz Verwaltungs-Gmbh & Co. Kg Ventilkomponente
KR102274114B1 (ko) * 2017-01-25 2021-07-0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독립 거동 가능한 파일럿 플런저 헤드를 포함하는 솔레노이드 밸브
CN109990113B (zh) * 2017-12-29 2022-06-10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切换阀及活塞
CN108006305A (zh) * 2018-01-18 2018-05-08 宁波佳音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联电磁阀
CN114688200A (zh) * 2022-03-07 2022-07-01 浙江森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带新型铁芯导套和隔磁环的常开内置电控减振器电磁阀
CN116734030B (zh) * 2023-08-14 2023-11-07 三河平恩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功耗高扭矩汽车电磁阀结构及其实施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40646A1 (de) * 1977-09-09 1979-03-29 Buerkert Gmbh Elektromagnetisches, direkt wirkendes sicherheitsabsperrventil
CN2592972Y (zh) * 2002-10-11 2003-12-17 张曙东 常开电磁阀
CN2731203Y (zh) * 2004-10-25 2005-10-05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消声减振先导常开型电磁阀
CN2783060Y (zh) * 2005-03-30 2006-05-24 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节流、低噪音常开电磁阀
CN101358654A (zh) * 2007-08-02 2009-02-04 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阀、空调机及用于电磁阀的节流装置
CN101418870A (zh) * 2008-11-26 2009-04-29 陈国顺 大功率高温电磁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7815A (en) 1913-05-16 1916-01-11 Gold Car Heating & Lighting Co Automatic valve.
DE2208183A1 (de) 1972-02-22 1973-08-30 Bosch Gmbh Robert Magnetventil
CN2619099Y (zh) * 2003-05-12 2004-06-02 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节流降压的常开直流电磁阀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40646A1 (de) * 1977-09-09 1979-03-29 Buerkert Gmbh Elektromagnetisches, direkt wirkendes sicherheitsabsperrventil
CN2592972Y (zh) * 2002-10-11 2003-12-17 张曙东 常开电磁阀
CN2731203Y (zh) * 2004-10-25 2005-10-05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消声减振先导常开型电磁阀
CN2783060Y (zh) * 2005-03-30 2006-05-24 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节流、低噪音常开电磁阀
CN101358654A (zh) * 2007-08-02 2009-02-04 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阀、空调机及用于电磁阀的节流装置
CN101418870A (zh) * 2008-11-26 2009-04-29 陈国顺 大功率高温电磁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73167B1 (en) 2012-10-17
KR101161777B1 (ko) 2012-07-03
CN101949461A (zh) 2011-01-19
KR20110005644A (ko) 2011-01-18
EP2273167A1 (en) 2011-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49461B (zh) 一种通电关闭的电磁阀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29562B (zh) 一种通电时关闭的电磁阀及其装配方法
CN101988583B (zh) 电磁阀
JP2014513251A (ja) 二段エアコントロールバルブ
CN101929563B (zh) 一种通电时关闭的电磁阀
EP2267348B2 (en) A normally open solenoid valve and an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KR100858101B1 (ko) 솔레노이드 밸브
CN101672387B (zh) 大行程电磁头
CN216812906U (zh) 一种低压电磁阀
CN201554925U (zh) 大行程电磁阀
CN211715881U (zh) 一种先导式电磁截止阀装置
CN212672428U (zh) 一种双磁合分步式电磁阀
CN201391638Y (zh) 多路电磁阀
JP2024510879A (ja) 電磁弁及び電磁弁アセンブリ
CN220622912U (zh) 静音电磁阀
CN209146387U (zh) 一种低功耗自保持电磁阀
CN102080736B (zh) 空调装置及其电磁阀
CN102235511B (zh) 一种阀芯装置
CN220286434U (zh) 自适应内置压差平衡结构的直动电磁阀
CN201982679U (zh) 一种改进的电磁先导阀
CN220082197U (zh) 一种截止式三联电磁阀
CN203585542U (zh) 一种用于铁路车辆控制阀的滑阀副主动润滑装置
CN104100729A (zh) 一种高速开关电磁阀
CN220706435U (zh) 一种直动式电磁阀
CN218325541U (zh) 一种气电双控二位三通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ZHEJIANG SANHUA GROU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NHUA REFRIGERATION GROUP CO., LTD., ZHEJANG

Effective date: 2014061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619

Address after: 312500 Zhejiang city of Shaoxing province Xinchang County Chengguan town of Liquan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SANHUA Co.,Ltd.

Address before: 312500 Liquan village of Zhejiang County in Xinchang Province town under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SANHUA CLIMATE AND APPLIANCE CONTROLS GROUP Co.,Lt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221

Address after: 312500 Zhejiang city of Shaoxing province Xinchang County Chengguan town of Liquan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SANHUA CLIMATE AND APPLIANCE CONTROLS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12500 Zhejiang city of Shaoxing province Xinchang County Chengguan town of Liquan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SANHUA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19

Address after: 312500 Daming new area, Zhejiang Xinch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inchang Coun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Sanhua Commercial Refrige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Xiali Spring, Chengguan Town, Xinchang County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SANHUA CLIMATE AND APPLIANCE CONTROLS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