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46427B - 利用帧进行通信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帧进行通信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46427B
CN101946427B CN200980105288.6A CN200980105288A CN101946427B CN 101946427 B CN101946427 B CN 101946427B CN 200980105288 A CN200980105288 A CN 200980105288A CN 101946427 B CN101946427 B CN 1019464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iod
subframe
frame
subframes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528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46427A (zh
Inventor
文诚颢
卢珉锡
权荣炫
郭真三
金东哲
韩承希
李玹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8005786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090088779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8005881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090089767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09/00074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9102181A1/en
Publication of CN101946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64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464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642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04L27/2607Cyclic ext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15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hybrid frequency-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DMA-T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利用与基站通信的移动通信终端进行通信的设备和方法。根据实施方式的方法包括与基站交换帧数据的步骤。所述帧数据包括:a)多个第一子帧,其各自具有第一数量个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符号;和b)多个第二子帧,其各自具有不同于第一数量的第二数量个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符号。第二子帧中的一个包含空闲符号。

Description

利用帧进行通信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更具体地,涉及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利用帧进行通信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的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6标准提供了支持宽带无线接入的技术和协议。从1999年开始一直到2001年批准通过IEEE 802.16-2001(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为止一直在实施标准化。IEEE 802.16-2001基于被称为“WirelessMAN-SC”的单载波(SC:single carrier)的物理层。IEEE 802.16a标准(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于2003年被批准通过。在IEEE 802.16a标准中,除了“WirelessMAN-SC”以外,进一步将“WirelessMAN-OFDM”和“WirelessMAN-OFDMA”加入物理层。在IEEE 802.16a标准完成后,经过修改的IEEE 802.16-2004标准(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于2004年被批准通过。为了修正IEEE 802.16-2004标准的缺陷和错误,于2005年以“勘误表”的格式完成了IEEE 802.16-2004/Cor1(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近来,正在对作为基于IEEE 802.16e(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的新技术标准的IEEE 802.16m进行标准化工作。作为新开发的技术标准,IEEE 802.16m(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被设计为支持之前设计的IEEE 802.16e。即,新设计的系统的技术(即,IEEE 802.16m)必须被配置为通过有效地结合常规的技术(IEEE 802.16e)来进行工作。这称为向后兼容。在设计IEEE 802.16m时所考虑的向后兼容如下。
首先,采用新技术的用户设备(UE)必须以与采用常规技术的基站(BS)(或者UE)相同的工作性能工作。以下,为简洁起见,把任何采用新技术的系统(例如,UE、BS等)称为新系统,并且把任何采用常规技术的系统(例如,UE、BS等)称为遗留系统。第二,新系统必须在与遗留系统相同的射频(RF)子载波和相同的带宽中工作。第三,新BS必须支持新UE和遗留UE在同一RF子载波中共存的情况,并且必须按照新UE所占的比例来改善系统的整体性能。第四,新BS必须支持遗留UE的切换和新UE的切换,使得它们的切换性能与遗留BS一致。第五,新BS对新UE和遗留UE这两者的支持程度必须与遗留BS对遗留UE的支持程度相同。
在新BS能够支持的带宽内,新BS对要分配给遗留UE或者新UE的无线资源执行调度。可以按照在时域中包括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而在频域中包括多个子信道的逻辑帧,来执行无线资源调度。因此,正在研究其中IEEE 802.16m系统能够支持与IEEE 802.16e系统的向后兼容的帧结构。
具体地说,在具有不同循环前缀(CP)长度的时分双工(TDD)类型帧结构在相邻小区中共存的情况下,下行区与上行区之间的边界可能交迭,这可以导致相互干扰。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防止在相邻小区中共存的TDD帧结构之间的干扰的TDD帧结构。
此外,尽管基于常规的IEEE 802.16标准的系统配置只支持TDD方案,但是还尝试支持在不同频带中执行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的频分双工(FDD)方案。因此,为了系统设计和硬件共享的方便,需要设计一种与TDD帧结构具有共同特征的FDD帧结构。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不同循环前缀(CP)长度的时分双工(TDD)帧,以减轻上行传输与下行传输之间的干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发送与上述TDD帧具有共同特征的频分双工(FDD)帧的方法。
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一个方面中,存在一种利用与基站通信的移动通信终端进行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与基站交换帧数据的步骤。所述帧数据包括:a)多个第一子帧,其各自具有第一数量个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符号;和b)多个第二子帧,其各自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数量的第二数量个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符号。所述第二子帧中的一个第二子帧包含空闲符号。
所述与基站交换帧数据的步骤可以包括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帧数据的步骤和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帧数据的步骤中的至少一个步骤。
所述与基站交换帧数据的步骤可以包括经由带宽为5、10和20MHz中的一种的信道来交换所述帧的步骤。
所述与基站交换帧数据的步骤可以包括根据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内部的数据缓冲区接收的数据形成所述帧的步骤。
所述与基站交换帧数据的步骤可以包括将所述帧分解成将要存储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内部的所述数据缓冲区中的数据的步骤。
所述多个第一子帧的数量和所述多个第二子帧的数量可以被预先预定,或者可以基于从所述基站接收的指令来确定。
所述帧可以具有1/16有效符号时间(Tu)的循环前缀(CP)长度。
所述第一数量的OFDMA符号可以是7个符号,并且所述第二数量的OFDMA符号可以是6个符号。
所述交换步骤可以包括对所述帧与另一帧进行时分双工(TDD)的步骤。
所述多个第一子帧可以包括2个第一子帧,并且所述多个第二子帧可以包括6个第二子帧。
所述帧可以包括1个第一子帧,接着是6个第二子帧,再接着是另1个第一子帧。
所述6个第二子帧中的第4个第二子帧可以包括所述空闲符号。
所述空闲符号可以是所述第4个第二子帧的第6个符号。
所述帧可以包括多个下行子帧和随后的多个上行子帧。
所述多个下行子帧可以包括所述多个第一子帧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子帧和所述多个第二子帧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并且所述多个上行子帧可以包括所述多个第一子帧中的至少另一个第一子帧和所述多个第二子帧中的至少另一个第二子帧。
所述多个上行子帧与所述多个下行子帧之间的比值可以是4∶4、6∶2、7∶1和5∶3中的一个。
所述帧可以包括介于所述多个上行子帧和所述多个下行子帧之间的发送/接收转换间隙(TTG)。
所述交换步骤可以包括对所述帧与另一帧进行频分双工(FDD)的步骤。
所述多个第一子帧可以包括3个第一子帧,并且所述多个第二子帧可以包括5个第二子帧。
所述帧可以包括一个第一子帧,接着是3个第二子帧,接着是第二个第一子帧,接着是2个第二子帧,再接着是第三个第一子帧。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存在一种移动通信终端,该移动通信终端被配置为与基站通信。该移动通信终端包括:显示器;收发机;以及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显示器和所述接收机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与所述基站交换帧数据。所述帧数据包括:a)多个第一子帧,其各自具有第一数量个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符号;和b)多个第二子帧,其各自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数量的第二数量个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符号。所述第二子帧中的一个第二子帧包含空闲符号。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无线通信系统。
图2示出了帧结构的示例。
图3示出了帧分级的示例。
图4示出了在下行与上行比(DL/UL比)为4∶4的情况下具有1/8有效符号时间(Tu)的循环前缀(CP)长度的常规的时分双工(TDD)帧结构的示例。
图5示出了在DL/UL比为5∶3的情况下具有1/8 Tu的CP长度的常规TDD帧结构的示例。
图6示出了在DL/UL比为6∶2的情况下具有1/8 Tu的CP长度的常规TDD帧结构的示例。
图7示出了在DL/UL比为7∶1的情况下具有1/8 Tu的CP长度的常规TDD帧结构的示例。
图8示出了具有1/8Tu的CP长度的常规频分双工(FDD)帧结构的示例。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在DL/UL比为4∶4的情况下具有1/4 Tu、1/16 Tu或者1/32 Tu的CP长度的TDD帧结构和具有1/8 Tu的CP长度的TDD帧结构。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在DL/UL比为5∶3的情况下具有1/4 Tu、1/16 Tu或者1/32 Tu的CP长度的TDD帧结构和具有1/8 Tu的CP长度的TDD帧结构。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在DL/UL比为6∶2的情况下具有1/4 Tu、1/16 Tu或者1/32 Tu的CP长度的TDD帧结构和具有1/8 Tu的CP长度的TDD帧结构。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在DL/UL比为7∶1的情况下具有1/4 Tu、1/16 Tu或者1/32 Tu的CP长度的TDD帧结构和具有1/8 Tu的CP长度的TDD帧结构。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具有1/4 Tu的CP长度的TDD帧结构和与该TDD帧结构具有共同特征的FDD帧结构。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具有1/4 Tu的CP长度并包括由子帧类型2(SFT-2)子帧构成的基础子帧的TDD帧和与该TDD帧具有共同特征的FDD帧结构。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具有1/16 Tu的CP长度的TDD帧结构和与该TDD帧结构具有共同特征的FDD帧结构。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具有1/32 Tu的CP长度的TDD帧结构和与该TDD帧结构具有共同特征的FDD帧结构。
图17是示出了无线通信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广泛部署该无线通信系统以提供诸如语音、分组数据等多种通信业务。
参照图1,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基站(BS)20和至少一个用户设备(UE)10。UE 10是固定的或移动的,并且可以使用其它术语,如移动台(MS)、用户终端(UT)、用户台(SS)、无线设备等,来表示UE 10。BS 20通常是与UE 10进行通信的固定站,并且可以使用其它术语,如节点B、基站收发机系统(BTS:Base Transciever system)、接入点等,来表示BS 20。在BS 20的覆盖区域内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小区。
在下文中,下行链路表示从BS 20到UE 10的通信链路,而上行链路表示从UE 10到BS 20的通信链路。在下行链路中,发射机可以是BS20的一部分,而接收机可以是UE 10的一部分。在上行链路中,发射机可以是UE 10的一部分,而接收机可以是BS 20的一部分。
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的系统。OFDM使用多个正交子载波。OFDM利用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与快速傅立叶变换(FFT)之间的正交性。发射机通过执行IFFT来发送数据。接收机通过对所接收的信号执行FFT来恢复原始数据。发射机利用IFFT来组合多个子载波。接收机利用FFT分离多个子载波。
图2示出了帧结构的示例。帧是在固定时间段内根据物理规格而使用的数据序列。这可以在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标准802.16-2004中的“Part 16:Air Interface for Fixed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s”的章节8.4.4.2中找到,通过引用的方式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中。
参照图2,帧包括下行(DL)帧和上行(UL)帧。在时分双工(TDD)方案中,在不同的时间点处实现UL和DL传输,但是它们共享同一频带。DL帧在时间上位于UL帧之前。DL帧依次包含前导码、帧控制报头(FCH)、DL-MAP、UL-MAP和脉冲突发区。提供了保护时间以识别UL帧和DL帧,并将保护时间插入到帧的中部(介于DL帧与UL帧之间)和尾部(跟在UL帧之后)。发送/接收转换间隙(TTG)是下行脉冲突发与随后的上行脉冲突发之间的间隙。接收/发送转换间隙(RTG)是上行脉冲突发与随后的下行脉冲突发之间的间隙。
前导码用于BS和UE之间的初始同步、小区搜索、频率偏置和信道估计。FCH包含关于DL-MAP消息的长度和DL-MAP的编码方案的信息。
DL-MAP是发送DL-MAP消息的区域。DL-MAP消息限定了对DL信道的接入。DL-MAP消息包括下行信道描述符(DCD)的配置改变计数和BS标识符(ID)。DCD说明了应用于当前的MAP的下行脉冲突发配置。下行脉冲突发配置指示了DL物理信道的特征。DCD由BS利用DCD消息周期性地发送。
UL-MAP是发送UL-MAP消息的区域。UL-MAP消息限定了对UL信道的接入。UL-MAP消息包括上行信道描述符(UCD)的配置改变计数,并且还包括由UL-MAP限定的上行链路分配的有效起始时间。UCD说明了上行脉冲突发配置。上行脉冲突发配置指示了UL物理信道的特征,并且由BS利用UCD消息周期性地发送。
图3示出了帧分级的示例。
参照图3,超帧被分为各自具有相同大小的四个无线帧(在下文中,称为帧)。超帧可以包括超帧报头。超帧报头可以分配给组成超帧的多个帧中的第一个帧。公共控制信道可以分配给超帧报头。公共控制信道用于发送关于组成超帧的多个帧的信息或所有UE能够共同使用的控制信息(例如,系统信息)。系统信息是在UE和BS之间进行通信所必须知道的必要信息。BS周期性地发送系统信息。可以每20到40毫秒(ms)周期性地发送系统信息。通过考虑系统信息的发送周期,可以确定超帧的大小。尽管图3中每个超帧的大小是20ms而每个帧的大小是5ms,但这仅仅用于示例的目的,因此本发明不限于此。
一帧包括8个子帧。可以针对上行传输或者下行传输来分配一个子帧。用于下行传输的每个子帧都可以包括用于资源分配的信号。例如,子帧可以包括6个OFDM符号。这仅仅用于示例的目的,因此本发明不限于此。
现在,将说明满足与遗留系统的向后兼容的TDD帧结构和FDD帧结构。TDD帧是其中整个频带都用于上行传输或下行传输的帧。上行区和下行区在时域中分开。FDD帧是其中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占据不同的频带并同时实现的帧。双帧是满足向后兼容遗留系统的帧。双帧包括支持遗留系统的资源区和支持新的/演进的系统的资源区。遗留系统可以是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6e系统。新系统可以是IEEE 802.16m系统。图2所示的IEEE 802.16e帧结构中使用的术语可以同样在IEEE802.16m帧结构中得到定义而无需修改或者仅需少量修改。
以下表1示出了帧参数。
表1
[表1]
Figure BPA00001205135000081
为了满足与遗留系统(即,IEEE 802.16e系统)的帧的向后兼容,新系统的参数(例如,传输带宽、采样频率、FFT尺寸、子载波间距等)可以符合IEEE 802.16e帧参数。在支持IEEE 802.16e的常规遗留系统模式中,循环前缀(CP)长度可以设置为1/8有效符号时间(Tu),并且一帧可以包括48个OFDM符号。在不支持遗留系统的常规支持禁用模式中,新的CP长度可以设置为1/4 Tu、1/16 Tu和1/32 Tu,并且针对新的CP长度,一帧可以分别包括43、51和53个OFDM符号。例如,在一个子帧包括6个OFDM符号的情况下,具有1/4 Tu的CP长度的帧可以包括7个子帧和1个残留OFDM符号,具有1/16 Tu的CP长度的帧可以包括8个子帧和3个残留OFDM符号,具有1/32 Tu的CP长度的帧可以包括8个子帧和5个残留OFDM符号。
CP是对最终的有效符号周期Tg的复制,并可以通过与有效符号时间(Tu)的比值来表示。
以下表2示出了根据IEEE 802.16e标准的TDD结构中的TTG和RTG的长度。在下文中,可以使用其它术语,如切换点、空闲帧等,来表示TTG。这仅仅用于示例的目的,因此本发明不限于此。新系统的切换点可以比IEEE 802.16e标准中的切换点更长或更短。
表2
[表2]
  带宽  5M   10M   8.75M   7M   14M
  PS(ns)(=4/Fs)  714.286   357.142   400   500   250
  TTG(微秒)  148PS=105.71   296PS=105.71   218PS=87.2   376PS=188   752PS=188
  RTG(微秒)  84PS=60.00   168PS=60.00   186PS=74.4   120PS=60   240PS=60
  TTG∶RTG  1.76∶1   1.76∶1   1.17∶1   3.13∶1   3.13∶1
图4至图7示出了在上行与下行比(DL/UL比)是4∶4(图4)、5∶3(图5)、6∶2(图6)或7∶1(图7)的情况下具有1/8Tu的CP长度的TDD帧结构的示例。
参照图4至图7,满足向后兼容的新的TDD帧基于常规的TDD帧结构,并且基于以上表1和表2的上述参数和值。即,新的TDD帧的长度为5毫秒,CP长度为1/8Tu,并且带宽为10兆赫兹(MHz)。此外,新的TDD帧包括48个OFDM符号。此外,可以根据IEEE 802.16e标准来定义基本控制信息(例如,前导码、FCH和MAP)。TTG长度和RTG长度与上述图2所示相同。
在图4至图7中,一个TDD帧包括8个子帧。子帧是数据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通常包括6个OFDM符号。此处,通过考虑时间轴中的带宽和导频分配模式,确定了数字6。在此情况中,与通过介质访问控制(MAC)和物理(PHY)实体的编码和调制而分配的数据的大小一起来考虑无线信道的特性。在由6个OFDM符号构成一个子帧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配置DL/UL比,可以在双帧中将UL时段中的OFDM符号的数量设置为3的倍数,并且可以改进数据延迟能力。然而,构成一个子帧的OFDM符号的数量并不限于此。
TTG位于DL区与UL区之间。RTG位于UL区与后续的帧之间。根据CP的长度,可以将空闲时间包括在TTG或者RTG中。
具体地说,参照图4,DL时段是介于帧的起始点与时间点2364.86微秒(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8Tu的CP长度的23个OFDM符号。T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2364.86μs与时间点2472.32μs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一部分空闲时间和表2的T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107.46μs。UL时段是介于时间点2472.32μs与时间点4940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8 Tu的CP长度的24个OFDM符号。R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4940μs与帧的终点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表2的R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60μs。
参照图5,DL时段是介于帧的起始点与时间点2981.78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8 Tu的CP长度的29个OFDM符号。T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2981.78μs与时间点3089.24μs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一部分空闲时间和表2的T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107.46μs。UL时段是介于时间点3089.24μs与时间点4940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8 Tu的CP长度的18个OFDM符号。R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4940μs与帧的终点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表2的R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60μs。
参照图6,DL时段是介于帧的起始点与时间点3598.7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8 Tu的CP长度的35个OFDM符号。T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3598.7μs与时间点3706.16μs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一部分空闲时间和表2的T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107.46μs。UL时段是介于时间点3706.16μs与时间点4940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8 Tu的CP长度的12个OFDM符号。R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4940μs与帧的终点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表2的R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60μs。
参照图7,DL时段是介于帧的起始点与时间点4215.62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8 Tu的CP长度的41个OFDM符号。T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4215.62μs与时间点4323.08μs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一部分空闲时间和表2的T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107.46μs。UL时段是介于时间点4323.08μs与时间点4940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8 Tu的CP长度的6个OFDM符号。R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4940μs与帧的终点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表2的R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60μs。
在图4至图7中,将RTG设置为60.0μs,并且通过允许TTG拥有大部分空闲时间而将TTG设置为107.46μs。然而,如以上表2所示,通过允许RTG拥有大部分空闲时间,也能够将TTG设置为105.71μs并将RTG设置为61.77μs。
图8示出了具有1/8 Tu的CP长度的FDD帧结构的示例。
参照图8,在总的帧长度是5毫秒的情况下,一帧包括48个OFDM符号。一帧包含8个子帧。一个子帧包含6个OFDM符号。如上述表1所示,帧末端处的空闲时间是64.64μs。
图4至图8所示的TDD帧结构和FDD帧结构的CP长度为1/8 Tu。然而,在具有不同CP长度的TDD帧结构在相邻小区中共存的情况下,在数据传输中可能由于DL传输和UL传输之间的对不准而出现相互干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其中TDD帧具有不同CP长度以防止与具有1/8 Tu的CP长度的TDD帧发生相互干扰的TDD帧结构,并且提供了一种与该TDD帧结构具有共同特征的FDD帧结构。
<切换点在具有不同CP长度的帧之间交迭的帧结构>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在DL/UL比为4∶4的情况下具有1/4 Tu、1/16 Tu或1/32 Tu的CP长度的TDD帧结构。
参照图9,基准帧具有与图4相同的常规结构。即,帧的总长度为5毫秒,CP长度为1/8 Tu,并且帧包括8个子帧。
在此实施方式的第一个TDD帧结构中,CP长度为1/4 Tu。总的帧长度为5毫秒。DL时段是介于帧的起始点和时间点2399.25μs之间的时间段,并且包含具有1/4 Tu的CP长度的21个OFDM符号。T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2399.25μs与时间点2540.75μs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一部分空闲时间和表2的T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141.5μs。UL时段是介于时间点2540.75μs与时间点4940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4 Tu的CP长度的21个OFDM符号。R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4940μs与帧的终点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表2的R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60μs。时间点可以根据TTG时段和RTG时段而变化。因此,如果一个子帧由5个OFDM符号构成,则进一步将一个残留OFDM符号分配给DL时段,进一步将一个残留OFDM符号分配给UL时段,并且将剩余的一个残留OFDM符号分配在TTG时段和RTG时段之间。换言之,在FDD中最后一个DL子帧由6个OFDM符号构成,并且在TDD中由于TTG时段而将该子帧中的最后一个符号打孔并且将该子帧转换为具有5个OFDM符号的子帧。在图9的第一个TDD帧结构中,DL时段的第一个子帧和UL时段的最后一个子帧都由6个OFDM符号构成。然而,属于DL时段的任何一个子帧都可以代替第一个子帧而由6个OFDM符号构成,并且属于UL时段的任何一个子帧都可以代替最后一个子帧而由6个OFDM符号构成。此外,DL时段可由多个包含5个OFDM符号的子帧和剩余的一个独立OFDM符号构成,并且UL时段可由多个包含5个OFDM符号的子帧和剩余的一个独立OFDM符号构成。这样的子帧结构仅用于示例的目的。即,属于DL时段的子帧可以由任意数量的OFDM符号构成,并且属于UL时段的子帧可以由任意数量的OFDM符号构成,其中子帧可以具有不同的大小。
在此实施方式的第二个TDD帧结构中,CP长度为1/16 Tu。总的帧长度为5毫秒。DL时段是介于帧的起始点与时间点2427.8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16 Tu的CP长度的25个OFDM符号。T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2427.8μs与时间点2511.6μs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一部分空闲时间和表2的T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84.5μs。UL时段是介于时间点2511.6μs与时间点4940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16 Tu的CP长度的25个OFDM符号。R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4940μs与帧的终点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表2的R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60μs。时间点可以根据TTG时段和RTG时段而变化。因此,如果一个子帧由6个OFDM符号构成,则保留三个残留的OFDM符号。在这三个残留OFDM符号中,进一步将一个OFDM符号分配给DL时段,进一步将一个OFDM符号分配给UL时段,并且将剩余的一个OFDM符号分配在TTG时段和RTG时段之间。换言之,在FDD中最后一个DL子帧由7个OFDM符号构成,并且在TDD中由于TTG时段而将该子帧中的最后一个符号打孔并且将该子帧转换成具有6个OFDM符号的子帧。在图9的第二个TDD帧结构中,DL时段的第一个子帧由7个OFDM符号构成,并且UL时段的最后一个子帧由7个OFDM符号构成。然而,属于DL时段的任何一个子帧都可以代替第一个子帧而由7个OFDM符号构成,并且属于UL时段的任何一个子帧都可以代替最后一个子帧而由7个OFDM符号构成。此外,DL时段可由多个包含6个OFDM符号的子帧和剩余的一个独立OFDM符号构成,并且UL时段可由多个包含6个OFDM符号的子帧和剩余的一个独立OFDM符号构成。这样的子帧结构仅用于示例的目的。即,属于DL时段的子帧可以由任意数量的OFDM符号构成,并且属于UL时段的子帧可以由任意数量的OFDM符号构成,其中子帧可以具有不同的大小。
在此实施方式的第三个TDD帧结构中,CP长度为1/32 Tu。总的帧长度为5毫秒。DL时段是介于帧的起始点与时间点2450.76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32 Tu的CP长度的26个OFDM符号。T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2450.76μs与时间点2583.5μs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一部分空闲时间和表2的T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132.42μs。UL时段是介于时间点2583.5μs与时间点4940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32 Tu的CP长度的25个OFDM符号。R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4940μs和帧的终点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表2的R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60μs。时间点可以根据TTG时段和RTG时段而变化。因此,如果一个子帧由6个OFDM符号构成,则保留5个残留的OFDM符号。在这5个残留OFDM符号中,进一步将两个OFDM符号分配给DL时段,进一步将一个OFDM符号分配给UL时段,并且将剩余的两个OFDM符号分配在TTG时段和RTG时段之间。在图9的第三个TDD帧结构中,DL时段的第一个子帧和最后一个子帧都由7个OFDM符号构成,并且UL时段的最后一个子帧由7个OFDM符号构成。然而,属于DL时段的任何两个子帧都可以代替第一个和最后一个DL子帧而由7个OFDM符号构成,并且属于UL时段的任何一个子帧都可以代替最后一个子帧而由7个OFDM符号构成。此外,DL时段可以由多个包含6个OFDM符号的子帧和剩余的两个独立OFDM符号构成,并且UL时段可以由多个包含6个OFDM符号的子帧和剩余的一个独立OFDM符号构成。这样的子帧结构仅用于示例的目的。即,属于DL时段的子帧可以由任意数量的OFDM符号构成,并且属于UL时段的子帧可以由任意数量的OFDM符号构成,其中子帧可以具有不同的大小。
当如图9所示那样配置TDD帧时,即使相邻小区中存在具有不同CP长度的帧结构,也不会发生相互干扰。即,由于具有CP长度为1/8 Tu的帧的DL时段不与具有CP长度为1/4 Tu、1/16 Tu或1/32 Tu的帧的UL时段交迭,并且具有CP长度为1/8 Tu的帧的UL时段不与具有CP长度为1/4 Tu、1/16 Tu或者1/32 Tu的帧的DL时段交迭,所以不会出现相互干扰。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在DL/UL比为5∶3的情况下具有1/4 Tu、1/16 Tu或者1/32 Tu的CP长度的TDD帧结构和具有1/8 Tu的CP长度的TDD帧结构。
参照图10,基准帧具有与图5相同的常规结构。即,帧的总长度为5毫秒,CP长度为1/8 Tu,并且帧包括8个子帧。
在此实施方式的第一个TDD帧结构中,CP长度为1/4 Tu。总的帧长度为5毫秒。DL时段是介于帧的起始点与时间点2856.25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4 Tu的CP长度的25个OFDM符号。T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2856.25μs与时间点2997.75μs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一部分空闲时间和表2的T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141.5μs。UL时段是介于时间点2997.75μs与时间点4940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4 Tu的CP长度的17个OFDM符号。R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4940μs与帧的终点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表2的R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60μs。时间点可以根据TTG时段和RTG时段而变化。因此,如果一个子帧由6个OFDM符号构成,则进一步将一个残留OFDM符号分配给DL时段,UL时段的第一个子帧由5个OFDM符号构成,并且将UL时段的第一个子帧之前的一个OFDM符号打孔。在图10的第一个TDD帧结构中,DL时段的第一个子帧由7个OFDM符号构成。然而,属于DL时段的任何一个子帧都可以代替第一个子帧而由7个OFDM符号构成。此外,DL时段可以由多个包含6个OFDM符号的子帧和剩余的一个独立OFDM符号构成。这样的子帧结构仅用于示例的目的。即,属于DL时段的子帧可以由任意数量个OFDM符号构成,并且属于UL时段的子帧可以由任意数量个OFDM符号构成,其中子帧可以具有不同的大小。
另选地,在具有1/4 Tu的CP长度的TDD帧结构中,如果一个子帧由5个OFDM符号构成,则进一步将一个残留OFDM符号分配给DL时段,可以进一步将一个残留OFDM符号分配给UL时段,并且可以进一步将剩余的一个残留OFDM符号分配给TTG时段。此另选方法与在图9中以4∶4的DL与UL比进行了解释的1/4 Tu的情况相同。
在此实施方式的第二个TDD帧结构中,CP长度为1/16 Tu。总的帧长度为5毫秒。DL时段是介于帧的起始点与时间点3010.41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16 Tu的CP长度的31个OFDM符号。T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3010.41μs与时间点3094.91μs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一部分空闲时间和表2的T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84.5μs。UL时段是介于时间点3094.91μs与时间点4940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16 Tu的CP长度的19个OFDM符号。R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4940μs与帧的终点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表2的R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60μs。时间点可以根据TTG时段和RTG时段而变化。因此,如果一个子帧由6个OFDM符号构成,则保留三个残留的OFDM符号。在这三个残留OFDM符号中,进一步将一个OFDM符号分配给DL时段,进一步将一个OFDM符号分配给UL时段,并且将剩余的一个OFDM符号分配在TTG时段和RTG时段之间。换言之,在FDD中最后一个DL子帧由7个OFDM符号构成,并且在TDD中由于TTG时段而将该子帧中的最后一个符号打孔并将该子帧转换成具有6个OFDM符号的子帧。这可以视为空闲符号。在图10的第二个TDD帧结构中,DL时段的第一个子帧由7个OFDM符号构成,并且UL时段的最后一个子帧由7个OFDM符号构成。然而,属于DL时段的任何一个子帧都可以代替第一个子帧而由7个OFDM符号构成,并且属于UL时段的任何一个子帧都可以代替最后一个子帧而由7个OFDM符号构成。此外,DL时段可以由多个包含6个OFDM符号的子帧和剩余的一个独立OFDM符号构成,并且UL时段可以由多个包含6个OFDM符号的子帧和剩余的一个独立OFDM符号构成。剩余的一个独立OFDM可以跟随在由6个OFDM符号组成的子帧之后,或者可以是由7个OFDM符号组成的子帧的其中一个符号(例如,第七个,或者最后一个符号)。这样的子帧结构仅用于示例的目的。即,属于DL时段的子帧可以由任意数量的OFDM符号构成,并且属于UL时段的子帧可以由任意数量的OFDM符号构成,其中子帧可以具有不同的大小。
在此实施方式的第三个TDD帧结构中,CP长度为1/32 Tu。总的帧长度为5毫秒。DL时段是介于帧的起始点与时间点3016.32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32 Tu的CP长度的32个OFDM符号。T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3016.32μs和时间点3054.80μs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一部分空闲时间和表2的T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38.48μs。UL时段是介于时间点3054.80μs与时间点4940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32 Tu的CP长度的20个OFDM符号。R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4940μs与帧的终点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表2的R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60μs。时间点可以根据TTG时段和RTG时段而变化。因此,如果一个子帧由6个OFDM符号构成,则保留5个残留的OFDM符号。在这5个残留OFDM符号中,进一步将两个OFDM符号分配给DL时段,进一步将两个OFDM符号分配给UL时段,并且将剩余的一个OFDM符号分配在TTG时段和RTG时段之间。在图10的第三个TDD帧结构中,DL时段的第一个子帧和最后一个子帧都由7个OFDM符号构成,并且UL时段的第一个子帧和最后一个子帧都由7个OFDM符号构成。然而,属于DL时段的任何两个子帧都可以代替第一个和最后一个DL子帧而由7个OFDM符号构成,并且属于UL时段的任何两个子帧都可以代替第一个和最后一个UL子帧而由7个OFDM符号构成。此外,DL时段可以由多个包含6个OFDM符号的子帧和剩余的两个独立OFDM符号构成,并且UL时段可以由多个包含6个OFDM符号的子帧和剩余的两个独立OFDM符号构成。这样的子帧结构仅用于示例的目的。即,属于DL时段的子帧可以由任意数量的OFDM符号构成,并且属于UL时段的子帧可以由任意数量的OFDM符号构成,其中子帧可以具有不同的大小。
如果TTG时段需要比38.48μs更长的时段,则可以进一步将额外分配给DL时段或者UL时段的OFDM符号中的一个分配给TTG时段。例如,可以进一步将额外分配给UL时段的OFDM符号中的一个分配给TTG时段,因此TTG时段可以是132.74μs。
在如图10所示那样配置TDD帧的情况下,即使相邻小区中存在具有不同CP长度的帧结构,也不会发生相互干扰。即,由于具有CP长度为1/8Tu的帧的DL时段不与具有CP长度为1/4 Tu、1/16 Tu或者1/32 Tu的帧的UL时段交迭,并且具有CP长度为1/8 Tu的帧的UL时段不与具有CP长度为1/4 Tu、1/16 Tu或者1/32 Tu的帧的DL时段交迭,所以不会出现相互干扰。
图11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在DL/UL比为6∶2的情况下具有1/4 Tu、1/16 Tu或者1/32 Tu的CP长度的TDD帧结构和具有1/8 Tu的CP长度的TDD帧结构。
参照图11,基准帧具有与图6相同的常规结构。即,帧的总长度为5毫秒,CP长度为1/8 Tu,并且帧包括8个子帧。
在此实施方式的第一个TDD帧结构中,CP长度为1/4 Tu。总的帧长度为5毫秒。DL时段是介于帧的起始点与时间点3541.8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4 Tu的CP长度的31个OFDM符号。T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3541.8μs与时间点3683.25μs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一部分空闲时间和表2的T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141.5μs。UL时段是介于时间点3683.25μs和时间点4940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4 Tu的CP长度的11个OFDM符号。R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4940μs与帧的终点之间的时段,因此包含与表2的R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60μs。时间点可以根据TTG时段和RTG时段而变化。因此,如果一个子帧由6个OFDM符号构成,则进一步将一个残留OFDM符号分配给DL时段,UL时段的第一个子帧由5个OFDM符号构成,并且将UL时段的第一个子帧之前的一个OFDM符号打孔。在图11的第一个TDD帧结构中,DL时段的第一个子帧由7个OFDM符号构成。然而,属于DL时段的任何一个子帧都可以代替第一个子帧而由7个OFDM符号构成。此外,DL时段可以由多个包含6个OFDM符号的子帧和剩余的一个独立OFDM符号构成。这样的子帧结构仅用于示例的目的。即,属于DL时段的子帧可以由任意数量的OFDM符号构成,并且属于UL时段的子帧可以由任意数量的OFDM符号构成,其中子帧可以具有不同的大小。
另选地,在具有1/4 Tu的CP长度的TDD帧结构中,如果一个子帧由5个OFDM符号构成,则可以进一步将一个残留OFDM符号分配给DL时段,可以进一步将一个残留OFDM符号分配给UL时段,并且可以将剩余的一个OFDM符号分配给TTG时段。此另选的方法与在图9中以4∶4的DL与UL比进行了解释的1/4Tu的情况相同。
在此实施方式的第二个TDD帧结构中,CP长度为1/16 Tu。总的帧长度为5毫秒。DL时段是介于帧的起始点与时间点3593.07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16 Tu的CP长度的37个OFDM符号。T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3593.07μs与时间点3677.57μs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一部分空闲时间和表2的T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84.5μs。UL时段是介于时间点3677.57μs与时间点4940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16 Tu的CP长度的13个OFDM符号。R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4940μs与帧的终点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表2的R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60μs。时间点可以根据TTG时段和RTG时段而变化。因此,如果一个子帧由6个OFDM符号构成,则保留三个残留的OFDM符号。在这三个残留OFDM符号中,进一步将一个OFDM符号分配给DL时段,进一步将一个OFDM符号分配给UL时段,并且将剩余的一个OFDM符号分配在TTG时段和RTG时段之间。换言之,在FDD中最后一个DL子帧由7个OFDM符号构成,在TDD中由于TTG时段而将该子帧中的最后一个符号打孔并且将该子帧转换成具有6个OFDM符号的子帧。在图11的第二个TDD帧结构中,DL时段的第一个子帧由7个OFDM符号构成,并且UL时段的最后一个子帧由7个OFDM符号构成。然而,属于DL时段的任何一个子帧都可以代替第一个子帧而由7个OFDM符号构成,并且属于UL时段的任何一个子帧都可以代替最后一个子帧而由7个OFDM符号构成。此外,DL时段可由多个包含6个OFDM符号的子帧和剩余的一个独立OFDM符号构成,并且UL时段可以由多个包含6个OFDM符号的子帧和剩余的一个独立OFDM符号构成。这样的子帧结构仅用于示例的目的。即,属于DL时段的子帧可以由任意数量的OFDM符号构成,并且属于UL时段的子帧可以由任意数量的OFDM符号构成,其中子帧可以具有不同的大小。
在此实施方式的第三个TDD帧结构中,CP长度为1/32 Tu。总的帧长度为5毫秒。DL时段是介于帧的起始点与时间点3581.88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32 Tu的CP长度的38个OFDM符号。T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3581.88μs与时间点3620.36μs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一部分空闲时间和表2的T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38.48μs。UL时段是介于时间点3620.36μs与时间点4940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32 Tu的CP长度的14个OFDM符号。R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4940μs与帧的终点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表2的R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60μs。时间点可以根据TTG时段和RTG时段而变化。因此,如果一个子帧由6个OFDM符号构成,则保留5个残留的OFDM符号。在这5个残留OFDM符号中,进一步将两个OFDM符号分配给DL时段,进一步将两个OFDM符号分配给UL时段,并且将剩余的一个OFDM符号分配在TTG时段和RTG时段之间。在图11的第三个TDD帧结构中,DL时段的第一个子帧和最后一个子帧都由7个OFDM符号构成。然而,属于DL时段的任何两个子帧是都可以代替第一个和最后一个DL子帧而由7个OFDM符号构成。此外,DL时段可以由多个包含6个OFDM符号的子帧和剩余的两个独立OFDM符号构成。并且,UL时段可以由多个包含6个OFDM符号的子帧和剩余的两个独立OFDM符号构成。这样的子帧结构仅用于示例的目的。即,属于DL时段的子帧可以由任意数量的OFDM符号构成,并且属于UL时段的子帧可以由任意数量的OFDM符号构成,其中子帧可以具有不同的大小。
如果TTG时段需要比38.48μs更长的时段,则可以进一步将额外分配给DL时段或者UL时段的OFDM符号中的一个分配给TTG时段。例如,可以将额外分配给UL时段的OFDM符号中的一个分配给TTG时段,因此TTG时段可以是132.74μs。
在如图11所示那样配置TDD帧的情况下,即使相邻小区中存在具有不同CP长度的帧结构,也不会发生相互干扰。即,由于具有CP长度为1/8 Tu的帧的DL时段不与具有CP长度为1/4 Tu、1/16 Tu或者1/32 Tu的帧的UL时段交迭,并且具有CP长度为1/8 Tu的帧的UL时段不与具有CP长度为1/4 Tu、1/16 Tu或者1/32 Tu的帧的DL时段交迭,所以不会出现相互干扰。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在DL/UL比为7∶1的情况下具有1/4 Tu、1/16 Tu或者1/32 Tu的CP长度的TDD帧结构和具有1/8 Tu的CP长度的TDD帧结构。
参照图12,基准帧具有与图7相同的常规结构。即,帧的总长度为5毫秒,CP长度为1/8 Tu,并且帧包括8个子帧。
在此实施方式的第一个TDD帧结构中,CP长度为1/4 Tu。总的帧长度为5毫秒。DL时段是介于帧的起始点与时间点4227.25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4 Tu的CP长度的37个OFDM符号。T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4227.25μs与时间点4368.75μs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一部分空闲时间和表2的T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141.5μs。UL时段是介于时间点4368.75μs与时间点4940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4 Tu的CP长度的5个OFDM符号。R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4940μs与帧的终点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表2的R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60μs。时间点可以根据TTG时段和RTG时段而变化。因此,如果一个子帧由6个OFDM符号构成,则进一步将一个残留OFDM符号分配给DL时段,UL时段的第一个子帧由5个OFDM符号构成,并且将UL时段的第一个子帧之前的一个OFDM符号打孔。在图12的第一个TDD帧结构中,DL时段的第一个子帧由7个OFDM符号构成。然而,属于DL时段的任何一个子帧都可以代替第一个子帧而由7个OFDM符号构成。此外,DL时段可以由多个包含6个OFDM符号的子帧和剩余的一个独立OFDM符号构成。这样的子帧结构仅用于示例的目的。即,属于DL时段的子帧可以由任意数量的OFDM符号构成,并且属于UL时段的子帧可以由任意数量的OFDM符号构成,其中子帧可以具有不同的大小。
另选地,在具有1/4 Tu的CP长度的TDD帧结构中,如果一个子帧由5个OFDM符号构成,则可以进一步将一个残留OFDM符号分配给DL时段,可以进一步将一个残留OFDM符号分配给UL时段,并且将剩余的一个OFDM符号分配给TTG时段。此另选的方法与在图9中以4∶4的DL与UL比进行了解释的1/4 Tu的情况相同。
在此实施方式的第二个TDD帧结构中,CP长度为1/16 Tu。总的帧长度为5毫秒。DL时段是介于帧的起始点与时间点4175.73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16 Tu的CP长度的43个OFDM符号。T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4175.73μs与时间点4260.23μs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一部分空闲时间和表2的T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84.5μs。UL时段是介于时间点4260.23μs与时间点4940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16 Tu的CP长度的7个OFDM符号。R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4940μs与帧的终点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表2的R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60μs。时间点可以根据TTG时段和RTG时段而变化。因此,如果一个子帧由多个OFDM符号构成,则保留三个残留的OFDM符号。在这三个残留OFDM符号中,进一步将一个OFDM符号分配给DL时段,进一步将一个OFDM符号分配给UL时段,并且将剩余的一个OFDM符号分配在TTG时段和RTG时段之间。换言之,在FDD中最后一个DL子帧由7个OFDM符号构成,在TDD中由于TTG时段而将该子帧中的最后一个符号打孔并将该子帧转换为6个OFDM符号的子帧。在图12的第二个TDD帧结构中,DL时段的第一个子帧由7个OFDM符号构成。然而,属于DL时段的任何一个子帧都可以代替第一个子帧而由7个OFDM符号构成。此外,DL时段可以由多个包含6个OFDM符号子帧和剩余的一个独立OFDM符号构成。这样的子帧结构仅用于示例的目的。即,属于DL时段的子帧可以由任意数量的OFDM符号构成,并且属于UL时段的子帧可以由任意数量的OFDM符号构成,其中子帧可以具有不同的大小。
在此实施方式的第三个TDD帧结构中,CP长度为1/32 Tu。总的帧长度为5毫秒。DL时段是介于帧的起始点与时间点4241.7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32Tu的CP长度的45个OFDM符号。T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4241.7μs与时间点4280.18μs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一部分空闲时间和表2的T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38.48μs。UL时段是介于时间点4280.18μs与时间点4940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32 Tu的CP长度的7个OFDM符号。R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4940μs和帧的终点之间的时段,因此包含与表2的R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60μs。时间点可以根据TTG时段和RTG时段而变化。因此,如果一个子帧由6个OFDM符号构成,则保留5个残留的OFDM符号。在这5个残留OFDM符号中,进一步将3个OFDM符号分配给DL时段,进一步将1个OFDM符号分配给UL时段,并且将剩余的1个OFDM符号分配在TTG时段和RTG时段之间。在图12的第三个TDD帧结构中,DL时段的第1个、第6个和第7个子帧都由7个OFDM符号构成。然而,属于DL时段的任意三个子帧都可以代替这三个子帧而由7个OFDM符号构成。此外,DL时段可以由多个包含6个OFDM符号的子帧和剩余的三个独立OFDM符号构成,并且,UL时段可以由多个包含6个OFDM符号的子帧和剩余的一个独立OFDM符号构成。这样的子帧结构仅用于示例的目的。即,属于DL时段的子帧可以由任意数量的OFDM符号构成,并且属于UL时段的子帧可以由任意数量的OFDM符号构成,其中子帧可以具有不同的大小。
如果TTG时段需要比38.48μs更长的时段,则可以进一步将额外分配给DL时段或者UL时段的OFDM符号中的一个分配给TTG时段。例如,可以进一步将额外分配给UL时段的OFDM符号中的一个分配给TTG时段,因此TTG时段可以是132.74μs。
在如图12所示那样配置TDD帧的情况下,即使相邻小区中存在具有不同CP长度的帧结构,也不会发生相互干扰。即,由于具有CP长度为1/8 Tu的帧的DL时段不与具有CP长度为1/4 Tu、1/16 Tu或者1/32 Tu的帧的UL时段交迭,并且具有CP长度为1/8 Tu的帧的UL时段不与具有CP长度为1/4 Tu、1/16 Tu或者1/32 Tu的帧的DL时段交迭,所以不会出现相互干扰。
以下表3总结了图9至图12所示出的一些特征,并且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具有不同CP长度并与常规的基准帧结构共存的帧结构。
表3
[表3]
Figure BPA00001205135000231
如表3所示,在DL/UL比为4∶4并且CP长度为1/4 Tu的TDD帧结构中,假定一个子帧包括5个OFDM符号,并且在CP长度为1/32 Tu的TDD帧结构中进一步将一个OFDM符号分配给TTG时段。在DL/UL比为7∶1并且CP长度为1/32 Tu的TDD帧结构中,由于仅有一个子帧被分配给DL时段,因此进一步将残留的OFDM分配给UL时段。在表3中,以标记(*)指示的最后两行根据构成一个子帧的OFDM符号的数量而变化。在将以上表3的配置应用于系统中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可选地在UL时段或DL时段中将一个符号打孔。
<取决于包括在子帧中的OFDM符号数量的子帧类型>
图13至图16分别示出了1)图9至图12中具有不同的CP长度并在相邻小区中与CP长度为1/8 Tu的前述TDD帧结构共存的TDD帧结构,和2)与所述TDD帧结构具有共同特征的FDD帧结构。利用三种类型子帧配置了分别具有1/4 Tu、1/16 Tu或者1/32 Tu的CP长度的TDD帧和FDD帧。
在下文中,将包含6个OFDM符号的子帧类型称为子帧类型1(SFT-1),将包含5个OFDM符号的子帧类型称为子帧类型2(SFT-2),并且将包含7个OFDM符号的子帧类型称为子帧类型3(SFT-3)。SFT-3类型子帧具有如下的格式:将一个OFDM符号添加到SFT-1类型子帧。添加的OFDM符号可以在SFT-1类型子帧之前或者之后,或者可以位于SFT-1类型子帧的中间。添加的OFDM符号可以用于控制信息(例如,前导码、探测信号等)或者用于数据。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具有1/4 Tu的CP长度的TDD帧结构和与该TDD帧结构具有共同特征的FDD帧结构。在图13中,SFT-2类型子帧和SFT-3类型子帧以外的子帧是SFT-1类型子帧。
参照图13,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个TDD帧结构中,DL/UL比是4∶3,并且CP长度是1/4 Tu。总的帧长度为5毫秒。DL时段是介于帧的起始点与时间点2856.25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4 Tu的CP长度的25个OFDM符号。T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2856.25μs与时间点2997.75μs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一部分空闲时间和表2的T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141.5μs。UL时段是介于时间点2997.75μs与时间点4940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4 Tu的CP长度的17个OFDM符号。R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4940μs与帧的终点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表2的R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60μs。时间点可以根据TTG时段和RTG时段而变化。
因此,DL时段包含三个SFT-1子帧和一个SFT-3子帧,并且UL时段包含两个SFT-1子帧和一个SFT-2子帧。在此情况下,不存在针对UL时段和DL时段内的子帧类型安排的限制。
在此实施方式的第二个TDD帧结构中,DL/UL比是5∶2,CP长度为1/4 Tu。总的帧长度为5毫秒。DL时段是介于帧的起始点与时间点3541.8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4 Tu的CP长度的31个OFDM符号。T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3541.8μs和时间点3683.25μs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一部分空闲时间和表2的T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141.5μs。UL时段是介于时间点3683.25μs与时间点4940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4 Tu的CP长度的11个OFDM符号。R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4940μs与帧的终点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表2的R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60μs。时间点可以根据TTG时段和RTG时段而变化。
因此,DL时段包含四个SFT-1子帧和一个SFT-3子帧,并且UL时段包含一个SFT-1子帧和一个SFT-2子帧。在此情况下,不存在针对UL时段和DL时段内的子帧类型安排的限制。
在此实施方式的第三个TDD帧结构中,DL/UL比是6∶1,CP长度为1/4 Tu。总的帧长度为5毫秒。DL时段是介于帧的起始点与时间点4227.25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4Tu的CP长度的37个OFDM符号。T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4227.25μs与时间点4368.75μs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一部分空闲时间和表2的T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141.5μs。UL时段是介于时间点4368.75μs与时间点4940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4 Tu的CP长度的5个OFDM符号。R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4940μs与帧的终点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表2的R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60μs。时间点可以根据TTG时段和RTG时段而变化。
因此,DL时段包含五个SFT-1子帧和一个SFT-3子帧,并且UL时段包含一个SFT-2子帧。在此情况下,不存在针对UL时段和DL时段内的子帧类型安排的限制。
通过如上所述地配置TDD帧,DL/UL切换时段能够符合具有1/8 Tu的CP长度的帧结构。因此,即使相邻小区中存在具有1/8 Tu的CP长度的系统,也可以将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之间的干扰减到最小。
无论DL/UL比怎样,DL时段都包含一个SFT-3类型子帧。在图13中,DL时段的第一个子帧#1由一个SFT-3类型子帧构成,但这仅用于示例的目的。即,如果DL/UL比是4∶3,则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和#4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如果DL/UL比是5∶2,则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4和#5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如果DL/UL比是6∶1,则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4、#5和#6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
此外,无论DL/UL比怎样,UL时段都包含一个SFT-2类型子帧。在图13中,UL时段的第一个子帧#1由SFT-2类型子帧构成,但这仅用于示例的目的。即,如果DL/UL比是4∶3,则SFT-2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5、#6和#7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如果DL/UL比是5∶2,则SFT-2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6和#7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如果DL/UL比是6∶1,则SFT-2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位置#7处。
接着,在FDD帧结构中,FDD帧包含一个转换子帧(pivot subframe)。转换子帧是位于与TDD帧的TTG时段相对应的位置处的子帧,以保持与TDD帧共同的特征。在CP长度是1/4 Tu的情况下,转换子帧是SFT-1类型子帧。如果DL/UL比是4∶3,则TDD帧中的TTG时段位于位置#4与#5之间,因此FDD帧中的转换子帧可以位于位置#5处。如果DL/UL比是5∶2,则TDD帧中的TTG时段位于位置#5和#6之间,因此FDD帧中的转换子帧可以位于位置#6处。如果DL/UL比是6∶1,则TDD帧中的TTG时段位于位置#6和#7之间,因此FDD帧中的转换子帧可以位于位置#7处。为了保持与TDD帧共同的特征,使一个SFT-3类型子帧位于转换子帧之前。即,如果DL/UL比是4∶3,则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和#4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如果DL/UL比是5∶2,则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4和#5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并且如果DL/UL比是6∶1,则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4、#5和#6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
在图13中,转换子帧仅位于位置#5、#6和#7处。但这仅用于示例的目的。可以按照同样的方式考虑具有不同位置的转换子帧的其它FDD帧。
在图13中,基础子帧在具有1/4 Tu的CP长度的TDD帧结构中由SFT-1类型子帧构成。基础子帧也可以由SFT-2类型子帧构成。
图14示出了具有1/4Tu的CP长度并包括有SFT-2类型子帧构成的基础子帧的TDD帧和具有与该TDD帧共同的特征的FDD帧。在图14中,SFT-1类型子帧以外的子帧是SFT-2类型子帧。
参照图14,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个TDD帧结构中,DL/UL比是4∶4,CP长度是1/4 Tu,并且基础子帧由SFT-2类型子帧构成。该结构与图9所示的具有1/4 Tu的CP长度的TDD帧结构相同。因此,DL时段包括一个SFT-1子帧和三个SFT-3子帧,并且UL时段包括一个SFT-1子帧和三个SFT-2子帧。在此情况中,不存在针对UL时段和DL时段内的子帧类型安排的限制。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个TDD帧结构中,DL/UL比是5∶3,CP长度是1/4Tu,并且基础子帧由SFT-2类型子帧构成。总的帧长度为5毫秒。DL时段是介于帧的起始点与时间点2970.5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4Tu的CP长度的26个OFDM符号。T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2970.5μs与时间点3112μs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一部分空闲时间和表2的T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141.5μs。UL时段是介于时间点3112μs与时间点4940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4 Tu的CP长度的16个OFDM符号。R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4940μs与帧的终点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表2的R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60μs。时间点可以根据TTG时段和RTG时段而变化。
因此,DL时段包括一个SFT-1子帧和四个SFT-2子帧,并且UL时段包括一个SFT-1子帧和两个SFT-2子帧。在此情况中,不存在针对UL时段和DL时段内的子帧类型安排的限制。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三个TDD帧结构中,DL/UL比是6∶2,CP长度是1/4 Tu,并且基础子帧由SFT-2类型子帧构成。此结构与图11所示的具有1/4 Tu的CP长度的TDD帧结构相同。因此,DL时段包括一个SFT-1子帧和五个SFT-2子帧,并且UL时段包括一个SFT-1子帧和一个SFT-2子帧。在此情况中,不存在针对UL时段和DL时段内的子帧类型安排的限制。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四个TDD帧结构中,DL/UL比是7∶1,CP长度是1/4 Tu,并且基础子帧由SFT-2类型子帧构成。总的帧长度为5毫秒。DL时段是介于帧的起始点与时间点4113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4 Tu的CP长度的36个OFDM符号。T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4113μs与时间点4254.5μs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一部分空闲时间和表2的T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141.5μs。UL时段是介于时间点4254.5μs与时间点4940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4 Tu的CP长度的6个OFDM符号。R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4940μs与帧的终点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表2的R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60μs。时间点可以根据TTG时段和RTG时段而变化。
因此,DL时段包括一个SFT-1子帧和六个SFT-2子帧,并且UL时段包括一个SFT-1子帧。在此情况中,不存在针对UL时段和DL时段内的子帧类型安排的限制。
通过如上所述地配置TDD帧,DL/UL切换时段能够符合具有1/8 Tu的CP长度的帧结构。因此,即使相邻小区中存在具有1/8 Tu的CP长度的系统,也可以将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之间的干扰减到最小。
如果基础子帧由SFT-2类型子帧构成,则无论DL/UL比怎样,DL时段都包含一个SFT-1类型子帧。如果DL/UL比是4∶4,则SFT-1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和#4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如果DL/UL比是5∶3,则SFT-1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4和#5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如果DL/UL比是6∶2,则SFT-1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4、#5和#6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如果DL/UL比是7∶1,则SFT-1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4、#5、#6和#7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
如果基础子帧由SFT-2类型子帧构成,则无论DL/UL比怎样,UL时段都包含一个SFT-1类型子帧。如果DL/UL比是4∶4,则SFT-1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5、#6、#7和#8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如果DL/UL比是5∶3,则SFT-1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6、#7和#8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如果DL/UL比是6∶2,则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7和#8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如果DL/UL比是7∶1,则SFT-1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位置#8处。
接着,在CP长度是1/4 Tu且基础子帧由SFT-2子帧构成的FDD帧结构中,转换子帧可以位于与TDD帧的TTG时段相对应的位置处。此处,转换子帧是SFT-1类型子帧。如果DL/UL比是4∶4,则TDD帧中的TTG时段位于位置#4和#5之间,因此FDD帧中的转换子帧可以位于位置#4或#5处。如果DL/UL比是5∶3,则TDD帧中的TTG时段位于位置#5和#6之间,因此FDD帧中的转换子帧可以位于位置#5或#6处。如果DL/UL比是6∶2,则TDD帧中的TTG时段位于位置#6和#7之间,因此FDD帧中的转换子帧可以位于位置#6或#7处。如果DL/UL比是7∶1,则TDD帧中的TTG时段位于位置#7和#8之间,因此FDD帧中的转换子帧可以位于位置#7或#8处。然而,由于UL时段包括一个SFT-1类型子帧,因此如果DL/UL比是7∶1,则转换子帧优选地位于位置#7处。
为了保持与TDD帧共同的特征,使一个SFT-1类型子帧位于转换子帧之前,并且使一个SFT-1类型子帧位于转换子帧之后。即,如果DL/UL比是4∶4,则在转换子帧位于位置#4处的情况下,转换子帧以外的SFT-1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和#3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和从位置#5、#6、#7和#8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或者在转换子帧位于位置#5处的情况下,SFT-1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和#4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和从位置#6、#7和#8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如果DL/UL比是5∶3,则在转换子帧位于位置#5处的情况下,转换子帧以外的SFT-1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和#4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和从位置#6、#7和#8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或者在转换子帧位于位置#6处的情况下,SFT-1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4和#5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和从位置#7和#8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如果DL/UL比是6∶2,则在转换子帧位于位置#6处的情况下,转换子帧以外的SFT-1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4和#5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和从位置#7和#8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或者在转换子帧位于位置#7处的情况下,SFT-1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4、#5和#6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和位置#8处。如果DL/UL比是7∶1,则在转换子帧位于位置#7处的情况下,转换子帧以外的SFT-1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4、#5和#6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和位置#8处,或者在转换子帧位于位置#8处的情况下,SFT-1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4、#5、#6和#7中选出的两个位置处。
在图14中,转换子帧仅位于位置#5、#6、#7和#8中。但是这仅仅用于示例的目的。可以以同样的方式考虑具有不同位置的转换子帧的其它FDD帧。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具有的1/16 Tu CP长度的TDD帧结构和与该TDD帧结构具体共同特征的FDD帧结构。在图15中,SFT-3类型子帧以外的子帧是SFT-1类型子帧。
参照图15,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个TDD帧结构中,DL/UL比是4∶4,CP长度是1/16 Tu。此结构与图9所示的具有1/16 Tu的CP长度的TDD帧结构相同。因此,DL时段包括一个SFT-3子帧和三个SFT-1子帧,并且UL时段包括一个SFT-3子帧和三个SFT-1子帧。在此情况中,不存在针对UL时段和DL时段内的子帧类型安排的限制。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个TDD帧结构中,DL/UL比是5∶3,CP长度是1/16 Tu。此结构与图10所示的具有1/16 Tu的CP长度的TDD帧结构相同。因此,DL时段包括一个SFT-3子帧和四个SFT-1子帧,并且UL时段包括一个SFT-3子帧和两个SFT-1子帧。在此情况中,不存在针对UL时段和DL时段内的子帧类型安排的限制。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三个TDD帧结构中,DL/UL比是6∶2,CP长度是1/16 Tu。此结构与图11所示的具有1/16 Tu的CP长度的TDD帧结构相同。因此,DL时段包括一个SFT-3子帧和五个SFT-1子帧,并且UL时段包括一个SFT-3子帧和一个SFT-1子帧。在此情况中,不存在针对UL时段和DL时段内的子帧类型安排的限制。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四个TDD帧结构中,DL/UL比是7∶1,CP长度是1/16 Tu。此结构与图12所示的具有1/16 Tu的CP长度的TDD帧结构相同。
因此,DL时段包括一个SFT-3子帧和六个SFT-1子帧,并且UL时段包括一个SFT-3子帧。在此情况中,不存在针对UL时段和DL时段内的子帧类型安排的限制。
通过如上所述地配置TDD帧,DL/UL切换时段能够符合具有1/8 Tu的CP长度的帧结构。因此,即使相邻小区中存在具有1/8 Tu的CP长度的系统,也可以将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之间的干扰减到最小。
无论DL/UL比怎样,DL时段都包含一个SFT-3类型子帧。在图15中,DL时段的第一个子帧#1由SFT-3类型子帧构成,但这仅仅用于示例的目的。即,如果DL/UL比是4∶4,则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和#4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如果DL/UL比是5∶3,则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4和#5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如果DL/UL比是6∶2,则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4、#5和#6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如果DL/UL比是7∶1,则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4、#5、#6和#7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
此外,无论DL/UL比怎样,DL时段都包含一个SFT-3类型子帧。在图15中,UL时段的最后一个子帧#8由SFT-3类型子帧构成,但这仅仅用于示例的目的。
即,如果DL/UL比是4∶4,则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5、#6、#7和#8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如果DL/UL比是5∶3,则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6、#7和#8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如果DL/UL比是6∶2,则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7和#8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如果DL/UL比是7∶1,则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位置#8处。
接着,在FDD帧结构中,所述FDD帧包括一个转换子帧。如图15所示,转换子帧可以是SFT-3类型子帧。转换子帧可以位于与TDD帧的TTG时段相对应的位置处。即,如果DL/UL比是4∶4,则TDD帧中的TTG时段位于位置#4和#5之间,因此FDD帧中的转换子帧可以位于位置#4或#5处。如果DL/UL比是5∶3,则TDD帧中的TTG时段位于位置#5和#6之间,因此FDD帧中的转换子帧可以位于位置#5(优选地)或#6处。如果DL/UL比是6∶2,则TDD帧中的TTG时段位于位置#6和#7之间,因此FDD帧中的转换子帧可以位于位置#6或#7处。如果DL/UL比是7∶1,则TDD帧中的TTG时段位于位置#7和#8之间,因此FDD帧中的转换子帧可以位于位置#7或#8处。然而,由于UL时段包括一个SFT-3类型子帧,因此如果DL/UL比是7∶1,则转换子帧优选地位于位置#7处。
为了保持与TDD帧的共同特征,使一个SFT-3类型子帧位于转换子帧之前,并且使一个SFT-3类型子帧位于转换子帧之后。即,如果DL/UL比是4∶4,则在转换子帧位于位置#4处的情况下,转换子帧以外的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和#3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和从位置#5、#6、#7和#8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或者在转换子帧位于位置#5处的情况下,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和#4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和从位置#6、#7和#8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如果DL/UL比是5∶3,则在转换子帧位于位置#5处的情况下,转换子帧以外的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和#4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优选为位置#1)和从位置#6、#7和#8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优选为位置#8),或者在转换子帧位于位置#6处的情况下,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4和#5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和从位置#7和#8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如果DL/UL比是6∶2,则在转换子帧位于位置#6的情况下,转换子帧以外的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4和#5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和从位置#7和#8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或者在转换子帧位于位置#7处的情况下,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4、#5和#6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和位置#8处。如果DL/UL比是7∶1,则在转换子帧位于位置#7的情况下,转换子帧以外的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4、#5和#6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和位置#8处。
在图15中,转换子帧仅位于位置#5、#6、#7和#8中。但这仅用于示例的目的。可以以同样的方式考虑具有不同位置的转换子帧的其它FDD帧。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具有1/32 Tu的CP长度的TDD帧结构和与该TDD帧结构具有共同特征的FDD帧结构。在图16中,SFT-3类型子帧以外的子帧是SFT-1类型子帧。
参照图16,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个TDD帧结构中,DL/UL比是4∶4,CP长度是1/32 Tu。总的帧长度为5毫秒。DL时段是介于帧的起始点与时间点2450.76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32 Tu的CP长度的26个OFDM符号。T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2450.76μs与时间点2489.24μs之间的时段,因而包含与一部分空闲时间和表2的T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38.48μs。UL时段是介于时间点2489.24μs与时间点4940μs之间的时段,并且包含具有1/32 Tu的CP长度的26个OFDM符号。RTG时段是介于时间点4940μs与帧的终点之间的时段,因此包含与表2的RTG时段相对应的时段60μs。
因此,DL时段包含两个SFT-3子帧和两个SFT-1子帧,并且UL时段包含两个SFT-3子帧和两个SFT-1子帧。在此情况下,不存在针对UL时段和DL时段内的子帧类型安排的限制。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个TDD帧结构中,DL/UL比是5∶3,CP长度是1/32 Tu。此结构与图10所示的具有1/32 Tu的CP长度的帧结构相同。因此,DL时段包括两个SFT-3子帧和三个SFT-1子帧,并且UL时段包括两个SFT-3子帧和一个SFT-1子帧。在此情况中,不存在针对UL时段和DL时段内的子帧类型安排的限制。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三个TDD帧结构中,DL/UL比是6∶2,CP长度是1/32 Tu。此结构与图11所示的具有1/32 Tu的CP长度的帧结构相同。因此,DL时段包括两个SFT-3子帧和四个SFT-1子帧,并且UL时段包括两个SFT-3子帧。在此情况中,不存在针对UL时段和DL时段内的子帧类型安排的限制。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四个TDD帧结构中,DL/UL比是7∶1,CP长度是1/32 Tu。此结构与图12所示的具有1/32 Tu的CP长度的帧结构相同。因此,DL时段包括三个SFT-3子帧和四个SFT-1子帧,并且UL时段包括一个SFT-3子帧。在此情况中,不存在针对UL时段和DL时段内的子帧类型安排的限制。
通过如上所述地配置TDD帧,DL/UL切换时段能够符合具有1/8 Tu的CP长度的帧结构。因此,即使相邻小区中存在具有1/8 Tu的CP长度的系统,也可以将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之间的干扰减到最小。
DL时段包括多个SFT-3类型子帧。如果DL/UL比是4∶4,则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和#4中选出的两个位置处。如果DL/UL比是5∶3,则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4和#5中选出的两个位置处。如果DL/UL比是6∶2,则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4、#5和#6中选出的两个位置处。如果DL/UL比是7∶1,则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4、#5、#6和#7中选出的三个位置处。
此外,UL时段包括多个SFT-3类型子帧。如果DL/UL比是4∶4,则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5、#6、#7和#8中选出的两个位置处。如果DL/UL比是5∶3,则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6、#7和#8中选出的两个位置处。如果DL/UL比是6∶2,则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位置#7和#8处。如果DL/UL比是7∶1,则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位置#8处。
如果TTG时段需要比38.48μs更长的时段,则可以将两个OFDM符号分配给TTG时段。例如,可以进一步将UL时段的OFDM符号中的一个分配给TTG时段,因此TTG时段可以是132.74μs。在此情况下,如果DL/UL比是4∶4,则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和#4中选出的两个位置处和从位置#5、#6、#7和#8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如果DL/UL比是5∶3,则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4和#5中选出的两个位置处和从位置#6、#7和#8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如果DL/UL比是6∶2,则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4、#5和#6中选出的两个位置处和从位置#7和#8中选出的一个位置处。如果DL/UL比是7∶1,则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4、#5、#6和#7中选出的两个位置处和位置#8处。
接着,在FDD帧结构中,FDD帧包括一个转换子帧。如图16所示,转换子帧可以是SFT-3类型子帧。所述转换子帧可以位于与TDD帧的TTG时段相对应的位置处。即,如果DL/UL比是4∶4,则TDD帧中的TTG时段位于位置#4和#5之间,因此,FDD帧中的转换子帧可以位于位置#4或#5处。如果DL/UL比是5∶3,则TDD帧中的TTG时段位于位置#5和#6之间,因此FDD帧中的转换子帧可以位于位置#5或#6处。如果DL/UL比是6∶2,则TDD帧中的TTG时段位于位置#6和#7之间,因此FDD帧中的转换子帧可以位于位置#6或#7处。然而,由于UL时段包括两个SFT-3类型子帧,因此转换子帧优选地位于位置#6处。如果DL/UL比是7∶1,则TDD帧中的TTG时段位于位置#7和#8之间,因此FDD帧中的转换子帧可以位于位置#7或#8处。然而,由于UL时段包括一个SFT-3类型子帧,因此转换子帧优选地位于位置#7处。
为了保持与TDD帧的共同特征,使两个SFT-3类型子帧位于转换子帧之前,并且使两个SFT-3类型子帧位于转换子帧之后。即,如果DL/UL比是4∶4,则在转换子帧位于位置#4的情况下,转换子帧以外的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和#3中选出的两个位置处和从位置#5、#6、#7和#8中选出的两个位置处,或者在转换子帧位于位置#5处的情况下,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和#4中选出的两个位置处和从位置#6、#7和#8中选出的两个位置处。如果DL/UL比是5∶3,则在转换子帧位于位置#5的情况下,转换子帧以外的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和#4中选出的两个位置处和从位置#6、#7和#8中选出的两个位置处,或者在转换子帧位于位置#6处的情况下,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4和#中5选出的两个位置处和位置#7和#8处。如果DL/UL比是6∶2,则在转换子帧位于位置#6的情况下,转换子帧以外的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4和#5中选出的两个位置处和位置#7和#8处,或者在转换子帧位于位置#7处的情况下,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4、#5和#6中选出的三个位置处和位置#8处,或者在转换子帧位于位置#8处的情况下,SFT-3类型子帧可以位于从位置#1、#2、#3、#4、#5、#6和#7中选出的四个位置处。
在图16中,转换子帧仅位于位置#5、#6、#7和#8中。但这仅仅用于示例的目的。可以以同样的方式考虑具有不同位置的转换子帧的其它FDD帧。
在如图13至图16所示那样配置TDD帧的情况下,即使相邻小区中存在具有不同CP长度的帧结构,也不会发生相互干扰。即,由于具有CP长度为1/8 Tu的帧的DL时段不与具有CP长度为1/4 Tu、1/16 Tu或者1/32 Tu的帧的UL时段交迭,并且具有CP长度为1/8 Tu的帧的UL时段不与具有CP长度为1/4 Tu、1/16 Tu或者1/32 Tu的帧的DL时段交迭,所以不会出现相互干扰。
由于如图13至图16所示那样配置的FDD帧与对应的TDD帧具有共同的特征,因此TDD系统中使用的算法或者相关通信算法(即,资源分配)可以在FDD系统中再次使用。
以下表4总结了图13至图16的一些特征,并且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TDD帧结构的特性。
表4
[表4]
Figure BPA00001205135000361
以下表5总结了图13至图16的特征,并且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具有其中CP长度为1/4 Tu且基础子帧由SFT-2子帧构成的结构的TDD帧的特性。
表5
[表5]
Figure BPA00001205135000371
以下表6总结了图13至图16的特征,并且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具有其中CP长度为1/32 Tu且将两个OFDM符号分配给TTG时段的结构的TDD帧的特性。
表6
[表6]
Figure BPA00001205135000372
以下表7总结了图13至图16的其它特征,并且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FDD帧结构的特性。
表7
[表7]
Figure BPA00001205135000381
Figure BPA00001205135000391
以下表8总结了图13至图16的其它特征,并且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具有其中CP长度为1/4 Tu且基础子帧由SFT-2子帧构成的结构的FDD帧的特性。
表8
[表8]
以下表9总结了图13至图16的其它特征,并且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具有其中CP长度为1/32 Tu且将两个OFDM符号分配给TTG时段的结构的FDD帧的特性。
表9
[表9]
Figure BPA00001205135000401
图17是示出了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使用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框图。装置50可以是UE的一部分。装置50包括处理器51、存储器52、收发机53、显示器54、以及用户接口单元55。处理器51可以被配置为配置帧中的至少一个子帧。可以通过所提出的方案来构造该帧。存储器52与处理器51相连并存储多种信息以便配置帧中的至少一个子帧。显示器54显示UE 50的各种信息,并且可以使用诸如液晶显示器(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众所周知的单元。用户接口单元55可被配置为与诸如键盘、触摸屏等公知的用户接口相结合。收发机53与处理器51相连接,并且在帧中发送和/或接收子帧。
根据本发明,在具有各种循环前缀(CP)长度并支持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6m格式的帧结构在相邻小区中共存的情况下,可以减轻数据传输中的相互干扰。在此通过引用的方式将IEEE 802.16m的全部内容并入本文中。
此外,通过提供与时分双工(TDD)帧结构具有共同特征的频分双工(FDD)帧结构,在TDD系统中使用的算法或者相关通信算法(即,资源分配)可以在FDD系统再次使用。
可以使用硬件、软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本发明。在硬件实现中,可以利用被设计为执行上述功能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处理器、其它电子单元以及它们的组合来实现本发明。在软件实现中,可以利用执行上述功能的模块来实现本发明。软件可以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中并由处理器执行。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各种装置可以用作存储器单元或处理器。
虽然已经参考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具体示出并说明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气息可以在本发明中作出各种形式和细节上的改变。示例性实施方式仅起到说明作用,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由本发明的详细说明来限定,而是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并且应当将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差异解释为包含在本发明中。

Claims (3)

1.一种利用与基站通信的移动通信终端进行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以包含用于下行链路的5个子帧和随后的用于上行链路的3个子帧的帧为单位收发数据,所述帧包括各自具有第一数量个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符号的多个第一类型子帧,和各自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数量的第二数量个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符号的多个第二类型子帧,其中所述第一数量被设定为7,并且所述第二数量被设定为6,
其中,1个第一类型子帧和4个第二类型子帧被分配用于下行链路,
其中,2个第二类型子帧和1个第一类型子帧被分配用于上行链路,
其中,在用于下行链路的所述5个子帧与用于上行链路的所述3个子帧之间收发发送/接收转换间隙TTG时段,
其中,在用于上行链路的所述3个子帧之后紧跟着接收/发送转换间隙RTG时段,并且
其中,所述帧具有1/16有效符号时间Tu的循环前缀CP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类型子帧的数量和所述多个第二类型子帧的数量基于从所述基站接收的指令来确定。
3.一种配置为与基站通信的移动通信终端,该移动通信终端包括:
显示器;
收发机;以及
处理器,该处理器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显示器和所述收发机,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以包含用于下行链路的5个子帧和随后的用于上行链路的3个子帧的帧为单位收发数据,所述帧包括:
多个第一类型子帧,其各自具有第一数量个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符号,其中所述第一数量被设定为7;和
多个第二类型子帧,其各自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数量的第二数量个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符号,其中所述第二数量被设定为6,
其中,1个第一类型子帧和4个第二类型子帧被分配用于下行链路,
其中,2个第二类型子帧和1个第一类型子帧被分配用于上行链路,
其中,在用于下行链路的所述5个子帧与用于上行链路的所述3个子帧之间收发发送/接收转换间隙TTG时段,
其中,在用于上行链路的所述3个子帧之后紧跟着接收/发送转换间隙RTG时段,并且
其中,所述帧具有1/16有效符号时间Tu的循环前缀CP长度。
CN200980105288.6A 2008-02-17 2009-02-17 利用帧进行通信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464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937208P 2008-02-17 2008-02-17
US61/029,372 2008-02-17
US2957308P 2008-02-19 2008-02-19
US61/029,573 2008-02-19
US3769408P 2008-03-18 2008-03-18
US61/037,694 2008-03-18
KR10-2008-0057869 2008-06-19
KR1020080057869A KR20090088779A (ko) 2008-02-17 2008-06-19 Tdd 방식에 따른 프레임 전송 방법
KR1020080058814A KR20090089767A (ko) 2008-02-19 2008-06-23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프레임 전송 방법
KR10-2008-0058814 2008-06-23
US11844408P 2008-11-27 2008-11-27
US11844308P 2008-11-27 2008-11-27
US61/118,443 2008-11-27
US61/118,444 2008-11-27
US14005508P 2008-12-22 2008-12-22
US61/140,055 2008-12-22
US14166008P 2008-12-30 2008-12-30
US61/141,660 2008-12-30
PCT/KR2009/000746 WO2009102181A1 (en) 2008-02-17 2009-02-17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using fra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46427A CN101946427A (zh) 2011-01-12
CN101946427B true CN101946427B (zh) 2014-06-04

Family

ID=43404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528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46427B (zh) 2008-02-17 2009-02-17 利用帧进行通信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451642B2 (zh)
KR (1) KR101539802B1 (zh)
CN (1) CN101946427B (zh)
MY (1) MY15955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9043B (zh) * 2010-02-09 2016-05-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邻区信息的发送方法和系统
CN102739594A (zh) * 2011-04-12 2012-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帧参数配置和信号发送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48598B (zh) * 2012-02-01 2017-0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US9660770B2 (en) * 2012-03-29 2017-05-23 Sckipio Technologies S.I Ltd Framing scheme and method for digital communication overhead and latency reductio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9512A (zh) * 2006-01-24 200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中转通信正交频分复用接入系统及方法
US20070287449A1 (en) * 2006-06-09 2007-12-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mmon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80039107A1 (en) * 2004-06-24 2008-02-1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Preambles in Ofdma System
CN101542942A (zh) * 2006-10-17 2009-09-23 英特尔公司 用于在宽带无线接入网中划分通信信号并形成帧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58595A1 (en) * 2005-03-30 2007-03-15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round trip latency and overhead with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382850B2 (ja) * 2005-12-15 2009-12-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送信処理方法及び基地局
EP2501075A1 (en) * 2005-12-27 2012-09-19 Fujitsu Limited Subframe structure for the multiplexing of unicast and multicast services
AU2006344626B2 (en) * 2006-06-15 2011-04-14 Fujitsu Limite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39107A1 (en) * 2004-06-24 2008-02-1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Preambles in Ofdma System
CN101009512A (zh) * 2006-01-24 200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中转通信正交频分复用接入系统及方法
US20070287449A1 (en) * 2006-06-09 2007-12-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mmon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542942A (zh) * 2006-10-17 2009-09-23 英特尔公司 用于在宽带无线接入网中划分通信信号并形成帧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46427A (zh) 2011-01-12
JP2011514740A (ja) 2011-05-06
KR101539802B1 (ko) 2015-07-28
KR20100118565A (ko) 2010-11-05
MY159557A (en) 2017-01-13
JP5451642B2 (ja) 201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62676B2 (en) Frame structure for support of large delay spread deployment scenarios
RU2452116C2 (ru) Структура кадра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оступом к среде передачи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US7885214B2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rtitioning and framing communication signals in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networks
CN101919188B (zh) 移动wimax系统中的系统配置信息的传输
US8238300B2 (en)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using frame
US8638652B2 (en) Signal transmission with fixed subcarrier spacing within OFDMA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1304114B1 (ko) 제어채널의 자원 매핑 방법
CN102387506B (zh) 通信系统共存时的物理资源配置和信号发送方法及系统
US2007000295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frame in a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80077703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CN101933283A (zh) Mimo网络中上行链路的ofdma帧结构
US863021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294674A (zh) 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US8699427B2 (en) OF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EP2355607B1 (en) Radio resource mapping method
CN102257751A (zh) 使用数据帧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1772148A (zh) 辅同步信道的配置方法和装置、子载波映射方法和装置
US8958378B2 (en) Multicarrier base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1946427B (zh) 利用帧进行通信的方法
CN102386963B (zh) 一种通信系统共存时的帧配置方法、信号发送方法及系统
US20110007831A1 (en) Frame transmission method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549996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利用帧结构收发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US20100248766A1 (en) Method of allocating radio resour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

Termination date: 201702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