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45491A - 宽带网络接入方法及接入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宽带网络接入方法及接入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45491A
CN101945491A CN2009101589559A CN200910158955A CN101945491A CN 101945491 A CN101945491 A CN 101945491A CN 2009101589559 A CN2009101589559 A CN 2009101589559A CN 200910158955 A CN200910158955 A CN 200910158955A CN 101945491 A CN101945491 A CN 1019454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onvergence sub
layer
ether
encaps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5895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45491B (zh
Inventor
成超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 20091015895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454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45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54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454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54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带网络接入方法及接入服务器,该方法包括:接入服务器接收来自微波接入全球互通WiMAX驻地设备的WiMAX格式封装的数据,其中,数据为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网络协议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接入服务器从数据中获取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接入服务器通过以太汇聚网接入宽带网络网关,并传输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通过本发明可以使WiMAX通过接入服务器(或基站)直接接入到宽带网络。

Description

宽带网络接入方法及接入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宽带网络接入方法及接入服务器。
背景技术
微波接入全球互通(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Access,简称为WiMAX)作为一个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简称为IP)宽带技术和无线接入融合的产物,在接入网络中提供了具有服务质量保证的高带宽,同时也为运营商提供了分享能力的特性,例如,网络接入提供者(network access provider,简称为NAP)共享(sharing)。通过这些能力,宽带网络业务运营商部署WiMAX接入网络不仅可以重用其核心网及现有商业模型,通过暴露用户驻地设备(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简称为CPE)与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之间的接口(在用户和驻地网关设备之间传输数据信息可以不影响驻地网络用户业务),也能满足其可能的移动业务需求。同时,实验数据显示,如果需要部署3.5km以上的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简称为xDSL)数据线,通过WiMAX接入更加经济,所以,这也为宽带网络业务运营商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扩充覆盖的方式。
宽带网络论坛技术报告TR101按照TR-025和TR-059的构架规划出了一种通过DSL将用户接入到以太网汇聚网络,并支持TR-058运营需求的基于以太网的拓扑模型。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宽带网络论坛技术报告TR101规划的通过DSL将用户接入到以太网汇聚网络的拓扑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用户驻地网络设备CPE连接数字用户线路接入复用器(DigitalSubscriber Line Access Multiplexer,简称为DSLAM),通过V接口接入宽带网络网关(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简称为BNG)做二层终结。下面对图1中的内容进行纤细的说明。
用户驻地网络(Customer Prem.Net)包括用户设备(User1)和(User2)及用户驻地设备CPE;接入网络(Access Network,简称为ASN),主要包括接入点(Access node)及以太网汇聚点(EthernetAggregation);地域宽带网络(Regional Broadband Network)标识从BNG进入核心网的纯IP网络;网络业务运营商(Network ServiceProvider,简称为NSP)、应用业务运营商(Application ServiceProvider,简称为ASP),宽带网络接入NSP/ASP可以通过纯IP网络或者二层隧道网络。
对于WiMAX接入宽带网络的场景,不仅仅可以如图1所示的DSL接入方式,还可以通过V接口接入宽带接入服务器(BroadbandRemote Access Server,简称为BRAS)做二层终结,提供二层移动性。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为用户提供二层移动性的通过V接口由AGW接入BRAS做二层终结方式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用户连接WiMAX驻地网关,整个WiMAX网络为一个部署相对独立的接入网络,包括终端(此处为驻地网关)、接入连接网络(ASN)、连接业务网络(Connect Service Network,简称为CSN),其中,接入连接网络主要包括基站(Base Station,简称为BS)和接入网关(Gateway,简称为GW)两个部分,WiMAX网络通过交互功能单元(Internet-Working Function,简称为IWF)接入传统宽带网络。
实际网络部署中,一般是接入业务网络网关(Access ServiceNetwork Gateway,简称为AGW)集成IWF后通过以太网交换机接入BRAS做二层终结,这样可以在WiMAX网络内部多个AGW之间为用户提供以太网交换能力。
由此可见,实现WiMAX接入宽带网络需要通过连接业务网络网关集成IWF,因此,该种实现方式需要增加额外的设备,提高了网络连接的复杂度,不利于应用。
针对相关技术中WiMAX接入宽带网络的实现方式存在网络连接复杂度高、不利于应用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WiMAX接入宽带网络的实现方式存在网络连接复杂度高、不利于应用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宽带网络接入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宽带网络接入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宽带网络接入方法包括:接入服务器接收来自微波接入全球互通WiMAX驻地设备的WiMAX格式封装的数据,其中,数据为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网络协议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接入服务器从数据中获取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接入服务器通过以太汇聚网接入宽带网络网关,并传输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
优选地,在接入服务器通过以太汇聚网接入宽带网络网关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接入服务器通过以太汇聚网接收来自宽带网络网关的以太汇聚子层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数据,并将宽带网络网关的以太汇聚子层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数据以WiMAX格式封装后发送给WiMAX驻地设备。
优选地,接入服务器通过宽带网络网关传输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包括:接入服务器判断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的目的地址是否为本地,并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传输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
优选地,在接入服务器确定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的目的地址为本地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接入服务器将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发送给上层协议模块,以便上层协议模块对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进行处理。
优选地,在接入服务器通过以太汇聚网接收来自宽带网络网关的数据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接入服务器判断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的目的地址是否为本地,并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将宽带网络网关的以太汇聚子层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数据以WiMAX格式封装后发送给WiMAX驻地设备;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接入服务器将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发送给上层协议模块,以便上层协议模块对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进行处理。
优选地,上层协议模块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模块、互联网组管理协议模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的接入服务器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微波接入全球互通WiMAX驻地设备的WiMAX格式封装的数据,其中,数据为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网络协议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获取模块,从数据中获取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以太交换模块,连接至以太汇聚网,用于传输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
优选地,以太交换模块还用于通过以太汇聚网接收来自宽带网络网关的以太汇聚子层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数据;接入服务器还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将宽带网络网关的以太汇聚子层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数据以WiMAX格式封装后发送给WiMAX驻地设备。
优选地,上述接入服务器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的目的地址是否为本地;以太交换模块具体用于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传输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
优选地,上述接入服务器还包括:上层协议模块,用于对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进行处理;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将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发送给上层协议模块。
通过本发明,采用接入服务器集成基站和以太交换等模块,解决了相关技术中WiMAX接入宽带网络的实现方式存在网络连接复杂度高、不利于应用的问题,进而达到了WiMAX通过接入服务器(或基站)直接接入到宽带网络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宽带网络论坛技术报告TR101规划的通过DSL将用户接入到以太网汇聚网络的拓扑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为用户提供二层移动性的通过V接口由AGW接入BRAS做二层终结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WiMAX固定无线技术接入宽带网络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宽带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实例一的WiMAX固定无线接入场景下基于IP的以太网(IP over Ethernet,简称为IPoE)认证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实例二的WiMAX固定无线接入场景下接入服务器对IEEE 802.16以太汇聚子层数据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实例三的WiMAX固定无线接入场景下接入服务器对IEEE 802.16 IP汇聚子层数据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入服务器的结构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入服务器具体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功能概述
考虑到相关技术中WiMAX接入宽带网络的实现方式存在网络连接复杂度高、不利于应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宽带网络接入方案,该方案针对WiMAX固定无线接入宽带网络场景,对BS的能力进行了扩充,包括扩充BS支持宽带网络对用户的认证,扩充BS支持宽带网络V接口汇聚等,该方案的处理原则如下:接入服务器接收来自微波接入全球互通WiMAX驻地设备的WiMAX格式封装的数据,其中,数据为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网络协议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接入服务器从数据中获取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接入服务器通过以太汇聚网接入宽带网络网关,并传输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在以下实施例中,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方法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宽带网络接入方法,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WiMAX固定无线技术接入宽带网络的示意图,以下将以图3中的场景为例说明本方法实施例,如图3所示,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简称为TE)与CPE之间可以以任何可能的协议互通,CPE通过WiMAX空口与基站互联,CPE接入BS的注册授权遵从于WiMAX空口流程,基站通过V接口接入BNG做二层终结。
由于现有移动基站主要提供寻呼控制功能、位置寄存器功能、上下文功能、数据路径功能、切换功能、无线资源管理功能、业务流管理功能等,完成/协助完成用户进入网络的初始化处理,初始测频和自动修正,基本能力协商,授权,注册,预制业务流及数据通道创建等流程。对于这种接入宽带网络的场景,标准的WiMAX基站设备并不能满足需求,例如,在图1中,DSLAM在必须终结用户DSL接入的同时聚合用户接入数据至二层以太汇聚网络、DSLAM必须支持其接入用户的IP地址获取及IPoE/PPPoE认证授权处理等。因此,需要扩充BS的设备能力以达成该种IEEE 802.16接入宽带网络的模式。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集成以太交换模块(Ethernet Switch Module)和其他协议模块是基站具有所必须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所称的接入服务器可以是基站本身,即,通过基站集成以太交换模块或其他模块实现接入服务器的功能;也可以是基站与以太交换模块和其他模块组成接入服务器。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宽带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S402至步骤S406:
步骤S402,接入服务器接收来自WiMAX驻地设备的WiMAX格式封装的数据,其中,数据为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网络协议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即,WiMAX驻地设备将数据封装为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或者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然后,再使用WiMAX协议进行封装,通过WiMAX协议发送个接入服务器。
步骤S404,接入服务器从数据中获取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
步骤S406,接入服务器通过以太汇聚网接入宽带网络网关,并传输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
在接入服务器通过宽带网络网关传输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之前,接入服务器需要判断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的目的地址是否为本地,如果不是,则传输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
在接入服务器确定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的目的地址为本地时,接入服务器将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发送给本地的上层协议模块,以便上层协议模块对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进行处理。上层协议模块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e Protocol,简称为DHCP)模块、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简称为IGMP)模块。
当接入服务器通过以太汇聚网接收来自宽带网络网关的以太汇聚子层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数据时,则将接收到的数据以WiMAX格式封装后发送给WiMAX驻地设备。
在当接入服务器通过以太汇聚网接收来自宽带网络网关的以太汇聚子层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数据时之后,接入服务器需要判断以接收到的数据的目的地址是否为本地,如果不是,则将接收到的数据以WiMAX格式封装后发送给WiMAX驻地设备;如果是本地,则将数据发送给本地的上层协议模块进行处理。
下面将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实例一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实例一的WiMAX固定无线接入场景下IPoE认证的流程图,具体如下:
终端设备通过任意方式接入WiMAX驻地设备,例如,使用WiFi局域网的小区用户等。WiMAX驻地设备通过以太/IP汇聚子层封装用户数据至接入服务器(Access Server,简称为AS)。接入服务器集成BS和DHCP中继(Relay)功能模块,用于处理终端用户的IPoE认证流程。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S501至步骤S503:
步骤S501,TE初始DHCP请求(Request),TE需要在DHCPRequest请求报文中插入Option 60参数,例如,TE唯一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简称为MAC)地址,或者vendor和服务选项(service option)信息,用于标识终端,进而标识用户业务类型。TE将DHCP请求发送给CPE。
步骤S502,CPE通过与BS之间的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简称为IEEE)802.16汇聚子层传输数据帧至BS。
步骤S503,BS终结WiMAX传输,提取数据帧,对于目的地址不是自身的数据报文,转交以太交换(Ethernet Swith)模块处理,进行正常的二层转发;如果目的地址是本地,则BS上送DHCP请求报文至DHCP Relay功能,并在该终端的DHCP请求报文中插入option82参数,主要用于标识用户终端的插入位置,例如,交换机的桥MAC,CPE的标识信息等。
BRAS/DHCP服务器基于这两部分信息完成认证。
实例二
在本实例中通过在BS集成以太交换模块(Ethernet SwitchModule),用于模拟宽带网络用户行为,通过V接口汇聚用户数据接入宽带网络网关BNG。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实例二的WiMAX固定无线接入场景下接入服务器对IEEE 802.16以太汇聚子层数据处理的流程图,该流程具体如下:
终端设备通过任意方式接入WiMAX驻地设备,例如,使用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简称为WiFi)局域网的小区用户等。WiMAX驻地设备通过以太汇聚子层封装用户数据至接入服务器AS。接入服务器集成BS和Ethernet Switch Module功能模块,并通过以太汇聚网接入BNG。下面将对上行数据的处理和对下行数据的处理进行分别说明。
AS对上行数据的处理:对于WiMAX驻地设备上送的IEEE802.16以太封装数据帧,BS终结IEEE 802.16以太汇聚接入子层并剥离IEEE 802.16头,提取其中封装以太数据送往Ethernet switch功能模块;Ethernet switch功能模块可能对以太包执行必要的处理,例如VLAN模块为以太数据打上相应的标签。数据最后经过以太汇聚网的交换二层终结于BNG。
AS对下行数据的处理:BNG终结IP数据流,二层数据经过以太汇聚网的交换到达接入服务器Ethernet switch功能模块,以太交换模块可能对以太包执行必要的处理,例如通过VLAN模块处理以太数据上相应的标签。数据最后被送往BS。BS通过IEEE 802.16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送往WiMAX驻地设备。
实例三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实例三的WiMAX固定无线接入场景下接入服务器对IEEE 802.16 IP汇聚子层数据处理的流程图,该流程具体如下:
终端设备通过任意方式接入WiMAX驻地设备,例如,使用WiFi局域网的小区用户等。WiMAX驻地设备通过IP汇聚子层封装用户数据至接入服务器AS。接入服务器集成BS和Ethernet SwitchModule功能模块,并通过以太汇聚网接入BNG。下面将对上行数据的处理和对下行数据的处理进行分别说明。
AS对上行数据的处理:对于WiMAX驻地设备上送的IEEE802.16 IP封装数据帧,BS终结IEEE 802.16 IP汇聚接入子层并剥离IEEE 802.16头,提取其中封装数据送往Ethernet switch功能模块;Ethernet switch功能模块处理接收的IP数据,对于目的地址为本地的IP数据报文,上送上次协议模块处理,例如,DHCP模块、IGMP模块等等。对于目的IP地址不是本地的数据报文,执行以太封装,目的MAC地址为选定的BNG设备直连端口MAC地址,源MAC地址为接入服务器上行端口MAC地址,数据经过以太汇聚网的交换二层终结于BNG。
AS对下行数据的处理:BNG终结IP数据流,二层数据经过以太汇聚网的交换到达接入服务器Ethernet switch功能模块,Ethernetswitch终结数据以太层,提取其中封装数据,对于目的地址为本地的IP数据报文,上送上层协议模块处理,例如DHCP模块、IGMP模块等等。对于目的IP地址不是本地的数据报文,送往BS。BS通过IEEE 802.16 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送往WiMAX驻地设备。
装置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服务器,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入服务器的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82、获取模块84、以太交换模块86,下面对该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接收模块82,用于接收来自微波接入全球互通WiMAX驻地设备的WiMAX格式封装的数据,其中,数据为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网络协议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获取模块84连接至接收模块82,从数据中获取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以太交换模块86连接至获取模块84和以太汇聚网,用于传输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
以太交换模块86还用于通过以太汇聚网接收来自宽带网络网关的以太汇聚子层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数据。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入服务器具体的结构框图,如图9所示,接入服务器还包括发送模块92,该发送模块92用于将宽带网络网关的以太汇聚子层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数据以WiMAX格式封装后发送给WiMAX驻地设备。
如图9所示,该接入服务器还包括判断模块94,该判断模块94,用于判断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的目的地址是否为本地;以太交换模块86具体用于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传输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
如图9所示,该接入服务器还包括:上层协议模块96、第二发送模块98,下面对该结构进行详细的描述。
上层协议模块96,用于对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进行处理;第二发送模块98,用于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将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发送给上层协议模块。其中,上层协议模块96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模块、互联网组管理协议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接收模块82、获取模块84、发送模块92判断模块94、第二发送模块98可以位于基站内,上层协议模块96、以太交换模块86可以位于基站的内部,也可以位于其他服务器中。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实施例,实现了通过用户直连基站接入BNG,这种直连基站接入BNG的方式为运营商提供了一种简化、经济的部署。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宽带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入服务器接收来自微波接入全球互通WiMAX驻地设备的WiMAX格式封装的数据,其中,所述数据为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网络协议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
所述接入服务器从所述数据中获取所述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所述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
所述接入服务器通过以太汇聚网接入宽带网络网关,并传输所述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所述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入服务器通过所述以太汇聚网接入所述宽带网络网关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服务器通过所述以太汇聚网接收来自宽带网络网关的以太汇聚子层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数据,并将所述宽带网络网关的以太汇聚子层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数据以WiMAX格式封装后发送给所述WiMAX驻地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服务器通过所述宽带网络网关传输所述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所述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包括:
所述接入服务器判断所述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所述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的目的地址是否为本地,并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传输所述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所述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入服务器确定所述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所述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的目的地址为本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服务器将所述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所述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发送给上层协议模块,以便所述上层协议模块对所述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所述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进行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入服务器通过所述以太汇聚网接收来自所述宽带网络网关的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服务器判断所述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所述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的目的地址是否为本地,并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将所述宽带网络网关的以太汇聚子层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数据以WiMAX格式封装后发送给所述WiMAX驻地设备;
在所述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所述接入服务器将所述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所述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发送给上层协议模块,以便所述上层协议模块对所述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所述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进行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协议模块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模块、互联网组管理协议模块。
7.一种接入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微波接入全球互通WiMAX驻地设备的WiMAX格式封装的数据,其中,所述数据为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网络协议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
获取模块,从所述数据中获取所述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所述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
以太交换模块,连接至以太汇聚网,用于传输所述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所述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入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以太交换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以太汇聚网接收来自宽带网络网关的以太汇聚子层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数据;
所述接入服务器还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宽带网络网关的以太汇聚子层数据和/或IP汇聚子层数据以WiMAX格式封装后发送给所述WiMAX驻地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入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所述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的目的地址是否为本地;
所述以太交换模块具体用于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传输所述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所述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入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层协议模块,用于对所述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所述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进行处理;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将所述以太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和/或所述IP汇聚子层封装数据发送给所述上层协议模块。
CN 200910158955 2009-07-09 2009-07-09 宽带网络接入方法及接入服务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454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58955 CN101945491B (zh) 2009-07-09 2009-07-09 宽带网络接入方法及接入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158955 CN101945491B (zh) 2009-07-09 2009-07-09 宽带网络接入方法及接入服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45491A true CN101945491A (zh) 2011-01-12
CN101945491B CN101945491B (zh) 2013-08-07

Family

ID=43437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15895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45491B (zh) 2009-07-09 2009-07-09 宽带网络接入方法及接入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4549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2684A (zh) * 2012-11-15 2014-05-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室外数字微波传输设备独立和委托管理通道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10312174A (zh) * 2019-07-23 2019-10-08 上海地面通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专线网络接入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6233A (zh) * 2006-04-13 2007-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主机网络架构及网关设备
CN101060448A (zh) * 2006-04-21 2007-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WiMAX网络中提供宽带增值业务的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1340405A (zh) * 2008-08-01 2009-01-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WiMAX接入的网关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6233A (zh) * 2006-04-13 2007-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主机网络架构及网关设备
CN101060448A (zh) * 2006-04-21 2007-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WiMAX网络中提供宽带增值业务的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1340405A (zh) * 2008-08-01 2009-01-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WiMAX接入的网关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2684A (zh) * 2012-11-15 2014-05-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室外数字微波传输设备独立和委托管理通道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WO2014075517A1 (zh) * 2012-11-15 2014-05-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全室外数字微波传输设备独立和委托通道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3812684B (zh) * 2012-11-15 2017-09-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室外数字微波传输设备独立和委托管理通道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10312174A (zh) * 2019-07-23 2019-10-08 上海地面通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专线网络接入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45491B (zh) 2013-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91940B (zh) 一种接入网络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3348717B (zh) Eps中的移动路由器
CN101218575B (zh) 用于将点对点协议移植到接入网络协议的技术
CN102413583B (zh) 一种天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CA2249830C (en) Inter-working function selection system in a network
US7058059B1 (en) Layer-2 IP network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bile hosts
US8887234B2 (en) Network service selection and authentication and stateless auto-configuration in an IPv6 access network
KR101146139B1 (ko) 패킷 전송 네트워크에서의 단말의 이동성 제공 방법 및 패킷 전송 네트워크 시스템, 게이트웨이 스위치
EP2466801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method for forwarding data message during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and communication node thereof
JP5406373B2 (ja) 広帯域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でマルチホップ中継通信の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US20100080206A1 (en) Autoconfiguration system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and its method, and gateway apparatus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CN110167199B (zh) 一种无线回传通信处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US2002008320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realizing link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for IP multicasting packet transmiss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H11289353A (ja) 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会計システム
JPH11275155A (ja) 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メッセージ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H11275156A (ja) ピア・ツー・ピア プロトコルサーバを用いた通信
JPH11252183A (ja) イーサネット(登録商標)フレームにおけるポイント・ツー・ポイント・プロトコルのカプセル化
JPH11331276A (ja) ネットワークのための登録方法
CA2249838A1 (en) In sequence delivery of messages
CN103095654B (zh) 配置虚拟局域网vlan信息的方法、无线接入点和网络控制点
JP5592887B2 (ja) メッシュ型ネットワークのプロキシ構造
CN102170395A (zh)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2647793A (zh) 独立wimax系统和方法
EP2369791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connections with a plurality of virtual networks
CN101765232B (zh) Dsl网络接入方法和系统、以及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07

Termination date: 201907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