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43812A - 液晶显示面板及触摸面板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面板及触摸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43812A
CN101943812A CN201010220839.8A CN201010220839A CN101943812A CN 101943812 A CN101943812 A CN 101943812A CN 201010220839 A CN201010220839 A CN 201010220839A CN 101943812 A CN101943812 A CN 1019438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ordinate
detection line
coordinate detection
detecting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2083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43812B (zh
Inventor
佐佐木和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43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38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438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4381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7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sets of wires, e.g. crossed wir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液晶显示面板及触摸面板,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像素电极(5),对配置在与对置电极(16)之间的液晶层(37)施加电压;薄膜晶体管(6),与上述像素电极(5)连接;扫描线(14),对上述薄膜晶体管(6)供给栅极信号;第1坐标检测线(20),相对于上述扫描线(14)平行地配置;第1坐标检测电极(26),形成在比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20)更接近于上述液晶层(37)的一侧、并且与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20)重叠的区域;第1绝缘膜(23),形成为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20)与上述第1坐标检测电极(26)之间的层。上述第1绝缘膜(23)具有将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20)与上述第1坐标检测电极(26)电连接的接触孔(30)。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面板及触摸面板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2009年7月1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9-157114号并主张其优先权,这里引用其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面板及触摸面板。
背景技术
作为液晶显示面板,有具有触摸面板功能的类型(例如日本特开2007-9504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58070号公报)。
以往,上述具有触摸面板功能的液晶显示面板如以下这样构成:在夹着液晶层配置的第1和第2基板的相互对置的面上,分别设置通过电压的施加来控制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而控制光的透射的用来形成多个像素的电极,并且在上述第1基板面上,对应于上述多个像素间的区域而设置用来检测相互交叉的X方向和Y方向中的上述X方向的触摸点坐标的多个X坐标检测线、和用来检测上述Y方向的触摸点坐标的多个Y坐标检测线,在上述X坐标检测线和各Y坐标检测线的其一或两者的线、以及与该线相邻的上述各像素电极之间,将这些坐标检测电极连接在上述各X坐标检测线及上述各Y坐标检测线上而设置,在上述第2基板面上,与上述各坐标检测电极对置地设置通过向上述液晶面板的外面的触摸带来的挠曲变形而与上述坐标检测电极接触的多个触点部。
但是,上述以往的具有触摸面板功能的液晶显示面板必须在上述X坐标检测线和各Y坐标检测线的其一或两者的线与上述各像素电极之间确保上述坐标检测电极的配置空间,所以必须将与上述坐标检测电极的配置部相邻的像素电极从上述坐标检测线较大地离开而形成,为此,与上述触点电极的配置部相邻的像素电极的面积变得很小,使与该像素电极对应的像素的开口率大幅下降。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与坐标检测电极的配置部相邻的像素电极形成为充分的面积、能够减少与该像素电极对应的像素的开口率下降的液晶显示面板及触摸面板。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技术方案之一具备:像素电极,对配置在该像素电极与对置电极之间的液晶层施加电压;薄膜晶体管,与上述像素电极连接;扫描线,对上述薄膜晶体管供给栅极信号;第1坐标检测线,相对于上述扫描线平行地配置;第1坐标检测电极,在比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更接近于上述液晶层的一侧、并且与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重叠的区域形成;以及第1绝缘膜,形成为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与上述第1坐标检测电极之间的层,并且形成有将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与上述第1坐标检测电极电连接的接触孔。
此外,本发明的触摸面板的技术方案之一具备:像素电极,对配置在该像素电极与对置电极之间的液晶层施加电压;薄膜晶体管,与上述像素电极连接;扫描线,对上述薄膜晶体管供给栅极信号;第1坐标检测线,相对于上述扫描线平行地配置;第1坐标检测电极,在比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更接近于上述液晶层的一侧、并且与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重叠的区域形成;第1绝缘膜,形成为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与上述第1坐标检测电极之间的层,并且形成有将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与上述第1坐标检测电极电连接的接触孔;第1基板,形成有上述像素电极;第2基板,形成有上述对置电极;凸部,与上述第1坐标检测电极对置并且从上述第2基板朝向上述第1基板突出地形成在上述第2基板上,在上述第2基板被按压时使上述第1坐标检测电极与上述对置电极电连接。
此外,本发明的触摸面板的其他技术方案之一具备:像素电极,对配置在该像素电极与对置电极之间的液晶层施加电压;薄膜晶体管,与上述像素电极连接;扫描线,对上述薄膜晶体管供给栅极信号;第1坐标检测线,相对于上述扫描线平行地配置;第1坐标检测电极,在比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更接近于上述液晶层的一侧、并且与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重叠的区域形成;第1绝缘膜,形成为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与上述第1坐标检测电极之间的层,并且形成有将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与上述第1坐标检测电极电连接的接触孔;第1基板,形成有上述像素电极;第2基板,形成有上述对置电极;凸部,形成在上述第2基板与上述对置电极之间,以使上述对置电极中的与上述第1坐标检测电极对置的区域成为比上述对置电极中的与上述像素电极对置的区域更接近于上述第1基板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能够将与坐标检测电极的配置部相邻的像素电极形成为充分的面积,减少与该像素电极对应的像素的开口率的下降。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中进行阐述,一部分可以通过说明书而明了,或者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体验到。通过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可以实现或获得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优点。
附图说明
本发明所包括的附图也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阐明,并且和上面给出的总体描述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方案的详细说明一起,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形成在第1基板上的电路的等价的结构图。
图3是连接在液晶显示面板上的电路的块结构图。
图4是对第1基板放大了画面区域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取向膜和过敷绝缘膜省略了记载)。
图5是对第1基板放大了配置有X坐标检测晶体管和Y坐标检测晶体管的区域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取向膜和过敷绝缘膜省略了记载)。
图6是与沿着图4的VI-VI向视线的区域对应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7是与沿着图4的VII-VII向视线的区域对应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8是与沿着图4的VIII-VIII向视线的区域对应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9是与沿着图4的IX-IX向视线的区域对应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形成触点电极的基座部的变形例的对应于图8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11是与扫描线的选择期间对应地施加了高电平的共用信号时的比较器输入顺序图。
图12是与扫描线的选择期间对应地施加了低电平的共用信号时的比较器输入顺序图。
图13是通过帧反转方式驱动时的各驱动信号和触摸点坐标检测系统的各信号的波形图。
图14是通过帧反转方式驱动时的各驱动信号和触摸点坐标检测系统的各信号的波形图。
图15是在第2实施方式中形成在第1基板上的电路的等价的结构图。
图16是在第2实施方式中连接在液晶显示面板上的电路的块结构图。
图17是在第3实施方式中形成在第1基板上的电路的等价的结构图。
图18是在第3实施方式中连接在液晶显示面板上的电路的块结构图。
图19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X坐标检测电极及Y坐标检测电极的俯视图。
图20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X坐标检测电极及Y坐标检测电极的俯视图。
图21是对作为比较例而表示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1基板放大了画面区域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取向膜和过敷绝缘膜省略了记载)。
图22是安装有液晶显示装置的第1电子设备的斜视图。
图23是安装有液晶显示装置的第2电子设备的斜视图。
图24是安装有液晶显示装置的第3电子设备的斜视图。
图25是安装有液晶显示装置的第4电子设备的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在图1中表示液晶显示装置的俯视图。液晶显示装置由具有触摸面板功能的液晶显示面板1、搭载在上述液晶显示面板1中的驱动元件38、显示用控制器41、坐标检测电路44、和主控制器45构成。即,液晶显示面板1是显示图像的显示元件,同时也是检测由用户进行了按压操作的部位的触摸面板。
上述液晶显示面板1是将由薄膜晶体管构成的像素晶体管(以下称作像素TFT)6作为有源元件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面板。并且,与上述像素TFT6连接的像素电极5配置为:按每一像素,经由液晶层37与对置电极16对置,通过控制上述像素电极5与上述对置电极16之间的电压,上述液晶层37中的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变化。
上述液晶显示面板1如图1~图9所示,具备夹着液晶层37而对置的透明的第1基板3和透明的第2基板4。并且,在第1基板(以下称作后基板)3的与第2基板(以下称作前基板)4对置的面上,设有:多个透明的像素电极5,在规定的画面区域2内在行方向及列方向上排列而形成;像素TFT6,分别与上述各像素电极5对应地配置,并与对应的像素电极5连接;多个扫描线14,分别对应于上述各像素电极5的行而相互平行地延伸配置,并将使分别对应的上述像素TFT6在规定期间成为导通状态的导通信号即栅极信号提供给上述像素TFT6;以及多个信号线15,分别对应于上述各像素电极5的列而相互平行地延伸配置,对分别对应的上述像素TFT6供给数据信号,并且,在上述第2基板(以下称作前基板)4的与上述后基板3对置的面上,设有:一片膜状的透明的对置电极16,与上述多个像素电极5对置;遮光膜17,与由上述多个像素电极5和上述对置电极16相互对置的区域构成的多个像素间的区域对应;以及分别对应于上述各像素而形成的红、绿、蓝的3色的滤色器18R、18G、18B。这里,更具体地讲,多个扫描线14分别相互平行地延伸配置,将使分别对应的像素TFT6在预先设定的期间成为导通状态的导通信号作为栅极信号从扫描驱动器39向像素TFT6供给。
此外,该液晶显示面板1具备触摸面板功能,该触摸面板功能构成为,在上述后基板3的与前基板4对置的面上设置:多个X坐标检测线(第2坐标检测线)19,为了检测触摸点的坐标中的上述扫描线14方向的第1坐标来作为X坐标,而与上述各扫描线14垂直延伸;多个Y坐标检测线(第1坐标检测线)20,为了检测上述触摸点的上述信号线15方向的第2坐标来作为Y坐标,而相对于上述X坐标检测线19的延伸方向垂直延伸;多个X坐标检测电极(第2坐标检测电极)25,分别与上述各X坐标检测线19连接而配置;以及分别与上述Y坐标检测线20连接而配置的多个Y坐标检测电极(第1坐标检测电极)26,并且,在设置在上述前基板4上的上述对置电极16的与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及Y坐标检测电极26的各配置部对置的部分上,分别形成多个触点部31,该多个触点部31通过由来自上述前基板4的外面侧的触摸带来的挠曲变形,而与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和上述Y坐标检测电极26两者接触。
另外,上述各像素电极5形成为上述行方向的电极宽度比上述列方向的电极宽度小的纵长的矩形形状,上述各像素TFT6配置在形成为上述纵长的矩形形状的各像素电极5的上述列方向的一个端缘(在图3中是下端缘)侧,上述各扫描线14沿着各行的像素电极5的配置有上述像素TFT6的一侧的端缘设置,上述各信号线15沿着各列的像素电极5的上述行方向的一个侧缘(在图3中是左侧缘)设置。
此外,上述遮光膜17通过例如铬和氧化铬的层叠膜形成在上述前基板4上,上述红、绿、蓝的3色的滤色器18R、18G、18B在上述前基板4的形成有上述遮光膜17的面上,分别对应于上述各像素电极列以条状形成,在这些滤色器18R、18G、18B之上形成上述对置电极16。
该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1是检测上述扫描线14方向的触摸点坐标来作为X坐标、检测上述信号线15方向的触摸点坐标来作为Y坐标的结构,上述各X坐标检测线19与上述信号线15实质上平行地形成在像素的各列内的中央的列的像素电极5与相邻于该像素电极5的列的信号线15之间,上述各Y坐标检测线20与上述扫描线14实质上平行地形成在像素的各行的像素电极5与相邻于该像素电极5的行的上述扫描线14之间,上述各触点部31与上述对置电极16导通而形成。
另外,上述各X坐标检测线19设置在像素列内的中央的列的像素电极5、与对连接在其相邻端的列的像素电极5上的像素TFT6供给数据信号的信号线15之间,上述Y坐标检测线20设置在各像素行的像素电极5、与对连接在其相邻的像素行的像素电极5上的像素TFT6供给栅极信号的扫描线14之间。
进而,上述各X坐标检测线19和上述各Y坐标检测线20相互绝缘而设置,在覆盖上述各X坐标检测线19及上述各Y坐标检测线20而设置的绝缘膜(在该实施方式中,是后述的过敷绝缘膜23或上述像素TFT6的栅极绝缘膜8与上述过敷绝缘膜23的双层膜)的上述各X坐标检测线19和上述各Y坐标检测线20的任意其一或两者的线的部分上,用来检测上述X方向的触摸点坐标的X坐标检测电极25和用来检测上述Y方向的触摸点坐标的Y坐标检测电极26配置成:将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在设置在上述绝缘膜上的第1接触孔29中与上述X坐标检测线19连接,将上述Y坐标检测电极26在设置在上述绝缘膜上的第2接触孔30中与上述Y坐标检测线20连接。
另外,上述过敷绝缘膜23例如由氧化硅膜、氮化硅膜等的绝缘膜构成,上述栅极绝缘膜8由氧化硅膜、氮化硅膜等的绝缘膜构成。
此外,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和上述Y坐标检测电极26在上述各X坐标检测线19与上述各Y坐标检测线20交叉的各线交叉部的附近相互相邻配置,上述各触点部31形成为分别与上述相邻的X坐标检测电极25和Y坐标检测电极26的各配置部对置,并与上述相邻的X坐标检测电极25和Y坐标检测电极26的两者接触的形状。
进而,该液晶显示面板1具备配置在上述后基板3的上述画面区域2外的区域中的、由薄膜晶体管构成的多个第1坐标检测晶体管(以下称作X坐标检测TFT)6a、以及由薄膜晶体管构成的多个第2坐标检测晶体管(以下称作Y坐标检测TFT)6b。该各X坐标检测TFT6a及各Y坐标检测TFT6b配置在上述各扫描线14及上述Y坐标检测线20的一端侧的画面区域外区域(在图1中是画面区域2的右侧的区域)。
上述X坐标检测TFT6a和上述Y坐标检测TFT6b分别具有与上述像素TFT6相同的层叠构造。即,上述像素TFT6和上述X坐标检测TFT6a、上述Y坐标检测TFT6b分别如图3~图6及图8所示,包括形成在上述后基板3上的栅极电极7、覆盖上述栅极电极7而形成的透明的栅极绝缘膜8、与上述栅极电极7对置地形成在上述栅极绝缘膜8之上的i型半导体膜9、形成在上述i型半导体膜9的沟道区域之上的阻塞绝缘膜10、和经由n型半导体膜11形成在上述i型半导体膜9的夹着上述沟道区域的两侧部之上的源极电极12及漏极电极13。
此外,上述各扫描线14和上述各Y坐标检测线20通过与上述显示用、X坐标检测用及Y坐标检测用的各TFT6、6a、6b的栅极电极7相同的金属膜、例如铝、铬、钼等形成在上述后基板3上,上述各TFT6、6a、6b的栅极绝缘膜8覆盖上述各扫描线14及各Y坐标检测线20,形成在上述后基板3的大致整体上,上述各信号线15和上述各X坐标检测线19通过与上述各TFT6、6a、6b的源极电极12及漏极电极13相同的金属膜、例如铝、铬、钼等形成在上述栅极绝缘膜8之上。
即,上述各Y坐标检测线20形成在上述后基板3上,上述各X坐标检测线19通过覆盖上述各Y坐标检测线20而设置的上述栅极绝缘膜8,与上述各Y坐标检测线20绝缘而形成。
进而,在上述栅极绝缘膜8之上,覆盖上述各TFT6、6a、6b和上述各信号线15以及上述各X坐标检测线19而设有过敷绝缘膜23,上述各像素电极5使这些像素电极5的端部对置于上述各像素TFT6的漏极电极13而形成在上述过敷绝缘膜23之上,在设置在上述过敷绝缘膜23上的接触孔24中与上述像素TFT6的漏极电极13连接。
另外,在图中进行了省略,但在上述后基板3之上,通过与上述栅极电极7、上述各扫描线14及上述各Y坐标检测线20相同的金属膜、例如铝、铬、钼等形成有电容电极,该电容电极经由上述栅极绝缘膜8和过敷绝缘膜23,对置于上述各像素电极5的除了与像素TFT6的连接部以外的周缘部,并在与上述各像素电极5的周缘部之间形成补偿电容。
并且,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和上述Y坐标检测电极26形成在覆盖上述各X坐标检测线19而设置的上述过敷绝缘膜23之上。
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和上述Y坐标检测电极26在上述各X坐标检测线19与上述各Y坐标检测线20交叉的各线交叉部的附近中的覆盖上述Y坐标检测线的部分上、使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的与上述Y坐标检测电极26相邻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对置于上述线交叉部而形成。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和Y坐标检测电极26设置在上述Y坐标检测线20上的与对置于上述蓝色过滤器18B的各像素电极5相邻的部分。
进而,在该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后基板3上,与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及上述Y坐标检测电极26的至少设置在上述前基板4上的上述触点部31所接触的区域对应地形成有基座部27,该基座部27形成为与上述显示用、X坐标检测用及Y坐标检测用的各TFT6、6a、6b以及其上的上述过敷绝缘膜23相同的层叠构造,在该基座部27之上形成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和上述Y坐标检测电极26。
上述基座部27形成为与上述显示用、X坐标检测用及Y坐标检测用的各TFT6、6a、6b的包括上述过敷绝缘膜23的层叠构造相同的层叠构造。即,上述基座部27由上述Y坐标检测线20、覆盖上述Y坐标检测线20而设置的上述栅极绝缘膜8、与上述各TFT6、6a、6b的i型半导体膜9和阻塞绝缘膜10及n型半导体膜11相同的三层膜、由与上述源极电极12及漏极电极13相同的金属膜构成的上部金属膜28、和上述过敷绝缘膜23形成。
并且,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和Y坐标检测电极26在上述基座部27上、即在上述过敷绝缘膜23上的覆盖上述Y坐标检测线20的部分上,使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的与Y坐标检测电极26相邻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对置于上述线交叉部而形成,这些触点电极25、26中的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将上述相反侧的端部在设置在上述过敷绝缘膜23上的第1接触孔29中与上述X坐标检测线19连接,Y坐标检测电极26将该Y坐标检测电极26的与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相邻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在设置在上述过敷绝缘膜23及上述栅极绝缘膜8上的第2接触孔30中与上述Y坐标检测线20连接。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将上述基座部27形成在与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和Y坐标检测电极26的相互相邻的端部对置的部分上,因而,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和Y坐标检测电极26的相邻端部以外的部分变得比上述相邻端部低。
上述各TFT6、6a、6b和上述基座部27通过栅极用金属膜的成膜及其图形化而与上述栅极电极7和上述Y坐标检测线20同时形成在上述后基板3上,在其上依次使上述栅极绝缘膜8、上述i型半导体膜9和上述阻塞绝缘膜10成膜,在将上述阻塞绝缘膜10图形化后,依次使上述n型半导体膜11和源极、漏极用金属膜成膜,并将该源极、漏极用金属膜、上述n型半导体膜11以及上述i型半导体膜9一齐图形化为上述各TFT6、6a、6b的源极电极12及漏极电极13、上述X坐标检测线19和上述基座部27的上部金属膜28的形状,然后在形成上述过敷绝缘膜23的工序中形成,因而,上述i型半导体膜9和上述n型半导体膜11也存在于上述各信号线15及各X坐标检测线19的下方。另外,上述i型半导体膜9及n型半导体膜11由非晶硅或聚硅形成。
此外,上述各X坐标检测线19按预定的多个像素电极列的每一列设置,上述各Y坐标检测线20按预定的多个像素电极行的每一行设置。另外,该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1是使上述像素电极列的数量比上述像素电极行的数量多的结构,在该实施方式中,将上述各Y坐标检测线20对上述各像素电极5的所有行设置,将与上述Y坐标检测线数相同数量的X坐标检测线19对上述各像素电极5的列中的每隔预定的列数、例如每隔两列的像素电极列(在图2及图3中,按照与红、绿、蓝的3色中的蓝色滤色器18B对置的每一像素电极列)设置。
并且,上述X坐标检测TFT6a和上述Y坐标检测TFT6b在上述后基板3的上述画面区域外区域中,对于与上述Y坐标检测线20相同数量的扫描线(在该实施方式中是所有的扫描线)14,使上述X坐标检测TFT6a和上述Y坐标检测TFT6b分别相对于1条扫描线14一一对应地配置。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Y坐标检测TFT6b在上述画面区域外区域中的与上述画面区域2相邻的一侧以与上述各Y坐标检测线20的间隔相同程度的间隔在行方向(与X坐标检测线19平行的方向)上以1列排列配置,上述各X坐标检测TFT6a在上述各Y坐标检测TFT6b的外侧,分别与上述各Y坐标检测TFT6b相邻而在上述行方向上以1列排列配置。
并且,上述各扫描线14分别连接至与该扫描线14对应的上述各1个X坐标检测TFT6a和Y坐标检测TFT6b两者的栅极电极7,上述各X坐标检测线19分别连接至上述各X坐标检测TFT6a的源极电极12,上述各Y坐标检测线20分别连接至上述Y坐标检测TFT6b的源极电极12。
此外,上述各X坐标检测TFT6a和各Y坐标检测TFT6b配置在将上述各Y坐标检测线20延长到上述画面区域外区域的位置的附近,上述各Y坐标检测线20使这些Y坐标检测线20延长而连接至上述Y坐标检测TFT6b的源极电极12,上述各扫描线14经由从这些扫描线14向上述列方向延长的延长线14a而连接至上述各X坐标检测TFT6a及各Y坐标检测TFT6b的栅极电极7,上述各X坐标检测线19经由从这些X坐标检测线19引绕上述画面区域2的外侧而延长的延长线19a连接至上述各X坐标检测TFT6a的源极电极12。
进而,在上述后基板3的上述画面区域外区域中,沿着上述列方向形成有对应于上述各X坐标检测TFT6a的1条X坐标检测用输出线(第2输出线)21a、和对应于上述各Y坐标检测TFT6b的1条Y坐标检测用输出线(第1输出线)21b。
并且,上述各X坐标检测TFT6a的漏极电极13与上述1条X坐标检测用输出线21a连接,上述各Y坐标检测TFT6b的漏极电极13与上述1条Y坐标检测用输出线21b连接。
上述X坐标检测用输出线21a和Y坐标检测用输出线21b通过与上述显示用和X坐标检测用及Y坐标检测用的各TFT6、6a、6b的源极电极12及漏极电极13相同的金属膜形成在上述栅极绝缘膜8之上,这些输出线21a、21b的一端被引出至使上述后基板3的一端部伸出到上述前基板4的外方而形成的驱动器搭载部3a(参照图1),与设置在上述驱动器搭载部3a上的外部电路连接端子22a、22b连接。
此外,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和上述Y坐标检测电极26相互相邻而配置在上述各X坐标检测线19与上述各Y坐标检测线20交叉的各线交叉部的附近。
另一方面,设置在上述前基板4的内面上的上述各触点部31形成为分别与上述相邻的X坐标检测电极25和Y坐标检测电极26的各配置部对置,并与上述相邻的X坐标检测电极25和Y坐标检测电极26两者接触的形状。
该各触点部31使上述对置电极16的分别与上述相邻的X坐标检测电极25和Y坐标检测电极26对置的部分隔开间隙地对置于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及Y坐标检测电极26,并且以通过来自上述前基板4的外面侧的触摸带来的向内面方向的挠曲变形而与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及Y坐标检测电极26接触的高度突出形成。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上述遮光膜17之上,通过感光性树脂等形成横跨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和Y坐标检测电极26的两者而对置的形状的凸部32,通过在其上使上述对置电极16成膜,将上述对置电极16的上述凸部32上的部分作为上述触点部31。
进而,在上述前基板4的与后基板3对置的面上,规定上述后基板3与上述前基板4之间的间隙的多个柱状间隔件33(参照图6)分布配置在与上述触点部31不同的位置上。
上述各柱状间隔件33通过感光性树脂等的绝缘材料形成在上述对置电极16之上,分别与沿行方向及列方向配置的各像素TFT6中的隔开多个的像素TFT6对置设置。
另外,上述滤色器18R、18G、18B形成在除了形成上述各触点部31的、凸部32及上述各柱状间隔件33的形成位置以外的位置上,上述凸部32形成得比上述滤色器18R、18G、18B的膜厚高,上述柱状间隔件33形成得比上述凸部32高。
此外,设置在上述前基板4上的上述遮光膜17形成在上述图像区域2的多个像素间的区域、以及配置有上述各X坐标检测TFT6a及各Y坐标检测TFT6b的画面区域外区域的整个区域上,上述滤色器18R、18G、18B对应于上述画面区域2而设置,上述对置电极16遍及上述画面区域2及画面区域外区域的整个区域形成。
进而,在上述后基板3和前基板4上,分别覆盖上述各像素电极和上述各X坐标检测用及各Y坐标检测用TFT6a、6b、上述对置电极16及上述各触点31和上述各柱状间隔件33而形成有取向膜34、35。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将上述对置电极16和上述取向膜34、35遍及上述画面区域2及画面区域外区域的整个区域形成,但上述对置电极16和上述取向膜34、35也可以仅形成在上述画面区域2。
上述后基板3和前基板4是通过使上述各柱状间隔件33与上述各像素TFT6抵接,规定上述基板3、4间的间隙以使上述触点部31相对于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及Y坐标检测电极26以适当的间隔对置,来对置配置的,并且经由包围上述画面区域2及画面区域外区域的框状的密封部件36(参照图1)接合。
并且,在上述基板3、4间的间隙的由上述密封部件36包围的区域中封入有液晶层37,此外,在上述后基板3和前基板4的外面上分别配置有偏振片(未图示)。
另外,该液晶显示面板1是使上述液晶层37的液晶分子在上述基板3、4间扭曲取向的TN或STN型、使液晶分子相对于基板3、4面实质上垂直取向的垂直取向型、使液晶分子将分子长轴统一为一个方向而与基板3、4面实质上平行取向的非扭曲的电平取向型、使液晶分子弯曲取向的弯曲取向型、强介电性或反强介电性液晶面板等的任何一种都可以,此外也可以是聚合物网络型液晶显示面板。
此外,在上述后基板3的驱动器搭载部3a中,搭载有由形成有图2所示的扫描驱动器39和数据驱动器40的LSI构成的驱动元件38,上述各扫描线14和各信号线15分别被导出至上述驱动器搭载部3a,连接至上述扫描驱动器39和数据驱动器40的各输出端子。
另一方面,连接至上述液晶显示面板1的外部电路如图1及图3所示,具备:显示用控制器41,控制上述驱动元件38的扫描驱动器39和数据驱动器40;X坐标检测用比较器42a,与连接在上述各X坐标检测TFT6a的漏极电极13上的X坐标检测用输出线21a的外部电路连接端子22a连接;Y坐标检测用比较器42b,与连接在上述各Y坐标检测TFT6b的漏极电极13上的Y坐标检测用输出线21b的外部电路连接端子22b连接;坐标检测用控制器44a,基于从上述X坐标检测用比较器42a输出的X数据和从上述Y坐标检测用比较器42b输出的Y数据,检测触摸点的X坐标和Y坐标;以及主控制器45,控制上述显示用控制器41和上述坐标检测用控制器44a。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坐标检测电路44中如图3所示,至少包括X坐标检测用比较器42a、Y坐标检测用比较器42b、坐标检测用控制器44a、和后述的复位开关43a、43b。
另外,在图中进行了省略,但在上述液晶显示面板1的后基板3上,设有形成在上述驱动器搭载部3a上的对置电极端子、和形成在基于上述框状的密封部件36的基板接合部的1个或多个角部上并与上述对置电极端子连接的交叉电极,设置在上述前基板4上的对置电极16在上述基板接合部上与上述交叉电极电连接。
上述液晶显示面板1从未图示的共用信号发生电路经由上述对置电极端子对上述对置电极16施加共用信号,通过上述显示用控制器41的扫描驱动器39,将使上述像素TFT6在规定的期间成为导通状态的栅极信号对相互平行地延伸配置的上述多个扫描线14按规定数量的扫描线中的每一个(在该实施方式中是每1条扫描线)依次输出,并且通过上述显示用控制器41的数据驱动器40,在上述各扫描线14的每个选择期间对上述各信号线15施加相对于上述共用信号具有对应于图像数据的电压差的数据信号,从而进行显示驱动。
另外,在上述液晶显示面板1的显示驱动方式中,有对于用来显示1个画面的每1帧、使对上述对置电极16施加的共用信号的电压反转为高电平(以下称作H电平)和低电平(以下称作L电平)的帧反转方式、和在上述各扫描线14的每个选择期间使上述共用信号的电压反转为H电平和L电平的线反转方式,但可以采用任一种驱动方式。
接着,说明上述液晶显示面板1的作为触摸面板的动作,对于上述液晶显示面板1的触摸输入是在上述显示驱动中、从上述前基板4的外面侧通过指尖或触摸笔等触摸或按压上述画面区域2内的任意的位置来进行的。
如果进行上述触摸输入,则上述前基板4的被触摸的部分(以下称作触摸部)向内侧挠曲变形,形成在上述前基板4的对置电极16上的各触点部31中的上述触摸部的触点部31与对置于该触点部31的X坐标检测电极25和Y坐标检测电极26接触,上述触点部31所接触的X坐标检测电极25及Y坐标检测电极26与上述对置电极16导通。
另外,上述触点部31经由分别设置在上述前基板4和后基板3上的取向膜35、34与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及Y坐标检测电极26接触,但上述取向膜35、34分别是膜厚为0.02μm左右的很薄的膜,所以电流经由这些取向膜35、34流到上述触点部31与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及上述Y坐标检测电极26之间,上述触点部31所接触的X坐标检测电极25及Y坐标检测电极26与上述对置电极16导通。
并且,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在上述各X坐标检测线19上分别各连接着多个,上述Y坐标检测电极26在上述各Y坐标检测线20上分别各连接着多个,所以如果上述触点部31与连接于1条X坐标检测线19上的多个X坐标检测电极25的任一个接触,则从上述对置电极16对该X坐标检测线19充电电压,上述X坐标检测线19的电压变为与施加在上述对置电极16上的共用信号的电压相同,此外,如果上述触点部31与连接于1条Y坐标检测线20上的多个Y坐标检测电极26的任一个接触,则从上述对置电极16对该Y坐标检测线20充电电压,上述Y坐标检测线20的电压变为与上述共用信号的电压相同。
此外,由于上述扫描线14分别与上述X坐标检测TFT6a和Y坐标检测TFT6b中的1个X坐标检测TFT6a和1个Y坐标检测TFT6b连接,所以在上述各扫描线14的每个选择期间,将栅极电极7连接在所选择的扫描线14上的1个X坐标检测TFT6a和1个Y坐标检测TFT6b导通。
因此,在上述各扫描线14的每个选择期间,与连接在通过来自所选择的扫描线14的栅极信号的施加而导通的X坐标检测TFT6a的源极电极12上的X坐标检测线19的充电电压对应的信号从上述X坐标检测TFT6a的漏极电极13输出至上述X坐标检测用输出线21a,与连接在通过来自所选择的扫描线14的栅极信号的施加而导通的Y坐标检测TFT6b的源极电极12上的Y坐标检测线19的充电电压对应的信号从上述Y坐标检测TFT6b的漏极电极13输出至上述Y坐标检测用输出线21b。
即,该液晶显示面板1将与上述各X坐标检测线19的每一个的充电电压对应的X坐标的并行数据对应于上述各扫描线14的选择顺序来变换为作为上述各X坐标检测线19的充电电压值的X坐标串行数据,将该X坐标串行数据信号从上述X坐标检测用输出线21a输出,并将与上述各Y坐标检测线20的充电电压对应的Y坐标的并行数据对应于上述各扫描线14的选择顺序来变换为作为上述各Y坐标检测线20的充电电压值的Y坐标串行数据,将该Y坐标串行数据信号从上述Y坐标检测用输出线21b输出。
从上述X坐标检测用输出线21a输出的X坐标串行数据信号被输入至上述X坐标检测用比较器42a的数据信号端子,从上述Y坐标检测用输出线21b输出的Y坐标串行数据信号被输入至Y坐标检测用比较器42b的数据信号端子。
上述X坐标检测用比较器42a将输入到其数据信号端子中的上述X坐标串行数据信号的上述扫描线14的每个选择期间的电压、与来自未图示的参照信号发生部的比共用信号电压低的规定值的参照电压Vref进行比较,当上述X坐标串行数据信号的电压比上述参照电压Vref高时(共用电压信号时),输出1的值的数字信号,当上述X坐标串行数据信号的电压比上述参照电压Vref低时,输出0值的数字信号。
此外,上述Y坐标检测用比较器42b将输入到其数据信号端子中的上述Y坐标串行数据信号的上述扫描线14的每个选择期间的电压、与来自参照信号发生部的参照电压Vref进行比较,当上述Y坐标串行数据信号的电压比上述参照电压Vref高时(共用电压信号时),输出1的值的数字信号,当上述Y坐标串行数据信号的电压比上述参照电压Vref低时,输出0值的数字信号。
即,从上述X坐标检测用比较器42a输出的X数据和从上述Y坐标检测用比较器42b输出的Y数据分别是在上述扫描线14的每个选择期间成为1或0的值的数字数据。
并且,上述坐标检测用控制器44a基于从上述X坐标检测用比较器42a输出的X数据和从上述Y坐标检测用比较器42b输出的Y数据,检测上述液晶显示面板1的画面区域2的触摸点的X坐标和Y坐标,将该X坐标数据和Y坐标数据输出到外部。
另外,当上述触点部31与连接于1条X坐标检测线19上的多个X坐标检测电极25的任何一个都没有接触时,没有向该X坐标检测线19的电压的充电,此外,当上述触点部31与连接在1条Y坐标检测线20上的多个Y坐标检测电极26的任何一个都没有接触时,没有向该Y坐标检测线20的电压的充电。
但是,由于对每1帧选择上述各扫描线14,所以在之前的帧中,上述触点部31与连接在上述1条X坐标检测线19上的多个X坐标检测电极25的某个接触而从上述对置电极16对上述X坐标检测线19充电电压,从上述触点部31与多个X坐标检测电极25的任何一个都不接触的X坐标检测线19也将对应于之前的帧的充电电压(以下称作残留充电电压)的信号输入至上述X坐标检测TFT6a的源极电极12,从上述X坐标检测用输出线21a输出包含与上述残留充电电压的电压对应的误电压的X坐标串行数据信号。
同样,当在之前的帧中上述触点部31与连接在上述1条Y坐标检测线20上的多个Y坐标检测电极26的某个接触而从上述对置电极16对上述Y坐标检测线20充电了电压时,从上述触点部31与多个X坐标检测电极25的任何一个都不接触的Y坐标检测线20也将对应于之前的帧的充电电压(以下称作残留充电电压)的信号输入至上述Y坐标检测TFT6b的源极电极12,从上述Y坐标检测用输出线21b输出包含与上述残留充电电压的电压对应的误电压的Y坐标串行数据信号。
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向上述X坐标检测用比较器42a的数据信号输入线、和向上述Y坐标检测用比较器42b的数据信号输入线中设置用来连接复位电压发生部的复位开关43a、43b,如图11及图12所示,在各扫描线14的选择期间的初期通过复位信号将上述第1复位开关43a和上述第2复位开关43b切换到复位电压发生部的连接侧,将来自复位电压发生部的复位电压Vreset供给到向上述X坐标检测用比较器42a的数据信号输入线和向上述Y坐标检测用比较器42b的数据信号输入线中,防止了因包含与上述残留充电电压的电压对应的误电压的X坐标串行数据信号及Y坐标串行数据信号被输入到上述X坐标检测用比较器42a及上述Y坐标检测用比较器42b中而造成的触摸点坐标的误检测。
上述复位电压Vreset是使上述共用信号的波形反转的波形、即是相对于共用信号电压完全相反的电压,在进行基于上述帧反转的显示驱动时和进行基于上述线反转的显示驱动时,都在各扫描线14的选择期间的初期,将复位电压Vreset供给到向上述X坐标检测用比较器42a的数据信号输入线和向上述Y坐标检测用比较器42b的数据信号输入线中,从而将包含与上述残留充电电压的电压对应的误电压的X坐标串行数据信号及Y坐标串行数据信号消除,并将当前时点的正确的X坐标串行数据信号及Y坐标串行数据信号输入至X坐标检测用比较器42a及Y坐标检测用比较器42b,而能够提高基于上述坐标检测用控制器44a的触摸点的X坐标及Y坐标的检测精度。
另外,在图11及图12中,Vcom H是H电平的共用信号电压,Vcom L是L电平的共用信号电压,当对上述对置电极16施加H电平的共用信号时,如图11所示,在各扫描线14的每个选择期间,在上述触点部31与连接在1条X坐标检测线19上的多个X坐标检测电极25的任何一个都不接触的无触摸时成为Vcom L的电压,在上述触点部31与连接在1条X坐标检测线19上的多个X坐标检测电极25的某一个接触的触摸时,将在上述复位后成为Vcom H的电压的X坐标串行数据信号输入至上述X坐标检测用比较器42a,在上述触点部31与连接在1条Y坐标检测线20上的多个Y坐标检测电极26的任何一个都不接触的无触摸时成为Vcom L的电压,在上述触点部31与连接在1条Y坐标检测线20上的多个Y坐标检测电极26的某一个接触的触摸时,将在上述复位后成为Vcom H的电压的Y坐标串行数据信号输入至上述Y坐标检测用比较器42b。
此外,在对上述对置电极16施加了L电平的共用信号时,如图12所示,在各扫描线14的每个选择期间,在上述触点部31与连接在1条X坐标检测线19上的多个X坐标检测电极25的任何一个都不接触的无触摸时成为Vcom H的电压,在上述触点部31与连接在1条X坐标检测线19上的多个X坐标检测电极25的某一个接触的触摸时,将在上述复位后成为Vcom L的电压的X坐标串行数据信号输入至上述X坐标检测用比较器42a,在上述触点部31与连接在1条Y坐标检测线20上的多个Y坐标检测电极26的任何一个都不接触的无触摸时成为Vcom H的电压,在上述触点部31与连接在1条Y坐标检测线20上的多个Y坐标检测电极26的某一个接触的触摸时,将在上述复位后成为Vcom L的电压的Y坐标串行数据信号输入至上述Y坐标检测用比较器42b。
在图13及图14中,Gate 1、Gate 2、……、Gate n、Gate n+1、Gate n+2、Gate n+3是对第1条、第2条、……、第n条、第n+1条、第n+2条、第n+3条的各扫描线14施加的栅极信号,在通过上述帧反转方式驱动上述液晶显示面板1时,通过向上述X及Y坐标检测用比较器42a、42b的上述串行数据信号的输入,从这些比较器42a、42b输出图13所示的波形的信号,从上述坐标检测用控制器44a输出作为比较器输出的锁存波形与共用信号的锁存波形的排他逻辑和的由“0”和“1”的两值的信号构成的触摸点的X或Y坐标数据。
此外,在通过上述线反转方式驱动上述液晶显示面板1时,通过向上述X及Y坐标检测用比较器42a、42b的上述串行数据信号的输入,从这些比较器42a、42b输出图14所示的波形的信号,从上述坐标检测用控制器44a输出作为比较器输出的锁存波形与共用信号的锁存波形的排他逻辑和的由“0”和“1”的两值的信号构成的触摸点的X或Y坐标数据。
上述液晶显示面板1在上述后基板3的画面区域2外的区域中,设有:多个X坐标检测TFT6a,将栅极电极7分别与上述各扫描线14连接,将源极电极12分别与上述各X坐标检测线19连接;多个Y坐标检测TFT6b,将栅极电极7分别与上述各扫描线14连接,将源极电极12分别与上述各Y坐标检测线20连接;与上述各X坐标检测TFT6a的漏极电极13连接的X坐标检测用输出线21a;以及与上述各Y坐标检测TFT6b的漏极电极13连接的Y坐标检测用输出线21b,所以将与上述各X坐标检测线19每个的充电电压对应的X坐标的并行数据以及与上述各Y坐标检测线20每个的充电电压对应的Y坐标的并行数据分别变换为串行数据输出给外部电路,能够使上述外部电路的结构与以往的包括并行/串行变换电路的电路相比大幅地简单化。
此外,上述液晶显示面板1由于将上述各X坐标检测TFT6a和上述各Y坐标检测TFT6b配置在上述各扫描线14及上述各Y坐标检测线20的一端侧的画面区域外区域,所以节约了上述各X坐标检测TFT6a及各Y坐标检测TFT6b的配置空间,能够减轻因具备上述各X坐标检测TFT6a和各Y坐标检测TFT6b而带来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大型化。
进而,上述液晶显示面板1由于将上述X坐标检测TFT6a和上述Y坐标检测TFT6b分别形成为与上述像素TFT6相同的层叠构造,所以能够将上述像素TFT6、上述X坐标检测TFT6a及Y坐标检测TFT6b一齐形成,因而,能够通过与不具有触摸装置功能的有源矩阵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几乎没有变化的工序低成本地制造。
此外,上述液晶显示面板1由于将X坐标检测电极25和Y坐标检测电极26配置为,与形成在比X坐标检测线19更靠下层侧的Y坐标检测线20重叠,所以即使X坐标检测电极25和Y坐标检测电极26被触点部31按压,也能够较好地抑制X坐标检测系统和Y坐标检测系统的泄露不良。
即,在将X坐标检测电极25和Y坐标检测电极26配置为,与形成在比X坐标检测线19更靠下层侧的Y坐标检测线20重叠的情况下,能够不增加制造工序而容易地在Y坐标检测线20与X坐标检测电极25之间除了夹装过敷绝缘膜(第1绝缘膜)23以外还夹装栅极绝缘膜(第2绝缘膜)8及阻塞绝缘膜9。因而,能够提高X坐标检测系统与Y坐标检测系统之间的绝缘性。
另一方面,在将X坐标检测电极25和Y坐标检测电极26配置为,与形成在比Y坐标检测线20更靠上层侧的X坐标检测线19重叠的情况下(后述的第4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难以在X坐标检测线19与Y坐标检测电极26之间夹装栅极绝缘膜(第2绝缘膜)8及阻塞绝缘膜9。
此外,上述液晶显示面板1由于将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和上述Y坐标检测电极26夹着绝缘膜(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过敷绝缘膜23)而形成在上述X坐标检测线19和上述Y坐标检测线20的某一个或两者的线上(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Y坐标检测线20上),并在设于上述绝缘膜上的接触孔29、30中分别与上述X坐标检测线19和上述Y坐标检测线20连接,所以能够将与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和Y坐标检测电极26的配置部相邻的像素电极5也形成为充分的面积。
即,图21所示的比较例的液晶显示面板是将X坐标检测电极25和Y坐标检测电极26配置在Y坐标检测线20与像素电极5之间的结构。另外,该比较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其他结构的说明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对应的部分赋予相同标号而省略。
该比较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由于必须在上述Y坐标检测线20与像素电极5之间确保X坐标检测电极25和Y坐标检测电极26的配置空间,所以必须将与这些触点电极25、26的配置部相邻的像素电极5从上述Y坐标检测线20较多地离开而形成,因此,与上述触点电极25、26的配置部相邻的像素电极5的面积变得很小,使与该像素电极5对应的像素的开口率大幅下降。
相对于上述比较例的液晶显示面板,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1由于将X坐标检测电极25和Y坐标检测电极26配置在上述Y坐标检测线20上,所以上述Y坐标检测线20与像素电极5的间隔很小就可以,因而,能够将与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和Y坐标检测电极26的配置部相邻的像素电极5也形成为充分的面积,能够使与该像素电极5对应的像素的开口率下降极小。
进而,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1由于将上述各X坐标检测线19通过与上述像素TFT6的栅极电极7相同的金属膜形成,将上述各Y坐标检测线20通过与上述像素TFT6的源极电极12及漏极电极13相同的金属膜形成,使上述绝缘膜做成上述像素TFT6的栅极绝缘膜8以及覆盖各像素TFT6和扫描线14及各信号线15而设置的过敷绝缘膜23,在上述后基板3上,与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及Y坐标检测电极26的至少形成在对置电极16上的触点部31所接触的区域对应地、在上述后基板3上形成以与上述像素TFT6的包括上述过敷绝缘膜23的层叠构造相同的层叠构造形成的基座部27,在该基座部27之上形成有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和上述Y坐标检测电极26,所以能够使这些触点电极25、26的上述触点部31所接触的面与像素电极5及Y坐标检测线20相比足够高,能够使上述触点部31仅与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和Y坐标检测电极26可靠地接触。
并且,上述液晶显示面板1也由于将上述基座部27形成为与上述各TFT6、6a、6b的包括上述过敷绝缘膜23的层叠构造相同的层叠构造,所以上述基座部27也能够利用上述像素TFT6、X坐标检测TFT6a及Y坐标检测TFT6b的形成工序来形成。
另外,上述基座部27并不限定于与上述各TFT6、6a、6b的层叠构造完全相同的层叠构造,如图10所示的变形例,也可以通过相对于上述各TFT6、6a、6b的层叠构造省略了上述阻塞绝缘膜10的层叠构造来形成,即可以由上述Y坐标检测线20、上述栅极绝缘膜8、与上述i型半导体膜9及n型半导体膜11的各膜相同的双重膜、与上述各TFT6、6a、6b的源极、漏极电极12、13以及上述X坐标检测线19相同的金属膜构成的上部金属膜28、以及上述过敷绝缘膜23的层叠膜形成,在此情况下,也能够将上述基座部27利用上述像素TFT6、X坐标检测TFT6a及Y坐标检测TFT6b的形成工序来形成,并且能够使上述触点部31仅与形成在上述基座部27之上的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和Y坐标检测电极26可靠地接触。
在该变形例中,由于上述基座部27的高度与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相比低了上述阻塞绝缘膜10的膜厚量,所以相应地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和Y坐标检测电极26的位置变低,但通过与其对应地增大上述前基板4的内面的各触点部31的突出高度,使上述各触点部31相对于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及Y坐标检测电极26隔开间隔地对置,通过来自上述前基板4的外面侧的触摸带来的向内面方向的挠曲变形,能够与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及Y坐标检测电极26接触。
如以上说明,液晶显示面板1是显示图像的显示元件,同时也是检测由用户按压操作的部位的触摸面板。
并且,上述液晶显示面板1具备:像素电极5,对配置在该像素电极5与对置电极16之间的液晶层37施加电压;薄膜晶体管6,与上述像素电极5连接;扫描线14,对上述薄膜晶体管6供给栅极信号;第1坐标检测线20,相对于上述扫描线14平行配置;第1坐标检测电极26,形成于在上述液晶层37的厚度方向上比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20更接近于上述液晶层37的一侧、并且与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20重叠的区域;以及第1绝缘层23,形成为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20与上述第1坐标检测电极26之间的层,并且形成有将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20和上述第1坐标检测电极26电连接的接触孔30。
此外,液晶显示面板1还具备:第2坐标检测线19,相对于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20交叉地配置;以及第2坐标检测电极25,形成于在上述液晶层37的厚度方向上比上述第2坐标检测线19更接近于上述液晶层37的一侧、并且与上述第2坐标检测线19重叠的区域。
并且,上述第1绝缘膜23形成为上述第2坐标检测线19与上述第2坐标检测电极25之间的层,并且形成有将上述第2坐标检测线19与上述第2坐标检测电极25电连接的接触孔29。
另外,上述第2坐标检测电极25形成在与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20重叠的区域。
此外,液晶显示面板1还具备形成为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20与上述第2坐标检测线19之间的层的第2绝缘膜8。
并且,上述第2坐标检测线19配置于在上述液晶层37的厚度方向上比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20更接近于上述液晶层37的一侧。
并且,上述第1坐标检测电极26和上述第2坐标检测电极25形成为与上述像素电极5相同的层。
此外,液晶显示面板1还具备对上述薄膜晶体管6供给数据信号的信号线15。
并且,上述第2坐标检测线19与上述信号线15平行地形成。
并且,上述第2坐标检测线19形成为与上述信号线15相同的层。
并且,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20形成为与上述扫描线14相同的层。
此外,液晶显示面板1还具备:第1基板3,形成有上述像素电极5;第2基板4,形成有上述对置电极16;以及凸部32,与上述第1坐标检测电极26及上述第2坐标检测电极25对置并且从上述第2基板4向上述第1基板3突出地形成在上述第2基板4上,在上述第2基板4被按压时使上述第1坐标检测电极26及上述第2坐标检测电极25与上述对置电极16电连接。
另外,凸部32形成在上述第2基板4与上述对置电极16之间,以使上述对置电极16中的与上述第1坐标检测电极26对置的区域成为比上述对置电极16中的与上述像素电极5对置的区域更接近于上述第1基板3的位置。
此外,上述凸部32形成为:在上述对置电极16中的与上述第1坐标检测电极26对置的区域和上述对置电极16中的与上述第2坐标检测电极25对置的区域之间,距上述第1基板3的距离相等。
此外,上述凸部32被上述对置电极16覆盖。
此外,上述像素电极5具有平行于上述扫描线14的短边和平行于上述信号线15的长边,上述第1坐标检测电极26在沿着上述像素电极5的上述短边的方向上与上述第2坐标检测电极25相邻配置。
[第2实施方式]
图15和图16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将上述各Y坐标检测线20设置在预定的多个像素电极行的每一行、例如上述各像素电极5的所有行的每一行,将上述各X坐标检测线19设置在各像素电极5的列中的每隔预定的多个列数的、例如每隔两列的列上,将上述各X坐标检测TFT6a分别对应于与设有上述Y坐标检测线20的各像素电极列对应的上述各扫描线14中的隔1条的多个扫描线14而配置,将上述各Y坐标检测TFT6b分别对应于上述各扫描线14中的另外的隔1条的多个扫描线14而配置。
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将上述各扫描线14分别连接至与该扫描线14对应的X坐标检测TFT6a或Y坐标检测TFT6b的栅极电极7,将各X坐标检测线19以相邻的规定数量、例如两条X坐标检测线19为1组,按每一组分别连接至上述各X坐标检测TFT6a的源极电极12,将上述各Y坐标检测线20以相邻的规定数量、例如两条Y坐标检测线20为1组,按每一组分别连接至上述各Y坐标检测TFT6b的源极电极12。
此外,上述各X坐标检测TFT6a的漏极电极13与1条X坐标检测用输出线21a连接,上述各Y坐标检测TFT6b的漏极电极13与1条Y坐标检测用输出线21b连接。另外,该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在图中赋予相同的标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该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由于将上述各X坐标检测线19设置在上述各像素电极5的列中的每隔两行的行,将上述各X坐标检测TFT6a分别对应于上述各扫描线14中的隔1条的多个扫描线14而配置,将上述各Y坐标检测TFT6b分别对应于上述各扫描线14中的另外的隔1条的多个扫描线14而配置,将上述各扫描线14分别连接至与该扫描线14对应的X坐标检测TFT6a或Y坐标检测TFT6b的栅极电极7,将上述X坐标检测线19以相邻的两条X坐标检测线19为1组,按每一组分别连接至上述各X坐标检测TFT6a的源极电极12,将上述各Y坐标检测线20以相邻的两条Y坐标检测线20为1组,按每一组分别连接至上述各Y坐标检测TFT6b的源极电极12,所以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比,能够使上述X坐标检测TFT6a和Y坐标检测TFT6b的数量实质上成为一半。
因此,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能够使对画面区域2以外的区域所确保的X坐标检测TFT6a和Y坐标检测TFT6b的配置空间比上述第1实施方式大幅缩小,能够进一步减轻因具备上述各X坐标检测TFT6a和各Y坐标检测TFT6b带来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大型化。
此外,该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由于将相邻的两条X坐标检测线19作为1组,按每一组分别连接至上述各X坐标检测TFT6a的源极电极12,并将上述Y坐标检测线20以相邻的两条Y坐标检测线20为1组,按每一组分别连接至上述Y坐标检测TFT6b的源极电极12,所以例如在将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数量的X坐标检测TFT6a和Y坐标检测TFT6b配置在画面区域外区域的情况下,能够将上述X坐标检测线18设置在每隔比上述隔两行少的隔行的行、例如每隔1行的行或所有的行,在此情况下,能够减小X坐标检测电极25及Y坐标检测电极26的行方向的配置间距,能够更高精度地进行触摸点的X坐标的检测。
另外,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将相邻的两条X坐标检测线19作为1组,按每一组分别连接至各X坐标检测TFT6a的源极电极12,并将相邻的两条Y坐标检测线20作为1组,按每一组分别连接至Y坐标检测TFT6b的源极电极12,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其他数量、例如3~5条X坐标检测线19作为1组按每一组分别连接至各X坐标检测TFT6a的源极电极12,将相邻的3~5条Y坐标检测线20作为1组按每一组分别连接至Y坐标检测TFT6b的源极电极12,通过这样,能够使对画面区域外区域所确保的X坐标检测TFT6a和Y坐标检测TFT6b的配置空间变得更小,能够进一步减轻因具备上述各X坐标检测TFT6a和各Y坐标检测TFT6b带来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大型化。
[第3实施方式]
图17和图18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中,将上述各X坐标检测TFT6a的漏极电极13和上述各Y坐标检测TFT6b的漏极电极13连接至兼作为X坐标检测用和Y坐标检测用的共用输出线21,从该共用输出线21输出以与各扫描线14的选择期间同步的周期交替地包含X坐标和Y坐标两者的串行数据信号。
并且,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如图18所示,在外部电路中具备兼作为X坐标检测用和Y坐标检测用的1个比较器42,从该比较器42将X数据和Y数据交替地输入到坐标检测用控制器44a中,由坐标检测用控制器44a与上述各扫描线14的选择期间同步地判别X数据和Y数据,检测基于该X数据和Y数据的触摸点的X坐标和Y坐标。
根据该第3实施方式,由于输出上述串行数据信号的输出线只是兼作为X坐标检测用和Y坐标检测用的1条共用输出线21,所以使对于画面区域2外的区域所确保的X坐标检测TFT6a和Y坐标检测TFT6b的配置空间比上述第2实施方式更小,能够进一步减轻因具备上述各X坐标检测TFT6a和各Y坐标检测TFT6b带来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大型化。
并且,根据该第3实施方式,由于外部电路所具备的比较器只要兼作为X坐标检测用和Y坐标检测用的1个比较器42即可,所以能够使上述外部电路比上述第2实施方式更简单化。
[第4实施方式]
图19所示的第4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是将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和Y坐标检测电极26配置在与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不同的位置上的结构,在该实施方式中,在X坐标检测线19之上配置X坐标检测电极25和Y坐标检测电极26,并将其中的Y坐标检测电极26的与X坐标检测电极25相邻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形成为在上述X坐标检测线19与Y坐标检测线20的线交叉部之上向Y坐标检测线20的方向弯曲的形状,将该X坐标检测电极25的弯曲部在设置于过敷绝缘膜23的接触孔30中与上述Y坐标检测线20连接。另外,该第4实施方式的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和Y坐标检测电极26的配置以外的结构与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的任一个相同,所以在图中赋予相同的标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5实施方式]
图20所示的第5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是将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和Y坐标检测电极26配置在与上述第1~第4实施方式不同的位置上的结构,在该实施方式中,将X坐标检测电极25配置在Y坐标检测线20上、将Y坐标检测电极26配置在Y坐标检测线20上,并且使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和Y坐标检测电极26的端部彼此在上述线交叉部之上相邻。另外,该第5实施方式的上述X坐标检测电极25和Y坐标检测电极26的配置以外的结构与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的任一个相同,所以在图中赋予相同的标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其他实施方式]
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是将多个X坐标检测TFT6a和多个Y坐标检测TFT6b配置在上述后基板3上,将与上述各X坐标检测线19的充电电压对应的X坐标的并行数据以及与上述各Y坐标检测线20的充电电压对应的Y坐标的并行数据分别变换为串行数据,并从与上述各X坐标检测TFT6a及各Y坐标检测TFT6b的漏极电极13连接的X坐标检测用及Y坐标检测用输出线21a、21b或共用输出线21输出至外部电路的结构,但也可以将上述X坐标检测TFT6a、Y坐标检测TFT6b以及输出线21a、21b或21省略,将与上述各X坐标检测线19的充电电压对应的X坐标的并行数据以及与上述各Y坐标检测线20的充电电压对应的Y坐标的并行数据分别输出到具备并行/串行变换电路的外部,通过并行/串行变换电路变换为串行数据,使上述外部电路进行并行/串行变换、以及基于变换后的串行数据的触摸点的X、Y坐标检测。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各Y坐标检测线20用上述像素TFT6的栅极绝缘膜8覆盖并在其上形成X坐标检测线19,并且将上述像素TFT6的过敷绝缘膜23以覆盖上述各X坐标检测线19的方式形成,并在其上形成X坐标检测电极25和Y坐标检测电极26,但覆盖上述各Y坐标检测线20的绝缘膜和覆盖上述各X坐标检测线19的绝缘膜也可以是其他绝缘膜。
进而,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上述各X坐标检测线19和各Y坐标检测线20相互绝缘而设置,但也可以将多个X坐标检测线和多个Y坐标检测线通过相同的金属膜形成为栅格状的图形,在其一个或两者的线上,将兼作为X坐标检测用和Y坐标检测用的触点电极连接在上述线上而设置,通过设置在上述前基板上的触点部的向上述触点电极的接触而从上述触点部对上述各X坐标检测线和上述各Y坐标检测线供给电压,由此使外部电路根据上述各X坐标检测线的电压值和上述各Y坐标检测线的电压值,进行交替地检测触摸点的X坐标和Y坐标的坐标检测。
此外,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1是有源矩阵型的结构,但本发明在有源矩阵型以外的液晶显示面板、例如在第1基板和第2基板中的一个基板的内面上相互平行地设置沿着行方向的多个扫描电极、在另一个基板的内面上相互平行地设置沿着列方向的多个信号电极的简单矩阵型的液晶显示面板等中也能够采用。
[安装有液晶显示装置的设备的例子]
图22~图25所示的第1~第4电子设备是安装有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设备。具体而言,安装有液晶显示装置,以使上述的也作为触摸面板发挥功能的液晶显示面板1对应于电子设备的监视器部1a。并且,图22所示的第1电子设备100是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图23所示的第2电子设备110是数字照相机,图24所示的第3电子设备120是便携式电话机,图25所示的第4电子设备130是手持终端。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和变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这里表示的具体细节和优选的实施方式。因而,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定义的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26)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具备:
像素电极(5),对配置在该像素电极(5)与对置电极(16)之间的液晶层(37)施加电压;
薄膜晶体管(6),与上述像素电极(5)连接;
扫描线(14),对上述薄膜晶体管(6)供给栅极信号;
第1坐标检测线(20),相对于上述扫描线(14)平行地配置;
第1坐标检测电极(26),形成在比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20)更接近于上述液晶层(37)的一侧、并且与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20)重叠的区域;以及
第1绝缘膜(23),形成为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20)与上述第1坐标检测电极(26)之间的层,并且形成有将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20)与上述第1坐标检测电极(26)电连接的接触孔(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具备:
第2坐标检测线(19),相对于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20)交叉地配置;以及
第2坐标检测电极(25),形成在比上述第2坐标检测线(19)更接近于上述液晶层(37)的一侧,
上述第1绝缘膜(23)形成为上述第2坐标检测线(19)与上述第2坐标检测电极(25)之间的层,并且形成有将上述第2坐标检测线(19)与上述第2坐标检测电极(25)电连接的接触孔(29)。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
上述第2坐标检测电极(25)形成在与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20)重叠的区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
具备形成为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20)与上述第2坐标检测线(19)之间的层的第2绝缘膜(8),上述第2坐标检测线(19)配置在比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20)更接近于上述液晶层(37)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
上述第1坐标检测电极(26)和上述第2坐标检测电极(25)形成为与上述像素电极(5)同一层。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
具备对上述薄膜晶体管(6)供给数据信号的信号线(15),上述第2坐标检测线(19)与上述信号线(15)平行地形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
上述第2坐标检测线(19)形成为与上述信号线(15)同一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
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20)形成为与上述扫描线(14)同一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具备:
第1基板(3),形成有上述像素电极(5);
第2基板(4),形成有上述对置电极(16);以及
凸部(32),与上述第1坐标检测电极(26)对置并且从上述第2基板(4)向上述第1基板(3)突出地形成在上述第2基板(4)上,在上述第2基板(4)被按压时,使上述第1坐标检测电极(26)与上述对置电极(16)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具备:
第1基板(3),形成有上述像素电极(5);
第2基板(4),形成有上述对置电极(16);以及
凸部(32),与上述第1坐标检测电极(26)及上述第2坐标检测电极(25)对置并且从上述第2基板(4)向上述第1基板(3)突出地形成在上述第2基板(4)上,在上述第2基板(4)被按压时,使上述第1坐标检测电极(26)及上述第2坐标检测电极(25)与上述对置电极(16)电连接。
11.一种触摸面板,具备:
像素电极(5),对配置在该像素电极(5)与对置电极(16)之间的液晶层(37)施加电压;
薄膜晶体管(6),与上述像素电极(5)连接;
扫描线(14),对上述薄膜晶体管(6)供给栅极信号;
第1坐标检测线(20),相对于上述扫描线(14)平行地配置;
第1坐标检测电极(26),形成在比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20)更接近于上述液晶层(37)的一侧、并且与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20)重叠的区域;
第1绝缘膜(23),形成为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20)与上述第1坐标检测电极(26)之间的层,并且形成有将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20)与上述第1坐标检测电极(26)电连接的接触孔(30);
第1基板(3),形成有上述像素电极(5);
第2基板(4),形成有上述对置电极(16);以及
凸部(32),与上述第1坐标检测电极(26)对置并且从上述第2基板(4)向上述第1基板(3)突出地形成在上述第2基板(4)上,在上述第2基板(4)被按压时,使上述第1坐标检测电极(26)与上述对置电极(16)电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摸面板,具备:
第2坐标检测线(19),相对于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20)交叉地配置;以及
第2坐标检测电极(25),形成在比上述第2坐标检测线(19)更接近于上述液晶层(37)的一侧;
上述第1绝缘膜(23)形成为上述第2坐标检测线(19)与上述第2坐标检测电极(25)之间的层,并且形成有将上述第2坐标检测线(19)与上述第2坐标检测电极(25)电连接的接触孔(29)。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摸面板,
上述第2坐标检测电极(25)形成在与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重叠的区域。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摸面板,
具备形成为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20)与上述第2坐标检测线(19)之间的层的第2绝缘膜(8),上述第2坐标检测线(19)配置在比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20)更接近于上述液晶层(37)的一侧。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摸面板,
上述第1坐标检测电极(26)和上述第2坐标检测电极(25)形成为与上述像素电极(5)同一层。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摸面板,
具备对上述薄膜晶体管(6)供给数据信号的信号线(15),上述第2坐标检测线(19)与上述信号线(15)平行地形成。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摸面板,
上述第2坐标检测线(19)形成为与上述信号线(15)同一层。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摸面板,
上述像素电极(5)具有平行于上述扫描线(14)的短边以及平行于上述信号线(15)的长边,上述第1坐标检测电极(26)在沿着上述像素电极(5)的上述短边的方向上与上述第2坐标检测电极(25)相邻配置。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摸面板,
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20)形成为与上述扫描线(14)同一层。
2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摸面板,
上述凸部(32)在上述第2基板被按压时使上述第2坐标检测电极(25)与上述对置电极电连接。
21.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摸面板,
上述第1坐标检测电极(26)和上述第2坐标检测电极(25)在沿着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20)的方向上相邻配置。
22.一种触摸面板,具备:
像素电极(5),对配置在该像素电极(5)与对置电极(16)之间的液晶层(37)施加电压;
薄膜晶体管(6),与上述像素电极(5)连接;
扫描线(14),对上述薄膜晶体管(6)供给栅极信号;
第1坐标检测线(20),相对于上述扫描线(14)平行地配置;
第1坐标检测电极(26),形成在比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20)更接近于上述液晶层(37)的一侧、并且与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20)重叠的区域;
第1绝缘膜(23),形成为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20)与上述第1坐标检测电极(26)之间的层,并且形成有将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20)与上述第1坐标检测电极(26)电连接的接触孔(30);
第1基板(3),形成有上述像素电极(5);
第2基板(4),形成有上述对置电极(16);以及
凸部(32),形成在上述第2基板(4)与上述对置电极之间,以使上述对置电极(16)中的与上述第1坐标检测电极(26)对置的区域成为比上述对置电极(16)中的与上述像素电极(5)对置的区域更接近于上述第1基板的位置。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触摸面板,具备:
第2坐标检测线(19),相对于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20)交叉地配置;以及
第2坐标检测电极(25),形成在比上述第2坐标检测线(19)更接近于上述液晶层(37)的一侧;
上述第1绝缘膜(23)形成为上述第2坐标检测线(19)与上述第2坐标检测电极(25)之间的层,并且形成有将上述第2坐标检测线(19)与上述第2坐标检测电极(25)电连接的接触孔(29)。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触摸面板,
上述凸部(32)形成为:在上述对置电极中的与上述第1坐标检测电极(26)对置的区域和上述对置电极中的与上述第2坐标检测电极(25)对置的区域之间,距上述第1基板的距离相等。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触摸面板,
上述第2坐标检测电极(25)形成在与上述第1坐标检测线重叠的区域。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触摸面板,
上述凸部(32)被上述对置电极(16)覆盖。
CN201010220839.8A 2009-07-01 2010-07-01 液晶显示面板及触摸面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438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57114/2009 2009-07-01
JP2009157114A JP4811502B2 (ja) 2009-07-01 2009-07-01 液晶表示パネル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43812A true CN101943812A (zh) 2011-01-12
CN101943812B CN101943812B (zh) 2014-06-25

Family

ID=43412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2083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43812B (zh) 2009-07-01 2010-07-01 液晶显示面板及触摸面板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624854B2 (zh)
JP (1) JP4811502B2 (zh)
KR (1) KR101213867B1 (zh)
CN (1) CN101943812B (zh)
TW (1) TWI465798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49483A1 (zh) * 2012-04-01 2013-10-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面板、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5008985A (zh) * 2013-03-08 2015-10-28 夏普株式会社 立体显示装置
CN106687895A (zh) * 2014-09-10 2017-05-17 夏普株式会社 位置输入装置和带位置输入功能的显示装置
CN108292491A (zh) * 2015-12-22 2018-07-17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以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88715A (zh) * 2016-12-15 2019-08-02 夏普株式会社 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29461B1 (ko) * 2010-11-25 2013-11-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일체형 표시장치
CN104978064B (zh) * 2011-04-15 2019-05-21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2183861B (zh) * 2011-05-20 2013-07-10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液晶面板
KR101401254B1 (ko) 2012-05-18 2014-05-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02768604A (zh) * 2012-06-29 2012-11-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式内嵌触摸屏、其触摸定位方法及显示装置
KR20140032043A (ko) 2012-09-04 2014-03-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WO2015045694A1 (ja) * 2013-09-24 2015-04-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TWI578202B (zh) * 2015-09-03 2017-04-11 敦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以及壓力檢測方法
CN107992151B (zh) * 2017-12-12 2020-07-31 鄂尔多斯市源盛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电压控制电路及其方法、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5517A (zh) * 2005-11-03 2007-06-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有该基板的显示面板
CN101038385A (zh) * 2006-02-20 2007-09-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面板、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设备及其方法
KR20070109180A (ko) * 2006-05-10 2007-11-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내장형 액정표시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한액정표시장치
CN101158764A (zh) * 2007-11-07 2008-04-09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面板、显示器及触摸传感开关
CN101191915A (zh) * 2006-11-24 2008-06-04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US20090009486A1 (en) * 2007-07-03 2009-01-08 Hitachi Displays, Ltd. Display device with touch pan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71268B2 (ja) * 1997-09-20 2009-06-03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イメージセンサおよびイメージセンサ一体型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表示装置
JP2007058070A (ja) * 2005-08-26 2007-03-08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226440B1 (ko) 2005-09-26 2013-01-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패널, 이를 구비한 표시장치 및 표시장치의 터치 위치검출방법
JP2007128091A (ja) 2005-11-03 2007-05-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表示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具備した表示パネル
KR101330214B1 (ko) 2006-07-18 2013-11-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KR101385190B1 (ko) 2007-02-07 2014-04-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090034482A (ko) 2007-10-04 2009-04-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483626B1 (ko) * 2008-06-09 2015-01-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5517A (zh) * 2005-11-03 2007-06-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有该基板的显示面板
CN101038385A (zh) * 2006-02-20 2007-09-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面板、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设备及其方法
KR20070109180A (ko) * 2006-05-10 2007-11-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내장형 액정표시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한액정표시장치
CN101191915A (zh) * 2006-11-24 2008-06-04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US20090009486A1 (en) * 2007-07-03 2009-01-08 Hitachi Displays, Ltd. Display device with touch panel
CN101158764A (zh) * 2007-11-07 2008-04-09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面板、显示器及触摸传感开关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49483A1 (zh) * 2012-04-01 2013-10-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面板、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US9405143B2 (en) 2012-04-01 2016-08-02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Liquid crystal pane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5008985A (zh) * 2013-03-08 2015-10-28 夏普株式会社 立体显示装置
CN106687895A (zh) * 2014-09-10 2017-05-17 夏普株式会社 位置输入装置和带位置输入功能的显示装置
CN108292491A (zh) * 2015-12-22 2018-07-17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以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88715A (zh) * 2016-12-15 2019-08-02 夏普株式会社 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07833A (en) 2011-03-01
JP2011013434A (ja) 2011-01-20
KR20110002429A (ko) 2011-01-07
CN101943812B (zh) 2014-06-25
TWI465798B (zh) 2014-12-21
US8624854B2 (en) 2014-01-07
US20110001714A1 (en) 2011-01-06
JP4811502B2 (ja) 2011-11-09
KR101213867B1 (ko) 2012-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43812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触摸面板
CN101900903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483658B (zh) 显示装置
US887881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a sensing electrode for sensing a touch of a user
US10514812B2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US20110310035A1 (en) Touch sensible display device
CN106908980B (zh)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471640B (zh) 顯示裝置
CN106371656B (zh) 显示装置
CN109521594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840041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CN110045881A (zh) 触控显示面板
CN113485048B (zh) 显示面板、显示终端及显示驱动方法
KR20100074820A (ko) 진동 터치 스크린 패널과 그 제조 방법
CN108932085A (zh)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JP2012068405A5 (zh)
KR20100080026A (ko) 터치형 액정표시장치
CN107632439B (zh) 显示面板
CN109870838A (zh) 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KR20230133441A (ko) 디스플레이 일체형 터치 검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

Termination date: 202007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