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9979B - 摄像器件单元 - Google Patents

摄像器件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39979B
CN101939979B CN2009801046103A CN200980104610A CN101939979B CN 101939979 B CN101939979 B CN 101939979B CN 2009801046103 A CN2009801046103 A CN 2009801046103A CN 200980104610 A CN200980104610 A CN 200980104610A CN 101939979 B CN101939979 B CN 1019399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aining member
screw
bridge part
picture pick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461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39979A (zh
Inventor
小西章雄
平林晃一郎
阪本圭司
伊藤大介
长崎荣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39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99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399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99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器件单元,其提供有用于在摄像器件上形成正确的被拍摄物像的、光学系统的组装工序中能够应用的技术。摄像器件单元具有:摄像器件、安装有摄像器件的板状体、保持板状体的保持构件。板状体具有: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的第一部分;安装有摄像器件且开设有至少一个调整孔的第二部分。利用分别穿过至少一个固定孔及至少一个调整孔的多个固定构件将板状体保持在保持构件上,在第一部分被固定于保持构件时,通过穿过至少一个调整孔的固定构件,来调整第二部分与保持构件的位置关系。

Description

摄像器件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摄像器件的摄像装置。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用于组装包含摄像器件的摄像装置内的光学系统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所谓的“数字照相机”内配置有透镜或摄像器件(例如CCD)等各种光学器件。为了在摄像器件上形成正确的被拍摄物像,除了提高各光学器件自身的性能的改良以外,关于支承各光学器件的构件的形状或配置也可施加各种各样的改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在光学系统的组装时,在摄像器件和与摄像器件邻接的光学器件之间设置垫圈来防止尘埃向摄像器件上的混入。垫圈的形状考虑到多种,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其图5所示的结构及如对该结构改良了的图1等所示的结构。
另外,在组装光学系统后,要检查光学系统的光轴与摄像器件是否垂直。如果不垂直,则被拍摄物像的成像状态在CCD上变得不均匀,成为被拍摄物像模糊的原因。在检查的结果为不垂直的情况下,暂时分解,再次进行组装并再次进行检查。不过,其效率非常差。对此,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在利用三个调整螺钉固定CCD与CCD固定构件之际,通过调整各螺钉的旋入量,能够调整CCD的安装角度。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3142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873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的图5所记载的垫圈的结构简单,但在专利文献1中,指出伴随组装工序中的变形而发生间隙。另外,专利文献1的图1等所记载的垫圈的结构复杂且高价。
另外,专利文献2记载的、利用三个调整螺钉来调整CCD的安装角度的技术要基于各调整螺钉的旋入量,难以感观觉察到CCD的安装角度如何变化,必须反复试验,故难以精度良好地调整CCD的安装角度。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用于在摄像器件上形成正确的被拍摄物像的、光学系统的组装工序中能够应用的技术。具体而言,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用于可靠防止尘埃进入摄像器件等光学构件之间的构件。另外,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提供一种结构单纯且用于能够独立高精度地对摄像器件相对于光轴的角度在正交的两个方向上调整的构造。
本发明的摄像器件单元具有:摄像器件、安装有所述摄像器件的板状体、保持所述板状体的保持构件,其中,所述板状体具有: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的第一部分;安装有所述摄像器件且开设有至少一个调整孔的第二部分,并且,利用分别穿过所述至少一个固定孔及所述至少一个调整孔的多个固定构件将所述板状体保持在所述保持构件上,在所述第一部分被固定于所述保持构件时,通过穿过所述至少一个调整孔的固定构件,来调整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保持构件的位置关系。
也可以是,所述板状体及所述保持构件层叠于与光轴延伸的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上,以使安装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摄像器件与所述光轴垂直的方式来调整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保持构件的角度。
也可以是,所述摄像器件单元还具有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部分的至少一个桥接部,所述至少一个桥接部能够弹性变形,在所述第一部分被固定于所述保持构件时,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桥接部的弹性变形,来调整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保持构件的位置关系。
也可以是,所述至少一个桥接部沿与连结所述至少一个固定孔和所述至少一个调整孔的直线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
也可以是,所述至少一个固定孔为单一的固定孔,所述至少一个调整孔包括第一调整孔及第二调整孔,所述至少一个桥接部包括:第一桥接部,其与连结所述固定孔和所述第一调整孔的直线大致平行;第二桥接部,其与连结所述固定孔和所述第二调整孔的直线大致平行且沿与所述第一桥接部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
也可以是,所述板状体能够弹性变形,在所述第一部分被固定于所述保持构件时,通过所述板状体的弹性变形,来调整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保持构件的位置关系。
也可以是,所述多个固定构件分别为螺钉,所述第一调整孔为在与所述第一桥接部平行的方向上具有长径的长孔,且所述长孔的长径比所述螺钉的直径长,所述第二调整孔为直径比所述螺钉的直径大的圆孔。
也可以是,所述摄像器件单元在所述板状体的第二部分与所述保持构件之间还具有至少一个弹性体,利用作为所述固定构件的螺钉,向靠近所述保持构件的方向对所述第二部分施加力,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弹性体,向离开所述保持构件的方向对所述第二部分施加力,由此来保持调整后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保持构件的位置关系。
也可以是,以由所述螺钉施加的力及由所述至少一个弹性体施加的力作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大致相同的位置的方式设定所述至少一个弹性体的作用点。
也可以是,所述至少一个桥接部被赋予向离开所述保持构件的方向的翘曲,利用作为所述固定构件的螺钉,向靠近所述保持构件的方向对所述第二部分施加力,利用赋予所述至少一个桥接部的翘曲,向离开所述保持构件的方向对所述第二部分施加力,由此来保持调整后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保持构件的位置关系。
根据本发明,利用多个分别穿过板金这样的板状体的第一部分的固定孔及第二部分的调整孔的固定构件,可将板状体保持在保持构件上。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未被一体化,因此,可利用固定孔对第一部分进行固定,且能够调整第二部分与保持构件的位置关系(例如,第二部分相对于光轴的斜度)。特别是,由于第一部分被固定于保持构件,所以能够稳定地调整第二部分的斜度。
另外,以围成多个光学构件之间的空间的方式配置弹性构件,至少一个光学构件在相对于光轴倾斜的弹性构件的倾斜面上与弹性构件抵接。在倾斜面的最上端的部分使光学构件与弹性构件不抵接,因此,能够以单纯的结构来可靠地密封上述的空间,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尘埃的侵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数字照相机100的外观的图,图1(a)是主视图,图1(b)是后视图,图1(c)是俯视图。
图2是利用包含光轴3的平面形成的镜筒1的剖视图。
图3是CCD单元2的详细剖视图。
图4是表示CCD单元2的组装图。
图5是板金件42的放大图。
图6是在螺钉41b及41c的紧固时的、紧固部分的板金件42的剖视图。
图7是缓冲垫45的立体图。
图8是沿着组装方向切断了的缓冲垫45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CCD44将要安装在缓冲垫45之前的状态的图。
图10是表示CCD44刚安装在缓冲垫45之后的状态的图。
图11是表示利用三个模具110a、110b及110c形成的缓冲垫45的图。
图12是表示另一结构例的板金件120的图。
图13是表示再一结构例的板金130的局部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对螺钉41b进行紧固直至第一部分50a、第二部分50b及桥接部50c大致呈水平状态下的、板金130的剖面形状的图。
图15是表示从图14的状态进而紧固螺钉41b的状态下的、板金130的剖面形状的图。
附图标号说明
42板金
43柔性印制电路基板
44CCD
45缓冲垫
46滤光片
47b、47c  弹簧
48主凸缘
50a板金件42的第一部分
50b板金件42的第二部分
50c、50d桥接部
80缓冲垫45的倾斜面
81缓冲垫45的框
82缓冲垫45的宽开口部
83缓冲垫45的窄开口部
91倾斜面80的中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实施方式。以下,摄像装置为数字照相机。
图1(a)~(c)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数字照相机100的外观。(a)是主视图,(b)是后视图,(c)是俯视图。
数字照相机100具有镜筒1。来自摄影对象的被拍摄物的光入射至镜筒1时,经由数字照相机100内的光学系统,在后述的摄像器件(本实施方式中为CCD)上成像。摄像器件输出与接收的光的强度相应的大小的电信号。然后,电信号被数字化而生成映像数据。在图1(b)所示的液晶显示器10上显示基于映像数据的图像。当按下图1(c)所示的快门按钮12时,此时的图像数据被写入存储卡(未图示)中。
如后详细说明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数字照相机100中,CCD调整为与数字照相机100的光学系统的光轴垂直。由于CCD上的成像状态均匀,故不会产生像的局部模糊。
另外,在CCD和与其邻接配置的滤光片之间配置有作为弹性构件的缓冲垫(本实施方式中为橡胶制的缓冲垫),以密封CCD与滤光片之间的空间。缓冲垫为制造容易的结构,并且,能够非常简单且可靠地密封CCD与滤光片之间的空间。
接着,说明数字照相机100内的光学系统的结构。而且,在本说明书中,“光学系统”包括透镜、棱镜、滤光片及CCD。构成光学系统的器件或构件称为光学器件。
图2是利用包含光轴3的平面形成的镜筒1的剖视图。来自被拍摄物的光从图2的上侧入射至镜筒1,并进入镜筒1内。在图2中也一并示出相对于镜筒1配置在数字照相机100的更内部的CCD单元2。
图3是CCD单元2的详细剖视图。与光轴3垂直地配置有CCD44、缓冲垫45及滤光片46。
来自被拍摄物的光沿着图中的光轴3所示的方向从镜筒1入射至CCD单元2。入射了的来自被拍摄物的光首先通过滤光片46。滤光片46是例如去除红外线过滤器或去除紫外线过滤器。之后,通过存在于滤光片46及CCD44之间的空间30而入射至CCD44。CCD44输出与入射了的光对应的电信号。电信号经由与CCD44连接的柔性印制电路基板(后述)而输出。
缓冲垫45及滤光片46通过粘接剂粘附在一起。另外,CCD44及缓冲垫45以无间隙地接触。对后者进一步具体说明,CCD44被按压在缓冲垫45上,使缓冲垫45弹性变形。这意味着,在两者的接触位置,自CCD44按靠的力与缓冲垫45的恢复力形成平衡的状态。进而,CCD44在相对于光轴倾斜了的缓冲垫45的倾斜面中腹上被按压于缓冲垫45。在这种状态下,CCD44与缓冲垫45之间不会产生间隙。空间30被CCD44、缓冲垫45及滤光片46完全地密封,使来自外部的尘埃不会进入空间30内。
图4是示出CCD单元2的组装图。CCD单元2包括板金件42、柔性印制电路基板43、CCD44、缓冲垫45、滤光片46、弹簧47b及47c、主凸缘48,并且按照上述顺序将这些构件进行层叠而组装。从板金件42到弹簧47b及47c的结构要素利用三个螺钉41a~41c固定在主凸缘48上而被保持。主凸缘48作为保持上述多个构件的保持构件而发挥功能。
以下,对各结构要素进行说明。其中,在图3中说明了CCD44、缓冲垫45及滤光片46,故在以下的再次说明中省略。
板金件42是安装有柔性印制电路基板43及CCD44的金属制的板状体。板金件42的详细情况边参考图5边对其进行叙述。
柔性印制电路基板43与CCD44电连接,且具有用于将从CCD44输出的电信号传送给数字照相机100内部的配线及电路。
弹簧47b及47c为例如螺旋弹簧,螺钉41b及41c在弹簧47b及47c中穿过。弹簧47b及47c向与螺钉41b及41c紧固的方向(朝向主凸缘48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作用弹性力,由此防止夹在它们之间的从板金件42到滤光片46的要素发生晃动。
接着,一边参考图5一边对板金件42进行详细说明。
图5是板金件42的放大图。图4所示的螺钉41a~41c从图5的纸面的表侧向朝向里侧的方向进行紧固。
本实施方式的板金件42大致分成由四个部分构成。具体而言,板金件42由第一部分50a、第二部分50b、两个桥接部50c及50d构成。
在第一部分50a开设有固定用螺钉孔42a。固定用螺钉孔42a为使螺钉41a穿过的孔。
在第二部分50b上开设有调整用螺钉孔42b及42c。调整用螺钉孔42b及42c为分别使螺钉41b及41c穿过的孔。另外,在第二部分50b中包括用于安装CCD44及柔性印制电路基板43的台阶部分51。
桥接部50c及50d连接第一部分50a与第二部分50b,它们的宽度比较狭窄。
在CCD单元2组装之后,安装有CCD44的板金件42具有能够调整使CCD44与光轴垂直的构造。为此,所设计的主要结构之一为桥接部50c及50d。以下,对该结构及调整方法详细地进行说明。
而且,在以下说明中,也一并说明调整使CCD44与光轴垂直的工序。该工序也可以在CCD单元2的组装中途实施,另外也可以在组装工序结束后实施。
桥接部50c设置成在与连结固定用螺钉孔42a及调整用螺钉孔42b的直线大致平行的方向(图5的X轴方向)上延伸。另外,桥接部50d设置成在与连结固定用螺钉孔42a及调整用螺钉孔42c的直线大致平行的方向(图5的Y轴方向)上延伸。
在螺钉41a、41c中凸缘部(螺钉头部分)q1之下设有带台阶部q2。固定用螺钉孔42a为圆孔且被设定为其直径与螺钉41a的带台阶部q2的直径大致一致。螺钉孔42c为长孔且被设定为其长边P比螺钉41c的带台阶部q2的直径长,其短边Q与螺钉42a的直径大致一致。
通过将螺钉41a插入固定用螺钉孔42a,将螺钉41a插入螺钉孔42c并进行拧入,且通过圆孔与长孔的关系,板金件42由螺钉41a与螺钉41c精度良好地定位在主凸缘48上。
螺钉41a被完全地紧固于固定用螺钉孔42a中。接着,将螺钉41b紧固于螺钉孔42b中。螺钉孔42b的直径R大于螺钉41b的直径。其理由在于,鉴于设于主凸缘48的螺钉孔(未图示)的位置因制造上的误差会产生稍许偏差这一方面,故赋予一定余量。螺钉孔42a及42c已由螺钉41a及41c紧固,但由于螺钉孔42b的直径R比螺钉41b的直径大,因而可将螺钉41b可靠地插入螺钉孔42b中。而且,螺钉孔42b被称之为“自由尺寸孔”。
与螺钉41a不同,螺钉41b及41c未被完全地紧固于螺钉孔42b及42c中。其原因在于,基于各自的紧固高度来调整第二部分50b相对于主凸缘48的角度。
而且,紧固上述的螺钉41a、螺钉41b及螺钉41c的顺序为一例,相反也可以。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5的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与矩形的CCD44的各边平行。
桥接部50d弹性变形,其变形的大小基于将螺钉41c紧固于螺钉孔42c中的高度来确定。若较深紧固螺钉41c,则桥接部50d从纸面的表侧向朝向里侧的方向大幅变形,若较浅地紧固,则变形的程度减小。第二部分50b相对于主凸缘48的角度在沿着Y轴的方向上,借助桥接部50d弹性变形,与螺钉41c的紧固高度成正比而变化。由此,能够只调整安装于第二部分50b的CCD44的Y轴方向的角度,而无需使X轴方向的角度变化。
桥接部50c弹性变形,其变形的大小根据将螺钉41b紧固于螺钉孔42b中的高度来确定。若较深地紧固螺钉41b,则桥接部50c从纸面的表侧向朝向里侧的方向大幅变形,若较浅地紧固,则变形的程度减小。第二部分50b相对于主凸缘48的角度在沿着X轴的方向上,借助桥接部50c弹性变形,与螺钉41b的紧固高度成正比而变化。由此,能够独立调整安装于第二部分50b的CCD44的X轴方向的角度,而无需使Y轴方向的角度变化。
如上所述,桥接部50c及50d设计成与螺钉41b及41c的紧固高度相应而弹性变形。因而,优选桥接部50c及50d为容易产生弹性变形的结构。例如,当使桥接部50c及50d的宽度更细且更长时,能够减小桥接部50c及50d的弹簧系数(弹性系数)。另外,因桥接部50c及50d的材质不同,也能够调整弹簧系数。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无论螺钉41b及41c的紧固程度如何,第二部分50b不弹性变形。这是因为,当安装有CCD44的第二部分50b变形时,由于基于螺钉41b及41c的紧固的高度调整以外的要因,CCD44的角度与光轴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动。
如上所述,基于螺钉41b及41c的紧固高度,在从图5的纸面表侧朝向里侧的方向上,能够调整第二部分50b相对于主凸缘48的角度。
在CCD单元2的调整中,为了使板金件42的螺钉孔42b、42c的周边部分可靠地抵接在螺钉41b及41c的凸缘部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图4所示的弹簧47b及47c。
图6是在螺钉41b及41c紧固时的、紧固部分的板金件42的剖视图。弹簧47b及47c向与螺钉41b及41c的紧固方向相反的方向赋予弹性力。由此,能够使第二部分50b的角度从图5的纸面里侧向朝向表侧的方向变化,在螺钉41b及41c的高度调整时,即使在桥接部50c及50d超过弹性域而变化时,借助弹簧47b及47c,也能够使螺钉41b及41c的凸缘部可靠地抵接在板金件42的螺钉孔42b、42c的周边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弹簧47b及47c的轴与螺钉41b及41c的轴一致。然后,使螺钉41b及41c紧固板金件42时的作用点S1与弹簧47b及47c对板金件42作用弹性力的作用点S2接近。在从图5所示的方向观察板金件42时,螺钉的作用点与弹簧的作用点位于螺钉孔42b及42c附近的大致相同位置。当螺钉的作用点与弹簧的作用点分离时,第二部分50b变得容易变形。因此,为了降低对第二部分50b的无用负载,而使螺钉的作用点与弹簧的作用点位于大致相同的位置。
根据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基于想要在沿着X轴的方向上还是想要在沿着Y轴的方向上调整第二部分50b相对于主凸缘48的角度,只要对螺钉41b及41c中的任一者进行紧固或松弛即可。无需反复试验,而能够大幅缩短用于调整的作业时间。
主凸缘48设计成与光轴正交且安装在数字照相机100主体上。根据本申请的机构,能够相对于沿着X轴或Y轴的方向分别独立地通过螺钉对安装有CCD44的第二部分50b的角度进行调整,因此,能够精度良好地调整而使CCD44相对于光轴垂直。
另外,仅仅完全地紧固螺钉41a,即可得到在X轴及Y轴这两方向上能够独立且稳定地进行斜度调整的这一优点。板金的结构也非常简单。
螺钉41a被完全地紧固,因此,即使在作用有振动、下落等外力的情况下,也难以发生第二部分50b的斜度的变化。尤其是,通过在螺钉41b及41c的凸缘部正下方配置弹簧,能够更加稳定地维持第二部分50b的斜度。另外,桥接部与弹簧能够一边施加相互相反方向的力一边进行位置调整,因此,能够实现微妙的角度调整,而能够提高位置精度。
在螺钉41a、41c中,通过设于它们的凸缘部(螺钉头部分)q1之下的带台阶部q2的外径,使板金件42实现平面方向(X-Y面方向)的定位。借助螺钉41b、41c,即使在进行CCD的斜度调整时,始终通过螺钉41a、41c的带台阶部q2的外径,来实现板金件42的平面方向(X-Y面方向)的定位。
螺钉41a、41b、41c通常由金属或硬度高的陶瓷等物质制成。由此,在CCD的斜度调整时或作用有振动、下落等外力的情况下,即使设于板金件42的螺钉孔42c的端面与螺钉41c的带台阶部q2摩擦,如树脂与金属摩擦时等,不会发生磨削或辗轧(粘滑)等,而不易产生斜度的变化。另外,也有因环境变化、经时变化而斜度的变化少的优点。假设采用通过在板金上设置孔、设于主凸缘的突起来进行板金的平面方向的定位的结构,则更加强调本发明的优点。即,主凸缘通常由树脂构件构成,因此,树脂构件的突起与板金件的孔卡合。于是,在斜度调整时,树脂的突起磨削、或树脂的突起与板金的孔部的端面不顺畅地滑动等,导致无法实现高精度的斜度调整。因此,基于本申请发明的优点非常有用。
接着,说明CCD44、缓冲垫45及滤光片46的组装工序。
图7是缓冲垫45的立体图。由图7明确可知,缓冲垫45构成为一侧的开口部比另一侧的开口部大。
图8是沿着组装方向切断了的缓冲垫45的剖视图。缓冲垫45具有相对于光轴3倾斜了的倾斜面80。通过该倾斜面80的存在,构成为使开口部82比另一开口部83大。形成缓冲垫45的开口部83的周围的框81在本例中与光轴3垂直。
接着,一边参考图9及图10,一边对CCD44组装在缓冲垫45上的前后的、缓冲垫45的形状的变化进行说明。
图9是表示CCD44将要安装在缓冲垫45之前的状态的图。另外,图10是表示CCD44刚安装在缓冲垫45之后的状态的图。
如图9及图10所示,CCD44在缓冲垫45的倾斜面80的中腹91与缓冲垫45抵接,并沿着光轴3的方向压靠缓冲垫45。由此,缓冲垫45挠曲。此时,在两者的接触位置施加有自CCD44压靠的力与缓冲垫45的恢复力。在接触位置形成在CCD44与缓冲垫45之间不产生间隙的状态。
此外,为了在倾斜面80的中腹91与缓冲垫45抵接,在CCD44的靠缓冲垫45侧的角部分上设有台阶(欠缺部)。通过设置台阶,能够使CCD44在倾斜面80的更下方的中腹91抵接。不过,也未必需要设置欠缺部。
另一方面,框81在位置92与邻接的滤光片46粘接。另外,缓冲垫45的外缘通过主凸缘48来限制移动或变形。由此,空间30由CCD44、缓冲垫45及滤光片46完全密封。因而,来自外部的尘埃不会进入空间30内。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缓冲垫45为橡胶制,但此为一例。缓冲垫45也可以例如利用硅、高弹体、塑料等其他弹性材料而制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及图10所示,使CCD44与缓冲垫45在缓冲垫45的倾斜面80的中腹91抵接。对于本技术领域人员而言一般可考虑到,如背景技术一栏提到的专利文献1的图5所示,CCD与垫圈(缓冲垫)构成为在相当于本申请图8的开口部82的最上部抵接。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问题点指出因垫圈最上部的挠曲发生的变形,但还存在其他问题。
图11示出利用三个模具110a、110b及110c形成的缓冲垫45。通过利用三个模具110a、110b及110c,在各模具的接合部,在缓冲垫45形成有缝脊。具体而言,在模具110a及110c的接合部形成的是缝脊111a,在模具110a及110b的接合部形成的是缝脊111b,在模具110b及110c的接合部形成的是缝脊111c。
缝脊111a形成在倾斜面80的最上部(图8所示的开口部82的最上部)。因而,CCD与缓冲垫45假定在倾斜面80的最上部抵接,则即使不产生最上部的挠曲,也由于缝脊111a产生间隙,无法完全密封空间30。
此外,能够多少除去缝脊111a,但为此需要一定的工序,且成本及时间也是必需的。缝脊及主体由同一材料连续形成,因此非常难以完全除去缝脊。想要完全除去缝脊,则存在主体部分也除去的危险。另外,模具的接合部构成为与被密闭物完全相接,不可能接近不发生缝脊的情况。
另外,橡胶等边缘部由于经年老化而容易变形,因此,无论缝脊的有无,均不能够长期维持空间30的密封。
因而,在倾斜面80的最上部抵接所产生的问题点绝不能忽视。在专利文献1中,指出该结构的问题点,作为向其他结构开发的契机,而开发其他结构。
另一方面,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存在那样的缝脊111a也无需除去,且能够可靠地密封空间30。尤其是与专利文献1的图1所记载的垫圈相比,缓冲垫45的结构简单、模具制作也容易。因此,能够廉价地取得或制造。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弹性构件(缓冲垫45)的倾斜面中腹抵接光学器件,因此,不会受到缝脊或器件形状的偏差的影响,而能够实现高密闭性。另外,即使作为光学器件的CCD及滤光片的间隔发生偏差,也能够实现高密闭度。进而,利用倾斜面中腹,从而即使调整CCD的斜度也能够维持高密闭性。进而,在使用时即使发生弹性构件的压缩、变形,也不会受到其影响。
通过上述结构的组装工序及调整工序,在本实施方式的数字照相机100中,CCD44调整为与数字照相机100的光学系统的光轴垂直,另外CCD44与滤光片46之间的空间30利用缓冲垫45来密封。
如上所述,可举出图5所示的形状的板金件42,但此为一例,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
图12示出另一结构例的板金件120。并且,对与图5所示的板金件42具有相同功能或结构的部位标以相同的参考标号。
板金件120也由第一部分50a、第二部分50b、两个桥接部50c及50d构成。与板金件42不同的是,板金件120一体形成有桥接部50c及50d。
其中,桥接部50c设置成在与连结固定用螺钉孔42a及调整用螺钉孔42b的直线平行的方向(图5的X轴方向)上延伸这一点及桥接部50d设置成在与连结固定用螺钉孔42a及调整用螺钉孔42c的直线平行的方向(图5的Y轴方向)上延伸这一点与板金件42相同。桥接部50c及50d弹性变形的方向与板金件42相同,因此,能够感官性判断出紧固或松弛螺钉41b及41c中的任一个即可。
接着,一边参考图13~15,一边说明无需弹簧47b及47c(图4及图6)的结构。
图13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再一结构例的板金130的局部剖视图。在板金130上也设有桥接部,且在图13中仅示出了桥接部50c。
在板金件42中,假定第一部分50a、第二部分50b及桥接部50c及50d设定在同一平面上。
另一方面,在板金130中,预先对桥接部50c及50d中的至少一个赋予翘曲。其结果是,在板金件130中,第一部分50a、第二部分50b及桥接部50c及50d不存在于同一平面上。在以下说明中,以对桥接部50c赋予翘曲的例子进行说明。
在图13中,示出了将螺钉41b未紧固于螺钉孔42b中的状态下的、板金件130的剖面形状。
桥接部50c的翘曲向与紧固螺钉41b的方向相反方向赋予。通过预先赋予翘曲,在紧固螺钉41b时,桥接部50c自身的弹性力作用在该相反方向上。该弹性力与弹簧47b的弹性力相当。由此,不必设置弹簧47b。
图14示出了对螺钉41b进行紧固直至第一部分50a、第二部分50b及桥接部50c大致呈水平状态下的、板金件130的剖面形状。在这种状态下,桥接部50c的弹性力也作用在与螺钉41b的紧固方向相反的方向上。
并且,图15示出了从图14的状态进一步紧固螺钉41b的状态下的、板金件130的剖面形状。比图14的状态下的弹性力更大的桥接部50c的弹性力作用在螺钉41b的紧固方向相反的方向上。
以使桥接部具有弹性力的方式设计板金件42,因此容易预先向与紧固螺钉41b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加翘曲,且制造成本实质不增加。由于无需弹簧,因而也能够抑制成本。
在上述的图8中,在缓冲垫45中配置有CCD44的一侧的开口部设置倾斜面80。但此为一例。也可以仅在滤光片46侧的开口部设置倾斜面80。此时,CCD44侧的框形成为与光轴3正交。另外,也可以分别在CCD44侧及滤光片46侧设置倾斜面。而且,也可以设置对于可视光而言透明的透明板来代替滤光片46。
工业方面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具有摄像器件的数字照相机等光学系统的组装工序及光轴与摄像器件的位置调整工序中,对于在摄像器件上形成正确的拍摄物像是有用的。

Claims (8)

1.一种摄像器件单元,其具有:摄像器件、安装有所述摄像器件的板状体、保持所述板状体的保持构件,其中,
所述板状体具有: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的第一部分;安装有所述摄像器件且开设有至少一个调整孔的第二部分,
并且,利用分别穿过所述至少一个固定孔及所述至少一个调整孔的多个固定构件将所述板状体保持在所述保持构件上,
在所述第一部分被固定于所述保持构件时,通过穿过所述至少一个调整孔的固定构件,来调整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保持构件的位置关系,
还具有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部分的至少一个桥接部,
所述至少一个桥接部能够弹性变形,
在所述第一部分被固定于所述保持构件时,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桥接部的弹性变形,来调整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保持构件的位置关系,
所述至少一个固定孔为单一的固定孔,
所述至少一个调整孔包括第一调整孔及第二调整孔,
所述至少一个桥接部包括:第一桥接部,其与连结所述固定孔和所述第一调整孔的直线大致平行;第二桥接部,其与连结所述固定孔和所述第二调整孔的直线大致平行且沿与所述第一桥接部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器件单元,其中,
所述板状体及所述保持构件层叠于与光轴延伸的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上,
以使安装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摄像器件与所述光轴垂直的方式来调整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保持构件的角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器件单元,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桥接部沿与连结所述至少一个固定孔和所述至少一个调整孔的直线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器件单元,其中,
所述板状体能够弹性变形,
在所述第一部分被固定于所述保持构件时,通过所述板状体的弹性变形,来调整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保持构件的位置关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器件单元,其中,
所述多个固定构件分别为螺钉,
所述第一调整孔为在与所述第一桥接部平行的方向上具有长径的长孔,且所述长孔的长径比所述螺钉的直径长,
所述第二调整孔为直径比所述螺钉的直径大的圆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器件单元,其中,
在所述板状体的第二部分与所述保持构件之间还具有至少一个弹性体,
利用作为所述固定构件的螺钉,向靠近所述保持构件的方向对所述第二部分施加力,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弹性体,向离开所述保持构件的方向对所述第二部分施加力,由此来保持调整后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保持构件的位置关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器件单元,其中,
以由所述螺钉施加的力及由所述至少一个弹性体施加的力作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大致相同的位置的方式设定所述至少一个弹性体的作用点。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器件单元,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桥接部被赋予向离开所述保持构件的方向的翘曲,
利用作为所述固定构件的螺钉,向靠近所述保持构件的方向对所述第二部分施加力,利用赋予所述至少一个桥接部的翘曲,向离开所述保持构件的方向对所述第二部分施加力,由此来保持调整后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保持构件的位置关系。
CN2009801046103A 2008-07-18 2009-07-09 摄像器件单元 Active CN1019399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87722 2008-07-18
JP2008187722 2008-07-18
PCT/JP2009/003197 WO2010007745A1 (ja) 2008-07-18 2009-07-09 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9979A CN101939979A (zh) 2011-01-05
CN101939979B true CN101939979B (zh) 2013-03-13

Family

ID=41550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46103A Active CN101939979B (zh) 2008-07-18 2009-07-09 摄像器件单元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441572B2 (zh)
EP (1) EP2312828B1 (zh)
JP (1) JP5414541B2 (zh)
CN (1) CN101939979B (zh)
WO (1) WO20100077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28455B2 (en) * 2009-09-08 2013-04-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ickup unit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EP3472570A4 (en) * 2016-06-16 2020-02-12 Novadaq Technologies ULC CLOSED CAVITY ADJUSTABLE SENSOR MOUN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N208188578U (zh) * 2018-05-31 2018-12-04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运动相机和具有该运动相机的手持设备
JP7118853B2 (ja) * 2018-10-16 2022-08-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ユニット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6419A (zh) * 2001-01-18 2002-08-2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图像输入装置使用的图像传感器
CN2840265Y (zh) * 2005-11-11 2006-11-22 李屹 三自由度调节装置及带调节装置的成像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95191B2 (ja) 1991-04-12 2003-04-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Ccdブロック
US5668899A (en) * 1996-04-24 1997-09-16 Eastman Kodak Company Optical radiation coupler for an optical fiber
JP4212382B2 (ja) 2003-02-27 2009-01-2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2004287304A (ja) 2003-03-25 2004-10-14 Nidec Copal Corp 撮像素子の取付装置
JP2004325555A (ja) * 2003-04-22 2004-11-18 Canon Inc 撮像装置
JP2006311260A (ja) 2005-04-28 2006-11-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撮像素子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影装置
JP2006340299A (ja) 2005-06-06 2006-12-14 Fujifilm Holdings Corp 撮像素子パッケージ及び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デジタルカメラ
JP4668036B2 (ja) * 2005-11-02 2011-04-13 Hoya株式会社 撮像素子のfpcに対する取り付け構造
JP4280779B2 (ja) * 2007-01-31 2009-06-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4926855B2 (ja) * 2007-06-28 2012-05-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
JP5225171B2 (ja) * 2009-03-27 2013-07-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6419A (zh) * 2001-01-18 2002-08-2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图像输入装置使用的图像传感器
CN2840265Y (zh) * 2005-11-11 2006-11-22 李屹 三自由度调节装置及带调节装置的成像组件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4-260645A 2004.09.16
JP特开2004-287304A 2004.10.14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115975A1 (en) 2011-05-19
JP5414541B2 (ja) 2014-02-12
WO2010007745A1 (ja) 2010-01-21
CN101939979A (zh) 2011-01-05
JPWO2010007745A1 (ja) 2012-01-05
EP2312828A1 (en) 2011-04-20
EP2312828B1 (en) 2013-05-29
US8441572B2 (en) 2013-05-14
EP2312828A4 (en) 2011-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99311B1 (en) Removable shutter for a camera
US901942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amera module with alignment structures
CN102004295B (zh) 光学元件模块、电子元件模块及制造方法和电子信息设备
CN101939979B (zh) 摄像器件单元
US2002014957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ce-based touch input
CN101843106A (zh) 摄像装置
CN102004296A (zh) 光学元件模块、电子元件模块及制造方法和电子信息设备
JPH0936339A (ja) イメージセンサアセンブリ及びそのパッケージング方法
JP2013168918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0586156C (zh) 摄像模块
JP5086927B2 (ja) 撮像装置
US7845058B2 (en) Method for assembling camera module
US9462711B2 (en) Display device mounted in housing with elastic body
JP5158895B2 (ja) 撮像装置
JP2005195942A (ja) レンズモジュール及び固体撮像装置
US20110102988A1 (en) Mounting structure for an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US5721990A (en)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JP2010093670A (ja) 読取装置
KR20050070555A (ko) 액정표시모듈용 베젤
JP2005278033A (ja) 撮像装置
CA3190914C (en) An optical system including a microlens array
JP5799135B2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101818A (ja) 撮像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WO2017052988A1 (en) Self-registering lenses
CN101051181B (zh) 电子对焦装置及组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