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8759B - 求出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的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求出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的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38759B
CN101938759B CN201010220498.4A CN201010220498A CN101938759B CN 101938759 B CN101938759 B CN 101938759B CN 201010220498 A CN201010220498 A CN 201010220498A CN 101938759 B CN101938759 B CN 1019387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field
field strength
channel
wireless
wireless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204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38759A (zh
Inventor
相原岳浩
雨谷一志
上原直隆
小金孝行
筱原纯人
布川祐人
半田哲也
水野公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387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87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387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875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82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dmission control or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求出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的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从而实现即使不检测使用中的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也能够掌握其无线信道的通信状况。无线中继装置(1)具备:无线收发部(14),其利用将预先设定的频带分割为多个的多个无线信道中所选的任一无线信道而与无线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检测部(15),其对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进行检测;控制部(10),其针对使用信道之外的无线信道,由检测部检测电场强度,并基于由检测部检测出电场强度的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计算使用信道的电场强度的推定值。

Description

求出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的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自2009年6月30日递交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No.2009-155884的优先权,且本申请参考其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求出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的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例如在IEEE802.15.4中规定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预先设定的无线频带以在规定的带宽中彼此不重叠的方式被分割为多个无线信道,这些信道中选择任一无线信道,且在所选择出的无线信道中进行在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
在这样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为了持续维持良好的通信环境的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具有收发数据的功能和对收发该数据的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进行检测的功能。
例如,在JP特开2003-151062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具备进行数据通信的无线部、利用不同频率的两个信道来读取从该无线部输出的接收电平的控制部、和存储所读取到的接收电平的存储部的无线装置。但是,在该装置中有在收发数据期间不能对接收电平进行检测的问题。
因此,会考虑一种具备两个无线部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将一个无线部用于数据收发,另一个无线部用于检测用于寻找通信状况良好的无线信道的多个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在这样的无线通信装置中,在一个无线部进行数据收发时,会对使用于进行该数据的收发的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进行检测。为此,不清楚使用中的无线信道的检测结果是伴随数据收发的电场强度的检测结果,还是干扰波的电场强度的检测结果,或者是这两者共存的检测结果。即,存在不能检测用于判别该使用中的无线信道的通信状况的电场强度的问题。
另外,可考虑到在一个无线部和另一个无线部之间取得同步,且在一个无线部正在数据收发中的情况下,不检测使用中的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但是,收发数据的时刻是随机产生的,因此存在以下问题,即:不能定期进行使用中的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的检测,且不能与其它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的检测结果同等地进行评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得无线通信装置不用检测使用中的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就能够掌握该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通信部,其利用多个无线信道中所选的任一无线信道,与其它无线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检测部,其对所述多个无线信道中的在所述通信部中所使用的无线信道之外的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进行检测;和控制部,其基于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电场强度的所述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计算在所述通信部中所使用的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使用信道的通信状况已恶化的情况下,将使用信道变更为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电场强度比较小的无线信道、或者所述计算出的电场强度比较小的无线信道。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对在所述通信部中所使用的无线信道的前后存在的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的平均值进行计算。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对在所述通信部中所使用的无线信道的前后存在且预先设定的多个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的平均值进行计算。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对在所述通信部中所使用的无线信道的前后存在且预先设定的多个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的加权平均值进行计算。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求出在所述通信部中所使用的无线信道的前后存在的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之中电场强度高的一方。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求出在所述通信部中所使用的无线信道的前后存在且预先设定的多个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之中最高的电场强度。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是无线通信装的无线通信方法,该无线通信装置具备:通信部,其利用多个无线信道中所选的任一无线信道而与其它无线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和检测部,其对所述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进行检测,该无线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针对在所述通信部中所使用的无线信道之外的无线信道,由所述检测部对电场强度进行检测;以及基于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电场强度的所述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计算在所述通信部中所使用的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
根据技术方案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使用信道的通信状况已恶化的情况下,将使用信道变更为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电场强度比较小的无线信道、或者所述计算出的电场强度比较小的无线信道。
根据技术方案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对在所述通信部中所使用的无线信道的前后存在的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的平均值进行计算。
根据技术方案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对在所述通信部中所使用的无线信道的前后存在且预先设定的多个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的平均值进行计算。
根据技术方案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对在所述通信部中所使用的无线信道的前后存在且预先设定的多个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的加权平均值进行计算。
根据技术方案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求出在所述通信部中所使用的无线信道的前后存在的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之中电场强度高的一方。
根据技术方案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求出在所述通信部中所使用的无线信道的前后存在且预先设定的多个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之中最高的电场强度。
在实施例的最后,作为全实施例的总括效果而进行记载。本发明的发明效果会在以下的说明中进行阐述,且其部分会从所述说明中得以显现,或可通过实施本发明而获知。本发明的发明效果可通过以下特别指出的方法及组合来获知和获得。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包含于本说明书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对本发明的细节进行图解,并结合以上对本发明的总体说明和以下对本发明细节的详细说明来解析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无线通信系统的简要结构图。
图2是无线中继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图3是在无线中继装置中执行的数据收发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设定第一平滑化处理后的能量扫描(energy scan)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设定第二平滑化处理后的能量扫描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设定第三平滑化处理后的能量扫描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设定第一比较处理后的能量扫描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设定第二比较处理后的能量扫描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本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表示发明的最优选方式,本发明的术语并不局限于此。
首先对结构进行说明。
图1中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A的简要结构图。
如图1中所示,无线通信系统A具备:无线中继装置1,其经由通信网络N与其它无线中继装置或外部装置连接;和多个无线终端装置2,其经由无线与无线中继装置1连接。
在无线通信系统A中,利用将预先设定的频带分割为多个的多个无线信道中的任一信道,在无线中继装置1与无线终端装置2之间进行无线通信。例如,将2.4[GHz]带的频带分割为11[ch]~26[ch]的共16个信道,并利用任一无线信道进行在无线中继装置1与无线终端装置2之间的无线通信。
以下,将无线中继装置1或外部装置及无线终端装置2也总称为无线通信装置。
图2中表示无线中继装置1的简要结构图。
如图2中所示,无线中继装置1具备:控制部10、存储部11、终端信息用存储器12、计时器(timer)13、无线收发部14、检测部15、SW(切换部)16、I/F(InterFace)部17、缓存器(buffer)18、和天线19等,并且各部之间电连接。
控制部10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ROM(Read OnlyMemory)、和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控制部10读出从在存储部11或终端信息用存储器12中所存储的各种程序、各种表(table)或数据等中被指定的程序、以及表或数据,且展开到RAM或存储部11、或终端信息用存储器12的工作区(work area),通过与上述程序的协作来执行各种处理,将其处理结果保存到RAM内、或存储部11或终端信息用存储器12的规定的区域中,并且对无线中继装置1内的各部进行指示,从而统一控制无线中继装置1的整体工作。
控制部10选择/确定已预先分割为多个无线信道的无线频带中的干扰波电平较低且电波状况好的无线信道,以作为与无线终端装置2进行无线通信时使用于无线收发部14中的无线信道(使用信道)。为了选择该使用信道,控制部10对检测部15执行对能够定期选择的多个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进行检测的能量扫描处理。该能量扫描处理,与对无线收发部14所执行的数据收发处理相独立而执行。
在本实施方式的能量扫描处理中,针对除了在多个无线信道中的无线收发部14中所使用的无线信道(使用信道)之外的无线信道,由检测部15检测电场强度。然后,基于由检测部15检测出电场强度的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计算使用信道的电场强度的推定值。
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使用信道的电场强度的推定值的计算处理,具有平滑化处理和比较处理。而且,在平滑化处理中具有三个种类的处理,在比较处理中具有两个种类的处理,并预先设定这些处理中的任一处理以作为推定值的计算处理。
在平滑化处理中,针对除了使用信号之外的由检测部15检测出电场强度的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在各无线信道的频率方向上进行以下第1~3的平滑化处理中的任一个处理,且由该处理计算出的值成为使用信道的电场强度的推定值。
在第一平滑化处理中,计算在使用信道的前后存在的两个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的平均值。例如,在使用信道为20[ch]的情况下,计算出19、21[ch]的电场强度的平均值作为使用信道20[ch]的电场强度的推定值。在此,越是数小的信道,频率就越低。
在第二平滑化处理中,计算在使用信道的前后存在且预先设定的多个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的平均值。例如,在使用信道为20[ch],且预先设定的多个无线信道为使用信道的前后两个无线信道18、19、21、22[ch]的情况下,计算18、19、21、22[ch]的电场强度的平均值作为使用信道20[ch]的电场强度的推定值。
在第三平滑化处理中,计算在使用信道的前后存在且预先设定的多个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的加权平均值。例如,在使用信道为20[ch],且预先设定的多个无线信道为使用信道的前后两个无线信道18、19、21、22[ch],且对18、19、21、22[ch]的电场强度分别设定了权重的情况下,计算对18、19、21、22[ch]的电场强度分别加权后的值的平均值作为使用信道20[ch]的电场强度的推定值。
比较处理具有第一比较处理和第二比较处理。
在第一比较处理中,对在使用信道的前后存在的两个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进行比较,并计算该电场强度高的一方的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作为使用信道的电场强度的推定值。例如,在使用信道为20[ch]的情况下,计算19、21[ch]的电场强度中的高的一方的电场强度作为使用信道20[ch]的电场强度的推定值。
在第二比较处理中,计算在使用信道的前后存在且预先设定的多个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中的最高电场强度作为在无线收发部14中所使用的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的推定值。例如,在使用信道为20[ch],且预先设定的多个无线信道为使用信道的前后两个无线信道18、19、21、22[ch]的情况下,计算18、19、21、22[ch]的电场强度中的最高电场强度作为使用信道20[ch]的电场强度的推定值。
存储部11,由磁性、光学记录介质或半导体等能够电消除和改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并且在无线中继装置1中被固定地设置或按自由装卸的方式安装。另外,在存储部11中预先存储有由控制部10执行的本实施方式的处理程序或各种程序以及在这些程序中使用的各种表或数据、电场强度表等。
在电场强度表中,在每次执行能量扫描处理时都覆写针对使用信道之外的无线信道所检测出的电场强度、和使用信道的电场强度的推定值。
终端信息用存储器12由能够电消除和改写的存储器构成。在终端信息用存储器12中存储有表示了与无线中继装置1连接的各无线中继装置2的固有信息的节点地址(node address)等终端信息。
计时器13对执行能量扫描处理的时刻的间隔(扫描间隔)进行计时,并且每次达到扫描间隔时将检测时刻信号输出给控制部10。
无线收发部14具备调制电路或RF(Radio Frequency)电路等,并且对包(Packet)的发送功率进行调整,并且按照来自控制部10的指示进行所发送数据的编码,从而构成包,且对所构成的包进行调制,经由天线19向无线终端装置2进行包的发送。另外,无线收发部14具备解调电路或RF电路等,且对包的接收灵敏度进行调整,并且对经由天线19所接收的包进行解调,向控制部10输出对已解调的包进行分析后而得到的数据。
由无线收发部14及天线19实现使用多个无线信道中的任一信道与无线通信装置即无线终端装置2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部。
检测部15,经由天线19检测多个无线信道各自的电场强度。
SW16被设置在无线收发部14及检测部15与天线19之间,并且按照来自控制部10的指示切换与天线19连接的各部(无线收发部14、检测部15)。
1/F部17,进行用于通过规定的通信方式与经由通信网络N连接的其它无线中继装置1或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控制。
缓存器18暂时存储经由1/F17所接收的数据。
无线终端装置2具备控制部、存储部、计时器、无线收发部、检测部、SW(切换部)、和天线等,且各部之间电连接,且使用多个无线信道中的任一无线信道与无线中继装置1进行无线通信。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无线终端装置2,当在使用信道的通信状况恶化等情况下,需要重新寻找与无线中继装置1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信道时,执行与无线中继装置1同样的能量扫描处理。
另外,在无线终端装置2中执行的能量扫描处理,与在无线中继装置1中执行的能量扫描处理相同,因此省略图示及说明。即,无线终端装置2执行与无线中继装置1同样的能量扫描处理,因此,实现无线中继装置1及无线终端装置2来作为无线通信装置。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工作进行说明。
图3中表示在无线中继装置1中执行的数据收发处理的流程图。另外,图3中所示的处理,通过无线中继装置1内的控制部10与各部的协作来执行,并且在对无线中继装置1提供功率的期间随时执行。
控制部10判别有无经由天线19的由无线收发部14应当接收的数据(步骤S1)。即,该判别基于是否由天线正常地接收了数据,并且该数据是否为以该装置作为目的地的数据。在无应当接收的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1:否),控制部10进入步骤S3的处理。在具有应当接收的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1:是),控制部10执行该应当接收的数据的接收处理(步骤S2)。
控制部10,在步骤S2后或步骤S1:否之后,判别有无由无线收发部14应当发送的数据(步骤S3)。在无应当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3:否),控制部10进入步骤S5的处理。在具有应当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3:是),控制部10执行该应当发送的数据的发送处理(步骤S4)。
控制部10,在步骤S4后或步骤S3:否之后,从存储部11读出电场强度表(步骤S5),并且判别当前为了与无线终端装置2进行无线通信,在无线收发部14中所正在使用的无线信道(使用信道)的通信状况是否已恶化(步骤S6)。
在步骤S6中,参照电场强度表,判别使用信道的电场强度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在使用信道的电场强度大于阈值的情况下,判别为通信状况已恶化。
在使用信道的通信状况已恶化的情况下(步骤S6:是),控制部10参照电场强度表,将使用信道变更为通信状况良好即电场强度比较小的无线信道(优选电场强度最小的无线信道,但只要是电场强度较小的无线信道即可)(步骤S7),返回步骤S1的处理。
在使用信道的通信状况未恶化的情况下(步骤S6:否),控制部10执行通信质量评价处理(步骤S8)。
在步骤S8中所执行的通信质量评价处理中,通过判别针对采用使用信道发送的数据的ACK信号的接收率或包误差(packet error)的产生率是否为预先设定的比率以上等,从而评价使用信道的通信质量是否已恶化。
控制部10,在步骤S8之后,判别使用信道的通信质量是否已恶化(步骤S9)。在使用信道的通信质量已恶化的情况下(步骤S9:是),控制部10进入步骤S7的处理。在使用信道的通信质量未恶化的情况下(步骤S9:否),控制部10进入步骤S1的处理。
图4~8中表示能量扫面处理的流程图。另外,图4~8中所示的处理,通过无线中继装置1内的控制部10与各部的协作来执行,且在对无线中继装置1提供功率的期间随时执行。
图4中表示设定第一平滑化处理后的能量扫描处理的流程图。控制部10将变量n设定为11(步骤S11)。变量n表示检测电场强度的无线信道(检测对象信道)的信道号码。
控制部10判别由计时器13是否输入了检测时刻信号(步骤S12)。在未输入检测时刻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12:否),控制部10返回步骤S12的处理。
在输入了检测时刻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12:是),控制部10判别变量n是否等于使用信道的信道号码a(步骤S13)。
在变量n不等于使用信道的信道号码a的情况下(步骤S13:否),控制部10通过检测部15对变量n所表示的信道号码的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进行检测(扫描)(步骤S14),且将由检测部15检测出的检测值作为变量n所表示的信道号码的电场强度C[n],并写入到电场强度表中(步骤S15)。
在变量n等于使用信道的信道号码a的情况下(步骤S13:是)或步骤S15之后,控制部10在变量n上加算1来设定新的变量n(步骤S16)。控制部10判别在能够设定的无线信道中的最大无线信道的号码(在此是26)上加算1后得到的值(在此是27)是否等于变量n(步骤S17)。
在能够设定的无线信道中的最大无线信道的号码(在此是26)上加算1后得到的值(在此是27)与变量n相等的情况下(步骤S17:是),控制部10执行第一平滑化处理,且将所计算出的使用信道a的电场强度的推定值作为使用信道的电场强度C[a],而写入到电场强度表中(步骤S18),并返回步骤S11的处理。
在步骤S18中执行的第一平滑化处理中,基于在电场强度表中所写入的电场强度C[a-1]及电场强度c[a+1]和下述式(1),计算使用信道a的电场强度C[a]。
电场强度C[a-1]是存在于使用信道的前一个位置的无线信道a-1的电场强度。电场强度C[a+1]是存在于使用信道的后一个位置的无线信道a+1的电场强度。
C[a]←(C[a-1]+C[a+1])/2…(1)
如此,根据第一平滑化处理,即使不检测在无线收发部14中所使用的无线信道(使用信道)的电场强度,也能获得在使用信道的前后存在的两个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的平均值,以作为使用信道的电场强度的推定值。
图5中表示设定第二平滑化处理后的能量扫描处理的流程图。图5中所示的步骤S21~27为与图4中所示的步骤S11~17同样的处理,因此省略其说明。
在能够设定的无线信道中的最大无线信道的号码(在此是26)上加算1后得到的值(在此是27)与变量n相等的情况下(步骤S27:是),控制部10执行第二平滑化处理,且将所计算出的使用信道a的电场强度的推定值作为使用信道的电场强度C[a],而写入到电场强度表中(步骤S28),并返回步骤S21的处理。
在步骤S28中执行的第二平滑化处理中,基于在电场强度表中写入的电场强度C[a-2]、C[a-1]、C[a+1]、C[a+2]和下述式(2),计算使用信道a的电场强度C[a]。
电场强度C[a-2]、C[a-1]是存在于使用信道的前多个位置(在此是前两个位置)的无线信道a-2、a-1的电场强度。电场强度C[a+1]、C[a+2]是存在于使用信道的后多个位置(在此是后两个位置)的无线信道a+1、a+2的电场强度。
C[a]←(C[a-2]+C[a-1]+C[a+1]+C[a+2])/4…(2)
如此,根据第二平滑化处理,即使不检测在无线收发部14中所使用的无线信道(使用信道)的电场强度,也能获得在使用信道的前后存在且预先设定的多个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的平均值,以作为使用信道的电场强度的推定值。
图6中表示设定第三平滑化处理后的能量扫描处理的流程图。图6中所示的步骤S31~37为与图4中所示步骤S11~17同样的处理,因此省略说明。
在能够设定的无线信道中的最大无线信道的号码(在此是26)上加算1后得到的值(在此是27)与变量n相等的情况下(步骤S37:是),控制部10执行第三平滑化处理,且将所计算出的使用信道a的电场强度的推定值作为使用信道的电场强度C[a],而写入到电场强度表中(步骤S38),并返回步骤S31的处理。
在步骤S38中执行的第三平滑化处理中,基于在电场强度表中写入的电场强度C[a-2]、C[a-1]、C[a+1]、C[a+2]和对电场强度C[a-2]、C[a-1]、C[a+1]、C[a+2]分别设定的权重x、y、z、w以及由下述式(3)所表示的加权平均计算式,计算使用信道a的电场强度C[a]。
电场强度C[a-2]、C[a-1]是存在于使用信道的前多个位置(在此是前两个位置)的无线信道a-2、a-1的电场强度。电场强度C[a+1]、C[a+2]是存在于使用信道的后多个位置(在此是后两个位置)的无线信道a+1、a+2的电场强度。
C[a]←(x×C[a-2]+y×C[a-1]+z×C[a+1]+w×C[a+2])/(x+y+z+w)…(3)
另外,就权重x、y、z、w而言,可以是越靠近使用信道的无线信道就越大的权重,也可以是按照各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大小来设定的权重。
如此,根据第三平滑化处理,即使不检测在无线收发部14中所使用的无线信道(使用信道)的电场强度,也能获得在使用信道的前后存在且预先设定的多个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的平均值,以作为使用信道的电场强度的推定值。
因此,根据第一~第三的平滑化处理,获得针对由检测部15检测出电场强度的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在频率方向上进行平滑化处理而计算出的值,以作为使用信道的电场强度的推定值。
图7中表示设定第一比较处理后的能量扫描处理的流程图。图7中所示的步骤S41~47为与图4中所示的步骤S11~17同样的处理,因此省略说明。
在能够设定的无线信道中的最大无线信道的号码(在此是26)上加算1后得到的值(在此是27)与变量n相等的情况下(步骤S47:是),控制部10执行第一比较处理(步骤S48),且将所计算出的使用信道a的电场强度的推定值作为使用信道的电场强度C[a],而写入到电场强度表中(步骤S49或步骤S50),并返回步骤S41的处理。
在步骤S48中执行的第一比较处理中,对在电场强度表中写入的电场强度C[a-1]和电场强度C[a+1]进行比较,且判别电场强度C[a-1]是否高于电场强度C[a+1]。
电场强度C[a-1]是存在于使用信道的前一个位置的无线信道a-1的电场强度。电场强度C[a+1]是存在于使用信道的后一个位置的无线信道a+1的电场强度。
在电场强度C[a-1]高于电场强度C[a+1]的情况下(步骤S48:是),计算电场强度C[a-1]作为使用信道的电场强度的推定值,且将该计算出的值作为使用信道的电场强度C[a],而写入到电场强度表中(步骤S49)。
在电场强度C[a-1]为电场强度C[a+1]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48:否),计算电场强度C[a+1]作为使用信道的电场强度的推定值,且将该计算出的值作为使用信道的电场强度C[a],而写入到电场强度表中(步骤S50)。
如此,根据第一比较处理,即使不检测在无线收发部14中所使用的无线信道(使用信道)的电场强度,也能获得在使用信道的前后存在的两个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中的高的一方,以作为使用信道的电场强度的推定值。
图8中表示设定第二比较处理后的能量扫描处理的流程图。图8中所示的步骤S51~57为与图4中所示的步骤S11~17同样的处理,因此省略说明。
在能够设定的无线信道中的最大无线信道的号码(在此是26)上加算1后得到的值(在此是27)与变量n相等的情况下(步骤S57:是),控制部10执行第二比较处理,且将所计算出的使用信道a的电场强度的推定值作为使用信道的电场强度C[a],而写入到电场强度表中(步骤S58),并返回步骤S51的处理。
在步骤S58中执行的第二比较处理中,对在电场强度表中写入的电场强度C[a-2]、C[a-1]、C[a+1]、C[a+2]进行比较,选出最高电场强度。然后,计算所选择的电场强度作为使用信道的电场强度的推定值,并且将该计算出的值作为使用信道的电场强度C[a],而写入到电场强度表中。
电场强度C[a-2]、C[a-1]是存在于使用信道的前两个位置的无线信道a-2、a-1的电场强度。电场强度C[a+1]、C[a+2]是存在于使用信道的后两个位置的无线信道a+1、a+2的电场强度。
如此,根据第二比较处理,即使不检测在无线收发部14中所使用的无线信道(使用信道)的电场强度,也能获得在使用信道的前后存在且预先设定的多个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中的最高的电场强度,以作为使用信道的电场强度的推定值。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在使用信道的前后存在且预先设定的多个无线信道,举出采用了使用信道的前后两个的总计四个无线信道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使用信道的前后三个以上的无线信道。另外,采用了以使用信道为中心前后都相等的信道数,但并不局限于此。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基于在无线收发部14中所使用的无线信道(使用信道)之外的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能够计算出使用信道的电场强度的推定值,因此即使在无线收发部14中正在执行数据收发处理中,也能够不检测使用信道的电场强度就得到该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的推定值。
因此,基于使用信道的电场强度的推定值,能够掌握该使用信道的通信状况,且能够在使用信道的通信质量恶化之前就向通信质量良好的无线信道移动,从而良好地保持在无线收发部14中的数据收发处理的通信环境。
即,根据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不用检测使用中的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就能掌握该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的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针对本发明的上述各实施方式,可容易地想到其它的改良和变形。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言而喻,只要不超出本发明的总体的创造性内容(以技术方案及其等同的方式来定义)的宗旨或范围,就可进行各种变形。

Claims (14)

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通信部,其利用多个无线信道中所选的任一无线信道,与其它无线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
检测部,其对所述多个无线信道中的在所述通信部中所使用的无线信道之外的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进行检测;和
控制部,其基于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电场强度的所述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计算在所述通信部中所使用的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使用信道的通信状况已恶化的情况下,将使用信道变更为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电场强度比较小的无线信道、或者计算出的电场强度比较小的无线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对在所述通信部中所使用的无线信道的前后存在的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的平均值进行计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对在所述通信部中所使用的无线信道的前后存在且预先设定的多个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的平均值进行计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对在所述通信部中所使用的无线信道的前后存在且预先设定的多个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的加权平均值进行计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求出在所述通信部中所使用的无线信道的前后存在的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之中电场强度高的一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求出在所述通信部中所使用的无线信道的前后存在且预先设定的多个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之中最高的电场强度。
8.一种无线通信方法,是无线通信装置的无线通信方法,该无线通信装置具备:通信部,其利用多个无线信道中所选的任一无线信道而与其它无线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检测部,其对所述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进行检测;和控制部,该无线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针对在所述通信部中所使用的无线信道之外的无线信道,由所述检测部对电场强度进行检测;以及
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电场强度的所述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计算在所述通信部中所使用的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使用信道的通信状况已恶化的情况下,将使用信道变更为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电场强度比较小的无线信道、或者计算出的电场强度比较小的无线信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对在所述通信部中所使用的无线信道的前后存在的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的平均值进行计算。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对在所述通信部中所使用的无线信道的前后存在且预先设定的多个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的平均值进行计算。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对在所述通信部中所使用的无线信道的前后存在且预先设定的多个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的加权平均值进行计算。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求出在所述通信部中所使用的无线信道的前后存在的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之中电场强度高的一方。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求出在所述通信部中所使用的无线信道的前后存在且预先设定的多个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之中最高的电场强度。
CN201010220498.4A 2009-06-30 2010-06-29 求出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的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387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55884 2009-06-30
JP2009155884A JP4766158B2 (ja) 2009-06-30 2009-06-30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8759A CN101938759A (zh) 2011-01-05
CN101938759B true CN101938759B (zh) 2013-04-03

Family

ID=42790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2049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38759B (zh) 2009-06-30 2010-06-29 求出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的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818286B2 (zh)
EP (1) EP2278723B1 (zh)
JP (1) JP4766158B2 (zh)
CN (1) CN101938759B (zh)
TW (1) TWI5287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09363A1 (en) 2010-07-07 2012-01-12 Hideto Kiyama Recording sheet for wet electrophotography
US9992722B2 (en) * 2015-12-14 2018-06-05 Huawei Technologies Canada Co., Ltd. Reconfigurable multi-mode and multi-bands radio architecture and transceive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03008A (en) * 1989-11-28 1993-04-13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Corporation Method of assigning radio communication channels to each of a plurality of mobile stations
US5404573A (en) * 1992-02-25 1995-04-04 Fujitsu Limited Control channel monitoring system
CN1302516A (zh) * 1999-02-26 2001-07-04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信道管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77223A (ja) * 1988-01-05 1989-07-13 Toshiba Corp 移動無線通信装置
JPH0998465A (ja) * 1995-09-29 1997-04-08 Nec Corp 携帯無線電話制御法及び携帯無線電話機
JP3568102B2 (ja) * 1998-07-24 2004-09-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直接変換受信機
JP4654507B2 (ja) 2000-11-17 2011-03-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アクセスポイント
US7206840B2 (en) 2001-05-11 2007-04-17 Koninkli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ynamic frequency selection scheme for IEEE 802.11 WLANs
JP2003151062A (ja) 2001-11-08 2003-05-23 Sharp Corp 無線テレメータ装置及び無線テレメータシステム
WO2004049596A1 (ja) * 2002-11-26 2004-06-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通信方法及び送信装置、受信装置
JP2005020568A (ja) * 2003-06-27 2005-01-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同期捕捉方法および同期捕捉装置
KR100552238B1 (ko) * 2004-08-13 2006-02-17 주식회사 팬택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에서 수신 레벨 보정 방법
US7633901B2 (en) * 2005-06-23 2009-12-15 Autocell Laboratories, Inc. Co-channel conges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4742859B2 (ja) * 2005-12-27 2011-08-10 株式会社ケンウッド 無線機、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795111B2 (ja) 2006-05-16 2011-10-19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通信端末、無線局装置切換方法および無線局装置切換プログラム
JP2008219364A (ja) * 2007-03-02 2008-09-18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マイクロ波中継受信装置
JP4406435B2 (ja) * 2007-03-05 2010-01-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マルチホップ無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電波障害回避方法、マルチホップ無線システム、中継局、中継局の電波障害回避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227651A (ja) * 2007-03-09 2008-09-25 Nec Corp 携帯端末の受信電界強度補正システム及び受信電界強度補正方法
US8447241B2 (en) * 2008-05-26 2013-05-21 Panasoni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03008A (en) * 1989-11-28 1993-04-13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Corporation Method of assigning radio communication channels to each of a plurality of mobile stations
US5404573A (en) * 1992-02-25 1995-04-04 Fujitsu Limited Control channel monitoring system
CN1302516A (zh) * 1999-02-26 2001-07-04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信道管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78723B1 (en) 2016-06-29
US20100330905A1 (en) 2010-12-30
TW201126933A (en) 2011-08-01
EP2278723A3 (en) 2014-06-25
TWI528743B (zh) 2016-04-01
JP2011015052A (ja) 2011-01-20
US8818286B2 (en) 2014-08-26
EP2278723A2 (en) 2011-01-26
JP4766158B2 (ja) 2011-09-07
CN101938759A (zh) 201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552928B2 (ja) アンテナ選択ダイバーシチ受信装置
CN105357712B (zh) 一种无线网络中多节点信道扫描与分配方法
CN101902767B (zh) 对无线信道进行切换的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10995402B (zh) 同步脉冲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0034300B2 (en) Load based probe response scheduling
CA2546773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ccess point startup and initial channel selection processes
CN103781093B (zh) 基于虚拟切换的无线网络优化方法和终端
CN1937443A (zh) 天线选择的方法及选择接收天线的系统和装置
CN101854206B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3248410B (zh) 支持天线分集机制的无线通信电路
CN116249035A (zh) 基于hplc双模载波信号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295557A (zh) 一种zigbee网络的干扰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8540247B (zh) 认知无线网络中带能量收集的频谱感知和信息传输方法
CN103688585A (zh) 多射频拉远单元rru共小区的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938759B (zh) 求出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的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EP4270823A1 (en) Anti-interferenc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ss, an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1674126A (zh) 一种多频时分多址卫星通信系统复合型上行功率控制方法
CN101931475B (zh) 检测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的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2882567A (zh) 天线切换方法、装置和无线接入点
CN107204783A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03139894A (zh) 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4660458A (zh) 无线网络接收器
CN101189897A (zh) 改进无线通信的信道选择方法
US9544041B2 (en) Independent and concurrent automatic gain control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spectral intelligence
CN103795427B (zh) 无线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