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48410B - 支持天线分集机制的无线通信电路 - Google Patents

支持天线分集机制的无线通信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48410B
CN103248410B CN201210024532.XA CN201210024532A CN103248410B CN 103248410 B CN103248410 B CN 103248410B CN 201210024532 A CN201210024532 A CN 201210024532A CN 103248410 B CN103248410 B CN 1032484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circuit
control module
radio communication
col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2453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48410A (zh
Inventor
李宗轩
张仲尧
柳德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filed Critical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02453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484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48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84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484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84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支持天线分集机制的无线通信电路,用于控制具有多个天线的无线通信装置中的切换电路,该无线通信电路包含有:传收电路,用于接收和传送网络封包;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切换电路将传收电路在多个天线间进行切换,以使传收电路接收第一网络封包的序文区段;以及收信强度检测单元,用于在传收电路接收序文区段的过程中,分别测量该多个天线在各自的收信时段中的收信强度值;其中若这些天线的收信强度值皆小于一预设阈值,则控制模块会选择收信强度值最大的天线作为目标天线,并控制切换电路将传收电路耦接到选定的目标天线,以使传收电路利用目标天线接收第一网络封包中包含标头区段与数据承载区段在内的剩余部分。

Description

支持天线分集机制的无线通信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电路,尤指一种支持天线分集机制的无线通信电路。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无线通信电路的信号传输效果会受到所处环境的通道效应(channel effect)所影响,也常会因天线的摆放方向和位置的影响而降低。
采用单一天线的架构虽然硬件成本较低、信号收发的控制较简单,但却经常会因天线收信不佳而降低信号传输质量和数据传输速率。
已知的无线通信电路采用多天线架构来改善信号传输质量时,需要设置多套接收电路来分别处理不同天线所接收到的信号。这样的架构不仅硬件成本高,且会导致装置的体积变大,并不是很理想的解决方式。而且,无线信号的通道环境可能随时会有变化,若不能即时反应通道环境的变化,无线通信电路的收信质量和传输速度就会降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如何减轻或解决无线通信电路的天线收信质量不佳的问题,并有效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速度和对通道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实为业界有待解决的问题。
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电路的实施例,用于控制具有多个天线的一无线通信装置中的一切换电路。该无线通信电路包含有:一传收电路,用于接收和传送网络封包(network packet,网络数据包);一控制模块,耦接于该传收电路,用于控制该切换电路将该传收电路在该多个天线间进行切换,以使该传收电路接收一第一网络封包的序文区段(preamble,前导);以及一收信强度检测单元,耦接于该传收电路与该控制模块,用于在该传收电路接收该序文区段的过程中,分别测量该多个天线在各自的收信时段中的收信强度值;其中若该多个天线的收信强度值皆小于一预设阈值,则该控制模块会选择收信强度值最大的天线来作为目标天线,并控制该切换电路将该传收电路耦接到所选定的目标天线,以使该传收电路利用该目标天线来接收该第一网络封包中包含标头区段(header,报头)与数据承载区段(payload,有效载荷)在内的剩余部分。
前述实施例中的控制模块可逐封包重新选择要用来接收信号的天线,以依该无线通信装置所处的环境变化,动态调整该传收电路用来接收信号的天线,以获得较佳的信号接收效能。
前述实施例中的控制模块也可逐封包选择要用来传送信号的天线,以针对该无线通信装置所处环境的信号通道变化迅速做出反应,动态调整该传收电路用来发送信号的天线,以获得较佳的信号发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简化后的功能方块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天线分集方法的一实施例简化后的流程图。
图3为网络封包的一实施例简化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简化后的功能方块图。
图5为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简化后的功能方块图。
图6为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简化后的功能方块图。
图7为本发明选择用来检测网络封包的待机天线的方法的一实施例简化后的流程图。
图8为记录不同天线与不同封包源地址间的收信强度对应关系的一实施例简化后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相关图式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这些图式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流程步骤。
在说明书及后续的申请专利范围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元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同样的元件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本说明书及后续的申请专利范围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基准。在通篇说明书及后续的请求项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另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地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该第一装置可直接(包含通过电性连接或无线传输、光学传输等信号连接方式)连接于该第二装置,或通过其它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性或信号连接至该第二装置。
在此所使用的“及/或”的描述方式,包含所列举的其中之一或多个项目的任意组合。另外,除非本说明书中有特别指明,否则任何单数格的用语都同时包含复数格的涵义。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100简化后的功能方块图。无线通信装置100包含有无线通信电路110、切换电路120、天线130A和天线130B。其中,无线通信电路110包含有传收电路(transceiver)112、收信强度检测单元114、和控制模块116。
实作上,无线通信电路110中的传收电路112、收信强度检测单元114和控制模块116可整合在单一电路芯片中。在某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无线通信电路110和切换电路120整合成单一电路芯片。在应用上,无线通信装置100可以是各种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WLAN)装置,例如无线基地台(AP)或无线网卡,也可以是平板电脑、电子书、行动通信装置、智能型手机等各种具有无线传输能力的电子设备。
请参考图2,其所绘示为描述本发明的天线分集方法的一实施例简化后的流程图200。以下将搭配流程图200来进一步说明无线通信装置100的运作方式。
在开始接收网络封包前,无线通信电路110的控制模块116会选择某一天线作为待机天线,并控制切换电路120将传收电路112耦接到待机天线以检测网络封包。为方便说明起见,以下假设控制模块116会控制切换电路120将传收电路112耦接到天线130A以检测网络封包。
当传收电路112利用天线130A检测到如图3所绘示的网络封包300时,传收电路112会进行流程210,利用天线130A接收网络封包300的序文区段(preamble)310的一部分。
在传收电路112进行流程210的过程中,无线通信电路110中的收信强度检测单元114会进行流程220,测量天线130A在时段P1中的收信强度以产生收信强度值S1。收信强度值S1可以是天线130A在单位时间内的平均收信强度。
接着,无线通信电路110中的控制模块116会进行流程230,将对应于天线130A的收信强度值S1与预设阈值STH进行比较。
若控制模块116于流程230的判断结果是天线130A的收信强度值S1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STH,则控制模块116会跳到流程270,并直接选择 以天线130A作为目标天线,不进行天线切换流程240。接着,控制模块116会在流程280中控制切换电路120继续将传收电路112耦接于天线130A,以使传收电路112利用目标天线130A来接收网络封包300包含标头区段320与数据承载区段330在内的剩余部分。
反之,若控制模块116于流程230的判断结果是天线130A的收信强度值S1小于预设阈值STH,则控制模块116会进行流程240,控制切换电路120将传收电路112切换至天线130B。
接着,传收电路112会进行流程250,利用天线130B来接收网络封包300的序文区段310的另一部分。
在传收电路112进行流程250的过程中,收信强度检测单元114会进行流程260,测量天线130B在时段P2中的收信强度以产生收信强度值S2。收信强度值S2可以是天线130B在单位时间内的平均收信强度。实作上,前述的时段P2可以接续于时段P1,也可以与时段P1相间隔些许时间。另外,时段P1与时段P2两者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视需要而将某中之一的时间延长或缩短。
接下来,控制模块116会进行流程270,将天线130B的收信强度值S2与先前测得的天线130A的收信强度值S1进行比较,以决定出一目标天线。在一实施例中,若收信强度值S2小于收信强度值S1,控制模块116会选择以天线130A作为目标天线;而若收信强度值S2大于或等于收信强度值S1,则控制模块116会选择以天线130B作为目标天线。
在流程280中,控制模块116会控制切换电路120将传收电路112耦接到在流程270中所选定的目标天线,以使传收电路112利用该目标天线来接收网络封包300包含标头区段320与数据承载区段330在内的剩余部分。
之后,当无线通信电路110检测到下一个网络封包时,传收电路112和控制模块116会对该网络封包重复进行前述流程图200中的运作。换言之,无线通信电路110会逐封包重新选择要用来接收信号的天线。因此,控制模块116可依无线通信装置100所处的环境变化,动态调整传收电路112用来接收信号的天线,以获得较佳的信号接收效果。
此外,无线通信电路110也可以逐封包选择要用来传送信号的天线。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每当无线通信电路110要传送一网络封包给其它无线通信装置时,控制模块116会控制切换电路120将传收电路112耦接到最近一次被选来接收网络封包的天线,使传收电路112利用该天线来发送网络封包。
在另一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16会将最近若干次的天线选择结果记录下来。每当无线通信电路110要传送一网络封包给其它无线通信装置时,控制模块116会以在最近的多次网络封包接收运作中被选来接收网络封包次数较多的天线作为发送天线,并控制切换电路120将传收电路112耦接到该发送天线,使传收电路112利用该发送天线来发送网络封包。
在另一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16会将接收到的每一网络封包的源地址(例如源IP地址或是源MAC地址)和用来接收该网络封包的天线的对应关系记录下来。当无线通信电路110要传送一网络封包给特定源地址的无线通信装置时,控制模块116会以最近一次被选来接收来自该源地址的网络封包的天线作为发送天线,并控制切换电路120将传收电路112耦接到该发送天线,使传收电路112利用该发送天线来发送网络封包。如此一来,无线通信电路110便可通过同一天线与特定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网络封包的传输。
在另一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16会将接收到的每一网络封包的源地址(例如源IP地址或是源MAC地址)和用来接收该网络封包的天线的对应关系记录下来。当无线通信电路110要传送一网络封包给特定源地址的无 线通信装置时,控制模块116会以在最近的多次网络封包接收运作中,被选来接收来自该源地址的网络封包次数较多的天线作为发送天线,并控制切换电路120将传收电路112耦接到该发送天线,使传收电路112利用该发送天线来发送网络封包。如此一来,无线通信电路110便可利用多数决方式选择与特定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封包传输的天线。
通过采用前述的天线分集方法,控制模块116可针对无线通信装置100所处环境的信号通道变化迅速做出反应,动态调整传收电路112用来发送信号的天线,以获得较佳的信号发送效果。如此一来,便可降低外在环境变化造成无线通信装置100漏失封包的可能性,进而提升无线通信装置100的整体收发质量和传输速度。
前揭的双天线分集架构也可拓展至使用更多天线的应用中。以下将以图4到图6的实施例来做进一步说明。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400简化后的功能方块图。与图1的无线通信装置100相比,无线通信装置400中多增设了天线130C。在无线通信装置400中,无线通信电路110的传收电路112会同时使用两个天线(例如天线130C和130A,或是天线130C和130B)来接收网络封包,并将两个天线所接收到的封包信号进行合并运算,以进一步提升网络封包的接收质量。在无线通信装置400中,天线130C是传收电路112预设使用的天线。无线通信电路110的控制模块116可依据前述实施例的天线选择方式,控制切换电路120将天线130A和天线130B的其中之一耦接到传收电路112,以便与天线130C一起用来接收网络封包。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500简化后的功能方块图。如图5所示,无线通信装置500中设置有多个天线530A~530N,分别耦接于切换电路520。为方便说明起见,以下假设在开始接收网络封包300前,无线通信电路110的控制模块116会选择天线530A作为待机天线,并控制切换电路520将传收电路112耦接到天线530A,以检测网络封包。
当传收电路112利用天线530A检测到一网络封包300时,控制模块116会控制切换电路520将传收电路112在天线530A~530N间进行切换,以分别接收网络封包300的序文区段310的局部区段。在传收电路112接收网络封包300的序文区段310的过程中,无线通信电路110中的收信强度检测单元114会分别测量天线530A~530N在各自的收信时段中的收信强度值。
若天线530A~530N的收信强度值皆小于预设阈值STH,则控制模块116可选择收信强度值最大的天线来作为目标天线,并控制切换电路520将传收电路112耦接到所选定的目标天线,以使传收电路112利用该目标天线来接收网络封包300中包含标头区段320与数据承载区段330在内的剩余部分。
在收信强度检测单元114测量天线收信强度的过程中,倘若控制模块116发现某一天线的收信强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STH,则控制模块116可直接选择该天线作为目标天线,并控制切换电路520将传收电路112继续耦接于该目标天线,而省略后续的天线切换动作,以使传收电路112利用目标天线来接收网络封包的剩余部分。例如,若控制模块116检知天线530A的收信强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STH,则控制模块116可直接选择天线530A作为目标天线,并控制切换电路520将传收电路112继续耦接于该目标天线,而省略后续的天线切换动作,以使传收电路112利用天线530A来接收网络封包的剩余部分。
或者,控制模块116也可从天线530A~530N中选出收信强度值较大的多个天线作为目标天线,以使传收电路112同时利用选定的多个天线来共同接收网络封包的剩余部分,以进一步提升信号接收质量。
与前述的实施例类似,无线通信装置500中的无线通信电路110可逐封包重新选择要用来接收信号的天线,也可以逐封包选择要用来传送信号的天线。前述实施例中动态选择天线的优点,同样适用于图5的实施例。
图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600简化后的功能方块图。如图6所示,无线通信装置600包含由多个天线630A~630N组成的第一天线组,以及由多个天线632A~632N组成的第二天线组。无线通信装置600中的切换电路620则包含有多个切换器622A~622N,分别用于选择性地耦接于第一天线组的其中一天线或第二天线组的其中一天线。例如,切换器622A可选择性地耦接于天线630A或天线632A;切换器622B可选择性地耦接于天线630B或天线632B;切换器622N可选择性地耦接于天线630N或天线632N。
为方便说明起见,以下假设在开始接收网络封包前,无线通信电路110的控制模块116会选择天线630A作为待机天线,并控制切换电路620的切换器622A将传收电路112耦接到天线630A,以检测网络封包。
当传收电路112利用天线630A检测到如图3所绘示的网络封包300时,控制模块116会控制切换电路620中的切换器622A~622N分别将天线630A~630N耦接于传收电路112,以使传收电路112利用天线630A~630N的组合来接收网络封包300的序文区段310的一部分。同时,收信强度检测单元114会在时段P1中分别测量天线630A~630N的个别收信强度,并产生对应的多个收信强度值。为方便说明,在此假设天线630A的收信强度值为SA1、天线630B的收信强度值为SB1、...、天线630N的收信强度值为SN1。
接着,控制模块116会控制切换电路620中的切换器622A~622N分别将天线632A~632N耦接于传收电路112,以使传收电路112利用天线632A~632N的组合来接收网络封包300的序文区段310的另一部分。同时,收信强度检测单元114会在时段P2中分别测量天线632A~632N的个别收信强度,并产生对应的多个收信强度值。为方便说明,在此假设天线632A的收信强度值为SA2、天线632B的收信强度值为SB2、...、天线632N的收信强度值为SN2。
控制模块116会依据收信强度检测单元114的测量结果,从天线630A~630N和天线632A~632N中选出多个目标天线,以使传收电路112利用选定的多个目标天线来接收网络封包300中包含标头区段320与数据承载区段330在内的剩余部分,并将各目标天线收到的信号进行合并运算,以进一步提升收信质量。
在一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16会对各切换器对应的两个天线的收信强度值进行比较,并将收信强度值较大的天线选为目标天线。例如,若SA1大于SA2,则控制模块116会将天线630A选为目标天线之一。若SB1大于SB2,则控制模块116会将天线630B选为目标天线之一。若SN1小于SN2,则控制模块116会将天线632N选为目标天线之一。因此,控制模块116每次选定的多个目标天线可能会同时包含第一天线组中的部分天线和第二天线组中的部分天线。
在另一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16会选择收信强度值总和较大的天线组中的所有天线作为目标天线。例如,若第一天线组的收信强度值SA1、SB1、...、和SN1的总和大于第二天线组的收信强度值SA2、SB2、...、和SN2的总和,则控制模块116会将第一天线组中的天线630A~630N都选为目标天线。反之,若收信强度值SA1、SB1、...、和SN1的总和小于收信强度值SA2、SB2、...、和SN2的总和,则控制模块116会选择第二天线组中的天线632A~632N作为目标天线。换言之,控制模块116在本实施例中只会选择同一天线组中的天线来作为目标天线。
在另一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16会对各切换器对应的两个天线的收信强度值进行比较,并依比较结果的多数决选择某一天线组中的所有天线作为目标天线。例如,在收信强度值两两配对比较的基础上,若第一天线组中有P个收信强度值大于第二天线组中的对应收信强度值,而第二天线组中有Q个收信强度值大于第一天线组中的对应收信强度值,且P大于Q,则控制模块116会将第一天线组中的天线630A~630N都选为目标天线。反之若P小于Q,则控制模块116会选择第二天线组中的天线632A~632N 作为目标天线。换言之,控制模块116在本实施例中也只会选择同一天线组中的天线来作为目标天线。
前述两种以天线组为基础的目标天线选择方式的实施例,可降低控制模块116控制切换电路620的复杂度,例如,控制模块116用来控制切换电路620运作的控制信号只需要1个位元即可。
无线通信装置600中的无线通信电路110可利用前述实施例的概念,逐封包重新选择要用来接收信号的天线,也可以逐封包选择要用来传送信号的天线。前述实施例中动态选择天线的优点,在图6的实施例中也都适用。
如前所述,在无线通信电路110没有接收网络封包的待机时段,无线通信电路110的控制模块116会选择某一天线作为待机天线,以检测网络封包。实作上,控制模块116可依据前述收信强度检测单元114的测量结果来选择待机天线。例如,图7为描述本发明选择用来检测网络封包的待机天线的方法的一实施例简化后的流程图700。
在流程710中,收信强度检测单元114会依据前述实施例的方式测量各天线对于不同封包源地址的封包收信强度值。
在流程720中,控制模块116会依据收信强度检测单元114的测量结果,建立不同天线与不同封包源地址间的收信强度对应关系。例如,图8中的对应表800是控制模块116记录不同天线与不同封包源地址间的收信强度对应关系的一实施例简化后的示意图。在对应表800中,某一天线所属的数据域(column)与某一封包源地址所属的数据列(row)的交叉位置中所记录的值,代表该天线对于该源地址的封包收信强度值。例如,S1A代表天线A(例如前述的天线130A、530A、或630A)对于源地址1的封包收信强度值、S2B代表天线B(例如前述的天线130B、530B、或630B) 对于源地址2的封包收信强度值、SKC则代表天线C(例如前述的天线130C、530C、或630C)对于源地址K的封包收信强度值。
在流程730中,控制模块116会从前述的收信强度对应关系(例如对应表800)中,选择最小的收信强度所对应的封包源地址作为目标源地址。例如,假设收信强度值S2B是对应表800中最小的收信强度值,则控制模块116会选择S2B所对应的封包源地址2作为目标源地址。
接着,在流程740中,控制模块116会选择对选定的目标源地址具有最大收信强度的天线作为待机天线。例如,假设在封包源地址2所属的数据列中,所记录的最大收信强度值为S2C,则当无线通信电路110没有收发封包时,控制模块116便会选择天线C作为待机天线,并控制切换电路将传收电路112耦接到天线C,以检测网络封包。
通过前述的待机天线选择方式,可无线通信装置有效改善前揭各无线通信装置在待机时段中的封包检测能力,降低封包漏失的机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无线通信电路,用于控制具有多个天线的一无线通信装置中的一切换电路,所述无线通信电路包含有:
一传收电路,用于接收和传送网络封包;
一控制模块,耦接于所述传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切换电路将所述传收电路在所述多个天线间进行切换,以使所述传收电路接收一第一网络封包的序文区段;以及
一收信强度检测单元,耦接于所述传收电路与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传收电路接收所述序文区段的过程中,分别测量所述多个天线在各自的收信时段中的收信强度值;
其中,当所述多个天线的收信强度值皆小于一预设阈值时,则所述控制模块会选择收信强度值最大的天线来作为目标天线,并控制所述切换电路将所述传收电路耦接到所选定的目标天线,以使所述传收电路利用所述目标天线来接收所述第一网络封包中包含标头区段与数据承载区段在内的剩余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电路,其中,当所述多个天线中的一第一天线的收信强度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直接以所述第一天线作为目标天线,且所述控制模块将停止所述传收电路在所述多个天线间进行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电路,其中,所述控制模块会逐封包重新选择要用来接收信号的天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电路,其中,所述控制模块会逐封包选择要用来传送信号的天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电路,其中,所述控制模块会控制所述切换电路将所述传收电路耦接到最近一次被选来接收网络封包的天线,使所述传收电路利用所述天线来发送网络封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电路,其中,所述控制模块会以在最近的多次网络封包接收运作中被选来接收网络封包次数较多的天线作为发送天线,并控制所述切换电路将所述传收电路耦接到所述发送天线,使所述传收电路利用所述发送天线来发送网络封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电路,其中,当要传送一第二网络封包给一目标源地址的无线通信装置时,所述控制模块会以最近一次被选来接收来自所述目标源地址的网络封包的天线作为发送天线,并控制所述切换电路将所述传收电路耦接到所述发送天线,使所述传收电路利用所述发送天线来发送所述第二网络封包。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电路,其中,当要传送一第二网络封包给一目标源地址的无线通信装置时,所述控制模块会以在最近的多次网络封包接收运作中,被选来接收来自所述目标源地址的网络封包次数较多的天线作为发送天线,并控制所述切换电路将所述传收电路耦接到所述发送天线,使所述传收电路利用所述发送天线来发送所述第二网络封包。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电路,其中,所述传收电路还耦接于一预设天线,且所述传收电路会同时使用所述预设天线与所述控制模块选择的所述目标天线来接收网络封包,并将两个天线所接收到的封包信号进行合并运算。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电路,其中,所述控制模块会依据所述收信强度检测单元的测量结果,从所述多个天线中选出多个目标天线,并控制所述切换电路将所述传收电路同时耦接到选定的多个目标天线,使所述传收电路利用选定的多个目标天线来接收所述第一网络封包中包含标头区段与数据承载区段在内的剩余部分,并将所述目标天线收到的信号进行合并运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通信电路,其中,所述多个天线分成一第一天线组及一第二天线组,且所述切换电路包含有多个切换器,分别用于选择性地耦接于所述第一天线组的其中一天线或所述第二天线组的其中一天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电路,其中,所述控制模块会控制所述多个切换器分别将所述第一天线组的天线耦接于所述传收电路,以使所述传收电路利用所述第一天线组的天线来接收所述第一网络封包的序文区段的一部分,且所述控制模块之后还会控制所述多个切换器分别将所述第二天线组的天线耦接于所述传收电路,以使所述传收电路利用所述第二天线组的天线来接收所述第一网络封包的序文区段的另一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电路,其中,所述控制模块会对各切换器对应的两个天线的收信强度值进行比较,并将收信强度值较大的天线选为目标天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电路,其中,当所述第一天线组的收信强度值的总和大于所述第二天线组的收信强度值的总和时,则所述控制模块会将所述第一天线组中的所有天线都选为目标天线。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电路,其中,当所述第一天线组中有P个收信强度值大于所述第二天线组中的对应收信强度值,而所述第二天线组中有Q个收信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天线组中的对应收信强度值时,且P大于Q,则所述控制模块会将所述第一天线组中的所有天线都选为目标天线。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电路,其中,所述控制模块会依据所述收信强度检测单元的测量结果,建立不同天线与不同封包源地址间的收信强度对应关系,并从中选择最小的收信强度所对应的封包源地址作为目标源地址,且所述控制模块会从所述多个天线中选择对所述目标源地址具有最大收信强度的天线作为待机天线,以检测网络封包。
CN201210024532.XA 2012-02-03 2012-02-03 支持天线分集机制的无线通信电路 Active CN1032484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24532.XA CN103248410B (zh) 2012-02-03 2012-02-03 支持天线分集机制的无线通信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24532.XA CN103248410B (zh) 2012-02-03 2012-02-03 支持天线分集机制的无线通信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48410A CN103248410A (zh) 2013-08-14
CN103248410B true CN103248410B (zh) 2017-04-12

Family

ID=48927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24532.XA Active CN103248410B (zh) 2012-02-03 2012-02-03 支持天线分集机制的无线通信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484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67553B (zh) * 2014-01-07 2017-11-28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分集机制与波束成型机制的共存控制方法及介质
CN106408688B (zh) * 2015-07-27 2021-05-18 法雷奥舒适驾驶助手公司 对轮询识别中身份编码识别的改进
CN105978601A (zh) * 2016-07-04 2016-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方法及接收装置、终端
CN107733512A (zh) * 2016-08-10 2018-02-23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装置、无线网络传输系统与其方法
CN106252838A (zh) * 2016-08-26 2016-12-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辅助天线设置方法、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手机
CN107994937A (zh) * 2016-10-27 2018-05-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6712800A (zh) * 2017-01-20 2017-05-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Wifi天线组件和终端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66744A1 (en) * 1998-06-13 1999-12-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ower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883134A (zh) * 2003-06-30 2006-12-20 扎班纳数字资金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接收天线分集转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56451A (zh) * 2006-04-15 2007-10-17 兰州大学电子技术开发应用研究所 用定向天线实现多波束智能天线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66744A1 (en) * 1998-06-13 1999-12-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ower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883134A (zh) * 2003-06-30 2006-12-20 扎班纳数字资金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接收天线分集转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56451A (zh) * 2006-04-15 2007-10-17 兰州大学电子技术开发应用研究所 用定向天线实现多波束智能天线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48410A (zh) 2013-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48410B (zh) 支持天线分集机制的无线通信电路
CN109088643B (zh) 射频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2404015B (zh) 天线匹配结构、天线匹配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终端
CN1750431B (zh) 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US8964737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rcuit supporting antenna diversity
US6370369B1 (en) Network device and method employing omni-directional and directional antennas
CN100372263C (zh) 天线选择系统和方法以及使用其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CN100356700C (zh) 用于监视移动站天线状态的装置及方法
US20080151832A1 (en) Suppression of interferences between cells
EP2596436B1 (en) Switched application processor apparatus for cellular devices
JP3913575B2 (ja) 無線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空間パス制御方法および空間パス制御プログラム
JP3939165B2 (ja) 無線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空間パス制御方法および空間パス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1997565A (zh) 用于无线电装置中自适应阻抗匹配的匹配电路
EP3618301B1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forming beam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7094970A1 (en) Antenna system having receiver antenna diversity and configurable transmission antenna and method of management thereof
US20100203842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U73947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testing overall and individual antennas of a switched space diversity receiver
KR101574103B1 (ko)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채널 액세스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0477577C (zh) 干扰判定方法和终端装置
JP2006287669A (ja) 無線通信装置
CN106033977B (zh) 电子设备和该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7204783A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方法和装置
JP2012075043A (ja)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装置
CN112218311B (zh) 提升网状网络整体传输速率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1938759B (zh) 求出无线信道的电场强度的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