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8447A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前同步码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前同步码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38447A
CN101938447A CN2010102502235A CN201010250223A CN101938447A CN 101938447 A CN101938447 A CN 101938447A CN 2010102502235 A CN2010102502235 A CN 2010102502235A CN 201010250223 A CN201010250223 A CN 201010250223A CN 101938447 A CN101938447 A CN 1019384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amble
sub
sequence
frequency band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502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38447B (zh
Inventor
林治雨
朴圣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9012685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618075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384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84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384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84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14Peak power aspects
    • H04L27/262Reduction thereof by selection of pilot symb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14Peak power aspects
    • H04L27/2615Reduction thereof using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降低辅助高级(SA)前同步码的峰均功率比(PAPR)的装置及方法。用于发送SA前同步码的方法包括:根据要用于发送信息的频带来确定以子块为单位构成的SA前同步码;考虑频带、段标识符、发送SA前同步码的天线数量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用于降低SA前同步码的PAPR的序列;使用所确定的序列来更新SA前同步码;并且向接收端发送经更新的SA前同步码。

Description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前同步码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的前同步码。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无线通信系统中降低辅助高级(Secondary Advanced,SA)前同步码的峰均功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PARR)用以区分小区标识符(ID)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已经提出许多无线通信技术作为提供高速移动通信的候选。在这些无线通信技术当中,OFDM方案目前被认为是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OFDM方案是使用多个载波来传输数据的方案。然而,在使用OFDM方案的情况中,由于发送端通过多个子载波发送一个数据流,因此在发送端存在高PARR特性的问题。
在使用OFDM方案的情况中,基站(BS)向移动台(MS)发送用于时间同步的同步信道和BS标识符。这里,同步信道被称作前同步码。
通过从BS接收的同步信道,MS可以获得与BS的时间同步,并且区分出该MS所属的BS。例如,采用OFDM技术的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6m标准利用主高级(Primary Advanced,PA)前同步码和SA前同步码。在此,PA前同步码用于时间同步,SA前同步码用于BS标识符。
在如上所述BS发送用于BS的时间同步和BS标识符的SA前同步码的情况中,BS将构成所述前同步码的序列转换为OFDM码元并且发送该OFDM码元。因此,存在由BS发送的SA前同步码的PAPR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方面至少解决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且至少提供下面描述的优点。从而,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降低辅助高级(SA)前同步码的峰均功率比(PAPR)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设计用来降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SA前同步码的PAPR的块覆盖序列(Block Cover Sequence,BCS)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应用脉冲丢弃(Tone Dropping)的情况下设计用于降低SA前同步码的PAPR的BCS的装置和方法。
通过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前同步码的装置及方法来实现上述方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SA前同步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要用于发送信息的频带确定以子块为单位构成的SA前同步码;考虑频带、段标识符(ID)、发送SA前同步码的天线数量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用于降低该SA前同步码的PAPR的序列;使用所确定的序列来更新所述SA前同步码;向接收端发送经更新的SA前同步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SA前同步码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前同步码生成器、序列生成器、控制器和发送器。所述前同步码生成器根据要用于发送信息的频带确定以子块为单位构成的SA前同步码。所述序列发送器考虑频带、段ID、发送SA前同步码的天线数量中的至少一个,而确定用于降低该SA前同步码的PAPR的序列。所述控制器使用所确定的序列来更新所述SA前同步码。所述发送器向接收端发送经更新的SA前同步码。
从下面结合公开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方面、优点和显著特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辅助高级(SA)前同步码的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使用脉冲丢弃(TD)的情况下的SA前同步码的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根据发明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SA前同步码的过程的流程图;和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发送SA前同步码的发送端的结构的图。
贯穿附图,应当注意:相同的参考数字被用于描述相同或者类似的单元、特征和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下面参考附图的说明以帮助充分理解由权利要求及其等效内容定义的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其包括各种特定细节以帮助理解,而这些将被认为仅仅是示例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在此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明,省略了对公知的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在以下说明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词汇不限于字面含义,而是仅仅被发明者使用来使得能够清楚和一致地理解本发明。因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清楚的是:提供下面对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描述是仅仅出于例证的目的,而不是出于限制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内容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单数形式也包含了复数形式的理解,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因而,例如,“一个组件表面”的理解也包括一个或多个这样的表面的理解。
通过术语“基本上”,表示所列举的特性、参数或值不需要精确地得到,而是包括例如容差、测量误差、测量精确度限制和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他因素的偏离或变化都可能发生,而不影响这些特性期望提供的效果。
下面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降低辅助高级(SA)前同步码的峰均功率比(PAPR)的技术。
以下描述基于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6m标准的假设,但是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同样适用于其他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无线通信系统。
以下描述基于以下假设:无线通信系统在使用5MHz的频带的情况下使用尺寸为512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在使用10MHz的频带的情况下使用尺寸为1024的FFT,在使用20MHz的频带的情况下使用尺寸为2048的FFT。因此,以下描述中,FFT尺寸对应特定频带。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SA前同步码的结构的图。
参考图1,在FFT尺寸为512的情况下,SA前同步码100由8个子块组成(a、b、c、d、e、f、g和h)。其中,每个子块由二进制序列或四进制序列构成。例如,在每个子块由二进制序列构成的情况下,二进制序列长度可为18。另一个例子,在每个子块由四进制序列构成的情况下,子块可由调制码元组成,其通过以四相移键控(QPSK)调制方案调制二进制序列来获得。
在FFT尺寸扩大的情况下,通过迭代SA前同步码100的8个子块来构成要在尺寸扩大了的FFT中使用的SA前同步码。也就是说,在频带扩展的情况下,通过对用在5MHz的SA前同步码100的子块进行迭代来构成要用于经扩展的频带的SA前同步码。例如,在FFT尺寸扩大到1024的情况下,通过对用在尺寸为512的FFT中的前同步码100的8个子块迭代一次来构成SA前同步码110。对于另一个例子,在FFT尺寸扩大到2048的情况下,通过对用在尺寸为512的FFT中的SA前同步码100的8个子块迭代三次来构成SA前同步码120。
如上所述,通过迭代子块来构成SA前同步码。在这种情况下,发送端设计用于降低其子块被迭代的SA前同步码的峰均功率比(PAPR)的块覆盖序列(BCS),并且将设计的BCS应用于该SA前同步码。在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BCS的每个比特被应用到组成SA前同步码的每个子块。因此,在具有5MHz带宽的SA前同步码由8个子块组成的情况下,BCS由8比特构成。并且,在具有10MHz带宽的SA前同步码由16个子块组成的情况下,BCS由16比特构成。在具有20MHz带宽的SA前同步码由32个子块组成的情况下,BCS由32比特构成。
考虑FFT尺寸、段标识符(ID)和发送SA前同步码的天线数量,BCS由如下表1所示设计。
表1
Figure BSA00000225446100051
表1示出了BCS的十六进制表示法。例如,在FFT尺寸为512、段ID为0、使用一个天线发送SA前同步码的情况下,SA前同步码的BCS十六进制表示为“00”。这里,十六进制“00”也可以表达为二进制“00000000”。此时,发送端将每个BCS比特用于构成SA前同步码的每个子块。例如,BCS的第一比特‘0’应用于构成在尺寸为512的FFT中使用的SA前同步码的子块‘a’,第二比特‘0’应用于子块‘b’,第三比特‘0’应用于子块‘c’,等等,因此,发送端按顺序将BCS的每个比特应用于构成SA前同步码的每个子块。
在子块由二进制序列构成的情况下,发送端将构成SA前同步码的每个子块的序列值和BCS的比特值当中的‘0’转换为‘1’,并将‘1’转换为‘-1’。之后,发送端将构成SA前同步码的每个子块的经转换的序列值乘以SA前同步码的BCS的经转换的比特值来更新SA前同步码,从而降低SA前同步码的PAPR。
另一方面,在子块由四进制序列构成的情况下,发送端将SA前同步码的BCS的每个比特应用于构成SA前同步码的每个子块来更新SA前同步码,从而降低SA前同步码的PAPR。
通过使用脉冲丢弃(TD),无线通信系统可在不同的频带上维持相同的子载波间隔。
通常,FFT尺寸呈两倍增长。也就是说,FFT尺寸从‘512’增加到‘1024’,并从‘1024’增加到‘2048’。
因此,无线通信系统在使用尺寸为512的FFT和5MHz频带时与使用尺寸为1024的FFT和10MHz频带时可维持相同的子载波间隔。
然而,在使用8.75MHz的频带的情况下,发送端不能使用尺寸为1024的FFT在8.75MHz的频带以与在使用5MHz或10MHz的频带时相同的子载波间隔发送信息。但是,通过TD方案,发送端可以在8.75MHz的频带使用与在使用5MHz或10MHz的频带时相同的子载波间隔发送信息。例如,由于使用8.75MHz的频带的发送端在10MHz仅发送除了其他频带之外的8.75MHz频带的信息,所以发送端可以具有与在使用10MHz频带时相同的子载波间隔。也就是说,通过在用于信息传输的FFT中仅仅将信息映射到对应于8.75MHz的频带的部分,发送端可以具有与在使用10MHz的频带时相同的子载波间隔。
如上所述,在使用TD的情况下,为了进行BS识别,发送端可以利用如上面图1构成的SA前同步码。例如,在所使用的频带等于或者大于5MHz且小于10MHz的情况下,发送端使用具有尺寸为512的FFT的SA前同步码100。同样,在所使用的频带等于或者大于10MHz且小于20MHz的情况下,发送端使用尺寸为1024的FFT的SA前同步码110。在这种情况下,为降低SA前同步码110的PAPR,发送端可使用上表1中设计的BCS。
另一个例子,在使用TD的情况下,发送端可利用下面图2构成的SA前同步码。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TD的情况下的SA前同步码的结构的图。
参考图2,在FFT尺寸为512的情况下,SA前同步码200由8个子块构成(a、b、c、d、e、f、g和h)。其中,每个子块由一个二进制序列或者四进制序列组成。例如,在每个子块由二进制序列组成的情况下,二进制序列长度可为18。另一个例子,在每个子块由四进制序列组成的情况下,可由通过以QPSK调制方案调制二进制序列得到的调制码元构成子块。
在通过TD使用大于5MHz且小于10MHz的频带的情况下,通过按顺序以直流(DC)为中心从两端丢弃一定数量子块来构成SA前同步码,该数量与在尺寸为1024的FFT中使用的第二SA前同步码210中的相应频带的尺寸相同。然而,也可以通过以子块为单位扩展低参考频带的SA前同步码的形式、或者通过以子块为单位丢弃高参考频带的SA前同步码的形式来表达具有应用TD的频带的SA前同步码。更详细地,可以通过在尺寸为512的FFT中使用的第一SA前同步码200中以子块为单位以DC为中心扩展两端的形式、或者通过在尺寸为1024的FFT中使用的第二SA前同步码210中以DC为中心丢弃两端的子块的形式表达频带大于5MHz且小于10MHz的使用TD的SA前同步码。在以下描述中,参照基于第一SA前同步码200以子块为单位扩展的形式进行表达,但是该表达与基于第二SA前同步码210以子块为单位丢弃的形式的表达相同。例如,在频带大于5MHz且等于或者小于6.25MHz的情况下,通过向第一SA前同步码200的两端的每一端增加一个子块来构成SA前同步码202。另一个例子,在频带大于6.25MHz且等于或者小于7.5MHz的情况下,通过向第一SA前同步码200的两端的每一端增加两个子块来构成SA前同步码204。再一个例子,在频带大于7.5MHz且小于10MHz的情况下,通过向第一SA前同步码200的两端的每一端增加三个子块来构成SA前同步码206。
在FFT尺寸为1024的情况下,通过迭代构成第一SA前同步码200的8个子块一次来构成第二SA前同步码210。
在通过TD使用频带大于10MHz且小于20MHz的情况下,通过按顺序从以DC为中心的两端丢弃与在尺寸为2048的FFT中使用的第三SA前同步码220中的相应频带的尺寸一样多的子块来构成SA前同步码。在以下描述中,基于第二SA前同步码210以子块为单位扩展进行表达,但是该表达与基于第三SA前同步码220以子块为单位丢弃的表达相同。例如,在频带大于10MHz且等于或者小于11.25MHz的情况下,通过向第二SA前同步码210的两端的每一端增加一个子块来构成SA前同步码。
在FFT尺寸为2048的情况下,通过迭代构成第一SA前同步码200的8个子块三次来构成第三SA前同步码220。
在本发明的前述示范性实施例中,在使用TD的情况下,通过以两个子块为单位进行扩展来构成SA前同步码,因此,以1.25MHz为单位扩展频带。因而,具有1.25MHz的单位的频带使用相同的SA前同步码。更详细地,在使用7MHz频带的情况下,大于6.25MHz且等于或小于7.5MHz的频带使用与7MHz频带相同的SA前同步码204。
如上所述,在使用TD的情况下,以子块为单位丢弃SA前同步码。此时,SA前同步码可表示为基于低参考SA前同步码以子块为单位扩展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发送端设计用于降低SA前同步码的PAPR的BCS,并且将设计的BCS用于SA前同步码。也就是说,发送端将BCS的每个比特应用于构成SA前同步码的每个子块。因此,在使用TD的情况下,通过以两个子块为单位进行扩展来设计BCS。例如,在5MHz的频带的SA前同步码200的BCS由8比特组成的情况下,用在大于5MHz且等于或者小于6.25MHz的频带中的SA前同步码202的BCS由10比特构成。同样,用在大于6.25MHz且等于或者小于7.5MHz的频带的SA前同步码204的BCS由12比特构成。而且,用在大于7.5MHz且小于10MHz的频带的SA前同步码206的BCS由14比特构成。
如上所述,在使用TD的情况下,根据所使用的频带,BCS可由10比特、12比特或者14比特构成。但是,如下面表2所示,BCS由16比特来表达。因此,对于除了根据所使用频带而构成BCS本身的比特(例如10比特、12比特或者14比特)之外的其余比特,BCS被设置为二进制值0。
另一个例子,在小于20MHz的频带使用TD的情况下,使用上述的相同的方法BCS被扩展并且由18比特、20比特、22比特、24比特、26比特、28比特或者30比特构成。但是,如下面表2所示,BCS由32比特来表达。因此,对于除了根据所使用频带构成BCS本身的比特(例如18比特、20比特、22比特、24比特、26比特、28比特或者30比特)之外的其余比特,BCS被设置为二进制值0。
在使用TD的情况下,考虑到带宽(BW)、段ID和发送SA前同步码的天线数量,如下表2所示设计BCS。
表2
Figure BSA00000225446100091
Figure BSA00000225446100101
Figure BSA00000225446100111
表2示出了BCS的十六进制表示法。例如,在所使用的BW为6.25MHz、段ID为0、通过使用一个天线发送SA前同步码的情况下,SA前同步码的BCS十六进制表示为0AA0。这里,十六进制0AA0可以表示为二进制0000 1010 1010 0000。
在前述示范性实施例中,发送端将新设计的BCS应用于通过TD方式扩展的SA前同步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根据发送SA前同步码的BW或者用于数据发送的子块的数量,发送端可以从上面表2中设计的BCS中有选择地使用BCS。例如,在使用频带为10MHz而发送SA前同步码的BW为6.25MHz的情况下,发送端可以使用6.25MHz的BCS。另一个例子,在使用频带为10MHz而发送SA前同步码的子块数量与对应6.25MHz的子块数量相同的情况下,发送端可以使用6.25MHz的BCS。
下面对用于通过BCS降低SA前同步码的PAPR和在发送端发送SA前同步码的示范性方法进行描述。
图3是图示根据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SA前同步码的过程的流程图。
参考图3,在步骤301中,发送端根据用于发送信息的频带确定SA前同步码的序列。例如,如图1所示,发送端将构成5MHz频带的SA前同步码的子块进行迭代来生成对应频带的SA前同步码。另一个例子,如图2所示,发送端可以通过应用TD在以频带的DC为中心的SA前同步码的两端丢弃子块来生成对应频带的SA前同步码。
在确定SA前同步码序列之后,发送端进行到步骤303并且识别FFT尺寸、段ID和发送SA前同步码的天线数量。这里,FFT尺寸对应于特定的频带。
此后,发送端进行到步骤305并确定是否使用TD。
在已经使用TD的情况下,发送端进行到步骤307并且考虑到FFT尺寸、段ID和发送SA前同步码的天线数量,从上面表2构成的BCS表中选择用于降低SA前同步码的PAPR的BCS。
另一方面,在没有使用TD的情况下,发送端进行到步骤313并且考虑到FFT尺寸、段ID和发送SA前同步码的天线数量,从上面表1构成的BCS表中选择用于降低SA前同步码的PAPR的BCS。
在选择SA前同步码的BCS后,发送端进行到步骤309并将构成BCS的每个比特应用到构成SA前同步码的每个子块。例如,如果假设频带为5MHz,段ID为0,且使用一个天线发送的SA前同步码由8个子块(a、b、c、d、e、f、g和h)构成,则BCS具有二进制值11011110。此时,发送端按顺序将BCS的每个比特应用于构成SA前同步码的每个子块。也就是说,发送端将BCS的第一比特1应用于构成SA前同步码的一个子块a,将第二比特1应用到子块b,将第三比特0应用到子块c,等等。
将BCS应用到SA前同步码之后,发送端进行到步骤311并且将应用BCS的SA前同步码发送到接收端。
此后,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发送端终止过程。
在本发明的前述示范性实施例中,考虑到FFT尺寸、段ID和发送SA前同步码的天线数量,发送端选择用于降低SA前同步码的PAPR的BCS。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示范性实施例,考虑到发送SA前同步码的BW、段ID和发送SA前同步码的天线数量,发送端可选择用于降低SA前同步码的PAPR的BCS。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考虑到发送的SA前同步码的子块的数目、段ID和发送SA前同步码的天线数量,发送端可选择用于降低SA前同步码的PAPR的BCS。
在上述将BCS的每个比特应用到构成SA前同步码的每个子块的情况下,发送端将构成SA前同步码的每个子块的序列值和BCS的比特值当中的0转换为1,并将1转换为-1。此后,发送端将SA前同步码的每个子块的经转换的序列值乘以SA前同步码的BCS的经转换的比特值来更新SA前同步码,从而降低SA前同步码的PAPR。
以下描述用于通过BCS降低SA前同步码的PAPR并发送SA前同步码的示范性发送端。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发送SA前同步码的发送端的结构图。
参考图4,发送端包括双工器400、接收器410、控制器420和发送器430。
根据双工方案,双工器400通过天线发送从发送器430提供的发送信号,并且向接收器410提供来自天线的接收信号。
接收器410包括射频(RF)处理器411、模数转换器(ADC)413、OFDM解调器415和解码器417。
RF处理器411将从双工器400提供的RF信号转换为基带模拟信号。ADC 413将从RF处理器411提供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采样数据。
OFDM解调器415通过傅立叶变换(FT)将从ADC 413提供的时域采样数据转换为频域数据。例如,OFDM解调器415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将时域采样数据转换为频域数据。
解码器417根据调制级别(即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级别)解调和解码从OFDM解调器415提供的信号。
控制器420控制发送端的一般操作和控制信息发送。例如,控制器420控制将从BCS生成器424提供的BCS应用于从前同步码生成器422生成的SA前同步码。在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控制器420将构成BCS的每个比特应用于构成SA前同步码的每个子块。例如,假设在频带是5MHz、段ID为0、使用一个天线发送的SA前同步码由8个子块(a、b、c、d、e、f、g和h)组成的情况下,BCS具有二进制值00000000。此时,控制器420按顺序将BCS的每个比特应用到构成SA前同步码的每个子块,像将BCS的第一比特0应用于构成SA前同步码的子块a,将第二比特0应用到子块b,将第三比特0应用到子块c。
在控制器420将BCS的每个比特应用到构成SA前同步码的每个子块的情况下,控制器420将构成SA前同步码的每个子块的序列值和BCS的比特值当中的0转换为1,并将1转换为-1。此后,控制器420将SA前同步码的每个子块的经转换的序列值乘以SA前同步码的BCS的经转换的比特值来更新SA前同步码,从而降低SA前同步码的PAPR。
前同步码生成器422生成PA前同步码用于与接收端的时间同步,生成SA前同步码用于其自身识别。例如,如图1所示,前同步码生成器422将构成5MHz频带的SA前同步码的子块进行迭代来生成相应频带的SA前同步码。另一个例子,如图2所示,前同步码生成器422可以通过应用TD在以频带的DC为中心的SA前同步码的两端丢弃子块来生成对应频带的SA前同步码。此时,前同步码生成器422从存储单元426接收构成SA前同步码的子块信息。这里,FFT尺寸与特定的频带对应。
考虑到FFT尺寸、段ID、发送SA前同步码的天线数量,BCS生成器424在从存储单元426提供的BCS表中包含的BCS当中为在前同步码生成器422中生成的SA前同步码选择BCS。例如,在没有使用TD的情况下,考虑到FFT尺寸、段ID、发送SA前同步码的天线数量,BCS生成器424从上面表1中构造的BCS表中选择用于降低SA前同步码的PAPR的BCS。这里,FFT尺寸与特定频带对应。
另一方面,在使用TD的情况下,考虑到FFT尺寸、段ID、发送SA前同步码的天线数量,BCS生成器424从上面表2中构造的BCS表中选择用于降低SA前同步码的PAPR的BCS。
存储单元426存储用于生成SA前同步码的子块信息和BCS表。
发送器430包括编码器431、OFDM调制器433、数模转换器(DAC)435和RF处理器437。
编码器431根据相应的调制级别(即MCS级别)来编码和调制发送信号或者控制信息。例如,编码器431根据相应的调制级别(即MCS级别)对从控制器420提供的应用BCS的SA前同步码进行编码和调制。
OFDM调制器433通过逆傅立叶变换(IFT)将从编码器431提供的频域数据转换为时域采样数据(即OFDM码元)。例如,OFDM调制器433通过逆快速傅立叶变换(IFFT)将频域数据转换为时域采样数据(即OFDM码元)。
DAC 435将从OFDM调制器433提供的采样数据转换为模拟信号。RF处理器437将从DAC 433提供的基带模拟信号转换为RF信号。
在前述示范性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系统可以通过TD在不同的频带维持相同的子载波间隔。此时,子载波间隔的逆序数(inverse number)代表码元持续时间,因此,子载波间隔可以以码元持续时间表示。也就是说,无线通信系统可以通过TD在不同的频带维持相同的码元持续时间。
同样,在前述示范性实施例中,考虑到FFT尺寸、段ID和发送SA前同步码的天线数量,BCS生成器424在从存储单元426提供的BCS表中包括的BCS当中为在前同步码生成器422中生成的SA前同步码选择BCS。
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考虑到发送SA前同步码的BW、段ID和发送SA前同步码的天线数量,BCS生成器424可在从存储单元426提供的BCS表中包括的BCS当中为在前同步码生成器422中生成的SA前同步码选择BCS。
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考虑到被发送的SA前同步码的子块数量、段ID和发送SA前同步码的天线数量,BCS生成器424可在从存储单元426提供的BCS表中包括的BCS当中为在前同步码生成器422中生成的SA前同步码选择BCS。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可以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利用为降低SA前同步码的PAPR设计的BCS来发送该SA前同步码,而方便地降低所述SA前同步码的PAPR。
虽然已经参照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展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内容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此进行形式上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辅助高级(SA)前同步码的方法,包括:
根据要用于发送信息的频带确定以子块为单位构成的SA前同步码;
考虑频带、段标识符(ID)和发送所述SA前同步码的天线数量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用于降低SA前同步码的峰均功率比(PAPR)的序列;
使用所确定的序列来更新所述SA前同步码;并且
将经更新的SA前同步码发送到接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使用脉冲丢弃(TD)的情况下,确定SA前同步码的步骤包括:
根据要用于发送信息的频带丢弃参考频带的SA前同步码的两端的子块,并且
生成对应频带的SA前同步码。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确定序列的步骤包括:
识别是否使用TD;
根据是否使用TD,选择至少两个表的任意一个,其中所述表包括用于降低SA前同步码的PAPR的序列信息;和
考虑频带、段ID和发送SA前同步码的天线数量中的至少一个,从所选择的表中选择用于降低SA前同步码的PAPR的序列。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更新SA前同步码的步骤包括:将构成SA前同步码的每个子块的序列值乘以所确定的用于降低所述SA前同步码的PAPR的序列的每个比特,并更新所述SA前同步码。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更新SA前同步码的步骤包括:
将构成SA前同步码的每个子块的序列值和所确定的用于降低SA前同步码的PARR的序列的比特值当中的0转换为1,而将1转换为-1;
将经转换的构成SA前同步码的每个子块的序列值乘以经转换的用于降低SA前同步码的PAPR的序列的每个比特;和
更新所述SA前同步码。
6.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辅助高级(SA)前同步码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前同步码生成器,用于根据要用于发送信息的频带来确定以子块为单位构成的SA前同步码;
序列生成器,用于考虑频带、段标识符(ID)和发送SA前同步码的天线数量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用于降低SA前同步码的峰均功率比(PAPR)的序列;
控制器,用于使用所确定的序列来更新所述SA前同步码;和
发送器,用于向接收端发送经更新的SA前同步码。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或权利要求6的装置,其中确定SA前同步码包括:
根据要用于发送信息的频带对由至少一个序列构成的8个子块进行迭代;和
生成对应频带的SA前同步码。
8.根据权利要求6的装置,其中在使用脉冲丢弃(TD)的情况下,所述前同步码生成器根据要用于发送信息的频带丢弃参考频带的SA前同步码的两端的子块,并生成对应频带的SA前同步码。
9.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或权利要求6的装置,其中,所述参考频带的SA前同步码包括10MHz频带的SA前同步码和20MHz频带的SA前同步码中的至少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6的装置,其中,考虑频带、段标识符和发送SA前同步码的天线数量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序列生成器从在至少两个表当中的、根据是否使用TD选择的任意一个表中选择用于降低SA前同步码的PAPR的序列,其中,所述表中包括用于降低SA前同步码的PAPR的序列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或权利要求6的装置,其中,在没有使用TD的情况下,表的选择包括选择下表:
Figure FSA00000225446000021
Figure FSA00000225446000031
12.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或权利要求10的装置,其中,在使用TD的情况下,表的选择包括选择如下表构成的表:
Figure FSA00000225446000032
Figure FSA00000225446000041
13.根据权利要求6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将构成在前同步码生成器中生成的SA前同步码的每个子块的序列值乘以在所述序列生成器中生成的序列的每个比特,并更新所述SA前同步码。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将在所述序列生成器中生成的序列的比特和构成在所述前同步码生成器中生成的SA前同步码的每个子块的序列值当中的0转换为1,并将1转换为-1,和
将经转换的构成在所述前同步码生成器中生成的SA前同步码的每个子块的序列值乘以经转换的在所述序列生成器中生成的序列的每个比特,并更新所述SA前同步码。
15.根据权利要求6的装置,还包括:存储单元,其包括构成SA前同步码的至少两个子块的信息和用于降低至少一个SA前同步码的PAPR的序列的表。
CN201010250223.5A 2009-06-26 2010-06-25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前同步码的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019384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57927/09 2009-06-26
KR20090057927 2009-06-26
KR20090070662 2009-07-31
KR70662/09 2009-07-31
KR1020090126858A KR101618075B1 (ko) 2009-06-26 2009-12-18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프리앰블을 전송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KR126858/09 2009-12-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8447A true CN101938447A (zh) 2011-01-05
CN101938447B CN101938447B (zh) 2015-05-20

Family

ID=42797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50223.5A Active CN101938447B (zh) 2009-06-26 2010-06-25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前同步码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210019B2 (zh)
EP (1) EP2267964B1 (zh)
JP (1) JP5714247B2 (zh)
CN (1) CN101938447B (zh)
WO (1) WO2010151077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59794B1 (ko) * 2009-02-17 2015-10-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시퀀스 생성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101741396B1 (ko) * 2009-10-12 2017-06-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비정규 시스템 대역폭을 지원하기 위한 프리앰블 시퀀스 서브블록 할당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101908951B1 (ko) 2013-02-07 2018-10-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바이스간 직접 통신 네트워크의 전송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WO2014123393A1 (ko) * 2013-02-07 2014-08-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바이스간 직접 통신 네트워크의 전송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JP6260127B2 (ja) * 2013-07-09 2018-01-17 アイコム株式会社 プリアンブル生成装置、プリアンブル生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194680B2 (ja) * 2013-07-31 2017-09-13 アイコム株式会社 プリアンブル生成装置、プリアンブル生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1133891B2 (en) * 2018-06-29 2021-09-28 Khalif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f-synchronized communications
US10951596B2 (en) 2018-07-27 2021-03-16 Khalif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thod for secure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using multilayered cypher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65664A1 (en) * 2002-01-30 2003-08-07 Vitesse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A networking element adapted to receive and output also preambles of data packets or frames
US20050225447A1 (en) * 2004-04-13 2005-10-13 Impinj, Inc., A Delaware Corporation RFID readers transmitting preambles denoting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and RFID tags interpreting the same and methods
WO2008001293A2 (en) * 2006-06-28 2008-01-0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esign of preamble structure for block transmission signals and receiver therefor
CN101346916A (zh) * 2005-11-10 2009-01-14 Lg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多个载波传输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CN101420261A (zh) * 2007-10-26 2009-04-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同步信息发送方法及小区搜索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22631B2 (ja) 2000-03-09 2004-04-2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プリアンブル受信装置及びプリアンブル受信方法
US20030119452A1 (en) 2001-10-19 2003-06-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of downlink data channe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BMS
CN1659653A (zh) 2002-04-11 2005-08-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设备、再现设备、以及记录与再现设备
US7636331B2 (en) 2004-04-19 2009-12-22 Lg Electronic Inc. Transmission of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594156B1 (ko) * 2004-09-10 2006-06-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 방식을 사용하는 직교 주파수 분할다중 통신시스템에서 프리앰블 시퀀스 송/수신 방법
CN101288254B (zh) 2005-10-31 2012-10-3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发送/接收系统、发送设备及其中使用的导频信号复用方法
US8009701B2 (en) 2007-08-13 2011-08-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codebook for E-utran
WO2009023670A2 (en) 2007-08-13 2009-02-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codebook for e-utran
KR101475523B1 (ko) * 2008-04-28 2014-12-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비디오 방송 시스템에서 프리앰블 신호의 피크 전력대 평균 전력비 저감 장치 및 방법
US20110007719A1 (en) * 2008-11-26 2011-01-13 Chi-Chen Lee Method for setting transmission timing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KR101559794B1 (ko) 2009-02-17 2015-10-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시퀀스 생성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8301177B2 (en) * 2009-03-03 2012-10-30 Intel Corporation Efficient paging operation for femtocell deployment
KR101741396B1 (ko) 2009-10-12 2017-06-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비정규 시스템 대역폭을 지원하기 위한 프리앰블 시퀀스 서브블록 할당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65664A1 (en) * 2002-01-30 2003-08-07 Vitesse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A networking element adapted to receive and output also preambles of data packets or frames
US20050225447A1 (en) * 2004-04-13 2005-10-13 Impinj, Inc., A Delaware Corporation RFID readers transmitting preambles denoting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and RFID tags interpreting the same and methods
CN101346916A (zh) * 2005-11-10 2009-01-14 Lg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多个载波传输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WO2008001293A2 (en) * 2006-06-28 2008-01-0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esign of preamble structure for block transmission signals and receiver therefor
CN101420261A (zh) * 2007-10-26 2009-04-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同步信息发送方法及小区搜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67964A2 (en) 2010-12-29
JP2011010303A (ja) 2011-01-13
CN101938447B (zh) 2015-05-20
JP5714247B2 (ja) 2015-05-07
EP2267964B1 (en) 2021-01-20
US9210019B2 (en) 2015-12-08
US20100329186A1 (en) 2010-12-30
WO2010151077A2 (en) 2010-12-29
EP2267964A3 (en) 2017-06-28
WO2010151077A3 (en) 2011-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8447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前同步码的装置和方法
CA2560462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 in an of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471866B (zh) 在利用大数目天线的通信系统中用于上行链路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57642B (zh) 用于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物理层帧格式设计
JP5063825B2 (ja) 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方法
CN1853392B (zh) 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系统等中的信道估算反馈
KR20060079819A (ko)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일 주파수방송망 서비스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1978662B (zh) 用于并行决策反馈均衡化和追踪的单载波和ofdm块发射结构
JP4920037B2 (ja) マルチキャリア通信における符号化信号配置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KR20070027948A (ko) 광대역 무선 통신시스템에서 전송 오버 헤드를 줄이기 위한장치 및 방법
EP1695503B1 (en) Wireless multicarrier system with subcarriers reserve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unsynchronized nodes
CN102449970A (zh) 具有信道估计模块的集成电路及其方法
US2010019554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mobile full duplex relay
KR20110059493A (ko) 다중 사용자 ofdm 시스템의 적응적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US7050768B2 (en) Signal field controller, method of controlling and MIMO transmitter employing the same
CN102687420B (zh) 分配前导序列子块用于支持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非常规的系统带宽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1888360A (zh) 一种随机接入信号的发射方法和装置及相关系统
CN101400136A (zh)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转变间隙配置方法及装置
KR100949986B1 (ko) 다중 홉 중계방식을 사용하는 광대역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제어 정보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CN109150255B (zh) 一种波束匹配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01658007A (zh) 快速频率跃变的ofdm通信系统
KR20070040151A (ko) 송수신 동작 전환 갭을 유연성 있게 조정할 수 있는tdd-ofdma 시스템을 위한 프레임 송수신 방법 및장치
KR101275135B1 (ko) 광대역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추가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기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KR101618075B1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프리앰블을 전송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WO2017121214A1 (zh) 一种无线通信的回程传输方法、控制器、基站、网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