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2064A - 一种双向中继网络中基于联合中继选择的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向中继网络中基于联合中继选择的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32064A CN101932064A CN2010102396147A CN201010239614A CN101932064A CN 101932064 A CN101932064 A CN 101932064A CN 2010102396147 A CN2010102396147 A CN 2010102396147A CN 201010239614 A CN201010239614 A CN 201010239614A CN 101932064 A CN101932064 A CN 10193206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row
- signal
- msub
- relay
- source n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62 f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87 sel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26758 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 16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710184778 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 16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68 conju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1615 conju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2 pos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中继网络中基于联合中继选择的通信方法,属于无线通信领域。本方法为:1)每个源节点分别发送导频符号序列至所有中继节点;2)源节点对所有中继节点放大转发的导频信号分别进行接收,并估计有效信噪比;3)源节点根据有效信噪比确定一最优中继节点;4)各个源节点对待发送信号进行差分调制编码后发送给该最优中继节点;5)该最优中继节点对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并将其共轭值转发至所有源节点;6)源节点对该最优中继节点转发的信号进行接收,并消除接收信号中的干扰信号项;7)源节点对上一步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差分解码。本发明无需信道状态信息,即可实现多个源节点之间的信息交换,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双向中继网络中基于联合中继选择的通信方法,属于无线通信领域。
背景技术
双向中继通信是目前无线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双向中继网络中,两个源节点通过一个或多个中继节点的辅助进行信息交换,其数据的传输可以采用不同的传输策略,一般可以在四个、三个或两个时隙中完成。
对四个时隙传输机制,源节点1在前两个时隙中向源节点2发送信息,在之后两个时隙中,源节点2再向源节点1发送信息。这种传输机制的效率较低。
对三个时隙传输机制,源节点1和源节点2分别在不同时隙将待交换的信息发送给中继节点,中继节点对接收信号中的信息进行解码后,通过二进制网络编码,将两个源节点信号合成后,再广播转发回两个源节点。这种传输机制一般被称为数字网络编码。同样,这种传输机制由于两个源节点是在不同时隙发送数据的,因此数据的传输效率依然较低。
为了进一步提高频谱利用率,最好的办法是使信息交换在两个时隙内完成。在第一个时隙内,所有源节点同时发送信息,这样中继节点接收到一个重叠的信号。然后,在第二个时隙内,中继节点对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并广播给所有的源节点。这种机制就称为模拟网络编码(ANC)。
传统的用于双向中继通信的模拟网络编码一般假设在源节点和中继节点已知理想状态信息(CSI),在目的节点采用相关检测的方法。但是,在一些场景下,例如,快衰落环境下,获得准确的CSI将变得很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实际的解决方法可以是采用非相关检测或差分调制。在差分双向中继网络中,每个源节点接收到一个由其他源节点发送的差分调制信号合成的信号,并且信道状态信息未知。这些问题都对设计双向中继网络中的差分调制机制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现有研究表明,对传输的中继进行选择将能够提高无线中继网络的性能。因此,为存在多个中继节点的双向中继网络,设计一种有效的中继选择机制,能够达到空间分集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双向中继网络中基于联合中继选择的通信方法,本方法通过引入差分调制、功率估计,在无需信道状态信息的条件下,实现了双向中继网络中多个源节点之间的信息交换,在保证系统实现复杂度的前提下,达到了提高系统频谱利用率的目的。同时,在采用基于差分调制的模拟网络编码方法的基础上,本发明进一步采用联合中继选择机制,从网络中的多个中继节点中选择一个使各源节点误符号率(SER)总和最小化的中继节点,对各源节点信息叠加的信号进行放大和转发,以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降低误码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向中继网络中基于联合中继选择的通信方法。其步骤为:
1)在系统传输的开始阶段,源节点发送导频符号序列至所有中继节点;
2)源节点分别对N个中继节点放大转发的导频信号进行接收,估计接收信号中有用信号项系数和干扰信号项系数;
4)各个源节点对实际待发送信号进行差分调制编码,并发射;
7)源节点1在消除接收信号中的干扰信号项后,对源节点2的发射信号进行差分解码。
同理,源节点2在消除接收信号中的干扰信号项后,对源节点1的发射信号进行差分解码。这样实现了双向中继网络中的信息交换。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应用于双向中继网络,能够在保证系统实现复杂度要求的条件下,无需信道状态信息,即可实现多个源节点之间的信息交换,达到了提高系统性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联合中继选择和基于差分调制的模拟网络编码系统示意图;
(a)阶段1:通过正交信道进行传输;(b)阶段2:通过正交信道进行广播。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涉及双向中继系统包含2个源节点和N个中继节点,源节点之间通过中继节点进行信息交换,源节点信息采用MPSK调制符号,通过差分调制编码进行发射。所有通信节点(包括源节点和目的节点)采用单天线,半双工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在传输开始时,源节点发送导频信号,通过中继选择准则,从多个中继中选择一个最优的中继节点。之后的双向中继通信过程被分成了如下两个阶段:阶段1,所有源节点同时向中继节点发送经过了差分编码的信号;阶段2,选中的最优中继节点向所有源节点广播转发信号,其余中继节点保持空闲状态。系统模型示意图如图1所示。
本发明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系统传输的开始阶段,源节点发送导频符号序列至所有中继节点。
在整个系统信号传输的开始阶段,源节点向所有中继节点发送导频序列。
对源节点i,其发送的导频信号为
si(t)=si(t-1)ci(t),ci(t)∈A,i=1,2
其中,ci(t)是源节点i在t时刻待发送的导频符号,A代表单位能量的M-PSK调制符号集。
两个源节点对待发送导频信息进行差分调制后,使用单位能量将信息同时发送至所有N个中继节点。
N个中继节点对经过了信道衰落的不同源节点发送来的导频信号进行接收。第k个中继节点的接收信号为:
yr,k(t)=h1,ks1(t)+h2,ks2(t)+nr,k(t)
第二步,源节点分别对N个中继节点放大转发的导频信号进行接收,估计其中有用信号项和干扰项系数。
N个中继节点分别对接收到的导频信号进行放大,并依次将信号转发给源节点。之后,源节点再依次接收来自N个中继节点的发射信号,分别对接收信号中的有用信号项系数和干扰信号项系数进行估计。
对中继节点k(k=1,2,...,N)将信号放大并转发至源节点的情况,具体步骤如下:
(1)中继节点k对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并将其共轭值进行广播转发至所有源节点,中继节点k的发射信号为:
其中,βk为信号放大倍数。由于中继节点不具备CSI,因此无法对βk进行直接估计。在高信噪比条件下,放大倍数β近似为:
其中,L为导频信号帧长度,||yr,k||2为信号帧长度L内测得的接收信号能量。
βk通过对中继节点k的接收信号的平均信号功率进行测量得到。
(2)源节点对中继节点k转发的信号进行接收。源节点1接收的信号为
(3)对接收信号中的有用信号项系数νk和干扰信号项系数μk进行估计。发射导频信号s1(t)对于源节点1是已知的。
利用源节点2的发射信号差分编码特性,即s2(t)=s2(t-1)c2(t),并结合已知的源节点1的发射信号s1(t-1)和c1(t),对接收信号进行变换如下:
可以通过下式对系数μk进行估计:
其中,||y1,k||2为信号帧长度L内测得的源节点1的接收信号能量,为信号帧长度L内测得的信号的能量,E[|c1(t)-c2(t)|2]为表示符号c1(t)和c2(t)差值的平均功率的常数,可以在两个源节点预先计算得到。当采用固定的M-PSK调制方式时,c1(t)-c2(t)构成的新的星座图中符号数也是固定的,很容易计算出其平均功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c1(t)-c2(t)可能为0,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估计的准确性。因此,对源节点2发射信号进行调制时,采用对其星座图旋转一个固定角度的方法,得到符号c2(t)e-jθ,以避免c1(t)-c2(t)为0的情况发生。
在低信噪比条件下,由于噪声的影响,Δk可能会是负数,此时估计结果采用μk≈0。
由于系统中,两个源节点是对称的,因此说明书中只对源节点1的接收信号进行分析。源节点2的情况同理可得。
根据第二步中分别得到的N个不同中继节点转发信号,在源节点接收端得到的有用信号项系数和干扰信号项系数,源节点将根据特定的准则选择一个最佳的中继节点,并将其编号广播给所有中继节点。之后,只有被选择的中继节点在双向中继网络传输的第二阶段对信号进行转发,而其余源节点保持空闲状态。中继选择涉及两种判决准则:
准则一,最优单中继选择。
(1)对第k个中继节点对信号进行转发的情况,估计源节点1和源节点2接收端接收信号的有效信噪比。
由于在接收端CSI是未知的,信噪比的估计不使用CSI。对第k个中继节点转发信号的情况,源节点1的接收信号信噪比为:
根据双向中继网络源节点的对称结构,同理可得,源节点2的接收信号信噪比为:
(2)计算源节点1和源节点2的接收信号误符号率(SER)如下:
其中,
(3)根据最优中继选择准则,选择使所有源节点接收信号误符号率总和最小的中继节点,为最佳中继节点,对模拟网络编码信号进行转发。中继选择准则表示如下:
准则二,次优单中继选择。
由于最优中继选择准则中,对误符号率的分析比较困难。由于两个源节点接收信号的误符号率总和一般取决于其中SER性能较差的节点,因此,为了降低复杂度,提出了一种次优单中继选择方法,选择使两个源节点中最大的SER最小化的中继节点,对信号进行放大并转发。本发明中这种次优单中继选择方法可以称为最小-最大选择准则。由于误符号率是由接收端信噪比的函数,随信噪比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对SER的判决可以转化为对接收端信噪比的判决。具体步骤如下:
(1)对第k个中继节点对信号进行转发的情况,估计源节点1和源节点2接收端接收信号的有效信噪比如下:
(2)根据最小-最大中继选择准则,选择使两个源节点中最大的SER最小化的中继节点,为最佳中继节点,对模拟网络编码信号进行转发。中继选择准则表示如下:
以上判决准则可进一步转化为对源节点接收端信噪比的判决,即选择使两个源节点中最小的接收端信噪比最大化的中继节点,中继选择准则表示如下:
从N个中继节点中,选出一个最优转发中继节点后,源节点将该中继节点的标号广播给网络中所有中继节点,在接下来的传输过程中,只有选中的中继节点进行信号转发工作,其余中继节点均保持空闲状态,直到下次发送导频序列对中继重新进行选择为止。
第四步,各个源节点对实际待发送信号进行差分调制编码,并发射。
对源节点i,其发送的信号为
si(t)=si(t-1)ci(t),ci(t)∈A,i=1,2
其中,ci(t)是源节点i在t时刻待发送的符号,A代表单位能量的M-PSK调制符号集。
两个源节点对待发送信息进行差分调制后,使用单位能量将信息同时发送至所有N个中继节点。
以上过程均在双向中继通信系统阶段1中完成。
其中,为信号放大倍数,使得中继节点的发射信号功率满足如下限制条件:
由于中继节点不具备CSI,因此无法对βk进行直接估计。在高信噪比条件下,放大倍数β近似为:
其中,L为信号帧长度,为信号帧长度L内测得的接收信号能量。通过对中继节点k的接收信号的平均信号功率进行测量得到。
由于系统中,两个源节点是对称的,因此以下只对源节点1的接收信号进行分析。
(1)源节点1接收的信号为
利用源节点2的发射信号差分编码特性,即s2(t)=s2(t-1)c2(t),并结合已知的源节点1的发射信号s1(t-1)和c1(t),对接收信号进行变换如下:
其中, 为信号帧长度L内测得的源节点1的接收信号能量,为信号帧长度L内测得的信号的能量,E[|c1(t)-c2(t)|2]为表示符号c1(t)和c2(t)差值的平均功率的常数,可以在两个源节点预先计算得到。
采用线性解码器,即可对源节点2的发射信号c2(t)进行恢复,得到解码后的信号如下:
源节点2的信号检测和解调与源节点1过程同理,这里不再赘述。
Claims (10)
1.一种双向中继网络中基于联合中继选择的通信方法,其中双向中继网络包括若干通信节点和多个中继节点,其步骤为:
1)每个源节点分别发送导频符号序列至所有中继节点;
2)源节点对所有中继节点放大转发的导频信号分别进行接收,并估计每个接收信号的有效信噪比;
4)各个源节点对待发送信号进行差分调制编码后发送给该最优中继节点;
6)源节点对该最优中继节点转发的信号进行接收,并消除接收信号中的干扰信号项;
7)源节点对上一步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差分解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中继网络包括两个通信节点,即源节点1和源节点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源节点采用固定的M-PSK调制方式对发送信号进行调制,其中一源节点的星座图旋转一固定角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源节点周期性的发送导频序列,从中继节点重新选择最优中继节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396147A CN101932064B (zh) | 2010-07-27 | 2010-07-27 | 一种双向中继网络中基于联合中继选择的通信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396147A CN101932064B (zh) | 2010-07-27 | 2010-07-27 | 一种双向中继网络中基于联合中继选择的通信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32064A true CN101932064A (zh) | 2010-12-29 |
CN101932064B CN101932064B (zh) | 2013-01-23 |
Family
ID=43370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3961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32064B (zh) | 2010-07-27 | 2010-07-27 | 一种双向中继网络中基于联合中继选择的通信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32064B (zh)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71119A (zh) * | 2011-09-05 | 2011-12-07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采用正交幅度调制的差分中继协作通信方法 |
CN102368866A (zh) * | 2011-09-15 | 2012-03-07 | 上海交通大学 | 基于网络编码的多接入中继信道中的单中继选择方法 |
CN102790639A (zh) * | 2012-07-02 | 2012-11-21 | 端木春江 | 基于双中继和差分演化的协同通信方法 |
WO2013000171A1 (zh) * | 2011-06-30 | 2013-01-03 | 北京邮电大学 | 基于非再生中继方式的中继转发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04754606A (zh) * | 2015-03-26 | 2015-07-01 | 广西师范大学 | 一种基于信道预测的中继选择方法和系统 |
CN105282814A (zh) * | 2015-09-14 | 2016-01-27 | 广西师范大学 | 一种预测csi的中继选择方法和系统 |
CN105491637A (zh) * | 2015-12-08 | 2016-04-13 | 深圳大学 | 基于固定步长的移动中继最佳中继位置搜寻方法及系统 |
CN105554841A (zh) * | 2015-12-08 | 2016-05-04 | 深圳大学 | 一种基于步长阈值机制的最佳中继位置搜寻方法及系统 |
CN105554842A (zh) * | 2015-12-08 | 2016-05-04 | 深圳大学 | 一种多移动中继最佳通信位置的搜寻方法及搜寻系统 |
CN105554840A (zh) * | 2015-12-08 | 2016-05-04 | 深圳大学 | 基于反向补偿机制的最佳中继位置的搜寻方法及系统 |
CN106161327A (zh) * | 2016-06-21 | 2016-11-23 |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一种多载波单中继系统的信号传输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7566016A (zh) * | 2017-08-14 | 2018-01-09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一种双极化mimo系统的误符号率计算方法 |
CN107579789A (zh) * | 2017-07-21 | 2018-01-12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大规模无人机中继网络信道模拟装置及gpu实时仿真方法 |
CN108282238A (zh) * | 2018-01-29 | 2018-07-13 | 厦门大学 | 一种基于网络编码技术的中继选择方法及装置 |
CN111756408A (zh) * | 2020-06-28 | 2020-10-09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一种利用模型预测的plc信号重构方法和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24161B (zh) * | 2016-10-18 | 2018-05-11 | 國立中山大學 | 雙向中繼網路之中繼點選擇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6071624A1 (en) * | 2004-12-29 | 2006-07-06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ng link-state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
CN101039526A (zh) * | 2007-04-25 | 2007-09-19 | 北京邮电大学 | 集中控制式无线中继网络的用户驻留和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
CN101710851A (zh) * | 2009-11-17 | 2010-05-19 | 天津大学 | 利用相关网络编码实现非相关接收的收发方法 |
CN101741448A (zh) * | 2009-12-04 | 2010-06-16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双向信道中基于最小均方误差波束成型的信息传输方法 |
-
2010
- 2010-07-27 CN CN2010102396147A patent/CN10193206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6071624A1 (en) * | 2004-12-29 | 2006-07-06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ng link-state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
CN101039526A (zh) * | 2007-04-25 | 2007-09-19 | 北京邮电大学 | 集中控制式无线中继网络的用户驻留和中继节点选择方法 |
CN101710851A (zh) * | 2009-11-17 | 2010-05-19 | 天津大学 | 利用相关网络编码实现非相关接收的收发方法 |
CN101741448A (zh) * | 2009-12-04 | 2010-06-16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双向信道中基于最小均方误差波束成型的信息传输方法 |
Cited By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000171A1 (zh) * | 2011-06-30 | 2013-01-03 | 北京邮电大学 | 基于非再生中继方式的中继转发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02271119A (zh) * | 2011-09-05 | 2011-12-07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采用正交幅度调制的差分中继协作通信方法 |
CN102368866B (zh) * | 2011-09-15 | 2013-04-17 | 上海交通大学 | 基于网络编码的多接入中继信道中的单中继选择方法 |
CN102368866A (zh) * | 2011-09-15 | 2012-03-07 | 上海交通大学 | 基于网络编码的多接入中继信道中的单中继选择方法 |
CN102790639B (zh) * | 2012-07-02 | 2016-08-10 | 端木春江 | 基于双中继和差分演化的协同通信方法 |
CN102790639A (zh) * | 2012-07-02 | 2012-11-21 | 端木春江 | 基于双中继和差分演化的协同通信方法 |
CN104754606B (zh) * | 2015-03-26 | 2018-04-17 | 广西师范大学 | 一种基于信道预测的中继选择方法和系统 |
CN104754606A (zh) * | 2015-03-26 | 2015-07-01 | 广西师范大学 | 一种基于信道预测的中继选择方法和系统 |
CN105282814A (zh) * | 2015-09-14 | 2016-01-27 | 广西师范大学 | 一种预测csi的中继选择方法和系统 |
CN105282814B (zh) * | 2015-09-14 | 2019-02-26 | 广西师范大学 | 一种预测csi的中继选择方法和系统 |
CN105554842A (zh) * | 2015-12-08 | 2016-05-04 | 深圳大学 | 一种多移动中继最佳通信位置的搜寻方法及搜寻系统 |
CN105554840A (zh) * | 2015-12-08 | 2016-05-04 | 深圳大学 | 基于反向补偿机制的最佳中继位置的搜寻方法及系统 |
CN105554841A (zh) * | 2015-12-08 | 2016-05-04 | 深圳大学 | 一种基于步长阈值机制的最佳中继位置搜寻方法及系统 |
CN105491637A (zh) * | 2015-12-08 | 2016-04-13 | 深圳大学 | 基于固定步长的移动中继最佳中继位置搜寻方法及系统 |
CN105554840B (zh) * | 2015-12-08 | 2018-10-12 | 深圳大学 | 基于反向补偿机制的最佳中继位置的搜寻方法及系统 |
CN105554842B (zh) * | 2015-12-08 | 2018-10-12 | 深圳大学 | 一种多移动中继最佳通信位置的搜寻方法及搜寻系统 |
CN105554841B (zh) * | 2015-12-08 | 2018-10-12 | 深圳大学 | 一种基于步长阈值机制的最佳中继位置搜寻方法及系统 |
CN105491637B (zh) * | 2015-12-08 | 2018-08-24 | 深圳大学 | 基于固定步长的移动中继最佳中继位置搜寻方法及系统 |
CN106161327A (zh) * | 2016-06-21 | 2016-11-23 |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一种多载波单中继系统的信号传输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6161327B (zh) * | 2016-06-21 | 2018-09-07 |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一种多载波单中继系统的信号传输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7579789A (zh) * | 2017-07-21 | 2018-01-12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大规模无人机中继网络信道模拟装置及gpu实时仿真方法 |
CN107579789B (zh) * | 2017-07-21 | 2020-04-24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大规模无人机中继网络信道模拟装置及gpu实时仿真方法 |
CN107566016A (zh) * | 2017-08-14 | 2018-01-09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一种双极化mimo系统的误符号率计算方法 |
CN107566016B (zh) * | 2017-08-14 | 2020-12-29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一种双极化mimo系统的误符号率计算方法 |
CN108282238A (zh) * | 2018-01-29 | 2018-07-13 | 厦门大学 | 一种基于网络编码技术的中继选择方法及装置 |
CN111756408A (zh) * | 2020-06-28 | 2020-10-09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一种利用模型预测的plc信号重构方法和系统 |
CN111756408B (zh) * | 2020-06-28 | 2021-05-04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一种利用模型预测的plc信号重构方法和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32064B (zh) | 2013-01-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32064B (zh) | 一种双向中继网络中基于联合中继选择的通信方法 | |
CN101237306B (zh) | 基于放大转发单节点协作通信的宽带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方法 | |
CN1501653B (zh) | 接收装置、发送装置及接收方法 | |
EP1714518B1 (en) | Advanced multi-sensor processing | |
EP2132893B1 (en) | Multiple-antenna space multiplexing system using enhancement signal detection | |
CN101483622A (zh) | 在双向中继网络中信道估计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
US20100316097A1 (en) | Joint analog network coding and relay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 |
CN102281129A (zh) | Mimo双向中继系统中的信息处理方法 | |
CN102724145B (zh) | 双向多中继系统中源端和中继端鲁棒性联合信号处理方法 | |
CN102055565B (zh) | 一种用于通信系统中物理层网络编码的空间分集方法 | |
CN102340340A (zh) | 在mimo中继系统中实现天线选择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6027126A (zh) | Mimo系统中一种基于中继协作的空间调制方法 | |
CN110808764A (zh) | 大规模mimo中继系统中一种联合信息估计方法 | |
CN102355291A (zh) | 一种基于放大转发的多流双向中继传输方法 | |
CN101557630A (zh) |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协同节点选择方法 | |
CN100576732C (zh) | 用于在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执行联合均衡的设备和相关方法 | |
Mietzner et al. | Distributed space-time codes for cooperative wireless networks in the presence of different propagation delays and path losses | |
CN106301521A (zh) | 一种在无线供能通信网络中能量与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2142874A (zh) | 一种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联合天线选择空间复用方法 | |
CN101848070B (zh) | Mimo中继广播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 | |
CN111756667A (zh) | 一种基于stbc接收信号的残留频偏跟踪方法及系统 | |
CN102769486A (zh) | 双向多跳中继系统中的中继端信号处理方法 | |
CN101197639B (zh) | 分布式mimo的信号检测方法及系统 | |
CN111836337B (zh) | 一种采用mrc且适用于swipt hdaf协议的中继选择方法 | |
US8275076B2 (en) | Receiver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signal in multiple antenna syste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23 Termination date: 20150727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