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27071B - 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27071B
CN101927071B CN2010102343864A CN201010234386A CN101927071B CN 101927071 B CN101927071 B CN 101927071B CN 2010102343864 A CN2010102343864 A CN 2010102343864A CN 201010234386 A CN201010234386 A CN 201010234386A CN 101927071 B CN101927071 B CN 1019270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p
pulling force
constant
rotating shaft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3438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27071A (zh
Inventor
喻开安
吴文晋
郭环宇
贾运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iority to CN20101023438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270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270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70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270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707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包括:外壳;握力部,设于外壳的一端,包括有固定手柄及活动手柄,固定手柄固接于外壳外侧,活动手柄部分伸入于外壳内部,且伸入外壳内的部分设有止挡部;拉力部,设置于外壳的另一端,包括拉力手柄及强力带,强力带的一端连接于拉力手柄;限位件,设置于外壳上设有握力部的一端,其具有能与止挡部卡制的止挡端;弹力机构,设于外壳内部,用于产生恒定弹力和摩擦力作为使用者所施加的握力和拉力的反作用力,本发明的组合健身器可为胸肌和手臂等有疾病的特殊人群提供恒定强度的拉力和握力练习,且该恒定强度可任意调整。

Description

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健身器,特别是一种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健身逐渐成为一种时尚,而对于胸肌和手臂等有疾病的特殊人群,利用健身器材进行相关部位的康复练习是十分重要的,拉力器、握力器都是比较常见的手臂部位的健身器材,也有将拉力器和握力器组合到一起而使拉力、握力能够同时得到锻炼的健身器材,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02202819.2的专利案就公开了一种带握力器的拉力器,其通过在传统拉力器的握持部增设握力器,来达到发明目的,使用时,两手拉持拉力器两端的两个握持部并同时握持握力器,这样张开双臂拉伸拉力器的过程中,可同时实现拉力和握力的锻炼,但这种带握力器的拉力器在拉伸的过程中,随着弹簧的拉伸和压缩,其拉力和握力都需要增大才能使弹簧持续变形,往往弹簧变形到一定程度之后,所需的拉力和握力都将很大,一般使用者练习起来尚且困难,对于胸肌和手臂等有疾病的特殊人群而言,这种健身器就更加的不适合,此类人群一般臂力较弱,在康复练习时需要保持在一定的强度,在此强度下尽可能大幅的活动、伸展胸肌以及手臂,该强度不能过强,并且应根据康复练习者的不同情况而选定不同的强度。
综上所述,现有的拉力、握力健身器均无法满足上述的这些要求,其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现有的拉力、握力健身器的强度过大,甚至几乎不可能被胸肌和手臂等有疾病的特殊人群使用。
2、现有的拉力、握力健身器随着弹簧被拉伸,所需的拉力和握力逐渐增大,无法提供恒定的练习强度。
3、现有的拉力、握力健身器所使用的弹性件固定之后,其所具有的弹力性能便随之固定,除无法提供恒定强度之外,也无法根据康复练习者的具体情况来调整相应的练习强度。
有鉴于上述情况,本设计人借其多年相关领域的技术经验以及丰富的相关专业知识,不断的研发改进,并经大量的实践验证,提出了本发明的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可为胸肌和手臂等有疾病的特殊人群提供恒定强度的拉力和握力练习,且该恒定强度可任意调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包括:外壳;握力部,设于所述外壳的一端,其包括有固定手柄及活动手柄,以供人手握持而施加握力,所述固定手柄固接于所述外壳外侧,所述活动手柄部分伸入于所述外壳内部,且其伸入于所述外壳内部的部分设有止挡部;拉力部,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另一端,所述拉力部和所述握力部位于所述外壳相对的两端,所述拉力部包括拉力手柄及强力带,所述强力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拉力手柄;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外壳上设有所述握力部的一端,所述限位件具有能与所述止挡部卡制的止挡端;弹力机构,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用于产生弹力和摩擦力作为使用者所施加的握力和拉力的反作用力,所述弹力机构又包括:转轴,其两端通过用于复位的扭簧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内壁,所述强力带的另一端缠绕并固接于所述转轴;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设有至少一摩擦块,所述摩擦块临近于所述转轴设置并且与所述转轴间具有间隙,所述摩擦块在所述连接件的带动下能够压置于所述转轴表面,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弹性件的一端,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摩擦块分别位于所述转轴相异的两侧,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握力部伸入于所述外壳内的部分。
上述的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其中,所述限位件的止挡端凸伸于所述外壳内部的长度能够调整。
上述的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其中,所述限位件为限位螺钉,其穿设于所述外壳,所述限位螺钉的螺杆凸伸于所述外壳内部而形成所述止挡端,所述限位螺钉与所述外壳为相互螺接。
上述的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其中,所述活动手柄又包括:手柄部,位于所述固定手柄与所述外壳之间;连接部,其一端伸入于所述外壳内部并与所述弹性件相连,另一端位于所述外壳外部并连接所述手柄部。
上述的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其中,所述连接部为一杆件,所述止挡部为一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端头的止挡板,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止挡板。
上述的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其中,所述止挡板垂直于所述连接部杆件设置,所述限位件的止挡端能够垂直顶抵于所述止挡板。
上述的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其中,所述连接件为“U”形架体,其开放端的两个端头分别设置有一摩擦块,两个所述摩擦块位于所述转轴的同一侧且两个所述摩擦块所在的直线与所述转轴平行,所述“U”形连接件跨过所述转轴,所述连接件的封闭端连接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摩擦块位于所述转轴相异的两侧。
上述的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其中,所述连接件开放端的两个端头分别形成有“U”形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开放端的端头连接于所述摩擦块,所述连接端的封闭端固接于所述连接件开放端的端头,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U”形连接端与所述摩擦块围成的中空部。
上述的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其中,所述弹性件为一个或多个拉伸弹簧,或者为一弹力带。
上述的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其中,所述多个拉伸弹簧并列平行设置。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的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具有以下的优点及特点:
1、本发明的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在被拉伸的过程中,能够提供恒定的拉力以及握力强度,以供胸肌和手臂等有疾病的使用者使用该健身器练习时,在手臂伸展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恒定的练习强度,以利于身体机能的康复练习。
2、本发明的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通过设置限位螺钉,用限位螺钉来控制拉伸弹簧的拉伸长度,从而使拉伸弹簧的拉伸长度一定,拉伸弹簧的拉伸长度决定了手臂伸展过程中的拉力和握力的大小,从而使练习时的力量强度恒定,这样就能根据不同使用者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练习强度,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
3、本发明的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可实现拉力、握力的同步练习,通过拉伸弹簧的弹力以及摩擦块的摩擦力来提供阻力,构造简单,易于生产制造和使用。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未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00  组合健身器
1    外壳
2    握力部
21   固定手柄
22   活动手柄
221  手柄部
222  连接部
2221 止挡部
3    拉力部
31   拉力手柄
32   强力带
4    弹力机构
41   转轴
42   扭簧
43   连接件
431  连接端
44   摩擦块
45   弹性件
5    限位件
51   止挡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其仅为优选实施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实质范围。
请参考图1,为本发明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未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组合健身器100主要包括:外壳1、握力部2、拉力部3、弹力机构4以及限位件5,握力部2设置于外壳1的一端,拉力部3设置于外壳1的另一端,握力部2和拉力部3分别设置于外壳1的相对两侧,用于使用者双手握持并进行握力和拉力的练习,弹力机构4设置于外壳1内部,握力部2和拉力部3均与外壳1内部的弹力机构4相连,弹力机构4用于产生弹力和摩擦力作为使用者所施加的握力和拉力的反作用力,且所产生的拉力和握力的大小恒定,从而达到康复练习的目的,限位件5设置于外壳1上设有握力部2的一端,限位件5主要用于限制弹力机构中弹性件的变形量,从而控制练习强度。
请继续参考图1,弹力机构4包括有一转轴41,转轴41的两端通过扭簧42连接于外壳1的内壁,扭簧42主要用于转轴41的转动复位,其所具有的回复性弹力较小,仅能供转轴41复位所用,并不会影响到健身器的练习强度;连接件43跨过转轴41,优选的不与转轴41接触,连接件43一端设置有至少一摩擦块44,若是多个摩擦块时,则多个摩擦块位于转轴41的同侧,摩擦块44临近于转轴41设置,但是常态下并不与转轴41接触,也就是说,常态时,摩擦块44与转轴41之间具有间隙;连接件43的另一端连接弹性件45,由于连接件43是跨过转轴41,所以弹性件45与摩擦块44是分别位于转轴41相异的两侧,弹性件45的另一端则连接于握力部伸入于外壳1内的部分,弹性件45受握力部2施力变形时能够带动连接件43,进而带动摩擦块44压置于转轴41的表面上。转轴41连接于拉力部3,拉力部3能带动转轴1转动,从而使转轴和摩擦块之间产生摩擦。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连接件43为呈“U”形的架体,其开放端的两个端头分别设置有一摩擦块44,两摩擦块44位于转轴41的同一侧,并且两摩擦块44所在的直线与转轴41平行,如上所述的,两摩擦块44临近于转轴41设置,但是常态下并不与转轴41接触,也就是说,常态时,两摩擦块44与转轴41之间具有间隙,U形连接件43跨过转轴1,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在U形连接件43开放端的两个端头又分别形成有U形的连接端431,U形连接端431的封闭端固接于连接件43开放端的端头,而U形连接端431开放端的端头则连接于摩擦块44,这样,U形连接端431与摩擦块44之间就围成了中空部,在连接件43开放端的两端头处均形成上述的中空部,转轴41穿设于所述的两个中空部,并且优选的转轴41不与U形连接端431接触,当弹性件45被拉伸而带动连接件43移动时,连接件43开放端端头固接的连接端431带动摩擦块朝向转轴41移动,最终压置于转轴41的外表面。当然,连接件43开放端的端头与摩擦块44的连接方式并不限制于上述的结构,连接端431也可选用如半圆形的其他造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及所应具有的技术效果而联想到其他的结构形式,其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连接件43的封闭端连接弹性件45,从而弹性件45和摩擦块44位于转轴41相异的两侧,而弹性件45的另一端则连接于握力部2伸入于外壳1内的部分。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45采用的为一拉伸弹簧,拉伸弹簧的一端连接于连接件43的封闭端,另一端连接于握力部2,由握力部2传来握力而使弹簧被拉伸时,拉伸的弹簧将会对其两端所连接的握力部2和连接件43产生沿弹簧收缩方向的拉力,该拉力将会使连接件43向弹簧方向移动,从而带动连接件43开放端的摩擦块44移动而贴附于转轴41的表面,并对转轴41产生一定的压力。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并列平行的设置多根拉伸弹簧,或者弹性件45也可采用一弹力带,来替换拉伸弹簧,其相关结构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便不再赘述。
握力部2包括有固定手柄21以及活动手柄22,以分别供人手的拇指和四指扣持而施加握力,固定手柄21固接于外壳1外侧,而活动手柄22则又包括手柄部221以及连接部222,连接部222一端伸入于外壳1内部并与弹性件45相连,另一端位于外壳1外部并连接手柄部221,手柄部221位于固定手柄21与外壳1之间。使用时。使用者一只手的拇指扣持于固定手柄21,而其余四指扣持于活动手柄22的手柄部221,施加握力将会使活动手柄外移而拉伸外壳1内部的弹性件45,或者拇指和其余四指的扣持位置也可互换,施加握力时同样能够拉伸弹性件45。
在外壳1上设置握力部2的一端设有限位件5,限位件5的一止挡端51凸伸于外壳1内部,用于限制弹性件45的形变量,使健身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弹性件45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弹力恒定,从而保持锻炼强度的恒定。连接部222伸入于外壳1内部的一端设有一止挡部2221,当活动手柄被移动一定位移,也就是弹性件45被拉伸至具有预定弹力的变形量时,止挡部2221将能够卡制于限位件5的止挡端51,使得弹性件45不能够再被继续拉伸而增强弹力,从而控制强度恒定,例如,限位件5可为设置于外壳1内壁上的一个凸起件,而止挡部2221可为自连接部222上凸伸而出的一个凸出部,当弹性件45拉伸到一定长度时,止挡部2221卡抵于外壳1内壁上凸起的限位件5。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22为一杆件,而止挡部2221为一设置于连接部222端头的止挡板,止挡板垂直于连接部杆件设置,弹性件45则连接于止挡板,而限位件5的止挡端51垂直于止挡板,也就是说,当弹性件45被拉伸时,限位件的止挡端51能够垂直的顶抵于所述止挡板。
进一步的,为了使练习的恒定强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变化,限位件5止挡端51凸伸于外壳1内部的长度可调,通过调整止挡端51凸伸于外壳1内部的长度可改变弹性件45的最大形变量,从而控制练习强度的强弱,比如,当要减小强度时,可调节限位件5使止挡端51凸伸于外壳1内部的长度增长,这样弹性件45被拉伸的最大形变量将减小,也就是弹性件45具有较小形变量时止挡部2221就会与止挡端51相互卡制,使得弹性件45不能够再被拉伸,这样便使健身器具有较小的练习强度;相反的,当要增大强度时,可调节限位件5使止挡端51凸伸于外壳1内部的长度缩短,这样弹性件45被拉伸的最大形变量将增大,也就是弹性件45具有更大形变量时止挡部2221才会与止挡端51相互卡制,使得弹性件45不能够再被拉伸,这样便使健身器具有较大的练习强度。本实施例中,限位件5采用的为一限位螺钉,穿设于外壳1,其中螺钉的螺杆凸伸于外壳1的内部而形成止挡端,限位螺钉与外壳1之间可为螺接,当需要调整强度时,只需旋动限位螺钉,使螺杆伸入于外壳1内部的长度增长或者缩短。
拉力部3包括有拉力手柄31和强力带32,强力带32一端位于外壳1的外部并与拉力手柄31相连接,另一端则固接于转轴41,并在转轴41上缠绕数圈,这样,当使用者向外侧拉动拉力手柄31时,拉力手柄带动强力带32向外侧拉伸,缠绕在转轴41上的强力带将逐渐伸展开,与此同时,转轴41在强力带32的带动下产生转动。
请结合参考图2,为本发明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和图2来说明本发明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的工作过程,首先,人的一只手握持于固定手柄21和活动手柄22,例如可使拇指扣持于固定手柄21,而其余四指扣持于活动手柄22的手柄部221,当施加握力时,手柄部221连动连接部222向外壳1的外侧移动,在外壳1内部与连接部222连接的弹性件45将随着活动手柄22的移动而被拉伸,被拉伸的弹性件45将会对其两端所连接的活动手柄22和连接件43产生沿弹性件45收缩方向的拉力,该拉力使连接件43朝向弹性件45方向移动,从而带动连接件43另一端设置的摩擦块44移动而贴附于转轴41的表面,并对转轴41产生一定的压力,相当于弹性件45的收缩拉力通过连接件43、摩擦块44而作用在转轴41上;而在弹性件45与握力部连接的一端,弹性件45的收缩拉力将通过活动手柄22而传递至人手,从而形成握力的练习强度。为了获得恒定的握力强度,调整限位件5的止挡端51伸入于外壳1内的长度,并固定限位件5,当弹性件45被拉伸一定长度时,连接部222上设置的止挡部2221将与限位件5的止挡端51相互卡制,从而使活动手柄22不能再向外壳1的外侧移动,也就是弹性件45将不能再被拉伸而增加其弹性变形产生的收缩拉力,从而可保持一恒定的握力强度;而在弹性件45与连接件43连接的一端,由于弹性件45的形变量固定,所以其通过连接件43、摩擦块44而作用在转轴41上的压力也是恒定的,也就是说摩擦块44与转轴41之间相互的压力是恒定的,当使用者的另一只手拉动拉力手柄31时,强力带32随拉力手柄31向外壳1外侧延伸,缠绕在转轴41上的强力带32逐渐展开,而带动转轴41转动,此时由于摩擦块44对转轴41施加有压力,转轴41转动将会与摩擦块44产生摩擦阻力,而该摩擦阻力便通过强力带32及拉力手柄31传递至人手形成拉力练习强度,由于摩擦块44一旦选定,其摩擦系数也就固定,由上述摩擦块44与转轴41之间相互的压力是恒定的,所以转轴41转动时与摩擦块之间的摩擦阻力也是恒定的。在使用者拉动拉力手柄31,手臂的伸展幅度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弹性件45的弹性变形量始终未变化,所以握力和拉力的练习强度也是恒定不变的,满足了特殊人群的特殊使用要求。
当要调整握力和拉力的强度时,比如,当要减小强度时,可调节限位件5使止挡端51凸伸于外壳1内部的长度增长,这样弹性件45被拉伸的最大形变量将减小,也就是弹性件45具有较小形变量时止挡部2221就会与止挡端51相互卡制,使得弹性件45不能够再被拉伸,弹性件45所具有的收缩拉力减小,传递到握力部2的握力强度将变小,同时,使摩擦块44对转轴41的压力变小,在整个的拉动过程中,转轴41转动时均受到摩擦块44恒定的较小的摩擦阻力,也就是拉力强度将变小,至此健身器整体具有的握力和拉力的练习强度均减小;相反的,当要增大强度时,可调节限位件5使止挡端51凸伸于外壳1内部的长度缩短,这样弹性件45被拉伸的最大形变量将增大,也就是弹性件45具有更大形变量时止挡部2221才会与止挡端51相互卡制,使得弹性件45不能够再被拉伸,这样便使健身器具有的握力和拉力练习强度整体提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包括:
外壳;
握力部,设于所述外壳的一端,其包括有固定手柄及活动手柄,以供人手握持而施加握力,所述固定手柄固接于所述外壳外侧,所述活动手柄部分伸入于所述外壳内部,且其伸入于所述外壳内部的部分设有止挡部;
拉力部,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另一端,所述拉力部和所述握力部位于所述外壳相对的两端,所述拉力部包括拉力手柄及强力带,所述强力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拉力手柄;
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外壳上设有所述握力部的一端,所述限位件具有能与所述止挡部卡制的止挡端;
弹力机构,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用于产生弹力和摩擦力作为使用者所施加的握力和拉力的反作用力,所述弹力机构又包括:
转轴,其两端通过用于复位的扭簧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内壁,所述强力带的另一端缠绕并固接于所述转轴;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设有至少一摩擦块,所述摩擦块临近于所述转轴设置并且与所述转轴间具有间隙,所述摩擦块在所述连接件的带动下能够压置于所述转轴表面,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弹性件的一端,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摩擦块分别位于所述转轴相异的两侧,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握力部伸入于所述外壳内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的止挡端凸伸于所述外壳内部的长度能够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限位螺钉,其穿设于所述外壳,所述限位螺钉的螺杆凸伸于所述外壳内部而形成所述止挡端,所述限位螺钉与所述外壳为相互螺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手柄又包括:
手柄部,位于所述固定手柄与所述外壳之间;
连接部,其一端伸入于所述外壳内部并与所述弹性件相连,另一端位于所述外壳外部并连接所述手柄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一杆件,所述止挡部为一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端头的止挡板,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止挡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板垂直于所述连接部杆件设置,所述限位件的止挡端能够垂直顶抵于所述止挡板。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U”形架体,其开放端的两个端头分别设置有一摩擦块,两个所述摩擦块位于所述转轴的同一侧且两个所述摩擦块所在的直线与所述转轴平行,所述“U”形连接件跨过所述转轴,所述连接件的封闭端连接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摩擦块位于所述转轴相异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开放端的两个端头分别形成有“U”形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开放端的端头连接于所述摩擦块,所述连接端的封闭端固接于所述连接件开放端的端头,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U”形连接端与所述摩擦块围成的中空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一个或多个拉伸弹簧,或者为一弹力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拉伸弹簧并列平行设置。
CN2010102343864A 2010-07-20 2010-07-20 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270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343864A CN101927071B (zh) 2010-07-20 2010-07-20 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343864A CN101927071B (zh) 2010-07-20 2010-07-20 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27071A CN101927071A (zh) 2010-12-29
CN101927071B true CN101927071B (zh) 2011-11-23

Family

ID=43366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3438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27071B (zh) 2010-07-20 2010-07-20 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270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5742B (zh) * 2021-11-01 2022-06-24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一种肩关节康复训练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17161U (zh) * 1987-12-31 1988-10-26 吴全福 多功能可调式压握拉力器
CN2609598Y (zh) * 2003-04-08 2004-04-07 刘庆太 便携式综合保健握力、扩胸器
CN101507871A (zh) * 2009-03-27 2009-08-19 华中师范大学 恒力拉力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00579A (ja) * 1999-06-25 2001-01-09 Nippon Mail Order:Kk 中高年層や女性向けの筋力トレーニング器具
US20090088304A1 (en) * 2007-09-27 2009-04-02 Erick Washington Exercise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17161U (zh) * 1987-12-31 1988-10-26 吴全福 多功能可调式压握拉力器
CN2609598Y (zh) * 2003-04-08 2004-04-07 刘庆太 便携式综合保健握力、扩胸器
CN101507871A (zh) * 2009-03-27 2009-08-19 华中师范大学 恒力拉力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27071A (zh) 2010-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34395A (en) Adjustable asymmetric-resistance upper body exerciser
EP1615704B1 (en) Exercise device with adustable inelastic straps
US4376533A (en) Push and pull type exercising device
US8109864B2 (en) Arm exercising device
US20020086779A1 (en) Resistance devices, total-body exercise machines outfitted therewith, and exercise methods using such devices and machines
US5005832A (en) Portable abdominal exerciser
EP1945319B1 (en) Combination grip for an exercise device
RU2455044C2 (ru)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ый захват для тренажера
US2004000985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ining muscle strength through progressive resistance exercise
CA2764419C (en)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a fitness stick
US2590951A (en) Elastic cord exerciser
US6390959B1 (en) Exercise apparatus
US20100227744A1 (en) Asymmetric physical exercise system
JP6811994B2 (ja) ねじり運動具
CN109289154A (zh) 一种转盘式拉力健身器
JP5399717B2 (ja) 脚および腕の筋運動を可能にする、実質的に「クローバ葉」形状のボディービル・デバイス
CN101927071B (zh) 具有恒握力和拉力的握力、拉力组合健身器
CN106457022B (zh) 冲击式超等长训练健身器(变型)
CN209422837U (zh) 一种转盘式拉力健身器
KR20140103073A (ko) 악력완력기
KR101984128B1 (ko) 기능성 전문 손목 운동기구
CN210205768U (zh) 手指肌肉伸展力量训练器
CN219023165U (zh) 一种手指关节训练器及康复设备
KR101356419B1 (ko) 혁대를 겸한 운동 벨트
CN220588832U (zh) 一种可根据使用者力度调节的臂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23

Termination date: 2014072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