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20678A - 车辆行车状态的灯光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行车状态的灯光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20678A
CN101920678A CN2010101784855A CN201010178485A CN101920678A CN 101920678 A CN101920678 A CN 101920678A CN 2010101784855 A CN2010101784855 A CN 2010101784855A CN 201010178485 A CN201010178485 A CN 201010178485A CN 101920678 A CN101920678 A CN 1019206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assembly
port
branch road
vehic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7848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窦宝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1017848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206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1920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06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行车状态的灯光显示方法及其装置,该装置基本包含了各种行车状态的显示形式;其利用电路Sk经接口Sj控制组件Sg来显示各种行车状态,组件Sg设置有左右镜像排列的两组发光点/块,当有信号输入电路Sk时:转向信号、转向侧那组发光点/块重复呈现从中间向转向侧依次燃亮后全熄形式,超车信号、超车侧那组发光点/块重复呈现从中间向超车侧依次呈蛇行燃亮后全熄形式,刹车信号、两组发光点/块呈现全亮并保持形式,变速信号、两组发光点/块呈现--加速量值从两侧向中间/减速量值从中间向两侧、且随变速幅度相应加速移动的间隔燃亮的光点/块形式,赋予各种行车状态更直接、更形象的显示形式。

Description

车辆行车状态的灯光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灯光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同步反映车辆加/减速变化及加/减速幅度和刹车、转向、超车等行车趋/状态的灯光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显示车辆行车状态的灯光信号,只有燃亮刹车灯显示刹车、和用转向灯闪动的一种方式来显示转向、超车两种行车趋/状态的显示形式,这都并非警示外界的最佳方式;在强光照射灯光信号或恶劣气象、长时驾车视觉迟钝等情况下极易漏视或误判,是很多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车辆现有灯光显示方式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基本包含了各种行车趋/状态变化的灯光显示装置:它充分利用了人视觉习惯、对连续移动的光点/块比单一闪动的光点/块更具警觉,且对连续向两侧移动的光点/块潜意识感受是变大接近、对连续向中间移动的光点/块潜意识感受是缩小远离、且移动速度的快慢会认为是接近或远离的快慢现象,同时用两种显示形式将超车与转向的趋/状态明显区别开来,赋予各种行车趋/状态更直接、更形象的灯光显示形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附图1方框图所示,利用控制电路Sk (以下称电路Sk)经接口电路Sj(以下称 接口Sj)控制发光点/块组件Sg(以下称组件Sg)来显示各种行车趋/状态:组件Ss输出的加/减速量值、 组件Sx输出的换向电平Hs、左/右转向超车及刹车信号依次经端口CP、D0、L.z、R.z、L.c、R.c及Sce接入电路Sk,当采用双向输出形式组件Ss时则需将组件Sx输出的减速电平Qs经端口D0′接入电路Sk,如图中相关虚线所示;当有左/右转向信号输入到L.z/R.z端口时,组件Sg转向侧发光点/块组重复呈现从中间向转向侧依次燃亮后全熄的显示形式;当有左/右超车信号输入到L.c/R.c端口时,组件Sg超车侧发光点/块组重复呈现从中间向超车侧依次呈蛇行燃亮后全熄的显示形式;当有减速量值输入到CP端口时:安装于车辆后方的组件Sg两侧发光点/块组呈现从中间向两侧连续移动、安装于车辆前方的组件Sg两侧发光点/块组呈现从两侧向中间连续移动、且都随输入量值大小相应加快移动速度的、间隔燃亮的光点/块的显示形式;当有加速量值输入到CP端口、同时换向电平Hs输入到D0端口时:安装于车辆后方的组件Sg两侧发光点/块组呈现从两侧向中间连续移动、安装于车辆前方的组件Sg两侧发光点/块组呈现从中间向两侧连续移动、且都随输入量值大小相应加快移动速度的、间隔燃亮的光点/块的显示形式;当有刹车信号输入到Sce端口时,组件Sg两侧的发光点/块组呈现同时燃亮并保持的显示形式等警示外界。
后文所述的各电路、组件的使能控制除写明外,都按高电平有效为例叙述;将本装置的初始化状态和没有转向、超车、刹车、加速、减速等趋/状态时,以及匀速行驶或停车时表述为常态时;附图中集成电路除表明电位外的电源端、接地端省略未画。
所述的组件Sg,是由光源器件构成的左右镜像排列的两组发光点/块组,其中“点”是指由光源器件构成最基本的发光单元,由最基本发光单元按一定的方式排列组合成“块”,发光块内的发光单元可被分别控制燃亮或熄灭,发光块可以是文字/字母/图形/符号。
所述的接口Sj,是为适配电路Sk组件Sg的连接方式(单位驱动显示/多位扫描显示/矩阵控制显示)、组件Sg选用的光源器件类别、功率而搭接的电路。
所述的电路Sk,是由时钟单元移位控制单元形式切换单元三个分电路构成的、系产生和切换各行车趋/状态灯光显示形式控制信号的总控制电路。
所述的左/右转向信号、左/右超车信号、刹车信号,是各转向、超车、刹车开关输出的电平经其各 自适配电路取得的信号,所谓“适配电路”是为外部电平适合本装置输入端口的电压及使能控制极性、消除干扰、限流稳压提供连续稳定的电信号而搭接的电路;所谓“蛇行”即连续曲线或折线形状。
所述的加/减速量值,是将车辆加/减速产生的惯性力或车速传感器输出的脉冲信号,经组件Ss转换而输出的、与加/减速的变速幅度相对应的变化电量值。
所述的换向电平Hs,是将车辆加速时所产生的惯性力或车速传感器输出的脉冲信号,经组件Sx转换而输出的电平信号;
所述的减速电平Qs,是将车辆减速时所产生的惯性力或车速传感器输出的脉冲信号,经组件Sx转换而输出的电平信号。
所述的组件Ss是由力/电转换组件和/或车速信号构成,其中的“力/电转换组件”如附图4所示,由具有特定电气关联性的动部件d与静部件j、以及适配电路构成;当车速变化的惯性力大于设定值时、动部件d能被惯性力推动其沿平行于车辆前后方向的轨迹g前后移动/摆动,当车速变化的惯性力小于设定值或常态时,返回/停留在静止位置0处;在静止位置0处设置一个/组静部件j、或者在静止位置0处和/或前后两侧沿轨迹g设置一个和/或多个/组静部件j,当动部件d移动/摆动到相对静止位置0处静部件j的不同位置时,或者移动/摆动到沿轨迹g设置的不同位置的静部件j时,该静部件j和/或动部件d输出相应的变化电量值,该电量值可以是Vb电压信号、也可以是电容量值或电感量值;
其中的“车速信号”是指车速传感器输出的脉冲信号经适配电路转换为相应加/减速量值的Vb电压信号;所谓“车速传感器“是指将车辆行车速度转换为电脉冲信号的传感器;
所谓“适配电路”是根据采用不同结构、不同器件、不同输出形式及不同输出信号的组件Ss配接相应不同电路结构的时钟单元而搭接的电路;
所谓“不同输出形式”:一是单向输出形式、即车辆加速或减速时都是输出上升或下降的单方向变化电量值,即其呈“∨”型或“∧”型;二是双向输出形式、即车辆加速时输出上升或下降、减速时输出与加速时相反的下降或上升的两个方向变化电量值,即其呈“/”型或“\”型;
所述的组件Sx是由换向识别组件和/或换向识别电路构成,其中的换向识别组件与力/电转换组件结构类同,如附图4所示,只是在静止位置0处前/后各设置一个/组静部件jQ/jH、或在静止位置0处前/后一侧设置一个/组静部件jQ或jH;根据所选用的元器件和结构设置的不同,动部件d可以单独另设、或兼用力/电转换组件的动部件d,其静部件jQ/jH可以兼用力/电转换组件在静止位置0处前/后设置的静部件j;当动部件d移动/摆动到静部件jH/jQ位置时其输出换向电平Hs/减速电平Qs,或其移动/摆动到静止位置0处前/后设置的多个/组静部件j位置时,这些静部件j输出的电平信号兼作为Qs/Hs电平信号;
其中的换向识别电路,是从双向输出形式组件Ss输出的Vb电压中剥离出换向电平Hs和减速电平Qs的电路。
所谓“轨迹g”是指动部件d受变速惯性力推动、能沿其前后移动的支撑物,或动部件d受变速惯性力推动前后摆动形成的虚拟迹线;
所谓“特定电气关联性”是指所设置的动部件d与静部件j、jQ、jH相对不同位置时,j、jQ、jH和/或d输出不同电量信号,诸如d为遮光体、重物、水银珠、永磁体、磁屏蔽体等,j、jQ、jH对应为光电对管、光敏器件、光伏电池等光敏器件,微动开关,水银开关等触点器件,舌簧开关、霍尔器件等磁敏器件等,通过其相对位置变化所产生的光通过量多少或照射与否、触点的导通/切断、磁力通过量大小或有无等而产生的不同电量信号;或者将动部件d和/或静部件j设置为电容或电感的极片,将该电容或 电感直接作为时钟电路中谐振回路的电容或电感(加/减速时变化的电容或电感量值也通称为加/减速量值);
所谓“设定值”是指通过设置静止位置0处与相邻的静部件j、jQ、jH位置的距离、动部件d和轨迹g的形状及其两者的材料和质量、摩擦系数,以及动部件d(如有)阻尼平衡器件Zn的阻尼值等来设定的、动部件d能移动/摆动到与静止位置0处相邻静部件j或jQ、jH位置所需惯性力最小值;
所谓“静止位置0处”是指动部件d在常态时因自身质量和/或外加阻尼平衡力作用下在轨迹g停留的位置处;
使用数字IC搭接的电路Sk有两类电路结构,附图2、3所示为其实施例方框图;两图中的接口Sj,包括左/右侧移位主路、左/右侧超车支路,和依据两类不同的电路Sk而取舍的左/右侧全亮支路
其中左/右侧移位主路是控制组件Sg各发光点/块燃亮或熄灭的主干控制电路,是由电路Sk各输出端Q1~Qn分别控制的两组电子开关电路;
其中左/右侧超车支路是用来分别制组件Sg内同侧发光点/块组中蛇行排列光源器件以外其他光源器件电源通/断的支干控制电路,其非控制状态为电源通、控制状态为电源断;
其中左/右侧全亮支路是与电路Sk各输出端Q1~Qn并列设置可直接控制同侧移位主路中电子开关电路同时导通的支干控制电路,其非控制状态对移位主路无影响、控制状态为本侧移位主路全导通。
所述的由时钟单元移位控制单元形式切换单元三个分电路搭接的数字IC电路Sk:其中时钟单元是为移位控制单元提供时钟信号的电路,随不同实施例适配相应电路结构的时钟单元,当其不连接组件Ss时输出特定频点时钟信号;当其连接组件Ss时、常态时输出特定频段低端频率作为基准时钟频率,变速时随其输入的加/减速量值、输出特定频段中相应上升的时钟频率;所谓“特定频点”即基准时钟频率,所谓“特定频段”频率范围为0.1Hz~18Hz,最佳范围为0.8Hz~8Hz;当时钟单元输入双向输出形式组件Ss的Vb电平时、其同时经端口D0/D0′接入换向电平Hs/减速电平Qs,如图中虚线所示;
其中移位控制单元为时序电路有两类电路结构、包括移位IC数据支路复位支路换向支路四个分支电路:附图2为第一类是用一组移位IC同时控制接口Sj内两侧的移位主路;附图3为第二类是用左右两组移位IC分别控制接口Sj内同侧的移位主路,所谓数字IC搭接的电路Sk有两类电路结构即因此所称;其移位IC是由移位寄存器等电路构成,设置其常态时的移位方向是从输出端Q1→Qn移位;其 数据支路是将移位IC某输出端的反相电平接入Q1→Qn移位数据端口DR的电路,两实施例中为输出端Q2的反相电平,其设置有使能控制端Ks,该端由形式切换单元端口D1的实时电平控制,端口D1为控制电平→使能→反馈数据、其输出反相的输出端Q2实时电平,端口D1为非控制电平→不能→断开反馈数据、其输出高电平,设置其常态时为使能状态;其复位支路是将移位IC输出端Qn与其复位端R之间设置的反馈电路,其设置有使能控制端Kf,第一类电路Sk的该端由形式切换单元端口D1控制,第二类电路Sk的该端由形式切换单元端口D2/D3分别控制,端口D1或D2/D3为控制电平→使能→当输出端Qn为高电平时、Q1~Qn都复位为低电平,为非控制电平→不能→Q1~Qn依次输出数据端DR实时电平,设置其常态时为不能状态;其换向支路控制移位IC转换移位方向,当有换向电平Hs经电路Sk端口D0接入时、其控制移位IC转换移位方向为从Qn→Q1其设置由端口D1实时电平控制的使能控制端Kh,端口D1为控制电平→使能→其对移位IC有换向控制功能,为非控制电平→不能→切断Hs电平,设置其常态时为使能状态;
其中形式切换单元是识别切换转向、超车、刹车显示形式的逻辑电路,根据电路Sk的两类电路结构,第一类如附图2所示其设置有输出端口D1、D4、D5、D6、D7,第二类如附图3所示其设置有输出端口D1、 D2、D3、D4、D5;两类移位控制单元都设置有相同的输入端口L.z、R.z、L.c、R.c、Sce,其输入端与输出端的逻辑关系见附表;电路Sk还另设置有输入端口CP、D0或和D0′;
附表
Figure GSA00000130708900041
附图2所示第一类电路Sk,设置有一组输出端Q1~Qn和D4、D5、D6、D7;常态时,数据支路换向支路处于使能状态,复位支路处于不能状态;时钟单元输出的基准频率接入移位IC的cp端,输出端Q1~Qn以基准频率从Q1→Qn依次移位数据端DR的实时电平,由于数据支路是反馈输出端Q2的反相电平,上电开始输出端Q2为低电平、数据端DR为高电平,到第二个时钟信号时输出端Q2变高电平、数据支路输出低电平,到第四个时钟信号时输出端Q2又变低电平、数据端DR为高电平,致使输出端Q1~Qn依次输出1000…、1100…、0110…、0011…、1001…状态的间隔高电平、该各组高电平依次接入接口Sj内两侧移位主路,由于形式切换单元端口D4/D5、D6/D7常态时为非控制电平、其所控制的超车支路全亮支路都为非控制状态,所以接口Sj内两侧移位主路分别控制组件Sg内同侧的发光/点块组按上述实时数据从中间向两侧依次燃亮、熄灭,呈现从中间向两侧依次连续移动间隔燃亮的光/点块的显示形式;
当有减速量值接入到时钟单元时,时钟单元追随减速量值大小、输出特定频段中相应上升的时钟频率,使两侧发光点/块组随实时的上升时钟频率、相应加快间隔燃亮的光点/块的移动速度;
当有加速量值接入到时钟单元时,时钟单元追随加速量值大小、输出特定频段中相应上升的时钟频率,同时换向电平Hs经端口D0输入到换向支路、控制移位IC转换移位方向为从Qn→Q1移位,使两侧间隔燃亮的光点/块转换移位方向为从两侧向中间连续移动、且随实时上升时钟频率、相应加快移动速度;
当有左/右转向或超车信号经端口L.z/R.z或L.c/R.c输入形式切换单元时,其端口D1电平翻转、其控制的数据支路换向支路处于不能状态、数据端DR保持高电平,复位支路处于使能状态,非转向或超车侧端口D7/D6电平翻转使该侧全亮支路处于控制状态、超车侧端口D4/D5电平翻转使该侧超车支路处于控制状态,该情况下移位IC输出端Q1~Qn以实时时钟频速从Q1→Qn依次输出高电平至Qn,Qn的高电平经复位支路反馈一复位电平至移位IC复位端R,其输出端Q1~Qn复位而后重复上述过程,该各高电平经接口Sj内两侧移位主路控制组件Sg内同侧发光/点块组、如是转向信号则重复呈现依次燃亮后全熄的显示形式,如是超车信号则因该侧超车支路已处于控制状态、致使该侧只有蛇行排列的光点/块从中间向超车侧重复呈现依次蛇行燃亮后全熄的显示形式,而非转向/超车侧的全亮支路控制接口Sj内同侧的移位主路全部导通、掩盖了转向/超车的显示形式,使该侧发光/点块组呈现全亮的显示形式;
当有刹车信号经端口Sce输入形式切换单元时,其输出端D6、D7电平同时翻转、置两侧全亮支路处于控制状态、使两侧移位主路都导通,左右两侧发光点/块组呈现同时燃亮的显示形式;
附图3所示第二类电路Sk,与附图2的区别在于其移位控制单元有镜像设置的左右两组移位IC,相应设置有两组输出端Q1~Qn分别控制接口Sj内同侧的移位主路、端口D4、D5分别控制接口Sj内同侧 超车支路,两侧移位IC各设置有一组复位支路,共用一组数据支路换向支路时钟单元,常态时,数据支路换向支路处于使能状态,复位支路处于不能状态;端口D1同时控制数据支路换向支路的使能 控制端Ks和Kh,端口D2、D3分别控制同侧复位支路使能控制端Kf;
当有左/右转向、超车信号经其端口L.z/R.z、L.c/R.c输入到形式切换单元时、端口D1电平翻转置 数据支路换向支路于不能状态、数据端DR保持高电平,转向/超车侧端口D2或D3电平翻转置该侧复位支路于使能状态,非转向/超车侧的复位支路处于不能状态,超车信号同时使超车侧端口D4或D5电平翻转置该侧超车支路处于控制状态,该情况下转向或超车侧输出端Q1~Qn以实时时钟频速从Q1→Qn依次输出高电平至Qn、Qn的高电平经复位支路反馈一复位电平至该侧移位IC复位端R、输出端Q1~Qn复位然后重复上述过程,对侧输出端Q1~Qn则依次输出并保持高电平,该各高电平经接口Sj内同侧移位主路控制组件Sg内:转向侧的发光点/块组重复呈现依次燃亮后全熄,超车侧发光点/块组的发光点重复呈现依次蛇行燃亮后全熄,非转向/超车侧的发光/点块组则保持全亮的显示形式;
当有刹车信号经端口Sce输入到形式切换单元时,端口D1电平翻转致数据支路换向支路处于不能状态、数据端DR保持高电平,端口D2、D3、D4、D5返回/保持常态时电平、置超车支路复位支路都为不能状态;该情况下两组移位IC输出端从Q1→Qn依次输出高电平至Qn并保持,经接口Sj控制组件Sg的两组发光/点块组呈现依次燃亮并保持全亮的显示形式;其他电路及工作过程与附图2的叙述类同。
本发明使用数字IC搭接电路Sk时、变动部分电路后构成另外几种显示装置:①去掉组件Ss组件Sx以及换向支路和与刹车端口Sce相关电路后构成只显示转向、超车或和常态时显示形式的装置;②去掉形式切换单元复位支路超车支路全亮支路及相关电路和数据支路使能控制相关电路后、构成只显示常态时、加速、减速显示形式的装置;③去掉复位支路超车支路及相关电路、形式切换单元中与转向、超车端口L.z、R.z、L.c、R.c相关电路后构成只显示常态时、加速、减速、刹车显示形式的装置;④去掉与刹车端口Sce相关电路后构成只显示常态时、转向、超车、加速、减速显示形式的装置;⑤将前文所述的显示变速及包含显示变速的各种灯光显示装置中,去掉组件Sx换向支路,将时钟单元CP端配接双向输出形式的组件Ss构成变速时光点/块移动速度对应于车速变化的显示形式装置,即车速越快光点/块移动越快、车速越慢光点/块移动越慢的显示形式;⑥将前文所述显示变速及包含显示变速的各种灯光显示装置安装在机动车前方时,将端口D0改为输入减速电平Qs即可实现减速时发光点/块从两侧向中间连续移动的显示形式。
本发明所述的各种灯光显示装置中电路Sk的另一种搭接方式是使用单片机或定制集成电路,将各种灯光显示装置中电路Sk所具备的功能,编制程序写入单片机内或集成到定制集成电路内,单片机或定制集成电路设置有相应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所谓“定制集成电路”是指专为上述各种灯光显示装置中 电路Sk开发的专用集成电路;几种灯光显示装置实施例流程图见说明书附图11。
本发明所述的各种行车趋/状态的另一种灯光显示形式是:电路Sk是设置有存储和读取表述各种行车状态的文字/字母/图形符号、或三者选择组合的数据存储读取电路;使所述各显示形式用文字/字母/图形符号、或三者的选择组合表述显示,或者用动态的光点/块配合文字/字母/图形符号、或四者选择组合共同显示各行车趋/状态。
本发明不增加操作程序及过程,其醒目的显示形式不用刻意解释或人为规定,人们看到后本能、直觉地反应机动车是加速还是减速及其幅度大小,并且首次将转向和超车的灯光显示形式区别开来,使各种行车趋/状态用全新的更直接、更明显的灯光显示形式传达给外界,以减少或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图1:本发明灯光显示装置方框图;图2:第一类电路Sk实施例方框图;图3:第二类电路Sk实施例方框图;图4:凡种组件Ss组件Sx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5:换向识别电路实施例原理图;图6:几种组件Ss适配电路实施例原理图;图7:几种时钟单元实施例原理图;图8:两种形式切换单元 实施例原理图;图9:第一类电路Sk实施例原理图;图10:第二类电路Sk实施例原理图;图11:用单片机或定制集成电路搭接的电路Sk构成的几种显示形式的实施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图1灯光显示装置方框图是显示八种行车趋/状态的整体方框图,各电路、组件之间连接关系如前文所述。
图2是使用数字IC的第一类电路Sk实施例方框图,其电路Sk电路结构以及各电路、组件之间连接关系如前文所述。
图3是使用数字IC的第二类电路Sk实施例方框图,其电路Sk电路结构以及各电路、组件之间连接关系如前文所述。
图4是几种组件Ss组件Sx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中A)小图中的动部件d能被变速的惯性力推动其在轨迹g上前后移动,常态时动部件d返回/停留在静止位置0处,沿轨迹g设置有系列静部件j;动部件d可以是遮光体、静部件j是光敏器件,动部件d也可以是一定质量的重物、静部件j是微动开关,动部件d可以是水银珠、静部件j是每组两个静触点,动部件d还可以是永磁体或磁屏蔽体、静部件j是磁敏器件或磁敏器件与永磁体,当动部件d返回/停留在静止位置0处的静部件j位置时、或沿轨迹g前后移动到某静部件j位置时,该静部件j输出变量电信号;在静止位置0处前/后设置的多个/组静部件j输出的电平信号可以兼作为减速电平Qs/换向电平Hs;
其中B)小图中的动部件d是一片状遮挡体,常态时动部件d被其前后所设置的阻尼器件Zn弹簧弹力作用下,返回/停留在静止位置0处,其中部横向设置有一窄长楔形通孔、其下部横向设置有一窄长条形通孔,并且设置该两通孔的中心点在常态时对应于静止位置0处;在垂直于静止位置0的正对楔形通孔位置设置有组件Ss的静部件j,在条形通孔前后两侧设置有组件Sx的静部件jQ和jH;动部件d设置为遮光体时,静部件j、jQ、jH可以设置为光敏器件;动部件d设置为磁屏蔽体时,静部件j、jQ、jH可以设置为磁敏器件与永磁体;当动部件d沿轨迹g前后移动时,静部件j因楔形通孔的宽度变化使光线或磁力通过量变化使输出电量值变化,静部件jH、jQ因条形通孔的到来而输出换向电平HS、减速电平QS;
其中C)小图中的动部件d是一永磁体,在静止位置0处设置一个线性型霍尔器件为静部件j构成组件Ss,常态时静部件j输出基准Vb电压;组件Sx兼用组件Ss的动部件d,其静部件jH为静止位置0处后侧设置的舌簧开关,舌簧开关一端连接电源VDD、另一端输出换向电平Hs;当动部件d移动至相对霍尔器件静部件j不同位置时、霍尔器件j输出相应上升或下降的Vb电压,当动部件d在加速时移动到舌簧开关静部件jH位置时,其输出换向电平Hs;
其中D)小图中的动部件d是一扇形片状体,其扇柄尖处有轴悬挂于支撑物上,或其水平设置时、其两轴尖置于支撑物轴尖窝内,当其被变速的惯性力推动其前后摆动时沿其外缘形成虚拟轨迹g,常态时因自身质量和/或阻尼器件Zn游丝控制、使其垂直中心线返回/停留于吻合静止位置0处;静部件j为两片半圆形体,以适当空隙置于动部件d的两侧构成组件Ss,利用动部件d前后摆动而与静部件j重叠面积的变化:可以将动部件d、静部件j设置为电容的动片和定片构成变面积式可变电容,或者将静部件j设置为电容的两个极片、动部件d作为介质插在其中间构成变介质式可变电容、直接作为时钟单元的电容Ct;也可以将静部件j设置为一个线圈的两部分或两个线圈,动部件d作为介质插在其中间构成变自感值式或变互感值式电感、直接作为电感式时钟单元的谐振电感;在动部件d最外缘中间位置沿外缘设置一窄长条形通孔,条形通孔后侧设置有组件Sx的静部件jH,jH可以设置为光敏器件或磁敏器件与永磁体;加速时动部件d向后摆动,静部件jH因条形通孔的到来而输出换向电平Hs;
其中E)小图中的动部件d是一钟摆式悬挂物,其顶部有轴悬挂于支撑物上,或其水平设置时、其两 轴尖置于支撑物轴尖窝内,其被变速的惯性力推动其前后摆动时沿其外缘形成虚拟轨迹g,常态时因自身质量和/或阻尼器件Zn游丝控制返回/停留在静止位置0处,沿轨迹g设置有系列静部件j,构成组件Ss;动部件d设置为遮光体时静部件j可以设置为光敏器件,动部件d设置为永磁体时静部件j可以设置为磁敏器件,当动部件d前后摆动到相对静止位置0处静部件j的不同位置时、或前后摆动到沿轨迹g设置的某静部件j位置时,该静部件j输出变量电信号;当设置的静部件j输出的是电平信号时,静止位置0处两侧设置的静部件j输出的电平可兼作为组件Sx的换向电平Hs、减速电平Qs;
其中F)小图中的动部件d是一圆形金属介质物,常态时返回/停留在静止位置0处,静部件j可设置为电容的两个极片,或设置为一个线圈的两部分或两个线圈构成组件Ss,其功能类同于D)小图的叙述,只是其静部件j输出的变量电信号为双向输出形式,当动部件d前/后移动时、静部件j输出下降/上升的变量电信号,同时静止位置0处前/后侧组件Sx的静部件jQ/JH相应输出减速电平Qs/换向电平Hs。
图5是组件Sx中的换向识别电路实施例原理图,图中电阻R1~Rn构成串联分压网络,从电阻R1上端接入Vb电压到电阻Rn下端接地共有n-1个分压节点,将电压比较器B1~Bn-2从第二个节点开始依次分别接入一个节点,从B1开始其输出端依次分别连接2输入端异或门P1~Pn-2同序号异或门和下一异或门各一输入端,P1另一输入端连接第一个分压节点;随加速时Vb电压持续上升、电压比较器朝Bn-2方向依次输出高电平;随减速时Vb电压持续下降、电压比较器朝B1方向依次输出低电平;由于异或门输入端电平不一致才输出高电平,致使只有输出高电平与输出低电平的两个电压比较器所连接的那一异或门才输出高电平,形成随着Vb电压持续上升或下降,只有一个输出高电平的异或门在P1~Pn-2中移动;按P1→Pn-2方向,上一异或门输出端经由二极管D、储压电容C、下拉电阻Rxl组成的单向延时电路、和下一异或门输出端直接分别依次连接2输入端与门Y1~Yn-3各一输入端,由于与门输入端都为高电平才输出高电平,致使只有连接其输入端的两个异或门:上一异或门转为低电平后在其延时电路延时时长内下一异或门输出高电平时,该与门才会输出高电平,这样只要机动车加速幅度足够大、Vb电压持续上升足够快、使该状况得到延续时,Y1~Yn-3输出端依次输出高电平,其各输出端连接在一起就会得到换向电平Hs;同理,按上述连接方式和次序从异或门Pn-2开始依次连接另一组非门Y′1~Y′n-3的输入端,这样只要机动车减速幅度足够大、Vb电压持续下降足够快、使下一异或门转为低电平后在其延时时长内上一个异或门输出高电平的状况得到延续时,Y′1~Y′n-3输出端依次输出高电平,其各输出端连接在一起就会得到减速电平Qs;使用换向识别电路时,其设定值由相邻分压节点电压差和延时电路延时时长决定。
图6是几种组件Ss适配电路实施例原理图,其中A)小图为一种车速信号适配电路实施例原理图,是用时基电路555搭接的F/V电路,车速传感器输出的脉冲信号接入in端口经C1耦合至555触发端TR,输出端Q输出高电平放电端DIS关闭,电源VDD经电阻Rt向电容Ct充电期间触发端TR的脉冲信号被阻断,当电容Ct上电压上升至VDD2/3时触发第二触发端TH、输出端Q翻转为低电平,放电端DIS开通电容Ct迅速放电,触发端TR再被脉冲信号触发,输出端Q输出高电平、电容Ct充电,接着重复上述过程;输出端Q输出的高电平向电容C2充电,脉冲信号的频率越高输出端Q输出高电平的次数越多,电容C2上充电电压越高,反之则电容C2上充电电压越低,从而在电容C2上取得对应于车速变化的Vb电压;
其中B)小图为一种力/电转换组件的单向输出形式适配电路实施例原理图,其动部件d是一永磁体,静部件j为系列舌簧开关,设置有电阻串联网络Rz0~Rz3;在静止位置0处设置有舌簧开关S0,沿轨迹g在舌簧开关S0前后依次设置有舌簧开关S1~S3和S1′~S3′,所有舌簧开关的下端连接在电源VDD上; 舌簧开关S0的上端连接电阻Rz0的下端,其余左右对称位置上的舌簧开关上端两两依次连接在电阻Rz0~Rz3的串联节点上,Rz3的上端输出Vb电压;常态时舌簧开关S0吸合、此时总电阻Rtz为串联Rz0~Rz3的总阻值,当动部件d前后移动到另外舌簧开关处时该开关吸合,其所连接串联节点处以下的电阻被短接,总电阻Rtz相应减少,Rz3上端输出的Vb电压相应上升;
其中C)小图为一种力/电转换组件的双向输出形式适配电路实施例原理图,其动部件d、静部件j的设置与B)小图相同,其区别是其电阻串联网络是由Rz0~Rz6构成,按舌簧开关S3→S0→S3′顺序、S3的上端连接Rz0的下端,其余舌簧开关的上端依次连接在Rz0~Rz6各串联节点上,Rz6的上端输出Vb电压;常态时舌簧开关S0吸合、此时总电阻Rtz为串联Rz3~Rz6的总阻值,当动部件d向舌簧开关S3方向移动时总电阻Rtz增加,反之则总电阻Rtz减少,从而在电阻Rz6上端取得对应于车速变化的Vb电压。
B)小图和C)小图所示适配电路实施例另一种用法、是将所有舌簧开关的下端连接时钟单元电阻Rt下端,Rz3或Rz6上端连接电阻Rt上端,形成电阻串联网络→舌簧开关与电阻Rt的并联关系。
图7是几种时钟单元实施例原理图,其中A)小图为一种由非门Fa、Fb和电阻Rt、电容Ct构成的、由cp端输出基准时钟频率的时钟单元;当在其电阻Rt的上端即a点连接图6所示B)小图Rz3的上端、或C)小图Rz6的上端,在其电阻Rt的下端即b点连接图6所示B)小图或C)小图中所有舌簧开关的下端,形成Rz3或Rz6上端→电阻串联网络→舌簧开关与电阻Rt的并联关系、即构成由组件Ss加/减速量值控制改变输出频率的时钟单元
其中B)小图为一种由非门Fa、Fb、电容Ct、电阻Rt和并联在Rt两端的晶体管Qn构成的时钟单元,晶体管Qn栅极连接端口CP,其输出端连接cp端口;设置常态时Rt与Qn并联总电阻Rtz与电容Ct的数值将组件Ss输入的基准Vb电压转换为基准时钟频率;当有加/减速量值接入晶体管Qn栅极时、其上升的不同Vb电压使其源漏极间电阻相应减少,该时钟单元输出相应上升的时钟频率;
其中C)小图为一种由组件Ss输出的电压Vb实时量值控制的双向压控结构时钟单元,其基本电路结构与A)小图相同,只是改用在电阻Rt两端并联两个控制电压极性相反的场效应晶体管Qn、Qp作为电子电阻构成总电阻Rtz,两管控制极分别经电子开关Kn、Kp接入Vb电压,开关Kn由换向电平Hs控制其接通,开关Kp由减速电平Qs控制其接通;常态时两个电子开关处于断开状态,两个电子电阻与电阻Rt并联阻值为总阻值Rtz,设置Rtz和电容Ct的数值使时钟电路输出基准时钟频率;加速时,换向电平Hs接通开关Kn,使上升的实时Vb电压接入正极性控制的Qn管、其漏源间电阻相应减小→Rtz减小→输出时钟频率相应増高;减速时,减速电平Qs接通开关Kp,使下降的实时Vb电压接入负极性控制的Qp管、其漏源间电阻相应减小→Rtz减小→输出时钟频率相应増高。
图8是两种形式切换单元实施例原理图,其中A)小图为适配第一类电路Sk的一种由二极管搭接的逻辑电路实施例,由隔离二极管T1~T8、NPN晶体管Qc和限流电阻Rz1~Rz3构成,设置有端口D1、D6、D7、D4、D5,在电路Sk整体电路中、常态时这些端口都设为低电平;左超车端口L.c经二极管T4连接左转向端口L.z、该节点作为端口D7的同时还经二极管T2连接端口D1,右超车端口R.c经二极管T3连接右转向端口R.z、该节点作为端口D6的同时还经二极管T1也连接端口D1,这样只要有转向或超车信号输入都会使端口D1输出高电平、同时左侧转向或超车信号使控制右侧全亮支路的端口D7输出高电平、右侧转向或超车信号使控制左侧全亮支路的端口D6输出高电平;同时左/右超车端口L.c/R.c分别经电阻Rz2/Rz3连接端口D4/D5,当有左或右超车信号输入时、同时端口D4或D5翻转;刹车端口Sce经二极管T5、T6分别连接端口D6、D7、并经电阻Rz1连接晶体管Qc基极,晶体管Qc发射极接地、 集电极经二极管T7/T8分别连接端口D4/D5,当有刹车信号输入时端口D6、D7输出高电平,同时经电阻Rz1触发晶体管Qc导通、Qc集电极连接的二极管T7、T8将端口D4/D5同时下拉至低电平;
其中B)小图为适配第二类电路Sk的一种由或非门H1~H5、与非门Yz、Yy、非门Fc搭接的逻辑电路实施例,左转向/超车信号端口L.z/L.c、右转向/超车信号端口R.z/R.c依次分别连接同侧H1、H2各一输入端,同时左/右超车信号端口L.c/R.c还分别连接Yz/Yy各一输入端,Fc输出端连接Yz、Yy余下输入端,Yz/Yy输出端即端口D4/D5;H1/H2输出端连接H3/H4一输入端,H3/H4的输出端即端口D2/D3、其输出端同时连接H5各一输入端,H5输出端即端口D1;刹车端口Sce同时连接H3、H4、H5余下的输入端以及非门Fc输入端;常态时,端口L.z、L.c、R.z、R.c、Sce都为低电平置H1、H2、Fc输出端、端口D4、D5为高电平,由于或非门输入端全是低电平输出高电平、输入端有高电平即输出低电平,所以H1/H2所连接的H3/H4输出端D2/D3都为低电平,D2、D3和端口Sce分别连接其输入端H5的端口D1为高电平,Fc输出的高电平置Yz、Yy为准翻转状态、由其另一输入端所连接的端口L.c、R.c是否有超车信号决定其是否翻转;当有任一转向或超车信号输入时、转向或超车侧H1或H2输出低电平、使同侧H3或H4输出端D2或D3为高电平、H5输出端D1转为低电平,超车信号同时致超车侧Yz或Yy转为低电平;当有刹车信号时,不管有无转向超车信号都使D1、D2、D3翻转/恢复为低电平、Yz、Yy输出端恢复/保持高电平。
图9是一种使用数字IC的第一类电路Sk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原理图,其中:组件Sg中“○”表示未燃亮的发光点/块, 
Figure GSA00000130708900091
表示燃亮的发光点/块;图中,左侧发光点/块组显示蛇行燃亮、右侧发光点/块组显示全亮、为左侧超车灯光显示形式;
接口Sj中由NPN型晶体管Qz1~Qz4/Qy1~Qy4分别构成左/右侧移位主路,每个晶体管集电极连接对应的发光点/块公共端、发射极接地,Qz1、Qy1的基极经各自隔离二极管连接电路Sk输出端Q1、依此顺次连接至Qz4、Qy4→Q4;PNP型晶体管Qz0基极连接端口D4、集电极连接本侧发光点/块组内蛇行排列发光点以外其他发光点电源端构成左侧超车支路,PNP型晶体管Qy0基极连接端口D5、发射极连接电源VDD、集电极连接本侧发光点/块组内蛇行排列发光点以外其他发光点电源端构成右侧超车支路,两侧蛇行排列发光点电源端直接连接电源VDD;二极管tx1~tz4的负极依次分别连接Qz1~Qz4基极、正极共同连接端口D6构成左侧全亮支路;二极管ty1~ty4的负极依次分别连接Qy1~Qy4基极、正极共同连接端口D7构成右侧全亮支路
电路Sk其中的移位控制单元:其移位IC为CD40194;由于CD40194带有Q1→Q4方向数据端DR和Q4→Q1方向数据端DL,其随改变移位方向自动开通相应数据端,数据支路由与非门Ys、非门F1、Fs构成,与非门Ys输出端连接数据端DR、其一输入端连接输出端Q2、另一输入端连接非门F1输出端,F1输入端为数据支路使能控制端Ks连接端口D1,非门Fs输入端连接输出端Q3、Q3连接数据端DL;其 复位支路由与非门Yf、电容Cf构成,Yf输出端、电容Cf上端连接移位IC复位端R,Yf一输入端连接输出端Q4、另一输入端为复位支路使能控制端Kf连接端口D1;其换向支路由非门Fh、PNP晶体管Qh、电阻Rx1、Rz构成,非门Fh输出端连接Q1→Q4移位控制端口S1、输入端连接Q4→Q1移位控制端口S2,端口S2同时连接晶体管Qh集电极和电阻Rx1上端,晶体管Qh发射极为电路Sk端口D0,晶体管Qh基极为换向支路使能控制端Kh、其经电阻Rz连接端口D1,常态时、端口S2被电阻Rx1置为低电平、端口S1被非门Fh置为高电平,端口D1被电阻Rx2置为低电平;其时钟单元(图中用虚线框表示)输出端连接移位IC的cp端、输入端为端口CP;其形式切换单元(图中用虚线框表示)设置有输入端L.z、R.z、L.c、R.c、Sce和输出端D1、D6、D7、D4、D5,其逻辑关系见附表或前述实施例;
上电伊始即初始化时移位IC因复位端R由电容Cf的瞬时低电平复位、随之复位端R被与非门Yf置高电平,开通Q1→Q4移位端口DR,移位IC时钟单元输入的基准频速将端口DR实时电平从Q1→Q4依次移位下去;常态时,因端口D1被电阻Rx2置为低电平致使:控制端Kf锁定与非门Yf输出高电平置复位支路为不能状态;控制端Kh使晶体管Qh导通致换向支路为使能状态;控制端Ks使非门F1输出高电平置与非门Ys一输入端为高电平使其处于准翻转状态、由其连接输出端Q2的另一输入端电平决定其是否翻转、数据支路为使能状态;由于端口DR输入的是输出端Q2的反相电平、其初始化状态是高电平,到第二个时钟脉冲Q2翻转为高电平时其输入低电平,到第四个时钟脉冲Q2又翻转为低电平时其输入高电平…这样重复下去,使输出端Q1→Q4依次输出1000、1100、0110、0011、1001、1100…这些依次输出的各组实时数据同时输入到接口Sj内左/右侧移位主路各自控制的晶体管、致其导通或截止,由于常态时端口D4/D5、D6/D7为低电平,置左/右侧超车支路全亮支路都处于非控制状态,所以两侧 移位主路各晶体管依据上述实时数据、分别依次控制同侧发光点/块组内相对应的发光点/块燃亮或熄灭,使组件Sg呈现从中间向两侧按基准时钟频率连续移动间隔燃亮的光/点块的显示形式;
组件Ss有减速量值输入到CP端口时,时钟单元随其量值大小输出相应上升的时钟频率、移位IC随之加快移位速度、致两侧发光点/块组连续移动间隔燃亮的光/点块相应加快移动速度;
组件Ss有加速量值输入到CP端口时,时钟单元随其量值大小输出相应上升的时钟频率、移位IC随之加快移位速度,同时组件Sx有换向电平Hs输入到端口D0、经晶体管Qh接入控制端S2和非门Fh输入端,非门Fh输出端置控制端S1为低电平,移位IC转换移位方向为从Q4→Q1、随之两侧发光点/块组连续移动间隔燃亮的光点/块转换为从两侧向中间移动并相应加快移动速度;
当有转向或超车信号接入端口L.z/R.z或L.c/R.c时,端口D1输出高电平、控制端Ks使非门F1输出低电平锁定与非门Ys一直输出高电平、置数据支路为不能状态;控制端Kh使晶体管Qh截止、置换向支路为不能状态;控制端Kf使与非门Yf一输入端为高电平处于准翻转状态、由其连接Q4的另一输入端电平决定其是否翻转致复位支路为使能状态,同时非转向或超车侧的端口D6或D7输出高电平置该侧全亮支路为控制状态、致该侧发光点/块组全部燃亮;转向或超车侧由于端口DR保持高电平致输出端Q1→Q4依次输出高电平至Q4,Q4的高电平使与非门Yf翻转输出低电平接入复位端R置移位IC复位、Q1~Q4同时输出低电平,Q4的低电平使与非门Yf恢复输出高电平,移位IC重新开始移位并重复上述过程;Q1~Q4输出的实时电平控制转向或超车侧移位主路各晶体管分别依次控制同侧发光点/块组内相对应的发光点/块燃亮或熄灭,据而实现:是转向信号时组件Sg转向侧发光点/块重复呈现从中间向转向侧依次燃亮后同时熄灭,是超车信号时、由于超车侧的超车支路为控制状态、致使该侧发光点/块组中的发光点重复呈现从中间向转向侧依次呈蛇行燃亮后同时熄灭,而非转向或超车侧发光点块保持全亮的显示形式;
当有刹车信号接入端口Sce时端口D6、D7为高电平置两侧全亮支路为控制状态,置端口D4/D5低电平锁定两侧超车支路为非控制状态,两侧移位主路同时控制两组发光点块组呈现同时全亮的显示形式。
图10是一种使用数字IC的第二类电路Sk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原理图,其中:组件Sg中“○”表示未燃亮的发光点/块, 
Figure GSA00000130708900101
表示燃亮的发光点/块;图中,左侧发光点/块组显示蛇行燃亮、右侧发光点/块显示全亮、为左超车灯光显示形式;
接口Sj中由NPN型晶体管Qz1~Qz4/Qy1~Qy4分别构成左/右侧移位主路,每个晶体管集电极连接对应的发光点/块公共端、发射极接地,Qz1、Qy1的基极经各自隔离二极管连接电路Sk中同侧输出端Q1、依此顺次连接至Qz4、Qy4→同侧Q1;NPN型晶体管Qz0/Qy0的集电极连接电源VDD、各自发射极分别连接本侧发光点块组内蛇行排列发光点以外其他发光点电源端、各自基极分别连接电路Sk本侧端 口D4/D5,构成左/右侧超车支路;两侧蛇行排列发光点电源端连接电源VDD;
电路Sk移位控制单元:其移位IC由镜像设置的两组CD40194构成;其数据支路由非门Fs、Fs′、电阻Rx、电子开关K1构成,非门Fs输出端连接两组移位IC的端口DR、输入端经电子开关K1连接任一输出端Q2,K1控制端为数据支路使能控制端Ks连接端口D1,非门Fs′输入端连接任一输出端Q3、输出端连接两组移位IC端口DL,其左/右侧复位支路分别由非门Fz、电子开关K3、电阻Rs、电容Cf/非门Fy、电子开关K2、电阻Rs、电容Cf构成,左/右侧非门Fz/Fy输入端各自连接本侧输出端Q4、各自输出端连接开关K3/K2上端,K3/K2下端与本侧电阻Rs下端、电容Cf上端连接于本侧复位端R,开关K3/K2控制端为本侧复位支路使能控制端Kf/Kf′、分别连接端口D2/D3;其换向支路由非门Fh、电子开关K4、电阻Rx构成,非门Fh输出端连接两侧的控制端S1、输入端连接两侧的控制端S2和开关K4、电阻Rx的上端,开关K4下端为端口D0、控制端为换向支路使能控制端Kh连接端口D1,常态时控制端S2被电阻Rx置为低电平、控制端S1被非门Fh置为高电平,端口D1为高电平置数据支路换向支路为使能状态,端口D2、D3为低电平分别置两侧复位支路为不能状态;其时钟单元(图中用虚线框表示)输出端连接两组移位IC的cp端、输入端为端口CP;其形式切换单元(图中用虚线框表示)设置有输入端L.z、L.c、R.z、R.c、Sce和输出端D1、D2、D3、D4、D5,其逻辑关系见附表或前述实施例;
上电伊始即初始化时电路Sk内两侧移位IC因复位端R有本侧电容Cf的瞬间低电平复位,随之复位端R被电阻Rs置为高电平开通端口DR,移位IC时钟单元输入的基准频率将DR端实时电平从Q1→Q4依次移位下去;常态时,由于端口DR输入的是输出端Q2的反相电平、其初始化状态是高电平,到第二个时钟脉冲Q2翻转为高电平时其输入低电平,到第四个时钟脉冲Q2又翻转为低电平时其输入高电平…这样重复下去,致两侧移位IC输出端Q1→Q4依次输出1000、1100、0110、0011、1001…这些各组实时电平同时输入到接口Sj内同侧移位主路控制各自对应的Qz1~Qz4/Qy1~Qy4晶体管导通或截止,各晶体管依据上述实时数据、分别依次控制同侧发光点/块组内相对应的发光点/块燃亮或熄灭,使组件Sg呈现从中间向两侧按基准时钟频率连续移动间隔燃亮的光点/块显示形式;
组件Ss有减速量值输入到端口CP时,时钟单元随其量值大小输出相应上升的时钟频率、两组移位IC随之加快移位速度、致两侧发光点/块组连续移动间隔燃亮的光点/块相应加快移动速度;
组件Ss有加速量值输入到端口CP时,时钟单元随其量值大小输出相应上升的时钟频率、两组移位IC随之加快移位速度,同时组件Sx有换向电平Hs输入到D0端口、经开关K4接入控制端S2和非门Fh输入端,非门Fh输出端置控制端S1为低电平,两侧移位IC转换移位方向为从Q4→Q1、随之两侧发光点/块组连续移动间隔燃亮的光点/块转换为从两侧向中间移动并相应加快移动速度;
当有左/右转向或左/右超车信号接入端口L.z/R.z或L.c/R.c时,置端口D1为低电平、使控制端Ks/Kh断开开关K1/K4、置数据支路/换向支路为不能状态;转向/超车侧端口D2或D3输出高电平至其连接的控制端Kf或Kf′、使同侧开关K3或K2导通置该侧复位支路为使能状态,超车信号同时使超车侧D4或D5为低电平置该侧超车支路为控制状态,由于端口DR保持高电平致转向或超车侧输出端Q1→Q4依次输出高电平至Q4,该Q4的高电平使非门Fz或Fy输出低电平经K3或K2接入同侧复位端R置该侧移位IC复位、该侧Q4输出低电平致非门Fz或Fy恢复输出高电平、该侧移位IC重新开始移位并重复上述过程;而非转向或超车侧复位支路仍为不能状态,Q1~Q4依次输出高电平并持续输出高电平;两侧移位主路各晶体管按本侧移位IC输出的实时电平分别依次控制同侧发光点/块组内相对应的发光点/块燃亮或熄灭、据而实现:转向信号致转向侧发光点/块组中的发光点/块重复呈现从中间向转向侧依次燃亮后同时熄灭,超车信号致超车侧发光点/块组中的发光点重复呈现从中间向超车侧依次呈蛇行燃亮后同时熄灭, 非转向或超车侧发光点/块则保持全亮的显示形式;图中电子开关K1~K4所示为左超车显示形式的工作状态;
当有刹车信号接入端口Sce时,置端口D1为低电平、控制端Ks、Kh断开开关K1、K4使数据支路、 换向支路为不能状态,置端口D2、D3恢复/保持低电平、使两侧复位支路为不能状态,置端口D4、D5恢复/保持高电平、使两侧超车支路为非控制状态,由于端口DR保持高电平、两组移位IC输出端从Q1→Q4依次输出高电平至Q4后持续输出高电平,两侧移位主路按本侧移位IC输出的实时电平依次控制两侧发光点块组燃亮、使组件Sg呈现同时全亮并保持的显示形式。图11是用单片机或定制集成电路搭接的电路Sk构成的几种显示形式的实施例流程图,其中A)小图为显示常态时,左/右超车、左/右转向、加/减速时等七种显示形式的实施例流程图;其中B)小图为显示常态时,左/右超车、左/右转向时等五种显示形式的实施例流程图;其中C)小图为显示常态时,加速、减速时等三种显示形式的实施例流程图;其中D)小图为显示常态时,刹车、加速、减速时等四种显示形式的实施例流程图。

Claims (6)

1.车辆行车状态的灯光显示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是:电路Sk接口Sj控制组件Sg来显示各种行车趋/状态,组件Ss输出的加/减速量值、组件Sx输出的换向电平(Hs)、左/右转向、超车及刹车信号依次经端口(CP)、(D0)、(L.z)、(R.z)、(L.c)、(R.c)及(Sce)接入电路Sk:当有转向信号输入到(L.z)/(R.z)端口时、组件Sg转向侧发光点/块组重复呈现从中间向转向侧依次燃亮后全熄的显示形式;当有超车信号输入到(L.c)/(R.c)端口时、组件Sg超车侧发光点/块组重复呈现从中间向超车侧依次呈蛇行燃亮后全熄的显示形式;当有减速量值输入到(CP)端口时,安装于车辆后方的组件Sg两侧发光点 /块组呈现从中间向两侧连续移动、安装于车辆前方的组件Sg两侧发光点/块组呈现从两侧向中间连续移动、且都随输入量值大小相应加快移动速度的、间隔然亮的光点/块显示形式;当有加速量值输入到(CP)端口、同时换向电平(Hs)输入到(D0)端口时、安装于车辆后方的组件Sg两侧发光点/块组呈现从两侧向中间连续移动、安装于车辆前方的组件Sg两侧发光点/块组呈现从中间向两侧连续移动、且都随输入量值大小相应加快移动速度的、间隔燃亮的光点/块显示形式;当有刹车信号输入到(Sce)端口时、组件Sg两侧的发光点/块组呈现同时燃亮并保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行车状态的灯光显示方法及其转置,其特征是:电路Sk是产生和切换各种行车状态灯光显示形式控制信号的总控制电路,其中由数字IC搭接的电路Sk时钟单元移位控 制单元形式切换单元三个分电路构成,时钟单元是为移位控制单元提供时钟信号的电路,移位控制单 为时序电路由移位IC数据支路复位支路换向支路四个分支电路构成,形式切换单元是识别切换转向、超车、刹车显示形式的逻辑电路;组件Sg是由光源器件构成的左右镜像设置的两组发光点/块组,其中“点”是指由光源器件构成最基本的发光单元,由最基本发光单元按一定的方式排列组合成“块”,发光块内的发光单元可被分别控制燃亮或熄灭,发光块可以是文字/字母/图形/符号;接口Sj,是为适配电路Sk组件Sg的连接方式、组件Sg选用的光源器件类别、功率而搭接的电路,如使用数字IC搭接的电路Sk时、还设置有左/右侧移位主路、左/右侧超车支路,和依据其不同电路Sk而取舍的左/右侧 亮支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行车状态的灯光显示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是:组件Ss是由力/电转换组件和/或车速信号构成,其中的力/电转换组件由具有特定电气关联性的动部件(d)与静部件(j)、以及适配电路构成;当车速变化惯性力大于设定值时、动部件(d)能被惯性力推动其沿平行于车辆前后方向的轨迹(g)前后移动/摆动,当车速变化惯性力小于设定值或常态时,返回/停留在静止位置(0)处;在静止位置(0)处设置一个/组静部件(j)、或在静止位置(0)处和/或前后两侧沿轨迹(g)设置一个和/或多个/组静部件(j),当动部件(d)移动/摆动到相对静止位置(0)处静部件(j)不同位置时,或移动/摆动到沿轨迹(g)设置的不同位置静部件(j)时,该静部件(j)和/或动部件(d0输出相应变化的电量值,该电量值可以是(Vb)电压信号、也可以是电容量值或电感量值;其中的车速信号是指车速传感器输出的脉冲信号经适配电路转换为相应加/减速量值的(Vb)电压信号;组件Sx是由换向识别细件和/或换向识别电路构成,其中的换向识别组件与力/电转换组件结构类同,只是在静止位置(0)处前/后各设置一个/组静部件(j Q)/(jH)、或在静止位置(0)处前/后一侧设置一个/组静部件(jQ)或(jH);根据所选用的元器件和结构设置的不同,动部件(d)可以单独另设、或兼用力/电转换组件的动部件(d),其静部件(jQ)/(jH)可以兼用力/电转换组件在静止位置(0)处前/后设置的静部件(j),当动部件(d)移动/摆动到静部件(jH)/(jQ)位置时其输出换向电平(Hs)/减速电平(Qs),或其移动/摆动到静止位置(0)处前/后设置的多个/组静部件(j)位置时,这些静部件(j)输出的电平信号兼作为(Qs)/(Hs)电平信号;其中的换向识别电路,是从双向输出形式组件Ss输出的(Vb)电压中剥离出换向电平(Hs)和减速电平(Qs)的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行车状态的灯光显示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是:使用数字IC搭接电路Sk时、变动部分电路后构成另外几种显示装置:①去掉组件Ss组件Sx以及换向支路和与刹车端口(Sce)相关电路后构成只显示转向、超车或和常态时显示形式的装置;②去掉形式切换单元复位支 超车支路全亮支路及其相关电路和数据支路的使能控制相关电路后、构成只显示常态时、加速、减速显示形式的装置;③去掉复位支路超车支路及相关电路、形式切换单元中与转向、超车端口(L.z)、(R.z)、(L.c)、(R.c)相关电路后构成只显示常态时、加速、减速、刹车显示形式的装置;④去掉与刹车端口(Sce)相关电路后构成只显示常态时、转向、超车、加速、减速显示形式的装置;⑤将前文所述的显示变速及包含显示变速的各种灯光显示装置中,去掉组件Sx换向支路,将时钟单元(CP)端配接双向输出形式的组件Ss构成变速时光点/块移动速度对应于车速变化的显示形式装置,即车速越快光点/块移动越快、车速越慢光点/块移动越慢的显示形式;⑥显示变速及包含显示变速的各种灯光显示装置中、将其端口(D0)改为输入减速电平(Qs)即可实现减速时发光点/块从两侧向中间连续移动的显示形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车辆行车状态的灯光显示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是:电路Sk的另一种搭接方式是使用单片机或定制集成电路,将各种灯光显示装置中电路Sk所具备的功能,编制程序写入单片机内或集成到定制集成电路内,单片机或定制集成电路设置有相应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所述的车辆行车状态的灯光显示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是:各种行车趋/状态的另一种灯光显示形式是:电路Sk是设置有存储和读取表述各种行车状态的文字/字母/图形符号、或三者选择组合的数据存储读取电路;使所述各显示形式用文字/字母/图形符号、或三者的选择组合表述显示,或者用动态的光点/块配合文字/字母/图形符号、或四者选择组合共同显示各行车趋/状态。
CN2010101784855A 2010-05-21 2010-05-21 车辆行车状态的灯光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Pending CN1019206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784855A CN101920678A (zh) 2010-05-21 2010-05-21 车辆行车状态的灯光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784855A CN101920678A (zh) 2010-05-21 2010-05-21 车辆行车状态的灯光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20678A true CN101920678A (zh) 2010-12-22

Family

ID=43335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784855A Pending CN101920678A (zh) 2010-05-21 2010-05-21 车辆行车状态的灯光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20678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2509A (zh) * 2012-03-09 2012-07-18 李良杰 显示动态指向箭头的转向灯
CN109649262A (zh) * 2018-12-29 2019-04-19 广州通达汽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状态的感应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1409543A (zh) * 2020-04-26 2020-07-14 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解锁、闭锁时灯光律动方法
CN111483394A (zh) * 2019-01-25 2020-08-04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视觉动态展示灯及汽车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2509A (zh) * 2012-03-09 2012-07-18 李良杰 显示动态指向箭头的转向灯
CN109649262A (zh) * 2018-12-29 2019-04-19 广州通达汽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状态的感应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1483394A (zh) * 2019-01-25 2020-08-04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视觉动态展示灯及汽车
CN111409543A (zh) * 2020-04-26 2020-07-14 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解锁、闭锁时灯光律动方法
CN111409543B (zh) * 2020-04-26 2022-09-02 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解锁、闭锁时灯光律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57780C (en) Led traffic light
CN101920678A (zh) 车辆行车状态的灯光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CN106427768B (zh) 一种显示电池电量的直射式转向信号灯的灯具控制装置
CN106427767B (zh) 一种显示电池电量的led位置灯的灯具控制装置
CN106530977A (zh) 一种显示电池电量的oled位置灯及其灯具控制装置
Dilip et al. FPGA implementation of an advanced traffic light controller using Verilog HDL
CN103419709A (zh) 一种全led矩阵调光的afs系统及方法
CN201392628Y (zh) 一种高速公路标志牌
CN105072746B (zh) 基于移动车辆识别的路灯控制系统
CN106515557A (zh) 一种显示电池电量的反射式转向信号灯及其灯具控制装置
CN206594967U (zh) 一种显示电池电量的oled位置灯
CN204801618U (zh) 汽车转向控制系统
CN204650763U (zh) 一种十字交叉路口的交通灯控制系统
CN206849275U (zh) 一种基于全息投影的交通灯
CN206446514U (zh) 一种显示电池电量的led位置灯
CN102446419A (zh) 一种智能交通灯
CN209460941U (zh) 一种多语义路面交通信号灯及应用该交通信号灯的道路
CN204856904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路口交通提示装置
CN202563852U (zh) 能够显示乘车信息的公交站牌
CN204510051U (zh) 视线盲区路口警示灯
CN204845371U (zh) 一种会发光的汽车轮毂
CN207624170U (zh) 一种柜式、可移动的智能交通信号灯装置
CN202080189U (zh) 具有加速度传感器的灯具
CN202378778U (zh) 一种汽车尾灯控制器
CN201694100U (zh) Ads刹车灯光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Dou Baoshan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assing Preliminary Examin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for Inven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Dou Baoshan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ublication and of Entering th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tage of the Application for Inven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