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9198A - 使用harq和干扰消减的数据传输 - Google Patents

使用harq和干扰消减的数据传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19198A
CN101919198A CN2008801078294A CN200880107829A CN101919198A CN 101919198 A CN101919198 A CN 101919198A CN 2008801078294 A CN2008801078294 A CN 2008801078294A CN 200880107829 A CN200880107829 A CN 200880107829A CN 101919198 A CN101919198 A CN 1019191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interference
grouping
receiver
s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782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戈罗霍夫
G·B·霍恩
M·J·博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919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91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5Adaptation of specific ARQ protocol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用于使用混合自动重传(HARQ)和干扰消减传输数据的技术。在一个设计中,发射机可以按照某一速率处理数据分组,并可以利用HARQ将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发送到接收机。在一个设计中,发射机向接收机发送触发消息以触发接收机向干扰站发送减少干扰请求。发射机可以(i)例如在单个HARQ交织的连续帧中,在发送触发消息之后发送分组的第一次传输,或(ii)在同一帧中与触发消息一起发送分组的第一次传输。针对分组而发送的传输次数可以取决于干扰站是否减少了对接收机的干扰。如果干扰消减成功,则分组传输可以早终止,或者如果扰消减不成功,则可以晚终止。

Description

使用HARQ和干扰消减的数据传输
要求优先权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07年9月21日递交的、名称为“LOW LATENCYDOWNLINK INTERFERENCE AVOIDANCE BASED ON H-ARQ”的美国临时申请No.60/974,361的优先权,该临时申请已经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故以引用方式将其明确地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本申请涉及通信,具体地说,本申请涉及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技术。
背景技术
为了提供诸如语音、视频、分组数据、信息、广播之类的各种通信内容,无线通信系统已得到广泛应用。这些无线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而支持多用户的多址系统。这样的多址系统的例子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以及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
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可支持多个终端通信的多个基站。终端可以通过前向和反向链路与基站通信。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是指从基站到终端的通信链路,而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是指从终端到基站的通信链路。
基站可以在前向链路上将数据发送到一个或多个终端,并在反向链路上从一个或多个终端接收数据。在前向链路上,来自基站的数据传输可能会观察到来自相邻基站的数据传输所造成的干扰。在反向链路上,来自每个终端的数据传输可能会观察到来自与相邻基站通信的其他终端的数据传输所造成的干扰。对于前向和反向链路两者来说,干扰基站和干扰终端所造成的干扰可能会降低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描述了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使用混合自动重传(HARQ)和干扰消减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HARQ可以用来发送数据分组的可变数量次传输,并且可以处理信道状况的不确定性而具有较小的容量损失。干扰消减可以用来减少对指定资源的干扰,但可能有较高的初始延迟。可以使用HARQ和干扰消减的组合进行数据传输,以便减少初始延迟并获得由HARQ提供的大部分好处。
在一个设计中,发射机可以按照速率处理数据的分组,并可以利用HARQ将该分组的至少一个传输发送到接收机。可以请求至少一个干扰基站减少对接收机的干扰。针对分组而发送的传输次数取决于干扰站是否减少了对接收机的干扰。如果干扰消减成功,则分组传输可以早终止,或者如果干扰消减不成功,则可以晚终止。
在前向链路上的数据传输的一个设计中,发射机(如:基站)可以向接收机(如:终端)发送触发消息。此消息可以触发接收机向干扰基站发送减少干扰请求。在一个设计中,发射机可以例如在单个HARQ交织的连续帧中,在发送触发消息之后发送分组的第一次传输。如果干扰基站许可了减少干扰请求,那么第一次传输可能观察到较少的干扰。在另一个设计中,发射机可以将分组的第一次传输和触发消息在同一个帧中发送。在这个设计中,第一次传输可以会观察到来自干扰基站的干扰。
在反向链路上的数据传输的一个设计中,发射机(如:终端)可以向接收机(如:基站)发送资源请求。此资源请求可以触发接收机向干扰终端发送减少干扰请求。发射机可以例如在单个HARQ交织的连续帧中,在发送资源请求之后发送分组的第一次传输。如果干扰终端许可了减少干扰请求,那么第一次传输可以观察到较少的干扰。
下文对本申请的多个方面和特征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一个无线通信系统。
图2示出了使用HARQ的在前向链路上的数据传输。
图3示出了使用干扰消减的在前向链路上的数据传输。
图4示出了使用预测干扰消减的前向链路数据传输的两个设计。
图6示出了使用干扰消减的反向链路数据传输。
图7示出了使用预测干扰消减的反向链路数据传输的一个设计。
图8示出了一个传输数据的过程。
图9示出了一个在前向链路上传输数据的过程。
图10示出了一个在反向链路上传输数据的过程。
图11示出了一种用于传输数据的装置。
图12示出了一种用于接收数据的过程。
图13示出了一种用于接收数据的装置。
图14示出了一个基站和终端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所述的技术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例如:CDMA、TDMA、FDMA、OFDMA、SC-FDMA及其他系统。术语“系统”和“网络”往往可交替使用。C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cdma2000等之类的无线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CDMA的其他变种。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等的无线技术。OFDMA系统可以应用诸如演进型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OFDM
Figure GPA00001062930600031
之类的无线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3GPP长期演进(LTE)是使用E-UTRA的UMTS的新版本,其在下行链路上使用OFDMA而在上行链路上使用SC-FDMA。在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组织的文件中描述了UTRA、E-UTRA、UMTS、LTE和GSM。另外,在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的组织的文件中描述了cdma2000和UMB。
图1示出了无线通信系统100,其可包括多个基站110和其他网络实体。基站可以是与终端通信的固定站,也可以称作接入点、节点B、演进型节点B等等。每个基站110提供针对特定地理区域的通信覆盖范围。术语“小区”可以指基站的覆盖区域和/或服务此覆盖区域的基站子系统,这取决于该词语使用时的语境。基站可以为宏小区、微微小区、毫微微小区和/或其他类型的小区提供通信覆盖。宏小区可以覆盖相对较大的地理区域(如:数公里半径),并可以为在系统中有服务注册的所有终端提供通信支持。微微小区可以覆盖相对较小的地理区域,并可以为有服务注册的所有终端提供通信支持。毫微微小区可以覆盖相对较小的地理区域(如:家庭),并可以为与毫微微小区有关联的一组终端(如:属于家庭成员的终端)提供通信支持。本申请所述的技术可以用于所有类型的小区。
系统控制器130可以耦合到一组基站,并针对这些基站提供协调和控制。系统控制器130可以是单个网络实体或一个网络实体集。系统控制器130可以通过回程与基站通信,为了简单起见,该回程没有在图1中示出。
终端120可以散布在整个系统中,每个终端都可以是静止的或移动的。终端也可以称作接入终端(AT)、移动台(MS)、用户设备(UE)、用户单元、站等等。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讯设备、手持设备、膝上型电脑、无绳电话等等。终端可以与服务基站通信,并可以对一个或多个干扰基站造成干扰和/或受到来自一个或多个干扰基站的干扰。服务基站是指定用于在前向和/或反向链路上为终端服务的基站。干扰基站是指在前向链路上对终端造成干扰和/或在反向链路上受到来自终端的干扰的基站。在图1中,带有双箭头的实线表示在终端和服务基站之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有双箭头的虚线表示在终端和干扰基站之间的干扰传输。
系统可以支持HARQ,以便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对于HARQ,发射机可以发送分组的传输,并且,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发送一个或多个额外的传输,直到接收机正确解码分组,或已发送到了最大次数的传输,或遇到了其他终止条件。
图2示出了使用HARQ的在前向链路上的示例数据传输。传输时间线可以划分为多个帧单元。每个帧可以覆盖一个预定的时长,如:在LTE中是10毫秒(ms),而在UMB中近似于1毫秒。帧也可以称作子帧、时隙等等。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基站有要发送到终端的数据,并按照选定的速率来处理数据分组A,以获取数据符号。速率可以等同于和/或可以称为传送格式、分组格式、调制和编码方案(MCS)、信道质量指示(CQI)等等。基站向终端发送资源许可和分组A的第一次传输。资源许可可以指示用于数据传输的资源、所选择的速率等等。终端接收并按照所选择的速率处理第一次传输。在此例中,终端解码分组A出错,并发送一个否认(NAK)。基站收到NAK并发送分组A的第二次传输。终端接收第二次传输并按照所选择的速率处理第一次和第二次传输。终端再次解码分组A出错,并发送另一个NAK。基站收到NAK并发送分组A的第三次传输。终端接收第三次传输并按照所选择的速率处理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传输。终端正确解码分组A,并发送一个确认(ACK)。基站收到ACK,并以类似的方式处理和发送另一个数据分组B。
基站可以处理并发送分组,以便可以在达到传输的目标次数之后以高概率正确地解码分组。分组的各个传输可以称为HARQ传输,并可包括用于分组的不同的冗余信息(例如:不同的数据符号组)。传输的目标次数也可以称作针对分组的目标终止值。可以根据接收信号的质量为分组选择速率,以便可以为分组获得目标终止值。
对于同步HARQ,M个索引为0到M-1的HARQ交织可以针对前向和反向链路两者中的每一个进行定义,其中M可以等于4、6、8或一些其他的整数值。HARQ交织也可以称作HARQ实例。每个HARQ交织可以包括由M个帧所分隔开的多个帧。例如,HARQ交织m可以包括帧t+m、t+m+M t+m+2M等等,其中m∈{0,…,M-1}并且t是帧的索引。某个分组可以在一个HARQ交织上发送,该分组的所有传输可以在由M个帧所分隔开的多个帧中发送。
对于异步H-ARQ,每个HARQ传输可以由基站调度并可以在任何帧中发送。对于一个给定的分组,用于该分组的不同传输的资源的数量、资源的位置、速率和/或其他参数可能会改变。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既可用于同步HARQ也可用于异步HARQ。为了清楚起见,下面的大部分描述是针对同步HARQ的。
终端可以在前向和/或反向链路上与服务基站通信。在前向链路上,终端可能会观察到来自干扰基站的高干扰。可能就是这种情况:例如,假设服务基站覆盖微微小区或毫微微小区并具有远低于干扰基站的发射功率。在反向链路上,服务基站可能会观察到来自干扰终端的高干扰。各个链路上的干扰可能会降低在此链路上的数据传输的性能。
短期干扰消减可以用于在给定的链路上消减(如:避免或减少)干扰,以便提高数据传输的性能。干扰消减可以清空或降低干扰传输的发射功率,因此针对所需数据传输可以达到更高的接收信号质量。接收信号的质量可以由载波干扰比(C/I)、信号与噪声干扰比(SINR)等等给出。为清楚起见,下文的描述中多次用到C/I。
图3示出了使用干扰消减的前向链路数据传输方案300的设计。服务基站可能有数据要发送到终端,并可能已经知道该终端正观察到在前向链路上的高干扰。服务基站可以接收来自终端的导频报告,该导频报告可以指示和/或识别强干扰基站。服务基站可以在帧t中向终端发送一个干扰消减触发消息(或简称:触发消息)来触发干扰消减。该触发消息可以指挥终端去请求干扰基站减少在前向链路上的干扰,并且可以传递要减少干扰的一个或多个资源、要发送的数据的优先级和/或其他信息。根据服务质量(QoS)的等级、累积缓冲区的等级等等可以确定优先级。
终端可以在帧t中接收到该触发消息,并可以在帧t+Δ中发送一个减少干扰请求消息。在一个设计中,终端可以仅向在前向链路上对终端有强干扰的基站发送该减少干扰请求消息。根据从这些基站收到的前向链路导频,终端可以识别这些强干扰基站。在另一个设计中,终端可以向所有能接收此消息的相邻基站发送该减少干扰请求消息。在一般情况下,该减少干扰请求消息可以是向特定基站发送的单播消息、向一组基站发送的多播消息或向所有基站发送的广播消息。在任何情况下,该减少干扰请求消息可以请求干扰基站减少对指定资源的干扰,也可以传递该请求的紧急程度和/或其他信息。
干扰基站可以从终端接收到该减少干扰请求消息,并可以许可或拒绝该请求。如果该请求得到许可,那么干扰基站可以根据多种因素,如它的前向链路缓冲区状态、该请求的紧急程度等等,决定它将要在指定资源上使用的发射功率水平。干扰基站可以通过以该发射功率水平发送的功率决定导频来传递它将要在指定资源上使用的发射功率水平。由该功率决定导频传递的发射功率水平可能是在帧t+M中的暂时决定。干扰基站可以根据QoS、信道质量状况和/或其他因素而在指定资源上使用更高的或更低的发射功率水平。
终端可以从所有干扰基站接收功率决定导频,也从服务基站接收导频。该终端可以根据收到的导频来估计指定资源的C/I。功率决定导频可以允许终端更精确地估计C/I。终端可以确定资源质量指示(RQI),其可以传递关于指定资源的C/I值、速率、和/或其他信息。终端可以在帧t+Δ+M中发送RQI。
服务基站可以从终端接收RQI并可以调度终端在所分配的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所分配的资源可包括该指定资源的全部或其子集。服务基站可以根据RQI选择速率,并可以按照所选择的速率处理数据分组。服务基站可以生成前向链路(FL)许可,其可以包括所分配的资源、所选择的速率和/或其他信息。服务基站可以在帧t+2M中向终端发送FL许可和分组的第一次传输。
终端可以接收FL许可和分组的第一次传输,按照所选择的速率解码收到的传输,并根据解码结果生成ACK或NAK。终端可以在帧t+Δ+2M中发送ACK或NAK。如果收到NAK,则服务基站可以在帧t+3M中发送分组的另一次传输,如果收到ACK,则可以终止或发送新的分组。
图3示出了使用干扰消减的前向链路传输方案的例子。该传输方案可用于启用小区间平衡控制,并提高观察到严重干扰状况的终端的数据速率,尤其是在异构部署中,在异构部署中:(i)不同的基站可以具有不同的发射功率水平,和/或(ii)一些基站可以针对封闭用户组(CSG)有着受限的接入。该传输方案可以归纳为以下步骤:
A.服务基站向终端发送触发消息以发起干扰消减;
B.终端响应于该触发消息,向一个或多个干扰基站发送减少干扰请求;
C.每个干扰基站决定许可还是拒绝该请求,并通过例如公告其针对指定资源的发射功率水平来传递它的决定;
D.终端根据来自干扰基站的许可/拒绝信息来估计信道状况,并将所估计的信道状况发送到服务基站;以及
E.服务基站根据所报告的信道状况来分配资源并选择速率,并以所选择的速率向终端发送数据。
图3中的传输方案可以实现以每帧为基础的信道状况的精确估计和合适速率的选择,而与由干扰基站作出的许可/拒绝决定引起的干扰变化无关。不过,该传输方案的一些缺点包括:在前向与反向链路上的高初始延迟和相对较高的信令开销。特别是,从服务基站在帧t中决定为终端服务的时间点到在帧t+2M中发送出第一次传输的时间点之间有2M个帧的延迟。
在一个方案中,可以使用HARQ和干扰消减的组合进行数据传输,以便减少初始延迟并获得由HARQ提供的大部分好处。HARQ可以处理信道状况中的不确定性,而具有较小的容量损失。对于HARQ,在一个分组的每次传输之后,该分组的频谱效率逐渐降低。就在该分组的频谱效率与在该分组的全部传输上所积累的信道容量匹配时,接收机就可以正确地解码该分组。HARQ有效地处理信道状况中的不确定性的能力可以用于处理干扰消减中的不确定性。特别是,服务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分组,以便(i)如果某些或所有干扰基站许可了减少干扰请求,则该分组就可以被较早(如:一次或几次传输后)地正确解码;或者(ii)如果干扰消减不成功,则该分组就可以被较晚(如:多次传输后)正确解码。
图4示出了使用预测干扰消减的前向链路数据传输方案400的设计。服务基站可能有数据要发送到终端,并可能已经知道该终端正观察到在前向链路上的高干扰。服务基站可以在帧t中向终端发送一个干扰消减触发消息来触发干扰消减。该触发消息可以传递要减少干扰的一个或多个资源、要发送的数据的优先级和/或其他信息。在一个设计中,该触发消息可以包括关于应该将哪个(些)干扰基站作为后续减少干扰请求消息的目标的信息。该触发消息可以明确地指示干扰基站,可以由服务基站根据来自终端的导频报告将这些干扰基站识别出来。该触发消息还可以指定一个目标C/I,并且终端可以识别出需要降低自身发射功率以达到该目标C/I的干扰基站。在任何情况下,终端可以接收该触发消息并在帧t+Δ中发送减少干扰请求消息以请求干扰基站减少在指定资源上的干扰。
服务基站可以根据关于终端的可用信息来选择速率。在一个设计中,如果干扰没有减少,则可以选择速率以便稍后可以以高概率正确地解码分组(而不会解码出错)。这样,所选择的速率可以以较晚的HARQ终止为目标。服务基站可以按照所选择的速率来处理数据分组。服务基站可以在帧t+M中向终端发送FL许可和分组的第一次传输。
终端可以接收FL许可和分组的第一次传输,按照所选择的速率解码收到的传输,并根据解码结果生成ACK或NAK。终端可以在帧t+Δ+M中发送ACK或NAK。如果收到NAK,则服务基站可以在帧t+2M中发送分组的另一次传输,如果收到ACK,则可以终止或发送新的分组。针对该分组而发送的传输的次数可以取决于干扰基站是否按照终端在帧t+Δ中所请求的那样减少在指定资源上的干扰。如果干扰基站降低了其发射功率,那么终端可以观察到更少的干扰并可以利用一次或几次传输就能够正确地解码分组。不过,如果干扰基站决定不降低其发射功率,那么终端可以仍能够在更多次传输之后正确地解码分组。这样,针对该分组而发送的传输的次数可以取决于是否实现了干扰消减,并可以利用HARQ自适应地得到处理。
在图4所示的设计中,从服务基站在帧t中决定为终端服务的时间点到在帧t+M中发送出第一次传输的时间点之间有M个帧的延迟。因此,在图4的设计中,初始延迟从2M帧减少到M帧。
图5示出了使用预测干扰消减的前向链路数据传输方案500的设计。服务基站可能有数据要发送到终端,并可能已经知道该终端正观察到在前向链路上的高干扰。服务基站可以根据关于终端的可用信息来选择速率,并可以按照所选择的速率来处理数据分组。服务基站可以在帧t中向终端发送FL许可、分组的第一次传输和干扰消减(IM)触发消息。在一个设计中,该触发消息可以包括上文针对图3或4所描述的信息。在另一个设计中,该触发消息可以包括单个比特(如:在FL许可中)。此单个比特可以设置为(i)用于指示终端发送减少干扰请求消息的第一值,或者(ii)用于指示终端不发送减少干扰请求消息的第二值。该触发消息还可以以其他方式传递。
终端可以接收FL许可、分组的第一次传输和干扰消减触发消息。终端可以在帧t+Δ中发送减少干扰请求消息,以请求干扰基站减少在用于分组的第一次传输的资源上的干扰。终端还可以按照所选择的速率解码收到的传输,并可以根据解码结果生成ACK或NAK。终端可以在帧t+Δ中发送ACK或NAK。如果收到NAK,则服务基站可以在帧t+M中发送分组的另一次传输,或者如果收到ACK,则可以终止或发送新的分组。针对分组而发送的传输的次数可以取决于干扰基站是否按照终端在帧t+Δ中所请求的那样减少在指定资源上的干扰。
在图5所示的设计中,从服务基站在帧t中决定为终端服务到在帧t中发送出第一次传输之间没有延迟。因此,在图5的设计中,初始延迟从2M帧减少到零帧。
可以处理和发送一个分组以使其在该分组的第n次传输之后具有频谱效率S(n),其中n=1,…,N,N为分组的最大传输次数。频谱效率S(n)可能要求C/I为C/I(n)或更好的值来实现可靠解码。因此,具有最大N次传输的HARQ所支持的C/I的范围是从C/I(1)到C/I(N)。为确保分组错误的低概率,可以选择速率以便可以以比该最大传输次数更小的目标传输次数(Q)来正确地解码分组。目标终止值Q是指:在Q次传输之后可以以高概率正确地解码分组。例如,如果最大传输次数是6,那么目标传输次数可以是3或4。
针对图4和5中所示的传输方案,可以以多种方式选择速率。在一个设计中,可以选择速率以实现早目标终止值Q_early,其可以对应于可能在其中观察到较少的干扰的第一帧。对于图4所示的传输方案,因为第一次传输就可能从减少的干扰中获益,所以可以选择速率以实现Q_early=1的早目标终止值。对于图5所示的传输方案,因为第一次传输将不能从干扰消减中获益而且将可能解码出错,但是第二次传输可能从干扰消减中获益,所以可以选择速率以实现Q_early=2的早目标终止值。对于这两个传输方案,可以估计具有成功干扰消减的C/I并记作C/I_high。然后,可以选择速率,以使所要求的、在Q_early次传输之后的C/I小于C/I_high。对于图5所示的传输方案,第一次传输将可能观察到高干扰,而第二次传输可能是具有减少的干扰的第一个传输。因此,可以选择速率以便可以仅利用第二次传输来解码分组,并且第一次和第二次传输可以具有更接近于S(1)而非S(2)的有效频谱效率。
在另一个设计中,可以选择速率以实现晚目标终止值Q_late并假设干扰消减将会不成功。可以估计没有成功干扰消减的C/I并记作C/I_low。然后,可以选择速率,以使所要求的、在Q_late次传输之后的C/I小于C/I_loW。如果由于成功的干扰消减使得实际C/I好于C/I_loW,则可以较早地正确解码分组。
在另一个设计中,可以选择速率以实现早目标终止值Q_early并假设干扰消减将会成功,如上所述。但是,如果该假设是错的,并在Q_early次传输之后收到NAK,那么可以调整速率以实现晚目标终止值Q_late并假设干扰消减将会不成功。因此,可以根据干扰消减是否成功,来针对分组自适应地改变速率。可以将这种自适应的速率变化通知给终端或者可以由服务基站和终端共同预先得知。
HARQ可以覆盖频谱效率的某一范围,并可以由晚终止值目标(如:上例中的3或4)与早终止值目标(如:图4和5中所示的设计中的1或2)的比值给出。因此,晚早终止值目标比的范围在2到4之间,其可以被HARQ覆盖并可以解释为:(i)在低C/I区域中的C/I范围在3到6分贝(dB);或者(ii)在中等到高的C/I区域中有着更高的C/I范围(因为速率是C/I的对数函数)。图4和5所示的传输方案可以用于能够利用干扰消减来获得对C/I的适度提升的情况中。这些情况可能在典型的网络部署中很常见。如果存在强干扰时所达到的频谱效率S(Q)可以得到支持,并且如果由于干扰消减所实现的对频谱效率的2至3倍的提高是可接受的,那么图4和5所示的传输方案还可以用于具有强主导干扰的情况。
图3所示的传输方案可以用于能够利用干扰消减来获得对C/I的很大改变的情况中。作为例子,在具有强主导干扰的情况中,C/I可能会以较大的量改变,这取决于主导干扰方是许可还是拒绝减少干扰请求以及主导干扰方是否以较大的量降低其发射功率以便满足所服务的终端的数据要求。
终端可以测量被该终端检测到的关于每个基站的接收功率。没有干扰消减的C/I_low和有干扰消减的C/I_high可以表示为:
C / I _ low = P S N 0 + P 1 + . . . + P K + P other , 等式(1)
C / I _ high = P S N 0 + P other , 等式(2)
其中,PS是关于服务基站的接收功率,
PS,其中k=1,…,K,是关于第k个干扰基站的接收功率,
Pother是关于其他发射机站的接收功率,且
N0是终端处的热噪声。
可以根据来自每个基站的导频和/或其他传输来测量关于该基站的接收功率。等式(1)中的C/I_low假设全部K个干扰基站都将会拒绝来自终端的减少干扰请求,并继续以它们的额定发射功率水平进行发射。等式(2)中的C/I_high假设K个干扰基站将会许可来自终端的减少干扰请求,并将它们的发射功率降低到零或低水平。当干扰基站不进行干扰消减而以额定发射功率水平发射时,可以以“开环”方式计算C/I_high。在此情况下,可以测量关于干扰基站的接收功率并将其从等式(2)所示的分母中排除。当干扰基站进行干扰消减而以零或低发射功率水平发射时,还可以以“闭环”方式计算C/I_high。在此情况下,Pother可以包括关于干扰基站的接收功率。
根据计算机模拟、经验测量等等,可以针对每个感兴趣的目标终止值来制定速率相对于所要求的C/I的查询表。对于早目标终止值,可以将C/I_high提供给合适的查询表(如:对于目标终止值1或2),且此表可以提供一个该C/I支持的速率。对于晚目标终止值,可以将C/I_low提供给合适的查询表(如:对于目标终止值3或4),且此表可以提供一个该C/I支持的速率。
对于图4和5所示的传输方案,服务基站可以根据关于终端的可用信息来选择速率。在一个设计中,终端可以向服务基站发送含有针对可检测的基站的导频测量结果的报告。服务基站可以根据导频测量结果来计算C/I_low或C/I_high,并可以根据计算出的C/I来选择速率。在另一个设计中,终端可以根据导频测量结果来计算C/I_low或C/I_high。然后,终端可以将计算出的C/I或相应的速率发送给服务基站。一般来说,终端可以针对可检测的基站进行导频测量,终端或服务基站可以执行C/I计算和速率选择。
在一个设计中,终端可以周期性地向服务基站发送含有反馈信息的报告。该反馈信息可包括导频测量结果、C/I、速率和/或其他信息。当有数据要发送时,服务基站可以利用最新的反馈信息来选择一个针对该终端的速率。在另一个设计中,终端可以在服务基站请求时发送报告。在再另一个设计中,终端可以在相关信息可用的任何时候发送报告。例如,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一个分组序列。服务基站可以根据可用信息选择用于第一个分组的速率。终端可以测量第一个分组的C/I(如:使用干扰消减)并可以向服务基站发送测量出的C/I或对应的速率。然后,服务基站可以针对下一个要发送到终端的分组使用所报告的C/I或速率。一般来说,终端可以发送任何可用于选择速率的信息,并可以以任何方式发送该信息,例如:周期性地、受触发时等等。
图6示出了使用干扰消减的反向链路数据传输方案600的设计。终端可能有数据要发送到服务基站,并可能在帧t中发送资源请求。该资源请求可以包括终端处的缓冲区大小、该资源请求的紧急程度指示等等。服务基站可以在帧t中接收资源请求,并可以在帧t+Δ中向终端发送发射能力请求消息以询问终端的发射功率能力。服务基站还可以在帧t+Δ中发送减少干扰请求消息以请求干扰终端减少在一个或多个资源上的干扰。
终端可以接收来自服务基站的发射能力请求消息,还可以接收来自相邻基站的减少干扰请求消息。为简单起见,图6中仅示出了一个相邻基站。根据来自相邻基站的减少干扰请求消息,终端可以确定它在指定资源上可以使用的最大发射功率水平。终端可以通过在帧t+M中以该发射功率水平发送的功率决定导频来传递此最大发射功率水平。
服务基站可以接收来自终端及干扰基站的功率决定导频,并可以根据收到的导频来确定指定资源的C/I。服务基站可以根据C/I来选择用于该终端的速率。服务基站可以生成RL许可,其可包括所分配的资源、所选择的速率、要针对所分配的资源使用的发射功率水平和/或其他信息。服务基站可以在帧t+Δ+M中将RL许可发送到终端。终端可以接收RL许可,按照所选择的速率来处理分组,并在所分配的资源上在帧t+2M中发送分组的第一次传输。
服务基站可以从终端接收第一次传输,解码收到的传输,并根据解码结果生成ACK或NAK。服务基站可以在帧t+Δ+2M中发送ACK或NAK。如果收到NAK,则终端可以在帧t+3M中发送分组的另一次传输,如果收到ACK,则可以终止或发送新的分组。
图6示出了使用干扰消减的反向链路数据传输方案的例子。反向链路上的干扰消减还可以用其他方式实现。图6中的传输方案可以实现对信道状况的精确估计。不过,该传输方案的一些缺点包括:高初始延迟和相对较高的信令开销。特别是,从终端在帧t中发送资源请求的时间点到在帧t+2M中发送出第一次传输的时间点之间有2M个帧的延迟。
图7示出了使用预测短期干扰消减的反向链路数据传输方案700的设计。终端可能有数据要发送到服务基站,并可能在帧t中发送资源请求。该资源请求可以包括终端处的缓冲区大小、紧急程度指示等等。服务基站可以接收资源请求并根据关于该终端的可用信息来选择速率。如上所述的,在假设干扰消减成功的情况下,则所选择的速率可以是针对早目标终止值的,而在假设干扰消减不成功的情况下,则所选择的速率可以是针对晚目标终止值的。服务基站可以在帧t+Δ中向终端发送RL许可,其包括所选择的速率、所分配的资源和/或其他信息。服务基站还可以在帧t+Δ中向干扰终端发送减少干扰请求消息。
终端可以接收RL许可,按照所选择的速率来处理分组,并在所分配的资源上在帧t+M中发送分组的第一次传输。服务基站可以从终端接收第一次传输,解码收到的传输,并根据解码结果生成ACK或NAK。服务基站可以在帧t+Δ+M中发送ACK或NAK。如果收到NAK,则终端可以在帧t+2M中发送分组的另一次传输,而如果收到ACK,则可以终止或发送新的分组。
针对分组而发送的传输的次数可以取决于干扰终端是否按照服务基站在帧t+Δ中所请求的那样减少在所分配的资源上的干扰。如果干扰终端降低其发射功率,那么服务基站可以观察到更少的干扰并可能能够利用一次或几次传输来正确地解码分组。不过,如果干扰终端决定不降低其发射功率,那么服务基站可能仍能够在更多次传输之后正确地解码分组。这样,针对分组而发送的传输的次数可以取决于是否实现了干扰消减,并可以利用HARQ自适应地得到处理。
在图7所示的设计中,从终端在帧t中发送资源请求的时间点到在帧t+M中发送出第一次传输的时间点之间有M个帧的延迟。因此,在图7的设计中,初始延迟从2M帧减少到M帧。
在另一个设计中,终端可以在帧t中在指定的资源上发送分组的第一次传输,同时带有或不带有资源请求。该指定的资源可以是预分配给终端的或以其他方式传递的。此设计可以对应于图5所示针对前向链路的设计。可以按照如上所述来选择速率。
图8示出了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传输数据的过程800的设计。过程800由发射机执行,发射机可以是用于前向链路上的数据传输的基站或用于反向链路上的数据传输的终端。
发射机可以根据来自接收机的反馈信息来决定速率(图框812)。反馈信息可包括导频测量、C/I、速率和/或其他信息。在一个设计中,发射机可以根据针对分组的晚目标终止值来选择速率并假设至少一个干扰站没有减少对接收机的干扰。在另一个设计中,发射机可以根据针对分组的早目标终止值来选择速率并假设至少一个干扰站减少了对接收机的干扰。也可以用其他方式选择速率,如上所述。
发射机可以按照该速率处理数据分组(图框814)。发射机可以使用HARQ向接收机发送该分组的至少一次传输(图框816)。可以请求至少一个干扰基站减少对接收机的干扰。针对分组而发送的传输的次数可以取决于该至少一个干扰站是否减少了对接收机的干扰。如果由于在干扰消减成功时来自该至少一个干扰站的低干扰而使接收机较早地正确地解码分组,那么发射机就可以较早地终止该分组的传输。如果由于在干扰消减不成功时来自该至少一个干扰站的高干扰而使接收机较晚地正确地解码分组,那么发射机就会较晚地终止该分组的传输。
图9示出了在前向链路上用于传输数据的过程900的设计。过程900可用于图8中的图框816,其中发射机为基站,接收机为终端,干扰站为干扰基站,且分组的至少一次传输在前向链路上发送。
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触发消息以触发该终端向至少一个干扰基站发送减少干扰请求(图框912)。在一个设计中,基站可以在单个HARQ交织的连续帧中,例如,在图4中的帧t和帧t+M中,在发送了该触发消息之后发送分组的第一次传输(图框914)。在此设计中,如果干扰基站许可了该减少干扰请求,那么第一次传输就可以观察到更少的干扰。在另一个设计中,基站可以将分组的第一次传输与触发消息在同一帧中一起发送,例如,图5中的帧t。在此设计中,第一次传输可能会观察到来自干扰基站的高干扰。
图10示出了在反向链路上用于传输数据的过程1000的设计。过程1000可以用于图8中的图框816,其中发射机是终端,接收机是基站,干扰站是干扰终端,且分组的至少一次传输在反向链路上发送。
终端可以向基站发送资源请求,该资源请求触发基站向至少一个干扰终端发送减少干扰请求(图框1012)。终端可以在单个HARQ交织的连续帧中,例如,在图7中的帧t和帧t+M中,在发送了该资源请求之后发送分组的第一次传输(图框1014)。如果干扰终端许可了该减少干扰请求,那么第一次传输就可以观察到更少的干扰。
图11示出了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传输数据的装置1100的设计。装置1100包括用于根据来自接收机的反馈信息来决定速率的模块1112、用于按照该速率来处理数据分组的模块1114、以及用于使用HARQ向接收机发送该分组的至少一次传输的模块1116,其中,至少一个干扰站被请求减少对接收机的干扰,并且针对该分组而发送的传输的次数取决于该至少一个干扰站是否减少了对接收机的干扰。
图12示出了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接收数据的过程1200的设计。过程1200由接收机执行,该接收机可以是用于前向链路上数据传输的终端或用于反向链路上数据传输的基站。接收机可以向发射机发送包括导频测量结果、C/I、速率等等的反馈信息(图框1212)。接收机可以接收由发射机使用HARQ发送的分组的至少一次传输(图框1214)。接收机可以解码该收到的至少一次传输以还原该分组(图框1216)。至少一个干扰站可能被请求减少对接收机的干扰。用来正确地解码分组的传输的次数可能取决于该至少一个干扰站是否减少了对接收机的干扰。
在一个设计中,接收机是终端,发射机是基站,且在前向链路上接收分组。终端/接收机可以接收来自基站的触发消息,并且作为响应,可以向至少一个干扰基站发送减少干扰请求。在一个设计中,终端可以在单个HARQ交织的连续帧中,例如,图4所示,在接收到触发消息之后接收分组的第一次传输。在此设计中,如果干扰基站许可了减少干扰请求,那么第一次传输就可以观察到更少的干扰。在另一个设计中,终端可以在同一帧中一起接收分组的第一次传输与触发消息,例如,图5所示。在此设计中,第一次传输可能会观察到来自干扰基站的高干扰。
在另一个设计中,接收机是基站,发射机是终端,且在反向链路上接收分组。基站/接收机可以接收来自发射机的资源请求,并作为响应,可以向至少一个干扰终端发送减少干扰请求。基站可以在单个HARQ交织的连续帧中,例如,图7所示,在接收到资源请求之后接收分组的第一次传输。在此设计中,如果干扰终端许可了减少干扰请求,那么第一次传输就可以观察到更少的干扰。
图13示出了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接收数据的装置1300的设计。装置1300包括用于向发射机发送包括导频测量结果、C/I、速率等反馈信息的模块1312、用于接收由发射机使用HARQ发送到接收机的数据分组的至少一次传输的模块1314,以及用于解码所收到的至少一次传输以还原该分组的模块1316,其中,至少一个干扰站被请求减少对接收机的干扰,用来正确解码分组的传输的次数取决于该至少一个干扰站是否减少了对接收机的干扰。
图11和13中的各个模块可包括处理器、电子器件、硬件设备、电子元件、逻辑电路、存储器等,或其任意组合。
图14示出了基站110和终端120的设计的框图,它们可以是图1中的某一个基站或者某一个终端。在此设计中,基站110装有T个天线1434a-1434t,终端120装有R个天线1452a-1452r,其中一般为T≥1和R≥1。
在基站110,发送处理器1420可以接收来自数据源1412的数据分组和来自控制器/处理器1440的消息。例如,控制器/处理器1440可以提供资源许可以及用于图4至7所示的干扰消减的消息。发送处理器1420可以处理(如:编码、交织和符号映射)数据分组、消息和导频,并分别提供数据符号、信令符号和导频符号。如果可行,发送(TX)多输入多输出(MIMO)处理器1430可以对数据符号、信令符号和/或导频符号执行空间处理(如:预编码),并可以向T个调制器(MOD)1432a-1432t提供T个输出符号流。每个调制器1432可以处理各自的输出符号流(如:用于OFDM、SC-FDM的等)以获得输出采样流。每一个调制器1432可以进一步处理(如:转换为模拟信号、放大、滤波和上变频)输出采样流以获得前向链路信号。来自调制器1432a-1432t的T个前向链路信号可以分别经由T个天线1434a-1434t发送。
在终端120,天线1452a-1452r可以接收来自基站110的前向链路信号,并可以分别向解调器(DEMOD)1454a-1454r提供接收信号。每个解调器1454可以调节(如:过滤、放大、下变频和数字化)各自的接收信号以获得接收采样。每个解调器1454可以进一步处理接收采样(如:用于OFDM、SC-FDM的等)以获得接收符号。MIMO检测器1456可以从所有R个解调器1454a-1454r获取接收符号,如果可行,对接收符号执行MIMO检测,并提供检测符号。接收处理器1458可以处理(如:解调、解交织和解码)检测符号,将针对终端120的解码分组提供给数据宿1460,并向控制器/处理器1480提供解码消息。
在反向链路上,在终端120,发送处理器1464可以接收并处理来自数据源1462的数据分组和来自控制器/处理器1480的消息(如:用于资源请求和干扰消减的消息)。如果可行,来自发送处理器1464的符号可以由TXMIMO处理器1466预编码,由调制器1454a-1454r进一步处理,并发送到基站110。在基站110,来自终端120的反向链路信号可以由天线1434接收,由解调器1432处理,如果可行,由MIMO检测器1436检测,并由接收处理器1438进一步处理,以获取由终端120发送的解码分组和消息。
控制器/处理器1440和1480可以分别指挥在基站110和终端120的操作。在基站110的控制器/处理器1440和/或在终端120的控制器/处理器1480可以执行或指挥图8中的过程800、图9中的过程900、图10中的过程1000和图12中的过程1200和/或其他用于本申请所述技术的过程。存储器1442和1482可以分别存储用于基站110和终端120的数据和程序代码。调度器1444可以调度终端以进行前向链路和/或反向链路上的数据传输,并可以针对所调度的终端提供资源许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信息和信号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技术和方法来表示。例如,在整个上面的描述中引用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和码片可以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性粒子、光场或光学粒子或任何组合来表示。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理解,结合本申请而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框、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均可以实现成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二者组合。为了清楚地表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可交换性,上面对各种示例性的部件、框、模块、电路和步骤均围绕其功能进行了总体描述。至于这种功能是实现成硬件还是实现成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应用,以变通的方式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策不应解释为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框图、模块和电路。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处理器也可能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内核的结合,或者任何其它此种结构。
结合本申请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直接体现为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其组合。软件模块可以位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示例性存储介质与处理器耦合,以便处理器可以从存储介质中读取或者向其中写入信息。另外,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ASIC可以位于用户终端中。或者,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作为分立组件位于用户终端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设计中,所述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组合的方式来实现。当在软件中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举例而言,但非做出限制,这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传达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模块并能够由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进行存取的任何其它介质。此外,任何连接都可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路(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输的,那么所述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中。如本申请所使用的盘和碟包括压缩光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DVD)、软盘和蓝光碟,其中盘(disk)通常磁性地复制数据,而碟(disc)则用激光来光学地复制数据。上述组合也应在计算机范围可读媒体中。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发明,上面围绕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这些示例的各种修改都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申请定义的总体原理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基础上应用于其它示例。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本申请所给出的例子和设计,而是与本申请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Claims (30)

1.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数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速率处理数据的分组;
使用混合自动重传(HARQ)将所述分组的至少一次传输从发射机发送到接收机,其中,请求至少一个干扰站减少对所述接收机的干扰,并且其中,针对所述分组而发送的传输次数取决于所述至少一个干扰站是否减少对所述接收机的干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如果由于干扰消减成功时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干扰站的低干扰而使所述接收机早正确解码,则早终止所述分组的传输;
如果由于在干扰消减不成功时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干扰站的高干扰而使所述接收机晚正确解码,则晚终止所述分组的传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射机是基站,所述接收机是终端,并且其中,在前向链路上发送所述分组的所述至少一次传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向所述接收机发送触发消息,以触发所述接收机向所述至少一个干扰站发送减少干扰请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送所述分组的至少一次传输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在单个HARQ交织的连续帧中,在发送所述触发消息之后发送所述分组的第一次传输,如果所述至少一个干扰站许可了所述减少干扰请求,那么所述第一次传输观察到较少的干扰。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送所述分组的至少一次传输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分组的第一次传输与所述触发消息一起发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射机是终端,所述接收机是基站,并且其中,在反向链路上发送所述分组的所述至少一次传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向所述接收机发送资源请求,所述资源请求触发所述接收机向所述至少一个干扰站发送减少干扰请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送所述分组的至少一次传输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在单个HARQ交织的连续帧中,在发送所述资源请求之后发送所述分组的第一次传输,如果所述至少一个干扰站许可了所述减少干扰请求,那么所述第一次传输观察到较少的干扰。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针对所述分组的晚目标终止值来选择所述速率并且假设所述至少一个干扰站不减少对所述接收机的干扰。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针对所述分组的早目标终止值来选择所述速率并且假设所述至少一个干扰站减少对所述接收机的干扰。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接收机接收包括导频测量结果、载波干扰比(C/I)和所述速率之中至少一项的反馈信息;
根据所述反馈信息来确定所述速率。
13.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被配置为:
按照速率处理数据的分组;以及
使用混合自动重传(HARQ)将所述分组的至少一次传输从发射机发送到接收机,其中,请求至少一个干扰站减少对所述接收机的干扰,并且其中,针对所述分组而发送的传输次数取决于所述至少一个干扰站是否减少对所述接收机的干扰。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向所述接收机发送触发消息,以触发所述接收机向所述至少一个干扰站发送减少干扰请求;以及
在单个HARQ交织的连续帧中,在发送所述触发消息之后发送所述分组的第一次传输,如果所述至少一个干扰站许可了所述减少干扰请求,那么所述第一次传输观察到较少的干扰。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向所述接收机发送触发消息,以触发所述接收机向所述至少一个干扰站发送减少干扰请求;以及
将所述分组的第一次传输与所述触发消息一起发送。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向所述接收机发送资源请求,所述资源请求触发所述接收机向所述至少一个干扰站发送减少干扰请求;以及
在单个HARQ交织的连续帧中,在发送所述资源请求之后发送所述分组的第一次传输,如果所述至少一个干扰站许可了所述减少干扰请求,那么所述第一次传输观察到较少的干扰。
17.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按照速率处理数据的分组的模块;以及
用于使用混合自动重传(HARQ)将所述分组的至少一次传输从发射机发送到接收机的模块,其中,请求至少一个干扰站减少对所述接收机的干扰,并且其中,针对所述分组而发送的传输次数取决于所述至少一个干扰站是否减少对所述接收机的干扰。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向所述接收机发送触发消息以触发所述接收机向所述至少一个干扰站发送减少干扰请求的模块;并且
其中,所述用于发送所述分组的至少一次传输的模块包括:用于在单个HARQ交织的连续帧中,在发送所述触发消息之后发送所述分组的第一次传输的模块,如果所述至少一个干扰站许可了所述减少干扰请求,那么所述第一次传输观察到较少的干扰。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向所述接收机发送资源请求的模块,所述资源请求触发所述接收机向所述至少一个干扰站发送减少干扰请求;并且
其中,所述用于发送所述分组的至少一次传输的模块包括:用于在单个HARQ交织的连续帧中,在发送所述资源请求之后发送所述分组的第一次传输的模块,如果所述至少一个干扰站许可了所述减少干扰请求,那么所述第一次传输观察到较少的干扰。
2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包括:
用于使至少一台计算机按照速率处理数据的分组的代码;
用于使所述至少一台计算机使用混合自动重传(HARQ)将所述分组的至少一次传输从发射机发送到接收机的代码,其中,请求至少一个干扰站减少对所述接收机的干扰,并且其中,针对所述分组而发送的传输次数取决于所述至少一个干扰站是否减少对所述接收机的干扰。
21.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数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由发射机使用混合自动重传(HARQ)发送到接收机的、针对数据的分组的至少一次传输;以及
解码收到的所述至少一次传输以还原所述分组,其中,请求至少一个干扰站减少对所述接收机的干扰,并且其中,用来正确解码所述分组的传输次数取决于所述至少一个干扰站是否减少对所述接收机的干扰。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发射机接收触发消息;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触发消息,向所述至少一个干扰站发送减少干扰请求。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分组的至少一次传输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在单个HARQ交织的连续帧中,在接收所述触发消息之后接收所述分组的第一次传输,如果所述至少一个干扰站许可了所述减少干扰请求,那么所述第一次传输观察到较少的干扰。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分组的至少一次传输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分组的第一次传输与所述触发消息一起接收。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发射机接收资源请求;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资源请求,向所述至少一个干扰站发送减少干扰请求。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分组的至少一次传输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在单个HARQ交织的连续帧中,在接收所述资源请求之后接收所述分组的第一次传输,如果所述至少一个干扰站许可了所述减少干扰请求,那么所述第一次传输观察到较少的干扰。
27.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向所述发射机发送包括导频测量结果、载波干扰比(C/I)和速率之中至少一项的反馈信息。
28.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被配置为:
接收由发射机使用混合自动重传(HARQ)发送到接收机的、针对数据的分组的至少一次传输;以及
解码收到的所述至少一次传输以还原所述分组,其中,请求至少一个干扰站减少对所述接收机的干扰,并且其中,用来正确解码所述分组的传输次数取决于所述至少一个干扰站是否减少对所述接收机的干扰。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从所述发射机接收触发消息;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触发消息,向所述至少一个干扰站发送减少干扰请求;以及
在单个HARQ交织的连续帧中,在接收所述触发消息之后接收所述分组的第一次传输,如果所述至少一个干扰站许可了所述减少干扰请求,那么所述第一次传输观察到较少的干扰。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从所述发射机接收资源请求;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资源请求,向所述至少一个干扰站发送减少干扰请求;以及
在单个HARQ交织的连续帧中,在接收所述资源请求之后接收所述分组的第一次传输,如果所述至少一个干扰站许可了所述减少干扰请求,那么所述第一次传输观察到较少的干扰。
CN2008801078294A 2007-09-21 2008-09-19 使用harq和干扰消减的数据传输 Pending CN10191919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7436107P 2007-09-21 2007-09-21
US60/974,361 2007-09-21
US12/233,179 2008-09-18
US12/233,179 US8181079B2 (en) 2007-09-21 2008-09-18 Data transmission with HARQ an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PCT/US2008/077067 WO2009039404A2 (en) 2007-09-21 2008-09-19 Data transmission with harq an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9198A true CN101919198A (zh) 2010-12-15

Family

ID=40405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78294A Pending CN101919198A (zh) 2007-09-21 2008-09-19 使用harq和干扰消减的数据传输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8181079B2 (zh)
EP (1) EP2208302A2 (zh)
JP (1) JP2010541329A (zh)
KR (1) KR20100072036A (zh)
CN (1) CN101919198A (zh)
AU (1) AU2008302106A1 (zh)
BR (1) BRPI0817120A2 (zh)
CA (1) CA2697807A1 (zh)
MX (1) MX2010003100A (zh)
RU (1) RU2444141C2 (zh)
TW (1) TW200922196A (zh)
WO (1) WO2009039404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13085A (zh) * 2014-11-03 2017-08-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信中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
CN110138507A (zh) * 2016-01-25 2019-08-16 瓦伦斯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 使用有限重传从差动干扰中快速恢复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58833B2 (en) * 2006-02-09 2016-02-09 Altair Semiconductor Ltd. LTE/Wi-Fi coexistence
US8705506B2 (en) * 2007-11-16 2014-04-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reservation for a dominant interference scenario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072102B2 (en) * 2007-11-27 2015-06-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adaptive path loss adjustment
US8843069B2 (en) 2008-02-01 2014-09-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reduction reques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825046B2 (en) * 2008-02-01 2014-09-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hort-term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594576B2 (en) 2008-03-28 2013-1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hort-term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n asynchronous wireless network
US9668265B2 (en) 2008-03-28 2017-05-30 Qualcomm Inc. Technique for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in a cellla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k
ATE529963T1 (de) * 2008-04-30 2011-11-15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Verfahren zur kommunikation in einem netzwerk und funkstationen dafür
US8737317B2 (en) 2008-05-13 2014-05-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tonomous carrier selection for femtocells
US8711786B2 (en) 2008-05-13 2014-04-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tonomous downlink code selection for femto cells
US8718696B2 (en) 2008-05-13 2014-05-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 power selection for user equipment communicating with femto cells
US8725083B2 (en) 2008-05-13 2014-05-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f calibration of downlink transmit power
US8761824B2 (en) 2008-06-27 2014-06-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carrier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867622B2 (en) 2008-08-14 2014-10-21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iority-based digital multi-stream decoding
IL194996A0 (en) * 2008-10-30 2011-08-01 Mariana Goldhamer A method for depoying heterogeneous base sta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1841399B (zh) 2009-03-16 2013-08-07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多基站协作接收网络中实现同步上行harq进程的方法和装置
US8560696B2 (en) * 2009-04-28 2013-10-15 Intel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of advanced-MAP information elements in mobile networks
US8958795B2 (en) * 2009-05-04 2015-0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ximity based access control
US8830849B2 (en) * 2010-01-11 2014-09-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transmission signals
US9002387B2 (en) * 2010-02-12 2015-04-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US20110211595A1 (en) * 2010-02-16 2011-09-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an early decoding of signals in relay backhaul links
US8228817B2 (en) * 2010-04-06 2012-07-24 Via Telecom, Inc. Quality of service control of reverse traffic channel for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774092B2 (en) * 2010-04-20 2014-07-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ing uplink coverage in interference scenarios
CN102143137A (zh) 2010-09-10 2011-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媒体流发送及接收方法、装置和系统
MY158883A (en) 2010-10-04 2016-11-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JP5931917B2 (ja) 2011-01-06 2016-06-08 アルタイル セミコンダクター リミテッド Lte/wi−fi共存
JP5932026B2 (ja) 2011-06-12 2016-06-08 アルタイル セミコンダクター リミテッド Td―lte通信端末間の干渉の緩和
US9882630B2 (en) * 2011-08-16 2018-01-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Overlaying an air to ground communication system on spectrum assigned to satellite systems
US9398585B2 (en) 2011-11-07 2016-07-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ximity detection
WO2013070549A1 (en) * 2011-11-08 2013-05-16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itigating known interference
US8761295B2 (en) 2011-11-08 2014-06-24 Xg Technology, Inc.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method for single or MIMO receiver devices
US9473271B2 (en) * 2012-05-31 2016-10-18 Mediatek Inc. Telecommunications methods for increasing reliability of early termination of transmission
US20140301272A1 (en) * 2013-04-05 2014-10-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on reference signa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triggering in homogeneous networks
CN105960812B (zh) * 2014-02-19 2019-10-25 哈曼国际工业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US9467275B2 (en) * 2014-07-18 2016-10-11 Intel Corporation MAC protocol for full duplex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7078863B (zh) 2014-11-06 2020-11-06 苹果公司 用于mtc的重复传输的提前终止
US9918344B2 (en) 2015-04-09 2018-03-13 Intel IP Corporation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for enhanced coverage suppor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221710T1 (de) 1995-10-23 2002-08-15 Nokia Corp Verfahren zur paketdatenübertragung mit hybridem fec/arq-type-ii-verfahren
US6493331B1 (en) 2000-03-30 2002-1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s of a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6694469B1 (en) 2000-04-14 2004-0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a quick retransmission of signal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290287C (zh) 2000-04-17 2006-12-13 北方电讯网络有限公司 在用于无线通信的物理和链路层的自动重发请求协议的合作
CA2395190C (en) 2000-10-21 2007-09-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arq device and metho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930981B2 (en) * 2000-12-06 2005-08-16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data rate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357695B1 (en) 2002-04-24 2009-07-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 a high-speed wireless packet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710946B1 (en) 2002-08-13 2010-05-12 Panasonic Corporatio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protocol
JP4125976B2 (ja) * 2003-03-04 2008-07-3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040179557A1 (en) * 2003-03-14 2004-09-16 Wen Tong Channel structures, systems, and methods to support high speed communication channels
US7630731B2 (en) * 2003-09-08 2009-12-08 Lundby Stein A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reverse link communication
JP4412181B2 (ja) * 2005-01-21 2010-02-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適応変調方法並びに符号化率制御方法
JP4640855B2 (ja) * 2005-02-18 2011-03-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及び該基地局における干渉低減方法
US7554948B2 (en) 2005-06-07 2009-06-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ception of H-ARQ transmissions with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a quasi-orthog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929962B2 (en) * 2006-05-01 2011-04-19 Alcatel-Lucent Usa In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adio communications during idle periods in a wireless system
US7778151B2 (en) * 2006-10-03 2010-08-1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Efficient scheduling request channel for wireless networks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13085A (zh) * 2014-11-03 2017-08-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信中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
CN107113085B (zh) * 2014-11-03 2020-10-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无线通信中传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38507A (zh) * 2016-01-25 2019-08-16 瓦伦斯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 使用有限重传从差动干扰中快速恢复
CN110138507B (zh) * 2016-01-25 2022-02-22 瓦伦斯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 使用有限重传从差动干扰中快速恢复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PI0817120A2 (pt) 2015-03-31
RU2010115733A (ru) 2011-10-27
EP2208302A2 (en) 2010-07-21
US8181079B2 (en) 2012-05-15
US20090083601A1 (en) 2009-03-26
KR20100072036A (ko) 2010-06-29
MX2010003100A (es) 2010-04-09
JP2010541329A (ja) 2010-12-24
CA2697807A1 (en) 2009-03-26
WO2009039404A3 (en) 2009-05-14
WO2009039404A2 (en) 2009-03-26
RU2444141C2 (ru) 2012-02-27
AU2008302106A1 (en) 2009-03-26
TW200922196A (en) 2009-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9198A (zh) 使用harq和干扰消减的数据传输
CN101578805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冲突组跳变
JP5518730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継続的な干渉軽減
CN101981981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干扰减小请求
AU2021204172B2 (en) Allocation of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for control signals in the uplink
CN101946444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对基于harq的数据传输进行控制
CN102197618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h-arq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36955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可配置的确认处理
EP2719110B1 (en) Controlling retransmissions
CN102067663A (zh) 用于划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状态消息(例如,确认)的优先次序的方法和装置
CN108200780A (zh) 用于授权辅助接入的退避过程的系统和方法
EP3562221A1 (en) Power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channel
US9986543B2 (en) Allocation of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CN102027722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空间干扰抑制方案
CN102598811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对功率决定导频的选择性传输
CN101981982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短期干扰减轻
CN104521307A (zh) 下行链路覆盖增强
CN102484569A (zh) 具有减少的反馈延迟的无线通信
CN106452690B (zh) 用于lte-a 无线通信中的基于phich 或pdcch 重传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
CN105122925A (zh) 针对覆盖受限的机器类型通信的无控制操作
EP3751763A1 (en) Ind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CN110572247B (zh) 一种窄带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70332B (zh) 用于减轻干扰的装置和方法
CN117751539A (zh) 方法、通信装置和基础设施设备
CN113285789B (zh) 辅链路控制信息的资源指示方法与装置、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5217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215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5217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