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0600A - 燃料改质装置及使用该燃料改质装置的燃料供给系统 - Google Patents

燃料改质装置及使用该燃料改质装置的燃料供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10600A
CN101910600A CN2009801016894A CN200980101689A CN101910600A CN 101910600 A CN101910600 A CN 101910600A CN 2009801016894 A CN2009801016894 A CN 2009801016894A CN 200980101689 A CN200980101689 A CN 200980101689A CN 101910600 A CN101910600 A CN 1019106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mentioned
modifying device
vibration
upgr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168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10600B (zh
Inventor
速水哲哉
元木久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yamizu Tetsuya
Original Assignee
ART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16763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03569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16856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33389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ART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RT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09/000124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9090873A1/ja
Publication of CN101910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06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106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060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7/00Apparatus for treating combustion-air,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by catalysts, electric means, magnetism, rays, sound waves, or the like
    • F02M27/08Apparatus for treating combustion-air,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by catalysts, electric means, magnetism, rays, sound waves, or the like by sonic or ultrasonic wa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51/00Other methods of operating engines involving pretreating of, or adding substances to, combustion air,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of the engines
    • F02B51/06Other methods of operating engines involving pretreating of, or adding substances to, combustion air,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of the engines involving rays or sound wa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7/00Apparatus or systems for feeding liquid fuel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to carburettors or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7/0011Constructional details;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y of elements of fuel systems; Materials therefor
    • F02M37/0017Constructional details;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y of elements of fuel systems; Materials therefor related to fuel pipes or their connections, e.g. joints or seal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EA)
  • Liquid Carbonaceous Fuels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输送至包括大排气量内燃机的内燃机的液体燃料充分进行改质(微粒子化)的燃料改质装置及使用其的燃料供给系统。由此,本发明是一种燃料改质装置,设置在连接燃料箱和内燃机的配管上,具备燃料流入的流入口、燃料流出的流出口、位于上述流入口及上述流出口之间的改质空间、在该改质空间的至少一方设置的振动部以及使该振动部振动的超声波振子,该燃料改质装置对通过的燃料施加超声波而使其产生纳米气泡,在该燃料改质装置中具备:燃料旋转机构,使从上述流入口流入的液体燃料通过上述振动部的振动而沿着上述振动部的振动面旋转;和垂直移动机构,使上述液体燃料相对于上述振动面垂直地朝向上述流出口以漩涡状移动。

Description

燃料改质装置及使用该燃料改质装置的燃料供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改质装置及使用该燃料改质装置的燃料供给系统,该燃料改质装置设置在对内燃机供给液体燃料的燃料配管上、对通过的液体燃料赋予超声波振动而对液体燃料进行改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提供一种装置,以将向内燃机供给的燃料预先气化而使其完全燃烧为目的,在收容了内燃机用燃料的箱内产生超声波振动,而使燃料分解为超微粒子,然后在向内燃机供给之前使其气化。具体而言,气化产生装置由气化箱、内置于气化箱的输出振动元件以及空烧防止开关构成。
专利文献2提供一种燃料改善装置,在燃料路径上安装超声波振子,将燃料微粒化,并在其下游安装磁铁或电磁铁,使被微粒化的燃料进一步活性化而使其离子化。
专利文献3提供一种燃料油改质装置,为了通过对液体燃料油的粒子进行超微粒子化而能够进行完全燃料,并在有效利用能量的同时实现低公害,而在燃料油过滤器托架的上部中央设置由发送器和布线连结的超声波振子,将在燃料油过滤器组件内部流通的液体燃料油的粒子分解为超微粒子状。
专利文献4提供一种燃料改质装置,在燃料容器的底面上配置从该底面使超声波激振的超声波激振构件,并且具有超声波频率改变构件,该超声波频率改变构件根据该燃料容器内的燃料的液面高度而使来自超声波激振构件的超声波的频率改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5102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6318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33292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6-291143号公报
如上述专利文献1~4所记载的那样,对燃料施加超声波而对该燃料进行改质(微粒子化)的技术已经公知。但是,如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4所公开的那样,在对燃料箱内的液体燃料施加超声波振动而对液体燃料进行改质的情况下,被改质的燃料经过与空气的混合行程而达到燃烧行程,但由于从箱到燃烧行程存在距离,因此存在改质劣化的可能性,并且不可能均等地对箱内所收容的燃料整体进行改质,所以发生燃烧性能产生不均匀的不良情况。
并且,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燃料改善装置中,由于在通常的管上配置超声波激振装置,因此产生通过的液体燃料的微粒子化的效率较差的不良情况,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燃料油改质装置中,由超声波振子施加振动的液体燃料仅是被送出至燃料油流出管之前的通过燃料油过滤器托架的燃料,由于燃料的通过速度较快,所以存在无法进行充分的改质(微粒子化)的不良情况。
并且,向船舶或柴油发动机等大排气量内燃机的燃料以大流量供给,所以存在通过现有的方法无法得到充分的效果的不良情况。另外,在具有共轨的燃料喷射式的内燃机的情况下,在紧接着燃料泵之后安装的情况下,还存在压力不足这种不良情况。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向大排气量内燃机输送的液体燃料充分地进行改质(微粒子化)的燃料改质装置及使用该燃料改质装置的燃料供给系统。
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向大排气量内燃机输送的液体燃料充分地进行改质(微粒子化)的燃料改质装置及使用该燃料改质装置的燃料供给系统。
由此,本发明是一种燃料改质装置,设置在连接燃料箱和内燃机的配管上,具备燃料流入的流入口、燃料流出的流出口、位于上述流入口及上述流出口之间的改质空间、在该改质空间的至少一方设置的振动部以及使该振动部振动的超声波振子,对通过的燃料施加超声波而使其产生纳米气泡,该燃料改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燃料旋转机构,使从上述流入口流入的液体燃料通过上述振动部的振动而沿着上述振动部的振动面旋转;和垂直移动机构,使上述液体燃料相对于上述振动面垂直地朝向上述流出口以漩涡状移动。
并且,上述燃料旋转机构及上述垂直移动机构优选包括:从上述振动部向上方以大致半球状突出的圆顶形状的改质空间;在上述振动部的圆形振动面附近开口的流入口;以及在上述改质空间的顶部附近开口的流出口。
并且,上述流出口优选位于相对于上述振动部的振动面垂直的位置,但也可以位于相对于上述振动部的振动面平行的位置。
并且,上述燃料旋转机构及上述垂直移动机构优选包括:从上述振动部向下方以大致半球状突出的圆顶形状的改质空间;在上述改质空间的顶部附近开口的流入口;以及在与上述振动部的振动面接近的上述圆顶形状的基底部附近开口的流出口。
并且,上述改质空间优选由具有圆顶形状的内面的外壳、以及遮挡该外壳的基底部并且具有圆形的振动面的振动板区划,在上述外壳与上述振动板之间设有由弹性部件构成的密封。
并且,上述振动板优选具有以规定角度呈扇形地扩展并且在周向上以一定角度倾斜的多个倾斜面。
并且,上述燃料旋转机构及上述垂直移动机构优选为从上述振动面向上述改质空间以大致圆锥状突出的突出部。并且,优选在该突出部上,在高度方向上以规定间隔形成有多个沿着其侧面的周向而环状地延伸的周槽部,或在周向以规定角度形成有多个从其顶点沿着母线延伸的放射槽部,或从其顶点沿着其侧面向底面方向以螺旋状形成螺旋槽。并且,也可以在上述突出部的顶部形成有凹部。
并且,本发明的燃料供给系统优选为,由上述燃料改质装置、燃料箱、内燃机以及连接它们的配管构成,上述燃料改质装置设置在连接燃料箱和内燃机的配管上。
并且,本发明的燃料供给系统优选为,由燃料箱、与该燃料箱连接的燃料泵、与该燃料泵连接的共轨、与该共轨连接的多个内燃机、以及连接它们的配管构成,上述燃料改质装置设置在从上述内燃机到燃料箱的配管上。
并且,在上述燃料供给系统中,优选具备控制构件,该控制构件根据来自控制内燃机的发动机控制单元的信号,来控制上述燃料改质装置。
并且,优选在上述燃料改质装置的上游侧配置有对通过的燃料进行冷却的燃料冷却装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燃料改质装置,通过将向内燃机输送的液体燃料引导至形成为半球形的圆顶状的改质空间内,并施加超声波振动,由此能够使液体燃料在改质空间内沿超声波振动的施加方向以漩涡状移动,因此能够在液体燃料内产生空腔并且实现液体燃料的微粒子化,能够有效地对液体燃料进行改质,能够提高内燃机的燃烧效率。并且,由此能够提高燃料消耗率并且能够实现完全燃烧,因此能够抑制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燃料供给系统,在上游侧设置燃料冷却装置,因此能够防止纳米气泡由于热而变大,能够抑制燃烧效率的下降。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燃料改质装置,将向内燃机输送的液体燃料引导至规定大小的改质空间内,而通过向改质空间内圆锥状地突出的突出部来施加超声波振动,因此能够在大量地通过改质空间内的液体燃料内高效地产生空腔并且实现液体燃料的微粒子化,能够有效地对液体燃料进行改质,能够提高内燃机的燃烧效率。并且,由此能够提高燃料消耗率并且能够实现完全燃烧,因此能够抑制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燃料供给系统,在从燃料喷射装置向燃料箱的返回配管上配置燃料改质装置,由此能够发挥的效果为:能够不降低向共轨的燃料供给压力而对燃料进行改质,并且能够在燃料箱内使气泡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燃料改质装置的第一燃料供给系统的说明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改质部的截面图。
图3是实施例1的改质部的其他方向的截面图。
图4是实施例2的改质部的截面图。
图5是实施例3的改质部的截面图。
图6是实施例4的改质部的截面图。
图7(a)、图7(b)、图7(c)是表示实施例4的改质部的振动板的变形例的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具备燃料冷却装置和燃料改质装置的第二燃料供给系统的说明图。
图9表示燃料冷却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图9(a)是其概略侧视截面图,图9(b)是概略俯视截面图。
图10是具备燃料改质装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第三燃料供给系统的说明图。
图11是实施例6的燃料改质装置的截面图。
图12是实施例7的振动板的侧视图。
图13是实施例8的振动板的俯视图。
图14是实施例9的振动板的俯视图。
图15是实施例10的振动板的局部截面侧视图。
符号的说明:
1燃料改质装置
2燃料箱
3内燃机
4、5配管
6、6A、6B改质部
7超声波振子
8发动机控制单元
9振子控制单元
10燃料冷却装置
61流入口
62流入管
63流出口
64流出管
65改质空间
66振动板
67内周面
68外壳
69密封部件
70螺纹部
71振动面
80紊流形成部
81倾斜面
201燃料改质装置
202燃料箱
203共轨
204燃料泵
205燃料喷射装置
206燃料供给通路
207燃料返回通路
208冷却装置
209振子控制单元
211改质部
212振动赋予部
213改质空间
214壳体
215流入口
216流出口
217振动板
218突出部
220周槽部
221放射槽部
222螺旋槽部
223凹部
300第一燃料供给系统
400第二燃料供给系统
500第三燃料供给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燃料改质装置1为,配置在对燃料箱2和内燃机3之间进行连接的配管4、5上,构成第一燃料供给系统300,并由液体燃料流动的改质部6、以及对改质部6施加超声波振动的超声波振子(具体而言是螺栓紧固郎之万振子(BLT))7构成。并且,上述BLT7,基于来自控制上述内燃机3的发动机控制单元(ECU)8的信号,由输出与该信号相对应的信号的振子控制单元(VCU)9来控制。作为上述内燃机3,既可以是将液体燃料通过化油器与空气混合而送出至燃烧室的汽油发动机或柴油发动机,也可以是具备将液体燃料直接喷射至燃烧室的燃料喷射泵的汽油发动机或柴油发动机。
另外,在该实施例1中,作为超声波振子使用了螺栓紧固郎之万振子(BLT),但只要是发挥同样效果的振子,则不特别限定。
如图2及图3所示,上述改质部6包括:流入侧管62,具有经由配管4与燃料箱2连接的流入口61;流出侧管64,具有经由配管5与内燃机3连接的流出口63;改质空间65,位于上述流入口61与上述流出口63之间;以及振动板66,封闭该改质空间65的下方,且位于该改质空间65的下方。
上述改质空间65由具有大致半球形状的圆顶形状的内周面67的外壳68、以及位于该外壳68的基底部的上述振动板66区划。并且,上述流入口61在上述外壳68的基底部、在上述改质空间65的下方侧部开口,上述流出口63在圆顶状的改质空间65的顶部开口。并且,上述振动板66隔着由弹性部件构成的密封部件69固定在上述外壳68上。并且,具有与上述振子7螺合的螺纹部70。
根据以上结构,当驱动内燃机3时,液体燃料被内燃机3吸引,因此液体燃料从燃料箱2向内燃机3移动,在该过程中从配管4经由吸入管62从吸入口61流入到改质空间65。与此同时,从ECU8向VCU9传递内燃机3的驱动信号,BLT7启动而对上述振动板66赋予超声波振动。
流入的液体燃料沿着上述振动板66的振动面71移动,并且通过超声波振动而被施加漩涡状的力。因此,液体燃料一边沿着上述振动板66的振动面71旋转,一边朝向位于改质空间65顶部的流出口63上升。由此,液体燃料在向超声波振动的施加方向旋转的同时移动,所以有效地包含所产生的空腔,并且还伴随着液体燃料自身的微粒子化,能够对液体燃料进行改质,最终能够提高内燃机3的燃烧效率,并且实现完全燃烧,因此能够提高燃料消耗率,并减少废气的有害成分。
实施例2
实施例1的改质部6使液体燃料的流出方向与超声波振动的施加方向相同,与此相对,图4所示的实施例2的燃料改质装置1的改质部6A为,使来自上述改质空间65的液体燃料的流出方向成为从改质空间65顶部沿着液体燃料的漩涡的方向、换言之成为与上述超声波振动的施加方向垂直。在该实施例2所示的改质部6A中,也能够得到与实施例1同样的效果。另外,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2中,对于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位或具有相同作用的部位,附加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实施例3
图5所示的实施例3的燃料改质装置1的改质部6B的特征在于,实质上是将实施例1的改质部6的流入口63与流出口64的位置对换,改质空间65必然成为倒圆顶形状,振动板66从改质空间65上方对改质空间65内的液体燃料施加超声波振动。此时,从流入口61’流入改质空间65的液体燃料,在朝向振动面71而暴露在超声波振动中的同时朝向振动面以旋涡状移动,并沿着振动面71从流出口63’向内燃机3移动。此时,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例1或2的情况同样的效果。
对于上述实施例1、2或3的各自,能够根据液体燃料的密度、流量、粘度、超声波振动的频率(振动数)等条件,并且根据内燃机3的种类来选择最佳的实施例。并且,还能够选择最佳的改质空间65的容积、底面积的大小、高度(深度)等。
实施例4
如图6所示,实施例4的改质部6C为,在振动板66的振动面71上,具备由以规定角度呈扇形地扩展并且在周向上以一定角度倾斜的倾斜面81构成的紊流形成部80。该紊流形成部80例如在图7(a)所示那样由4个倾斜面81构成、如图7(b)所示那样由3个倾斜面81构成、如图7(c)所示那样由8个倾斜面81构成的情况是适当的,但也可以具有6个倾斜面、也可以具有5个倾斜面。根据各个液体燃料的参数、超声波振动的频率(振动数)来选择合适的紊流形成部80。
实施例5
并且,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第二燃料供给系统400为,在燃料箱2与燃料改质装置1之间的配管4上设置燃料冷却装置10。该燃料冷却装置10与上述燃料改质装置1的振子7一起由振子控制单元9控制。由此,在发动机启动的情况下,基于来自发动机控制单元8的信号,振子控制单元9对燃料改质装置1的振子7及燃料冷却装置10的冷却机构进行控制。
在以上结构的第二燃料供给系统400中,能够使向燃料改质装置1供给的燃料的温度下降,因此能够防止由于热导致的气泡的巨大化,所以能够维持燃料改质装置1的效果。
如图9(a)、(b)所示,上述燃料冷却装置10例如包括:壳体101,区划燃料通过的冷却空间100;作为冷却构件的帕尔帖元件102,配置在该壳体101的侧面上,通过来自上述振子控制单元9的信号控制;多个吸热板104,从该帕尔帖元件102的冷却侧向上述冷却空间100内延伸;以及散热部(降温装置)103,进行从上述帕尔帖元件102的散热;该燃料冷却装置10对从流入口105流入的燃料进行冷却,并从流出口106送出至燃料改质装置1的改质空间65。在该实施例中,该冷却装置10为独立的,但也可以组装到上述燃料改质装置1内。
实施例6
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第三燃料供给系统500例如至少具备:燃料箱202;燃料泵204,从燃料箱202吸取燃料并以规定压力供给至共轨203;燃料喷射装置205,向各个未图示的发动机喷射燃料;燃料供给配管206,连接燃料箱202和共轨203;以及燃料返回配管207,从共轨203及燃料喷射装置205到燃料箱202。
在图10所示的燃料供给系统500中,为了良好地保持共轨203的压力、进而良好地保持燃料喷射装置205的喷射压力,而将燃料改质装置201设置在燃料返回配管207上,但在将重点放在向燃料喷射装置205供给的燃料的改质上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燃料改质装置201设置在从燃料箱202到共轨203的配管上。并且,也可以在从共轨203到各个燃料喷射装置205的各配管上分别设置燃料改质装置201。
并且,在上述燃料供给系统500中,在上述燃料改质装置201的上游侧,设置对通过的燃料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208。由此,能够抑制在燃料改质装置201中产生的气泡由于热的影响而变大。
如图11所示,在以上的燃料供给系统500中使用的本发明的燃料改质装置201例如包括:改质部211,流动有液体燃料;振动赋予部212,具备对改质部211施加超声波振动的超声波振子(具体而言是螺栓紧固郎之万振子(BLT))。并且,上述振动赋予部212,基于来自对上述燃料喷射装置205进行控制的未图示的发动机控制单元(ECU)的信号,由振子控制单元209进行控制。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作为超声波振子,使用了螺栓紧固郎之万振子(BLT),但只要是发挥同样效果的振子,则不特别限定。
上述改质部211包括:壳体214,区划燃料通过的改质空间213;流入口215,连接上述燃料返回配管207和上述改质空间213;流出口216,连接上述改质空间213和燃料返回配管207;以及振动板217,与上述壳体214一起区划上述改质空间213。
上述改质空间213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由上述壳体214和振动板217区划,并且流入口215形成在上述振动板217上,并且上述流出口216以使燃料从上述改质空间213下方流出的方式配置在上述壳体214上。另外,上述振动板217与上述振动赋予部212结合。
并且,在上述振动板217上,形成从该振动板217向上述改质空间213内以圆锥状突出的突出部218。并且,上述振动板217固定在上述振动赋予部212上,并将上述改质空间213与振动赋予部212电绝缘。
根据以上结构,当内燃机203启动时,燃料泵204启动,液体燃料被从燃料箱202吸引,并经由燃料供给配管206送出至共轨203。在该共轨203中,燃料被维持在一定压力,溢流的燃料经由燃料返回通路207返回燃料箱202。并且,共轨203内的燃料经由燃料喷射装置205依次被喷射至各发动机的气缸内而获得动力,但来自燃料喷射装置205的剩余的燃料经由燃料返回通路207返回燃料箱202。此时,通过冷却装置208而被冷却,通过燃料改质装置201而被施加超声波振动,在燃料内形成纳米气泡。然后,在燃料箱202内纳米气泡被均匀化,并被从燃料箱204中吸引而提高各个发动机的燃烧效率。
在上述燃料改质装置201中,改质空间213优选被设定为燃料最低在大约1秒钟内停留在改质空间13内那样的大小,并最低具有200cc的容积。
并且,实施例6的突出部218为正圆锥形,因此发挥如下效果、即能够对通过改质空间213内的燃料施加均质的超声波振动。
实施例7
上述振动板217的突出部218形成为圆锥形,但在图12所示的实施例7的突出部218上,沿着其侧面的周向进一步以环状延伸的周槽部220,在圆锥的高度方向上以规定间隔形成有多个。
在该实施例7的形成有周槽部220的突出部218振动的情况下,与上述实施例6的情况不同,向燃料的振动方向在周槽部220的两侧不同,因此对超声波振动施加干涉作用,所以对燃料施加的声压变化,能够实现与实施例6不同的燃料的改质状态。
实施例8
在图13所示的实施例8的振动板217的突出部218上,从其顶点沿着圆锥的母线延伸的放射槽部221,在侧面的周向上以规定角度形成有多个。
在该实施例8的振动板217的突出部218振动的情况下,在沿着该侧面流动的燃料中产生紊流,因此产生细微的液压变化,所以超声波振动的传递速度产生变化,能够实现与实施例6及7不同的燃料的改质状态。
实施例9
在图14所示的实施例9的振动板217的突出部218上,从其顶点沿着其侧面朝向底面方向以螺旋状形成有螺旋槽部222。
在该实施例9中,能够推测出,流入的燃料一边沿着螺旋槽部222移动一边被施加超声波振动,同时还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例7的周槽部220同样的效果。因此,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燃料的改质状态。
实施例10
图14所示的实施例9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振动板217的突出部218的顶部形成有规定大小的凹部223。
在该实施例10中,能够使超声波振动朝向改质空间213的中央方向集中,因此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燃料的改质状态。
工业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实质上以向内燃机供给的液体燃料的改质为目的,在以对流入规定空间的流体(气体或液体)施加超声波振动而对该流体进行改质为目的的构成中,基本都能够利用。具体而言,能够使用于对燃料电池供给的氢或含氢气体的改质、药剂或化学合成所使用的水的改质、为了进行化学反应而供给的气体的微粒子化等。

Claims (16)

1.一种燃料改质装置,设置在连接燃料箱和内燃机的配管上,具备燃料流入的流入口、燃料流出的流出口、位于上述流入口及上述流出口之间的改质空间、在该改质空间的至少一方设置的振动部以及使该振动部振动的超声波振子,该燃料改质装置对通过的燃料施加超声波而使其产生纳米气泡,该燃料改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燃料旋转机构,使从上述流入口流入的液体燃料通过上述振动部的振动而沿着上述振动部的振动面旋转;和
垂直移动机构,使上述液体燃料相对于上述振动面垂直地朝向上述流出口以漩涡状移动。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燃料改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燃料旋转机构及上述垂直移动机构包括:从上述振动部向上方以大致半球状突出的圆顶形状的改质空间;在上述振动部的圆形振动面附近开口的流入口;以及在上述改质空间的顶部附近开口的流出口。
3.如权利要求2记载的燃料改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流出口相对于上述振动面垂直地开口。
4.如权利要求2记载的燃料改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流出口相对于上述振动面平行地开口。
5.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燃料改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燃料旋转机构及上述垂直移动机构包括:从上述振动部向下方以大致半球状突出的圆顶形状的改质空间;在上述改质空间的顶部附近开口的流入口;以及在与上述振动部的振动面接近的上述圆顶形状的基底部附近开口的流出口。
6.如权利要求1~5的某一项记载的燃料改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改质空间由具有圆顶形状的内面的外壳、以及遮挡该外壳的基底部并且具有圆形的振动面的振动板区划,在上述外壳与上述振动板之间设有由弹性部件构成的密封。
7.如权利要求6记载的燃料改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振动板具有以规定角度呈扇形地扩展并且在周向上以一定角度倾斜的多个倾斜面。
8.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燃料改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燃料旋转机构及上述垂直移动机构为从上述振动面向上述改质空间以大致圆锥状突出的突出部。
9.如权利要求8记载的燃料改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突出部上,在高度方向上以规定间隔形成有多个沿着其侧面的周向以环状延伸的周槽部。
10.如权利要求8记载的燃料改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突出部上,在周向上以规定角度形成有多个从其顶点沿着母线延伸的放射槽部。
11.如权利要求8记载的燃料改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突出部上,从其顶点沿着其侧面朝向底面方向以螺旋状形成螺旋槽。
12.如权利要求8~11的某一项记载的燃料改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突出部的顶部形成有凹部。
13.一种燃料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
由燃料箱、内燃机以及连接它们的配管构成,权利要求1~12的某一项记载的燃料改质装置设置在连接燃料箱和内燃机的配管上。
14.一种燃料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
由燃料箱、与该燃料箱连接的燃料泵、与该燃料泵连接的共轨、与该共轨连接的多个内燃机、以及连接它们的配管构成,上述权利要求1~12的某一项记载的燃料改质装置设置在从上述内燃机到燃料箱的配管上。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记载的燃料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控制构件,该控制构件根据来自控制内燃机的发动机控制单元的信号,控制上述燃料改质装置。
16.如权利要求13~15的某一项记载的燃料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燃料改质装置的上游侧配置有对通过的燃料进行冷却的燃料冷却装置。
CN2009801016894A 2008-01-18 2009-01-15 燃料改质装置及使用该燃料改质装置的燃料供给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106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09217 2008-01-18
JP2008-009217 2008-01-18
JP2008167632A JP5035692B2 (ja) 2008-01-18 2008-06-26 燃料改質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燃料供給システム
JP2008-167632 2008-06-26
JP2008168567A JP5333895B2 (ja) 2008-06-27 2008-06-27 燃料改質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燃料供給システム
JP2008-168567 2008-06-27
PCT/JP2009/000124 WO2009090873A1 (ja) 2008-01-18 2009-01-15 燃料改質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燃料供給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0600A true CN101910600A (zh) 2010-12-08
CN101910600B CN101910600B (zh) 2013-01-16

Family

ID=43132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168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10600B (zh) 2008-01-18 2009-01-15 燃料改质装置及使用该燃料改质装置的燃料供给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100112582A (zh)
CN (1) CN10191060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32779A (zh) * 2016-06-08 2016-10-19 长安大学 一种均质压燃发动机燃料在线改质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73233B2 (ja) * 1998-12-10 2008-10-29 和男 元内 イオン発生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32779A (zh) * 2016-06-08 2016-10-19 长安大学 一种均质压燃发动机燃料在线改质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0600B (zh) 2013-01-16
KR20100112582A (ko) 2010-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236134A1 (en) Emulsion fuel and process and equipment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same
CN1616798A (zh) 一种涡轮机的流体分配方法和装置
JPH09144617A (ja) 船外機用燃料供給装置
US5979420A (en) Fuel heating apparatus for engines using heavy oil as fuel
US20070113830A1 (en) In-line type fuel supply device in fuel injection device
CN101910600B (zh) 燃料改质装置及使用该燃料改质装置的燃料供给系统
JP2010048543A (ja) 水素溶解燃料
US20130230418A1 (en) Fuel supply apparatus
WO2009090873A1 (ja) 燃料改質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燃料供給システム
US5658535A (en) Transverse flow uniform droplet O2 (1 Δ) generator and method for its use
JP5035692B2 (ja) 燃料改質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燃料供給システム
JP6422979B2 (ja) 炭化水素燃料のガス状内容物を増加させ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0604003B2 (en) Hydraulic pressure supply system of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hybrid vehicle and cooling the jacket of a motor with low pressure supply to low pressure part
KR20210072598A (ko) 차량 모터의 냉각장치
US11279638B2 (en) Mobile device for treating water
JP2015017537A (ja) 燃料レール
KR20130022704A (ko) 유체역학을 이용한 전동보일러용 열수 발생 장치
CN203742830U (zh) 发动机冷却液能量回收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汽车
US20110041813A1 (en) Supply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6253737B1 (en) Direct fuel injection using a fuel pump driven by a linear electric motor
CN216261736U (zh) 一种复合机胶水预热装置
US6895944B1 (en) Vapor fuel system and method for evaporative fuel vapor engine
CN217300734U (zh) 电磁阀机构、浮子式化油器及发动机
KR102407649B1 (ko) 보조 냉각수 저장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에너지 생성 장치
KR101213302B1 (ko) 나노산소기포수 혼합 연료유 제조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TETSUYA HAYAMIZU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ARTE ELECTRONIC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40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405

Address after: Kanagawa

Applicant after: Hayamizu Tetsuya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Applicant before: Arte Electronics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16

Termination date: 2017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