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9488A - 椅子 - Google Patents

椅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09488A
CN101909488A CN2008801249071A CN200880124907A CN101909488A CN 101909488 A CN101909488 A CN 101909488A CN 2008801249071 A CN2008801249071 A CN 2008801249071A CN 200880124907 A CN200880124907 A CN 200880124907A CN 101909488 A CN101909488 A CN 1019094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rest
support base
chair
backrest pole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249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09488B (zh
Inventor
上田伸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ku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ku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00740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34714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oku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ku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094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94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094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94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e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一种椅子1,该椅子包括支撑靠背7的能够倾斜的靠背支杆6、轴支靠背支杆6的下端部附近部位的支撑基部3和配置于靠背支杆6与支撑基部3之间并且伴随着靠背支杆6的后倾动作而产生反作用力的螺旋弹簧911,其构成为:靠背支杆6包括:配置得比支撑基部3的两侧面更靠外侧方的左右一对下部靠背框架本体621和对这一对下部靠背框架本体621的下端部彼此进行刚性连接并且在使靠背支杆6后倾时向积蓄反作用力的方向对螺旋弹簧911施力的刚性连接轴622,刚性连接轴622配置得比支撑基部3的下面更靠下方。

Description

椅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伴随着支撑靠背的靠背支杆的后倾动作、能够使靠背后倾的椅子。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作为伴随着支撑靠背的靠背支杆的后倾动作、能够使靠背后倾的椅子,已知如下所述的椅子(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靠背支杆的下端部被轴支于支撑基部,在靠背支杆与支撑基部之间,设有伴随着靠背支杆的后倾动作产生反作用力的螺旋弹簧等弹性体。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所述的形态:将支撑基部设为具有底壁部以及从该底壁部的两侧缘立起的立起侧壁部而向上方开口的大致盒状,另一方面将靠背支杆设为具备配置得比该支撑基部的两侧面(立起侧壁部)更靠内侧方的左右一对靠背支杆本体和对这一对背支杆本体的下端部彼此进行连接的、被收纳于支撑基部内的连接轴,在使靠背支杆后倾了时,连接轴在支撑基部内移动而在积蓄反作用力的方向上对螺旋弹簧施力。
专利文献1:特开2006-181101号公报(参照图3)
发明内容
然而,上述的以往的椅子为将左右一对靠背支杆本体配置得比支撑基部的两侧面更靠内侧方的形态,所以为了在支撑基部内确保靠背支杆本体的下端部以及连接轴的旋转移动空间,支撑基部内的深度尺寸换言之支撑基部的高度尺寸自动变大,难以谋求支撑基部的薄型化。进而,因为是将左右一对靠背支杆本体配置得比支撑基部的两侧面更靠内侧方的形态,所以在靠背支杆的倾斜动作时,为了避免靠背支杆本体中的从支撑基部内突出的部分与支撑基部干涉,必须将靠背支杆本体中的从支撑基部内突出的部分设为避开支撑基部的形状,具有设计自由度较低、不能设为简单的形状的问题。加之,仅通过连接轴简单地将一对靠背支杆本体彼此连接,所以也具有难以断定靠背支杆本身为刚性较高的构造体的问题,在将这样的靠背支杆组装于支撑基部的状态下,该靠背支杆不能那么地有助于组装强度的提高。
本发明是着眼于这样的课题而进行的,主要的目的在与提供一种椅子,该椅子伴随着支撑靠背的靠背支杆的后倾动作、能够使靠背后倾,丝毫无损于在使靠背支杆后倾时产生反作用力的功能,能够谋求支撑基部的薄型化,并且能够谋求靠背支杆与支撑基部的组装强度的提高以及靠背支杆的构造简单化。
即,本发明的椅子,包括支撑靠背的能够倾斜的靠背支杆、枢轴支该靠背支杆的下端部或者下端部附近部位的支撑基部和配置于所述靠背支杆与所述支撑基部之间并且伴随着所述靠背支杆的后倾动作而产生反作用力的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支杆包括配置得比所述支撑基部的两侧面更靠外侧的左右一对靠背支杆本体和将这一对靠背支杆本体的下端部彼此刚性接结并且在使所述靠背支杆后倾时向积蓄反作用力的方向对所述弹性体施力的刚性连接轴,将该刚性连接轴配置得比所述支撑基部的下面更靠下方。
如果是这样的椅子,通过由刚性连接轴将一对靠背支杆本体的下端部彼此刚性连接,使得至少靠背支杆的下端部附近部位变为刚性较高的构造体,在将这样的靠背支杆安装于支撑基部的状态下,该靠背支杆大大有助于安装强度的提高。进而,将左右一对靠背支杆本体配置得比支撑基部的两侧面更靠外侧方,将刚性连接轴配置得比支撑基部的下面更靠下方,所以不需要如以往的技术方案那样,为了在支撑基部内确保靠背支杆本体的下端部以及刚性连接轴的旋转移动空间而将支撑基部内的深度尺寸换言之支撑基部的高度尺寸设定得充分大,能够有效地谋求支撑基部的薄型化。而且,将左右一对靠背支杆本体配置得比支撑基部的两侧面更靠外侧方,所以也不需要如以往的技术方案那样,将在背支杆的倾斜动作时、靠背支杆本体中的从支撑基部内突出的部分设为避免与支撑基部干涉的形状,所以考背支杆本体的设计自由度不会受到非必要的限制,能够设为简单的形状。另外,靠背支杆的刚性连接轴向积蓄反作用力的方向对弹性体进行施力,所以不需要另外应用专用的施力构件,也能够谋求靠背支杆的构造简略化。
特别,所述支撑基部形成为向下方开放的大致盒状;如果所述靠背支杆,能够通过从所述支撑基部的后方开始嵌合,在通过左右一对靠背支杆本体从两侧夹着所述支撑基部的状态下安装于该支撑基部;则能够顺畅地进行靠背支杆对于支撑基部的组装作业。加之,形成为通过一对靠背支杆本体从两侧方将形成为盒状且具有较高的刚性的构造体即支撑基部夹入的技术方案,所以组装强度提高,即使在将靠背支杆本体彼此的分离尺寸缩小的方向上作用外力,由于支撑基部存在于靠背支杆本体彼此之间,所以能够防止由所述外力引起的靠背支杆本体的变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列举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基部具备上壁部、和从该上壁部的两侧缘部下垂的一对下垂侧壁部,并且在由这些各壁部包围的向下方开放的收纳空间内,收纳有以使得积蓄所述反作用力的方向成为相对于铅直方向倾斜预定角度的方向的方式配置的所述弹性体的至少一端部侧,由配置得比所述支撑基部的下面更靠下方的所述刚性连接轴支撑该弹性体的另一端部。这样,如果支撑基部具有向下方开放的收纳空间,则也能够实现使以倾斜姿势配置的弹性体的一部分比收纳空间更向下方突出的结构,能够与规格等相应地适当对弹性体的形状和/或尺寸进行设定变更。
如上面所说明,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椅子,该椅子伴随着支撑靠背的靠背支杆的后倾动作、能够使靠背后倾,丝毫无损于在使靠背支杆后倾时产生反作用力的功能,能够谋求支撑基部的薄型化,并且能够谋求靠背支杆与支撑基部的组装强度的提高以及靠背支杆的构造简单化。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斜前方观察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有关的椅子所见的整体图。
图2是从斜后方观察与该实施方式有关的椅子所见的整体图。
图3是在该实施方式中处于通常状态的椅子的侧视图。
图4是在该实施方式中处于通常状态的椅子的后视图。
图5是将图3的一部分省略而表示的作用说明图。
图6是图5中的X方向向视图。
图7是图5的一部分,是通过左右宽度方向中央纵截面模式性地仅表示靠背壳体的图。
图8是模式性地表示图5的Y区域的靠背壳体与靠背支杆的安装形态的图。
图9是使在该实施方式中处于同步锁定状态的椅子与图3对应而表示的图。
图10是使在该实施方式中处于同步锁定状态的椅子与图5对应而表示的图。
图11是使在该实施方式中处于靠背倾斜状态的椅子与图3对应而表示的图。
图12是使在该实施方式中处于靠背倾斜状态的椅子与图5对应而表示的图。
图13是使该实施方式中的滑动卡合机构的一个变形例与图5以及图12对应而模式性地表示的图。
标号说明
1:椅子         3:支撑基部        31:上壁部
32:下垂侧壁部  6:靠背支杆        62:下部靠背框架
621:靠背支杆本体(下部靠背框体本体)622:刚性连接轴
7:靠背         911:弹性体(螺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与本实施方式有关的椅子1如图1~图5所示,是所谓旋转椅子,包括:椅脚2;能够水平旋转地安装于椅脚2的上端侧的支撑基部3;前部被支撑于支撑基部3的椅座托部4;安装于椅座托部4的椅座5;下端部被轴支于支撑基部3的、支撑椅座托部4的后部的靠背支杆6;和安装于靠背支杆6的靠背7。
椅脚2包括在顶端分别具备脚轮的多根(在图示例子中为5根)支撑脚(脚羽根)21和从各支撑脚21的基端部集合的部位立起的椅脚支柱22构成。
支撑基部3如图6(该图是表示从图5中的箭头X方向观察的状态的图)所示,为例如金属制的,包括:上壁部31、从该上壁部31的两侧缘分别一体地弯曲下垂的一对下垂侧壁部32和设置于一对下垂侧壁部32的前端部之间的作为加强肋而起作用的一对分隔壁33、34,在所述上壁部31的后端部安装有椅脚支柱22的上端部而被支撑于椅脚支柱22。另外,在一对分隔壁33、34中的相对靠后方侧的分隔壁33,设置有穿设于壁厚方向的挡板(retainer)导向部33a,对插通于该挡板导向部33a的挡板912b进行导向,使其在后述的螺旋弹簧911的压缩进退方向上进退。另外该支撑基部3在比左右的下垂侧壁部32的大致中央部稍靠后方侧的部位之间,横架有能够转动地轴支靠背支杆6的第1支轴X1。进而,在左右的下垂侧壁部32的前端部,分别在壁厚方向上穿设用于支撑后述的椅座托部4的前框架(图示省略)的长孔32a。在支撑基部3从下方覆盖有支撑基部盖体3c,不能直接从外面观察(参照图3)。
椅座托部4被配置于所述支撑基部3的上方,以设置于前端部的未图示的棒状的前框架插通于支撑基部3的长孔32a的状态被支撑于支撑基部3。本实施方式的椅子1具备从椅座托部4的左右两侧缘部附近部位分别向上方延伸的扶手8。图1等所示的扶手8不能调整高度,但也可以代替该扶手,应用能够调整高度的扶手。另外,也可以是没有扶手的椅子。
椅座5具备:起到作为均匀地支撑施加于该椅座5的载荷的构造构件的作用的椅座壳体51,设置于该椅座壳体51的上方的椅座缓冲件(图示省略),和覆盖椅座缓冲件的椅座缓冲件盖52。
靠背7具备:起到作为均匀地支撑施加于该靠背7的载荷的构造构件的作用的、被靠背支杆6支撑的靠背壳体71,设置于靠背壳体71的前方的靠背缓冲件(图示省略),和覆盖该靠背缓冲件的靠背缓冲罩72。
靠背壳体71以树脂制的弹性板状体为主体而构成,形成为其上部以及下部比高度方向中央部更向后方突出、并且左右两侧缘部比左右宽度方向中央部更向前方突出的三维形状。在靠背壳体71中的比能够支撑就座者的腰部的腰支撑部71L更靠上方的区域、更具体地是在比靠背壳体71的高度方向中央部更靠上方的区域,设置有多个开口711,将开口711在靠背壳体71的预定区域所占的比例即开口率设定得朝向靠背壳体71的上缘部以及两侧缘部逐渐变大。在下面的说明中,将靠背壳体71中设置有开口711的区域整体称为“靠背壳体上部71T”。即,靠背壳体71如图4等所示,一体地具有:靠背壳体上部71T,靠背壳体71的高度方向中央部即靠背壳体中央部71S,位于比靠背壳体中央部71S稍靠下方的位置的腰支撑部71L,和比腰支撑部71L靠下方的区域即靠背壳体下部71U。靠背壳体中央部71S、腰支撑部71L以及靠背壳体下部71U的俯视的弯曲面的曲率相同,该曲率被设定得比靠背壳体上部71T的俯视的弯曲面的曲率大。而且,如图7(该图与图5对应,是以左右宽度方向中央纵截面模式性地仅表示靠背壳体71的图)所示,曲率相对较大的靠背壳体中央部71S、腰支撑部71L以及靠背壳体下部71U变为弯曲成互相连接的弓形的形状,另一方面,曲率相对较小的靠背壳体上部71T沿着高度方向形成大致直线状。另外,靠背壳体中央部71S与靠背壳体上部71T以不连续线712为边界而互相连续。
在靠背壳体71的腰支撑部71L,设有比该腰支撑部71L的周边部位更容易局部变形的变形引起单元713。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变形引起单元713,应用了在左右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槽713a。槽713a的个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在高度方向上隔着预定间隔的上下一对槽713a。
在靠背壳体上部71T上,如图8(该图是为了表示图5的Y区域中的靠背壳体71与靠背支杆6的组合方式的,模式性表示将靠背壳体上部71T组装于靠背支杆6的前序阶段的状态的图)所示,一体或者充分一体地设置有向后方突出的能够与形成于后述的上部靠背框架61的上端部的滑动卡合孔611卡合的卡合部714。另外,在图8中,将靠背壳体上部71T的开口711省略了。卡合部714大概形成块状,在顶端部(从靠背壳体71的背面远离的一侧的端部)一体地具有凸缘部714a。
在靠背壳体下部71U,如图5等所示,一体或者充分一体地设置有向后方突出并被支撑于后述的下部框架的上端部的被支撑部715。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靠背壳体下部71U的下端部即靠背壳体71的下端部设置有左右一对薄板状的被支撑部715。
支撑这样的靠背壳体71的靠背支杆6如图5等所示,具备支撑靠背壳体71中的比支撑就座者的腰部的腰支撑部71L更靠上方的部位、具体地说是所述靠背壳体上部71T的上部靠背框架61;和支撑靠背壳体下部71U的下部靠背框架62,构成为,这些上部靠背框架61与下部靠背框架62的枢接点(后述的第3支轴X3)被设定于所述靠背壳体71的下端部侧的后方,上部靠背框架61能够以该枢接点为中心相对于下部靠背框架62进行倾斜动作(tilting operation)。另外,如图2所示,在上部靠背框架61以及下部靠背框架62,分别从后方或者下方覆盖有上部靠背框架盖体61c以及下部靠背框架盖体62c,不能直接从外面观察。
下部靠背框架62如图5以及图6等所示,具备:配置得比支撑基部3的两侧面更靠外侧的左右一对下部靠背框架本体621和将这一对下部靠背框架本体621的下端部彼此刚性连接并且配置得比所述支撑基部3的下面更靠下方的刚性连接轴622。
各下部靠背框架本体621大致形成板状,从下端部向上端部附近部位逐渐向斜后方延伸,具有上端部附近部位向斜前方弯曲的侧视形状。
刚性连接轴622形成为棒状,通过焊接等适当的方法以横跨的状态不可拆卸地固定于下部背框本体621的下端部之间。
为了将这样的下部靠背框架62安装于支撑基部3,在通过刚性连接轴622将左右一对下部靠背框架本体621刚性连接的状态下、以将支撑基部3夹在各下部靠背框架本体621的下端部附近部位彼此之间的方式从支撑基部3的后方起接近,通过在使设置于各下部靠背框架本体621的下端部附近部位的插通孔621a与设置于支撑基部3的两下垂侧壁部32的未图示的插通孔互相连通的状态下将第1支轴X1插通其中,来进行安装。由此,下部靠背框架62乃至靠背支杆6能够以第1支轴X1为中心相对于支撑基部3旋转。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下部靠背框架本体621的下端部附近部位一体地设置比其他的部位更向前方延伸的延伸部621b,在各延伸部621b形成有插通孔621a。第1支轴X1相对于刚性连接轴622配置得相对靠后方并且靠上方。
与本实施方式有关的椅子1,在下部靠背框架62安装于支撑基部3的状态下,下部靠背框架62的刚性连接轴622被定位得比支撑基部3的下面(具体地说是下垂侧壁部32的下面)更靠下方,在该刚性连接轴622与支撑基部3之间配置有伴随着靠背支杆6的后倾动作而产生反作用力的作为本发明的弹性体的螺旋弹簧911。而且,构成为,在下部靠背框架62以所述第1支轴X1为中心后倾时,刚性连接轴622向积蓄反弹力的方向对螺旋弹簧911施力。
具体地说,如图6所示,刚性连接轴622在其长度方向中央部支撑着设置在后述的螺旋弹簧911的一端侧的螺旋弹簧座部911x。螺旋弹簧911以及螺旋弹簧座部911x构成用于调整使背支杆6后倾时的反作用力的倾斜反作用力调整装置9。
倾斜反作用力调整装置9如图5以及图6所示,具备:在支撑基部3内收纳有至少一部分、并且与椅座托部4独立地产生使靠背支杆6后倾时的反作用力的反作用力产生部91,和设置于椅座5的侧缘前端侧、用于调整操作反作用力产生部91的反作用力的强度的反作用力调整用操作部92。
如果更具体地说,反作用力产生部91具备:螺旋弹簧911和设置于该螺旋弹簧911的一端侧的压缩伸长部912,该压缩伸长部与所述反作用力调整用操作部92所接受的调整操作联动地使所述螺旋弹簧911压缩或者伸长。压缩伸长部912包括:与所述反作用力调整用操作部92所接受的调整操作联动地在与螺旋弹簧911的压缩伸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进退的俯视大致梯形状的滑动部912a;相对于该滑动部912a滑动并且一边支撑所述螺旋弹簧911一边在所述压缩伸长方向上进退的俯视大致梯形状的挡板(retainer)912b;和对该挡板912b向所述压缩伸长方向的进退进行导向的所述挡板导向部33a。该挡板导向部33a如上所述,形成于用于支撑椅座托部4的支撑基部3的分隔壁33。
反作用力调整用操作部92具备:贯通支撑基部3中的任意一方的下垂侧壁部32而在左右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杆921,和设置于该杆921的顶端部并且使杆921围绕轴旋转的操作把手922。
返回到下部靠背框架62的说明。在下部靠背框架62的各下部靠背框架本体621,在比高度方向中央部稍靠下方的部位一体地设置有比周边部位向前方延伸的第2延伸部621c,通过以横跨状态固定于这些第2延伸部621c彼此的第2支轴X2支撑所述椅座托部4的后端侧。进而,在各下部靠背框架本体621的上端部附近部位,通过螺纹固定件等适当的构件不能相对变更角度地固定有所述靠背壳体71的被支撑部715。
被轴支于形成为这样的结构的下部靠背框架62的上端部的上部靠背框架61如图5所示,具有被夹在所述左右一对下部靠背框架本体621彼此之间的宽度尺寸,形成为上端部以及下端部比高度方向中央部更向后方突出的侧视大致“ㄑ”状。在上部靠背框架61的上端部,如图8所示,形成有设置于背壳上部71T的所述卡合部714能够滑动卡合的滑动卡合孔611。滑动卡合孔611包括:卡合部714的凸缘部714a能够插入取出的大孔部611a;和在该大孔部611a的上方连续而设置的小孔部611b,该小孔部611b在从大孔部611a插入的凸缘部714a不脱离的状态下能够允许卡合部714相对滑动移动。小孔部611b的高度尺寸设定得比大孔部611a的高度尺寸大,确保滑动卡合孔611与卡合部714的相对滑动移动余量。
在上部靠背框架61的下端部形成有未图示的在左右宽度方向上贯通的插通孔,在使该插通孔与设置于各下部靠背框架本体621的上端部的插通孔621d相互连通的状态下将第3支轴X3插通其中,由此上部靠背框架61能够以第3支轴X3为中心进行后倾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第3支轴X3被配置于背壳71的下端部侧的后方。进而,上部靠背框架61具备比所述枢接点(第3支轴X3)更向下方延伸的外伸部612,在该外伸部612与下部靠背框架62之间,配置有伴随着上部靠背框架61的后倾动作而产生反作用力的第2螺旋弹簧63。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下部靠背框架62的左右一对下部靠背框架本体621中的比所述弯曲的上端部附近部位稍靠下方侧的部位彼此之间以横跨状态固定有第4支轴X4,在该第4支轴X4支撑有第2螺旋弹簧63的一端部,第2螺旋弹簧63的另一端部被支撑于上部靠背框架61的外伸部612。
在靠背壳体上部71T以及靠背壳体下部71U分别被支撑于上部靠背框架61的上端部以及下部靠背框架62的上端部的状态下,在靠背壳体71与靠背支杆6(具体地说为上部靠背框架61)之间形成有空间。
接下来,对于由上述的各构件构成的与本实施方式有关的椅子1的使用方法以及作用进行说明。
与本实施方式有关的椅子1至少能够处于下述状态:如图1~图5所示,靠背7处于立起姿势的通常状态(S);如图9以及图10所示,伴随着靠背7的后倾动作、椅座5联动而向向后方下降的方向滑动移动的同步锁定(同步倾斜)状态(R);和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通过在通常状态(S)下就座者有意识地将体重施加于靠背7的上部、使上部靠背框架61以第3支轴X3为中心后倾、伴随于此背壳71整体侧视弯曲变形为弓形的靠背倾斜状态(T)。
在处于通常状态(S)的情况下,以弹性板状体为主体构成的靠背壳体71克服其弹性而形成为侧视弯曲为弓形的形状。
在相对于处于这样的通常状态(S)的椅子1、就座者将后背整体靠在靠背7上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靠背支杆6维持上部靠背框架61与下部靠背框架62的相对角度不变地以所述第1支轴X1为中心后倾,靠背壳体71也后倾。此时,就座者的体重大致均匀地施加于靠背7整体,所以上部靠背框架61不会相对于下部靠背框架62后倾,换而言之,上部靠背框架61与下部靠背框架62的相对角度不变化,靠背壳体71也保持为与通常状态(S)下的形状大致相同形状地后倾。伴随着该靠背支杆6的后倾动作,由下部靠背框架62的所述第2支轴X2支撑后端侧的所述椅座托部4一边使设置于其前端部的前框架(图示省略)在长孔32a内移动一边向向后方下降的方向滑动移动。其结果,由椅座托部4支撑的椅座5整体向与椅座托部4相同方向即向后方下降的方向滑动移动(参照图9),椅子1变为同步锁定状态(R)。
另外,在处于同步锁定状态(R)的情况下,下部靠背框架62的刚性连接轴622向积蓄反弹力的方向按压所述螺旋弹簧911,所以在就座者将后背从靠背7远离即坐起上半身时,通过螺旋弹簧911的反弹力,使靠背支杆6整体自动返回到后倾前的所述的通常姿势。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倾斜反作用力调整装置9能够调整使靠背7后倾时的反作用力。具体地说,在使操作把手922向顺时针或者逆时针中的任意一个方向(例如顺时针)旋转时,与其联动,滑动部912a向接近于操作把手922的方向移动,该滑动部912a按压保持架912b。于是,由滑动部912a按压的挡板912b向压缩螺旋弹簧911的方向移动,能够增大使靠背7后倾时的反作用力。另一方面,如果使操作把手922向相反的方向(例如逆时针)旋转,就能够减小使靠背7后倾时的反作用力。
另一方面,当在通常状态(S)下就座者有意识地将体重施加于靠背壳体上部71T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靠背支杆6中的上部靠背框架61以第3支轴X3为中心相对于下部靠背框架62后倾。伴随着该上部靠背框架61的后倾动作,在靠背壳体71中的由上部靠背框架61支撑的靠背壳体上部71T上作用向后方弯曲的力,另一方面,由下部靠背框架62支撑的靠背壳体71的下端部通过不后倾的下部靠背框架62保持在通常状态(S)下的位置,靠背壳体71以使靠背壳体上部71T与靠背壳体下部71U之间的部位进一步向前方突出的方式进一步弯曲变形为弓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靠背壳体71的腰支撑部71L设有变形引起单元713、具体地说为槽713a,所以在靠背壳体71整体弯曲变形为弓形时,腰支撑部71L向缩短槽713a的开口高度的方向变形,其结果,该腰支撑部71L与处于通常状态(S)的情况相比较相对地向前方突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靠背壳体上部71T以能够在高度方向上相对滑动移动的方式卡合支撑于上部靠背框架61,在上部靠背框架61后倾时,使设置于靠背壳体上部71T的所述卡合部714在形成于上部靠背框架61的上端部的滑动卡合孔611内、在与该滑动卡合孔611相对的卡合状态没有被解除的范围内在高度方向上相对滑动移动,由此靠背壳体71整体能够追随上部靠背框架61的后倾动作而弯曲变形。本实施方式的椅子1为使上部靠背框架61的上端部在靠背壳体上部71T上相对滑动移动的形态,其中,靠背壳体上部71T的俯视的弯曲面的曲率比靠背壳体71中的其他的部位小、在沿着高度方向形成为大致直线状,所以能够在稳定的状态下顺畅地进行该滑动移动。
伴随着椅子1从通常状态(S)向靠背倾斜状态(T)的转移,上部靠背框架61的外伸部612向积蓄反弹力的方向按压介于该外伸部612与下部背框62之间的第2螺旋弹簧63。因此,在就座者将后背从靠背7远离即坐起上半身时,通过第2螺旋弹簧63的反弹力,使上部背框61自动恢复到后倾前的通常姿势,椅子1从靠背倾斜状态(T)返回到通常状态(S)。另外,在椅子1从通常状态(S)向靠背倾斜状态(T)转移时,比通常状态(S)下的形状还弯曲变形为弓形的背壳71的弹性复原力,作为在向前方拉回的方向上对上部靠背框架61进行施力的力而起作用。因此,在椅子1处于靠背倾斜状态(T)的情况下,在就座者有意识地将体重施加于腰支撑部71L时,所述作用力进一步增大,该作用力与所述第2螺旋弹簧63的反弹力相加,在就座者将后背从靠背7远离即坐起上半身时,上部靠背框架61追随该动作立即自动恢复到后倾之前的通常状态。
另外,在椅子1从通常状态(S)向靠背倾斜状态(T)转移后,就座者进一步将体重施加于靠背71整体时,一边是上部靠背框架61保持相对于下部靠背框架62后倾的姿势,一边是下部靠背框架62以所述第1支轴X1为中心后倾。其结果,椅子1变为将靠背倾斜状态(T)与同步锁定状态(R)组合的最后倾状态(图示省略)。与此大致同样,在从通常状态(S)向同步锁定状态(R)转移后,在就座者有意识地将体重进一步施加于上部靠背框架61时,上部靠背框架61以所述第3支轴X3为中心相对于下部靠背框架62后倾,变为将同步锁定状态(R)与靠背倾斜状态(T)组合的最后倾状态(图示省略)。
即,与本实施方式有关的椅子1与就座者的就座方式、更具体地说是体重的施加方式相应地,可处于通常状态(S)、同步锁定状态(R)、靠背倾斜状态(T)、最后倾状态或者这些状态中不同的2个状态的中间即中间状态(例如通常状态(S)与同步锁定状态(R)的中间状态或通常状态(S)与背倾状态(T)的中间状态:图示省略)。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椅子1具备设置于靠背支杆6与支撑基部3之间的、能够有选择地进行靠背7的倾斜动作的倾斜制动装置A。倾斜制动装置A,该倾斜制动装置A的下端部能够摆动地被支撑于支撑基部3的后端侧,倾斜制动装置A的上端部能够摆动地被支撑于下部靠背框架62的第4支轴X4,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倾斜制动装置A,应用具备大致圆筒状的气体弹簧本体A1和为了被大致整体收纳于该气体弹簧本体A1内而进退的活塞杆部(图示省略)的、作为倾斜制动部而起作用的周知的气体弹簧,详细的说明省略。
这样,与本实施方式有关的椅子1,靠背支杆6中的能够旋转地安装于支撑基部3的下部靠背框架62通过刚性连接轴622将一对下部靠背框架本体621的下端部彼此刚性连接,所以至少靠背支杆6的下端部附近部位变为刚性较高的构造体,在将这样的下部靠背框架62安装于支撑基部3的状态下,该下部靠背框架62大大有助于安装强度的提高。进而,将左右一对下部靠背框架本体621配置得比支撑基部3的两侧面(具体地说为下垂侧壁部32的外向面)更靠外侧方,将刚性连接轴622配置得比支撑基部3的下面更靠下方,所以不需要在支撑基部3内确保下部靠背框架本体621的下端部以及刚性连接轴622的旋转移动空间,能够实现支撑基部3的薄型化。而且,为将左右一对下部靠背框架本体621配置得比支撑基部3的两侧面更靠外侧方的形态,所以对于下部靠背框架本体621,不要求在背支杆6的后倾动作时避开支撑基部3的形状,也能够不受支撑基部3的高度尺寸和/或形状左右地将下部靠背框架本体621的形状设为简单的形状。另外,刚性连接轴622向积蓄反作用力的方向对螺旋弹簧911施力,所以不需要另外应用专用的施力构件,也能够有效地实现下部靠背框架62乃至靠背支杆6的构造简略化。
特别,支撑基部3形成向下方开放的大致盒状,通过使下部靠背框架62以从支撑基部3的后方起外嵌的方式接近支撑基部3,能够在通过左右一对下部靠背框架本体621从两侧方夹持支撑基部3的状态下将下部靠背框架62乃至靠背支杆6安装于支撑基部3,所以能够顺畅地进行靠背支杆6对于支撑基部3的组装作业。另外,形成为通过一对下部靠背框架本体621从两侧方将形成为盒状且具有较高的刚性的支撑基部3夹入的形态,所以组装强度提高,即使在将下部靠背框架本体621彼此的分离尺寸缩小的方向上作用外力,由于支撑基部3介于下部靠背框架本体621彼此之间,能够防止由所述外力引起的下部靠背框架本体621的变形。
加之,如果是如以往那样具有向上方开放的收纳空间的盒状的支撑基部,则必须在该收纳空间内收纳螺旋弹簧,所以螺旋弹簧的形状和尺寸受到收纳于支撑基部的收纳空间内的制约,产生设计自由度较差的问题,但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基部3为如下所述的形态:具备上壁部31和从上壁部31的两侧缘部下垂的一对下垂侧壁部32,并且在由这些各壁部(上壁部31、下垂侧壁部32)包围的向下方开放的收纳空间内,收纳有以使积蓄反作用力的方向成为相对于铅直方向倾斜预定角度的方向的方式配置的螺旋弹簧911的至少一端部侧,由配置得比支撑基部3的下面更靠下方的刚性连接轴622支撑该螺旋弹簧911的另一端部,所以能够形成使以倾斜姿势配置的螺旋弹簧911的一部分向比支撑基部3内的收纳空间更下方突出的结构,能够与规格相应地适当对螺旋弹簧911的形状和/或尺寸进行设定变更。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面详细叙述的实施方式。
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作为靠背支杆,例示了具备下部靠背框架、能够相对于该下部靠背框架后倾的上部靠背框架的靠背支杆,但并不限定于,也可以是不能进行上部侧与下部侧的相对角度变更的靠背支杆。作为此时的靠背支杆的一例,可以列举设为侧视大致L状且下端部或者下端部附近部位轴支于配置于椅座的下方的支撑基部的形态。
另外,作为伴随着靠背支杆的后倾动作而产生反作用力的弹性体,也可以应用橡胶、板簧或者使轴方向与椅子的左右宽度方向大致一致并使两端部互相向从轴中心分离的方向延伸的所谓的螺旋弹簧。进而,刚性连接轴,当然也可以是伴随着靠背支杆的后倾动作而将弹性体向积蓄反作用力的方向拉伸的轴。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上部靠背框架61将靠背壳体上部71T支撑为能够在高度方向上滑动移动地卡合的状态的形态,但也可以代替于此,下部靠背框架将背壳下部支撑为能够在高度方向上滑动移动地卡合的状态,或者上部靠背框架以及下部靠背框架中的任意一个将靠背壳体支撑为能够在高度方向上滑动移动地卡合的状态。即,可以是将允许靠背壳体与靠背支杆的相对滑动移动的滑动卡合机构仅设置于上部靠背框架与靠背壳体之间的形态,或者仅设置于下部靠背框架与靠背壳体之间,或者分别设置于各靠背框架与靠背壳体之间的形态中的任意的形态。进而,能够滑动的距离等只要与规格等相应地适当进行设计变更即可。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卡合孔中卡合卡合部的形态,但也可以代替卡合孔而应用卡合槽。加之,作为滑动卡合机构,也可以采用在靠背壳体侧一体地设置有卡合孔或者卡合槽等卡合凹部、在靠背框架侧设置有能够滑动卡合于卡合凹部的卡合凸部的形态。作为其一例,如图13所示,可以列举如下所述的形态:在靠背壳体71(靠背壳体上部)的背面,一体地设置有仅向下方开口的口袋状的卡合凹部714’,另一方面,在靠背支杆(上部靠背框架61),设置有能够从下方插入于所述卡合凹部714’的侧视为L状的向上的卡合卡合凸部611’,伴随着上部靠背框架61的后倾动作,在卡合凸部611’与卡合凹部714’的卡合状态不接除的范围内使卡合凹部714’对于卡合凸部611’的吞入量减小,由此使得靠背壳体71能够相对于靠背支杆(上部靠背框架61)在高度方向上滑动移动。此时,能够通过使靠背壳体从上方落入靠背支杆而使卡合凹部与卡合凸部相互卡合,能够简单地进行组装作业。
另外,对于各部分的具体的结构也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椅子,该椅子伴随着支撑靠背的靠背支杆的后倾动作、能够使靠背后倾,丝毫无损于在使靠背支杆后倾时产生反作用力的功能,能够谋求支撑基部的薄型化,并且能够谋求靠背支杆与支撑基部的组装强度的提高以及靠背支杆的构造简单化。

Claims (3)

1.一种椅子,该椅子包括支撑靠背的能够倾斜的靠背支杆、枢轴支该靠背支杆的下端部或者下端部附近部位的支撑基部和配置于所述靠背支杆与所述支撑基部之间并且伴随着所述靠背支杆的后倾动作而产生反作用力的弹性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靠背支杆包括:配置得比所述支撑基部的两侧面更靠外侧的左右一对靠背支杆本体;和对这一对靠背支杆本体的下端部彼此进行刚性连接的刚性连接轴,在使所述靠背支杆后倾时该刚性连接轴向积蓄反作用力的方向对所述弹性体施力,该刚性连接轴配置得比所述支撑基部的下面更靠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其中:
所述支撑基部形成为向下方开放的大致盒状;
所述靠背支杆,能够通过从所述支撑基部的后方起进行嵌合,在通过所述左右一对靠背支杆本体从两侧夹着所述支撑基部的状态下安装于该支撑基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椅子,其中:
所述支撑基部具备上壁部和从该上壁部的两侧缘部下垂而成的一对下垂侧壁部,并且在由这些各壁部包围的向下方开放的收纳空间内,收纳有以使积蓄所述反作用力的方向成为相对于铅直方向倾斜预定角度的方向的方式配置的所述弹性体的至少一端部侧,由配置得比所述支撑基部的下面更靠下方的所述刚性连接轴支撑着该弹性体的另一端部。
CN200880124907.1A 2008-01-16 2008-08-05 椅子 Active CN1019094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07401A JP5347142B2 (ja) 2008-01-16 2008-01-16 椅子
JP007401/2008 2008-01-16
PCT/JP2008/064033 WO2009090770A1 (ja) 2008-01-16 2008-08-05 椅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9488A true CN101909488A (zh) 2010-12-08
CN101909488B CN101909488B (zh) 2014-02-26

Family

ID=43264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4907.1A Active CN101909488B (zh) 2008-01-16 2008-08-05 椅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0948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40419A (zh) * 2012-05-31 2015-04-22 株式会社伊藤喜 椅子
CN107249392A (zh) * 2015-01-16 2017-10-13 株式会社冈村制作所 反作用力机构以及使用该反作用力机构的椅子
CN109640745A (zh) * 2016-07-08 2019-04-16 高飞模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椅子的倾斜机构
CN110087508A (zh) * 2016-10-14 2019-08-02 托普斯塔有限公司 座椅家具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57179A (ja) * 1997-06-24 1998-03-03 Itoki Co Ltd 椅 子
JP2003024164A (ja) * 2001-07-18 2003-01-28 Takano Co Ltd 椅子およびガススプリングの操作機構
JP2006181101A (ja) * 2004-12-27 2006-07-13 Kokuyo Furniture Co Ltd 傾動反力調整装置を備えた椅子
US20070290537A1 (en) * 2006-06-13 2007-12-20 Tung Yu Oa Co., Ltd. Reclin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57179A (ja) * 1997-06-24 1998-03-03 Itoki Co Ltd 椅 子
JP2003024164A (ja) * 2001-07-18 2003-01-28 Takano Co Ltd 椅子およびガススプリングの操作機構
JP2006181101A (ja) * 2004-12-27 2006-07-13 Kokuyo Furniture Co Ltd 傾動反力調整装置を備えた椅子
US20070290537A1 (en) * 2006-06-13 2007-12-20 Tung Yu Oa Co., Ltd. Recliner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40419A (zh) * 2012-05-31 2015-04-22 株式会社伊藤喜 椅子
CN107249392A (zh) * 2015-01-16 2017-10-13 株式会社冈村制作所 反作用力机构以及使用该反作用力机构的椅子
CN107249392B (zh) * 2015-01-16 2020-09-18 株式会社冈村制作所 反作用力机构以及使用该反作用力机构的椅子
CN109640745A (zh) * 2016-07-08 2019-04-16 高飞模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椅子的倾斜机构
CN110087508A (zh) * 2016-10-14 2019-08-02 托普斯塔有限公司 座椅家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9488B (zh) 2014-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69135B1 (ko) 높낮이 조절 가능한 책상
CN203472581U (zh) 车辆座椅组件
JP5087975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109257460A (zh) 一种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及柔性屏移动终端
EP2233043A1 (en) Chair
CN106764296B (zh) 便携式笔记本支架
CN101909488A (zh) 椅子
CN106536276B (zh) 用于车辆的腿支托装置
EP2754944A2 (en) Pedestal structure of cash register display
CN101026016A (zh) 显示设备的支架
JP2004046078A (ja) 自立式手動昇降スクリーン
CN102883911B (zh) 车辆用收纳式座椅
CN112153174A (zh) 一种终端
EP2105352B1 (en) Moveable cargo tray for the trunk of a motor vehicle
RU2607973C2 (ru) Подъемный механизм
CN101951812B (zh) 椅子
CN215986650U (zh) 一种光学镜片的翻转支架
CN109152484A (zh) 具有可缩回座支撑件的举升床结构
JP2005305117A (ja) 自動車用シートバック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KR100597370B1 (ko) 차량용 리프트장치
KR100896016B1 (ko) 차량용 헤드레스트 위치조절기구
KR20200132139A (ko) 헤드레스트의 병진 변위장치
CN218889474U (zh) 一种具有抬升机构的功能沙发伸展装置
JP2001206126A (ja) 跳ね上げ退避式テーブル
CN100531533C (zh) 显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