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94075A - Harq内存处理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Harq内存处理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94075A
CN101894075A CN 201010213951 CN201010213951A CN101894075A CN 101894075 A CN101894075 A CN 101894075A CN 201010213951 CN201010213951 CN 201010213951 CN 201010213951 A CN201010213951 A CN 201010213951A CN 101894075 A CN101894075 A CN 1018940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information
harq
soft value
decoding
memory head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1395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94075B (zh
Inventor
刘晶
胡向前
马颖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evice Co Ltd
Huawei Device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1395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940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94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940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940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940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Reliability Of Sto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HARQ内存处理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RLC块;当所述RLC块的本次空口译码失败且HARQ内存空间已满时,将所述RLC块的本次译码对应的第二软值信息覆盖保存到所述HARQ内存空间的第二部分;当所述HARQ内存空间的第一部分保存有所述RLC块的上次译码对应的第一软值信息时,将所述第一软值信息和第二软值信息进行联合译码;当联合译码成功后,释放所述第一软值信息所占用的HARQ内存空间及所述第二软值信息所占用的HARQ内存空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供HARQ内存的使用效率。

Description

HARQ内存处理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HARQ内存处理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又称为增量冗余(Incremental Redundancy,IR),是增强性通用分组无线业务(Enhance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EGPRS)引入的一个关键特性,该特性能加快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块的译码,有效减少网络重传次数,提高数据吞吐率,尤其在无线信道条件较差时效果更显著。
该特性的原理是:对于一个RLC块,如果接收端译码失败,该RLC块的软值信息不会被丢弃,而是存储在接收端的HARQ内存中。发送端重传该RLC块时,如果接收端仍然译码失败,则接收端将这两次的软值信息进行联合译码,这样可以大幅提高译码的成功率。
现有HARQ内存管理方案只介绍了HARQ内存充足的情况下,如何对HARQ内存进行申请、进行联合译码的条件以及联合译码后如何对HARQ内存进行释放。大致流程如下:接收端接收到RLC块后,判断空口译码是否成功,若成功则释放本次空口译码占用的HARQ内存,若不成功,把本次的软值信息存放到HARQ内存中,记录下该RLC块的块序列号(Block Sequence Number,BSN)及存放地址等。当发送端向接收端重传该RLC块后,接收端判断重传后的空口译码是否成功,若成功则释放重传前及重传后空口译码占用的HARQ内存;若不成功,把重传后该RLC块的软值信息也存放到HARQ内存中,之后对重传前对应的软值信息及重传后对应的软值信息进行联合译码,若联合译码成功,则释放两次空口译码所占的HARQ内存,否则把后一次的软值信息合并到前一次的软值信息所占的HARQ内存中,并释放后一次所占的HARQ内存。
终端产品为了节省成本,HARQ内存都是很有限的。当信道较差,误块率(Block Error Rate,BLER)很高时,会造成接收端接收到的错误数据很多。这些译码失败的RLC块的软值信息都需要存储到HARQ内存中,但是由于接收端HARQ内存空间有限,因此在发送端重传RLC块时,可能接收端的HARQ内存空间已经使用完毕。由于内存空间已经使用完毕,软值信息不能被存入内存空间,不能进行联合译码,也就不能释放空间,这样会陷入没有内存存放软值信息→不能进行联合译码→不能释放空间→没有内存存放软值信息这一恶性循环,导致数据传输性能严重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是提供一种HARQ内存处理方法及设备,提高HARQ的使用效率,提高数据传输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HARQ内存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RLC块;
当所述RLC块的本次空口译码失败且HARQ内存空间已满时,将所述RLC块的本次译码对应的第二软值信息覆盖保存到所述HARQ内存空间的第二部分;
当所述HARQ内存空间的第一部分保存有所述RLC块的上次译码对应的第一软值信息时,将所述第一软值信息和第二软值信息进行联合译码;
当联合译码成功后,释放所述第一软值信息所占用的HARQ内存空间及所述第二软值信息所占用的HARQ内存空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HARQ内存处理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RLC块;
覆盖保存模块,用于当所述RLC块的本次空口译码失败且HARQ内存空间已满时,将所述RLC块的本次译码对应的第二软值信息覆盖保存到所述HARQ内存空间的第二部分;
联合译码模块,用于当所述HARQ内存空间的第一部分保存有所述RLC块的上次译码对应的第一软值信息时,将所述第一软值信息和第二软值信息进行联合译码;
释放空间模块,用于当联合译码成功后,释放所述第一软值信息所占用的HARQ内存空间及所述第二软值信息所占用的HARQ内存空间。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HARQ内存空间已满时,将新的软值信息覆盖保存到HARQ内存空间中可以被覆盖的部分,进而可以对保存在可以被覆盖部分的软值信息与保存在不可以被覆盖部分的软值信息进行联合译码,并在联合译码成功后释放两部分软值信息对应的内存空间,该释放的内存空间可以用于再次保存软值信息。这样便可以提高HARQ内存的使用效率,提高数据传输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HARQ内存空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11:接收RLC块;
步骤12:当该RLC块的本次空口译码失败且HARQ内存空间已满时,将该RLC块的本次译码对应的第二软值信息覆盖保存到该HARQ内存空间的第二部分;
步骤13:当该HARQ内存空间的第一部分保存有该RLC块的上次译码对应的第一软值信息时,将该第一软值信息和第二软值信息进行联合译码;
步骤14:当联合译码成功后,释放该第一软值信息所占用的HARQ内存空间及该第二软值信息所占用的HARQ内存空间。
本实施例通过在HARQ内存空间已满时,将新的软值信息覆盖保存到HARQ内存空间中可以被覆盖的部分,进而可以对保存在可以被覆盖部分的软值信息与保存在不可以被覆盖部分的软值信息进行联合译码,并在联合译码成功后释放两部分软值信息对应的内存空间,该释放的内存空间可以用于再次保存软值信息。这样便可以提高HARQ内存的使用效率,提高数据传输性能。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201:将HARQ的内存空间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在未释放之前不能被覆盖,第二部分在未释放之前可以被覆盖。
例如,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HARQ内存空间的结构示意图,假设HARQ的内存空间包括N个物理块,第一部分占有N-8个物理块,第二部分占有8个物理块。
步骤202:接收RLC块。
步骤203:判断RLC块的本次空口译码是否成功,若是,执行步骤204,否则执行步骤205。
步骤204:释放本次空口译码占用的HARQ内存。
步骤205:判断HARQ内存空间是否已满,若是,执行步骤207,否则,执行步骤206。
步骤206:将该RLC块本次空口译码对应的软值信息保存到该HARQ内存空间的未被占用的部分,即HARQ内存的空闲部分。
例如,采用上述保存方式后第一部分保存有BSN=X、BSN=Y,...,BSN=Z;第二部分保存有BSN=A、BSN=B,...,BSN=C。
步骤207:将该RLC块本次空口译码对应的软值信息覆盖保存到该HARQ内存的第二部分。
例如,参见图3,将BSN=X的RLC块保存到BSN=A的内存空间。
步骤208:判断该HARQ内存的第一部分中是否保存有该RLC块对应的软值信息,若是,执行步骤209,否则,执行步骤202。
步骤209:对HARQ内存空间的第一部分的软值信息和HARQ内存空间的第二部分的软值信息进行联合译码。
例如,对应于BSN=X的软值信息,将HARQ内存空间的第一块内存及第N-7块内存中保存的软值信息进行联合译码。
步骤210:判断联合译码是否成功,若是,执行步骤211,否则,执行步骤212。
步骤211:释放HARQ内存空间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内存空间。
例如,参见图3,将第一块内存及第N-7块内存的空间进行释放,之后,该释放后的内存空间可以再被存入软值信息。
步骤212:将HARQ内存空间的第二部分的软值信息合并到HARQ内存空间的第一部分相同RLC块的内存中,并释放第二部分的空间。
例如,参见图3,将第N-7块内存中保存的软值信息合并保存到第一块内存中,并释放第N-7块内存空间。
本实施例通过对HARQ内存空间进行划分,采用第二部分可覆盖的方式,可以提高HARQ内存的使用效率,在低成本、小容量的内存条件下也可以具有优良性能。
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接收模块41、覆盖保存模块42、联合译码模块43和释放空间模块44;接收模块41用于接收RLC块;覆盖保存模块42用于当该RLC块的本次空口译码失败且HARQ内存空间已满时,将该RLC块的本次译码对应的第二软值信息覆盖保存到该HARQ内存空间的第二部分;联合译码模块43用于当该HARQ内存空间的第一部分保存有该RLC块的上次译码对应的第一软值信息时,将该第一软值信息和第二软值信息进行联合译码;释放空间模块44用于当联合译码成功后,释放该第一软值信息所占用的HARQ内存空间及该第二软值信息所占用的HARQ内存空间。
上述模块的具体功能可以参见方法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在HARQ内存空间已满时,将新的软值信息覆盖保存到HARQ内存空间中可以被覆盖的部分,进而可以对保存在可以被覆盖部分的软值信息与保存在不可以被覆盖部分的软值信息进行联合译码,并在联合译码成功后释放两部分软值信息对应的内存空间,该释放的内存空间可以用于再次保存软值信息。这样便可以提高HARQ内存的使用效率,提高数据传输性能。
图5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接收模块51、覆盖保存模块52、联合译码模块53和释放空间模块54,上述模块的功能可以参见第四实施例,本实施例还包括保存模块55及划分模块56。保存模块55与该接收模块51连接,用于当该RLC块的本次译码失败,但HARQ内存空间未满时,将该RLC块的本次译码对应的第二软值信息保存到该HARQ内存空间的未被占用的部分。划分模块56与该接收模块51连接,用于将该HARQ内存空间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在未释放之前不能被覆盖,该第二部分在未释放之前可以被覆盖。该第二部分可以具体包含8个物理块。
上述模块的具体功能可以参见方法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对HARQ内存空间进行划分,采用第二部分可覆盖的方式,可以提高HARQ内存的使用效率,在低成本、小容量的内存条件下也可以具有优良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不仅适用于EGPRS系统,也适用于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HARQ内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RLC块;
当所述RLC块的本次空口译码失败且HARQ内存空间已满时,将所述RLC块的本次译码对应的第二软值信息覆盖保存到所述HARQ内存空间的第二部分;
当所述HARQ内存空间的第一部分保存有所述RLC块的上次译码对应的第一软值信息时,将所述第一软值信息和第二软值信息进行联合译码;
当联合译码成功后,释放所述第一软值信息所占用的HARQ内存空间及所述第二软值信息所占用的HARQ内存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RLC块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RLC块的本次译码失败,但HARQ内存空间未满时,将所述RLC块的本次译码对应的第二软值信息保存到所述HARQ内存空间的未被占用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RLC块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HARQ内存空间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在未释放之前不能被覆盖,所述第二部分在未释放之前可以被覆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包含8个物理块。
5.一种HARQ内存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RLC块;
覆盖保存模块,用于当所述RLC块的本次空口译码失败且HARQ内存空间已满时,将所述RLC块的本次译码对应的第二软值信息覆盖保存到所述HARQ内存空间的第二部分;
联合译码模块,用于当所述HARQ内存空间的第一部分保存有所述RLC块的上次译码对应的第一软值信息时,将所述第一软值信息和第二软值信息进行联合译码;
释放空间模块,用于当联合译码成功后,释放所述第一软值信息所占用的HARQ内存空间及所述第二软值信息所占用的HARQ内存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存模块,与所述接收模块连接,用于当所述RLC块的本次译码失败,但HARQ内存空间未满时,将所述RLC块的本次译码对应的第二软值信息保存到所述HARQ内存空间的未被占用的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划分模块,与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将所述HARQ内存空间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在未释放之前不能被覆盖,所述第二部分在未释放之前可以被覆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包含8个物理块。
CN201010213951.9A 2010-06-29 2010-06-29 Harq内存处理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18940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13951.9A CN101894075B (zh) 2010-06-29 2010-06-29 Harq内存处理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13951.9A CN101894075B (zh) 2010-06-29 2010-06-29 Harq内存处理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94075A true CN101894075A (zh) 2010-11-24
CN101894075B CN101894075B (zh) 2015-05-27

Family

ID=43103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13951.9A Active CN101894075B (zh) 2010-06-29 2010-06-29 Harq内存处理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9407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97390A1 (zh) * 2015-06-12 2016-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译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236962A (zh) * 2019-05-13 2021-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存管理的方法和装置、终端设备
WO2022142814A1 (zh) * 2020-12-31 2022-07-0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码块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7475A (zh) * 2007-04-30 2007-10-03 重庆重邮信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Harq技术数据缓存的设计方法及其电路
CN101394579A (zh) * 2007-09-17 2009-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对上传、下传数据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01557282A (zh) * 2008-06-16 2009-10-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链路控制重传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1572661A (zh) * 2008-04-30 2009-11-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时分双工模式的数据缓存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616129A (zh) * 2008-06-27 2009-12-30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防网络攻击流量过载保护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621367A (zh) * 2009-06-09 2010-01-06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包校验信息的harq译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7475A (zh) * 2007-04-30 2007-10-03 重庆重邮信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Harq技术数据缓存的设计方法及其电路
CN101394579A (zh) * 2007-09-17 2009-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对上传、下传数据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01572661A (zh) * 2008-04-30 2009-11-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时分双工模式的数据缓存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557282A (zh) * 2008-06-16 2009-10-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链路控制重传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1616129A (zh) * 2008-06-27 2009-12-30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防网络攻击流量过载保护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621367A (zh) * 2009-06-09 2010-01-06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包校验信息的harq译码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97390A1 (zh) * 2015-06-12 2016-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译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005254A (zh) * 2015-06-12 201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译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0284331B2 (en) * 2015-06-12 2019-05-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hannel decod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7005254B (zh) * 2015-06-12 2020-03-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译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236962A (zh) * 2019-05-13 2021-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存管理的方法和装置、终端设备
CN112236962B (zh) * 2019-05-13 2022-07-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存管理的方法和装置、终端设备
WO2022142814A1 (zh) * 2020-12-31 2022-07-0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码块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94075B (zh) 2015-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5640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emory management in a HARQ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0417061C (zh) 重传控制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设备
US8713412B2 (en) Wireless subscriber managing storage of HARQ packets
CN101217352B (zh) 一阶段速率匹配的缓冲设置方法
CN101034961B (zh) 多进程harq技术ir缓存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2255712B (zh) 长期演进系统混合自动要求重传过程软量存储分配方法
CN103078721B (zh) 混合自适应重传请求方法及终端
CN102474393A (zh) 处理harq系统的分组的方法和布置
CN102761509A (zh) Ofdm系统的接收系统及降低接收系统内存的方法
CN104579600A (zh) 选择性使用内部和外部存储器处理harq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US8543880B2 (en) Techniques for successive refinement of metrics stored for HARQ combining
CN102571272B (zh) 通信系统中业务数据的接收方法及接收装置、基带芯片
CN103595513A (zh) 一种harq数据存取方法及装置
CN101894075B (zh) Harq内存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1572661B (zh) 基于时分双工模式的数据缓存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414543B (zh) 一种调整harq缓存量的方法及终端
CN110463096B (zh) 实现数据映射传输的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3368865A (zh) 基于多网络访问接口的自适应通信方法及系统
US20090276673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optimizing harq communication
CN202887175U (zh) 缓冲储存装置的控制器
CN102594490B (zh) 一种解速率匹配的方法及装置
CN101795184A (zh) 内存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3024401B (zh) 一种用于视频文件补发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CN107005420A (zh) 组业务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1695180B (zh) 数据重传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29 Building 2, B District, Bantian HUAWEI base,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Huawei terminal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uilding 2, B District, Bantian HUAWEI base,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UAWEI DEVIC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24

Address after: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uilding 2, B District, Bantian HUAWEI base,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rminal (Shenzhe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