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72661B - 基于时分双工模式的数据缓存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时分双工模式的数据缓存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72661B
CN101572661B CN2008101056846A CN200810105684A CN101572661B CN 101572661 B CN101572661 B CN 101572661B CN 2008101056846 A CN2008101056846 A CN 2008101056846A CN 200810105684 A CN200810105684 A CN 200810105684A CN 101572661 B CN101572661 B CN 1015726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ecoding
base station
modu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0568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72661A (zh
Inventor
索士强
林亚男
喻晓冬
肖国军
丁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081010568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72661B/zh
Priority to KR1020107026148A priority patent/KR101110886B1/ko
Priority to PCT/CN2009/071490 priority patent/WO200913257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572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26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726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26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时分双工模式的数据缓存方法。第一种方法终端按照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分配缓存器的存储空间,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且译码失败的进程数大于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时,丢弃超出缓存器容量的进程中的数据,在对基站发送数据进行重新译码后,释放译码成功的进程中的数据占用的缓存空间,用于存储仍然译码失败的进程中的数据。第二种方法终端按照基站时隙比例配置对应的进程数分配缓存器的存储空间,将译码失败的进程中的数据存储到对应的存储空间,每一进程的数据在缓存时都丢弃一部分数据来匹配对应的缓存器大小。应用本发明,能够基于终端类型等级对应的缓存器大小,保证使用大于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进行数据传输时的数据缓存量。

Description

基于时分双工模式的数据缓存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缓存技术,特别涉及基于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Duplexing)模式的数据缓存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第三代移动通信(3G,3rd Generation)采用码分多址(CDMA,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方式,支持多媒体业务,在未来的几年内可以具有较高的竞争能力。为了确保在更长的时间内使3G保持这种竞争能力,第三代伙伴关系计划(3GPP,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启动了3G无线接口技术的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研究项目,其包括降低时延、提高用户数据速率、改善系统容量以及覆盖、降低运营商成本等重要部分。
目前的LTE系统支持混合自动重传(HARQ)机制,其基本原理包括:终端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数据并译码失败时,保存接收到的数据,并向基站反馈未成功接收的响应;基站向终端发送与上述保存数据冗余版本不同的新冗余版本对应的重传数据,终端接收到该重传数据后,使用缓存的数据和重传数据进行软合并(Soft Combining),执行联合译码。上述发送重传数据和译码的过程将重复执行直到数据译码全部成功或者到达规定的执行次数。由于终端在联合译码前实施了软合并,联合译码就可以结合两次数据中的信息量,提高译码的成功率。
与上述HARQ机制不同,目前还有一种自动重传机制(ARQ),其基本原理包括:终端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数据并译码失败时,只向基站反馈未成功接收的响应;基站向终端发送与上述译码失败的数据冗余版本相同的冗 余版本对应的重传数据,终端接收到该重传数据后,对译码失败的数据进行独立译码。可以看出在ARQ机制中,由于终端重新译码时未使用软合并,其译码成功率要小于HARQ机制,因此HARQ机制广泛应用于LTE系统中。
终端通常按照进程译码,如果在基站的一次数据传输中某些进程译码成功,剩余的进程译码失败,则终端缓存的是译码失败的进程中的数据,相应地,基站只重新发送译码失败的进程中的数据。
在LTE系统中,终端可以支持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Duplexing)模式或是TDD模式,由于FDD模式和TDD模式不同的帧结构配置方案,目前的FDD模式最大支持8进程的并行数据传输,而TDD模式可能支持高于8个进程的并行数据传输,如9、10、12或15进程。无论使用哪一种模式,终端都需使用相同的传输峰值速率,即每个进程的最大传输块大小相同。
表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对应8进程设置的终端类型等级所对应的指标,这些指标包括最大传输块大小、有效速率匹配码率、缓存器大小和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同时还示出了基于相同有效速率匹配码率和最大传输块大小,当进程数大于上述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时所需的缓存器大小。
Figure S2008101056846D00021
Figure S2008101056846D00031
表1
当然表1中的终端类型等级对应8进程设置只是一种举例,改变所示的有效速率匹配码率,就可以使所述终端类型等级对应相同的最大传输块大小和缓存器大小,但对应不同的进程数(例如9进程等)。为了减小终端缓存器空间分配的复杂度和减小分配内存的信令开销,目前终端的缓存器空间都按照上述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例如表1所示的8进程)等分。
下面结合表1简要说明上述HARQ机制的执行过程。图1为现有技术中基站发送一个进程的数据结构示意图,其中RV0~RV3为冗余版本,深色区域为信息数据,浅色区域为校验数据。表2示出了终端类型等级所对应的最大传输块大小与冗余版本对应数据长度的关系,每个冗余版本对应的数据长度由最大传输块大小除以最大调制编码码率得出(假设最大调制编码码率为4/5)。
Figure S2008101056846D00032
表2
以类型等级1且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是8为例,终端缓存器大小平均分为8份,每一份的大小为30360比特(不考虑冗余版本的起点偏移),每个冗余版本对应的数据长度为12550比特,基站每次发送的数据为一个冗余版本长度。针对基站发送的每个进程,终端第一次译码全部错误后,向缓存器中存储总长度为12550比特的数据;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重传数据进行第 二次译码,如果仍然全部错误,则存储总长度为20140比特,后续执行过程依此类推。
以上举例仅针对终端缓存器按照所述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大小平均分配,并且基站发送数据时使用的进程数小于等于所述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这样才能保证每个进程数据在终端的缓存器中都有存储的空间。
结合表1和表2以及上述具体举例,在传输峰值速率(即每进程使用的最大传输块大小)相同的情况下,当基站使用大于上述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进行数据传输时需要更大容量的缓存器,例如表1中所示基站使用大于类型等级对应的8进程发送数据时,需要终端具备更大容量的缓存器。如果根据这一要求整体改变目前终端中的缓存器大小,不仅过程较为繁复,且有可能对终端的性能造成不良影响;如果仍保持终端类型等级对应的缓存器大小不变,例如保持表1中所示基站使用8进程发送数据时终端对应的缓存器大小不变,则在TDD模式下使用大于上述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如9或12进程)进行数据传输时,将有一些进程在缓存器中没有对应的存储空间,因此这些进程中的数据在译码失败时将始终无法缓存,从而降低了这些进程中的数据重新译码的成功率。因此,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出现有效的方案能够基于终端类型等级对应的缓存器大小,保证基站使用大于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进行数据传输时的数据缓存量,从而也就无法保证重新译码时的成功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两种基于TDD模式的数据缓存方法,该方法能够基于终端类型等级对应的缓存器大小,保证使用大于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进行数据传输时的数据缓存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两种终端,该终端能够基于终端类型等级对应的缓存器大小,保证使用大于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进行数据传输时的数据缓存量。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两种基于TDD模式的数据缓存系统,该 系统能够基于终端类型等级对应的缓存器大小,保证使用大于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进行数据传输时的数据缓存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时分双工模式的数据缓存方法,关键在于,终端向基站上报自身支持的类型等级,所述类型等级对应有最大传输块大小、有效速率匹配码率、缓存器大小和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终端按照所述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平均分配缓存器的存储空间;该方法还包括:
终端接收基站按照上报类型等级对应的最大传输块大小和有效速率匹配码率以及大于所述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使用时分双工TDD模式发送的数据;
当译码失败的进程数大于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时,选择个数与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相等的译码失败进程中的数据缓存,舍弃未选择的译码失败进程中的数据;以及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重传数据,使用所述选择的译码失败的进程中的重传数据与缓存的数据执行联合译码,使用所述舍弃的进程中的重传数据执行独立译码;
所述联合译码成功时,释放联合译码成功的进程占用的存储空间,利用释放的存储空间缓存所述独立译码失败的进程中的数据。
较佳地,所述终端平均分配缓存器的存储空间为:
平均分配后每一份存储空间的大小为等于所述上报类型等级对应的缓存器大小除以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
较佳地,所述选择个数与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相等的译码失败进程中的数据缓存为:
按照基站发送数据进程的顺序选择。
较佳地,所述基站发送的重传数据为:
对于所述选择的译码失败的进程,所述重传数据为:与所述缓存数据冗余版本不同的新冗余版本对应的用于联合译码的数据;
对于所述舍弃的进程,所述重传数据为:与所述舍弃数据冗余版本相同的冗余版本对应的用于独立译码的数据。
一种基于时分双工模式的数据缓存方法,关键在于,终端向基站上报自身支持的类型等级,所述类型等级均对应有最大传输块大小、有效速率匹配码率、 缓存器大小和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终端按照基站实际时隙比例配置对应的进程数平均分配缓存器的存储空间,该方法还包括: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将译码失败的进程中的数据匹配为该进程分配的存储空间大小进行存储。
较佳地,所述终端按照基站实际时隙比例配置对应的进程数平均分配缓存器的存储空间为:
每个进程对应的存储空间大小等于所述上报类型等级对应的缓存器大小除以所述终端基站实际时隙比例配置对应的进程数。
较佳地,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为: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初传冗余版本对应的数据或者基站发送的重传冗余版本对应的数据;
所述将译码失败的进程中的数据匹配为该进程分配的存储空间大小进行存储为:
当初传冗余版本对应的数据长度或者重传合并后的两个以上冗余版本对应的数据总长度小于等于该进程的存储空间大小时,存储全部数据;
当初传冗余版本对应的数据长度或者重传合并后的两个以上冗余版本对应的数据总长度大于该进程的存储空间大小时,顺序从接收数据的起始位置缓存到存储空间的结束位置,舍弃多余的数据。
一种终端,包括:缓存模块,用于缓存译码失败的数据;关键在于,该终端还包括:
上报模块,用于向基站上报自身支持的类型等级;
分配模块,用于按照所述上报类型等级对应的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平均分配所述缓存模块的存储空间;
缓存执行模块,用于在译码模块译码失败的进程数大于所述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时,选择个数与预先设定存储的进程数相等的译码失败进程中的数据缓存到所述缓存模块,舍弃未选择的译码失败进程中的数据;在译码模块对缓存的译码失败进程中的数据联合译码成功后,释放联合译码成功的进程在所述缓存模块中的存储空间,利用释放的存储空间缓存所述译码模块独立译码失败的进程中的数据;
译码模块,用于接收基站按照上报类型等级对应的最大传输块大小和有效速率匹配速率以及大于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使用TDD模式发送的数据,执 行译码;接收基站发送的重传数据,使用缓存执行模块选择的译码失败的进程中的重传数据与缓存模块中缓存的数据执行联合译码,使用缓存执行模块舍弃的进程中的重传数据执行独立译码。
一种终端,包括:缓存模块,用于缓存译码失败的数据;关键在于,该终端还包括:
上报模块,用于向基站上报自身支持的类型等级;
分配模块,用于按照基站实际时隙比例配置对应的进程数平均分配缓存模块的存储空间;
译码模块,用于接收基站按照上报类型等级对应的最大传输块大小和有效速率匹配速率以及大于所述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使用TDD模式发送的数据,执行译码;
缓存执行模块,用于将所述译码模块译码失败的进程中的数据匹配为该进程分配的存储空间大小,存储到所述缓存模块中为该进程分配的对应存储空间。
一种基于时分双工模式的数据缓存系统,关键在于,该系统包括基站和终端,其中:
所述基站,用于接收终端上报的自身支持的类型等级;按照大于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以及上报类型等级对应的最大传输块大小和有效速率匹配速率,使用TDD模式向终端发送数据。
所述终端,包括:
缓存模块,用于缓存译码失败的数据;其特征在于,该终端还包括:
上报模块,用于向基站上报自身支持的类型等级;
分配模块,用于按照所述上报类型等级对应的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平均分配所述缓存模块的存储空间;
缓存执行模块,用于在译码模块译码失败的进程数大于所述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时,选择个数与预先设定存储的进程数相等的译码失败进程中的数据缓存到所述缓存模块,舍弃未选择的译码失败进程中的数据;在译码模块对缓存的译码失败进程中的数据联合译码成功后,释放联合译码成功的进程在所述缓存模块中的存储空间,利用释放的存储空间缓存所述译码模块独立译码失败的进程中的数据;
译码模块,用于接收基站按照上报类型等级对应的最大传输块大小和有效 速率匹配速率以及大于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使用TDD模式发送的数据,执行译码;接收基站发送的重传数据,使用缓存执行模块选择的译码失败的进程中的重传数据与缓存模块中缓存的数据执行联合译码,使用缓存执行模块舍弃的进程中的重传数据执行独立译码。
一种基于时分双工模式的数据缓存系统,关键在于,该系统包括基站和终端,其中:
所述基站,用于接收终端上报的类型等级;按照所述大于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以及上报类型等级对应的最大传输块大小和有效速率匹配速率,使用TDD模式向终端发送数据。
所述终端,包括:
缓存模块,用于缓存译码失败的数据;其特征在于,该终端还包括:
上报模块,用于向基站上报自身支持的类型等级;
分配模块,用于按照基站实际时隙比例配置对应的进程数平均分配缓存模块的存储空间;
译码模块,用于接收基站按照上报类型等级对应的最大传输块大小和有效速率匹配速率以及大于所述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使用TDD模式发送的数据,执行译码;
缓存执行模块,用于将所述译码模块译码失败的进程中的数据匹配为该进程分配的存储空间大小,存储到所述缓存模块中为该进程分配的对应存储空间。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基于TDD模式的数据缓存方法,终端按照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分配缓存器的存储空间,因此在基站使用大于上述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发送数据、且终端译码失败的进程数大于上述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时,只有一部分译码失败的进程中的数据可以存储到缓存器中。但是在基站发送重传数据后,只要终端对缓存器中存储的某一进程数据的联合译码成功,就实时的将该进程占用的存储空间释放,并利用释放的存储空间,将独立译码失败的进程中的数据缓存到释放的存储空间,从而基于终端类型等级对应的缓存器大小,根据译码情况实时调整缓存空间的使用,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存储空间,保证使用大于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进行数据传输时的数据缓存量。
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基于TDD模式的数据缓存方法,终端按照基站实 际时隙比例配置对应的进程数分配自身缓存器的存储空间,基站使用大于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向终端发送数据,每一个进程的数据在缓存器中都对应有存储空间,但每一个进程对应的存储空间相对于按照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划分的情况变小,从而可以通过舍弃每一进程中的一部分数据的方式,基于终端类型等级对应的缓存器大小,保证使用大于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时总体的数据缓存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基站发送的一个进程的数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种基于TDD模式的数据缓存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种基于TDD模式的数据缓存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种基于TDD模式的数据缓存方法中,具体实例的数据缓存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这些说明是非限制性的。
首先,介绍本发明提供的两种基于TDD模式的数据缓存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基于TDD模式的数据缓存方法,需要设置终端的类型等级,其中各个类型等级均对应有最大传输块大小、有效速率匹配码率、缓存器大小和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上述终端类型等级的设置与通常的方法完全相同。图2为本发明第一种基于TDD模式的数据缓存方法的流程图,该流程包括:
步骤201:终端向基站上报自身支持的类型等级。
本步骤中,终端在进入基站的服务区域时,会自动上报自身的信息,该信息中就包括终端自身支持的类型等级,至于终端具体如何上报,与通常的 方法完全相同。
步骤202:终端按照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分配缓存器的存储空间。
本步骤中,分配的具体方法,可以是将缓存器的存储空间平均分为与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相等的份数,每一份的大小完全相等。
步骤203:终端接收基站按照大于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以及上报类型等级对应的最大传输块大小和有效速率匹配速率,使用TDD模式发送的数据,当译码失败的进程数大于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时,选择个数与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相等的译码失败进程中的数据缓存,舍弃未选择的译码失败进程中的数据。
本步骤中,基站可以先根据时隙比例配置确定当前实际使用的最大进程数,这一确定方法与通常的方法相同,这里只作简要介绍。如表2所示,时隙比例配置与基站当前实际使用的最大进程数存在着对应关系,根据该对应关系就可以确定当前实际使用的最大进程数,其中DL表示下行子帧,UL表示上行子帧,DwPTS表示下行导频时隙。
Figure S2008101056846D00101
表3
基站向终端发送数据时采用的大于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小于等于上述确定出的当前实际使用的最大进程数。由于基站在每个进程都使用相同的峰值传输速率,即每个进程的最大传输块大小都相同,因此基站发送给终端的数据量将增大,当终端译码失败的进程数大于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时,缓存器的存储空间只能满足个数与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相等的译码失败 进程中的数据缓存,而另一部分数据将被丢弃。
终端在选择缓存进程的数据时,可以根据基站发送数据使用进程的顺序,依次选择个数与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相等的进程中的数据缓存。
步骤204: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重传数据,使用选择的译码失败的进程中的重传数据与缓存的数据执行联合译码,使用所述舍弃的进程中的重传数据执行独立译码。
本步骤中,对于那些在步骤203中缓存数据的进程来说,终端将使用基站发送的这些进程的数据与缓存的数据进行联合译码,这些进程的重传数据为:不同于缓存数据冗余版本的新冗余版本对应的用于联合译码的数据。联合译码的方式与通常的方法相同。
对于那些在步骤203中舍弃的进程来说,终端将使用基站发送的这些进程的数据进行独立译码,这些进程的重传数据为:与舍弃数据冗余版本相同的冗余版本对应的用于独立译码的数据。独立译码的方式与通常的方法相同。
步骤205:联合译码成功时,释放联合译码成功的进程占用的存储空间,利用释放的存储空间缓存独立译码失败的进程中的数据。
本步骤中,当某些进程的联合译码成功时,终端将释放掉这部分联合译码成功的进程中的数据所占用的存储空间,该释放的存储空间就可以用于存储独立译码仍失败的进程中的数据,从而使这些数据在下一次基站发送重传数据后可以进行联合译码,可以提高这些进程的译码成功率。
以上步骤201~步骤205,是以基站首次以及再次向终端发送数据为例,步骤205之后的重传数据流程,可以执行到终端对全部数据解码正确为止,也可以按照通常的方法执行到规定次数就停止,这里不再赘述。
下面举出一个具体的实例来说明本发明第一种基于TDD模式的数据缓存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以表1所示内容为例,则终端支持的类型等级对应的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为8。假设终端支持类型等级1,那么终端缓存器大小 为242880比特,终端缓存器的存储空间按照8进程分配为8份,每一份的大小约为30860比特。基站发送数据将使用有效速率匹配码率1/3、且每个进程的最大传输块大小为10040比特。假设基站根据时隙比例配置确定当前实际使用的最大进程数可以达到15,但在向终端发送数据时实际使用12进程。
基站当前发送数据之后,假设终端在接收数据后对10个进程数据译码失败,则按照缓存器的存储空间划分,只能选择其中8进程译码失败的数据存储到缓存器中,存储时按照通常所用的方式。剩余未选择的2进程译码失败的数据将被丢弃。
基站发送重传数据之后,终端对于缓存器中缓存的8进程数据采用联合译码以提高译码成功率,而对于2进程被丢弃的数据只能采用独立译码。假设在本次重新发送数据之后,缓存器中存储的8进程数据有2进程的数据联合译码成功,而2进程被丢弃的数据的独立译码仍然失败,则可以将缓存器中2进程的数据存储空间释放,并将2进程独立译码失败的数据存储到缓存器被释放的空间中,以提高这2进程数据在基站再次发送重传数据时的译码成功率。
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的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的第一种方法充分利用了终端中缓存器的存储空间,保证基站在使用大于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发送数据时,终端对译码失败的数据的最大限度存储量。
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基于TDD模式的数据缓存方法,也需要预先设置终端的类型等级,其中各个类型等级均对应有最大传输块大小、有效速率匹配码率、缓存器大小和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上述终端类型等级的设置与通常的方法完全相同。图3为本发明第二种基于TDD模式的数据缓存方法的流程图,该流程包括:
步骤301与步骤201相同。
步骤302:终端按照基站实际时隙比例配置对应进程数分配缓存器的存储空间。
本步骤中,与通常的方式相同,基站将向自身服务区域中的所有终端广播实际的时隙比例配置,因此终端可以使用该实际时隙比例配置、按照表3所示的对应关系确定进程数,并按照该确定的进程数分配缓存器的存储空间。
在本步骤中体现了本发明第二种方法与第一种方法的不同,在第一种方法中,终端按照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分配缓存器的存储空间,而在第二种方法中,终端按照基站时隙比例配置对应的进程数分配缓存器的存储空间。
步骤303:终端接收基站按照所述大于上报类型等级对应的进程数以及上报类型等级对应的最大传输块大小和有效速率匹配速率、使用TDD模式发送的数据,将译码失败的进程中的数据匹配为该进程分配的存储空间大小进行存储。
本步骤中,基站在向终端发送数据时,使用的大于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应该小于等于基站当前实际使用的最大进程数。基站使用的最大传输块大小和有效速率匹配码率与上报类型等级对应的相同。
这样,基站发送的每个进程数据在终端的缓存器都对应有一个存储空间,但是由于终端使用的缓存器大小仍然为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对应的,因此每个进程对应的存储空间相对于进程数与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对应的相同时会变小,因此匹配存储空间大小执行存储后,每个进程缓存的数据都会被舍弃一部分。
以上步骤301~步骤303,是以基站首次以及再次向终端发送数据为例,步骤303中的流程,可以执行到终端对全部数据解码正确为止,也可以按照通常的方法执行到规定次数就停止,因此步骤303中基站发送的数据可以是初传冗余版本对应的数据,也可以是重传冗余版本对应的数据,但无论是哪一种数据,缓存数据的过程还是按照步骤303进行,下文中将以具体实例分别说明这两种情况。
下面举出一个具体的实例来说明本发明第二种基于TDD模式的数据缓存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仍以表1所示内容为例,则终端支持的类型等级对应的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为8。假设终端支持类型等级1,那么终端缓存器大小为242880比特。假设基站根据时隙比例配置确定当前实际使用的最大进程数可以达到12,但在向终端发送数据时实际使用10进程,则终端缓存器的存储空间按照12进程分配为12份,每一份的大小约为20240比特。基站发送数据将使用有效速率匹配码率1/3、且每个进程的最大传输块大小为10040比特。
图4为上述具体实例的数据存储过程示意图,再结合图1所示,假设在不考虑冗余版本起点偏移、且最大调制编码码率为4/5的情况下,冗余版本起点位置如下:RV0位置为0,RV1位置为7590,RV2位置为15180,RV3位置为22770,每个冗余版本对应的数据长度为10040÷(4/5)=12550比特。则RV0传输信息为0到12550的信息,RV1传输信息为7590到20140位置,RV2传输信息为15180到27730位置,RV3传输信息为22730到30360位置,再从0位置到4920位置。基站每次发送一个冗余版本对应的数据长度。针对基站发送的一个进程来说,数据的缓存过程包括:
基站第一次发送数据之后,所发送的数据长度为从RV0开始即从0到12550位置,假设终端在接收数据后对10个进程数据译码全部失败,则按照缓存器的存储空间划分,这10个进程数据都对应有存储空间,按照缓存方式的规定,其中每个进程缓存的数据量大小应该为一个冗余版本对应的数据长度12550比特,如图4中的401所示。终端向基站反馈未正确接收的反馈。
基站第二次发送数据之后,所发送的重传数据长度为RV1开始即从7590到20140位置,如果合并译码错误后,总的需要存储信息长度为20140比特,如图4中的402所示。
基站第三次发送数据之后,所发送的重传数据长度为RV2开始即从15180到27730位置,如果合并译码错误后,总的需要存储信息长度为27730比特,终端缓存器中对应一个进程的存储空间大小20240比特,存储时需要 按顺序舍弃最后的数据比特如图4中的斜线部分,即20241到27730的数据信息,只存储20240比特的数据信息,如图4中的403所示。
如果后续基站还继续发送第四次以上数据,则由于缓存器中该进程的存储空间已满,则仍然按照上述基站发送第三次数据之后的方法舍弃掉无法存储的数据。
以上举例是以终端对基站发送的两个上冗余版本对应的数据长度进行匹配存储,实际应用中可能基站初次向终端发送数据时,就会出现一个进程的冗余版本对应的数据长度超过终端缓存器中对应该进程存储空间大小的情况,则终端需要在第一次译码失败后,就舍弃掉一部分无法存储的数据,这里不再举具体的实例说明这一情况。
通过以上具体实施例的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的第二种方法在终端的缓存器中为基站发送的每一进程数据都分配了存储空间,为了利用现有终端缓存器的存储空间,将需要缓存的每一进程数据都丢弃一部分,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每一进程的数据在译码错误后都可以缓存一部分数据,从而基于现有终端的缓存器大小,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数据缓存量,提高重新译码的成功率。
其次介绍本发明基于TDD模式的数据缓存装置,包括两种终端和一种基站侧装置。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包括:
缓存模块,用于缓存译码失败的数据。
上报模块,用于向基站上报自身支持的类型等级。
分配模块,用于按照所述上报类型等级对应的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分配缓存模块的存储空间。
缓存执行模块,用于在译码模块译码失败的进程数大于所述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时,选择个数与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相等的译码失败进程中的数据缓存到所述缓存模块,舍弃未选择的译码失败进程中的数据;在译码模块对缓存的译码失败进程中的数据联合译码成功后,释放联合译码成功的进程在所述缓存模块中的存储空间,利用释放的存储空间缓存所述译码模块独 立译码失败的进程中的数据。
译码模块,用于接收基站按照大于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以及上报类型等级对应的最大传输块大小和有效速率匹配速率,使用TDD模式发送的数据,执行译码;接收基站发送的重传数据,使用缓存执行模块选择的译码失败的进程中的重传数据与缓存模块中缓存的数据执行联合译码,使用缓存执行模块舍弃的进程中的重传数据执行独立译码。
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终端的结构与图5所示相同,只是某些模块的功能会有所不同,该终端包括:
缓存模块,用于缓存译码失败的数据。
上报模块,用于向基站上报自身支持的类型等级。
分配模块,用于按照基站实际时隙比例配置对应的进程数分配缓存模块的存储空间。
译码模块,用于接收基站按照所述大于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以及上报类型等级对应的最大传输块大小和有效速率匹配速率,使用TDD模式发送的数据,执行译码。
缓存执行模块,用于将所述译码模块译码失败的进程中的数据匹配为该进程分配的存储空间大小,存储到所述缓存模块中为该进程分配的对应存储空间。
上述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终端和第二种终端,分别对应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进行工作,二者的优点和区别不再赘述。
将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终端及第二种终端分别和通常使用的基站组合,可以作为本发明第一种和第二种基于TDD模式的数据缓存系统。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基于时分双工模式的数据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向基站上报自身支持的类型等级,所述类型等级对应有最大传输块大小、有效速率匹配码率、缓存器大小和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终端按照所述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平均分配缓存器的存储空间;该方法还包括:
终端接收基站按照上报类型等级对应的最大传输块大小和有效速率匹配码率以及大于所述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使用时分双工TDD模式发送的数据;
当译码失败的进程数大于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时,选择个数与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相等的译码失败进程中的数据缓存,舍弃未选择的译码失败进程中的数据;以及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重传数据,使用所述选择的译码失败的进程中的重传数据与缓存的数据执行联合译码,使用所述舍弃的进程中的重传数据执行独立译码;
所述联合译码成功时,释放联合译码成功的进程占用的存储空间,利用释放的存储空间缓存所述独立译码失败的进程中的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平均分配缓存器的存储空间为:
每一份存储空间的大小等于所述上报类型等级对应的缓存器大小除以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个数与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相等的译码失败进程中的数据缓存为:
按照基站发送数据进程的顺序选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发送的重传数据为:
对于所述选择的译码失败的进程,所述重传数据为:与所述缓存数据冗余版本不同的新冗余版本对应的用于联合译码的数据;
对于所述舍弃的进程,所述重传数据为:与所述舍弃数据冗余版本相同的冗余版本对应的用于独立译码的数据。
5.一种基于时分双工模式的数据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向基站上报自身支持的类型等级,所述类型等级对应有最大传输块大小、有效速率匹配码率、缓存器大小和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终端按照基站实际时隙比例配置对应的进程数平均分配缓存器的存储空间,该方法还包括: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将译码失败的进程中的数据匹配为该进程分配的存储空间大小进行存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按照基站实际时隙比例配置对应的进程数平均分配缓存器的存储空间为:
每个进程对应的存储空间大小等于所述上报类型等级对应的缓存器大小除以所述基站实际时隙比例配置对应的进程数。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为: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初传冗余版本对应的数据或者基站发送的重传冗余版本对应的数据;
所述将译码失败的进程中的数据匹配为该进程分配的存储空间大小进行存储为:
当初传冗余版本对应的数据长度或者重传合并后的两个以上冗余版本对应的数据总长度小于等于该进程的存储空间大小时,存储全部数据;
当初传冗余版本对应的数据长度或者重传合并后的两个以上冗余版本对应的数据总长度大于该进程的存储空间大小时,顺序从接收数据的起始位置缓存到存储空间的结束位置,舍弃多余的数据。
8.一种终端,包括:缓存模块,用于缓存译码失败的数据;其特征在于,该终端还包括:
上报模块,用于向基站上报自身支持的类型等级;
分配模块,用于按照所述上报类型等级对应的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平均分配所述缓存模块的存储空间;
缓存执行模块,用于在译码模块译码失败的进程数大于所述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时,选择个数与预先设定存储的进程数相等的译码失败进程中的数据缓存到所述缓存模块,舍弃未选择的译码失败进程中的数据;在译码模块对缓存的译码失败进程中的数据联合译码成功后,释放联合译码成功的进程在所述缓存模块中的存储空间,利用释放的存储空间缓存所述译码模块独立译码失败的进程中的数据;
译码模块,用于接收基站按照上报类型等级对应的最大传输块大小和有效速率匹配速率以及大于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使用TDD模式发送的数据,执行译码;接收基站发送的重传数据,使用缓存执行模块选择的译码失败的进程中的重传数据与缓存模块中缓存的数据执行联合译码,使用缓存执行模块舍弃的进程中的重传数据执行独立译码。
9.一种终端,包括:缓存模块,用于缓存译码失败的数据;其特征在于,该终端还包括:
上报模块,用于向基站上报自身支持的类型等级;
分配模块,用于按照基站实际时隙比例配置对应的进程数平均分配缓存模块的存储空间;
译码模块,用于接收基站按照上报类型等级对应的最大传输块大小和有效速率匹配速率以及大于所述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使用TDD模式发送的数据,执行译码;
缓存执行模块,用于将所述译码模块译码失败的进程中的数据匹配为该进程分配的存储空间大小,存储到所述缓存模块中为该进程分配的对应存储空间。
10.一种基于时分双工模式的数据缓存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基站和终端,其中:
所述基站,用于接收终端上报的自身支持的类型等级;按照大于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以及上报类型等级对应的最大传输块大小和有效速率匹配速率,使用TDD模式向终端发送数据。
所述终端,包括:
缓存模块,用于缓存译码失败的数据;其特征在于,该终端还包括:
上报模块,用于向基站上报自身支持的类型等级;
分配模块,用于按照所述上报类型等级对应的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平均分配所述缓存模块的存储空间;
缓存执行模块,用于在译码模块译码失败的进程数大于所述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时,选择个数与预先设定存储的进程数相等的译码失败进程中的数据缓存到所述缓存模块,舍弃未选择的译码失败进程中的数据;在译码模块对缓存的译码失败进程中的数据联合译码成功后,释放联合译码成功的进程在所述缓存模块中的存储空间,利用释放的存储空间缓存所述译码模块独立译码失败的进程中的数据;
译码模块,用于接收基站按照上报类型等级对应的最大传输块大小和有效速率匹配速率以及大于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使用TDD模式发送的数据,执行译码;接收基站发送的重传数据,使用缓存执行模块选择的译码失败的进程中的重传数据与缓存模块中缓存的数据执行联合译码,使用缓存执行模块舍弃的进程中的重传数据执行独立译码。
11.一种基于时分双工模式的数据缓存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基站和终端,其中:
所述基站,用于接收终端上报的类型等级;按照所述大于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以及上报类型等级对应的最大传输块大小和有效速率匹配速率,使用TDD模式向终端发送数据。
所述终端,包括:
缓存模块,用于缓存译码失败的数据;其特征在于,该终端还包括:
上报模块,用于向基站上报自身支持的类型等级;
分配模块,用于按照基站实际时隙比例配置对应的进程数平均分配缓存模块的存储空间;
译码模块,用于接收基站按照上报类型等级对应的最大传输块大小和有效速率匹配速率以及大于所述预先设定的存储进程数,使用TDD模式发送的数据,执行译码;
缓存执行模块,用于将所述译码模块译码失败的进程中的数据匹配为该进程分配的存储空间大小,存储到所述缓存模块中为该进程分配的对应存储空间。
CN2008101056846A 2008-04-30 2008-04-30 基于时分双工模式的数据缓存方法、装置和系统 Active CN1015726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056846A CN101572661B (zh) 2008-04-30 2008-04-30 基于时分双工模式的数据缓存方法、装置和系统
KR1020107026148A KR101110886B1 (ko) 2008-04-30 2009-04-27 시분할 이중 방식 기반의 데이터 버퍼링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PCT/CN2009/071490 WO2009132571A1 (zh) 2008-04-30 2009-04-27 基于时分双工模式的数据缓存方法、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056846A CN101572661B (zh) 2008-04-30 2008-04-30 基于时分双工模式的数据缓存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2661A CN101572661A (zh) 2009-11-04
CN101572661B true CN101572661B (zh) 2011-09-07

Family

ID=41231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056846A Active CN101572661B (zh) 2008-04-30 2008-04-30 基于时分双工模式的数据缓存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1110886B1 (zh)
CN (1) CN101572661B (zh)
WO (1) WO200913257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4075B (zh) * 2010-06-29 2015-05-2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Harq内存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2521029A (zh) * 2011-12-02 2012-06-27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内存独占的作业调度方法
CN106301704B (zh) * 2015-05-26 2019-08-06 苏州简约纳电子有限公司 Harq数据的缓存方法
JP6571213B6 (ja) 2015-11-06 2019-11-27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データ記憶方法、端末装置及び基地局
CN106027072B (zh) * 2016-05-30 2021-11-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译码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770356B (zh) * 2021-01-06 2023-07-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4406A (zh) * 2000-10-21 2003-01-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混合自动请求重复数据通信系统中的数据发送/接收方法
CN101034961A (zh) * 2007-04-11 2007-09-12 重庆重邮信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多进程harq技术ir缓存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1047475A (zh) * 2007-04-30 2007-10-03 重庆重邮信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Harq技术数据缓存的设计方法及其电路
CN101114851A (zh) * 2006-07-24 2008-01-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hsdpa的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EP1901471A2 (en) * 2006-09-13 2008-03-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allocating harq buff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10336B2 (en) 2001-05-18 2007-12-18 Esa Malkamaki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scheme with in-sequence delivery of packets
KR100774478B1 (ko) * 2002-01-05 2007-11-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고속하향링크패킷접속(hsdpa)시스템에서 패킷데이터 전송 방법
US6700867B2 (en) 2001-12-20 2004-03-02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duced memory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US7710911B2 (en) * 2004-06-10 2010-05-04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allocating H-ARQ process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4406A (zh) * 2000-10-21 2003-01-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混合自动请求重复数据通信系统中的数据发送/接收方法
CN101114851A (zh) * 2006-07-24 2008-01-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hsdpa的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EP1901471A2 (en) * 2006-09-13 2008-03-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allocating harq buff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034961A (zh) * 2007-04-11 2007-09-12 重庆重邮信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多进程harq技术ir缓存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1047475A (zh) * 2007-04-30 2007-10-03 重庆重邮信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Harq技术数据缓存的设计方法及其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2661A (zh) 2009-11-04
KR101110886B1 (ko) 2012-02-17
WO2009132571A1 (zh) 2009-11-05
KR20110006693A (ko) 2011-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54533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自主重传的方法和系统
CN100521630C (zh) 分组按序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方案
CN101414901B (zh) Tdd hsdpa系统中下行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399651B (zh) 一种业务数据在hsdpa中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0586053C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616442B (zh) 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装置
CN101567773B (zh)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发送数据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572661B (zh) 基于时分双工模式的数据缓存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682488A (zh) 通过发送时间间隔集束处理来增强上行链路传输
CN102119503A (zh) 增大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协议的可靠性
CN103036657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KR20020045075A (ko) 비동기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의 물리 계층에서의 적응 코딩을이용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기지국 장치
CN101296165B (zh) 发送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37486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3338090A (zh) 业务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3378953A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与装置
CN103312473A (zh) 减少harq合并失败的方法和装置
KR20090015253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재전송 방법 및 시스템
EP2164202A1 (en) Method for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operation, transceiver arrangement,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2377544A (zh) 一种通信系统中的重传方法
CN101547069B (zh) 一种数据接收反馈信号的发送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1399578B (zh) 上行链路功率控制和同步方法及系统
US20040131084A1 (en) Parallel transmission of identical data to a plurality of terminals and feedback transmission of transmission quality information
CN110419183A (zh) 使用ndi来部分清除软缓冲区
CN113259050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6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191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622

Address after: 100191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40,

Applicant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Applicant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3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