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由于具有寿命长、耗能低等优点,应用于各种领域,尤其随着其照明性能指标日益大幅提高,LED在照明领域常用作发光装置。
由于LED发光只限于红、蓝、黄以及绿等基本颜色。为得到白色的LED照明光源,本领域发展了多种获得白光的技术方案,公告号为CN100438026C的中国专利中就公开了一种白光发光二极管,参考图1,示出了所述专利中发光二极管的示意图,所述发光二极管10包括:第一发光芯片12、第二发光芯片14、第三发光芯片16、散热基座28以及封装体18。其中,第一发光芯片12发出红光,其尺寸为第一尺寸;第二发光芯片14发出绿光,其尺寸为第二尺寸;第三发光芯片16发出蓝光,其尺寸为第三尺寸,所述第一尺寸、第二尺寸及第三尺寸完全不相同;所述一发光芯片12、第二发光芯片14及第三发光芯片16位于散热基座28上;封装体18用于封装第一发光芯片12、第二发光芯片14及第三发光芯片16。第一发光芯片12、第二发光芯片14及第三发光芯片16分别发出的红光、绿光及蓝光在封装体18内混合后可发出白光。
所述发光二极管10可通过改变第一发光芯片12的第一尺寸,第二发光芯片14的第二尺寸、第三发光芯片16的第三尺寸或三者的组合来配比白光发光二极管的色温,从而可根据客户对色温的规格,设计相应尺寸的发光二极管。
在使用发光装置时,人们对光的色温有不同的需求,例如,有的人偏好在书房使用色温高的冷色光,有的人喜欢在卧室使用色温低的暖色光;冬天时,色温低的暖色光可以使人感觉温暖;夏天时,色温高的冷色光可以使人感觉凉爽。
但是,现有技术中发光二极管用作发光装置时,在发光二极管制造完成后,其色温就无法再改变了,无法满足人们对不同色温的动态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光装置,满足人们对不同色温的动态需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括:基板、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以及第二发光单元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基板上,用于发出白光;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基板上,用于发出单一颜色的光;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控制器,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用于改变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发光强度;所述发光装置的出射光为所述白光和所述单一颜色光混合后的光。
可选地,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控制器包括电源和可变电阻,所述可变电阻与第二发光单元串联并电连接于所述电源。
可选地,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第一发光单元控制器,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控制器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用于改变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强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控制器包括电源和可变电阻,所述可变电阻与第一发光单元串联并电连接于所述电源。
可选地,所述第一/第二发光单元的基底为绝缘材料,所述第一/第二发光单元的负极通过引线电连接于基板。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为光出射面上涂敷荧光材料的蓝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基底为蓝宝石。
可选地,所述第一/第二发光单元的基底为导电材料,所述第一/第二发光单元的负极通过基底电连接于基板。
可选地,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为红光二极管;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基底为砷化镓。
可选地,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控制器集成于所述基板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控制器集成于所述基板上。
可选地,所述发光装置的出射光的色温为3400~10000K。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在第二发光单元控制器控制下可以改变单一颜色光的发光强度,从而可以改变白光和单一颜色光的发光强度的比例,所述单一颜色的光与白光混合后可形成具有不同色温的白光,可以满足人们对不同色温的光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如背景技术所说,现有技术中发光二极管在制造完成后,其出射光的色温不可调节,不能满足人们对不同色温发光装置的动态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括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以及第二发光单元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用于发出白光,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用于发出单一颜色的光,第二发光单元控制器用于改变第二发光单元的发光强度。由于第二发光单元发出的单一颜色的光,在第二发光单元控制器控制下可以改变发光强度,从而可以改变白光和单一颜色光的发光强度的比例,所述单一颜色的光与第一发光单元发出的白光混合后可形成具有不同色温的白光,以满足人们对不同色温的动态需求。
参考图2,示出了本发明发光装置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基板101,第一发光单元102、第二发光单元103、第二发光单元控制器104,其中,
基板101,用于支撑第一发光单元102、第二发光单元103和控制器1041。同时,还用作第一发光单元102和第二发光单元103的电极连接件,用于连接第一发光单元102(第二发光单元103)的电极和发光装置的电源。具体地,所述基板101为导电的金属材料;
第一发光单元102,位于基板101上,为光出射面上涂敷荧光材料的蓝光二极管,用于发出白光;
第二发光单元103,位于基板101上,为红光二极管,用于提供红光;
第二发光单元控制器104,电连接于所述红光二极管,通过改变红光二极管的电流,用于改变所述红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
所述涂敷有荧光材料的蓝光二极管和红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具有较大的色温差。通过改变他们两者的发光强度的比例可以改变两种光混合后发出的光的色温。具体地,通过改变红光二极管的电流,改变红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同时保持蓝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不变,从而改变红光和白光的发光强度比例。从而使所述发光装置出射光的色温具有一定的可调范围,所述色温的可调范围为3400~10000K,优选地为3400~7000K。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发光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发光单元控制器,用于改变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强度。具体地,通过改变蓝光二极管的电流,改变蓝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在本实施例中(包括第一发光单元控制器和第二发光单元控制器的实施例),可以同时改变红光二极管和蓝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获得较大范围的两种光的发光强度比例,从而可以达到更大的色温可调范围。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参考图3,示出了本发明发光装置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可概括为以下步骤:
步骤s1,提供基板;
步骤s2,提供用于发出白光的第一发光单元,将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固定于基板上,将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负电极与基板电连接;
步骤s3,提供用于发出单一颜色光的第二发光单元,将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固定于基板上;使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负电极与基板电连接;
步骤s4,提供用于改变第二发光单元的发光强度的第二发光单元控制器,将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控制器与第二发光单元的正负电极相连。
上述步骤顺序提供了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方法。其他的例如增加步骤,移除一个或多个步骤,或者以不同顺序排列的一个或多个步骤的实施例不会背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在本说明书下文中可以发现本方法和结构更详细和具体的描述。
参考图4至参考图7,示出了本发明制造发光装置的示意图。示意图仅仅是示例,不能用于限定权利要求的范围。
参考图4,执行步骤s1,提供基板101。较佳地,所述基板101是导电的金属材料。
参考图5,执行步骤s2,提供用于发出白光的第一发光单元102,较佳地,所述第一发光单元102为光出射面上涂敷有荧光材料的蓝光二极管。将所述蓝光二极管的基底固定在基板101上,并将所述蓝光二极管的负电极连接于基板101上,具体地,所述蓝光二极管的基底为绝缘基底,例如:蓝宝石(sapphire)等,则通过第一引线105将蓝光二极管的负电极和基板101连接在一起,如果基板101为导电基底,例如硅等,则蓝光二极管的负电极通过基底电连接于基板101。
参考图6,执行步骤s3,提供用于发出单一颜色光的第二发光单元103,较佳地,所述第二发光单元103为红光二极管,将所述红光二极管的基底固定在基板101上,并且所述红光二极管的负电极电连接于所述基板101上,具体地,所述红光二极管的基底为导电材料,例如:砷化镓(GaAs)等,则红光二极管的负电极直接通过基底与基板101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二发光单元的基底是绝缘材料的情况,也可通过第二引线106将第二发光单元的负电极和基板电连接在一起。
参考图7,执行步骤s4,提供用于改变第二发光单元发光强度的第二发光单元控制器104,具体地,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控制器104包括电源1042和可变电阻1041,第二发光单元103与所述可变电阻1041和所述电源1042串联,所述可变电阻1041在电源1042向第二发光单元供电时,可通过改变电阻值来改变通过第二发光单元103的电流,从而改变第二发光单元103的发光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封装等其他步骤,由于所述步骤与常规工艺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控制器还可以通过硅集成电路工艺制造,并集成在所述基板上,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电连接,从而使所述发光装置体较小、结构紧凑;对于包括第一发光单元控制器的实施例,第一发光单元控制器也可按照类似地方法,集成于基板上。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单元为光出射面上涂敷荧光材料的蓝光二极管,第二发光单元为红光二极管,由于蓝光二极管和红光二极管价格低廉,从而使发光装置成本较低,所述实施例为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还可以有其它的实施例。例如,所述第一发光单元通过在紫色、近紫外或蓝紫色功率型发光二极管上涂敷红/绿/蓝三基色荧光涂覆材料,以发出白光;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为黄光或红光发光二极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替代和变形。
综上,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的色温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节,可以满足人们对不同色温的动态需求。
虽然本发明己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