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77633A - 信号同步的方法和系统、及信号接收装置和信号发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号同步的方法和系统、及信号接收装置和信号发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77633A
CN101877633A CN2009101353902A CN200910135390A CN101877633A CN 101877633 A CN101877633 A CN 101877633A CN 2009101353902 A CN2009101353902 A CN 2009101353902A CN 200910135390 A CN200910135390 A CN 200910135390A CN 101877633 A CN101877633 A CN 1018776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depth
deviation compensation
passage
delay dev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53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77633B (zh
Inventor
石晓钟
曾理
田大锋
颜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zhou Ruite photoelectric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3539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776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77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76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776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76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同步的方法和系统、及信号接收装置和信号发送装置。其中,一种信号同步的方法,包括: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由不同通道传输的信号;根据预先在训练模式下获得的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对接收到的各通道传输的信号进行延时偏差补偿;输出延时偏差补偿后的信号,完成所述由不同通道传输的信号的同步。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用延时偏差补偿的方法对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延时偏差补偿,然后输出信号即可实现信号同步,不用对信号作任何处理,如无需进行复杂编码、通道复用、插入同步头标识等操作,大大简化了现有技术中信号同步的过程。

Description

信号同步的方法和系统、及信号接收装置和信号发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同步的方法和系统、及信号接收装置和信号发送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通信技术中,信号的传输正朝着高速率和大容量的方向飞速发展,相应的,通信器件支持的接口速率也越来越高,集成的通道数也越来越多,而在各发送端器件之间、通道之间,由于Serdes(并串行与串并行转换器)接口做并/串处理时间的差异、布局布线的差异、途经的连接器不同以及传输线效应的影响等造成的信号之间的延时偏差(Skew)会直接导致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不同步。所谓信号不同步即信号到达接收端的时间存在差异。而信号的不同步可能会直接导致码元不可恢复,进而导致无法恢复出真正的数据,使整个系统陷入故障。
随着高速大容量通信系统的使用和设计场景的日益复杂,通信器件内部和各通信器件之间布线密度也越来越大,显然,很难实现通过CAD(Computer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技术和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工艺来解决布线对信号延时导致的信号不同步。
现有技术中,采用基于MLD(Multi Lane Distribute,多通道分发)技术的数据分发机制来完成单个信号发送装置的多通道间信号的同步,具体的,首先将要发送的信号进行复杂的编码,然后将信号拆分成若干数据块,再由若干虚通道传输这些数据块,每隔若干周期在这些虚通道的数据块上插入同步头标识,经过物理传输层的通道复用后传输到接收端,接收端解复用后根据同步头标识对数据块进行排序调整,完成各信号的同步。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在每次信号传输过程中,需要每过一段时间就要在由信号拆分的数据块上插入同步头标识,以便于接收端根据同步头标识进行数据块排序实现信号同步,使信号同步过程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同步的方法和系统、及信号接收装置和信号发送装置,能够简化信号同步的过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同步的方法,包括:
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由不同通道传输的信号;
根据预先在训练模式下获得的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对接收到的各通道传输的信号进行延时偏差补偿;
输出延时偏差补偿后的信号,完成所述由不同通道传输的信号的同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接收装置,包括:
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不同通道传输的信号;
延时偏差补偿模块,用于根据预先在训练模式下获得的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对接收到的各通道传输的信号进行延时偏差补偿;
信号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延时偏差补偿后的信号,完成所述由不同通道传输的信号的同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发送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同步训练启动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同步训练启动信号后,发送同步训练序列。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同步系统,包括多个信号发送装置和多个信号接收装置,
所述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信号发送装置发送的由不同通道传输的信号;根据预先在训练模式下获得的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对各通道传输的信号进行延时偏差补偿;输出延时偏差补偿后的信号,完成所述由不同通道传输的信号的同步。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预先在训练模式下获得的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对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延时偏差补偿,然后输出信号即可实现信号同步,不用在传输中对信号作任何处理,如无需进行复杂编码、通道复用、插入同步头标识等的操作,大大简化了信号同步的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信号同步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获得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获得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获得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的方法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获得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的方法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信号接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补偿深度获取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深度获取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补偿深度获取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补偿深度获取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信号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信号同步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在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信号时,器件之间、通道之间,由于Serdes接口做并/串处理时间的差异、布局布线的差异、途经的连接器不同以及传输线效应的影响等造成了导致经各通道传输的信号到达接收端时信号不同步,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利用延时偏差补偿来实现信号同步的方法,具体如下:
参照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信号同步的方法流程图。
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由不同通道传输的信号;
发送端发送的信号,通常要通过不同的通道同时传输,以提高传输的速率和传输的容量,然后在接收端对不同通道传输的信号进行识别重组等,恢复出发送端发送的信号,以便对信号进行后续的逻辑处理。在本步骤中,首先由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由各通道传输的信号。
步骤102,根据预先在训练模式下获得的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对接收到的经各通道传输的信号进行延时偏差补偿;
本方法实施例直接假定步骤101中接收到的信号是需要同步的,当然对于不需要同步的信号就可以直接按照现有技术对信号进行相应的逻辑处理即可。
在本步骤中,通过应用预先在训练模式下获得的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对各对应通道传输的信号进行延时偏差补偿即可实现信号的同步,该补偿可以是对先到达接收端的信号进行延时补偿,该延时偏差补偿的过程即减小各通道的信号之间的延时偏差直至接收端能够正确采样信号以进行后续处理。具体如何在训练模式下获得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请参照后续实施例。
步骤103,输出延时偏差补偿后的信号,完成所述由不同通道传输的信号的同步。
在本步骤中,在所有通道中的信号均经延时偏差补偿完毕后,再统一输出信号,这样也就实现了信号的同步。为了保证各通道中信号均延时偏差补偿完毕,可以预先设定输出时间,可以设定该输出时间不小于所述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的最大值。
在本实施例中,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同步的过程与现有技术有很大的区别:现有技术中是根据信号的同步头标识进行排序实现同步,同步过程直接与发送的信号相关联,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的同步过程不涉及对发送端发送信号的改变,而只是与信号到达接收端的时间有关。
由于信号的不同步是在器件之间、通道之间,Serdes接口做并/串处理时间的差异、布局布线的差异、途经的连接器不同以及传输线效应所产生的,因此,如果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建立的通道确定,则发送端发送的信号通过该建立的通道向接收端传输时,各通道对信号产生的时间延时也就是确定的,该时间延时会直接反映在接收端从不同通道接收到信号的时间不同,也即接收到的来自不同通道的信号之间存在延时偏差,其中所述的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通道包含了自信号由发送端发送至接收端接收到信号的整个过程中所途经的接口、布线、连接器等。
在本方法实施例中,通过采用训练模式下获得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延时偏差补偿,然后输出即可实现信号同步,简化了现有技术中信号同步的过程,不用在传输中对信号作任何处理,如无需进行复杂编码、通道复用、插入同步头标识等的操作。
而且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各通道中信号之间产生的延时偏差是确定的,所以只要获得各通道信号延时偏差,则在后续的信号处理中重复应用延时偏差对接收到的相应通道的信号进行延时偏差补偿即可实现信号同步,该获得各通道信号延时偏差的操作无需在每次信号同步时进行重复,也大大简化了信号同步的过程。
另外,现有技术中,插入额外的同步头标识后就意味着信号速率被提高,而某些应用场景下、某些器件的接口速率是不能任意被提高的。本发明实施例则不必要提高信号的速率,可以应用在更多的场景中。
以下对步骤102中在训练模式下获得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的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获得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的方法流程图。
本实施例主要以发送端包含一个信号发送装置,接收端包含一个信号接收装置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接收端向发送端发送同步训练启动信号;
该接收端发送同步训练启动信号即表示接收端和发送端由信号传输的正常模式切换至训练模式。该训练模式下获得该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后,接收端和发送端也可以由训练模式再切回到正常模式。
发送端接收到该同步训练启动信号后,相应地切换到训练模式下,然后会调用预先约定的同步训练序列,通过不同的通道向接收端发送。
步骤202,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由不同通道传输的同步训练序列,并对由不同通道传输的同步训练序列到达时间进行计时;
其中,由于单个信号接收装置的情况下,所有通道都是连接到该信号接收装置,该信号接收装置在同一时钟的控制下接收各通道传输的信号,所以该计时过程可以以接收端的内部时钟为基准,当然也可以以另外设置的接收端的第二外部时钟为基准,如果选择第二外部时钟,则该第二外部时钟可以为高精度时钟,即频率大于接收端的内部时钟的频率,例如内部时钟的频率是150M,则第二外部时钟的频率可以为300M,那么第二外部时钟的计时单位就是1/300M=3.33ns。显然,第二外部时钟的频率越高,计时的精确度就越高,那么在后续获得的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的精确度也就越高。
在数字通信中的传输信号的最小单位就是比特,所以,本步骤中,对由所述不同通道传输的同步训练序列到达接收端的时间进行计时,可以是对由不同通道传输的同步训练序列中对应比特位到达接收端的时间进行计时。当然,不必要对由每个通道传输的每个比特进行计时,只需要对由各通道发送的相同位的比特或相应段的信号进行计时即可,比如对各通道发送的第一位比特或前3位比特的到达时间计时。
步骤203,根据计时结果确定各通道的预延时偏差补偿深度;
通过对不同通道传输的同步训练序列到达接收端的时间进行计时,也就可以得知不同通道之间的时间差也即延时偏差,进而也就可以确定各通道的预延时偏差补偿深度。
具体的,比如设定接收端以内部时钟为基准进行计时,该时钟的周期为T,由I信号通道和Q信号通道传输同步训练序列至接收端,I信号通道中的信号经过2T到达接收端,Q信号通道中的信号经过3T到达接收端,那么可以确定两个通道的时间差也即延时偏差为1T,那么相应的对I信号通道的预延时偏差补偿深度为1T,对Q信号通道的预延时偏差补偿深度为0T。当然,对I信号通道的预延时偏差补偿深度也可以是为3T,相应地,对Q信号通道的预延时偏差补偿深度为2T等等,只要延时偏差补偿之后的两个信号通道的信号不再有延时偏差或者补偿后的两通道的延时偏差很小,接收端能够容忍并且能正确采样信号即可。
步骤204,根据各通道的预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对相应的由不同通道传输的同步训练序列进行延时偏差补偿;
该延时偏差补偿即减小各通道传输的同步训练序列到达接收端时存在的时间差也即延时偏差,使延时偏差补偿后,接收端能够容忍且能正确采样信号。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是对I信号通道中的信号进行延时补偿1T。
步骤205,输出延时偏差补偿后的同步训练序列;
为了保证输出时接收到的所有由通道传输的同步训练序列都已延时偏差补偿完毕,可以设定时间进行统一输出,如I信号通道中的信号经过2T到达接收端,Q信号通道中的信号经过3T到达接收端,那么可以确定设定时间为3T或大于3T。
步骤206,如果输出的同步训练序列的信息图案与预先约定的同步训练图案相匹配,则将各通道的预延时偏差补偿深度作为相应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
本步骤中,需要对输出的延时偏差补偿后的同步训练序列进行检验,若输出的同步训练序列所对应的信息图案与预先约定的同步训练图案匹配,则说明延时偏差补偿后,各通道的信号实现了同步,则可以把上步骤中获得的各通道的预延时偏差补偿深度作为相应的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
如果不匹配,则可以发送错误报告,重新进行上述步骤,或将计时的基准设定为接收端的外部时钟,通过调整接收端的外部时钟,使其精度更高,频率更大,来更精确地获得各通道信号的延时偏差,以对各通道的信号进行补偿,直到本步骤中输出的同步训练序列的信息图案与预先约定的同步训练图案相匹配。
本实施例通过对预先约定的同步训练序列进行测量获得了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该方法还可以控制该补偿深度的精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而且比较简单易操作。
由于信号传输的通道确定后,信号之间的延时偏差即确定,所以训练模式下后续得到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才可以应用于正常模式下对信号的延时偏差补偿。在上述实施例获得了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后,接收端可以向发送端发送信号,以切换回正常模式,在正常模式下,应用该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进行正常业务信号的同步处理。
上述实施例是对各通道的同步训练序列统一输出,然后判断其信息图案是否与预先约定的同步训练图案相匹配,若匹配再进一步获得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也可以采用下面具体实施例的方法获得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
参照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获得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的方法流程图。
本实施例也以发送端包含一个信号发送装置,接收端包含一个信号接收装置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接收端向发送端发送同步训练启动信号;
步骤302,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在接收到所述同步训练启动信号后,发送的由所述不同通道传输的同步训练序列,并对由所述不同通道传输的同步训练序列到达时间进行计时;
步骤301和步骤302与前述实施例中对应的步骤201和步骤202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303,如果接收到的所述不同通道传输的同步训练序列的信息图案与预先约定的对应通道的同步训练图案相匹配,则根据计时结果确定各通道的延时偏差补偿深度。
本步骤中,将接收到的不同通道传输的同步训练序列的信息图案分别与预先约定的对应通道的同步训练图案进行比对,例如,I通道传输的同步训练序列经过2T到达接收端,然后将接收到的I通道传输的同步训练序列的信息图案与预先约定的I通道的同步训练图案进行比对;类似的,Q通道传输的同步训练序列经过3T到达接收端,然后将接收到的Q通道传输的同步训练序列的信息图案与预先约定的Q通道的同步训练图案进行比对,如果I、Q通道各自比对的结果均为匹配,则即可根据该计时结果确定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I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为1T,Q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为0T;或者,确定I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为3T,Q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为2T等,只要利用该延时偏差补偿深度进行补偿后的信号,接收端能够容忍且能正确采样信号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各通道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的获得,进而实现各通道信号的同步。
上述实施例主要是针对单个信号发送装置发送信号至单个信号接收装置的情况,如果是发送端包含多个信号发送装置,或接收端包含多个信号接收装置,则获取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的方法与前述步骤稍有差别,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行简要说明。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端包含两个信号发送装置,接收端为一个信号接收装置。两个信号发送装置通过各自的通道向接收端发送信号,接收端需要对接收到的各通道的信号进行同步,然后再对同步后的信号进行相应的逻辑处理。接收端根据预先获得的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延时偏差补偿,从而实现信号的同步。
在获得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的过程中,首先,接收端向两个信号发送装置发送同步训练启动信号,该步骤与前述实施例相类似。该同步训练启动信号可以为低速配置信号,如边沿有效的低速的控制信号,因为低速信号的布线延时是可控的,可认为各信号发送装置能够同时接收到此控制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发送端包含两个信号发送装置,所以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由所述不同通道传输的同步训练序列之前,还可以包括:
各信号发送装置均将各自的工作时钟切换到第一外部时钟,然后再以所述第一外部时钟为基准发送同步训练序列。
具体的,可以采用内部带锁相环功能的时钟驱动器,使用该时钟驱动器输出的时钟可以保持各信号发送装置的严格同步,而且还可以针对每个信号发送装置进行时钟延时偏差微调。在正常模式下,各信号发送装置一般也可以采用该第一外部时钟发送信号。当然,如果各信号发送装置本来就基于同一时钟发送信号,就不需要再切换到第一外部时钟。通常情况下,发送端的各信号发送装置均采用同一外部时钟发送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两信号发送装置接收到同步训练启动信号后,切换到统一的第一外部时钟,两个信号发送装置基于该统一的第一外部时钟发送预先约定的同步训练序列,接收端开始对两个信号发送装置发送的经各通道传输的同步训练序列进行接收并开始计时,接收端可以采用内部工作时钟,也可以切换到如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二外部时钟,以便于对接收到的同步训练序列进行计时,本实施例中采用时钟周期为Ta的第二外部时钟,对两个信号发送装置发送的经4个通道(Ix、Qx、Iy、Qy)传输的第一位比特到达接收端的时间进行计时,Ix、Qx、Iy、Qy各通道传输的第一位比特到达接收端用时分别为2Ta、3Ta、4Ta、5Ta,则根据该计时结果,确定各通道的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为3Ta、2Ta、1Ta、0Ta。然后对各通道的信号进行相应的延时偏差补偿,并在第二外部时钟计时到6Ta时,对延时偏差补偿后的信号统一输出,然后将输出的同步训练序列的信息图案与预先约定的同步训练图案进行比对,如果匹配,则确定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3Ta、2Ta、1Ta、0Ta依次就是Ix、Qx、Iy、Qy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
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对多个信号发送装置发送的信号的同步,在现有技术中通过插入同步头标识来实现信号同步,只能针对本接口或单个信号发送装置,对于跨越多个信号发送装置的信号无法实现同步,如无法根据一个信号发送装置发送信号的同步头标识来同步其它信号发送装置发出的信号,而本实施例不用对发送的信号附加标识,不限制发送端包含的信号发送装置的个数,只是对信号到达接收端的时间进行计时,从而确定各通道信号的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即可应用该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对接收到的各信号发送装置发送的信号进行补偿,从而实现了跨器件的信号同步。
接收端进行延时偏差补偿时,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的单位是1UI(1UI=1/通道信号速率bps),例如速率为5Gbps的信号,1UI就是200ps,也就是该接收端可以对通道之间的延时偏差在1UI以上的信号通过前述延时偏差补偿的方法实现信号同步,对1UI以内的延时偏差,如果接收端能够容忍且能正确采样,则不需要进行延时偏差补偿。
对于各信号发送装置之间的信号延时偏差在1UI以上,和同一信号发送装置的不同通道之间的信号延时偏差在1UI以内,且接收端不能正确采样的信号,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信号同步:
本实施例中也还可以包括:所述接收端向所述发送端反馈所述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并由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对所述第一外部时钟或所述发送端发送信号的时间进行延时偏差微调。
该延时偏差微调的目的是为了增大或减小发送端的各信号发送装置之间的延时偏差或者信号发送装置发送的经各通道传输的信号之间的延时偏差,下面对发送端具体如何对第一外部时钟和发送信号的时间进行延时偏差微调进行举例说明。
如果发送端的各信号发送装置之间的信号延时偏差在1UI以上,除了通过前述实施例的方法进行延时偏差补偿实现信号同步外,还可以由发送端根据接收端反馈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调整第一外部时钟来减小各信号发送装置发送信号的延时偏差,比如,第一外部时钟是内部带锁相环功能的时钟驱动器,则可以针对发送端的每个信号发送装置进行时钟延时偏差微调,使各信号发送装置发送的信号在到达接收端时产生的延时偏差减小到接收端能够容忍且能正确采样信号的程度,这样接收端就会认为接收到的信号本身就是同步的,不用再进行延时偏差补偿。
如果同一信号发送装置的不同通道之间,信号延时偏差在1UI以内,比如本实施例中一个信号发送装置的Ix通道与Qx通道之间存在0.5UI的延时偏差,Ix通道传输的信号与Qx通道传输的信号相比延时0.5UI才能到达接收端,且接收端不能容忍该延时偏差,无法正确采样信号,则可以通过调整经Ix通道或Qx通道传输的信号的发送时间即可实现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同步,如调整经Qx通道传输的信号的发送时间,使其延时0.5UI发送信号,即可使由Ix通道与Qx通道传输的信号同时到达接收端,这样接收端不用采用前述的延时偏差补偿即可对信号正确采样。当然该调整的幅度只要达到接收端能容忍且正确采样信号即可。
对第一外部时钟或发送端发送信号的时间进行延时偏差微调的步骤也不局限于在获得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时进行,也可以在发送端、接收端处于正常模式下时根据需要进行。
通过该延时偏差微调,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方便、灵活地对发送端进行调整以实现信号同步。
上述实施例说明了在多个信号发送装置发送信号到单个信号接收装置的情况下,获得各通道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的方法,下面对多个信号发送装置发送信号到多个信号接收装置的情况进行简要说明。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端包括四个信号发送装置,接收端包括四个信号接收装置A、B、C、D,四个信号发送装置通过各自的通道向第一级信号接收装置A、B发送信号,信号接收装置A、B需要对接收到的各通道传输的信号进行同步,然后再对同步后的信号进行相应的逻辑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通过各通道传输到第二级信号接收装置C、D,信号接收装置C、D需要对接收到的经各通道传输的信号进行同步,然后再对同步后的信号进行相应的逻辑处理。信号接收装置A、B、C、D均根据预先获得的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延时偏差补偿,从而实现信号的同步。
在获得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的过程中,第一级信号接收装置A、B可以采用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方法分别进入训练模式,获得发送端信号发送装置与第一级信号接收装置之间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然后再由第二级信号接收装置C、D启动训练模式,根据第一级信号接收装置A、B向第二级信号接收装置C、D透传同步后的同步训练序列,或根据预先约定的同步训练序列,获得第一级信号接收装置A、B和第二级接收装置A、B之间各通道的延时偏差补偿深度。上述获得各通道的延时偏差补偿深度的过程为分级处理方法。
各信号接收装置也可以同时进行训练模式,通过启动一次训练模式即可解决任意拓扑结构的所有信号接收装置的信号同步问题,获得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以下以同时进行训练模式的方法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接收端包含多个信号接收装置,所以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由其中一个信号接收装置向其它信号接收装置发送握手信号,在接收到所述其它信号接收装置发送的该握手信号的响应信号后,指令所有信号接收装置由各自的工作时钟切换到第二外部时钟,然后再接收发送端由不同通道发送的同步训练序列。
该步骤主要目的是通知其它信号接收装置进入训练模式,在其它接收端都响应,比如发回“ready”信号后,再进行后续处理过程。而且,可以由其中一个信号接收装置向发送端发送同步训练序列。
在本实施例中,信号接收装置A首先向信号接收装置B、C、D发送握手信号,在信号接收装置A接收到B、C、D发回的“ready”响应信号后,各信号接收装置统一切换到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外部时钟,该过程可以是信号接收装置A下发切换指令。
接收端A向发送端的各信号发送装置发送同步训练启动信号,各信号发送装置接收到信号后统一切换到第一外部时钟,然后向信号接收装置A和B发送同步训练序列。该过程的同时,信号接收装置A和B也可以向信号接收装置C、D发送预先约定的同步训练序列,这样在信号接收装置A、B按照前述实施例的方法获得信号发送装置与信号接收装置A、B之间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的同时,接收装置C、D按照前述实施例的方法获得信号接收装置A、B与信号接收装置C、D之间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总之,通过握手信号,使接收端的各信号接收装置同时进入训练模式,进而获得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信号接收装置B、C、D中的一个向其它信号接收装置发送握手信号,同理,也可以信号接收装置A、B、C、D中的任何一个向发送端发送同步训练启动信号,也就是说,本发明中,若接收端有多个信号接收装置,在扮演发送握手信号或者同步训练信号的角色时,各信号接收装置是对等的。
本实施例可以实现多级信号接收装置同时在训练模式下获得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从而提高了获得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的效率,而各信号接收装置在正常模式下利用已获得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即可实现信号的同步,也即实现了多级跨器件场景下信号的同步。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由不同通道传输的信号;
根据预先在训练模式下获得的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对接收到的各通道传输的信号进行延时偏差补偿;
输出延时偏差补偿后的信号,完成所述由不同通道传输的信号的同步。
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另外,上述实施例方法不限于存储在计算机,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执行。还可以是芯片(电路)设计、可编程逻辑设计,比如在芯片设计时就集成了此同步训练功能,而不是由计算机软件控制。
参照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信号接收装置的结构框图。
该信号接收装置可以包括信号接收模块601、延时偏差补偿模块602和信号输出模块603。
其中,信号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由不同通道传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模块602,用于根据预先在训练模式下获得的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对所述由不同通道传输的信号进行延时偏差补偿;信号输出模块603,用于输出延时偏差补偿后的信号,完成所述由不同通道传输的信号的同步。
在本实施例中,信号接收装置的信号接收模块601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经不同通道传输的信号之后,由延时偏差补偿模块602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延时偏差补偿,该延时偏差补偿可以根据预先在训练模式下获得的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对相应通道传输的信号进行延时偏差补偿,然后由信号输出模块603输出延时偏差补偿后的信号,这样就可以实现信号的同步。
该实施例通过训练模式下获得的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对正常模式下各通道发送的信号进行延时偏差补偿的方法来实现信号同步,与现有技术相比,不用在传输中对信号作任何处理,如进行复杂编码、通道复用、插入同步头标识等的操作,大大简化了信号同步的过程。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该信号接收装置还可以包括补偿深度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训练模式下获得所述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以便于延时偏差补偿模块602依据该补偿深度获取模块获得的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对各对应通道传输的信号进行补偿。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该补偿深度获取模块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补偿深度获取模块的结构框图。
该补偿深度获取模块可以包括启动信号发送单元701、计时单元702和深度获取单元703。
其中,启动信号发送单元701,用于发送同步训练启动信号;计时单元702,用于在所述启动信号发送单元701发送同步训练启动信号后,接收由所述不同通道传输的同步训练序列,并对由所述不同通道传输的同步训练序列到达时间进行计时;深度获取单元703,用于根据计时结果确定各通道的延时偏差补偿深度。
该信号接收装置通过启动信号发送单元701向发送端发送同步训练启动信号,该信号可以为低速配置信号,发送端接收到该信号后切换到训练模式下,然后还可以切换到第一外部时钟,并向该信号接收装置发送同步训练序列,计时单元702接收同步训练序列并开始计时,其中可以对经各通道传输的同步训练序列的对应比特位到达接收端的时间进行计时,该计时可以依据该信号接收装置的内部时钟也可以是预先设置的第二外部时钟,深度获取单元703根据计时单元702的计时结果确定各通道的延时偏差补偿深度。
该深度获取单元703可以将接收到的各通道的同步训练序列的信息图案分别与预先约定的对应通道的同步训练图案进行比较,看是否匹配;也可以统一输出各通道的信号,然后将统一输出的同步训练序列的信息图案与预先约定的同步训练图案进行比较,看是否匹配,若匹配再根据计时结果确定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该补偿深度获取模块在训练模式下获得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然后将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应用于正常模式下接收到的信号的延时偏差补偿,简化了信号同步过程。而且,针对于发送端包含多个信号发送装置的情况也可以进行相类似的操作,因为计时单元702只对信号到达信号接收装置的时间进行计时,而不对发送端中信号发送装置的数目和发送的信号进行限制,从而可以实现跨器件的信号同步。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8,深度获取单元703还可以包括预深度确定子单元713、补偿子单元723、输出子单元733和深度确定子单元743。
预深度确定子单元713,用于根据计时结果确定各通道的预延时偏差补偿深度;补偿子单元723,用于根据所述各通道的预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对接收到的各对应通道传输的同步训练序列进行延时偏差补偿;输出子单元733,用于输出延时偏差补偿后的同步训练序列;深度确定子单元743,用于当输出的同步训练序列的信息图案与预先约定的同步训练图案相匹配时,将对应通道的预延时偏差补偿深度作为该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
通过本实施例中深度获取单元实现了同时输出各通道传输的同步训练序列,然后确认输出的同步训练序列的信息图案与预先约定的同步训练图案相匹配,最终获得了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
如果发送端包含至少两个信号发送装置,则发送端在向该信号接收装置发送同步训练序列之前,各信号发送装置还可以将各自的工作时钟切换到第一外部时钟,然后再以所述第一外部时钟为基准由所述不同通道发送所述同步训练序列。在该种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信号接收装置还可以包括反馈模块,用于向发送端反馈所述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接收装置通过反馈模块向发送端反馈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便于发送端根据所述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对所述第一外部时钟或发送端的通道进行延时偏差微调,以增大或减小各发送端之间的延时偏差或者发送端各通道的信号之间的延时偏差。具体的,请参照前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该信号接收装置的补偿深度获取模块除了包括前述实施例中的启动信号发送单元701、计时单元702和深度获取单元703之外,还可以包括握手信号发送单元901、响应信号接收单元902和第一切换单元903。
其中,握手信号发送单元901,用于在所述启动信号发送单元701发送同步训练启动信号之前,向其它信号接收装置发送握手信号;响应信号接收单元902,用于接收所述其它信号接收装置发送的所述握手信号的响应信号;第一切换单元903,用于在所述响应信号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响应信号后,指令各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均将各自的工作时钟切换到第二外部时钟,然后再由所述启动信号发送单元701发送同步训练启动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在有多个信号接收装置的情况下,多个信号接收装置可以采用握手机制来同时启动训练模式,以获取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该握手机制即由其中一个信号接收装置的握手信号发送单元901向其它信号接收装置发送握手信号,当响应信号接收单元902接收到其它信号接收装置发回的响应信号后,由第一切换单元903指令所有信号接收装置统一由各工作时钟切换到第二外部时钟,然后可以由该信号接收装置向发送端发送同步训练启动信号,由各信号接收装置均以该第二外部时钟分别开始对同步训练序列的到达时间进行计时。
本实施例在有多个信号接收装置的情况下实现了跨器件的信号同步,通过补偿深度获取模块的握手信号发送单元901、响应信号接收单元902和第一切换单元903,实现了各信号接收装置通过一次训练模式的启动来获得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从而可以应用于正常模式下实现信号的同步。本实施例提高了获取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正常模式下对信号进行同步的处理效率。
相应的,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信号接收装置的补偿深度获取模块除了包括前述实施例中的启动信号发送单元701、计时单元702和深度获取单元703之外,还可以包括握手信号接收单元1001、响应信号发送单元1002和第二切换单元1003。
握手信号接收单元1001,用于在所述启动信号发送单元发送同步训练启动信号之前,接收其它信号接收装置发送的握手信号;响应信号发送单元1002,用于向所述其它信号接收装置发送所述握手信号的响应信号;第二切换单元1003,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其它信号接收装置发送的将工作时钟切换到第二外部时钟的指令后,将自己的工作时钟切换到所述第二外部时钟,然后再由所述启动信号发送单元701发送同步训练启动信号。
本实施例同样通过握手机制实现了在多个信号接收装置的情况下跨器件的信号同步,通过补偿深度获取模块实现了各信号接收装置通过一次训练模式的启动来获得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从而可以应用于正常模式下实现信号的同步。
参照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信号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
该信号发送装置可以包括接收模块1101和发送模块1102。
其中,接收模块1101,用于接收同步训练启动信号;发送模块1102,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同步训练启动信号后,发送同步训练序列。
该信号发送装置在接收到接收端发送的同步训练启动信号之后,切换到训练模式下,然后由不同通道向接收端发送同步训练序列,以便接收端根据该同步训练序列获得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该信号发送装置还可以包括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发送同步训练序列之前,将信号发送装置的工作时钟切换到第一外部时钟;切换到第一外部时钟后,发送模块1102就以所述第一外部时钟为基准由所述不同通道发送所述同步训练序列。
本实施例可以在信号发送装置有多个时,通过切换模块使信号发送装置可以由工作时钟切换到第一外部时钟,然后可以基于该第一外部时钟发送同步训练序列,便于接收端对同步训练序列到达时间进行计时,以获得准确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在正常模式下,该信号发送装置一般也可以采用该第一外部时钟发送信号。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该信号发送装置还可以包括微调模块,用于接收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并根据所述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对所述第一外部时钟或所述信号发送装置发送信号的时间进行延时偏差微调。
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需求,通过微调模块对信号发送装置的第一外部时钟进行调整,增大或减小各发送端之间的延时偏差或者发送端各通道信号之间的延时偏差。具体调整过程请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信号同步系统的结构框图。
该信号同步系统可以包括多个信号接收装置1201和多个信号发送装置1202。
其中,信号接收装置1201用于接收所述信号发送装置发送的由不同通道传输的信号;根据预先在训练模式下获得的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对各通道传输的信号进行延时偏差补偿;输出延时偏差补偿后的信号,完成所述接收到的由不同通道传输的信号的同步。
通过本实施例所示的对信号进行延时偏差补偿的方法实现了信号的同步,简化了信号同步的过程。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该信号接收装置1201中的其中一个,还用于向其它信号接收装置发送握手信号;接收到所述其它信号接收装置发送的该握手信号的响应信号后,指令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均由各自的工作时钟切换到第二外部时钟。信号发送装置1202,用于在训练模式下接收同步训练启动信号;由该信号发送装置的工作时钟切换到第一外部时钟,然后再以所述第一外部时钟为基准发送同步训练序列,以便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同步训练序列确定所述各通道的信号延时补偿深度。需要说明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号发送装置还用于在正常模式下发送业务信号。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使具有多个信号接收装置和多个信号发送装置的信号同步系统通过握手机制加快了训练模式下获得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的过程,然后通过应用该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实现了跨器件的信号同步。
上述装置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请参照前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信号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由不同通道传输的信号;
根据预先在训练模式下获得的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对接收到的各通道传输的信号进行延时偏差补偿;
输出延时偏差补偿后的信号,完成所述由不同通道传输的信号的同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过程在训练模式下获得所述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
所述接收端向所述发送端发送同步训练启动信号;
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在接收到所述同步训练启动信号后,发送的由所述不同通道传输的同步训练序列,并对由所述不同通道传输的同步训练序列到达时间进行计时;
根据计时结果确定各通道的延时偏差补偿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计时结果确定各通道的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具体包括:
根据计时结果确定各通道的预延时偏差补偿深度;
根据所述各通道的预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对接收到的各对应通道传输的同步训练序列进行延时偏差补偿;
输出延时偏差补偿后的同步训练序列;
如果输出的同步训练序列的信息图案与预先约定的同步训练图案相匹配,则将对应通道的预延时偏差补偿深度作为该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由所述不同通道传输的同步训练序列到达时间进行计时包括:
对由所述不同通道传输的同步训练序列中对应比特位的到达时间进行计时。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发送端包含至少两个信号发送装置,则在所述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由不同通道传输的同步训练序列之前,还包括:
各所述信号发送装置均将各自的工作时钟切换到第一外部时钟,然后再以所述第一外部时钟为基准由所述不同通道发送所述同步训练序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端向所述发送端反馈所述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并由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对所述第一外部时钟或所述发送端发送信号的时间进行延时偏差微调。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接收端包含至少两个信号接收装置,则在所述接收端向所述发送端发送同步训练启动信号之前,还包括:
所述信号接收装置的其中一个向其它信号接收装置发送握手信号,并在接收到所述其它信号接收装置发送的对所述握手信号的响应信号后,指令各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均将各自的工作时钟切换到第二外部时钟。
8.一种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不同通道传输的信号;
延时偏差补偿模块,用于根据预先在训练模式下获得的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对接收到的各通道传输的信号进行延时偏差补偿;
信号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延时偏差补偿后的信号,完成所述由不同通道传输的信号的同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补偿深度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训练模式下获得所述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
所述补偿深度获取模块包括,
启动信号发送单元,用于发送同步训练启动信号;
计时单元,用于接收由所述不同通道传输的同步训练序列,并对由所述不同通道传输的同步训练序列到达时间进行计时;
深度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计时单元的计时结果确定各通道的延时偏差补偿深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获取单元包括:
预深度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计时单元的计时结果确定各通道的预延时偏差补偿深度;
补偿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通道的预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分别对接收到的各通道传输的同步训练序列进行延时偏差补偿;
输出子单元,用于输出延时偏差补偿后的同步训练序列;
深度确定子单元,用于当输出的同步训练序列的信息图案与预先约定的同步训练图案相匹配时,将对应通道的预延时偏差补偿深度作为该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深度获取模块还包括:
握手信号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启动信号发送单元发送同步训练启动信号之前,向其它信号接收装置发送握手信号;
响应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其它信号接收装置发送的所述握手信号的响应信号;
第一切换单元,用于在所述响应信号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响应信号后,指令各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均将各自的工作时钟切换到第二外部时钟,然后再由所述启动信号发送单元发送同步训练启动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深度获取模块还包括:
握手信号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启动信号发送单元发送同步训练启动信号之前,接收其它信号接收装置发送的握手信号;
响应信号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其它信号接收装置发送所述握手信号的响应信号;
第二切换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其它信号接收装置发送的将工作时钟切换到第二外部时钟的指令后,将自己的工作时钟切换到所述第二外部时钟,然后再由所述启动信号发送单元发送同步训练启动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反馈模块,用于向发送端反馈所述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
14.一种信号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同步训练启动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同步训练启动信号后,发送同步训练序列。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发送同步训练序列之前,将所述信号发送装置的工作时钟切换到第一外部时钟;
所述发送模块通过不同通道发送同步训练序列,具体为,
所述发送模块在当所述切换模块将所述信号发送装置的工作时钟切换到第一外部时钟后,以所述第一外部时钟为基准发送所述同步训练序列。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微调模块,用于接收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并根据所述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对所述第一外部时钟或所述信号发送装置发送信号的时间进行延时偏差微调。
17.一种信号同步系统,包括多个信号发送装置和多个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信号发送装置发送的由不同通道传输的信号;根据预先在训练模式下获得的各通道的信号延时偏差补偿深度,对各通道传输的信号进行延时偏差补偿;输出延时偏差补偿后的信号,完成所述由不同通道传输的信号的同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中的其中一个,还用于向其它信号接收装置发送握手信号;接收到所述其它信号接收装置发送的所述握手信号的响应信号后,指令各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均由工作时钟切换到第二外部时钟。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发送装置,用于在训练模式下接收同步训练启动信号;将所述信号发送装置的工作时钟切换到第一外部时钟;然后再以所述第一外部时钟为基准发送同步训练序列,以便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同步训练序列确定所述各通道的信号延时补偿深度。
CN200910135390.2A 2009-04-28 2009-04-28 信号同步的方法和系统、及信号接收装置和信号发送装置 Active CN1018776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5390.2A CN101877633B (zh) 2009-04-28 2009-04-28 信号同步的方法和系统、及信号接收装置和信号发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5390.2A CN101877633B (zh) 2009-04-28 2009-04-28 信号同步的方法和系统、及信号接收装置和信号发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7633A true CN101877633A (zh) 2010-11-03
CN101877633B CN101877633B (zh) 2014-06-04

Family

ID=43020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5390.2A Active CN101877633B (zh) 2009-04-28 2009-04-28 信号同步的方法和系统、及信号接收装置和信号发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77633B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88840A1 (zh) * 2010-12-28 2012-07-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钟同步方法与装置
CN103078723A (zh) * 2012-12-31 2013-05-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非整数倍并串映射的多路复用器数据延时的校准方法及装置
CN105510853A (zh) * 2015-11-24 2016-04-20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磁性传感器的时延测量方法及系统
WO2017005139A1 (zh) * 2015-07-03 2017-01-12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光传输系统中收发端之间的同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144343A (zh) * 2017-07-10 2017-09-08 薛天 低频振动位移传感器组网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7395270A (zh) * 2016-05-16 2017-1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7548567A (zh) * 2015-05-21 2018-01-05 安德鲁无线系统有限公司 在电信系统中同步多输入/多输出信号
WO2018119705A1 (zh) * 2016-12-27 2018-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通道间的传输时延差检测方法、olt及系统
CN109218242A (zh) * 2017-06-30 2019-0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符号同步方法、信号调整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10354A (zh) * 2020-06-17 2020-09-25 湖南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dr3的cmd延时补偿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726793A (zh) * 2020-06-17 2020-09-29 翱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定时偏差补偿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225597A (zh) * 2021-04-30 2021-08-06 北京凯视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传输中的多路音视频的同步播放的方法
CN115052119A (zh) * 2022-08-16 2022-09-13 深圳市品为科技有限公司 Vga视频延长器
CN115687197A (zh) * 2023-01-03 2023-02-03 成都登临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接收模块、数据接收方法、电路、芯片及相关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08473A (en) * 1992-03-03 1995-04-18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of communication signals over two parallel channels
CN1787427A (zh) * 2004-12-10 2006-06-1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利用随路时钟信号调整接收数据延迟不一致的方法
CN101242238B (zh) * 2008-03-24 201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最小克服歪斜能力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88840A1 (zh) * 2010-12-28 2012-07-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钟同步方法与装置
CN103078723A (zh) * 2012-12-31 2013-05-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非整数倍并串映射的多路复用器数据延时的校准方法及装置
CN103078723B (zh) * 2012-12-31 2015-08-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非整数倍并串映射的多路复用器数据延时的校准方法及装置
CN107548567A (zh) * 2015-05-21 2018-01-05 安德鲁无线系统有限公司 在电信系统中同步多输入/多输出信号
US11825433B2 (en) 2015-05-21 2023-11-21 Andrew Wireless Systems Gmbh Synchronizing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signals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US11071079B2 (en) 2015-05-21 2021-07-20 Andrew Wireless Systems Gmbh Synchronizing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signals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WO2017005139A1 (zh) * 2015-07-03 2017-01-12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光传输系统中收发端之间的同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5510853B (zh) * 2015-11-24 2018-12-11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磁性传感器的时延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05510853A (zh) * 2015-11-24 2016-04-20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磁性传感器的时延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07395270A (zh) * 2016-05-16 2017-1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WO2018119705A1 (zh) * 2016-12-27 2018-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通道间的传输时延差检测方法、olt及系统
CN109218242A (zh) * 2017-06-30 2019-0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符号同步方法、信号调整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18242B (zh) * 2017-06-30 2022-10-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符号同步方法、信号调整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144343A (zh) * 2017-07-10 2017-09-08 薛天 低频振动位移传感器组网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1710354B (zh) * 2020-06-17 2022-08-19 湖南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dr3的cmd延时补偿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726793A (zh) * 2020-06-17 2020-09-29 翱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定时偏差补偿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710354A (zh) * 2020-06-17 2020-09-25 湖南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dr3的cmd延时补偿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225597A (zh) * 2021-04-30 2021-08-06 北京凯视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传输中的多路音视频的同步播放的方法
CN113225597B (zh) * 2021-04-30 2022-05-17 北京凯视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传输中的多路音视频的同步播放的方法
CN115052119A (zh) * 2022-08-16 2022-09-13 深圳市品为科技有限公司 Vga视频延长器
CN115687197A (zh) * 2023-01-03 2023-02-03 成都登临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接收模块、数据接收方法、电路、芯片及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7633B (zh) 2014-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7633B (zh) 信号同步的方法和系统、及信号接收装置和信号发送装置
US9602271B2 (en) Sub-nanosecond distributed clock synchronization using alignment marker in ethernet IEEE 1588 protocol
EP1397895B1 (en) Parallel data communication with multiple synchronisation codes
CN101496367B (zh) 串行互联多通道的对齐和纠偏的方法及发送器
KR102091302B1 (ko) 스큐가 있는 다중 레인 통신 링크에서의 타임스탬프 보정
US11509410B2 (en) Method for a slave device for calibrating its output timing, method for a master device for enabling a slave device to calibrate its output timing, master device and slave device
KR101470989B1 (ko) 다중 직렬 수신기용 자동 데이터 정렬기를 위한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JP2002505533A (ja) 一定位相クロスバ交換機
US8817929B2 (en) Transmission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90063889A1 (en) Aligning data on parallel transmission lines
CN105578585B (zh) 一种确定链路延时的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
CN101237318A (zh) 一种多通道数据传输的同步装置
CN102916758A (zh) 以太网时间同步装置和网络设备
US8995596B1 (en) Techniques for calibrating a clock signal
US6215817B1 (en) Serial interface device
US10015025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performing de-skew operation
JPH11112483A (ja) データ転送システム
US7694176B2 (en) Fault-tolerant comput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CN101159535B (zh) 时钟信号调节装置和方法
US6502197B1 (en) Method and architecture for synchronizing a transport and path overhead generator and/or extractor to an path overhead transport and path processor
US20110316596A1 (en) Phase locking for multiple serial interfaces
US8405533B2 (en) Providing a feedback loop in a low latency serial interconnect architecture
US7908528B1 (en) Phase-detector-l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nimizing skew between bonded channel groups
CN102594357B (zh) 信号电路
JPH04354219A (ja) データ伝送方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ENZHEN LIANCHU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70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703

Address after: 518129 Nanshan District Nanshan digital cultural industry base, east block, Guangdong, Shenzhen 407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LI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enter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01

Address after: 363000 Fujian province Zhangzhou City Xiangcheng Jinfe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9 A plant)

Patentee after: Zhangzhou Seete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Nanshan District Nanshan digital cultural industry base, east block, Guangdong, Shenzhen 407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LI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ent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63000 Fujian province Zhangzhou City Xiangcheng Jinfe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9 A plant)

Patentee after: Zhangzhou Ruite photoelectric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363000 Fujian province Zhangzhou City Xiangcheng Jinfe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9 A plant)

Patentee before: Zhangzhou Seete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