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72179A - 洗手间器具远程监控方法 - Google Patents

洗手间器具远程监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72179A
CN101872179A CN200910038955A CN200910038955A CN101872179A CN 101872179 A CN101872179 A CN 101872179A CN 200910038955 A CN200910038955 A CN 200910038955A CN 200910038955 A CN200910038955 A CN 200910038955A CN 101872179 A CN101872179 A CN 1018721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tensil
data
monitoring method
life
remote monit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389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树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100389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72179A/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00566 priority patent/WO201012149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872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21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05B23/0205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 G05B23/0259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ponse to fault detection
    • G05B23/0264Control of logging system, e.g. decision on which data to store; time-stamping measurement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23/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G05B23/00
    • G05B2223/06Remote monitoring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洗手间器具远程监控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采集器具运行数据,利用数据节点将远程器具的运行参数传送到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对数据集中处理,例如预测远程器具将要发生的故障类型和发生的时间,输出处理结果,从而实现故障前干预,使维护工作负荷得到均衡,节省人手,降低维护成本,有利于感应卫生器具推广应用,提高公共环境卫生水平。

Description

洗手间器具远程监控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手间器具,尤指感应水龙头、感应小便冲水器、感应大便冲水器、感应水箱、感应给皂器、感应喷香机、感应干手机、感应排气扇等安装在洗手间的器具,是涉及上述洗手间器具远程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用于洗手间的洗手间器具,感应水龙头、感应小便冲水器、感应大便冲水器、感应水箱、感应给皂器、感应喷香机、感应干手机、感应排气扇等,虽然具备卫生、使用方便特点,但是由于结构复杂,一般都由供应商(或专业的维护服务公司)维护。
目前一个典型的维护过程如下,产品出现故障——用户报障——供应商前往维护。图1是现有维护作业流程图。图中粗实线箭头表示故障的发展过程,当箭头触及维护人员方框时,表示故障已经出现,维护人员接到报障信息。如图,有3条标记为维护的带箭头的线分别触及报障的器具1、器具n、器具n+x,表示派出3名维护人员分别处理器具1、器具n、器具n+x的故障。上述传统的维护方法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由于产品安装的数量越庞大,在同一时刻出现故障的产品数量就越多。而且目前产品故障的发生是不能预测的,因此传统的维护业务相当于“消防员救火”,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再者,为了在合理的时间内(如市内24小上门,郊区48小时)上门,供应商要维持一支规模庞大的维护人员队伍,其成本将直接转嫁到用户身上,因此限制了产品的推广应用。(2)传统的维护作业流程还有一个弊端,就是故障后维护。意味着用户在供应商排除产品故障前,产品不能正常使用,这将对用户洗手间造成严重的卫生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洗手间器具故障前干预,使维护工作得到均衡,以降低维护成本,而且可以避免因不能及时排除器具故障对用户洗手间造成卫生困扰的不足的洗手间器具远程监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器具至少采集包括器具动作次数和/或电池负载电压的运行数据;
步骤2:器具将运行数据传送到数据库系统;
步骤3:数据库系统存储器具运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输出处理结果。
进一步地,还设有数据节点,所述的器具将运行数据传送到数据节点;所述的数据节点存储数据,并将数据传送到数据库系统;
所述的数据节点与器具之间通过RF无线数传单元传送器具运行数据,且依据RF无线数传单元的传输距离确定数据节点与器具之间和器具与器具之间的邻近关系,将具有邻近关系的器具组成器具队列。
所述的数据节点为手持设备或设置在器具队列中的至少一个器具上的固定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器具设置若干个报警标志值,器具将采集到的运行数据与报警标志值比较,依据比较结果将采集到的运行数据标记为常态数据或报警数据;
若器具采集到的运行数据为报警数据,立即传送到数据库系统或数据节点;若采集到的运行数据为常态数据,则存储在器具的存储单元中或更新存储单元中的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的器具设置若干个增量标志值,将当前采集到的常态数据与前一次传送的常态数据比较,若达到增量标志值,则传送当前采集到的常态数据到数据库系统或数据节点。
所述的数据节点收到器具的报警数据后立即将所述的报警数据传送到数据库系统。
所述的数据节点通过互联网或手机短信的方式将器具运行数据传送到数据库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的数据节点判断接收到的器具运行数据的数据总容量是否与一条手机短信的数据容量相匹配,如果相匹配,数据节点将器具运行数据传送到数据库系统;如果不匹配则等待新的器具运行数据存入,直到数据总容量与一条手机短信的数据量匹配,再将器具运行数据传送到数据库系统。
进一步地,数据库系统处理数据的过程包括预测与所述运行数据关联的目标部件的寿命。
进一步地,数据库系统处理数据的过程还包括将器具按目标部件寿命的长短排序生成器具维护先后次序队列。
进一步地,数据库系统处理数据的过程还包括按器具目标部件寿命的长短设定若干个寿命区间;将器具划归相应的寿命区间。
进一步地,数据库系统处理数据的过程还包括设置突发故障器具,所述的突发故障器具划归寿命较短的寿命区间。
进一步地,数据库系统处理数据的过程还包括获取至少一个成员处于寿命较短的寿命区间中的器具队列的GPS坐标,以该GPS坐标为原点设定优先处理区域,找出处于所述优先处理区域内的器具。
进一步地,数据库系统处理数据的过程还包括设定对应于寿命区间的基础优先权,赋予处于不同寿命区间的器具相应的基础优先权权值;
设定对应于优先处理区域的附加优先权,赋予处于优先处理区域内和优先处理区域外的器具相应的附加优先权权值,将器具基础优先权权值和附加优先权权值合成为总权值;设定启动维护业务权值,依据总权值与启动维护业务权值的对应关系,生成维护作业单。
进一步地,在生成维护作业单的过程中,还包括
设定单个器具维护标准操作周期;
依据标准操作周期设定一名维护人员每天维护器具的额定数量;
将生成的维护作业单按额定数量进行分割。
进一步地,数据库系统处理数据的过程还包括将器具的安装地址输入数据库系统,建立器具、安装地址和运行数据的配对关系。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采集器具运行数据,利用数据节点将远程器具的运行参数传送到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对数据集中处理,例如预测远程器具将要发生的故障类型和发生的时间,输出处理结果,从而实现故障前干预,使维护工作负荷得到均衡,节省人手,降低维护成本,有利于感应卫生器具推广应用,提高公共环境卫生水平。
附图说明及表格说明
图1是现有维护作业流程图。
图2是洗手间器具远程监控方法流程图。
图3是器具传送数据流程图。
图4是数据节点传送数据流程图。
图5是数据库系统数据处理流程图。
图6是预测洗手间器具动作部件寿命流程图。
图7是预测洗手间器具电池寿命流程图。
图8是附加优先权的权值分布示意图1。
图9是附加优先权的权值分布示意图2。
图10是应用本监控方法开展维护业务的维护作业流程图。
表1是器具数据处理结果输出表。
表2是动作部件动作次数记录表。
表3电池负载电压记录表
表4是器具目标部件寿命数据表。
表5是器具权值数据表。
表6是器具寿命数据一次更新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洗手间器具远程监控方法,参阅图2,该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器具采集运行数据。器具采集动作次数和电池负载电压的运行数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洗手间器具动作部件故障是常见的故障之一。这类故障大多数都是由于洗手间器具动作部件老化或者机构磨损造成的,因此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例如,常见的洗手间器具的动作部件为电磁阀或者电机组件,这类动作部件通常都有一个由生产商提供的描述其使用寿命的参数,例如额定动作300,000次或500,000次,其意义是指该部件可以稳定地使用300,000次或500,000次,当超过该次数后,动作部件的可靠性将快速降低。
洗手间器具电池欠电也是常见故障之一。应用电池供电的洗手间器具由于不存在触电的安全隐患,安装配套少,使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是电池供电,免不了需要更换电池。事实上,即使是安装在同一个洗手间的洗手间器具,也存在使用频度差异。例如,靠近门口的感应水龙头或感应冲水器的使用频度就大于靠里的。因此,每个洗手间器具的电池使用寿命可能差异很大,这就给更换电池带来困扰。例如,如果保证所有洗手间器具运行的可靠性,以使用频度最大的产品的电池寿命为依据,当使用频度最大的洗手间器具的电池发出电量报警,就统一更换所有洗手间器具的电池,这必然导致明显的浪费。如果等到产品发出欠电警告后才更换电池,这样电池电能虽然利用充分,但也引致另一个问题。因为洗手间器具的生产商通常为了保证洗手间器具发生欠电时能可靠关闭水源,通常在发出欠电警告后就锁定产品,洗手间器具不能使用,直至换上新电池为止。所以用户要密切留意洗手间器具运行状况。
本步骤采集器具动作次数和电池负载电压的运行数据,为评估器具动作部件和电池提供依据。
步骤202:器具将运行数据传送到数据节点。所述的数据节点与器具之间通过RF无线数传单元传送器具运行数据,且依据RF无线数传单元的传输距离确定数据节点与器具之间和器具与器具之间的邻近关系,将具有邻近关系的器具组成器具队列。
例如,某个洗手间,设有4套感应水龙头、2套感应小便冲水器、6套感应大便冲水器和2台感应干手机。若本实施例所述的RF无线数传单元的传输距离完全满足所述洗手间器具的数传需要,那么就判定该洗手间内的器具具有邻近关系,将所述的器具组成器具队列。所述的数据节点由于需要远程传送数据,因此功耗较大,优选地作为一个固定装置设置在其中1台感应干手机上。
参阅图3,以采集感应水龙头的动作次数和电池负载电压为例说明器具采集和传送数据的过程。
首先,采集运行参数。感应水龙头典型的动作部件是电磁阀,例如是采集电磁阀电源输入端的脉冲信号,对脉冲信号进行计数,实现对感应水龙头动作计数。
然后存储采集到的运行数据;设置若干个报警标志值,对当前采集到的运行数据进行处理。例如器具额定动作次数为300,000次,可以设定一个对应于器具动作次数的动作报警标志值,如280,000次,表示当器具累计动作次数达到280,000次后,就将器具动作次数作为一个报警数据处理;对于本实施例,若采集到的器具动作次数为250,000次,与动作报警标志值比较,得出动作次数未达到280,000次,当前采集到的动作次数作为常态数据,存储到器具存储单元中或更新器具存储单元中的数据。若电池的额定电压为6V,其电量90%都在6V至5.6V之间释放,可以设定一个对应于电池电量的电压报警标志值,如5.6V,表示当电池的电压下降到5.6V后,就将该电压数据作为一个报警数据处理。若采集到的电池的电压为5.8V,与电压报警标志值比较,电压高于5.6V,即电池剩余容量在10%以上,当前采集到的电池的电压作为常态数据,存储到器具存储单元中或更新器具存储单元中的数据。若采集到的器具动作次数为281,000次,与动作报警标志值比较,得出动作次数超过280,000次,当前采集到的动作次数作为报警数据,存储到器具存储单元中或更新器具存储单元中的数据,然后传送到数据节点。若采集到的电池的电压为5.59V,与电量报警标志值比较,电压低于5.6V,即电池剩余容量在10%以下,当前采集到的电池的电压作为报警数据,存储到器具存储单元中或更新器具存储单元中的数据,然后传送到数据节点。
进一步地,对存储在器具存储单元中的常态数据进行处理。例如设置一个对应于器具动作次数的增量标志值,如1,000次,表示动作增量次数达1,000次,将当前采集到的动作次数传送到数据节点。设置增量标志值的意义在于获取更多器具的运行数据,通过增量数据统计获得器具使用频度信息,进而更合理地评估器具可能发生的故障类型和发生时间,具体过程将在步骤204的中说明。
另外,所述的数据节点也可以是手持设备,该设备设有RF无线数传单元,接收器具传送来的运行数据。对于采用手持设备作为数据节点的情形,其与器具队列的关系为一对多的关系。例如,上述洗手间,有12套器具,即使没有在任何一台器具上设置固定的数据节点装置,所述的器具依然是邻近的,即器具队列并没有改变。如果这样的洗手间有若干个,维护人员可以分别到达所述的洗手间,利用手持设备读入各个洗手间器具的运行参数。
步骤203:数据节点将数据传送到数据库系统。所述的数据节点设置在其中1台感应干手机上,将接收到的器具运行数据通过远程数传装置传送到数据库系统。所述的远程数传装置可以是手机短信收发装置。存储在数据节点存储器中的器具运行参数以手机短信的方式传送到数据库系统。
参阅图4。数据节点运行过程如下,首先数据节点接收器具传送来的运行数据,并存储在存储器中;数据节点对接收到的器具运行数据进行判断,如果是报警数据,将报警数据传连同已经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常态数据一起传送到数据库系统;如果是常态数据,所述的数据节点判断接收到的器具运行数据的数据总容量是否与一条手机短信的数据容量相匹配,如果相匹配,数据节点将器具运行数据传送到数据库系统;如果不匹配则等待新的器具运行数据存入,直到数据总容量与一条手机短信的数据量匹配,再将器具运行数据传送到数据库系统。本实施例中的匹配是指已经接收到的器具的运行数据的数据容量和与发送手机短信相关的辅助数据的数据容量总和不大于一条手机短信的数据容量。通过对数据容量的匹配,充分利用手机短信的数据容量,提高手机短信的利用效率,而且也保证了器具运行参数能及时传送到数据库系统。
另外,若所述的数据节点为手持设备,除了可以采用手机短信的方式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将数据传送到数据库系统。例如,将数据节点接入一台手持的移动上网装置,以传送远程文件或电子邮件的形式将器具运行数据传送至数据库系统。
上述的步骤202和步骤203还涉及数据的识别问题,例如是数据库系统如何判别接收到数据是来自哪个数据节点或器具。有多种公知的解决方法,例如是对器具和数据节点进行编码,即器具和数据节点都有识别码,在器具或数据节点传送数据时,将识别码合成到需要传送的数据中,这样数据接收端就可以通过识别码判别出所述数据是属于哪个器具或数据节点。显然本发明所涉及的数据识别问题属于公知技术领域,直接应用现有技术即可以解决,本实施不做详述。
步骤204:数据库系统处理数据并输出处理结果。
为了方便数据库系统数据处理结果的应用,数据库系统还记录器具的安装地址,建立器具、安装地址和数据处理结果的配对关系。安装地址是已知的,器具的类型也是已知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如表1(节选)所示。
表1器具数据处理结果输出表
  序号   器具   安装地址   数据处理结果
  1   感应水龙头   xx省xx市xx区xx路xx号xx餐厅男洗手间左起第1个   数据处理结果1
  2   感应水龙头   xx省xx市xx路xx号xx商场2层女洗手间左起第2个   数据处理结果2
参阅图5,数据库系统处理数据和输出处理结果的典型流程如下。
步骤501,数据库系统依据器具动作次数预测器具目标部件寿命。如上所述,采集的器具动作次数和电池负载电压值,与这两个数据关联的目标部件为动作部件和电池,因此可以通过对动所述数据进行处理,例如是预测出动作部件寿命和电池寿命,即可以预测出器具动作部件和电池可能出现故障的时间。
数据库系统依据器具动作次数预测器具动作部件寿命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参阅图6,
首先设定动作部件额定动作次数;该参数由生产商提供,描述动作部件使用寿命,例如动作300,000次,则将300,000次设置为动作部件额定动作次数。
然后设置单位时间段,例如是30日,建立动作次数与单位时间段的对应关系。通过统计若干单位时间段内的动作次数,获得器具使用频度信息,进而更合理地评估器具动作部件可能发生故障的时间。
然后进行动作部件动作计数。以电磁阀为例,对驱动电磁阀的脉冲信号进行计数,即可实现感应水龙头动作部件的动作计数。
参阅表2,假设上述的某个感应水龙头,使用时间共计3个单位时间段。在第一个单位时间段,动作部件的累计次数为5000次,增量次数为5,000次;在第二个单位时间段,动作部件的累计次数为20,000次,增量次数为15,000次;在第三个单位时间段,动作部件的累计次数为60,000次,增量次数为40,000次。
表2动作部件动作次数记录表
  项目   单位时间段1   单位时间段2   单位时间段3
  累计动作次数   5,000   20,000   60,000
  当期增量动作次数   5,000   15,000   40,000
  权值   1   3   8
表2所示,该感应水龙头,使用时间共计3个单位时间段。即90天,动作部件累计动作次数达到60,000次,单位时间段平均动作次数为20,000次。动作部件的寿命为剩余的动作次数除以单位时间段平均动作次数,即(300,000次-60,000次)/20,000次=12个单位时间段,计360天,即所述的动作部件还可以使用360天。
如果就不同的单位时间段设置相应的权值,例如使用频度较高的时间段设置较高的权值。应用加权计算,其预测的动作部件寿命将更为接近于实际情况。计算加权平均数:(5,000x1+15,000x3+40,000x8)/(1+3+8)=30,833次/单位时间段。动作部件寿命为剩动作次数除以加权单位时间段平均动作次数,对于本实施例,(300,000次-60,000次)/30,833次=7.78个单位时间段,计233.5天,即所述的动作部件还可以使用233.5天。
进一步地,还可以利用动作次数预测电池的寿命。参阅图7,预测电池的寿命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设定电池参数和器具动作部件功率参数;其中,电池参数例如是电池放电容量可以从电池生产商处获得,例如一个典型的电池参数表述为:标称电压DC6.0V,标称容量2,000mah(毫安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通常会设定一个修正百分比参数计算电池放电容量,例如80%,即表示电池放电容量按标称容量的80%计算。电池放电容量:2,000mahx80%=1,600mah。至于器具动作部件功率参数可以从器具动作部件生产商处获得。以感应水龙头为例,动作部件为电磁阀,一个典型的电磁阀参数表述为:额定电压DC6.0V,线圈电阻16欧姆,开启脉冲宽度35ms(毫秒),关闭脉冲宽度35ms(毫秒)。其中35ms(毫秒)=0.035s(秒)=0.00000972h(小时),电流值为6/16=0.375a(安培)=375ma(毫安)。
感应水龙头开关一次的功耗:375max0.00000972hx2=0.0073mah(毫安时)。
然后设置单位时间段;本实施例以30日为单位时间段。
然后进行动作部件动作计数;
然后计算器具动作部件耗电量;首先计算动作部件的功耗。依据表1的数据,动作部件累计动作60,000次,其功耗:60,000x0.0073mah=438mah。计算电池寿命。将电池放电容量减去器具动作部件耗电量即为该电池剩余放电容量,即1,600mah-438mah=1,162mah。沿用表1数据。感应水龙头,使用时间共计3个单位时间段。单位时间段平均功耗:438mah/3=146mah,电池剩余放电容量的使用时间为:1,162mah/146mah=7.96单位时间段,电池还可以用7.96x30=238.8天。
如果就不同使用频度的单位时间段设置相应的权重值,例如使用频度高的单位时间段设置较高的权。应用加权计算,其预测的剩余使用寿命将更为接近于实际情况。沿用表2数据。计算加权平均数:(5,000x1+15,000x3+40,000x8)/(1+3+8)=30,833次/单位时间段。加权单位时间段平均功耗:30,833x0.0073mah=225.08mah
电池剩余放电容量的使用时间为:1,162mah/225.08mah=5.16单位时间段,电池还可以用5.16x30=154.8天。
另外,与器具功耗有关的参数还有器具静态功率参数,器具静态功率参数具体指器具例如是感应水龙头在待机状态的功耗,也是可以从生产商处获得。一个典型的器具静态功率参数表述为:静态电流≤25ua(微安)=0.025ma(毫安)。依据表1数据,单位时间段内器具静态功耗:0.025ma(毫安)x24h/d(小时/天)x30d(天)=18mah(毫安时)。因此修正后的电池剩余放电容量为1,600mah-438mah-3x18mah=1,108mah。以加权单位时间段平均功耗计算修正后电池剩余放电容量的使用时间。1,108/(225.08+18)=4.56单位时间段,电池还可以用4.56x30=136.8天。
至此,数据库系统通过动作部件的动作次数实现对器具动作部件和电池的寿命预测。另外本实施例还采集电池的负载电压数据,采集电池负载电压主要是对电池寿命预测的补充,上述电池寿命计算方式可以用于放电曲线比较平缓的电池,例如是锂电池,但还是存在误差。因此可以通过电池生产商提供的电池参数评估电池的寿命,例如电池的额定电压为6V,其电量90%都在6V至5.6V之间释放。因此当采集电池负载电压为5.6V时,即使预测的电池寿命还可以用1周,都要发出报警信息,要求更换电池。本实施例是以电池额定容量的80%计算,额外增加10%的安全裕度,目的是要抵消所述的误差,即假定寿命预测准确,简化本发明的解释。因此,本实施例仅示意性地列举电池负载电压数据表,而表中的数据并不用于本实施例后续的数据处理。
表3电池负载电压记录表
  项目   单位时间段1   单位时间段2   单位时间段3
  负载电压   5.95   5.90   5.8
另外,如果数据节点为手持设备,数据库系统执行预测寿命计算时,还涉及读入器具运行数据的时间间隔问题。该时间间隔与器具的使用频度、上门读入器具运行数据的人手多寡等因素有关。例如,在感应水龙头使用的前几个单位时间段,可以每周读入一次,在获取该感应水龙头的使用频度信息后,就可以延长间隔时间为1.5至2周。又例如,当电池的负载电压为5.7V时,可以将间隔时间调整为0.5至1周。因此采用手持设备通常存在数据滞后的现象,但对于以年计算使用寿命的器具,即使预测寿命数据滞后一个星期左右依然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步骤502,生成器具目标部件寿命数据表。
理论上器具动作部件和电池的寿命都可以预测计算,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还有一些突发因素导致器具动作部件或电池故障,这些故障一般不可预测。通常,对于供应商来说,对于故障器具都有维护响应时间的承诺,如市内24小上门,郊区48小时上门。因此如果出现不同的响应时间的故障,就自然形成处理突发故障器具先后次序,相当于故障器具也有预测寿命,只是预测寿命按承诺的维护响应时间的生成,如1天或2天。本实施例假设响应时间为1天和响应时间为2天的器具故障各发生一例。
一个简化的例子,如表4所示,假设该表的生成日期是2009年4月1日凌晨。其中La表示动作部件寿命、Lv表示电池寿命,Lt表示故障响应时间,单位都为天。为了方便数据处理,将非突发故障器具的Lt设为0天,将突发故障器具的La、Lv设为0天。表中,xxxx表示不同的器具都安装在xx市,但具体地址不同,且表中器具不属于同一器具队列。
本实施例还假设电池和器具动作部件的新旧状态不一样,例如是,器具已经更换新的电池,但动作部件并没有未达额定动作次数,因此未有更换,所以动作部件的寿命和电池的寿命看作彼此独立的。
表4是器具目标部件寿命数据表
  序号   器具编号   安装地址   La   Lv   Lt
  1   1-2   xxxx   2   5   0
  2   2-1   xxxx   1   4   0
  3   3-4   xxxx   4   6   0
  4   4-2   xxxx   3   2   0
  5   5-1   xxxx   1   4   0
  6   6-2   xxxx   5   2   0
  序号   器具编号   安装地址   La   Lv   Lt
  7   7-5   xxxx   5   6   0
  8   8-1   xxxx   3   1   0
  9   9-3   xxxx   3   4   0
  10   10-3   xxxx   5   3   0
  11   11-1   xxxx   0   0   1
  12   12-2   xxxx   0   0   2
其中,序号1至10的器具是数据库系统预测出的,序号11的器具是突发故障器具,其维护响应时间为1天,序号12的器具也是突发故障器具,其维护响应时间为2天。可以对表4进行常见的排序处理,例如是按寿命天数的多少升序排列,那么在队列的前端就是1天寿命的器具,需要优先处理。
步骤503,判断器具是否在1天寿命区间,如果是,执行步骤504;如果不是,执行步骤505。如表4所示。动作部件和电池的寿命为最短为1天,最长为6天,按目标部件寿命的长短设定若干寿命区间,例如设定2个寿命区间,分别是1天寿命区间和1天以上寿命区间。
步骤504,将器具划归1天寿命区间,如表4所示,编号为2-1、5-1、8-1、11-1的器具划归1天寿命区间。
步骤505,生成优先处理区域。以1天寿命区间中的器具的GPS坐标为中心的一定范围的区域,该区域内的其他器具与生成优先处理区域的器具地理上邻近。一般地,在表4中的器具安装时,就可以利用手持的GPS导航仪获得该器具队列的GPS坐标(一般为器具队列所在的洗手间的GPS坐标),该队列内的所有器具都以该GPS坐标为准。
步骤506,判断未划归1天寿命区间的器具是否在优先处理区域内,如果是,执行步骤507;如果不是,执行步骤512。
请参阅图8,表4器具的地理位置如图所示。图中不规则图形60表示xx市的地域范围。内含数字编号的圆圈表示器具所在地点。圆圈中的数字编号例如2-1表示表4中序号为2寿命为1天的器具,其中该器具的动作部件寿命La为1天,电池寿命Lv为4天,以小的值作为器具的寿命。其他类推。虚线圆表示优先处理区域的范围。用优先处理区域原点器具的编号例如2-1表示该器具的优先处理区域编号。
以1天寿命区间中的器具的GPS坐标为原点设定优先处理区域,找出处于所述优先处理区域内的器具。以编号2-1的器具为例,设定一个参考半径d0,例如是6千米。那么编号为2-1的优先处理区域的范围是以表4中编号为2-1的器具GPS坐标为中心,半径6千米的范围。通过GPS坐标计算出器具之间的距离,从而确定哪些器具在所述的范围内。如图,在该区域里,还包含编号为7-5、6-2的器具,共3个器具。所述的参考半径d0主要参考器具的安装密度、交通状况和维护人员的工作负荷。在实际的维护业务中,可以灵活设置优先处理区域的大小。例如,省会城市的中心城区,器具的安装密度很大,参考半径d0可以设置较小的值如5千米。如果交通状况不佳,例如是经常堵车,参考半径d0可以设置更小的值如4千米;又例如,在城郊地区,器具的安装密度较低,交通状况较好,参考半径d0可以增加至d1,如7千米。
而事实上参考半径d0的大小还可以进一步依据维护业务的特点进行修正。如图8所示,以参考半径为d0编号5-1的器具的优先处理区域用实线圆表示,该优先处理区域编号用5-1表示,在该区域里,包含编号5-1、11-1、3-4和12-2共4个器具,而编号4-2的器具在5-1的旁边。以参考半径为d0编号11-1的器具的优先处理区域11-1包含编号11-1、5-1、3-4和4-2共4个器具,而编号12-2的器具在11-1的旁边。因此如果增大5-1或11-1的半径值就可以将5个器具都包含进去。本例增加5-1的半径值至d2,优先处理区域用5-1表示,如图,优先处理区域5-1包含编号11-1、5-1、3-4、12-2和4-2共5个器具。
如图8所示,编号7-5、6-2和2-1的器具在优先处理区域2-1中;编号10-3和8-1的器具在优先处理区域8-1中。
器具9-3和1-2不与1天寿命区间中任何一个器具邻近。
步骤507,赋予器具基础优先权和附加优先权。
赋予器具对应于寿命区间的基础优先权,例如1天寿命区间中的器具的基础优先权的权值为1;一天以上寿命区间中的器具的基础优先权的权值按寿命计算,例如,2天寿命的器具基础优先权的权值为2,3天寿命的器具基础优先权的权值为3,其他类推。
设定对应于优先处理区域的附加优先权,优先处理区域内的器具赋予较低的权值,优先处理区域外的器具赋予较高的权值;例如,在优先处理区域内的器具的附加优先权的权值为0.5,在优先处理区域外的器具的附加优先权的权值为2;参阅图8,不属于任何一个优先处理区域内的器具9-3和1-2,其附加优先权的权值为2,而其他器具都分别处于不同的优先处理区域内,因此附加优先权权值为0.5。
将器具基础优先权和附加优先权合成为总权值。例如将基础优先权的权值与附加优先权的权值相加,和值作为总权值。编号为9-3的器具的总权值为3+2=5;编号为2-1的器具的总权值为1+0.5=1.5;其他类推。
由表4和图8综合得出表5器具权值数据表。
表5是器具权值数据表
  序号   器具编号   安装地址   La   Lv   Lt   基础优先权   附加优先权   总权值   所属区域
  1   1-2   xxxx   2   5   0   2   2   4   Null
  2   2-1   xxxx   1   4   0   1   0.5   1.5   2-1
  3   3-4   xxxx   4   6   0   4   0.5   4.5   5-1
  4   4-2   xxxx   3   2   0   2   0.5   2.5   5-1
  5   5-1   xxxx   1   4   0   1   0.5   1.5   5-1
  序号   器具编号   安装地址   La   Lv   Lt   基础优先权   附加优先权   总权值   所属区域
  6   6-2   xxxx   5   2   0   2   0.5   2.5   2-1
  7   7-5   xxxx   5   6   0   5   0.5   5.5   2-1
  8   8-1   xxxx   3   1   0   1   0.5   1.5   8-1
  9   9-3   xxxx   3   4   0   3   2   5   Null
  10   10-3   xxxx   5   3   0   3   0.5   3.5   5-1
  11   11-1   xxxx   0   0   1   1   0.5   1.5   8-1
  12   12-2   xxxx   0   0   2   2   0.5   2.5   5-1
步骤508,判断器具总权值否小于启动权值。设定启动维护业务权值,判断器具总权值是否小于启动权值,如果是,执行步骤509,如果不是,执行步骤512。
例如设定器具启动维护权值条件为总权值小于等于3.5,即基础优先权小于等于3,附加优先权为0.5,其意义是,处理某个优先处理区域内,寿命不多于3天的所有器具。参阅表5,满足条件的器具为2-1、4-2、5-1、6-2、8-1、10-3、11-1、12-2。
步骤509,判断器具数量是否大于单位日处理量。如果是,执行步骤510;如果不是,执行步骤511。
例如,假设维护一个器具需时60分钟,而辅助时间例如是交通时间60分钟,如果一个工作天按8小时计算,共480分钟,因此一个维护人员可以处理4个不同地点器具的故障。因此如果一个优先处理区域内需要维护的器具数量多于4套,就可能需要将该区域内内需要维护的器具分割。参阅图8,优先处理区域5-1,虽然包含5套器具,但是由于地理上比较接近,可以缩短辅助时间例如是交通时间,因此在一个工作天内可以完成该优先处理区域的维护工作。
步骤510,按单位日处理量分割。参阅图9,该图反映出器具安装密度较大的情况,在优先处理区域5-1中,含有9套器具。因此需要对区域内的器具进行分割。如图,可以将9-3、12-2、1-2、5-1组成一组,将11-1、8-1、3-4、10-3、4-2组成一组,这样需要派2名维护人员。
步骤511,生成维护作业单。参阅图8,共有3个优先处理区域,因此生成3张维护作业单。如以优先处理区域的编号作为维护作业单编号,则需要派3名维护人员分别处理编号5-1、编号2-1和编号8-1的业务单。其中作业单5-1涉及器具5-1、11-1、4-2、3-4、12-2;作业单8-1涉及器具8-1和10-3;作业单2-1涉及器具2-1和6-2;
参阅图9,虽然只有2个优先处理区域,但在优先处理区域5-1需要两名维护人员处理,因此优先处理区域5-1生成2张维护作业单,例如是5-1A和5-1B,另1个优先处理区域2-1生成编号2-1的维护作业单。因此图9的情况同样需要3名维护人员。
步骤512,更新寿命数据。
对于本实施例,假设数据库系统在2009年4月1日凌晨处理数据。经过第一轮处理,生成作业单5-1、2-1和8-1。参阅图8,以作业单2-1为例,涉及器具2-1、6-2。参阅表4,器具2-1的维护业务是涉及动作部件,器具6-2的维护业务是涉及电池。系统虚拟业务单2-1被执行,数据更新的过程如下,将器具2-1的动作部件的寿命设置为初始寿命,即与300,000次相当,例如是200天;器具6-2的电池的寿命也设置为初始寿命,与1,600mah相当,例如是100天。同时器具2-1的电池寿命由4天减少至3天;器具6-2的动作部件的寿命由5天减少到4天。其他器具类推。当完成数据更新后,表4更新为表6,表6是器具寿命数据一次更新表。为了便于理解,对表6进行简化,仅列出表4中器具2-1和6-2的更新结果。对比表4和表6,器具的序号不变,器具的La和Lv值改变,器具的编号也相应改变。
表6是器具寿命数据一次更新表
  序号   器具编号   安装地址   La   Lv   Lt
  1
  2   2-3   xxxx   200   3   0
  3
  4
  5
  6   6-4   xxxx   4   100   0
  7
  8
  9
  10
  11
  12
如果数据库系统重复执行步骤502至步骤512,就可以生成下一个工作日的维护作业单。因此可以生成3天或一周甚至是一个月的维护作业计划。图10是应用本监控方法开展维护业务的维护作业流程图,如图所示,图中粗实线箭头表示故障的发展过程,维护人员方框与粗实线箭头之间的空心上下箭头表示器具目标部件寿命,其长度表示目标部件寿命的长短,由数据库系统预测得出。如图有3条标记为维护的带箭头的线分别触及即将发生故障的器具1、器具n、器具n+x,维护人员方框只有一条线与所述的维护线连接,表示只派出1名维护人员。实现故障前维护能使维护业务均衡化。例如是,接到客户产品报障,需要在24小时内上门处理,那么可以在接到报障信息后,利用报障器具生成优先处理区域,这样维护人员前往维护时,可以顺便处理该优先处理区域内即将出现故障的器具,提高当次出行维护作业的效益,使维护工作得到均衡。而对于非特发故障的维护业务,则可进行更为高效的均衡化处理。
下面设计一个简化模型,假设本监控过程没有特发故障。
假设:
1)感应水龙头安装总量为100,000套,在100日内有一天出现1‰故障率的概率为100%,即在100日内出现一天内有100个感应水龙头发生故障的概率为100%。
2)在100日内出现故障的感应水龙头的总数为1,000个。
3)一个维护人员每天处理5个不同地点的产品故障。
4)承诺维护上门时间为24小时
5)所有产品都安装在xx市市区内。
假设以2009年4月1日凌晨为数据库系统处理数据的时间点,假定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监控方法得出50日后出现1‰故障率日,涉及100套产品,即该100套产品的预测寿命最为接近。根据假设,该1‰故障率出现在2009年4月1日之后的第50日。
依据假设,一个维护人员每天处理5个不同地点的产品故障。2位维护人员,则每天可处理10个故障点。如果这2位维护人员从2009年4月1日(含当天)至2009年4月10日(含当天)优先处理这100个故障点,即只需要10天时间,还剩下40天。因此在处理所述100个故障产品的先后次序上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均衡化处理。2个人100日内能均衡处理总数为1,000的故障点。即应用本发明的方法,最少2个人即可处理100,000套感应水龙头的维护工作。
参阅图1,传统模式只能依据出现一天有100个故障点的概率为100%这个条件配置人手。为了兑现为24小时上门维护的承诺,她需要配备的维护人员数量=100/5=20人,同样在100日内处理1,000个故障,但是应用消防员救火的方式运作,工作负荷不均衡,人员的效率低下。
结果:应用洗手间器具远程监控方法后,需要2人;传统方式,需要20人。因此应用洗手间器具远程监控方法能实现故障前干预,从而使维护工作负荷得到均衡,节省人手,降低维护成本,有利于感应器具推广应用,从而提高公共环境卫生水平。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数据和计算方法仅作为示意性说明,举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等同设计,均应为本发明的技术所涵盖。

Claims (17)

1.洗手间器具远程监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器具至少采集包括器具动作次数和/或电池负载电压的运行数据;
步骤2:器具将运行数据传送到数据库系统;
步骤3:数据库系统存储器具运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输出处理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手间器具远程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设有数据节点,所述的器具将运行数据传送到数据节点;所述的数据节点存储数据,并将数据传送到数据库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手间器具远程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数据节点与器具之间通过RF无线数传单元传送器具运行数据,且依据RF无线数传单元的传输距离确定
数据节点与器具之间和器具与器具之间的邻近关系,将具有邻近关系的器具组成器具队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手间器具远程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数据节点为手持设备或设置在器具队列中的至少一个器具上的固定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洗手间器具远程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器具设置若干个报警标志值,器具将采集到的运行数据与报警标志值比较,依据比较结果将采集到的运行数据标记为常态数据或报警数据;
若器具采集到的运行数据为报警数据,立即传送到数据库系统或数据节点;若采集到的运行数据为常态数据,则存储在器具的存储单元中或更新存储单元中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手间器具远程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器具设置若干个增量标志值,将当前采集到的常态数据与前一次传送的常态数据比较,若达到增量标志值,则传送当前采集到的常态数据到数据库系统或数据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手间器具远程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数据节点收到器具的报警数据后立即将所述的报警数据传送到数据库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6或7所述的洗手间器具远程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数据节点通过互联网或手机短信的方式将器具运行数据传送到数据库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洗手间器具远程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数据节点判断接收到的器具运行数据的数据总容量是否与一条手机短信的数据容量相匹配,如果相匹配,数据节点将器具运行数据传送到数据库系统;如果不匹配则等待新的器具运行数据存入,直到数据总容量与一条手机短信的数据量匹配,再将器具运行数据传送到数据库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6或7或9所述的洗手间器具远程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数据库系统处理数据的过程包括预测与所述运行数据关联的目标部件的寿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洗手间器具远程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数据库系统处理数据的过程还包括将器具按目标部件寿命的长短排序生成器具维护先后次序队列。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洗手间器具远程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数据库系统处理数据的过程还包括按器具目标部件寿命的长短设定若干个寿命区间;将器具划归相应的寿命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洗手间器具远程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数据库系统处理数据的过程还包括设置突发故障器具,所述的突发故障器具划归寿命较短的寿命区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或12或13所述的洗手间器具远程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数据库系统处理数据的过程还包括获取至少一个成员处于寿命较短的寿命区间中的器具队列的GPS坐标,以该GPS坐标为原点设定优先处理区域,找出处于所述优先处理区域内的器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洗手间器具远程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数据库系统处理数据的过程还包括设定对应于寿命区间的基础优先权,赋予处于不同寿命区间的器具相应的基础优先权权值;
设定对应于优先处理区域的附加优先权,赋予处于优先处理区域内和优先处理区域外的器具相应的附加优先权权值,将器具基础优先权权值和附加优先权权值合成为总权值;
设定启动维护业务权值,依据总权值与启动维护业务权值的对应关系,生成维护作业单。
16.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或13或15所述的洗手间器具远程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生成维护作业单的过程中,还包括
设定单个器具维护标准操作周期;
依据标准操作周期设定一名维护人员每天维护器具的额定数量;
将生成的维护作业单按额定数量进行分割。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6或7或9或10或11或12或13或15所述的洗手间器具远程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数据库系统处理数据的过程还包括将器具的安装地址输入数据库系统,建立器具、安装地址和运行数据的配对关系。
CN200910038955A 2009-04-24 2009-04-24 洗手间器具远程监控方法 Pending CN1018721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38955A CN101872179A (zh) 2009-04-24 2009-04-24 洗手间器具远程监控方法
PCT/CN2010/000566 WO2010121498A1 (zh) 2009-04-24 2010-04-23 洗手间器具远程监控系统及其远程监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38955A CN101872179A (zh) 2009-04-24 2009-04-24 洗手间器具远程监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2179A true CN101872179A (zh) 2010-10-27

Family

ID=42997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38955A Pending CN101872179A (zh) 2009-04-24 2009-04-24 洗手间器具远程监控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72179A (zh)
WO (1) WO201012149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6401A (ja) * 1994-07-25 1996-02-06 Janome Sewing Mach Co Ltd 24時間風呂における安全装置
JP3764244B2 (ja) * 1997-03-14 2006-04-05 株式会社木村技研 殺菌機構付き便室
CN2378742Y (zh) * 1999-05-10 2000-05-17 张明亮 远程监视监控监测供水设备装置
CN2513113Y (zh) * 2001-10-08 2002-09-25 深圳市朗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电表数据远程监控器
CN1270036C (zh) * 2001-11-30 2006-08-16 斯洛文阀门公司 一种用于个人卫生或清洁器具的远程操作系统
CN201043685Y (zh) * 2007-03-16 2008-04-02 谢绍明 管道安全运行实时监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121498A1 (zh) 2010-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1108B (zh) 洗手间便利中心
CN100466416C (zh) 城市电网事故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US8949050B2 (en) Smartgrid energy-usage-data storage and presentation systems, devices, protocol, and processes including a visualization, and load fingerprinting process
CN104112345B (zh) 远程无线抄表系统的数据监测方法
US10948379B2 (en) Building sensor network for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US8441372B2 (en) Wireless broadband communications network for a utility
AU2004298704B2 (en) A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n intelligent meter
CN110333402B (zh)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用户电压异常感知方法及系统
CN102687463A (zh) 网络系统和控制网络系统的方法
JP2008544381A (ja) 分散された電力変圧器の中央監視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RU2011117560A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применения поощрений, относящихся к окружающей среде
EP2406778A1 (en) Process, device and system for mapping transformers to meters and locating non-technical line losses
CN102236839A (zh) 用于分析能源使用的方法和系统
CN101689277A (zh) 用于储存/分布式能量设备的自适应孤立的系统和方法
KR20160063892A (ko) 대용량 에너지 사용 데이터를 이용한 에너지 관리 서비스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에너지 관리 시스템
CN102387192B (zh) 能源管理系统和方法以及用于能源管理系统的转发器
CN112805731A (zh) 采用IoT传感器的卫生间空间管理系统和方法
WO2014007061A1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と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2220397A (ja) エネルギーモニタリングシステム
CN100474982C (zh) 移动通讯基站智能发电调度方法
Gonzalez-Dominguez et al.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 used for predictive analysis of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healthcare buildings
CN101872435A (zh) 感应洁具动作部件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及系统
CN201378279Y (zh) 输出运行数据的洗手间器具
Kowalski et al. Using measured microcomponent data to model the impact of water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on the diurnal consumption profile
CN101872179A (zh) 洗手间器具远程监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