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71712A - 自动制冰机和具有其的冰箱 - Google Patents

自动制冰机和具有其的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71712A
CN101871712A CN 201010222635 CN201010222635A CN101871712A CN 101871712 A CN101871712 A CN 101871712A CN 201010222635 CN201010222635 CN 201010222635 CN 201010222635 A CN201010222635 A CN 201010222635A CN 101871712 A CN101871712 A CN 1018717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ce
described ice
main body
machine main
autom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2263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71712B (zh
Inventor
朱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aling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aling Co Ltd
Hefei Midea Rongshid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aling Co Ltd, Hefei Midea Rongshida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a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2263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71712B/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77763 priority patent/WO201200367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871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17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717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17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duction, Working, Storing, Or Distribution Of 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制冰机,包括:制冰机主体;制冰格组件,所述制冰格组件可水平地抽出或者插入所述制冰机主体;制冰电机组件,所述制冰电机组件连接至所述制冰机主体,并可驱动所述制冰格组件进行翻冰,其中所述制冰电机组件可沿所述制冰机主体的侧壁运动至与防止所述制冰格组件在拉出或者插入所述制冰机主体的过程中发生干涉的位置,其中所述制冰机主体的第一端形成有至少一个进气口,用于输入冷气。根据本发明,可以对所述制冰格组件进行定期清洗,消除细菌和灰尘。此外,所述制冰机的制冰速度得到极大提高。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具有所述自动制冰机的冰箱。

Description

自动制冰机和具有其的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冰机,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制冰机和具有其的冰箱。
背景技术
按照脱冰方式的不同,自动制冰机可以分为两种:扭转强制翻冰、电加热翻冰。扭转翻冰由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冰块质量高等优点被大量采用,其中制冰电机本体已经完成组件化,并在行业内大量使用。
现有的自动制冰机包括制冰电机、制冰机框架、探冰杆和制冰盘等部件组成,制冰电机旋转带动制冰盘的一端旋转,制冰盘的另一端有限位装置,使两端旋转角度不同,产生扭转,扭转力使冰块脱离制冰盘。
在现有的自动制冰机中,大部分的自动制冰机本身不可拆卸。由此,制冰盘内无法得到定期地清洗,从而容易滋生细菌、沉积灰尘等,在长期使用之后,所产生的冰块的卫生质量也得不到保证。现有的制冰盘可拆的制冰机也存在风道复杂,制冰速度低等问题。此外,在部分可以拆卸清洗的自动制冰机,通常将制冰机放置冰箱后部,且将制冰盘放置在电机的前方,通过给制冰盘安装滑动支架等部件,从而使制冰盘可以被取出以进行清洗。
此外,所放置的电机的位置阻挡了来自蒸发器的冷风,对制冰速度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为解决该问题,通常通过增加横向辅助风道来解决阻挡风道的问题。但是,该手段也存在效果不理想、占用空间大等缺陷。
进一步地,由于现有的制冰机对水凝固成冰的过程控制不严谨,制冰机上安装的温度传感器无法对水和冰的温度进行实时传感,只有通过延长时间的方法保证结冰正常,存在制冰时间过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需要提供一种制冰机,所述制冰机可以方便地进行拆卸,并被取出清洗。此外,本发明需要提供一种制冰机,所述制冰机的制冰速度快,从而提供制冰的效率。进一步地,本发明需要提供一种具有所述自动制冰机的冰箱。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制冰机,包括:制冰机主体;制冰格组件,所述制冰格组件可水平地抽出或者插入所述制冰机主体;制冰电机组件,所述制冰电机组件连接至所述制冰机主体,并可驱动所述制冰格组件进行翻冰,其中所述制冰电机组件可沿所述制冰机主体的侧壁运动至与防止所述制冰格组件在拉出或者插入所述制冰机主体的过程中发生干涉的位置,其中所述制冰机主体的第一端形成有至少一个进气口,用于输入冷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制冰电机组件接合至所述制冰机主体的第二端,并在所述制冰机主体的第二端内形成封闭空间。
由此,由于在本发明的自动制冰机中形成了封闭的风道,从而极大地加快了制冰的速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制冰机主体的第一端处在所述制冰格组件的两侧分别形成有进气口,且位于所述制冰格组件上边的进气口大于位于所述制冰格组件下边的进气口,以分别同时冷却所述制冰格组件的上部和下部。
由此通过在制冰格组件的两侧均设置进气口,从而可以对制冰格组件内的水进行同时冷却,从而提高所获得的冰块的质量和外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制冰格组件包括:制冰格本体,所述制冰格本体形成有多个用于形成冰块的冰块形成室;制冰格本体支撑件,所述制冰格本体的两端可枢转地支撑在所述制冰格本体支撑件相对应的两端上;其中所述制冰格本体支撑件与其端部相邻的侧壁上设置有转动限制部,所述转动限制部在所述制冰格本体转动至预定角度时阻止所述制冰格本体第一端的进一步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制冰格本体支撑件的两个外侧壁上分别形成有滑动引导件,且所述制冰机主体的内侧壁上形成有滑动引导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滑动引导件上形成有V形槽,所述V形槽沿着纵向方向设置,且所述滑动引导槽上分别形成有与所述V形槽结合的弹性卡扣部。
由此,在拉动制冰电机组件的过程中,不会意外地将所述制冰格组件拉出,且由于制冰电机组件设置靠近冰箱门,从而取出制冰格组件的过程非常简单、方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制冰电机组件包括:制冰机芯,所述制冰机芯用于可分离地驱动所述制冰格组件的制冰格本体进行翻冰;制冰电机支撑件,用于容纳所述制冰机芯;机芯盖,所述机芯盖用于封闭容纳所述制冰机芯的开口端,并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制冰电机支撑件;以及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固定连接至所述制冰电机支撑件,且所述连接部件被构造成可沿所述制冰机主体的侧壁运动至与防止所述制冰格组件在拉出或者插入所述制冰机主体的过程中发生干涉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冰块容器,所述冰块容器设置在所述制冰机主体的正下方,用于容纳制冰格组件所制冰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探冰杆,所述探冰杆位于所述连接部件之外,并通过形成在所述制冰电机支撑件的侧边上的开口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制冰机芯,并可被所述制冰机芯驱动旋转预定的角度以探测所述冰块容器中所制的冰块,并在该角度范围内触碰到冰块时发出制冰停止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部件包括:伸出所述制冰电机支撑件的一侧的第一悬臂;伸出所述制冰电机支撑件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一悬臂之下的第二悬臂,所述第二悬臂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悬臂的长度,其中所述第一悬臂和所述第二悬臂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制冰机主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制冰机主体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一横向引导轨道,用于枢转地连接所述第一悬臂;和第二引导轨道,用于枢转地连接所述第二悬臂,所述第二引导轨道包括与所述第一横向引导轨道平行的第二横向引导轨道和以所述第一横向引导轨道的一端为圆心而形成的弧形引导轨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传感单元,所述传感单元设置在所述制冰机主体的第一端与所述制冰格组件相邻的位置处,用于传感所述制冰格组件内的制冰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传感单元,所述传感单元设置在所述制冰机主体的第一端的进气口之间,且与所述制冰格组件相邻的位置处,用于传感所述制冰格组件内的制冰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传感单元包括:柱状的传感器;以及传感器支撑件,用于固定所述传感器,且所述传感器在所述传感器支撑件上设置成紧邻所述制冰格组件的端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制冰格组件的端部、与所述传感器紧邻的位置上设置有金属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制冰机主体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在制冰格组件插入所述制冰机主体时闭合,并在所述制冰格组件被取出时弹起并触发制冰机供水停止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制冰格本体的第二端固定形成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转动地穿过所述制冰格本体支撑件,并与所述制冰机芯连接,以在工作状态下控制所述制冰机芯而驱动所述制冰格本体进行翻冰。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如上所述的自动制冰机,其中所述自动制冰机的第一端朝向冰箱内的冷风出口,所述制冰电机组件朝向冰箱门。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自动制冰机的前视立体图,其中制冰格组件和制冰电机组件处于打开状态;
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自动制冰机的后视立体图,其中所述自动制冰机处于闭合状态;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冰格组件的立体图;
图4显示了图3中所示的制冰格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冰电机组件的立体图;
图6显示了图5中所示的制冰电机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自动制冰机的制冰机主体与所述制冰电机组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图7A显示了制冰机主体与所述制冰电机组件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B显示了图7A的剖面图;
图7C显示了将所述制冰电机组件从所述制冰机主体拉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D显示了将所述制冰电机组件从所述制冰机主体横向拉出预定距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E显示了在紧随图7D之后将所述制冰电机组件从所述制冰机主体转动预定角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F显示了图7E的右视图;
图7G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自动制冰机的制冰格组件被拉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自动制冰机的主视图;
图9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自动制冰机的俯视图;以及
图10显示了图7B中部分A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其中图10A显示了图7B中部分A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10B显示了图10A沿着B-B所取的俯视图;以及图10C显示了在拆下/安装自动制冰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内侧”、“外侧”、“纵向”、“横向”、“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下述中将以冰箱(未示出)为例,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自动制冰机,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自动制冰机不仅限用于冰箱,而可以应用于任何需要提供自动制冰功能的制冷设备中。由此下述仅出于示例的目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地,虽然本发明的下述方案是结合自动制冰机进行说明,但是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下述技术方案之后显然可以将这些技术特征应用于诸如手动制冰机等其他类型的制冰机中,由此下述的自动制冰机仅处于示例的目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自动制冰机”包括但是不限于手动制冰机、自动制冰机、间歇式制冰机等。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自动制冰机1000,其中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自动制冰机100的前视立体图,其中制冰格组件200和制冰电机组件300处于打开状态;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自动制冰机100的后视立体图,其中所述自动制冰机100处于闭合状态。
如图1中所示,所述自动制冰机1000包括:制冰机主体100;制冰格组件200,所述制冰格组件200可水平地抽出或者插入所述制冰机主体100;制冰电机组件300,所述制冰电机组件300连接至所述制冰机主体100,并可驱动所述制冰格组件200进行翻冰,其中所述制冰电机组件300可沿所述制冰机主体100的侧壁运动至与防止所述制冰格组件200在拉出或者插入所述制冰机主体100的过程中发生干涉的位置。由于所述制冰格组件200可水平地抽出或者插入所述制冰机主体100且在此过程中所述制冰电机组件300不会与所述制冰格组件200发生干涉,由此可以将制冰格组件200取出,并对所述制冰格组件200进行定期清洗,消除细菌和灰尘。此外,可以进一步保证所产生的冰块的卫生质量。
图8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自动制冰机1000的主视图。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制冰机主体100的第一端形成有至少一个进气口103,用于输入冷气。如图8中所示,所述制冰机主体100的第一端处在所述制冰格组件200的两侧分别形成有进气口103、104。且所述进气口103、104分布于例如冰箱的制冷设备的冷风出风口501、502处,且分别正对所述冷风出风口501、502(如图8中所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位于所述制冰格组件200上边的进气口103大于位于所述制冰格组件200下边的进气口104,如图8中所示。如图8中所示,所述制冰机主体100在第二端与制冰电机组件200接合,且在工作状态下所述制冰电机组件300接合至所述制冰机主体100的第二端,并在所述制冰机主体100内形成封闭空间105。如图1中所示,所述制冰机主体100在第二端形成有呈倾斜的过渡部109,所述过渡部109用于在所述制冰机主体100和所述制冰电机组件300之间形成过渡。且所述制冰电机主体100的顶部、所述过渡部109、所述接合的制冰电机组件300以及插入所述制冰电机主体100的制冰格组件200形成所述密封空间105。从而在来自例如冰箱的制冷设备的冷风出风口501、502的冷风吹入所述密封空间之后,且所述自动制冰机1000上部进风口开口较大,且没有明显出风口,冷气仅通过周边缝隙散出,冷气可以充分冷却制冰格组件200中的容纳的水,并加速制冰。所述自动制冰机1000的下部进风口104通过对制冰格组件200的下部制冷,从而使得所述制冰格组件200之上和之下均有冷气进行制冰,从而可以使得制冰过程温度均衡,不会引入气泡或者碎冰等问题,从而提高所制得的冰块的质量。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自动制冰机1000的第一端、即左端可以根据需要增设多个进风口以增加气流流入量,加快制冰的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制冰机1000还可以包括:冰块容器400,所述冰块容器400设置在所述制冰机主体100的正下方,用于容纳制冰格组件200所制冰块,如图7E中所示。
如图1中所示,所述制冰机主体100的上表面上形成有进水口101,以通过其向所述制冰机主体100所插入的制冰格组件200中注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制冰电机组件300进一步包括:探冰杆304,所述探冰杆304可被所述制冰电机组件300从水平位置驱动转动预定的角度,并在该角度范围内触碰到冰块时发出所述自动制冰机1000的制冰停止信号。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自动制冰机1000的各个组件的结构和功能。
下面将参照附图1、2、7、10来描述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自动制冰机1000连接至冰箱内的顶板上的连接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连接结构不限于自动制冰机1000,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下述技术方案之后,显然可以将该结构引用到其他的制冰机,其也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图10显示了图7B中部分A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其中图10A显示了图7B中部分A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10B显示了图10A沿着B-B所取的俯视图;以及图10C显示了在拆下/安装自动制冰机1000的示意图。
如图7D中所示,该用于制冰机的连接结构包括:三个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形成在所述制冰机的上表面上并包括:第一连接部主体1021,所述第一连接部主体1021连接至所述制冰机的上表面;第一凸缘卡扣部1022,所述第一凸缘卡扣部1022从所述第一连接部主体1021的边缘向上延伸,且具有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主体1021的中心水平延伸的第一弯折部1023;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应的三个第一挂钮501、502、503,所述第一挂钮的下部构造成适于卡扣至所述第一凸缘卡扣部1022内。
所述第一连接部主体1021形成为中空圆柱体,显然其也可以形成为其他中空柱体或者能形成凸缘卡扣部的任何其他结构。
所述第一挂钮包括:悬挂部5011;从所述悬挂部5011向下延伸的圆柱部5012;以及形成在所述圆柱部5012之下的凸缘部5013,所述凸缘部5013卡入所述第一凸缘卡扣部1022内。所述挂钮的中心形成有连接孔5014,从而可以通过例如螺钉或者铆钉等将所述挂钮连接至例如冰箱的顶板上。
如图10中所述,该连接结构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卡扣部2021,所述第二卡扣部2021包括:从所述制冰机的上表面垂直延伸的竖直部分2022和从所述竖直部分的端部水平延伸的第二弯折部2023,所述第二弯折部202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弯折部1023相同,且其上形成有开口槽2024;以及弹性卡扣部2025,所述弹性卡扣部2025与所述开口槽2024相对设置;第二挂钮504,所述第二挂钮504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应,且所述第二挂钮504的下部构造成适于卡扣至所述开口槽2024内;其中所述弹性卡扣部2025构造成在未发生变形、所述弹性卡扣部2025卡住所述第二挂钮504的下部,且在按下弹性卡扣部2025、所述第二挂钮504从自由从所述开口槽2024脱离。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卡扣部2025包括:连接至所述制冰机的上表面的按压部2026;以及从所述按压部2026的一端垂直延伸的弹性卡扣竖直部2027,所述弹性卡扣竖直部2027的长度恰搭接所述挂钮504的下部。如上所述,所述第二挂钮504可以具有与所述第一挂钮501、502、503相同的结构。
图10C显示了操作所述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在需要安装或者取下自动制冰机1000时、通过按下所述按压部2026即可让所述挂钮504从所述开口槽2024自由脱离,且由于第一连接部中的挂钮501、502、503可以自由地从第一凸缘卡扣部1022的下部分离,从而仅通过按下所述按压部2026即可以实现所述自动制冰机1000的安装和拆卸,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下面将参照附图3、4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1000的制冰格组件200,其中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冰格组件200的立体图;图4显示了图3中所示的制冰格组件200的分解立体图。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制冰格组件200包括:制冰格本体201,所述制冰格本体201形成有多个用于形成冰块的冰块形成室202;制冰格本体支撑件203,所述制冰格本体201的两端可枢转地支撑在所述制冰格本体支撑件203相对应的两端上;其中所述制冰格本体支撑件203与其端部相邻的侧壁204上设置有转动限制部205(如图4中所示),所述转动限制部205在所述制冰格本体201转动至预定角度时阻止所述制冰格本体201第一端的进一步转动。
如图4中所示,所述制冰格本体支撑件203的底部是敞开的,这样在所述制冰格本体201在所述制冰格本体支撑件203内转动时可以将所形成的冰块倒入到其下所放置的冰块容器400。所述冰块形成室202可以根据需要形成有所需的形状,且所述冰块形成室202可以多排的形式并置。
如图4中所示,所述制冰格本体支撑件203的两个外侧壁上分别形成有滑动引导件212、213。所述滑动引导件212、213可以形成为所述外侧壁上的横向延伸的加强筋状,且与其相对应,所述制冰机主体100的两个内侧壁上可以形成有滑槽110、111,如图9中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制冰格本体支撑件203的两个外侧壁上也可以形成有其他匹配结构以与所述制冰机主体100的两个内侧壁上的结构进行滑动匹配,例如所述外侧壁上可以形成有滑槽而所述制冰机主体100的两个内侧壁上形成有滑动引导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滑动引导件212、213上形成有阻尼部214、215。且在图4中,所述阻尼部214、215形成为滑动引导件212、213上的V形槽,所述V形槽沿着纵向方向设置。与此相对应,所述制冰机主体的滑槽110、111内也形成有与所述弹性卡扣部112、113,所述弹性卡扣部112、113分别与所述阻尼部214、215卡合,从而在需要拉出制冰格组件200的过程中,需要提供额外的力,才能将所述制冰格组件200拉出,防止在拉出所述制冰电机组件300的过程中将所述制冰格组件200意外地拉出。
如图4中所示,所述制冰格本体201的第一端设置有圆柱部206,且所述制冰格本体支撑件203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圆柱部206相对应的支座207,且所述圆柱部206可被容纳在所述支座207内并可转动。所述制冰格组件200进一步包括:制冰格固定部208,所述制冰格固定部208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制冰格本体支撑件203,且所述圆柱部206在支座207内可旋转。
所述制冰格本体201的第二端形成有容纳孔209,所述制冰格本体支撑件203形成有圆柱形孔210,所述制冰格组件进一步包括连接件211,所述连接件211可插入所述容纳孔209内并在所述圆柱形孔210内可被驱动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制冰格本体201的第二端一体形成有连接件211,所述制冰格本体支撑件203形成有圆柱形孔210,所述连接件211在所述圆柱形孔210内可被驱动旋转。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冰机本体201的第二端形成有方形容纳孔209,且所述制冰格本体支撑件204的第二端形成有圆柱形孔210。所述连接件211的一端形成有方形突起,用于插入至所述方形容纳孔209,另一端形成有圆柱形部,所述圆柱形部上形成有与制动机芯302上的半圆柱形轴(未示出)接合,进而可以驱动所述制冰格组件200进行旋转脱冰。所述连接件211也可以一体地连接至所述制冰格本体201。
如图4中所示,所述转动限制部205用来限制制冰格组件200远离制冰机芯一端的旋转角度,当此端与制冰机芯302相接触一端的旋转角度产生差异时,则制冰格组件200将发生变形。所述转动限制部205形成为连接至所述制冰格本体支撑件204的侧壁上的半工字形弯折突起,以在预定角度处承载被旋转的制冰机本体201,并防止其进一步旋转。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述转动限制部205也可以采用任何其他的结构,以阻止所述制冰格本体201的进一步旋转。
所述制冰格本体201可弹性变形,这样在所述制冰格本体201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制冰格本体201可以发生变形,并让其中所形成的冰块与所述冰块形成室202的侧壁脱离,并在所述制冰格本体201旋转至预定角度时发生脱落。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件211从水平位置起可被驱动旋转150-180度,且所述转动限制部205被构造成使得所述制冰格本体201的第一端可被转动100-120度。这样由于旋转发生的角度差异,使得所述冰块形成室202的冰块被挤出,并且由于所述制冰格本体201倾斜的角度较大,从而所挤出的冰块可以发生自然脱落。
下面将参照附图5、6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1000的制冰电机组件300,制冰电机组件300可沿制冰机主体100的侧壁运动至以防止制冰格组件200在拉出或者插入制冰机主体100的过程中发生干涉的位置。其中图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冰电机组件300的立体图。图6显示了图5中所示的制冰电机组件300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5和图6所示,制冰电机组件300包括:制冰电机支撑件301、制冰机芯302、机芯盖303和连接部件305。其中,制冰机芯302用于驱动制冰格组件200进行翻冰。
制冰电机支撑件301用于容纳制冰机芯302。具体地,制冰电机支撑件301一端开口,且内部限定有容纳空间,制冰机芯302设在该容纳空间中。
机芯盖303用于封闭容纳制冰机芯302的开口端,并可枢转地连接至制冰电机支撑件301。具体地,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制冰电机支撑件301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一枢转轴3011,机芯盖303的侧边上形成有与第一枢转轴3011配合的第一枢转孔3031,以可枢转地将机芯盖303连接至制冰电机支撑301。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中,制冰电机支撑件301的底部形成有弹性卡扣条3013,用于卡扣住嵌入的制冰机芯302。
制冰电机支撑件301的外侧壁上形成有突出部3012,且机芯盖303的侧边上构造有第二孔部3032,突出部3012卡入第二孔部3032以将机芯盖303扣合在制冰电机支撑件301上。
连接部件305固定连接至制冰电机支撑件301,且连接部件305被构造成可沿制冰机主体100的侧壁运动至以防止制冰格组件200在拉出或者插入制冰机主体100的过程中发生干涉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连接部件305包括第一悬臂3051和第二悬臂3052。其中,第一悬臂3051伸出制冰电机支撑件301的一侧,而第二悬臂3052也伸出制冰电机支撑件301的同一侧、且位于第一悬臂3051之下,并且第二悬臂3052的长度大于第一悬臂3051的长度,第一悬臂3051和第二悬臂3052可枢转地连接至制冰机主体100。可选地,第一悬臂3051和第二悬臂3052从制冰电机支撑件301的一侧伸出的一端成一体,而另一端上下间隔分开,如图6所示。
相应地,在制冰机主体100的侧壁上形成有分别用于与第一悬臂3051和第二悬臂3052配合的第一横向引导轨道106和第二引导轨道107。
第一横向引导轨道106用于枢转地连接第一悬臂3051。第二引导轨道107用于枢转地连接第二悬臂3052,第二引导轨道107包括与第一横向引导轨道106平行的第二横向引导轨道1071和以第一横向引导轨道106的一端为圆心而形成的弧形引导轨道1072。这样,当第一悬臂3051在第一横向引导轨道106运动的同时,第二悬臂3052在第二引导轨道107的第二横向引导轨道1071内运动,当第一悬臂3051运动第一横向引导轨道106的末端时,第二悬臂3052沿弧形引导轨道1072运动,从而使得制冰电机组件300绕第一横向引导轨道106的末端转动,如图7D-7G中所示。
通过第一悬臂3051和第二悬臂3052分别在第一横向引导轨道106和第二引导轨道107中滑动,使得制冰电机组件300可沿着制冰机主体100的两侧水平滑动至预定位置,且在该预定位置处制冰电机组件300可旋转预定的角度。
另外,机芯盖303的两个侧边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卡钩3034。相应地,制冰机主体100的与制冰电机组件300配合的一端(即制冰机主体100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二卡钩308,以在制冰电机组件300插入制冰机主体100时第二卡钩308与第一卡钩3034进行卡合,从而使得制冰电机组件300将制冰机主体100封闭。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示例中,机芯盖303的横向侧上形成有握持部3033,以便通过拉动握持部3033而拉动第一卡钩3034以脱离第二卡钩308。可选地,该握持部3033可以为扣手。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示例中,如图7A所示,第二孔部3032的后端通过形状为“U”形的弹性元件与第一卡钩3034相连,这样,第一卡勾3034与第二卡钩308卡合时,突出部3012卡合在第二孔部3032中并抵住弹性元件,而当使用者拉动握持部3033且在没有完全使第一卡钩3034脱离第二卡钩308就放手时,突出部3012将通过第二孔部3032给予“U”形弹性元件以弹力,使得第一卡钩3034恢复原状,并与第二卡钩308继续卡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制冰电机组件300进一步包括探冰杆304。如图5、6所示,探冰杆304位于连接部件305之外,并通过形成在制冰电机支撑件301的侧边上的开口3014可枢转地连接至制冰机芯302,并可被制冰机芯302驱动旋转预定的角度,并在该角度范围内触碰到冰块时发出制冰停止信号。
在自动制冰机1000的制冰过程中,所述探冰杆304以预定的周期对设置在制冰机主体100的正下方的冰块容器400内的冰块进行探测,即所述探冰杆304可被所述制冰电机组件300从水平位置驱动转动预定的角度,并在该角度范围内触碰到冰块时发出所述自动制冰机1000的制冰停止信号,从而所述自动制冰机1000停止通过进水口101进行供水。
下面将参照附图8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自动制冰机1000的传感单元600,其中图8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自动制冰机1000的主视图。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制冰机主体100的第一端与制冰格组件200相邻的位置处设置有传感单元600,用于传感所述制冰格组件200内的制冰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制冰机主体100的第一端处在所述传感单元600的上下侧分别形成有进气口103、104。因此传感单元600的存在不会影响由进气口103、104流入的冷风的流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传感单元600包括传感器601以及用于固定传感器601的传感器支撑件602,其中,传感器支撑件602由相邻的柱体,传感器601也形成为相应的柱体形成,优选地传感器支撑件602由相邻的圆柱体而传感器601也由相邻圆柱体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传感器支撑件602的一端固定于制冰机主体100的第一端内侧,与冰格组件200相邻的另一端形成为中空圆柱体,而传感器601也形成为圆柱体形,并插入传感器支撑件602的所述中空圆柱体内,且传感器601的顶端紧邻制冰格组件200的端部。在传感器601的顶端紧邻制冰格组件200的端部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使得在制冰格组件200扭转出冰时保证制冰格组件200扭转时不磨损传感器60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传感器支撑件602和制冰格组件200均由塑料形成。由此,传感器601只有在对着制冰格组件200的端部为一层塑料,而在其他方向均环绕着多层塑料,因此,传感器601对于制冰格组件200内的温度最为敏感快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制冰格组件200的端部与传感器601紧邻的位置处设置有金属片603。由于金属片的传热效果明显优于塑料,因此,通过设置金属片603,能够更准确地传感制冰格组件200内的实际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制冰机主体100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微动开关700,当制冰格组件200插入制冰机主体100时,所述微动开关700闭合并触发制冰机供水信号,从而注入预定量的水;当所述制冰格组件200被取出时微动开关700弹起并触发制冰机供水停止信号。由此确保当制冰格被取出时,不会发生供水,从而防止水渗透入其他部件并在结冰后造成运转不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传感单元600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制冰机主体100的第一端,且所述传感器单元600的设置位置与所述制冰格组件200的端部正对。
由此,由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自动制冰机1000上设有传感单元,从而可以对供水、制冰等整个过程提供自动控制,从而提高了所述自动制冰机1000的智能性。
下面将参照附图7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1000的操作。其中图7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自动制冰机的制冰机主体与所述制冰电机组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7A显示了制冰机主体与所述制冰电机组件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7B显示了图7A的剖面图;图7C显示了将所述制冰电机组件从所述制冰机主体拉出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D显示了将所述制冰电机组件从所述制冰机主体横向拉出预定距离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E显示了在紧随图7D之后将所述制冰电机组件从所述制冰机主体转动预定角度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F显示了图7E的右视图;图7G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自动制冰机的制冰格组件被拉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A中所示,在正常制冰的过程中,所述制冰电机组件300封闭所述制冰机主体100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卡钩3034与制冰机主体100上的第二卡钩308卡合,从而在所述自动制冰机1000的工作过程中,形成一个封闭的风道,从而加速制冰过程,并防止所述制冰电机组件300从所述制冰机主体100脱离。图7B显示了图7A中的剖视图,其中第一悬臂3051和第二悬臂3052分别位于第一横向引导轨道106和所述第二引导轨道107的最左侧。
在自动制冰机1000的制冰过程中,所述探冰杆304以预定的周期对冰块容器400内的冰块进行探测,即所述探冰杆304可被所述制冰电机组件300从水平位置驱动转动预定的角度,并在该角度范围内触碰到冰块时发出所述自动制冰机1000的制冰停止信号,从而所述自动制冰机1000停止通过进水口101进行供水。
接着,在完成制冰或者需要拉出制冰格组件200时,通过拉动握持部3033,并使得所述第一卡钩3034与制冰机主体100上的第二卡钩308脱离,如图7C中所示。
接着,在拉动机芯盖303并使第一卡钩3034与制冰机主体100上的第二卡钩308脱离之后,继续拉动所述制冰电机组件300,从而所述第一悬臂3051和第二悬臂3052分别在第一横向引导轨道106和所述第二引导轨道107的第二横向引导轨道1071进行水平滑动,如图7D中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此时,制冰机芯302上的电机驱动轴脱离连接件211,由于弹性卡扣部112、113分别与所述阻尼部214、215卡合所提供的额外的阻尼,从而不会将制冰格组件200意外地拉出。
然后,在所述第一悬臂3051沿着所述第一横向引导轨道106滑动到位之后,所述第二悬臂3052可以沿着以所述第一横向引导轨道106的一端为圆心而形成的弧形引导轨道1072继续滑动,并在旋转到一定角度后被限位,并保持此状态,如图7E中所示。所述弧形引导轨道1072的长度调整成使得所述制冰电机组件300保持此状态的位置不与所述制冰格组件200从制冰机主体100内的进出发生干涉,如图7F中所示,此时原始隐藏的制冰格组件200被完全露出。
图7G显示了整个制冰格组件200被完全拉出制冰机主体100时的状态图,此时所述制冰格组件200可以被自由地插入或者拉出所述制冰机主体。将上述操作反向操作,即是将制冰格组件200安装至所述制冰机主体100内的过程,此处出于简洁的目的,不再重复说明。
在上述中,通过结合图1-9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自动制冰机1000。下面将简单描述具有所述制动制冰机1000在例如冰箱的制冷设备中的应用。
首先,可以将本发明的自动制冰机1000通过卡扣至自动制冰机1000的上表面上所形成的卡扣部的挂钮501、502、503、504连接至冰箱的冷冻室的顶板(未示出)上,并在需要时,可以通过按下所述按压部2026即可以实现所述自动制冰机1000的安装和拆卸,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在该冰箱中,所述自动制冰机1000的第一端朝向冰箱内的冷风出口501,502,而所述自动制冰机1000的制冰电机组件300朝向冰箱门。这样可以在需要时方便地拉开所述制冰电机组件300,并取出所述制冰格组件200以进行清洗、杀菌等。且由于所述冰箱的冷风出口直接将冷气通过所述自动制冰机1000的制冰机主体100上的进气口103、140而直接供给到封闭空间105内,从而在不需要提供额外风道的情况下、极大地提高了制冰的速度和质量。
任何提及“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构件、结构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本说明书各处的该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而且,当结合任何实施例描述具体构件、结构或者特点时,所主张的是,结合其他的实施例实现这样的构件、结构或者特点均落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范围之内。
尽管参照本发明的多个示意性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是必须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多种其他的改进和实施例,这些改进和实施例将落在本发明原理的精神和范围之内。具体而言,在前述公开、附图以及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可以在零部件和/或者从属组合布局的布置方面作出合理的变型和改进,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除了零部件和/或布局方面的变型和改进,其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8)

1.一种自动制冰机,包括:
制冰机主体;
制冰格组件,所述制冰格组件可水平地抽出或者插入所述制冰机主体;
制冰电机组件,所述制冰电机组件连接至所述制冰机主体,并可驱动所述制冰格组件进行翻冰,其中
所述制冰电机组件可沿所述制冰机主体的侧壁运动至与防止所述制冰格组件在拉出或者插入所述制冰机主体的过程中发生干涉的位置,其中
所述制冰机主体的第一端形成有至少一个进气口,用于输入冷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电机组件接合至所述制冰机主体的第二端,并在所述制冰机主体的第二端内形成封闭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机主体的第一端处在所述制冰格组件的两侧分别形成有进气口,且位于所述制冰格组件上边的进气口大于位于所述制冰格组件下边的进气口,以分别同时冷却所述制冰格组件的上部和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格组件包括:
制冰格本体,所述制冰格本体形成有多个用于形成冰块的冰块形成室;
制冰格本体支撑件,所述制冰格本体的两端可枢转地支撑在所述制冰格本体支撑件相对应的两端上;其中
所述制冰格本体支撑件与其端部相邻的侧壁上设置有转动限制部,所述转动限制部在所述制冰格本体转动至预定角度时阻止所述制冰格本体第一端的进一步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格本体支撑件的两个外侧壁上分别形成有滑动引导件,且所述制冰机主体的内侧壁上形成有滑动引导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引导件上形成有V形槽,所述V形槽沿着纵向方向设置,且所述滑动引导槽上分别形成有与所述V形槽结合的弹性卡扣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电机组件包括:
制冰机芯,所述制冰机芯用于可分离地驱动所述制冰格组件的制冰格本体进行翻冰;
制冰电机支撑件,用于容纳所述制冰机芯;
机芯盖,所述机芯盖用于封闭容纳所述制冰机芯的开口端,并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制冰电机支撑件;以及
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固定连接至所述制冰电机支撑件,且所述连接部件被构造成可沿所述制冰机主体的侧壁运动至与防止所述制冰格组件在拉出或者插入所述制冰机主体的过程中发生干涉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制冰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冰块容器,所述冰块容器设置在所述制冰机主体的正下方,用于容纳制冰格组件所制冰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制冰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探冰杆,所述探冰杆位于所述连接部件之外,并通过形成在所述制冰电机支撑件的侧边上的开口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制冰机芯,并可被所述制冰机芯驱动旋转预定的角度以探测所述冰块容器中所制的冰块,并在该角度范围内触碰到冰块时发出制冰停止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包括:
伸出所述制冰电机支撑件的一侧的第一悬臂;
伸出所述制冰电机支撑件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一悬臂之下的第二悬臂,所述第二悬臂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悬臂的长度,其中
所述第一悬臂和所述第二悬臂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制冰机主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机主体的侧壁上形成有:
第一横向引导轨道,用于枢转地连接所述第一悬臂;和
第二引导轨道,用于枢转地连接所述第二悬臂,所述第二引导轨道包括与所述第一横向引导轨道平行的第二横向引导轨道和以所述第一横向引导轨道的一端为圆心而形成的弧形引导轨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制冰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传感单元,所述传感单元设置在所述制冰机主体的第一端与所述制冰格组件相邻的位置处,用于传感所述制冰格组件内的制冰温度。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制冰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传感单元,所述传感单元设置在所述制冰机主体的第一端的进气口之间,且与所述制冰格组件相邻的位置处,用于传感所述制冰格组件内的制冰温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动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单元包括:
柱状的传感器;以及
传感器支撑件,用于固定所述传感器,且所述传感器在所述传感器支撑件上设置成紧邻所述制冰格组件的端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动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格组件的端部、与所述传感器紧邻的位置上设置有金属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自动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机主体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在制冰格组件插入所述制冰机主体时闭合,并在所述制冰格组件被取出时弹起并触发制冰机供水停止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格本体的第二端固定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转动地穿过所述制冰格本体支撑件,并与所述制冰机芯连接,以在工作状态下控制所述制冰机芯而驱动所述制冰格本体进行翻冰。
18.一种冰箱,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制冰机,其中所述自动制冰机的第一端朝向冰箱内的冷风出口,所述制冰电机组件朝向冰箱门。
CN2010102226358A 2010-07-08 2010-07-08 自动制冰机和具有其的冰箱 Active CN1018717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226358A CN101871712B (zh) 2010-07-08 2010-07-08 自动制冰机和具有其的冰箱
PCT/CN2010/077763 WO2012003673A1 (zh) 2010-07-08 2010-10-15 自动制冰机和具有其的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226358A CN101871712B (zh) 2010-07-08 2010-07-08 自动制冰机和具有其的冰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1712A true CN101871712A (zh) 2010-10-27
CN101871712B CN101871712B (zh) 2012-06-06

Family

ID=42996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226358A Active CN101871712B (zh) 2010-07-08 2010-07-08 自动制冰机和具有其的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71712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2526A (zh) * 2010-07-08 2010-10-06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自动制冰机以及具有其的冰箱
CN102410684A (zh) * 2011-11-01 2012-04-11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制冰盒、制冰机以及冰箱
CN102589225A (zh) * 2012-03-20 2012-07-18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制冰盒、制冰机以及冰箱
CN108253676A (zh) * 2017-12-14 2018-07-06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制冰机的控制方法
WO2020049606A1 (ja) * 2018-09-03 2020-03-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自動製氷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02489A (en) * 1984-12-18 1986-07-29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Automatic ice making machine
CN2662159Y (zh) * 2003-10-25 2004-12-08 杨百昌 新型制透明冰机构
CN2663884Y (zh) * 2003-09-12 2004-12-15 江苏白雪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制冰机的制冰、储冰容器
CN201697403U (zh) * 2010-07-08 2011-01-05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制冰机和具有其的冰箱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02489A (en) * 1984-12-18 1986-07-29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Automatic ice making machine
CN2663884Y (zh) * 2003-09-12 2004-12-15 江苏白雪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制冰机的制冰、储冰容器
CN2662159Y (zh) * 2003-10-25 2004-12-08 杨百昌 新型制透明冰机构
CN201697403U (zh) * 2010-07-08 2011-01-05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制冰机和具有其的冰箱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2526A (zh) * 2010-07-08 2010-10-06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自动制冰机以及具有其的冰箱
CN101852526B (zh) * 2010-07-08 2013-07-03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自动制冰机以及具有其的冰箱
CN102410684A (zh) * 2011-11-01 2012-04-11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制冰盒、制冰机以及冰箱
CN102589225A (zh) * 2012-03-20 2012-07-18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制冰盒、制冰机以及冰箱
CN108253676A (zh) * 2017-12-14 2018-07-06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制冰机的控制方法
CN108253676B (zh) * 2017-12-14 2020-03-31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制冰机的控制方法
WO2020049606A1 (ja) * 2018-09-03 2020-03-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自動製氷機
JPWO2020049606A1 (ja) * 2018-09-03 2021-05-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自動製氷機
JP7076560B2 (ja) 2018-09-03 2022-05-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自動製氷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1712B (zh) 2012-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1713A (zh) 制冰格组件、自动制冰机和具有其的冰箱
CN101871712B (zh) 自动制冰机和具有其的冰箱
CN101852526B (zh) 自动制冰机以及具有其的冰箱
CN102388284B (zh) 冰箱控制技术
CN101379353B (zh) 冷冻机的制冰设备
WO2019205690A1 (zh) 制冰机及冰箱
CN201697403U (zh) 一种自动制冰机和具有其的冰箱
AU2010224297A1 (en) Ice-making device for refrigerator
CN201697405U (zh) 一种自动制冰机和具有其的冰箱
CN102226617B (zh) 一种冰箱
CN103868318A (zh) 冰箱
CN201803542U (zh) 一种自动制冰机以及具有其的冰箱
CN101871710B (zh) 制冰电机组件及自动制冰机
CN201697402U (zh) 用于制冰机的连接结构、制冰机和制冷设备
CN102679657A (zh) 制冰机和冰箱
CN102147184B (zh) 用于制冷装置的抽屉组件及包含该组件的制冷装置
CN101871711B (zh) 自动制冰机和具有其的冰箱
CN102252478B (zh) 制冰机及具有该制冰机的冰箱
CN105423689A (zh) 一种制冰机及冰箱
CN102494449A (zh) 手动制冰机和冰箱
CN101093128B (zh) 一种可调温隔板
CN102226618B (zh) 一种冰箱
CN102213521B (zh) 冰箱
CN104654466B (zh) 空调机组
CN103806827A (zh) 薄板卷帘门的除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HEFEI MEDIA RONGSHIDA REFRIGERATOR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0601 Hefei Changjiang Road, Anhui, No. 669

Patentee after: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atentee after: Hefei Hual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Hefei Changjiang Road, Anhui, No. 669

Patentee before: Hefei Media Rongshida Refrigerator Co., Ltd.

Patentee before: Hefei Hualing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