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71613B - 机动车的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机动车的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71613B
CN101871613B CN201010167731.7A CN201010167731A CN101871613B CN 101871613 B CN101871613 B CN 101871613B CN 201010167731 A CN201010167731 A CN 201010167731A CN 101871613 B CN101871613 B CN 1018716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r
printed circuit
circuit board
pcb
combined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6773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71613A (zh
Inventor
托马斯·弗勒利希
约亨·梅尔
克里斯蒂安·约翰
马蒂亚斯·罗德尔
佛朗哥·马尔科里
阿兰·博斯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relli Automotive Lighting Reutlingen Germany GmbH
Original Assignee
Automotive Lighting Reutlingen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tomotive Lighting Reutlingen GmbH filed Critical Automotive Lighting Reutlingen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1871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16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716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161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1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1/19Attachment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 F21S41/192Details of lamp holders, terminals or conn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0088Details of electrical conn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1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1/14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 F21S41/17Discharge light sources
    • F21S41/172High-intensity discharge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1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17Pads along the edge of rigid circuit boards, e.g. for pluggable 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77Bendability or stretchability details
    • H05K1/0278Rigid circuit boards or rigid supports of circuit boards locally made bendable, e.g. by removal or replacement of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6Printed circuits incorporating 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e.g. printed resistor, capacitor, inductor
    • H05K1/165Printed circuits incorporating 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e.g. printed resistor, capacitor, inductor incorporating printed i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13Lam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 Parts Printed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REA)
  • Production Of Multi-Layered Print Wiring Boar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的照明装置。其包括:气体放电灯(1;96),其用于放射出光线;点燃器,其提供用于点燃所述气体放电灯(1;96)的点燃电压;控制器,其提供用于所述点燃器的输入电压和用于所述气体放电灯(1;96)的工作的工作电压。所述控制器为所述点燃器的一体的组成部分。为了在这种照明装置中解决空间难题和温度难题,本发明提出,所述组合式点燃-控制器(5;80)具有用于连接车载电网电压(7)的插头元件(6),其中所述插头元件(6)构成为印刷电路板插头,所述印刷电路板插头由在所述点燃-控制器(5;80)的印刷电路板(20)的边缘上引导的带状导线(21;23)形成。

Description

机动车的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的照明装置,其包括气体放电灯、点燃器和控制器或镇流器。气体放电灯放射出对于肉眼而言可见的光线。点燃器提供用于点燃气体放电灯的点燃电压。控制器用于提供用于点燃器的输入电压和用于气体放电灯的工作的工作电压。电压通过控制器从机动车的车载电网电压中产生。点燃器的一体的组成部分。
背景技术
从DE 35 19 611 A1中已知一种这样的照明装置。在此,组合式点燃-控制器设置在反射器的背面上。通过反射器中的孔口,设置在反射器的内部中的气体放电灯与点燃-控制器接触,并且至少间接地固定在点燃-控制器上。此外,用于组合式点燃-控制器所需的空间表明在用于照明装置的气体放电灯的组合式点燃-控制器的使用上是成问题的。因为在照明装置的壳体的内部可供使用的空间是受限制的,开头所述类型的照明装置至今在实践中没有得到推广。另一个问题是在照明装置的壳体的内部产生大量的热。这一方面是由于气体放电灯的工作,并且另一方面是由于点燃器或控制器的电子结构元件。在点燃器或控制器附近的高温能够导致点燃器或控制器的电气结构元件的过早的老化,并且最终导致点燃器或控制器的电气结构元件的故障。或者也必须使用较昂贵的结构元件,所述结构元件可承受较高的温度,而没有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功能减退。
此外,从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较新的结构形式的气体放电灯,所述气体放电灯具有作为类型D1或D3的气体放电灯的一体的组成部分的点燃器。这种气体放电灯通常应用于机动车前照灯中的所谓的投射模块内。在此,投射模块分开地或与其它光模块(投射模块或反射模块)一起设置在前照灯的壳体内。在光出射方向上,壳体具有通过透明的保护罩封闭的光出射口。保护罩最好构成为透明玻璃片,也就是说,没有例如棱镜或柱面透镜的光学效果元件。但是显而易见也可设想,保护罩具有引起经过的光线的散射的光学效果元件。
投射模块除了气体放电灯外还包括用于聚束由灯发出的辐射的反射器,以及用于在机动车前面的车道上形成聚束的辐射来产生希望的光分布的投射透镜。如果光分布具有水平的亮暗边界,那么在反射器和投射透镜之间的光路中还附加地设置有遮光装置,所述遮光装置屏蔽被反射的辐射的至少一部分。为了产生具有亮暗边界的希望的光分布,遮光装置的上边缘作为亮暗边界通过投射透镜投射到机动车前面的车道上。遮光装置能够一体地构成,或者也能够具有多个相对彼此可移动的遮光元件,其中通过遮光元件的移动能够改变遮光上边缘的相对彼此的位置和/或分布。以这种方式能够达到适合的光分布。
显而易见,在投射系统和反射系统中使用具有集成的点燃件的气体放电灯是可能的。在所述系统中没有投射透镜,并且通常也没有遮光装置,而单独地通过反射器的合适的形状来获得希望的光分布。照明装置的设置在光路上的保护罩的光学效果外形,如果存在的话,能够导致被反射的光线的尤其是在水平方向上的散射,并且也在垂直方向上小范围地导致散射。
气体放电灯具有玻璃泡壳,在所述玻璃泡壳内含有作为填充物的例如氙气的惰性气体。气体放电灯的填充物的精确的成分因灯制造商的不同而变化。为了产生光线,电弧构成并且保持在惰性气体中。如所述,点燃器是已知的气体放电灯的一体的组成部分,所述点燃器具有在气体放电灯启动和在惰性气体中的电弧熄灭时所需的转换电子装置。其中分开的控制器通常在外部设置在照明装置的壳体上。控制器控制和监测灯,该控制器从车载电网电压中产生作为点燃器的输入电压的中间电压(大约1000V),所述输入电压然后由该点燃器高地转换为点燃电压(大约25000V),并且控制器从车载电网电压中产生用于在电弧点燃后灯持续工作的工作电压。此外,控制器使点燃器点燃气体放电灯,其控制在冷的灯的情况下的启动阶段中的馈电,并且引起灯的在稳定工作时的功率调节的供给。此外,控制器能够尽可能地调整车载电网电压的波动。例如,如果灯由于车载电源内的极度的电压扰动而熄灭,那么控制器使点燃器立即自动地再次点燃灯。
控制器的分开的设置具有原因。在照明装置的壳体的内部的空间问题是一个原因。由于控制器的分开的构造,按照在机动车内具有的用于照明装置的安装空间的尺寸和形状,控制器能够在外部几乎任意的位置上设置在照明装置的壳体上。也能够灵活地应对不同汽车类型的用于照明装置的在汽车中的不同的安装空间,并且将控制器设置在合适的位置。另一个原因在于,在照明装置的壳体的内部中的光源附近具有大约150℃的范围内的相对高的工作温度。照明装置的壳体上的在外部的温度明显较低,并且大致位于100℃的范围内。因此,对于控制器而言,能够使用低热稳定的并且因此在购置时也廉价的部件。点燃器和分开的控制器通过被屏蔽的导线彼此连接。导线需要被屏蔽,以便能够遵循对机动车内的电磁兼容性(EMV)的要求。
总体上,在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具有气体放电灯和分开设置在控制器的照明装置中,缺点在于,在机动车内,必须提供用于设置在照明装置的壳体外或上的控制器的附加的安装空间。此外,已知的照明装置的装配变得相对耗费,因为除了装配具有气体放电灯和点燃器的光模块外,还必须附加地以单独的工作步骤将控制器设置在壳体外并且与点燃器接触。
这导致需要占用相对多的时间并且此外昂贵的耗费的装配。在点燃器和控制器之间的被屏蔽的导线的成本是另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所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如下构成并且改进一种已知的照明装置,尽管点燃器和控制器集成在设置在反射器的背面上的唯一的组合装置内,但是改善了具有组合的点燃器和控制器的气体放电灯的实用适宜性。尤其是具有这样的气体放电灯的照明装置应该是尽可能小地构成的,并且在经过长时间的相对高的温度情况下,也应该以高的可靠性进行工作。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基于开头所述类型的照明装置提出,组合式点燃-控制器具有用于连接车载电网电压的插头元件,其中插头元件构成为印刷电路板插头,所述印刷电路板插头由在点燃-控制器的印刷电路板的边缘上引导的带状导线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气体放电灯包括灯座,在所述灯座内,包含有惰性气体的玻璃泡壳在一侧上延伸,并且组合式点燃-控制器设置在对侧上。固定在气体放电灯的基座上的点燃器以控制器的功能性进行扩展。因此控制器不必再设置在照明装置的壳体外或在外部设置在照明装置壳体上,而是安装在点燃器壳体的内部中。因此,能够省去用于在机动车内在外部将控制器设置在照明装置的壳体上所需的安装空间。也能够减少在机动车内用于照明装置的安装所需的安装空间。同样,在具有组合式点燃-控制器的照明装置中,能够省去在控制器和点燃器之间的用于由控制器传输点燃器的输入电压的被屏蔽的电线。
组合式点燃-控制器能够一次或以多个阶段(例如首先到1000V并且然后到25000V)将车载电网电压(12V、24V或42V)高地转换到用于点燃电弧所需的点燃电压。在气体放电灯的稳定的工作中,组合式点燃-控制器将邻近电弧的电压切换为工作电压,所述工作电压明显低于点燃电压。
因为不再需要在印刷电路板上待固定和待接触的单独的印刷电路板插头,所以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组合式点燃-控制器的插塞元件的设计好的构造,在组合式点燃-控制器的壳体的内部能够节省空间。可替代的是,构成印刷电路板的用于实现插塞元件功能的边缘区域,而为此不需要附加的部件。构成为印刷电路板的一体的组成部分的插头具有至少两个用于车载电网电压的两极的触头。可选择的是,插头也能够具有一个或多个用于连接控制线路和/或信号线路的触头。例如通过控制线路/信号线路,上级的机动车控制设备能够与组合式点燃-控制器通信并且交换信息。一方面能够将机动车控制设备的控制信息传递给点燃-控制器(例如信号“开灯”或“关灯”),并且另一方面能够将点燃-控制器的反馈传递给上级的机动车控制设备(例如信号“灯正常工作”或“灯故障”)。因此根据本发明,在点燃-控制器入口端和出口端的插塞连接构成为印刷电路板插头,其中插头(“公的部分”)的触头通过印刷电路板上的带状导线形成。通过在印刷电路板轮廓上的合适的切口能够确保用于插孔件(“母的部分”)的机械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形式,组合式点燃-控制器为气体放电灯的一体的组成部分,并且与该气体放电灯不可拆卸地连接。与在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D1-灯和D3-灯中类似,在根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光源中,点燃器,即点燃-控制器固定地固定在灯座的相对玻璃泡壳的一侧上。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形式提出,组合式点燃-控制器具有由金属组成的壳体,在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用于实现点燃器功能和控制器功能的全部电气结构元件。为了改善EMV屏蔽,壳体由例如铝的金属组成。
有利的是,组合式点燃-控制器具有多层的印刷电路板,并且点燃-控制器电路的电子结构元件安装在印刷电路板的中间层内。通过电子结构元件的在印刷电路板的一个或多个中间层内的集成,相对于提供的印刷电路板表面,每个表面能够安装比在传统的单面印刷电路板中更多的结构元件,如它们目前应用于气体放电灯的控制器或点燃器。电子结构元件最好构成为集成电路(没有自身的壳体,只有硅片)、电容器和/或电阻。电子结构元件也能够为其它的有源电子部件,例如晶体管和二极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提出,组合式点燃-控制器具有印刷电路板,并且变压器绕组和电感绕组螺旋形地平放地装配在印刷电路板上,或者设置为印刷电路板上的带状导线。因此根据该实施形式,变压器绕组和电感绕组集成在板坯或其带状导线层内,并且不构成为分开的电子结构元件,印刷电路板必须配备有(结构元件在印刷电路板上的设置,结构元件在印刷电路板上的机械固定和结构元件的电接触)所述电子结构元件。绕组在印刷电路板的平面内装配为螺旋形地平放在印刷电路板上,或者以相应地延伸的带状导线的形式来实现。在作为带状导线的螺旋形的绕组的构造中,绕组能够以与点燃-控制器的电路的其余的带状导线的形成相同的步骤制造。这样构成的绕组形成扁平螺旋线圈,在所述扁平螺旋线圈中,例如能够从板坯的导电层中蚀刻出匝数。变压器绕组和电感绕组的芯最好构成为平面类型,并且通过在印刷电路板中的凹槽来实现。分开的芯能够设置在凹槽内。在热工技术上尤其感兴趣的是,芯与组合式点燃-控制器的壳体接触。因此,在芯的区域内产生的热量能够有效地通过由金属组成的壳体,尤其是铝组成的壳体向外散出。在此,壳体在一定程度上作为用于变压器绕组芯和电感绕组芯的冷却体。以这种方式能够降低组合式点燃-控制器的壳体的内部的工作温度。
因此,组合式点燃-控制器的尺寸能够进一步减小,使得点燃-控制器的电子电路以微技术或厚膜混合技术构成。因此,用于组合式点燃-控制器所需的空间进一步减少。在此目的是,在系统小型化的同时扩展环境温度范围,并且因此优化可提供的结构空间的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能够构成为任意的机动车照明装置,例如构成为前照灯、尾灯或其它信号灯。但是尤其优选的是,照明装置构成为前照灯。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附图阐述本发明的有利的实施形式和特别的优点。附图示出: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气体放电灯;
图2示出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照明装置;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组合式点燃-控制器的印刷电路板的俯视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组合式点燃-控制器的印刷电路板的分解图;
图5示出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组合式点燃-控制器的印刷电路板的剖视图;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组合式点燃-控制器的印刷电路板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7示出沿着图6中的剖面线VII-VII通过图6中的印刷电路板截面的剖视图;
图8示出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组合式点燃-控制器的印刷电路板的在印刷电路板内的槽铣削前的另一个示例;
图9示出图8中的在槽铣削后的印刷电路板;
图10示出具有组合式点燃-控制器的气体放电灯,所述组合式点燃-控制器具有设置在其中的根据图9的印刷电路板;
图1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截面的侧视图,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具有集成的组合式点燃-控制器和反射器的一部分的气体放电灯;
图1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具有集成的组合式点燃-控制器的气体放电灯的侧视图;
图1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部分的侧视图,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具有集成的组合式点燃-控制器和反射器的气体放电灯;
图14示出朝着根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反射器的背面的光出射方向的视图;以及
图15示出反向于具有集成的组合式点燃-控制器的气体放电灯的光出射方向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2中,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具有机动车前照灯形式的照明装置总体上用附图标记100表示。
照明装置100包括壳体101,所述壳体最好由塑料制成。在光出射方向102上,壳体101具有光出射口103,所述光出射口通过透光的保护罩104封闭。保护罩104最好构成为透明的片。但是也可设想,保护罩104具有光学效果外形(未示出),例如具有透镜、棱镜等形式的光学效果外形,尤其是用于控制的通过的光线的光学效果外形。
在壳体101的内部设置有光模块105,所述光模块具有光源106和反射器107。光模块105能够安装在一个或多个支承架中并且在水平和/或垂直的方向上可转动地安装在前照灯壳体101内。在所示实施例中,光源106构成为具有玻璃泡壳108以及集成的点燃器109的气体放电灯,所述玻璃泡壳用惰性气体(例如氙气)填充并且在其中构成有电弧,所述点燃器产生用于点燃玻璃泡壳108内的电弧所需的高压,所述高压例如在25000V的范围内。点燃器109能够不可拆卸(例如D1或D3灯)或可拆卸地(例如D2或D4灯)固定在灯座上。在点燃器109和玻璃泡壳108之间构成有盘状的灯座110,通过所述灯座,光源106固定在反射器107上。在图2中简单地示出灯座110在反射器107上的固定。这通常通过基本上圆柱形的反射器颈部来实现,所述反射器颈部构成在反射器107的背面上,并且插入底座110内。在反射器颈部的内圆周面上,通常构成有用于将光源106固定在相对于反射器107的反射面预定的位置上的紧固机构,然而在这里对此没有详细地探讨。
因为单独地通过由光源106发射的并且由反射器107反射的光线,需要时在保护罩104上的光学效果的外型的影响下,产生希望的光分布,所以在图2中示出的光模块105称作反射模块。在此,反射器107最好构成为自由形式反射器,通过所述自由形式反射器无需附加的遮光板和在保护罩104上的光学效果的外型就能够产生具有和不具有亮暗边界的希望的光分布。
光模块105除了在图2中所示的部件——光源106和反射器107外,也还能够具有投射透镜(未示出),所述投射透镜将由光源106发射的并且由反射器107反射和聚束的光束投射到车道上,用于在机动车前面产生希望的光分布。如果希望的光分布应该具有水平的亮暗边界,那么在反射器107和投射透镜之间,大致在反射器107的光学轴线117的高度上或直接在光学轴线下面能够设有具有大致水平延伸的上边缘的遮光装置。这样的光模块称为投射模块。
在点燃器109的底面设有具有插头形式的插塞元件111。相应的具有插孔形式的插塞元件112与插塞元件111接合。通过插塞元件111和112形成在被屏蔽的电缆113和点燃器109的电气结构元件之间的电接触,所述电缆通向设置在前照灯壳体101外的控制器114。控制器114就其而言通过电缆115与机动车车载电网的能源116连接。控制器114控制点燃器109并且从车载电网电压(例如,6V、12V、24V)中形成用于点燃器109的大约在例如1000V的范围内的输入电压。从这个电压中,点燃器109产生用于点燃玻璃泡壳108内的电弧所需的高压(例如25000V)。此外,控制器114提供同样从车载电网电压中形成的用于光源106的稳定的工作的工作电压。在光源106的正常的稳定的工作中,也就是说,在成功点燃电弧后,点燃器109被简单地接通。
具有外部的控制器114的照明装置100装入机动车内的为之设有的安装空间内,并且在那里固定在机动车车身上。在已知的照明装置100中,不利的是,安装空间必须容纳前照灯壳体101和在其上固定的控制器114,并且必须相当大地构成。此外,因为控制器114设置在前照灯壳体101的外侧上并且必须固定在前照灯壳体上,所以已知的照明装置100的装配是耗费的。此外,被屏蔽的电缆113必须穿过壳体101中的孔口并且借助于插头元件111和112与点燃器109连接。最后,基于较好的电磁兼容性(EMV),被屏蔽的电缆113相对昂贵。
点燃器109在内部(以虚线示出)具有传统的刚性的印刷电路板118,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以传统的方式安装有带状导线,并且安装和接触有电气结构元件,如示例地示出的电气元件119(线圈、电容器、电阻等)。点燃器109通常包括作为部件支座的冲压格栅(被冲压的导体,嵌入例如塑料的绝缘材料内)。其上固定和接触有结构元件119。此外,印刷电路板118配备有构成为传统的插塞系统的插头元件111。印刷电路板118通常由刚性的电绝缘的基板组成,在所述基板上通过掩模蚀刻获得用于电气结构元件119、111的带状导线和接触位置。在已知的照明装置100的点燃器109中,只是使用单层的冲压格栅-部件支座,在所述冲压格栅-部件支座中,只是在表面侧上安装有带状导线并且设置有结构元件119、111。在已知的点燃器109中,没有最佳地利用在点燃器内部的可供使用的结构空间。
在照明装置100工作时,从光源106或从在玻璃泡壳108中形成的电弧散发出最大的热。放射的热量导致反射器107的强烈的变热,所述反射器由例如铝压铸件的金属或者由具有反射涂层或金属镀层的耐热材料组成。为了改善点燃器109的EMV性质,点燃器具有由金属,最好由铝板组成的屏蔽层,所述屏蔽层与反射器的背面导电地并且因此也导热地接触。通过该接触连接,大部分热以不利的方式从反射器107传递到点燃器109的屏蔽层上,并且因此间接地传递到设置在点燃器内的印刷电路板118和电气结构元件119、111上。因此能够导致在点燃器109的内部中的印刷电路板118和电气结构元件119、111的非常高的热载荷。这随后导致印刷电路板118和结构元件119、111的过早老化、工作失常和最终的故障,或者也必须使用特别热稳定的,但是相对昂贵的印刷电路板和电气结构元件。
在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照明装置100中,点燃器109通常具有矩形的形状。点燃器109的外壁全部基本上是平坦的,其中除了在点燃器壳体的棱和角的区域内的较小的倒圆外,相邻的壁部互为直角。在此能够不提及在前照灯壳体101的内部中的由于光模块105,尤其是由于光模块105的光源106的点燃器109而提供的空间的最佳的利用。在现有技术中更确切地说是相反的情况。因此例如,点燃器109的极其有棱角的形状导致,在为了调节前照灯和/或为了实现转向灯功能来转动光模块105时,由点燃器109扫过的区域(在图2中,在垂直调节光模块105时扫过的轨迹用附图标记120表示)大于实际需要。在点燃器109的壳体的背面上,在壳体的背壁和运动轨迹120之间存在未被利用的区域121。
因此,照明装置100的壳体101也必然具有大于实际需要的尺寸。通过点燃器109的形状的适合的构造,能够减小在前照灯壳体101的内部中用于光模块105所需的结构空间,并且因此整个照明装置100能够以较小结构构成。那么,在机动车内设有较小的安装空间,使得为在机动车的前部区域内,尤其是在发动机舱内的其余的成套设备提供更多的空间。这尤其是在如下方面具有意义,机动车具有越来越多的功能,对于所述功能而言,附加的成套设备或部件必须经常设置在发动机舱内。在发动机舱内可供使用的空间的最佳的利用将越来越多地成为挑战。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气体放电灯1,最好是前照灯的气体放电灯。类似于已知的照明装置100的气体放电灯106,气体放电灯1固定在反射器上,并且设置在照明装置的壳体内。气体放电灯1包括用惰性气体填充的玻璃泡壳2,在所述玻璃泡壳的内部3中点燃并且保持用于发射出对于肉眼而言可见的光线的电弧。通过灯座4,气体放电灯1能够设置并且固定在根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反射器的反射器颈部上。在此,类似于在图2中所示,反射器围绕玻璃泡壳2。在灯座4的相对玻璃泡壳2的一侧上设置有组合式点燃-控制器5,所述点燃-控制器为光源1的一体的组成部分,即不可拆卸地与底座4连接。
因此,在气体放电灯1中,在现有技术中由外部的控制器114执行的控制器功能性集成在点燃器中。用于实现控制器功能性和点燃器功能性的所有电子部件最好安装在组合式点燃-控制器5的唯一的壳体内。这具有能够省去照明装置的壳体外的分开的控制器的设置的优点。因此,也不再需要使用用于将控制器与点燃器电连接的被屏蔽的电缆。与目前已知的照明装置相比,根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能够更简单且更快速地装配。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需要在机动车内的少许空间,使得能够较小地分配在机动车内的用于照明装置所需的安装空间。因此,可为在机动车的前部区域内的其它部件和成套设备提供更多的空间。
组合式点燃-控制器5具有插头形式的插头元件6。机动车车载电网的能源7通过电缆8和在插头元件6上的具有插孔形式的另一个插头元件9与组合式点燃-控制器5连接。通过插头元件6、9,能量供给线路8以及控制线路和/或信号线路10能够与组合式点燃-控制器5连接。例如通过控制线路10,上级的机动车控制设备11的控制信号能够传递给光源1的点燃-控制器5。同样,通过线路10或另一个信号线路,关于气体放电灯1的功能和工作的反馈能够传递给上级的控制设备11。
可设想各种措施,如能够特别有利地构成控制器功能性的在气体放电灯1的点燃器内的集成。例如,一方面是,特别经济地利用在组合式点燃-控制器5的壳体内的为用于实现点燃器和控制器功能性所需的电气结构元件提供的空间。此外,能够考虑到热方面,以便防止组合式点燃-控制器5的电气结构元件的过早的老化,并且/或者允许使用较便宜的结构元件,即少量的耐热结构元件。最后,通过特别的措施也能够特别经济地利用在照明装置的壳体的内部中为光模块提供的结构空间,因此,尽管控制器功能性集成在点燃器中,照明装置的壳体也能够构成为不大于目前的壳体,最好甚至还小于目前的壳体。
在图3中示出用于印刷电路板20的示例,如其在根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组合式点燃-控制器5中使用的一样。印刷电路板20具有多个用于电气结构元件的带状导线21和触点22。例如,集成电路(IC1、IC2)、电阻(R1、R2、R3、R4)、电容器(C5、C6、C7、C8)以及线圈能够构成为电气结构元件。在图3中示出的印刷电路板20的右侧上构成有多个并排设置的接触位置23,其中一些带状导线21被引导到一些接触位置23上。接触位置23形成插头元件6的电接触。因此,在所述插塞连接类型中,插头的触头23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印刷电路板20的带状导线构成。因此,为了实现插头元件6,未占据空间的附加的电子结构元件设置并且接触在印刷电路板20上。插头元件6在一定程度上为印刷电路板20的一体的组成部分。通过借助于图3说明的实现方法,能够明显地减少用于插头元件6所需的结构空间以及用于连接印刷电路板20上的插头元件6的空间。
接触位置23能够以与带状导线21和触点22相同的方式安装在印刷电路板20上。为此,例如掩模蚀刻法是适合的。通过在印刷电路板20的轮廓上的适合的切口确保用于插塞连接元件9(插孔件)的机械连接。因此,例如可设想,插在插头件6上的插孔件9的弹性闭锁凸起接合在印刷电路板轮廓中的凹槽24内,并且插孔件9以这种方式可拆卸地保持在插塞连接件6上,使得在机动车运行期间发生振动时,插塞连接本身不会无意地松开。
例如,用于经济地利用在组合式点燃-控制器5的壳体中的结构空间的另一个措施可如下实现,使用多层的印刷电路板来替代单层的印刷电路板,在所述单层的印刷电路板上,只是在一侧构成和设置有带状导线和电气结构元件。图4示例地示出两层的印刷电路板30,所述两层的印刷电路板具有由例如陶瓷基片或硅基片的绝缘材料组成的载体层31。在载体层31的两侧能够安装有附加的薄的绝缘层32。显而易见,可设想,在载体材料31的相应合适的绝缘性质中,绝缘层32的功能集成到载体材料31内,也就是说,省去单独的绝缘层32。最后,在载体层31的两侧安装有导电材料薄层33,其中例如借助于掩模蚀刻法去除导电材料的一部分来形成带状导线34。那么,在层33中只是还保留有在图4中示出的带状导线和接触位置。多层的印刷电路板的使用,例如图4中的双层的印刷电路板30的使用,具有如下优点,在相同的印刷电路板表面上,实际上能够设置有各种各样的带状导线和电气结构元件。因此实现在需要的结构空间方面的显著的节省。
在图5中示出具有总共八层的多层的印刷电路板40(所谓的Multilayer-PBC)。印刷电路板40的不同的层用附图标记41至48表示。在不同的层41至48之间能够构成有带状导线49,其中显而易见,不同的层的带状导线49必须通过合适的绝缘层(在图5中未示出)彼此隔开。此外,组合式点燃-控制器5的电子结构元件,例如集成电路(不具有自己的壳体并且只是作为硅片的IC)、电容器和电阻,集成在印刷电路板40的中间层42至47内。因此,在提供的印刷电路板表面方面,能够安装比目前的印刷电路板表面明显更多的结构元件。
如下获得用于减少为实现点燃器功能性和控制器功能性必需的组件的所需的结构空间的其它潜在可能,用于电路所需的变压器绕组和电感绕组螺旋形平放地装配在印刷电路板上,或者构成为电路板上的带状导线。变压器绕组和电感绕组的相应的实施例在图6中示出。印刷电路板用附图标记50表示。作为带状导线螺旋形地安装在印刷电路板50上的变压器绕组和电感绕组用附图标记51表示。在带状导线51的起始处和中止处,绕组51具有两个接头52和53。接头53穿过印刷电路板50通向印刷电路板50的背面,在那里,其然后通过在那里延伸的带状导线进行接触(参见图7)。接头52能够接触在印刷电路板50的在图6中示出的侧面上。
图7示出沿着图6中的剖面线VII-VII通过印刷电路板50的横截面。在螺旋形的绕组51的中央构成有在电路板50中的凹槽54,在所述凹槽中设置有芯55。芯55与组合式点燃-控制器的壳体56连接。以这种方式,在点燃-控制器5工作时在芯55内出现的热量能够经济地散发到金属壳体56上,所述金属壳体起到一种冷却体的作用。可替代的是,芯也能够构成为平面类型,并且通过在印刷电路板50内的凹槽实现。也在这个实施形式中,形成芯的用于改善散热的软磁材料(例如铁素体、铁粉)能够与壳体56结合。在芯55和组合式点燃-控制器5的壳体56之间,用于改善热传导的介质57能够构成在芯55和壳体56之间,这样的介质57例如为特别好地导热的糊剂或涂层。因此有利的是,组合式点燃-控制器5的总电路以微技术或厚膜混合技术构成,其中基于高的放热,必须采取用于优化点燃-控制器5的壳体56内的热循环的措施。
可设想,在部件载体的不同层内构成变压器的初级和次级绕组。通过多个绕组重叠在不同的层内或作为在印刷电路板表面上的线圈式绕组,能够实现变压器或耦合的电感。
不同于用于在热工技术上优化点燃-控制器5的电路的已经所述的措施,例如,热敏的电气结构元件设置在热负载强度不大的电路的区域内。热敏的结构元件有针对性地置于点燃-控制器5的较冷的区域内。具有高放热的结构元件远离敏感的结构元件地设置在提供良好的热量导散的区域内。较冷的区域能够为放置具有低损耗功率的结构元件的区域,或者为具有冷却空气流入的区域。因此,与结构元件的温度敏感性和在壳体56内的不同位置上的局部的工作温度有关地进行点燃-控制器5的电路的各个结构元件在壳体56内的放置。在壳体56内的局部的工作温度能够通过实际测量来测定或者能够被模拟。根据结构元件的相应的放置,能够测定用于按顺序地接触被放置的结构元件的带状导线的分布,但是尽可能不改变结构元件的有意选择的位置。
此外,电路的电气结构元件有针对性地设置在壳体56内,使得在充分利用在壳体56内的温度梯度的情况下,获得空气流动,所述空气流动尤其是在热临界的结构元件上掠过并且冷却该结构元件。此外,点燃-控制器5的壳体56的拓扑结构能够以尽可能不影响或不阻碍自由的冷却气流的方式构成。例如,这能够通过具有低空气阻力和少量气旋的拓扑结构来达到。
通过不是使用一个或多个平面的印刷电路板,而是使用尤其是可弯曲的印刷电路板,能够进一步优化组合式点燃-控制器5的在壳体56内的可供使用的空间的利用。借助于图8和图9详细地说明用于这样的印刷电路板的示例。以传统的最好为刚性的印刷电路板60为出发点,所述刚性的印刷电路板具有作为载体材料的基片61。在载体材料61上构成有导电层62,由所述导电层例如借助于掩模蚀刻法形成带状导线。现在,在印刷电路板60的载体材料61内引入槽63,例如铣削。基片61的因此被去除的材料在图8中以阴影线示出。在载体材料61内引入槽63时必须注意的是,假如出于稳定性原因也需要载体材料61的一部分,那么至少保留有导电层62,以便防止印刷电路板60在装配、装入壳体56内时折断,或者在机动车运行期间由于晃动或振动而折断。
紧接着,印刷电路板60能够沿着通过槽63形成的弯曲边缘弯曲,例如在图9中所示。在此,导电层62或由其形成的带状导线,并且需要时还有载体材料61的被保留的部分能够承担折页的功能,印刷电路板可围绕所述折页弯曲。在所示实施例中可看出,印刷电路板60的先前为一体的载体材料61现在通过槽63分成可相对彼此围绕槽63转动的两部分61’和61”。
显而易见,可能的是,在刚性的印刷电路板中引入一个以上的槽63,所述槽能够平行或倾斜地相互延伸。以这种方式,印刷电路板60被分为多个部分,所述多个部分能够相对彼此在二维平面内(在平行的槽的情况下)或者甚至在三维空间内(槽彼此倾斜或歪斜)转动。以这种方式,可获得具有印刷电路板60的几乎任意的三维结构。因此,印刷电路板60能够最佳地装入组合式点燃-控制器5的壳体56的内部中。刚性的,即尤其形状稳定的印刷电路板对于印刷电路板60的稳定性而言是决定性的,所述印刷电路板通过特别的措施(在印刷电路板60的基片61内引入槽63)可在其形状上的确定的点上改变。
图10示出与在图1中示出的气体放电灯相应的气体放电灯1。在此,组合式点燃-控制器5部分地以截面图示出,使得可更好看出在壳体56内的可弯曲的印刷电路板60。可直接看出,通过本身刚性的,但是在槽63的区域内可弯曲的印刷电路板60,一方面在机动车内对印刷电路板60的稳定性的特别高的要求方面,并且另一方面在点燃-控制器5的壳体56的内部空间的优化的充分利用方面,找到好的折中方案。这尤其适用于可多次弯曲的印刷电路板60,尤其是适用于可在三维空间内变形的印刷电路板60。
显而易见,可弯曲的印刷电路板60除了应用于组合式点燃-控制器5外,也能够应用于其它任意的机动车控制设备。因此,尤其考虑根据本发明的印刷电路板60在用于照明装置的半导体光源(LED)的控制器内的使用。
在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具有气体放电灯106的照明装置100中,点燃器109设置成与反射器107的背面具有距离。此外,点燃器只是在反射器107的背面的部分区域上延伸。因此,在前照灯壳体101的内部浪费了许多能够更好地另外得到利用的空间。在这里,图11中的实施形式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在那里,以侧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的截面。尤其示出反射器70的一部分,气体放电灯1通过其底座4固定在所述部分上。组合式点燃-控制器5的壳体71以特殊的方式构成。一方面,壳体71的朝向反射器70的侧面构成为,使得该侧面在气体放电灯1固定在反射器70上时,尽可能完全地置于反射器70的背面上。尤其是在围绕光学轴线的内部区域中,反射器70几乎旋转对称地构成,使得壳体71完全地置于反射器70的背面上是可能的,其中由于旋转对称,甚至还可能的是,通过灯1围绕其灯轴线旋转来更换灯1并且向后(与光出射方向相反)取出灯1。以这种方式最佳地利用在点燃-控制器5的壳体和71反射器70之间的空间。为了避免壳体71通过直接受到由气体放电灯1发出的热辐射的反射器70强烈地加热,在壳体71和反射器70的背面之间是用于使点燃-控制器5与较热的反射器70热绝缘的绝热层72,其由导热性差的材料组成,例如陶瓷或不同于电容器的填充材料。以这种方式能够最佳地利用在点燃-控制器5的壳体71和反射器70之间的空间,而不导致电路的功能性由于高温受到影响。
为了EMV屏蔽由组合式点燃-控制器71和气体放电灯1朝外界产生的电磁辐射,能够设有在点燃-控制器71和反射器70之间的用于高频信号的导电的电容耦合。在此,也涉及在点燃-控制器71和反射器70之间的高欧姆连接。这例如能够借助具有高εr值(相对介电常数)的材料达到。这样的材料例如为气体或通常用于电容器的绝缘材料(例如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或陶瓷)。在此,点燃-控制器71的正面和反射器70的背面在少许距离内设置有大的重叠面,其中在两个面之间设置有绝缘材料。用于使点燃-控制器71和反射器70热退耦的绝温材料能够同时用作用于使点燃-控制器71和反射器70电容耦合的电绝缘材料。
图11中的照明装置的气体放电灯1的点燃-控制器的壳体71的另一个方面被看作是壳体71的部分圆柱体状倒圆的背壁。在垂直地调节光模块时,壳体71的背壁在圆形轨迹73上移动。背壁被倒圆成,使得其精确地在轨迹73上或略微在轨迹73内延伸。这意味着,部分圆柱体状倒圆的背壁的圆柱体轴线大致水平地定向,并且延伸通过光模块的调节运动的转动点。以这种方式,能够尤其经济地利用在气体放电灯1的点燃-控制器的后面的空间,也就是说,在壳体71的背壁和前照灯壳体(未示出)的背壁之间的空间。前照灯壳体的背壁能够根据壳体71的背壁构成,并且特别近地靠近壳体71的背壁。以这种方式,用于照明装置的在机动车内的安装所需的安装空间特别小地构成,使得在机动车的前部区域内能够提供用于其它成套设备和部件的附加的空间。
在具有前照灯调节装置的照明装置中,也就是说,在所述照明装置中可在垂直方向上调节光模块,在图11中示出的实施形式具有特别的优点。当为了实现转向灯功能还可能附加地水平调节光模块时,组合式点燃-控制器的壳体71的球缺状隆起的背壁带来特别的优点,如其例如在图12中所示。在光模块的垂直调节v的情况下,点燃-控制器71的背壁运动所在的圆形轨迹用附图标记73表示。在光模块的水平调节h的情况下,点燃-控制器71的背壁运动所在的圆形轨迹上运动用附图标记74。垂直调节v和水平调节h的旋转轴线最好相交于同时为光模块的转动点的交点。点燃-控制器的壳体71的背壁的球缺的中心点最好刚好位于两个旋转轴线的交点上,例如位于气体放电灯的电弧的中心。以这种方式,用于在前照灯壳体的内部中的点燃-控制器所需的空间特别地小,并且整个照明装置能够特别紧凑地构成。因此,用于照明装置的在机动车内的安装所需的结构空间特别小地构成,使得在汽车的前部区域内能够提供用于其它成套设备和部件的附加的空间。
因此,通过组合式点燃-控制器的壳体71的形状的特别充分考虑的几何构造,能够特别经济地利用在前照灯壳体的内部中为点燃-控制器提供的空间。通过使用根据图8至10的实施例的印刷电路板,能够特别经济地充分利用根据图11和12的实施例的点燃-控制器的隆起的壳体形状。印刷电路板能够与壳体71的背壁的形状相匹配。
在图13中示出用于特别经济地利用在前照灯壳体内为组合式点燃-控制器80提供的空间的另一个示例。气体放电灯1,如已经所述,通过其在反射器81的背面构成的反射器颈部82内的底座4,固定在反射器81上的相对于反射面限定的位置上。在传统的照明装置(参见图2)中,这导致在点燃-控制器80的壳体的前壁和反射器81的背壁之间的相对大的未被利用的空间。这个空间能够通过在图13中所示的实施形式如下进行利用,点燃-控制器80的在前壁区域内的壳体至少部分地围绕反射器颈部82向前朝反射器81的方向延长。在所示实施例中,点燃-控制器80的前壁在反射器颈部82的下方朝反射器82的方向位移,使得点燃-控制器80的壳体在反射器颈部82的下方具有附加的空间83,所述空间能够被利用于设置点燃-控制器80的印刷电路板和/或电气结构元件。以这种方式,在点燃-控制器80的壳体的内部中提供用于电子装置的更多的空间,而不使光模块84的尺寸变大。这只是特别经济地利用了在光模块84中可供使用的结构空间。
点燃-控制器80的附加地提供的空间83的朝向反射器81的背面的壁部最好至少近似地与背壁的形状相匹配。这尤其适用于空间83的在光出射方向85上的前面的壁部86和空间83的朝向反射器颈部82的壁部——在该实施例中为顶部的壁部87。在所示实施例中,前面的壁部86和顶部的壁部87之间的连接倾斜地构成,其中倾斜的角度大致相当于反射器81的背壁在相应的区域上的分布。显而易见,可设想,在前面的壁部和顶部的壁部之间的连接壁部不是直地或平地,而是隆起地构成,使得其相对于反射器81的背壁等距地延伸。
显而易见,该实施形式能够与前述实施形式中的任一个组合,尤其是与根据在图11和12中所示的实施形式的点燃-控制器的壳体的隆起的背壁组合。
图11示出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实施例中,组合式点燃-控制器的前壁完全地置于反射器的背壁上。在此,从反射器到点燃-控制器的壳体上的热传导是关键性的,并且在点燃-控制器内的因此关联的高的工作温度也是关键性的。由于这个原因,在图11中的实施例中,在点燃-控制器的壳体的前壁和反射器的背壁之间的接触面上设有热绝缘层。
为了改善光模块的关键性部件的冷却,尤其是改善点燃-控制器的壳体的冷却,能够有针对性地充分利用用于获得沿着点燃-控制器的壳体的冷却的气体流动的温度梯度。在本文中,光模块的部件的拓扑结构能够有针对性地以不阻碍冷却气流的方式构成。这是具有低空气阻力和少量气旋的拓扑结构。通过在确定的区域内每时间单位流动更多的空气,并且/或者加速气流的流动速度,甚至应该尽可能输送气流。
在图14中示出反射器90的背面。反射器90具有中央孔91,通过所述中央孔,气体放电灯的玻璃泡壳插入反射器内部。孔91由从反射器90的背面向后突起的反射器颈部92围绕。该颈部用于容纳和固定气体放电灯的灯座。此外,反射器90在其正面的壁部上具有用于固定光模块的投射透镜(未示出)的支座的具有孔93形式的紧固元件,使得沿光出射方向观察,该投射透镜设置在反射器90的后面。
反射器90的背面的部分区域具有引导空气的机构94,所述机构例如能够构成为多个并排设置的且从反射器90的背壁突起的肋片和/或嵌入背壁的凹部。具有引导空气的机构94的区域相当于在装配气体放电灯时点燃-控制器的壳体的正面放置的区域(参见图11)。因此,通过引导空气的机构94形成在反射器90的背面和放置的点燃-控制器95的正面之间的空气通道。通过这些通道,冷却空气能够从反射器90或从点燃-控制器的壳体中流出并且运送热量。
显而易见,引导空气的机构94不必一定要构成在反射器90的背面上。图15从前面,也就是说,反向于光出射方向,示出气体放电灯96的视图。灯96包括灯座98和用惰性气体填充的玻璃泡壳97。组合式点燃-控制器95的在图15中可见的正面构成为,使得其在灯96装配在反射器上时尽可能完全地置于反射器的背面上,或者与反射器的背面具有少许距离地延伸。可替代或除了在反射器90的背面上的引导空气的机构94外,在点燃-控制器的壳体95的前面设置有引导空气的机构99。这些机构例如构成为多个并排设置的且从壳体95的前面突起的肋片和/或嵌入前面的凹部。
此外,除了或可替代引导空气的机构94和99外,可设想在壳体95的前面和反射器90的背壁之间的绝温层中(例如在图11中的层72)设有引导空气的机构。这些机构例如能够构成为多个并排设置的且从壳体95的前面突起的肋片和/或嵌入前面的凹部。在该实施形式中可设想,壳体95的前面和/或反射器90的背壁光滑地构成,也就是说,没有引导空气的机构94和99。在这种情况下,引导空气的机构能够单独地构成在绝温层内。反射器90的背壁的光滑的构造具有能够使用标准反射器的优点。
空气通道的形状能够选择为,使得通道的横截面沿流动方向减小。因此,提高流动速度并且能够运走更多的热量。肋片或凹部的相应的构造没有其他可能。
显而易见,所述实施例的任意的组合是可能的。在此目的是,总是实现控制器功能性在气体放电灯的点燃器中的实用性的集成。在此,尤其考虑空间难题和温度难题。但是这存在彼此相互影响,也就是说,在点燃-控制器5;80的构造越来越紧凑的情况下,增加了温度难题。

Claims (11)

1.一种机动车的照明装置,包括:气体放电灯(1;96),其用于放射出光线;点燃器,其提供用于点燃所述气体放电灯(1;96)的点燃电压;控制器,其提供用于所述点燃器的输入电压和用于所述气体放电灯(1;96)的工作的工作电压,其中所述控制器为所述点燃器的一体的组成部分,所述点燃器和所述控制器形成组合式点燃-控制器(5;80),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点燃-控制器(5;80)具有用于连接车载电网电压(7)的插头元件(6),其中所述插头元件(6)构成为印刷电路板插头,所述印刷电路板插头由在所述组合式点燃-控制器(5;80)的印刷电路板(20)的边缘上引导的带状导线(21;23)形成,其中,所述插头元件(6)是所述印刷电路板(20)的一体的组成部分,所述组合式点燃-控制器(5;80)具有多层的印刷电路板(40),并且组合式点燃-控制器电路的电子结构元件安装在所述印刷电路板(40)的中间层(42、……、47)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点燃-控制器(5;80)为所述气体放电灯(1;96)的一体的组成部分,并且与所述气体放电灯(1;96)的玻璃泡壳(2;97)和灯座(4;98)不可拆卸地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点燃-控制器(5;80)具有由金属组成的壳体(56;95),在所述壳体(56;95)内安装有用于实现点燃器功能和控制器功能的所有电气结构元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结构元件构成为不具有自身的壳体的集成电路,并且构成为电容器、电阻、晶体管和/或二极管。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点燃-控制器(5;80)具有这样的印刷电路板(50),并且变压器绕组和电感绕组(51)螺旋形地平放地装配在该印刷电路板(50)上,或者设置为在该印刷电路板(50)上的带状导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绕组和电感绕组(51)的芯(55)构成为平面类型,并且通过在对应的印刷电路板(50)中的凹槽(54)来实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55)与所述组合式点燃-控制器(5;80)的壳体(56;95)接触。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点燃-控制器(5;80)以微技术或厚膜混合技术构成。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构成为前照灯。
10.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照明装置的气体放电灯,包括:点燃器,其提供用于点燃所述气体放电灯的点燃电压;控制器,其提供用于所述点燃器的输入电压和用于所述气体放电灯的工作的工作电压,其中所述控制器为所述点燃器的一体的组成部分,所述点燃器和所述控制器形成组合式点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点燃-控制器具有用于连接车载电网电压的插头元件,其中所述插头元件构成为印刷电路板插头,所述印刷电路板插头由在所述组合式点燃-控制器的印刷电路板的边缘上引导的带状导线形成,其中,所述插头元件是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一体的组成部分,所述组合式点燃-控制器具有多层的印刷电路板,并且组合式点燃-控制器电路的电子结构元件安装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中间层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体放电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点燃-控制器为所述气体放电灯的一体的组成部分,并且与所述气体放电灯不可拆卸地连接。
CN201010167731.7A 2009-04-22 2010-04-22 机动车的照明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716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9018448A DE102009018448A1 (de) 2009-04-22 2009-04-22 Beleuchtungseinrichtung eines Kraftfahrzeugs
DE102009018448.1 2009-04-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1613A CN101871613A (zh) 2010-10-27
CN101871613B true CN101871613B (zh) 2015-05-27

Family

ID=42779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6773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71613B (zh) 2009-04-22 2010-04-22 机动车的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432098B2 (zh)
JP (1) JP2010257978A (zh)
CN (1) CN101871613B (zh)
DE (1) DE102009018448A1 (zh)
FR (1) FR2944746B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22714B1 (fr) * 2007-10-19 2010-03-12 Valeo Vision Dispositif d'alimentation electrique pour une lampe a decharge comportant un blindage de ballast et un blindage de faisceau raccordes en parllele a un potentiel commun
US7850333B2 (en) * 2008-04-28 2010-12-14 Nokia Corporation Planar circuit for driving gas discharge lamps
JP7425615B2 (ja) * 2020-02-05 2024-01-31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用制御システ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02605A1 (en) * 1997-09-09 1999-03-17 Toyo Denso Kabushiki Kaisha Discharge lamp lighting device
US6462476B1 (en) * 1998-07-13 2002-10-08 Patent-Treuhand-Gesellschaft Fuer Elektrische Gluehlampen Mbh Lighting system with a high-pressure discharge lamp
CN1590840A (zh) * 2003-08-26 2005-03-09 电灯专利信托有限公司 高压放电灯的灯座和高压放电灯
CN1755846A (zh) * 2004-09-10 2006-04-05 电灯专利信托有限公司 变压器、有变压器的起辉装置及有变压器的高压放电灯
CN1798465A (zh) * 2004-12-06 2006-07-05 电灯专利信托有限公司 高压放电灯及带有高压放电灯的照明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19611A1 (de) 1985-05-31 1986-12-04 Patent-Treuhand-Gesellschaft für elektrische Glühlampen mbH, 8000 München Kraftfahrzeugscheinwerfereinheit
DE4223643A1 (de) * 1992-07-17 1994-01-20 Patent Treuhand Ges Fuer Elektrische Gluehlampen Mbh Einseitig gesockelte Hochdruckentladungslampe
CN2190847Y (zh) * 1994-05-11 1995-03-01 张传秀 插接式电子镇流器
DE19602625A1 (de) * 1996-01-25 1997-07-31 Patent Treuhand Ges Fuer Elektrische Gluehlampen Mbh Elektrische Lampe
US6084354A (en) * 1997-03-06 2000-07-04 Ngk Spark Plug Co., Ltd. Vehicle-lamp lighting-on device
US6124673A (en) * 1997-04-07 2000-09-26 Bishop; James G. Universal arc-discharge lamp systems
JP2002175780A (ja) * 2000-09-28 2002-06-21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高圧放電ランプ、高圧放電ランプ点灯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US6404132B1 (en) * 2001-03-27 2002-06-11 Liteglow Industries, Inc. Neon cruising lights for use with motor vehicle headlights
US7258464B2 (en) * 2002-12-18 2007-08-2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Integral ballast lamp thermal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US7178941B2 (en) * 2003-05-05 2007-02-20 Color Kinetics Incorporated Lighting methods and systems
DE10339587A1 (de) * 2003-08-26 2005-03-24 Patent-Treuhand-Gesellschaft für elektrische Glühlampen mbH Transformator, Lampensockel mit einem Transformator und Hochdruckentladungslampe
US20050104524A1 (en) * 2003-11-17 2005-05-19 Bishop James G. Universal lamp illumination system
DE102005021728A1 (de) * 2005-05-09 2006-11-16 Patent-Treuhand-Gesellschaft für elektrische Glühlampen mbH Lampensockel und Hochdruckentladungslampe mit einem Lampensockel
US8506132B2 (en) * 2007-10-04 2013-08-13 Dragonfish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reating high efficiency radial circular lighting distributions from a hemispherical lambertian sour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02605A1 (en) * 1997-09-09 1999-03-17 Toyo Denso Kabushiki Kaisha Discharge lamp lighting device
US6462476B1 (en) * 1998-07-13 2002-10-08 Patent-Treuhand-Gesellschaft Fuer Elektrische Gluehlampen Mbh Lighting system with a high-pressure discharge lamp
CN1590840A (zh) * 2003-08-26 2005-03-09 电灯专利信托有限公司 高压放电灯的灯座和高压放电灯
CN1755846A (zh) * 2004-09-10 2006-04-05 电灯专利信托有限公司 变压器、有变压器的起辉装置及有变压器的高压放电灯
CN1798465A (zh) * 2004-12-06 2006-07-05 电灯专利信托有限公司 高压放电灯及带有高压放电灯的照明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270929A1 (en) 2010-10-28
US8432098B2 (en) 2013-04-30
FR2944746A1 (fr) 2010-10-29
JP2010257978A (ja) 2010-11-11
DE102009018448A1 (de) 2010-10-28
CN101871613A (zh) 2010-10-27
FR2944746B1 (fr) 2016-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3762B (zh) 印刷电路板
CN103781334B (zh) 电子单元
CN103328884B (zh) 照明装置
CN102483203A (zh) 荧光灯形发光元件灯以及照明器具
CN101310141B (zh) 照明器件和引导光的方法
KR101667280B1 (ko) 통합된 가스 방전 램프
CN102101456B (zh) 电子控制器和具有该电子控制器的用于机动车照明装置的气体放电灯
CN101871613B (zh) 机动车的照明装置
JP2020510288A (ja) Ledランプ
CN101871612B (zh) 机动车的照明装置
JP2006032138A (ja) 車輌用灯具
TW200306608A (en) Gas-discharge lamp
JP5841692B2 (ja) ベース内に接点路を備える放電ランプ
JP2016512921A (ja) Led照明装置
JP2009526350A (ja) 光源モジュール
TWI765960B (zh) 高壓放電燈
CN103807622A (zh) 照明装置
EP2845217B1 (en) Ground connection to a lamp housing
CN216113452U (zh) 一种匹配负载内置型车用led灯泡结构
CN102563491B (zh) 放电灯点灯装置
CN103975411B (zh) 高压气体放电灯
JP3090796U (ja) 車両用前照灯の放電管用口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