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8518B - 双模无线终端及其切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模无线终端及其切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48518B
CN101848518B CN201010200010.1A CN201010200010A CN101848518B CN 101848518 B CN101848518 B CN 101848518B CN 201010200010 A CN201010200010 A CN 201010200010A CN 101848518 B CN101848518 B CN 1018485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control signal
value
logic
wireless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0001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48518A (zh
Inventor
薛绒
毛建华
伍学斌
杨定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20001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8485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48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8518A/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77795 priority patent/WO2011153766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485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85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模无线终端及其切换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模块接收来自软件管理模块的控制信号,并向逻辑控制模块发送控制信号;逻辑控制模块接收到来自第一模块的控制信号时,将控制信号逻辑取反后发送给第二模块;其中,在第一模块接收到控制信号为第一值时,第一模块以第一网络通信模式进行通信,在第一模块接收到控制信号为与第一值逻辑相反的第二值时,第一模块关闭通信,在第二模块接收到控制信号为第一值时,第二模块以第二网络通信模式进行通信;在第二模块接收到控制信号为与第一值逻辑相反的第二值时,第二模块关闭通信。通过本发明缩短了系统的切换时间,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双模无线终端及其切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模无线终端及其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产业的高速发展,网络的多元化已成为一种潮流。然而,由于人力、物力、财力及技术等各个因素的影响,每种制式的网络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或是覆盖范围太小、或是传输速度太低,给用户带来了许多不便。而双模无线终端是弥补这种网络缺陷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在不同模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下运行,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网络的状况或者用户的选择进行模式切换,结合两种制式的优点,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
目前,双模无线终端可以采用两种方式来实现:(1)双重模式切换运行方式,即,同一时刻只有一种通信模式在运行,当一种通信模式处于连网状态,另一种通信模式则处于关闭状态,并且,如果在两种通信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则需要在网络侧的配合下,利用与通信模式相关的协议和流程规定进行模式切换;(2)双重模式独立运行方式,即,两种通信模式可以同时运行(同时待机),分别接收各自网络侧的广播和呼叫消息,不需要网络侧的配合。
在相关技术中,提出了一种通过一个中心控制模块进行模式之间切换的方法(两种模式之间没有直接通信),即,中心控制模块用于对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测,在检测到进入通信状态时,向第二通信模块发送关闭发射机的指令。但是,这样很可能存在由于中心控制模块操作失控、关闭第二通信模块的发射机失败,而导致两种模式同时工作,进而造成两种模式之间相互干扰、增加终端功耗的问题,所以难以保证双模终端工作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模无线终端及其切换方法,以至少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由于双模无线终端在通信模式切换的过程中关闭切换前通信模式的发射机失败而导致两种模式相互干扰、增加终端功耗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模无线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双模无线终端,包括:第一模块,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在控制信号为第一值时,以第一网络通信模式进行通信,在控制信号为与第一值逻辑相反的第二值时,第一模块关闭通信;第一模块还用于向逻辑控制模块发送控制信号;第二模块,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在控制信号为第一值时,以第二网络通信模式进行通信,在控制信号为第二值时,第二模块关闭通信;第二模块还用于向逻辑控制模块发送控制信号;逻辑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到来自第一模块的控制信号时,将控制信号逻辑取反后发送给第二模块;以及接收到来自第二模块的控制信号时,将控制信号逻辑取反后发送给第一模块。
进一步地,该双模无线终端还包括:软件管理模块,用于在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都处于待机模式的情况下,通知第一模块或第二模块开始搜索网络;第一模块或第二模块还用于在预定时间内搜索到对应的网络并注册连接成功时,进行通信,设置控制信号为第一值,并将控制信号发送给逻辑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该双模无线终端还包括:接口模块,用于为第一模块与软件管理模块之间进行通信提供接口,以及为第二模块与软件管理模块之间进行通信提供接口。
进一步地,软件管理模块还用于获取用户切换第一网络通信模式或者第二网络通信模式的指令,并向与切换前通信模式对应的第一模块或第二模块发送控制信号,其中,控制信号为第二值。
进一步地,逻辑控制模块包括逻辑非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双模无线终端的切换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双模无线终端的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模块接收来自软件管理模块的控制信号,并向逻辑控制模块发送控制信号;逻辑控制模块接收到来自第一模块的控制信号时,将控制信号逻辑取反后发送给第二模块;其中,在第一模块接收到控制信号为第一值时,第一模块以第一网络通信模式进行通信,在第一模块接收到控制信号为与第一值逻辑相反的第二值时,第一模块关闭通信,在第二模块接收到控制信号为第一值时,第二模块以第二网络通信模式进行通信;在第二模块接收到控制信号为与第一值逻辑相反的第二值时,第二模块关闭通信。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第二模块接收来自软件管理模块的控制信号,并向逻辑控制模块发送控制信号;逻辑控制模块接收到来自第二模块的控制信号时,将控制信号逻辑取反后发送给第一模块。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软件管理模块在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都处于待机模式的情况下,通知第一模块或第二模块开始搜索网络;第一模块或第二模块在预定时间内搜索到对应的网络并注册连接成功时,进行通信,设置控制信号为第一值,并将控制信号发送给逻辑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第一模块接收控制信号,或者第二模块接收控制信号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软件管理模块获取用户切换第一网络通信模式或者第二网络通信模式的指令,并向与切换前通信模式对应的第一模块或第二模块发送控制信号,其中,控制信号为第二值。
进一步地,第一模块与软件管理模块之间通过接口模块进行通信,以及第二模块与软件管理模块之间通过接口模块进行通信。
通过本发明,采用硬件方式实现两种模式之间的通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双模无线终端在通信模式切换的过程中关闭切换前通信模式的发射机失败而导致两种模式相互干扰、增加终端功耗的问题,缩短了系统的切换时间,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无线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双模无线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双模无线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逻辑控制模块涉及的功能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无线终端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无线终端的工作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软件跑飞情况下双模无线终端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无线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该双模无线终端包括:第一模块12、第二模块14和逻辑控制模块16,下面对各模块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模块12,耦合至逻辑控制模块16,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在控制信号为第一值时,以第一网络通信模式进行通信,在控制信号为与第一值逻辑相反的第二值时,第一模块关闭通信;第一模块12还用于向逻辑控制模块发送控制信号;第二模块14,耦合至逻辑控制模块16,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在控制信号为第一值时,以第二网络通信模式进行通信,在控制信号为第二值时,第二模块关闭通信;第二模块14还用于向逻辑控制模块发送控制信号;逻辑控制模块16,耦合至所述第一模块12和所述第二模块14,用于接收到来自第一模块12的控制信号时,将控制信号逻辑取反后发送给第二模块14;以及接收到来自第二模块14的控制信号时,将控制信号逻辑取反后发送给第一模块12。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硬件方式实现两种模式之间的通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在通信模式切换的过程中关闭切换前通信模式的发射机失败而导致两种模式相互干扰、增加终端功耗的问题,缩短了系统的切换时间,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图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双模无线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该双模无线终端还包括:软件管理模块22,用于在第一模块12和第二模块14都处于待机模式的情况下,通知第一模块12或第二模块14开始搜索网络;第一模块12或第二模块14还用于在预定时间内搜索到对应的网络并注册连接成功时,设置控制信号为第一值,并将控制信号发送给逻辑控制模块16。
本优选实施例中,在正常工作时首先由软件管理模块22通知网络模块开始搜索网络,在注册成功连接网络后,开始进行正常通信,并可以通过逻辑控制模块将另一网络模块的发射单元置为关闭,从而保证了双模无线终端可以正常通信,提高了系统的处理能力。
优选地,该双模无线终还包括:接口模块24,耦合至第一模块12、第二模块14和软件管理模块22,用于为第一模块12与软件管理模块22之间进行通信提供接口,以及为第二模块14与软件管理模块22之间进行通信提供接口。这样使得第一模块12和第二模块14与PC机同时通讯成为可能,以便无线终端实现双模双待的功能,提高了系统的处理效率和性能。
例如,软件管理模块22可以设置在PC侧。
优选地,软件管理模块22还用于获取用户切换第一网络通信模式或者第二网络通信模式的指令,并向与切换前通信模式对应的第一模块12或第二模块14发送控制信号,其中,控制信号为第二值。该方法可以提高系统在切换模式过程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优选地,逻辑控制模块16包括逻辑非门。该方法实现简单,可操作性强。
例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述控制信号的第一值可以为1,用于表示网络模块的发射单元为开启,与第一值逻辑相反的第二值为0,用于表示网络模块的发射单元为关闭。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双模无线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具有双模双待通信功能的无线终端,该无线终端包括:PC侧软件管理模块32、接口模块24、电源管理模块34、模块一36、模块二38和逻辑控制模块16,下面对各模块进行详细描述。
PC侧软件管理模块32,用于负责模块一36和模块二38的切换工作。例如,控制切换后,让模块的底层协议开始工作,通过协议来控制其接收单元和发射单元的开与断。
接口模块24,主要由接口芯片构成,用于为模块一36、模块二38与PC机通讯提供接口。这样使得模块一36和模块二38都可以借助该模块实现与PC机同时通讯,以便实现双模双待。另外,接口模块24的存在,使得不同接口的终端均可与PC机进行通讯。
电源管理模块34,主要由外部电源接口、电源转换芯片组成,用于给接口模块24、模块一36、模块二38和逻辑控制模块16供电。
模块一36,用于与网络1进行通信。
模块二38,用于与网络2进行通信。
逻辑控制模块16,用于将工作模块的发射单元控制信号取反,作为未工作模块发射单元的控制信号。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逻辑控制模块涉及的功能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逻辑控制模块16主要由逻辑门162和开关164组成,其中,逻辑门162,用于逻辑取反,例如,逻辑非门。由于逻辑门162的驱动能力太小,所以用逻辑门162的输出控制开关164(这里开关164具有增加驱动能力的作用),使开关164输出与工作模块发射单元的控制信号反相的信号,作为未工作模块发射单元的控制信号,以硬件方式控制发射单元的工作状态,保证同一时间只有一种模块的发射单元工作,另一模块发射单元关闭。可见,逻辑控制模块16增加了模式切换的可靠性。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无线终端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2,第一模块接收来自软件管理模块的控制信号,并向逻辑控制模块发送控制信号;
步骤S504,逻辑控制模块接收到来自第一模块的控制信号时,将控制信号逻辑取反后发送给第二模块;
其中,在第一模块接收到控制信号为第一值时,第一模块以第一网络通信模式进行通信,在第一模块接收到控制信号为与第一值逻辑相反的第二值时,第一模块关闭通信,在第二模块接收到控制信号为第一值时,第二模块以第二网络通信模式进行通信;在第二模块接收到控制信号为与第一值逻辑相反的第二值时,第二模块关闭通信。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硬件方式实现两种模式之间的通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在通信模式切换的过程中关闭切换前通信模式的发射机失败而导致两种模式相互干扰、增加终端功耗的问题,缩短了系统的切换时间,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优选地,第二模块接收来自软件管理模块的控制信号,并向逻辑控制模块发送控制信号;逻辑控制模块接收到来自第二模块的控制信号时,将控制信号逻辑取反后发送给第一模块。
优选地,软件管理模块在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都处于待机模式的情况下,通知第一模块或第二模块开始搜索网络;第一模块或第二模块在预定时间内搜索到对应的网络并注册连接成功时,进行通信,设置控制信号为第一值,并将控制信号发送给逻辑控制模块。
优选地,第一模块接收控制信号,或者第二模块接收控制信号之前,还包括:软件管理模块获取用户切换第一网络通信模式或者第二网络通信模式的指令,并向与切换前通信模式对应的第一模块或第二模块发送控制信号,其中,控制信号为第二值。
优选地,第一模块与软件管理模块之间通过接口模块进行通信,以及第二模块与软件管理模块之间通过接口模块进行通信。
本优选实施例通过硬件控制,保证同一时间只有一种模式在工作,可以减少两种模式之间的干扰,降低终端的功耗,并且无需PC侧软件干预,可以实现两种制式的模块之间的通讯,增加了两种模式之间的直接通信。
下面将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实例1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无线终端的工作流程图,如图6所示,双模无线终端在PC侧软件管理模块32正常工作时的工作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02,两个模块均处于待机模式。例如,与PC机连接,两个模块均处于待机模式,此时两个模块的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为关闭状态,不进行对网络的搜索。
步骤S604,用PC侧软件管理模块32选择需要工作的模块,其中,模块的选择是任意的,例如,可以将首先选取的模块称为模块一36(以下可以简称为模块1)。
步骤S606,模块1开始搜索网络1,此刻模块1的接收单元开启,开始定期接收网络1广播的信号,分析网络情况,判断网络信号强度是否达到阈值。
步骤S608,若在规定的时间内搜到网络1,则进入步骤S610;否则,进入步骤S614;
步骤S610,注册并连接到网络1,模块1的发射单元为开启状态。
步骤S612,通过逻辑控制模块16将模块2的发射单元置为关闭状态。例如,模块1的发射单元开启后,其发射单元控制信号通过逻辑控制模块16中逻辑门162和开关164取反,将模块2的发射单元置为关闭状态。这样不仅保证了只有模块1处于工作状态,而且可以通过软件将模块2置于低功耗模式,降低了整机功耗。
保持当前工作状态,直到PC侧软件管理模块32再次切换,即,进入步骤S604。也就是说,模块1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其发射单元开启,模块2的发射单元处于关闭状态,只有当PC侧软件管理模块再次发出切换命令,新的一轮工作开始进行。
步骤S614,与PC侧软件管理模块通信32,PC侧软件管理模块32切换到模块二38(以下可以简称为模块2),使模块2开始搜索网络2。
步骤S616,若在规定的时间内搜到网络2,则进入步骤S618,否则返回到步骤S602,即,两个模块进入待机模式,等待新命令的发起。
步骤S618,注册并连接到网络2,模块2的发射单元为开启状态。
步骤S620,逻辑控制模块16将模块1的发射单元置为关闭状态。例如,可以通过软件设置,将模块1置于低功耗模式,以降低整机功耗。保持模块2工作,模块1的发射单元关闭状态,直到接收到PC侧软件管理模块32的再次切换命令。
本实施例中,通过逻辑控制模块16使得两种模式可以直接通讯,防止了PC侧软件管理模块32出现异常的情况,提高了切换的可靠性。
实例2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软件跑飞情况下双模无线终端的工作流程图,如图7所示,由于软件跑飞,PC侧软件管理模块失控时双模无线终端的切换方法的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702,两个模块均处于待机模式。例如,与PC机连接,两个模块均处于待机模式。
步骤S704,假设用户期望切换的模块为模块1(为模式2时,情况相同),由于PC侧软件管理模块32失控,未能成功切换到模块1,所以,此时模块1不能按照用户期望的方式工作。
步骤S706,PC侧软件管理模块32选择关闭模块2的发射单元,即,通过逻辑控制模块16将模块1的发射单元置为开启状态。这样通过另一条途径保证了模块间切换的可靠进行,避免了软件跑飞这种情况的发生。
步骤S708,判断PC侧软件管理模块32关闭模块2的发射单元是否成功。如果关闭成功,则进入步骤S710,如果关闭未成功,则进入步骤S702,即,两个模块进入待机模式,等待新命令的发起。
步骤S710,模块2的发射单元成功关闭后,其发射单元控制信号通过逻辑控制模块16中逻辑门162和开关164取反,将模块1的发射单元置为开启状态,模块1开始进行搜网以及正常的工作。可见,在PC侧软件管理模块32控制模块2的情况下,通过逻辑控制模块16间接将模块1设置到正常工作状态,保证了模块间切换的可靠进行。
本发明实施例借助于逻辑控制模块,以硬件方式实现两种模式之间的通讯,可以更快地实现双模之间的切换,提高了系统切换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利用硬件进行切换,缩短了切换时间,降低了终端整机温度,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用户满意度。另外,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通用性,与通讯制式无关,适用范围广,简单易行。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模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模块,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在所述控制信号为第一值时,以第一网络通信模式进行通信,在所述控制信号为与所述第一值逻辑相反的第二值时,所述第一模块关闭通信;所述第一模块还用于向逻辑控制模块发送所述控制信号;
第二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在所述控制信号为所述第一值时,以第二网络通信模式进行通信,在所述控制信号为所述第二值时,所述第二模块关闭通信;所述第二模块还用于向所述逻辑控制模块发送所述控制信号;
所述逻辑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模块的所述控制信号时,将所述控制信号逻辑取反后发送给所述第二模块;以及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模块的所述控制信号时,将所述控制信号逻辑取反后发送给所述第一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软件管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都处于待机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所述第一模块或所述第二模块开始搜索网络;
所述第一模块或所述第二模块还用于在预定时间内搜索到对应的网络并注册连接成功时,进行通信,设置所述控制信号为第一值,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逻辑控制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模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口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一模块与所述软件管理模块之间进行通信提供接口,以及为所述第二模块与所述软件管理模块之间进行通信提供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软件管理模块还用于获取用户切换所述第一网络通信模式或者所述第二网络通信模式的指令,并向与切换前通信模式对应的所述第一模块或所述第二模块发送所述控制信号,其中,所述控制信号为所述第二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控制模块包括逻辑非门。
6.一种双模无线终端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模块接收来自软件管理模块的控制信号,并向逻辑控制模块发送所述控制信号;
所述逻辑控制模块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模块的所述控制信号时,将所述控制信号逻辑取反后发送给第二模块;
其中,在所述第一模块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为第一值时,所述第一模块以第一网络通信模式进行通信,在所述第一模块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为与所述第一值逻辑相反的第二值时,所述第一模块关闭通信,在所述第二模块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为第一值时,所述第二模块以第二网络通信模式进行通信;在所述第二模块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为与所述第一值逻辑相反的第二值时,所述第二模块关闭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模块接收来自所述软件管理模块的控制信号,并向所述逻辑控制模块发送所述控制信号;
所述逻辑控制模块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模块的所述控制信号时,将所述控制信号逻辑取反后发送给所述第一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软件管理模块在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都处于待机模式的情况下,通知所述第一模块或所述第二模块开始搜索网络;
所述第一模块或所述第二模块在预定时间内搜索到对应的网络并注册连接成功时,进行通信,设置所述控制信号为所述第一值,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逻辑控制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或者所述第二模块接收所述控制信号之前,还包括:
所述软件管理模块获取用户切换所述第一网络通信模式或者所述第二网络通信模式的指令,并向与切换前通信模式对应的所述第一模块或所述第二模块发送所述控制信号,其中,所述控制信号为所述第二值。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与所述软件管理模块之间通过接口模块进行通信,以及所述第二模块与所述软件管理模块之间通过所述接口模块进行通信。
CN201010200010.1A 2010-06-10 2010-06-10 双模无线终端及其切换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485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00010.1A CN101848518B (zh) 2010-06-10 2010-06-10 双模无线终端及其切换方法
PCT/CN2010/077795 WO2011153766A1 (zh) 2010-06-10 2010-10-15 双模无线终端及其切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00010.1A CN101848518B (zh) 2010-06-10 2010-06-10 双模无线终端及其切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8518A CN101848518A (zh) 2010-09-29
CN101848518B true CN101848518B (zh) 2015-06-03

Family

ID=42772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0001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48518B (zh) 2010-06-10 2010-06-10 双模无线终端及其切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848518B (zh)
WO (1) WO20111537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8518B (zh) * 2010-06-10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双模无线终端及其切换方法
CN102065584B (zh) * 2010-12-15 2015-08-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通信终端及其切换方法
US8675615B2 (en) * 2011-05-03 2014-03-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mperature-driven airlink selection in a multi-mode wireless device
CN104777451A (zh) * 2014-05-28 2015-07-15 李杨 一种基于蓝牙及数字通讯定位技术的防丢失系统
CN106304285B (zh) * 2015-06-05 2020-01-1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降低移动终端功耗的方法和系统、以及移动终端
CN105376774B (zh) * 2015-11-24 2018-07-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通信功能异常的处理方法、调制解调器和移动终端
KR20190075998A (ko) 2016-11-03 2019-07-01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통신 모드를 전환하는 방법, 단말 설비와 네트워크 설비
KR102402639B1 (ko) * 2017-11-24 2022-05-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통신 방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3025A (zh) * 1999-09-13 2001-02-07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网端口的主备用结构
CN101060668A (zh) * 2006-04-17 2007-10-24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单一天线接收多频信号的手机及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99932C (zh) * 2007-04-03 2009-06-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双待终端双待机时在不同模式网络间切换的方法
CN101848518B (zh) * 2010-06-10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双模无线终端及其切换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3025A (zh) * 1999-09-13 2001-02-07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网端口的主备用结构
CN101060668A (zh) * 2006-04-17 2007-10-24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单一天线接收多频信号的手机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8518A (zh) 2010-09-29
WO2011153766A1 (zh) 2011-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8518B (zh) 双模无线终端及其切换方法
CN101533480B (zh) 主动式rfid电子标签
CN101765179B (zh) 一种具有在线唤醒功能的路由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02681649B (zh) 一种多智能设备延长电池续航能力的装置及方法
CN105929922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1146299B (zh) 多模移动通信终端的供电装置及相应的多模移动通信终端
CN101252733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模块间的通讯电路及其通讯方法
US2012015538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a wireless device with multiple radios
CN106055497A (zh) 一种电路板的通讯方法及其电路板
CN104539493B (zh) 基于usb接口实现的智能终端对智能家电的管控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1648570B (zh) 一种双机热备切换器和双机热备切换方法
CN102004535A (zh) 一种电子系统及其复位方法
US20120294188A1 (en) Wireless Data Car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ng between Wireless Data Card and Computer Side
CN105072291A (zh) 低功耗移动通信终端系统及低功耗实现方法
CN110300405A (zh) 一种实现sim卡切换的装置及方法
CN102415050A (zh) 用于降低以太网接口的电功耗的方法和装置
CN106353781A (zh) 基于多芯片协同工作的北斗终端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4125315B (zh) 时序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467881A (zh) 通信装置及其相关的信号接收装置
CN107066065A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08848267U (zh) 一种蓝牙智能门锁
CN103166659A (zh) 一种射频移动通信卡及通信方法
CN112636779A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电子设备
CN207319031U (zh) 工业设备实时可视化数据中心
CN110177366B (zh) 单卡多模模组及单卡多模切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Termination date: 20170610